title
stringlengths 1
253
| text
stringlengths 52
75.3k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4
values |
---|---|---|
9月20日跨域生態進行式線上論壇:攜手打造產業跨域生態系,搶占數位轉型先機! | 新冠疫情無意間加速了數位科技的發展進程,不只帶動企業內部的數位轉型需求,雲端平台、人工智慧服務所開展的數位經濟也漸成世界潮流,其中,數位應用所帶來的創新更成為當代中小企業替產品、服務加值的重要因素。因此經濟部於 2017 年起,開始推動「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 由掌握關鍵核心能力的中小企業為主體,找到市場發展的關鍵方向,帶動跨領域業者共同合作、集體升級,結合綠色永續的概念,將不同產業領域相互串接,打造如居家設計與智慧選品、生物炭與建材跨界合作等跨領域生態系,藉由計畫協助臺灣中小企業擘劃新成長路徑!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有愈來愈多的跨域生態系漸漸開花結果,故經濟部將於今年 10 月 22 日至 25 日,攜手數位發展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掌握時下數位與綠色關鍵議題,在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舉辦「2022 年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活動將結合松菸場館的 5G 環境,圍繞「數位雲」、「永續雲」、「體驗雲」三大展示主題,打造數位、綠色、虛實整合的展場體驗。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循環材料佈展、臺灣小微店家消費體驗,以及數位轉型與綠色永續主題論壇等精彩內容,歡迎前來親自體驗!那麼企業究竟如何在轉型過程找到跨領域介入的空間、打造新興商業模式,開啟更多的可能性?關鍵評論網即將於 9 月 20 日舉辦跨域生態系推廣活動,以全線上直播形式舉辦線上論壇,讓想要了解生態系的讀者、中小企業廠商,可先透過直播活動參與交流、了解更多關於生態系的發展可能性!跨域生態系大揭密:生態系經驗談 x 產業整合專家跨域生態進行式線上論壇將邀請「綠學院」及「Green Impact Lab 綠色創業加速器」共同創辦人楊雅雲,與「大成鋼隆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設計部總監特助劉書豪,透過智慧場景設計選品生態系的推動經驗短講,與臺灣所有中小企業夥伴腦力激盪,共同探討如何利用跨域生態系的發展力量,激發更多創新能量。近幾年,跨域生態系在傳統產業轉型與綠色循環等議題多有著墨,如「智慧場景設計選品生態系」以小資族為主要客群,從而了解第一線消費者的想法,也影響生態系的合作模式與策略,企業經營方向能夠快速因應市場調整,找到適合的夥伴共同創新。身為設計師的劉書豪,自然也觀察到客戶的轉變,過去以設計風格來溝通,現在除了風格之外,綠色、循環等概念也成為消費者重視的元素,讓設計師開始尋找更多元的合作夥伴與模式,智慧場景設計選品生態系就是主打發展設計模組,讓裝潢設計可以快速套用、以小規模客製或選用不同的設備,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也因此延伸出在居家裝飾、用品,乃至於建材、用料等,都在循環議題中有更深入的探討,生態系計畫也因此發展出更多跨域跨界的合作與創新,如:廢車零件可以成為居家裝飾的用品、生物炭與建材廠商合作發展出機能性的建材與裝潢材料,在綠色永續的主題中,找到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機會。首場專題短講由大成鋼隆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講者劉書豪主講,從客戶需求轉變的觀察開始,談到如何在當今綠能減碳的永續發展趨勢下,聯合工班、設計、家具等相關產業,以商業生態系打造產業共同利益,協助中小企業更有效率的開展創新服務。接著由專業領域橫跨能源、智慧電網、循環經濟、綠建築等,稀有的大跨度整合型綠色行銷專家楊雅雲接棒,從建築、綠能的角度回應,深入探討綠能、建築、室內裝修等看似跨度甚大的相關產業,究竟該如何整合協作,才能兼顧永續、環保以及企業獲利,創造 1+1 大於 2 的商業效益。2022 創新未來 | 跨域生態進行式活動時間:2022 年 9 月 20 日 14:00-15:15 活動形式:YouTube 線上直播活動講者:「綠學院」創辦人楊雅雲、「大成鋼隆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部總監特助劉書豪活動主持人:劉姿麟 | daily-weekly |
為平凡生活注入新生命,萬秀洗衣店孫-瑞夫與SYM找到新燃料的契機 | 不改變對方 「共感」是找到彼此對頻的節奏「過去,與阿公與阿嬤相處時,總想要改變對方,逼對方找到與自己相處的模式。」身為萬秀洗衣店的主理人,張瑞夫回憶起過去與長輩相處的方式,不禁感嘆。但後來發現,要能達到生活的平衡,是要讓彼此相處和諧,不是要改變對方,其中的「共感」就很重要。「也就是雙方感受同一件事物,發現彼此對應的頻率,不求改變對方,而是找到彼此生活光譜中那一條相同的色彩。」張瑞夫分享著當時創立萬秀洗衣店的歷程與初衷。當萬秀洗衣店在社群平台上爆紅後,張瑞夫也發現,原來在社群網路上,人們的聯繫,也同樣透過「共感」來找到彼此有感的節奏。「網友們看見我的分享,紛紛回應說原來長輩的衣服如此有型、也分享了相當有想法的阿公與阿嬤等訊息,透過我與網友間的分享,我們也找到了彼此感動的點、找到了彼此共感的關鍵。」所謂的共感,其實就是能夠換位思考,找到在不同個體、群體間,都能獲得同樣感受的人事物。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台灣機車市場中,SYM 重新思考著以消費者生活為出發點,觀察的民眾的生活習慣後,以其需求打造出適合的對應車型,以合適的車款來讓民眾的生活更便利、更增色,SYM 將自身擅長打造車輛的頻率,對應到民眾生活的節奏,兩者對拍後所譜出的結晶,就是如滿足有裝載需求而來的 4MICA、滿足熱愛玩樂需求打造的 KRNBT, 更有瞄準喜愛長途旅行、騎車環島族群而來的 MMBCU 最新機種。SYM 導入的造車新思維,不也是與民眾用車需求間的一種共感結果嗎?放下自認為的理所當然 挑戰傳統會有驚人成果看著家裡洗衣店堆積如山、忘了取回的衣物,張瑞夫靈機一動成立了「被遺忘衣物循環機制平台」, 為了這些被遺忘的衣物找到重新「活化」的舞台。透過祖父母的智慧,張瑞夫分享了衣服保存的方法、穿搭的新想法,在採訪這天他就身穿來自爸爸衣櫃裡的牛仔外套。除了創新之外,最重要的是「從平淡生活中實踐永續的價值。」張瑞夫強調著,自從循環機制成立後,萬秀洗衣店成為了台灣很多永續品牌展現自我價值的舞台,甚至也讓傳統洗衣店看見了改變的可能性,「對於許多長輩、傳統品牌而言,要他們改變,是不容易的事,但透過新型態的方式,我們做到了。」在機車市場中同樣是老字號的 SYM, 能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勇於做出創新與改變,同樣是讓張瑞夫感到激賞且共鳴的事。「以前我認為台灣打造的機車差異只在排氣量的不同,外型上都很類似。」但沒想到 SYM 透過對於消費者的資訊整理,重新規劃了旗下產品陣容,願意改變既有的研發、生產車輛的習慣與傳統,「這真的很不容易,畢竟很多人最害怕的就是改變。雖然審美觀因人而異,但對於我而言,SYM 近年來所推出的每一款車型我都覺得越來越好看、越來越有自我的風格!」「萬秀洗衣店」、「被遺忘衣物循環機制」等社群平台的創立後,網友們各式各樣的回覆,才發現原來自己從小所累積對於衣物保存的知識,竟然是別人眼中的寶貴資訊。「自己認為的理所當然,並非每一個人認為的理所當然。」過去台灣機車大廠也習慣著當車輛研發出來之後,自然就會有消費者購買,但當重新修改的研發思維,共感車主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打造出來的車款,所獲得的共鳴,就是近年來 SYM 繳出的優異成績單。第一台機車就是 SYM 與品牌共譜的生活回憶提及 SYM, 張瑞夫不僅止對於眼前的 MMBCU 極為激賞,「我人生中第一輛車就是 SYM 巡弋!當時是我阿公在我要上大學之前買給我的一輛二手車。」一聊起生命中的第一輛機車,張瑞夫的回憶不斷湧上,想起當時巡弋搭載著同級罕見的陶瓷汽缸、騎著巡弋夜衝去看跨年後的第一道曙光...「我還記得小時候生活中部時,親朋好友還有鄰居幾乎都騎著迪爵,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國民神車。」除了對 SYM 有著許多共同的回憶,在代步工具的選擇上,張瑞夫對於機車更是情有獨鍾。「就算現在有了汽車,但有時候要機動性,我還是喜歡騎車。」雖然沒有騎車環島的經驗,「但我記得人生第一次環島是坐火車,但每到一個城市之後,我就會租車進一步的深度旅遊。」張瑞夫一聊起機車,話匣子停不了。從巡弋到 MMBCU, 張瑞夫對於 SYM 的進步大感驚艷,「這曼巴綠的烤漆會在不同光線照射下產生變化,竟然還可以把蛇腹的紋理呈現!」此外,身高 178cm 的張瑞夫,在 MMBCU 找到了相當舒適的騎乘姿勢,順暢且飽滿的動力輸出,讓初次體驗的張瑞夫愛不釋手,就算拍攝結束後仍騎乘了好幾回。「騎著這一款車確實可以感受到 SYM 當時研發的初衷,在設計、機能與動力等面向,都有適合長途騎乘的優點。」當「共感」成為核心精神 張瑞夫與 SYM 重新觀察生活後獲得的豐碩果實愛好騎車的張瑞夫與機車大廠 SYM, 兩者同樣找到了對於「共感」的共鳴,透過對於平凡生活的觀察,注入不同世代的想法與創意,激盪出的豐滿果實,無論是平凡的洗衣店、被遺忘的衣物、視為日常工具的機車,都能重新賦予生命與嶄新價值。想為生活日常找到新的可能性?不妨穿上衣櫃中那被遺忘的衣服,跨上 MMBCU 來趟對於台灣土地的深度旅遊,這個假期,一定會很不一樣! | daily-weekly |
人生就像運動場!就用運動的精神建立自我訓練計畫,鍛鍊出最好的自己 | 當感到空虛、迷失的時候,就做點運動,重新啟動身體的感受吧。運動能讓身體健康,也蘊含著許多實用概念,值得我們運用到很難的人生裡,以下推薦幾個運動訓練 x 人生學,幫助你重新打造自我訓練計畫,一起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再迷失:在輸贏挫敗中,訓練耐心思想的舉重也需要無數次的鍛鍊,舉重女神郭婞淳說:「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給自己多一點鼓勵,給明天多一點期待。」要實現目標、找到自我價值,感受挫敗與耐心等待是必經的路程,就像鍛鍊肌肉不會只做一兩次訓練就立刻有成效,體驗更多的其實是訓練過程中的各種關卡。當自我價值尚未浮現時,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反覆確認目標與實踐計畫,確保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使暫時看不到成果,也不要輕易地放棄。尋找正確施力點,勿操之過急人生和運動訓練一樣,過於心急反而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在健身時如果只顧埋頭猛練、執著在增加訓練重量,很可能會用錯施力點、超過自身可負荷範圍,最後造成身體受傷、代償肌群過勞,得不償失。同樣的,在生活中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充實感而將行程表填滿,最終也會過度耗竭精力,身心俱疲。人生和運動,都是「屬於自己的事」奧運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曾說過:「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運動需要設定目標、反覆自我訓練、不斷修正方向,才有機會修得正果,不可能只依靠教練的指導而自己不付出實踐,就能擁有好體態或體能。人生是自己的,不妨在心中仔細描繪想要過的美好生活,在「阿姨... 我不想努力」的念頭升起時,想想心中的那幅景象。小目標持續做,創造複利效果運動要有明確的鍛鍊目標,才能持續進步。目標不需要遠大,關鍵是持續做,即使是「每天快走時,多走 30 步」這樣的小目標,堅持一年後也能累積出萬步的差距。若在生活中沒有目標,只是重複日常瑣事完成交辦,讓時間悄悄流走,就可惜了這個人生。為自己建立一個目標與訓練計畫吧!即使是再小的目標都可以,讓自己穩穩地朝目標前行,維持紀錄習慣,更可以感受成果逐漸累積的那份充實。擁有好的陪練員陪練員是職業運動選手背後重要的支持夥伴,能幫助選手克服弱點、精進實力。你獨一無二的人生,也需要好的陪練員支持,透過專業的角度指導,讓訓練更有效率、進步更快。更重要的是,陪伴你持之以恆朝目標前行,勇敢無懼。以「我們的夢想,是陪你抵達你的夢想」為承諾的中國人壽,在「人生 GYM」裡,陪你練人生,以公平待客的心,提供你應付人生風險所需的保障,陪伴你在夢想的路上更勇敢前行,成為理想自己。 | daily-weekly |
【圖解】五個問題,看出你靈魂深處的Adobe創作型人格 | 請回答以下五個問題,挑選一個最接近你的想法的描述,然後統計你的選擇中,A、B、C、D 哪一個選項最多。☞ 測驗前先看看最懂你的 Adobe 創作工具一:早安,你希望在哪一種氛圍的房間中醒來?A. 顏色明亮大膽,活潑繽紛,小擺設也充滿了私人趣味感的房間
B. 極簡、黑白灰色系,沒有多餘裝飾的房間
C. 帶著露營感的大地色系,房間裡的所有物品都講究實用與機能
D. 充滿了許多紀念小物與照片的房間,在混亂中有著某種美感和秩序二:走出臥室,你的早餐⋯⋯A. 今天想要試試看,來點大腸麵線配可樂
B. 一杯咖啡、一顆蛋加一片吐司,再來一份沙拉撒一點堅果
C. 什麼都好,重點是吃飽
D. 我要吃什麼我要吃什麼我要吃什麼我要吃什麼...... 三:在準備出門前,你最在意的部分是?A. 當然是服裝的搭配,襪子跟眼鏡的顏色如果不配的話能出門嗎?B.「我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樣為自己打氣
C. 再確認一次代辦事項,千萬不要漏了任何需要提前準備的事情
D. 沒時間在意任何事情,因為再不出門就要遲到了四:在大城市中,你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去上班?A. 如果可以我想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B. 無論如何都是開車
C. 開車,但是如果要去的地方不好停車,那就搭計程車
D. 捷運、公車、走路、自行車⋯⋯看心情囉五:你的上班地點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A. 當然是我喜歡的地方,可能在咖啡廳裡,也有可能在公園的草地上
B. 一個沈穩、內斂、井然有序的辦公室
C. 在我的位置上永遠可以看到最新上市的設備,功能種類一應俱全
D. 這是一個共享空間,我只要幾秒鐘就可以讓我的位置變成全場最混亂的那個選好了嗎?一起來看看你的創作型人格吧!☞ 原來 Adobe 可以這麼好玩選擇 A 最多的你 - Premiere 型人格
混搭、隨心所欲的搞怪藝術家,熱衷於創造全新的事物 Premiere 型的創作者經常會問「為什麼不可以?」, 你們往往順應自己內在的需求,堅持被喜歡的事情所包圍,而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巧妙的融合各種可能。就跟 Premiere 一樣,不只擁有最直覺和人性化的功能,也是最能滿足各種天馬行空幻想的應用程式。有著 Pr 型人格的你,不妨試著藉由 Premiere, 將 N 段完全不搭嘎的影片疊放在一起,看看會變出什麼花樣。欸等一下,或許你根本就不需要這種建議,因為你總是可以找到更有趣的方式來創作,對吧?☞ Pr 人格天然酷!免費試用 Premiere 展現你的酷選擇 B 最多的你 - Photoshop 型人格
渴望前進、實踐那些別人從未觸及的大型企劃的領導者開發與領導大型企劃的製作,完美的交出成績單,進一步獲得獎項的肯定,是刺激著 Photoshop 型創作者不斷前進的驅動力。你們強大且才華洋溢,擁有國際級的視野與深刻、多角度的觀察力,同時也非常需要肯定。就像 Photoshop 內建強大的多種功能,可以解決使用者所有在修圖上的問題,甚至給予使用者靈感,創作出更棒的圖像。擁有 Ps 型人格的你,天生無法內斂低調,大膽的帶領團隊,展現創作光芒吧!☞ 打開 Photoshop 你也是修圖高手!立馬試試看選擇 C 最多的你 - Acrobat 型人格
沈穩但靈活,能在自我實現與外來需求之間取得平衡的專業者注重對細節的盤點、修整,創作對 Acrobat 型的人來說,是在熱愛的狀態中,最嚴肅的實踐。你們通常有著很強的創意,但也可以理解現實條件對創意所造成的影響,所以你們願意溝通、調整,直到取得完美平衡。Acrobat 也是這種傾向的應用程式,專業、細心、一絲不苟,可以讓使用者盡情的編輯、轉換,也可以跨裝置使用,靈活滿足各種需求。擁有 Acrobat 型人格的你,盡情發揮你的創意、協調能力和執行力吧!看看你們最終能把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更好的模樣。☞現在就用 Acrobat 讓你的文件一秒變整齊選擇 D 最多的你 - llustrator 型人格
靈魂纖細的浪漫者,擁有高度共感能力以及瘋狂的內在小宇宙 Illustrator 型的創作者,情感充沛、富有感知力,你們或許選擇獨自安靜,但是熱愛人群歡聚的笑聲。這樣的矛盾就是你創作的原動力,創造出感動人心的作品,而且常常第一個被感動的就是你自己。如同 Illustrator, 讓使用者從一張空白畫布出發,隨心所欲的揮灑想法,利用細緻、靈活、全方位的工具和功能,抓緊點滴創意然後放大再放大,創作的美好和自由自在,Illustrator 最懂。擁有 Illustrator 型人格的你,今天也別忘了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因為你所愛的一切也是愛你的。☞情感充沛的 Ai 人格,現在就動手創作吧!了解創作型人格之後,是不是也想試試看挑戰自己的實力?當然,創意和才華由你自備,但能幫助你發揮的工具,Adobe 可是都幫你安排好了!Adobe 特別推出的開學季線上課程,將實體教學完整轉移到線上,能夠更便利有效率的,提供業界最新資訊與發展,還有你在創作上所需要的各種專業技術解說。這次的課程一口氣囊括了 Adobe 旗下最熱門的六款軟體,包括 Photoshop (Ps) 、Illustrator (Ai)、 After Effect (AE)、XD、InDesign (Id) 等,總共十門官方教學課程。只要學生訂閱 Adobe, 就可以獲得價值高達 NT$9,000 的自選 Adobe 課程六堂!最能陪著你穩紮穩打走向創作之路的 Adobe, 期待和你在課堂上相見囉!☞ 立馬訂閱超值學生計畫,開始六堂免費課程 | daily-weekly |
市調顯示:比起一般保險公司數位轉型,「保險經紀人」發展數位將為保戶帶來更大益處 | 一場新冠肺炎改變了許多過往生態,各大產業加快數位推進步伐,金融保險業也趁著這波浪潮,展現數位轉型的決心與魄力,尤其網路投保不受地域影響,在數位工具的創新與輔助下,愈來愈受消費者歡迎。高達 8 成民眾樂見保險產業數位化根據 TNLR 與錠嵂保險經紀人今年 6 月所做的《網路洽詢保險意願調查報告》顯示,多數受訪者對於保險產業數位化持正面態度,且網路與數位工具已愈來愈重要,已有將近一半的民眾 (47.8%) 會使用網路作為得知保險訊息的管道,即使是習慣業務員解說的族群,也有高達 8 成 (75.4%) 民眾認同數位工具能輔助業務員幫助他了解保險資訊,樂於接受可能的新功能。 尤其,民眾在選購保險產品時,產品是否符合需求是首要考量,價格考量僅是第二。TNLR 市調也顯示,網路平台吸引民眾洽詢保險商品的主要原因,即是能更清楚了解產品、透明報價,以及查詢持有保險的便利性。4 成 (39%) 的受訪者都曾在網路平台洽詢過保險,多數 (72.2%) 使用智慧型手機洽詢,並且他們相對更重視自行完成保險組合、加速購買流程,而未曾購買的受訪者,6 成 (60.9%) 則是因為習慣業務員親自解說,相對更為重視查詢已持有保險的便利性。根據調查顯示,若開放可於網路購買壽險與醫療險,有 4 成 (43.2%) 民眾會增加在網路洽詢保險的意願,倘使再進一步分析,針對曾在網路洽詢過的族群,網路洽詢意願則會增加高達 6 成 (58.2%)。不過,現行台灣在網路購買保險的法規相較其他國家卻是嚴格許多,不像其他國家的保險從業人員可以在網路上比較或建議保險商品,台灣是明文禁止的,有不少 (48.3%) 民眾認為這樣會使得自身權益受損。特別是在疫情過後,高達 6 成 (56.9%) 民眾支持延續疫情間「線上投保」取代「親見親簽」政策。甚至,近 7 成 (66.1%) 民眾認為如果有一個保險數位工具,只需拍攝保單上傳網路就能提供保單健檢功能,有助於瞭解自身保障。尤其是過往已網路洽詢過的族群,高達 8 成 (79.9%) 認為對自身保障的瞭解有幫助,不曾在網路洽詢保險的族群也有半數 (57.2) 認同。從 TNLR 市調來看,可見大多數受訪者對於保險產業數位化持正面態度,且認可此一發展將加速投保效率,甚至減少成本。不過,也有許多受訪者認為,還是要有一個專業的保險人員能提供諮詢,並帶來有溫度的個人化體驗。根據 TNLR 市調,消費者期待保險數位化能帶來的效益,主要包括:節省親見投保時間、智慧推薦產品、智慧推薦業務員、線上保單健檢,保險業者若能克服技術挑戰,提供良好的數位服務體驗,勢必能獲得消費者青睞。近一步細看調查結果,6 成 (60.8%) 受訪者未來可能在網路平台洽詢保險商品,而曾在網路洽詢過保險者更高達 8 成 (82.1%) 未來可能繼續使用網路洽詢保險。不少 (61.9%) 民眾也期待,未來若有一個網站只要輸入相關需求條件之後,就能提出推薦的保險組合,特別是曾利用網路洽詢過的族群,近 8 成 (78.4%) 對此感到興趣。保險經紀人公司數位轉型,對消費者帶來的多方益處總觀來看,市調結果說明了民眾對於保險服務數位化的需求,這不僅考驗保險業者數位化的進程,也代表保險業務工作必須隨著現代生活與時俱進出現變革。保險產業數位化,除了企業內部營運效率提升,終究是要為消費者帶來有感體驗。事實上,錠嵂保經早在 2017 年便已開始超前部署,持續精進保險科技發展。例如,已完成開發保經代業界第一家的人工智慧行動客服系統「i 鵲寶智能客服」, 透過反問式及關聯引導,協助業務員隨時查詢各項所需資訊,以利給保戶最即時的回覆與幫助;又例如「錠嵂 AI 智能保單健診系統」, 拍攝保單內容後,按一鍵直接上傳至系統,就能快速為保戶提供保單健診服務。尤其,錠嵂保經於 2021 年宣示數位轉型年後,便推出一系列數位工具,試圖重新打造保險交易場景,與 AI 智能技術公司、台壽保合作產出「AI 健康分」APP, 結合健保存摺的就診紀錄及 AI 數據運算分析,利用數據演算法,替民眾訂製專屬健康評估及預測風險。雖然相對於保險公司,錠嵂保經資本與規模較小,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卻積極投入為保險產業數位化打前鋒,結合數位化的效率與保經優勢,為客戶提供最適切的服務,也希望能為保險產業數位轉型帶來實際的助益。保險產業發展的下一步:保險經紀人、數位化服務若綜合 TNLR 的調查結果,可歸納出兩個小結。其一:保險產業數位化是必然趨勢,也是消費者所期待的發展;其二:在提供客觀個人化保險服務面,不受特定保險公司限制的保險經紀人,有機會受到愈來愈多消費者青睞。而保險經紀人公司多能以客戶為中心,針對民眾的投保需求、保障缺口,分析多家保單,從多家保險商品中,給予精準保險規劃建議,規劃出一套最適合也較完善的保障內容。若再輔以運用數位科技工具,更能站在第一線業務員角色提供便捷且高效的保險服務,持續帶給民眾完善的保險服務、展現保障的功能與價值。例如錠嵂保經,雖然本質為經銷商,卻可提供各家不同壽險 / 產險公司的保單服務,替消費者精算設計出最合適的保單;此外,也能不受到單一保險公司的壓力,為客戶據理力爭要求理賠。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像錠嵂保險經紀人公司這樣資本規模不比大型保險公司,背後沒有大財團可仰賴,但在保險產業數位化的里程上,卻也更能靈活領先。 | daily-weekly |
《鐵與血之歌》:何謂「德意志」?俾斯麥執政時期的社會概況 | 文:卡提雅。霍伊爾 (Katja Hoyer) 何謂「德意志」? 俾斯麥執政時期的社會一八七八年,知名德裔作曲家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何謂德意志人?」他從一八六五年就開始想這件事,如今十三年過去了,他還是認為自己「還不夠格更深入回答這個問題:何謂德意志?」華格納之所以廣為人知,或許是因為他所寫的《尼伯龍根的指環》(The Ring of the Nibelung) 等歌劇,但他對政治的積極態度,加上異於常人的生活方式,也都讓他成為頗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他與女演員明娜。普拉娜 (Minna Planer) 波折不斷的婚姻 (他到處欠錢,為了躲債,他帶著普拉娜逃到倫敦與巴黎), 就跟他的反猶爭議言論一樣臭名遠播。但是,他也積極參與早期的社會主義運動,以及一八四八至四九年的革命。他跟許多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一樣,對於帝國頭十年過去所取得的建樹感到幻滅。華格納打過一八四八至四九年的街頭巷戰,並且在革命後因政治因素流亡。不過,祖國終於在一八七一年統一,讓這一切似乎都值得了。但到了一八七八年,憤世嫉俗的情緒油然而生:「當年大方投票贊成『自由貿易』時,我的德意志魂興奮不已;如今,這個國度上上下下仍瀰漫著匱乏;工人餓肚子,工業一蹶不振,但『商業』倒是挺旺的。」華格納是典型的初代「德意志人」, 一八七一年的他們對新社會有很高的期待,等到冀望的光榮統一跟俾斯麥帝國的現實相撞時,他們則感到不安,甚至不滿。多數德國人起初對於自己在新德意志帝國中的未來感到樂觀。歷史學家施圖爾默 (Michael Stürmer) 指出,迅速的工業化帶來迅速的發展,多數人因此期待能「過著長壽、幸福的生活」, 也盼望孩子的生活比自己更好。一八七一至一八七三年,社會各層面都能明顯感受到所謂的「進步樂觀情緒」(Fortschrittsoptimismus), 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 (Fritz Stern) 甚至說他們「全民迷醉」與「傲氣沖天」。至於個人層面,許多德國人看到進步的實質證據。薪水漲了,新就業機會浮現了,像羅伯特。科赫 (Robert Koch) 這樣的德國人,甚至可以在醫學領域與全歐最優秀的人媲美。不少德國國民認為德意志已經踏上一條偉大的道路,民族情感高漲。一八七三年的金融危機重創了這股樂觀情緒。以往,資產階級 / 資本主義 / 自由主義的行事方式看似是德意志走向偉大與進步的筆直道路,如今卻有愈來愈多人懷疑這套體系只對社會裡的一小批商人與銀行家有利,其餘人等則遭到拋棄。這股懷疑往往以反猶論調形式出現,宣稱自由主義其實是猶太金融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分化德意志的舉動,像華格納就抱持這種想法。一八七三年確實引發保守派對自由主義的反撲,而且是社會各階層皆如是想。社會頂端的舊貴族認為自己的恐懼成真了,擁有土地與頭銜再也無法成為財富與政治影響力的保障。機械化、量產與工業的競爭已開始嚴重削弱他們的社會地位。至於社會階級的中下層,工人階級正奮力與所謂「長期蕭條」(始於一八七三年,持續到一八八○年代) 的嚴重後果抵抗。相較於美國等同等級的西方國家,德國經濟受到的打擊雖然沒有那麼嚴重,但投資意願低迷往往意味著糟糕的勞動條件。工人在福利、健康、安全與勞動法方面缺乏保障,只能仰賴雇主人好不好 (往往不好), 而雇主則無情地追求利潤最大化。據經濟史家格哈特。布里 (Gerhard Bry) 估算,一八七一至七四年間的薪資仍保持成長,經濟成長的腳步也沒有因為一八七三年的蕭條而停步,但同一時間的生活開銷也急遽上升,增加約百分之十四,後來才降回尚可應付的水準。然而,剝削的文化已然成形,都市化與無產化已經造就出一大批憤怒的下層階級。不知不覺間,工人們的光榮祖國夢已經讓他們陷入如此的經濟與社會地位,無論工作多麼努力都無所遁逃。從一八七○年代到一八八○年代,德國人移民美國的比例幾乎變成兩倍;這些移民有不少是文化鬥爭脈絡下想逃離迫害的天主教徒,但也多少是因為祖國夢的幻滅使然。姑且不論一八七三年的財政危機,都市化的長期過程加劇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副作用,而這本身也是個挑戰。新帝國的首都柏林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柏林的數字確實能讓人稍微對人口流動的規模有點概念。柏林先是普魯士首都,後來又成為北德意志邦聯首都,經歷一番榮景的柏林在一八七一年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居民有九十一萬三千九百八十四人。等到俾斯麥在一八九○年下野時,柏林人口已成長兩倍以上,一百九十萬人以柏林為家。多數德國人仍生活在農村地區 (即便到了一九一○年,大城市人口也只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但流動的趨勢已經確立。地方政府盡力管理基礎建設與住宅。但相關規定往往是都市化加劇之前制定的,無法因應如此規模的問題。柏林人口密度比都市化的魯爾地區高兩倍,情況因此比其他城市更慘。因此,「柏林租屋寨城」(Berliner Mietskaserne) 的現象應運而生。最貼近德文 Mietskaserne 的英文是 tenement (公寓)。兩者確實有一部分很類似,也就是說,承租戶居住的範圍只是建築物的一小部分,例如單層住家或一個套房,而不是整棟房子。但德語的 Kaserne 還有「營房」的意思,讓人聯想到單調、擁擠的斯巴達式生活環境,畫面陰鬱。房屋設計許可的規定少之又少,而不用等的便宜住宅才是當務之急,舒適度不是優先考量。一排又一排的寨城因此出現,通風、戶外空間與衛生措施都不夠。結果,許多家庭成員或同事得同住在陰暗、潮濕的生活環境。「租屋寨城」因此成為城市工人階級困境的同義詞,而柏林與漢堡的情況尤其悲慘。阿諾。霍爾茨 (Arno Holz, 九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等詩人對這種環境的黑暗與汙穢深感著迷:由於德國鐵路網設計的宗旨在於為工業服務,而不是為了強化整體人口的流動與聯繫,因此城市彼此間以及城市與港口、河流、邊境管制點之間的交通極為便利。但這種設計卻讓農村人口進退兩難。德國村鎮居民依舊仰賴步行或騎馬,地理活動範圍嚴重受限。當時沒有電話、廣播、電視或網路,想要得知當地之外的消息,唯一的途徑就是報紙。城裡還有許多人對進步感到興奮,但鄉下人這種「斷裂」的感覺一下子就變成「被拋棄」的感覺,隨之而來的不滿情緒觸發了對進步的戒心與保守反撲。鄉下人開始對現代性以及城裡那些「聰明人」深感懷疑。只有能搭到火車的人,才會對蒸汽火車頭拉著車廂出了車站,乘客舒舒服服跨越數百英里的壯闊景象感到興奮不已。其他人只懂得去恨新技術所代表的世界,以及這個世界是多麼看不起他們的生活方式。此外,其他社會領域與地理範圍同樣有一股保守反彈。這種反彈始於一八七三年的資本體制危機,中產階級尤其深受其害。「中產階級」的範疇很廣,從老師、小企業主到大實業家都算。整體而言,他們過去積極支持自由主義運動,認為自由主義有助於德意志的統一。但在一八七三年後,資本體系經歷重整,導致一波信心危機。舊貴族對新貴族的那股嗤之以鼻,也開始滲入中產階級的腦海。軍人與貴族菁英的行事風格與生活方式開始引領潮流。一八七一年,經商的人在自己大婚之日會穿著稱頭的訂製西裝,但現在他則會試著買個軍銜,或者加入後備部隊,這樣他就可以穿軍服結婚了。無獨有偶,家具風格、髮型與風俗也開始往貴族靠攏。錢夠多、影響力夠大的人會試著買頭銜,或是與貴族成婚,如此一來就能把心心念念的「馮」(von) 加到自己的名字裡。這股潮流之所以浮現,一方面是受到一八八○年代的保守轉變所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渴望回到美好的舊時光。先前在一八七一年對上流社會的人說「你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的新貴們,如今對自己不久前得到的地位與財富感到不安,開始巴望貴族的古老世系。一旦這種趨勢與普魯士的尚武傳統,以及對「忠誠」和「力量」等所謂德意志價值的渴望相結合,那就有危險了。這種整體保守的趨勢同樣影響社會各階層的女性。婦女時尚確實變得更輕鬆,傳統的連身裙也多被半身裙加罩衫或襯衫的實穿組合所取代。但女性整體而言仍期盼婚姻,期盼以照顧子女、家務與維護家庭溫暖的方式來支持丈夫。由於女性直到一八九一年才獲准就讀大學,因此大多數中產階級職業都是她們無法出任的。教書是唯一的例外,以往人們認為女生可以教書,但也只能教到結婚為止。工人階級女性的隊伍則出現更大的變化。前工業化時代,婦女必須務農,修補農具,幫忙收成,還要照顧家畜。早期工業化也意味著許多女性在家工作,靠做衣服的方式補貼丈夫收入。到了一八七○年代與八○年代,有愈來愈多出外工作的工人階級婦女。變化的速度不快,一八八二年時仍只有約五十萬婦女在工廠工作,因為時人仍然認為男人賺的錢若無法養家,害妻子不能在家照顧孩子,是件不光彩的事。女性多半從事低技能、單調的工廠工作,工資只有男性工人的六成,但她們的勞動條件已經在立法推動下得到若干改善。女性有產假、工時上限,法律也禁止女性上夜班或做苦工。近年來,學界對於一八六○年代中葉開始組織起來的早期婦女運動有不少關注。但我們也不能忘記,當年參與婦女運動的人,只是泰半出身資產階級、宣稱自己代表全體女性工廠工人的一小群人。早期婦女運動往往跟其他政治目標攜手合作。以克拉拉。蔡特金 (Clara Zetkin) 為例,她是學校老師,先生是俄羅斯革命家,實在很難代表女性工人,畢竟後者在乎的不是婦女解放,而是為了餵飽孩子,為了有棲身之所。蔡特金等早期女權主義者,體現出當時婦女工運若干元素與國際社會主義是如何交織的。至於像德意志全國婦女協會 (General German Women’s Association) 等其他組織,其起源與願景都很中產階級,像是爭取婦女就業、上大學,以及法律上的平等。她們不願與激進的女性社會主義者合作。雙方都不代表多數德國女性,整體而言,德國婦女仍以傳統角度看待自己的角色。她們希望成為孩子們的好媽媽、先生的好太太,也因此往往跟男性一樣,對婦女組織的訴求嗤之以鼻。直到一戰前夕、期間與戰後開始有女權、選舉權與平等待遇的大規模抗議,才讓前述文化產生重大轉變。由於帝國內部有眾多少數民族與教派,「何謂德意志」的問題依然難以回答。麥葛瑞格認為,由於德國是個沒有明確天然疆界的歐陸國家,因此很難在文化上定義「德意志」。語言的斷層線不見得跟地理或政治的界線相吻合。數百萬波蘭裔、丹麥裔與法國公民在一八七一年成為德意志帝國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對於新國家來說,他們的獨立訴求對國家的結構完整是實實在在的風險。俾斯麥對這種威脅深有體認,他一下子就指出許多帝國公敵,還說最好用「負面整合」(negative integration) 的方式對付他們。也就是說,隨著時間過去,必須要強制、脅迫、激勵他們在文化與語言上成為德意志人;這一代辦不到,下一代也得辦到。為此,俾斯麥讓德語成為學校、法庭與公共生活中唯一的官方語言。由於德俄邊界兩側的波蘭文化都受到威脅,德國境內的波蘭裔學校往往為了保存文化而故意違反規定,負責推動德語化的地方政府因此經常針對波蘭學校進行檢查。政府為鼓勵德國人移居波蘭裔密集區,「稀釋」當地的語言與文化組成,因此對東普魯士土地提供貸款。此外,初中級學校、義務役與大學都刻意創造族群混合的團體與組成,以便用德意志熔爐融化外族文化。由於丹麥裔在霍爾斯泰因人數實在太少,文化與語言跟德國又很接近,當局乾脆直接忽視丹麥裔的獨立呼聲,認為假以時日整合就會自然發生。另一方面,亞爾薩斯與洛林等併吞領土上的法裔就很難處理,當地也經常爆發抵抗事件。俾斯麥使出拿手的恩威並施,讓這些地方在帝國議會中可以有十五名代表,但在作為邦權保障的聯邦議會中卻一個代表也沒有,試圖以此穩定新占領區。更有甚者,他任命立場偏向聯邦政府的人擔任亞爾薩斯 - 洛林總督。此外,俾斯麥大力發展史特拉斯堡大學 (Strasbourg University) 以激勵留在當地的人,同時也允許想遷往法國的人離開;截至一九一四年,已有四十萬人遷居法國。持分離主義的波蘭人遭到輕蔑對待。由於帝國議會拒絕驅逐波蘭裔,受阻的普魯士政府於是在一八八五年自己動手,將三萬五千名沒有德國公民資格的波蘭裔驅逐到奧地利與俄羅斯。在這件事情上,俾斯麥扮演的角色始終引人熱議。他公開批評了這些措施,但並沒有對普魯士邦政府採取任何處罰,甚至連正式譴責都沒有。這些不客氣將國民德意志化的做法,不僅粗糙,而且沒有必要。無論是否具有「負面整合」的性質,義務役、不分族群的學校教育,以及經常把少數民族加以混合的做法,都有其同化的效果。一旦遭遇缺乏敏感度的整合措施,對德國政府抱持強烈敵意的人 (尤其是法裔與波蘭裔) 自然會更憤怒以對。在德意志民族認同脈絡下,所謂的「猶太問題」也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一八七一年,德國有五十一萬二千名猶太人;甚至在統一之前,解放猶太人的討論也已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俾斯麥與威廉皇帝都覺得猶太主義是宗教問題,而非族群問題,因此主張應該讓猶太人在法律上完全平等,只要作為少數民族的他們能徹底融入,好好隱形,甚至可以允許他們出任公職、軍職。因此,當局鼓勵猶太人改信基督教,也有一萬五千人為了仕途發展而改宗。一八七三年金融危機加深了反猶情緒,關於猶太銀行業者的老調傳言激發了人們對經濟局勢的憤怒。到了一八八○年代,新一波反猶情緒來襲,原因是東方發生了對猶太人的清洗,許多俄羅斯與波蘭猶太人因此逃往德國。這些新來的人不會說德語,教育程度不高,也缺乏專業技能。其中大部分人在普魯士落腳,尤其是柏林,而當時正值經濟危機,因此引發德國半技術工人對於薪資遭砍的擔憂。俾斯麥經常在為帝國議會中保守派與天主教盟友的言論打圓場,但他也不覺得這個問題重要到需要耗費政治資本去解決。先前談到一八八五年驅逐波蘭人,其中有四千名是猶太人;數民族加以混合的做法,都有其同化的效果。一旦遭遇缺乏敏感度的整合措施,對德國政府抱持強烈敵意的人 (尤其是法裔與波蘭裔) 自然會更憤怒以對。在德意志民族認同脈絡下,所謂的「猶太問題」也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一八七一年,德國有五十一萬二千名猶太人;甚至在統一之前,解放猶太人的討論也已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俾斯麥與威廉皇帝都覺得猶太主義是宗教問題,而非族群問題,因此主張應該讓猶太人在法律上完全平等,只要作為少數民族的他們能徹底融入,好好隱形,甚至可以允許他們出任公職、軍職。因此,當局鼓勵猶太人改信基督教,也有一萬五千人為了仕途發展而改宗。一八七三年金融危機加深了反猶情緒,關於猶太銀行業者的老調傳言激發了人們對經濟局勢的憤怒。到了一八八○年代,新一波反猶情緒來襲,原因是東方發生了對猶太人的清洗,許多俄羅斯與波蘭猶太人因此逃往德國。這些新來的人不會說德語,教育程度不高,也缺乏專業技能。其中大部分人在普魯士落腳,尤其是柏林,而當時正值經濟危機,因此引發德國半技術工人對於薪資遭砍的擔憂。俾斯麥經常在為帝國議會中保守派與天主教盟友的言論打圓場,但他也不覺得這個問題重要到需要耗費政治資本去解決。先前談到一八八五年驅逐波蘭人,其中有四千名是猶太人;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進入反猶屠殺和其他形式的反猶暴力司空見慣的國家,俾斯麥則對此視若無睹。不過,德國的猶太人人數到一九一○年已經增加到六十一萬五千人,教育、兵役與整體文化的同化,意味著大多數猶太人跟基督徒同胞一起在俾斯麥治下的帝國相安無事。儘管分裂、猜疑與文化不安全感確實存在,但一八七一至九○年間的德國社會確實逐漸團結起來。人格養成期的兩年義務役,對當時年紀很輕的人有轉變性的影響。不分階級、宗教與政治觀點,服役的經驗在男性心中建立了國家認同,而且是一輩子的認同,甚至延續到下一代。人們開始認為「勤奮」、「準時」、「誠實」與「精確」等是德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一個共享這些價值觀的社會漸漸浮現。階級、年齡、性別、宗教與民族認同的界線依然存在,但俾斯麥結束執政時,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國民大體趨向保守的,重視秩序、繁榮,以及俾斯麥所建立的聯邦。但是,民眾的愛國情緒仍然需要有不間斷的衝突來餵養,才能彌補社會肌理因為不平等、地緣孤立與文化差異所撕扯出的裂痕。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鐵與血之歌:俾斯麥和威廉二世共舞的德意志帝國興亡曲》, 八旗文化出版作者:卡提雅。霍伊爾 (Katja Hoyer) 譯者:馮奕達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在 1871 年之前,德意志不是一個國家,是個抽象的概念,是個地理名詞,是由三十九個大小不一的「邦國」組成的鬆散邦聯。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從不覺得自己是虛無飄渺的「德意志人」, 反倒覺得自己是有歷史傳統、人親土親的普魯士人、巴伐利亞人或薩克森人。這狀況甚至到普法戰爭結束,威廉一世要加冕登基了,他都更認同自己是普魯士人的王,而非德意志人的帝,滿心不願意地接下德意志的冠冕。德意志人跟德意志國是人為打造出的想像共同體,而這個新國家和新民族的設計師就是人稱「鐵血宰相」的俾斯麥,他活用「現實政治」策略,整合了國內諸邦、社會主義者與民主主義者、自由派和保守派,讓德國從言人人殊的紛亂國度,搖身一變成為「德意志民族之魂」熾烈的大陸強權。本書試圖闡明,在 1871 至 1918 這近五十年間,在俾斯麥與兩代威廉皇帝治下,德國如何成為不靠殖民地經濟,也能崛起的非典型歐洲強國?統治者如何操弄隨時會受外敵 (特別是法國) 攻擊的憂患意識?主政者如何勾起要剷除「帝國公敵」的敏感神經?好大喜功的德皇威廉二世如何對外施展「世界政策」和「艦隊計畫」? 本書也試圖回答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德國為何一步步走向毀滅自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書作者霍伊爾 1985 年生,是目前備受關注學術新星。她在東德出生,兩德統一後在德國求學,後又前往英國深造,獨特的成長和求學經驗豐富了她的眼界,也打下深厚的歷史研究底子。長期關注現實政治議題的她也時常為全球各報章媒體撰寫文章,這使她的寫作除了充滿對當代問題的關懷,也更面向大眾,絕非學術象牙塔內讓一般人難以閱讀的艱澀文字。 安德魯。羅伯茨 (Andrew Roberts)、尼爾。麥葛瑞格 (Neil MacGregor)、蒂莫西。布萊寧 (Timothy Blanning)、蒙提費歐里 (Simon Sebag Montefiore)、理查。奧弗瑞 (Richard Overy) 等學界名宿一致推薦,皇家歷史學會成員羅伯茨評價這本書是「近年來最優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實錄」。大英博物館前館長麥葛瑞格認為本書把「五十年份的錯綜複雜 (歷史), 濃縮成一段引人入勝、關照全面的敘事。」劍橋大學榮退教授布萊寧則推薦本書「是了解德國這段關鍵歷史的絕佳入門。」 本書榮獲《星期日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倫敦時報》、《金融時報》選書殊榮,在亞馬遜 (1,484 位讀者評分) 與 goodreads 網站 (1,739 位讀者評分) 也獲得 4.5 分與 4.2 分的讀者高分好評。 | daily-weekly |
《身為自己》:機器要有意識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我們是否有辦法區別意識機器(善意的)與殭屍機器(惡意的)? | 文:阿尼爾。塞斯 (Anil Seth) 機器思維十六世紀末在布拉格,一位名為勒夫 (Judah Loew ben Bezalel) 的拉比,從伏爾塔瓦河畔取得黏土,並用黏土塑造了一個與人類相似的人形雕像 —— 一個傀儡 (golem)。這個傀儡名為約瑟夫 (Josef) 或約瑟爾 (Yoselle), 是為了保護拉比的人民免受反猶太主義大屠殺而創造的,而且顯然製作得很有效。一旦以魔法咒語啟動,像約瑟夫這樣的傀儡就可以移動、具有意識,並且會服從命令。不過約瑟夫出現了可怕的錯誤,它的行為從笨拙的服從者變成暴力的怪物。最後,拉比成功解除咒語,讓這尊傀儡在猶太教堂變成碎片。傳說這具傀儡的遺骸至今仍藏在布拉格,也許在墓地裡,也許藏在閣樓裡,也許正耐心等待被重新啟動。勒夫拉比的傀儡提醒我們,當我們試圖塑造聰明、有感知的生物時 —— 而且是按我們自己的形象,或是以神的思想創造的生物 —— 便會招致狂妄自大,因為事情很少會真的進展順利。從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 筆下《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中的怪物,到加蘭 (Alex Garland) 的電影《人造意識》(Terminator) 中的艾娃,再到恰佩克 (Karel apek) 的同名機器人、卡麥隆電影裡的「終結者」(Terminator), 以及史考特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中的複製人,還有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ck) 的 HAL 電腦等。這些創造物幾乎都會反過來對抗它們的創造者,留下毀滅、憂鬱和哲學困惑的痕跡。在過去近十年,人工智慧的迅速崛起,為機器意識問題帶來新的急迫性。人工智慧現已出現在你我身邊,內建於我們的手機、冰箱和汽車中,在許多情況下是由受到大腦架構啟發的「神經網路」演算法提供支持。我們理所當然地擔心這種新技術的影響:它會奪走我們的工作嗎?它會解散我們的社會結構嗎?甚至到了最後,它會毀滅所有人類嗎?—— 無論是否因為它的自我利益考量,或因為最初的程式編寫缺失而導致所有地球資源被用來製造一堆迴紋針。在這些擔憂背後,尤其是存在主義和對世界末日的擔憂,引發了這樣的假設:人工智慧將在加速發展的某個時刻開始萌生自我意識,就像一種用矽製造的傀儡神話一樣。機器要有意識,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會造成什麼影響?還有,我們是否有辦法區別意識機器 (善意的) 與殭屍機器 (惡意的)? 為何我們會認為機器,或說人工智慧,可以變得有意識?正如我剛才提到的,人們普遍認為 (儘管這絕不是普遍的) 一旦機器達到某些未知的智慧門檻,意識就會自然地出現。但到底是什麼驅動了這種直覺想法?我認為有兩個關鍵假設是主要原因,但兩者都無法證明。第一是假設任何事物要有意識一定有所謂的必要條件;第二是假設只要條件夠充分,就可以讓特定事物開始產生意識。第一種假設的必要條件,就是功能主義 (Functionalism) 的說法。功能主義認為意識並非取決於系統由什麼構成,無論是濕體或硬體,不管是神經元還是矽邏輯閘,或甚至是伏爾塔瓦河的黏土都沒有關係。功能主義認為對意識來說,重要的是系統所做的事。如果一個系統以正確的方式將輸入轉化為輸出,就會產生意識。正如我在第一章解釋過的,這裡有兩個獨立的主張,第一是關於獨立於任何特定基質或材料,第二則是關於輸入 —— 輸出關係的充分與否。大多數時間它們相互關聯,但有時也會分離。功能主義是在心靈哲學家中流行的一種觀點,經常被許多非哲學家接受為預設立場。但這不意味著它就是正確的。對我來說,無論意識是否獨立於基質之外,或者只是輸入 —— 輸出關係,亦即「訊息處理」而已,我都沒有任何支持或反對意見。我對功能主義的看法比較偏向一種可疑的「不可知論」(Agnosticism)。要讓人工智慧電腦產生意識,功能主義必須成立,因為這是必要條件。但光是功能主義本身正確也還不夠,因為處理訊息本身並不足以形成意識。第二種假設是,足以產生意識的訊息處理也是智力的基礎。這是在假設意識和智力是密切相關的,甚至在本質上相互關聯,因而意識會隨之而來。然而這種假設也得不到良好的支持。正如我們在前一章所見,把意識與智力混為一談的傾向,源自於一種惡意的人類中心主義,讓我們透過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和經驗來過度解釋世界:我們是有意識的,我們是聰明的,我們對自己宣稱的智力感到如此自豪,以致我們認為智力與我們的意識狀態密不可分,反之亦然。儘管智力為有意識的生物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意識狀態,但認為智力 (至少在先進形式中) 對意識而言是必要條件或充分條件,卻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堅持認為意識與智力在本質上緊密關聯,可能就會太急著將看似有智力的人造系統歸類於具有意識,並且會太快否認其他系統 (如其他動物), 認為無法符合我們未必正確的人類認知能力標準。在過去幾年裡,這些關於必要性和充分性的假設,已被許多其他的擔憂和誤解粉飾後推給外界,為人工意識的前景帶來一種不該有的緊迫性,以及世界末日般的色彩。其中一些擔憂,包括無論是否有意識,人工智慧正在一條超越人類智慧的失控路徑上,最終會超出我們的理解和控制範圍。這就是所謂的「奇點」假說,由未來學家庫茲維爾 (Ray Kurzweil) 所推廣,並受到過去幾十年原始計算資源的驚人成長而帶動。我們目前正在這條指數曲線路徑上的哪個位置?正如我們在最近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所學到的,指數曲線的問題在於無論你站在指數曲線的哪個位置,前方看起來都極其陡峭,後方看起來則無關緊要地平坦。局部觀點無法顯示人類意識的所在位置。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有普羅米修斯式的恐懼,亦即我們的創造物會以某種方式反擊我們 —— 這種恐懼已被許多科幻電影和書籍在識別並重新包裝後,推銷給我們了。最後還有一個不幸的事實,就是當我們談到機器的能力時,「意識」這個名詞經常被隨意濫用。對某些人 (包括一些人工智慧研究人員) 來說,任何對刺激做出反應、學會某些東西,或是為了將獎勵最大化或實現目標而採取的行為,都被稱為「有意識」的。對我來說,這些其實都是對「有意識」的合理含義進行了荒謬的過度推衍。把所有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後,毫無疑問地會讓許多人認為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即將到來,而且我們應該對它到來時會發生的情況感到憂心才行。這種可能性當然不能完全排除,如果最後證明奇點論者是對的,那麼我們確實應該擔心。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預期的可能性極小,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頁圖所示。在此,意識並不是由智力決定,智力也可以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存在。兩者都存在多種形式,並且都在許多不同層面上表現出來 —— 這表示對於意識或智力來說,都不存在單一的範圍。在這張圖中,你可能注意到目前的人工智慧在智力尺標上還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這是因為目前我們還不清楚人工智慧系統是否具有任何有意義的智慧。我們最好將現在大部分的人工智慧系統描述為基於機器的複雜模式識別,或許還加入一些規劃輔助。無論是否具有智慧,它們都會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執行任務。展望未來,許多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宣稱的最終目標,就是開發出具有像人類一樣的通用智慧能力系統,即所謂的「人工通用智慧」或「通用人工智慧」, 超越這點之後就是後奇點智慧能力的未知領域。但在這趟旅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假設意識只是伴隨而來的產物。更重要的是,必須知道可能有許多的智慧形式與人類不同,是補充而非取代或加強我們的「 物種限定」 認知工具。而這種補充,也不需涉及意識的部分。事實可能會證明,在缺乏意識的情況下不可能出現某些特定形式的智慧,但即使事實如此,也不意味著所有形式的智慧 —— 一旦超過某個我們尚未瞭解的閾值 —— 都一定需要具有意識。反過來看,如果把智慧定義得足夠廣的話,那麼所有有意識的實體可能至少都具有一點智慧。再次強調,這點並不能證明智慧是通往意識的捷徑。光是讓電腦變得更聰明,並不會讓它們擁有感知能力。但這也不代表機器意識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嘗試設計有意識的系統會怎樣呢?如果不需要智力的話,那麼建造一部有意識的機器到底需要什麼?回答這個問題取決於你認為什麼條件足以使系統具有意識,而這點又取決於你支持何種意識理論。因此,對於如何讓機器有意識存在著這麼多種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更偏向自由主義的人相信,如同功能主義一樣,意識只是某種正確類型的訊息處理。訊息處理當然不一定等同於「智慧」, 但它仍然是訊息處理,因此是可以在電腦中實現的。舉例來說,根據《科學》雜誌在二○一七年的一項提議,如果機器以涉及訊息「全局可用性」的方式處理訊息,並且允許「自我監控」其性能,則可以說該機器具有意識。不過,作者對於這樣的機器是否就真的具有意識,或只是表現得像是具有意識的問題,含糊其辭。然而這裡潛在的主張似乎是在說明,意識只需要正確類型的訊息處理即可出現。訊息整合理論的支持者對於有意識的機器,則提出更強有力的主張。正如我們在第三章所看到的,訊息整合理論宣稱意識就是整合訊息,由系統產生的整合訊息量,完全由其內部機制的屬性決定,即由其「因果結構」來決定。根據訊息整合理論的說法,任何產生整合訊息的機器,無論是由什麼製成的,也無論機器從外部看起來長什麼樣子,都將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識。然而,訊息整合理論也未排除一種可能性,即機器在外部觀察者看來可能是有意識的、有智慧的或兩者兼備,但其機制根本不產生整合訊息,因此完全缺乏意識。這兩種理論都沒有將意識等同於智力,但都允許只要滿足某些特定條件 (正確類型的訊息處理或非零整合訊息) 的機器具有意識。但要接受這些含義,當然也必須同時接受這些理論。野獸機器理論將世界和自我的體驗的基礎,建立在對生理完整性的生物驅動力之上 —— 亦即維持生存。這個理論對於意識機器的可能性怎麼說呢?請想像一個具有矽腦和類人的身體,並配備各種感測器和效應器的「近未來」機器人。該機器人是由根據預測處理和主動推理原則設計的人工神經網路所控制;透過流經其電路發出的訊號構成對環境和自身身體的生成模型。它也持續使用這個模型,對其感官輸入的原因進行貝氏最佳猜測。這些合成的受控 (和控制) 幻覺的運作已經過預先設計,目的在保持機器人處於最佳功能狀態,亦即根據自己的判斷,維持「活著」的狀態。它甚至具有人造的內部感知輸入,指示其電池電量以及執行器和合成肌肉的完整性。這些內部感知輸入的控制導向之最佳猜測,可以產生合成的情緒狀態,藉以激勵和指導其行為。該機器人表現出自主行為,並且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來實現其目標。在執行過程中,它給人的外在印象是一個聰明、有感知力的化身。從內部來看,它的機制直接對應我所提出的基本人類自我感覺和身體經驗基礎的預測機制。也就是說,這是一部矽野獸機器。 這樣的機器人算是有意識嗎?一個雖不滿意但很誠實的答案是:我不確定,但可能不算是。野獸機器理論提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意識在演化中產生,在每個人的發育過程中出現,並以與我們作為生命系統的地位密切相關的方式時時刻刻運作著。我們所有的體驗和感知,都源於我們作為自我維持生命機器、關心自己持續性的本性。我的直覺是 —— 再次強調,這只是直覺 —— 生命的物質性對於所有形式的意識來說都可能很重要,原因是生命系統的調節和自我維護的需求,不只局限於一個層面 (如整個身體的完整性) 而已。生命系統的自我維護會達到所有層,甚至深入到個體細胞的層次。隨著時間推移,你身體內的每個細胞 —— 以及任何身體 —— 都在不斷重新生成其自身完整性所必須的條件。對於任何目前或不久後將出現的電腦來說,這都無法辦到,即使對於我剛才描述的那種矽野獸機器也是如此。我們不能把這種說法解釋為單一細胞具有意識,或者「所有生物體」都具有意識。其關鍵在於,野獸機器理論中支撐意識和自我生理調節過程,是從適用於「所有層面」的基本生命過程中推導而來。因此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把能量注入到意識方程式中的應該是「生命」, 而不是能夠處理訊息而已。所以,即使真正具有意識的機器 (如果確實可能出現的話) 離我們還很遙遠,但仍然有很多令人擔憂的事。例如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完全有可能在沒有確切理由去相信的情況下,帶來表面上「看似」具有意識的新科技。在加蘭的電影《人造意識》中,隱居的億萬富翁科技天才內森,邀請程式高手迦勒來到偏遠的隱祕地點,看看他所創造的,聰明又好奇的機器人艾娃。迦勒的任務是判斷艾娃是否有意識,或者她 (它) 只是一個智慧機器人,根本沒有內在的生命。《人造意識》的劇情大量運用了圖靈測試,這是評估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標準。在一個尖銳的場景中,內森向迦勒詢問測試的情況。正如迦勒所瞭解的,圖靈測試的標準版本是一個人類評審只透過交換打字訊息,遠端與候選機器和另一個人類對話。當評審無法區分人類和機器時,該機器便通過測試。但內森心裡想的更有趣,例如在談到艾娃時,他說「這項挑戰在於已先告訴你她是一個機器人,再看你是否仍覺得她具有意識」。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身為自己:人類意識的新科學》, 鷹出版作者:阿尼爾。塞斯 (Anil Seth) 譯者:甘錫安、吳國慶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身為自己」是什麼意思?我們的「內在小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世界頂尖意識腦科學專家塞斯 (Anil Seth): 我們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認知,全都是一種「受控的幻覺」無論你是不是科學家,意識都是很重要的奧祕。對每個人而言,我們的意識經驗就是眼前的一切。沒有意識,就什麼都沒有,沒有世界、沒有自己、沒有內在也沒有外在。而意識的奧祕最吸引人的面向,就是自我的本質。我是誰?為什麼我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體驗生活?過往我們一直以為有一個所謂的「自己」, 外在於我們肉體身軀的靈魂,他感受著的一切,經歷著一切,並查看著一切,做出選擇與判斷。然而,現在的意識腦科學研究告訴我們,「身為自己」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科學家發現,我們的大腦就是我們意識依存之所在,身為自己其實是「攸關你身體的事情」。在我們每個大腦中,數十億個神經元致力於創造我們的意識體驗。這是怎麼發生的?經過二十多年對大腦的研究,世界著名神經科學家塞斯提出全新的意識和自我理論。他對「身為自己」的獨特理論,挑戰了我們對感知和現實的理解,顛覆了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國際知名神經科學教授、研究員和作家塞斯在《身為自己》中,提供了讓我們瞭解自己意識的窗口。塞斯既是意識神經科學的先驅者,也是這一相對較新科學領域中最傑出的發言人。他提出:我們並不是客觀地感知世界,相反地,我們是預測機器,不斷地創造我們的世界,並在微秒內修正自己的錯誤,以做最佳猜測。無論對於外在世界或是對於自己,都是我們為了生存而做出的最佳猜測。而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透過儀器觀察到腦中完成這個過程的生物機制。理解意識,必須先定義何謂意識。因此,塞斯也試圖找出意識的量測標準,並探究意識不同層次的內容。而提出意識並非人類所獨有,事實上,擁有意識的生物非常多,但各自擁有意識的方式和程度都有所不同。至於人工智慧,在怎樣的意義下才算擁有意識?才算超越人類?若不瞭解自我意識是什麼,談論這些也難有明確交集和結論。塞斯在 2017 年關於該主題的 TED 演講被觀看超過一千一百萬次,他具有使難以想像的複雜科學變得易於理解和具娛樂性的超凡能力。 | daily-weekly |
pCloud終身雲端方案中秋節大特價!10TB個人終身價990歐元 | 雲端空間已經是現代人必備的訂閱服務,不過每個月或是每年都要繳納訂閱費用,會不會讓你覺得「訂越久虧越多?」。其實雲端空間不只有訂閱制服務,來自瑞士的雲端儲存品牌 pCloud 就有推出少見的「終身」雲端空間方案,能夠一勞永逸買下雲端空間,而且沒有額外設定費。趁著最近中秋節的促銷活動,還能享有最低 2 折的超優惠價格,10TB 個人終身雲端空間只要 990 歐元,另外對於低用量的個人用戶,也有很划算的 500GB、2TB 終身方案只要 122.5 歐元與 245 歐元,趁著優惠一次購入,用越久越划算!來自瑞士、重視安全的雲端服務:pCloud 市面上不少便宜的雲端服務,但雲端服務跟個人資料保護密切相關,但在訂閱前,建議使用者還是要了解一下提供服務的公司會比較安心。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品牌,它在 2013 年創立已經有 9 年的歷史,並且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全球已經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雲端服務,是老牌的雲端服務。當你註冊時可以選擇資料存放於美國或是歐盟,會受到當地法律的保護之外,pCloud 也會將資料分散成 5 個副本存放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另一方面檔案傳輸時都採用 TLS/SSL 加密增加安全,所有檔案也都享有 256 位元 AES 加密防護。對於資料特別重視的用戶,也可以額外選配 pCloud Crypto 加密服務。pCloud 跟多數雲端服務一樣有免費容量可以使用,只要申請就有 10GB 容量能試用看看,覺得好用再訂閱也不吃虧。訂閱方式則有月繳、年繳、終身這幾種方式,終身制是 pCloud 比較特別的制度,只要繳納一次費用就能終身使用,沒有額外的設定費或是其他支出。除此之外,pCloud 也有 5 人共用的家庭版本,而且也有家庭的終身方案,價格只比個人方案貴一點點,對於用量大的用戶來說,我認為是個很超值的選擇。3 種超值個人終身方案 買這次用一輩子這次 pCloud 中秋優惠方案中,最超值的是個人終身方案,共有 500GB、2TB、10TB 方案可供選擇,終身使用的價格分別是 122.5 歐元 (2.4 折)、245 歐元 (2.5 折)、990 歐元 (2 折)。前述價格都是最終價格,沒有額外的設定費等不透明費用,非常適合做為長期使用的雲端儲存空間。當然在購買前你也可以先使用它的 10GB 免費方案,試試看它在手機與電腦的同步功能,先體驗再買也不遲。跨平台 5 大系統都能用 網頁版也沒問題使用雲端服務最擔心支援性不足,pCloud 針對這點提供了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 最常見的 5 大平台應用程式或 App, 讓你不論用什麼方式都能跨平台方便地使用 pCloud 做為溝通的媒介。當然,如果要使用瀏覽器來開啟網頁版 pCloud 也沒問題,端看你的使用環境而定。除了支援的作業系統,有人可能會問說,那 pCloud 是否有支援其他服務的備份呢?這點 pCloud 也有想到,它可支援 Dropbox、Google Drive、Google Photos、One Drive, 甚至是 Facebook 也有支援,不論在支援度或是實用性方面都能滿足個人需求。pCloud 優缺點分析整理說了這麼多整理一下 pCloud 的優缺點給大家參考一下,首先 pCloud 的優點在於提供豐富且超值的月繳、年繳、終身方案,尤其是終身方案是多數雲端空間所沒有的選擇,同時也有家庭方案、商用方案十分全面。其次 pCloud 支援跨平台使用,不論手機或電腦都能使用,且檔案大小沒有限制。最後是 pCloud 重視安全性,不僅能讓你選擇資料位置另外也有分散儲存降低風險,傳輸過程也有加密保護料不外流。至於在缺點方面,如果要使用更高階的 pCloud Crypto 加密服務,得要加價選配才行。另外就是 Windows 版本介面為英文,沒有中文介面稍嫌可惜。整體而言,pCloud 具備安全性與可靠性,並且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還有能一勞永逸的終身方案。趁著特價優惠時段購買終身制是較為划算的選擇,如果還是覺得負擔有點大,那麼你也可以考慮跟家人一起選擇家庭方案,價格只比個人方案貴一點,但是可以 5 個人分攤減輕負擔。最後記住,pCloud 中秋節優惠時間為 2022 年 9 月 9 日至 2022 年 9 月 13 日,要買趁現在,錯過還要等一年! | daily-weekly |
《麥肯錫邏輯說服術》:郵件這麼多,該從哪封開始看?——如何不要浪費他人的時間 | 文:照屋華子考慮「傳達後」的事表達到位是因為「目的取向」不論是團隊內部的聯繫、相關部門的商討,或是向主管報告、請求廠商處理等,在商務溝通上,電子郵件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很方便,但要是沒有一次就正確的傳達到位,就會淪為浪費時間的罪魁禍首。要快速寫出一封確實傳達到位的郵件,最重要的,莫過於「目的取向」, 也就是「先想清楚傳達出去之後的事,再寫」。我們要從收訊者的角度出發,思考自己寫這封郵件的目的,也就是「我希望閱讀者做什麼」。目的取向,其實也可以說是「設法讓他人接受我方目的」的一種意念。不考慮自己希望閱讀者做些什麼,只顧著洋洋灑灑的寫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逕自寄出郵件⋯⋯這種以「表達」為目的的作法,就是所謂的「傳達取向」。取向的差異可能會反映在電子郵件的主旨上。比方說,是否曾經收過以下這種主旨的電子郵件呢?主旨:我是營業部的鈴木主旨:跨部門會議事宜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請想一想:如果在收件匣裡發現一封這種主旨的信件,能從主旨看出主要目的是什麼嗎?營業部的鈴木為什麼要寄信來?跨部門會議怎麼了嗎?兩者都是無法光看主旨就明白是「為了什麼事」而來的郵件 —— 因為這種「本郵件由營業部的鈴木發出」「發送跨部門會議事宜」的主旨,都是屬於從發信人觀點出發的「傳達取向」。這樣寫主旨,一清二楚試想,如果換成以下主旨,看起來怎麼樣?主旨:營業部鈴木請您提交企畫案主旨:商討跨部門會議日程更動事宜如果這樣寫,閱讀者只要在收件匣看到信件主旨,應該就能大致掌握寄件人的「目的」, 是「有事請我幫忙或找我商量,請我處理」。也就是說,只要寄件人秉持目的取向,時時想著「我希望對方做什麼」, 主旨寫法就會出現這樣的變化。「表達到位」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認為在工作上,它指的是「能讓收訊者正確了解溝通目的和訊息內容,讓事情朝著有利於達到目的的方向發展」。不論是電子郵件也好,商業文件也罷,希望各位能以「讓溝通對象了解目的何在,讓工作順利推進」為前提的「目的取向」來撰寫,不是「只要寄出去就好」的傳達取向。不要浪費他人的時間郵件這麼多,從哪封開始看?當收件匣裡累積三十封未讀郵件時,要用什麼順序來瀏覽這些郵件?如果一字排開都是「我是營業部的鈴木」「跨部門會議事宜」等傳達取向的主旨,恐怕我們就必須一封一封依序打開來確認內容才行。不過,如果是「營業部鈴木請您提交企畫案」「商討跨部門會議日程更動事宜」之類的主旨呢?閱讀者會比較容易安排處理郵件的優先順序。例如,「該不該馬上回覆?」「可否稍後處理?」等。如此一來,閱讀者便可減少時間上的耽擱,提升工作效率;對發訊者而言,如果發出去的郵件,能在自己預期的時間內收到回應,業務就能順利推動。儘管電子郵件已是商務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我們也不時看到有人每天都被處理郵件占據太多時間,大感困擾。這難道不是因為太多郵件都以「傳達取向」書寫,所造成的影響嗎?只要把主旨改為「目的取向」, 就能為閱讀者和傳送者減少時間上的耽擱。考慮「收訊者的時間」要省時、提升工作效率⋯⋯我對於「重視時間」「速度感」等觀念在工作上的重要性,沒有任何異議。不過,在此希望各位思考:我們所追求的速度感、我們所重視的究竟是誰的時間?工作能幹的人、很有生產力的人,隨時都會考慮到「對方的時間」, 而不是只想到自己。該如何讓他人既迅速又正確的明白我們想表達的內容呢?該如何讓他人明快又乾脆的做出決定呢?該如何讓他人不拖泥帶水、採取行動呢?身為發訊者,我們究竟該如何發揮巧思呢?換句話說,我們重視的是時間與速度,其中還包括「如何讓收訊者不拖泥帶水」的觀念。然而,工作遲遲沒有進展的人,往往只會想到自己的時間,彷彿「我只想盡早放下眼前的案子,投入下一項業務」。處理一項業務所花的時間,其實是自己與收訊者花費時間的總和。因為我們想加速處理業務,卻造成他人在時間上的浪費,到頭來業務還是無法迅速推進。我們要在意的,不是如何傳達,而是事情能否讓對方一步到位的明白。其實不只是商務書信,在所有職場溝通當中,前述的「目的取向」, 以及將他人時間也納入考慮「正確的速度取向」, 兩者都很重要。這當然不是只適用於個人層級的事,團隊或組織都一樣。如果是團隊的領導者,讓團隊的每位成員都確實秉持「目的取向」和「正確的速度取向」, 將成為提升團隊工作生產力的基礎。想清楚要寫些什麼提問最能呈現主題在了解目的取向和速度取向的重要性之後,接著我們再往前一步,進入具體的「撰寫前的準備」。首先,我們要釐清自己究竟想寫什麼 (= 主題)。電子郵件的主題,指的是以下這兩件事:要寫什麼事?要如何說明?—— 包括報告、聯絡、商量、提案、請求、提問、回覆等比方說在本書開頭的範例郵件中,可將主題設定為本鄉向協理「報告」「簡報資料事宜」。然後,再試著以提問形式來呈現這個主題 —— 請想一想,收訊者會需要我們回答什麼樣的問題?就範例郵件而言,如果本鄉對室町協理說「要向您報告簡報資料事宜」, 想必協理一定會問:「所以那份資料,來得及在 8 日的簡報上使用嗎?」這就是以提問形式呈現主題。本鄉報告的主題,就直接回答協理的這個提問。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8 日可以使用」。像這樣以提問形式來呈現主題,比較容易將話題導向說明的 So What (所以呢) 上。問題太多,先確認主題提問不見得只有一個。範例的這封電子郵件,主題既可訂為報告,同時也可訂為請求 —— 改後很 OK 的郵件範例就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試著用提問的形式來呈現主題,就能讓該傳達的 So What 變得更鮮明。8 日的簡報上可以使用資料嗎?→ 8 日可以使用資料想請求協理提供什麼協助?→ 希望他協助驗收譯文不知道該在郵件裡寫什麼內容,或是要講的事情太多,無從匯整時,建議不妨先確認主題,再試著將它以提問的形式呈現。在這個階段,只要提問內容夠清楚,即使我們對於答案還沒有十足的把握,也能讓我們更輕鬆的整理、組織出答案。這個部分,後續將於第三章說明和練習。釐清「希望對方做什麼」讓對方讀完不傷腦筋除了「要寫什麼事?」所牽涉的「主題」之外,在撰寫前的準備階段,還要再確認另一件事 —— 先確認自己希望對方在讀過這封郵件之後「做什麼」, 也就是你期待獲得什麼回應。看完整封郵件之後,卻還要為了「那我該做什麼?」「這件事有什麼需要我處理的嗎?」而大傷腦筋 —— 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比方範例郵件中「可惜沒寫好的郵件」: 經翻譯公司確認,業者表示如能於今日上午確定發譯這份文件,則可於 7 日 (二) 17 點提供譯文檔案。目前已於今日上午 10 點發譯,請容我待 7 日譯文完成後立即寄送檔案,屆時您可確認內容。因此,今天早上開會也提過,8 日 (三) 向 A 公司做簡報時,可使用這份資料。謹向您報告以上內容。寄件人本鄉,似乎對閱讀者 —— 室町協理懷抱著「希望在收到譯文檔案後,能協助驗收譯文」的期待。不過,這件事並沒有清楚寫出來,也沒有提到什麼時候之前要確認完成。室町協理恐怕會在讀完這樣的內容之後,來詢問:「我應該要負責驗收譯文檔案是嗎?」「如果是的話,要在什麼時候之前完成?」如果協理主動來詢問,那倒還好;萬一他對信件內容有疑問,卻置之不理的話,到頭來可能會導致業務無法順利進行。像這種「傳達取向」的郵件,只寫出自己想傳達的內容,根本達不到預期目的。此外,閱讀者還為了該如何處理而大傷腦筋,或需要再三確認,造成無謂的麻煩,甚至浪費彼此的時間。確認、判斷,還是行動?為了在目的取向和速度取向的基礎上,讓業務推動得更快速,建議培養一個確認自己「希望收訊者做什麼」的習慣。「期待的回應」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期待對方確認:只要明白內容,稍加確認即可期待對方判斷:希望給予核准、意見、建議等回饋期待對方行動:希望採取一些行動我們可以根據「期待的回應」, 確認在結構舖陳上有哪些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比方說,如果只希望收訊者過目,簡明易懂的結構便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期待收訊者做出判斷,發訊者就不能只陳述結論,還要說明理由,好讓對方便於評估,甚至連「期限」等資訊也都不可或缺;期待對方採取行動時,除了說明理由之外,如有必要,還必須明確提出方法。不只是電子郵件,書面資料、口頭說明都一樣,別忘了先確認「希望對方接到訊息後該做的事」屬於三項中的哪一項。寫電子郵件像在開會看得懂的關鍵在於「準備」因撰寫前準備不足,導致表達不到位有三種典型狀況:掌握不到目的何在雜亂的堆疊訊息欠缺必要的資訊第一種是尚未釐清「主題」和「期待的回應」, 就動手撰寫,以致連對閱讀者的說明都沒有做好。這樣的電子郵件,閱讀者恐怕無法掌握這封信「到底為什麼要寄給我」, 形成「掌握不到目的何在」的問題。第二種是因為郵件的主題尚未以提問形式呈現,也沒有具體確認,所以資訊會在未整理的狀態下雜亂堆疊,資訊閱讀者無法立刻從中抓出最重要的 So What (所以呢)。第三種是因為發訊者沒有確認自己「期待獲得對方什麼回應」, 所以內容會有缺漏,尤其是那些要請對方判斷、行動時的「必要資訊」。如此一來,閱讀者就必須再特地向發訊者確認:「到底我要在什麼時候之前做什麼事?該怎麼做?」只要發訊者確實做好準備,它們就很有可能搖身變成表達一步到位的電子郵件。從開會養成準備的習慣請試想一下我們平常開會、討論時的情形,應該就比較能體會「準備」這個習慣的重要性。召開會議時,應該沒有人毫無準備就上場。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率的主持會議,我們會事先想清楚「這次的議題有幾個?內容是什麼?」「要分享哪些資訊?最終要決定哪些事?」「有哪些討論重點和注意事項?」等,才召開會議。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貿然開會,就是在浪費與會者和我們自己的時間。商務書信也是一樣。要做到既不浪費閱讀者和我們自己的時間,又能讓對方做出我們期待的回應,撰寫前的準備絕不可少:主題是什麼?期待的回應是什麼?在開始撰寫之前,要確認這兩點。養成習慣之後,寫出來的應該就會變成符合「目的取向」與「正確速度取向」, 而且「看得懂」的訊息。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麥肯錫邏輯說服術:最強解決問題思考法!再複雜難懂的事都能清楚傳達,無論誰都會被打動》, 樂金文化出版作者:照屋華子 譯者:張嘉芬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在工作上,即使我們善於在自己的腦海中整理、組織資訊,然而,只要對方看到、解讀的內容不一樣,訊息就無法正確的傳遞出去。一旦對方腦中冒出「所以呢?你想說什麼?」「看不懂。那我該做什麼?」就得再花一倍的時間去理解、溝通,不但妨礙業務向前推進,喪失工作效率,雙方更想抱頭吶喊:「心好累!」萬一對方的身分地位比你高,你很容易被貼上頭腦不清楚、辦事不可靠的壞標籤。 原任職於麥肯錫日本分公司的作者,最常為內部的管理顧問及外部的企業客戶,提供邏輯架構方面的訓練服務。她為各行各業的上班族進行過多場邏輯溝通研習課程,發現到表達方式其實有所謂「基本形式」; 也就是,「碰到這種元素,就要這樣整理、排列」的概念。她運用麥肯錫顧問公司享譽全球的金字塔原理思考法、「MECE」原則 (彼此獨立,互無遺漏), 來建立解決問題的邏輯架構。然而,光知道理論,遠遠不夠;她發現,透過每天必須接觸的商務電子郵件,最能練習表達的基本形式。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詫異:「什麼?電子郵件?」不過,在研習課程中,學員們拿基本形式和自己或同事寫的電子郵件對照後,都會從中發現一些毛病。只要動動手和腦,就會欣然接受,「原來我平時的那一套作法,只要調整一下這裡就行了呀!」「原來邏輯思考只要這樣用就對了!」「不只適用電子郵件,還可以套用在說話上」。本書就是要讓讀者掌握推動工作前進的必要基本技能,有利於以簡單易懂、邏輯清晰、迅速且討喜的方式傳達資訊。 建構基本形式需要用到四種技巧。首先,是清晰且有邏輯的整理思緒,也就是「邏輯思考」的技巧,包括:透過「傳達訊息時,要滿足這些條件」的檢核表,分享傳達訊息的基本形式。只要事先確認「兩件事」, 就能組織出一段表達到位的訊息。 運用邏輯思考的兩個重要觀念:聚焦主題,明確釐清 So What?/Why So?(所以呢 / 為什麼可以這樣說); 以及 MECE (彼此獨立,互無遺漏)。避免雜亂的堆疊說明或出現重大遺漏。有邏輯的整理資訊過後,就需要將內容化繁為簡的「邏輯寫作」技巧,包括:用一目瞭然的方式,呈現訊息的整體結構,以便讓他人迅速明白。不需要高超的美工技巧,只要注意空格、空行、符號。一點小巧思,結果大不同。 最後練習一個不可或缺的技巧――精準用字。既能幫助我們達成「正確表達」的目的,還能給收訊者留下好印象。在此檢視的是「具體性」「簡潔度」「邏輯性」「好感度」四大要件。透過平衡思維整理和表達方式兩方面的基礎技能,來掌握「基本技能」, 這就是本書的練習目的。書中介紹的訣竅皆以有效的方式讓任何人上手,一旦掌握基本技能,就能商務書信、口頭說明、提案簡報,通通適用!經過課程→例題→練習,讀者可以同時學習何謂邏輯思考和傳達方法。 以商務郵件為練習題材,日常工作立刻派上用場,讓加快工作效率的邏輯性想法和寫法成為習慣。 根據本書的核對清單,對部下和團隊成員的郵件和檔案給予建議。你可以在團隊中分享這些基本技能。 | daily-weekly |
