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0
99
| text
stringlengths 0
142k
| time
stringlengths 15
15
|
---|---|---|
非优惠利率 | ==什么是非优惠利率==
'''非优惠利率'''又称'''优惠利率加溢价''',是指银行贷款给一般[[公司]]时收取的[[利率]]。这种利率一般要高于[[优惠利率]]。通常是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百分比计算得来。
==非优惠利率的算法<ref name="a">姚晓民,赵新顺,何存花.财务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06月.</ref>==
[[银行贷款]]的利率为优惠利率另加1%,则当优惠利率为7%时,[[贷款利率]]应为8%,当优惠利率为8.5%时,贷款利率应为9.5%。
==非优惠利率与优惠利率的差距<ref name="a"/>==
非优惠利率与优惠利率之间差距的大小,取决于借款企业的信誉、借款企业与[[银行]]的往来关系以及[[贷款]]时的[[信贷市场]]状况。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利率|F]]
[[Category:货币政策工具|F]] | 20240728-144947 |
最高额贷款 | ==什么是最高额贷款<ref>李晓安,阮俊杰.信贷申办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ref>==
'''最高额贷款'''亦即'''分次放款'''。最高额贷款是指[[企业]]根据[[资金]]的[[需求]]情况,一次性地向[[商业银行]]申请一笔最高额贷款,由[[银行]]分次[[发放贷款]],其中累计的发放金额不超过这个最高额。
==参考文献==
{{reflist}}
{{stub}}
[[Category:贷款类型|Z]] | 20240728-144959 |
图案陈列法 |
== 什么是图案陈列法 ==
所谓'''图案陈列法''',是将[[商品]]进行图案陈列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商品的形状、特征、色彩,进行适当的夸张,设计成一定的使[[顾客]]感兴趣、喜欢的图案。此方法使顾客既能看到有关商品的全貌,同时,也受到艺术的感受,产生美好的印象。如袜子、鞋垫、[[鞋油]]就可以摆放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 图案陈列法的常用图案 ==
'''1、直线陈列''',把商品按大小或形状特征排成直线图案。在陈列中要注意把[[商标]]朝外,标价牌要整齐完整,字迹要清晰、明显。
'''2、曲线陈列''',适用于小件零星商品的陈列。可以摆成三角、直角、圆弧或者水纹波等各种曲线。
'''3、塔形陈列''',适用于玩具、文具和文娱用品等。既可以利用商品的实物形状(如积木),也可以用商品的包装形状(如盒装玩具);既可以是一种商品,也可以是几种商品按照一定的塔样摆起来,构成美观的立体图案。
'''4、梯形陈列''',适用于折叠整齐的床单、毛毯、衬衫、[[时装]]等[[商品]]。陈列时按照梯形逐层错叠,便于[[展示商品]]的部分花纹和图案。
'''5、构图陈列''',适用于有鲜明颜色的商品。可以利用商品的色彩摆出美丽的图案,例如大红“喜”字、“庆祝六一”等。
'''6、悬挂陈列''',适用于服装、绸缎、被面、毛巾、手绢、袜子等软件商品。比如,对整匹的呢绒、绸缎等[[纺织品]],可以通过高架挂列和褶绉技法,使其成“高空瀑布”形,充分[[展示商品]]的色泽、图案、质地。对零星手绢、袜子,可以通过折叠造型技法,折出花朵、蝴蝶等,使[[商品陈列]]出现新意。
== 相关条目 ==
*[[醒目陈列法]]
*[[重点陈列法]]
*[[连带陈列法]]
*[[裸露陈列法]]
*[[季节陈列法]]
*[[艺术陈列法]]
[[Category:商品陈列方法|T]] | 20240728-145013 |
物流设施设计 | ==什么是物流设施设计==
'''物流设施设计'''是指[[企业]]根据其系统(如[[工厂]]、[[商店]]等)应完成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对其各项设施(如设备、[[土地]]、[[建筑物]]、公用工程)以及人员、投资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物流设施设计关系到物流作业方案实现的固定设施建筑规划、设备选用和作业场所布局设计,是与相关物流服务链运作要求密切相关的领域。
==物流设施设计的内容==
主要包括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和[[信息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物流系统设计]]往往也涉及这些内容,因此,结合物流需要进行物流设施设计,也是物流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1)布置设计是对[[物流系统]]的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场地,按照物流、[[人员流]]、[[信息流]]的合理需要,进行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
(2)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路线、[[运量]]、搬运方法和设备、储存场地等做出合理安排。
(3)建筑设计是根据[[物流作业]]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空间的[[需要]],满足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要求,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
(4)公用工程设计是物流系统对热力、煤气、[[电力]]、照明、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调等公用设施进行系统、[[协调]]的设计。
(5)信息系统设计是[[供应链物流管理]]对[[信息]]及其通信传输系统进行全面设计,是共享必要信息的基本前提。
==相关条目==
*[[物流基础设施]]
[[Category:物流管理术语|W]] | 20240728-145021 |
物业使用人 | ==什么是物业使用人==
'''物业使用人'''是与[[业主]][[相关]]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物业管理]]只涉及到[[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而不涉及使用人。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业主]]购买[[商品房]]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这部分业主在购买了房屋之后就将所购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这样,物业管理关系就不仅仅涉及[[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还涉及到承租人。除此以外,[[物业]]的实际使用人还可能是尚未出售的[[公有住房]]的使用人。
'''物业使用人'''是指不具有[[物业]]的[[所有权]],但是对物业享有[[使用权]],并依照法律和合同规定能够行使物业部分权利的人。物业使用人包括承租人和实际使用[[物业]]的其他人。物业管理实务中,分清[[物业]]的所有权人和物业的使用人,明确物业的使用人不是[[业主]],这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物业管理企业]]的[[决策]],也是物业管理企业实际操作的基本要求。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中的地位<ref>谭善勇,郭立.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ref>==
(1)[[房屋租赁合同]]中的承租人在[[物业管理]]中的地位一般来讲,[[租赁合同]]中的承租人不参与物业管理活动。物业管理活动还是由对房屋享有[[所有权]]的[[业主]]参加,由[[业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在特殊情况下,承租人根据业主在[[租赁合同]]中的[[授权]],可以行使相应的[[业主权利]]。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由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双方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业主公约的有关规定。物业使用人违反本条例和业主公约的规定,有关业主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由此可见,通过合同委托参加[[物业管理]]的承租人,只代表业主行使相应由合同明示或暗示委托由承租人行使的权利,而根据法律规定参加物业管理的承租人如无法律上的相反规定或者从本质上来说不宜由非业主使用人进行表决的事项之外,在[[业主大会]]中承租人的发育权、表决权与业主相同。
(2)[[公房承租人]]在物业管理中的地位公房承租本质上区别于一般租赁合同中的承租人。从本质上来说,公房承租人对公房的占有、[[使用权]]并不单纯以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为代价。公房承租实质上是住房工资的一种表现形式。1995年建设部发布《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就是为了保障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规定了房屋租赁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当然公房承租人并不总是必然地以相当于业主的身份参加物业管理。公房承租人以业主身份参加物业管理还需要另一前提,即该公房的[[管理体制]]纳入了[[物业管理体制]],并且[[物业管理费]]由[[公房]]承租人支付。如果公房的管理依旧是旧的行政式管理,或物业管理费用仍由单位统支付,则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可能更多地还是房屋所有单位在物业管理中行使业主权利。
==物业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ref>孙晓丽,乔晓辉.房地产政策与法规.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9</ref>==
物业使用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由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业主公约的有关规定。物业使用人违反[[《物业管理条例》]]和[[业主公约]]的规定,有关业主应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物业管理|W]] | 20240728-145030 |
微观效益指标 | ==什么是微观效益指标<ref>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团结出版社,2004.5.</ref>==
'''微观效益指标'''是从[[企业]]或[[建设项目]]的角度反映投人与产出[[比例]]关系的投资效益指标,具体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评价标。
==我国政府微观效益指标的种类<ref>唐铁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04月.</ref>==
我国政府的微观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如下集中:
一是效益技术指标。产出[[质量指标]],如差错率、准时率、合格率、优秀率;社会效果测定,如缉毒效果指标中的与吸毒[[相关]]的死亡人数、吸毒人院人数指标等等;[[顾客满意度]][[指标]],如抱怨与投诉率、[[公共服务]]网点的分散程度和[[服务]]半径等等。
二是[[公共部门]][[行为]]合理化水平指标。如[[公共决策]]是否科学;民主监督是否有效;是否廉洁、勤政、高效;政府能否将政策有效运用于[[经济管理]]与调节等。
三是公共部门机关效能[[指标]]。包括是否有合理而完善的[[制度]],如[[岗位责任制]]、首长[[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能否[[依法行政]];是否推[[行政]]务公开等。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经济指标|W]] | 20240728-145050 |
混合型国际分工 | '''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 什么是混合型国际分工 ==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混合而成的国际分工方式。从一国角度看,若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参与垂直分工,又参与水平分工,即为混合性国际分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既参与[[垂直型国际分工]],又参与[[水平型国际分工]],属于混合型国际分工。
许多发达资主义国家都属于这一类型。它的同发展中国家交换产品属垂直型分工;它们之间相互交换产品属于水平型分工。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相关条目 ==
*[[国际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
[[Category:国际分工|H]] | 20240728-145056 |
施工预算 | '''施工预算(construction estimate; construction budget)'''
==什么是施工预算<ref>王爱国主编.现代实用养猪技术.农业出版社,2006.9.</ref>==
'''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内部编制的一种预算,施工预算是在[[施工图预算]]控制下,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考虑节约因素后,在施工以前编制的。它主要是计算单位[[工程施工]]用工、用料数量,以及施工机械(主要是大型机械)台班需用量等。
施工预算实质上是[[施工企业]]基层单位的成本计划文件,它指明了管理目标和方法,用作确定用工、[[用料计划]],备工备料、下达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依据。是指导施工,控制工料,实行[[经济核算]]及统计的依据。
==施工预算的编制依据<ref name=a>陈刚等编著.看范例快速学预算之暖通空调、燃气及给排水工程预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6.</ref>==
'''1.施工图及说明书'''
施工图必须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会审,并且还需有会审记录。如有设计更改,必须有设计更改图或设计更改通知。会审记录、设计更改图和设计更改通知书与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也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的依据。
'''2.经过审核批准的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书'''
施工图预算书中的许多数据可为施工预算的编制提供许多有利条件和可比数据,并且施工预算的消耗量必须受施工图预算的控制,施工预算中所计算的项目消耗量及费用绝对不能超出施工图预算,因此施工图预算书是编制施工预算的重要依据之一。施工预算的计算项目划分比施工图预算的分项[[工程项目]]划分要细,但有的工程量还是相同的(风机盘管和空气幕的安装等),为了减少重复计算,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工程量相同的计算项目,可以照抄使用。
'''3.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机械、技术组织措施、现场平面布置等内容,都是施工预算计算工程量和实物耗量的重要依据。
'''4.[[施工定额]]和有关补充定额或全国统一劳动定额和地区材料消耗定额'''
在编制施工预算时,根据施工定额所规定的建筑工程单位产品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的标准进行套用,使[[工程施工]]的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目前全国和各地区尚无统一施工定额的情况下,编制施工预算时,人工部分可执行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材料部分可执行地区颁发的《建筑安装材料消耗定额》,施工机械部分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规定的实际进场机械,按其种类、型号、台数和工期等进行计算。
'''5.其他有关费用规定'''
其他有关费用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因自然、人为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相关费用,如气候影响、停水停电、机具维修及不可预见的零星用工等引起的费用增加。企业可以通过测算这笔费用,由企业内部包干使用。该费用的计算应根据地区、本企业的规定执行。
'''6.设备材料手册及预算手册等工具书或资料'''
借助设备材料手册及预算手册等资料可以加速施工预算的编制。
==施工预算的编制方法<ref name=a/>==
编制施工预算的方法主要有[[实物法]]、实物金额法和单位估价法三种。
'''1.[[实物法]]'''
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定额,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技术措施,计算出工程量后,套用施工定额,分析汇总人工、材料数量,但不进行计价,通过实物消耗数量来反映其[[经济效果]]。
'''2.实物金额法'''
通过实物数量来计算人工费、材料费和[[直接费]]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实物法算出的人工和各种材料的消耗量,分别乘以所在地区的[[工资标准]]和材料单价,求出人工费、材料费和[[直接费]],以各项费用的多少来反映其[[经济效果]]。
'''3.单位估价法'''
根据施工图和施工定额的有关规定,结合施工技术措施,列出[[工程项目]],计算工程量,套用施工定额单价,逐项计算后汇总直接费,并分析汇总人工和主要材料消耗量,同时列出明细表,最后汇编成册。
三种编制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计价方法的不同。实物法只计算实物消耗量,运用这些实物消耗量可向施工班组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实物金额法是先分析、汇总人工和材料实物消耗量,再进行计价;单位估价法则是按[[分项工程]]分析进行计价。
以上各种方法的机械台班和机械费,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根据实际进场的机械数量计算。
==施工预算的编制步骤<ref name=a/>==
不管采用哪种编制方法,施工预算的编制一般均按以下步骤进行:
'''1.掌握工程项目现场情况,收集有关原始资料'''
编制施工预算之前,首先应掌握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现场情况,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地质、施工平面布置等有关情况,尤其是对那些关系到施工进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外界条件应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按前面所述的编制依据,将有关原始资料收集齐全,熟悉施工图纸和会审记录,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了解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熟悉施工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了解定额的项目划分、[[工作内容]]、计量单位、有关附注说明以及施工定额与[[预算定额]]的异同点。了解和掌握上述内容,是编制好施工预算的必备前提条件,也是在编制前必须要做好的基本准备工作。
