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ringclasses 12
values | title
stringlengths 4
74
| chapter1
stringlengths 0
3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7
31.4k
| chapter2
stringlengths 0
29
| chapter3
stringlengths 0
26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第九章 法律责任 |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已受理设立申请,逾期不予答复的;
(二)批准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申请的;
(三)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
(五)侵犯民办学校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第九章 法律责任 | 第六十四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举办民办学校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公安、民政或者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责令停止办学、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第十章 附则 | 第六十五条 本法所称的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
本法所称的校长包括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的主要行政负责人。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第十章 附则 | 第六十六条 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 第十章 附则 | 第六十七条 本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31日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同时废止。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1997年12月29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一条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二条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
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新闻媒介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六条 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住区的适龄公民参加献血。
现役军人献血的动员和组织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七条 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八条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条 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血站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保证血液质量。
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一条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二条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进行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四条 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五条 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制定用血计划,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按血液成份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国家鼓励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红十字会对积极参加献血和在献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采集血液的;
(二)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
(三)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十九条 血站违反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集血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献血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二十条 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二十一条 血站违反本法的规定,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造成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限期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二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献血、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第二十四条 本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1996年5月15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机关实施的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三条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四条 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五条 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七条 国家采取措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八条 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九条 国家鼓励并组织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十条 国家对在职业教育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十一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 第十二条 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 第十三条 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 第十四条 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
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 第十五条 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 第十六条 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举办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十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十九条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本行业的企业、事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职业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二十二条 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合同。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事业组织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的,应当签订委托合同。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二十三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二十四条 职业学校的设立,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
(四)有相应的经费。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二十五条 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培训的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
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二十六条 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二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规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二十九条 企业未按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将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二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对接受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适当收取学费,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减免。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国家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贷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三条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四条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五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职业教育。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保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方便。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组织、公民个人,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五章 附则 | 第三十九条 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应当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 第五章 附则 | 第四十条 本法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2003年8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19年4月23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三条 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四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五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
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未经申请人同意,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专家评审等的人员不得披露申请人提交的商业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务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申请人前述信息的,允许申请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
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任何人。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六条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九条 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一章 总 则 |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行政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一条 设定行政许可,应当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二条 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三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三)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四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五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六条 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七条 除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八条 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十九条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许可的,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设定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二十条 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应当对设定该行政许可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 第二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二条 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告。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行政机关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五条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六条 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向申请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办理行政许可,不得索取或者收受申请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 ||
行政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 第二十八条 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外,应当逐步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专业技术组织及其有关人员对所实施的检验、检测、检疫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