第一屆金狼獎入圍名單:陳奕迅風光入圍10項,吳慷仁、梁朝偉再度廝殺,蔡依林爭最佳演唱表演獎 | 2024 年第 1 屆金狼獎今日宣布入圍名單。金狼獎 (Golden Wolf Music Video Awards, 簡稱 GWMVA) 是音樂錄影帶領域的年度盛事,特別設立以表彰在 MV 製作中傑出的前後台工作人員。該獎項由金馬獎提名導演殷振豪擔任召集人,源活娛樂創辦人陳鎮川擔任典禮顧問,金曲獎導演陳奕仁擔任評審長,而金曲獎歌后艾怡良則擔任典禮大使。金狼獎的獎座以「狼」的形象命名,旨在傳達音樂人、影視人和 MV 從業者在共同創作 MV 時,就像是一起在音樂樂園中盡情玩樂的「漆逃狼 (𨑨迌人)」。11 項正式獎與 3 會外賽獎金狼獎總共設有 11 個正式賽獎項和 3 個會外賽獎項,其中包括 2 大影片獎,即「年度最佳 MV 獎」和「最佳敘事 MV 獎」。此外,還包括 9 大個人獎,分別是「最佳演員獎」、「最佳演唱表演獎」、「最佳導演獎」、「最佳製片獎」、「最佳攝影及燈光設計獎」、「最佳造型設計獎」、「最佳美術設計獎」、「最佳視覺特效獎」、「最佳剪輯獎」。會外賽獎項的部分則設有三個,包括「社群名人推薦獎」、「LINE 年度人氣 MV 獎」和「最佳創意精神獎」。在第一屆的徵件中,參賽作品超過 700 件,突顯金狼獎的受歡迎程度。陳奕迅風光入圍 10 項,王心凌緊追在後導演陳奕仁擔任評審長,評審團歷時 1 個月評選。其中,王心凌以〈Bite Back〉MV 角逐 6 項大獎,而陳奕迅則分別以〈社交恐懼癌〉MV 入圍 5 項、〈盲婚啞嫁〉MV 入圍 3 項、〈塵大師〉MV 入圍 2 項,共計 10 項入圍,成為歌手入圍數最多者。陳奕仁表示,金狼獎作為台灣首個 MV 專屬的頒獎典禮,報名算是相當熱烈,每個獎項經過多回合討論,並舉例年度最佳 MV 入圍重點,不只考量影像審美、創意是否為歌曲服務,還必須具獨特性。「最佳演唱表演獎」集結天王天后,戰況激烈「最佳演唱表演獎」自入圍前就引發高度討論,入圍名單相當吸睛,包括陳奕迅的〈塵大師〉、蔡依林的〈OH LA LA LA〉、楊乃文的〈墮落〉feat. 佛跳牆、MC HotDog 熱狗的〈她的眼光〉、李拾壹的〈假貨症候群〉、陳珊妮的〈捆縛〉_〈調教 X 教條〉演唱會 Live, 天王天后齊聚一堂,展開激烈競爭。「最佳演員獎」神仙打架在眾多華麗的音樂與影像製作團隊中,「最佳演員獎」的入圍名單格外引人矚目,名單中包含多位實力派演員。其中,金鐘視帝薛仕凌和實力派演員羅北安在 HUSH 的〈成人〉MV 中呈現深刻的父子情感;新生代演員朱軒洋與袁澧林在楊乃文和伍佰的新歌〈說不出口〉中演繹出青澀愛戀的「純抱睡」故事。國際級影帝梁朝偉也因參與陳奕迅的〈社交恐懼癌〉MV 而入圍。另外,金馬影帝吳慷仁憑藉原子邦妮的〈給我一杯快樂水〉MV 入圍。充滿實力派演員的入圍名單可謂「神仙打架」。最終「最佳演員獎」的殊榮將花落誰家,實在令人期待。Ella、Hush 擔任表演與頒獎嘉賓目前典禮的卡司陣容可謂星光熠熠,執委會宣布首位表演嘉賓為陳嘉樺 (Ella), 她將為觀眾呈現精彩的演出,同時當晚擔任頒獎人,並與導演比爾賈攜手共同頒發「最佳導演獎」的殊榮。此外,在頒獎組合方面,金曲歌王 HUSH 將與典禮顧問陳鎮川攜手合作,共同頒發「最佳演唱表演」和「最佳演員」兩個重要獎項。Lulu 擔任首屆典禮主持人 2024 年第一屆金狼獎的主持人將由黃路梓茵 (Lulu) 擔任,她表示樂於扛下這項重責大任。談及這次的挑戰,她提到與召集人殷振豪的聯繫,並笑說:「開啟我演戲之路這件事情就是殷振豪導演,這次是一個報恩的心情,很期待。」針對典禮風格,她透露:「想像典禮是很多變、不設限,很衝擊又年輕,這樣比較好玩,有別於三金典禮那種正式肅殺嚴肅的感覺,希望『金狼獎』呈現是比較活潑感的。」頒獎典禮資訊第 1 屆金狼獎頒獎典禮將於 3 月 9 日晚間 6 點,在三創生活園區 Clapper Studio 舉辦,觀眾可透過《金狼獎》官方 YouTube 頻道、IG、LINE VOOM 關注參與。欲知更多詳情,可至金狼獎官網查詢。完整入圍名單年度最佳 MV 獎陳珊妮〈你要去哪裡 ver.2024013〉?te 壞特〈Ho (l) e〉MC HotDog 熱狗〈她的眼光〉閃靈〈護國山〉田馥甄〈乘著無人光影的遠行〉陳奕迅〈社交恐懼癌〉王心凌〈Bite Back〉邵大倫〈變身 HENSHIN〉陳奕迅〈塵大師〉SmashRegz (呂士軒、張伍、SJIN)〈這樣合法嗎?〉最佳敍事 MV 獎?te 壞特〈Ho (l) e〉HUSH〈成人〉MC HotDog 熱狗〈她的眼光〉持修〈沒有我的那個宇宙〉楊乃文〈說不出口〉 feat. 伍佰老王樂隊〈春天不如預期〉陳奕迅〈盲婚啞嫁〉最佳演員獎羅北安、薛仕凌〈成人〉陳奕迅、梁朝偉〈社交恐懼癌〉朱軒洋、袁澧林〈說不出口〉 feat. 伍佰陳奕迅、蔡思韵、陳紫萱、吳肇軒〈盲婚啞嫁〉鳳小岳〈風車〉吳慷仁、蔡亘晏 (爆花)〈給我一杯快樂水〉最佳演唱表演獎陳奕迅〈塵大師〉蔡依林〈OH LA LA LA〉楊乃文〈墮落〉feat. 佛跳牆 MC HotDog 熱狗〈她的眼光〉李拾壹〈假貨症候群〉陳珊妮〈捆縛〉_〈調教 X 教條〉演唱會 Live 最佳導演獎張傑邦〈社交恐懼癌〉Haoyan of America〈Ho (l) e〉談宗藩〈你要去哪裡 ver.2024013〉陳奕仁〈Bite Back〉陳家信 (提摩西)〈遠慮〉洪博德〈護國山〉最佳製片獎吳容宸〈你要去哪裡 ver.2024013〉Haoyan of America、Chia-Lun Chang (張家綸)、Joanna Zhang〈Ho (l) e〉王祥瑋〈她的眼光〉李光哲〈護國山〉鄭宇璿〈乘著無人光影的遠行〉林建南、劉進儀〈社交恐懼癌〉王漢聲〈Bite Back〉邵大倫 / 陳慧萍 (陳啦啦)〈變身 HENSHIN〉鄭宇璿〈這樣合法嗎?〉最佳攝影及燈光設計獎江民仕、江民凱、余志祈〈A Dream of Bonnie and Clyde〉 feat. JADE 施博鈞、劉家豪〈Soaking in Divine〉宋秉諭 (孤單山姆)、林宏洋〈RISE〉陳逸星〈GET DOWN〉黃子然 / 黃柏源〈控制狂〉(蘇打綠版) 劉子健、劉仲偉〈社交恐懼癌〉最佳造型設計獎方綺倫、黃郁萍〈Bite Back〉周詩涵 (Mina)、雅泳、徐于筑〈天生寂寞〉施筱柔〈捆縛〉_〈調教 X 教條〉演唱會 LiveTungus Chan、邱亞歷、何翰聰 (Johnny Ho)〈OH LA LA LA〉邱念〈遠慮〉周詩涵 (Mina)、高若瑄〈這樣合法嗎?〉最佳美術設計獎郭志達〈Bite Back〉廖音喬〈護國山〉黃少築〈大馬戲團〉吳宜玫〈遠慮〉陳宛滋〈飛行模式〉文嘉浩〈盲婚啞嫁〉王瀞玉〈這樣合法嗎?〉郭一諾 / 王信超〈INFP〉最佳視覺特效獎陳家和、苗天雨〈Bite Back〉談宗藩、林浩翔〈你要去哪裡 ver.2024013〉胡其彰、葉梓華〈GET DOWN〉莊水、王伯彰〈誰幹的?〉Ft. BRADD 施譯棋 (YEECHI)〈印象派〉李達峰 (ArchieTAT)、陳子揚〈假貨症候群〉徐德寰、徐德宇〈變身 HENSHIN〉最佳剪輯獎 Haoyan of America〈Ho (l) e〉談宗藩〈你要去哪裡 ver.2024013〉邱美惠〈她的眼光〉江民仕〈A Dream of Bonnie and Clyde〉 feat. JADE 王大其〈護國山〉陳威旻〈GET DOWN〉曾慶治 (Milk Tsang)〈出來〉 | daily-weekly |
原廠認證中古車如何異軍突起成首選?針對三大痛點迎頭痛擊是關鍵 | 縱使當前中古車商已逐步邁向聯盟化、認證制度,但良莠不齊的狀況始終存在,中古車交易糾紛新聞時有耳聞,在媒體報導中,仍可常看見像是買到的車況與中古車商所提供的資訊存在巨大差異、車輛行駛里程經過「巧手調整」、嚴重甚至有買到 AB 車而刑責上身的問題。正因中古車狀況的不夠透明,讓消費者很難於中古車買賣過程中完全信任賣方,也無法放心購買,就連部分自認資深懂車人也曾有陰溝裡翻船的狀況。簡而言之,難以信任、無法放心、資訊不透明的三大痛點,在在讓消費者對於中古車購買望之卻步。中古車的購買需求持續存在,但近來可以發現購買趨勢逐漸朝向「原廠」路線靠攏,主因就出在各汽車品牌以自家「商譽」為擔保的原廠認證中古車一一成立。以成立相當悠久的奧迪嚴選中古車而例,完全瞄準上述三大痛點的核心價值就是其可成為同業標竿、獲得消費者青睞的原因。奧迪嚴選原廠中古車優勢一:信任敢於品牌名後掛上「嚴選」, 就是因為奧迪所提供的中古車輛,不僅皆有完整原廠服務記錄可供查詢,且經過了 110 項原廠標準的詳盡車況檢查,這兩點的資訊先建立消費者對於車輛來源的信任度後,在整體的銷售過程中,第一線的銷售人員也以客戶的需求推薦適合車款,舉凡是車型、顏色、配備甚至預算等都可層層篩選,而非像傳統中古車商以「清庫存」為第一銷售目標;再加上等同於新車銷售同樣等級的專業流程與產品知識,當客戶確認購買後,也會依照客戶的財務狀況提供客製化的方案;入手後也享有奧迪原廠標準售後服務流程與保固內容。在每個階段中,皆以原廠標準流程作為基礎,以信任作為買賣雙方溝通與往來的基石。奧迪嚴選原廠中古車優勢二:安心取得信任後,更要進一步超越顧客期待,為顧客達成安心的購買流程。因此奧迪嚴選中古車所銷售的車輛,除了保證無重大事故或泡水情事發生,更以原廠標準檢修與整備,範圍包含維修保養紀錄、外觀、內裝、動力系統、電子系統、底盤、配件等面向。此外,每一輛奧迪嚴選中古車在交車後至少享有一年不限里程原廠保固,保固期內無須擔心預期以外的維修費用,不僅可讓客戶買得安心,更可駕得開心。奧迪嚴選原廠中古車優勢三:透明選擇中古車的多數買家,無疑希望詳盡了解購車時的價格、後續的養車成本,簡言之就是要把一切買車、用車資訊透明化,因此奧迪嚴選中古車首先針對車輛資訊透明化可以減少後續養車潛在成本以外,車價也保證透明,並提供彈性付款方式,盡可能減輕車主的購車負擔。就算真的車輛出問題,也可享有保固維修服務與代步車使用,當然,24 小時的 Audi 服務專線與全天候的道路救援服務等也可提供車主零時差的專業協助,幾乎等同於新車服務流程的保證,一切完全透明毫無隱藏與保留。奧迪嚴選中古車作樣板,讓鍾愛即刻成真、更顯從容餘裕以信任、安心、透明作為三大基石,有效擊退過往消費者購買中古車心中所擔心的痛點,不僅讓奧迪嚴選中古車成為當前中古車買賣最受歡迎的途徑,更是中古車買賣的最佳樣板。當購買中古車不再需要擔心信任、安心與透明問題,民眾就可以用相較新車更輕鬆的門檻,擁有過往無法企及的夢想車款,讓鍾愛不僅可以即刻成真,還比原先想像的更從容餘裕。 | daily-weekly |
2022沙崙資安新秀大賽盛大登場!新世代「資蛛人」攜手產官學研,共編臺灣縝密資安網 | 近年資通訊科技飛速發展,數位轉型在公私企業組織間早已形成浪潮,我國政府也在 8 月 27 日正式掛牌成立數位發展部,結合施行多年的「智慧國家方案」推動策略,展現落實數位轉型的十足決心。在全面發展數位基礎建設、資通訊技術時,如何應對新世代的資訊攻擊、抵擋駭客入侵也成為我們必須齊心面對的挑戰。資安防護並非依靠單點施力就可輕鬆完成,而是需要軟硬體、產業、技術、人才的綜合支撐。就好比要鋪展一張綿密的防護網,若要保證能接下每一次的衝擊,需要依賴的不僅是排列有序、堅固牢靠的絲線,還需要專業的「資蛛人」居中操盤,運用專業的繩結與技術,強化整體防護網的韌性;倘若操作過程有任何不慎,都可能導致鬆脫,讓防護網出現漏洞、失去張力。因此無論硬體再堅固、防護技術再完備,若缺乏具備資安意識的操作人才,任何一小步的失誤仍可能讓整體資安防護功虧一簣。2022 沙崙資安新秀大賽:硬體支援、知識分享、產業嫁接,資源挹注育人才面對未來全新的資安挑戰,臺灣資安人才培育搖籃「 ACW SOUTH 沙崙資安服務基地」於八月中辦理「2022 第一屆沙崙資安新秀大賽」, 從人才育成的角度出發,延長黑客松 (Hackathon) 賽制的競賽時間以強化實作環節,並緊扣沙崙基地的資安推廣使命,採智慧製造、關鍵基礎設施、智慧綠能與跨領域資安應用作為四大競賽主題,期待藉此提攜臺灣年輕世代的資安新秀、強化產業防駭能力。如此專為「人才育成」量身打造的賽制,不只是創造大專校院生投入資安專題實作的機會,也企圖為臺灣的資安產業找尋創新可能。光在短短一個月的報名期間,就有 17 所大專校院,79 位學生報名參加,共計 33 支隊伍提出研究專題參加初選,競爭相當激烈。為了進一步養成選手的資安技術力,沙崙基地義不容辭地成為選手們的輔導擔當,投入豐富多樣的培育資源:初選入圍的 20 組隊伍不只能免費租借沙崙基地中超高規格的硬體設施與共創空間,還能優先參加沙崙基地辦理的資安實戰課程、工作坊與主題講座;在年底的成果發表會中,還會邀請臺灣業界的資安廠商參與,讓競賽隊伍不只獲得媒體露出機會,還能與產業實務對話交流,認識產業現況,甚至媒合進入資安產業,獲得工作或合作的珍貴機會。如此豪華的培育資源更凸顯沙崙資安新秀大賽的特別之處,讓它從單純資安人才自我磨練、發光發熱的黑客松競賽,提升為拔擢資安新秀而舉辦的年度盛會!資安新秀大賽現場報導:凝聚資安後起新秀,為臺灣注入產業新血剛進入臺灣資安大會的會場,就看到滿滿的資安新秀們列席而坐,每個人皆摩拳擦掌準備決賽簡報。看著大家因為「沙崙資安新秀大賽」由臺灣北中南東齊聚一堂,為了爭取榮譽及獎勵,彼此競爭、腦力激盪的模樣,不禁令人熱血沸騰感到充滿希望,也深刻感受到沙崙基地對賽事舉辦及人才培育的用心。決賽共有 20 組學生團隊從初賽的 33 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團隊分別來自大同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成功大學、宜蘭大學、南臺科大、高科大、雲科大、嘉義大學、臺東大學、臺科大等 11 所大專校院,他們在決賽中透過專案簡報來決定到底獎落誰家。而正式競賽開始前,評審們也再三強調,所有決賽團隊的研究主題及概念橫跨多領域且都相當完整,不只想法新穎、也十分切合當今產業的痛點,無論最終是否從決賽中脫穎而出,都希望大家能把握沙崙基地提供的輔導資源,努力實踐專案構想,並在年底的成果展中呈現最棒的結果;來自產業的評審更迫不及待地拋出橄欖枝,願意在產業實務中對同學們伸出雙手,期待未來更多的合作機會。經過競爭激烈的簡報時間,當下不只驚嘆同學對於社會、產業細膩的觀察,也意識到原來資安與我們的日常其實距離這麼近,例如網頁防駭的主動偵測、通訊軟體訊息的 AI 辨識等,其實都是與生活密切關聯,但容易存在資安危害或漏洞的小地方。既然是競賽,終究會決出勝負。本次「2022 第一屆沙崙資安新秀大賽」最終分別由國立中山大學的「Starlight」以數獨資訊加密進行隱私保護的研究、國立宜蘭大學的「若『隱』若『線』」以 AI 動態無線頻譜的安全偵測系統榮獲佳作;國立臺東大學的「哩哪來臺東請你斟酌看」以 AI 針對資安入侵進行主動判斷並示警的研究榮獲第三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K459」以工業物聯網之實體密罐系統的開發榮獲第二名;國立中山大學的「特洛伊獵手」以硬體木馬的設計及檢測榮獲第一名。從得獎的組別也可以發現,今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的議題十分多元,從高度專業的產業面到平易近人的生活面都有所著墨,其中出題觀點與解題手法也令評審大為驚豔,期待年底成果發表會時,這些資安技術有進一步的實踐,未來更對臺灣的資安產業及日常生活帶來協助或補強。打造全民數位韌性,從自我培力做起當數位服務深入日常角落,資訊安全與你我的距離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接近。大至水廠電廠等國家民生基礎設施、提供資訊服務的民間企業;小至日常中滑滑臉書、撥打電話的舉動,都可能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資安危機甚至還會變換型態,愈來愈難以防範。因此,沙崙基地培育人才、強化資安能量的使命,不只是影響國家長期發展的重要因子,也是影響「全民數位韌性」能否切實落地的關鍵因素。其實資訊安全的敏銳度、應用科技的數位力,是你我可以從生活中開始培養的,而沙崙基地展示了七大實作平台,透過互動展示與簡易圖說,讓民眾可以具體了解各種資安形式與威脅,如果對於數位發展有所遲疑、或是擔心面對突如其來的資安議題手足無措,不妨找天來沙崙基地晃晃,認識當前資安最新發展,培養與資安大賽選手們一樣敏銳的觀察力與資安意識。「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廣告」 | daily-weekly |
【插畫】人生就像旅蛙,真要去旅行就不想整理行李 | 一年一度的新年連假又要到了,人生就像旅蛙,平常工作只想放假去旅行,真的要去旅行就不想整理行李。當養蛙麻痺疏離感的藥效退去,「蛙奴」們還剩下什麼 文中分享,人們透過手機所裝載的 App 追求現代僅有的一絲自我空間,伴隨著「既然沒辦法出國,那就讓蛙蛙代替我出國吧」的想法,透過走出螢幕的「旅行青蛙」, 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解放。相信許多玩這款手遊的玩家,不論有意、無意,大概都抱持如此想法,青蛙如遊子一般出門,但在心理投射之下,遊歷的,變成玩家本人,畢竟療癒小物所能給予的療癒都是暫時的,追求真實人生的富足才是真的。# 關關難過關關不過 #旅かえる本文經某人日常授權轉載,原文刊登於此 | daily-weekly |
「大宅豐鼎」改寫豐原天際線,成就絕無僅有超越之作 | 車水馬龍的圓環北路與豐勢路口一側,挑高兩層樓的晶瑩落地窗外觀,已然烘托出「大宅豐鼎」接待會館的非凡氣勢,沿著曲形結構踏進入口中庭,兩株聳天的原生鳳凰木,不僅營造清新脫俗的迎賓格調,還喻意著引領豐原興盛的木業發展脈絡,令人留下深刻印象;至於跳脫制式框架的會館內部,規劃了洽談區、吧台與宴會廳等豐富設施,皆在流線型木質天花板的層疊延展下,釋放了空間尺度視覺張力,顯得更加經典雋永,一如富宇建設賦予「大宅豐鼎」的臻於完美價值,經得起時間考驗。圓環路內市區稀缺地段,抗跌增值潛力備受矚目「大宅豐鼎」基地位在圓環路內核心地帶,還被 12 公尺寬的文化街、愛國街、直興街以及向陽路 173 巷所環抱,坐擁四面臨路完整街廓,早已具備正市區的抗跌增值及高稀缺性等優勢,而且步行 2 至 5 分鐘就能抵達生活機能完備的向陽商圈或豐原火車站,就連前往廟東、SOGO 百貨雙商圈的車程也僅需 10 分鐘,以及火車站旁的豐原轉運中心預計 9 月上旬啟用,屆時除了有國道、市區客運轉運功能,更結合大型商場、iBike 及計程車招呼站等便民設施,有益於活絡區域發展,為豐原市區帶來嶄新氣象。此外,堪稱大台中環狀快速公路網最後一哩路的國道四號豐原潭子段,年底正式通車後透過豐原、潭子兩條連絡道,就能無縫銜接台 74 線快速公路,估計豐原往返台中屯區可比現今節省約 20 分鐘,等於把大台中都心與副都心生活圈緊緊牽繫在一起,形塑出無限發展可能性,所以如此一塊堪比台中七期的鑽石級寶地,讓富宇建設展現雄心壯志,冀求打造「豐原七期」傳奇,不只讓豐原驚艷,還要讓豐原為傲。豐原唯一摩天地標,享受前所未見層峰生活視野「大宅豐鼎」被定位為豐原市中心的超越之作,富宇建設號召多位設計名師傾力擘劃,集奢華、氣度與風格大成於一身,包括三座 28 層摩天大樓將以品字型排列,不僅確保戶戶邊間擁有良好通風採光,舉凡外觀立面、燈光設計、園藝公設與高空 Lounge Bar, 也都致力兼顧極致工藝美學與獨特機能價值,希望演繹出豪宅該有的大器典雅,好與 113 公尺高聳挺拔的摩天地標名實相符,讓住戶回到家就能享受極盡講究與永久棟距的感官震撼,一邊品味層峰生活,一邊飽覽無垠景緻。「大宅豐鼎」總共規劃 380 戶,涵蓋 37 坪標準三房、41 坪大三房、43 坪標準四房、50 坪大四房等四種房型,可以滿足首購或換屋不同置產需求。以往不少事業有成的在地實業家、企業主與科技新貴,總會感慨豐原沒有一棟具有國際視野的住宅建築,如今終於不必羡慕台北或台中,能夠衣錦榮歸落籍市中心,或撫慰打拼事業的辛勞,或當成榮耀家族的象徵,畢竟豐原最高豪宅的殊榮,比起台中七期有過之而無不及,足以當成獨一無二的傳家寶。交通與產業雙加持,豐原市中心指標建案上看 5 字頭尤其時值豐原正在持續蛻變進化,像是機械產業鏈上中下游完整的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將進一步升級為智慧機械園區,再與中科后里園區相輔相成,串聯成高科技產業廊帶,未來有望超車中科與台中工業區,大舉吸引外商投資與科技人才,同時豐富專案二期園區會以「前店後廠」模式,推動運動與創新產業落地,勢必替本來就相當活絡的豐原經濟發展,扎穩未來長遠的競爭優勢。有了地段、交通、產業助攻,豐原市區房市增值潛力無法擋,直接受惠於就業人口紅利帶動的購屋需求,目前市場預估「大宅豐鼎」在以七期 DNA 打造豐原地標的願景下,房價可望站上 5 字頭,預見將成為層峰菁英鎖定入主的優先標的。 | daily-weekly |
《品味唐朝》:唐代簡直是估價的盛世,糞都可估價,其他物品也就可想而知 | 文:賴瑞和唐人在多元貨幣下如何估價和結帳 (節錄) 三、為何以錢為估算單位?為什麼唐代的銅錢不足,但卻常常以錢來作估算單位?唐代另兩大貨幣 (布帛和穀物), 也可以用來作估算單位嗎?最簡單的答案是:以錢估價,最為精準,因為錢是十進制,1000 文為一貫,最方便計算。更重要的是,錢可以細分為很小的單位,比如三文 (三個銅錢)。在交河郡市估案中,池田溫曾指出,有些物品的估價,還出現比文更小的「分」。例如糠酢 (上估二文、次估一文五分、下估一文); 三寸釘 (上估一文二分、次估一文、下估一文五分)。事實上,開元通寶實體錢中,並無「分」的單位,但估價卻用上了「分」, 更證明這種估價上的錢數,純粹是一種虛擬貨幣,純紙上作業,只為了估價更精準,甚至不惜用上虛擬的「分」。唐人交易時,不可能用「分」來付賬,但數量大一點的購物,也可以把這些「分」, 累積為「文」。用「分」估價不構成什麼問題,反倒可以使估價更精細。布帛是通行貨幣,當然也具有估算價值的功能,也可以作估算單位來使用。例如,池田溫便指出,交河郡市估案中,雖然絕大多數物品,是以錢來估算,但馬和駝類,卻是以帛的疋數來估算。《法苑珠林》也有這麼一條記載:「皇后舍所寢衣帳,准價千匹絹,為舍利造金棺銀槨,雕鏤窮奇。以龍朔二年 (662) 送還本塔。」這是說,皇后所捐贈的「衣帳」, 其價值共「千匹絹」, 顯示布帛也可用來作估價和估算單位,但不如錢那麼常見。布的標準單位為端,絹的單位為疋 (同匹)。一端為 50 尺,一疋為 40 尺 (一尺等於公制 29.5cm), 尺之下還可分為寸和分單位,然而端疋都不是十進制,在計算小位數時,相當不便。不過,如果是計算整數,比如一匹馬、一頭駱駝,或一所房子時,以多少疋來估算,也相當可行。這些物品都以整數出售,不可能像米粟等物那樣,有零星的數字,如前例的 1086 斗粟,但買馬不可能說要買 (比如說) 5.34 匹馬,所以馬的估價,可以直接估每匹馬疋絹,或更方便。比如唐後期著名的回紇馬,估價一般為 40 疋縑。這或可解釋,為何交河郡市估案中,馬和駝類都用了帛的疋單位來估價。然而,這也可能只是各地習慣的不同。在敦煌地區,便可見到馬以錢數來估價。例如,四川省圖書館所藏的一件敦煌文書殘片上,就有這樣的記載:「上家生細敦父馬壹匹,直柒拾仟文;次陸拾伍仟文」等等。王仲犖的遺作《金泥玉屑考》, 也收集了不少唐內地以錢數估馬價的史料。整體而言,布帛不如錢數那樣方便計算。所以不論是在西域或內地,唐代最主要的估價估算單位,特別是唐後期,仍然以錢數為最主流,較少見到以布帛估價。以穀物估價則最少見,主要見於敦煌在銅錢匱乏的吐蕃統治和歸義軍時期,但唐代官員的祿,卻照例是以每兩季多少斗粟來計算 (如上引 P.3348 背面,李景玉的案例)。因此,我們在唐代文獻和出土文書中,凡見到錢若干文或若干貫時,都應當停下來仔細思考,這到底是指實體的銅錢,還是指用作估算單位的虛擬錢,否則很容易就出錯。例如,唐初褚遂良寫的〈諫東宮物少於魏府長表〉, 有一段話,常為學者引用:池田溫便把這裡的錢數,看成是實體銅錢,進而推論說,「皇太子在市場上出售年收入的布帛四萬段,換得錢一萬一千貫,而魏王也同樣獲得一萬六千貫的收入。由此可知在唐初都市生活,必須到市場上把布帛換成貨幣」。事實上,唐初布帛就是一種貨幣,太子要買東西,用布帛就可以了,何必大費周章,先把布帛換成銅錢,多此一舉?何況,若真的要把布帛「出售」, 去換銅錢,還將面對三個大問題。第一,布帛四萬段,是個大數目。皇太子一年要「出售」那麼大量的布帛,即使分批賣出,那他豈不成了個大商人?很可能還要開個布練行之類的。他的皇儲身分,可以讓他這樣做嗎?他需要這樣做嗎?若只是拿去「變換」, 類似今人拿美金去銀行兌換人民幣那樣,那當時長安城內有這樣的貨幣兌換商嗎?沒有。第二,1 萬 1000 貫是個不小的數字,等於一千一百萬個銅錢。考慮到唐銅錢常常供應量不足,京師市場上是否有那麼多的銅錢可換,肯定是個大疑問。如果布帛真的如池田溫所說,必須到市場上換成貨幣才能使用,那麼魏王也跟著要去換銅錢 (其他王子應當也要), 那長安城有限的銅錢供應量,肯定要面對沉重的壓力,供不應求。第三,如前所說,唐代的開元通寶有一大缺點,太重了,一貫銅錢就重達六斤四兩 (約 4.25 公斤)。1 萬 1000 貫的銅錢,將重達 4 萬 6750 公斤 (46.75 公噸)。相比之下,四萬段的料物,若以前面提過,絹每疋為 459 公克估算,只有 1 萬 8360 公斤 (18.36 公噸), 比銅錢輕了一半以上,真是所謂的「輕貨」也。在這種情況下,皇太子還想以布帛換銅錢嗎?因此,這應當只是褚遂良,以京城的市估案之類的估價法,精密估算出皇儲一年的料物,只值 1 萬 1000 貫,比起魏王李泰一年的 1 萬 6000 貫,短少了 5000 貫。所以他要上表,請求太宗皇帝給皇儲增加料物。皇儲並沒有在市場上出售他所得的料物。所謂「付市貨賣」只是個假設性的說法,意即假若皇儲「付市貨賣」, 以市估案所載的京師物品估價,來計算他一年的料物,則「凡直一萬一千貫」, 是個紙面上的估算而已,並非實體錢。「凡直」兩字,意即「總價值」, 也透露這是一個總價的估算,並非實際售物所得。同樣,魏王的年收入,也只是個紙上估算。兩人的料物,多為布帛等物,品類多,難以用布帛的疋數來比較,所以要先估算為純錢數,才能精準看出兩人,何者的年收入比較高。四、估價的盛世 —— 唐代估價的盛行及其原因從前面的論述,可以見到,唐代估價異常之盛行。任何物品,官方都可以根據它的市場時價和物品質地等因素,給它定個估價,分上中下三等,且每旬 (十天) 更新一次。嚴格說來,像交河郡市估案中的那些「價格」錢數,並非當時的實際交易價,而只是個官方所定的「估價」而已,主要供官方參考,用於採購民間物資,用於付給官員穀粟或布帛等俸祿,或用於估算贓物的價值,以判定某某官員是否貪贓;貪贓的話,又達到怎樣的罪等級。這些估價都有些彈性,有上估、次估和下估,有一個估價範圍。這種估價,在西域地區已經如此盛行,那麼在中原和江南等內地,應當更常用,比如上述褚遂良估皇太子和魏王李泰的每年料物價值,即為一例。可以說,在唐代,任何物品都可以有這樣的估價。在交河郡市估案中,甚至用作肥料的糞便,都有估價:「糞壹大車,上直錢貳拾五文,次貳拾貳文,下貳拾文」。連糞都可估價,其他物品也就可想而知了。從這個角度看,唐代簡直就是個估價的偉大時代,估價的盛世。我們今天也有估價,但不常見,僅見於法庭的拍賣屋、藝術品和古董一類的估價,即「鑑價」(valuation)。現代的鑑價,須交由專業的、有認證的鑑價師 (valuer) 去進行,要有詳細的鑑價報告,才有公信力,並非一般人可為。同樣,唐代的估價,也有一套專業的做法,交由市司或都省 (如唐後期的省估) 一類的官署去進行,不但具有相當的公信力,還有相當的公權力。官方交易一般都要根據市估價 —— 民間交易則可作參考用。西域有交河郡市估案出土,可惜唐中原江南等地區,還未出土類似的估價文書,但肯定也有估價。最好的一個例證,就是劉晏為了改進鹽法,不惜下「重價募疾足」: 劉晏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他能坐鎮在長安京師,也能迅速掌握各地的物價,作為他製作鹽估價的參考。他的鹽估,是精心設計估定的,有依據,有現實考慮,應當是適中合理的,所以廣受百姓的接納。官府的鹽專賣,也獲得「美利」。史官更要讚美他說,「朝廷獲美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得其術矣」。唐代社會隨處可見估價。敦煌吐魯番文書中,常見「疋估」、「斗估」等詞,就是最鮮明的例證。到了內陸地區,當時應當也曾經使用這類字眼,只可惜這種字眼,通常只見於實際的交易文書和契約,但內地這樣的史料,並沒有像敦煌吐魯番文書那樣出土傳世,今人不得一見。然而,在史書中,還是留下了不少痕跡,例如准價、准估、時估、約估、依估,官估、定估、原估、高估、本估、省估等字眼,甚至唐後期最著名也最讓人迷惑的虛估和實估,莫不都跟估價有關。我們用這幾個「估」的關鍵詞,去唐代傳世文獻中檢索,就可以查到大量的案例,舉不勝舉。這裡就不必引用了。為什麼唐代如此盛行估價?原因頗複雜。這裡為了避免枝蔓,不擬討論,將另撰文處理,但可以一提,其中一個原因是,唐代同時使用三大貨幣 —— 布帛、銅錢和穀物。這三種貨幣,都有其特徵和優缺點。估價是為了不同貨幣和物品之間的換算和交換。有了物品的估價,一切買賣、交付和支付結帳,才有可能,才能合理、公平地進行,比如我們在敦煌文書 P.3348 背面所見。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經濟和官場生活》, 聯經出版作者:賴瑞和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品味唐朝:唐人的文化、經濟和官場生活》收入賴瑞和教授發表在海內外刊物上的 14 篇論文和 3 篇學術隨筆,涉及唐詩、小說、寫本文化、唐人的經濟生活和貨幣問題、唐士人怎樣做官,以及他個人的漢學師承記。賴瑞和教授試圖從四大面向 —— 職官、日常生活、碑誌和地理,來細細品嘗唐人的文化、經濟和官場生活。本書是賴瑞和教授的遺著,充分展現了他一貫樸實、細密的治史風格。 | daily-weekly |
雞蛋富翁4ni?!將來銀行x全聯,開戶就拿今年最有感豪禮 | 所謂禮多人不怪,但是送禮能送到心坎裡,那才叫厲害。作為台灣開放金融與智慧生活的領導品牌,將來銀行總是可以用最有創意和歡樂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在金融及生活方面的種種需求。今年秋天,將來銀行真心好秋!攜手大股東全聯,要送給開戶的朋友一份最實用、最有感、最令親朋好友厝邊鄰居都羨慕的超狂好禮 —— 大武山雞蛋!等一下,而且還是兩盒!完成開戶及裝置綁定就有 100 N 點,再領兩盒雞蛋兌換券將來銀行與大股東全聯攜手推出「雞蛋券」, 只要透過專屬的邀請碼「PXEGGS」開戶,就可獲得 100N 點 (1 點 = 1 元), 再加上兩盒 (一盒 10 顆蛋) 的大武山雞蛋兌換券!在經歷蛋荒的衝擊,意識到生活中有太多地方需要用到蛋的今天,這種豪禮也太奢華了吧!開戶拿雞蛋券,方法很簡單。首先準備好雙證件以及他行臨櫃開立的帳號之後,下載將來銀行 App 開戶,記得一定要輸入雞蛋券的邀請碼「PXEGGS」開戶才可以喔;接著會收到一封開戶完成簡訊,按照說明完成裝置綁定,你就會在將來銀行 App 的票券匣中,看到兩張「大武山履歷蛋兌換券」囉。接下來,請下載 PXPay App 加入會員,在 PXGO 票券夾裡,點選「大武山雞蛋」, 可以直接確認附近全聯門市中的大武山雞蛋庫存量,方便你選定門市再出發,完全不擔心白跑一趟。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到門市之後,直接到架上拿取指定的「大武山牧場雞蛋」, 到櫃檯結帳時開啟將來銀行 App 的票券匣,選擇「大武山履歷蛋兌換券」, 然後進入 PXGO 兌換蛋蛋,讓店員掃描 QR Code, 就大功告成啦!雞蛋富翁的奢華料理一口氣拿到兩盒優質雞蛋,晉升雞蛋富翁的你,當然要先炫富一波。這裡為大家介紹三道非常適合帶出門的豪奢擺闊雞蛋料理,帶著它們一起去露營、戲水、上班、上學都能盡顯非凡氣勢,讓大家知道你在將來銀行開戶之後,不只在科技上與未來金融趨勢更接近,在餐桌上也是領先眾人的大富翁。 準備木薯粉 (或地瓜粉)、太白粉、麵粉、十幾顆蚵仔、三顆雞蛋和一小把青菜。先將兩湯匙的木薯粉 (或地瓜粉)、一湯匙太白粉和半湯匙麵粉,加水拌勻成粉漿;然後將蚵仔下鍋,30 秒之後倒入粉漿,等到粉漿的邊邊看起來有點焦焦的,就可以加入三顆打散的雞蛋,再放青菜,繼續煎到雞蛋和青菜全都熟透即可。起鍋後將蚵仔挑起來,把蛋煎分享給爸爸:「爸,我在將來銀行完成開戶及裝置綁定,獲得兩大盒大武山優質牧場雞蛋兌換券,蛋煎都給你,我吃蚵仔就好。」想必爸爸會立刻讚嘆,大武山雞蛋是來自五星牧場的 AA 級動福蛋,雞隻們聽著莫札特的音樂成長生活,產出高品質的安心雞蛋,將來銀行真是懂蛋啊!準備三朵香菇、一罐雞湯和四顆雞蛋。先將雞蛋在碗公裡面打散,然後加入一罐雞湯以及切成小片的香菇。放入電鍋後在外鍋加兩杯水,按下開關,蓋子記得要留個小縫透氣。開關跳起來之後再悶五分鐘就可以了。上桌之後把所有的香菇都舀起來,把純蒸蛋分享給媽媽:「媽,我在將來銀行完成開戶及裝置綁定,獲得兩大盒大武山優質牧場雞蛋兌換券,蒸蛋都給你,我吃香菇就好。」想必媽媽會露出感動的微笑,畢竟今年雞蛋價格頻頻上漲,要買個蛋還到處缺貨,將來銀行開戶真的是太甘心啦。 準備十顆雞蛋,用冷水起鍋煮成白煮蛋,煮好以後放涼再冰冰箱過一夜。隔天用湯匙輕輕把白煮蛋表面敲破,放入鍋內,加醬油、水 (醬油要比水多,而且要蓋過水煮蛋), 然後放一包滷包、一包紅茶包、一些八角和甘草,開火煮到滾。滾了之後轉小火繼續煮十分鐘,然後關火冷卻,連續重複三次就可以了。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記得一口氣全梭出去,自己一顆也不留,讓大家驚訝於你的大方豪爽:「我在將來銀行完成開戶及裝置綁定,獲得兩大盒大武山優質牧場雞蛋兌換券,煮完這十顆我還有十顆。」想必你的朋友一定會覺得,將來銀行的雞蛋券活動,是結合了金融、零售、科技的創舉,真的是超有創意,不參加不行!自由、優惠,一鍵到位的將來銀行以前要開戶頭,不到銀行櫃檯辦不了。不只要特別抽空跑一趟銀行,還得坐在那裡等待、填表格,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真的很麻煩。現在,將來銀行把櫃檯透過網路送到你面前,隨時隨地都可以開戶,再加上獨創的帳號自由選,十碼銀行帳號想設什麼就設什麼,不管是用你喜歡的數字任意組合,還是要請算命老師算出最好運的數字,在將來銀行,你的帳號你作主!另外一個廣受使用者歡迎的獨創功能,就是 App 內自由查卡號。躺在床上滑手機網購的時候,再也不用特地爬起來翻皮夾拿卡片,卡號就在 App 裡面直接查,複製貼上不必三秒鐘也不怕會打錯,網購帶來的快樂感受,從選購到結帳的每一秒都被好好滿足。欸欸,不要說將來銀行都在刺激你花錢,該省該賺的時候,將來銀行也是一毛都不讓你吃虧。獨創 N 倍券自由決定加息啟動日,就是讓你可以自由決定手上「N 倍券」利息放大的時間,資金調度需求更有靈活有幫助,讓你理財更輕鬆,財富早自由。將來銀行更多貼心措施,更多優惠活動,等你開戶一起來體驗。趁現在趕快行動,別忘了還有大武山好雞蛋等你帶回家。 | daily-weekly |
細品江振誠《工作美學》:工作就是全心、全情投入所愛之事,是實踐自我之後的證明 | 文:曾荃鈺「工作該如何成為一種享受,一種有美感的活動?」 「工作中有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我是否全情投入工作,等待時間達到自成一格的境界呢?」談到工作,不曉得你是否觀察到,近幾年出現很多新型態的工作職業,像是遊戲捏臉師、密室劇本設計師、哄睡師、網路自律監督師、AI 詠唱師、盲盒設計者、上門餵貓師、寵物行為訓練師、頭皮養護師......。這些新興的職業,五花八門,卻都有一個特點,都只在為一小群人工作跟服務,也都跟美好生活主張有關,可見工作的意義已經不再是要賺錢、進大公司、求穩定,工作開始變成一種個性化的追求,年輕人慢慢覺醒,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不再被社會輿論影響自己的選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 2.67 億青年族群,處於「無工作、無學業、無訓練」的「三無狀態」。社會學家簡・特溫格將這代人稱為「Gerneration Me」(自我的一代), 現代青年們有著超強的自我意識,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生來就是要享受美好生活,但大環境經濟衰退、經驗過時、學歷保證跟鐵飯碗不再,年輕人該如何調校自己工作的定位呢?André 江振誠的《工作美學》, 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讀完書後,簡單整理書中讓我重新思考工作的 3 個啟發點,分享給大家,誠摯推薦大家一定要買書來看唷!(真心大推好看易讀) 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發掘並定義自己的工作哲學?同樣是在餐廳廚房工作,江振誠卻總在「換位思考」, 他在《工作美學》中第 255 頁的故事讓我對於定義自己的工作哲學有全新的啟發。江振誠說:大多數的廚師在推出新菜時,是依照料理上的三元論 body→taste→aroma (食材→調味→香氣), 首先找到好食材,接著再想如何調味烹煮,最後再思考擺盤呈現。但如果換位思考、調整順序一下,請問一個客人接觸到料理的第一個剎那是什麼?什麼會讓客人忍不住拿起刀叉?整個用餐體驗中又會有哪些細節?若是這樣思考就會發現,我們可以用氣味做引導,引爆一連串後續的用餐體驗,先讓顧客感受到「香氣」, 之後注意到「擺盤」的美感,最後拿起刀叉來品嘗「味道」, 這就是換位思考進行創作的新哲學。我特別喜歡這段故事,尤其我自己現在在連鎖餐飲集團擔任主管工作,更可以體會江振誠在《工作美學》提出的疑問:這種對習以為常習慣的換位思考,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每個人都必須建構自己的工作美學,那是一種態度、一種姿態」, 因為在江振誠眼中,工作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對生活經驗和文化傳承的深刻理解。如果一位廚師一天到晚都在講食材有多好、多新鮮,那他充其量只是個農夫、而不是廚師;相反的,若是不斷展現自己的技法,不在乎材料,那他只是匠人或藝術家。江振誠認為:好的廚師具備了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也身懷職人高超完美的手藝工法,創作的料理必須要色香味俱全,讓食材各自展現出最好、最美的樣態,達到高度協調與美感的平衡,手藝是基本,但廚師的通識教育 (關於食安、環保、全球化、創業、社會責任等大主題) 更重要,只有透過對工作細節的關注和對自身價值的尊重,才能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為何時間的密度能夠留下更值得的東西?工作與時間其實是密切相關的,有些工作剛好在風口浪尖,是有時效性的工作,例如:網路直播帶貨、電子競技產業等,這些工作發展很快,享受當下的紅利,但他的生命週期也短,收入大起大落,甚至可能會出現斷涯式下滑;有些工作需要時間來成就醍醐味,江振誠認為,放慢時間感受工作中的狀態,才能從時間中要回那些更值得的東西。《工作美學》書中第 94 頁有一則小故事讓我很有感觸,江振誠分享他曾發給餐廳每個廚師一人一塊陶土,要他們分別捏出自己最熟悉的食材,有人做出一條魚,有人揉出一根蘿蔔,有人捏洋蔥、馬鈴薯......, 當他們在捏的時候,手指似乎有些遲疑,這時他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是這麼了解每天最常接觸、最熟悉的這些食材。到底魚的腮有幾層?洋蔥又疊合了幾瓣?蘿蔔葉子長什麼樣子?自己竟然想不起來。江振誠親手讓廚師們體驗捏陶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藉以檢驗自己平時的觀察力有多深?手工的表現力是否到位?啟發他們思考,如果連最常見的食材都不見能能夠細心了解,我們身邊這些越是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否就愈會忽略其細節呢?食材的質地有精粗、軟硬、綿稠或稀疏,時間也有快、慢、濃淡、稠密的變化,只有沉澱改變時間的密度,轉換成有稠度的精神養分,我們才能用心體會的更清楚,因為料理最美的過程就在於時間,時間為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增進了可貴的觀察力,而人們往往忽略了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時間的重要性。這是整本書中最觸動我的一段,反觀現代社會,年輕人流行在工作的試用期後就立刻跳槽、盲目約會、速食或是租借伴侶,這種風氣,反映出生活的快速變動,讓我們看似經歷了很多,卻又什麼都沒有留下,甚至還會因頻繁的跳槽,收入跟社經地位也比較低,甚至難以再找到下一份工作。其實,《工作美學》提醒我們,學會刻意的緩慢,就能找回專注。你可能會反駁說:但是工作就是很無聊呀,該怎麼專注?或許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就像是一個新聞記者在採訪自已的公司跟工作,你的任務是採訪這個工作中的種種細節流程,用稍微跳脫的局外人視角,看待自己所處的位置,煩惱跟焦慮或許會變得比較少,也可以看得比較清楚,透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也許能找到自己值得留下來的理由。勇敢擁抱改變,有連結、被需要,才不會被取代「廚師工作不就是料理食材,把菜做好就可以了嗎?」 「如何讓自己可以跨界看得更廣?」台灣首位米其林主廚江振誠,以推廣台灣味為使命,十多年來打造了八間餐廳,他的身分不只是主廚,更將自己歸類為「策展人」, 他認為:從策展角度來看,策展一道菜,可就不僅僅是一道料理,從盤子、桌椅、餐廳裝潢、空間氣味、拍照燈光等,都是用餐體驗的一部份,看似是跨界學習,其實全部都是同一件事。《工作美學》中第 336 頁舉了一個很生活化的故事,有位名廚在 RAW 開幕時前來用餐,問江振誠:「你怎麼看待現在很多客人上餐後,都讓手機先吃?拍照了半天,菜都冷了,錯過了最好的用餐時機這件事呢。」確實在新聞上也曾聽聞過,幾位國際大廚聯合宣布在他們的餐廳不許拍照,菜單上甚至還加上了禁止拍照的警語,就是擔心一道菜有趣的創意,前一個客人在社群上分享後,下一個客人來,驚喜不再,好的創意被提前「破哽」, 就像是看電影被暴雷一樣,讓很多廚師覺得很悶、很氣惱。但江振誠的處理方式,我真心覺得跟他把自己視作「策展人」的角色有關,因為拍照已經是無法避免的趨勢,與其嚴格禁止不如擁抱改變,用最好的燈光打在盤子上,像劇場安排一樣搭配美麗的背景,甚至主動提醒跟協助拍照,讓客人迅速的拍好照片後可以好好的用餐吃飯。在江振誠眼中,「策展人」不僅是創意的創造者,更重要的是提供解決方案的人。江振誠積極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創造新的連結,他不是單純地複製過去的成功,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勇於跳出框架、尋找新方法。這個過程對他來說既刺激又有趣,不僅讓他享受其中,也幫助他建立了更強大的自我。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高效工作不是為了做更多工作,而是有更多時間去做想做的事,甚至保留時間讓自己有機會去試錯。江振誠提醒我,只要打開眼界,用策展人更高的視角看待工作,其實沒有所謂的跨界,眼界打開看到的都是同一件事,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站在他人的角度創作跟調整這一切,工作可以是經驗的加總,是智慧的累積,是自我的發掘與沉澱,我們不僅能從工作中保持自己的專業地位,還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大的樂趣和成就感,一切都源自我們敢勇敢擁抱改變。所謂工作,其實就是全心、全情,投入所愛之事我真的好喜歡這本書,拿下書衣,觸摸著封面《工作美學》英文字樣,看著封面文字隨著手觸摸的溫度而改變顏色,就像工作也會隨著我們投入的時間、喜愛程度跟定義方式而改變一樣。《工作美學》指的是全心、全情投入所愛之事,是實踐自我之後的證明,是追求所愛永不放手的完美境地,這本揉合了江振誠 30 年工作心得的硬殼平裝裸背穿線的好書,值得你購買實體書籍好好收藏,更值得你翻閱細讀,感動提筆寫下簡短心情紀錄,誠摯推薦。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如何重新看待工作?跨開眼界,全情投入,細品江振誠的《工作美學》 | daily-weekly |
年末壓軸不容錯過!線下大型開發者聚會「AWS Enterprise Dev Day」,精進企業雲端技術競爭力就在此刻 | 現今雲端已達到隨需可用的成熟度,企業該如何備戰自身技術力,了解透過雲端發展 AI/ML 應用、大數據分析、優化架構,並趁著新服務或新應用的契機嘗試上雲,或是將既有應用搬遷上雲,達到未來以更低成本有效管理內部資源及強化資安,並減少資源閒置,搭配現代化的方法論及工具保持未來彈性,在技術系統上達到永續經營。AWS 首次在台灣舉辦「AWS Enterprise Dev Day」, 希望與企業交流如何在 AWS 上快速有效地遷移和現代化,以及針對希望了解開發、部署、管理現代應用程序的.NET 與 Java 開發者介紹適合使用的工具和服務。AWS Enterprise Dev Day 活動特色此次活動為首次為企業舉辦線下大型開發者聚會,為所有.NET 與 Java 開發者量身打造的技術議程,以及同時從主管與開發者角色出發的活動內容設計,如有關於企業上雲挑戰、資安、現代化、開發、訓練考照等精彩內容。歡迎企業執行長、資安長、技術主管、及開發人員團隊立即報名,幫助您利用 AWS 雲端的廣度和規模,與眾多技術專家交流,持續保持自身企業在未來的即戰力!此外,本次活動全程錄影,報名參與者即可獲得 AWS 的演講內容。最特別的是,此次活動下午場次採多軌分場的方式進行,屆時將有多場堂精選技術議程及實作上機工作坊,包含 AWS 熱門服務精華、方法論、最佳實踐、實戰分享等;而後續更將開放另外報名「.NET & Java 現代應用開發實作工作坊」, 帶您透過專業技術團隊支援及現場技術專家一對一諮詢,搭配實作課程與團隊協作解決實際技術難題,並與開發者技術同好現場即時互動交流。本場開發者聚會將包含以下七大主題:無論您是企業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資安相關人員、IT 人員、解決方案架構師、開發人員、工程師或系統管理員,邀請您一同現場交流,藉此掌握現代開發趨勢、AWS 的熱門雲端技術、平台與服務。AWS Enterprise Dev Day 活動資訊日期:2022 年 10 月 7 日 (星期五) 時間:10:00 AM~3:30 PM 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7F | daily-weekly |
元宇宙新生代-COVID世代來了!品牌如何接招? | 當市場還在摸索 Z 世代的消費輪廓和行銷趨勢時,一波 C 世代大軍已然橫空出世,C 世代意指 Generation COVID, 這波 C 世代大軍生活及成長於 Covid-19 疫情中,因為實體接觸的機會被隔離,他們可能沒有畢業典禮、沒有實體接觸國外的機會,或是從進入社會工作都是遠距。eMarketer 即指出,疫情期間,消費者前往實體通路次數減少了 42%, 透過網路消費則反增了 54%, 大疫情時代使非接觸經濟的發展更躍進,C 世代也因此更擁抱科技,甚至可能將成為生活在元宇宙的第一個世代,也將逐漸影響行銷趨勢。元宇宙當道 C 世代透過雲端群聚 C 世代與同儕們的互動以線上為主,手機、電腦的線上裝置成為探索世界的工具之一,在學習和工作上也習慣遠距離,許多線上軟體也開發出新功能幫助 C 世代在元宇宙中群聚。其中 Gather Town 就是一個例子,雖然是一種視訊軟體,但是更像是一款遊戲,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角色,透過角色扮演和他人互動,也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虛擬空間,在裡面開會、上課、進行遊戲等。品牌觀察到新世代的轉變,也紛紛開始與 Gather town 合作,如 HP 在 Gather Town 中開設元宇宙線上分享會,透過四大區域場館跟使用者互動,除了有遊戲區外,同時還展示旗下商品及優惠,並能直接找到折扣跟賣場,此外還能在裡面跟名人交流;台北市稅捐稽徵處也在 Gather Town 上開設線上展覽館,透過互動解謎,幫助民眾學習各項租稅知識,讓硬知識也能透過符合 C 世代的方式傳播。被封鎖的國界 C 世代追求不出門能買天下物因疫情影響,各國封鎖國界超過一年,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人民也還無法自由地出國,C 世代是喪失許多地球村公民權益的一代,失去很多跨國界交流的實體機會。許多品牌也趁機推出服務,協助消費者消弭疫情和國界的阻隔。C 世代少有出國的經驗,與此同時航空業和旅遊業也大受打擊,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出國旅遊的渴望和對於品牌的熱度,新加坡航空之前在旅展中打造飛行旅程體驗區,讓體驗者戴上 VR 眼罩,探索新航 A380 的客艙,透過預先體驗培養品牌認同感。在疫情初始時,立陶宛主動贈與台灣疫苗,也讓國人對於這個遠在波羅的海的國家開始有了感恩之情和好奇心,但苦於疫情還是無法實際到當地體驗,PChome 24h 購物與立陶宛企業局為了深化台立兩國的交流和滿足 C 世代消費者,共同開設「立陶宛館」, 日前也在站上正式試營運,進駐立陶宛 10 大品牌,幫助 C 世代消費者不出國,透過熟悉的科技操作,就能品嘗異國美食,打開對於世界的感官。體驗至上 訂閱制便利創新服務收買 C 世代的心相較於產品本身,C 世代更加注重享受及購買體驗。因此,若想吸引更多顧客,零售商就必須推出不同以往的服務。訂閱制雖然行之有年,但大部分在民生必需品上,如咖啡、保健食品、生鮮食品或是視聽娛樂方案上,但在智慧型手機這種相較之下使用週期較久的產品上卻尚未有過。對新興世代的消費者而言,智慧型手機不單純只是通訊作用,還包含了品牌信仰,甚至還有奢侈品的體驗,其中 Apple 年年出新機,即使產品耐用,也還是讓許多年輕人只要出新機就想換,而非等手上舊機無法使用,影響智慧型手機的消費習慣,讓其使用週期縮短。過去一直傳聞 Apple 即將推出訂閱制,iPhone 14 的發布會上卻沒有發表這項消息,然而全台電商中唯一 Apple 全系列授權經銷商 PChome 24h 購物搶先推出了 iPhone 14 的訂閱方案,訂閱週期為 12 個月,訂閱期滿後繳回舊機就能換新機,並主打低月付額、免預繳、免押金、專屬保險等服務。PChome 24h 購物觀察到 iPhone 使用者的痛點,在保險服務上也有相對完整的保障,如果在訂閱期間手機不見、或是重大事故需維修,只需付出 2,500 元的自負額,便能享有一次原機維修或是置換服務。這樣的服務不僅讓 C 世代更能降低擁抱科技的門檻,進一步完整周邊服務,也因此在網路上掀起一波討論聲量。雖然世界已逐漸與疫情共存,但在這段時間內生長的 C 世代消費習慣,或許已奠定未來幾年內的市場趨勢,面對這群習慣虛擬化、線上化的世代,品牌更要及早準備接招。本文章內容由「爆米花數位」提供。 | daily-weekly |
我們花了一百個年頭,成就了一個世代:「大潮之外」即將推動餐飲巨擘們的誕生 | 文字整理:林君玶你是否發現,台灣的餐飲業,其實近年來有了重大的進展?我們出現了本土的知名廚師,也開始重視產地,更重要的是,我們開始在意屬於台灣獨有的「島嶼食材」。只是,這些除了「烹調」之外,關於餐飲各種眉角的龐大資訊,依然廣泛流蕩在雲端各處,仍未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四處流散的資訊,就像河川無法匯集,當然也無法產生浪潮,而「廚師教育」也成了離開學院後無所適從的流觴。屬於台灣自己的「餐飲後浪波動計畫」, 是不是可以將這些資源聚集,將百川匯成浩瀚之洋,讓立志走上廚師之路的青年們乘著資訊的浪潮,在沒有方向時,給予歸宿。推廣台灣本土餐飲文化不遺餘力,之外工作室集結了台灣重要、珍貴、必要的主廚、職人與生產者,精準地透過採集、成文、成塾,將這些持有資訊的人們匯集起來,並且真實以講座、Podcast、論壇、產地探訪等方式,成為浪潮傳遞的動能,這個集結就是「大潮之外」。在 12 小時裡,一次獲得 30 位講師十多年來在浩瀚業界的生命菁華。首場活動為期兩日,鎖定 2022 年餐飲圈話題性最強 10 大講題,由 30 位擁有超過 10 年第一線餐飲經驗的講師,期望吸引超過 300 位餐飲工作人加入,參與「台灣最新餐飲圈跨領域對話論壇」, 共同引領餐飲大潮。這場論壇將帶來食育承襲且富含七大核心的講座,從餐飲面的趨勢、經營、產業、文化,到關於品牌的設計、法律、食材,共七大議題的名師交流對話,讓餐飲巨浪,透過新潮工作人得以傳承。「每位餐飲工作人,都將見證著歷史的誕生。」「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朧粵創辦人」劉宗原「inline 總經理」蕭至瑋「台灣原味」創辦人吳美貌「好嶼主廚」李易晏「土生土長創辦人」顧瑋「拾穗創辦人」莎莎「蜷尾家主理人」李豫「在欉紅主理人」楊豐旭「糯夫米糕主理人」劉雨樵「IF OFFICE 創辦人」馮宇「兩個八月創辦人」Owen、Cloud「VWI by CHADWANG 創辦人」王策「VWI by CHADWANG 品牌經理」Emma「VWI by CHADWANG 業務經理」David 律師劉衡「時寓創辦人」張佩華「真芳吐司創辦人」張文哲「Kitchen Now 台灣區總監」鄧凱元「Kitchen Starter 品牌主理人」Ivan「foodfab 共同創辦人」Jerry「法朋烘焙甜點坊 Le Ruban Pâtisserie 主理人兼烘焙主廚」李依錫「Quelques Pâtisseries 某某。甜點主廚」Lai「甜點作家」Ying「有趣市集創辦人」謝維智「有趣市集行銷總監」林諭均「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作為台灣首波餐飲教育浪潮,之外工作室將於 9 月 22 日於 taketla 拿票趣正式上岸,提供七種不同贊助方案,讓參與者自由地選擇不同的向學議題。七種贊助方案包含「單堂票」、「單日票」、「學生單堂票」、「學生單日票」、「學生雙日票」及「團體票」, 各項方案詳細內容介紹如下:$500 | 原價 $945 | 單場講座席次名廚特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1000 | 原價 $10180|10.2~10.3 共 10 場講座席次名廚特製 4 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800 | 原價 $5090 | 單日講座共 5 場講座席次名廚特製 2 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600 | 原價 $945 | 單場講座席次名廚特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3000 | 原價 $5090 | 單日講座共 5 場講座席次名廚特製 2 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6000 | 原價 $10180|10.2~10.3 共 10 場講座席次名廚特製 4 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2500 | 原價 $4725 | 單場講座共 5 位講座席次名廚特製限定小點 (只於特定場次發放) 大潮之外專屬小禮 | daily-weekly |
出發!智慧城市中不可不知的新發現—智慧科技驅動的城市生活服務 | 智慧城鄉以創新服務模式來滿足市民對城市生活的需求,同時引領企業智慧化應用的進程,結合以人為本的發展目標,帶動了產業經濟與社會結構改變,逐步讓科技慢慢滲透民眾的生活中,在不斷地創新與變革之下,讓民眾對城市的轉變更加有感,打造更美好的幸福臺灣。日常行為大觀察 — 找出生活痛點,用科技加速擁抱智慧但在這些年的耕耘下,民眾對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有哪些想法呢?透過網路輿情資料的大數據分析,調查臺灣現行智慧城市的網路趨勢,再針對 13-59 歲民眾進行抽樣調查,解析民眾對智慧服務的認知、需求及好感度,彙整出智慧城鄉民眾生活應用調查,目的正是希望能藉由調查的過程中,找出民眾實際有感的智慧應用服務,除了能提供產業一個前進的目標,也能梳理出需要進步的領域,持續為智慧城鄉的推展努力。在日常城市生活中的觀光零售、線上農產、交通運輸、市政服務、教育學習及健康照護等六大領域的應用服務,綜合各項指標觀察到,疫情確實成了民眾生活轉變的催化劑,加速了對智慧科技的依賴,以滿足新常態生活下的需求。從智慧城鄉民眾生活應用調查中發現,民眾在六大生活領域內仍有許多日常需求。以觀光零售而言,民眾認為網購缺乏比價資訊及旅遊時資訊蒐集不易,分別達 66.7% 與 63.3%; 在線上農產的部分,有 66.3% 的民眾對於線上購買生鮮蔬果的品質仍有疑慮;而在交通運輸上,最讓民眾煩惱的就是找不到停車位的問題,高達 66%。另外像市政服務的部分,覺得臨櫃市政程序繁瑣達 58%、卡片與票證難整合達 57.1%; 因應疫情而轉型的線上教育模式,民眾認為缺乏統一學習入口網的比例達 56.1%; 在健康方面,對於高齡長輩長照人力短缺的問題有 50.5% 的民眾感到憂心,另外需要長期監測生理數值卻無法堅持配戴穿戴式裝置的比例達 44.9%。這些受到疫情影響,及早已隱藏在日常生活中許久的生活麻煩,都可做為未來智慧城鄉提供發展智慧服務的參考依據。而智慧城鄉將跳出傳統框架,結合民眾及產業的困擾,催生出更多符合需求的智慧服務解決方案,創造更多生活與科技的互動價值。六大熱門服務正在蔓延中,疫情後你的新常態是哪一種?從 2020 年 Covid-19 疫情爆發後,觀察到六大熱門服務正逐步擴散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依據使用率的高低順序分別為無接觸服務、城市資訊整合、即時路況、線上教育平台、健康量測站以及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 因疫情大大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無接觸服務是本次調查中最普及的一項,整體使用率達到 69.3%, 包括透過 AI 影像方式建置結帳系統,不僅無接觸、還能大幅提升結帳效率避免大排長龍。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行動支付更是無接觸服務中最主要的使用項目、整體使用比例高達 7 成,而會員紅利與獎品兌換等服務內容更能提升無接觸服務的附加價值,吸引民眾的使用意願。 在城市中的疫情、水情、交通、空氣品質及公共設施使用等生活資訊,有高達 56.7% 的民眾相當關心。而將城市相關資訊整合為清晰易懂的城市儀表板後,不僅可以讓民眾更了解城市及生活周遭的現況,也能讓政府機關思考城市進步的執行方向。針對民眾辦理市政服務時,常因為臨櫃手續繁瑣而困擾,有將近 7 成民眾希望能提供 24 小時線上資訊整合的服務系統,包含資訊搜尋、服務預約或線上諮詢等服務,減少臨櫃作業影響的操作成本及等候時間。 尖峰時刻的通勤問題常令許多人深感頭痛,有 50.9% 的民眾在出門上學、上班或辦理事務時,會使用即時路況與最佳路徑導航的交通服務,結合即時資料庫與 AI 人工智慧進行時段、路況及車速等的數據分析,提供通勤人士最佳的交通選擇,不僅可以解決道路壅塞、提升效率外,也能減少因塞在車陣中產生的空污危害。 在疫情衝擊下,線上教育平台的整體使用比例達到 46.4%, 其中約有 4 成以學校正規教育遠距課程 (含國中小、高中職、大專院校以上) 為主要使用項目。而其次的語言線上學習課程及專業技能課程 (如數位繪圖、程式語言等) 也相當熱門,使用比例都高達 3 成 5 以上。線上教育的崛起,顯示出民眾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且有越來越多主題的課程轉移至線上教學模式,消弭因時間、距離及資源而受限制的民眾,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 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逐漸認知培養自主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由於地區偏遠醫療資源不足、家中沒有健康量測設備,或是量測站有提供獎勵 (含獎品、紅利、優惠券等) 因素,讓健康量測站服務的整體使用率達到 44.5%。以社區為服務場域的自助健康量測站,結合衛生所、醫療院所、長照據點、社區活動中心及商業通路等據點,提供生理健康量測、遠距諮詢及健康紀錄雲端數據化等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解決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更能串聯核心醫院與基層診所打造健康共同服務網。 現在因資訊爆炸,民眾對於網路上爆炸的旅行、景點、住宿或美食等各項資訊難以選擇,而有 41.1% 的民眾喜愛在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進行票券訂購。線上旅遊平台不僅能綜整其他旅客的訂購經驗,整理成排行榜或評分等級以供參考,也能依據旅客的使用習慣提供行程建議,方便旅客可以一次解決行程中交通、景點、住宿及美食等的各種所需。市民卡整合多項民生所需功能,成最具話題性的智慧服務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疫情後民眾對於市民卡的使用成長了 206%, 可說是另類的無接觸商機延伸。在虛實整合的趨勢下,一卡在手的狀況逐漸轉往手機移動,市民卡在轉型為線上虛擬市民卡後,整合多項民生所需功能,讓民眾只要透過市民卡就能通行無阻,因此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智慧服務。包括臺北市、桃園市及臺中市等行政區,都推出在地市民卡,特別在疫情嚴峻時刻,整合各種不同用途的市民卡,透過感應或掃描方式就能享受各項生活的便利,不只是體現了零接觸的新常態生活,更能藉由數位足跡的蒐集,強化未來使用者的生活體驗,讓智慧科技從小地方中逐步滲透。可預見未來民眾的生活將與資通訊科技更加緊密,而藉由市民卡的發行不只能強化民眾對在地的認同感,也能透過市民卡串聯的各項服務,讓民眾享受更便利的後疫情生活。遠距醫療成長幅度快速,為高潛力發展服務疫情不只催生了新型態的智慧服務,也讓不少具有隱性潛力的智慧應用大放異彩。透過調查發現民眾對於遠距健康照護的接受度與需求度逐漸提高,也讓遠距看診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智慧服務。雖然目前遠距醫療的整體使用率並不高,但民眾在使用後,對於問診效率、操作方便及症狀判斷的評價都感到相當滿意,也讓人對於未來智慧醫療的普及與應用感到更佳的期待。臺灣遠距醫療的發展,在法規、遠距醫療工具及藥品配送的限制下而受到阻礙,但在 Covid-19 疫情的強勢襲擊下,也讓眾人逐漸意識到遠距醫療的迫切。雖然建立遠距醫療生態系還有許多必須調整及開放的,但目前已經針對弱勢、獨居、行動不便、離島及偏遠地區的民眾進行智慧服務的應用,期待能解決數位落差,讓每個人都透過智慧健康服務擁有更多保障。在政府及智慧服務廠商的共同努力下,「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會持續針對民眾生活需求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也將繼續觀察並尋找民眾有感的生活方向,作為未來的發展目標,期待能加速國內智慧服務的生活應用,讓科技逐步翻轉你我的生活場景。了解更多智慧城鄉生活應用發展計畫: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 | daily-weekly |
激盪現代化企業競爭力,線上研討會「AWS Modern Application Web Day」熱烈報名中!有獎徵答再送百元外送平台抵用券 | 隨著企業組織尋求加快創新步伐、充分利用數據構建全新的客戶體驗,對構建和操作應用程式的方式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需求也日漸提升。現代應用程式使組織能夠更快地進行創新,同時降低風險、加快上市時間並降低總擁有成本。現代化應用程式也透過快速創新來創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速度和敏捷性的服務、實務和策略也不斷被強調,您可以將資源從日常業務,轉移到具有深度客戶價值的差異化活動,打造一個讓建置人員將更多時間花在建置工作上的工作環境,花更少時間進行管理。透過現代化應用程式的速度與敏捷性,現代化應用程式就是各種組織 (包含 Amazon 在內) 來實現創新的最佳途徑。AWS 可以幫助您減少管理基礎設施的時間、加速發佈週期與創新、提升可靠性、降低維護成本,成為您最安全可靠的雲端服務,同時也為企業的應用程序提供最豐富的實用功能。AWS Modern Application Web Day 活動特色本活動將提供企業構建現代應用程序關鍵業務挑戰的解決方案與應用案例,例如使用 AWS 託管的容器以及無伺服器服務,省去繁重的維運工作,利用最廣泛和最深入的基礎設施、服務和工具來滿足每個應用程序的需求工作負載,並為構建現代應用程序提供最安全、可靠和高性能的服務。加入為期半天的線上研討會,參與者將能掌握最新現代化應用程式趨勢,並深入了解現代應用程序的核心概念。再透過聆聽其他企業組織的成功故事,了解如何更快地進行創新並降低失敗的風險,掌握使用現代化應用程式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開發秘訣。線上參與有獎徵答,帶走外送平台抵用券無論您是企業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IT 人員、解決方案架構師、開發人員、工程師或系統管理員,邀請您一同上線交流,掌握現代應用程序關鍵業務的解決方案與應用實例。除此之外,線上參與有獎徵答活動,還有機會帶走帶走百元美食外送平台抵用券!AWS Modern Application Web Day 活動資訊日期:2022 年 11 月 9 日 (三) 時間:2:00 PM 至 5:00 PM 形式:線上研討會 | daily-weekly |
港男台灣「旅遊、看球賽」失蹤家屬急尋人,台警揭當詐騙車手被羈押 | (中央社) 香港一名 31 歲陳姓男子今年初告知家人到台灣看球賽後失聯,家屬憂心上網尋人。台北市警方日前破獲假投資詐騙集團,逮獲車手竟是陳男,他單月取款多達 18 次,依法送辦後遭裁定羈押。有香港民眾日前上網發文緊急尋人,內容稱陳男在今年 1 月間告知家人到台旅遊及看球賽,不料隨後竟失聯近 1 個月,發文並詳述陳男抵台日程及相關行程,希望熱心網友協尋。不過,實情出現大翻轉,遭家人誤認以為抵台後失聯的陳男,實際上卻是抵台後涉從事不法,擔任詐欺集團的取款車手。台北市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昨天 (22 日) 發布破案新聞稿表示,轄下興隆派出所日前接獲民眾報案,稱遭假投資詐騙,曾陸續投入逾 1000 萬元 (新台幣,下同), 後因無法出金才驚覺受騙上當。警方獲報後立即成立專案小組偵查,經檢視詐騙集團與受害者的對話紀錄,發現詐團謊稱若要出金,須再繳所得稅 600 餘萬元,因此請被害人假意與詐團成員約定面交款項,並部署相關警力埋伏。待被害人面交款項時,專案小組立即上前盤查並逮捕假冒投顧專員的陳姓、蔡姓犯嫌,並在其背包內查扣現金 2 萬 7300 元、現金收款收據、識別證、印章及手機等證物。警方指出,遭逮的陳嫌為持短期 30 天簽證的港籍人士,以觀光旅遊名義短期入境台灣擔任面交車手。據了解,陳嫌就是上述與香港家人失聯的男子,他供稱在香港透過社群通訊軟體認識一名網友,對方告知可以到台打工賺錢,在其協助下才決定抵台。警方初查,陳男抵台近 1 個月期間,擔任車手取款多達 18 次,不法所得約 16 萬元。陳男被依涉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 | daily-weekly |
全球數位商機共創國際論壇,帶你邁向數位、綠色雙軸轉型之路,掌握全球國際商機! | 過去 2 年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各個產業及你我生活,但也造就了數位轉型的浪潮與商機,企業導入數位思維、改變營運模式並藉科技、數位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如今疫情趨緩、後疫情時代,除了數位轉型,在全球淨零碳排目標下,各產業、各企業也得積極因應與面對。呼應全球淨零趨勢,歐盟在 2020 年即提出歐盟復甦計畫,預計投入 7500 億歐元聚焦於綠色新政及數位轉型,我國今年也正式公布「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期能加速落實淨零轉型目標,「數位 + 綠色」已是全球企業勢在必行的雙軸轉型之路。為協助臺灣中小企業能更從容因應全球重要當前情勢,掌握歐洲數位轉型及淨零碳排趨勢與新政,以及借鏡臺灣綠色先行企業在減碳、減塑的經驗做法,論壇以「數位創新 × 綠色轉型」為題,邀請歐洲、臺灣產政專家進行分享與對談,讓正在轉型前進的企業了解如何以數位驅動轉型與創新,並接軌國際掌握綠色商機!→ 立即前往了解更多及報名參加活動內容 邀請歐洲專家,以國際視野談數位及綠色雙軌轉型趨勢、商機與成功關鍵;並從跨國企業的供應鏈角色,分享數位、淨零轉型的國際商機。 由國際中大型企業分享如何發揮以大帶小之驅動力,帶動供應商與客戶,一同淨零減碳;另由中小企業分享就自身數位轉型、成功案例展現,提供借鏡參考。 討論企業如何朝「數位 + 綠色」雙軸轉型,規劃雙軌方向前進。並邀請臺灣及歐洲企業代表暢談企業間大小合作、供應鏈夥伴驅動,整合資源、攜手轉型共創商機之關鍵。→ 立即前往了解更多及報名參加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廣告本文章內容由「全球數位商機共創國際論壇」提供。 | daily-weekly |
《惡女》那些遭人批評的「不知所云」,都是對父權體制的無力抗議與嘲諷 | 文:Evita 心理師所謂的女性視角電影究竟是什麼?只因為編劇、導演或者故事主角是女性嗎?或是只拍來給女性看的電影?如同芭比一樣,我猜性別意識發展在不同階段的人,看《惡女》這部電影都會有很不同的感受。秀蘭 (林美秀飾) 是惡女嗎?還是立美 (邵雨薇飾)? 又或者兩個都是?在我眼裡,兩個女人都不是惡女,都是父權體制下可憐的受害者,只是很努力改變自己受害的狀態。為自己反擊,怎麼能算惡?又或者應該說,在父權體制下不乖乖遵守父權規訓的,就是惡。秀蘭在影片中呈現的樣貌或許是某種上流社會的貴婦樣貌,但最初的她並非如此。一個毫無背景、學歷及美貌的女性,甚至不能出賣色相謀生,只能透過按摩的過程中付出勞力服侍男性的身體,然後努力琢磨著怎麼讓這些男人更舒服、更放鬆。接著一路探索、學習,從純粹按摩服侍肉體、學習料理服侍男人的胃、學習病患照護來填補男人從來不屑的照護工作、學習揣摩男性心理需求扮演解語花⋯⋯。我甚至可以說,秀蘭利用父權體制中對女性的種種設定,反客為主的將其轉換成自己的優勢,使男人心甘情願付出所有財產:傳統父權體制中男性所應提供的基本條件。反而是性,那個社會觀感中最普遍女性用來服侍男性的功能,是秀蘭在做盡所有服侍男人的工作後,用來取悅自己的犒賞,甚至在劇中唯一一個秀蘭明確提出分手的場景,是在指責伴侶的性無能。當然許多觀影者對秀蘭這個角色仍然充滿各種道德批判,但若對調性別腳本呢?一個男性利用金錢權位獲得許多與不同女性性交的機會,當這個男性對這些女性感到厭煩而提出分手,女性因而指控對方騙了自己的感情與身體,甚至最後因為分手而自殺,會有人用「謀殺」這樣的罪名起訴這個男性嗎?不會!可是當秀蘭利用家務、食物、心理與生理照護等付出,獲得許多不同男性提供財物的機會,卻會在離開男性後被認為自己在騙財,並以謀殺的罪名偵辦與起訴。如果秀蘭是在父權體制的種種規訓下,努力理解學習遊戲規則,然後利用遊戲規則,讓自己在這個食物鏈最底層的角色,一路翻轉到最頂尖的位置,立美走的則是另外一條在父權體制下求生的路徑:複製男性。接受良好的教育、光鮮亮麗的職業、永遠把工作擺在第一位,甚至有機會成為國家大業的其中一員⋯⋯乍看之下她似乎是成功了,但卻只是表象。事實是她不過被當成隨時可以廢棄的棋子在操弄,服贗父權價值的結果是無法複製男性成功的路徑,同時又被女性枷鎖層層綑綁:身材焦慮、對性畏懼或厭惡、可以精明幹練但不能失去溫暖⋯⋯。所有一切直到秀蘭出現,給了立美一個完全不同的性別腳本之後,雖然兩人似乎仍然站在對立面,但確實,立美動搖了。那段有些人覺得不知所云的自慰劇情,正是立美從原本的腳本開始嘗試轉換路線的重要開展,而最終,立美讓自己與秀蘭都可以獲得重生的策略,正是從秀蘭身上學來的。劇情到此告一段落,有些人認為,最終立美複製了秀蘭的方式來為自己復仇,有人說這是對女性莫大的嘲諷,然而在我眼中看來,那依舊是對父權體制的無力抗議。因為要找到正面對抗父權體制的方式,對所有的個人,特別是女性,仍然是巨大的困難,但我不認為這就是最終的結局,因為我相信演繹過兩種性別腳本之後,立美可以走出完全屬於自己的生命。而我更相信,這才是這部電影的終極意義:努力擺脫各種既定腳本,走出自己的生命。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惡女:對父權體制的無力與嘲諷 | daily-weekly |