'''2.列出工程项目并计算其工程量'''
列项与计算工程量,是施工预算编制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其所费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技术要求也较高,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
施工预算的工程项目,是根据已会审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方法,按施工定额项目划分和项目顺序排列的。有时为了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适应“两算”对比分析的需要,也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或流水施工的分层、分段和施工图预算的项目顺序进行排列。
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是在复核施工图预算工程量的基础上,按施工预算要求列出的。除了新增项目需要补充计算工程量外,其他可直接利用施工图预算的工程量而不必再算,但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要求,按分部、分层、分段进行划分。工程量的项目内容和计量单位,一定要与施工定额相一致,否则就无法套用定额。
'''3.查套施工定额'''
工程量计算完毕,经过汇总整理、列出工程项目,将这些工程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及工程数量逐项填入“施工预算工料分析表”后,即可查[[套定额]],将查到的定额编号与工料消耗指标,分别填入“施工预算工料分析表”的相应栏目里。
套用施工定额项目时,其定额[[工作内容]]必须与施工图纸的构造、做法相符合,所列分项工程名称、内容和计量单位必须与所套定额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计量单位完全一致。如果工程内容和定额内容不完全一致,而定额规定允许换算或可系数调整时,则应对定额进行换算后才可套用。对施工定额中的缺项,可借套其他类似定额或编制补充定额。编制的补充定额,应经权威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填写计量单位与工程数量时,注意采用定额单位及与之相对应的工程数量,这样就可以直接套用定额中的工、料消耗指标,而不必改动定额消耗指标的小数点位置,以免发生差错。填写工、料消耗指标时,人工部分应区别不同工种,材料部分应区别不同品种、规格和计量单位,分别进行填写。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便于按不同的工种和不同的材料品种、规格分别进行汇总。
'''4.工料分析'''
按上述要求将“施工预算工料分析表”上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定额单位、工程数量、定额编号、工料消耗指标等项目填写完毕后,即可进行工料分析,方法同施工图预算。
'''5.工料汇总'''
按[[分部工程]]分别将工料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总,最后再按[[单位工程]]进行汇总,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单位工程工料计划,计算直接费和进行“两算”对比。
'''6.计算直接费和其他费用'''
根据上述汇总的工料数量与现行的[[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分别计算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三者相加即为本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预算直接费。最后再根据本地区或本企业的规定计算其他有关费用。
'''7.编写编制说明'''
施工预算书的编制与整理当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需要将其整理成完整的施工预算书,作为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及[[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一份经济性文件。完整的施工预算书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封面与目录'''
(1)封面
封面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程类别、[[工程造价]]、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的[[直接工程费]]、盈亏,以及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负责人签章的位置,见图“施工预算封面”。
[[Image:施工预算封面.jpg]]
(2)目录
施工预算书主要的内容是编制说明书和有关的各种计算表格组成,编制目录时将其列上即可。
'''2.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是为了让审核和使用施工预算的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施工预算的编制过程和表中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预算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说明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说明工程性质、施工特点、工作内容、施工安装期限等。
2)编制依据。说明采用的有关施工图纸、施工定额、人工工资标准、材料价格、机械台班单价、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图纸会审记录等。
3)范围。说明所编制的施工预算的工程范围。
4)根据现场勘察资料考虑了哪些因素。
5)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采用哪些主要的技术措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
6)有哪些暂估项目和遗留项目,并说明其原因和处理办法。
7)还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以后的处理办法怎样。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计算表格'''
施工预算中用到的表格比较多,采用表格的形式,往往使得内容更集中,让人看起来更加清楚、明了。主要的表格有以下几种:
(1)工程量计算表
工程量计算表是施工预算的基础表,主要反映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工程数量、计算式等,工程量可按施工图纸和施工定额规定的项目进行计算。
(2)工料分析表
工料分析表是施工预算的基本计算用表,它直接反映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各工种不同等级的用工量及施工工程中各种材料的实际消耗量。
(3)人工汇总表
人工汇总表是编制劳动力计划及合理调配劳动力的依据。它由“工料分析表”上的人工数,按不同工种和级别分别汇总而成,见表1。
{|class=wikitable
|+'''表1 施工预算人工工日计算表'''
|序号||项目名称||人工费/元||[[人工单价]]/(元/工日)||人工工日/个
|-
|1||||||||
|-
|2||||||||
|-
|3||||||||
|-
|4||||||||
|}
(4)材料消耗量汇总表
材料消耗量汇总表是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的依据。它由“工料分析表”上的材料量按不同品种、规格,分现场用与加工厂用进行汇总而成,见表2。
{|class=wikitable
|+'''表2 材料消耗量汇总表'''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单价/元||材料费/元||备注
|-
|1||||||||||||||
|-
|2||||||||||||||
|-
|3||||||||||||||
|-
|4||||||||||||||
|}
(5)机械台班使用量汇总表
机械台班使用量汇总表是计算施工费的依据,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实际进场机械,按其种类、型号、台数、工期等计算出台班数汇总而成,见表3。
{|class=wikitable
|+'''表3 机械台班使用量汇总表'''
|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台班数||台班单价/元||材料费/元||备注
|-
|1||||||||||||
|-
|2||||||||||||
|-
|3||||||||||||
|-
|4||||||||||||
|-
|5||||||||||||
|}
(6)“两算”对比表
这是在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均完成后,对直接费中的各项目所进行的对比。施工预算还可附有拟采用的技术组织措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合理化建议等内容,以保证施工人员按这些措施进行施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施工预算作用<ref>张瑞红主编.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ref>==
(1)它是施工企业对单位工程实行[[计划管理]],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的依据。
(2)它是实行[[班组经济核算]]、考核单位用工、[[限额领料]]的依据。
(3)它是施工队向班组下达[[施工任务书]]和施工过程中检查和督促的依据。
(4)它是两算对比的依据。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项目成本管理|S]]
[[Category:预算管理|S]] | 20240728-145118 |
纳税申报方式 | ==纳税申报方式的概念==
'''纳税申报方式'''是指[[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后,在其申报期限内,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到指定[[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纳税的形式。
==纳税申报的主要方式<ref>[http://www.hnzwgk.gov.cn/XxgkNewsHtml/DA027/200803/DA027080704200803013.html 纳税申报指南.2008-03-13.]</ref>==
第一,直接申报,也称上门申报,是指[[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自行到[[税务机关]]指定的办税服务场所报送[[纳税申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报告表及有资料。
第二,[[邮寄申报]],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使用统一的[[纳税申报]]专用信封,通过邮政部门办理交寄手续,并以邮政部门收据作为申报凭据的一种申报方式。
第三,数据电文申报,也称[[电子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通过与税务机关接受办理[[纳税申报]]、代扣代缴及代收代缴税款申报的电子系统联网的电脑终端,按照规定和系统发出的指示输入申报内容,以完成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及代收代缴税款申报的方式。
第四,[[简易申报]],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的纳税人,通过以缴纳税款凭证代替申报或[[简并征期]]的一种申报方式。
==纳税申报方式的确定==
第一,申请。纳税人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采取直接申报(上门申报)以外的其他纳税申报方式的,需填写《纳税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报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纳税申报方式申请。
第二,受理、核准。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和附报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制发《[[税务事项通知书]]》通知纳税人。对不符合条件的,在《纳税申报方式申请审批表》上注明理由,退回纳税人。对未经批准的纳税人原则上按直接(上门)申报方式进行纳税申报。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税收术语|S]] | 20240728-145126 |
渠道势力策略 | == 什么是渠道势力策略 ==
渠道势力策略是指应用渠道势力来解决冲突问题。
== 渠道势力策略的方法和途径 ==
① 合理使用[[渠道权力]]减少[[渠道冲突]]。[[冲突]]往往与干预太多有关,而干预的基础是势力。因此,恰当行使势力可以有效避免冲突发生。如果把势力分成强制力和非强制力两大类,那么,使用非强制力有利于建立信任和加强合作,而使用强制力往往会导致不满,甚至冲突。因此,在势力的应用上,要慎用强制力、多用非强制力。
② 利用渠道势力预防渠道冲突。可以利用奖赏力来减少[[渠道成员]]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利用法定力来约束利益冲突,还可以利用专长力实现利益共享,利用[[感召力]]满足其他成员的心理追求。这些势力的使用都有利于防止冲突发生。
③ 渠道权化解渠道冲突。一旦冲突发生,渠道势力也可以起到化解冲突的作用。例如,在同一[[销售区域]]使用多个[[代理商]]会引起利益冲突,因此这些代理商不得不为争取相同的顾客进行激烈的竞争。这时,[[制造商]]可以运用其确定[[分销策略]]的势力来协调代理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制造商还可以通过增加功能性[[折扣]]或销售奖励等方法,行使奖赏力,化解与[[分销商]]之间的利益之争。当然,渠道成员也可以使用强制力达到化解冲突的目的。强制力的使用,最好的办法是让冲突的另一方了解到具有强制力的一方具有这种势力而又不打算使用这种势力,除非其一直用不合作的方法去对待渠道的合作关系。
== 相关条目 ==
*[[信息加强型策略]]
*[[信息保护型策略]]
[[Category:沟通方法|Q]] | 20240728-145134 |
差额管理法 | == 什么是差额管理法 ==
'''差额管理法'''又称为“敏感性缺口管理法”,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从而保证商业银行收益的稳定增长<ref name =a>鄢斗.现代商业银行资金“三性”平衡的金融工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ref>。
利率敏感性缺口指[[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利率敏感性负债]]后的差额。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重点是[[银行]]的短期净利息收入。缺口为正,[[利率]]上升时,[[净利息收入]]增加;缺口为负,利率下降时,净利息收入也增加;只有缺口的符号与利率变化量的符号相反时,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化量为负。这为商业银行在预测[[利率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协调、控制[[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利用敏感性缺口来增加[[利润]]提供了机会,同时银行也必须承担相应的[[利率风险]]。如果商业银行只是为了使资金不承担利率变化的风险,可将利率缺口调整得比较小或接近于零,这是一种保守型的缺口管理方法。积极的缺口管理方法是指银行根据自己对[[利率变化]]的预期,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争取获得更大的净利息收入,但同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ref name =a/>。
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在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联储资金、[[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差额管理法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了广泛的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之一<ref name =b>余志红.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ref>。
== 差额管理法的分类<ref name =b/> ==
1、保守型的,即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限,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
2、主动型的,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在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主动型差额管理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利率变化的方向,同时也取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程度。
== 差额管理法的评价<ref name =b/> ==
差额管理法不同于其它的[[管理方法]],它认为决定资产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利率,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确定的差额上,并根据利率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组合,从而使差额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这个角度讲,差额管理可谓是银行经营管理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差额管理法的难点和缺陷在于:
1、在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时间标准问题时,银行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规定利率敏感性的标准,这在银行实际业务经营中十分重要,但也很难确定。
2、银行能否预测利率变化的方向、大小及时间,值得不怀疑。
3、银行能否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受许多因素(如市场、制度因素等)的限制。
*资源的限制,如小的区域性银行,其资金来源有限,因而不具备灵活调节的条件。
*差额管理与[[顾客心理]]的矛盾。因为银行和[[顾客]]对利率预期的心理是完全相反的。
*调节差额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如果利率周期短,那么银行就无法改变差额。
4、银行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很难权衡,利率风险的降低可能招致更大的信用风险。
5、差额管理法忽略了利率变化对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
一般认为,[[利率风险]]有两方面:一是改变再投资利率,二是改变现有资产负债的价值(价格)。差额管理法只集中分析[[资金流量]]的变化,强调了[[再投资风险]],而未注意到利率变化对银行长期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忽略了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值(股东产权)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6、差额管理法使得银行成本提高。