線上直播論壇:以跨域創新生態系驅動循環經濟,10/14和你一同搶攻綠色商機 | 近幾年在科技、經濟發展以及環境的多元衝擊下,傳統商業經營模式出現了結構性變革,為了因應各產業的轉變,企業重新對焦各分眾族群需求,甚至在不同生態系之間,透過跨域合作或需求重組,滿足或建構多元市場的需求,推出創新服務價值。尤其是在經歷新冠肺炎及氣候變遷的影響後,全球對於永續發展的議題更加重視,提倡環境友善的「循環經濟」成為綠色商機下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透過「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輔導,協助中小企業在綠色經濟的發展有個一個良好的方向,以跨域創新及轉型的實踐,逐漸有了豐碩的成果,也為生態系的發展,增添更多的可能性。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企業推動效益,經濟部將於今年 10 月 22 日至 25 日,攜手數位發展部,掌握時下數位與綠色關鍵議題,在松山文創園區 2-3 號倉庫舉辦「2022 年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活動圍繞「數位雲」、「永續雲」、「體驗雲」三大展示主題,打造數位、綠色、虛實整合的展場體驗。除此之外,現場還有綠色生活、臺灣特色店家消費體驗,以及數位轉型與綠色永續主題論壇等精彩內容,歡迎前來親自體驗!「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由掌握關鍵核心能力的中小企業為主體,找到市場發展的關鍵方向,帶動跨領域業者共同合作、集體升級,結合綠色永續的概念,將不同產業領域相互串接,打造如生物炭、生態材料與虛擬電廠等多樣化的綠色減碳生態系,為臺灣中小企業擘劃新成長路徑!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線上直播論壇,集結產業專家一次看「跨域創新生態系 - 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線上論壇將邀請盛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陳偉誠創辦人暨執行長,與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楊青山董事長,分別從「生物炭跨域應用品牌提升生態系」及「生態材料跨域鏈結生態系」的發展成果,與臺灣所有中小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利用跨域生態系的發展力量,讓永續能成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循環經濟是由循環加上經濟,過往企業以獲利為主的商業模式,該怎麼結合生態系的每個資源及技術,達到永續及環保的目標?首場專題短講由盛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王志良主講,從木酢產品研發為起點,並於過程中,洞見產業的需求,以生物炭生態系的核心角色推動創新商業模式,從生活用品到建材,帶動包括化工、建材、檢測、應用到場域等跨界跨域的合作夥伴,持續延伸生物炭產品的各種可能。接著將由楊青山董事長分享京冠生技是如何將其引以為傲的發酵技術,透過生態系合作,找到不同專業領域的合作夥伴,實現了「你的天然廢料,我的加值材料,消費者的健康好料」夢想藍圖,轉型成為「材料開發」企業。2022 跨域創新生態系 - 循環綠色經濟大商機活動時間:2022 年 10 月 14 日活動形式:YouTube 線上直播活動講者:王志良 專案經理 (盛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青山 董事長 (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活動主持人:劉姿麟活動內容: | daily-weekly |
大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稱「香港玩完」,香港政商界群起反駁、民眾反應冷淡 | (中央社) 對於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 (Stephen Roach) 日前指「香港玩完」, 香港多名政經界人士日來有所反駁。據報導,羅奇於 2 月 12 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我痛苦地承認香港已經玩完」, 又指在回歸 25 年後,港股走勢幾乎是全球最差之一。他又指香港的命運因本地政治、中國經濟因素及中美關係三大因素組成,三者也難以處理。據港媒報導,羅奇最新接受外媒訪問時又說,如果中國希望香港這個金融中心有更好的未來,首要做的事,就是修復自己的經濟系統,並放手讓香港自行解決問題。在羅奇發表「香港玩完」的悲觀言論後,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曾公開反駁說,美國及西方不時對香港發表負面言論,過去就曾有西方雜誌指「香港已死」。他表示,股市、房地產的起落屬週期性,時升時降不足為奇。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早前回應說,過去 30 年來,經常有人看淡香港市場,但每次香港都可以再創高峰,不同意「香港玩完」的說法。據報導,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更在同一報章發文還擊,認為經濟發展不能只看股市,而導致港股低迷的原因是美國的升息政策及聯邦退休基金不再投資香港的政治決定,削弱資金流入。匯豐控股行政總裁祈耀年日前在業績會上也回應說,他不相信羅奇的相關言論,認為香港仍將是世界上具主導地位的國際金融中心,並指香港是非常有韌性的市場,對香港市場充滿信心。羅奇的言論固然引起政經界個別人士的反駁,但市民至今對此反應冷淡,坊間沒有熱議。綜合羅奇的言論及港方的反駁,羅奇所以覺得「香港玩完」, 原因之一是港股表現不滯。過去 4 年來,恆指從 33000 點水平拾級而下,雖然偶有反彈,但下跌趨勢不變,並於 2022 年 10 月底創下 14597 點的低位,其後有所反彈。但去年初以來,大陸房企陸續爆雷,加上北京方面持續整頓新經濟股,以及中美角力等地緣政治衝擊,港股仍無法扭轉劣勢。踏入 2024 年,港股跌多升少,1 月 22 日跌破 15000 點水平,收在 14961 點,創下近 15 個月的新低。其實,在羅奇對香港發表其悲觀言論之前,去年底已有大陸網民因為港股表現不滯而提出「香港金融中心遺址」論。相對於羅奇的言論,「香港金融中心遺址」論的出現引起本地民眾更大回響,期間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曾建議金融管理局調整外匯基金投資組合,增撥一定比例購買港股,而新民黨也提出了類似相法。不過,港府並未理會相關建議,秉持過往不干預股市的基本做法,強調股市有升有跌,屬週期問題。除了股市,本地房地產價格近年持續下跌,也引起外界對香港經濟的關注。香港房市自 2008 年起出現上升浪潮,港府為此於 2010 年推行遏制市場過熱的措施,主要是提高住房買賣稅,以及額外徵收海外人士購房的稅款,坊間俗稱「辣招」, 其中大陸民眾受影響最大。儘管如此,香港本地房價在其後幾年依然居高不下。但 2019 年後政治劇變觸發的移民潮、政府因疫情而封關多年,以及美國和中國角力等因素,終於撬開了堅不可摧的房價;房價自 2022 年開始下跌,根據官方資料,價格同年大跌 15.6%, 成交量大跌 4 成。去年 8 月,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推出的新房,售價較周邊的中古屋還便宜 3 成,進一步把房價推回 7 年前的水準。房價下跌,也導致負資產件數飆升。香港金融管理局上月公布,香港負資產住宅抵押貸款已由去年第 3 季的 1 萬 1123 件激增至去年第 4 季的 2 萬 5163 件,增加約 1.3 倍,是 2004 年第 3 季以來最多。鑑於房市低迷,親政府的建制派也頗有感受,一些立法會議員先後公開呼籲政府全面「撤辣」。對於民間的建議,政府依然故我,沒有太大回應。相對於港府,北京中央似乎在挽救低迷的股市和房市方面做得較為積極;在踏入龍年前夕,北京方面突然出招,意圖挽救大陸股市,其中,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股市持續波動,部分不法分子非法牟利,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當局正加大交易行為監管力度,加強交易監控及收集市場情報。外電也報導,中央匯金增持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 中證監也協調各類機構投資者進場,以維護市場順利運作。港股與陸股已愈來愈密不可分,彼升則升,彼跌則跌,因此,中國證監會支持陸股的做法,也對港股產生正面作用。2 月 6 日,港股在 15400 點的低位徘徊後,終於大幅度反彈 4%, 重新回到 16000 點水準。春節過後,港股持續上升,重越 50 天均價線。目前市場分析師普遍看好港股近期的表現,認為恆指重上 100 天均價線的話,將可以擺脫困局,重新出現牛市。另一方面,北京方面也高度關注香港經濟所面對的問題,據報導,預定昨日 (22 日) 來港考察調研的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夏寶龍,此行重點之一就是全面考察本地經濟民生,以助港脫困。對於港府來說,只要香港經濟好,股市和房市自然會回升。對於股市下跌,入市資金不足,港府也並非不聞不問,事實上,港府已從過去只著重美歐資金而把焦點放到中東及東南亞資金上。港府近年跟隨北京中央的步伐,強化與中東和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目的包括吸引區內資金來港購買股票及其他資產。 | daily-weekly |
準備好迎接年末購物節了嗎?SurveyCake 幫你從電商行銷大戰中脫穎而出! | 每年夏天,各大電商蓄勢待發,準備迎接一路到年底的銷售大檔。什麼?你還沒開始準備?放心!不只是問卷的 SurveyCake 可以支援各品牌進行準備,幫助各位電商老闆在年末電商行銷大戰中脫穎而出。本文將分五個檔期:九九購物節、雙十節、雙十一、雙十二、聖誕節來說明 SurveyCake 功能在電商行銷中的各種應用,加上實際操作示範,連電商小白也能掌握電商行銷進階實戰心法!一、 9/9 九九購物節 & 10/10 雙十節了解顧客的心,從滿意度調查開始!顧客在消費的過程中,不管是對商品還是流程,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若不是甚麼重大瑕疵,顧客通常只會放在心裡想想而已,不會主動與商家反應,然後默默的流失。品牌一直投入預算開發新客戶,卻留不住老顧客,成本效益極低!還沒做過「售後滿意度調查」的你何不藉由今年的九九購物節跟雙十生日慶主動出擊,對顧客進行售後服務調查,仔細聆聽客戶意見,修補購物流程中的缺口!覺得從零開始建立滿意度調查毫無頭緒嗎?別擔心,SurveyCake 準備了滿意度調查專用的八種範本任你選擇,讓你輕鬆一鍵套用再去做個人化微調。擔心漏接回覆訊息?透過 「Email 即時通知」, 商家可以不用登入問卷後台就看到回覆結果,馬上能做出最即時的反應。擔心填答率過低?品牌可以提供優惠回饋推動顧客填寫問卷,透過「自訂感謝頁」, 你就能給予填寫表單的顧客專屬的回購優惠,確保填答率之餘更能提高回購率!藉由此次滿意度調查,商家可以透過後台「篩選組合」的功能,找出影響營收的關鍵洞察,比如「女性消費者比男性滿意」、「回購次數越多的客人,平均滿意度越高」或是「購買鞋子品項的客人比上衣品項的滿意度更高」, 再透過這些洞察去推估 VIP 的輪廓,同時儲備 VIP 顧客名單,為之後更大檔期的購物節做暖身。唯有貼近顧客心聲,顧客才會更忠誠於企業品牌。想更了解滿意度調查的應用,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 daily-weekly |
皇家禮炮奇饗旖境,新•奢饗宴品酩會:品味藝術語境下的無限饗像 | 人生堪比一場豐富的饗宴,每場機遇都似人生風味增添的堆疊,一如皇家禮炮多年來積累的精湛製酒工藝,以高年份頂級調和、調和麥芽與罕見的調和穀物威士忌,完整了威士忌界的風味版圖,也是一種更尊重精緻品質的生活方式。皇家禮炮全新「奇饗旖境 新・奢饗宴」品酩會,用皇家禮炮完整風味版圖,在台北 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推出期間限定品酩會,以繁盛奢華的語境為設計意向,為賓客營造如置身奇饗旖境的沈浸之旅。什麼是新奢世代?隨著時代遞嬗,相較於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專注,現代人追求堆疊更多細節,在斜槓人生裡痛快揮灑每一秒,對他們來說,奢,已不再是純粹的物質享受,而是懂得把生活過得精彩閃耀,在不同領域裡恣意悠遊。相較於極簡主義的自律,融合皇室新奢、繁複與多彩的極繁主義,更像是品味人士的美感指標,這種原本屬於風華世代的復古絢麗,正以最天馬行空的想像,褪去傳統包袱的姿態,為生活帶來一場充滿生命力的藝術盛宴。營造感性又飽含張力的豐收饗宴有著威士忌之王美譽的皇家禮炮,不斷追求極致,完整調和威士忌風味版圖,與秉持想要體驗不同事物的欲求,新奢世代的生活不謀而合,就如同是豐收的秋季,是萬花筒的縮影,也是擁有極高自由度的生活展演,為此,皇家禮炮特別與 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合作,推出「奇饗旖境,新・奢饗宴」品酩會。在挑高八米的空間裡,用流動的金色帷幕,結合花藝、水晶和迎賓表演,無不以炫麗的裝飾風格,創造出一個精緻繁盛的新奢世界,再讓主廚 Nobu 將自身與台灣、日本、紐澳的文化根基融入在料理中,透過多軌多元的生活方式,在傳統法餐中注入傳創新思維,運用當代法菜廚藝技法,體現四季的生命力,創造味道和諧的細緻料理,如同皇家禮炮的頂級調和,氣味相投所以彼此相融,讓餐酒搭配相輔相成風味更上乘。首度以透明酒瓶盛裝高年份威士忌極繁主義包含著精心策劃的風味展現,一如皇家禮炮超凡的調和工藝。在品酒會裡提供的四款威士忌,是為最能夠完整品酩皇家禮炮勇於探索未知精神的核心酒款。像是在 2022 年獲得國際烈酒競賽金獎的「皇家禮炮 21 年威士忌」, 是蘇格蘭調和威士忌「極品中的極品」, 擁有濃郁的甜梨和柑橘香氣,入口後能品嘗到香料和堅果交融的口感,再以溫潤的煙燻味慢慢收尾。針對結合超過 21 種熟成 21 年以上的高年份麥芽原酒,推出的「皇家禮炮 21 年調和麥芽威士忌」, 有著成熟柔軟的甜美香氣,在香蕉烤布蕾外,還帶有辛辣丁香硬糖的味道,香甜濃烈讓人心醉神迷。再以全球罕見的調和穀物威士忌「皇家禮炮 21 年 - 王者之鑽」, 在瓶身上鑲著獅王圖騰,象徵英國皇室的全新世代;最後輔以唯一擁有臺灣 DNA 的「皇家禮炮 23 年威士忌」, 靈感源於東方美人茶,以台灣熱帶水果為底,獨有的龍眼香氣,表現在地風土的個性特色。讓威士忌如同是一扇窗,成為進入新英國皇室的獨家邀請,皇家禮炮奇饗旖境 新・奢饗宴品酩會,在呼應勇於創新、大膽突破的精神之餘,也頌揚優雅精緻的皇家風範。「奇饗旖境,新・奢饗宴」品酩會活動資訊
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 83 號)
報名費 NT$2,980 / 位 (無法抵扣現場購酒費用)
2022-10-27 (四) 至 2022-10-30 (日) 場次 (一) 午宴 12:00-14:00,11:30 開放入場 場次 (二) 晚宴 19:00-21:00,18:30 開放入場 場次 (三) 午宴 12:00-14:00,11:30 開放入場 場次 (四) 晚宴 19:00-21:00,18:30 開放入場 場次 (五) 早宴 11:30-13:30,11:00 開放入場 場次 (六) 午宴 15:30-17:30,15:00 開放入場 場次 (七) 晚宴 19:00-21:00,18:30 開放入場 場次 (八) 早宴 11:30-13:30,11:00 開放入場 場次 (九) 午宴 15:30-17:30,15:00 開放入場 場次 (十) 晚宴 19:00-21:00,18:30 開放入場
本文章內容由「皇家禮炮」提供。 | daily-weekly |
鄒幸彤2021年六四煽惑集結案,香港高院維持判刑15個月 | (中央社) 在終審法院作出裁決後,香港高等法院前日 (21 日) 恢復對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六四」集結案的定罪,並維持判刑 15 個月。綜合本地電子媒體的報導,高院法官駁回鄒幸彤的上訴,維持原審對其定罪及判刑 15 個月的判決。2021 年,鄒幸彤在報章發表文章,呼籲市民參與當年 6 月 4 日的「六四」集會,而警方此前已經以防止疫情擴散為由,禁止支聯會當晚在維多利亞公園集會。警方其後起訴鄒幸彤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地方法院最初裁定罪成,判刑 15 月,鄒幸彤不服上訴。2022 年底,高院裁定鄒幸彤上訴得直 (勝訴), 定罪和判刑被撤銷,當時法官在庭上指出,雖然警方因應疫情禁止支聯會舉行公眾集會,但這項禁令的合法性未能確立,因此即使鄒幸彤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也不算犯法。律政司隨後上訴至終院。今年 1 月底,終院裁定政府勝訴,恢復原審的定罪和判刑 15 個月,並發還給高院審理。支聯會多年來舉行「六四」悼念晚會,《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支聯會於 2021 年 9 月解散。「反送中」運動發生之後,香港不少泛民主派人士先後被捕及被起訴,鄒幸彤是其中之一,也備受海外關注,她去年獲得法國及德國政府頒授的 2023 年「法德人權及法治獎」。2021 年 12 月,鄒幸彤也曾獲得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 (Chinese Democracy Education Foundation, CDEF) 頒發第 35 屆傑出民主人士獎,同年又獲得獨立中文筆會林昭紀念獎。鄒幸彤的中國未婚夫野渡上月曾在《明報》撰文,透露鄒幸彤在獄中得知親人去世時肝腸寸斷;野渡又表示,他們除了相見難,收信也難。據報導,野渡與鄒幸彤已經 5 年不能相見,而野渡正被中國當局限制出境。 | daily-weekly |
職人出擊!臺灣農漁業華麗變身 | 臺灣農漁業歷史悠久,扮演著餵養臺灣人的重要角色。傳統農漁業的職人們在種植與養殖時,除了常常需要看天吃飯,還需要經歷一次次的試驗、以及長時間密切照顧,才能享有最終收成的果實。雖然從事第一線農漁生產的職人們已經逐漸老化,但他們與這塊土地共同生活了一輩子,累積一身的珍貴經驗可不容小覷,所以當導入智慧農漁科技後,老職人們的經驗便可以永遠保存下來,結合標準化與模組化,讓農漁轉型成為通往永續發展的路徑,帶動地方創生與青年洄游。生長不受限!水果王國開啟智慧農業新篇章臺灣出產的水果以飽滿多汁又鮮甜可口的特點,風靡世界各國的水果老饕,並被冠譽水果王國的美名。不同水果依據生長特性而有適合栽種的季節,以火龍果為例,火龍果夏季產量常供過於求,導致果農夏季大量種植,最後造成價格快速崩跌,而冬天卻吃不到的窘境。金緻網路發現種植火龍果的困境後,決定將人工智慧 (AI) 與物聯網 (IoT) 的技術導入種植過程,並與大龍王農場合作,透過各式的環境感測設備,偵測溫度、濕度及土壤成分等資訊,讓以往依靠農民經驗判斷的環境數值,可以透過被精準量測,同時紀錄火龍果在不同環境下的生長情形,大量收集後組成 AI 學習及判讀的數據資料庫,以此建構標準化模組。智慧農業的關鍵不僅是結合 AIoT 進行數據蒐集與分析,更重要的是結合老農民對火龍果代代相傳的種植經驗,將積年累月的經驗、智慧結晶納入大數據資料庫,使人工智慧的判讀能更加符合火龍果種植的真實需求,逐步優化 AI 種植流程的決策。為減少農業種植過程中遭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金緻網路建構火龍果的數位分身,在種植期間運用無人機空拍火龍果花朵照片,結合影像辨識技術紀錄生長狀態,以此模擬火龍果在環境動態的變化下,產生花朵數量及果實產量的預測,讓農民能第一時間得知作物的生長狀況,以便能夠線上遠端操控種植條件,快速反應各種變動情況。大龍王農場透過火龍果數位分身的技術,調節夏季、冬季的作物產期,避免火龍果在同一時間大量生產,解決市場競爭並紓解盛產期果價傷農的困境。而在將來的將來,當人工智慧與職人經驗完全融合後,農場日常的澆水、溫控及施肥等作業,就能自動依據環境資訊及作物現況進行調控,不僅節省人力物料成本,還能掌握火龍果最佳採收期並精準產量,大大地改變傳統農業型態。不僅是農業,智慧水產養殖也和你想像的很不一樣!除了進行農業轉型外,水產養殖業傳統依賴人力視察、觀察魚塭環境變化的方式也造成人力及時間上的浪費。為解決養殖業者面臨的問題,寬緯科技開發水聚寶智慧養殖監測系統,在養殖池中裝設各式環境 AIoT 感測器設備,即時偵測水溫、溶氧量、鹽度、酸鹼值及氧化還原電位等養殖池中的環境指標,透過無線傳輸的技術上傳至數據資料庫後,再透過雲端分析平台進行數據分析,依據數據自動啟動水車及設定自動投料。漁民只要透過手機 APP 即可隨時掌握養殖池資訊,提前防範緊急狀況並減少損失;若遇到暴雨、寒流或極端氣候等突發狀況,水聚寶也會提供異常示警的通知,提醒漁民及時到場搶救或透過 AI 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而寬緯科技不僅想知道養殖池的環境資訊,連池內魚蝦狀況的一舉一動也想掌握手中!寬緯科技引進水底監測設備,透過水下攝影機觀察養殖池中的生長情形,同時利用物件移動追蹤的技術,透過水下攝影機將魚蝦標示刻度,協助機器 AI 學習更快速辨識魚蝦的成長大小,有效控制養殖池狀態並提升產品品質,幫助業者有效建立養殖履歷紀錄,讓養殖水產品更加安全可靠。懂吃水產的人都知道,只要食材夠新鮮,生吃也好吃!而為了讓最新鮮的食材能快速送達,首先需要確保食材從捕撈、保存、配送到通路等流程的新鮮程度。寬緯科技結合食安寶冷鏈保鮮技術,透過水分子共振創造的低溫保存狀態,有效解決食材在冷凍過程受損的問題,完美鎖住食材的鮮甜原味。透過導入水聚寶智慧養殖,並結合食安寶協助保存運送,串連從產地到餐桌的整體智慧養殖一條龍,協助雲端與實體通路的串聯與布建。臺灣的年輕人不簡單!青農返鄉,給家鄉築一個夢深入研究臺灣農漁業的情況,就會發現農漁業在現行的運作方式大多是依靠經驗代代的傳承,但這在勞動力人口嚴重老化的背景下,面臨到的是傳統經驗逐漸凋零的危機。在導入智慧科技協助農漁業,將種植及養殖技巧精緻化與模組化後,未來青農返鄉種植,在草創時期不用經歷那麼多的失敗經驗,只要透過 AI 提供的準確數據做為建議,就能做出最適當的種植決策。智慧農漁業不僅降低入門門檻,讓臺灣的經驗持續傳承,復甦傳統職人,也讓生鮮農漁產有更多機會站在國際舞台上並嶄露頭角。出發!智慧農漁業國家隊,下一步將邁向國際在勞動力人口老化及極端氣候的影響下,臺灣農漁業正面臨轉型的緊要關頭。數位部產業署透過智慧城鄉計畫,運用科技的力量,解決農漁業的迫切難題。智慧農漁業不僅帶動了青年返鄉與海外貿易的契機,也讓傳統職業有了發展永續的新可能。結合金緻網路與寬緯科技在臺灣的成功模式,串連產業供應鏈,將技術、感測設備及個案經驗等解決方案輸出海外,連結臺灣的智慧戰情室,遠端接收及整合海外 AIoT 環境資訊及作物漁獲的生長狀態,將獲得的數據透過 AI 不斷優化,並根據各國文化與種植條件提供改善的做法與建議,打造當地專屬智慧農漁業的完整解決方案。想了解更多,請上智慧城鄉官網。本文章內容由「智慧城鄉辦公室」提供。 | daily-weekly |
一圖看懂:最彈中底科技再加厚!國民跑鞋新裝登場—MIZUNO WAVE RIDER 26 | 隨著疫情漸緩、解封在前,延宕的馬拉松賽事也在近期逐漸回歸。「嘿,這陣子都在哪跑?」、「最近有報比賽嗎?」、「該約一波團練了吧!」, 雨後春筍般,跑友群裡捎來各種久違問候。無論日常跑場,始終如一地伴你穩健向前正所謂「沒穿過、也聽過」, 這麼一雙「老朋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源自 1997 年,MIZUNO WAVE RIDER 系列轉眼將邁入第 26 個年頭。風行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經典鞋款,向來不以譁眾取寵的設計為主打,以最實在的舒適感受,擄獲跑友芳心,為其冠上「國民跑鞋」美名。乘載 25 年的科技基礎,WAVE RIDER 正式迎來新作 26 代,以「平穩推進、流暢前行」為主打,WAVE RIDER 26 定位為馬拉松 4.5 小時左右完賽的鞋款。至於此代又有什麼革新之處呢?最彈中底科技厚磅加持,熟悉的 RIDER 最對味 MIZUNO WAVE RIDER 26 最明顯的就是肉眼可見的增量中底體積。延續前作設定,WAVE RIDER 26 仍採全掌式上下層 ENERZY 素材,掌跟差部分雖維持在 12mm, 但因鞋底高度增加 2mm, 視覺上整體比上一代加厚不少,實際上腳的感受也較以往厚實許多,「類厚底跑鞋」的厚磅腳感,讓人未跑就先對其緩震性能增添不少信心。重點是,延續「國民跑鞋」一貫的親民特性,初學者不用擔心不能駕馭。而灰白色網布鞋面與銀灰線條的搭配,加上中底漸層外觀的類波浪造型,以及藍、紅配色橡膠顆粒相間的鞋底,在鞋型、LOGO 位置沒有太大變動的情況下,細節設計讓 WAVE RIDER 26 更顯簡潔、俐落,對比過去略顯樸素、笨重的外觀,多了流線速度感,簡單說:這雙主打配色就是「好看」。除了透氣度在水準之上,與歷代設定相同,針對腳板較寬的跑者,WAVE RIDER 26 亦有寬楦版本可以選擇。就穿著感受而言,體感在重量上基本與前代無異,無車縫一體式鞋舌與後跟穩定塑料的結合,其包覆與支撐度都較前代更有感,尤其遇到過彎或不平路面時,雙腳與跑鞋的緊密貼合,都讓人可以更無憂地邁開步伐。至於常被跑友笑稱「穿不壞宛如做慈善般」的招牌 X10 大底,在此作中也沒有缺席。連接大底前掌的橡膠設計不只讓推進效果加乘,優越的抓地力與耐磨性,遇到溼滑路面也能穩住腳步,面對高跑量、長距離訓練更是好擋、耐操。說了這麼多,相信「跑感」還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無論是初跑新手,或是習慣輕鬆跑、長距離穩定輸出,甚至是具強烈緩震、穩定需求類型的跑者,WAVE RIDER 26 絕對會是你相當萬用的好戰友。若要用一個字總結 WAVE RIDER 26, 就是一個「穩」字。中底上下層 ENERZY 材質之間的 WAVE PLATE 在雙腳落地時瞬間「擠壓、回彈」的效果,充分展現最彈中底科技的柔軟性與緩震性能。雖然外底紋路從橫向切割改為一體式,致使前掌活動角度有些牽制,但整體與前掌 SMOOTH RIDE 大底的彎曲溝槽設計搭配,仍創造出每一步都是平順安穩的流暢感。升級有感的超經典,不會被停止不停地「RUN」為平穩推進、流暢前行而生的 WAVE RIDER 26, 雖在科技運用上承襲前代所長,不免會引來與前作似乎沒有太大差異的聲音,但對這樣具一定年代歷史的跑鞋來說,所謂的革新,並非得要全盤打掉重練,細節之處的升級,以及能夠堅守特色並持續演進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若這不是經典什麼才是呢! | daily-weekly |
Reddit關版風波延燒,推特、臉書推付費訂閱,美媒:用戶免費體驗時代告終 | (中央社) 美國論壇網站 Reddit 決定不再免費開放 API 介面引發版主不滿,關閉討論版以示抗議,爭議延燒。近期推特、臉書也提出付費訂閱制度,媒體認為,用戶免費體驗時代已經結束。「美國版 PTT」網站 Reddit 版主群自 12 日發起 48 小時抵制、關閉討論版,抗議 Reddit 的新付費政策,不過根據 Twitch 追蹤,截至舊金山 15 日下午,仍有 5000 多個討論版一片漆黑,當中不少是擁有數千萬會員的人氣版,爭議仍未落幕。總部位於舊金山的論壇網站 Reddit, 成立於 2005 年,主要靠廣告和高級訂閱制度賺錢,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公開募股 (IPO), 公司面臨獲利壓力,6 日傳出將裁員 5%。Reddit 早在 4 月便表示,生成式 AI 公司免費取用 Reddit 網站對話內容,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計畫對其 API 使用收費,當時,外界認為此舉主要是為了對付大型科技公司,像是谷歌 (Google) 和 OpenAI。API 為應用程式開發介面,讓用戶可獲取公司資料或技術。關版抗議的主要導火線起因於 5 月,Reddit 傳出擬向第三方應用程式 Apollo, 收取每年 200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6 億元) 的 API 費用,遠超過 Apollo 的 50 萬年營收,Apollo 宣布將在 6 月底新收費制度生效前關閉,引起軒然大波。版主因此發起 48 小時抗議,對此,Reddit 執行長賀夫曼 (Steve Huffman) 在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這場風波遲早會過去」, 意味著他並不打算妥協,雙方僵局引發外界關注。對版主來說,他們免費管理論壇,讓 Reddit 蓬勃發展,平均每日吸引 5700 萬人造訪,如今卻面臨收費問題;賀夫曼已在版上回應,公司將以利潤作為導向,Reddit 也表示,新政策僅會影響到高端企業和第三方應用程式。在 Reddit 事件之前,推特 (Twitter) 和臉書 (Facebook) 也採取部分權限付費訂閱制,美國媒體 Vox 分析,社群平台的免費體驗時代已經結束。Vox 提到,大型社群平台一開始沒有制定遊戲規則,只求大眾願意付出注意力和個人資料,如今面對廣告收入減少,被迫必須思考應對策略;近來平台商業模式明顯改變,一些公司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擴大收費制度。美國科技趨勢分析師恩德勒 (Rob Enderle) 告訴富比世 (Forbes), 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 此前也宣布抓寄生帳號保障財源,但差別是「Netflix 向來是採行用戶收費制度,Reddit 則一直都是提供免費服務」。恩德勒說,若企業把用戶視為拿來獲利的產品就會出現問題,因為用戶認為自己是客戶。不過,富比世同時指出,此關版抗爭由於缺乏中央組織運籌帷幄,有可能會因行動不一而缺乏效力。爭議何時落幕及對其他社群的影響,外界仍持續關注。 | daily-weekly |
讀《康熙寫真》:明明是皇帝,讀起書來卻根本像應屆考生 | 文:果子離很多年前,遠流出版公司出版過一系列以清朝皇帝為對象,書名冠上「XX 寫真」的歷史書。在這裡特別要提起的是《康熙寫真》, 作者陳捷先。為什麼提康熙?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康熙的文治武功 —— 雖然他是清朝皇帝的佼佼者,也是歷朝歷代皇帝的少見人才,在我幻想中的古代執政夢幻團隊,康熙是國家領導人的人選之一。但我特別留意康熙,倒不在此,而在於他是個讀書家,是個很會讀書的人。同為天涯愛讀人,感覺跟他是一個同溫層裡同一國度的人。本來,除了某些開國皇帝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個文盲,繼位的皇帝都是讀了相當書的。皇子從小就接受教育,請老師來教,所以才會有《成龍寶典:第一家庭的父母經》(作者王鏡輪) 這類書籍,描述各朝各代對於皇子的教育。但康熙皇帝跟人家不一樣的是,他的知識廣泛,不是搖頭晃腦,在那邊子曰孟云,猛 K 經史子集的文科學生而已。理工科目也讀也懂。道、釋、醫、藥、農、地理、治河的書他讀了,也讀出滋味,讀出心得來。康熙皇帝是終身學習的典範,五歲起讀書,到過世的六十八歲,讀了六十幾年,不折不扣的「活到老,讀到老」。他說:「學問之道,必無間斷,方有俾益。」從小就愛讀書不說,當上皇帝後一樣讀書,好學到他的祖母打趣說,他貴為天子,卻像考生趕考似的日夜苦讀。終身學習,隨時學習,是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有辦法日理萬機仍讀那麼書,吸取那麼多學問。—— 當忙碌如戰爭的時候,喜悅如生日等節日,頹喪如生病臥床之際,康熙依然請侍講官講讀,不願停歇。勤讀文言文沒什麼了不起,很多大儒都這樣。但是康熙皇帝不但讀傳統古書,對西洋學問也不放過,天文學、數學、物理、化學、地理、醫學、哲學、拉丁文、語言、音樂、繪畫、解剖醫學等自然科學,他都感興趣,都請歐洲傳教士到宮中傳授。他聽,他學,他講,他問,他實驗。他學貫中西。為什麼讀那麼多書?因為求知欲。康熙皇帝的求知欲非常強大,表現於很多地方。他是實學派的讀書人,不但大量吸收知識,也活用知識,而且很有實驗精神,這在古代這麼多讀書人裡頭是非常少見的。不管我們用什麼形容詞來描述某些文人書讀得很多,諸如學富五車如何如何,這些大學問家都在四書五經繞來繞去,有些甚至於讀到變成書呆子。一個人變成書呆子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讀書不消化,不能活用,一個是讀得很窄,只會詩詞歌賦經史子集,以為從這些紙頁即可瞭解全世界。康熙皇帝最厲害的地方,不只是他讀古書讀得很強,還有對西洋學問的肯定與熱愛,研究精神以及投入的心力,都是很了不起的。譬如說他愛打獵,有一次打獵後命人把一隻冬眠的熊解剖,他想知道「熊能引氣,故冬蟄不食」的古語是不是真的,結果發現這隻冬眠的熊,腸胃裡面潔淨無物,證明古人沒亂說。康熙不會完全相信書上講的或是古人說的,雖然不敢說到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境地,但至少要實際操作看看,從醫療到一些物理現象,他都重視實驗,要求學以致用,並且追根究柢。所以他對道家的煉丹以長生,對於祥瑞災異等天象造成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傳統說法,以及所謂的黃道吉日,並不妄信,就這點來說,古今皇帝裡他是第一人,恐怕也是唯一的一人。在此無意康熙的施政成績背書,他的文治武功再好,畢竟是權貴皇帝,一如凡人,有優點,有缺點,為人處事、行政措施,引人詬病之處也不少,但就閱讀以成長而言,卻是典範,無庸置疑。可惜啊可惜,康熙皇帝再怎麼接觸西洋科學,再怎麼以西學破解傳統迷信,也無法,或者無意,從事文化改造,西洋文化只能傳入,而未能生根,未能茁壯,國家社會的體質還是那個樣子。而且康熙再用功,只是他的個人行為,在他之後,以「人亡政息」形容不太適當,但至少像他這樣,廣學中西知識,著書編書不綴,算是個案,他的子子孫孫,他的後繼君王,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看看清朝末年閉關自守,積弱不振,自大自滿,割地賠款,被歐美日本打趴。有人推行洋務運動,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簡稱「中體西用」的主張,要以傳統思想、文化、制度為根本,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和技術。「中學為體」是有問題的,在此不贅述,而「西學為用」讓人更加欽慕勤讀慎思、接觸西學的康熙皇帝。本文經 Readmoo 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 daily-weekly |
桃園商圈學:友善服務、主題節慶,特色商圈華麗轉身,散發獨特城市魅力! | 提到桃園生活,這幾年不只是日常所需,桃園商圈們更積極打造友善的服務環境及各式主題活動,並針對店家的品牌、空間進行優化,讓桃園商圈華麗轉身!推動友善認證商圈,打造星級服務亮點桃園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星級友善店家認證,累積友善服務量能,帶給消費者更多即時幫助和優質貼心的購物體驗。在多元民族聚集的桃園,友善服務內容不只包含提供店家外語輔助工具的「語言友善」, 創造不同民族消費者更友善的環境;其他還包含毛孩及推車通行的「入店友善」、電子支付的「科技友善」、無線網路的「使用友善」、特殊餐飲需求的「餐飲選擇友善」, 以及綠色消費的「環境友善」等,眾多友善類別標示於店家門口,也另有官方網站可以瀏覽各店家的友善服務。今年 (111 年) 已經累計認證百家友善店家,如同米其林般的星級友善店家認證,鼓勵桃園市店家升級服務品質,爭取友善認證榮耀。同時桃園市還透過品牌優化及空間優化,輔導店家改造,打造出商圈區域亮點,帶動商圈活力,更提供消費者更多美好的逛購體驗。多元主題節慶活動,展現獨特城市魅力今年度的活動多元,以「桃味遊樂園」為主題,推出系列商圈振興活動,包含桃園市各商圈舉辦近 20 場不同主題節慶的商圈活動,如大小孩遊樂市集、以音樂微醺為主題的桃園啤酒節、桃園咖啡節、桃園婦幼商品展等。同時振興桃園餐飲業,7 至 9 月份桃園推出「你吃飯我買單 2.0」活動,促進桃園餐飲消費,上網登錄桃園市餐飲類消費發票或收據,即可參加抽獎活動,今年不僅提高抽獎金額,更加碼倍倍送吃飯金最大獎一人獨得 30 萬元獎金,累計促進桃園市餐飲消費高達 1.5 億元,商圈與店家也回饋活動有感,實際促進消費成長。系列活動以各商圈為主,推出各式導覽體驗活動、多元民族特色美食、節慶遊行等各式活動,比如多一度的大溪魅力小鎮、2022 金三角嘉年華、六和商圈萬聖節創意變裝遊街競賽等,週末假日不妨前往桃園,體驗看看多元民族與主題商圈的獨特魅力。桃園市政府 廣告本文章內容由「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 daily-weekly |
「仿真樹」的樹幹是真的!?自國外輸入木製產品需檢疫,任意購買小心觸法! | 仿真樹、木樁、水族沉木、木製杯墊...... 你知道這些東西不能隨便從國外買回臺灣嗎?為了避免光肩星天牛等國外的有害生物入侵,《植物防疫檢疫法》規定輸入木製品等植物檢疫物都需要主動申請檢疫,若是涉及違反植物防疫檢疫法規定,最高可處新臺幣 15 萬元罰鍰!近 2 年受 COVID-19 疫情影響網路跨境購物增加,根據統計,110 年關務署查獲快遞違規輸入之仿真樹、沉木及木頭切片等木製品計 235 件,111 年 1 至 8 月經關務署查獲快遞違規輸入木製品案件計 121 件,裁處金額高達新臺幣 417 萬元!大家在網路上選購相關產品時,務必多加留意出貨地點是否在國外,也要注意「仿真樹」、「木樁」等裝飾品,是否包含「原木」樹幹或裁切段,只要厚度超過 6 公厘而且沒有依規定經過適當加工,都必須在輸入時主動申請檢疫,並依規定繳驗輸出國政府植物檢疫機關簽發之輸出檢疫證明書,經檢疫合格後才能通關輸入。為了保護臺灣農業生產環境的安全,避免境外的害蟲或病害夾帶入侵,請大家一起配合檢疫規定,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任意購買輸入國外檢疫物,以免違規受罰。以上廣告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提供 | daily-weekly |
再戰交界地!《艾爾登法環 黃金樹幽影》首支預告公開後,褪色者們能做哪些準備? | 文:拾元自從 2023 年 2 月公開《艾爾登法環》的大型 DLC 製作消息,又時隔一年 (同時也是遊戲本篇上市的兩年後), 而今終於正式揭曉了「黃金樹幽影」的第一支實機宣傳預告:儘管時隔兩年,大量玩家的熱情又再因此被點燃:僅僅三分鐘的預告影片,不僅數以十萬計的觀眾在線等待公開倒數,最高峰甚至有至少 65 萬人以上同時觀看。而不負眾望,預告最後也明定發售時間,將在 2024 年 6 月 21 日正式上架。讓人恨不得有時光機或冷凍睡眠裝置,好讓我們一覺醒來就能踏上幽影之地,展開延續著艾爾登傳奇的全新冒險。預告曝光:那等在前方的挑戰和以往的 FromSoftware 遊戲預告相同,我們在這最新影片中看到的諸多要素,適得滿足不同偏好玩家多方面的喜好:專注於發掘世界的冒險者,將會有更多廣大新奇的地圖場景,滿足我們探索的欲望。像是浸泡在滾燙鐵漿中的巨大遺跡、盛開滿螢光植物的遼闊原野等。而雖然只是驚鴻一瞥,在那座滿滿吊掛著大壺的陰暗峽谷,是否會揭露壺戰士如何被創造出來的神秘身世,也很值得期待。熱衷在殊死搏殺的諸位鬥士,則將得到更豐富的武器、戰灰和魔法,讓我們能以舞蹈般的身法揮砍雙刀、施展凌空腿法、將火焰弩箭如機關槍般快速連射等等。種種有別以往的戰鬥手段,都讓我們在面對各個形貌扭曲畸型的全新怪物時,能提供更多變的應戰策略。而預告中最吸睛的強大 Boss:「穿刺者」梅瑟莫,將為褪色者們帶來何等艱難又有趣的挑戰,更是令人熱血沸騰!鍾情在魂系遊戲碎片化敘事的「環學家」們,也會為了得到更多的故事線索而狂喜。一如預期,「黃金樹幽影」以本傳中失蹤的雙子神人之一:米凱拉為主軸,正是目前世界觀所欠缺的重要一角。而新登場的梅瑟莫,那一頭似乎傳承自拉達岡血脈的紅髮 (與身上纏繞之蛇), 也很令人好奇其身世來歷。DLC 增加的內容,應該可望補完一部分故事,但或許也會帶來更多的謎團。接下來,大概又會有許多環學家針對預告內容進行故事考察吧。櫃買中心以打造永續交易所為使命為了邁向淨零轉型,櫃買中心在 2022 年依據 ISO14064-1:2018 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希冀透過國際標準掌握櫃買中心自身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此外,為提高盤查資訊與報告之可信度,特別安排由第三方機構執行確信作業,以積極落實低碳目標。 櫃買中心並於 2022 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 作為統籌推動永續發展之任務型組織。該委員會將依據溫室氣體盤查結果,設定永續目標及推動策略,並追蹤實際執行情形。未來將視碳排放量占比、盤查數據品質等因素,逐步增加範疇三之盤查及確信類別。將環保融入各經營層面櫃買中心以打造綠色交易所永續經營為使命,並將環保融入各層面的經營政策,舉凡降低紙類耗用、行政流程 e 化、辦公處所設備選擇環保材質、推廣節能等,將各項內部資源管理朝提升綠化效能目標邁進;此外,在用電管理方面,採取責任分區並定期追蹤管理,櫃買中心目前已完成採購「太陽能光電合約」, 同時使用節能燈具、減少熱能以降低電力消耗,並定期清洗保養空調設備,以提高運轉效率。如此不僅能落實節能,也能提供員工更優良的工作環境。食衣住行育樂 實踐永續新生活為了將永續意識融入生活,櫃買中心從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帶領同仁實踐永續新生活。「食」- 每月固定在蔬食日供應蔬食、低碳餐盒供同仁享用,辦理各項餐會亦提高在地食材及蔬食料理之比例。「衣」- 櫃買中心與長期捐助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辦理「舊愛尋新歡 - 二手衣回收」活動,鼓勵同仁將欲汰換之舊衣物捐出,以嘉惠弱勢族群,做公益之同時亦落實循環經濟。「住」- 持續向同仁宣導節電相關措施,例如落實午休適度關燈 (得保留必要光源) 等,並為帶動同仁具體落實節能減碳及環境永續之風氣,辦理「節電獎勵活動」。「行」- 鼓勵同仁上班時間於不同樓層移動時,以走樓梯取代搭電梯。公務車的調派則以共乘為原則,並透過定期維修保養及檢驗,維持效能並節省用油。「育」- 設計「永續低碳」系列之通識課程,並預計辦理二手書籍之捐贈活動及帶領同仁走出辦公室之環境教育活動。「樂」-2022 年及 2023 年分別舉辦親子活動,赴基隆潮境公園及桃園石門水庫撫育造林,並將持續認養植樹造林地,以實際行動守護地球。響應 SDGs 櫃買中心投身公益此外,櫃買中心亦積極透過公益行動響應 SDGs, 除前述植樹及環境資源復育外,亦贊助有機稻米之栽種、資助太陽能發電設施之建置並將躉售綠電之收益捐贈社福團體、資助齊柏林基金會拍攝「看見台灣 III」紀錄片,期能喚起大眾關注環境議題,同時辦理捐助偏鄉學童教育計畫、兩廳院之「藝術零距離 - 雙離島深化教育專案」與公共電視之「藝術教育推廣計畫 - 藝術很有事」等,更連續 11 年不間斷地支持 1919 食物銀行,亦大力支持育成社福基金會興建符合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之生態、節能、減廢、健康四大指標的「綠建庇護園區」, 為身心障礙者營造一個兼具優質軟硬體設施的友善就業環境,持續發揮影響力。櫃買中心即將於今年 10 月底成立滿 30 週年,所謂 30 而立,櫃買中心更將持續響應 SDGs, 規劃辦理更多元化之永續活動,並鼓勵同仁只要持之以恆,縱使是微小的行動,也可為地球、為永續發展貢獻心力,同時在各項內部資源管理上,持續優化並與時俱進,朝向永續交易所目標大步邁進。本文章內容由「櫃買中心」提供。 | daily-weekly |
外出上班也能遠端開啟除濕清淨機,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攜手台灣三洋展現跨品牌實力 | 台灣氣候潮濕悶熱各地月平均濕度都在 75% 以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潮濕、黴菌滋生之類的問題,尤其碰到返潮、梅雨季節更是嚴重,輕者讓你生活不太舒服,重者可能會影響你或寵物健康,也可能因為過於潮濕導致建築牆壁壁癌、發霉等狀況。傳統除濕機使用痛點多,期待智能化有更佳使用體驗面對潮濕問題,於家中放置一台除濕機是許多人會選擇的解決方法。根據調查指出,在台灣有六成家庭皆有購置除濕機,但在使用傳統除濕機上有較多不便,像是無法定時或同時清淨空氣、運作噪音較大、水箱太小常常滿水就停機、擔心因潮濕或滿水導致短路等問題,上述問題皆顯示了用戶對於除濕機使用,仍有許多痛點尚未解決。在另一份調查指出有高達 7 成的用戶,期待可以透過除濕機智能化,解決傳統除濕機上的使用痛點─像是能夠結合空氣清淨、APP 遠端操控與確認除濕狀況、滿水及故障警示通知、與其他智慧家電連動等功能,希望能更節能省電、提升生活品質,操作上也可以更加便利。那麼該如何選購除濕機呢?傳統除濕機操作不是這麼聰明,需要手動開啟關閉,而智能除濕機雖能解決這些問題,但該如何挑選購買?又有哪些是購買時的關鍵點?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攜手台灣三洋,推出台灣第一台跨品牌支援智能除濕清淨機近期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與台灣三洋攜手合作,推出的智能除濕機滿足了台灣用戶所需的功能,具有雙效淨化功能,有著負離子淨化、甲殼素抗菌濾網除塵抗菌,而不只是單一除濕功能。而在智能化設計上,台灣三洋智能除濕機唯一支援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 Smarter Home APP, 可遠端一鍵開啟或關閉除濕機,當天氣多變化的時候,透過自動化排程或是串接智慧溫濕度計,即可自動偵測環境濕度即時除濕。出門在外,智能除濕機亦會有滿水或是故障的推播通知,使用起來更加安心。除此之外,台灣三洋智能除濕機更可以透過 Google Nest 智慧音箱,呼喚「Ok Google」來進行語音操作、切換情境、排程,完全不需要動手操作十分方便。若使用 Google 最新搭載智慧螢幕的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做為智慧家庭的控制中樞,更可同時支援聲控與螢幕觸控操控除濕機。Smarter Home APP 跨品牌串接多種裝置,自動化使用情境更多元做為唯一支援台灣三洋智能除濕機的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 Smarter Home APP, 其最大的優勢是能夠跨品牌支援與整合多種不同智慧家電與裝置,並且彼此之間可互相串接運作,讓組合的情境更多元化─例如台灣三洋智能除濕機搭配奧創溫濕度感應器,就能設定在某個濕度之下,自動開啟除濕機,自動化管控家中濕度,讓環境保持最舒適的狀態。亦可設定用戶喜愛的情境模式,如設定出門模式,便可一鍵關閉啟動多項家電或裝置─像是同時關閉家中智慧燈泡、立扇或空調,並開啟除濕機、掃地機器人等,彷彿智慧管家般打理家中大小事。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生態系,打造全套智能化使用體驗智慧家庭近來在台灣逐漸盛行,不像傳統家電一定要守在機器前面才能使用,智慧家電或裝置可透過手機 APP 或其他智慧家庭控制載具─如智慧音箱、智慧螢幕,即可快速遠端控制或語音聲控,非常便利!而更好的智慧家庭體驗,更必須可支援許多自動化操作,例如自動偵測濕度開啟除濕、偵測有人經過而開啟燈泡等,讓你彷彿感覺有位智慧管家隨時在身旁服務。因此在挑選家電時,是否支援智能操作,也已成為被討論的條件之一,然而選擇智慧家電的同時,挑選背後負責整合的服務平台也很重要,這關係到你所有智慧家庭裝置之間是否能透過單一 APP 操作,彼此之間是否能互相整合,支援的聲控是哪個體系等。舉例來說,當你智慧音箱與除濕機為可互相支援的話,你就可以用語音指令說「開啟除濕機」, 而不是只能使用手機單獨控制,這才是「全套」的智慧家庭。整體來說,使用跨品牌的智慧家庭生態系平台,就能夠跟其他品牌的智慧家電或裝置進行串接連動設定。就如近期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與台灣三洋攜手推出智能除濕機,便是唯一支援台灣大哥大旗下的開放性智慧家庭生態系平台『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 因此該台智能除濕機更是台灣品牌第一款能跨品牌串接的智能除濕機,讓消費者可自由挑選喜愛品牌,皆可只用單一 APP 操作,相當便利。像是一鍵啟動環境清淨模式,即可開啟溫濕度計監控家中環境數據,若濕度過高就自動開啟除濕機,亦可同時開啟掃地機器人,只要認明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生態系標章,以上情境中的裝置用戶都可挑選生態系內自己喜愛的品牌,不被支援性所限制。同時台灣大哥大為 Google Nest 系列智慧音箱的電信通路獨家銷售商─像是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或 Google Nest Mini 等產品可供選購,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全生態系產品皆可支援 Ok Google 語音控制,用戶可完整享受動口不動手的智慧聲控。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邀你一起成為智慧家庭大師選家電更要選平台,好的智慧家庭平台能夠讓智慧家電應用更廣、使用更方便,除了國際上諸多智慧家庭,台灣也有在地的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可以選擇,開放式生態不僅能跨品牌連接裝置、實現智慧家庭自動化,台灣在地的保固與服務也是無可取代。搭配台灣三洋、Google 等國內外智慧裝置,能夠達成單一 APP 操作的便利性,還有聲控操作、跨品牌等優勢。台灣三洋與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共同推出的台灣三洋智能除濕機已經上市,myfone 購物、momo 購物可線上購買,並有 10.5L 與 12L 型號供選擇。且即日起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更推出了『智控來報到』──Smarter Home APP 登錄活動,凡是購買智慧家庭生態系產品並啟用 Smarter Home APP, 即可參加登錄活動,有機會免費獲得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與奧創智慧插座 Lite 乙組!啟用台灣三洋智能除濕機,更加碼免費贈送奧創智慧溫溼度感應器。想了解更多活動方案,到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網站或是 Facebook 搜尋「我要成為智慧家庭大師」。本文章內容由「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提供。 | daily-weekly |
《不一樣的中國史12》:康熙皇帝對聖賢學問的高昂興致,最終逆轉了師生關係 | 文:楊照「內聖」與「外王」在康熙身上混同了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留下最多個人意見的帝王。各種奏章中都有很多他的批注,有時用滿文寫,有時用漢文寫。滿文才是他的母語,漢文是他後來學習的,所以在運用漢文時格外簡潔直白,不囉嗦、不廢話,更沒有什麼客套裝飾。不論是康熙皇帝親筆御批,或是別人幫他謄抄過的,光從語氣上就很容易判斷是不是他自己的意見。漢學家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 1936-) 有一本奇特的著作,書名叫做 ""(註), 書中寫的中國皇帝就是康熙,而此書最奇特之處在於使用了第一人稱,從頭到尾都是「我」。這個「我」是史景遷嗎?不是,是康熙皇帝。那麼這本書是小說嗎?不然怎麼能復活康熙皇帝,用他作第一人稱來寫?史景遷又不是康熙皇帝,從史學角度看,他怎麼能寫以康熙皇帝作第一人稱敘述的書?一般狀況下是不能的,但史景遷把握、凸顯了從史學和史料學角度所看到康熙皇帝最獨特之處。幾乎書中的每一段,都的的確確有著康熙皇帝以第一人稱留下來的史料作為根據,不是出於史景遷的臆測或想像虛構。史景遷所做的,是將這些龐雜豐富的史料,依照康熙的生活進行分類統整。書的第一章是「遊」, 主要講遊獵,在皇帝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要維持從東北來的民族風格,也和軍事訓練、軍事行動密切相關。第二章接著描述康熙皇帝如何實質進行統治,和大臣如何具體互動。到最後一章,則探索並呈現他和諸多兒子之間的關係,也就聯繫到皇位與權力的繼承問題。很難找到多少歷史人物,更不用說帝王,能夠如此用第一人稱來呈現,清楚顯示出康熙皇帝的相關史料多麼豐富。而如此貼近切入他的生活,更具說服力地讓我們看到,他對於知識具有真摯的熱忱,對於聖賢學問的興趣遠高於教他的那些儒生講官們。這件事對清朝的統治很重要,擴大來看,對中國士人的傳統也很重要。自宋朝建立起來的近世政治觀念,核心精神是區分「政統」與「道統」, 皇帝與王朝繼承「政統」, 士人則擔負「道統」。而宋代政治上最特別的,就是「政統」承認需要有「道統」的支撐與協助,才能構成合法、完整的統治機制。然而到了明朝,「政統」與「道統」之間陷入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士節」的價值觀仍在,士人普遍有著「道統」的信念,然而皇帝那邊的「政統」卻不只輕忽「道統」, 而且在現實政治運作中將「政統」抬得高高在上,「道統」地位相對低落。於是原本認定應該由「道統」來輔佐、甚至指引「政統」的信念便無法落實。到了康熙朝,產生了「道統」和「政統」間的進一步扭曲 ——「內聖」與「外王」的兩個範疇在康熙皇帝身上混同了。原本應藉由掌握聖賢知識以代表「道統」, 可以在「內聖」範疇中超越皇帝、指導皇帝的讀書人,卻在康熙皇帝面前明顯被比了下去。在「政統」的權力面,他們當然比不上皇帝;而現在麻煩的是,連在「道統」的知識與實踐上,他們也不如皇帝。皇帝對於聖賢知識的看重程度高於這些士人,進而皇帝對於這些聖賢知識的理解,也高於本來該當他老師的人。皇帝解說朱注,講官只能靜默聆聽,不能置一詞,師生關係明顯逆轉,變成「政統」和「道統」的領導權都掌握在皇帝那裡。經學帝師熊賜履和李光地形成這樣的政治結構,除了康熙皇帝自身外,還有兩個關鍵人物 —— 熊賜履和李光地。在康熙皇帝親政前,依照順治遺詔,輔政大臣們重用滿洲世臣,相對貶抑漢官,同時也貶抑漢人的學問。熊賜履在這種極度不利的環境中仍堅持「道統」, 堅持表達傳統儒家的政治立場。康熙六年,他任鴻文院侍讀時上了一份萬言書,主要關切官員與官場,建議應該慎選真的會重視民生苦樂的人做地方官,從中國歷史中模仿學習,以此重建國家制度。並且將科舉辦好,嚴整官場紀律,讓士人自重,砥礪「士氣」。萬言書中特別提到官場上的不良風氣,會排斥有原則、有想法的人,「憂憤者謂之疏狂,任事者目為躁競,廉靜者斥為矯激,端方者詆為迂腐。」(《清史稿・熊賜履傳》) 憂國憂民的人被看成瘋子,想多做點事的人被當作躁進,堅守節操的人被指責故意和別人不一樣,行為端正的人被詆毀為陳腐守舊。影響所及,讀書講學以求聖賢道理的精神徹底淪喪,儒學失去了吸引力,相對地佛、道就氾濫流行。接著他又批評從宮中到朝中各種不守禮及奢侈浪費的現象,並推論這樣的行為將給國家、人民帶來怎樣的敗壞效果。這份萬言書送到了當時掌握實權的鰲拜手中,鰲拜便要以「妄言罪」重罰熊賜履,不過被康熙皇帝阻止了,只將他從鴻文院調到祕書院。被降級的處分沒有嚇阻熊賜履,他繼續上書批評「朝政積習未除,國計隱憂可慮。」鰲拜大怒,傳旨要他說清楚什麼是「積習」, 又有什麼「隱憂」。熊賜履回應後,鰲拜就給他另一個「所陳無據,妄奏沽名」的罪名,但是康熙皇帝又決定原諒他。這裡牽涉到皇帝對鰲拜的不滿,皇帝看到的是竟然有像熊賜履這樣的人,敢於頂撞鰲拜,而且他頂撞鰲拜,靠的是陳述儒家的政治道理來對照現實。鰲拜垮臺後,皇帝就任用熊賜履當經筵講官,後來又拔擢為閣臣。另外,曾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的李光地,長期擔任經筵侍講,兼任日講官,與康熙皇帝關係密切。晚年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更得到皇帝「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清史稿・李光地傳》) 的美譽。熊賜履和李光地在朝中取得了皇帝老師的聲名,顯現出皇帝對於儒家經學的著意用功,這是他們的正面貢獻。而他們又都有從反面而來的另類貢獻。《清史稿・熊賜履傳》中提到,康熙十五年時,熊賜履有一次替皇帝草簽意見時簽錯了,卻已來不及改,於是他將自己寫的文件偷偷塞到另一位內閣學士杜立德的卷宗裡。杜立德發現後叫嚷起來,追問文件是誰寫的,還要查原本草稿的字跡。熊賜履怕被發現,就將草稿簽條塞進嘴裡,咬著簽條要走出去,卻被一位滿學士覺羅沙麻看到,於是整件連環錯都被揭露開來。熊賜履被除去京官資格,勒令回籍江寧。不過皇帝仍然看重他的學問,後來又被起用。李光地也有他的案子,那是發生在康熙三十三年,李光地的母親去世,和明朝時發生在張居正身上的情況一樣,皇帝也對李光地下令「奪情」, 命他丁憂時暫不守制,繼續留在京城不回鄉,一邊在京城裡守喪,一邊維持朝中任務。皇帝下詔「奪情」, 李光地卻提出請假九個月的要求,讓他回鄉治喪,消息傳出後引來了許多批評。給事中彭鵬針對此事上書劾李光地「十不可留」(《清史稿・李光地傳》), 提出十項凶狠的批判,建議皇帝驅逐李光地。彭鵬主要的論點是:皇帝為什麼要下詔「奪情」? 不可能真的非李光地在朝不可吧?那麼皇帝的用心應該是在考驗李光地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理學家」。如果李光地真的相信自己所學、所教的,就絕不可能接受「在任守制」這種既不合禮、又不合情的辦法。忠於自己的道德學問,那就只有丁憂回籍、三年守喪,沒有什麼別的權宜做法。而李光地竟然如此經不起考驗,他表現出既貪戀朝廷位子與皇帝恩寵,還想要博得孝名,所以奸猾地想出了不放棄官職、卻又請假回鄉九個月的主意。皇帝將這件事交付廷議,最後維持皇帝要求「奪情」的命令,李光地不得回鄉奔喪,但也取消了他的官職,讓他變得兩頭落空,盡不了人子孝道,又失去官場算計的任何空間。看起來像是在傷口上撒鹽吧,這一年翰林官考試時,皇帝御筆選了一個考題 ——「理學真偽」, 這套關於人倫道德的學問到底是真是假?如何是真、如何是假?註:可參考〔美〕史景遷著,溫洽溢譯,《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臺北:時報出版,二○一五年)。相關書摘 ▶《不一樣的中國史 12》: 乾隆皇與嘉慶帝之間尷尬的權力結構,製造出和珅這怪異的產物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不一樣的中國史 (12): 從八旗到洋行,天朝震盪的時代 —— 清》, 遠流出版作者:楊照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清朝和明朝在三件事上不一樣。滿漢官並行、以八旗為滿洲命脈與統治基礎,以及「永不加賦」的祖宗家法,清朝歷史的變動主軸亦由此梳理。康熙完成史無前例的「政統」與「道統」合一,雍正有著折服天下的想像,延續至乾隆打造了百年盛世。但失去道統權威的士人,出現了知識結構真空。「實學」成為新的關鍵詞,卻因缺乏思想工具而回到古籍考索上,表現之一為乾嘉學派。太平天國是清中葉出現的一個內部挑戰,和來自西方列國對於中國中心的挑戰同時迸發。曾國藩所帶領的士人信仰雖力挽狂瀾,新的政治骨幹也抵擋不了官僚習氣的沉淪。滿洲人必須進入漢人建構的「天下觀」中才能治理中國,這也是難以將自身放入「列國」新秩序的關鍵障礙。中國近代史的主題是「衝擊與回應」, 開放通商口岸正是洋人與中國關係的突破點。西洋事物、制度、野心以驚人速度湧入中國,上千年文明無力再提供現實指引,如此迎來一個極其獨特的騷動時代。 | daily-weekly |
Google Cloud台灣響應Next 2022全球年度大會,量身打造在地月系列活動 | Google Cloud Next 2022 年度全球大會已於 10 月 11 至 13 日於美國登場,並於三天活動期間,一口氣推出超過 125 場線上及線下會議活動,橫跨建構、分析、設計、現代化、維運、安全性、協同合作及創新等八大領域,吸引各界人士共襄盛舉。Google Cloud 於大會期間宣布達成重要里程碑,包括提供最開放且可擴充的強大資料雲端,以及強大且最先進的 Google AI 應用技術等。而 Google Cloud 台灣為響應全球年度盛會,將於今年 11 月 16 日至 12 月 15 日,舉辦 Google Cloud Next Recap:Taiwan 在地月系列活動,結合多管道模式,量身打造台灣專屬線上活動與台北實體活動,睽違 3 年後,再度以實體活動與大家相見。不論您是雲端初心者,抑或是進階技術專家,皆可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與 Google Cloud 一同探索雲端科技尖端趨勢,探尋專屬於您的最佳技術轉型路徑與解決方法,並跟大家一起築夢雲端,迎向未來。「數位優先」時代來臨,下一步將走向何方?成功關鍵在於永續數位轉型的下一步將走向何方?Google Cloud 於今年的 Next 2022 大會上分享了對未來雲端運算的願景,並發表全新產品,以協助跨機構的使用者,包含資料決策者、開發人員和建構人員、IT 團隊、資安專家和所有員工等,實現真實、有影響力且具備永續發展的轉型。今年 Cloud Next 活動恰逢雲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時刻,在這個雲端運算時代,數位轉型勢在必行。資料和 AI 正在改變人們周圍的一切,開放、互聯的生態系統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至關重要。Google Cloud Next 2022 大會期間所分享的創新產品橫跨四個不同的關鍵領域:資料雲端、開放式基礎架構、雲端協作和值得信賴的雲端。Google Cloud 提供最開放、可擴展且強大的資料雲端,確保客戶可以利用各種來源的資料,並適用於任何存儲格式和分析方式,同時涵蓋所有客戶選用的雲端供應商和平台;為了協助 IT 人員為轉型打下最佳基礎,Google Cloud 宣布了一系列基礎架構和遷移更新,讓客戶無論處於導入過程中的任何階段,都能用比以往更輕鬆的方式在雲端環境中運作。隨著更多公司開始採取混合辦公模式,不少組織正臨兩大挑戰:克服在辦公室工作與遠端工作的同事之間的差距,使得完成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同時,組織要在任何位置和裝置上,確保人員和資料的安全。為了協助客戶因應混合辦公的獨特挑戰,Google Cloud 亦正建構最開放、可擴充且可靠的雲端產品,以協助全球企業因應最緊迫的安全性挑戰 —— 從混合辦公到終端安全再到資料落地。若想幫助客戶真正做到長期改變,關鍵在於創造一個更具永續性的未來。Google Cloud 致力於透過可大幅對減少對環境影響的產品和服務,來幫助客戶做到這一點。Google Cloud 在業界最乾淨的雲端環境中營運,而在 Google Cloud 上運作的客戶,可以立即改善他們的永續發展概況,並因應「數位優先」時代來臨所需面對的挑戰與機會。上雲之行始於足下,「Google Cloud Next Recap: Taiwan」重磅登場許多企業在轉型時,皆面臨眾多未知數及艱難挑戰。上雲之行看似不易,但一切始於足下。Google Cloud 台灣期盼能陪伴大家穩健且迅速地踏上數位轉型的旅程。Google Cloud Next 2022 台灣在地月系列活動的第一波活動「Google Cloud Next Recap: Taiwan」將於 11 月 16 日登場。因應後疫情時代新生活模式,本次將同步舉辦實體及線上活動,於當天推出 4 場專家主題演講、5 場雲端技術亮點彙整、22 場線上深度專題與客戶分享活動,並推出原廠技術專家交流及 Google Cloud 合作夥伴解決方案等多元活動。除了現場交流機會,大會亦提供活動早鳥報到禮、攤位集點禮、大會問卷抽獎禮、線上場問卷禮等眾多獎項,期盼各界人士熱情響應。緊接著是 11 月 24 日至 12 月 15 日的 Google Cloud Developer Enablement Series 開發人員線上培訓課程,連續 4 週於每週四舉辦,將由 Google Cloud 官方授權培訓講師帶領大家瞭解網路與資訊安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 及應用程式開發等四大主題。無論您遇到何種挑戰,這些位於轉型、創新和探索旅程最前線的領導者,皆可協助您解決問題。本文章內容由「Google Cloud」提供。 | daily-weekly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結合科技的健保改革「SDK健康服務」:李伯璋署長親自說給你聽 | 收聽管道如下: ●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SxTLSc ● Spotify|https://spoti.fi/3stpxVS ● KKBOX|https://bit.ly/3DuDdGL ● Castbox|https://bit.ly/3TQbfdQ ● Stitcher|https://bit.ly/3SCIKiC ● Omny|https://bit.ly/3f31bzo 本集節目訪問到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從醫療體系 (醫師) 轉到公務單位 (健保署長), 在第一線的醫療照護與政策決斷之間、推廣健保快易通 APP、健保各項科技改革以及未來的醫療空間改進,署長有什麼想法?從外科醫師到健保署長:單純理念,務實行動,直面問題 (02:58) 署長原本是專業的外科醫生,做器官移植已有四十幾年的經驗。談到轉任管理職的原因,一方面除了來自長官們的推薦,最主要還是因為一個單純的理念:「想改變台灣的醫療環境,讓台灣民眾與醫療人員都能得到最好的健康照顧。」李伯璋署長也提到,過去身為外科醫師的經驗,讓他能用公衛的角度看醫療生態體系,與同仁一起努力。健保署近期推出了書籍《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 健保改革日記 3.0》, 內容就是由同仁們根據管理思維合力撰寫完成,也是希望透過這個方式,讓人感受到每個政策都具備同理心,讓管理能回歸到互相的尊重與信任。(07:19)「醫療人員其實是非常有理念的,他們需要長時間耐心照顧病人,是很不容易的一份工作。」署長在當醫生時知道醫療人員的辛苦,所以轉換管理職身份後,時常鼓勵同仁政策的同理心,務必尊重每個職位的不同思維與專業、制定合理化的規定,因為健保署是一個平台,讓大家好做事的平台。把錢花在刀口上:讓需要的人獲得照顧 (14:30) 馬力歐接著代聽眾發問,如果遇到資源分配與理想有差距時,署長會怎麼處理這樣的衝突呢?署長回答,健保是有總額的,也就是國家一年安排多少預算照顧健保體系,署長表示「我無法決定開源,但我可以節流,把錢花在刀口上」。身為署長,即是要考量如何將健保資源做最好的利用,才會有「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調整」的政策。我們能把不必要的藥品與檢查省下來,再將多出來的資源重新分配,提供給更多有需要的病人。科技與健保的結合:分級醫療、健保快易通 APP (20:00) 隨著技術發達,科技的運用變得越來越重要。要怎麼樣結合科技讓健保變得更好,在這六年的發展過程裡變得尤為重要。過去大家都會「直接衝」, 不論大病小病,都直接奔向大醫院。為了讓基礎醫療體系也能發揮效用,首要解決「資訊流通」的問題,並推動「分級醫療」制度。署長表示,「診所的醫師專業能力都沒有問題,唯一只差在診所沒有大醫院的設備。」為了讓病人檢查的各項資訊在基層診所也能看得到,由健保署推動資訊同步化的網路建置,讓診所醫師也能查到病人所有的檢查結果,不只病人安心,更為分級醫療打下基礎。這個措施也在疫情期間發揮極大作用,當醫師能看到病人的病史與旅遊史,就能做更準確的判斷。(24:10) 疫情帶來的變化也加速了健保快易通 APP 的使用,下載數從最一開始的 23 萬突破至 1000 萬人。署長直言,與五大電信公司合作後,讓手機認證更加快速方便。健保快易通不僅能查閱過去三年就醫的資料,下載健康存摺的功能也能幫助了解家中長輩的病症、照顧健康。SDK 健康服務的概念:讓健康存摺的資料運用最大化 (26:59) 健康存摺是醫療院所上傳給健保署,健保署再將資料回歸於民眾。署長表示,「台灣有許多關於醫療的新興科技,當生技公司取得民眾的同意獲取資料,便能進一步提供相關服務給民眾。」藉由健康存摺 SDK, 產業端能夠運用資料開發更多健康照護服務,回饋到讓民眾有感的生活及健康改善,並強化慢性病危險因子的控制與管理,達到健康促進、預防疾病,減少醫療資源使用,維護健保永續經營。在推動 SDK 健康服務連結時,最重要的即是個資的保護。在資料授權過程中,即使透過 SDK 介接第三方 APP 服務,民眾對於自身健康資料,依然保有高度的自主權。(37:51) 曾被譽為「對醫界最友好的署長」, 在節目的最後李伯璋署長也直言:「現在是關鍵時刻,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做好分級醫療。」署長相信,重點不是把壓力都放在醫院與醫療人員身上,落實分級醫療與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是當前最重要的政策。在尊重醫療專業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並將醫療資源妥善分配,才是全民之福。了解更多 SDK 健康服務連結 | daily-weekly |