综上所述,差额管理法虽非十全十美,但却更接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实际,它能够抓住沟通资产与[[负债]]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利率,以部分带动全体,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经营措施,使差额管理法更富有灵活性、准备性和严密性。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银行理论|C]] | 20240728-145148 |
差别财务报告 | '''差别财务报告(Difference Financial Reports)'''
== 什么是差别财务报告 ==
所谓差别财务报告,是指[[财务报告]]的提供者,根据不同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不同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对外披露某些使用者或使用者团体所需要的信息,使财务报告能分别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借以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差别财务报告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统一模式或框架(尽管这种模式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但在特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也符合商品生产的以需定产原则,并且由于财务报告提供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无疑会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 编制差别财务报告的必要性 ==
'''1、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从我国现有的经济环境来分析,[[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几职工团体与个人,以及其它利益关联者。他们与企业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都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但是,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会因某种因素的产生或消失而解决。因此,满足信息使用者不同需要的最简单或最直接的办法,便是提供差别财务报告。
'''2、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用性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差别财务报告的编报,起码在形式上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基本要求。
'''3、减少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以及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矛盾'''
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当他们对会计信息有不同需求时,必然会利用其影响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其结果,可能使那些能够[[直接控制]]或影响企业的使用者获得有用的会计信息,其他使用者的需求则被忽视或很少顾及,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的矛盾。而差别财务报告的编报,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从而能减少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矛盾,也能化解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的矛盾。
== 差别财务报告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
尽管为不同使用者提供的在时间上或形式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也属于差别财务报告范畴,但差别报告的主要特点则应该体现在其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内容上的差别。虽然目前对手差别财务报告问题尚未引起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但如果对差别财务报告的范围不限定在对外报告这一特定形式下,我们就可以发现,现实中已存在着一些差别财务报告形式,并且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1、对内财务报告与对外财务报告的差异'''
财务报告按其报送对象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两大类。其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企业内部的使用者与企业外部使用者的差异。一方面,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指经营者或称管理者),出于管理上的特殊需要,对财务报告的种类、格式、项目,乃至提供时间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外部使用者的要求;同时,有关法律或准则也允许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获取不同于或多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如在我国,有关[[成本]]、[[费用]]的明细资料便属于对内报告的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既不需要过细的会计信息,也不太可能适时地获取更多的会计信息。其结果,使得会计信息的内部与外部使用者在获取信息的量上是不一致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差别财务报告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对内财务报告也因使用者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就一个企业内部而言,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大体分为经营者与职工团体或个人两类。事实上,职工与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他们总希望在一个能保持长期盈利能力、可获得较高工资报酬并拥有良好福利条件的企业中工作。因而他们也需要利用财务报告,评估企业的经济地位、存在风险和发展潜力,并由此推断出提薪的可能性,进而决定是继续留用,还是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由于职工所承担的责任不同,以及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的限制,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可能与经营者完全相同,同时在获取信息的权力上也有别于经营者,从而必然形成了对内报告在经营者与职工团体或个人之间的差异。
'''3、不同信息使用者对对外财务报告的需求差异'''
在西方国家,企业对外财务报告是以[[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为核心,以其他报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手段作为补充。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基础上,也形成了类似的对外[[财务报告体系]]。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现行对外财务报告体系逐渐受到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批评,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或设想,如扩大财务报告的范围、增加[[计量属性]]、增加未来预测的信息和非货币信息,等等。这些批评与建议,表面上看是针对现行对外财务报告自身的缺陷而提出的,但其实质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人手,针对两者之间的矛盾及产生矛盾的原因,并试图使需求与供给获得平衡的产物。本文对现行对外财务报告体系与结构不作进一步的评价与分析,仅从差别财务报告角度,论证不同的外部信息需求者在会计信息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借以说明差别财务报告对不同的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言,同样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1)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投资者由于向企业提供了承担[[经营风险]]的资本,并享有[[收益权]]和剩余资源的所有权,理所当然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不可否认,现行对外财务报告的框架体系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而形成的。因为无论从所有权关系上讲,还是从法律角度来分析,投资者均享有全面、充分地掌握企业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权利,尤其是在“受托责任”的观点下,这一权力表现得尤为充分。
但是,同样是投资者,由于其投资对象、[[投资方式]]、手段和种类的不同,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乃至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这不仅表现在独资、合伙与[[股份有限公司]]这几种不同性质的企业组织形式上,而且就股份有限公司而言,[[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也是存在差异的。对于上市公司,由于[[股权]]已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股权交易又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状态,致使其投资者往往比较分散,多数股东对于公司缺乏直接的控制,因而其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只能按有关法律(如《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披露,不太可能考虑不同投资者对[[信息需求]]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信息已演变成为一种“[[公共产品]]”)。而对于非上市公司,由于投资者人数较少,投资方式直接,其对公司的控制也较为直接,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可认为是一种“私益产品”。因而在[[信息提供]]方面必然会考虑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并尽可能予以满足。
'''(2)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有别于投资者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债权人的权益一般有特定的时间界限;另一方面,债权人所关注的是企业能否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也即企业的[[偿债能力]]与即期[[支付能力]]。因而债权人不仅在信息需求量上明显少于投资者,而且在信息需求的重点上也有差异,如投资者比较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而债权人则可能更关注在其债权存续期限内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就不同的债权人而言,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短期债权人]]与[[长期债权人]],前者比较关注企业短期内的偿债能力;而后者则更需要了解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即期支付能力。又如小额债权人和大额债权人,前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或关注程度不可能过大;而后者,当其向企业提供金额巨大的贷款时,必然会向企业提出一些[[贷款条件]],其中也包括提供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甚至会在通用财务报告之外,按其要求的时间提供专门的信息。因此,企业在向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根据不同债权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在形式上或内容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
'''(3)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政府的职能部门作为社会和经济的组织与管理者,有权了解企业的各种情况,尽管其了解的方式和采用的手段不同,在信息需求量上也存在差异。具体到会计信息的需求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用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为了进行宏观管理,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多种信息,其中会计信息构成其主要信息来源。比如,为了控制、调节社会资金流向,需要企业提供资金使用与配置的信息;为了制定[[货币政策]]和调控[[投资规模]],需要银行提供[[存款]]、放款等信息;为了确立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有效程度,需要了解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净成果,从而要求企业提供收益与[[增值额]]的信息,等等。
第二,用作课征企业税收特别是[[所得税]]的依据。虽然大部分国家的[[税收]]都以财务会计信息作为征税的基本依据,但就不同[[税种]]而言,会计信息对征税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比如所得税的征收,就必须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调整。
第三,用于某些特定行业的管制。如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或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为了进行直接管理或重点管理,往往需要通过个别或专门的财务报表来满足其信息需求。
由于政府处于社会经济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往往是强制性的,企业必须按其要求予以提供。但是,除了对某些特定行业管制的需求,要求在[[通用财务报表]]之外,采用个别或专用的财务报表方式提供外,从宏观经济调控和征收税收角度来看,其需求对所有企业是基本相同的,并且通过通用财务报表方式一般是能够满足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虽然也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但其协调相对也较为容易。
'''(4)其它利益关联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从理论上讲,任何与企业有利益关联的团体和个人,都有权要求企业提供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如顾客、[[供应商]]、[[财务分析]]和咨询机构、社会公众和公共机构等。而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概念结构公告”中,立法者、金融报刊和通讯社、社会研究者、律师、[[经济学家]]等,也都被列作其它的利益关联者。并且由于这部分人构成复杂,其对企业的信息需求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比如顾客,关注的是企业长期的[[供应能力]]、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性能以及[[售后服务]]等;供应商则关心的是企业长期经营能力、信用、偿债能力等;而财务分析家更关心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经营的稳定性和结构风险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其它利益关联者的信息需求,有一些是法律或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而有些则是由企业自愿提供,如出于扩大企业或产品的社会影响,争取顾客或潜在投资者等方面的考虑,而反映企业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或对未来经营活动和盈利水平的预测等。
从以上对四个方面的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由于其所处的地位或对利益关心的角度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必然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信息使用者,也会因其与企业利益关系在质和量上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信息需求。并且不同的使用者在信息的使用方式上也存在差别,如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则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倾向于使用定性信息;有的则倾向于定量信息等。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差别财务报告存在的必要性。从西方国家对外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除了对外报送的基本财务报表之外,与此相应的财务信息揭示的附注或说明可能达十几张(页),甚至上百张(页)。表外揭示信息量的激增,固然有其产生的不同原因或背景,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现行对外财务报告的通用框架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只有靠表外揭示方式来予以弥补;同时,从合并报表揭示范围来看,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采用的是既公布母公司[[会计报表]],也公布公司集团的合并报表这种方式,这与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差异也是相联系的。此外,分部财务报告的出现和广泛采用,也是为了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
== 实施差别财务报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尽管差别财务报告对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但差别财务报告的实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均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向不同使用者报送的差别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标准是否允许存在差异?'''