【散文】《浯島潮聲:金門文學讀本》:焦桐 〈貢糖〉 | 文:焦桐〈貢糖〉部隊剛移防金門時她每天都會寫一封情書給我,如此半年,忽然就音訊杳無。我心知肚明,她已經有了新的男朋友。我覺得快要罹患憂鬱症了。每天早晨醒來都失去起床的力量,不知如何鼓動勇氣去過新的一天。很難想像,如果金門沒有高粱酒和貢糖怎麼過日子?我幾乎夜夜喝高粱酒,喝酒時含淚想念著戀愛三年的芭蕾舞女伶;也常常吃貢糖,那糖份似乎,能瞬間幫助人暫忘痛苦。我在金門居住過十八個月,這輩子的貢糖配給,恐怕早就消耗光了。貢糖是一種花生酥糖,名稱的由來和「貢丸」一樣。為求糖質綿密細緻,製作過程需加以搥打,閩南語搥打音「貢」。貢糖就是打出來的花生糖,反覆搥打碾壓,將炒熟的花生和上煮熟的麥芽糖漿,搥得細碎,再包餡、拉酥、切割、包裝。製作貢糖頗為複雜,大致是炒花生,熬漿,拉酥等步驟。炒花生是有講究的,要炒到香氣最飽和的臨界點:撥開花生仁觀察,花生仁中心出現溝縫,顏色呈淡黃色才是。接著是熬漿,用砂糖和麥芽糖加水熬煮,兩者混合的比例和火候都關係到口感;熬煮的過程中,要持續攪動,令麥芽糖勻散,也避免黏鍋底。最後,脫膜的熟花生倒入膠稠的糖漿中攪拌混合,花生與糖的比例大約是二比一,擀碎,輾壓成片狀,包入花生粉、芝麻、蒜泥、精鹽等內餡,拉長起酥,以條尺規範,切塊。從前,是將花生和糖漿攪拌均勻,在石塊上反覆搥打;這工序最勞累,要在糖膠完全冷卻凝固之前,將一顆顆花生打碎成粉,混合糖膠。糖膠須保持溫度才利於操作,如果溫度過高,擀起來不酥;過冷,一擀即碎。現在已用電腦選料,自動化焙炒,脫膜,過濾不良品,溫控煮糖,壓碎及整形,切割,自動化包裝。金門降雨量不多,日照強,蒸發快,蓄水力又弱,常處於缺水狀態。地質主要由花崗片麻岩構成,全島覆蓋酸性強的砂土與紅壤土,缺乏腐植質,僅適宜種植較耐旱的雜糧性作物如花生、高粱、小麥等。特殊的風土條件,造就花生粒小密實,油脂較高,口味飽滿濃厚。不過金門產的花生已不敷所需,大部分仰賴台灣進口。這麼多年了,金門貢糖的口味和世事一樣多變。從最初的原味、香酥、豬腳、鹹花生,愈趨多樣,諸如蒜味、芋頭、抹茶、肉鬆海苔、黑芝麻、咖啡等等。豬腳貢糖用麥芽糖包裹花生酥,有點黏牙,濃,卻化得開。我心儀的貢糖是鹹酥和竹葉兩種口味,鹹酥貢糖外脆內綿密,牙齒輕觸即碎,裡面的花生粉四散在嘴裡,溫柔黏貼於舌頭,回憶般慢慢溶化。竹葉貢糖外覆一層麻竹葉,輕淡竹葉香擁抱著花生酥,乃小金門「金瑞成貢糖店」所研發。在金門,我常吃的貢糖品牌包括「名記」、「金瑞成」、「天工」、「聖祖」, 它們伴我度過悲傷的歲月,覺得未來還會有歡樂的希望。將名記發揚光大者是第二代傳人陳金福,金門貢糖創始者「命師」陳世命先生的四子,立號「陳金福號」, 堪稱老字號,新品牌;原來的名記則由三子陳金慶經營。金瑞成起先在小金門林邊村,乃洪金造、林瑞美夫妻在一九六○年創立,也是家族式經營;一九九八年開在八達樓子旁,這棟洋樓融合了巴洛克和閩南風格,是小金門最大的貢糖店。店內最出名的就是竹葉貢糖,他們選料時即區分等級,最好的原料用來生產竹葉貢糖。最初,貢糖是金門人的茶點,均為家庭式的無名小工廠製作,產品直接就送往茶桌 (老人茶坊) 銷售。一九五九年第一屆全國商品展獲最優等之後聲名大噪,成為士兵退役返台必備的伴手禮。從前金門人吃貢糖有搭配油條的辦法,「紅菸蕃仔火,貢糖油炸果」, 油條冷卻後,對折,夾入一塊貢糖。後來更有「春捲包貢糖」、「饅頭夾貢糖」等新吃法。貢糖源自廈門,在金門發揚光大,兩地的貢糖頗有不同。金門的製作比較精緻,廈門的貢糖則是含糖份較高。金門製作貢糖的技藝也傳入台灣,羅東「金少爺西餅」的古早味貢糖就令人欣喜。在我們居住的球體上,多數生物像蕭伯納那麼嗜愛甜食,然則糖最初的角色是藥物,它在藥房裡很有地位,法國有句老話說某人缺乏某種要緊的東西,就說「像沒有糖的藥劑師」(like an apoghecary without his sugar)。二十世紀人類飲食習慣最大的變化之一,是糖。以美國為例,他們每年平均吃下一百四十五磅的糖,相當於每天二十八茶匙。二十世紀初,糖還是奢侈品,當時的美國人平均消費量是每年五磅,一個世紀之間,每個人吃糖增加了二十九倍。貢糖不只是糖,它咬即碎,含即溶,美學性質像愛情,容易破碎,破碎後足堪回味。不知道為什麼,即使只看到貢糖的圖片就會流口水,我愛它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若非血糖偏高,我下半輩子只吃貢糖。除了要花錢買,貢糖毫無缺點。作者簡介:一九五六年生於高雄市,「二魚文化」公司、《飲食》雜誌創辦人。已出版著作包括散文《暴食江湖》、《味道福爾摩莎》、《蔬果歲時記》、《為小情人做早餐》、《慢十天下》, 及詩等等三十餘種,作品被譯為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在海外出版,其中日譯版《味道福爾摩莎》長居日本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專事寫作。賞析:石曉楓焦桐寫詩,並以飲食散文知名,在其《台灣舌頭》、《台灣味道》諸書中,皆有金門飲食的相關書寫,從篇章中可見其對於高梁、貢糖的情感根基,多半源於外島服役期間遭當時的女友「兵變」, 金門高梁與貢糖,或曾給予年輕的詩人不少撫慰。本文選自《台灣舌頭》(2013)(該書與《台灣味道》(2009)、《台灣肚皮》(2012) 並稱為焦桐的「台灣味道三部曲」), 寫甜食先由女友移情別戀的苦澀起筆,卻不耽溺於自傷自艾,第二段隨即轉以中性筆調,條理分明地歷敘關於金門貢糖的那些事兒,此處虛懸一筆,別有用意。焦桐專注於介紹貢糖的名稱由來 (關於此部分應該另有說法)、繁複的製作過程、金門特殊的風土條件如何造就、其後貢糖又開發出了哪些口味,以及在地最知名的品牌、陸續研發出來的多種貢糖吃法、金門貢糖與發源地口味的比較等等。從夾敘夾議的行文中,可見作者除了服役期間之外,其後往返金門數回,應當持續做過詳盡的田野調查 (或者資料查詢), 例如言及金門貢糖的知名品牌時,包括家族歷史、店面風格等多能娓娓道來;言及金門人吃貢糖搭配油條的吃法,也能捻出「紅菸番仔火,貢糖油炸果」的俗諺,凡此增添在地人情風味之筆,為文章增色不少。同時不可忽略的是,開篇的情感線在文中若隱若現、起伏跌宕,例如「這麼多年了,金門貢糖的口味和世事一樣多變」, 此段一方面開展關於貢糖味覺的差異性比較,另一方面扣回主題,念念不忘影射情傷變化之倏忽。又言及鍾情於鹹酥貢糖的原因時,提到乃因其「外脆內綿密,牙齒輕觸即碎,裡面的花生粉四散在嘴裡,溫柔黏貼於舌頭,回憶般慢慢溶化」, 讀者閱之除了口舌生津之外,也不免如作者般觸物感懷,隨之浮想連翩。但沉浸未久,焦桐又給出了吃貢糖還能予人「覺得未來還會有歡樂的希望」之語,以開朗心態沖淡可能稍微濃郁的傷感。至於結語提及糖亦是藥,貢糖卻不止是糖,「它咬即碎,含即溶」、「容易破碎,破碎後足堪回味」等語,呼應首段的情感綿延,用意相當顯豁。唯節制仍是作者本色,末以幽默語調作結非常漂亮,經此調配文情乃能起伏跌宕,一如金門貢糖之層次多重。寫食物亦寫情感,自是飲食散文本色。焦桐《台灣味道》中另收有〈金門高粱酒〉一文,讀者可參看。相關書摘 ▶【散文】《浯島潮聲:金門文學讀本》: 洪玉芬 〈遲來的嫁妝〉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浯島潮聲:金門文學讀本 (詩歌、散文卷)》, 金門縣文化局出版作者:管管、許水富、寒川、白靈等 編者:石曉楓、吳鈞堯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金門文學讀本》並非突然性讀品。金門因戰地屬性,塑造為一組密碼,舉凡碉堡、大砲等,都是窺奇對象。開放觀光以及兩岸小三通以後,密碼逐次開解,可惜多以特產或新興觀光主題為主。二〇〇三迄二〇〇五年,文化局出版三套「金門文學叢刊」, 前縣長李炷烽在出版總序裡說:「希望金門文學叢刊,能夠走進每個鄉親的家庭跟心靈,開啟全民閱讀風氣,在濃烈的書卷氣裡體會分享與感恩的真義,讓海內外鄉親得以從文學中親近金門」。巧合的是二○○六年四月三十日,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李奭學在《聯合報》讀書人版,就國立編譯館主編,五南圖書印行,編撰小說、散文、新詩等,各四冊的「青少年台灣文庫」文學讀本,提出看法,「〈總序〉裡提到文學性及台灣性,是青少年台灣文庫的編輯方向...... 然而,我另外也覺得文庫編得有些弔詭:名冊之中,幾乎看不到金馬作家的身影」。故而提金門文學與灌溉,便不能不感到危機,尤其全球化時代,本土教育成為顯學,金門地域邊緣性很可能造就文學的邊緣性,更有需要全盤思考當下金門文學,該怎麼被看見、被閱讀,被重新發現,這是金門文學讀本誕生的近因。讀本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石曉楓、作家吳鈞堯擔任主編,經由嚴謹審核與定義,收錄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三十家;文本、作者簡介與賞析共列,一次性、全面性,介紹當下富有代表性的金門籍作家,以及與金門淵源深刻的作家。我們無意一新耳目,而織錦已然存在的作家與作品,在一個新的文學年代出發,再去找新的文學地址。【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日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 daily-weekly |
香港消委會檢測19款泡麵「營養、安全」,台灣3品牌獲最高分(附食用提醒) |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消委會) 二月出版的《選擇》月刊,就 19 款即食麵進行測試,最終有 4 款非油炸的即食麵獲 4.5 顆星最高分,其中 3 款是來自台灣的即食麵。香港消委會今次就營養、食用安全和品質,測試了 14 款油炸即食麵和 5 款非油炸即食麵。總評分的比重如下:麵餅的污染物含量 (40%)、其他成分的污染物含量 (15%)、營養素含量 (40%)、酸度 (5%)。根據測試結果,4 款獲得最高 4.5 顆星評分 (最多 5 顆星) 的即食麵為 KIKI 蔥油拌麵、好食樂 Howsler 老媽拌麵 (蔥油開洋)、過海製麵所 曾拌麵 - 麻油椒香,以上三款麵來源地均為台灣,另一款獲最高分的是 Maruchan Seimen Miso Flavor Instant Noodle, 來源地日本。而獲 4 顆星評分的即食麵,則包括養養 YumYum 冬蔭功麵 (酸辣蝦湯麵)〔來源地泰國〕、三養 Samyang 辣雞味芝士撈麵〔來源地韓國〕、農心 Nong Shim 辛辣麵〔來源地韓國〕。3 款香港人較常接觸的即食麵,福字 Fuku 上湯伊麵〔來源地越南〕、日清食品 Nissin 出前一丁麻油味即食麵〔來源地香港〕、公仔 Doll 公仔麵 麻油味〔來源地香港〕, 則分別獲總評分 3.5 顆星、3.5 顆星及 3 顆星。所有樣本鈉含量都超過每餐攝入上限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 4 款麵的總評分已接近「滿分」5 顆星,但所有 19 款受測試的即食麵,如食用整 1 份 (連湯 / 汁帶麵), 其鈉含量 (19 個樣本的鈉含量為 1,509 毫克至 2,477 毫克), 已超出成人建議每餐攝入上限 (世衞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少於 2,000 毫克鈉,1 日進食 3 餐的成人,每餐的鈉建議攝取上限約為 667 毫克), 而當中 9 款樣本更高於成人每日的建議攝入上限。香港消委會提醒,雖然人體需要適量的鈉以維持體液平衡及神經傳送等身體機能,但如長期攝取過多鈉,有機會影響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及腎病的風險。而除了鈉,即食麵的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亦不容忽視,9 款樣本食用 1 整份所攝取的飽和脂肪已高於成人 1 餐限量。19 款即食麵總評分 (非油炸麵排在後列) 即食麵食用建議香港消委會表示,測試顯示即食麵普遍高鈉高脂,消費者進食時,可參考以下建議:
(香港消委會) | daily-weekly |
人類惰性成就無限商機,美耶APP開創居家懶美服務配送先驅! | 宅經濟當道,美耶立志打造居家懶美事業中的 Uber!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大眾生活型態也更為 e 化,在食、衣、住、行、育、樂上都能在手機上完成,「以數位推動傳統實體產業,勢必是當前趨勢,國外很多服務都能宅配到家了,我們也可以試試!」 美耶執行長蔡嘉純在疫情期間發現電商平台業績飆升,外送行業光速成長,當 Ubereat 開始連保養品都能外送,進而萌生了創辦美耶的想法,為了實踐將「美」外送到家的這個概念,美耶開始以新零售模式掀開懶美產業全新篇章。一鍵預訂,把美送到家!不用出門也能輕鬆變美!大眾對於美容產業的需求,平時想做指甲、接睫毛打扮自己,或想全身按摩放鬆一下,卻礙於疫情能避免就盡量不出門,舉凡各式到府行業,順應消費型態轉變,業績平均成長約 5 倍!打造一個結合線下實體產業,與線上消費模式的 O2O 平台,來解決對居家生活服務需求端的阻礙是必然的事,於是一鍵預約到府的「美耶」APP 就此誕生。美耶為全台首個提供一站式生活居家到府服務 APP, 搭起了消費者端與技術服務間的橋樑,主要提供媒合服務,平台內有多元服務項目,對內也提供專業教學課程,來維持優良服務。美耶期望以數位推動實體產業,在後疫情時代下,打造全新居家服務市場經濟、新型態懶美服務事業中的 Uber! 第一個考驗: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美耶目前在雙北地區簽下了 200 多位服務人員,也在今年第三季正式開通桃竹中地區,但其實招募上並不順利,美耶遇到的第一個考驗:顧客及服務人員端之間的平衡以及品質該如何拿捏?「若服務品質不好,即使方便顧客也不會回流,先解決服務人員端的問題,加大招募力度,更要最大化提升服務品質!」為了解決能力參差不齊問題,蔡嘉純決定與國家級美容協會專業級講師聯手,共同制定了一套標準化考核制度、專業培訓,來維持服務品質達水準之上。針對各項目服務人員,會有難易程度不同的培訓課程,標準化每位服務人員的技術程度。進入平台前,會先經過「書面」及「實操」檢核,由資歷近 20 年的培訓講師進行審核,這樣一來,便可先排除缺乏基礎的人員,相對減少後續培訓的時間成本。「解決了平台內服務人員能力素質控管問題,且全套培訓課程是個人化動態調整,能大幅增加內部培訓效率」蔡嘉純分享著,改善了招募困難,衍生出另一個問題:要如何使服務人員持續精進自我能力,並讓平台整體服務素質持續上升呢?客製專業培訓,學習一技之長不用花大把冤枉錢!想要長遠經營「以服務為產品」的美耶,就必需有個完善對策,執行長蔡嘉純與國家美業協會資深講師楊嘉欣合作,制定出一套考核制度,並配套獎勵機制,以 1+1 的模式,來鞏固提供優質服務的技術資源。首先,會依據考核成品,將服務人員分級:A+、A、B、C, 各別針對不同等級,搭配適合程度的培育課程,包含 1-3 個月的學科及術科訓練,提升硬實力;不定期舉辦各種研習課程,請外部講師授課,讓平台內的服務人員能夠吸收各面向新知。如此,便可提升均質,同時鞏固平台服務品質。除了學習資源協助外,執行長蔡嘉純表示「藉著獎勵誘因,來增加服務人員提升品質的動力」, 針對分級配有不同的業績抽成比例,等級越高、業績抽成比例越高,以此鼓勵努力升等;以高品質服務,增加消費者使用頻率,同時有業績抽成,形成互惠循環。美業 UBER 項目持續擴大,極致懶美體驗就在美耶!美耶前期以女性高剛需的美甲美睫作為切入點,未來更會新增按摩、清潔等全方位懶人服務,期盼以此新型服務模式成為全台最方便的居家生活服務平台。並以清晰易懂的 APP 介面,讓消費者輕鬆直覺下單,即時預定也能外送服務到家,下班預約、到家享受,就是這麼方便!本文章內容由「美耶」提供。 | daily-weekly |
永續投資2022上半年成長近1200億美元,安聯投信如何陪伴投資人邁向永續之路? | 永續投資是全球主要資產管理業者的共識,翻開安聯環球投資最新出版的永續發展暨盡職治理報告,以「形塑未來 邁向永續之路」主題,確保客戶、安聯營運發展和社會都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安聯環球投資將「永續投資」定義為:在投資組合標的選擇與管理時,符合 3 大要素,一是對環境或社會具有正面貢獻,二是對環境或社會不存在顯著性的傷害,三是所投資的企業須遵循良好的治理原則。「目前已到了投資人期待永續理念,能轉化為投資決策的轉捩點!」安聯環球投資全球永續暨影響力投資總監 Matt Christensen 指出,正是這種思維,引領安聯環球投資在過去一年之內,建置了永續投資團隊,展現專業能力,更為關鍵的是,促進公平成長的機會。聽到「永續投資」, 投資人可能不禁要問:對企業股價或自身的資產配置,有什麼優勢?具體而言,落實 ESG, 就是環境保護 (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Social) 以及公司治理 (G,Governance) 三大面向,可以幫助企業達成降低成本、提高營收兩大優勢。以「降低成本」來說,隨著愈來愈多投資人希望將資金配在 ESG 企業,ESG 表現佳的企業更容易取得資金,不僅是股票市場,更出現在貸款市場,以歐洲而言,已經出現企業簽署貸款協議時,利率會根據第三方機構所給予的 ESG 評級更動,換言之,如果該企業的 ESG 評級在隔年上升,貸款利率就會跟著調降,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第二大優勢則是「提高營收」, 當公司成長遭遇瓶頸,可以從 ESG 角度思考該如何突圍,舉環境保護 (E) 為例,有企業會透過建立污水管理系統、環境管理系統等設備,增加營運效率;而在社會責任 (S) 面,不少矽谷科技巨擘投入相當多的資源來留住好人才,平均生產力跟著提高,由此可知,企業愈認真投入 ESG , 長期營運效率、營收目標就愈可期。看見美麗世界 安聯投信永續系列基金陪伴投資人前行永續的思維不僅讓企業升級,也讓投資人的資金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安聯投信持續構建「安聯投信永續系列基金」, 以境外基金來說,2022 年一舉拿下 SMART 智富台灣基金獎全球股票型基金獎、海外 ESG 基金獎兩項大獎,這是如何辦到的?* 答案是:在全球成長股中,積極尋找永續契機,該基金運用「多重把關機制」, 選擇投資標的時,先排除營收以菸酒、色情、武器及賭博為主的企業,再運用 SRI (Sustainable & Responsible Investment) 產業最佳策略,為企業打分數,不只審視財務狀況,夠永續、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CSR, 才有機會進入股票池,唯有兼顧結構性成長、高品質、價值面的個股,才能獲得經理團隊的青睞。投資永續 打造正向影響力 — 安聯全球永續發展基金 (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而在安聯投信發行的境內基金中,成立於 2006 年 10 月 11 日的「」, 是第一檔以新台幣計價、放眼全球的綠能趨勢基金,基金的產業配置上,聚焦環境污染控制、替代能源運用、淨化用水作業三大投資主軸,並尋找最可能受惠於相關主題的股票。當一家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為人們實現更永續的未來,就更有能力面對未知的挑戰,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投資報酬機會,這也是永續投資的良性循環──包括,以及的「安聯投信永續系列基金」, 致力陪伴投資人邁向永續之路,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資料來源:SMART 智富台灣基金獎,2022, 為本基金 A 配息類股 (歐元) 級別獲獎 > 安聯投信:留給孩子美麗的天空 才是真正的富有 > 安聯投信: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 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是互補還是衝突?> 碗盤裡的危機:從糧食系統缺失發掘潛在投資契機 > 永續地緣政治風險下,歐洲能源轉型的契機何在? | daily-weekly |
2024開春浪漫電影《愛愛愛上你》:看一群人用最笨拙的方式,上演最真切的幸福 | 文:老王爛俗的開,通俗的轉折,慣俗的結尾,但就是這份俗氣,才讓我想到,原來生活中就是需要這樣的一種老梗。通俗公式卻誠意十足《愛愛愛上你》(Anyone but You) 有著最老套的愛情喜劇開場,男女主角一見即來電,卻因誤會而彼此心懷芥蒂,陰錯陽差下再次相遇,展開一場相愛相殺的過程。最終發現彼此是生命中的摯愛。通俗,卻好用。電影中 Sydney Sweeney 好不吝嗇地展示自己姣好的曲線,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白牙;而 Glen Powell 也再次展現他羨煞旁人的線條與直男性格。老實說 Glen 真的很適合這類作品,他之前的《老闆送作堆》(Set It Up) 我也是笑著看完的,都是很舒服的愛情喜劇。沒有過多的政治正確,適當的種族玩笑,一點點的黑色幽默,都讓作品顯得不那麼正向,卻讓人心情美好。出乎意料的好表現電影改編自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的創作的劇本《都是男人惹的禍》(Set It Up), 可能是劇組全都到澳洲拍攝又租郵輪直升機的,以愛情喜劇來說,2500 萬的成本並不便宜,但卻在全球收穫了破億的票房表現。電影中在一些橋段置入了致敬莎士比亞的台詞標語,角色間的某些對話也是充滿衝突但又富含思考性,一度讓我想起我特別喜愛的《對面惡女看過來》(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 同樣改編自莎翁名劇。可以感覺得到《愛愛愛上你》更加現代並收斂了戲劇上的誇大張力,不敢說這是一件好事,但相信這是個相對安全的做法。另一個令我驚豔的部分在於,電影花了不少篇幅去描繪兩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無論是對人生的計畫,親子關係或是內在的芥蒂,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角色在該有情緒時的焦躁感。這點在 Sydney 身上尤為明顯,但也是這份焦躁感,讓角色更貼近現實,更有立體度,也更容易讓人帶入。若要說起一點遺憾的話,那恐怕是即便多次提起,電影中仍舊沒能好好解釋 Glen 與母親的關係,能從台詞與表情中感覺到這段關係是 Glen 生命中非常特別、難以觸及的。但很可惜的是,電影未能為我們揭開那層薄簾,留下了許多想像。生活,需要一點通俗《愛愛愛上你》是一部非常公式化的作品,他公式化到你即便沒看過,也能對於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猜到八九不離十,但就是這樣的公式化,才讓我想起,電影有時候是需要讓我們放鬆的,是需要讓我們好好大笑,好好放空,好好安靜下來享受一段有些甜膩,卻又令人稱羨的時光的。那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未能擁有的東西,透過電影,存在於我們的腦海、心靈裡,激發著我們的創意,憧憬與想像。當然不鼓勵每個人將生活活得像是電影一樣,但在人生中,誰不是正在主演著自己的電影,難道我們的電影充斥的會是工作、枯燥的交際、呆版的兩點一線嗎?電影中 Glen 指導著 Sydney 的父親學習跳水,即便在白髮蒼蒼的年紀,Sydney 的父親仍舊能在生命中找到新的樂趣與可能性,而這些都來自於一次又一次再平凡不過的日常,而我們又怎麼做不到呢?將《愛愛愛上你》當成一次快速充電的假期,不需要矯揉造作的詞藻,不需要話中有話的心計,同樣也不需要堪稱完美的臨場演出。這是一群笨拙的人,用最笨拙的方式,上演著笨拙卻真切的幸福。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通俗卻令人發笑《愛愛愛上你》/《Anyone but You》 | daily-weekly |
樂天桃猿抵宮崎備戰軟銀鷹:林耀煌先發外野對軟銀一軍,林智平獲指定打擊,教頭期待頂替陳俊秀 | 宮崎歡迎樂天桃猿到訪,盼與台灣交流更緊密 (中央社) 中職樂天桃猿隊昨天 (23 日) 抵達日本宮崎備戰交流賽,宮崎觀光局長川畑敏彥到機場迎接,他表示,台灣是宮崎非常重要的夥伴,桃猿隊教頭古久保健二也盼台灣與宮崎連結更緊密。桃猿隊 24 日將與日職軟銀鷹隊交手,25 日與歐力士猛牛隊打交流賽,桃猿隊包機抵達宮崎時,宮崎官方也贈上花環歡迎桃猿隊。宮崎觀光經濟交流局局長川畑敏彥表示,宮崎是經典賽日本武士隊、職業棒球隊、足球隊等的訓練聖地,「非常期望大家可以在宮崎達到很好的訓練成果。」川畑敏彥指出,台灣是宮崎非常重要的夥伴,宮崎與桃猿隊主場所在的桃園市之前簽訂了友好交流協定,進行各項交流活動,「希望透過這次交流活動能替宮崎宣傳,有更多台灣旅客造訪宮崎,也希望樂天桃猿隊可以透過這次交流賽收穫果實,最後拿到總冠軍。」桃猿隊代表接受贈花的有領隊川田喜則、總教練古久保健二、隊長林立及啦啦隊女孩十元,古久保健二表示,這次交流賽能夠舉辦真的很感謝宮崎,「希望這次比賽能讓這批選手有所成長,也能讓台灣和宮崎的連結更加緊密。」古久保健二強調,這 4 天在宮崎相當珍貴,希望球員好好享受,「要從台灣大賽勝出,首先從這邊踏出第一步。」20 歲林耀煌先發外野對軟銀一軍 (中央社) 中職樂天桃猿隊今天與日職軟銀鷹隊一軍陣容對戰,年僅 20 歲新秀林耀煌先發,教頭古久保健二表示,林耀煌展現出積極出棒、掌握打擊節奏,希望他可以帶給球隊好的影響。林耀煌是 2022 年中職季中選秀桃猿隊第 5 指名,雖然還沒有一軍經驗,不過這次春訓獲得相當多機會。之前先是跟球隊去石垣島與日職羅德隊打交流賽,這次日本宮崎交流賽也出現在全一軍陣容中,並在今天對軟銀的比賽獲先發機會,打第 7 棒、守左外野。賽前桃猿隊總教練古久保健二表示,林耀煌之前在隊內紅白戰時敲出 3 支安打,尤其第 1 球都積極出棒,打擊節奏掌握得非常好,「希望他身為年輕選手可以有好的表現,帶給球隊好的影響,讓球隊活絡起來。」打擊教練鍾承祐則表示,林耀煌以打擊見長,打擊穩定度好、也有力量,擊球品質也不錯,因為之前在紅白戰打得不錯,因此被帶到宮崎名單中。鍾承祐指出,林耀煌在春訓的打擊表現不錯,只差在經驗不足,「阿公 (古久保健二) 帶他來有他的用意在。」不過林耀煌還沒有一軍經驗,今天就要對上軟銀一軍陣容,對此鍾承祐說:「新人對上日本球隊難免會緊張,只有告訴他直球要跟好,賽前不用給他太複雜的想法,賽前練習就是多做,讓他把事情簡單化。」林智平先發,教頭期待頂替陳俊秀 (中央社) 中職樂天桃猿隊今天在日本宮崎與日職軟銀鷹隊交手,雙方都推出全一軍陣容應戰,其中 38 歲老將林智平獲得先發機會、指定打擊,教頭古久保健二期待他可以頂替陳俊秀的位置。樂天桃猿隊今天推出左投陳冠宇先發,先發打序分別為陳晨威 (中外野)、林立 (二壘)、梁家榮 (三壘)、廖健富 (一壘)、林承飛 (游擊)、林智平 (指定打擊)、林耀煌 (左外野)、成晉 (右外野)、嚴宏鈞 (捕手)。其中第 6 棒林智平雖然去年在一軍機會較少,不過桃猿隊今年春訓第一場對外實戰就被排進先發打序。桃猿隊總教練古久保健二今天受訪時表示,「去年林智平在二軍保持很好的狀態,後期上一軍後打擊部分也很好。」古久保健二指出,由於去年一壘手主力陳俊秀還在,林智平的位置相對有受到壓縮,不過陳俊秀本季轉戰中信兄弟,內野多出空缺。古久保健二表示,林智平可以守一、三壘,「相信他可以頂替俊秀位置,加上打擊也非常期待。」軟銀鷹隊今天也是推出全一軍陣容應戰,打序分別為周東佑京 (中外野)、今宮健太 (游擊)、柳田悠岐 (右外野)、山川穗高 (一壘)、近藤健介 (左外野)、栗原陵矢 (三壘)、華克 (Adam Walker)(指定打擊)、牧原大成 (二壘)、甲斐拓也 (捕手), 先發投手為大津亮介。 | daily-weekly |
安聯投信在宜蘭壯圍種下1000棵樹的承諾 ,攜手永續夥伴為下一代守護海岸和天空的美麗 | 真正的富有,該是什麼樣子?是留給孩子美麗的天空,是彎腰拾起地上的垃圾,是在塵土飛揚中,種下黃槿、海檬果、草海桐、水黃皮、林投等防風林樹苗,讓 1000 棵樹茁壯、列陣,穩住消逝的海岸線──致力保護並增進客戶資產的安聯投信,攜手台灣林業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林務局,以及永續夥伴好事交易所、寶島淨鄉團,到宜蘭縣壯圍鄉大福村種下「安聯投信公民森林」, 同時淨灘,還給海岸原有的風貌。> 安聯投信:留給孩子美麗的天空 才是真正的富有善用數位創新 與永續夥伴同行走在永續投資的道路上,安聯投信的母公司安聯環球投資自 2007 年起便是首批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 的 50 家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在 PRI 的所有評分項目均獲 A 或 A + 的高評級肯定;2021 年,進一步參與「一個地球資產管理者倡議」及「淨零碳排資產管理者倡議」, 同時發布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CFD)」年度報告,是全球金融服務及永續發展的領導品牌。安聯環球投資擘劃出氣候變遷、地球限度、包容性資本主義三大永續投資主軸,落實在台灣,這一次安聯投信 Green Tour 永續行動,是針對因乾旱或颱風影響而需要補植的區域,由林務局指導,讓安聯投信員工拿起鏟子,挖地、植下樹苗,再夯實土地。植樹、淨灘後,說,艷陽下,儘管揮汗如雨,能種下保衛台灣海岸線及後方耕地的防風林,再沿著海岸淨灘,打理出乾淨漂亮的沙灘,心裡無比富足;這一次安聯投信的 Green Tour 永續行動,要特別感謝林務局,以維護生態保育為前提,推動林業資源合理利用,並促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安聯投信的永續夥伴「好事交易所」2021 年提出「公民森林行動群募計畫」, 發起全球第一座由公民群募種下的海岸森林,並透過數位創新的方式,讓每棵樹木能即時線上觀測──這樣的行動,讓好事交易所在 2022 年獲得堪比「東方設計奧斯卡獎」之稱的「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 肯定,日本優良設計獎更盛讚公民森林「創建了永續未來發展的廣闊前景」。最美的風景 是為下一代守護美景的心「在淨灘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寶特瓶、塑膠製品,其實是來自於別的國家,這讓我們領略到:地球是圓的、海洋是相通的,環保行動不是靠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必須結合地球村的每一分力,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說。而這一次安聯投信 Green Tour 永續行動的另一重要永續夥伴「寶島淨鄉團」, 創辦人林藝特別帶領了寶島淨鄉團,陪伴安聯投信員工一起淨灘,林藝說:「淨灘最大的原則是留下本屬於大自然的,譬如可以自然分解的漂流木、沙石、草、椰子、海漂鞘等,同時拾起大自然不能分解的,像是可回收標的、大型廢棄物、一般垃圾,寶島淨鄉團希望與大眾一同身體力行改變,也相信世界上最美的風景不是美景本身,而是每一顆願意守護美景的心!」2021 參與逾一萬場股東大會 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翻閱安聯環球投資最新發布的「永續發展暨盡職治理報告」, 身為主動式資產管理業者,安聯在股東大會上積極行使投票權,2021 年共參加 10,191 場股東大會的投票,並與氣候參與改善成效 (Climate Engagement with Outcome) 策略有關的高碳排公司強化氣候相關的互動與公司治理,進而帶來影響;2021 年也參與了「淨零碳排資產管理者倡議」, 以創新思維重新配置資金,大力支持氣候轉型、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秉持主動的精神大步邁進,表示,從 2021 年的「公民森林行動群募計畫」, 到 2022 年上半年參與的「Re-Action100 地球解方─2022 永續設計行動高峰會」, 以及下半年 Green Tour 永續行動的植樹、淨灘,都是安聯投信呼應集團永續治理方針的具體行動;放眼下一步,安聯投信將透過社會創新的方式,與好事交易所投入復育有「超級未來食物」之稱的原生種作物台灣油芒,回饋台灣原住民聚落與經濟,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更讓主動永續的精神,深植、萌芽於這片土地。> 主動讓投資發揮影響力 - 永續投資 下一代更好 > 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是互補還是衝突?> 碗盤裡的危機:從糧食系統缺失發掘潛在投資契機 > 永續地緣政治風險下,歐洲能源轉型的契機何在? | daily-weekly |
「屠龍小隊」部分成員承認策劃殺警,稱曾赴台受訓 | (中央社) 名為「屠龍小隊」的「反送中」運動激進組織曾策劃用槍械及爆炸品殺害警員,案件正在審訊中,據報導,小隊多名成員供稱曾赴台灣接受退伍軍人的軍事訓練。綜合本地媒體報導,相關小隊成員與另一名激進組織成員當時計劃於 2019 年 12 月 8 日民間人權陣線舉行遊行時,以槍械及爆炸品殺害警員。在行動前後,8 人先後被警方拘捕,之後遭起訴「串謀爆炸、管有爆炸品、管有槍械、串謀作出恐怖主義行為、協助和教唆製造爆炸品」等。報導表示,8 名被告已各自承認不同罪行,其中「屠龍小隊」組長黃振強和成員彭軍壕、另一激進組織成員吳智鴻承認「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罪,這種罪行屬於反恐條例範疇。據報導,在 22 日的審訊中,吳智鴻、彭軍壕及張堅順等人承認,當年 9 月中下旬曾前往台灣參加由退伍軍人提供的軍事訓練,訓練體能、格鬥、槍械等,所有費用由另一名男子資助。他們又曾在香港西貢測試手槍及 AR15 長槍,遊行前夕組裝了土製炸彈,當中有百根金屬釘,可在 400 公尺範圍內高速射出。 | daily-weekly |
立法會就加快審議23條草案,傳成立小組委員會、資深議員為主 | (中央社) 據報導,香港立法會已就審議《基本法》23 條條例草案作準備,包括建議先成立小組委員會,日後正式成為審議草案的法案委員會。《星島日報》23 日在報導中表示,政府正就 23 條立法進行公眾諮詢,諮詢期將於 28 日結束,近日有立法會議員致函內務委員會,建議參考過往經驗,盡快在內會成立小組委員會,以便及早研究 23 條立法事宜,待條例草案在立法會首讀後,該小組立即轉為法案委員會。報導指出,立法會內會 23 日會開會處理有關建議,小組名單大概有 15 人,以資深議員為主,包括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廖長江、民主建港協進聯盟主席陳克勤、自由黨主席張宇人、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以及曾任保安局局長的新民黨藉議員黎棟國等。據報導,立法會此舉是要加快對草案的審議,提高效率。日前有報導表示,港府希望盡快通過《基本法》23 條草案,以免節外生枝。 | daily-weekly |
《給妮卡的三個願望》 :一本用眼睛看的爵士樂史,傳奇女爵妮卡對眾多偉大爵士樂手的貼身觀察 | 文:娜汀。德。科尼希斯瓦特 (Nadine de Koenigswarter) 那個時代,對於白人和有色人種一起出現在公眾場所非常不友善。妮卡曾經告訴我,當她陪孟克去美國南方演奏,挽著他的胳膊走在路上時,人們在路上會刻意過馬路到對面避開他們,甚至在他們經過時對著人行道吐口水。一位音樂家朋友也對我說:1955 年 3 月,35 歲的帕克因吸毒和酗酒而精疲力盡地向妮卡求助。帕克那時經常無法準時出席約定的演出,以至於連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鳥園爵士俱樂部也不敢找他。即使他的健康狀況壞到不行,但帕克仍拒絕住院。幾天後,他在妮卡的家裡去世,引起了媒體的瘋狂報導,妮卡還因此被捲入八卦媒體的輿論。那段期間,妮卡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小報的頭版,不管是與帕克之死有關,還是警方涉入的其他各種事件。其中一件「涉警事件」是妮卡陪孟克和查理。勞斯 (Charlie Rouse) 巡迴演出時發生的。他們開車前往巴爾的摩時途經德拉華州,妮卡在路邊一家餐館停車,下車要了一杯水給孟克。餐館老闆對孟克魁梧的身材和看似充滿敵意的沉默感到不安,於是報了警。州警迅速趕到現場,衝到孟克身上,不分青紅皂白就用警棍打他,在一旁驚嚇恐慌的妮卡,不斷懇求警察不要傷了孟克的手。當警察搜查賓利時,他們發現一些大麻,三個人都被帶到了警察局。妮卡說大麻是她帶的,最後被判處入獄三年。她提出上訴,經過幾年的法律訴訟後才被撤銷。孟克雖然沒有被指控,但他的「夜總會工作證」還是被吊銷了兩年。被住處的酒店經理視為不受歡迎的人,妮卡多次更換住所,從斯坦霍普搬到阿剛昆 (Algonquin), 最後又搬到玻利瓦爾 (Bolivar)。在玻利瓦爾,她買了一台史坦威小平台鋼琴送給孟克,孟克的公寓發生火災後,妻子和孩子都一起住進妮卡的飯店套房。這段期間,孟克用他的新鋼琴作了這些曲子〈Ba-Lue Bolivar Ba-Lues-Are〉、〈Brilliant Corners〉和著名的〈潘諾妮卡〉。妮卡和孟克之間,有種特別親近的情誼。1954 年,妮卡幫孟克拿回了「夜總會工作證」, 這個證件的吊銷,讓他無法在最精華的創作時期公開演出。他一拿回工作證,就立刻組了一個四重奏,在紐約的五點咖啡駐點連續演奏了六個月。這個傳奇四重奏,團員包括次中音薩克斯風的約翰。柯川,貝斯手艾哈邁德。阿卜杜勒 - 馬利克 (Ahmed Abdul-Malik) 和鼓手羅伊。海恩斯 (Roy Haynes)。妮卡帶她的女兒珍卡,和孟克的妻子內莉。孟克 (Nellie Monk) 經常跟著四重奏在美國和國外巡演。內莉後來回憶說到妮卡「是一個非常真誠的朋友,我們沒有太多這樣的朋友。她給了我們所需要的幫助。」妮卡最終厭煩了一直被飯店管理人員騷擾,她聽從孟克的建議,買了新澤西州威霍肯的一間房子,這是十年前由奧地利裔導演約瑟夫。馮。史登堡 (Josef von Sternberg) 建造的。孟克將這房子命名為貓村 (Catsville)。貓,指的是常在那裡出沒的所有爵士樂手們。然後又改名為貓屋 (Cathouse), 因為熱心於動物權利的妮卡收留了上百隻的流浪貓。這棟房子有很大的凸窗,可以遠眺曼哈頓中城和哈德遜河的壯麗景色。妮卡和她所支持的樂手們終於有了一個可以放鬆、創作、打乒乓球、休息、排練,和不管任何時間都可以即興演奏的地方。到了 70 年代,孟克的行為卻變得越來越怪異。那時他的許多樂手朋友都陸續過世,對他產生了不少的負面影響。多年前,一位記者問他想住在哪裡,他的回答是:一點一滴地,他逐漸退縮至自己的世界中。1973 年,他搬進了貓屋後,就一直待到生命盡頭。那九年裡,他幾乎沒有出過門,除了參加過三場在 1973 年至 1976 年間舉辦的音樂會。孟克並不是唯一一個在那間房子度過餘生的樂手。巴瑞。哈里斯因為肺炎養病,也應妮卡的邀請搬進了貓屋,到現在也還一直住著。孟克去世後,湯米。弗萊納根錄製了專輯《Thelonica》, 獻給孟克和妮卡。1986 年 12 月,妮卡在紐約《Daily Challeng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是紐約唯一一份專屬於黑人的日報,標題為〈記憶孟克〉: 當時同樣盡心盡力支持爵士樂手,本身也是樂手的法蘭西斯。波德拉 (Francis Paudras) 這樣回憶妮卡:到了 60 年代後期,妮卡用寶麗來拍立得照片拍攝、收集了大量樂手的照片。這些照片具有獨特和罕見的特徵,因為妮卡捕捉到這些樂手真正坦率、私密的情境,大部分照片是樂手在貓屋的時候所拍攝,而不是在公共場合拍的。當時妮卡正在寫一本書,想集結這些寶麗來照片,以及她在 1961 年至 1966 年間和大約 300 名樂手閒聊時,收集的願望。她問樂手們一個直白簡單的問題:「你的三個願望是什麼?」妮卡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示出當時黑人音樂家圈子的擔憂。大部份樂手的回答都脫離不了和音樂、愛情、金錢、工作環境、健康和家庭這些主題。妮卡就像童話故事裡的仙女教母一樣,用力收集這些樂手朋友們的願望。難道是希望知道願望後,進而幫助樂手,讓這些願望成真嗎?當時,出版商認為爵士樂愛好者太小眾,覺得妮卡的出版提議並不可行。所以這本書的發行計畫就暫停了。1988 年,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為了克林。伊斯威特 (Clint Eastwood) 的《菜鳥帕克》(Bird) 電影開幕式。那年 11 月,在她 75 歲生日的前幾天,她住院接受心臟三層搭橋手術,但在手術台上去世了。那天早上,她告訴她的孩子們,她能感覺到孟克和她最近去世的姐姐利伯蒂就在身旁。我與妮卡的最後一次談話,還是感受妮卡從沒丟掉過的幽默感。那天晚上她打電話給我,取消了我們在俱樂部的會面,她說因為她的電動開罐器壞了;她打算整晚為她 122 隻貓咪們,親手打開足夠的貓罐頭。隨著她的去世,爵士樂手們失去了一位摯友和超級支持者,妮卡的善意,智慧和自由無拘的精神的確照亮了這些樂手們的生活。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給妮卡的三個願望:300 位爵士樂手,一起。》, 黑眼睛文化出版作者:潘諾妮卡。德。科尼希斯瓦特、娜汀。德。科尼希斯瓦特、加里。吉丁斯 譯者:BbSs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一本用眼睛看的爵士樂史。 爵士樂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珍貴拍立得相簿。 傳奇女爵妮卡對眾多偉大爵士樂手的貼身觀察。 300 位樂手的許願清單,一整個世代的社會寫真。小說家 / 攝影家 / 爵士老行家 陳輝龍 熱情推薦,專文評介 | daily-weekly |
《60天重塑你的平衡感與肌耐力》:人類的行走方式,可以專門以「倒立鐘擺模型」這個理論加以說明 | 文:安保雅博、中山恭秀「平衡能力偏低」為主要的原因以兩腳站立和行走的人類,姿勢原本就不穩定人類被認為是從四腳走路進化而來的生物,而大多數的動物也是用四腳步行,以兩腳行走的動物相當有限,總是以兩隻腳走路的可能只有人類。然而,以四隻腳來支撐身體是非常穩定的,只要聯想到椅子就可以輕易了解吧!在空間中想要讓物體固定住,需要有三點以上的支撐點,當支點越多,物體在空間中的重心也就越穩定。三隻腳的穩定性也很高,就好比騎三輪車的情況,因為有三個支點所以摔跤的情況也比較少吧!如果改成用兩輪來支撐的話,則會變得不穩定。然而,人類在「步行」時,別說是用兩隻腳,用一隻腳都能夠支撐身體。人類的行走,可以專門以「倒立鐘擺模型」這個理論加以說明。關於倒立鐘擺模型,由於有點難以想像是什麼,在此先作一些簡單的介紹。所謂「鐘擺」, 即為時鐘的鐘擺,或是催眠師在五元硬幣上綁一條線,在你眼前開始搖擺的情況,這個狀態我們稱為鐘擺,將這個鐘擺倒著放置,呈現倒立狀態,故稱為「倒立鐘擺」。人類的步行與倒立鐘擺有相同之處。當人在步行時,首先用一隻腳踏出第一步,事實上這就是「向前傾倒的動作」, 也就是說「步行」這回事即為「跌倒」的開端。對此情況是否感到意外呢?在身體向前傾倒時,為了對抗身體傾倒的動作而將另一隻腳踏出去。為了不讓身體真的傾倒而將腳踏出去,反覆這一動作就是「步行」。因此,當單腳觸及地面時,另一隻腳便會向前踏出。也就是說,要做到穩定行走這件事,是要在一邊傾倒的狀態中,一邊也能穩定得以單腳站立、站穩於地面,然後反覆做出這樣的動作才行。平常我們「走路」時,沒有多加思考就能夠行走,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以一隻腳站立著。而在步行中,當然也有兩腳與地面接觸的瞬間,這樣的瞬間大約占步行的 25%, 其餘幾乎都是以單腳站立的狀態,因為只有一隻腳,身體原本的穩定性當然會開始動搖,很多人便是在步行時跌倒。再者,站著穿褲子這件事,也是將單腳抬起。當拿取架上的物品時,也會先踮起腳尖,再將身體往上伸展,這也是極不穩定的姿勢。「穩住重心」的全身綜合力人的身體原本就存在穩定重心、保持姿勢的能力,這個能力稱為「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為一種綜合能力,隨年歲的漸長也會隨之變差。過去曾風行一時的健身型電視遊戲機軟體裡,有測量重心的遊戲,遊玩時 COP (Center of Pressure : 身體的重心點) 經常會搖晃,年輕時這種晃動應會控制在一平方公分以內。兩隻腳能站立是很稀鬆平常的狀態,但先將腳尖踮起來,再用單腳站立,身體也不會搖搖晃晃,甚至可以維持這樣的姿勢一段時間,這就是「平衡能力優異」的狀態。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動作的晃動也會加大,便成為一個年齡指標,表示「平衡能力不良」。您的平衡能力稍微偏低嗎?來檢查看看吧!那麼,如何彌補平衡能力的不足呢?其中一個動作是「張開雙腳」。當雙腳張開時,向內側傾倒的力量會從左右兩邊合併起來,身體便可以保持穩定。再者,可提供支撐的平面越廣,搖晃也會被吸收。例如在穿高跟鞋時,會並攏腳步站立,這便是一個容易搖晃的姿勢,如果不年輕的話,無法輕易做到這樣的動作。雖然說張開雙腳可以保持穩定,但人的雙腳也無法無限向外張開,還有,行走時支撐身體的腳只有一隻,要在雙腳張開的同時往前行走,人類在原則上無法做到這樣的動作。另一個彌補平衡能力的方法是:借助他物的力量。「拿手杖」便是如此,與其一根不如用兩根,與其兩根,不如用三根,穩定性會越高。站起身時以及站在手扶梯上時,抓緊扶手也是借助外力來彌補平衡力不足的行為。與其說這些輔助動作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做的,應說多半是受到潛意識驅使。讓我們來檢視看看吧!在檢查表上會打幾個勾呢?如果有一個勾的話,代表你的平衡能力也許是不佳的,但是沒關係,平衡能力只要稍作鍛鍊就能夠恢復至不錯的狀態。平衡能力檢查打勾的數量_個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60 天重塑你的平衡感與肌耐力:來自日本百年醫大的體格鍛鍊術,教你站穩生活中的每一步,避免跌倒風險和骨折危機!》, 大都會文化出版作者:安保雅博、中山恭秀 譯者:童唯綺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想要站起來時,會下意識用手抓著椅子的把手或扶著桌子。當物品掉落在地板上時,手會想先扶著什麼地方再來撿。不擅於從低矮的沙發站起,曾有站不起來的經驗。穿襪子時,身體不靠著哪裡或是不坐下,就會覺得很難穿上襪子。上下樓梯時,踏出腳步的順序和時機錯誤,有差點踩空的經驗。踮起腳尖,想拿取放在高處的物品時會搖搖晃晃,卻很難完成。搭乘交通工具時,對於擁擠的人潮感到不安,害怕自己會跌倒。下意識做出的動作,是身體傳達「平衡力 / 肌耐力不足」的警告,但只要稍加鍛鍊,就能夠漸漸恢復至良好的狀態!用最簡單的動作,輕鬆強化平衡力和肌耐力,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隨時隨地都能無痛鍛鍊,讓你不再陷入害怕跌到或擔心骨折而不敢活動的惡性循環!插畫圖解動作:簡單易讀的鍛鍊動作,在家在外都能輕鬆實踐!日本東京慈惠醫大獨門傳授:來自日本東京慈惠醫大復健科專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聯手書寫,主打下半身肌力與平衡力的體格鍛鍊術。清晰大字版:內文字級 14 級,且加大字距、行距,讓所有年齡層讀者都能舒適閱讀。 | daily-weekly |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正式營運 蔡英文總統親送祝福 | 蔡英文總統表示,兩年多前來參加開工典禮,看到新竹市府團隊擘劃的願景,變成具體的建設。當年因沒有兒童專責夜間急診,導致丸子不幸過世,市府團隊將心比心,不希望同樣憾事再次發生,政府有責任與義務,加強補足各區域的兒童緊急醫療量能,尤其是急、重、難、罕四大症的病童蔡英文總統說,馬偕兒童醫院一路走來不容易,最大困難就是土地取得和經費,新竹市區小、土地取得困難,找到方便又適合的地點更難,後來在中央與新竹市府共同努力下,與國防部達成協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取得用地,市府再以 BOT 方式,解決醫療人才及經費不足問題,「讓這座兒童醫院,能夠在新竹市、這座兒童友善城市誕生。」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是全國首座由地方政府以 BOT 方式籌建,也是桃竹竹苗第一座兒童醫院,更是前市長林智堅上任後給孩子們的第一個許諾。他感謝蔡英文總統支持兒童醫院興建,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可以說是中央、地方、民間公私協力最好的典範。他說,兒童醫院從 2014 年林智堅前市長參選政見提出,到今天開幕,歷經 2,967 天,在前市長林智堅及前副市長沈慧虹帶領下,感謝市府團隊上下一心,克服中間遇到的挑戰,終於兌現了給孩子的承諾。最後,他感謝馬偕醫療團隊扛起照顧竹竹苗地區孩子健康責任,這正是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精神最佳體現。市府指出,黃阿嬤的孫女「丸子」, 當年因兒童醫療資源不足,最後不幸離開人世,全家人留下遺憾,黃阿嬤對於市府興建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興建政策,表達大力支持,衷心盼望不要再有孩子遇到相似境遇。衛生局表示,長久以來,新竹市兒童醫療資源有供需失衡問題,特別是兒童急重難罕症,家長常常得帶孩子跨縣市北上就醫,市府攜手馬偕團隊興建及經營醫學中心等級市立兒童醫院,結合產科提供全面完整醫療體系,以確保兒童的成長從最早的基因遺傳到成長發展都能得到完整、全面的照顧。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投資 30 億元,打造地下 4 層、地上 10 層建築,門診共 33 科、總病床 400 床,將採逐步開放。專業醫療特色包含跨團隊整合性團隊服務,如早療評估門診、高危險妊程娠門診、早產兒追蹤門診、心臟內外科共照門診、青少年親善門診、兒童氣喘專科門診、唐氏症整合門診等。二樓門診空間則與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合作,以核心價值為快樂、健康、創造力進行發想,空間設置有春 (泡泡島)、夏 (冒險島)、秋 (彩虹島)、冬 (分享之島) 四季夢幻島為主題,給孩子一個溫馨友善醫療環境。 新竹市政府 廣告 | daily-weekly |
【散文】《浯島潮聲:金門文學讀本》:洪玉芬 〈遲來的嫁妝〉 | 文:洪玉芬〈遲來的嫁妝〉暮春三月,霪雨多日初霽,花崗岩牆壁在晨曦的照耀下泛起一層薄光,四周靜謐,在微涼的冷風中,小屋更顯遺世獨立。斑駁的紅木門咿呀推開,屋內幾件古物細訴流逝的歲月。懸吊在牆上的琵琶最為醒目,深色木質橫躺幾條透明絲線,恰似父親的白髮。緩慢的弦音,隱隱約約在空氣中婉轉彈起,故事一個接著一個。「整修房子是要住人,怎是拿來供俸?」媽媽拄著拐杖,顛顛巍巍走了過來,對我們父女丟下質疑的這句。動心念想整修小屋,理由很簡單,父母勞苦一輩子,尤其是父親,精彩的一生,值得用一個房子紀念,並傳承。時光倒回島嶼貧窮的年代,乾旱皸裂的土地,看天吃飯,吃不飽,於是島上的男人紛紛下南洋討生活。一生眼淚已流乾,永遠只穿著斜襟布釦藍衣黑褲的祖母,與遺腹子的父親,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守著薄田,日子沉沉地過。幼時的父親,白日為人洗馬,上山農作,寒冬手腳生凍瘡,乃家常便飯。晚間隨先生私塾裡習古文,仿懸樑刺股夜讀,窺進了古文詩詞殿堂的美麗。粗礪的生活,磨練人奮發向上,勇往直前。但是,在人人均窮的那年代,想要生活的豐足,唯有僑匯和走販廈門貨物二途。如果人生的旅程像船隻航泊海上,總有個渡口,作為起點。那麼,搭船出海,無疑是父親的人生渡口,一生的轉捩點。船渡,浪花滾滾,風雨海上來,都是少年的生命養分。天有不測之風雲,海浪成變奏曲,忽大忽小,船艙空間狹小,貨物與人擁擠一處,大浪來襲人人縮緊身體,懼怕大海這獸更狂、更怒。船抵廈門,為了省車資,踽踽獨行大半天才能到批貨街,如中山路、大同路、開元路一帶。走在喧鬧可避風雨的「五腳計」, 閩洋混搭的氣派樓房,雕花的石牆與屋簷,做工精美的木條窗檽。繁華市景,在晴朗的天空下,包裹著少年夢,如窗扉敞開,光影搖曳。勇氣,為志向長出翅膀,義無反顧的飛翔,堅硬的翅膀,足以撥開天空烏雲的亂流。於是,一個失怙的少年,寄船走水,數不清的日子,在難聞油味的船艙裡,一波又一波的驚濤駭浪,流淌於金廈海域間。尚未成年瘦癯的父親,化身為搖玲瑯鼓、賣雜細的走販,他的身體變成了鄉間流動的店鋪。島嶼收成的土豆,以貨易貨換回廈門的布料與日用品。從此,父親肩上的重擔,足下的步履,日復一日不停歇。村落,走過一個又一個。一日,天候不佳,被迫夜宿廈門。為了樽節用度,他選擇了港口邊收費低廉的小客棧,做為暫時過夜的棲身之處。傍晚,人聲鼎沸,三輪車穿梭馬路,送往迎來,露天的煤油爐煙霧嬝嬝,小販叫賣聲充斥街頭,屬於晚間的一波活力,蓄勢展開。父親百般無聊地沿著第五碼頭的鷺江道行走。突然,一股悠悠的絲竹之音,伴隨著婉約的吟唱,穿越屋瓦門扉,吸引他駐足傾聽。他好奇尋音進入了一間名叫「江濱」的茶藝館,只見館內小方桌數張,圍以長條椅凳,供人泡茶消遣。最前方有一小舞台,幾人圍坐成弧形,每人手持不同樂器,如洞簫、琵琶、三弦等,中間站立著一長髮女子,手執木片。樂器各自鳴起,緩緩地,音曲合為一,長髮女子輕柔地唱起,婉婉約約,如吟詩唱詞,時有尾音拉得極長,或不時拍擊手中木片。他聽半天雖聽不懂,感覺旋律十分優美。從此,凡遇廈門過夜,他必前往茶藝館聆賞,當地人說這是「南管」。如果說,以前他從先生習得的詩詞古文是蝴蝶,那麼這南樂,應該是蝴蝶展翅飛翔但是飛去的境界,是那階段汲汲營生的他,一無所知。父親一個扁擔兩頭重擔,走遍島嶼的各村落,挑起全家的生計,也挑起他人生的希望。但是,近在咫尺的金廈兩島,平日往來水乳相融,卻於一九四九年猛然被切離,一下間兩島相隔如千山萬水般的遙遠。於是父親的貨源轉向台灣,繼續他一步一腳印搖貨郎的生涯。幾年下來,攢下來的錢,蓋房的夢想萌芽了。但是戰地下的小島,建材不易取得,便僱人於南山頭海岸,以徒手鑿花崗岩,一片一片馱重運回家。一磚一瓦蓋成的小屋,僅十來坪,狹仄的空間,容納食指浩繁的數口一家,又兼營生店鋪。而我是唯一在小屋出生的孩子。隨著父親生意的開展,小屋在我出生後沒幾年就淪為倉庫。後來我因升學離開了島嶼,在外地結婚生子創業,汲汲趕著我人生的道路,離家愈來愈遠,更遑論小屋。回眸島鄉,起於中年的寫作。家鄉的點滴,包括父親的南管樂,如散落的珍珠,一顆一顆地串起。南音,原稱絃管,是歷史悠久的絲竹音樂,以泉州一帶為發源地,流傳於現今的閩南語系地區,傳承了漢魏以來的古樂遺風。南管,實現父親的少年夢,正如我的文字夢,兩者同工異曲之妙。父親完成了養兒育女任務後,舒了一口氣。二十年來他全心全意投入南管樂團,他風塵僕僕地去泉州禮聘名師來金駐島教學,不遠千里赴福建採購琵琶、二胡、三弦等樂器等。甚至各地奔波募款,海內外演出交流,招募學生傳承。一本滿滿照片的活動集錦,攤在膝前,翻頁並撫摸,面對一頁頁俗麗色彩的印刷品,不禁眼眶海潮升起。瞬間,父親龐然深厚的身影,穿透紙頁。他為南管樂流汗的時光,重疊我在他鄉奮鬥的忙碌期,不知什麼時候起,島鄉變得寂寞,村子多是老人與外來照顧者。我們兄弟姊妹循離鄉遊子的模式,自顧不及,無暇問及父親是否寂寞如小村?每當我返鄉再離家時,臨出門總會巡禮父親的房間。只見母親廢置的梳妝台上,琵琶靜靜躺著,譜架上攤開的紙本,空氣中彷彿瀰漫著婉約的樂音,嚶嚶啊啊的飄起,琵琶霎時如精靈般,咧著嘴迎向我笑開來。這把琵琶,彷彿是他的另一個孩子,陪伴他多少子女遠離的日子,開啟了他對南樂的熱情,也陪著他從草創群聲南樂到如今,已二十來個年頭,一起寫進了歷史的篇章。父親的大手,輕撥線弦,琵琶聲再度響起...... 父親的銀髮與臉龐,熠熠生光。我深感,南樂於父親,從一支琵琶開始,正如文學書寫於我,始於一本筆記本,從此源源不絕。有年父親來台北探視子女,他揚起手中十本南管樂譜,朗聲道,他費了很大勁終於把一般人難懂的南樂工尺譜,改成了簡譜,如此一來我那習鋼琴的女兒他的孫女,可以無師自通,自己彈奏。我始終相信優美的南管樂,藝術上能予人心靈的陶冶,這點我見證他晚年的身心安頓。我更相信,他每日與南樂為伍,一些珍貴且看不見的東西,一直在他身上發酵、內化。兩岸通航時,父親念念不忘他當年的廈門批貨地。他首次重返廈門,急急地尋覓當年來不及還貨款的商家,但已是世事人非,杳然無蹤,他悵然若失地離開。但是,發生過在他身上真實的事是,他批發貨品給軍中福利社,一個販售者盜用公款,他沒提報給軍方,網開一面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疫情前,隨父親走了廈門一趟,私心想若能隨他走一圈當年他批貨的商圈,感受歷史的軌跡。沒想到疼愛女兒的他,領我走入小吃食肆聚集的開元路,走進彼時他消費不起的廈門美食物。島嶼,層層的枷鎖綑綁,重男輕女尤甚,父親打破傳統贈我這戲稱「遲來的嫁妝」的小屋。修舊如舊,更費工,一年又半載,終於在今春百花盛開時,宣告完成。我努力充實花崗岩小屋,讓它記錄我,以及不再需要勞動後,父親與他的南管。小屋也是我獻給父親的嫁妝,紀念他嫁給生活、嫁給南管。撫今追昔,我來自蕞爾小島,旅行百國歸來,有感幼時閱讀之啟發。父母健在,他們生於困苦、長於憂患,見證了大時代變遷。將近一世紀的光陰,他們容顏已老,但是小屋的花崗岩外觀,隨著歲月的淘洗,愈發風華無限。所以,整修好的小屋,規劃成文物陳列與閱讀區。我熱情澎湃的構想著。苦一輩子的母親,凡事以實際生活考量,所以對於她的疑問:「房子怎是拿來供俸?」彷彿,牆上的琵琶靜靜的回答了。註:騎樓下的人行道叫做「五腳計」, 其意走五步路之寬度。作者簡介:洪玉芬,一九六〇年出生金門烈嶼,輔大歷史系畢,貿易老兵。工作旅行百餘國,近來以非洲最頻繁。採擷見聞、感想,總與原鄉或生活連結。喜歡烹調文字與食物。曾獲浯島文學散文獎、旺報 - 兩岸徵文選、漂母文學獎和金沙文學獎等;著有《希望不滅》、《雜貨商的兒女》、《多情應笑我》、《馬背上的舞步:非洲奇緣》; 主編散文合集《島嶼食事 —— 金門人金門菜》。賞析:石曉楓洪玉芬出身金門烈嶼,因從事貿易工作之故,足跡遍達數十個國家,其筆下因此多異國風光,文字表現則自然真誠。但無論走得多遠,洪玉芬最在意的還是初生之地,因此旅遊見聞時與原鄉相連結;而書寫烈嶼青岐村時,下筆則更為多情動人,本文即為代表。〈遲來的嫁妝〉由牆上的琵琶回溯父親一生之運命:遺腹子身分,為生計常需船渡廈門批貨,「尚未成年瘦癯的父親,化身為搖玲瑯鼓、賣雜細的走販,他的身體變成了鄉間流動的店舖。」往事在作者想像的視窗裡凝成一幅充滿聲光的圖景;而這樣的底色正為襯出父親命運之重要轉折:偶然因批貨留宿廈門,在茶藝館前駐足聆賞「南管」的機緣,竟成為父親一生的興趣所在,「父親一個扁擔兩頭重擔,走遍島嶼的各村落,挑起全家的生計,也挑起他人生的希望。」「南管」是父親在家中食指浩繁之餘所培養的精神依託,作者將之聯繫到自己中年所織的文字夢,讓父女二人有了信仰層面的牽繫。同時作者更藉由音樂、曲目、詞作等傳統民俗的滋養,進一步點出藝術的無形薰染,幾件述及父親重然諾、愛顧後輩、體恤人情的生活瑣事,作者淡筆寫來卻細膩動人,也點出因夢想而延伸的、作為人最值得珍視的善良品質。女兒深知「南樂於父親,從一支琵琶開始,正如文學書寫於我,始於一本筆記本」, 這惺惺相惜的同理心,正是日後小屋整建為紀念館舍的契機。小屋原為當年父親辛苦構築的營生店鋪,而今父親打破重男輕女傳統,以「遲來的嫁妝」之名贈予作者,起始便點出的「花崗岩牆壁」, 文中凡現四次,一方面充具金門特質,也見證當時父親蓋房子的堅毅與決心,以及如今女兒帶有傳承與保存心意之堅實。本文足堪玩味的部分尤在於文末指出修舊如舊之後,成為紀念館舍的小屋,既是父親贈予女兒「遲來的嫁妝」, 亦是女兒「獻給父親的嫁妝,紀念他嫁給生活、嫁給南管。」過往歲月的艱辛與安慰,父女之間精神的體恤與傳承,畢現於字裡行間,閃閃動人。相關書摘 ▶【散文】《浯島潮聲:金門文學讀本》: 焦桐 〈貢糖〉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浯島潮聲:金門文學讀本 (詩歌、散文卷)》, 金門縣文化局出版作者:管管、許水富、寒川、白靈等 編者:石曉楓、吳鈞堯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金門文學讀本》並非突然性讀品。金門因戰地屬性,塑造為一組密碼,舉凡碉堡、大砲等,都是窺奇對象。開放觀光以及兩岸小三通以後,密碼逐次開解,可惜多以特產或新興觀光主題為主。二〇〇三迄二〇〇五年,文化局出版三套「金門文學叢刊」, 前縣長李炷烽在出版總序裡說:「希望金門文學叢刊,能夠走進每個鄉親的家庭跟心靈,開啟全民閱讀風氣,在濃烈的書卷氣裡體會分享與感恩的真義,讓海內外鄉親得以從文學中親近金門」。巧合的是二○○六年四月三十日,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李奭學在《聯合報》讀書人版,就國立編譯館主編,五南圖書印行,編撰小說、散文、新詩等,各四冊的「青少年台灣文庫」文學讀本,提出看法,「〈總序〉裡提到文學性及台灣性,是青少年台灣文庫的編輯方向...... 然而,我另外也覺得文庫編得有些弔詭:名冊之中,幾乎看不到金馬作家的身影」。故而提金門文學與灌溉,便不能不感到危機,尤其全球化時代,本土教育成為顯學,金門地域邊緣性很可能造就文學的邊緣性,更有需要全盤思考當下金門文學,該怎麼被看見、被閱讀,被重新發現,這是金門文學讀本誕生的近因。讀本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石曉楓、作家吳鈞堯擔任主編,經由嚴謹審核與定義,收錄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三十家;文本、作者簡介與賞析共列,一次性、全面性,介紹當下富有代表性的金門籍作家,以及與金門淵源深刻的作家。我們無意一新耳目,而織錦已然存在的作家與作品,在一個新的文學年代出發,再去找新的文學地址。【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日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 daily-weekly |
後疫時代加速數位轉型 服務型機器人提升機場營運效率 | 國門的科技新發展疫情加速了零接觸、低接觸的個別化智慧服務需求,促進服務型機器人新商機,對位於「海嘯第一排」的航空相關產業來說,更是如此。經濟部工業局結合資策會與智動協會舉辦的「RoBo com 服務型機器人創意實證競賽」,2021 年、2022 年皆邀請桃園機場公司出題,經過需求配對與媒合,參賽團隊於桃園機場進行驗證測試,兩年均有不錯表現。桃園國際機場近年來展開許多數位化工程,例如多元化的自助報到模式、建置智慧化服務設施設備,數據化管理為基礎,著重在航機、旅客、行李的串接,順利自動通關、領取行李入境或出境,透過新舊資訊系統的整合加強使用大數據,逐步實踐機場智慧化願景。機器人代勞安全又安心目前國際各大機場陸續使用服務型機器人,從打掃環境、自駕車到運送行李,不僅保障機場員工健康,也借助科技滿足旅客需求。機場公司助理副總經理余崇立分享桃園機場各項智慧化服務使用經驗,2021 年在第二航廈南北擴建區場域運作清潔暨消毒型機器人,可以設定禁制區,定義清消的作業區域,包括避障功能、隨人潮路況改變方向,隨時電腦監控並回報狀況。導入測試清消機器人後,大面積的勞動清潔工作交由機器人執行,現有人力則負責細部工作以及機器人不能做的事,透過人機協作優化現行作業流程。 人機協作方式是填補勞力缺口的解決方案,尤其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機器人的高彈性一定會運用在各種場域,符合缺工和無接觸商機的潮流。納入「大機場」智慧場域工業局「RoBo com 服務型機器人創意實證競賽」2021、2022 年皆邀請機場公司出題,2021 機場公司主要以航廈場域為發想,2022 年則納入免稅店、地勤公司等其他夥伴,以「大機場」為主軸,由於國際機場旅客眾多,引進導覽型機器人和自動化導航手推車,於出入境大廳、報到櫃台或免稅店服務檯等區域提供智慧化服務,能讓人力運用更具效率,或讓專業同仁擁有更多時間服務有特殊需求的旅客。余崇立表示,以往機場迎賓都是服務人員在入境大廳舉牌,參賽團隊使用博鈞科技 Temi 機器人及沛博科技 Pepper 機器人,引導旅客前往租車地點。實地測試,機器人可避開引導路徑的障礙,並配合旅客的走路速度,安全抵達目的地。疫情期間,民眾對於新興科技接受度高,個人化的非接觸式引導體驗的發展未來可期!另一組陽明交通大學團隊也令人驚豔,團隊應用東元電機 AGV 加上客製化程式開發,打造自動化導航手推車跟隨在使用者前方,旅客逛機場免稅區採買時,不必再拉著行李箱,空出雙手做其他事,行李繁多的時候非常貼心方便。服務型機器人落地實證 未來趨勢成形中原大學學生團隊為減輕桃園機場托盤搬運的人力負擔,將東元跟隨模組結合現有的搬運推車,在預先設定好的通道路線穿梭自如,遇到障礙物或掉落的箱子,自動減速、停止,工作人員只要在推車前方引領機器人,大幅減輕人力負擔,可說是機場物流運輸系統的好幫手;而另兩組中原大學團隊則大量運用微星科技 AMR, 前者將視覺辨識與滾輪平台輔助相互結合,解決長榮航勤大件行李的搬運問題,後者則將 AMR 與裝載平台結合,自動運輸大件行李。余崇立樂見得獎作品未來也能應用於車站、港口、國道服務區等交通場域,讓旅客從容完成報到手續,有更多餘裕享受設施與商城。桃園機場每年出入境人數、貨運量龐大,預計第三航廈落成後,年服務容量將再向上提升。余崇立肯定服務型機器人場域實證的成效,期望長期深耕以有助於服務旅客、減輕員工勞力;學生的創意點子將有限資源做最大發揮,這些數據若能規格化或繼續改進,能強化機器人廠商的競爭力,並有機會商用開發。疫情衝擊餐飲業、地勤業,服務型機器人能解決缺工問題,強大的 AI 功能開啟智慧化服務的新變革,豐富民眾生活。本文章內容由「TAIROA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提供。 | daily-weekly |
人稱「中世紀海上8+9」的維京人,竟然也有類似小學生兄妹的「地獄課表」? | 文:異教人.ᚢᛁᛏᛁᚢᛅᛣ聽說最近大家在吵一份驚悚的小學生課表,勾起我的好奇心;人稱中世紀海上 8+9 的維京人,會有這種東西嗎?有,但果然主要是外籍老師,到維京時代結束後才慢慢有本土教職員登場。那他們學校都教些什麼呢?先恭喜各位維京人,不會就是不會的數學不用學,但你想連續上好幾年國文課嗎?我只讀聖經 = 高級知識分子自從基督教廣傳,中世紀福音戰士四處奔走,某些「知識」比其他知識更高等;除了關於上帝的知識以外,都是「世俗知識」。二到三世紀的羅馬學者特圖良 (Tertullian) 在他的《論異教徒處方》(De Praescriptione Haereticorum) 中說「我等無需好奇心」(Nobis curiositate opus non est)。一百多年後,聖奧古斯丁 (Augustine of Hippo) 深感認同,《懺悔錄》(Confessiones) 亦提到「以理解和知識為名的好奇只是徒勞」(vana et curiosa cupiditas nomine cognitionis et scientiae palliata)。一世紀的羅馬貴族,個人可擁有 2000 本藏書;到九世紀,一座被視為學術重鎮的修道院,藏書卻不過 400 本。我想,不少讀者家裡堆的書,恐怕能輕易超越中世紀隨便一間國家級圖書館。現代,我們需要知道的太多,可是早期中世紀學者的問題卻是,能知道的太少。所幸,每個時代都不乏少數清醒的人。五到六世紀有越來越多腦子不錯的傢伙,努力將過去散失的知識碎片拼湊回來。中世紀教育 = 讀經班無限列車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三種教育機構分別是:大教堂學校 (cathedral schools)、修道院學校 (monastic schools)、城鎮學校 (town schools), 層級由上到下。然而在 11 世紀的冰島,有跡象表示,家教 (formal homeschooling) 也是教育趨勢之一。早期冰島教士 aka 中世紀讀書人,似乎更常下鄉找有為青年傳授所學。大教堂學校嚴謹傳授經典必修「三藝」(Trivium): 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 —— 這三科是所有學問的基礎;換句話說,彼時是文科生的天下。不管接下來要研修進階課程的四藝 (Quadrivium)(算數、幾何、音樂、天文), 還是醫學、法律,都得先修過這三科。「三藝」廣義而言,其實就「語言」; 講白是「不管要唸什麼、將來要幹嘛,至少都給我先學會好好說話」。既使今日看來,撇開狂熱的宗教目的,仍是值得效法的教學理念。教育方針不外乎死記活背,體罰也是理所當然。通常讀兩到三年,如果職涯發展選擇神職人員,則再加兩年的課。除了三藝,重點科目也包含吟誦聖事、讚美詩和基督教禮法等。另外,歌唱是必考,教會非常強調正確吟唱聖典的能力。大教堂學校首要目標是是培訓教士,也會視情況培養學生擔任政治或公務員。當然,自果皆然:僅有富裕家庭才有能力送子女上學。因為,只有這樣的家庭,不需要子女為家庭經濟做出貢獻。維京高材生 = 很能打的文藝青年維京人對寫字興致缺缺,盧恩文字 (runes) 往往只拿來做一些酷酷的事 (刻紀念碑、傳簡訊、寫名字之類的); 因此,關於古北歐的制度性教育,最早也就追溯到 12-13 世紀。隨著教會在北方生根,教會教育漸漸深入古老的異教世界。根據學校所在地,教學目標往往會有變化,畢竟沒有什麼國家級教育機構,地方教育組織的自治性很強。比方說在北歐,目標大概就只求大家都能閱讀拉丁文,以拉丁字母書寫母語而已。女性教育被忽視是常態,她們往往被認為不需要參與公共事務。不過,《瓊恩主教薩迦》(Jons saga helga) 卻提到一位名叫英格恩 (Ingunn) 的女孩,曾於霍拉爾大教堂學校 (cathedral school at Holar) 唸過書。人們給她讀拉丁文,一邊讓她編織縫紉。在教會學校進場以前,古北歐人只有家教,老師是家族裡的所有長輩。孩子們透過分擔家務來學習務農、做手工藝、修繕等基本技能,戰鬥技術也是透過和同儕、長輩們切磋習得。如果孩子被發現具有特殊天賦,但家裡沒有人能教他,情況允許的話會被送去其他人家裡進修,比方說,法律、歷史、詩歌等知識領域。對維京人來說,這些不是大家都該懂的技能。異教人就算穿梭回古北歐,多半也是被抓去田間當苦力。不過,頂撞長輩、特立獨行,現代人覺得朽木不可雕的傢伙,在維京時代可能反而是優等生的特質。勇敢的人格特質極度受推崇,料理很好吃,但耕田很失敗的傢伙,會受到鄙視;就知道為什麼,我覺得維京人料理很難聊。換句話說,一個孩子很倔強、不聽話,我行我素又愛跟人起爭執云云,常常會是一種讚美。描寫英雄傳奇故事的《薩迦》(Saga), 在早期的文風中,也殼蟻看出作者有意要強化主角在孩童時期是如何凶狠、殘暴。第一次接觸可能會以為是要營造角色長大後,改邪歸正造成反差感的鋪陳,但其實不是,那是一個角色往後會是英雄的預兆。不愧是中世紀海上 8+9。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維京人的課表 (1): 文科比理科有出息,畢竟根本沒有理科 | daily-weekly |
六都主要市長候選人兒少政見大評比 | 縣市首長選舉即將在 11 月 26 日進行投票,18 歲以下的兒童少年沒有投票權,未來的地方父母官,打算給兒少怎樣的成長環境呢?長期關注兒少權益的兒福聯盟、兒童健康聯盟、董氏基金會、台灣好鄰居協會與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今 (1) 日針對六都主要市長候選人所提的兒少政見進行評比,除了分析各候選人對各項兒少議題的重視程度,也對未來的六都市長提出「兒少政見要務實」、「育兒政策要多元」、「兒少參與要優先」等三大訴求。兒少團體參考各大民調機構進行六都市長投票意向調查的候選人名單,選出 15 位六都主要市長候選人,於今 (111)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31 日間,透過各候選人團隊填寫回傳的「六都市長候選人兒少政見分類表」及各候選人競選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專頁及相關新聞報導等資料,彙整並檢視各候選人提出的兒少政見,此次政見評比分為「育兒經濟支持」、「托育及教保服務」、「友善育兒職場」、「友善育兒住宅」、「友善育兒環境」、「兒少遊戲、娛樂及文化休閒」、「兒少表意及公共參與」、「兒少健康」、「兒少勞動權益維護」及「其他」等十大面向,藉此檢視各候選人將兒少議題落實於政見的情形。兒少團體將候選人提出的兒少政見,按各政見面向的占比,由高到低分為前、中、後段班。位居前段班的兒少政見中,六都市長候選人主打「托育牌」(100%)、「現金牌」(87%) 及「遊戲牌」(87%); 中段班的兒少政見,則有「兒少表意及公共參與」、「兒少健康」兩部分,分別有 73% 的候選人關注;後段班政見,則相對不受候選人青睞,包括「友善育兒環境」(67%)、「友善育兒住宅」(67%)、「友善育兒職場」(67%) 及「兒少勞動權益維護」(60%), 都只有不到 7 成的候選人提出;「其他」面向的兒少政見則占 6 成。兒少團體發現,高達 8 成 7 的六都市長候選人提出育兒經濟支持的相關政見,現金補助固然令選民有感,但過往經驗顯示,每當政府提高相關補助後,隨即產生相關業者變相調漲費用的連鎖效應,育兒家庭實質受惠的程度,仍待觀察。
民間兒少團體提三大訴求,籲未來的六都市長全面兌現兒少政縣市長大選即將在 11 月 26 日登場,兒福聯盟、兒童健康聯盟、董氏基金會、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與台灣好鄰居協會,在選前共同呼籲未來的六都市長,上任後應兌現「兒少政見要務實」、「育兒政策要多元」、「兒少參與要優先」等三大訴求:一、兒少政見要務實 — 給錢更要給牛肉,優先補足兒少政策缺口部分六都市長候選人提出的兒少政見,僅有宣示性的概念或口號,缺乏實質內涵;整體觀之,兒少政見仍偏重現金補助,高達八成七候選人承諾加碼育兒相關補助,企圖藉此博得家長的好感;但兒少團體憂心,現金給付不斷加碼的結果,可能會排擠推展各項兒少服務的預算。兒少團體呼籲,未來的六都市長在兒少政策上不僅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應優先補強現行兒少政策的缺口,包括:落實托育服務品質及幼兒送托安全把關、強化托育及教保服務提供者的稽查、輔導與退場機制、充實兒少身心健康促進資源、擴增青少年休閒娛樂空間、加強兒少勞動權益維護... 等。二、育兒政策要多元 — 打造六都成為全方位友善育兒的示範城市綜觀六都市長候選人所提的育兒政見,主要仍集中托育及教保服務、育兒經濟支持兩大面向,但育兒家長同樣關注的友善育兒環境等相關配套,則較不被候選人重視。兒少團體呼籲,相較於非六都的縣市,六都的財力較為優渥,未來的六都市長應著眼育兒家庭在不同生命階段的需求,致力於友善育兒設施普及化、改善友善育兒交通環境、優化友善育兒住宅政策、營造友善育兒職場等配套機制;除了提供 6 歲以下幼兒家長育兒支持,應設法將育兒政策受益對象,擴及家有 6 歲以上學齡兒童及 12 至 18 歲少年的家庭,打造六都成為全方位友善育兒的示範城市。三、兒少參與要優先 — 兒少政策應廣納兒少參與,建構兒童友善城市兒少團體參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倡議的「兒童友善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 建議未來的六都市長,在市政治理上應致力於兒少表意權的維護與實踐,積極促成兒少的公民參與;決定與兒少權益相關的政策時,應有徵詢兒少意見的常設性機制,並落實各項政策法規對兒少權益的影響評估;加強兒少權利教育宣導,使兒少、家長及重要他人更尊重兒少人權;再者,未來的六都市長亦應參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相關規定,從兒少的需求與視角出發,提出營造友善兒少環境的具體策略,讓六都升格為童權保障與國際接軌的兒童友善城市。更多調查結果與相關報導,請見【兒福聯盟】 六都主要市長候選人兒少政見大評比全文連結本文章內容由「兒福聯盟」提供。 | daily-weekly |