如果差别财务报告仅仅是在报送时间或内容的繁简方面存在差异,无疑不会违背公认的会计原则,其操作也较为容易。但是,如果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能否被满足呢?从[[会计理论]]和实务来分析,现行的[[会计确认标准]]或方法,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使有些使用者会有一些不同的要求或特殊的确认方法,如税务部门在征收所得税税款时,其构成[[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和允许扣除项目,与会计上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也较为简单。那么,关键的问题便是计量标准的选择问题,即通常所讲的计量模式问题。由于传统财务会计是以向外界提供客观、公正的描述所依存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目标,所以[[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模式至今仍然是[[财务会计]]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会计计量模式。但是,由于[[通货膨胀]]问题的普遍存在,[[通货膨胀会计]](也称[[物价变动会计]])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建立[[通货膨胀会计]],以便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机构和企业管理人员等制定决策提供更为有用和相关的会计信息。而[[通货膨胀会计]]的运用,除[[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外,无论是[[现行成本会计]],还是[[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会计]],都必然涉及到[[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改变,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一些使用者需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信息,而另一些使用者则需要现行成本或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下的信息,差别财务报告能否分别采用不同计量模式,并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计量模式所形成的财务报告。
从我国的有关法规的规定来看,是否允许这种差别的存在并无明确的规定,尽管新修订的《会计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将“向不同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作为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之一,但其所强调的编制依据是否包含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或计量模式,并不十分明确。同时,《企业会计准则》也未涉及类似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差别财务报告在我国会计理论上很少提及,在实务中也未曾运用有关。
而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会计组织和有关机构先后发布了关于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和应用规定要求的文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公布了第6号准则《会计对物价变动的反映》和第15号准则《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会计信息》(取代第6号准则),要求各国或以补充资料或以基本报表来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但从实际运用来看,除少数国家(如阿根廷、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已将一般物价水平调整报表作为基本报表外,世界各国会计核算和报告基本还是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提供补充资料,如消除物价变动影响后重编的财务报告等。这也从事实上形成了两种不同计量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不同的使用者而言,其既可以对两种报表都关注,也可以只关注其中一种报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既为不同计量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差别财务报告(主要是对外财务报告)的运用创造了条件。因此,从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出发,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形成不同的财务报告,应该是允许的。尽管在实际运行中也许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提供者通过不同的计量模式的计量结果,达到粉饰或掩盖某些财务问题,但这并不完全是不同计量模式的运用本身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因为在单一计量模式下,这些问题同样存在,甚至更具有欺骗性。
'''2、差别财务报告的差别由谁来确定?'''
一种选择是由信息使用者来确定。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做法,也符合差别财务报告的编报目的。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有些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来实行,如政府管理机构、税务部门、银行等;而有些信息使用者(如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股东),由于其对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提供缺乏直接的控制,加上其在专业素质上存在差异或不足,因而不可能对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和内容进行确定,这就需要由有关法律、法规、准则、制度来加以确定,以保护其获取信息的权力。事实上,目前我国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便是采用了这种模式。而在西方国家,除通用的对外财务报告模式外,面向广大股东而提供的“概括性报告”或“简化的年度报告”形式,便是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理解与利用能力有限的角度来予以考虑的,其实质也是一种差别财务报告。
另一种选择是由[[信息提供者]],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的要求出发,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主动地采用差别财务报告形式向不同的信息者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必须要有配套的准则或制度加以规范或约束,否则,是很难达到编报差别财务报告所应达到的目的。同时,不同的会计信息提供者由于受企业实际情况,以及观念或素质的制约,其对差别财务报告的认识也不相同,因而对差别财务报告的选择或运用也会存在差异,这也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其加以规范或约束,以确保编制差别财务报告的目的能顺利实现。
'''3、实行差别财务报告是否应考虑或遵循“效益大于成本原则”?'''
在西方国家,效益大于成本原则作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限制条件之一,不仅在理论上得到认同,在会计实务中也被广泛运用。如果仅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看,编制差别财务报告与对外提供统一模式的财务报告相比,其信息提供的成本无疑会增加。而在效益一定的前提下,企业选择差别财务报告这种方式似乎是不合算的。但如果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其之所以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肯定会与企业存在现实或潜在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企业对其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如何,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必然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信息提供的效益上,不能仅站在信用提供者角度,而必须站在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如果你所选择的信息提供方式,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既可以增大信息的使用效益,也可以降低信息使用者采用其它方式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所需信息的成本,即使信息提供者因此而增加了[[信息成本]],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便有违[[会计目标]],同时也违背了公认的会计原则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尽管从理论上讲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都有受益和受损的可能性,但由于会计信息供需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会计信息使用者受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会计信息提供者受损的可能性。这也是在理解效益大于成本原则时应该予以充分考虑的。
当然,差别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提供,也应该考虑效益与成本这一问题。如果差别财务报告与现行统一的对外报告模式,对信息使用者的满足程度相同,或者使用者根本就无需企业提供差别财务报告,企业在编报差别财务报告时所多花的成本也就没有必要了。而事实上,差别财务报告是从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角度进行考虑的,只要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存在差异,而编制差别财务报告又能很好地解决这种需求差异问题,那么编制差别财务报告所带来的效益无疑会大于[[信息提供]]的成本。尤其是随着会计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在不同的时间,提供不同种类、不同格式、不同项目或内容,甚至是不同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就信息成本而言,已不再是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相应地,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更好地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才是会计信息提供者所必须认真考虑,并努力做到的。
== 参考文献 ==
*[1]丁时勇. 刍论差别财务报告(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年16卷6期
[[Category:财务报告|C]] | 20240728-145203 |
创业倾向 | '''创业倾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 什么是创业倾向 ==
'''创业倾向'''是有关创办新企业或在已有[[企业]]内部创造新价值、开发实施新商业概念、推进企业高速成长的倾向,它是[[创业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创业倾向也是一种能指引个体对创业行为的态度、体验和行为,进而引导个体的目标设定、交流、承诺、组织等工作的意识,它反映了[[创业者]]对创业行动及[[社会情境]]的基本假设。<ref>林嵩.创业倾向模型评述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ref>
== 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向<ref name=a>汪欣悦.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1,21</ref> ==
目前,国内外对于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类:
1.针对某个单一因素诸如性别、[[成就动机]]、家庭背景、经济情况等的直接影响进行分析。
2.针对多种因素直接作用于创业倾向且作用效果互相独立的影响进行分析。
3.针对多种因素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最终对创业倾向造成非线性叠加的影响进行分析。
根据对《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entrepreneurshiPtheory&practice》、《科学学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以及《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十年内183篇相关论文的解析,发现其研究焦点基本集中在上述三个研究方向上。国外对于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重心已经逐步由较为简单和粗糙的单因素作用分析向更全面丰富的多因素直接作用分析转移.而国内的研究则相对滞后,仍较为集中在单因寨作用的分析层面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外对于创业倾向影响因紊的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已经具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在综合考虑影响创业倾向各种因素合力作用方面,国外的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 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的内容<ref name=a/> ==
'''1.基于单因素作用的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在基于单因素的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者多力图寻找对创业积极性和创业方向选择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变量。在此过程中.许多单一因素被逐一验证和分析,如个性特征(包括个人的外倾性、经验开放性、自我功效感)、背景因素(包括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年龄、家庭结构、个人经历)(范巍,王重呜。2004),这些影响创业行为的单一变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和研究,不乏许多创造性的观点和结论。
基于不同特征样本群的实证研究是基于单因素的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的另一个热点。Langowitz、Nan,Minniti和Maria研究了影响女性创业倾向的变量因素.他们使用了来自17个国家的不同个体作为样本,结果发现主观感知变量(subjectiveperceptualvariables)对女性的创业倾向具有重大的影响。除了创业动机以外,女性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她们所受创业环境影响小于男性。
另一些研究者则在研究中引入了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如Nicos.Scott基于遗传因素在四种机理下对创业活动所起影响的研究.Wendy关于基因对创业活动影响的检验等。
'''2.基于多因素直接作用的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Aldrich和zimmerman等人曾提出,由于[[创业]]是一个受多维度因素影响的活动,因此应该在特定的环境下考查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即“合力作用”,这种综合因素考虑下会使得创业研究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从上述观点出发。许多研究者在多因素直接作用的方向亦做了许多的努力。
而Yuen—Ping.Ho.Poh—KamWong则从资金资源的获取方式入手。考察了不同资金获取渠道对创业倾向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只有非正常[[投资方式]]对创业倾向性有明显的影响,常规的、受控的[[融资方式]]虽不会降低创业的必然性,但是会削弱[[创业机会]]的捕捉力。
'''3.基于多因素互动作用下的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在研究创业倾向的过程中,有时候对各种独立因素研究得到的结果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和统一的认识。人们经过分析后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许多影响创业倾向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和作用。以外部资源和个人特质这两个因素为例,外部资源可能限制某些个人特质的发挥。而个人特质中外倾性、挑战性又会反过来决定所能获得的资源数量等。因此一些研究者在考虑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开始考查究竟有哪一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创业倾向。
Howard和Argelia首先综合考虑了先前提出的创业研究的三个独立因素:变革过程、[[创业环境]]和创业效果.并着力研究创业过程和创业环境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交互影响主观努力下的创业结果。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创业|C]] | 20240728-145214 |
吸引力法则 | '''吸引力法则(Law of Attraction),吸引定律'''
==什么是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可以简单定义为——“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当然关注的事物包括想要的和不想要,这一事物就有可能会在你的生活中占大部分。<ref>埃斯特·希克斯, 杰瑞·希克斯. 《吸引力法则》[J]. 当代电力文化, 2014(02):100.</ref>
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如果第二天有事,我们想五点起来,于是第二天即使没有闹钟我们也会在五点起床。这就是吸引力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感觉、言语以及行为制造能量,这些能量依序吸引类似的能量:负面能量吸引负面能量,正面能量吸引正面能量。从结果上看,思想对事物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做是事物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ref>慧心主.寻觅未知的自己.金城出版社,2010.05.</ref>