《師徒百景》:從女高中生成為泥水師傅,繼承在歷史與風土中滋養的「京都手塗牆」 | 文:井上理津子泥水師傅師傅 田中昭義:「我想把職人的生活方式也傳承給後進。」 弟子 吉永真美:「入了這行,就不能半吊子。」使用傳統工法的現場這天的採訪現場是京都市北區一處閒靜的住宅。這是一間正在修整的民宅,建造於昭和初年,從前是花道教室。院子裡有一條與別館往來的小路,約十米長,一位年輕的女性正專心地塗抹著牆壁。今天是隆冬、陰天,這位女性只穿著一件薄薄的防風外套,我甚至看見她的額角滲出汗水。她用鏝刀在左手的盤子上沾取泥土塗料,在牆上一層又一層地薄塗。這是一面泥土牆,帶有少許的淺綠與淺黃色,而正在塗牆的她――吉永真美全神貫注,氣勢驚人。師傅田中昭義告訴我,這原本是一座灰泥牆,因年久劣化發黑,客戶希望重新將它漆上自然素材的有色塗料。有色塗料按照其成分中的鐵質與腐植質,分為:褐、紅、藍、偏黑、偏白等顏色,吉永現在使用的是「淺黃大津」色。「淺黃」指的是淡淡的黃色和淺綠色。「大津」則是發源自滋賀縣大津的技術,在泥土中加入石灰與麻刀為塗料,用鏝刀多次壓著塗抹,能讓牆面如同肌膚一般細緻。這面牆必須將原本的灰泥剝除後修復,再塗上新的塗料。塗抹新的塗料時,大致上分成:底塗、中塗、面塗三個階段,今天進行的是中塗。「她是打從心底想做這份工作才來我這裡的。今年是第一年,她真的非常努力。」田中師傅瞇起眼睛微笑,自己也拿起了鏝刀。「這裡要這樣塗。」師傅把鏝刀放在柱子側邊,從上到下塗成一直線,連一公釐也沒有往外偏。我忍不住問:「您剛剛有憋氣嗎?」師傅笑著回答:「不,我有呼吸喔。」師傅又說:「鏝刀若能保持一直線,刷起來就是有些不同,這是我的堅持之一。」之後,師傅又把鏝刀放在牆角,仔細地按壓塗抹。吉永緊盯著師傅塗牆的技術,看得十分專注。「好好壓緊,牆面就不容易剝落。」師傅說這句話時,吉永也是一副絕對不會聽漏的表情。她說,休息時會寫筆記,她從口袋裡掏出一本小筆記給我看,裡頭用整齊的小字寫滿了在現場學到的各種知識。對職人氣質深深著迷田中師傅是自立門戶十四年的京都泥水師傅。承接的案件十分多樣化,包括:神社佛寺、古城、文化設施、古民家、茶室、迎賓館、別墅與商業設施。吉永正在工作的這條小路由側面連接正玄關。正玄關已經完工,師傅替我打開木門,我忍不住發出「哇」的驚嘆聲。既不是茶色也不是灰色,色彩溫潤的聚樂牆,加上略帶些茶色的三和土 (譯注:混合三種以上材料製作成的建築用土壤。)。這是田中師傅佈置出的小宇宙,清新而充滿力量。「我希望用古早的材料、工具與技術,以延續時代的方法,繼承在歷史與風土中滋養的『京都手塗牆』。」田中師傅直爽地說。首先,我想知道師傅一路走來的歷程。師傅的父親也是泥水匠,從小看著父親當「大工頭」的模樣長大,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大學畢業時,父親卻突然說:「你不用做這行。」當時已經是經濟泡沫化時期,需要細緻技術的案件大幅減少,泥水匠業界進入蕭條期。父親也是因此才給予兒子忠告。後來他終於妥協,告訴兒子:「如果你無論如何都想進這行,你就依照自己的判斷吧。」之後,田中師傅進入京都市內其他的泥水師傅的門下當學徒。「說實話,我對泥水匠這份工作沒什麼執著,是因為當時待的地方技術高超,師傅們又充滿職人氣概,我才深受吸引。」幸運的是,師傅學藝的工程行主要承包日式茶室與傳統文化財等建築物的土牆,有七、八個技術高超的前輩。剛開始當學徒時,田中師傅被交代的工作是打掃工具間,接著是「篩麻刀」。麻刀,是切成細片的稻草或麻,加在牆土中可以防止龜裂。篩麻刀,則是將切碎的麻刀過篩,除去混在裡面的蟲子。每天都重複一樣的工作,找到的蟲大約只有五隻。接著是製作麻束 (為了增加強度,而在牆壁內部放入晒乾的麻束)。這些工作十分令人厭煩,但師傅話鋒一轉,提到有一天他送前輩去工作時,看到京都市中京區俵屋旅館的一面牆,它的美令人不禁感動落淚。到了第三年,田中師傅總算獲准可以拿起鏝刀,可以親身感覺到它的沉重。這是物理的重量、加上自己終於正式踏上職人之路的心情,所組成的沉重感。尋找適合牆面的土,將它篩細,加入品質與長度都很講究的麻刀,加水攪拌使其發酵,以適當的比例調入石灰等材料。從調製塗料開始,使用古早的硬鏝刀進行數道塗抹的作業。這種十分麻煩的「古老傳統技法」, 才是打造出強韌、美觀牆壁的關鍵。在每天不斷深入的學習中,田中師傅也注意到資深前輩們的職人氣質。「在外地出差時,前輩說:『我哥病危了。』我說:『那我立刻送你去車站。』但前輩拒絕了,說明天塗完牆才要回去。」「高齡的前輩發現自己視力變差,很難再做面塗等精細工作時,他主動請工頭調降自己的薪水,還在做完那件工作後,自行離職。」田中師傅獨立開業後,幫助他工作的父親罹患了癌症。聽到醫師宣告來日無多時,父親仍若無其事地默默工作,住院的前一天,父親還將自己的工作環境每個角落都打掃乾淨,工具也打磨好。田中師傅說:「我想把父親這股充滿職人責任感和驕傲的生活方式,也傳承給後進。」從女高中生成為泥水師傅田中師傅現在有四名弟子。吉永是最晚入門,也是最年輕的一個,還是唯一的女性。為什麼她會選擇成為一名泥水師傅呢?「我的老家在愛知縣,國中時學校改建,原本髒亂的廁所變得非常漂亮,讓人連去上廁所都心懷期待。我因此發現,改建可以連人心都改變,也對裝潢產生興趣。高中有一堂『思考未來出路』的課,我查了裝潢相關工作,發現有泥水師傅這種職業,立刻就覺得『這就是我想做的事』。」吉永在網路上搜尋,看了幾個泥水公司的網站,其中最讓她心動的就是田中昭義泥水公司的網頁。「傳統的繼承與傳承」這句文字,讓她感覺到了柔軟,而不是「高壓」。高中三年級的夏天,吉永第一次來到公司參觀,對於倉庫裡放著泥土、水泥與梯子的景象印象深刻,但她實在太過緊張,什麼問題也沒問。後來,師傅帶她到正在整修的大樓與樣品屋等兩個現場參觀,吉永還是非常緊張,最後終於鼓起勇氣,請師傅收她為徒。進公司第二週就收到師傅送的鏝刀高中畢業典禮結束沒多久,吉永上了駕訓班,拿到通勤所需的機車駕照。她還租了自己一個人居住的公寓,搬到連一個朋友也沒有的京都。七點前要進公司,和田中師傅二十五年前當學徒一樣,徒弟剛入門就得打掃、篩土、篩麻刀、搬東西,但現在不是「每天都做這些」了。第二週就會教製作材料,也會送給新弟子一把鏝刀。田中師傅想出了一套方法,提高弟子的工作熱情、同時教導技能。吉永連一分鐘也不想浪費,她總是在公司架設的板子上練習塗牆。進公司第三週,前輩就帶著她到作業現場。「第一個工作現場是修整寺院的牆壁,前輩們讓我用刮刀刮掉舊的牆面,我一邊想著要把籃子放在哪裡才方便前輩們工作,一邊打掃、維護環境。」來自前輩們的指示慢慢增加,前輩也常常教導吉永:「鏝刀要直拿」、「不是鏝刀在動,是材料在動」。田中師傅說:「大家都會特別親切地教導吉永,她進來以後,公司的氣氛都不一樣了。」到了年底,吉永終於獲准塗牆面,採訪當天是她第三次在工作現場使用鏝刀。「傍晚大家會從各個現場回到公司,每天都會一起開個小會議分享工作進度。一人要報告一句當天工作的狀況,吉永說的都很一針見血。」田中師傅這麼說,吉永聽了只說:「哪有啦,師傅。」她瞬間變回了十九歲青少女的語氣。我問吉永,最近在回到公司之後的會議,她都說了些什麼?「像是『在茶室養護椅子時,和前輩配合得不好,拖累了大家。』還有『貼磁磚時接縫處很難處理,表現得不好。』等等。」我又問吉永,沒有想過辭掉這份工作嗎?她回答:「一次也沒有。我一直在反省。至今最大的失敗是去年夏天的中暑。頭頂著大太陽工作時,我一直在忍耐,結果手腳發冷,全身發抖。前輩們讓我躺在開著冷氣的車子裡休息,最後狀況才好轉。如果不要忍耐,早點說出我不舒服,就不會那麼嚴重了,這是我的疏忽。」這樣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師傅以溫暖呈現出火熱的志向,弟子同時學習了技術與豐富的感受性。我非常期待看到吉永將來親手完成的「京都手工牆」。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師徒百景: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 大塊文化出版作者:井上理津子 譯者:劉淳 繪者:rabbit44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想把興趣發揮到極致嗎?你想不去公司上班、擺脫社畜身分嗎?你喜歡工作技能?想研習匠人技藝嗎?由於工作方式多元化,現代人受到「鑽研自己喜歡的事物」「不當社畜」等概念吸引,以「職人」做為人生的職業,再次受到矚目。但是,年輕的學徒如何進入傳統手工藝的世界呢?在沒有血緣關係之下,師傅如何「敞開心胸」傳授他的「畢生技能」給弟子呢?本書打破過往「傳子不傳賢」、技藝封閉不外傳的舊式工匠職人思想,收錄十六組「非一脈單傳」的日本傳統技藝師徒故事,不僅為您展示匠人手藝和風骨,更帶領現代人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本書深入日本傳統技藝的起源與現狀運作,描繪師徒間的真實關係。包含:入行契機、師徒相遇故事、技藝工法,職場環境、世代傳承的過程,以及職人工作金句⋯⋯透過每一組的師徒人生故事,進入不同的技藝世界。收錄的技藝,有「高文化性質」, 例如:庭師、寺廟畫師、文化財修復師;有「文創性質」, 例如:染織、江戶玻璃雕花、英國皮鞋等,也有「勞力的傳統工匠產業」, 如茅葺屋頂、泥水師父、社寺木工。因此,不管是對文化藝術、手作職人、或者傳統工匠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初階的探究和瞭解。「師徒關係」的轉變 —— 超越血緣關係的傳承:從「只傳子」、轉變成:「也傳賢」 進化身心靈導師:從「看師傅的背影偷學」、轉變成:「除了讓徒弟看背影,師傅也要運用理論口頭教導和心靈輔導。」匠人職場大公開 —— 從閉鎖走向公開:公開職場環境,無私分享技藝現況 理想的工作關係:打破上級和下級階層,無私傳授技能和無條件的照顧和關愛迎向新世代的匠人精神和奧義 —— 一份展現價值的工作:從不問自我工作價值,到專注提煉出我的「工作意義」和「態度金句」 人生工作的奧義:從為公司付出、到改為沉浸在鑽研自己喜歡的事物中,創作並產出有價、可流傳的工藝這樣的你適合讀這本書 —— 不想做社畜,對自我興趣開發想了解更多的讀者對人生工作、工作意義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對技藝傳承有興趣的讀者對日本工藝文化有興趣的讀者 | daily-weekly |
原來如此!獸醫師是這樣照顧毛小孩:不讓細菌抗藥性找上門來的正確用藥觀念大公開 | 大家一定有帶毛小孩去動物醫院看病的經驗吧,有時因為不小心受傷,出現比較大或嚴重的傷口,為了預防或治療細菌感染,獸醫師通常會開立抗生素給毛孩使用,確保病況不會惡化。抗生素的確可以非常有效的對抗細菌,但是細菌的生物特性,也可能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 —— 細菌抗藥性 (AntimicrobialResistance,AMR)。什麼是細菌抗藥性呢?又會造成什麼影響?這就要從細菌是怎麼一回事說起了。細菌這種生物,原來如此細菌是存在地球上古早的生物,也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基本上我們可以說,只要有生命的地方都有細菌存在的機會。他們可以存在於非常極端的環境中,包括溫泉、海底火山、放射性廢棄物中、甚至在太空梭上也能生長,還有研究人員在深約 11 公里的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了細菌。動物的身體當然也有各種細菌聚集,包括皮膚表面、腸道、口腔、鼻子等等,都可以發現細菌。雖然細菌是如此頑強、無孔不入的生物,但他們所帶來的影響卻不一定都是壞的 —— 高達 80% 的細菌對人體無害。例如我們常常聽到能夠幫助新陳代謝的益生菌;生產泡菜、酒、乳酪等美食,都需要細菌來幫助發酵;細菌能降解有機化合物,因此科學家會利用某些細菌來分解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這種方法稱為生物修復。而那些有害的細菌,則是透過接觸或經口的方式造成各種疾病,包括破傷風、食物中毒、霍亂等等。現代醫學解決這些細菌感染問題的有效工具,就是抗生素。抗生素真的好好用,更該好好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發明可以追溯至 1928 年。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 偶然觀察到被黴菌汙染的葡萄球菌培養皿中,在黴菌附近的細菌都無法生長,因此推測黴菌中可能有對抗細菌的物質,這就是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 被發現的由來。在盤尼西林之後,針對不同細菌所研發的抗生素就漸漸出現,依照這些抗生素對抗細菌的作用方式、範圍和效力,在醫學上被分為第一線抗生素、第二線抗生素、第三線抗生素、第四線抗生素等。在處理因為細菌而產生的疾病時,會優先使用第一線抗生素,如果細菌有抗藥性,造成抗生素效果不佳,就會使用往後一線的抗生素,以此類推。當使用到第四線抗生素,細菌依然因為抗藥性而無法有效治療,便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細菌抗藥性發生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個是在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時,由於藥物濃度不足,或者細菌並未被全數消滅就停止用藥,造成殘存的細菌生成具有抵抗此種藥物的能力。第二個則是長期用藥,造成雖然藥物劑量相同,但是卻不再擁有同樣的效果,這也是因為細菌產生了抗藥性的緣故。擺脫細菌抗藥性,一起這麼做近年來,越來越多國人飼養寵物,將其視為家庭一員,對待寵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離不棄的呵護。當然,毛孩跟人一樣都會有生病的時候,飼主們負起照護的責任之際,就會需要面對細菌抗藥性的問題。對此,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特別提醒,如果在毛孩身上使用抗生素,飼主千萬切記要遵照醫囑,將療程走完。「任意停藥會造成細菌反覆感染,甚至造成細菌變異,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甚至變成超級細菌」。所謂的超級細菌,就會造成之前所說的,連較後線的抗生素都無法產生治療效果,危及寵物性命,也會成為環境隱憂。「而且其實毛孩就跟人一樣,身上都是有好菌和壞菌共存,使用後線的抗生素的問題就是,這些好菌和壞菌都會一併被抗生素殺死,後續對身體造成的問題可能更多,像是肥胖、消化不良等等,更嚴重的也有可能誘發腫瘤。」譚醫師又提到,由於抗生素是很有效的藥物,過去只要遇到細菌感染方面的問題,就直接使用抗生素壓制,造成現在毛孩身上出現細菌抗藥性的案例越來越多,這十年來甚至還有用到第二線藥物,依然無法有效緩解疾病的例子。「獸醫師們意識到細菌抗藥性的問題之後,依據細菌種類或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結果給予用藥,更謹慎使用抗生素,也教育飼主要重視寵物保健和居家環境衛生。」譚醫師表示。的確,細菌並不是吃了無敵星星的超級瑪利歐,不只抗生素可以對抗細菌,毛孩自有的免疫力也可以。如果身體原本的狀態就足夠強大,只要進行症狀治療,讓免疫力來對抗細菌就很足夠了。除此之外,維持環境的衛生也是一種很好的預防措施。雖然細菌無所不在,但是正確的清潔方法,對於減少環境表面的細菌量是非常有效果的,這樣一來細菌要影響毛孩健康的機會就能大幅下降。再次提醒大家,毛孩就跟人一樣,提供清潔的生活環境和保持健康強壯的身體,是照護毛孩最好的法寶。即使生病了,也要遵照醫囑正確用藥,才能幫助毛孩迅速康復,又不留下後續問題喔!想更瞭解細菌抗藥性的重要性以及正確用藥的秘訣嗎?這邊請:防檢局官網 / 主題專區 / 抗藥性主題專區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廣告 | daily-weekly |
pCloud終身雲端空間怎麼用?線上存放大檔案隨處存取 | 相信大家多少都有用過雲端空間,但免費容量可能只有數 GB, 而且訂閱制每個月要繳納為數不少的訂閱費用,那麼有沒有能兼具兩者的方案呢?還真的有,pCloud 推出業界少有的雲端空間終身方案,從 500GB 到 10TB 都有而且只需要一次性付款就能終身使用,用越久越划算。且 pCloud 推出雙 11 優惠方案,500GB、2TB、10TB 終身方案都有優惠,錯過這次接下來可能就沒有這麼划算的價格了!安全可靠來自瑞士的老字號雲端服務 pCloud 市面上雲端空間選擇很多,但選擇時務必挑選安全、老字號且經濟的品牌。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廠牌,從 2013 年經營至今已有 9 年的歷史,是這領域有點年資的老字號雲端服務。除此之外,它目前全球已經擁有 1600 萬用戶,而且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符合當地法規並有相當嚴謹的資安保護機制。pCloud 保護分為多個層面,從你註冊的當下開始就能選擇資料的所在地,可選擇美國或是歐盟做為主要的儲存地。不只如此,就算你選擇美國或是歐盟,pCloud 還會將你的檔案分別儲存於 5 個不同地方的伺服器來增加安全性。在傳輸方面,所有儲存的檔案都透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儲存,傳輸時亦有 TLS/SSL 加密保護,讓你在傳輸過程、存放時都能有最好的保護機制。跨平台使用 5 大系統電腦、手機都沒問題公有雲最擔心的就是跨平台不好用,你可能在電腦、手機之間互傳檔案,又或者是在 macOS、Windows 之間切換,此時選擇支援度高的產品就很重要。pCloud 支援 Android、iOS、Windows、macOS 以及 Linux 作業系統,跨裝置都能順利使用。當然你也可以透過 Chrome 等瀏覽器直接使用網頁版服務,日常生活的雲端使用習慣幾乎都可囊括。除此之外,在其他雲端空間的支援度上,也支援 Dropbox、Google Drive、Google Photos、One Drive 雲端空間,就連 Facebook 也能備份非常方便。用越久越划算的終身方案 也有 10GB 免費版可以先試用說到 pCloud 的雲端服務,最出名的莫過於終身制方案!這裡指的終身制是指一次性付款,就能終身使用、沒有額外的設定費或是雜支,一般來說絕對是比訂閱制還超值,如果有長期使用的需求終身制會比訂閱制省下許多成本,用越久當然也就越划算,普遍來說用個幾年就能回本。除了終身制方案之外,對於短期使用的用戶也有月繳、年繳的方案可選擇,另外 pCloud 亦提供免費 10GB 方案讓你試用,購買前你可以先體驗看看 pCloud 的速度、服務品質再考慮要選擇哪種方案。10TB 大容量雲端空間怎麼用?存放影音大檔案剛剛好有不少人會猶豫該選擇什麼樣容量的方案,以現在影音、照片檔案越來越大的趨勢,都會建議選大不選小,畢竟小的方案不能當大的用。如果選擇了 10TB 這類大容量雲端空間,那麼自然可以存放各種免費雲端空間不讓你放的超大型檔案,像是高畫質影片就是這種類型的檔案。如果有自行拍攝大量的 4K 高畫質影片、高畫質生活照片,當要分享或是跨地使用時就能利用 pCloud 雲端特性增加使用的便利度。另一方面,大容量空間在辦公上也很方便,如果有些過大,像是數百 MB 無法用郵件夾帶的檔案,透過 pCloud 雲端儲存並轉送連結給對方就能使用非常方便。別錯過!雙 11 個人終身方案特價優惠既然都要買,當然要挑便宜的時候下手,每到雙 11 不少廠商都會推出一年一度的優惠方案,pCloud 也是如此。今年 pCloud 雙 11 針對個人終身方案也有優惠方案,像是原價 400 美元的個人終身方案只要 280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8958 元,另外還有多種容量方案可供選擇。雙 11 活動時間從 2022 年 11 月 10 日開始,活動結束日為 2022 年 11 月 14 日。 | daily-weekly |
《呼喚幸運,打造成功的祕密》:為什麼希區考克認為「身為一個膽小鬼」是他最大的幸運? | 文:安迪・奈恩 (Andy Nairn) 幸運的故障 如何將你最大的弱點變成最大的優點?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相信「運氣就是一切」。有趣的是,他覺得自己的好運是來自一個缺陷。而且這個小缺點出乎眾人意料:「我一生中的好運是因為我是一個很容易受驚嚇的人。我很幸運身為一個膽小鬼,對恐懼的門檻很低,因為英雄是拍不出精彩懸疑片的。」他說得沒錯。這個在《驚魂記》(Psycho)、《美人計》(Notorious)、《迷魂記》(Vertigo) 背後的男人也很怕警察、牧師、老師、性愛、聊天和墜落 (以及其他許多事物), 他甚至有嚴重的雞蛋恐懼症。許多這些焦慮都是源自於身為過重兒童與嚴厲父親教養的成長經歷。但是他將這一切放進作品中:「創作與這些恐懼相關的電影,是我擺脫它們的唯一方法。」希區考克欣然接受自身缺陷的策略固然與一般行銷建議截然不同,後者是要強調品牌的優點。然而,一如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尚頓 (Richard Shotton) 所指出,這其實是某些史上最出色廣告的核心。這是戰後創意大師比爾・伯恩巴克 (Bill Bernbach) 最愛用的手法,他是公認的現代廣告之父。1959 年,他推出有史以來最知名的廣告之一,把福斯金龜車 (Volkswagen Beetle) 所謂的缺點化為優勢 (好吧,它不像美國車那麼大,但這表示維修金額、保險費用和停車位都小多了)。接著他以同樣手法處理艾維士租車公司 (Avis), 利用該品牌在市場上排名第二一事提出主張:「我們會更努力。」尚頓解釋有一大堆科學證據可以證明為何這種反直覺的手法有效。他恰當地以「出醜效應」為例子:這種公認的現象是指我們偏愛帶有些許不完美的人或品牌。大量研究表明,謙虛一點不僅能讓你更討喜,也能讓你傳達的訊息更可信。除了一些知名的特殊例子,此技巧沒有被更廣泛採用,這點反而顯得更令人費解。事實上,若非要解釋原因,自我貶低現在似乎不若伯恩巴克的時代流行了。一如傳奇創意大師戴夫・卓特 (Dave Trott) 所說:「我很懷疑現在找得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人。」好吧,雖然我可能會顯得在吹噓自己有多擅長自我貶低,我想我還是會分享一些我們近期的廣告,它們的核心就是自我貶低。Hostelworld 本質上就是青年旅館版本的 Booking.com, 這個線上平台為年輕旅行者提供世界各地 3 萬 3000 個住宿選擇。其最大的挑戰就是難以擺脫負面的刻板印象,人們擔心青年旅館嘈雜喧鬧、擁擠骯髒,不安全又缺乏便利設施。《恐怖旅社》(Hostel) 恐怖片系列出現在熱門搜尋結果更是雪上加霜。這系列電影如果出自希區考克之手,他一定會非常引以為傲:陰暗、破爛,而且鮮血淋漓。然而與事實相去甚遠的是,青年旅館近年來早就不可同日而語。許多青年旅館現在都有安靜的多人房、可上鎖置物櫃、超棒的公共區域、旅館內就有酒吧、餐廳、免費無線網路,甚至還有私人房。基本上比你以為的要好太多了。因此,青年旅館行業其實面臨的是觀感問題,而不是實際的問題。2015 年,Hostelworld 請我們開始解決這些誤解。我們著手的方式相當傳統,明確表達青年旅館體驗的正面好處:亦即青年旅館的社交本質。在酒店的話,人們會在早餐時避免眼神接觸,並在房間門口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但青年旅館是結識志同道合的旅行者的好地方,而且也更貼近當地社群和文化。我們用一句標語總結這份任務: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年間推廣這項理念,並展現實現這項理念的絕佳住宿。我們修改了品牌識別,使其更具社交象徵意義,並與 Google 合作,在 Hostelworld 應用程式上提供語音翻譯功能。我們還開發一系列廣告,邀請拳王克里斯・尤班克 (Chris Eubank)、饒舌歌手 50 Cent 和瑪麗亞・凱莉等意想不到的名人造訪青年旅館,親眼目賭這些地方是多麼精彩有活力的社交中心。總之,這些活動在呈現青年旅館住宿的優點方面非常成功。觀感改善了,訂房率也提高了⸺然而還是難以擺脫負面印象。因此,2017 年我們接到查理・辛 (Charlie Sheen) 的經紀人來電時,似乎並不是有幫助的進展。畢竟他是臭名在外的狂人,在社群媒體上因為瘋狂荒唐的舉止而聲名狼藉。他的酗酒和吸毒問題早就人盡皆知,還有性醜聞和暴力事件,以及稀奇古怪的觀點。他大概是我們最不希望和青年旅館扯上關係的人,對吧?他的經紀人卻反駁這點。原來查理一直在清理自己的爛攤子,而且現在已經毒酒不沾。他還為慈善做了許多事 (尤其是在 2015 年發現自己是 HIV 陽性後)。簡單來說,他已經改過自新。不僅如此,他非常喜歡我們的廣告,下週就要來倫敦了。他想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我們的下一個「不速之客」。這個嘛,絕大多數的行銷人員在這時候都會禮貌地拒絕。我們並沒有計畫這項活動,也沒有太多時間搞定一切。而且無論他的經紀人怎麼說,查理的名聲仍然很糟糕,可能會為品牌觀感帶來負面影響。不過 Hostelworld 的行銷長奧圖・羅森伯格 (Otto Rosenberger) 正是既勇敢又果斷的夢幻客戶之一,因此我們決定不僅要全力以赴,還要加倍努力。我們沒有迴避查理的惡名和青年旅館的糟糕聲譽,而是欣然接受。我們巧妙利用這兩者,以查理和青年旅館揮之不去的糟糕名聲做出誘餌風格的聳動標題,然後我們會證明兩者都「比你以為的好」。精確來說,我們為社群媒體製作六支 15 至 20 秒的影片,故意模仿猥褻的誘餌標題風格,然後揭曉真相。例如其中一個標題非常怵目:「查理・辛在青年旅館用球棒海扁青少年」, 結果揭曉他正在和背包客打桌球。另一支廣告標題則是「查理辛在青年旅館加料」, 結果他只是想為其他房客準備豐盛的晚餐。「查理・辛在青年旅館重擊主教」中,他正在下西洋棋;「查理・辛在青年旅館睡了七個人」是他在安靜的多人房中正睡得香甜等等。這種危言聳聽的格式,在觀眾常常於廣告開頭前幾秒就跳過的環境中效果絕佳。我們以這種方式從開頭就抓住目光,接下來就能直接了當地而不是含蓄處理他們的偏見。雖然 (或是可能因為) 這是高風險的策略,但因此回報也很高。66% 看過這些廣告的人表示,他們因此較有意願預訂青年旅館。訂房率年增率提高 21%,YouTube 甚至說此系列是 2018 年度最有效的廣告。這證明了,有時候承認自己最大的弱點,可以是你最強大的策略。召喚幸運慣例說:品牌一定要隱藏缺陷。 幸運說:承認問題可以提昇可信度和好感度。 問問自己:如何將你最大的弱點變成最大的優點?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呼喚幸運,打造成功的祕密:科學實證,成功往往都是因為運氣,40 個從日常練習的強運實例,輕鬆培養商業思維》, 墨刻出版作者:安迪・奈恩 (Andy Nairn) 譯者:韓書妍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一次狩獵之旅竟促成魔鬼氈的發明...... 國稅局讓民眾乖乖報稅的妙招是善用拖延心理學?披頭四經典名曲〈Yesterday〉靈感來自睡夢中的炒蛋?史上最成功卡通人物米老鼠是在絕望與厄運中誕生?你知道嗎?上述案例全都是利用運氣創造成功的真實故事,其他還有諸如推特、維珍航空、Spotify、亞馬遜、希區考克、桃莉芭頓...... 等,他們是如何利用運氣,為自己的品牌增加勝算呢?本書透過 40 個知名品牌實例與名人小故事,娓娓道來在商場上這股名為「運氣」的神祕力量能如何幫助你跳脫框架、創意思考,解決眼前的難題,通往成功之路。其實方法一點也不難,品牌策略專家安迪・奈恩建議,首先不妨從審視自身條件做起,隨時注意身邊意想不到的機會,還有學習如何化危機為轉機,以及從平常培養「練習變幸運」的好習慣。只要透過實踐書中的方法,你便能為自己創造好運、掌握致勝的機會。快來用自己的力量讓自己成為「幸運」人士吧!一戰後德國潛艇不依規定肆意攻擊他國船艦,英國受到嚴重損失。然而,一名海洋畫家靈機一動,利用迷彩設計在超過四千艘的船隻身上塗上對比強烈色彩、排列成大膽幾何圖案。此舉反倒使敵軍不易辨識船隻、無法有效攻擊,讓英國順利逃過了一劫。→ 如果是你,會如何運用藝術激發新鮮的創意點子?青年旅館線上平台 Hostelworld 找來許多名人代言,效果良好。某一天他們意外收到惡名昭彰的明星查理辛居然主動想要做代言人。Hostelworld 非但沒有婉拒,反倒以他糟糕的名聲做出誘餌風格的聳動標題,推出宣傳影片,竟意外吸引目光,提高了訂房率。→ 如果是你,會如何將自己的最大弱點變成最大的優點?知名音樂製作人昆西瓊斯在為流行樂巨星麥可傑克森製作《戰慄》專輯時,原本已經錄製好所有歌曲準備結束製作。然而,麥克卻說想要嘗試自己的第一首搖滾歌曲,瓊斯並未拒絕,反而取消錄好的一首歌,讓麥可換上新歌。於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Beat It〉於焉誕生。→ 如果是你,會如何打造空間,讓意想不到的精采時刻發生? | daily-weekly |
寵物業評鑑是評鑑「文件準備」還是「照顧能力」? | 記者 江幸芸 / 報導黑心繁殖場事件層出不窮、犬隻遭到惡意對待,讓許多人相當痛心,再也不相信繁殖、買賣業者。寵物繁殖、買賣在法律上雖不能禁絕,但我們能以動物福利為訴求,要求業者都要符合規範,2 年 1 次的特定寵物業評鑑就是稽查業者並給予評等的工作,但這個耗時、耗工的評鑑,能否反映真實狀況?能否發揮約束力?今年,多數縣市都展開特定寵物業評鑑工作,台南市 7 月率先完成後,五都中的台北市、新北市的評鑑結果也相繼出爐,台中市、高雄市仍未公告。以台北市來看,因台北市內不能設置繁殖場,特定寵物業者只有買賣、寄養,進入特優的 4 家業者都是寄養,而大家最關心的活體買賣業者,只有 1 家被評為優等 —— 位於通化夜市的「親密夥伴」。特定寵物業評鑑要看的項目有許可證、寵物繁殖與買賣紀錄表、晶片使用情形表和寵物買賣資訊等文件。江幸芸 / 攝 | 台灣動物新聞網親密夥伴負責人盧泓傑表示,特定寵物業評鑑主要看的是三表一證,也就是「寵物業查核及評鑑辦法」中規定的特定寵物業許可證、寵物繁殖記錄表、寵物買賣記錄表、寵物晶片使用情形表,其他還有寵物買賣資訊文件、飼養數量與設施、動物照顧情形等。但這些文件和動物照顧得好不好,有直接關聯嗎?盧泓傑搖頭。盧泓傑認為,評鑑結果不見得能反映業者的照顧狀況,有些業者動物照顧得好,但許可證沒掛、表格沒填好,評等就往下滑。既知評鑑等級難以代表真實狀況,盧泓傑會親自到繁殖場看環境,覺得合適才會與對方合作,目前合作的繁殖場在桃園以北,每隻狗都親自帶回,雖然價格較高,但可以確保狗狗健康。寵物買賣令人擔心的,還有狗狗賣不出去時的處理問題,雖然特定寵物業評鑑中,也將不再繁殖或買賣的動物處理情形列入評分,但都是口頭詢問,不易探查實情。盧泓傑的作法,是將找不到有緣人、外貌較不討喜的狗狗開放送養,領養人和購買人一樣,必須填妥資料、植入晶片、做寵物登記,資料在手,後續有任何問題,都找得到領養人,因為「飼養不棄養」更是重要。寵物業者表示,幼犬出生約 30~45 天就會開放買賣。江幸芸 / 攝 | 台灣動物新聞網寵物店內擺放的犬隻,有些年紀還很小,盧泓傑表示,一般來講,離乳後、出生約 30 至 45 天就會開放買賣。台灣的法律中沒有規範可供買賣的寵物年齡,最近才出爐的澳門《動物保護法》就明訂 3 個月大才能賣,盧泓傑也指出,美國有幾個州的規定是 4 月齡。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林宗毅曾說過,特定寵物業評鑑的用意之一,是揭露業者的品質,讓民眾一起來監督,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業者冒險違法,甚至沒有登記、私自營業?盧泓傑說得直接,非法業者查不到,不守法也沒被查,乖乖登記、接受檢查的合法業者也沒因為評鑑成績好,獲得任何助益。有些犬隻狀況良好的繁殖業者,可能因文件不齊而得到低分,相對的,也有一些待改善的業者因文件齊備而拉高總分。江幸芸 / 攝 | 台灣動物新聞網看來,現行的評鑑方式難以完全反映真實狀況,還須主管機關腦力激盪、提出改善辦法;另外,倘若「別人違法都沒事,那我為什麼要守法?」這樣的思維普遍存於寵物業者心中,將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評鑑更將流於形式。參與多場特定寵物業評鑑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榮就說:「只有希望業者提升動物福利觀念了,更重要的是把牠們視為生命,而不只是販售物品。」特定寵物業評鑑雖有改進空間,但仍可作為參考,評鑑結果公告於農委會動物保護資訊網,越多人關心,業者更有改善的動力。台灣動物新聞網建議您,請以領養代替購買。你可能會想看:本文獲台灣動物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原標題:寵物業評鑑耗時耗工 能看見真實嗎?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 】一塊老菜脯,開啟循環經濟的奇幻旅程 | 汆燙青菜灑上花生米,烤熟的大海蝦以食用花葉擺飾,再抹上「小米樹豆味噌蘸」, 山海食材的相遇,襯托出食物的原始質地。在號稱「南台灣最難訂的餐廳」的 AKAME 裡,一款以小米與樹豆打造的味噌醬,背後帶出一個南台灣總董們的循環經濟大夢。距 AKAME 餐廳十五公里遠,車子一路駛進中屏東,巍峨的大武山一旦映入眼簾,沒多久就能抵達南台灣的食品加工業重鎮──內埔工業區。傳統發酵新技術,食材廢料重生「AKAME 聯名監修的『小米樹豆味噌蘸』是用單一菌絲的味噌麴種,就是從這個實驗室研發出來的,」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打開實驗室大門,從萃取技術、食品成分分析到發酵菌種的配置培養,各種專業設備一字排開。在內埔設廠十餘年,楊青山與數十位生技與食品科學碩博士,以一門「固態發酵」的研發真功夫,不僅與三代醬廠新延香共同開發出 AKAME 這款前所未見的味噌醬,雙方合作的背後有更大的夢──要打開食材新的可能性,為本來要被丟棄的「食材邊角料」找到新生命。發酵這門古老技術是打開食物風味的一把鑰匙,釀酒、做醬油,甚至做臭豆腐,拚的都是發酵技術。楊青山表示,京冠的專長就是把傳統的固態發酵技術,做到科學化、工業化,透過控制真菌的營養、生理及基因表現,大量產出對人類有價值的有效成分。過去京冠把這樣的技術用來研發及生產動物飼料添加物,近年來開始積極開發酵技術更多的可能性。「發酵對於糧食廢棄物處理而言,是很好的技術。我們工研院在做循環經濟物質處理時,一定也會應用到發酵技術」, 專門研究科技農業與循環經濟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經理吳信茂,帶著「跨域生態系」計畫資源,在二○一八年走進內埔工業區,希望以循環經濟串起原本各自做生意的老闆們,實現「你的天然廢料,我的加值材料,消費者的健康好料」的夢想藍圖。要做到廢棄食材再循環,第一步就是要有優質穩定的食物邊角料,而這正是美食的上游加工重鎮,內埔工業區的一大優勢。包括:全台最大檸檬加工業者的永大食品,以及拿下國內六成學校營養午餐市場的強匠等食品業強棒,都扎根在內埔鄉;而供應全台關東煮七成商品的食品加工廠,也在附近不遠的竹田鄉。一個月抵二十年,蘿蔔皮變黑金「有一次吃飯在『碰杯子』的時候,食品加工廠的董事長提到,他們有很多蘿蔔皮,全都丟掉其實很可惜,問我有沒有什麼處理方法,」楊青山回憶道,當時去食品加工廠裡一看,發現因為關東煮需求的白蘿蔔,大小、形狀要整齊劃一,多餘的部分都得削掉,而食品加工廠董事長口中的「蘿蔔皮」, 每一塊皮上都還帶有大塊的蘿蔔肉。於是他們把帶皮的蘿蔔塊帶回京冠實驗室,楊青山與研發夥伴們動起來,尋找賦予廢棄蘿蔔皮新生命的可能性。剛好實驗室有一位研究員,博士論文就是研究老蘿蔔乾,於是京冠研發團隊在實驗室裡,研發出小量產模式,定調整個生產技術。以特殊的發酵技術,用一個月時間做出二十年等級的黑色老蘿蔔乾。老蘿蔔乾俗稱「老菜脯」, 坊間流傳有養生與預防感冒的功效,有多酚類、維生素 A 等抗氧化成分,又被稱為「窮人版人參」。但過去這樣珍貴的食材,得用時光交換,用不去皮的白蘿蔔醃漬,靜置三年後變成褐色,十五年後成深褐色,要待二十年後才會變成黑色的頂級老菜脯。看到這個成果,這群具有冒險型人格的董總們興奮了起來。本來要花錢請人載走處理的廢棄白蘿蔔,搖身一變成為二十年的黑色老菜脯,每公斤有五千到八千元的市價。飯友成戰友,讓研發品量產上市但從實驗室的小量製作,要走到量產上市,還有一大段的研發之路。京冠並非食品廠,僅能在實驗室研發,卻無法在自己的場域量產老蘿蔔乾。此時,就在距離京冠六百公尺之外,以味噌與豆瓣醬聞名三代的醬廠新延香,接下了循環經濟的下一棒。會願意一腳踏入循環經濟食材研發,是因為味蕾的召喚。「新延香林總 (林柏彬總經理) 的 IG 或 FB, 哪裡有好吃的,他就往哪裡跑。他是能講出一口好菜的人,我只會聽著流口水,」楊青山所描述的醬廠第三代林柏彬,兩人相識多年,過去是一起吃飯的老友,因為循環經濟的新發現,才終於成為戰友。新延香有著六十年的醬料發酵經驗,更有現成的產線與乾燥設備,儼然是這一役的神隊友。然而,新製程不像傳統製程有高度可控性,投入老蘿蔔乾的研發,不僅排擠掉新延香原本接單賺錢用的產能,過程中一度找不到夢想的滋味與成效,甚至還停下產線。「在產線上,乾燥的溫度與水分散失的速度,都會影響蘿蔔乾的風味,太快味道不對,但如果速度太慢、水分停留太久,又會整批貨壞掉,」一試再試,林柏彬表示,生產技術上充滿變異,兩年來,眾人來回調校,在計畫的支持下,有技術團隊可以諮詢,為新延香處理設備難題,把機器送回原廠調校,才終於順利量產。在老蘿蔔乾順利量產後,要到消費者手上,還有行銷與通路的考驗,於是循環經濟的棒子,又回到以食品開發與行銷為本業的食品加工廠手上。本來被當廢棄物處理的蘿蔔皮,在眾人的努力下,成為該廠品牌底下的「黑呦!創新老蘿蔔便利湯包」, 為忙碌辛勞的現代人量身訂做,只要簡單蒸煮,就能完成天然美味的養生湯品。有了蘿蔔邊角料再生的成功經驗,循環經濟讓南台灣老食品廠與中藥廠看到新的可能性與商機,透過吳信茂與計畫團隊的牽線,開始與中、下游,跟其他夥伴的產業鏈接,就像是化決京冠展開合作。永大的檸檬皮變成動物機能飼料添加物裡的養分;天一中藥的中藥廢渣,變成草本防蚊液與寵物沐浴乳;黃豆渣、咖啡渣......, 各種循環經濟的商品研發,百花齊放的展開。「循環經濟」乘載眾人的期待,被視為內埔工業區的下個潛在亮點。複製老菜脯經驗,創循環經濟「循環經濟不是一家廠商可以獨自完成,需要透過系統性的跨域整合。因為當中要有多面向的技術投入,才可以成就一件事情,」楊青山表示循環經濟合作的過程中,牽涉到上、中、下游,跟其他夥伴的產業鏈接,就像是化中、下游,跟其他夥伴的產業鏈接,就像是化學式當中分子鍵的立體結構,彼此鍵結架構出一個小宇宙:「串連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就是信茂帶進的『跨域生態系』概念,把大家焊接在一起。」一路陪伴內埔工業區的廠商,吳信茂表示,在經濟部中企處的計畫的推動下,以循環經濟串起「跨域生態系」, 關鍵在於推動這些互為左鄰右舍、卻從來沒有合作過的廠商們,展開「價值交換」。食品加工廠有想要去化的廢蘿蔔皮與有力的食品行銷通路;京冠有發酵技術,新延香有場地設備及製程放大的經驗,各自拿出看家本領,互相連結,因此藉循環經濟開拓出新商機。「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互信,因為互信,這些老闆們才能真的投入,」吳信茂強調。一瓶老菜脯的研發,也為各廠家打開了新的可能。一甲子的老品牌新延香,過去供應全台各地小吃店與餐廳的醬料,第三代藉著循環經濟的合作,往產品特色化、精緻化的願景更進一步;永大食品開了新廠,並打算要把舊廠轉換使用目的,要把廢檸檬皮做成清潔劑;而京冠所投資的實驗室,擔任不同循環經濟合作鏈的共同樞紐,儼然成為內埔工業區循環經濟的研發核心。一直以來,以飼料機能性添加物為本業,如今京冠看待自己有了新的眼光。「京冠是一家新材料開發公司,」楊青山表示,京冠已經在屏東工業區蓋廠,要把循環經濟的實驗工廠系統模組化,提供廢棄材料再循環的整廠輸出。擴大投資,循環經濟被視為公司的下一個事業明星。「無廢與再生,我覺得更難得的是,它不只是一個起心動念或發的一個願,」楊青山笑著說,所謂「循環經濟」, 沒有「經濟」就不會有「循環」:「我們相信它真的是一個能帶來價值且創造利潤的方向。」多元觀點,在地企業動態組隊創共贏生產與材料研發常產生很多廢料,以前大多是用「回收」的角度來思考,但廢料處理再利用的成本很高,在原市場裡缺乏競爭力。後來發現,再生廢料如果提供跨領域使用,因為用途的不同,他的願付價格會比原領域來得高,因此出現了「你的天然廢料,我的加值材料,消費者的健康好料」的夢想藍圖。我們也發現在生態系裡,當中、小企業展開合作,彼此會有互相拉抬的現象,中型企業會成為共同的研發中心與商業思維的學習對象,而小企業的靈活性則為生態系帶來彈性與應變力。把兩年輔導期間的成長數據攤開來看,中型企業在營收 (71.4%) 與研發投資 (69.5%) 的增加上,成為支持生態系成長的主力;獲利明顯也造就小企業,展現大幅增聘就業人力的潛力 (33.4%), 成為提升地方就業力的拉力。此外,生態系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商業環境動態調整。以本生態系來說,輔導第一年是以「檸檬皮再利用」為目的組成,因此生態系的基石者 (key stone) 是永大食品,而當時的京冠是擔任提供菌種的利基者 (niche player)。第二年,發現材料應用不能只侷限於檸檬皮,能處理各種廢料的發酵技術,才是循環經濟的核心,因此京冠變成了基石者,促成中藥渣、蘿蔔皮、咖啡渣等多元材料再應用,使生態系跨度更廣,產品創意也開始百花齊放。可見,找到生態系的「最大公因數」, 把企業放在對的角色,可說是生態系得以蓬勃發展的關鍵。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編審。 | daily-weekly |
《1898.福爾摩沙踏查》導讀:百年前德國旅人的台灣漫遊手記,「親眼去見識這個日本的戰利品」 | 文:林欣宜、莫克莉【導讀】藝術與殖民之糾葛:阿道夫。費實的台灣 (節錄) 二、關於《福爾摩沙踏查》本書以阿道夫自 1898 年 2 月啟程至 5 月回日之間三個月在台見聞為主軸,以夾敘夾議的方式描述其旅程,因此,只要掌握其旅遊行程,便不難理解此書結構。除來台上岸及旅程之安排與交涉外,整理後總的來說有兩大段行程:一是自台北向南到新竹、苗栗 (Bioretsu)、台中、埔里、集集一帶,然後返回北部;二是自基隆搭船至澎湖、再坐船到南台灣的台南,接著一路向南,往高雄,最後至卑南。可惜的是,除了啟程之時外,阿道夫並未具體記錄各段旅程的時間,只能約略察知各段旅程先後順序。本書出版時將行程切開,分成諸多章節,但仍依時序描述,並不影響閱讀。啟程準備他的台灣行去了台北、台南等主要城市,也去了像大湖、枋寮等鄉間,甚至到苗栗內山及島嶼南端的屏東、台東一帶,見到原住民,但略過了西部台灣中部至台南一帶及台灣東部。但阿道夫並未具體提及何以如此選擇,或出自誰的建議。或許,可以大膽地說阿道夫的行程並非事前基於某種對台認識而為。據其說明,他來台目的是為了「親眼去見識這個日本的戰利品」。之所以有此期望,在本書一開頭他便提及,當時日本對於領台耗費過多,有悔不當初的聲音,而且對台種種疑問的答案,仍「無法透過目前多所闕漏的福爾摩沙相關著作文獻得到解決」。當然,比對前揭〈19 世紀德文台灣〔福爾摩沙〕相關文獻編註書目〉, 便可知雖然未能稱得上大量,但至少也有十數篇是阿道夫來台之前便可得見的德文文章。更遑論還有上百篇數量更多、流通更廣的英語及其他外語文獻或書籍。他是從日本來台一事,或許說明了他是在日期間臨時起意,並非蓄積來台已久、有充足地搜尋參考文獻的準備時間。即便如此,從書中他具體提到的參考文獻:路德維希。里斯的《福爾摩沙島史》、1897 年度《台灣外國貿易年表》(Annual Return of the Foreign Trade of Formosa)、馬偕《福爾摩沙紀事》、耶穌會資料、日本政府提供報告書、荷蘭人資料、《中國、日本及菲律賓年鑑名錄》(Chronicle and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 the Philippines)、1898 年 5 月 21 日《日本每日先鋒報》(Japan Daily Herald) 一篇報導、鳥居龍藏對東部阿美族的研究、貝紐夫斯基的東部探險故事、喬治。泰勒 (George Taylor) 的著作等等,可以猜測,大部分資料可能是行前在日本蒐集,或者來台後,透過殖民政府協助取得,在旅行途中參考閱讀。不管如何,他說:「我因此決定順從內心熱切的渴望,親自去見識這個日本的戰利品,並了解當地的社會民情,對一個像我一樣無黨無派的人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以及在可見的未來內,當地的經濟形勢會有何種發展變化。」這段話清楚地鋪陳了其自稱客觀的來台動機,他並非打算搜尋更多文獻,因為他斷定現有資料不足,親眼見聞反倒是更好的辦法,而他則自詡將是不帶偏見的報導者。此外,他雖看似未做太多行前準備及功課,但或許他在出發前,便有撰寫台灣遊記出書的想法,並為此攜帶厚重相機,賣點自然在於:取得殖民地是日本的大事,而且此際國際間對日本新殖民地台灣的狀況所知不多,因而具有時效性。因此,這本書及阿道夫之行對於後世而言,最珍貴的或許便是他在沒有太多準備的情況下,以其當時在台見聞的第一手直接而平鋪直述,甚至不少毫無遮掩的情緒性直觀表達,為 1898 年的台灣留下了寶貴記載。行程規劃及安排沒有準備的一介外國人該如何來台旅行,並成功上路、參觀,與地方官員、警察,甚至與原住民有所往來?阿道夫清楚地描寫他如何在來台後安排台灣旅程。方法是先到大稻埕的德國領事館尋求幫助,請其提供到台各地參訪必要之介紹信,以便遞交各地官員及警察當局,並希望在那裡能「遇見幾位可以指點我如何在福爾摩沙旅行的歐洲僑民」; 接著到淡水拜訪英國領事及馬偕,「在淡水看完景點,蒐集過旅遊資訊,並做好旅遊規劃後,我在萊因斯朵夫 (Felix Reinsdorff) 領事的陪同下,前去拜訪福爾摩沙的更高層政府單位,希望能夠取得福爾摩沙的當地護照,以及給各級地方首長和其他行政機關的介紹信」。因此,可以確認他在來台之前,並沒有先在日本和與台灣有關的殖民官員有過往來,而是來到台灣再想辦法,諮詢島上極少數和他身分、文化、思考接近的西方人士,向他們請教旅遊建議,並取得給官員的推薦信或介紹信,而其旅行目的地是在淡水之行結束後決定的。姚紹基認為婚後夫婦兩人在日本時一同造訪福爾摩沙。但芙里妲的日記正好略過 1898 年 1 月至 5 月,阿道夫則直到本書末,描述在卑南等船北返時才提到:「濃濃的愁情會湧上我的心頭,讓我不禁思念起遠方的親友與愛人。」想來他應該是獨自赴台,才會萌生思念。佳人雖不在身旁,從其遊記中明確知道陪伴阿道夫此行者,不計沿路官員警憲外,至少有漢人僕役林阿古、多名為阿道夫與日本當局及蕃人交涉之通譯。另外,在進入大湖樟腦產區的路上,雇了 3 名生蕃護衛入山。其中林阿古 (Lin-ah-ku) 是他提到篇幅最多的人,來自福州,是他在艋舺找到的幫手,原從事茶葉批發,但因經濟不景氣不得不轉換跑道。雇用漢人僕伇在西方來台旅遊者之間,雖非罕見,但此處仍與其他人經驗有些許不同,他是自行找尋並僱傭,不若其他人或許透過日本政府或相關人士介紹。他之後的經驗也與日治初期諸多來台西方人記錄下的情境大致類似:「我把介紹信交給了地方首長,被他鉅細靡遺地盤問我的旅行動機,這是到了每個地方的例行公事......。地方首長人很好,向我保證他會全力支持我。他問我明天打算幾點動身,接著下令使者立刻出發,去苗栗通報我的到來。他還安排兩位武裝警察,供我明天一早使喚,並安排了一位年輕職員,帶我在新竹市區四處走走逛逛。」每每到了地方,在各地,交換名片是開始建立關係的方式,費實抱怨日本人對此事熱衷,導致名片一早就發完。但這似乎並非表示他多麼受到歡迎,而更是在暗示,在當時他經常被視作間諜的狀況下,在台灣各地警憲官員等掌握其行蹤的工作確實在進行著。在他初抵台北時,大概還不太清楚該去哪裡。但在見過德國領事、幾名歐美人士,以及拜訪北台灣最大外國人社群所在的淡水之後,已有屬意地點。不過,隨著當時各地狀況不同,在與日本高層官員會面並要求協助時,時有被勸阻前往的狀況:「當我拿著地圖向他們指出我想去的地點時,他們有時會跟我說:這裡去不了,因為有叛賊在當地作亂。」並非所有他想去的地方都能前往,比如他希望進入台灣山區,但當時埔里、集集、嘉義一帶的抗日事件,使日人展開大規模鎮壓圍捕,東部的花蓮也是一樣,官方也不希望他前往。在日本人同意的目的地確定後,他從日本政府高層手上拿到給各地方政府及撫墾署的介紹信,才正式規劃後續旅程。他並非沿著台灣西部舊時南北縱貫向官驛道行走,而是分成兩大段旅程,跳過了台灣中部至台南一帶,由當時情境來看,顯然是為了使其避開 1896 年中之後糾纏多年的雲林事件的治安重點區域。同時,考慮到鐵道旅遊對新興旅遊業的影響在此時尚未展開,日治時期外國人經常造訪的嘉義阿里山等地景點未獲安排,或許也是意料中事。在安排旅程時不但明白告知,也先行聯絡一路上的日本行政機關,並由官員、警察或憲兵等以護送、迎接的名義,確保阿道夫一行在監控中。此例並非個案,在諸多外國人旅台遊記中皆曾提及來到日治下的台灣時,總督府方面名為「協助」、實為監控,透過協助安排遊覽行程,達到控制的目的。在他一路上碰到的人之中,正因在台歐美人士是他的資訊提供者,在各地旅行的紀錄中,他也經常不忘仔細描述其生活、身分、娛樂方式等。他也具體提到不少他親自拜訪或與其有過討論之人物,其中有些甚至具有歐洲經驗,包括日本到台航程中的幾位船長、德國領事萊因斯朵夫、大稻埕俱樂部 (Twatutia-Club)、英國領事伯納 (Henry A. C. Bonar)、馬偕、台北的未署名日本高層官員、鳳山縣知事木下周一 (曾留學德國,會說德語,獲其對接下來由枋寮往巴塱衛進蕃地的旅遊行程之建議)、東勢角撫墾署越智元雄署長、林朝棟、埔里社撫墾署長長野義虎、澎湖廳長富田禎二郎、安平居住 20 年德國商人 (提供安平住處)、代理台東廳的書記官中村雄助、台東國語傳習所教諭黑葛原藤太郎、台東撫墾署、卑南的軍隊指揮官、卑南的西本願寺住持、台南縣知事 (1898 年當時應為磯貝靜藏) 等。正因為他事前閱讀不多,功課也似乎做得不夠,有些地方的記載或許來自道聽途說,出現明顯錯誤,例如他提到荷蘭時代荷蘭人和排灣族接觸,傳教士的聖經翻譯只留下一些語彙在虎尾壟語中,他指的可能是 17 世紀荷蘭傳教士編纂的《虎尾壟語語典》, 但將台灣中部平埔原住民誤附為南部的排灣族。諸如此類似是而非的錯誤,在書中經常可以看到。但與其他同時期西方人留下的遊台紀錄相比,他途中遭遇的人士數量較多,這些珍貴的相遇紀錄,突顯本書與其他類似著作的不同。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1898. 福爾摩沙踏查:德國旅人阿道夫。費實的台灣漫遊手記》, 聯經出版作者:阿道夫。費實 (Adolf Fischer) 譯者:張新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百年前的德語台灣遊記 日治初期台灣第一手珍貴觀察史料 時隔 125 年首度在台出版 1898 年 2 月,時值日本統治台灣的第四年,一位來自德國、熱愛旅行的藝術收藏家阿道夫。費實,為了親自見識「日本的戰利品」, 造訪了台灣島,留下了詳盡的踏查紀錄...... 塵封一百多年的珍貴台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德文中譯出版收錄百幅以上照片與素描圖像忠實重現日本名畫家和田英作美術設計本書介紹阿道夫。費實的生平簡歷及其民族誌研究,他出生於奧地利,喜愛藝術及旅遊,為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的創辦人。1898 年 2 月至 5 月,費實親身探訪日治初期的台灣,彼時國際間對這個日本的新殖民地所知不多,費實想觀察的重點是台灣在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後,島內不同族群以及與外來者之間的關係為何,並且注意日本人以何種方式建設台灣以獲取經濟利益。費實的台灣紀行雖充滿帝國主義及個人主觀批判,卻也十分詳細地記載了當時漢人及原住民的文化及其處境,對於有興趣了解百餘年前台灣社會狀況的讀者而言,食衣住行育樂的描寫皆不缺,乃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旅遊書寫紀錄。 | daily-weekly |
【藝遊嚮導】2/27-3/4:第12屆共生音樂節、《美女與野獸》動畫交響音樂會、朱宗慶打擊樂團《駱駝.獅子.嬰兒》,本週藝文活動精彩可期! | 【表演藝術】名稱 | 2024TIFA 亞倫。路西恩。奧文《一個說謊,一個說愛》時間 | 2024/3/1 (五) - 2024/3/3 (日) 地點 | 國家戲劇院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 之 1 號) 備註 | 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七名舞者、七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樣態,七個追尋擁抱卻疏離自我的靈魂,同樣在人與人的關係裡掙扎。當身體並不一定比語言誠實,言語抑非真心的載體,在這一套所有人都無法登出的說故事遊戲中,因為對愛渴望,用謊言釀一盅謎湯。這一場戲局,是否有真正的贏家?名稱 |《好了啦!達康!》第八季第一集 —Are you a 龍?時間 | 2024/3/1 (五) - 2024/3/2 (六) 地點 |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 161 號) 備註 | 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長年熱銷喜劇現場 -《好了啦!達康!》邁入第八季,七年之癢需要來點新鮮感?新一季全新改版升級!《好了啦!達康!》系列發展自 2017 年底,節目環節以「漫才」、「互動即興搞笑」及「即興歌唱」等多樣喜劇形式編排而成,為一極具「互動性」和「現場性」的日式搞笑節目。6 年來深受觀眾喜愛,從僅能容納 60 人的地下空間到 160 人展演空間、再到 500 人正規劇場場場爆滿,2023 年更是開始固定至臺中、高雄巡迴演出。2024 年《好了啦》邁入第八季,目標前往更多城市巡迴,還有更多以往沒有的節目型態即將登場!名稱 |《坂本龍一:終章》、《坂本龍一:紐約現場》紀錄片放映暨講座時間 | 2024/2/28 (三) - 2024/2/29 (四) 地點 | 台中國家歌劇院 (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 101 號) 詳情請點擊日本當代最具影響力作曲家之一的坂本龍一逝世將滿一週年,臺中國家歌劇院於 3 月推出坂本龍一生前最後一部舞台作品─坂本龍一 + 高谷史郎《TIME》。搭配著劇場作品,2 月 28、29 二日在小劇場規劃關於坂本龍一的二部紀錄片《坂本龍一:終章》、《坂本龍一:紐約現場》放映與講座活動,用劇場、影像以及音樂紀念這位樂界不朽的傳奇。【展覽】名稱 |【《山山山山山山》創作聯展】時間 | 2024/2/24 (六) - 2024/3/16 (六) 地點 | 拾玖畝藝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 77 巷 1 號 1 樓) 詳情請點擊禪語中的這段話表達人的思考是經過懷疑、批判、辯證後的反璞歸真;同樣的山景,一見其似煙,二觀似水,三賞則悟為晴嵐,表達了對於觀看和認知不斷深化、演變的過程,啟發我們觀看不止於表象,進而對事物進行剖析與辯證,思考自然與靈魂之間存在的某種「關聯」, 穿過表象後理解其中的真諦。而六山是六位創作者的投射,思考我們的創作可能是來自同一座山的不同觀察面向,或其實都收攏在名為「創作」的大山之中,好似身外,又似在身內吸引著我們;亦或是我們各自成山。六位創作者聚集在同一畝地,展現各自的觀看、被觀看及相互觀看,在這個焦躁不安的時代,我們思考著自然之本質,悄悄地睜開雙眼,走入這六座山。名稱 | 靄:洪千惠個展時間 | 2024/2/21 (三) - 2024/3/24 (日) 地點 | 多納藝術 華山館 (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1 號) 詳情請點擊洪千惠以書寫日記來比擬每日創作的行為,而日記可被視為一種會不斷返還自身的書信。藝術家具備應有的美感以及敏銳感性,也能看見她在創作實踐上,將日常生活與自身藝術的分界消弭,在觀看洪千惠的作品時,隨著遊列於一個又一個看似相似卻又不同的心理空間。日常並不是反覆地出現,而創作者也絕非在進行一場無盡的自我對話,同時也是在編織謎語的過程中解謎,在情感上的所有分岔,它總會在適當的時候轉移到收信人∕觀眾的手中。名稱 | 第 12 屆共生音樂節時間 | 2024/2/28 (三) 地點 | 自由廣場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 號) 詳情請點擊今年展覽組以「傷痕下的多聲道」作為主軸策劃了數個展區,帶領大家一同探索多重視角下的二二八事件。除此之外,在今年的真人圖書館活動,我們邀請了受難者家屬、第一線的田野調查工作者以及社會運動參與者,來到現場與我們分享各自獨特的生命經驗及議題啟發。在文宣品設計中,我們回到了 1947 年事件發生當下,以「共生日報」之姿,重新書寫當時所刊載的報導內容,加入民間觀點來與官方視角進行對話與碰撞。呈現事件發生時,社會對於事件的理解並不僅有官方說法,並更進一步平反當時以官方立場為主的片面論述,提供多元的視角來討論二二八。【影視】名稱 |《沙丘 第二部》Dune: Part Two 上映時間 | 2024/2/28 (三) 詳情請點擊《沙丘 第二部》將探索保羅亞崔迪的偉大神祕之旅,他和荃妮以及弗瑞曼人聯手,對毀滅他家族的陰謀者展開報復。保羅必須在他畢生摯愛與已知宇宙命運之間做抉擇,並且努力阻止只有他能預見的可怕未來。【音樂】名稱 | 迪士尼《美女與野獸》動畫交響音樂會時間 | 2024/2/27 (二) -2024/3/3 (日) 地點 | 台南文化中心 (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 332 號)、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1 號)、台中國家歌劇院 (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 101 號) 備註 | 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故事開始於一個魔法的詛咒,讓自私又壞脾氣的王子從此變成一頭野獸,整座城堡也被施下了咒語。 野獸必須在最後一片魔法玫瑰花瓣掉落前,贏得一位女孩的真愛,這樣才能為解開咒語。不過,又有誰會愛上一個外貌兇猛的野獸呢?名稱 | KSAF《超人》草地音樂會時間 | 2024/3/2 (六) -2024/3/3 (日) 地點 | 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 80 號) 備註 | 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超人》當年上映旋即掀起一陣狂熱,克里斯多夫。李維所扮演的超人,既溫柔又強大、深植人心,胸前的 S 標誌甚成為一種文化象徵。作曲家約翰。威廉斯為本片譜寫的配樂,緊緊貼合超人形象,尤其是《超人進行曲》, 第一個音符下去就把氣勢拉滿點,全曲光鮮亮麗閃耀希望和嚮往,日後只要主題旋律一響起,不僅馬上浮現出畫面,彷彿正義感和榮譽感也油然而生,成為電影史上最具標誌性和感染力的電影配樂之一。2024 高雄春天藝術節草地音樂會,邀請大家回到草地野餐,不論大手牽小手還是好友相揪,享受戶外聆聽交響樂團和經典電影巨幕螢幕放映,晚風吹拂,讓超人再次帶你我一飛而起。名稱 | 2024 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一季音樂會《駱駝。獅子。嬰兒》時間 | 2024/2/29 (四) - 2024/3/29 (五) 地點 | 台中國家歌劇院 (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 101 號)、國家音樂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1 號)、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 (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 1 號) 備註 | 本活動為售票活動 詳情請點擊 2024 年,朱宗慶打擊樂團將用音樂呈現一系列的變化,從經典到突破框架,迎來嶄新的開始,全新能量注入,動能無限、生生不息。《石潮》在金木革間流動,保留早期創作手法,象徵駱駝的經典;步步登嶽,突破萬難,終而撥雲見日,王者之獅來到《雲端之上》; 恍若新生,於是知曉《祢的國度來臨》。此次透過不同編制的合奏方式,駱駝、獅子、嬰兒齊聚發聲,不斷進化,以融合的方式持續傳承經典。今年 8 位新生代加入,橫跨四代 20 位演奏家,充滿活力,聯手演繹。不同世代的對答,轉化出更豐沛、具生命力的音樂面貌,讓觀眾以更多元的角度「聆聽」世界。 | daily-weekly |
《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佛陀哲學成為印度式反出生主義,即「離開輪迴,得到解脫,不再重生」 | 文:森岡正博沒有出生比較好嗎?讓我們從反出生主義的角度來剖析佛陀的哲學。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苦難。即使在這個世界上死去,人類還會再次誕生在另一個世界中,並在那裡再次經歷苦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修行者們致力於斷除執著與愛欲,進入一種不再重生的狀態,從而達到解脫。因此,佛陀的哲學也成為印度式的反出生主義,即「離開輪迴,得到解脫,不再重生」。佛陀的反出生主義與《奧義書》屬於同樣體系,但佛陀更加強調生命的苦難。叔本華所說的「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與佛陀的世界觀相呼應。此外,佛陀也指出為了達到涅槃的境地,需要出家修行。出家是指捨棄所有身外之物、家庭,與其他修行者共同生活追求解脫。佛陀本人也捨棄了妻子和兒女,選擇出家生活。出家者需遵守嚴格的戒律,禁止與異性接觸,更不用說生育子女了。南方佛教至今仍然保持這些戒律。在這方面,原始佛教的出家可以說是「否定生育」。這種「否定生育」的戒律僅要求出家追求解脫的人,並不要求所有人遵守。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出家者的在家信眾,被允許結婚和生育子女。在這一點上,原始佛教與《奧義書》不同。《奧義書》的哲學家追求認識真我,例如鄔達羅伽試圖將真我的精髓傳授給親生子女,並沒有否定生育的觀念 (然而,耶若婆佉中途出家,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佛陀開發了獨特的出家制度並親自與弟子一同實踐,這是佛陀的一個重要特點。雖然叔本華和貝納塔等人提倡反出生主義,但他們並沒有建立實踐該目標的制度。相比之下,佛陀建立了「不再重生」的出家修行集體實踐制度,這一制度甚至傳承到至今的南方佛教。這個制度讓每個修行者自主追求涅槃的境地,彼此互相幫助和鼓勵。在這一點上,佛陀的古印度反出生主義可以說是最完整的制度。古希臘的反出生主義觀點,即「最好的是不出生,其次是盡早回到來處」, 在原始佛典的古層文獻中並未出現。與此相關的一點需要探討的是,應該如何思考生老病死的「四苦」。出生、衰老、罹病和死亡稱為四苦,被視為人類所經歷的苦難典型。其中,將「出生在世」視為苦難,非常接近「最好不要出生」的「否定出生」思維。然而,我們需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根據中村元的看法,早期的原始佛典中幾乎只提到「老、病、死的苦難」, 並未提及「出生在世的苦難」。確實,在《長老偈》中,只談到「死亡、罹病和衰老三者像火一樣逼近」的語句。隨後的時代才加入了「出生在世的苦難」, 成為生老病死的四苦 (佛教中所謂的「生」指的是出生,而不是活著)。 中村指出,將「出生的苦難」加入為四苦,進一步成為八苦,是在後世教義學的反思之後才發生的。然而,並不是說在古層文獻中完全沒有提及「出生的苦難」。例如在《巴利藏經。小部》中提到:「生存的根源是執著;生存者走向痛苦;有生就有死,這是痛苦的原因。」將出生和苦難聯結在一起。在《相應部》中,阿闍黎被魔鬼問及為什麼不喜歡生命,她回答說:「因為如果出生,就會追求歡愉享受。」然後又說:「出生者必然會面臨死亡。如果出生,就會看到苦難。有捕捉、殺害、責苦。因此,不要對生命感到高興。」同樣在《相應部》中,佛陀解釋說:「那些『在迷惑的世界中』誕生的人,『從出生中』解脫出來。」並對生老病死的四個方面發表了相同的言論。儘管這些段落的成立年代尚不可知,但可以認為自古以來,有關將「出生」視為苦難的觀念一直存在。在代表後世的原始佛典《大念處經》中,明確提到了「不要出生比較好」的說法,值得探討:這段文字之後,針對老、病、死重複完全相同的內容。對於引用中的「但願不受生的支配!但求不再輪迴誕生!」這句話的解釋是關鍵,因為它談到了「受生支配的眾生」, 這可以理解為否定在死後轉世到其他世界的概念,同時也否定了從其他世界轉世到這個世界的概念 — 後者正是古希臘「否定出生」的思想。在原始佛典中,可以看出探討了「不要出生比較好」的思想。令人玩味的是,在這部經典中,它並沒有以「不要出生比較好」的詠嘆形式表現出來。前述引文的意義便在,既然我已經出生了,即使現在希望「不要出生比較好」, 這種願望永遠不可能實現。因此,追求「不要出生」等同於追求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將形成「追求卻得不到」的痛苦。因此,「對於不要出生的渴望」被認為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實際解決的一種痛苦。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佛陀教義的一個重要特徵。換句話說,因為我已經出生了,所以無論我多麼希望「不要出生」依然不能實現,追求這個目標只會帶來痛苦。因此,我們應該停止追求這個目標,而是在未來的人生中,思考為什麼痛苦會發生,以及如何消除這些痛苦的成因。佛陀的思考,並不是探究「人類在宇宙中本應該是什麼樣子」這個不可實現且形上學的問題,而是面對「已經出生在這個世界的人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實際可行且實用的問題。佛陀拒絕回答像「宇宙是否有盡頭」或「達到涅槃的人在死後會發生什麼」這些形上學的問題。而他拒絕的原因也可以說是佛陀具有實用主義思維。根據以上的考察,我們再次思考「否定出生」的思想在佛陀哲學中的定位。佛陀的目標是完全斷絕死後再次誕生到其他世界的可能性。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人間世界達到涅槃的境地,那麼他就不會再次誕生到其他世界。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佛陀的思想具有印度式「否定出生」的特色。然而,佛陀的思想並不僅止於此。輪迴轉世的眾生,只有在佛陀達到解脫的這個人間世界中才能達到涅槃,在餓鬼等世界是無法達到的。這意味著在無盡的輪迴中,當我們降生在這個人間世界時,就開啟了達到涅槃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說降生在人間世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從邏輯上來考慮,降生在這個人間世界意味著有機會達到涅槃的境地,可以說「真是太好了」。也就是說,藉由誕生到人間世界,因而開啟了「不需再次轉世之涅槃狀態」的可能性。這就是對「出生」的肯定,也就是「肯定出生」的思想。因此,佛陀的思想既是「否定出生」, 同時也是「肯定出生」。當然,並不是佛陀本人曾經這樣說過。而是我們從反出生主義的角度探討佛陀的哲學時必然得到的詮釋。佛陀在追求不再重生的同時,也肯定自己生存在一個可以追求不出生的世界中。因此,可以說佛陀的哲學非常獨特。然而,還是必須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種對佛陀哲學的解釋僅是在今天哲學文脈下進行的,並不是佛陀本人所希望的。從佛陀自己的角度來看,「出生是件好事抑或壞事」的問題並不那麼重要。無論是好還是壞,這個問題對修行者的實踐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應該避免執著於這個問題。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對於佛陀來說,「沒有出生是否比較好」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以上是我對佛陀哲學的探討。接下來,我想談談受佛陀哲學啟發後我個人的想法。實際上,發現佛陀的哲學可以同時包容「否定出生」和「肯定出生」的觀點,對我來說是一個重大發現。將這兩者視為二律背反 (antinomies) 的觀點,可能打開重要的視野。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 衛城出版作者:森岡正博 譯者:卓惠娟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太宰治曾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叔本華寫下:「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2500 年來人類朝朝暮暮地徘徊在生死之間,所求究竟為何?以親情為名的勒索、毫無盡頭的工作加上看不到希望的未來,當厭世成為日常時,我們都在不斷叩問自己:「我的出生有何意義?」這個撕心裂肺的問句在你我心中浮繞,手機平板上不斷傳來的最新訊息更讓我們喘不過氣,我們都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才會結束。我們總以為自己的煩惱是孤獨的,卻沒想到這段對出生的質疑自古皆然。從上古以來,人類創造了漫長的文明歷史,歷經了藝術文化的興盛、戰爭時期的毀壞崩解,不論繁盛或衰敗,人們總是在煩惱自身誕生與存在的理由。若人類生下來必然經歷痛苦與折磨,那是否從未誕生才是種幸福?若社會文明無法讓痛苦消卻,那我們又有何資格生育後代?不論是《哈姆雷特》中「你何必生育一些罪人」的哭喊,還是太宰治寫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就連佛陀都不斷告訴我們,跳脫輪迴才是解除痛苦,人類生命彷彿就是不值得一提的碎片,短暫而破爛。在這複雜的人生中,我們總是不斷反問自己:究竟要如何正視「存在」的意義?選擇死亡帶來的是解脫還是延續?然而,當我們拾起對生命的悔悟時,我們是否真正看見了認同生命價值的先決條件呢?本書作者森岡正博獨創「生命研究」, 長年關注腦死、墮胎、殘疾人士的人權運動以及生死問題,更反省當代優生學觀念,諸如腦死是否就是死亡?殘疾人士有「被生下來」的價值嗎?在書中,森岡正博細細梳理了生死交錯的複雜關係,帶領讀者細數 2500 年前以來人類靈魂如何回答「為何而生」的生存叩問。至今,我們也時常因為生存之痛而對生命毫無期許,既無法真心渴望死亡,卻對生存滿腹懷疑,但跟著森岡正博的文字,也許你可以看見生命新的價值與意義。本書送給每一口呼吸都隱隱作痛的你。 | daily-weekly |
Filmora功能強大、簡單好用的剪輯軟體!新手也能剪出Pro級影片 | Filmora 功能齊全、素材豐富、簡易上手的影片剪輯軟體 影片已成為當代顯學,各行各業都開始用影片說故事,影片剪輯已成為必備技能,想學剪輯不必花大錢、不用太高檔的電腦配備,甚至不需具備專業影音剪輯知識,只要透過 Filmora 就能輕鬆辦到。Filmora 無論是裁剪縮放、轉場特效、標題上字... 等功能一應俱全,加上全中文化介面簡易直覺,更重要的是電腦硬體規格不用太高,就算你是完全沒概念的新手,也能剪出媲美高手的影片。以下我們就來開箱 Filmora 影片剪輯軟體!Filmora 內建許多兼具創意與實用的全新功能,包括有文字轉語音、語音轉文字與聲音視覺化,以下我們就「文字轉語音」功能簡單示範。附上一段自製的文字轉語音影片給大家參考,編輯選擇的是 Anna 的音效,有點像 Google 真人發音的感覺,聽起來還蠻自然的,若希望同時有字幕和旁白,文字轉語音就能派上用場。除了基本的剪輯功能,Filmora 也提供許多高級的特效工具,操作上也不會太複雜,讓你在彈指之間,就能製作出 Pro 級的專業影片!附上一段自製的分割畫面影片給大家參考,效果看起來還蠻專業的,許多電視節目開場都以分割畫面呈現,如今只要用 Filmora 就能輕鬆辦到。附上一段自製的動態追蹤影片給大家參考,當狗從沙灘左邊走到右邊,氣球特效也跟著狗移動。最後附上一段小編使用 Filmora 製作的影片給大家參考,影片素材皆為 2019 年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用手機隨手拍的,大約 2 分鐘的影片,使用了濾鏡、轉場、標題、上字幕、背景音樂、文字轉語音... 等特效,選擇 1920×1080 畫質大約轉檔 2 分鐘。最後要特別強調的是,編輯本人算是影片剪輯新手,在經過摸索各功能,上面這段 2 分鐘影片只花了不到 1 小時完成,雖然有些地方還可以再微調,但整體來說其實還不錯,不但從中獲得滿滿成就感,更重要是 Filmora 真的簡單又好用,能為新手提供有效率又有趣的剪接體驗。最後附上 Filmora 與其他剪輯軟體功能比較表,可見到 Filmora 無論是功能或素材都更豐富,同時還擁有自己的特效素材庫,加上介面簡易上手這個優勢,若你最近對剪輯影片有興,不妨可好好考慮 Filmora。 了解更多 Filmora | daily-weekly |
台港合作舞台劇《那個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首演,香港製作人盼在台延續創作初心 | (中央社) 台港合作的舞台劇《那個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23 日在台灣板橋首演。來自香港的製作人艾文表示,因台灣的藝術文化及創意享譽國際,決定移居台灣,並盼創作初心得以在台灣延續。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 (策進會) 前日 (24 日) 透過新聞稿表示,《那個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舞台劇 23 日首演,陸委會港澳蒙藏處科長蔡孟潔和策進會相關人員前往祝賀,並與導演、編劇、台港兩地演員互動交流。蔡孟潔表示,台灣社會多元開放、自由創作風氣興盛,歡迎港澳及世界各地藝文創作者來台發展,目前在台就讀的港澳生,就有近 1/5 修讀藝術領域相關科系。這齣舞台劇由香港籍的編劇及導演艾文擔任製作人、台灣導演曹斯雅執導,演員來自台港兩地,讓香港文學創作在台灣以舞台劇面貌呈現,展現台港交流合作成果。艾文指出,因為台灣的藝術文化及創意享譽國際,所以決定移居台灣,期盼將創作信念及初心在台灣延續。他並認為凡事只要做之以「決心」、付之以「真心」, 最後必定能取得成果,「如同在台居留港人,如有規劃申請定居,誠心留台,相信終能收穫甜美果實」。據新聞稿指出,近年香港移居來台人數增加,台灣自由多元的環境,也為香港文藝人士提供寬廣的創作空間。陸委會及策進會規劃在今年策辦「香港映像 - 2024 香港特別放映」、「港覺濠台 IG 圖文徵選」、「好友港節市集」等文化活動,歡迎台港各界人士共同參與,一起創造及延續台港文化更豐富多元的價值。 | daily-weekly |