更广泛的说,'''吸引定律'''是当一个人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最典型的是比如会吸引具有类似思想的人,同时又被对方吸引的过程,这是一个相互吸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对另一个思想的影响。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两个具有相似心态的人会彼此吸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人在心理上[[需要]]寻求一种归宿感,从而获得五大[[需求]]之一的安全感。而能把分散的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一般被这个灵魂人物召集到一起的分散的人身上总会有这个灵魂人物的一些影子,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某种共性,正是由于这种共性,这个灵魂人物才能把人们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个团结的群体。<ref>赵光忠. 领导人格力21法则.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6.01.</ref>
==吸引力法则的发展==
“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诞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背后的精神却存在于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随着印度教对通神学的影响,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一些早期的有关通神学的文献中。1877年,“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在赫莲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的关于神秘密教的书《揭开伊西斯的面纱》(Isis Unveiled: Secrets of the Ancient Wisdom Tradition)中,而在1879年4月6日的[[《纽约时报》]]上,一篇关于在科罗拉多州淘金热中吸引财富的文章里提到了“吸引力法则”,这便是“吸引力法则”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大型的报刊媒体之上。
1906年,“新思维”的杂志编辑威廉姆·沃尔特·阿特金森(William Walker Atkinson)在他的“新思维”书籍《思维波动或思维世界的吸引力法则》(Thought Vibration or the Law of Attraction in the Thought World)一书中介绍了“吸引力法则”。
1907年,布鲁斯·麦克莱兰(Bruce MacLelland) 出版了他的《想象力带来富有》(Prosperity Through Thought Force),在书中,他对吸引力法则做了总结,并提出“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You are what you think, not what you think you are)的概念,之后,有关吸引力法则的研究层出不穷,并被贴上了诸如“[[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新思维”等各色各样的[[标签]],而这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包括有1926年出版的欧内斯特·赫尔姆斯(Ernest Holmes)所著的《心灵科学的基本思想》(The Science of Mind ),1949年雷蒙德·霍利维尔博士(Dr.Raymond Holliwell)所著的《让吸引力法则伴随工作》(Working With The Law)等等
在此之后的半世纪中,有关“吸引力法则”的研究似乎乏善可陈。20世纪90年代,杰瑞·希克斯(Jerry Hicks)和埃丝特·希克斯(Esther Hicks)出版了包括《亚伯拉罕的教义》(The Teachings of Abraham)《情绪的惊人力量》(The Astonishing Power of Emotions: Let Your Feelings Be Your Guide)在内的一系列著作,因为这些书籍的畅销,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信息和资料再次广泛被人接受。而直到2006年,一部叫做《秘密》(The Secret)的电影才真正让“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风靡了全球。
电影《秘密》在全球的广泛关注创造了同名书籍《秘密》的诞生及热销,《秘密》书籍一经出版,便横扫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各大图书排行榜,创下美国赛门.舒斯特出版史单月再版破200万本、四个月销量破500万本纪录,并荣获“诺提勒斯书奖”(Nautilus Book Award)。之后,有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书籍井喷版的出现在全球各大连锁书店以及网上连锁书店之中,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关注“吸引力法则”的热潮.......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一些国家,这股“秘密”风潮也是风起云涌,掀起了新时代新的心灵励志风潮。甚至有专业人士称这本书为“心灵励志圣经”。在大陆,本书已经由中国城市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吸引定律的故事和案例==
; 神父与音乐
在巴黎有个教堂,其中有位神父十分热爱音乐,他的歌声总是能穿透人的灵魂,让前来祷告的人感受到上帝的仁慈。后来,这位神父掌管了这个教堂,于是,很多热爱音乐的人慕名前来,后来,这些人也都当了神父,使这个教堂的唱诗班美名远扬。每到周末,教堂都挤满了来祷告的人,还有很多人站在教堂外面,远远地听他们高唱。这是神父歌声的吸引力。
; 很久没见的朋友出现
有些精神和思维学家认为地球有磁场,人也带有磁场,一个人如果他不断地去思考,不断地去研究,不断地去专注,潜意识就会发挥功能,去自动吸引他所想的人、事、物,来实现在他身上。比如很久没见的朋友,有一天你突然想起他来了。恰巧这时候接到他的电话、他的信或是和他有关的消息,甚至是突然偶遇他。事实上,这是因为脑海中潜意识在不断地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所散发出来的脑波,会自动吸引你想到的人、事、物。
; 日本首富孙正义:信念可以吸引成功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日本首富[[孙正义]]的故事,他的成长经历说明:如果我们带着信念和梦想上路,吸引力就会发生作用,成功就可能更容易到来。
孙正义两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再告诉孙正义:“你是天才,你长大以后会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在孙正义六岁的时候,他就这样跟别人做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孙正义,我长大以后会成为日本排名第一的企业家。”孙正义每一次自我介绍都加上这一句话,直到他后来成为日本首富。
当然,除了坚定的信念外,孙正义的执行力也是一流的,他给自己制定的个人蓝图:
*19岁规划人生50年蓝图。
*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
*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
*50岁之前,要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60岁之前,事业成功!
*70岁之前,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
他是这么规划的,也是这样实施的,并且最终这位后来的日本首富成功做到了。
==吸引力法则的启示==
吸引力法则并不是“魔法”,你肯定不能仅仅通过[[幻想]]就得到[[物质财富]]、实现[[个人理想]],你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但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如果你善于运用吸引力法则,那么实现你理想的未来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在生活当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富有,可是有时候虽然我们的愿望很虔诚,吸引力也没有办法让你把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吸引力法则失效了。吸引力法则的作用在于它会增加让愿望变成现实的概率,如果不懂得方法,概率就会下降。
在[[企业]]中也是如此,领导需要吸引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就要把自己塑造成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具备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而这还远远不够,[[领导]]必须要通过某种途径向外界传递自己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才能吸引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 参考文献 ==
{{reflist}}
==相关条目==
*[[磁石法则]]
[[Category:心理学|X]] | 20240728-145225 |
战略定位分析法 | == 什么是战略定位分析法 ==
'''战略定位分析法'''是指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和[[企业]]不同的[[发展战略]]来确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方法。例如,如果某个企业实施的是高技术主导型的出口外向型发展战略,那么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就必然成为该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素。<ref>马志涛.如何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企业研究》,总第267期</ref>
[[战略定位]]是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采用何种武器,以何种姿态来与竞争对手对抗,并取得成功。要结合外部环境、[[竞争者]]、[[顾客]]、[[供应商]]、企业业绩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利于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即:[[成本领先]]、别具一格、集中一点。<ref>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作者:姜娜</ref>
行业竞争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企业战略必须同行业中各[[竞争要素]]的特点及其组合相匹配。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确定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价值链分析]]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只有通过战略定位分析,将成本管理同具体的战略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应有的[[管理效果]]。
==相关条目==
*[[作业成本法]]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法]]
*[[预警分析法]]
*[[成本动因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
== 参考文献 ==
{{reflist}}
{{stub}}
[[Category:财务管理方法|Z]] | 20240728-145626 |
媒介战略 | ;媒介战略(Media Strategy)
==什么是媒介战略==
'''媒介战略'''是指根据[[广告]]的目标与对象,选择效果最佳的媒介来达到[[广告对象]]。
==媒介战略的内涵<ref>王芳智,巫壮.广告商标实用知识辞典.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ref>==
这是媒介策略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化,即如何选择媒介传播,如何运用安排等,媒介战略是实现[[广告传播]]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广告目标]]确定后,就要制订相应的媒介战略,分析媒介的目标要素,权衡利弊,选择具体的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媒介选择[[战略]]与[[广告表现]]、[[广告文稿]]密切[[相关]],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媒介战略的内容<ref>陶应虎.广告理论与策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f>==
①媒介的选择与组合:以哪些媒介为主,哪些媒介为辅;
②媒介使用的地区:配合[[产品]]的[[营销]][[需要]]进行,分重点与非重点地区;
③媒介的[[频率]]:在一年中町分为重点期和保持期,每种媒介每周或每月使用的次数安排;
④媒介的位置、版而:电台、电视台选择咧5一种传播时机最好;报刊选择什么日期、版面等;
⑤媒介预算[[分配]]:把组合媒介所需的[[费用]]进行[[预算]]。
==媒介战略的意义<ref>张金海,龚轶白,吴俐萍.广告学精品教程 广告运动策划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f>==
媒介战略是[[广告战略]]的体现。媒介战略是立足干[[企业发展]]的全局,在与[[营销目标]]和广告目标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对媒介实施通盘的统筹规划,使企业的广告传播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媒介战略是对分阶段实施的局部传播[[行为]]的规范,以使[[企业]]的局部媒介活动不致偏离广告的既有方向与目标。
媒介战略是为媒介[[活动]]制定明确的方针策略,是对[[媒介选择]]、[[媒介组合]]、传播机会、传播目标、传播效果等作出明确的、原则性的规定,[[保证]][[企业广告]]达到预定目标。
媒介战略立足干对不同[[个性]]媒介的有效运用。我国有数以百计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数以千计的报纸、杂志,数以万计的其他各种广告媒介,它们的特性各异。从传播实效而论,任何媒介都存在着某些不足,不同媒介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媒介战略旨在对媒介运作进行统筹[[规划]]、长线部署和优化组合,从而为达成广告目的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达。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广告术语|M]] | 20240728-145633 |
报表式会计信息 | ==什么是报表式会计信息<ref>樊彩霞等编著.会计学原理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ref>==
'''报表式会计信息'''是以报表形式反映[[会计信息]],主要是以规范的格式和内容来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会计信息。目前此类[[报表]]主要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通常所说的三张报表不包括利润分配表,也可以把利润分配表列为利润表的[[附表]]。以上报表的格式与内容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规定,构成了我国对外会计报表的体系,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投资人]]以及有关信息使用者分析[[企业财务]]情况的主要信息资料。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会计信息|B]]
{{小作品}} | 20240728-145650 |
品牌内涵 | '''品牌内涵(Brand Connotation)'''
== 什么是品牌内涵 ==
关于品牌的内涵有很多种说法,在《兰登书屋英语词典》(Random House En—glish Dictionary)中是如此定义[[品牌]]的:一个词、名称或符号等,尤其指[[制造商]]或商人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区别出自己产品的特色而合法注册的[[商标]],通常十分明显的展示于商品或[[广告]]中;[[品牌名称]],广为人知的一种产品或产品生产线;(非正式)在某一领域的名人或重要任务。这个定义强调品牌是一种有形物,即是一种产品、服务或商标。很明显这个定义仅仅停留在品牌的认知上,但品牌的内涵不只这些。
品牌包含了好的、坏的、糟糕的,甚至失策的方方面面,它不仅由你最好的[[产品定义]]。也由最坏的产品定义;获奖的广告或是糟糕透顶、侥幸过关的广告都定义着品牌;最优秀的雇员的成就,抑或是最差雇员闯的祸定义着品牌;服务员和顾客所喜欢的音乐也定义着品牌。品牌是一块容纳着内容、形象、瞬间感受的海绵,在[[公众]]的脑海中。品牌就成了心理学概念。
== 品牌内涵的特点 ==
1.'''品牌内涵的形成最终是由公众决定的'''
很多企业在推品牌时就会提出要倡导某个的理念,其实不管理念有多好,最终能否占据公众的心智就成了品牌成败的关键。如果[[娃哈哈]]当初要推一种年轻人喝的可乐,试想那要怎样说服消费者放弃“[[百事]]”?所幸娃哈哈选择了带有中国喜庆色彩的“[[非常可乐]]”,但要怎样才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恐怕娃哈哈还需努力。
其实也有公司没有主动为她的品牌注入内涵,而是通过其包装、说明、企业宣传及消费者使用等产生一种理念或感觉,这对某些行业当然也适用。
2.'''要在公众心中塑造或改变某种内涵非常困难'''
尽管普通消费者一般会根据其仅有的有限经验及知识会对某一品牌形成自己的认知,但他却认为那是正确的,尽管那可能会跟客观情况不一致,但“心智认知就是品牌”,消费者还是根据他自己的认知去消费。
[[日本丰田]]汽车为了抢占豪华车市场,推出了“[[Lexus]]”(凌志)品牌的豪华轿车,凌志车在品质上赢来良好口碑,而国内奔驰车在品质问题上也有过[[负面报道]],但在消费者心中,豪华车还是属于“[[奔驰]]”及“[[宝马]]”,正如电影《大腕》里疯子大亨所说:“业主个个开奔驰宝马,你要是开了个日本车就不好意思向邻居打招呼”。可见,一个品牌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某种内涵,不仅取决于公司本身的情况,还要看[[竞争对手]]是否已经先你一步。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定位]]去导入不一样的内涵。
3.'''品牌内涵代表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品牌保持持久竞争的力的保证。但品牌核心该怎么表达?应该通过品牌的内涵去铸造品牌的核心价值。针对行业产品的不同特点在结合合适的[[市场定位]],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
“飘柔”曾经被[[宝洁]]赋予“自信”的内涵,现在换成了“柔滑”,但要怎样才被公众接受?广告也许解决不了问题;而“飘影”现在则向公众传导“自信”,消费者会接受吗?