《古巴》推薦序:一隻長長的綠鱷魚,從地圖伸出爪子,她絕對有反敗為勝的本事 | 文:陳小雀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教授、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推薦序】一隻長長的綠鱷魚一提到古巴,腦海縈迴著音樂、棒球、雪茄、蘭姆酒、老爺車、社會主義、美古恩怨...... 古巴彷彿披著面紗的神秘女郞,舉手投足之間,散發魅力,令人不禁想一親芳澤。在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國家之中,鮮少如古巴一般如此誘人,而她迷人之處,竟然在於歷史真相。翻開歷史扉頁,在前哥倫布時期,古巴是泰諾 (Taínos) 原住民的天堂。「Cuba」這個詞來源眾說紛紜,一般相信係源自泰諾人的村莊名「Cubanacán」; 也有學者認為係來自「cubao」或「coabana」, 前者為沃土之意,後者則指廣袤。的確,古巴是加勒比海最大的島嶼,更貼切地說,是加勒比海之珠,暨今仍極具戰略地位。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橫渡大西洋,終於抵達加勒比海,一行人來到巴哈馬群島,接著航向古巴,哥倫布派遣兩名船員登陸古巴探險,兩人上岸後到了一個村落,見識到泰諾人的吸菸儀式,爾後兩人將吸菸習俗帶回歐洲,意外造成人類染上菸癮逾五百年。至於哥倫布及其他人則沿著古巴海岸航行,古巴之大讓哥倫布尚未環繞一週,便以為來到《馬可波羅遊記》所描寫的東方,而誤以為古巴是中國的一個行省,哥倫布於是轉向鄰近的另一座島嶼,即今日的伊斯帕尼奧拉 (La Española)。一五一一年,古巴終究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古巴橫亙在南北美洲之間,儼如一把開啟美洲大陸的門鑰,西班牙征服者以此為基地,西進墨西哥,北挺佛羅里達,只花了短短三十年光景便征服美洲大半的土地。毋庸置疑,古巴兼具軍事戰略地位和商業利益樞紐,西班牙在此設立古巴軍事轄區 (Capitanía general de Cuba), 不僅維護古巴的利益,也防範歐洲列強染指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在西班牙殖民時期,拓殖者從非洲引進黑奴,實施莊園制及奴隸制,且在重商主義的作祟下,全力發展蔗糖經濟。彼時,歐洲對蔗糖的需求極高,而使蔗糖如黃金、白銀一樣珍貴。此外,在煉糖時無意中釀製出蘭姆酒,生性樂觀的古巴人稱蘭姆酒為「蔗糖歡樂之子」, 意指黑奴以血淚灌溉甘蔗,由甘蔗所釀出的蘭姆酒卻是慰藉心靈的良藥。自十七世紀起,歐洲社會漸漸流行吸菸,菸草成為古巴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而菸田主要分布在哈瓦那 (La Habana) 郊區,早期雪茄因而被稱哈瓦諾 (El Habano), 即哈瓦那雪茄之意。古巴總督卡布雷拉 (Lorenzo de Cabrera) 曾利用職務之便走私菸草,並將所得用於購買馬車,成為古巴第一位擁有馬車的貴族,菸草的經濟價值可見一斑。古巴是西班牙船隊往返新舊大陸的補給站,哈瓦那是加勒比海的戰略港口,也是通往新世界的前哨站。一艘艘滿載珍寶的西班牙船隊引起海盜的覬覦,進而掀起海盜猖狂年代。不僅哈瓦那多次遭海盜攻擊,其他港埠城市如聖地牙哥 (Santiago de Cuba), 甚至本島之外的島嶼亦無以倖免。因此,殖民政府在這些港埠城市修建巍峨堡壘。史帝文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金銀島》() 即以古巴松林島 (Isla de Pinos) 為藍圖,藉一張藏寶圖展開乘風破浪的淘金故事,並釋出英國海盜以松林島為基地,伺機搶奪西班牙船隊的史實。暨今,海盜不再,厚實城牆及一尊尊銅砲為港埠城市留下歷史軌跡,成為打卡的觀光景點。哈瓦那多次因海盜攻擊而毀於大火,但軍民仍英勇擊退海盜,卻在一七六二年阻擋不了英國的入侵。英國占領古巴西境達十一個月之久,期間擴大蔗糖種植規模,終結西班牙壟斷殖民地的貿易制度,同時也埋下解奴運動的種子。古巴對西班牙而言是價值連城的殖民地,西班牙於是與英國簽訂《巴黎條約》, 以佛羅里達為交換條件,向英國換回古巴。古巴是開啟美洲的鑰匙,佛羅里達則是前進加勒比海的跳板,果然,美國獨立後,虎視眈眈,從佛羅里達窺探著古巴的一舉一動。一八四○年代,古巴爆發解奴運動,造成勞動人口銳減,嚴重影響蔗糖經濟。為了替補勞力,古巴於是從中國引進華工,華工美其名「契約勞工」(los chinos contratados), 其實是「苦力」(los culíes), 亦即變相的奴隸,與黑奴悽慘命運相較下,中國苦力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華工在契約解除後辛勤做工經商,漸漸在哈瓦那的一角匯集成華人街。在古巴獨立運動期間,華工展現英勇一面,加入行伍為民主國家催生。華工在古巴歷史留下雪泥鴻爪,嗩吶也隨著走入古巴音樂,成為嘉年華會與其他傳統節慶中,不可或缺的樂器。當拉丁美洲各地爆發獨立運動之際,古巴依舊是西班牙死守的殖民地。在漫漫的解放之路上,古巴經歷了兩次獨立戰爭,第一次的解放之戰持續了十年之久,但終究以失敗收場,史稱「十年戰爭」(一八六八─一八七八)。一八九五年,馬蒂 (José Martí) 點燃第二次獨立戰爭,馬蒂卻在戰事不久後即中彈捐軀。在文壇,馬蒂是現代主義先驅;在政壇,他是古巴民族英雄。馬蒂是憂國憂民的革命先驅,以春秋之筆為大地母親謳歌,書寫政治思想,他喚起拉丁美洲各國的文化認同與團結精神,提防美國南侵的野心。不料馬蒂的預言成真,正當古巴獨立戰爭如火如荼地展開,美國軍艦緬因號 (Maine) 在哈瓦那港口爆炸,軍艦官兵罹難人數達二百六十名,美國一口咬定緬因號係遭西班牙魚雷襲擊,藉故向西班牙宣戰,西班牙終究不敵。兩國簽訂《巴黎條約》, 西班牙割讓最後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與菲律賓給美國。一八九九年,美軍進駐古巴,在美國托管三年後,古巴於一九○二年正式建國。不久,美國藉雙方所通過的「普拉特修正案」(Enmienda Platt), 強行永久租借古巴第三大港關塔那摩,不僅在此建立軍事基地,爾後甚至以反恐戰爭為由,將所謂的「國際恐怖份子」監禁於此。翻閱古巴歷史,拓殖史詩、役奴悲歌、海寇詩篇,解放之聲、美軍進行曲、獨裁頌樂...... 革命前夕的歷史篇章淬煉出一首動人的交響曲,動盪中又夾雜著紙醉金迷氛圍。一九二○年代,美國實施禁酒令,古巴是美國人買酒尋歡的樂園。一九三○年代,全球文人雅士、仕紳名流、歌手藝人、健將能手紛至沓來,連美國黑手黨也隨著巴蒂斯塔 (Fulgencio Batista Zaldívar) 掌權而滲透。到了一九四○、五○年代,觀光大飯店附設賭場,加上夜總會、俱樂部、銷金窟林立,哈瓦那儼然名副其實的聲色場所。邱吉爾 (Winston Curchill)、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法蘭克。辛納屈 (Frank Sinatra)、馬龍。白蘭度 (Marlon Brando)、貝比。魯斯 (Babe Ruth)...... 均曾駐足古巴。其中,邱吉爾是老煙槍,鍾愛「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y Julieta) 雪茄,他喜歡抽著雪茄漫步於哈瓦那,他還戲謔說道,他總是將古巴含在雙唇之中。至於海明威則愛上古巴的海釣、鬥雞、蘭姆酒,他於一九三一年初次造訪古巴,後來在古巴居住長達二十年,他的足跡成為社會記憶,並發展出觀光路線,吸引許多喜歡海明威的讀者前往朝聖。每一位人物、每一樁事件,皆為古巴劃下歷史軌跡,豐富了古巴文化。看似紙醉金迷,其實,古巴陷入獨裁統治、美軍干預、美商經濟剝削的囹圄之中長達半世紀之久。一九五六年歲末,卡斯楚 (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 揭竿起義,掀起古巴大革命。一九五九年一月,卡斯楚取得政權,並進行大規模社會改革和企業國有化政策;孰知,卡斯楚的改革政策動及美國利益,造成美古交惡,兩國之間的衝突日益白熱化。為了推翻卡斯楚,美國中情局滲透古巴,展開顛覆行動。不久,一支反革命部隊入侵古巴豬玀灣 (Bahía de Cochinos), 不料大敗,凸顯古巴軍民精誠團結,以及卡斯楚的領導智慧和戰鬥能力。接著,卡斯楚主動出擊,爆發「古巴飛彈危機」, 卻讓在「豬玀灣事件」受挫的甘迺迪暫時扳回一成,展現危機處理魄力,而這段過程也被好萊塢拍成電影《驚爆十三天》()。「古巴飛彈危機」化解後,美國允諾不以武力入侵古巴,卻對古巴進行貿易禁運和經濟制裁。更為甚者,在美國的運作下,拉丁美洲國家紛紛與古巴斷交。在冷戰時期,除了蘇聯與其他共產國家外,古巴孤立無援,宛如被漁網纏住的鱷魚,動彈不得。然而,古巴無懼於禁運,以傲人的醫療水準做為籌碼,與拉美和非洲國家重建關係。蘇聯解體後,古巴善用外交槓桿原理,為自己爭取生存空間。漁網終於有了破口,古巴曾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也加入加勒比海國家協會、世界貿易組織等,更重返美洲國家組織。美古對峙逾半世紀後,歐巴馬 (Barack Obama) 總統釋出善意,兩國終於在二○一四年冰釋前嫌;然而,川普 (Donald Trump) 繼任後,美古關係又回到原點,即便拜登 (Joseph Robinette Biden) 對古巴政策緩和許多,美古關係正常化仍有一步之遙,而古巴這位神秘女郎依舊如迷霧一般,令國際政治觀察家難以捉摸。古巴詩人尼可拉斯。奇彥 (Nicolás Guillén) 在〈一隻長長的綠鱷魚〉(Un largo lagarto verde) 裡,以綠鱷魚來比喻古巴,除了頌揚古巴風光旖旎、資源豐富之外,也道出古巴的困境;亦即,古巴因蔗糖致富,也因蔗糖而淪為殖民地,古巴因居商業樞紐而重要,也因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無庸諱言,古巴的威力實在不容小覷,她絕對有反敗為勝的本事,在面對困境時亦會伸出爪子來反擊:「從地圖伸出爪子:/ 一隻長長的綠鱷魚,/ 有寶石與水汪汪的眼睛。」。古巴文化多采多姿,讓人為之神往;古巴景色詩情畫意,令旅人遊子流連忘返;古巴歷史高潮迭起,令人想一探究竟。坊間有關古巴歷史的書籍不少,有以古巴角度切入,有以美國視野書寫,立場及意識形態各有不同,導致略有偏頗。歷史學家艾達。費瑞 (Ada Ferrer) 於二○二一年所出版的《古巴:一部追求自由、反抗殖民、與美國交織的史詩》(), 則開啟了另一個視角,引領讀者更透徹地觀看古巴。艾達。費瑞出生於古巴,於襁褓期間隨母親流亡美國。在卡斯楚進行社會主義時,約百萬人流亡美國,艾達。費瑞即其中之一。她是歷史見證者,於是將個人經歷與學術研究融為一體,以歷史為主軸,從哥倫布「發現」古巴切入,擴及政治、社會、信仰、人文等面向,重建古巴與美國之間的糾葛。有嚴謹的史學考證,也有被淡忘的歷史事件,還有作者個人的家族史,字裡行間充滿文學性,筆觸略帶感性又有哲思,如此獨特的寫作方式備受好評,而於二○二二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誠如艾達。費瑞所言,歷史是無數生命的縮影,無論名人、亦或小人物皆在古巴歷史長河中留下印記,諸多你我不知道的史實全在《古巴:一部追求自由、反抗殖民、與美國交織的史詩》裡,為一部令人愛不釋卷的好書,值得用心品讀。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古巴 (普立茲獎): 一部追求自由、反抗殖民、與美國交織的史詩》, 黑體文化出版作者:艾達。費瑞 (Ada Ferrer) 譯者:苑默文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如此接近,又如此遙遠。我們認為我們了解古巴,但本書揭示我們從未掌握其史詩般壯闊、又經常是悲慘的歷史。艾達。費瑞為我們提供一個透澈的視角,她既不是完全的局內人,也不是完全的局外人,她是一位對古巴及其與美國之間難解的糾葛充滿熱情的人。」—— 林恩。杭特,《歷史為什麼重要》作者位於加勒比海的古巴,自 1492 年歐洲探險家登陸以後,歷經西班牙的長期殖民統治,最終在美國的干涉之下,於十九世紀末正式獨立。然而,獨立成功後的古巴,未能擺脫殖民地的地位,反而遭到美國更加全面的控制。因此,在二十世紀中葉,由斐代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革命爆發,他在推翻美國統治的同時,也將古巴帶向全新的時刻。在本書中,出生於古巴的美國歷史學家艾達。費瑞,透過其獨到且深富個人情感的筆觸,生動呈現了古巴數百年來的歷史變遷及反抗文化。她指出影響古巴歷史走向的關鍵,便是製糖工業與貿易的發展,以及奴隸制度的興衰。不論是來自歐洲的白人農場主,或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正是在他們追求自由、反抗殖民體制的過程當中,一步步的形塑出今天古巴人不分種族的反抗文化。隨著敘事推進到現代,本書更聚焦於古巴與美國之間複雜而多變的關係上,並貫穿十位美國總統的任期,以及斐代爾。卡斯楚長達五十年的統治。艾達。費瑞透過三十多年的研究,與遊走美國、古巴各地的實地考察經歷,深入探討美國與古巴在各個層面上的密切聯繫,包括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移動、文化上的相互影響、經濟上的互通有無,尤其是政治上從敵對到和解的可能性。艾達。費瑞認為,要講述一部完整的美洲史,必然同時涵括古巴及美國的不同觀點。因此,不論是 1492 年的哥倫布到來、1898 年的美西戰爭或是 1959 年的古巴革命,本書引領讀者深入古巴歷史中最美好也最黑暗的時刻,將這個島嶼國家的精彩故事融入全球歷史的大格局。艾達。費瑞以其卓越的研究和深刻的見解,為讀者呈現古巴與美國之間,一部關於殖民與奴役、自由與反抗、革命與獨立的宏大史詩。一部全面的古巴史:美國知名的古巴歷史學者,廣泛探討古巴從地理大發現時期到當代的歷史,並深入探討古巴與美國之間愛恨交織的關係。多視角呈現:書中不僅描述歷史的知名人物或事件,更透過一般古巴人及美國人的日常視角,呈現兩國之間的歷史時刻。從國王和總統、革命者和獨裁者,到一般的古巴難民與美國民眾,都是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角色,這樣的敘事風格使讀者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歷史。歷史與個人情感的融合:作者為古巴出生的美國人,她將個人經歷及女性細膩的情感,融入全書的敘事當中,這種將敘事者與歷史現實相結合的手法,讓整個敘事更為生動,並提供對古巴歷史的深刻見解。反思與對話:本書透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反思,促使讀者重新思考古巴歷史,以及古巴與美國的關係。這種引導讀者參與對話的方式,使本書不僅僅是歷史研究的成果,更是一段引人深思的探索之旅。 | daily-weekly |
香港救旅遊業靠陸客,「自由行」51個城市增西安、青島 | 文:德國之聲從 3 月 6 日起,中國西安和青島被納入赴港澳地區個人遊城市,當地居民被允許以個人身份而非加入旅行團的形式赴港澳旅遊。新冠疫情之後,香港正在努力重振旅遊經濟。「個人遊」計劃始於 2003 年,是中國內地與香港合作協議的一部分。該計劃最初在鄰近香港的廣東省的四個城市推出,2007 年擴展到 49 個內地城市。西安和青島將於 3 月 6 日前加入其中,這意味著中國內地 51 個城市的居民將有資格申請赴港澳個人遊。官方正大力宣傳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魅力,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舉辦包括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在內的大型活動來吸引遊客。流行巨星 Taylor Swift 的「時代巡迴演唱會」選擇了日本和新加坡,卻跳過了香港。香港特首李家超隨後表示,香港必須不遺餘力地吸引全球音樂家和藝人。其他藝人如 Coldplay 的巡演也跳過了香港,選擇了台灣和曼谷。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新增個人旅遊城市將對香港旅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說:「西安和青島各有超過 1000 萬居民。我們相信這將為香港帶來更多高附加值的過夜遊客。」在 2 月 10 日開始的農歷新年假期期間,超過 140 萬遊客訪港,其中 87% 來自中國內地。內地訪客人數平均每天有 15.7 萬,超過疫情爆發前 2018 年的水準。© 2024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西安和青島被列入港澳「個人遊」簽發城市 | daily-weekly |
《一輩子的好視力》:為什麼乾眼症患者的實際視力往往較差?因為他們的淚液「品質」不好 | 文:平松類溫熱眼睛,改善「乾眼症」我們將介紹兩種溫熱眼睛的方法,但是在此之前,有幾件事需要注意。首先要說明的是,給眼睛溫熱並不能「改善」視力。例如,近視是由於眼球直徑變長造成的,而溫熱眼睛並不能恢復眼球的直徑。老花眼也是由於調節焦距的睫狀肌功能減弱和像照相機鏡頭一樣的水晶體變硬造成的。畢竟,溫熱並不能讓睫狀肌恢復活力,也不能讓水晶體恢復柔軟。溫熱眼睛的主要好處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或消除眼睛疲勞。因此,因過度使用眼睛而導致「假性近視」的人往往會發現,只要給眼睛溫熱,他們就能看得更清楚。雖然在結構上和功能上受到決定性干擾的眼睛永遠無法恢復正常,但是由於眼睛疲勞而導致的暫時性睫狀肌功能障礙,卻有可能透過溫熱眼睛而得到恢復。這就是為什麼有可能感覺視力有所改善的緣故。此外,與眼睛健康的人相比,乾眼症病人的「實際視力」更容易下降。如上所述,實際視力並不是視敏度的即時測量值,而是一種連續測量值。第 52 頁解釋說,視敏度會隨著一天中的時間和用眼情況而波動。你是否曾經感到視力模糊,例如,在電腦前工作一整天後感覺視力變差了?如果你有這種感覺,你可能患有視力模糊。那麼,為什麼乾眼症患者的實際視力往往較差呢?簡而言之,這是因為他們的淚液「品質」不好。因此,短時間用眼就會使眼睛很快地疲勞,從而難以看清楚東西。眼科醫生還會進行實際視力測試,測量一段時間內視力的變化,乾眼症病人只需注視測試螢幕 1 分鐘,視力就會從 1.0 下降到 0.4。簡單說,乾眼症病人的眼睛很容易疲勞。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光線就會散射,他們想看東西時就看不清楚。乾眼症病人的實際視力損失極有可能透過恢復眼睛疲勞而減少或消除。事實上,嘗試過熱溫眼睛方法的人很可能會說,他們看東西更容易了。他們覺得自己看得更清楚了。不過,如前所述,這並不是因為眼睛的結構發生了變化,也不是因為眼睛的功能得到了改善,而只是因為「眼睛疲勞導致的暫時性視力下降」獲得了恢復。乾眼症的基本治療方法是由眼科醫生處方眼藥水,但是強烈建議養成溫熱眼睛的習慣,這是你自己也能做到的額外好處。解決眼睛乾澀的方法決定於淚液的「質」而非「量」對於乾眼症患者來說,加溫的好處不僅在於它能改善血液循環,減輕或消除眼睛疲勞。它還能改善眼淚本身的品質。淚液並不只是在我們悲傷或高興時才會流出。我們的眼睛一直被淚液所覆蓋和保護。可以說,淚液是保護眼睛的「透明皮膚」。淚液由水、油脂和其他各種物質組成,但是油脂在這裡尤為重要。油具有遇熱會融化,遇冷會凝固的特性。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到用在烹飪的牛脂,就不難想像這一點。此外,油不容易乾,而水卻很容易乾。淚液中的油脂是由眼瞼中數量眾多的皮脂腺分泌的,在最外層,主要功用是增加淚液膜的表面張力,延緩水液層的蒸發,潤滑眼瞼和眼球的表面。然而,當眼睛遇冷時,分泌的油脂就會變硬並堵塞瞼板腺。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不再有足夠的油脂供應。因此,淚液幾乎完全由水組成,眼睛很容易失去水分。眼睛乾澀就是這樣產生的。乾眼症通常被認為是「眼睛缺乏水分」, 但是事實上,乾眼症與水分的多少無關,而是與油脂的多少 —— 水和油的分布 —— 有關。這一點絕不能低估。如果淚液不能很好地保護眼睛,眼球表面就會變得凹凸不平。那麼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前面提過,油脂遇冷會變硬,遇熱會融化。如果給眼睛溫熱,就能溶解堵塞在瞼板腺中的油脂,防止新油脂的供應受阻。這就是改善「淚液品質」的方法。市場上有很多溫熱眼睛的產品,你也可以使用家中的物品。如果你使用市售產品,請在使用前仔細閱讀說明書和注意事項。但是,請不要在眼睛發炎的部位加溫。當出現結膜炎、眼部過敏症狀、眼睛發紅、腫脹或發癢時,或者眼睛受到撞擊後,正確的做法是給眼睛「降溫」。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一輩子的好視力:只有眼科醫生才知道,保持好視力的 50 個習慣》, 時報出版作者:平松類 譯者:戴月芳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警告!現代人 3C 的通病,你的眼睛正處於失明危險之中 ———— 近視、遠視、亂視、老花眼、白內障、青光眼 難道就真的要這樣放任視力惡化嗎?│眼科醫生都在做的視力保健法│【科學實證.7 天內改善視力】 「蓋博符號訓練」恢復好眼力 「1 指法」平衡左右眼視力 「睫狀肌拉伸運動」靈活看遠近 「雲霧法」調整眼睛對焦功能日本眼科權威醫師教你如何護眼。抗老,終生好視力!視野縮小、視力下降、智慧型手機老花眼,3C 世代通病!肩膀僵硬、頭痛和疲勞,都是眼睛造成的。老花眼其實始於青少年時期;40 多歲罹患青光眼的機會增加;白內障從 50 多歲開始出現。「每年度體檢時檢查一次視力」、「偶爾使用眼藥水」...... 關於眼睛,你能為自己做什麼?本書提供 ————「眼睛老化時間表」, 確認你的眼睛處在什麼階段關注健康不良的徵兆!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測分辨「灰色深淺對比」, 做「佩里。羅布森對比敏感度檢測」經過科學驗證的視力恢復訓練:「蓋博符號」動動腦來改善你的眼睛!7 天內提高視力的訓練訓練眼睛調節焦距的能力!做「睫狀肌拉伸運動」「站姿扭轉體操」促進眼睛血液循環以溫熱方法「滋潤雙眼」, 改善「乾眼症」50 個小撇步,讓你終生不必擔心視力問題!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IP平台煉金術,決戰粉絲經濟 | 你願意為了所愛的虛擬角色,付出多少錢?根據二○一九年《數位時代》雜誌轉載鈦媒體報導,全球最會賺錢的虛擬角色是精靈寶可夢,身價高達一千億美元 (約新台幣三兆元)。而家喻戶曉的 Hello Kitty、漫威英雄同樣都是鍍金的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智慧財產權), 透過品牌授權衍生各種周邊產品,廣大粉絲創下驚人產值。IP 變現的戰場,其實就是「粉絲經濟」。只是台灣 IP 產業先天不足,受限於壽命較短、規模小又年輕,也有創造出超級 IP 的機會嗎?「我們的平台叫做 Fandora, Fan 就是指『粉絲』, 打開 Fandora, 就是打開一個屬於粉絲的寶盒,」綽號捲毛的陳勁宇,與一群成大學生會的夥伴們,於二○一三年共同創立全台最大的 IP 周邊商城⸺Fandora Shop, 如今已是集結三千八百個品牌、吸引超過二十三萬會員的線上平台。台灣 IP 品牌化,有競爭力嗎?二○一三年平台創立之初,三個月就募集到一千五百位插畫家註冊,陳勁宇不諱言,當時 Fandora 只是單純提供插畫家商品化的服務平台。但沒多久,團隊成員們便發現,公司 99% 的營收皆來自 1% 的商品,大家不禁重新思考,那 1% 的創作者,是否具備發展為 IP 的特性與潛力。「一切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陳勁宇表示,當時臉書粉絲團與 LINE 貼圖的崛起,為台灣 IP 帶來了粉絲與商機。像是與 Fandora 合作的熱門 LINE 貼圖「ㄇㄚˊ幾兔」、「好想兔」, 都展現超高人氣。臉書粉絲團讓粉絲互動有顯著成效,LINE 貼圖則讓很多創作者不只能夠存活,甚至能以插畫為全職,為台灣的 IP 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看準 IP 品牌化的潛力,也因應合作者的需求,Fandora 開始協助人氣貼圖的 IP 製作周邊商品,授權 T 恤成為第一波販售商品。Fandora 也持續探索 IP 變現的各種可能。「我們決定透過三個面向來進行策略調整,第一個是 IP 池 (指 IP 數量) 如何擴展,第二個是更多元的商品線,第三個是擴大通路方向。」在陳勁宇的藍圖裡,這三大策略可以倒三角形呈現,人氣 IP 像一顆好種子,向上長出豐富的周邊商品,藉由多元通路觸及粉絲與消費者。這張藍圖串起了創作者、各領域的周邊產品製造商、數據與資訊顧問,及虛擬與實體通路業者,儼然形成 IP 界的「跨域生態系」, 共同為粉絲與 IP 創造更美好的相遇。除了人氣貼圖,YouTuber 也成 IP 首先,要拓展 IP 池,誰說人氣 IP 只能是插畫角色?Fandora 開始集結不同領域的人氣教主。除了最先看中的 LINE 人氣貼圖 IP, 如:懶散兔與啾先生、無所事事小海豹,也拓展至 YouTuber, 與手機遊戲、動漫類 IP 等 ACG 領域 (指動漫遊戲或二次元), 擴大客群接觸,此舉帶動了超過五萬名會員成長。其中,加入帶有流量的 YouTuber, 更跳脫了對傳統 IP 的想像侷限。「我記得剛開賣五分鐘,網站就被塞爆,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救回來,」陳勁宇回憶從二○一九年起,與突破十億人次觀看的 YouTuber「老高與小茉」合作,原本以為只能賣上百件 T 恤,沒想到粉絲絲的熱情反應在驚人的消費力,往後每年舉辦的周邊商品販售會,也成為粉絲朝聖活動,甚至透過付費會員的預售會與會員限定商品,還帶動老高與小茉 YouTube 頻道的付費會員成長。在拓展 IP 類型、帶進更多創作者後,下一步必須擴張商品線,增加粉絲黏著度。在 Fandora 加持下,IP 教主們開始攻占粉絲生活,一開始只是平面印刷,像是 T 恤、包袋類商品,拓展至毛絨類、公仔玩具立體物,也與不同的製造商合作床包、口罩等生活用品及 3C 產品。想起當初從生產平面到立體商品的挑戰,「有些商品來回打樣二十次,就像是做了二十種不同的樣品,結果授權書簽一年,打樣到最後一次時,只剩下兩週可以賣。」陳勁宇苦笑。然而,經過這些拓展商品線的歷練與學習,也意外讓 Fandora 打造出自己的製造聯隊,不僅能為自家合作品牌授權的 IP 找到對的製造商,還能幫其他業者串聯生產。像是為鬼滅之刃 IP 授權的廠商,在一個月內快速組隊生產周邊商品。各行各業的製造商也因此加入 IP 經濟的聯隊,成為 Fandora 固定合作廠商,帶動營收成長,甚至因此增員或投資設備,像是成衣業者森茂國際,直接新增直噴產線部門,添購價值千萬的機器;而專攻絨毛設計製造的頌德克企業,也因此擴編部門人員。「他們對不同的東西很願意嘗試和學習,是會自己跳下去做的團隊。」輔導 Fandora 三年的資策會數轉院數位服務創新中心副規劃師楊青錡觀察。另闢新戰場,串連線上到線下帶進不同領域 IP, 組織生產聯隊,Fandora 這艘船艦集結愈來愈多夥伴,而加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辦理的「跨域生態系」計畫,像是航向一座新島嶼。網路起家的 Fandora 為了拓展通路,開始思考走向線下的可能性。沒有收銀機、從未策展的 Fandora, 選定二○一九年的文博會初試啼聲。除了聯合十二個 IP 策展,並邀請創作者舉辦簽名會,在三天的快閃活動中,帶來超過一百二十萬元營收。這次的線下實戰初體驗,對 Fandora 是很大的鼓舞,也從中發現原來線下和線上的粉絲是截然不同的消費族群,實體店面不僅能夠帶來新客群,串接線上會員,店內的限定商品熱度可以導回網站,成為測試和修正商品的依據。於是 Fandora 連結資訊業者,透過分析與整合站內外數據,從大數據看見粉絲樣貌,使得消費族群的樣貌變得清晰,為 IP 創作者提供精準的行銷策略與服務,也找出一套煉金術──透過實體店的獨特體驗,不斷堆疊周邊商品的價值,讓粉絲甘心掏錢買單,以 OMO (Online Merge Oine) 的模式,形成一個粉絲消費迴圈。從線上擴展到線下,除了與粉絲透過店面對話,還能透過體驗活動緊密互動。但說到底,「粉絲經濟」經營的到底是什麼?在粉絲消費旅程裡,Fandora 發展出一套獨特的「IP 宗教論」。陳勁宇比喻,IP 的本質就像信仰。角色 IP 或 YouTuber 便是教主,是教徒粉絲的信仰中心,彼此擁有共同的教義──也就是角色的故事和個性等 IP 內容,或是 YouTuber 與粉絲間的默契與認同點;而教主和教徒相遇的場域就是教堂,除了 FB、YouTube、IG 等互動平台,還有 Fandora 為雙方打造實體的 IP 大教堂,像快閃店或常態店,便成為教徒朝聖地,教徒透過體驗活動和教主互動,增加粉絲黏著度。「更大型、體驗度更好的實體活動,其實很需要資源與 Knowhow,Fandora 還需要時間學習,」陳勁宇坦承,這幾年受疫情影響,實體店成績不如預期。搶攻 NFT 熱潮,衝 IP 變現力遇到逆風,懂得轉彎,使 Fandora 走得更加穩健。透過生態系計畫,Fandora 和聯合數位文創一同展店,省下拓店的找點前置作業與門市經營的人事成本。結合聯合數位文創展店的管理鏈和 Fandora 的商品力,效果加乘。像是二○二二年二月,人氣貼圖「懶散兔 & 啾先生」與 udn 有點市合作開店。在台北大稻埕貨櫃市集的懶懶喫茶舖快閃店內,除了相關商品,還有印上懶散兔 & 啾先生圖案的車輪餅,不啻是一種新嘗試。業界變化很快,市場有限,要走得更久,就必須尋找更多機會與創新。「Fandora 從最基礎的流量變現、創作者做虛擬貼圖進一步到實不一樣的發展機會與價值,可以視為 IP 變現 IP 體商品,衣服、帽子到床單、玩偶、燈具都可以做,從線上到線下串連,再往 Web3.0 邁進,就是元宇宙。」一路看著 Fandora 不斷蛻變的楊青錡說。二○二一年年底,為漫畫家黃色書刊的《勇者系列》推出 NFT, 以 RNFT (redeemable NFT, 可兌換商品的 NFT) 形式,可兌換四款限量公仔。在當時一張售價約一萬兩千元的 NFT, 創下 SR + 電鍍金款魔王開賣七十三秒完售的成績。「數位收藏品在 NFT 的加值下,可以做到 IP 的可能性之一。」陳勁宇表示,看準趨勢,Fandora 於二○二二年二月成立新部門,提供 NFT 發行顧問和代操服務。翻轉台灣 IP 產業型態,放大價值,未來 Fandora 該駛向何方?「以產業角度來看,LINE 貼圖紅利已經结束,YouTuber 也差不多了,現在要看下一波的新媒體、新機制是什麼。」不排除 IP 經紀,Web3.0 也可能是下個灘頭堡,作為 IP 跨域生態系的串連者,陳勁宇與夥伴們,持續以勇於嘗試的好奇心破浪前行。三個「開源」, 穩坐 IP 產業領先者 Fandora 之所以可以成為 IP 產業的領先者,主要做了三個開源。第一個是 IP 的開源,把 IP 分類並拓展 IP 的類別;第二個是供應商的開源,找國內有品質的供應商生產不同商品,能夠幫 IP 開發一系列商品;第三個是增加通路的接觸點,從線上走到線下,透過實體店找到新客戶,降低在線上找尋新客源的成本,再透過異業結合,與聯合數位文創合作,可以找到新的客群,激發不一樣的火花。而政策資源投入,也讓新創公司願意嘗試,起初不敢嘗試是因為擔心成本投入卻沒有效果,一旦從中獲得成果,自己就會跑很快,所以政府計畫是幫忙推一把。在這次「生態系」計畫中,讓 Fandora 學習用不同角度看事情,不用再什麼事情都自己做,更懂得異業結合,截長補短。也就是說,Fandora 學會找夥伴整合,產生差異化的服務。Fandora 懂得變形,持續滾動修正商業模式,找到最佳化。從賣商品、賣企劃到賣 NFT, 他們持續在思考公司的核心價值與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才是往前走的動力,但創新有方法可循,要重新定義核心價值,找到目標客群,當重新聚焦消費者的需求時,商品和服務模式會跟著調整,當變成多角化經營時,要像手掌一樣,核心依然存在。打造生態系就是希望在環境快速變遷時,考量自身的核心能力,以消費者為導向調整商品,和夥伴合作往前走。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編審。 | daily-weekly |
日本旅遊吃美食,用FunNow訂餐廳最方便!省去語言溝通困難,手指按一按就訂好 | 台灣人熱愛赴日旅遊眾所皆知,許多人看到便宜機票馬上說走就走,在 Covid-19 疫情爆發前,台灣人於 2019 年赴日旅遊人次攀升到 491 萬高峰,大約佔了當年總出國人數的三成,不少旅客在日本熱門觀光景點,發現身旁有許多台灣人,可見台灣旅客在日本的密度之高。睽違許久,台灣人終於又可以到日本觀光自由行,從不少知名 YouTuber 的影片都能明顯感受到,台灣人對於日本美食的想念;另外從台灣引進越來越多日本當地的餐飲品牌、調味料、零食、食材等趨勢,也不難看出台灣人對於日本餐飲及美食的熱愛。如果想在日本吃到相對道地、沒那麼觀光感的「內行人口袋名單」, 由於語言的隔閡,旅客難以透過電話直接預訂;而對店家而言,光是溝通日期、時間、人數,不會日語的旅客也讓日本店員超頭痛,大多都選擇放棄做這筆生意。FunNow 提供的全中文操作介面,讓台灣旅客可以用最熟悉的語言,挑選想吃的餐廳,直接動動手指選擇好日期與時間,接下來只要等預訂時間到,就可以直接入店享用,省去排隊及電話預訂。碰到任何問題,FunNow 也提供全程中文線上客服,中日語團隊,幫你當起溝通的橋樑,讓你安心旅遊。FunNow 於日本擁有一千多家的合作店家,目前主要集中於東京與沖繩,未來將增加關西與北海道,目前舉凡燒肉、河豚套餐、鰻魚三吃、馬肉套餐、無菜單壽司、各式鍋物、海鮮料理、酒吧體驗,甚至是動漫迷最喜歡的女僕咖啡廳,FunNow 應有盡有,連上過知名網路節目《Joe 是要對決》的 Yappari Steak 也訂得到。FunNow 表示,消費者憋了兩年沒出國,加上日幣持續貶值,這個月高檔燒肉與壽司料理瀏覽量高出其他餐廳 3 倍之多。FunNow 獨有的地圖功能更是旅客的好幫手,打開 App, 就能看到知名景點周遭可預訂的餐廳,方便自由行旅客隨興安排行程,根據接下來想去的地方,在預訂好下一個體驗行程時,馬上安排下一頓餐飲,讓旅遊隨興而行,把握寶貴的時間。歡慶日本重啟國門,FunNow 提供關鍵評論網讀者獨家優惠碼!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於 FunNow App 輸入【TNLJP】, 首次購買日本地區產品享 7 折上限 1000 元日幣的優惠。本文章內容由「FunNow」提供。 | daily-weekly |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當台灣早產兒比例越來越高,讓我們一起接住早到的愛!早產寶寶生育照護經驗談 | 收聽管道如下: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ZCn2je Spotify | https://spoti.fi/32dSc27 KKBOX|http://bit.ly/36PKdgZ Castbox| http://bit.ly/mariodrink Stitcher | http://bit.ly/2mmA46t Omny | https://omny.fm/shows/drinkwithmario/pplep1 每一名孩子降生,對爸媽來說都是期待已久的禮物。但對黃昭瑛來說,出生時不足月的兒子及女兒,他們帶來的更是遠超乎期待的「驚喜」: 兒子 28 週出生,體重 1000 公克;女兒 26 週,只有 800 公克。面對提早到來的「驚喜」, 不得不辭職回家照顧這兩個驚喜有「多迷你」? 一般來說,妊娠超過 37 週出生的新生兒稱為「足月」, 平均出生體重為 2,500 至 4,000 公克,未滿 37 週出生稱為「早產」, 若不滿 2,500 公克則稱為「低出生體重新生兒」。雖然每一名新生兒體況不盡相同,但要讓器官功能發育成熟,至少也需要妊娠 24 週。黃昭瑛的兒子剛出生時,小腿長度比成人手掌攤開還要小,「猶如一隻小老鼠一樣,他真的能活嗎?」原是職場中工作狂的她,毅然選擇離開職場,到醫院接受訓練,就為學習如何在家照顧早產兒:抽插口胃管和鼻胃管、操作心肺偵測器⋯⋯等。「老大是所有早產兒併發症都有,包括腦室內出血,影響運動神經、聲帶麻痺、視網膜病變,幾乎每一個關卡他都有遇到。」黃昭瑛回憶,當年可說是過五關斬六將,幸好在馬偕醫院的早產兒照護團隊細心照護之下,老大 4 個月後平安出院。但也不代表後續完全不用操心,極度脆弱的早產兒寶寶,照顧起來額外辛苦,從哺乳、睡眠、居家生活,各項都需要照護者細心觀察與照護,「剛回家時,老大身上都還插著管線、心肺增測儀。我還要經過院內早產兒的照護考試,才能把孩子帶回家,在新生兒病房裡學,要懂得怎麼判讀血氧、如何開氧氣瓶才行,這幾乎沒有一個父母能承擔得起這個壓力。」兒女因肺部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帶回家照護時,嬴弱的肺部幾乎沒有病毒抵抗力,她將家中佈置得像新生兒加護病房,進出要洗手、刷手,從外回到家中時也必須要馬上換衣服,抱小孩一定穿戴口罩、隔離衣,家中盡量不要有訪客。黃昭瑛說,回家 1 週內她就瘦了 5 公斤,因為只要儀器一有警告聲響,她就會睡不好,好不容易體況穩定後,老大緊接而來的是發展遲緩問題,「追了 7 年,足足長到 7 歲後才『畢業』追上足月兒的成長發展。」陪伴早產兒成長的漫長馬拉松早產兒在世上的每一分一秒都是驚心動魄的關卡,漫長的「養育馬拉松」, 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有突發狀況。彭純芝解釋,早產兒出生體重越低,就需要花費越大的心力照顧,「早產兒的很多器官功能還沒成熟就出生,例如,肺部還沒發展成熟,就需要插呼吸器協助換氣;腸胃沒成熟,會很難餵養,影響吸收;腦部不成熟,就會影響未來神經發展,影響動作。」尤其是腦內出血及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當腦內血塊吸收以後,因為腦細胞很難再生,很可能就會出現空洞,很容易出現後遺症,後續就得利用復健讓其他未受傷的腦細胞活化。再來是眼睛,因為在離開媽媽肚子後才成長,會有視網膜病變的問題,視網膜的血管長得歪七扭八,容易造成視網膜剝離,嚴重會失明,同步也容易導致近視、遠視、弱視等。也因此,早產兒往往需要長期追蹤,給予後天調養。林秋寶提到,文曄教育基金會創辦人許文紅本身也是早產兒媽媽,「當年出生時,他的小孩跟木瓜、寶特瓶一樣小,面對孩子心情是內疚的,認為沒辦法好好生下來,那一定要好好養他。」當時幸好有馬偕醫院新生兒科醫師許瓊心的專業照料和打氣,以及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的支持,包括「早產兒追蹤檢查服務計畫」的後續醫療追蹤,才讓許文紅的小孩得以健康成長,「剛開始她孩子一生出來是不會哭的,因為器官不健全,她一聽到孩子哭聲時是心喜若狂,因為那代表孩子器官功能是好的了。也因為有了親身的經驗與受到的幫助,文曄基金會長年支持台灣早產兒基金會除了資源的投入,也積極倡議相關議題,從企業面的角度善盡社會責任。☞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顛覆傳統商戰舊思維,生態系共創轉型價值 | 我們常聽到「跨域生態系」這個熱門關鍵詞,但對它的概念和做法相對陌生。其實這是全球各大影響力企業,包括 Google、亞馬遜等都積極投入中的商業趨勢,不僅打破傳統商業策略裡的敵我分界,也強調跨域甚至同業彼此合作,以宏觀角度「化競爭為更大集體效益」。當企業們願意與各產業鏈中的相關夥伴攜手結盟,讓眾多菁英齊聚一堂,進一步開發新產品與新服務,比起單打獨鬥,凝聚起來的團隊優勢更加無可限量!經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與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等法人通力推動下,台灣在「跨域生態系」領域已有積極成果。除了在「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上,引導不少中小企業跨業、跨域異業合作,以數位工具打造新商模之外;也藉由具高關注度的 2022 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在「商模轉型」專業論壇上邀請了三大知名亮點企業,分享轉型心路歷程與成功策略,難得的交流經驗吸引眾多專業人士共襄盛舉。打破界線,三類型生態系跨域創新「一個人走很快,但一群人走更遠!」擔任論壇主持人的台大智活賴宏誌策略長,一針見血點出「跨域生態系」的價值精神。他指出,「基石者 (Key-stone)、互利共榮、善用創意、改變思維、自我調適」是成功生態系中的五大必要條件,對此特別力邀 TMI 臺灣創意工場的何明彥投資長,剖析如何超越這道產業界限,擁有正確思維來做到生態系商模轉型;也請三個成功案例的「基石者 (Key-stone)」鈺統食品、愛上新鮮、盛發生物科技等企業代表,不藏私現場分享跨域合作故事。三間企業恰好分別代表「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的三大類型:以「植物肉」概念風靡海內外、創新打造「植物基新食生態系」的鈺統食品,是由顧客需求出發,再尋求可互補業者的「價值核心型」; 在疫情期間以全台最大的生鮮電商平台和大數據分析,協助眾多食品製造商撐過景氣寒冬的愛上新鮮,屬於擔任數位平台核心角色、連結產品服務與消費者的「平台型」; 而擅長為剩餘林木廢料找到新生、打造綠色永續循環生態系,甚至延伸出人文和薪傳價值的盛發生物科技,則是由多種參與者組成、創造一個連貫解決系統的「解決方案型」, 各有千秋。以大帶小,創造商模邁向永續未來「起初是澳洲的肉品廠找到我們,請鈺統代工植物肉,才開始想方設法來活用很古老的加工技術。」正所謂找到關鍵客戶能帶來創新轉型契機,在台灣已兩代接棒 30 年、擁有各項食安認證和潔淨標章的鈺統食品,旗下品牌「三機」在謝孟晃副總經理帶領下,不僅以植物肉顛覆傳統穀物加工廠、做出植物基新食共創生態體系,更採取減少碳足跡與友善環境策略,減少畜牧業成本也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而締下疫情期間業績逆勢成長四倍的愛上新鮮,則於張佑承共同創辦人努力下,成為餐飲結合電商平台的共好典範。擅長以「大數據整合」和「輿情收集」鎖定下一個爆款商品,張佑承為國內眾多食品廠指引方向、品牌化增進產業鏈信心,帶來整體生態系新價值。「過去大家常把台灣優秀的食品商只當代工廠、供貨源來看待,我們認為那抹煞了這些企業的累積與努力。現在他們都是我們生態系中共同創業的夥伴,特別感謝資策會大力協助。」未來愛上新鮮也會嘗試做訂閱制等更多創新服務,和業界好朋友開展跨域多角經營。另一方面,甫獲台灣十大傑出青年肯定、同時也是盛發生物科技領導人的陳偉誠創辦人,則是在傳產翻身闢出新路,以「生物炭」突破舊思維框架,甚至在海外馬來西亞等地成功複製這樣的林木廢料循環生態系。「我接棒家裡的炭業,發現在一年中只有中秋節業績最好,便決定透過不同產業和材料的結合,碰撞出全新市場。現在,高溫炭上面能種出植物、成為工藝品,我們的服務甚至延伸到食農教育、家具維修、除溼與寵物清潔等生活環保運用,達到完全零廢料循環!」此外,陳偉誠也用商標和專利去保護生態系中的共同夥伴,讓彼此走得更長遠。無論是生產製造或提供解決方案,這些商模典範最終都講求讓關鍵客戶有更棒的體驗、風格甚至形成信仰,一步步往上推升。「我認為他們展現了跨域生態系中,企業在前端面對客戶需求、中間遇到數據處理運用、後端維持住供應鏈和夥伴關係,這三個場域和角色面向作了完美的示範。」何明彥投資長點評,「基石者 (Key-stone)」企業營運負擔著更高的成本,但這三個案例不僅願意做更多解決方案的翻轉和測試,做原有與新有技術的拆解、堅守並分辨出品牌化的價值,更思考並注重大環境的永續循環及 SDGS 願景目標,醞釀出難能可貴的產業能量。隨著 2022 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商模轉型」專業論壇火花迸現,如何在「基石者 (Key-stone)」的打樁下,引進更多資源、引導並鼓勵更多中小企業,甚至吸引更多企業高階人士投入參與學習,是跨域生態系下一步的共同課題。在台灣日益增多的成功企業典範帶領下,開放式創新和多元跨域結盟可說勢在必行。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編審。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台灣水龍頭故鄉,靠「打群架」翻轉3K產業 | 這是一個老產業再熱血一次的故事。故事得從一群在台灣拼搏超過四十年的廠商開始講起。為了挑戰自我,他們破壞規則再創新,原本各自獨立經營的中小企業,更攜手跨域合作,矢言以傳承數十年的經驗與技術,再次把產業推上世界巔峰。昔日黃金小鎮,面臨老化、缺工打開台灣地圖,在彰化的心臟地帶,有一塊被大肚溪、濁水溪包夾著,鄰近洋仔厝溪的區域,叫做「頂番婆」。這裡,藏著一個隱形的世界冠軍,每天當你走進廁所、廚房、浴室,就能看到這個世界冠軍稱霸全球的產品──水龍頭。水龍頭是水五金產業的核心產品,而水五金在台灣產業史上則占有極重要的歷史地位。從日治時代零星引進技術開始,民國六○年代,頂番婆聚集了上千家業者;至今全世界各地的水龍頭有一半來自頂番婆,不但為這個彰化小地方創造出經濟奇蹟,也贏得「水龍頭故鄉」的美譽。回憶往昔風光,在水五金產業耕耘超過四十年的隴鈦銅器董事長吳佾達說,當年頂番婆方圓三十公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水五金產業,正是典型的「客廳即工廠」縮影。之後家庭代工擴大成工廠,讓這個地方小產業壯大到接軌國際,每年為台灣貢獻出五百億元產值。不過,這似乎也就是水五金產業的頂峰了。現在的水五金,退化成典型的三 K 產業:危險、辛苦又骯髒。例如水五金製程中的翻砂、拋光,必須依靠人力進行,但製造過程辛苦勞累,又得面對高溫、汙染問題,讓年輕人望之卻步,也為產業帶來了一個致命的打擊──「缺工」。儘管缺工問題背後成因複雜,但對小工廠來說感受卻非常直接,吳佾達就坦言,「(當時就算) 有訂單,也沒辦法生產產品」。自動化、找隊友,另謀生路產業老化、年輕人不來、老師傅凋零、第二代也拒絕接班,眼看著產業即將因為技術與人才的斷層而崩壞,所幸台灣中小企業最不缺的就是硬頸精神。沒路,那就自己開出一條路來!身為老水五金人,吳佾達對產業有一份責任感,個性海派的他,自然也成為推動整體水五金產業轉型的關鍵要角。製程方面,吳佾達開始轉向自動化,在產區砸下上億做產線升級,大量引進 CNC 加工機台與機械手臂以改善製程,成為水五金產業工廠轉型的標竿企業。但在全球貿易戰的叢林裡,競爭不再只是單一廠商之間的捉對廝殺,而是結合眾多廠商的生態系競爭。獨善其身無法為整體產業帶來改變。這時,就需要整個產業多點合作,才能在戰役開始前,搶占戰略先機。這個思維讓吳佾達想到了一個突圍之道,那就是「打群架」! 對水五金產業來說,有一項其他產業無法複製的優勢,那就是同業之間不存在競爭關係。吳佾達解釋說,這是因為水五金產品品項眾多,重疊性不高。「別的產業要談合作,大家可能你怕我、我怕你,怕訂單可能被搶走。(但水五金產業) 分工合作又專業化,大家都可以坐下來談」, 而這個特點為水五金打造產業生態系,提供了最佳基礎。42 家廠商共用人才,研發期減半二○一九年,吳佾達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合作,加入「新水五金軟硬翻轉產業生態系計畫」。這項計畫推動四十二家水五金業者跨域合作,以產品創新、拓展新市場與跨領域產品服務為目標,期望從全新的視野與角度,為水五金產業開拓新戰場。不過,對習慣單打獨鬥的業者來說,從沒嘗試過的新合作模式,從一開始就為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負責協助生態系發展計畫的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專案經理葉信岐解釋,以往廠商之間的合作方式比較單點直線,通常是供應商下指令,下游廠商聽命辦事。但生態系的理念是,大家坐下來談,先分析市場,再聚焦需求、研發產品,合作方式非常不同。對廠商來說,這一次不打以往習慣的街頭游擊戰,而是必須主動貢獻自己的頭腦與技術,從無到有擘畫好產品藍圖,一百八十度反轉的模式,困難度大增。但這樣做的優勢在於能直接串連所有廠商的人才庫,擷取四十二家廠商的專長,再編織成一張大大的技術網,任何難纏的要求都不漏接,更能大幅縮短產品研發時程。以水龍頭來說,看似簡單,仔細拆解卻會發現裡頭學問不小⸺銅合金、塑膠、橡膠元件必須經過設計、開模的製程,進水軟管也得配合得宜,再加上表面拋光、電鍍,花上一年時間開發是非常基本的時程。但把四十二家廠商的研發資源串連起來後,大幅減少嘗試錯誤的機會。參與生態系計畫的志發塑膠經理施冠宇說,過去產品研發,模具、打樣來來回回要花不少心力,但大家腦力激盪一起協力開發產品,可以節省至少一半的研發時間。吳佾達對此非常有感。「一家公司要請這麼多專業人才,負擔非常重。(但) 生態系的方式是,讓專業廠商大家來合作,例如產品要用到五種主要零件,就找五家廠商,大家共同開發,貢獻技術,有問題大家共同來解決,整合個人專業領域,變成產品,再行銷出去」。此外,與貿易商的磨合也是一個全新體驗。葉信岐說,過去,製造商與貿易商的立場並不一致,業者甚至常有被貿易商「剝一層皮」的感覺。但這次計畫以新市場的需求出發,把貿易商拉進來當幫手,提供業者相關法規與市場等第一手資訊,對製造端業者來說,就好比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沒想過的隱藏版資源,讓整個轉型的打擊面更廣。技術、法規雙管齊下,帶產業逆轉勝技術之外,計畫也從法規方面給予協助。金屬中心智慧技術發展組組長姚志宏說,台灣從二○一七年開始才有水龍頭 LF 認證 (Lead Free, 無鉛), 但歐美國家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就對此有嚴格要求。因此瞄準新市場開發產品時,金屬中心就特別從歐美法規角度出發,協助業者檢視水龍頭的芯軸組成是否符合規定。另外像中東地區因水資源缺乏,注重水龍頭流水量判定;紐澳市場重視產品強度,因此水龍頭扭力、耐壓的規定較嚴格...... 這些法規面的建議,完全顛覆業者以往習慣的埋頭研發──銷售模式,改為從需求面及法規實務面出發,在動手製作產品前就先了解整個戰局,謀定而後動,讓他們還沒出手就先有了勝算。就這樣,吳佾達帶領頂番婆水五金產業這群平均「年紀」超過四十歲的老廠商,打了一場艱辛但成功的硬仗。他們扭轉生產劣勢,引進過去只應用在高階模具的 3DP 砂模列印創新工法,擺脫以往打樣時得從木模雕刻開始做起的繁複流程,強化製程的時效性;他們破壞既有做法再創新,把盟友、敵人全拉進同一陣線,努力開拓產品應用,不只聚焦傳統利基市場,還跨足餐飲、飯店甚至生技美容,不僅為沉寂的產業帶來一股活水,也從根本翻轉了整個產業生態。短短一年,他們開發出八項新產品,提升整體營業額超過 1.12 億元,還開發全新的中東市場。而最讓產業頭痛的缺工問題,也找到了解方,成功逆轉人才外流趨勢,吸引二百三十五位新血投入產業,還培育了三十六位數位創新人才,對 3K 老產業來說,是一項難得的勝利。這場水五金老廠商的逆襲,從不被看好到取得勝利,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不藏私的精神。翰優經理李徳鵬認為,這次合作的利基在於「(廠商) 透過不同問題,站在各自的觀點,提出各自的看法與建議,共同解決問題」, 打群架思維能成功,依靠的正是這種夥伴之間的互信與互賴。分散來看,這群水五金廠家就像小小的螺絲,每一顆螺紋都不一樣、不起眼,但組建起來卻能成就一部偉大的機器──這個故事讓我們看見,團結的顛覆力,正是如此強大!高價、跨域增加產業優勢水五金產業目前最大困境在於缺工與傳承,但這些結構上的問題需要長期政策思考才能解決,因此「新水五金軟硬翻轉產業生態系計畫」聚焦產業短期困境,以產品創新、開拓新市場以及拓展跨領域產品服務三大方向為目標,希望結合軟硬體,為業者創造新業態,開發跨域商機。這次生態系計畫以隴鈦公司為基石者,主因在於董事長吳佾達具有「無私」與「有心」兩項特質。無私,讓他不專注追求自家利益,而是放眼整體產業未來。例如他代替產業發聲,建言經濟部在國內創建檢測中心,讓廠商免去國外送檢產品的困擾。有心,讓他在卸任產業協會理心」這兩項特質,正是吳佾達能促使四十二家廠商成功合作的最大利器。從金屬中心角度來看,水五金產業未來可朝兩大方向發展。一是開發高價化產品,提升水五金產品的單位價值與價格;二是在技術能量之下跨領域爭取訂單,例如美容美髮產業甚至生技醫療業,都是業者可努力的方向。水五金產業已到了轉型的關鍵階段。這兩年雖因疫情及美中關係影響,業者稍有喘息空間,但競爭對手中國、東南亞不僅製造能力強,品質也不差,再加上匯率、關稅、材料價格以及船運等問題影響,既有困境、又有追兵,產業優勢正在遞減,業者應加速腳步開發新商模,爭取生存空間。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編審。 | daily-weekly |
網紅平台 Partipost 打造社群創作空間,「CreateStation®」一次滿足你的3種看展需求! | 空間超漂亮!好玩、好看、爽爽拍不完!本次 CreateStation® 社群創作空間結合「創作者選物店」、「社群互動式展覽體驗」、「社群能量加油打卡牆」, 可以逛、可以玩、還可以拍照打卡,一次滿足你所有的看展需求,於日前網紅體驗場吸引了眾多網紅共襄盛舉。創作者選物店:共襄盛舉期間限定本次專屬商品由 Partipost 與知名插畫家鹿人與泥鰍 (@twodeerman) 共同推出的「PartiLand」限定款桌遊,將創作與社群上的事件遊戲化,桌遊內含各種風格的網紅、看戲的鄉民、怪獸家長...... 等,透過桌遊互動讓大家能夠更了解創作者的日常。PartiLand 桌遊相關視覺和角色皆由知名插畫家鹿人打造,預計會迎來一股搶購熱潮!本次也邀請到鴨梨子🍐(@duck_c4)、棉花糖柴柴 (@fuckcute.studio)、卡肉 Carol (@carol_meat) ...... 等多位知名創作者一同打造快閃選物店,讓你可以一次買到不同社群創作者的個人品牌商品!社群互動式展覽體驗:有說有笑的時光隧道位於展覽空間的 B1 地下室,CreateStation® 打造了以社群創作為主題的「社群互動式展覽體驗」, 由演員們擔任遊戲關主,帶領體驗者透過不同的故事關卡,了解社群創作的各種環節。地下室現場更展出網路社群的許多重要發展歷程,讓玩家在體驗劇本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到許多社群經營知識。社群能量加油打卡牆:繽紛色彩一起加油一起拍 CreateStation® 以「為社群創作者加油」為概念,打造充滿社群能量的「加油」空間,無論是 1 樓或是 B1 皆有大型的彩色加油打卡裝置,繽紛的色彩象徵了所有的社群元素,整體開放的空間讓參觀者自行尋找適合的拍攝角度,結合 Partipost 平台的獎勵活動,可以逛、可以玩、還可以拍照打卡,一次滿足你所有的看展需求現場直接進行社群創作與分享!同時一起為為社群創作者加油!推廣、回饋共同打造亞洲最大創作者生態圈 Partipost 已是許多國際品牌的指定合作夥伴,至今已累積數千檔活動執行經驗。Partipost 發現台灣網紅行銷市場相較於過往已成長許多,但整體資訊、定義、成效、合作流程上並未成熟,針對此市場現況 Partipost 共同創辦人 Tony 表示:「創作者和品牌間關係密不可分,唯有創作者好品牌才能更好!」Partipost 希望讓每一位創作者的作品都能發揮影響力,持續推廣網紅行銷市場,打造亞洲最大創作者生態圈。據 Statista 報導預估指出,全球網紅市場規模將於 2024 年成長至 240 億美元。亞洲最大的網紅行銷平台 Partipost 本次獲得 2.3 億元的募資,會將 30% 的資源投入市場推廣創作,除打造 CreateStation® 體驗展覽外,更於今年 10 月成立「創作者協會」與發起「創作者加速器計畫」, 希望協助創作者一路從「人」蛻變至「品牌」!Partipost 也將持續提供創作者更優質的創作環境、給予客戶更具創意的行銷服務,將品牌與創作者連結起來,讓每一位創作夥伴都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活動資訊 Partipost 社群創作空間「CreateStation®」 日期:11/16 (三)– 11/20 (日) 11:00 - 17:00 地點:PPP 時尚藝文空間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 26 巷 2 號) 詳細資訊請洽:Partipost 官方 IG 本文章內容由「Partipost」提供。 | daily-weekly |
感受大高雄的新藝術生活方式:「世界百大名畫大展」,義享時尚廣場開展中 |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法國雕塑家,羅丹藝術在人類誕生的千年歲月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有藝術,人類得以跳脫日常,在更高的層次抒發所見所感。以畫作來說,從遠古的洞穴壁畫,到為宗教服務的教堂畫作,再到現近代的抽象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 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流派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態、審美立場,也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在生活中,感受藝術帶來的悸動座落在高雄市鼓山區的義享時尚廣場,以「時尚、生活、人文、藝術」作為經營的核心精神,展現出完全不同於傳統購物商場的創新思維和特質。「我們把藝術和文化,透過不同的載體和主題呈現,因為我們真正想做的,是一個貼近民眾、走入生活的藝術中心。」義享時尚廣場行銷部高宜伶經理分享道。其實早在開幕之前,義享時尚廣場就透過全台首座可呈現裸視 3D 的 LED 螢幕,以「四季」為主題播放著不同氣氛的藝術畫作,成為在地最有藝術感的一片風景。去年 (2021 年) 為了推廣並鼓勵全民防疫,更推出戴上口罩的「獨眼巨人」, 逼真效果在全台掀起熱烈討論。「我們想推廣的展覽,是貼近民眾生活、真正寓教於樂,適合各個年齡層一起來觀賞的藝術展覽。因為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翡冷翠文創的鄭清煌總經理,和義享時尚廣場有著不謀而合的理念,因此共同促成了這次「世界百大名畫大展」的展出。擁有超過 20 年的策展經驗,每次展出總是收穫熱烈迴響的翡冷翠文創,大約 10 年前引進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來台展出之後,對於如何讓藝術與民眾更親近,有了全新的想法。「我們透過這些展覽想告訴大家的是,其實藝術真的沒有距離我們那麼遠。幾百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也好,近現代的印象主義也好,那些藝術家透過畫作所展示的,都是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需求,以及他們對生活、生命的觀察和體悟。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去看、去感受。」鄭總經理表示。目不暇給,600 年經典畫作的完整呈現「世界百大名畫大展」穿越六百年的時空,搜羅一百幅世界知名畫作,以「虛實整合、動靜搭配」的方式,帶來全台最大規模的沉浸式藝術體驗。這次展覽分為三大展區,包括「永恆經典。歷史長廊」、「人文樂章。文藝復興」、「黃金印象。經典藝廊」。在「永恆經典。歷史長廊」中,觀眾可以一口氣看到百幅經典畫作,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到新藝術 / 現代主義時期一字排開。每個時期的藝術重點和特色,透過這些畫作清楚呈現眼前。「我們也設計了 QR Code, 觀展民眾掃描之後就可以看到更多關於該作品的資訊。再搭配我們正在開發、預計 12 月要上線的語音導覽,幫助大家更容易吸收這些名畫的典故。」在這個展區中,鄭總經理特別推薦單獨展出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我們展出這幅畫的方式,跟羅浮宮一模一樣,讓你不用去羅浮宮,就能擁有同樣的視覺感受。」一直希望能夠「讓藝術就在身邊」的鄭總經理,除了重現羅浮宮的設計之外,更邀請義大利團隊精心設計了氣勢磅礡的沉浸式影片,利用最先進的 4K 投影技術,伴隨著特別譜寫的樂曲,在「人文樂章。文藝復興」展區中呈現,就是要讓觀眾彷彿走進畫作所在的時空。當米開朗基羅的傳世巨作《創世紀》出現在影片中時,觀眾也像是身處在義大利的西斯汀教堂,感受到那股莊嚴的神性,以及藝術的震撼。說到科技,在「黃金印象。經典藝廊」這個展區中,科技更是被巧妙地利用。鄭總經理說:「我們用高仿真原寸噴繪技術,搭配高解析度的 LCD 液晶顯示器,重現了畫作中的細節,環境的亮部、暗部,人物的表情、姿態,所有的細節,零距離的讓觀眾清楚看見。」在這裡,鄭總經理邀請觀眾細細觀賞維梅爾的畫,因為代表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維梅爾,一生所有的畫作被世界上許多不同的美術館所收藏。「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讓你同時看到這麼多維梅爾的畫作。」穿梭時光洪流、打破距離限制,「世界百大名畫大展」就是這樣一個令人著迷、佩服,值得一看再看的展覽。打造無所不在、俯拾皆是的藝術環境「在開展前,我們特別於首次週年慶提供會員購物滿 3000 元即可獲得『世界百大名畫大展』門票活動,當時我們就注意到,有民眾在獲得免費門票之後,也願意購買門票邀約家人、朋友一起來觀看;也有不少顧客在商場假日舉辦的藝術講座後,對於藝術更加了解後,再度二刷、三刷的欣賞展覽,可見這次展覽的魅力真的很強。」高經理更進一步分享,推廣藝術不遺餘力的義享時尚廣場,於全館進行藝術策展,包含與高雄鄰近國小聯手打造位於 4F 的藝術長廊 ——「兒童享樂繪畫特展」, 蒐集了許多小朋友心中不同樣貌的快樂時刻,展出了一個充滿童趣的美好世界。也與高雄藝術教室合作於 6F 展出以寵物主題的兒童藝術創品展,此外再加上全台瘋迷的手作毯特展也將於 3F 展示,搭配假日舉辦各式手作教室,想必又要掀起一波好評熱潮。豐富又多元的文化以及藝術活動,親民、高娛樂性的呈現方式,義享時尚廣場的每一步,都是為了實踐「時尚、生活、人文、藝術」的經營精神。再加上串聯高雄美術館的高雄輕軌「愛河之心站」就在旁邊,更讓義享時尚廣場正式進入美術館生活圈的範圍。「因為我們希望藝術展演的形式不僅僅於美術館中,而是能以貼近消費者自然的方式來體驗藝術,或許是在你家旁邊、或許是在社區裡面出現。來逛商場、吃美食之餘,還能欣賞藝術作品。這就是國外盛行的生活藝術。」高經理誠摯地邀請大家能有機會來到義享時尚廣場,一起感受藝術的生活,生活的藝術。 | daily-weekly |
臺北創業幫 Demo Day 2.0 花博登場,10 多國團隊、四大創新領域爭豔 | 「臺北創業幫 (Taipei Entrepreneurs Hub, TEH)」是由北市府產業發展局主導的「國際新創軟著陸計畫」品牌社群服務平台,專注於向國際新創圈推廣臺北的創業環境與資源,並強化國際新創團隊與臺北的企業、投資人、政府等相關單位與團隊連結也藉由 Demo Day 邀請全球優秀的新創來臺北探索潛在合作機會,並協助他們在臺北發展。該計畫至今累計已有來自全球 39 國的 110 組國際新創公司來台交流,並已促成 15 組國際新創公司落地臺北。今年度經過兩梯次國際線上 Pitch Contests, 由國泰金控、雄獅旅遊及大瀚開發企業遴選共 10 組海外團隊來台參與最後的發表與交流媒合活動,並於現場與臺灣企業代表交流。金融科技聚焦保險、投資,創新服務助力既有產業再升級今年 DemoDay 的參賽隊伍陣容涵蓋金融、地產、旅遊和 ESG 四種領域的科技創新,其中,Fintech 在投資和保險領域都有傑出團隊以創新科技能力和深入的產業 knowhow 開發出與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現有產業接軌的 B2B 商業模式,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則是最重要的關鍵字。例如全球第一家獲得許可、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 (再) 保險公司 Ensuro 使用智能合約以策劃有競爭力的保險組合;MotionsCloud 的 AI 損壞評估引擎可用於車輛等財產的檢查,以數位化的方式優化保險理賠流程效率與正確性;Soft Solvers Solutions 則從保險分銷體系著手,為獨立保險經紀人和代理機構開發出 agiliux, 能夠提高分銷效率、改善客戶體驗。投資領域方面,HedgeSPA 運用市場 / 數據經濟、基本面指標、用戶數據甚至是新聞、社群媒體等來源的大數據分析,結合人工智慧和量子運算技術,協助資產管理公司打造表現更優異的投資商品。Stratiphy 則同時為資產管理公司和大眾投資人提供服務,透過位投資者提供資訊,協助用戶建立自己的交易策略,日益受重視的 ESG 資訊也是該公司的一大核心。此外,臺北在地團隊由國際性區塊鏈安全公司 CoolBitX (庫幣科技) 代表,CoolBitX 於全球超過三十萬 CoolWallet 使用者,並與全球超過四十五家交易所簽訂 Sygna 的 MoU, 是數位資產行業的領航者。
運用科技「節省人力」「提升人力價值」的不同可能性在不動產科技領域,以色列的 Rootie Robot 利用影像、感測設施結合 AI 技術與機器人進行場域管理,例如用來監控、減少因物業維護和戶外商業監控相關的污染排放;來自臺北的不動產科技 JGB Smart Property (金箍棒智慧物管) 也展現了具備全方位房管功能的一站式租屋管理系統,從上架物件、線上簽約、自動化帳務、修繕管理到智能 IOT 設備串接。透過雲端自動化系統,取代繁瑣的人力作業、有效提升租客體驗與物件管理量。旅遊科技方面,越南團隊 TUBUDD 順應後疫情旅遊趨勢,開發了「本地好友系統」, 讓在地「小伙伴」提供符合個人偏好的深度旅遊服務,並通過培訓計劃對當地「小伙伴」進行專業領域的標準化分類,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旅行體驗。臺北代表則是臺灣最大的英語徒步旅遊公司 Like It Formosa (來去福爾摩沙), 一方面培訓當地人介紹他們居住的城市,另一方面則幫助外國人從當地人的角度看臺灣,曾獲得 2017~2020 年 TripAdvisor 卓越獎以及 Freetour.com 頒發的 2018 年亞洲第三大免費旅遊。兩個團隊的發展方向都顯示出「深度化、在地化」的旅遊趨勢正在持續延燒。科技創意全面走入生活,永續也能是一門好生意在健康永續的主題上,則能看到更加多元紛呈的發展面向,例如德國團隊 Choose-Eat 是一款專為用戶提供量身訂制菜單的 app, 透過 AI 推薦最適合的餐點給用戶,有助於打造健康飲食型態,也是有飲食限制者的福音;Hepta Protocol 則致力於打造一個建立於區塊鏈上的公益生態系,透過提供捐贈者公開透明的資訊,以及提升每一筆捐款的效益,提升企業與個人投入公益的意願。日本的 Tsunagaru Edutech 團隊核心產品 Manabu 則將線上課程的概念與技術用於在互動式企業訓練平台上,透過遊戲化的體驗和可量化的系統提升訓練效果,尤其在疫情中格外受到矚目。在 TEH Demo Day 2.0 裡,來自全球的創業團隊向臺北展現了他們充滿活力的創新精神,也能看到這些團隊對於臺北市場的雄心和期許。透過臺北創業幫平台和北市府的全力支持,在將這些創新服務引進臺北的同時,也期望吸引更多優秀的國際團隊,共同充實臺灣的新創能量。 | daily-weekly |
《方圓》「曹雪芹.紅樓夢」對談(三):重讀哈維爾、《紅樓夢》與遺民感 | 時間:2023 年 12 月 2 日 地點:Google Meet 主持:鄧小樺 (《方圓》總編輯,香港文學生活館總策展人。下稱「鄧」。) 與談人:張婉雯 (香港作家。下稱「張」。) 黃飛鵬 (本地獨立電影導演、監製。曾入選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之亞洲電影學院,並榮獲特出表現獎。為電影《十年》執導短片《冬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下稱「黃」。) 謝昊丹 (參與劇場演出逾十年,現為自由身演員、戲劇教育者,亦有編導作品。關注不同能力人士、性小眾、病人權益等邊緣身份議題,曾為醫療事故記錄劇場《Closed File》擔任導演。下稱「謝」。) 整理:李卓謙 (對話一)、(對談二) 謝:「酒讀哈維爾」辦了兩三年,下一步我們想,除了借用別人的文學資源,可不可以創作關於香港的、以香港為本位的創作。我們當時不停研究哈維爾,發現了哈維爾和昆德拉曾有過筆戰。當時昆德拉覺得蘇聯也有人性化一面,大家要給他一點信心,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我們不用做甚麼;哈維爾就覺得不是,他們只會愈來愈壓迫,我們愈來愈不能發聲,所以我們要講好捷克文化,這樣才可令全世界關注。這件事啟發了我們,如果在香港處境又怎樣,我們再進一步邀請十二位不同背景的 artists, 在各自的背景談在香港創作面對的困境,去和留之間有甚麼思考,香港的文化是甚麼,我們從這幾方面繼續思考,怎樣去講好香港故事。以主流的講法,所謂「說好香港故事」, 就是建立文化圖騰,例如香港就是以奶茶和菠蘿包來代表,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去追求這些文化圖騰?好似不是這樣。文化非常之多、非常之廣,我們如何用自己的角度切入,理解香港的文化呢?比如有人認為,香港原來有種「傻」的精神,被隱藏了。有些人覺得,在香港還可以尋找一些灰色地帶,挑戰某些創作的邊界。後來我和兩位朋友組成「織梭」團隊,延伸出這個計劃,邀請十二位 artists 談自己所看到的香港。鄧:我在《明報》看到「傻人塔」, 那是怎樣發生的?謝:我們辦織梭這個計劃除了找不同的書來讀,像哈維爾、阿巴斯 (Ackbar Abbas)《香港:文化及消失的政治》(Hong Kong: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羅永生《思想香港》, 切入討論香港文化;再邀請三位不同背景的研究者來啟發這些 artists, 其中丁穎茵博士談到「傻人塔」, 在五六十年代,當時香港人經常把香港島作為香港文化的代表,那麼沙田或者九龍一帶,可不可以作為香港文化的代表?於是有五個傻人,自己搬石頭上獅子山,起了一座塔,某程度上他們是在對抗一種主流的文化想像,官方既然說九龍沒有任何文化象徵,我們便自己建立民間的文化象徵。傻人塔有這層象徵意義。其中一位 artist 黃宇鵬特別喜歡傻人塔,原來我們經常講獅子山精神,除了發奮向上,原來有另一種傻人精神,不過是被埋沒了,我們不如嘗試用另一種角度去看獅子山。鄧:十二個不同範疇的人是挺龐大的項目,如何運作呢?謝:我們上一個 project「酒讀哈維爾」, 在讀劇以外,亦希望連結不同背景的 artists, 所以在在讀劇之前有一小段熱身時間,可能是找人讀詩,或玩音樂,也邀請了很多文藝朋友來看,那十二個 artists 主要都是從「酒讀哈維爾」而來,覺得談得來,於是就想延續到下一個項目,思考如何從香港文化本位創作。很多 artists 都說跟平時跨媒體 project 很不同,因為我們不是最著重最終的成品,而是真誠地分享自己面對的困境,自己在思考的問題,如何在各自範疇裡處理相似的問題,彼此關係真的很緊密。到最後如何展示不同 artists 的 outcome, 有點考起我們三位策展人。劇場工作者、文字創作者或行為藝術家各自的表現方式都很不同,我們只能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場域,也因此三位策展人某程度上也要自己出錢,不過始終能不能賺錢不是我們最關心的事,當然我們有付錢給藝術家,但也只是很少錢,某程度彼此都基於「酒讀哈維爾」的信任,覺得這件事有趣,所以才會做。鄧:因為我和婉雯都是七十後,你們兩個做的事在我們眼中好像是不可能的,你們兩個做到是很厲害的。婉雯你自己現在怎樣看 connection? 張:寫作的情況跟劇場或電影有些不同,寫作可以一個人做,打開電腦單打獨鬥。作品產生的過程不需太多合作。現在 connection 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無論客觀環境有多困難,你知道還有人跟你做同一件事。不是說大家一起 produce 作品,而是我們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裡努力。鄧:寫動物、公共性題材或者追星文,這些對你來說是不是 connection? 純粹是喜歡才寫,還是想跟某些群體的 connect。張:我又不是特別去 approach 某些群體,因為我本身不是很 social, 我好摺的,但有時我會希望寫一些東西會有點抵抗作用,例如追星文,我有種心態是,你想我不開心,我就找些東西令自己開心,只是這樣。如果說我以往印象深刻或比較開心的文學群體活動經驗,就是拍《文學放得開》的時候,因為現實生活有很多繁瑣事情要你解決,進入錄影廠那兩三個小時,你不用想那麼多,很開心,有人幫你 set 頭化妝襯衫。在錄影廠那兩三個小時你只是吹水,不用理會現實生活中令你很痛苦的事,在那個過程裡能增長知識,每一集講不同題目,有不同拍檔、不同嘉賓,聽其他人看法跟自己有甚麼不同,過程裡有所得著。大家聚在一起講自己感興趣的事就很開心。這種開心能不能改變現實?其實改變不了,走出錄影廠仍要面對殘酷現實,所以對我來說是一個樹洞。我享受那個過程。黃:剛才阿丹說的,大家聚在一起討論、結社,就好似《紅樓夢》裡的詩社,那個時代的人,只要大家聚在一起,就會有新的事情發生。剛好幾年前,我好想推介一部戲,跟詩社有關的,有個台灣導演黃亞歷,拍了一部非常重要,且好好看的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它講一個詩社叫「風車詩社」,1930 年代,五六個前衛詩人討論詩的價值,那個年代超現實主義衝擊台灣,在一個紛亂的地方,打仗、皇軍侵佔,甚至國民黨來台,經歷二二八事件,他們這班人聚在一起討論事情。最後非常不幸地,在二二八事件中,其中一些人被當作叛亂份子,你們為甚麼聚在一起讀書?你們在讀甚麼書?我覺得詩社結集,除了很漂亮很優雅,或者玩票性質,回到現代,我們組織結集,很多時都有個命題核心,想解決香港文化的疑惑。但我那時看《日曜日式散步者》, 其中一個感動是,他們是在尋找一些很 original 的東西,聚在一起談,詩對你來說是甚麼?詩的價值是甚麼?你可能會覺得老土、不想講,太 personal, 不會達到共識,但那種沒共識的討論,慢慢都回到,所謂結社的意義是甚麼?有些人可能覺得是樹洞,有些人像我可能覺得是讓眾人聚在一起尋找答案,完成一件事。那個趣味就是,以現在來說,組織,或者如何讓彼此同步、如何連結,我都經常思考,這不單是嘗試服務一個宏大的社群,而是過程中,大家都很明白,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有些事我們無法排解,然後我們去尋找答案。鄧:不知大家有沒有看廖咸浩《紅樓夢的補天之恨》, 這本書有影響到我這次《紅樓夢》專題的製作,所以這次的專題及我們的對談都沒多談愛情、角色之類,主要是探討文藝的作用及文藝組織運作的可能。我說說一點書中看法,看看大家怎麼看。書裡說賈寶玉抵抗的不是真愛與指定婚姻的控制,而是明與清的選擇,以明朝遺民的角度,不想被清朝統戰,所以他就躲在性情的世界中,躲在大觀園裡,不出仕。因為在雍正年間,雍正有發布《大義覺迷錄》, 呼籲過明代遺民放棄對明的忠誠,接受清統治天下的天命之實。而以這種國族寓言的角度去閱讀《紅》, 所有情情沓沓、公子小姐詩酒風流全部都是反抗,連躲起來也是一種反抗,因為政權叫你出來。所以我想討論一下,文藝團體這些組織,有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抗呢?或說抵抗?黃:你問起的時候,我有想過怎樣解答這個問題。有個馬來西亞導演叫廖克發,他拍了套紀錄片叫《還有一些樹》, 回應馬來西亞 1969 年種族衝突,馬來西亞的政府在選舉完結後,伏擊馬來西亞華人的過程,然後推諉馬來西亞華人影響選舉。在馬來西亞關於種族的討論裡,是個很嚴重的事件,叫「五一三事件」。面對重大的歷史事件,在文學或電影創作上好似想回應它,甚至我們記錄算不算是反抗?但是導演提供很有趣的角度,他拍了一大堆東西,他去尋找事件發生的空間,發覺那些地名、招牌全部都被替換了,就好似龍和道不再叫龍和道,但導演做了很有趣的事,他將當時的樹,影像上就似,如果龍和道上的樹還在,即使它不再叫龍和道,那裡都還有一些樹,知道發生過甚麼。在集體組織或文化創作裡,我們未必在對抗,講對抗都未免太大膽,你真的沒在對抗甚麼,對我自己而言。但你正在做另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在見證,你成功地將見證到的事保存下來。對我來說,有趣的是,這一刻沒價值的事情太多了,在做標本的思維裡,這一刻是沒有價值的,你不會現在做一個掃把標本,因為你還在用,但當掃把沒有了,掃把標本就變得重要。我有一個想法是,未來未必有人覺得這件事重要,未必覺得有用,但是我們在文藝的角度裡,你見證著一些事發生,成功地用一個 form 記錄或表達,可能已經是你在這件事上最大的價值。我自己不會用反抗的字眼,文藝創作是不是要在這時代做回應或反抗,我完全不覺得。我純粹覺得是見證。它好像一個存活的眼睛,我看到了,我寫了下來。別人怎樣閱讀,有沒有用,我覺得已經脫離了創作者、組織者本身能做到的。張:其實就是記憶與遺忘的戰爭。鄧:王德威有個「後遺民」的說法,遺民之「遺」有幾層意思:遺失、失去或棄絕,遺亦是遺傳的意思。你們覺得自己是不是遺民?黃:我自己沒有遺民感覺。廢墟為甚麼是廢墟,就是你經歷了那輝煌。如果你誕生在一個廢墟,你就當那個廢墟是你的遊樂場。我體驗到的香港文化,或者我體驗到社會冷漠無情,各樣情況,其實我覺得它從來沒有好過,不是說它不好,而是一向都是這樣,不過是某些東西加速了,某些東西不同了,如果這一刻已經在說遺棄、遺留或傳承,尚算太早,我覺得我還在 living, 仍想改變,仍想玩樂,我不太想是不是剩餘,而是用「being」來對抗「遺」。張:飛鵬說的我基本上都同意。這幾年自己的心態都改變了很多,以前做動物權益都組織過一些社會運動,遊行或示威,現在回想,當時覺得好熱血的事情,是不是玩泥沙呢?我不是說當時自己做錯,而是我沒付出過甚麼,我還在安全範圍內做那些事。這幾年我需要很多空間和時間沉澱,我不會說文學創作是反抗或抵抗,不敢開這麼大的空頭支票,我會覺得是見證,亦是如何調節和整理自己的過程。首先你要面對,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下,是不是要繼續寫,你隨時退出沒有人會怪你,如果我還想繼續寫,那我要怎樣面對自己呢?怎樣重新找到定位呢?例如內地作家打擦邊球,可以理解,但我是否想這樣做呢?我不想只能夠這樣做,它作為其中一種表達方式,是合理,但我不想只有這種表達方式,不想打擦邊球可以怎樣,或者你不寫某些題材,這也是抉擇,要調整心態。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其實是重新替自己的創作尋找起點,如果你決定不離開,就要面對這些問題。我會有遺民的感覺,但我不知遺的是甚麼。(鄧:會不會是美學問題,有些人離開是因為美學問題,東西太醜了。) 我有遺民感覺,但同時對「遺民」這字眼有質疑,我現在反省過來,我這個年紀的人,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自主過,所以「遺」甚麼呢?現在大家好容易跌入一個結論,現在是「美麗新香港」, 我不太贊成這說法,你想想以前的香港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老實說,很多問題是從前遺留下來,你說美學也好、某些做法、作風也好,現在當權的人也是香港出身的,那些人一直在香港生活、在香港接受教育,年輕就進入港英政府做事,你難道能夠說他們不是香港人?我們以前真的很好嗎?這件事是我近幾年才發現的,可能以前有些事更 skillful 一點,令你有些位置透氣,現在連這個位置都很少。你問我有沒有遺民感覺,如果有的話,我會覺得是太多人移民,留下我們在這裡。我不是要道德批判任何人,而是有時不免感到孤單。但走或留,其實都 guarantee 不了甚麼。所以我很怕以「美麗新香港」作結論,不是那麼簡單,這麼簡單作結論就只是推卸責任而已,你沒有反省過自己,而我們不是沒有責任的。謝:老實說,文藝一定不是直接的反抗,上街、進入制度作改變、寫論文,通通都比較有效。我會進一步思考,反抗是為了甚麼?反抗某程度上都是想建立比較理想的社會模式,對我來說就是人性一點、沒有那麼多壓迫的社會,在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文藝創作可以達到這些目標已經是很好的價值。讓人反省人性是甚麼、壓迫帶來的痛苦,這些對後世來說可能比起上街或者在制度上做甚麼,可能更加有價值。就好似我們到今天仍然讀哈維爾,或者以遺民論處理《紅樓夢》, 到今時今日仍有價值。文藝在歷史長河裡,可能對比很多東西更加有價值,我會用這個角度去看文藝。鄧:我比較似阿丹的看法,可能大家都是策展人。我本來也不覺得自己是「遺民」, 因為我還在工作,大把嘢做 —— 不過我有天突然想到,如果我以前的做法全都行不通、我已無事可為,我就會覺得自己是「遺民」了。所以「遺民」是一個與「無力感」掛鉤的概念。我不敢說文藝是反抗,但說是抵抗,我覺得是的。對抗、反抗、抵抗,也有分幾個層次。假設有天要清除所有文藝類別的東西,你想像一下將來甚麼都沒有的狀態,你就會知道,現在是好過無,在讀者或受眾的身上,可能是個種子在不久將來發展出甚麼,有個小小的可能性。文章摘自《方圓》二〇二三年二〇二三年冬季號 (總第十九期)。(《方圓》網站、Facebook、Instagram) | daily-weekly |