== 品牌内涵的表现 ==
(一)'''知名度'''
知名度是指某种品牌被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的程度, 或者说是这个品牌在市场上有多少人知道及知道些什么,它是一个“量”的衡量指标。高知名度是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购买的前提,相反,如果一个品牌没有知名度,不为消费者所认识和了解,那么消费者是不会把[[货币]]投向该品牌的。
(二)'''美誉度'''
美誉度是指某种品牌被社会公众信任和赞许的程度,或者说是社会公众对这个品牌是如何评价的,它是一个“质”的衡量指标。高美誉度是赢得顾客的重要条件,好的品牌都有特定的方面让消费者津津乐道而乐于[[投资]]。
(三)'''市场表现'''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通常有两个衡量指标,一是市场覆盖率,二是[[市场占有率]]。前者指品牌所辐射市场范围的大小,后者是品牌在全部同类商品销量中所占的比重。
(四)'''信誉价值'''
品牌的信誉价值是指某一品牌在某一时点(年度)上的市场竞争力。它反映该品牌所处的地位。品牌的信誉价值并不等同于交易价值,但它可以为交易价值的实现提供一个供社会认识和接受的基础,从而有助于交易价值的实现。
== 如何塑造品牌内涵 ==
1.'''内涵的确立'''
这是塑造品牌内涵的第一步,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竞争[[市场信息]],包括竞争对手品牌的内涵及被接受程度,市场上品牌分布状况,产品特点、档次等;再根据自己公司或产品特点确定合适的内涵。
在这过程中,企业应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我觉得是尽量“避免跟风原则”,道理前面已说过:改变消费者的心智非常困难。想当初“[[VOLVO]]”(沃尔沃)也曾试图想树立自己“豪华轿车”的形象,但她改变不了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认识,辛亏当时“VOLVO”的高层及时认识并纠正了这个问题。其实市场是很大的,客户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如“性能”、“豪华”、“[[性价比]]”、“经济”等。
国内牙膏市场上,“田七”通过传播“中医护理”概念打开了市场,避免了与“[[高露洁]]”和“[[佳洁士]]”的直接竞争,而是通过[[细分市场]],间接与各大品牌竞争。虽然市场上早有众多中医牙膏品牌,但都不是很强势,也没有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2.'''内涵的传播'''
一旦内涵被确定,企业就需要制定合适的方案去传播,包括时间、地点、途径、是否请明星代言、如何通过产品及包装、广告的制定等,不同的传播途径会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不一样的手段也会给人不一样的的感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品牌和产品特点及公司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切不可一味依*广告。 射虎网: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有一个很多公司时常忘记的也是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是“避免品牌内涵与产品、服务或公司形象等不符合,不统一”。我们看到,很多品牌投入了很多资金在大做广告, 却在产品的设计或研发上显得落后,甚至公司内部有违法现象,这都极大的影响了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看到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一夜成名”,花巨资去买来央视所谓的“标王”,结果呢,产品创新滞后,研发不足,渠道建设不到位,我想这样失败的案例在国内是有不少,“秦池”应该算一个吧。还有如“三株”,当其在[[中央电视台]]喊出“三株口服液,祝您身体健康”时,却有报道出来说有喝三株口服液的人出了人命。
企业因为盈利而生存,产品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需要品牌,品牌因为获得公众认可而产生价值,要怎样的品牌才会获得公众认可呢?唯有当一个品牌可以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他才会选择它。因此前面说企业倡导的内涵能否被公众接受,是由公众决定的,那公众根据什么决定呢?根据他在消费时获得的利益,反映在[[产品性能]]、包装、渠道、公司形象、内涵的地位等。所以说,内涵绝不是一句口号。
3.'''内涵的维护与创新'''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客户需求也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竞争者会在你不小心时利用你的弱点,抢走你的客户。只有不断关注并满足客户需求,才能保持的发展。
品牌内涵的维护与创新,同样来自客户的需求,如新产品、组织活动、创新营销、参与一些公益事业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要抛弃原有而塑造全新的内涵,则需要企业做各方面战略上的重新部署,同时还可能会冒一定的风险。当[[IBM]]发现PC制造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时,作出了“[[战略转型]]”,由制造转向IT服务;国内彩电大王“[[长虹]]”过去一直以“规模大、价格低”占有市场,最近,其新掌门人赵勇提出“战略转型”,以打造“在两年内成为世界三大平板电视提供商”为目标的“数字长虹”新形象,以实现其“实现从传统彩电制造商到[[信息家电]]、[[数字媒体]][[开发商]]的转型。”
[[Category:品牌术语|P]] | 20240728-145655 |
资产收益权信托 | == 什么是资产收益权信托==
'''资产收益权信托'''是指以[[资产]]的[[收益权]],即以“基础资产预售、[[销售]]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和处分所形成[[现金收入]]的[[权利]]”作为信托基础财产,并通过[[管理]]、运用、处分获得[[收益]]的方式,受调控[[政策]]的影响而产生,解决了[[开发商]]前期的[[融资]]困境。
==资产收益权信托的内容==
资产收益权信托基于[[金融业务创新]]的[[趋势]]而生,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梳理与界定。资产收益权信托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发展,而[[信托公司]]在[[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应把握适当尺度,注重交易基础的合理建构以及[[信托文件]]的合法匹配,充分考量[[司法裁判]]的视角。司法判例的产生在解决纠纷的同时亦将推动信托法律规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信托创新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发展。资产收益权信托在法律框架下[[创新]],才能[[规避风险]],越走越远。面对严格的监管政策,[[信托公司]]要把蛋糕做大,就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不断创设出新的[[信托产品]]。在传统的[[资金信托]]外,[[财产权信托]],诸如资产收益权信托、[[应收账款信托]]、[[股权收益权信托]]越来越受到信托公司的青睐。
“特定资产收益权信托产品”操作模式通常为:[[信托公司]]与融资方签订《[[特定资产收益权转让]]合同》,信托公司支付信托资金给融资方作为[[对价]],融资方则将特定资产的“[[资产收益权]]”转让给信托公司,但特定[[资产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并不转让给信托公司。
==资产收益权信托的特征==
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受托的客体也就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是[[资产]]的收益权,是一项[[财产性权利]],比如,不动产租赁权[[设定信托]]后,受托人基于和委托人的[[信托关系]]享有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请求权。
(二)作为[[信托]]的客体的资产收益权具有独立性,例如其对[[破产财团]]的排除。具体而言,受托人如果[[破产]],设定的信托资产收益权不属于[[受托人]]的[[破产财产]],[[受益人]]可以优先取回[[信托财产]]。
(三)资产收益权信托的设定具有简便性,简言之,资产收益权信托在设定的过程中,不存在[[不动产]]等[[物权]]为标的的[[信托]]的设定,[[需要]]权利变动上的公示手段的运用。比如存款人[[存款]]所获取的[[法定孳息]]设定的信托。仅仅[[需要]]在其和[[金融机构]]签订的[[存款合同]]上或者以其他的证明性文件明示[[利息]]的收取人为受托人即可。
== 相关条目 ==
*[[受益证券]]
*[[地上权信托]]
[[Category:信托种类|Z]] | 20240728-145707 |
井贤栋 | [[Image:井贤栋.jpg|left|210px|井贤栋]]
'''井贤栋——蚂蚁金服集团CEO,兼任董事长'''
== 井贤栋的简介 ==
'''井贤栋''',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EMBA,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2016年5月4日,井贤栋向母校[[明尼苏达大学]]捐赠500万美金,这也是目前该校历史上收到的来自中国单笔最大数额捐款。
== 井贤栋的人物经历 ==
在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之前,井贤栋先后任职于太古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2007年初,井贤栋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先后担任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深总监、副总裁,主要管理财务和运营工作。
2009年9月,井贤栋加入支付宝,担任[[首席财务官]]。2014年10月,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正式成立,井贤栋担任蚂蚁金服首席运营官。
2014年蚂蚁金服集团成立后出任COO(首席运营官) 。
从2015年6月起至今,井贤栋担任蚂蚁金服总裁、浙江网商银行董事长、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6年8月22日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蚂蚁金服集团总裁井贤栋接替[[陆兆禧]]出任董事,自9月1日起生效。阿里巴巴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按照阿里合伙人[[退休制度]],陆兆禧将担任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蚂蚁金服]]集团宣布,自10月16日起其董事长兼CEO[[彭蕾]]将CEO的接力棒交给总裁井贤栋。
2018年4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今天向员工发出了一封内部信宣布,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将兼任董事长一职<ref>[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409/16062398_0.shtml?_zbs_baidu_bk 马云发内部信: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 由井贤栋兼任.凤凰财经.2018.4.09]</ref>。
== 井贤栋的观点 ==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人物之一,井贤栋先生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和行业透明规范自律发展。目前井贤栋同时担任了浙江互联网金融联盟大会主席、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监事长、中国金融40人论坛(CF40)理事等职位,多次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并提出了行业规范发展的建议,对行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1)“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有三要素”'''
2016年1月,井贤栋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向全球政商领袖和媒体介绍了中国在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同时,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他也表示对于近期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跑路”现象很担忧:
“一些企业金融业务规模的增长背后有非常大的风险,包括[[期限错配]]、经营能力有限、不良资产累积等风险。”“某些企业用经营商品的方式来经营金融,一旦发生风险,会给百姓带来巨大损失。”他认为,合格的互联网金融有三条要素:第一,具有经营金融业务的技术能力;第二,合规经营,不能跨越红线;第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不能忽视金融本质,不健康增长。“有些企业用快速业绩在资本市场忽悠钱,从而增加投资为继,这种方式有很大的问号。”
'''(2)“用技术推进普惠金融”'''
2016年3月,在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 主办的2016峰会上,井贤栋发表了名为“用技术推进普惠金融”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蚂蚁金服眼中的普惠金融观。他认为,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迅速,然而实现普惠金融的愿景仍然任重道远。未来技术与大数据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关键驱动力,其中移动互联网使金融服务更易普及,是为“普”;[[云计算]]技术能够切实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是为“惠”;最后大数据亦[[可控制风险]]同时提高透明度。
对此,蚂蚁金服坚信:第一,金融服务平等,每一个人、每一个[[小微企业]]都应该获得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第二,信用体系是现今金融与商业体系的核心,我们致力于改善信用体系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第三,蚂蚁相信技术与大数据是提供平等金融服务的关键驱动力。第四,国际化对蚂蚁金服未来十分关键,[[蚂蚁模式]]未来将进入印度等[[新兴市场]],为地球上更多的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务。
[[Category:商业领袖|J]] | 20240728-145715 |
应用层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什么是应用层 ==
'''应用层'''是七层[[OSI模型]]的第七层。应用层直接和[[应用程序接口]]并提供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应用层也向表示层发出请求。
应用层是开放系统的最高层,是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其作用是在实现多个系统应用进程相互通信的同时,完成一系列业务处理所需的服务.其服务元素分为两类: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和特定应用服务元素SASE.
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它成为应用层中任何用户和任何服务元素的用户,主要为应用[[进程通信]],分布系统实现提供基本的[[控制]][[机制]];特定服务SASE则要满足一些特定服务,如文卷传送,访问管理,作业传送,银行事务,[[订单输入]]等。这些将涉及到[[虚拟终端]],作业传送与操作,文卷传送及访问管理,[[远程数据库]]访问,图形核心系统,开放系统互连管理等等。
== 应用层的软件 ==
'''1、网络感知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是指人们用于网络通信的软件程序。有些终端用户应用程序是网络感知程序,即这些程序实现应用层协议,并可直接与协议栈的较低层通信。[[电子邮件]]客户程序和 [[Web]] 浏览器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2、应用层服务'''
如何实现一个网络应用
1.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络应用体系结构;
2.根据所选的网络应用体系结构,确定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
3.确定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的端口号;
4.确定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的IP地址;
5.选择一个合适的应用层协议;
6 考虑网络应用所需的[[服务]]。
== 应用层功能特点 ==
属于应用的概念和协议发展得很快,使用面又很广泛,这给应用功能的[[标准化]]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性。比起其它层来说,应用层需要的标准最多,但也是最不成熟的一层。但随着应用层的发展,各种特定应用服务的增多,应用服务的标准化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ISO]]已制定了一些[[国际标准]](IS)和国际标准草案(DIS)。因此,通过介绍一些具有通用性的协议标准,来描述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
主要是提供网络任意端上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运输]]访问和[[管理]]
文件运输与远程文件访问是任何[[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两种应用。文件运输与远程访问所使用的技术是类似的,都可以假定文件位于文件服务器机器上,而用户是在顾客机器上并想读、写而整个或部分地运输这些文件,支持大多数现代文件服务器的关键技术是虚拟文件存储器,这是一个抽象的文件服务器。虚拟文件存储给顾客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接口和一套可执行的标准化操作。隐去了实际文件服务器的不同内部接口,使顾客只看到虚拟文件存储器的标准接口,访问和运输远地文件的应用程序,有可能不必知道各种各样不兼容的文件[[服务器]]的所有细节。
=== [[电子邮件]] ===
计算机网络上电子邮件的实现开始了人们[[通信方式]]的一场革命。电子邮件的吸引力,在于象电话一样,速度快,不要求双方都同时在场,而且还留下可供处理或多处投递的书写文电拷贝。
虽然电子邮件被认为只是文件运输的一个特例,但它有一些不为所有文件运输所共有的特殊性质。因为,[[电子邮件系统]]首先需考虑一个完善的[[人机界面]],例如写作,编辑和读取电子邮件的接口,其次要提供一个运输邮件所需的邮政管理功能,例如管理邮件表和递交通知等。此外,电子邮件与通用文件运输的另一个差别是,邮件文电是最高度[[结构]]化的文本。在许多系统中,每个文电除了它的内容外,还有大量的附加[[信息域]],这些信息域包括发送方名和地址、接收方名和地址、投寄的日期和时刻、接收复写副本的人员表、失效日期、重要性等级、安全许可性以及其它许多附加信息。
1984年CCITT制定了叫做[[MHS]](文电处理系统)的X.400建议的一系列协议。ISO试图把它们收进OSI的应用层,并叫做MOTIS(面向文电的正交换系统)。由于X.400结构的缺少,这种吸收不是很简单。1988年又修改了X.400,力争与MOTIS会聚。本章我们将介绍MHS
=== [[虚拟终端]] ===
由于种种原因,可以说终端[[标准化]]的工作已完全失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OSI方法是,定义一种虚拟终端,它实际上只是代有实际终端的抽象状态的一种抽象[[数据结构]]。这种抽象数据结构可由键盘和[[计算机]]两者操作,并把数据结构的当前状态反映在显示器上。计算机能够查询此抽象数据结构,并能改变此抽象数据结构以使得屏幕上出现输出。
=== 其它功能 ===
其它应用已经或正在标准化。在此,要介绍的是目录服务、远程作业录入、图形和信息通信。
(1)目录服务:它类似于电子电话本,提供了在网络上找人或查到可用服务地址的方法。
(2)远程作业录入:允许在一台计算机上工作的用户把作业提交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执行。
(3)图形:具有发送如工程图在远地显示和标绘的功能。
(4)信息通信: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公用[[信息服务]]。例如智能用户电报、电视图文等。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和up][2]sup]提交、并发与恢复[[CCR]] b]
随着应用层的发展,各种特定应用服务增多,当初ISO7498中定义的应用层服务已大部分划归到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中去了,而且许多应用有一定数据的共同部分,几乎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管理]]连接。为了避免每一个新的应用都要重新从头开始,[[ISO]][[决定]]把这些公共部分实行标准化。下面描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
'''(1)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提供应用连接的建立和正常或异常释放的功能。
所谓联系是指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连接;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是应用层的基本核心子集。提出以下几个ACSE原语:
*A一ASSOCIATE建立一个联系
*A一RELEASE 释放一个联系
*A一ABORT 用户发起的夭折
*A一P一ABORT 提供者发起的夭折
每一条ACSE原语与相应的表示层服务原语有一一映照关系,也即应用联系与表示连接是同时建立、同时释放的。
'''(2)托付、并发和恢复(CCR)'''
CCR的主要目的就是协调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应用联系,为基本多应用联系的[[信息处理]]任务提供一个安全和高效的环境。几乎所有的需要[[可靠性]]操作的应用都使用CCR。在CCR模型中,数据分为两大类:安全数据和常规数据,所谓安全数据是那些能经受应用失败,并且在应用联系恢复到正常后可以重新引用的数据。通常是把安全[[数据存储]]在全部[[存储介质]]中。为了保证安全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它的修改要用一些特定的规则,
例如特定的封锁[[机制]]。所谓常规数据是那些在应用联系工作期间并没有被保存在可靠存储区域的数据。例如在缓冲区或工作栈中。当应用联系受到破坏后,这些数据将不再可用。
[[Category:计算机|Y]]
[[Category:通信|Y]] | 20240728-145728 |
Iebook | [[image:Iebook logo.jpg|left|Iebook]]'''iebook电子杂志第一门户'''
'''iebook网站网址:'''http://www.iebook.cn/
== iebook简介 ==
iebook软件是飞天传媒于2005年1月正式研发推出的一款互动电子杂志平台软件,iebook以影音互动方式的全新[[数字内容]]为表现形式,集数码杂志发行、派送、自动下载、分类、阅读、数据反馈等功能于一身。iebook现有注册用户近200万,并保持每日30万以上的[[活跃用户]],iebook杂志总下载数超过1000万,iebook是最具规模的互动电子发行平台。
iebook中的“i”代表6“i”:创意=[[品牌]]+差异+人性+震撼+互动+国际的[[品牌内涵]]。 Iebook的创新,也已吸引各[[广告主]]的青睐,开始利用iebook全新媒体形式做全面的[[广告投放]]。不仅如此,随着电信[[3G时代]]的来临,行动内容市场和相关应用将急速发展。iebook还将致力于开发完全符合3G规格的互动内容和传输模式,提供电信加值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内容需求,与内容业者携手全面迎接 3G时代。iebook多种创新合作模式,创造了新的[[产业价值链]],为各种合作在iebook平台上实现成为可能,将引领互联网上一个新的潮流。
自上线之初,iebook便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iebook将音频、视频、交互性能等数字内容表现形式,毫不吝啬地通过电子杂志呈现在[[网民]]面前,彻底颠覆了平面杂志的阅读习惯!iebook2.8软件的推出,在界面人性化、软件稳定性、内容丰富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iebook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软件,一方面,iebook2.8将软件概念弱化,安装阅读软件、注册登陆、杂志下载,简单的3个步骤即可享受电子杂志带来的视听乐趣,减少用户在使用中的进入步骤;另一方面,iebook实现了网站与软件的互通,用户可直接通过软件实现杂志的下载、阅读以及订阅,使用户在不经意间通过iebook软件强大的功能实现阅读。
iebook软件所带来的这一互动的杂志表现形式已经吸引了众多传统媒体的关注。iebook平台于2005年1月推出中国第一本时尚女性电子杂志《ishow秀》――一本阅读女性态度的杂志,集合视、听等多媒体娱乐信息,为不拘泥于无聊生活的活力族群,提供波音级的流行音乐资讯以及娱乐潮流精髓大补贴!《ishow秀》影音互动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美容[[产品信息]]和美容方式传递给用户,帮助女性树立最健康的美丽新概念。iebook平台上现有杂志已经超过二十余大类,涉及时尚服装、娱乐生活、IT数码、动漫游戏、体育竞技等众多内容,其发行量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传统媒体[[增长速度]]。
== iebook超级精灵2011 ==
适合专业的电子杂志制作公司、广告设计型、网络营销型[[公司]]或者个人使用。完全免费,直接生成单独EXE文件或者直接上传SWF在线杂志直接浏览。耳目一新的操作界面,简约设计风格,突出软件界面空间的利用。类似视窗系统的操作界面风格更切合用户习惯,让用户操作简单易学,迅速掌握使用。
iebook第一门户免费发布的国内顶级的专业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的同时提供上千上万套电子杂志素材、电子杂志模版免费下载,功能实用,运行流畅。超强、超炫、超专业;简易、简洁、不简单。
Iebook超级精灵2011,首创组合式电子杂志模板,可以对组合模版随意进行位置拖动、放大、缩小、旋转、复制、粘贴、[[超链接]]等等操作。让制作者有更大创意发挥空间。
iebook超级精灵是全球第一家融入互联网终端、手机移动终端和数字电视终端三维整合传播体系的专业电子杂志(商刊、画册)制作推广系统。革命性采用国际前沿的构件化设计理念,整合电子杂志的制作工序,将部分相似工序进行构件化设计,使得软件使用者可重复使用、高效率合成标准化的电子杂志;同时软件中建立构件化模版库,自带多套精美Flash动画模版及Flash页面特效,软件使用者通过更改图文、视频即可实现页面设计,自由组合、呈现良好制作效果;操作简单方便,可协助软件使用者轻松制作出集高清视频、音频、Flash动画、图文等多媒体效果于一体的电子杂志(商刊、画册)。
ie视窗系统的操作界面风格更切合用户习惯,,让用户操作简单易学,迅速掌握使用。适合专业广告、设计及网络制作公司或者企业个人使用。开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直接生成四种传播版本,独立EXE文件或者直接web在线版本直接浏览。生成的杂志不需要任何阅读器或插件就可直接观看——打开ie看book!已成为电子杂志业的风向标。
[[category:软件|I]] | 20240728-145735 |
台式POP广告 | == 什么是台式POP广告 ==