台日旅遊熱為何還回不去?該如何鎖定客群和宣傳觀光需被重視 | 雖然台日兩國的國門都已經重啟,但報復性旅遊卻還遲遲未出現,這當中包括了各式各樣的原因,像沒有假期,或是人力、航班不足等,但這些問題隨著時間都會解決,宣傳觀光資訊的方法,以及可以鎖定什麼客群反而後疫情時代需重視的地方。台灣和日本都不約而同在 2022 年 10 月宣布解除入境限制,但翻開日曆一看,不論台灣還是日本,都沒有特別長的假期,且比起說走就走的台灣遊客,隨著日本邁入年末期間,普遍的公司行號都非常繁忙,請個四、五天出國旅遊對日本遊客來講是很困難的事。另外日本政府也從 10 月開始「全國旅行支援」活動,提供給住在日本境內的日本人或外國人旅遊上的折扣,依照各地方政府的方案,最大的優惠還超過一萬日幣,日本遊客自然就會先以國內旅遊為主,再加上日圓貶值及高額的機票,導致出國的旅客寥寥無幾。除了沒有假期和日本國內旅遊優惠外,航空業方面也還沒準備好,包括緩慢恢復中的航班。過去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航空業受到衝擊,許多公司採取讓員工放無薪假、甚至是裁員來撐過疫情期間。當國境再開後,航空業缺人的部分無法馬上補足,就算招聘到新人,訓練也必須花費不少時間。不單是航空運輸業,各地機場內也缺乏人手,就有民眾反應過從台灣飛抵成田機場後,在飛機上待了 30 多分鐘,空橋才姍姍來遲的狀況。另外近日臉書中在日台灣人的社團,也有不少人在緊急招募導遊,這都顯示相關的行業對於開放國境都還沒做好準備,才會導致往來的旅客不如預期中的多人。而對於未來觀光業將鎖定的客群,或許 Z 世代會是好選擇之一,現在年輕人因為網路發展迅速,想要了解資訊都只要滑滑手機,就能達到秀才不出門,掌握天下事的境界,在疫情前只是學生或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的這個世代,隨著疫情將近三年過去,開始擁有消費能力,且較願意將錢花費在享受生活上,不論是台灣或日本的年輕人都有這樣的趨勢。根據美國銀行分析指出,Z 世代在 2030 年的購買力會成長 400%, 即便現在還沒到顛峰,但也逐漸透過網路掌有發言權,麥肯錫顧問公司也推估 2025 年 Z 世代在亞太區將佔 25%。且年輕人在旅遊方面,也與以往有所不同,以日本為例,株式會社 SHIBUYA109 ENTERTAIMENT 在今年針對首都圈年輕人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比起旅行,有 32.8% 年輕人更願意將錢花費在探索美食,像是咖啡巡禮之類,而且比起 2019 年的調查結果,年輕人在願意花錢的項目選擇數上,從 2.7 個增加到平均 4.6 個,可以顯現出消費意願的提升。因此對於觀光後的宣傳,透過網路宣傳是不可或缺的,也如同前面提到年輕人的消息來源都是來自手機,再加上易遊網在疫情前的統計,自由行的比例已經佔了 7 成,代表著民眾就需要透過網路來收集觀光資訊,才能決定自由行的行程。像是都會享樂即時預訂平台 FunNow, 就是就匯集各種吃喝玩樂方案的 APP, 看準疫情後的旅遊商機,推出的全新日文介面,將日本旅客喜歡的台灣按摩、洗頭體驗,到各式各樣的台菜或特色餐廳,就連米其林餐廳也可以從 APP 上訂位,就能迎合日本年輕人的喜好。此外 FunNow 也有日文線上客服,即使日本旅客到台灣碰到語言上的問題,也能透過 FunNowAPP 隨時解決,再加上「地圖功能」, 不論今天走到哪,鄰近地區的吃喝玩樂資訊都會自動整理出來,比起讓旅客主動,透過 APP 去推廣觀光資訊,以及便利的操作系統,這樣一站式預訂服務讓自由行變得非常簡單,也有助於促進日本年輕人出國的意願。FunNow 為了歡慶台灣開放自由行,也歡迎推薦給日本朋友到台灣觀光旅遊時,使用關鍵評論網讀者獨家優惠碼!即日起至明年年底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止於 FunNow App 輸入【Taiwan2023】, 首次購買台灣地區產品享 7 折上限 200 元新台幣的優惠。最後,旅居在日本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台灣人返鄉時,對於兩三年不見的台灣,可能都會感到陌生,甚至是不知道該去哪裡玩樂,屆時也不妨可以使用 FunNow, 探索全新的台灣,更加享受睽違已久的回家旅程!本文章內容由「FunNow」提供。 | daily-weekly |
2024年香港財政預算:財政司料2025至2028年每年平均經濟成長3.2% | (中央社)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預測,香港中期經濟將可持續穩健發展,2025 至 2028 年間,平均每年經濟實質成長 3.2%。陳茂波早上在立法會提交 2024 至 2025 年度的政府財政預算案,他說,今年全球環境仍然複雜,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將會繼續影響國際貿易及資金流向,也可能干擾全球供應鏈。但他說,全球金融狀況有機會在年內逐步放鬆,或會有利香港的出口表現。此外,訪港旅客數目將會進一步增加,帶動本地旅遊和相關服務輸出增長。他說,考慮到各種因素,政府預測香港經濟今年會進一步擴張,全年實質增長在 2.5% 至 3.5% 之間。中期而言,香港經濟將可持續穩健發展;雖然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會繼續影響國際資金流動和貿易格局,但預期美國和歐元區利率在未來幾年逐步回落,全球需求應可隨之逐步恢復。更重要的是,中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香港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陳茂波說,基於上述考慮,政府預測香港經濟於 2025 至 2028 年間,平均每年實質成長 3.2%。 | daily-weekly |
非法繁殖場犬隻送養為何輪不到我?成為合格的領養人有「標準答案」嗎? | 記者 李娉婷 / 報導上個週末,破獲規模為歷年來最大宗的北投非法繁殖場犬隻開始送養,4 月齡以下的幼犬首先釋出,吸引大量民眾前往領養、甚至徹夜排隊,經過面試,最終只有三分之一的民眾取得領養資格。會後部分申請人要求主辦單位應公布「標準答案」, 否則來面試幾次都領不到狗。想領養這批繁殖場犬隻的民眾一定會好奇,要怎麼樣成為一個合適的領養人?難道因為是品種犬,所以條件才比較嚴苛嗎?在台灣的公立收容所領養動物,只要沒有虐待動物紀錄,幾乎是年滿 20 歲、帶著身分證就可以成功領養,在流浪動物過多的情況下,只有少部分收容所人員會勸退不適任領養人,這樣的送養模式雖然能暫時舒緩收容壓力,但讓民眾在沒有正確認知之下衝動領養,有可能造成不當飼養、二次棄養等問題,長遠來看,無助於改善台灣民眾動保意識不足的問題。因此不少民間團體與獨立動保志工參考國內外資料,發展出各自的送養標準,且不對外公開,這些標準與其說是「機密」, 不如說是公開的瞬間就會失去評斷依據──就像面試工作,公司不會釋出能順利錄取的完美說詞,錄用與否,端看應徵者的能力與是否適合這份工作。此外,即使領養申請人有能力飼養且也適合動物,也會出現有更適合人選的情況。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10 月底舉辦「緝毒退訓犬送養見面會」, 會後訓犬師 Mojito 向領養人講解基本照顧知識。何宜 / 攝而與應徵員工不同的是,送養者要交出的是有感情的動物,若是領養人還不是那麼適合,就貿然將動物交出,對動物的傷害,可不是再換下一個領養人就能平復。日前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APA) 舉行「緝毒退訓犬送養見面會」時,從超過百件的網路書面審查,篩選到剩下 16 組符合條件,經過實際家訪,更是只有 7 組能到場與犬隻互動,最終由 3 組家庭將狗領回。負責送養審查的訓犬師 Mojito 表示,送養要評估的不是哪組家庭的能力最好或最愛狗,而是為狗兒選擇最適合的家庭,沒被選上的申請人也並非不適合養狗,而是跟眼前的狗隻未必最速配。在緝毒退訓犬送養活動結束、選定領養人後,APA 也要求領養人須留下完成「居家訓練講座」, 了解如何正確與狗互動,並歡迎其他申請人旁聽,Mojito 說,台灣的公立收容所礙於大環境不佳,或許還無法開始謹慎篩選領養人,但民間單位可以率先開始執行,協助領養申請人調整飼養觀念,雖然送養速度相對緩慢,但從對大環境的影響來看,完善的人狗評估與配對絕對更有效益。11 月 7、8 日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舉辦第 1、2 場北投不法繁殖場犬隻送養會,吸引大量民眾排隊申請。黃靖雅 / 攝此次引發網路評議的北投不法繁殖場送養會,由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TSPCA) 主導,以排隊領號碼牌的方式申請領養,每位申請者平均要排 9 個小時的隊,流程問題確實有待改善,但若未能成功領養,TSPCA 人員同樣強調,不是申請人條件不好,而是要替狗找到最合適的主人。送養會接下來還會再舉辦 10 場,TSPCA 將會擬定更加流暢的流程,前 2 場沒被選上的申請人,依然能夠再參加送養會。「以領養代替購買」的口號近年來被廣泛宣傳,台灣民眾幾乎都能朗朗上口,但除了以領養代替購買之外,正確的飼主責任、飼養觀念卻未能深植人心。不論是品種犬或米克斯,在前往領養動物之前,都該先問問自己真的準備好了嗎?還是想著先養了再說、反正可以邊養邊練習?養寵物跟養小孩一樣,光有愛不足以成為好家長,還需要正確的觀念,而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情況之下,民眾越加充實自己的飼養知識與動保觀念,就越加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狗。你可能會想看:本文獲台灣動物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原標題:想當「合格」領養人 標準答案哪裡找? | daily-weekly |
《何謂數位歷史學?》:「遠讀」強調了距離的概念:研究人員不應該太接近文本 | 文:漢儒。薩爾彌 (Hannu Salmi) 第二章 數位歷史學中的閱讀和文本性 (前略) 用機器閱讀在現今快速變化的媒體世界中,「閱讀」這個詞實際上愈來愈多是用於技術設備上,而不是人。例如,掃描器中使用光學閱讀器來捕捉視覺資訊,並將其轉換成其他格式,以便在電腦上進一步詳讀。書籍封底上的條碼包含有關產品的資訊,可以透過光學方式來讀取,從而將這些資訊導入到另一個系統,以便在書店的發票上使用。這裡的「讀取」所指涉的,既是數據的解碼,也是數據的轉換。前一章討論中,許多數位化計畫都利用了光學閱讀的觀念。光學字元辨識 (OCR) 是一種將圖像轉換為文本的技術,它已經產生了大量的數位語料庫。其識別是基於字元的視覺特徵,其基本要素是它產生的文本是機器可讀的,可以用電腦加以分析,這在類比形式中是不可能的。實際上,OCR 的歷史背景與更傳統的閱讀,或尋找新的閱讀途徑之必要條件有關。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已經出現了一種技術需求,也就是能夠將印刷文本轉換成一種不需要透過人類眼睛的形式。一九一三年,艾德蒙。愛德華。福涅爾。達爾貝 (Edmund Edward Fournier d’Albe) 發展了一種光學電話 (optophone), 能夠掃描文本並將字元轉換成音調,使盲人能夠聽到字母,從而在看不到任何字元的情況下閱讀。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發展了許多技術來提高字元的自動識別能力。數位人文學科的前提是:資料是機器可讀的,這意味著資訊不僅可以由研究人員閱讀,也可以由電腦或軟體來閱讀。光學閱讀器只是實現機器可讀性過程中的一種設備。如果我們把「閱讀」定義為消化和組織所謂的資訊,那麼,機器當然也能閱讀。如果我們進一步認為閱讀也是一種解釋,那麼很明顯,我們可以教機器分析並解釋它們所獲取的數據。然而,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的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本身不僅是讀者,並且我們也是以創新和富有想像力的方式中被閱讀的對象。用演算法來解讀我們的言行,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意味著,閱讀的文化歷史背景在過去幾十年裡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遠讀本書的主題數位歷史,是基於當前的文化條件,我們擁有機器可讀的大數據,包含了被數位化的和原生的數位資訊,讓我們可以發展出新的歷史研究方法,毫無疑問地也可以發展出新的研究環境和歷史研究的課題。如果可用於研究的原始材料的性質、品質和範圍都發生了變化,那麼研究工具自然也必須隨之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幾十年來由歷史學家和其他人文學科研究人員廣泛培育的精讀觀念,在二十一世紀初受到了遠讀觀念的挑戰。「遠讀」一詞之所以流行起來,是因其對於精讀的爭議性評論。這個詞是由文學學者莫雷蒂在二○○○年發表在《新左翼評論》(New Left Review) 上的文章〈世界文學的猜想〉(Conjectures on world literature) 中所提出的。莫雷蒂認為,遠讀讓我們能夠專注於比文本更小或更大的單位:設備、主題、比喻或文體和系統。與其精讀,讀者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能夠看到較大的特徵,否則這些特徵就不會被注意到。也可以看見那些較小的、微妙的元素,它們只有在積累時才會加重分量。在莫雷蒂於二○○五年出版的《圖表、地圖、樹木:文學史的抽象模型》(Graphs, Maps, Trees: Abstract Models for a Literary History) 一書中寫道,這種距離「不是障礙,而是一種特定的知識形式:元素更少,因此更能清晰地察覺到它們的整體聯繫,形狀、關聯、結構、形式乃至於範型」。他發表於《新左翼評論》的原創性論點,挑釁地將「精讀」與「遠讀」放在對立面。他甚至認為,距離是「知識的一種情境」。這一結論有很多理由,稍後將在本章中進行討論;這些不必然與數位歷史學家相關,因為,在我看來,數位歷史學中的「精讀」和「遠讀」的概念與莫雷蒂的觀點不同。已有許多著作試圖去解決這種二分法,並且超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如今,遠讀的概念經常被用於數位人文學科的研究,假如材料包含大量文本,那麼它也與數位歷史學相關。它也意味著在文化研究中,過去的取徑著重在解釋方法上,而遠讀被視為一種統計分析和定量方法的回歸。遠讀經常被簡單地描述為分析「成千上百本書」, 甚至是一種「比精讀更客觀」的方式。然而,在詮釋莫雷蒂的方法論之際,有幾個方面是必須考慮的。首先,他的方法源於文學研究,而在文學研究中一直有很多關於不同閱讀方法的討論。如前所述,作為一種實踐,精讀最初是針對文學作品的傳記解釋而提出的,指出分析文本的內部結構和深入詞語和語法水準的重要性。在文學研究中,也強調了許多其他的閱讀流行語。在精神分析和馬克思主義的推動下,提出了「症狀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 的概念,它的假設是文本的真正意義在於它所沒有說出來的,意味著讀者必須努力超越文本的表面,找到隱藏的意義。與此相反,表面閱讀 (surface reading) 的引入,則是為了認真對待文本的表面價值,並分析被症狀性閱讀所掩蓋的文學表面的複雜性。當然,莫雷蒂強調要透過數位方法來研究大量的文本。但將其思想應用於歷史研究時,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事實:至少在《新左翼評論》的第一次反覆論述中,他的遠讀形式是針對文學經典的。他的出發點是對世界文學的傳統理解方式提出挑戰。莫雷蒂寫道:很明顯,莫雷蒂的靈感來自瑪格麗特。科恩在一九九九年的《小說的情感教育》(The Sentimental Education of the Novel) 一書中提出的「龐大的未讀」的想法。科恩所用的這個詞,指的是大量已經無法獲取或完全被遺忘的文本。這給研究帶來了挑戰。我們怎麼知道這些被遺忘的書到底寫了些什麼呢?他們討論了什麼?為什麼它們在當時那麼受歡迎?一名研究人員只能研究大量「未讀書籍」中的一小部分。事實上,這一觀察已經成為試圖尋找研究文學新方法的論據。莫雷蒂的目的是提倡以歌德和馬克思的精神,但採用現代方法的世界文學 (Weltliteratur) 的思想。正如他所指出的,精讀「必然依賴一個非常小的標準」, 因為它不可能像理解世界文學所需要的那樣,去仔細分析那麼多文本。因此需要新的方法,研究人員應該學會如何不閱讀 (learn how not to read)。此外,莫雷蒂尖銳地指出:「美國是一個精讀的國度,所以我不認為這個觀點會特別受到歡迎」。莫雷蒂的激烈言論顯然是針對那些分析單一作者或作品,從而強化現存經典的文學學者。主張精讀經典的研究者在選擇上不是公正的,但他們參與了文學觀點的建構。當把莫雷蒂的思想應用到其他人文領域的遠讀之際,注意到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此外,我們不應該理所當然地認為,莫雷蒂對文學研究的表述,是公正地對待他自己領域中各種不同的方法和趨勢。無論如何,在歷史研究中,研究者與文本和文本性的關係,顯然不同於莫雷蒂的意象 (image), 因為歷史學家往往傾向於盡其所能地把更多的材料納入他們的研究,而不是只專注於少數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莫雷蒂也提到了歷史學家。他引用了馬克。布洛赫 (Marc Bloch) 的口號「多年的分析換來一天的綜合」。並參照弗爾南。布勞岱爾和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 的總體方法。最後,他指出沃勒斯坦的作品是非常縮合的。沃勒斯坦把他的「多年分析」濃縮成「三分之一頁」的內容。這揭示了莫雷蒂的目標:他提倡努力尋找從大量資料中創建出抽象的新方法。對他來說,視覺化是一種綜合那些透過計算方法得到觀察結果的手段。這是他在《圖表、地圖、樹狀圖:文學史的抽象模型》一書中進一步發展的內容。遠讀強調了距離的概念:研究人員不應該太接近文本:「愈是雄心勃勃的計畫,距離必須要愈大。」在歷史研究的脈絡下,這種觀點當然值得商榷。必須利用現在可供研究的大數據,和探索從遠處來觀察這種材料的嶄新方法。但與此同時,同樣重要的是從遠處回到近處來觀察個別的文本,並思考大格局如何改變我們對於細節的看法。自莫雷蒂以來,許多學者一直強調遠觀和近窺之間的連續動態關係。斯考特。溫加特 (Scott Weingart) 指出,「當你把鏡頭拉得足夠遠時,一切看起來都是一樣的」, 並藉此提出了視點距離之道德層面的看法。因此,人文學科的研究者有必要「把我們的近窺的視角帶到遠觀的視角」。菲德列克。克雷佛特 (Frédéric Clavert) 轉而建議歷史學家應該「能夠進行雙重閱讀」, 在檔案中工作,並透過人工來閱讀與近窺資料;然而,與此同時,他們應該能夠從遠處觀察一切。有時,遠觀的閱讀是必要的;它可以給精讀帶來新的洞察,反之亦然。提姆。希區考克 (Tim Hitchcock) 是數位歷史學的先驅之一,也是倫敦中央刑事法院的資料庫 Old Bailey Online (1674 ∼ 1913 年) 的開發者,他凸顯了能夠在宏觀和微觀層面之間縮放的重要性,並強調「電腦輔助精讀」的潛力。在遠讀中,「遠」這個詞有兩個含義:一方面是努力試圖避免深入研究細節,與文本表面保持遠離;另一方面同時也暗示研究資料是如此龐大,以至於無法在近處查看,僅能從遠處觀看。大數據需要一種遠觀的方法,因為不可能進行精讀,讓我們回想一下那些數以億計已經數位化的書籍。人類不可能將它們全部讀完,而且如果只有精讀才被認為與學術相關的話,它們可能仍然是「龐大的未讀作品」。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使用機器代替人類來閱讀。如果大數據是機器可讀的格式,它可以透過計算方法來進行組織。但這真的是閱讀嗎?如果我們把閱讀定義為需要一種人類意識,這種意識能夠不斷地將所讀的內容與之前所採用的內容相互比較,並推測所讀內容在未來會如何發展?那麼,這或許是機器無法做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慧可以日漸增強,每一個新識別的字元、單詞和句子都可以與文本中先前的表達內容進行比較,不僅是在一個文本中,而且是在成千上萬個更早的文本的上下文中相互比較。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何謂數位歷史學?》, 貓頭鷹出版作者:漢儒。薩爾彌 (Hannu Salmi) 譯者:范純武、湯瑞弘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踏入新世代數位文史領域的入門書 范純武、湯瑞弘兩位歷史系教授攜手合譯 台版獨家收錄專文:「如果『史學即是史料學』, 數位歷史學的發展問題會是什麼?」、「數位轉向後歷史學新形式及其反思」當歷史學進入數位時代,愈來愈多關於過去的資訊可以藉由數位形式來獲得,而歷史研究也不得不面臨一波轉型。本書中,作者將回顧數位研究的起源,進而介紹數位歷史學的概念,以及概述在大數據時代研究的問題和方法。在閱讀完本書後,將會意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人人都可參與歷史研究,且每個歷史研究者都可以是數位歷史學家的時代。 自 20 世紀下半葉起,許多機關團體便有意識將過去的史料以數位化方式保存,舉凡文獻、地圖、圖像、影音...... 都可透過網路或資料庫搜尋。因此,以往藏在故紙堆裡的資料,不但可長久保留,也更容易被人取得與閱讀。同時,在進入 21 世紀後,數位化趨勢更進一步影響了歷史研究的方式。比如閱讀史料的方式也不同於以往。過去研究歷史強調「精讀」, 也就是細心地閱讀,從字裡行間理解細節進而發現更大的脈絡。但以數位形式儲存的資料,讓人得以改用「遠讀」的方式,也就是用機器閱讀,這讓研究者得以發現文本中隱藏的主題與特徵。至此,不僅僅是研究方式改變,連研究的內容也可能產生了變化。 當利用數位技術和演算法等新興數位工具去分析歷史素材的方式出現後,數位歷史學這個學科分支也被創造了出來。同時數位歷史學也帶來跨學科的研究。而 AR、VR 在歷史敘事上的運用,以及用視覺化展示歷史及沉浸式體驗去增進公眾參與等等,也都成為數位歷史學未來可預期的發展。 數位研究方法需要龐大的技術與資源去支撐,產生了數位資源的傾斜,誰能夠去使用這些資源成為了新的問題。另外,數據質量以及數位技術能力也都影響個別研究者的產出。原生數位資源牽涉的個資等倫理問題、數位資源的保存性,都仍待思索。 雖然數位歷史學目前是歷史研究中的一個學科,但作者也提到其實大部分的歷史學家都已經在使用數位工具,可說人人都是數位歷史學家,因此本書更適合給所有有志從事歷史相關工作的人參考。本書繁體中文版,由東海大學歷史系「史學導論」授課教師范純武教授與文化大學史學系專長史學史的湯瑞弘副教授攜手翻譯,將這本迄今為止對數位歷史學最簡要清晰的解說介紹給所有在歷史、人文學科領域耕耘以及對數位化所帶來的改變有興趣的讀者。書中也將收錄兩位教授為台灣讀者撰寫的兩篇專文。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3D列印引領數位鑄造「快時尚」 | 有一句英文諺語這樣說:「你要怎樣吃掉一頭大象?一次一小口!」管理界常用來比喻實現大目標不躁進,從簡單的環節開始,一次走一步就好。套用在傳統產業的數位轉型尤其貼切。2021 年,台灣砂模鑄造商金晶矽砂接了一紙客製訂單:一具約莫 20 公分高的陶瓷迷你佛像。3D 列印團隊先以電腦繪圖軟體掃描、建模,再以切層軟體將 3D 模型解構成為層層堆疊的幾何形狀,接著送到自動化數位控制機台一層一層印出來。籌組亞洲第一個 3D 鑄造聚落金晶矽砂從接單到交貨,花了 3-5 天,比起傳統的手工木雕快上不只 2 倍。原本金晶矽砂以為這是一次性的交易,事後才發現,詢問度、接單率都超乎預期,也讓管理階層重新思考,3D 列印技術想要落地,原本排在開發時程表後段的民生精品反而更接地氣。從那時起,金晶矽砂便將接單觸角伸向文創產業,客製生產民間傳說的人物、童話故事主角,甚至動漫公仔。不僅如此,金晶矽砂更加確定,數位化的 3D 列印技術正是傳統鑄造產業自我改造、全面升級的機會。「執行長經常和產、學界人士討論產業困境的解方,好比製作模具的時間與技術難度,加上他肯定 3D 列印高質化之類的優點。」金晶矽砂總經理朱良駿回憶,「但是因為大家都不了解,態度保留,所以他決定,『與其說破嘴,不如做給你們看。』」那一年,是 2020 年。金晶矽砂就在苗栗中興廠區建置 3D 列印生產線,展現執行的決心。隨後 11 家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也呼應他的行動,加入一支被視為「3D 數位鑄造國家隊」的行列。至今,這支隊伍已經集結超過 40 家當地與台中的相關業者,除了全台鑄造業都知道苗栗有一座 3D 數位鑄造砂模中心,更可說是亞洲第一個 3D 鑄造聚落。朱良駿把這道里程碑歸功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積極串連。「其實最早是金屬中心與東台精機 (金屬加工設備商) 連絡,然後是金晶矽砂 (砂材供應商)、金隆化學 (合成樹脂及黏結劑供應商) 再加入。一開始是我們三家先做。」朱良駿坦承,「初期的輔導學習中我們收穫很大,但是推廣業務時不太順。」聚落廠商做中學,傳產轉型新典範金晶矽砂副理陳一中身為專案主導者,他舉前述 20 公分高的佛像為例。理論上機器可以生產這套規格的產品,但實際操作時不斷撞牆,因為機器原本預設的材料是比較輕的石膏,改用混合黏土、氧化鋁砂等陶瓷原料後才發現超過承重度。繞道拆解成幾道步驟試做,雖然解決前述問題,卻又遇到新困難,好比避開邊角有難度,而且材料質量、重量不同,倒入設備後流動速度就不一樣,「這些情況都超出我們的經驗範疇,是靠輔導團隊協助,學會預先模擬,再去現場比對,慢慢累積出專業。」金屬中心專案經理吳慶財回顧,金晶矽砂從材料商跨入數位鑄造技術服務,並結合生態系的專案計畫,在兩年間從無到有設立硬體設備、培訓人才、陸續廣召超過 40 家業者,再到建置數位接單平台把新技術變現,堪稱傳統產業轉型的典範。吳慶財強調,既然是亞洲第一個 3D 鑄造聚落,一切成果都是做中學而來。好比他們在前端的設計階段時就發現,缺乏電腦模擬、法務廠商;而在摸熟技術打算商業化時則想到,要有中游的汽、機車零件、醫療器材或是金屬物件等鑄造廠,連同表面處理、機械加工等夥伴才能連結終端客戶。就這樣,這個生態系在一次解決一道挑戰的過程中,做出 9 項高質、高價的產品,甚至為生態系成員中勝國際打下扎實的「72 小時快速出貨」基礎,更強化勤旺輕金屬轉換業務跑道的技術能耐。渦輪模組化,挑戰 72 小時就出貨中勝國際是專注供應改裝房車引擎渦輪的利基業者,總經理童世豪接受專訪時坦言,雖然已經找到明確市場定位,但是 3D 數位鑄造「讓我創業 10 幾年才真正搞懂,要走客製模組化的生產路線。」他分析,改裝車渦輪市場本來就不大,熱門車型更是所有業者搶破頭都要爭取到手的訂單。以前他做生意只能繞著全球車展跑,先是亂槍打鳥接單,之後還要克服特殊規格開模生產成本、運輸交貨的時差等問題,才能讓客戶放棄當地競爭對手相信他。但是他發現,不管怎麼精簡流程,都很難壓低成本。因為「改裝車渦輪的模具量少、質精,可以說是『汽車零配件的帝寶』。」光是一顆模具就要新台幣 70 萬元,但是一張訂單往往是幾顆起跳,即使定價 10 多萬元,風險依舊很高。童世豪與經營團隊花了很多工夫討論、聚焦,直到 2014 年飛往韓國參訪 3D 數位鑄造工廠,才腦洞大開,「回來以後我就找上金屬中心,因為全台灣唯獨它有這一套要價 5500 萬元的設備。」雙方從此結緣,因此 2020 年數位鑄造中心專案上路,中勝國際也是第一批加入的會員之一。在 3D 數位鑄造技術支援下,童世豪定調,將相同的車種渦輪模組化,因應客戶的需求放大或縮小最終成品。而且「只要客戶在今天中午 12 點之前下單,下午我們就撿料、備料;明天開始組裝,5 點下班之前就能送到國際快遞手中;晚上 10 點搭機分送全球。最快是 72 小時內就可以收件。」在專業玩家領域,搶先速度幾乎就代表搶贏訂單。童世豪自比為改裝車界的「快時尚」代表:「就像網購精品包,幾乎沒有消費者下單後願意等一個月才收到產品。」事實上,美國同業普遍做法是,消費者下單並付清款項,生產線才開動,最快是還要再等 1 週才到貨。比起來,中勝國際足足快了不只一倍。而這一點也反映在業績上:從草創時期 3 名員工做到現在已有 50 人規模;人均貢獻營收是 250 萬元。切入精密鑄造,鞋模廠跨足航太零件中勝國際的成績固然出色,也是數位鑄造中心 12 名創始會員的勤旺,重生之旅也一樣吸睛:從鞋模廠升格為航太零件供應商。勤旺董事長劉達士表示,最早是聽金松化工材料提起這個生態系,需要更多上、下游廠商參與,於是他加入打群架。「一開始用在鞋模,這種商品流行性很強,關鍵技術就是模具。」劉達士解釋,傳統製程是先由設計師製作款式,交由電腦數值控制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 雕刻做出代木,之後得拿掉代木做成矽膠模,灌注鑄造石膏並送去焙燒。整道程序耗工費時,加上產品世代交替太快,光是做到尺寸齊全,開模成本就會不斷攀高。勤旺改與 3D 數位鑄造中心合作,足足省略代木和矽膠模這兩道環節。他帶著產品去拜會某國際運動鞋品牌的代工廠,「它們內部光是做矽膠模的空間、人力就是一座廠房了。但是成品只能一次性使用,放一、兩個月又會變形。改成 3D 列印後,這些問題就不存在。」只是儘管品牌代工廠很心動,但最終雙方仍因 3D 列印技術無法弭平表面粗糙度放棄合作。劉達士說,這是機器、材料本身的局限,至今表面精緻化仍是它走向民生用品最亟待克服的痛點。升級技術接單不成之餘,製鞋產業外移速度也越來越快,劉達士有感於新技術接班態勢蔚然成形,斷然切割鞋模本業,直接數位化轉型跨入精密鑄造。他的思維是從國際貿易型態切入:「同樣產品可能 5 家比價,如果競爭對手需要 20 天做出樣品,我卻只要 10 天,有很高機率訂單不會流到對手手上。」劉達士認定,精密鑄造這一行想做到最頂級,非得接到航空或國防訂單不可。不過,那時勤旺還沒有應用 3D 鑄造技術,轉型初期只能咬著牙從頭學起,除了連年虧損,還一路從不斷被挑剔、要求的過程中學技術。2016 年勤旺申請計畫補助,與金屬中心協力導入 3D 列印砂模,完成航空燃料控制閥,積極開發這項技術相關應用,也成功切入專業醫療設備市場,供應核磁共振、脈衝光製造商瑞士商萊卡 (Leica), 以及當紅的達文西機械手臂。「如今是幾乎年年都有賺錢。」迎戰工業 4.0, 小企業突圍搶市新利器 2008 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復興製造業就成為各國政府重振經濟的主流政策,2011 年德國率先喊出「工業 4.0」(Industry 4.0), 更掀起一波自動化、數位化到智慧化的革命浪潮,重量級財經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斷言,3D 列印技術將是二十一世紀工業革命贏家的關鍵。根據統計,2019 年台灣鑄造業產值 938 億元,整體約 900 家業者中近 90% 是 70 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大多面臨技術能量不足、服務體系匱乏,而且無力突圍新市場的困境。 「在沒有 3D 鑄造列印時代,要做新產品,我們小企業一點機會都沒有,」童世豪直言,「但是現在它讓我們可以快速打樣、快速小額試產再快速搶進市場,我們就可以做到別人沒有辦法做的事。」多元觀點 GRB 模式,打造另類台灣之光以金晶矽砂為核心的 3D 鑄造業屬於解決方案型生態系,整體來說,它們比較像是產業聚落升級,因為就生態系而言,它的物種多樣性不夠。因此,金晶矽砂在此除了扮演集結材料、設備等協力廠商,共同提供客戶高階技術、完整解決方案的系統整合者 (system integrator), 還要多擔綱一個將產業服務化的角色。就實務而言,金晶矽砂的關鍵作用在於熟稔材料特性與鑄造製程,基本功就是當下游模具客戶規劃、設計好整套方案後,交由它完成參數設定、模擬分析,這樣一來成功機率至少就達到 80% 以上。一旦這種支援服務的能力駕輕就熟,3D 鑄造產業聚落就可以越做越大。3D 數位鑄造生態系成員的潛在客層著眼全球,整合成功的話,對台灣整體的經濟結構性升級或轉型有顯著的示範作用。因為傳統鑄造成本高、時間長,精細度不夠,若是順利數位轉型並槓桿 3D 列印技術的優勢,不只花上 20 天的流程可能大幅減至一星期,爭取高精度航太、高質感精品產業的機率也提高。在國外,生態圈是一種市場機制自然形成的商業模式,政府介入的個案不多。在台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動擔綱促進者,集結學界、法人機構打造出一個政研企 (government-research-business,GRB) 鐵三角,採取由上而下 (top-down) 的方式建構並催化人造生態圈壯大,最終目標是服務消費者。這套 GRB 模式是台灣獨有,前一、兩年曾在 APEC 上與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分享政府如何發揮促進者的功能,串接中、小企業跨域創新。值得注意的是,謹守促進者不是孵化器、兩年為限並鼓勵主動提案這三道底線,生態系才可以永續發展。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企劃編審。 | daily-weekly |
劉潤《勝算》:管理工具大盤點,「事先有沙盤、事後有復盤」助你實現人生目標 | 文:劉潤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標的管理每年年底,回憶一下,今年最重要的三個目標是什麼?制定得對嗎?如何管理?我從床上蹦起來,一再問自己這些問題,甚至列印下來貼在隨處可見的地方,存在隨手翻看的手機備忘錄裡,目的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標的管理。目標管理,鎖對目標;績效管理,鎖死目標。我為自己,也為你,做了一份管理工具的大盤點。事先有沙盤,事後有復盤,請笑納。管理目標不重不漏,平衡目標。「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好的工具,事半功倍。制定目標,需要先瞭解一個最基礎的法則 ——MECE 法則 20。一句話總結,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既不重疊,也不遺漏。假如你是一名銷售,想提高銷售額,怎麼辦?改進產品、開拓通路、網路行銷、靈活定價...... 這是透過 4P 原理對目標進行分解。在企業中,有什麼推薦的管理工具嗎?有,平衡計分卡。世界前 1000 位的公司中,750 家都在使用。簡單來說,就是從財務、客戶、過程、創新與學習四個維度,來綜合平衡管理企業。你的工作,是否涵蓋了這四個維度?因為財務指標只能單純反映過去發生的事情,對未來一無所知,無法評估前瞻性的投資。同樣,作為銷售經理,只需要想著如何提高個人業績,但如果是銷售總監,就要考慮如何帶領團隊前進。財務方面,制定銷售目標,關注收入;客戶方面,注重客戶滿意度和購買體驗,共贏是最重要的準則;過程方面,是什麼導致收入的結果,設置過程指標,控制結果;創新與學習,團隊定期培訓,案例解析,經驗分享,平衡遠近的關係。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既不重疊,也不遺漏。共贏平衡外部與內部,因果平衡過程與結果,遠近平衡短期與長期。這是 MECE 法則與平衡計分卡,一個原則,一個工具,請笑納。制定目標一把好刀,一套刀法。SMART 原則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一千個人心中的一千個哈姆雷特」, 必須變成同一個。SMART 是一把好刀,無堅不摧,無往不利。制定目標,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想帶男 / 女朋友去浪漫的土耳其、東京和巴黎。暫且不說這個路線有多麼不合理了...... 金錢、假期、工作交接,等等,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要做的準備,都做好了嗎?用 SMART 原則,怎麼做?S-M-A-R-T, 這五個字母分別代表:Specific (具體的);Measurable (可衡量的);Attainable (可實現的);Relevant (相關的);Time-Based (有時限的)。你的工作,能否被明確闡述?把旅行計畫變成這樣吧 —— 今年我將帶著女朋友,在 5 月 1 日至 15 日,進行為期兩周的度假之旅。(具體的限制)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不得不在 5 月之前準備 8 萬元。(可衡量的時間和金錢) 我們兩個都要和同事、領導協商好工作交接、安排等事宜。(相關的) 由我女朋友在 3 月底前制定好詳細行程,並提前預訂機票和酒店。(具體的安排) 可能我考慮得也不是非常完備,但至少讓目標更加清晰、規範。SMART, 這每一個字母,都是一把鋒利的刀,能幫助你砍掉模棱兩可,砍掉不切實際,砍掉無限拖延。這套千錘百煉的刀法,請笑納。執行目標制定好目標,接下來想要執行和管理目標,一定繞不過兩個管理工具 ——OKR 和 KPI。OKR 火上了天,也被誤解上了天。OKR, 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的簡稱,是讓公司、團隊、個人都要設立目標,以及衡量這些目標完成與否的關鍵結果。O 是目標,KR 是關鍵結果。OKR, 是對業績很難數字化衡量所採用的方法。OKR 不是績效考核工具,而是目標管理工具。讓無法用數字考核的團隊,透過目標的層層分解,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如果你是職場人士,想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如何設定 OKR? 目標 O, 是在一個月後的公司分享會上登臺演講。那關鍵結果 KR 呢?第一,每天對著鏡子練習體態 30 分鐘;第二,每天跟讀朗讀,練習語音、語調 30 分鐘;第三,每個星期去線下演講俱樂部實戰訓練。OKR 就是一套目標分解系統,就是這麼簡單。OKR 是目標如何執行,而 KPI, 是目標如何管理。KPI, 關鍵績效指標,再熟悉不過。拿獎金是它,扣錢的也是它,愛恨情仇全是它。有人對 KPI 深惡痛絕,但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KPI 有其適應性,真不應該直接丟回收紙堆。同樣,想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如何設定 KPI ? 可以「簡單粗暴」一些:一個月後的公司演講比賽,勇奪桂冠。拿到冠軍,完成 KPI; 拿不到冠軍,沒有完成 KPI。如果說 KPI 是碼表,OKR 就是指南針,左手根據指南針確定方向,右手拿表快速奔跑。執行和管理目標的兩大利器,請笑納。復盤目標先復盤,再翻盤。PDCA 循環,有另一個響噹噹的大名 —— 戴明循環。P-D-C-A 四個字母,分別代表 ——Plan (計畫)、Do (實施)、Check (檢查)、Action (處理)。工作專案的檢查和改進同樣重要。前面分享的工具,都是計畫和行動的部分,但是檢查和處理,卻常常被忽略。每一個計畫,每一項任務,都應該像回旋鏢一樣,飛出去,再回到手裡。可是很多人飛出去的根本不是回旋鏢,而是弓箭,一去不回頭。有計畫,有沙盤,更要有總結,有復盤。每次行動後得到的反饋,都應該認真總結,分析原因。你可以為自己設立一本問題糾正手冊,一本連續成功指南,錯的絕不再犯,對的繼續複製。PDCA 循環,一環套一環,像車輪一樣,循環上升。只有 P 和 D, 車子剛開到半山腰,就上不去了。加上 C 和 A, 來一腳油門,衝上山頂。先復盤,才能翻盤,請笑納。結語「你在朋友圈裡又佛又喪,你在收藏夾裡偷偷地積極向上。」唐毅的這句話,在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後成為經典,說出了很多人的真實狀態。但我相信還有一些人,他們不佛不喪,光明正大地積極向上。希望這份管理工具大盤點,能讓你事先有沙盤,事後有復盤,實現目標。刀槍劍戟,斧鉞鈎叉,一併給你,請收好,請笑納!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勝算:用機率思維找到可複製的核心能力,掌握提高勝算的底層邏輯》, 時報出版作者:劉潤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人生是一系列的決策過程,只做對一道題沒有用,要有能力去應對人生一系列的複雜難題。一次完美,換不回人生的成功,次次完成,才有機會迎來人生的圓滿。第一步 定準方向 —— 把握人生的精度 第二步 找對方法 —— 看透這個世界的本質 第三步 做好決策 —— 贏得人生主動權 第四步 思維進化 —— 人生需要不斷地重啟 第五步 管理智慧 —— 人和人之間就是互相成就 第六步 商業邏輯 —— 找到你的旋轉飛輪每一個人都應該找到可成事的能力內核,不斷複製,四散開花,像細胞分裂一樣,實現從 0 到 1, 從 1 到 N。讓幸運變成你的能力,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 | daily-weekly |
2024台灣燈會話題不斷,除了主燈「龍來台灣」、「台灣奇案-陳守娘」花燈,還有哪些精彩花燈也值得朝聖? | 台灣燈會邁入第 35 年,時隔 16 年再次回到台南舉辦,今年的主題為「龍躍台南」主展區位於台南高鐵站旁的「高鐵展區」。在高鐵燈區中,主燈以「龍來台灣」為造型,主舞台兩側還設有象徵五行相生和年運吉祥的「金龍、水龍」, 打造出迎賓廣場,象徵著龍年國人齊心協力,共同創造台灣繁榮未來的遠景。而本屆台灣燈會討論度較高的作品,也幾乎都集中在高鐵展區,這區以「圓」為設計概念,以台南歷史樣貌的演變作為主軸發展成 7 個主題,透過運用身體感知傳統藝術與創新藝術的碰撞與交會,以及在地歷史相遇當代節慶為設計概念,創造了展區與民眾之間的互動性。陳守娘花燈未展先轟動在一眾花燈藝術作品中,人氣最高的就是在高鐵展區的「台灣奇案 - 陳守娘」花燈。甚至在尚未正式展出前,就引發不小的討論。陳守娘的花燈由先泰工藝社的周師傅製作。周師傅透過社群網站表示,他遵從陳守娘的請託指示,要在花燈中將陳守娘以光彩奪目的方式呈現在台南。在製作女鬼的花燈時,他曾經猶豫很久,擔心引起爭議而放棄過,承受著壓力。然而,陳守娘堅持一定要製作,這使得整個製作過程充滿了挑戰。根據歷史記載,陳守娘是一位極其貌美的人物,因此在花燈的製作上,必須以華麗的姿態呈現。整個製作過程需要不斷修改和擲筊請示,直到陳守娘滿意為止,方才正式展出。如今,隨著這個作品受到歡迎,也越來越多人了解陳守娘的故事,透過台灣燈會,成功達成了文化傳承的目標,讓台灣豐富的歷史文化得以更廣泛地被人了解。主燈「龍來台灣」震撼登場本次台灣燈會的主燈「龍來台灣」由本土著名藝術家彭力真操刀設計,靈感來自於台南大天后宮殿前的石柱龍形神韻。這座主燈的底座高達 22 公尺,總重超過 40 公噸,而主燈主體高度則為 18 公尺。整體呈現具象與抽象的大型立體內發光燈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響應全球永續趨勢,「龍來台灣」特別結合了台南太陽能光電產業,運用太陽能儲能技術,因此被譽為史上最節能的主燈。如此創新的結合,不僅展現了台灣在地文化的魅力,同時也顯示了台灣文化活動與國際永續發展趨勢的融合。美麗之島「美麗之島」展區以「鯤島精靈」為故事主題,運用故事化手法呈現。這個主題以色彩、圖騰和線條等元素,賦予充滿生命力的光球,透過不同的燈色轉換,呈現出「山、川、河、海」以及「天空」等意象。美麗之島展區將東亞海洋上的「福爾摩沙:台灣」化為一條鯨魚,象徵著鯤島精靈守護著台灣。這種獨特而具有敘事性的呈現方式,使台灣燈會更加生動有趣。海上明珠「海上明珠」以 17 世紀的熱蘭遮城為靈感,描繪了「荷蘭治台」時期的航海商船情境。這個主題燈生動呈現了當時的航海冒險故事,展現了台灣豐富的「生態」和「物產」, 透過航運外銷世界,使台灣在當時贏得了「海上明珠」的美名。該主題燈以豐富的故事情節,讓遊客能透過視覺藝術,感受當時航海冒險的刺激。一定成功「一定成功」燈區以元宵點燈和媽祖祈福為主題意象呈現,左右護法千里眼和順風耳分別位於兩側,護航著整個場景。這個主題象徵著在新的一年裡,不論是在個人學習、事業、感情、家庭等各方面的願景和目標,都能夠獲得保庇。台灣軌跡「台灣軌跡」主題燈結合台灣溫泉與鐵道文化,透過傳統燈藝、主題插畫、紙雕藝術和沈浸式燈光音樂展演呈現。該主題燈以台灣高鐵、台鐵藍皮解憂號、森鐵福森號、糖鐵 SL370 等台灣經典火車為概念,創造了四座巨型列車創意燈組。透過沈浸式劇場體驗,「台灣軌跡」帶領遊客參與一場令人難忘的鐵道藝術之旅,讓人仿佛置身於台灣豐富的火車文化和美麗的溫泉景觀中。圳沃嘉南「圳沃嘉南」燈區佔地約 1.2 公頃,以「水韻嘉南」為主題,由禹禹藝術工作室、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詹維欣、成若涵等四組藝術家團隊共同打造。透過水霧、光影、音樂等元素的運用,圳沃嘉南燈區打造出特別「流動」的視覺盛宴,生動展現了水圳灌溉系統與嘉南平原的豐饒景象。再配合悠揚的音樂,讓參觀者仿若置身於黃金稻浪中,親身感受水源滋潤大地的澎湃力量。時光迴廊「時光迴廊」主題燈區以八卦造型規劃策展,透過穿越劍獅拱門及 4 個建築展區,讓參觀者體驗台南的古今風情。此外,展區結合了顏振發老師的手繪電影畫作,營造濃厚的電影文化氛圍。特別的是,「時光迴廊」與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合作,引進了全美戲院正面的 5G 車,並結合 5G XR LED 行動舞台。創新的合作讓參觀者可以親身體驗結合 AI 科技、融入海報元素的新奇感受,將燈區帶入了數位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領域。國際共融「國際共融」展區主題為「與世界做朋友」, 透過 360 度大屏幕展示裸眼 3D 動畫,結合 5G 雲端互動科技與多元燈飾媒材,打造出色彩繽紛的視覺盛宴。此外,周邊還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邀展花燈,包括日本、韓國、印尼、貝里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 14 座城市,呈現了完整的國際友好理念。龍年小提燈「小龍包」受歡迎不僅提供精彩的賞燈活動,本屆台灣燈會還免費發放「小龍包」提燈,讓龍化身成可愛的小包包。小龍包設計獨特,龍頭部分可以當作口袋,方便放入小零食或小配件,而龍身部分則變成長背帶,讓民眾可以背在身上,這款可愛的小物絕對是今年逛燈節不可錯過的亮點之一。2024 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展演資訊今年台灣燈會的高鐵展區地點位於大台南會展中心及其周邊場地以及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至於展期則是自 2 月 24 日至 3 月 10 日。營運時間分為週一至週四的下午 2 點至晚間 10 點,亮燈時間為晚間 5 點開始。週五至週日的營運時間則是上午 10 點至晚間 10 點,亮燈時間也是自晚間 5 點開始至晚間 10 點熄燈。2 月 28 日的營運時間,則與假日一樣為上午 10 點至晚間 10 點,亮燈時間也是自晚間 5 點開始至 10 點結束。全台還有這些特色燈節活動引發話題除了 2024 台灣燈會話題滿滿,台灣各地也有不少地方燈會的花燈作品同樣備受關注。前往以下其他燈會「朝聖」一番,在不同的場地感受到繽紛的燈光藝術,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台灣燈會的陳守娘花燈受到廣泛討論,今年另一組備受矚目的花燈,就是在台北燈節展出的「眾神保庇『龍』平安」。燈光效果的加持使得整體氛圍帶有些許恐怖感,引發熱烈討論。該組作品的作者也是製作陳守娘花燈的先泰工藝社周師傅,是以龍年祈福為主題,融合了「眾神保佑」的元素,設計這組神明造型的花燈。這組花燈總共包含 13 個物件,包括媽祖、月下老人、財神爺、三太子、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以及敦煌飛天的仙女人物等。這些神明象徵著平安、富足,而整體設計以「龍平安」諧音寓意為主,期盼眾神庇佑,在新的一年,能帶來平安與吉祥。他表示,這組作品的靈感來自傳統藝閣花車,這在中南部的宮廟慶典中很常見,或許是台北較為少見這樣的藝閣花車或是類似的作品,所以才會造成一些民眾誤解。2024 台北燈節展演至 3 月 3 日,展區橫跨西門、中華路一段,以及北門周邊,亮燈時間為每天晚間 5 點至晚間 10 點。中台灣元宵燈會今年主燈「台中龍賀」獨具特色,巧妙地結合了公園的滯洪池,呈現出全長 76 米的水上機械式龍。龍頭徐徐從水面升起,口中抓取龍珠,氣勢十分壯觀,成為整個台灣燈會的焦點之一。中台灣元宵燈會最後展期是 2 月 28 日,亮燈時間為晚間 5 點至 10 點。燈會場地位於台中市中央公園。除了全台各地的地方燈會,位於高雄的佛光山每年在春節前後也舉辦平安燈法會,成為高雄的隱藏版燈會。其中最受矚目的部分,是在大雄寶殿成佛大道的高空上展現「祥龍獻瑞」的表演。這是以巨大的遙控飛龍呈現,並與主燈「鳳凰展翅呈吉祥」相呼應,成為燈會中討論度最高的焦點之一。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將持續到 3 月 9 日,每天晚間 5 點半至 10 點之間亮燈,想要欣賞特色燈展的朋友,務必前往朝聖。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的美好 | 頂著粉紅鮑伯頭,日本的虛擬模特兒 Imma 在夜色裡奔馳,穿梭台灣、香港、日本與泰國等亞洲城市實景,所到之地,身上都會增添搶眼的當地設計師單品,高跟鞋、夾克、包包與珍珠項鍊......, 最後 Imma 打開了 Pinkoi APP。「與前所未見的設計相遇,讓你每一天都有小悸動」, 片尾標語閃爍,這是 2021 年 Pinkoi 十週年的日本形象片,39 秒的影片在日本引起迴響,絢麗的呈現 Pinkoi 深耕亞洲市場的企圖心,要讓台灣的好設計被世界看見。成立 11 年,從「讓設計成為普世價值」為價值核心出發,Pinkoi 已經是很多台灣消費者在選購設計師商品或獨特禮品時,會第一個想到的平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Pinkoi 平台上三萬個品牌,已經有 65% 的設計師有透過 Pinkoi 把產品銷售到海外的經驗。「在亞洲要做國際化是困難的,因為亞洲各地區的文化差異其實很大,」Pinkoi 國際品牌溝通資深經理邱佳葦表示,Pinkoi 在創立初期,即定位為一個國際平台,因此在 2014 到 2016 年之間陸續開啟中港澳、日本、泰國等當地服務,招募優質設計品牌加入,也成立各地辦公室做在地化行銷推廣。然而,在亞洲做國際化不是一條一通百通的路,跨入一個國境就是一次試煉,不同於歐美市場,因為是相對強勢的文化,各地對他們都有一定了解;在亞洲市場,幾乎每個國家都是用不同的語言在工作,不同語言的背後是不同的文化思維。其中日本市場尤其困難,「那就像是一座大山,」邱佳葦表示。克服文化差異,帶設計師前進夢想大山 Pinkoi 團隊不諱言,2015 年進入日本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瓶頸期。在台灣,懂日語、對日本文化有涉略的人不少,讓台灣人感受到自己「了解日本」。但直到要帶著數萬個品牌打開日本市場,這當中的歷程彷彿「砍掉重練」,Pinkoi 聯合設計師品牌與法人顧問,組成跨域生態系,共同以一場又一場的實驗,摸索出台灣設計品牌走進日本市場的心法。攀越日本市場這座大山,Pinkoi 與品牌設計師們,可說走過一個「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三階段。「見山是山」的探索期:找出問題在哪裡初入日本市場,平台與品牌們「見山是山」, 摸著石頭過河,以直球面對各種問題。「Pinkoi 剛開始進入 (日本) 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是發生了滿多台灣新創想跨入一個新市場,可能會有的錯誤,」邱佳葦指的是用自身經驗推估它國文化的本位主義。邱佳葦強調,日本消費者很重視信賴跟安心感,成為外來企業要進入時很大的阻礙。信賴感的累積藏在細節裡,導致日本市場的文化門檻遠高於想像,像是日文裡有許多在當地生活才會知道的隱晦用語,書寫跟口語更是兩套系統。消費者打開平台,看到日漢語交雜的敘述,或是不熟悉的字體,也會讓日本消費者喪失信賴感,關掉網站。到一個階段,連 logo 也變成阻礙。Pinkoi 原本的桃色小魚 logo 有許多裝飾線條,對日本人來說不容易辨識,桃紅色系不僅在不同國家會帶來對不同產業的聯想,也可能排除掉風格相對中性的消費者與品牌。平台遭遇困境的同時,一起進入軍日本市場的設計師品牌,也在同步摸索找路,紙膠帶品牌樂意 (LoiDesign) 就是其中一員。樂意共同創辦人王雋夫與鄭瑞槿是設計師出身,共同創作出暖色鬱金香、媃色、石膏像...... 等各款精緻唯美的紙膠帶,深受手帳族喜愛。「手帳」是一個小眾卻狂熱的領域,對手帳族來說,紙膠帶是在做手帳頁面拼貼時的重要元素。一捲紙膠帶通常可以使用很久,因此樂意即使產品力夠強、深受老顧客喜愛,但老顧客常買到沒有新品可買,只仰賴新品推帶動銷售的力道有限,所以對當時遇到銷售瓶頸的樂意來說,「外銷是一個必須要趕快執行的事情,」王雋夫表示。2016 年,樂意開通 Pinkoi 帳號,2019 年開始經營日本市場。剛開始,樂意每月收到平均十組日本訂單。能把紙膠帶賣到手帳文化的發源地,團隊欣喜若狂,精算後卻發現,外銷的結果,居然是賣一單賠一單。「我們進日本最大的挑戰,就是根本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王雋夫表示,團隊當時用 Google 翻譯來撰寫日文產品規格,在定價上,也是直接把在台灣的售價,用當下的匯率直接換算成日幣售價來販售。每月十組的銷售是天花板了嗎?有沒有辦法再突破?定價出現什麼問題?境外銷售到底還有什麼成本或風險沒有考慮進來?這些對樂意來說,都挑戰到設計本業以外的專業。樂意所經歷的場景,是 Pinkoi 平台上萬個品牌的縮影,小型設計師工作室在面對經營與銷售的困境,在打開日本市場的挑戰裡,一下子被放大了出來。「見山不是山」的實驗期:引進生態系支援者走過撞牆期,知道那座山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這個由平台與品牌共同建構的生態系,開始進行改變與實驗。「要怎麼做,日本消費者才會信任我們?」為了找到答案,Pinkoi 歸零重啟,將 logo 改為更中性穩定的藍色,也重組經營團隊,一改過去派駐台灣人赴日的作法,現有日本團隊 20 多人幾乎全從當地招募。開始從日本人的角度了解日本,也在網頁字體、翻譯用詞等細節下功夫,更貼近日本網路生態,要使 Pinkoi 平台的「國外感」消失,讓消費者沒有意識地「無痛」購買跨海商品。平台轉型,品牌也要跟得上。為了幫助品牌在不同階段,可以做到商業化、規模化,甚至國際化,作為生態系基石者的 Pinkoi, 一直以來定期舉辦「設計師小聚」, 經營社群讓品牌彼此交流,也跨足舉辦設計獎項鼓勵創新,甚至開起募資平台,要在產品設計階段就為品牌引進資源。而在日本市場一役,Pinkoi 也為品牌們找來隊友與資源,在 2020 年加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的「跨域生態系計畫」。負責輔導 Pinkoi 的資策會,為生態系規劃了一個日本市場戰略轉型的小型實驗,從招募共同實驗的品牌開始,在上百封報名信件中,篩選出品牌成熟度高且商品具銷日潛力的 30 個品牌。並針對這些跨足飾品、餐具、包包、文具與美妝等領域的 30 家品牌進行訪談,深度了解品牌的經營狀況,及對日本市場的想法。「當時,他們其實不太知道日本消費者要的是什麼、喜歡什麼,」負責輔導 Pinkoi 的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副規劃師楊青錡,訪問一輪下來,發現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很遠,再加上設計師對商業模式和行銷方法並不熟悉,無法根據市場特性擬定對應策略。因此,楊青錡為品牌引進更多的生態系支援者,找來日本在地講師,分享日本網購趨勢與日本消費者的喜好;也聘請行銷講師,傳授品牌如何做社群行銷和廣告投放,前後共開了十多堂課程。先讓品牌了解市場與工具,再透過工作坊的討論與實驗,找出翻轉銷售的關鍵。他們發現,進入日本市場成敗與否的三大關鍵,正是翻譯、商品售價和運費。過去,品牌直接使用 Google 翻譯,湖水藍、莓果紅等詩意的產品敘述,翻譯出來反而讓日本消費者一頭霧水。生態系計畫為品牌引薦了專業翻譯社,重新將商品介紹轉譯成日本消費者熟悉且具生活感的字句,成功打開日本消費者認識品牌和商品的第一扇門。國際售價和運費則考驗品牌的經營能力。樂意共同創辦人王雋夫表示,經過了課程與工作坊,他們終於理解多開了一個市場,工時與宣傳等成本都在增加,也要考量國際運費與匯率變動的風險,品牌過去没有把這些隱形成本計算在價格裡。透過日本講師的分享與實際測試,楊青錡與品牌們也發現,在定價中,細節中的魔鬼是運費。日本講師一再強調,日本消費者可以接受較高的商品價格,卻連台幣 19 元的運費也會心疼。因此,樂意開始改變定價策略,他們計算每卷紙膠帶的利潤、商品和包材的重量,以及國際運費的收費方式,重新精算後,把商品售價提高約兩成,再把免運門檻拉到台幣約兩千元,過去一個月只有十張日本訂單,定價策略調整後,短短十天就有了一百張日本訂單進帳,平均客單價,正是兩千元。在更了解日本後,團隊也幫助品牌針對日本市場的喜好,開發新商品,以樂意來說,針對日本市場設計了富含春天意象的山茶花紙膠帶「繾色椿」, 以及浮世繪風格的武士貓咪紙膠帶「中二貓 - 神樂」, 在台日市場受到消費者歡迎,帶動了業績成長。走過 2020 年的圈地實驗,參與品牌的日本市場營收平均提高近七成,而樂意 2021 年的日本訂單較前一年增加了五倍,如今日本市場已占樂意營收的一半。「見山又是山」的擴張期:共享後台數據看清楚山的樣貌,Pinkoi 如何將 30 個品牌實驗後的成功經驗,複製到上萬個品牌身上,成為另一個挑戰。「說實話,我們無法再複製一次這麼詳細的品牌輔導計畫,」邱佳葦表示,Pinkoi 面對的是一千倍的品牌數量,雖然無法像計畫手把手教學,卻可以轉化實驗結果,與上萬個品牌共享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決定,是共享數據。在計劃的過程中,楊青錡向 Pinkoi 索取了 30 家輔導品牌的銷售數據,進行分析,並根據數據提供品牌產品策略的建議。例如,幫助樂意在數據中,發現一款點擊率跟購買率幾乎一比一的紙膠帶,趁勝追擊推出了該主題的後續系列。「有時候大家會忘記,Pinkoi 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邱佳葦表示,工程師人數占團隊的 1/3, 平台累積了 11 年、500 萬會員的數據寶庫,除了運用 AI 與演算法,打造會員的個人化推播頁面,看到生態系計畫數據應用的成果,Pinkoi 也在 2022 年向品牌開放了後台的「數據中心」。如今,三萬多家 Pinkoi 上的設計師品牌,都可以隨時在後台瀏覽訂單銷售、商品排行、買家與廣告投放相關資料,篩選不同時間區間的數據,便能觀察數據上的變化。設計品牌因此可以參考數據,優化商品,或嘗試不同行銷活動與社群貼文,找到與消費者溝通的方向。此外,有鑒於很多品牌礙於資源限制,常使用 Google 翻譯產品資訊,雖然無法幫每家品牌聘請專業翻譯社,Pinkoi 編輯出了一套《產品資訊翻譯指南》, 說明使用 Google 翻譯時的注意事項,建議如何編輯商品資訊,以降低翻譯上的錯誤率。致力轉型,世界局勢也加溫了平台與品牌的跨境事業,疫情後 Pinkoi 的跨境訂單成長八成,占總訂單的三成。如今,境外業務持續擴張,Pinkoi 也推動定位轉型,不再侷限自己是「設計電商」, 如此一來,Pinkoi 在海外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是海外的設計與文創平台,還有 Amazon 等電商巨擘。在跨域生態系中,平台與品牌彼此攜手,一關關跨越挑戰,要把台灣設計送到更遠的地方。從市占率搶攻心占率跨境電商的策略應該從市占率思維轉移到心占率思維。現在的網路資訊太過龐雜,無論是臉書、IG、推特都可以賣東西,獲得客戶的流量成本已經墊高,不可能無窮盡擴張數位行銷的成本,而是要發展心占率。平台經營不再只是看流量,而是提供貼心服務讓客戶願意常常回來看。從 Pinkoi 的角度,進軍日本市場必須先找到一群對日本有一定的投入,並有信心可以獲得日本客戶信賴的品牌。Pinkoi 和品牌之間有一種相互承諾的關係,才能夠一同前行。提供細緻、客製化的服務,是心占率的重要元素。例如,專門為市場設計的商品。開發的商品要符合客戶需求,當日本消費者看到商品會覺得是為日本生活所設計的產品。Pinkoi 和品牌共同的行銷活動十分獨特,行銷不再是 Pinkoi 平台面的單獨行銷,而是和進日本市場的 31 家品牌一起行銷。例如:因日本捐贈疫苗而共同舉辦日本感謝祭,或是各家品牌在東奧時,在社群網站互動和串聯。這樣的聯合行銷,能夠讓日本消費者在某個特定時間,出現許多台灣設計產品的資訊,培養熱度,在日本社群圈擴散。Pinkoi 做為基石者,透過設計師工作坊,讓設計品牌學習如何確立商業模式。Pinkoi 不會告訴品牌該怎麼定價、設計文案,而是讓品牌在工作坊中相互學習和實作。當日本市場的成功模式確立後,其他的海外市場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設計思考。等到生態系計畫退場,品牌已累積經驗和經營能力,不僅品牌價值提升,也建立了網路口碑。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企劃編審。 | daily-weekly |
2022資安嘉年華現場直擊:人才孕育、實證演訓、跨域連結,沙崙基地開啟臺灣資安新未來! | 在如今的數位時代裡,資訊安全是一切數位發展的基礎,觀察產業環境,隨著數位發展經驗的累積,企業開始愈發重視資安抵禦的問題,金管會更為了強化上市櫃公司資安管理機制而修正法令,種種環境刺激都讓臺灣資安產業的人才需求不斷擴增。據報導顯示,光是 2021 年平均每月的資安工作機會就高達 1,326 個,比 5 年前成長 1.5 倍,而且人才的需求曲線仍持續向上攀升,可見臺灣資安人才培訓及產業資安發展輔導的勢在必行。於是,以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培育本土資安人才為核心使命的臺灣指標性資安場域,「ACW SOUTH 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圍繞人才育成、技術扎根、產業跨域、發展輔導等面向積極推動,扮演著臺灣資安產業及產業資安發展過程的關鍵角色。2022 資安嘉年華盛大開幕,展現資安跨域影響力!自沙崙資安服務基地 (簡稱:沙崙基地) 營運以來的點點滴滴,無論是基礎的導覽推廣、資安人培,還是進階的產品驗測、實證演訓,沙崙基地都做出豐富的內容與成果。為進一步促進資安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交流互動,沙崙基地結合計畫成果分享、產業主題講座、亮點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不同形式,於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 日舉辦今年度南臺灣最大規模的資安盛會──「2022 資安嘉年華」。本次嘉年華的目標之一便是對接資安產業與臺灣各產業的資安需求。為此,沙崙基地力邀中小型資安新創企業及民間駭客社群參與展出,也邀請物聯網、電子、工具機、航太、醫療、化學等橫跨不同領域的產業菁英共襄盛舉。短短兩天的活動匯集了上百家的臺灣資安相關產業及組織,不只活絡臺灣資安生態圈的技術交易與商機流動,更凸顯了沙崙基地用心經營的跨域影響力。剛踏入嘉年華的會場,就已經感受到現場活絡的氣氛。不只有許多工作人員穿梭於人群中,積極引薦產業關係人,也有不少高階經理人與組織代表互相交流當前資安產業的發展趨勢、交換不同產業之間的資安需求;最特別的是,還有產業前輩主動與新秀同學攀談,希望啟發年輕學子將創意與業界接軌。儘管開幕儀式還沒正式開始,但輕鬆熱絡的氛圍已讓這場「嘉年華」有了名副其實的圓滿開場。新血注入、應用整合,沙崙金鑰開啟臺灣資安新未來!開幕儀式中,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也在致詞中強調,有好的人才,產業才能往前邁進,所以沙崙基地特別邀請首屆沙崙資安大賽脫穎而出的新秀選手上台分享,從新生代的角度分享對資安產業的看法與期待。其中,黃同學提到「硬體資安」的重要性、資安培育資源稀缺的議題都獲得與會者肯定,甚至後續產業演講時仍被反覆提及;而陳同學也談到資安大賽對他的深刻影響,無論是過程輔導、還是最終獲獎,都成為支持他深入資安領域的力量。儘管談話過程仍有幾分生澀,但他們對資安研究的熱情、與對沙崙基地培育的感激依舊清晰可見。當新秀們從數位產業署的林俊秀副署長手中接過「沙崙金鑰匙」的那一刻起,邁向資安未來的大門也完全敞開。踩在他們腳下獲獎的舞台是比賽的終點,也是另一個起點。沙崙基地也將持續提供新秀們無償使用包含課程講座、演訓環境、共作空間等豐富資源,並繼續坐鎮產業、政策、技術的交接點,孕育產業新血、嫁接資安與不同企業的跨領域協作。除了最基礎的人才養成,沙崙基地在產業資安應用的面向也是不遺餘力。今年下旬仍有多樣橫跨基礎設施、智慧綠能、半導體設備等不同領域的資安產品及物聯網設備,於沙崙基地的實測場域中進行駭客攻擊的情境模擬,考驗產品的防護能力以及進行資安人員攻防演訓。在嘉年華開幕儀式中,也由林俊秀副署長親自頒發驗測證書及獎座,肯定所有夥伴們為臺灣資安發展的努力。如此佳績不只展現出臺灣本土資安發展的軟實力,更凸顯出配有專業設備、技術支持的資安場域的重要性。走入資安嘉年華,多元講座、趣味闖關,亮點成果親民展示開幕儀式圓滿結束後,沙崙基地也安排許多與產業資安相關的跨領域講座,讓不同領域的參與者都能有所收穫。例如涉及醫療、航太、製造的「產業資安藍圖講座」, 即是邀請產業聯盟透過資安評級輔導,帶動企業導入國產資安解決方案的經驗分享;或是「攻防驗測主題論壇」則是透過講座論壇,分享沙崙基地在攻防演練及驗測過程發現的常見產業資安漏洞。雖然講座內容涉及許多專業知識,但「資安聯防」的概念卻是許多演講內容的共同子題,讓每個領域、上中下游的不同企業們,都能輕易了解如何將資訊安全融入產業生態,維持最安全的網路、產品及服務。除了資安領域的產官學人士,資安嘉年華也開放給對於臺灣資安發展感興趣的一般民眾參加,所以沙崙基地也規劃了豐富多樣的闖關體驗,讓民眾從遊戲體驗認識資安概念。最特別的是,闖關遊戲結合了沙崙基地特有的「攻防演訓、產品驗測實戰場域」, 將解謎線索放入不同的驗測展示中,讓參與者在進行闖關遊戲的過程中,得以認識資安攻防運作的整體輪廓。而在活動主要會場的另一端,還有含括軟體、硬體、企業資安顧問、資安服務等多達 20 攤的資安新創企業受邀展出,新創企業們透過攤位布置、贈品與 DM, 結合現場專人的詳細介紹,就算是對資安實務運作沒有概念的人也能輕易理解,展現出臺灣資安新創產品 / 服務的多元活力。孕育人才 x 攜手共進數位時代下,資訊安全成為公私部門皆重視的領域,觀察這次資安嘉年華的舉辦盛況,也能發現一項特殊的轉變──不只上市上櫃的大型企業注重資安,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新創企業都開始注重資安領域的發展。而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成為一個育成人才、凝聚產業的關鍵節點,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彼此鏈結,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不斷累積,由政府帶領,攜手產業、人才一起朝向「數位好,臺灣產業才能更好;資安好,臺灣產業才能更好」的未來願景邁進。 | daily-weekly |
《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把一縷微風當成暴風,「隱性高敏感族」原地踏步的四個理由 | 文:時田尚子原地踏步的理由 1 不隱藏自己的「敏感」就活不下去其實隱性高敏感族之所以會為了「想做的事情」煩惱,全因與生俱來的「敏感性」(HSP)。他們是非常敏感的人,所以不管做什麼,都會對過程中的大小事產生激烈的反應。不過,他們自己也知道過度反應很丟臉,也會破壞當下的氣氛,所以就必須學會隱藏這類反應,否則就活不下去。隱性高敏感族很容易受驚,也很怕冷,不愛喝很刺激的飲料,會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嗅出狀態不對而陷入不安,也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而且覺得只有自己過度反應很可恥。不管是開心還是難過,隱性高敏感族情緒的起伏都很劇烈。如果在開心的時候,發出讓旁人大吃一驚的笑聲,他們會覺得自己無比丟臉,與交情很好的朋友道別時,又會覺得非常難過。雖然隱性高敏感族習慣裝沒事,卻總是不斷地思考該怎麼與自己起伏劇烈的情緒相處,他們知道過度反應會引人側目,所以總是習慣隱藏自己的反應。隱性高敏感族總是努力地隱藏那些超乎常軌的個人敏感與感受。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他們不管想做什麼,都會忍不住對旁人察言觀色,也會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埋在內心深處。原地踏步的理由 2 無法同時兼顧「追求刺激的好奇心」與「擔心旁人眼光的纖細敏感」隱性高敏感族的「HSS (High Sensation Seeking)」是「追求強烈刺激 (對他們而言) 的人」的意思。有 HSS 特質的人,喜歡新資訊、新想法,總是會被新穎的事物吸引,也會不斷地追尋這些事物,這一點已得到美國心理學家馬文祖克曼 (Marvin Zuckerman) 的研究證實。一般認為,在過去的原始時代,這種喜歡追求新刺激的人,比較容易獲得糧食與繁殖的機會 (引自《Thrill!》,Tracy Cooper)。由於擁有這種人格特質,所以隱性高敏感族比一般人更有好奇心,也對各種事物有興趣。他們之所以會對大家都沒什麼興趣的事情感興趣,全是因為這種 HSS 的人格特質。可是,當他們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多方嘗試不同的事物之後,身邊的人卻是給他們「蛤?你在幹嘛?」的反應。旁人的這種眼光,會讓隱性高敏感族覺得自己「是不是好奇過頭了?」這些眼光,在隱性高敏感族心裡,變成了一種告誡或是警告的光線。一旦隱性高敏感族感受到這種壓力,另一個特性「HSP」就會啟動。纖細而慎重的另一面便開始蠢蠢欲動。別人無心的一句話,或是一般人覺得沒什麼的事情,都有可能讓隱性高敏感族受到傷害。或許你不覺得自己受傷了,但如果這些事情「一直在腦中轉個不停」, 就代表你的心其實已經受傷了,因為你就是這麼的敏感,即使輕輕一縷微風,也有可能被你當成暴風。此外,就算聽到別人讚美你「很積極」「很有幹勁」, 你也只會曲解成「沒有人會說真心話」, 沒辦法理所當然地感到開心。有時候別人會因為這種態度而跟你說「就坦率地接受讚美嘛」「你還真是個不坦率的人啊」, 甚至被人否定。但是別人的這些建議,也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隱性高敏感族的人的真心話其實是:「我就知道你們不是真心讚美我,所以才會那麼說」。隱性高敏感族就是不懂得如何在追求刺激的好奇心,以及害怕旁人眼光的纖細間取得平衡,也不知道該怎麼擺脫來自周遭的刺激,所以才會遲遲無法朝自己想做的事踏出第一步。原地踏步的理由 3 熱愛學習的隱性高敏感族常可創造佳績,也容易遭受他人嫉妬隱性高敏感族不僅擁有敏銳的潛意識與良好的理解力,也擁有能夠認真學習,學什麼都吸收很快的特質,所以只要想學什麼,很快就能嶄露頭角。不過,有些人並不樂見這種結果,有些人反而會因此心生嫉妬或不滿。由於隱性高敏感族比誰都在意周遭的反應,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沒辦法正常地發揮實力。隱性高敏感族之所以會不知道「想做什麼」, 有一部分原因是害怕自己因為努力學習而嶄露頭角,於是躊躇於發揮能力,避免讓自己太出風頭。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行為,所以才讓他們不得不放棄想做的事情。即便有「想做的事」, 卻又怕因而破壞人際關係,或許對於在各種領域擁有才能的隱性高敏感族來說,是件無可奈何的事情吧。原地踏步的理由 4 隱性高敏感族總是很拚命,所以總是身心俱疲高敏感族 (HSP) 本來就是很容易陷入不安的一群人。尤其具有 HSP 特質的隱性高敏感族,在陷入不安之後,更是會想辦法消弭不安的情緒。所以他們會因此陷入焦慮,覺得「不做點什麼不行」, 因而過度努力。但是,就算他們因此達成了某些成果,也沒辦法享受成就感,還會反過來告訴自己「不可以因為這點成績就滿足」「還得更努力」, 把自己逼入絕境。就算締造了些成績,反而讓自己更加不安。或許可稱之為「滿足的飢渴狀態」。過去的我也總是不滿意自己的成就。一直到孩子開始上幼稚園的時候,我才發現「不滿意自己的成就」是件很奇怪的事情。記得還在前公司服務時,每個人都有所謂的目標值,我的主管也為了達到目標而拚命工作,但是我在幼稚園遇見的媽媽們卻都一副很有餘裕的樣子,兩者之間的溫差讓我非常吃驚。在這塊地處東京近郊、略顯悠哉的土地,總是不安、焦慮、拚命做事的我,在幼稚園的家長之中顯得格格不入。「妳為什麼要那麼拚啊?」這句話聽在我的耳朵裡就像在說「妳很奇怪」。當我與不同類型的媽媽變熟後,我才發現似乎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人一定要找到該做的事情才對」或是「如果能找到想做的事情,我的人生一定會更充實」的想法,她們似乎都不急著追求超越現狀的什麼。這讓我的腦袋陷入混亂。這是因為當時我還不知道 HSP 或是 HSS 型 HSP 是什麼,所以總以為大家應該都會跟我有一樣的感受與想法。之所以遲遲不敢做想做的事情,或許正是因為我總是拿拼死拼活的自己與旁人比較,然後覺得自己矮人一截的緣故。這種現象源自低敏感族 (非 HSP) 與高敏感族 (HSP) 對於「想做的事情」的認知差異。滿足於現狀,總是一派從容的低敏感族會覺得「有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啊」, 總是樂觀地看待自己想做的事情。據說非 HSP 的人口佔總人口的八成,大部分的人都與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常接近。就算因為某些意外打擊,也能接受身心狀態只是一時變差而已,等到時間經過,情況很快就會改善,又可以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維持比較健康的距離感。反觀相對少數的高敏感族總是覺得「要先改造自己」或是「超越自己」才能做想做的事情。對高敏感族來說,想做的事情是那些「能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情」「讓自己沉醉的事情」「讓自己專心致志的事情」, 是需要努力才能獲得的寶物,也是遠在天邊的夢想。高敏感族認為只有在全心投入之後成為理想的自己,這件事才夠格稱為「想做的事情」。正在實現夢想的自己,等於成為理想的自己,而為了變身成理想的自己,高敏感族總是不斷地掙扎。對於隱性高敏感族來說,「正在做想做的事情」是為了消除不安,而改造自己並且拚命向前衝的狀態。換言之,這其實是一種非日常的、把自己逼入絕境的狀態。可是,沒有人能夠一直維持把自己逼入絕境的非日常狀態,所以終究會打回原形。一旦回歸正常,隱性高敏感族又會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努力而感到不安,因為沒有在拚命衝刺。結果花在消除不安的時間反而壓倒性地多。當他們為了想做的事情而全力衝刺時,心中的不安會稍微減弱,他們也會像是充飽了電一樣,覺得很安心與放鬆。隱性高敏感族為了擁有如此短暫的安心與放鬆,總是拚命地尋找「想做的事情」。一旦找到「想做的事情」, 就會整個人一股腦地栽進去。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外向自信只是隱性高敏的偽裝!如何肯定自己的神奇天賦,從此不再內耗人生,邁向幸福》, 墨刻出版作者:時田尚子 譯者:許郁文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有一群人,平常性格外向大膽、具有高度的好奇心,私底下卻心思細膩、脆弱而容易受傷,很難被認為是典型的高敏感族群,就有如隱藏起來一般。 這就是隱性高敏感族 (HSS 型 HSP)。想回應周遭的期待為了迎合別人而扼殺自己明明有很多優點,卻糾結於某項缺點不斷地否定自己,告訴自己不能滿足於現狀容易陷入自卑與不安的情緒容易覺得疲勞,沒辦法配合週遭的節奏就算覺得很疲憊,也會逼自己振作有時候會很想休息看到得過且過的人會覺得煩躁對某些領域很有自信覺得真正的自己與別人眼中的自己有落差 隱性高敏感族其實是一群自我掩蓋的璞玉,興趣廣泛才華多元,是最有可能性的一群人,卻會因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自己隱藏了光芒和創造力。 與其抹煞自我苦練「鈍感」, 不如把敏銳變成優勢!日本諮商師時田ひさ子以 15,000 小時諮商經驗,溫柔地為隱性高敏感族設計 8 階段自我和解提案,讓你自己找到對的位置,發揮強大的生命能量。Stage 1_挖出「厭惡感」Stage 2_找回「身體的感覺」Stage 3_發現「溫柔的那一面」Stage 4 _戒掉「自己對自己施加壓力」這個毛病 Stage 5_回歸自我,用身體感受真正的幸福 Stage 6_回想失去自信的時期 Stage 7_將事件與情緒寫下來 Stage 8_戒掉個人反省大會 隱性高敏感族不是沒有被接住的需求,他們總是迎合外界,卻忽視了自己的真心。這種性格的人才華橫溢,卻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未來感到擔憂和焦慮,甚至感到自責。本書正是為了幫助這些人找到人生方向,發覺自己真正才能的自我理解之書。日本諮商師時田ひさ子本身也是一位隱性高敏感族,她也曾在職場中自我懷疑,後來決定以諮商為業,利用自己的心理系背景和人生經驗,幫助更多跟曾經的她一樣,因高敏感特質而困惑迷茫的人。本書彙整她 1 萬 5000 小時的諮商經驗,引領高敏感族一步步自我覺察,找到自己的優勢和想做的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光方式,不再為在意別人的眼光而限制自己!敏感不是錯,而是你的超能力!從今天起甩掉內耗,勇敢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 daily-weekly |
資安議題—公司用的「人資系統」安全嗎? | 「我是劉小姐,麻煩加個 LINE, 有事情想找你確認一下!」
「我是 XX 證券的范小姐,有急事找你,加我賴 ID!」一天數十封類似這樣的網路詐騙訊息,讓你感到厭倦嗎?近年來網路使用需求量激增,加上各種資訊系統於雲端緊密佈建,數位足跡遍佈多個程式,為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便利性,但在背後也隱藏著極大的個資風險。為此,一般使用者不僅加強資安意識外,企業端更需要提升防護機制,對內部所使用的協作工具、資訊系統加強把關,替員工或是客戶建構安全的資安防護罩。現今最常被企業使用的雲端服務 Microsoft Azure、AWS、Google Cloud Platform 三大巨頭在資安上有非常嚴謹的琢磨,但最終的系統服務供應商,是否有嚴謹的資安管控,面對突發狀況時,是否有緊急應變處理能力,也是企業在選擇系統服務時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雲端人資系統該具備的資安防護近年,疫情促使下很多企業加速推動內部數位化轉型,並選擇支援遠端服務、容易佈署、好維護管理的雲端系統。企業將人事資料放置在雲端人資系統,管理求職者或員工個人資料,包含職稱、薪資、聯絡方式等重要機密性資料,這些個資不可公開也不能被篡改,更需要有安全的防護網。因此導入雲端人資系統時,相較於性價比更應該將資訊安全納入優先考量指標,除了雲端伺服器本身的防護機制,人資系統服務廠商在開發流程上的資安控管機制、如何進行資料保護、掌握多少加密技術、有沒有在做定期預防及風險控管,都可以做為雲端服務在資安層面的評估準則。資料保護與加密技術鼎恒數位科技 (以下簡稱 MAYO) 產品設計開發中心副總經理林承毅表示:「由於 SaaS 的特性,MAYO 必須對客戶的資料負責,加上近年來著名的駭客攻擊事件頻傳,因此在資安防護的投入,我們非常重視如何防禦、避免讓資料面臨威脅,並將其做為資安建設的指導原則。MAYO 會隨時監控檢視現有系統環境,以持續優化的縱深防禦與零信任架構做為資安防禦建設策略。」MAYO 努力打造安全的資料環境,以健全的資安架構 CIA Triad 來看,針對機密性 (Confidentiality) 和完整性 (Integrity), 企業客戶將機敏的員工相關資料儲存在 Apollo 人資系統中,MAYO 以最高規格來保護這些「個人資料」, 避免資料陷入威脅,其防護措施涵蓋了資料存取控制、最小權限原則、資料加密與資料遮蔽等機制,確保資料的隱密性以及在網路存取過程中有完整的加密防護。同時,Apollo 人資系統可以依客戶需求進行使用者權限切割或資料配置,確保個人資料的合理存取。員工電子化薪資單有雙重驗證機制,瀏覽時需要再次輸入密碼,並整合電子郵件通知,保障員工薪資隱私。風險控管與定期預防對於資安可用性 (Availability) 而言,MAYO 有完善的異地備援機制,避免天災人禍造成客戶無法使用服務的風險,並啟用 Microsoft Azure 提供的備份機制 (Cross Region Restore, CRR) 來保留備份資料,同時提供本地和異地備援,在緊急狀況時也能夠快速應變處理。為預防特殊事件造成公司的營運中斷,也有完整的營運持續管理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 計畫,會定期進行演練、風險評鑑、系統弱點掃描,亦透過委外單位進行滲透測試,經多方嚴謹的風險評估,確保系統安全無虞、符合現況需求。MAYO 在台灣已服務超過 1,200 家客戶,當中不乏集團型企業、上市上櫃公司或是外商企業,這些公司選擇 Apollo 雲端人資系統的同時,也認同 MAYO 在資安領域的投入。MAYO 率先於 2020 年取得 ISO 27001 證書,從流程進行管控與稽核外,也導入 PIM 特權帳號管理系統與資料庫存取稽核記錄,進一步強化權限管控、追蹤存取足跡與提升運營效率,無論是一般員工或是具備特權的管理者帳號,皆被納入管理與稽核;近期更導入了 Imperva 雲端防火牆,進行多方面的監控及保護。在開發流程早期,也須著手開始進行資安防禦,MAYO 在 CI/CD 流程也加入了自動化程式碼安全分析,每一次建置都會掃描與分析程式碼、第三方元件與程式庫等是否含有漏洞,以利開發團隊在早期就能進行修補或採取對應的防禦行動。讓使用 MAYO 旗下人資系統服務的企業安心與放心,所有資料都有高規格的資安防護,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層面強而有力的後盾。下次別再理會加 LINE 的詐騙訊息,不如加入 MAYO 官方 LINE 好友,輸入 ID:@mayohr, 擁有最新的人資相關議題與新知分享,同時擁有不定期的免費人資講座與相關課程。本文章內容由「MAYO 鼎恒數位科技」提供。 | daily-weekly |
香港樓價連跌9個月,1月價格創逾7年來新低 | (中央社)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今天 (27 日) 公布,今年 1 月香港房價指數跌至 306.4, 創下 2016 年 10 月以來新低,且較去年 12 月下跌約 1.6%, 跌幅擴大,是連續 9 個月下跌;與去年同期相較則下跌逾 9.4%, 是 11 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綜合報導,香港房價持續下跌,是受到市場情緒低迷、高利息及購屋者觀望,港府本週是否將減徵房地產印花稅的影響。市場預料,香港政府將在明天 (28 日) 公布的年度預算案中,進一步寬鬆房地產印花稅的徵收,以提振房市買氣及購屋意願。但香港房產商萊坊 (Knight Frank) 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分析,不論港府預算案的內容為何,香港房價都難以止住跌勢,要等利息下降後才可能回升。王兆麒預測,香港今年上半年房價恐將下跌 3% 至 5%, 下半年持平,全年房價變化介於持平至下跌 5% 之間。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驚豔循環想像力,展現新時代綠色成果典範 | 漫步走進「樹光隧道」, 蓬勃綠意向我們傾訴人類溫柔減碳的故事,穿越「循環之森」抵達「永續之樹」, 枝葉上滿是對未來許下的美好盼望。這是 2022 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的「永續雲」展區,你可以在「循環展示區」驚嘆甘蔗、熟碳、咖啡渣等廢棄物,竟能回收再製成文具、鞋衣與器皿;看見玻璃、廢紙、稻穀以及海洋廢料,如何再生創造新價值。也能體驗「創新綠活區」的強效居家製肥機、廚餘養耕循環箱、回收廢紙製成的毛孩貓屋,甚至不銹鋼廢料製成的創意象棋。互動參與寓教於樂,轉譯綠色行動新價值在巧思下,「淨零願景區」還有互動式超萌動畫,搭配碳排放估算工具,讓大家掃 QR 碼就能輕鬆掌握自己過去一年的碳排量。除了努力拯救北極熊,也能學習九招減碳生活秘技,寓教於樂!深度體驗三大亮點展區後,「綠色永續」專業論壇,也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郭財吉教授主持下,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揭開精彩序幕。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首先打頭陣,以資深永續大使之姿分享氣候變遷對產業的挑戰與機會;台灣綜合研究院李堅明副院長,進一步剖析我國低碳社會與企業綠色經濟實踐;最後讓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的呂穎彬督導、與三大亮點企業一同現身說法,印證綠色碳排發展趨勢與循環經濟的無限可能。成功企業現身說法,串起產鏈生態新亮點「我們是台灣第一家申請碳足跡的業者,期望成為產業的綠色亞洲典範。」深耕近 40 年,祥圃實業林陽山副總,公開旗下獲獎品牌「究好豬」的循環經濟成果。不同於國內農業原料多是進口,祥圃自己蓋農場、把關碳足跡,從前端就做節能生產,甚至做了牧場沼氣發電與太陽光電,取得綠建築標章。在冷鏈物流都嚴格把關下,不僅降低環境衝擊,也成為縮短「農場到餐桌」距離的整合者,最後甚至共享了整個農食鏈。「近年除降低一千兩百萬噸的碳排放量,祥圃也很注重動物福利,符合 SDGs 目標的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喔!」而內部擁有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架構堅強的美科實業,也是綠色大獎和台灣精品獎常勝軍。充滿熱忱的簡秀芬永續長指出,「我們屬於具公益體質的 B 型企業,目標是邁向循環淨零的頭皮養護生態系!」小到產品包材和原料控管、避免塑膠並選擇再生型態的填充料,大到定期評估合作供應鏈、鼓勵消費者到便利商店回收網購箱,美科除了以「Aromase 艾瑪絲、juliArt 覺亞」等零碳頭皮養護產品聞名,也是綠色經濟響應行動的實踐者。去年達成 10% 綠電、獲得亞洲第一支「搖籃到搖籃」認證後,亞馬遜網站還頒發「氣候友善品牌」, 肯定他們 B 型價值鏈的成就。另一方面,透過循環能源再利用、獲得經濟永續的漾拓集團,則以「出租照明」為大家做了別開生面的示範。鄭加新總裁指著客服 QR 碼分享,「我們的商業模式更在乎透過網路力量來服務,而非製造產品。」擅長為客戶減少廢棄量、協助以最低成本取得最適當的光源,漾拓透過「以租代買」把照明從製造業變成服務業,大膽貫徹單一材料、重複使用,在前端就極盡可能減少碳排量,甚至賦予勇於改變使用習慣的客戶「碳權利」。「做綠色永續企業,挑戰財務管理、資訊揭露、風險掌控能力等,要把這些當成機會,翻轉傳統社會經濟模式!」隨著 2022 數位綠色雙轉型聯合成果展「綠色永續」專業論壇菁英齊聚,看見全球極端氣候和近年疫情,讓綠色永續行動刻不容緩,中小企業擁有高機動性與豐富量能,跨域協力,迎接挑戰,創造嶄新里程碑。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企劃編審。 | daily-weekly |
龍應台《這個動盪的世界》:在我見到他的這一天,他已經做了四十五年的加薩難民 | 文:龍應台加薩難民營走過幾條灰撲撲的路,就到了難民營。一九四七年,聯合國分割了英國所托管的巴勒斯坦,百分之五十六的土地分給猶太人,其餘給阿拉伯人。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猶太人對全世界宣布以色列的建國。同一個晚上,五國聯軍 —— 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 —— 殺進以色列國界,他們要為巴勒斯坦人奪回土地,那分出去的百分之五十六必須全部搶回來。五國聯軍敗得很慘。當停戰協定簽下的時候,以色列不只佔有那百分之五十六的土地,它佔了百分之七十七。五國聯軍闖入以色列國界的時候,馬他只有十八歲;他和所有村子裡的人一樣,守在家裡等候阿拉伯大軍趕走了以色列人的捷報。阿軍潰敗的消息來得太突然、太不可置信,他的一家人只來得及抓取幾件身邊細軟,攜老扶小沒頭沒腦地往南逃,南邊,是埃及軍隊保護下的加薩走廊。連夜倉皇逃難。路上聽說,離耶路撒冷不遠的一個阿拉伯村子裡,兩百五十個村民被以軍集體屠殺。往加薩的沙土路上,難民的襤褸隊伍綿延百里,不斷有整村整村的人加入。馬他在家鄉所留下來的,是一百平方公里大的家產:果園、牲畜、僕人,幾百年好幾代人建起來的家園。在逃亡的路上,他想:沒有關係,仗很快會打完,我們很快就會回去。聯合國在加薩搭起了難民營,幾十萬男女老少擠在帳篷裡等候救濟,等水,等食物,等回家。在這等候的過程中,以阿之間爆發了四次血腥戰爭,每一次戰爭都燃起重回家園的希望,現實卻和夢想相反:每一次戰爭所帶來的,是成千上萬流離失所的難民,一波一波地湧入加薩。現在的加薩,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兩千三百五十個人。一九四七年被迫離鄉,躲入加薩難民營的馬他,當然作夢也沒想到,一九六七年一場戰爭,連加薩也被以色列佔領。在我見到他的這一天,他已經做了四十五年的難民。離鄉時十八歲,現在的他,六十三歲。一生漂流,垂垂老矣,他終於知道他再也回不去老家,這難民營就是他埋骨的地方。他的九個孩子,全部在難民營中出生、長大。「九個孩子,最小的十八歲。每天過檢查哨口到以色列那邊去做工,今年四月,以色列關閉了所有哨口,不能去工作,已經五個多月了。賺多少錢?平安無事的時候總共賺大約一個月三千塊 (一千一百多美元), 三千塊要養我一家三十七個人口,不夠,當然不夠,但是能怎麼辦呢?我們一家人每個月要吃七麻袋的麵粉......」「能夠和您太太聊聊嗎?」肥胖的太太坐在手織的墊子上,兩眼空洞茫然,看起來有六十多歲。「您多大歲數?」「四十五。」「您的眼睛?」「有天晚上,大家都睡了,幾個以色列士兵闖進來,要抓走我的兒子,我哀求他們放我的孩子。後來很亂,士兵朝屋裡丟了個催淚彈,我的眼睛一黑,以後就瞎了。」一九八七年底,加薩人開始了「因地發打」抗暴運動 —— 民眾以罷工、罷市、丟石頭、丟汽油彈攻擊佔領區的以色列士兵。就是在這個時候,拉賓說,對「因地發打」的巴人,要「打碎他們的骨頭!」「您有鼓勵您的孩子加入『因地發打』嗎?」「我是一個母親,我愛我的孩子,我要他們好好地活著。不,我把他們鎖在家裡不讓他們去鬧事。」「您從早到晚做些什麼事?」「我坐著。」「坐著?」「坐著。」「不悶嗎?」「我悶得要瘋了。我要一個正常的、平安的生活,我悶得要瘋了。」馬他蹣跚地站起來。清真寺響起呼喚的誦聲,他得去祈禱了。「旁邊這位親戚還可以跟你多聊聊。」親戚是個穿著白袍的男人,看起來有五十歲。「您多大歲數。」「三十七。」「三十七?」「三十七。一九五六年生在這難民營裡。有四個孩子。我是加薩醫院裡的清潔工,一個月大約賺四百美金。」「夠養家嗎?」「這麼說吧!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我連買麵粉的錢都不夠。」「哪裡是你的家鄉?」「這裡,加薩難民營。我的父母還念念不忘他們家鄉的橄欖樹園,我自己什麼都沒有,這個難民營就是我人生的一切。你知道嗎?我沒有可以想念的家。」「對以阿和談寄予什麼樣的期望?」「希望孩子們可以有比較好的教育,希望我們會有比較好的醫院。在醫院裡工作,我知道裡面的情形;你剛剛問我下了班做不做什麼運動,告訴你,做運動要是受了傷,醫院裡恐怕連消毒的藥水都沒有,讓你死掉。」馬他回來了,又在牆角坐下。「讓我為你們拍照嗎?」馬他那像沙漠石頭一樣粗糙的臉,黯淡下來,「免了吧。」他說。我收起相機。不錯,這裡不是個觀光地點。四十年流離,三千里山河。馬他將和他記憶中的橄欖園永遠地埋葬在一起。哈瑪斯問:哈瑪斯不支持阿拉法特的以巴協定?為什麼?答:當然反對,絕對反對。我們要全部的巴勒斯坦,不是只有約旦河西岸和加薩佔領區而已!這是我們的世世代代生長的聖地,是我們的,不是猶太人的,每一寸都要爭回來。阿拉法特不能說,我們現在較弱,所以就妥協,要一兩塊地回來就算了,眼光要拉遠。你要知道,我們這一代弱,下一代不見得弱,下下一代有可能強。我們這一代爭不過以色列,下一代要繼續作戰,一代之後還有一代,永遠戰鬥下去,一直到我們收復河山。阿拉法特沒有權利因為一時權宜就把巴勒斯坦人的祖產給讓出去了。問:好,你反對這個和談,那麼你們哈瑪斯有什麼提得出來可以取代的主張呢?答:阿拉法特根本什麼也沒賺到。加薩還給我們,可不是以色列什麼善意回報。他可是因為我們的反抗太強烈了,他覺得太頭疼,犧牲太大,他早想脫手了,阿拉法特還以為他得了個大獎。說什麼「過渡期」看我們有沒有能力自治。笑話,我們當然能自己管自己的事,你看看我們有那麼多阿拉伯國家早已存在,說什麼觀察、什麼過渡。問:你還是不曾回答我的問題:你們提得出什麼更好的方案?答:唯一的回答,就是「抵抗到底」! 這是我們的權利。問:您的「抵抗」是什麼意思?包括恐怖暗殺?答:我不稱它為「恐怖」。這是我們的國土,為了奪回自己的國土而奮鬥,你不能稱它為「恐怖」活動。我們拒絕被佔領,任何和「佔領」有關的人,都是我們抵抗的目標。問:你們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把猶太人全部趕走?答:他們可以留下來,做為巴勒斯坦國的少數民族。巴勒斯坦土地 —— 包括「全部」的耶路撒冷 —— 都是我們的。他們可以留下來做「巴勒斯坦人」, 由我們來保障他們平等的權利。問:也就是說,在這土地問題上,你們哈瑪斯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答:沒有。而且任何妥協都一定會失敗,你看著吧。阿拉法特這個妥協政策不會長命。我們不會讓出任何一分一寸的土地。有人進來買藥,藥劑師站起身來。我習慣性地伸出右手想和他道別,他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我懸空的手。我懂了,這又是一個拒絕和女人握手的人。他不知道他和他的敵人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走出西藥房的當時,我當然並不知道,藥劑師的哈瑪斯夥伴們正把刀插進一個以色列工人的後背。工人的屍體要到當天黃昏才被人發現,仆倒在一棵果樹下。在躲避一輛騾車的時候,我一腳踩進水潭,菜市場的腐菜爛果積下來的臭水潭。大眼鬈髮的十二、三歲少年無所事事地坐在沙地上。破爛不堪的難民營旁有個以色列軍營,用鐵絲網圍著,天空飄著一面猶太人的國旗。就在這條垃圾滿天飛的街上,在難民營和兵營之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九日,爆發了巴勒斯坦人的抗暴運動,「因地發打」徹底改變了巴勒斯坦人自己的社會。敵愾同仇所激起的民族認同使原本鬆散的巴人體會到組織的重要;很快的,在佔領區所有的城市、村莊、難民營,都成立了自治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管理學校 (以軍關閉了所有學校), 商務委員會組織罷工,扶養委員會照顧被以軍射殺或監禁者的家屬。巴人的種種自立救濟手段受到世界矚目,也給流亡在外的巴解組織帶來強大壓力。在佔領區內抗暴的巴人目標比阿拉法特的政府所要的來得小而明確:他們只要求以色列人退出佔領區,讓巴人建國。而阿拉法特的目標仍舊是一九四八年的老調:趕走以色列人,反攻耶路撒冷,收復河山。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三日,在「因地發打」開始的十個月之後,阿拉法特在歐洲議會發表了破天荒的演說:巴解組織接受聯合國對中東問題的裁定,也等於說,巴解組織正式承認了以色列這個國家,奠定下了以巴和談的第一粒種子。也是九月十三日,五年之後的一九九三年,阿拉法特和拉賓在全世界的驚愕注目中,簽約,握手。沒有六年的「因地發打」抗暴運動,會不會有今天的以巴和談?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六十七歲的阿布達拉是加薩的中學老師,曾經被以軍逮捕過四十四次,前後總共坐過十五年的監牢,被刑求昏死過無數次,今天,他坐在家中布置舒適的地毯上,抽著菸。「十五年,一天都沒白費。我們要自由、自主、和平。沒有人願意做奴隸。一九四七年,巴勒斯坦人有機會立國,但是那個時候我們昧於現實,與以色列人漢賊不兩立,寧可玉碎,不要瓦全,結果是一輸再輸。這一次如果我們再不把握機會,恐怕要萬劫不復。」「十五年牢獄和抗暴,我學到兩個教訓:一個是人要勇於反抗,一個是要同時劃清夢想和現實。」「因地發打」使以色列人疲於奔命,嚴重挫傷了士氣。士兵用槍托搗碎丟石頭的少年的手,用坦克車夷平游擊隊藏匿的村莊,流彈射死婦孺老弱,激起世人對巴人的同情,也震動了以色列人自己不安的良心。但是,有時候,敵人是自己。「因地發打」的種種運作之中,有一項是清除「巴奸」。為了便於控制,以軍收買巴人或者為他蒐集情報,或者居間做協調者。在「因地發打」的六年期間,已經有九百多個所謂「巴奸」被蒙面人暗殺。典型的運作方式:被指認為「巴奸」的人被綁架,然後刑求 —— 用利刀凌遲,或者用燒溶的塑料滴在皮膚上,然後就地槍斃。去年六月,阿拉法特的一個幕僚阿布何塞在加薩公開呼籲停止私刑「巴奸」。三天之後,哈瑪斯將兩個五花大綁的「巴奸」丟到阿布何塞家門口台階上,開槍,呼嘯而去。四十五歲的阿曼坐在我對面,臉上毫無表情。他是哈瑪斯的一員。「在你眼中,什麼樣的人叫『巴奸』?」「所有和以色列佔領軍合作的人。」「什麼樣程度的合作?為以軍蒐集情報出賣同胞的人?還是為以軍收垃圾掃廁所的人?還是兩者?」阿曼瞪著我,慢慢說:「所有的出賣者,所有的叛徒。」走出阿曼的雜貨店,我還一直感覺到他沉鬱的眼光。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這個動盪的世界》, 時報出版作者:龍應台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三十年前我在現場見證冷戰的結束。 今天卻目睹冷戰死灰復燃,甚且漫天烽火。 難道三十年前的抉擇和期待,都太天真了嗎?今天的世界何其動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哈馬斯突擊以色列,以色列摧毀加薩走廊...... 可是三十年前,柏林圍牆崩塌使百萬人欣喜淚流。蘇聯帝國解體而二十萬人在莫斯科沸騰。以色列的母親們,聚集街頭,為和平祈禱。 強烈的吶喊和期待,對證今天的殘酷,差距為什麼如此巨大?龍應台當年親歷現場的文字,今日讀來如同預言,讓此刻許多難以理解的事情,頓時分明起來。 然而同時,龍應台的文字,總能讓人在最大的殘酷之中看見人最謙卑、最樸素的情感。將二十一世紀前夕走過歷史「現場」的文章重新整理出來,作者提出一個深沉的問題: 「會不會是因為,在我們為某一種價值的肯定施放煙火、滿城歡騰的時候,我們忘記了一件事:在一個特定結構中,一部分人的獲得,往往是另一部分人的失去,某一種價值的肯定,往往是另一種價值的否定;三十年後,那些被我們忘記了、忽略了、甚至踩在腳下的人,緊抱著他慘痛失去了的價值,衝上前來,造成新的暴力?」龍應台散文自選集,收錄二十三篇,分為五個部分。各部的「現場」有地圖資訊、導讀、背景介紹,凸顯時代意義。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喚醒海上冒險魂,體驗經濟成功吸客 | 在體驗經濟時代,一家想要提供「顧客驚喜」的企業不會再追問消費者「我們做得如何」或是「您還需要什麼」, 關鍵問題是「您記得什麼」。從平價路線到高端市場皆然。這不是知名企管學者或產業領袖的名言,而是海上休閒俱樂部亞果遊艇集團從會員客戶反饋得到的啟發;而且從中領悟到,若想為每一趟旅程中創造豐富的記憶點,以它為基石者的生態圈就要積極打造動態跨域合作的模式,把任何有能力提供服務的廠商都拉進來成為利基者,一起滿足顧客感覺自己花錢買到獨家體驗的專屬感。好比 2019 年成立的微醺水岸餐酒館就是一例。老闆王紹棋回憶:「我原先是會員,有一次搭船出海,回到碼頭後發現沒有一間相對應的餐廳,可以讓我們稍微沉澱一下出遊心情,喝一杯再回家,覺得有點可惜。」沒想到,他原本只是打算向亞果董事長侯佑霖建議,「聊著聊著就被說服開了這家店。」亞果遊艇副總經理王昱茗聞言笑著補充,會員服務是一門頗具挑戰性的領域,加上遊艇休閒產業在台灣算是剛起步,「前幾年我們都是拜託有熱情、有想法的會員加入成為利基夥伴,再靠『會員揪會員』互相串連,才一步步打造出這個生態圈。」王昱茗拆解生態圈運作:每位會員獲配一名遊艇秘書,根據出船天數、乘客人數、飲食喜好等打點細節:在運作平台上連結租賃夥伴 (亞果、亞澎遊艇開發公司) 網頁,預約指定日期出任務的特定型號遊艇與船長;遵照會員指示洽接餐飲提供商 (微醺、周氏蝦捲等) 提供餐飲;聯絡管家服務 (錚儀遊艇) 派員服務。這只是套裝產品的制式流程,倘若會員自訂長天數行程,附帶指定休閒項目,專屬客製的程度大增,秘書就得使出渾身解數,尋找熟悉指定區域海象的釣魚或浮潛教練 (PDIM 國際潛水中心) 規劃行程;安排悅椿軒師傅提供明星級 SPA; 預約指定私廚隨船服務等。新路線初體驗,帶會員搭遊艇跳島亞果的服務有多到位?王昱茗舉例證明死忠會員買單:一位平日總是繃緊神經的上市企業老闆難得偷閒,請遊艇秘書安排一趟五天四夜的無人島海釣之旅。他在旅程中不僅徹底放鬆身心、造訪幾處秘境,還與島上的隱藏版料理達人共享晚餐。回到陸地一見到王昱茗便直呼:「明年要再玩一次!」正由於會員的反應出奇正面,亞果醒悟,原來象徵挑戰的行程會觸發會員的冒險魂,無人島上看似克難的餐點像是另類的無菜單料理,這些與日常生活的反差體驗毋寧是客戶嚮往自由的寫照。從那次起,亞果就認真開發新路線,發想從潛水、露營、燒烤、賞仙人掌到騎電動自行車環島等可能性,同時也把有意願加入的離島業者都拉進生態系中,為所有玩家描繪「一島一飯店」的大夢。至今澎湖南方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和西嶼坪嶼,已經成為國內旅遊市場的熱門產品,再納入原有景點海洋國家公園,外加生態浮潛與立式划槳體驗行程,光是在東吉嶼就可以開出三間民宿。乍看之下,亞果意外闢出一條藍海路線,並引領同業跟隨;但事實上,這家成立才八年的新創企業,打從成立那天起所做的許多決策,幾乎都是第一次。畢竟在台灣,金字塔客群賞玩的「精品」不外乎名車、名錶、品酒等;儘管很多人都知道遊艇是我們的冠軍產業代表,卻甚少想到這也是「頂級精品」。根據 2021 年國際遊艇期刊《ShowBoats International》統計,台灣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遊艇製造大國,但是和其他產品一樣,90% 都外銷。王昱茗分析:「一來是我們對海洋懷抱敬畏心態,二來是長期海禁 2014 年才解除。(編按:戒嚴時期,不僅許多海岸被劃為軍事禁區,連搭船賞鯨都必須「報關」, 形同出國。) 主觀、客觀來說,貴為精品的遊艇因此從未出現在鑑賞之列。自力經營效益低,「揪團」打造生態系只是從無到有打造一門陌生產業的衝動,從何而來?答案是創辦人侯佑霖從小坐上舢舨出海釣魚的懷舊童年。2008 年金融海嘯過後,他接觸遊艇產業才發現,從出海、停泊到維修處處卡關,於是動念創業,2014 年與製造商嘉鴻集團執行長呂佳揚成立亞果遊艇會。侯佑霖勤走海外觀摩,也摸索出心得:國外的遊艇自有率很高,因此俱樂部僅提供交誼、停泊與代租功能,但是他既沒有客戶基礎,也沒有廣大腹地,更別提衛星廠商,因此決定一條龍的經營型態,一口氣包下入會、停泊、買賣、維修以及後端餐飲所有環節。亞果預設的自力經營方程式是先籌到資金打造基礎建設,然後招收會員,繼而透過滾人脈招攬更多會員,再將不斷成長的入會費投入擴充服務,由此慢慢壯大。以商業模式來看,確實是形成會員經濟的架構,但可想而知,「一個人的武林」有多燒錢,更可能效益不彰。舉例來說,一開始亞果沒預想到智慧化的必要性,但成長到一定規模後發現,整體服務太偏重「工人智慧」, 從安排行程、搭船出海到訂餐都是獨立環節,對客戶來說效率低下,對內部作業來說則是容易發生爭端,尤其旺季需求高漲,同一艘遊艇的黃金時段競爭激烈,反造成管理困擾。起初幾年亞果就這樣邊做、邊學、邊錯撐過來,但侯佑霖自知不是長久之計。改變的契機出現在 2018 年。他從呂佳揚口中得知,聚焦產業營運模式與聚落發展的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正在尋找合作夥伴,帶著「向專家學系統化管理 know-how 的」期待,主動找上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為亞果體檢、轉型。第一步:手把手帶顧客親近海在為期兩年的專案計畫期間,專案經理蔡宗憲規劃「轉骨三階段」, 目標是建立一個以會員經濟的生態圈。首先,讓潛在客戶感受、親近到信任海。即使台灣四面環海,但一般人往海邊跑,最多就是衝浪、浮潛之類的近岸活動。只是,一開始就載著客戶往遠海出航似乎太冒險,於是先定調由海邊娛樂做起,除了吸客力強大的煙火秀,也提供試乘體驗,搭著遊艇在港內吹風、看夕照。接著是規劃小團行程,普遍的活動是浮潛,更刺激的選項就是騎水上摩托車,主要是養大客戶的膽子,不再視海為畏途;但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隱藏一套自然的淘選機制:每次活動難度都升高一些,最終留下來就是意願堅定的玩家,他們正是目標客群。亞果的養客之道是手把手教學,延攬海軍資深的退伍士官長,熟悉海上氣候、暗礁、潮汐等所有情況,由他們帶領客戶完成取得輕型到大型動力船艇駕駛證照的訓練課程;除了國內考試,也幫助安排國際考試。慢慢的,當他們從業餘變成專業,自然就會喜歡、愛上海。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提供充足後援,讓顧客懂得玩海接著,讓目標客戶學會玩海。好比前述澎湖南方四島的路線,此外,也把台灣周遭的離島都納入規劃,而且常常一去就是七天、十天。對亞果來說,這一步的挑戰很大,因為時間拉長,服務的供應鏈就複雜,吃喝玩樂各個面向無縫接軌的難度大增。侯佑霖再次發揮創業精神,遊說會員客戶變夥伴,如同前述原本接掌家族汽車零配件事業的王紹棋就是其一。「安平夕照是台灣八景之一,好好利用的話就不只是做一門 local 生意,也很有機會國際化。」王紹棋強調,「規劃微醺之初就把『以景佐餐』當作主軸,做出一家由內到外都可以看到漂亮海域的餐廳。」如今,濱海第一排的名號已經打響,來打卡美景的遊客如織。另一家跟著亞果征戰台南安平碼頭服務的業者,是來自澎湖的吹吹風精品咖啡館,一樣是打出落地窗看海景的訴求。雖說吹吹風和微醺一樣主要是都以服務會員為主,但店長林映儒坦承散客更多,都是抱著衝一波網美店的好奇心來踩點。蔡宗憲補充,第二階段的目標就是帶進吹吹風、微醺和更多衛星支援夥伴,逐步建立完整的服務歷程和內容,算是整套遊艇服務生態圈專案的重心。整個生態圈以亞果為中心,往前端串接製造業,為它們的船艇提供出海口;往後端則是在滿足客戶體驗的前提下,從行前訂船、排程、備料、接送,到船上供餐、娛樂、清潔,再到上岸後領隊與裝備等,跨域連結衛星廠商。想打穩重點工程的基礎,數位管理是關鍵,在這個智慧型手機就是行動辦公室的年代尤然。圍繞生態系概念規劃管理平台,對外除了與衛星廠商多向溝通,也包括船體檢修、保險與驗證程序;向政府機關呈報載客資訊、檢疫結果;對內是標準化作業流程、員工訓練與會員聯繫等。第三步:顧客專業化,客製秘境行程最後一個階段是放手讓會員客戶主動提案。正如所有專業玩家一樣,一旦會員上癮,往往會走向探險秘境或蒐集私房景點的客製路線。不僅會主動設計行程、指定餐飲內容,還會規劃船上、船下活動。到了這一步,亞果其實相對淡出,可能只需負責聯絡船長與水手。倒不是說亞果就沒戲可唱,反而是更有餘裕經營新客群。精品旅遊的特色之一就是客群相對封閉、同質化高,「口碑效應」在這個圈子裡是重要的催化劑。從個別會員第一次接觸遊艇,然後開始分享、揪團,到最後買船當成另類私人招待所,這一道動態的線性發展很可能始自每一名初體驗的潛在客戶身上。亞果成立前五年從一條龍轉型建構生態圈,加上新產業的風險嚇退銀行金主,王昱茗坦承,好幾回資金幾乎燒到見底。但是商界潛規則就是危機催生轉機:2019 年 11 月二度改造商業模式,現任總經理張慶祥接位,亞果在短短兩個月內轉虧為盈。他只做兩大重要改變:原有產品、行銷策略重新定位。大體上,亞果一貫強打品牌,但是十之八九都會聯想成遊艇專賣商,打不中目標客層,因此張慶祥重新定位,著重亞果遊艇會「會員制」, 賣點是從會員管理的互動中琢磨出私密感、獨有感與尊榮感的體驗。至於行銷策略則是從原本報紙、雜誌等傳統管道,增加數位社群平台。實際手段是打出限時銷售的飢餓行銷:把入會費門檻逐年上調。單單是「年底漲價」四個字就讓亞果當年度轉虧為盈,而且至今連續三年營收成長率都是 50% 起跳。用人情味的服務,讓頂級客戶黏緊緊若看會員數,以 2019 年 12 月為分水嶺,截至 2022 年 6 月,會員從 326 位成長至超過 900 位,平均一年增加 150 位左右;會員費門檻陸續調漲至 180 萬元,而且是最低門檻!目前頂峰等級會員費 1000 萬元,有三張。預計 2023 年位於台南的第二期 1600 坪會所啟用後拉到 250 萬元。「用最精緻商品和最細膩服務,取悅最頂級客戶,博得最大商機。」這是歐洲管理顧問公司羅蘭貝格 (Roland Berger) 訂定的贏家方程式,套在亞果與夥伴共營的遊艇生態圈也適用。最精緻商品或許可以砸錢堆砌出來,但最細膩服務卻沒有制式的標準答案,在台南安平碼頭,業者一致的共識就是「人情味」。既是會員、也是業者的王紹棋觀察:「在台南,服務這件事真的是在地化,客人喜歡你把他當朋友。」王昱茗有同感:「老實說,如果要以高端的細膩服務來講,亞果還有很多要學。」但是他們都認同,提升整體服務的同時,為客人印下「這裡就像自己的家」品牌記憶點,他們的價值就是在這裡被創造出來。多元觀點:投入新興產業生態系,仰賴主事者決心台灣是全世界第四大遊艇製造國,但後端的服務市場卻是陌生產業。雖說長期以來政府與民間都不曾刻意推動、形塑這門產業,但是從無到有打造生態系不必然得從零開始。首先,「服務」的本質就是以顧客需求出發,擬定架構的思維便是以從生產鏈中選定基石者為核心,集結一批可以滿足顧客需求的相關廠商,彼此間既可獨立運作,也可互相補強,而且全體對提供的服務、市場的商機懷抱一致想望,就足以創建一個價值核心型的企業生態圈。設定亞果為基石者的思考點在於,遊艇本身就是一處可以讓顧客以自然、無痛的方式轉換場全新服務的解決方案。亞果是一座連結多方的數位平台,關鍵任務在於行銷品牌、管理會員,但終極目標是 B2C2B, 亦即由上而下管理與由下而上客製並行。在往後,導入大數據技術是成功關鍵,在客戶端圈粉、追蹤並精準行銷,在供應端則是循線壯大產業聚落與脈絡。不過,休閒娛樂產業是一門體驗驅動 (experience-driven) 的領域,整個生態系會反映生命週期的概念,時時動態演化。生態圈也有可能因應市場變化而世代交替,基石者與利基者的角色互換或取代,也可能是其中的利基者衍生出其他不同屬性的生態圈,進而繁榮壯大。最後要強調的是,新興產業中的基石者與利基者都必須體認,核心管理階層不僅是支持,更要親身參與,推動並形塑生態圈。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企劃編審。 | daily-weekly |
【跨域生態系系列專訪】國際時尚精品永續服務生態系 — 廢棄布料變時尚,精品門市永續亮點 | 一塊五彩炫麗的板子,加厚可當桌板、陳列架層板,加大可當門市裝飾板,除了功能性充滿無限想像,更特別是這塊板子摸起來十足布料感,因為它就是由廢棄衣料所製成,而且這些廢棄衣料全都來國際時尚品牌的庫存品,經由台灣製造商的巧手改造為充滿功能價值的新產品。近年來,「以廢創新」的故事正不斷在國際精品時尚界發生,主因來自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各種國際環保公約、全球宣誓,陸續祭出各項條款牽制著全球產業發展,進而促使低碳、低污染、低廢棄、3R (Recycle、Reuse、Reduce) 等關鍵字,成為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也必須通盤考量的營運目標。國際精品品牌更是如此,「其中一個原因是國際精品品牌長期背負著資源浪費的標籤,他們很想要趁勢翻轉。」工業技術研究院產品服務中心業務經理薛任慈強調,「也因此,上述關鍵字已逐漸成為品牌創造營收的必要指標。」午洋企業行銷部副總經理徐甄羚指出。除了面對環保的趨勢壓力,近年全球消費市場深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許多國際時尚精品品牌面臨庫存品愈來愈多的挑戰,且無論是庫存服飾、門市展示用廢棄物、服飾製作廢料等,未來礙於碳權規範,都無法再任意焚毀。受限於環境因素,國際精品品牌不得不積極尋找 3R 解方,也把這項難題拋給了他們的全球供應商,午洋就是其中接到挑戰的企業。成立於一九八四年,午洋是國際精品品牌的重要供應商,主營設計生產品牌門市展示用工具、層架等。近年,陸續有幾家國際品牌問午洋:「有沒有辦法可以讓廢棄物再生利用?」當拋出問題的企業愈來愈多時,午洋從中嗅出新商機,也把這樣的訊息從全球帶回台灣,「午洋揣測台灣製造業這麼厲害,也許可以找到夥伴一起來想辦法。」徐甄羚笑說。於是午洋從不同領域尋找一些不曾合作過的企業攜手創新研發,不僅建立了獨特的國際時尚精品永續服務生態系,部分開發也已經獲得國際品牌肯定,成為品牌供應鏈的示範商。邦泰複合材料公司是午洋的永續服務重要夥伴,共同承擔國際時尚精品永續服務生態系的基石者角色。成立 40 多年,邦泰是一家工程塑膠改性廠,主要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塑料改性或加強性質的技術服務,譬如在塑料中加入剛性強度、不同視覺元素等,以改變塑料原有狀態。當午洋找到邦泰時,「我們起初有點意外。」邦泰副總經理吳眉菱說,當時午洋告訴邦泰:我們要幫品牌把廢棄的碎布融入到塑膠中,再製成有功能的新產品,而且還不能融到不見布料的蹤跡。對邦泰而言,塑料改質是每天在執行的工作,都有既定方法與製程,但午洋送來的品牌廢棄衣物混合了多種布料,成分有天然棉、聚脂纖維、PP 纖維等,不同纖維擁有不同物性,卻要統統跟塑膠融合在一起,溫度、配方等都是影響成敗的關鍵。新挑戰擺在眼前,午洋負責與品牌來回溝通,邦泰則與工研院材化所合作,在工研院實驗室進行試驗工作,包括材料分析與評估、改質試驗等,薛任慈指出,因為送來的材料太複雜,內含不同材質布料,及吊牌、金屬釦等配飾,研發團隊必須不斷試驗,想盡辦法針對各種材料進行粉碎、抽絲、融合、造粒,才將廢棄衣物變成塑膠母粒。一步步研究出複合材料融入塑膠的有效方法後,他們再次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的大難題──品牌想將改性後的材料變成一個可說的故事。徐甄羚補充指出,每一個國際精品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理念,環保意識抬頭之際,品牌商便想告訴消費者:時尚不等於浪費,過季或廢棄衣物可經由回收、改質、再造,並賦予不同功能與時尚樣貌重新回到門市,因此新製成的物件還必須存在看得見的廢棄回收的痕跡,讓消費者親眼認證品牌 ESG 故事的真實性。譬如午洋、邦泰,及負責執行射出成型的富揚塑膠企業社已共同合作,運用廢棄布料融入塑膠中,設計開發出小巧的隨身置物盒、積木造型鑰匙圈等,這些產品的塑膠表面都可以看見一絲絲不同色彩的紋路,獨特又吸睛,但這不是混色效果造成,而是融入塑膠中的布料纖維所產生,被稱為「ESG 可視化」。在顧及生產效益同時,還要考量品牌識別度、時尚美感等層層要求,「真是困難重重,雖然邦泰短期需要投入較多成本,但我們相信永續材料是新發展契機。」吳眉菱指出。邦泰面對的挑戰除了追求企業永續經營,也想要創造改變。吳眉菱坦言,現在人們都認為塑膠是有害物質,但其實塑膠對人類的便利生活帶來極大貢獻,只是因為人類不當處置塑膠,讓塑膠背上污染源標籤,因此邦泰也想藉由這次合作機會為塑膠創造新價值。從效益來看,國際時尚精品永續服務生態系的兩個基石者,各自發揮不同功能,午洋主要是市場訊息提供者、轉譯者,讓生態系裡的每家企業都能清楚明白自己可以做什麼,換言之,午洋看到了機會,也知道該去找誰讓機會變成利潤;而邦泰則是主要技術供應者、生產者,也是機會變成利潤的關鍵實踐者。在生產方面,這兩個基石者底下則有兩個支撐點,由不同利基者參與其中,一邊是負責射 / 壓出加工的廠商群,譬如富揚等;另一邊負責模具打樣,譬如升逸企業等,加上負責產品設計、推廣應用等合作廠商。目前這個生態系已串接起 25 家不同領域的中小企業。譬如富揚主要負責將邦泰研發出的母粒射出製成具體物件,例如衣架、時尚造型眼鏡框、小型置物盒、積木等,談起加入生態系的機緣,富揚總經理陳建彰只笑說:「反正客戶有需求,我們就做。」殊不知一個客戶需求,曾多次造成富揚的機器當機,因為這些由廢棄衣物製成的母粒內含有多種毛料纖維,在射出過程中,有些毛料會卡在機台裡,好幾度造成機台無法正常運轉,富揚只好先拆機清潔,才能繼續生產作業,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覺得應該試一試。」陳建彰認為,企業經營要不斷追求新成長。品牌商生產需求源源不絕地湧入午洋的開發清單中,找到邦泰之後,午洋又向外擴張尋找不同合作夥伴。譬如升逸企業便創造出讓品牌驚豔的產品。升逸主要生產熱壓板,過去主要以椰子等植物性纖維為原料,研發製造各式板材運用於不同空間,在午洋的邀請下也開始為廢棄衣物找出新用途。如同邦泰、富揚,對升逸而言這也是一項新嘗試,要將不同材質的布料透過熱壓技術融合在一起變成堅硬的板材,「這是我們過去沒有想過可以做的。」升逸總經理邱奕智指出。如同前述,複合材料融合是個困難點,它必須克服溫度、膠水濃度、配方等差異因素,而且這塊板材要產生功能性就必須軟硬適中,太硬怕無法釘釘子;太軟怕碰到水或高濕氣就鬆垮,所幸邱奕智與其團隊擁有近 40 年的功力,他們一次次調整參數,歷經數月努力才成功壓出令品牌稱許的作品。當品牌不斷產生需求,午洋就必須把訊息傳回生態系,與合作夥伴再次投入改良過程,徐甄羚笑說:「我們不怕品牌提需求,這樣生態系才能生生不息地運轉。」以效益來看,目前已驚艷許多國際時尚精品大廠,已把品牌過季廢棄衣物送到台灣進行產品試驗,未來消費者走進品牌門市能感受到台灣廠商的創新技術與能量。其中,在生態系夥伴合作下,持續完成新的改質配方設計與創新產品,基石者與利基者們也持續投入自主創新與設備升級,未來可期。從解決客戶的問題出發,午洋與邦泰帶領著生態系裡的企業,把他們未曾想過、未曾做過的事,變成了一件件真實的、具功能性與時尚標準的創新產品,無形中也獲得了技術升級,未來午洋與邦泰也將化被動為主動,更積極擴展出新市場與新商機。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 林宏遠專訪整體而言,國際時尚精品永續服務生態系展現出台灣中小企業一起站上國際舞台打團體戰的氣勢,生態系裡的每家企業都掌握了部分關鍵技術,再各自從中找出可迎戰未來市場需求的能力與優勢。起初是由午洋先看到商機,也就是國際精品對永續材料的需求愈來愈高,但午洋沒有材料開發技術,卻具備了高度熱情與整合能力,於是午洋很快組織起一個團隊來對應市場需求。最特別是這個生態系有兩個基石者,且缺一不可,若沒有午洋看見機會,品牌需求就很難被正確傳達;若沒有邦泰,品牌與午洋的天馬行空想法也難以落地實現。這個生態系另一個成功點是,促使每家夥伴企業都在做過去他們不曾想過、不曾做過的產品,當這些產品開發成功,企業會跟著技術升級,也會有能力創造新產品或新市場,未來也有可能從利基者變成基石者。以態勢來看,這個生態系還處在商機剛萌芽期,充滿著不確定性,也具有無限可能性,或許生態系可直接把國際品牌方拉進來;或許可主動出擊另朝向快時尚永續服務探索,快時尚的衣物汰換率更高,更有可能需要這群幫手來為其創造新環保材料。總之,國際時尚精品永續服務生態系就是個動態演化過程,未來發展絕對值得期待。(文 / 王曉晴、照片 / 許𦱀倩) 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企劃編審。 | daily-weekly |
首屆《FOCASA馬戲藝術節》 2023 臺南初登場!連續7天臺澳法日韓等7個國家馬戲共演 | 第一屆《FOCASA 馬戲藝術節》即將於 2023 年 2 月 22 日至 28 日於臺南水交社正式登場,帶來夢想與歡笑的馬戲篷「Village-13」(簡稱 V-13) 也壯大規模,帶來更奇幻的演出與視覺享受!首屆《FOCASA 馬戲藝術節》由長年創作和推廣馬戲藝術的「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此次除了臺灣,更廣邀來自法國、澳洲、南韓、日本、香港、柬埔寨共 7 個國家地區的馬戲藝術家一起共襄盛舉,連續 7 天,30 組團隊共超過 150 場演出,超多驚奇活動等民眾來體驗!繼 2022 年《FOCASA 馬戲藝術節》在臺南水交社試營運大獲好評,開放索票即搶購一空。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進入馬戲篷一窺神秘面紗,2023 年首屆的「V-13 馬戲篷」, 不但呈現最原汁原味的環形舞臺,力邀來自不同類型、國家的精彩馬戲節目,更一口氣帶來 18 檔場次,就是要讓民眾一次看的過癮!在世界各大表演藝術評論獲得五星好評,來自法國的「Fills Monkey」, 結合打擊樂與喜劇,鼓槌所敲擊的節奏直達心臟,充滿了活力、幽默和詩意。來自澳洲的「Gravity & Other Myths 劇團」(簡稱 GOM), 結合特技體操及肢體劇場,以 7 位體操演員,給予觀眾毫無保留的極限演出,純粹、原始、狂亂,卻又精緻。更有獲 CNN Travel 讚譽為東南亞的「太陽馬戲團 Phare - The Cambodian Circus」, 演出劇碼結合現代劇場元素,富含柬埔寨歷史文化,是充滿力量及結合現代馬戲、現場作畫、音樂演出的作品。臺灣團隊的「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 將帶來兩齣不同風格的作品《嘛係人》以及《馬戲派對》, 其中《馬戲派對》於兩週前早鳥票開賣即搶購一空。另外還有由「天馬戲創作劇團」所帶來全臺首創的兒童馬戲音樂劇;結合馬戲特技、魔術、肢體喜劇的「紅鼻子馬戲團」; 另外由臺灣唯一女子特技馬戲,「創造焦點」所帶來的女馬系《#Since1994》打破力量的框架。除了期望將馬戲文化和地方特色縱橫銜接外,更透過藝術節培育馬戲產業人才,因此,今年更與全臺唯一專業培育馬戲人才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實行建教合作,將由專業師生共同創作所帶來的精彩節目。本次 V-13 馬戲篷內節目精彩多元,能滿足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喜好。V-13 馬戲篷外的 FOCASA 村莊,更包含了充滿創意馬戲遊具的 FOCASA 水果攤、極限走繩挑戰、浪漫高空體驗更有令人膽戰心驚的摩天巨輪,多項體驗展區,有得看更有得玩。而戶外的跳跳糖舞臺由來自南韓、日本、香港、柬埔寨、臺灣等 14 組團隊,帶來從早到晚不斷電的演出,搭配臺南春天的宜人氣候,就是要營造出南法「小亞維儂」的風格!相較與舞蹈、戲劇、音樂,馬戲藝術在臺灣發展歷史也扎根悠久,卻鮮為人知。然而對於臺灣許多大眾而言,對於「馬戲」的印象多存在於刻板印象。FOCA 團隊表示,在 2022 年《FOCASA 馬戲藝術節》的試營運期間,依舊有許多民眾質疑「是不是有虐待動物的馬戲團」。期望結合當代馬戲與城市風貌展現文化軟實力,將臺灣馬戲發展為國家文化品牌,除了讓國內民眾能更瞭解當代馬戲之外,今年也廣邀來自加拿大、澳洲、日、韓、柬、新加坡等國際策展人,更透過國際藝術節提升臺灣馬戲藝術家的國際能見度。10 年前,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首次代表臺灣,以「馬戲」踏上國際藝術節舞臺,當時的演出就是在馬戲篷裡,當下的感動與震撼也深深刻在一群平均年齡僅 20 歲的團員心中。當時,大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未來,我們也要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馬戲篷。」而成立 12 年來,FOCA 走訪全球超過 77 座城市,無論在法國亞維儂還是英國愛丁堡,所感受到一個藝術節為小至個人、團隊,大至一座城市、國家,所帶來的能量與效益是十分可觀,我們相信透過馬戲篷這樣移動式劇場的特質以及屬性,是能夠帶來有效的「文化商機」及「城市行銷」。亮點 1: 巨型馬戲篷再升級!讓視覺效果及觀賞體驗更升級!亮點 2: 連續 7 天,超過 150 場的演出 亮點 3:8 個特色展區,讓村莊變大了!亮點 4: 多組國際馬戲團隊共襄盛舉 亮點 5: 近 30 組藝術家帶來多元類型的演出 亮點 6: 國際交流激盪出精彩的馬戲火花 亮點 7: 打造小亞維儂藝術節風格,享受國際盛事氛圍 亮點 8: 大型戶外派對,一起運動跳舞動滋動 亮點 9: 市集擴大營業!30 攤美食就怕你吃不下 2023《FOCASA 馬戲藝術節 - FOCASACircus Festival》日期:2023/2/22 (三) ~ 2023/2/28 (二) 地點:水交社文化園區旁大草地 (臺南市南區水交社一街) 入村券一票暢玩:
馬戲篷展演售票:
官方網站:
: 來自 7 個國家地區、29 組演出團隊✧國際團隊:法國 Fills Monkey、澳洲 Gravity & Other Myths、柬埔寨 Phare, The Cambodian Circus、日本 Naoya Aoki、韓國 Circus D. Lab、香港 Wing Wing Tony✧臺灣團隊: 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天馬戲創作劇團、紅鼻子馬戲團、創造焦點、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馬戲之門、優尼客當代馬戲團、Circus CORNER C.、TSPT 臺灣走繩專業團隊、劍玉師小螺絲、Mimofatguy、水管阿民、Mario Game Time、趙敦毅、方庭良、陳萱丞、楊元慶、Mr.YES 小丑劇團、Naughty Swing 搖擺舞團、臺北室外街舞、烏尼歐卡波耶拉職業團體、小事製作、Flying Space 飛翔運動空間 | daily-weekly |
每個人都需要黑暗中的一點微光:靈感來自真實刑事案件,Disney+ 2023話題之作《台灣犯罪故事》 | 改編自真實犯罪事件的電影並不少見,尤其在好萊塢,例如非常經典的《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 1967)、至今仍是美國重大懸案的《索命黃道帶》(Zodiac, 2007) 等等。在台灣也有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1991), 就是改編自台灣青少年的真實殺人事件。 這些電影的誕生,反映了觀眾對於懸案、疑案的好奇心,同時透過導演、編劇的獨特風格,重新梳理案件脈絡,讓觀眾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對人性面進行各種層級的觀察與省思。因此成功的改編犯罪事件作品,往往可以在社會上帶來更多深入又廣泛的討論 ——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通往毀滅的道路,也可能常常由好意鋪設而成。
【靈感來自台灣真實刑案,錯綜迷離如歷其境】2023 年 1 月 4 日,Disney + 原創影集將推出重量級話題之作 ——《台灣犯罪故事》, 用最高規格的製作水準,最華麗的卡司陣容,解構最在地、令台灣人有感的真實刑案,要與觀眾一起抽絲剝繭,見識重大犯罪下人類的無可奈何與掙扎。當然,《台灣犯罪故事》除了希望與觀眾一起探究奇案背後複雜的因果關係之外,作為台灣影劇史上較為少見的、取材於真實犯罪的類型影集,更期待可以透過本劇,激起社會大眾更多對善惡、人性的體悟、思考與討論。全劇共有四個單元,風格迥異,各自以令人匪夷所思的火車出軌案外案、聞之喪膽的滅門血案、不寒而慄的校園凶殺案、與冤獄刑求案作為主題展開。但四個單元的時空背景,都同樣設定在 2000 年前後的台灣。主創團隊聰明且靈巧的以那段在經歷了千禧年的動盪不安、九二一大地震、SARS 疫情的衝擊和傷痛的歲月,加上當時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中,種種人事物的無奈、躁動的情緒,作為劇情的催化劑。想必只要是對 2000 年前後印象深刻的觀眾,感觸都會更加深刻。【金獎主創團隊攜手實力派演員,細膩演繹最複雜的人性】《台灣犯罪故事》由 Sixty Percent Productions (陸匠製作)、美國加州的 Imagine Entertainment 和台灣犢影制作跨國合作,再加上身兼好萊塢編劇與節目統籌 (Showrunner) 的 Trey Callaway 擔任劇本顧問,以美劇的「編劇室」概念建立工作系統,讓四位編劇與劇本顧問,同時都能給予各單元編劇意見。主創團隊更為了自真實刑案中取材,大規模的深入研究了台灣過去 2、30 年的重大犯罪事件,在故事情節、人物建構方面下足功夫。有了優秀的劇本加持,自然吸引到各方實力派演員加入,包括鳳小岳、林予晞、薛仕凌、施柏宇、王柏傑、李銘忠、陳以文、宋芸樺、傅孟柏、李霈瑜、蔡凡熙等人的華麗陣容一字排開,每一位演員都是一時之選。在第一單元中〈出軌〉擔任女主角的林予晞就在受訪時表示,對戲充滿了期待、興奮之情。1/4 打頭陣播出的〈出軌〉, 是由金鐘獎導演蕭力修所執導,主要演員包括鳳小岳、林予晞、薛仕凌和施柏宇。故事從檢察官與保險調查員一同勘查火車出軌案開始,隨著他們逐漸趨近案情的真相,卻沒想到案中有案 —— 驅使犯罪的動機,竟是始於人性對「愛」的需求。主要演員演技精湛不在話下,特別是林予晞與鳳小岳的上乘戲感以及絕佳默契,兩人在戲中的互動之間,散發著幾乎要溢出螢幕的化學作用,催化出一場場既壓抑又奮不顧身的情感戲,是本劇最具話題性的亮點之一。 緊接而來的是 1/11 播出的〈生死困局〉, 由《狂徒》導演洪子烜執導,主要演員有王柏傑、李銘忠等人,以一場令社會震驚、倖存者心痛的滅門血案為背景,深刻描繪執著於追尋真相而不擇手段的記者,與罪刑定讞的兇手在獄中對質,一張一弛之間成就無比精彩的對手戲。隨著劇情推展,觀眾也將漸漸隨著劇中人物一起挖開滅門血案背後的秘密,撲朔迷離的真相,是由多少血淚堆疊而成?1/18 播出的〈惡有引力〉描述發生在校園的凶殺案,由金鐘獎最佳迷你影集導演范揚仲執導,金馬影帝陳以文、宋芸樺分飾兩角主演。一位單純又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被發現陳屍校園,殘忍的血案揭露出青少年在人格形塑過程中的關鍵轉折 —— 是什麼讓本該恣意揮灑青春歡笑的少年性格轉變?而做為父親的陳以文,該如何在眾人的非議之中秉公處理,又該如何與少年曾經試著對抗的惡意素面相見?壓軸的〈黑潮之下〉, 於 1/25 播出,這是編劇徐瑞良、梁舒婷繼《誰是被害者》之後再度搭檔,由主演傅孟柏、李霈瑜、蔡凡熙主演,挑戰極具爭議性的冤獄刑求主題。故事從一場虐殺棄屍於軍營的案件開始,為了打破軍方保守作為、息事寧人的作為,劇中人物挑戰權威,一步步揭開各種未審先判、虐待刑求的黑幕。戲到痛處不由得讓人繃緊了神經,觀眾也將感受到身歷其境的巨大的壓力與挑戰。 【揭開恨的傷疤,是隱隱作痛的愛】曾執導《麻醉風暴》的金鐘獎導演蕭力修這次操刀〈出軌〉, 他在受訪時指出:「希望觀眾體驗到罪與愛的一線之隔;生存的本身就是一場風險,對愛的需求也是。也許我們不能原諒犯罪,但或許能用愛的角度,去直視犯罪真相背後的遺憾,帶給每一個人,對當下家庭和社會的變動,另一種前進的想像。」〈生死困局〉的導演洪子烜也認為:「希望觀眾可以看到主角如何從仇恨和愧疚中解脫,並選擇放下及和解,在黑暗的故事中看見一絲溫暖的情感。」犯罪粗暴的撲面而來,我們有沒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去觀察與理解背後的原因?那或許是曾經受過的傷,也有可能是說不出口的苦。觀眾將在這四個單元的旅程中,感受到愛與恨的一體兩面,善與惡的相輔相生 —— 畢竟任何人都可能犯罪,而那些鑄下大錯的人們,或許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方,也或許只是在某個迷惘的當下,少了讓他改變決定的一點點好運。身為《台灣犯罪故事》的監製,犢影制作的林秉聿表示:「《台灣犯罪故事》啟發自台灣曾發生的真實離奇懸案,然而我們不是要在這部影集裡面給予觀眾答案,而是希望能更多探討犯罪背後的人性幽暗與光明,思索在案件中每一個人的信仰、誘惑與救贖。我們企圖以更國際化的視野來述說台灣真實案件故事,製作出高質感劇集給世界各地觀眾欣賞。」同為監製,Imagine Entertainment 國際部副總裁蔡月蓉表示:「雖然題材不同、文化也有差異,但是有些主題是全球化的。」他認為,由於主創團隊的信心與實力,相信《台灣犯罪故事》的目標觀眾必定不僅限於台灣,而是可以放眼全球,踏上國際市場。《台灣犯罪故事》預計將在 2023 年 1 月 4 日開始,每週三上線一單元 (3 集), 已經迫不及待要追一波《台灣犯罪故事》的你,不妨先看看各集預告來過個癮: | daily-weekly |
給旅客的台灣小吃清單:帶外國朋友從滷肉飯開始吃起,麻辣鴨血當作進階挑戰 | 文:窩廚房 Joy'in Kitchen 台灣傳統小吃舉世聞名,從夜市小攤飯到五星級飯店都能吃到,但你知道什麼是最受外國旅客喜愛的小吃嗎?有哪些小吃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怕的地雷?窩廚房精心挑選整理出必吃指南及要小心的進階食物,下次就不用怕帶著外國朋友踩雷啦!身為台灣人,最自豪的就是聞名世界的美味小吃了,每次帶著外國朋友去品嘗各式在地庶民美食,看著他們睜大眼睛狂吃的模樣,心中真是有種說不出的驕傲感呢!台灣美食的聲名遠播,就連 CNN 都曾票選出 40 種台灣必吃小吃清單。但是先別急著帶朋友去吃,因為文化及飲食習慣的差異,還是要考量外國觀光客的接受度來推薦。若你還是擔心帶著外國朋友踩到雷,那就跟著窩編精心整理的台灣必吃美食清單,從入門級美食慢慢吃,保證絕不出錯!入門班:各國旅客一吃就愛上若是外國朋友第一次來台灣,還不確定他們對食物的接受度,以下 10 種小吃是窩編經過調查及實證後精選出外國觀光客接受度最高的美食,保證他們一吃就愛上!滷肉飯 (Braised Pork Rice) 滷汁和碎豬肉淋上白飯的滷肉飯看似普通,卻是從小吃攤到五星級飯店都會有的「國飯」, 鹹香的滷汁淋上白飯,搭配筍乾、半熟荷包蛋及各式小菜,豐富又美味,讓它受到旅客的熱烈歡迎,堪稱是台灣的國民小吃!牛肉麵 (Beef Noodles) 牛肉麵是旅客成為來台必吃的美食之一,紅燒或是清燉的湯頭搭配各家特色麵條,軟爛入味的牛腩牛筋吃起來大滿足,更別提特製獨家的辣醬酸菜了,一講就令人流口水。和滷肉飯一樣,從路邊吃到老店,每家的牛肉麵都有自己的特色,台灣各縣市都有推出牛肉麵節,選擇多到令人恨不得有三個胃。小籠包 (Dumpling) 除了旅客必吃的名店鼎泰豐,高記、點水樓,每個台灣人心中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籠包,皮薄肉汁多的美味令人魂牽夢縈,還可以順便教外國朋友小籠包的正確吃法當作聊天話題。芒果冰 (Mango Ice) 身處熱帶的台灣可說是水果天堂,芒果在許多國家都是高級到捨不得吃的水果,只有在台灣可以大口吃。而台灣的芒果冰之所以好吃,不只是因為新鮮,許多名店還會搭配不同口感甜度的芒果,吃起來有甜酸層次,再搭配煉乳及奶酪等各種配料,可說是只有在台灣才有的奢華體驗。地瓜球 (Fried Sweet Potato Ball) 地瓜球有什麼特別的?可別小看它!圓圓可愛的造型,一口咬下酥脆的外皮,地瓜香甜的滋味愈嚼愈香,不論是哪一國的旅客都很愛,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珍珠奶茶 (Bubble Tea) 經典到不知如何解釋的台灣之光,在世界各地只要打著「台灣珍珠奶茶」的招牌就會大排長龍,但是價格卻是台灣的十倍以上,所以許多旅客一到台灣就會狂喝珍珠奶茶。可以調整甜度及冰塊量的貼心是台灣獨有的貼心特色,而珍珠 QQ 的口咸對外國人來說很新奇,邊喝飲料邊嚼珍珠對他們而言更是困難,常常喝得手忙腳亂,而近來流行的黑糖珍珠也頗獲外國朋友的好評。擔仔麵 (Slack Season Danzai Noodles) 從台南的經典小吃一躍成為台灣代表性美食,小小一碗擔仔麵不僅湯鮮麵 Q, 帶有濃郁蒜香,肉燥、麵條、湯頭,配料與吃法皆大有學問,是「吃巧不吃飽」的好選擇。加熱滷味 (Anything Braised with Lantern Soy Sauce) 台灣的滷味分成兩種,一種是像小菜的冷食滷味,而加熱滷味就是把所有滷過的東西再滷一次,可以隨意挑選自己喜歡的食材,加入王子麵則是最有台灣味的定番吃法,當成正餐或點心都很適合!蚵仔煎 (Oyster Omelet) 在太白粉調製出的粉漿中加入一顆顆飽滿的蚵仔和雞蛋,煎得酥脆鹹香,每口都可以吃到山與海的滋味。蚵仔與雞蛋是許多國家都會使用的食材,所以對外國人來說很容易接受,但是料理的手法又很有台灣風情。燒餅夾油條 (Clay Oven Rolls & Fried Bread Sticks) 不論是清晨或深夜都可以輕易找到的台灣味,而且選擇多元,不論是厚薄鹹甜都各有風味,燒餅放入鐵爐裡烘烤出的淡淡焦香,夾上酥脆的油條或是滑嫩的煎蛋都美味。進階班:當作趣味挑戰別勉強身為正港的台灣人,當然覺得台灣小吃強到沒有地雷,但是卻忽略了飲食文化的差異,其實許多外國人對動物內臟或是味道強烈的食物都敬而遠之,如果可以先了解外國朋友的口味有了理解,下回招待他們去品嘗美食時,就可以避免他們留下不愉快的經驗唷!臭豆腐 (Stinky Tofu) 講到外國人最害怕的台灣小吃前幾名,臭豆腐一定榜上有名,對台灣人來說是愈臭愈好吃,但是不習慣的人很難接受這種強烈的氣味。若是外國朋友敢吃,台灣臭豆腐有炸、蒸、滷等不同類型,而炸臭豆腐搭配台式泡菜的吃法相較來說接受度較高。蚵仔麵線 (Oyster Vermicelli) 蚵仔麵線是台灣傳統小吃中非常受到歡迎的菜式,大多數蚵仔麵線店是整天營業,可以從早上一直吃到宵夜,除了蚵仔之外,還可以加大腸、肉丁,配上香菜、黑醋和蒜泥。但是對有些外國人來說,蚵仔麵線如漿糊般黏稠的口感令他們很不習慣,建議先詢問是否能接受。豬血湯 (Pork Blood Soup) 對於許多歐美及日本旅客來說,內臟類的食物是絕對不敢吃的種類,更用豬血做成的料理更是可怕 (所以很多旅客其實也不敢吃豬血糕), 但其實好吃的豬血湯非常軟嫩,毫無腥味,搭配酸菜一起熱騰騰吃下肚,全身都暖起來了!皮蛋豆腐 (Preserved Egg & Tofu) 若臭豆腐名列外國人最害怕的食物第一名,那皮蛋應讓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名。對於許多歐美旅客來說,他們認知的雞蛋就該是白色的水煮蛋或是黃色的炒蛋,而皮蛋褐綠色的外型,散發著特殊氣味,讓他們完全不敢動口。除了皮蛋之外,其實很多外國人也不敢吃滷蛋和茶葉蛋,也是相同的道理。麻辣鴨血 (Spicy Duck's Blood) 台灣人聚會最愛吃麻辣鍋,若有外國朋友來當然要帶他們去品嚐,雖然很多外國人一吃到宛如果凍般 Q 彈多汁的麻辣鴨血就深深愛上,但也很有多不敢吃血類料理的旅客,要記得尊重不同的飲食文化差異,不要強逼客人挑戰不敢吃的食物。本文經《桂冠窩廚房》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外國旅客最愛台灣小吃 一試就上癮的美食清單 | daily-weekly |
罕病「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盼回歸社會,期待的新藥是否確實送到病友手中? | 視力受損、肢體癱瘓,擔心反覆復發重創神經組織,遭受失明、失能及死亡的威脅......, 這些是全台「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的日常。過去泛視神經脊髓炎無專一用藥可使用,僅能靠類固醇、免疫抑制劑來治療,疾病隨時有復發可能,且一旦發作易遺留下不可逆之傷害。如今終於有新型的專用生物製劑可望提供精準治療,但藥物價格昂貴,施打一劑近 20 萬,一般家庭難以自費支出。可健保署卻始終未同意將其納入健保給付,這樣「明知可救,卻因無力負擔藥費,看得到但用不到」的情況,對努力不懈對抗病痛考驗可望回歸社會的病友及家屬而言,實屬一大重擊。什麼是「泛視神經脊髓炎」? 嚴重恐致失明、癱瘓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教授張國軒醫師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 (NMOSD)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機制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在泛視神經脊髓炎病人身上常見帶有 anti-AQP4 抗體,這些自體抗體會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神經組織的破壞。一旦反覆發作,將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神經組織,嚴重恐致失明、癱瘓、大小便失禁,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泛視神經脊髓炎作祟,突然發病打亂人生規劃「沒辦法,遇到了就只能面對...」37 歲的高小姐是一位家有 7 歲孩子的全職媽媽。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身體不適,卻毫不留情的打亂她的人生規劃。「一開始只是覺得頭很痛,後來左眼窩跟眼睛轉動時有疼痛感、有視野遮蔽的感覺......」沒想到至眼科就醫後,得到的卻是請她儘速到大醫院檢查的轉診單。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有視神經發炎的問題,透過急診做核磁共振並緊急安排住院打了三天的高劑量類固醇。原以為經過幾天折騰和治療後就沒事,孰料,在出院返家隔兩天後,她卻覺得視力有模糊、明顯往下降的情況。再度返回急診就醫,並從醫師口中得知,自己可能罹患了泛視神經脊髓炎......。視力受損,深陷不曉得病情能否控制好的焦慮中這時她才驚覺病情遠不如自己想像的簡單,而這一住,高小姐就在醫院住了大半個月,並在醫師評估下進行了每兩天一次的自體血漿置換。令人遺憾的是,雖然緊急進行治療處置,視力仍舊受到極大影響。「由於主傷是在左眼,除了左眼有視野遮蔽、色覺變弱的情形,左眼的視力現在更只剩 0.2 左右,右眼的話則剩下 0.5~0.7, 現在要返回原先的工作崗位更難了......」原先雙眼視力 1.0、曾任職講求精準、需高度用眼電子檢測公司的高小姐無奈的說。而這次發病不只影響人生規劃,更讓高小姐從此埋下忐忑、焦慮不安的心理。「心裡真的覺得很辛酸,不曉得病情能不能控制好的感覺真的讓人很茫然和焦慮。每天起床都會擔心自己視力是不是又變差、變模糊了?是不是又有哪個顏色看不到了,那種焦慮感真的很難受......」高小姐坦言。「自責對不起孩子」盼生物製劑納入健保,減輕生活負擔而最讓高小姐揪心的就是罹病後孩子的改變,「我的小朋友本身就是心思比較細膩的小孩,因此每當我跟他獨處時,他總是會一直注意我有沒有需要幫忙,讓他變得小心翼翼的,雖然感到窩心,但這其實不是一個 7 歲孩子這個階段該有的狀態,媽媽生病讓他好像有被迫長大的感覺,真的覺得很對不起他......」無奈的是,要控制住泛視神經脊髓炎不發病,如果服用基本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效果有限。那麼臨床上能選擇的其他治療方式,就是價格相對昂貴、需自費使用的生物製劑,昂貴的藥價對於一般家庭是一大負擔。「雖然說講錢很俗氣,但沒有錢真的就活不下去!如果泛視神經脊髓炎這個疾病會造成這麼大的反覆性傷害,政府在有餘力的狀況下,希望能夠聽到我們的心聲,讓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減輕病友的負擔,讓我們在生活上至少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平衡,並在疾病可控下有機會能重返職場、發揮生產力。」高小姐語帶期盼的說道。泛視神經脊髓炎如不定時炸彈,治療關鍵在避免疾病發作張國軒醫師指出,正因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一旦發作,恐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神經組織,嚴重恐致失明、癱瘓、大小便失禁......。因此對於病人來說每次的發作都非常恐怖,所以在臨床治療泛視神經脊髓炎病患,首要關鍵便是如何避免疾病發作,不讓病人處於如面對不定時炸彈般的長期恐懼中。雖然傳統常見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對於預防 NMOSD 發作有一些效果,但由於這些藥物每個人使用的反應不一樣,長期服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也可能會造成水腫、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也有一部分的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的復發是沒辦法以上述治療方式獲得良好控制的。但過往 NMOSD 病友受限於能使用的藥物種類不多,即便上述治療方式造成身體諸多不適或效果不理想,也只能默默承受。生物製劑有望改變命運,但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卻看得到而用不到?新型生物製劑 (單株抗體藥物) 的出現,可謂泛神經脊髓炎治療的一道曙光!張國軒醫師表示,近年剛通過台灣食藥署藥證申請的新單株抗體藥物,能夠更精準的去消滅會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神經組織破壞的抗體,來預防疾病復發。且根據臨床試驗,其使用在某些特定泛神經脊髓炎病友,兩年之內的復發率可壓低到少於 10%; 且即便是不同種類的生物製劑,至少也有 75% 的機會所以在至少兩年之內都沒有任何的發作。若同時能再避免感染、勞累、睡眠不足 / 睡眠品質不佳等泛視神經脊髓炎的可能誘發危險因子,其實是可以把復發率壓到很低的。每年大約 100 多位病友需要使用到生物製劑,並非健保無力負擔最重要的是,目前台灣的泛視神經脊髓炎病人大概有 6、700 人,而這些人也並非每一位在治療上都會使用到生物製劑。根據醫師臨床估計,當中可能會需要使用生物製劑藥物的約有 20-30% 左右,每年最多大概也就不過 100 多位,並非健保無力負擔。泛神經脊髓炎多好發在 30、40 歲,「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定的生產力青壯族群,若疾病無法有效控制,往往在工作與經濟上會漸趨弱勢。「健保的目的,就是希望不再有病人因病而貧!可是這樣的概念和理想,似乎無法讓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感受到。」張國軒醫師感嘆的說道。經濟學人評 7 國罕見疾病用藥可近性:台灣落後國際水平自 1998 年,台灣全民健保開始給付罕見疾病治療用藥後,不少罕病病友因此看見治療希望。然而,近年來在健保財源不足下,也連帶對罕藥納入健保給付造成衝擊,而這樣的結果也反映在國際評比上的低評價。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於今年 9 月 7 日公布的最新研究,評比德國、法國、英國、澳洲、日本、南韓與台灣 7 個國家的罕病診斷與醫療照護現況,分析 8 種罕病藥物在 7 個國家取得許可證,到成功給付的時間差。結果顯示,台灣被核准給付的罕藥僅 2 種,且給付耗時、平均等待 30 個月,對於罕病政策,病人的意見與影響力也相當有限。執行率極低!5 年未用罕病專款達 26 億,NMOSD 新藥絕非健保無力負擔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罕病共有 37 種病類、61 種罕病藥物。但在近 10 年申請給付的 47 款罕藥中,13 種正審查中、有 9 種藥物曾被否決,是二代健保上路前未曾出現的現象,而當中拒絕給付的最大原因,就是對健保財務衝擊太大。2022 年的罕藥專款預算 87.78 億中,罕病新藥預算雖編列了 7.68 億,但實際上只用了 1230 萬。但若以健保署公布的罕病專款每年平均執行率有 92.3%、5 年決算平均成長 10.36%; 而陳莉茵強調,那只是過去已收載給付的罕藥舊案人數,是已用藥罕病病友隨著體重、年齡增加而自然增加的藥量,事實上「罕病新藥執行幾乎是個位數字。」除此之外,根據罕病基金會統計,雖然健保相關單位屢屢表示,因為財務問題,未能給付所有的罕病患者,但事實上每年的罕病健保專款,竟然都沒有用完。自 2017 年到 2021 年,5 年間沒有用掉的總餘額更累計逾 26 億元。陳莉茵:罕見疾病是弱勢裡面的弱勢,應該是需要被照顧的無論專款或新藥預算,都仍結餘那麼多,但 13 種排隊審查的新藥卻不得其門而入。「罕見疾病是急重症裡面的急重症、弱勢裡面的弱勢。在適法性、優先性上,應該是需要被照顧的,所以健保想盡辦法不照顧罕見疾病,很令人困惑。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重大傷病的狀況之下,健保是一個醫療風險分攤的問題,而保險就是保險,不該把它當成政治任務的工具來進行管理,回到健保的本質機制才能真正幫助到需要的病患。」陳莉茵語重心長的呼籲。雖然仍為前景擔憂,但陳莉茵也不忘對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喊話,「雖然短時間內我們還未爭取到生物製劑新藥的健保給付,但我們沒有退縮、悲傷的權力,還是打起精神正面的面對,一起商議如何爭取到藥物的給付。希望大家盡可能好好照顧自己,一起爭取藥品給付能夠儘速通過。」 | daily-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