'''台式POP广告'''是一种小型化的可以[[展示商品]]和陈列商品为主要目的的广告形式,一般放置于[[柜台]]上或配合展会使用,为消费者提供近距离接触商品和试用商品的机会<ref name =a>出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课件).《促销广告设计》[M].第三章 POP立体广告设计 第三节 POP广告项目设计</ref>。
== 台式POP广告的特点<ref name =a/> ==
'''1、'''台式POP广告一般以陈列商品为主,配合形象品牌和象征图形等内容。
'''2、'''台式POP广告较多采用透空式形态和开放式形态,有利于充分的[[展示商品]],在各种材料和制作工艺中,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选择。
== 相关条目 ==
*[[POP小型展示卡]]
*[[悬挂POP广告]]
*[[落地POP广告]]
*[[包装POP广告]]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广告形式|T]] | 20240728-145745 |
循环经济场 | == 什么是循环经济场 ==
'''循环经济场'''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各种[[经济体]]的[[竞争]][[协作]],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而实现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关系]]。循环经济场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场元的放大,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范围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及知识经济效应。
== 循环经济场的结构和作用原理<ref>刘焱.黄悦.李宝山.基于循环经济场的矿业城市发展模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6)</ref> ==
循环经济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和循环实现[[资源]]的节约化、废物的减量化,以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循环经济场是将循环经济这种[[发展模式]],立体化地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个规划之中,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原则而建构的一种场域。循环经济场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各种经济体的竞争协作,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而实现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关系。循环经济场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场元的放大,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范围经济效应、速度经济效应及知识经济效应。
; 1.场元
处于循环经济场之中并构成循环经济场的元素称为场元。场元作为循环经济场的最小基本单元,包范围很广,如人员、[[资金]]、设备、[[专利技术]]、[[产品]]、[[分销渠道]]、[[品牌]]、[[智力资源]]、生产技能、[[管理]]经验、[[原材料]]物资,至位置场所、城市本身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场元的外延和内涵均得到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意义下无法成为场元的要素逐渐转化为不可忽视的循环经济对象。
; 2.基核
基核又称场心、场源,是循环经济场的形成基础。在任何一个循环经济场的形成过程中,首先要有基核,才能吸引和聚集各种场元,从而形成循环经济场。循环经济场的本质是一种非平衡非线性的自组织系统,通过涨落实现演化发展。循环经济场中的涨落与场元本身的运动,基核与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 3.联结键
循环经济场中,场元与场元之间、场元与基核之间的关系是用联结键来表示和反映的。联结键是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和[[桥梁]],包含着吸引和排斥的关系,二者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元素间的协同效果。这种协同效果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是循环经济场活力的真正来源。
; 4.场线
将若干场元联结而成的一组关系称为场线。在循环经济场之内,一方面是指各种[[经济]]单元依一定的经济关系而组成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是指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互有联结关系的场元可以是相同领域的,也可以是跨领域的。场线是由场元的相互作用而构成,本身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场线与基核也会发生关联影响,这种多向式的相互关系正是循环经济场的复杂性所在。
; 5.基核、场元与场线的作用关系
(1)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场元的本质就是一种要素,可将其视为集合中的一个数,即一个点。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为点与点的相互作用。尽管循环经济场中的场元的个数及种类繁多,但抽象为点之间的关系后,只需考察任意两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可以揭示所有场元的一般作用机理。假设A,B为循环经济场中的2个场元,将其作用关系视为点与点之间的交互关系,则二者的作用[[模型]]为
<math>F_e = f(x_A , x_B)</math>
式中:<math>F_e</math>为场元A与B的作用力度;<math>x_A , x_B</math>分别为A,B的自身素质(如实力、能量等);f为非线性函数关系。可见,场元之间会发生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作用关系,即在同一个场内的[[企业]]存在着既相互竞争(排斥),又相互依赖(吸引)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企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也是循环经济场作用机理的一种表现形式。
(2)场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根场线都是由众多的场元所组成,场线内包含了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联结键的作用下,场元联结成场线后,其性质发生变化。循环经济场的本质是一类混沌系统,混沌系统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存在非线性的交互作用。循环经济场中这种非线性的交互作用会反映在场线之间,场线之间的运动变化是非线性的。这里,场线指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产业链,产业链也是[[经济系统]]中比较有[[秩序]]的集合,在各种产业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交叉的局面。尽管每一个循环经济场中场线不只一个;但只要考察任意两根场线的作用关系,就可以了解全部场线的作用状况。同样道理,调整整个循环经济场也可以通过调整场线———产业链实现。假设循环经济场中的2根场线为<math>l_1 , l_2</math>,则二者的作用关系可表示为
<math>F_p = F(F_{l_1},F_{l_2})</math>
式中:<math>F_p</math>为场线的作用力度;<math>F_{l_1},F_{l_2}</math>分别为场线<math>l_1 , l_2</math>的整体作用力度;F为非线性函数关系。设<math>l_1 , l_2</math>的场元数目分别为n,m,则
<math>F_{l_1} = f(x_1 , x_2 , \cdots , x_n)</math>,
<math>F_{l_2} = f(y_1 , y_2 , \cdots , y_m)</math>。
(3)基核与场元、场线的交互作用。基核与场元、场线之间的联系是循环经济场的主要作用方式。循环经济场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取决于基核与场元、场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的程度(或称锢合度)。一方面,场元、场线的能量输送给基核,使基核不断积聚能量;另一方面,基核又不断向各个场元、场线发散能量,使它得到优化升级,产生更多的循环经济能。循环经济场的运作正是在这2个过程的交互反馈、双向[[激励]]之中进行的。因此,推进循环经济场的完善与升级,关键在于促进基核、场元、场线之间的协同与竞争关系,只有这样,循环经济场的运作机能才能实现动态最优化。
场元之间、场线之间的作用状况最终要通过它们与基核的相互影响而反映出来。一般情况下,它是循环经济场结构和功能有序化的支配参量,锢合度好,场的有序性就高;锢合度差,场的有序性就低。锢合度本身又会受到其他外[[变量]]的影响,这些外变量可称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场中的纵向作用力和横向作用力。基核与场元、场线的作用关系实际上最终也表现在这2种作用力变量上。假设循环经济空间Z有n根场线,m层场轨,<math>F_Z</math>为处于Z中位势(i,j)的元素A的循环经济动力。力是矢量,因而可将其分解为纵向作用力<math>F_V</math>和横向作用力<math>F_H</math>,由此可得出整个循环经济场的作用力:
<math>F_Z = \sum_{i=1}^n \sum_{j=1}^m(F_{V_{i , j}} , F_{H_{i , j}})</math>
当FZ较弱时,循环经济场的运行趋于无序,集成场显得较松散;当<math>F_Z</math>较强时。循环经济场趋于有序,整个场态也变得更加紧密、规则。如果<math>F_Z</math>趋向于2个极端,则循环经济场将演变为2类性质不同的状态,即:
[[Image:循环经济场公式.png]]
当<math>F_Z</math>趋于0时,循环经济场的锢合度也为0,循环经济场已不存在,而是蜕化成一种初始的混沌状态。当<math>F_Z</math>趋于最大化(A)时,循环经济场的锢合度将达到最高,此时的循环经济场己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实体,这个实体形成更高层次循环经济场的基核。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经济术语|X]] | 20240728-145804 |
平面商标 | == 什么是平面商标 ==
平面商标是一种的最基本的商标形态,包括文字、图形或文字和图形的组合。
文字做[[商标]]的范围很广,可以是中国文字也可以是外国文字。[[文字商标]]可臆造词汇,如“[[柯达]]”、 “[[施乐]]”、“[[尼康]]”,也选用由普通词汇,如“[[苹果]]”、“绿叶”等。从这一点上说,[[文字商标]]分为[[臆造商标]]、[[暗示商标]]、[[描述性商标]]。文字中的姓氏、地名、字母、数字作为商标使用会受到一些限制,除非经过使用特定化,且不妨碍他人正常使用,否则难以作为[[商标注册]]和使用。
图形的取材范围非常广泛,可由几何图形、想象物的图形等创造性题材或者动物、植物、日月星辰等自然题材为基础而设计的图案所构成。[[图形商标]]形象生动、立意明朗,不仅具有识别作用还可使人赏心悦目。但图形商标不便于呼叫,因而被单独使用者日益减少,多为与文字相结合构成[[组合商标]]。
{{stub}}
[[Category:商标类型|P]] | 20240728-145811 |
伊利诺伊大学 | [[image:伊利诺依大学.jpg|left|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伊利诺伊大学(总校)网站:http://www.uillinois.edu/ 英文
== 伊利诺伊大学的历史 ==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从殖民地时期继承的学院式教育已经适应社会经济的进步,开始呼吁举办实用的工业和[[农业教育]]。 1857年,伊利诺伊学院的乔纳桑·特纳教授联合佛蒙特州的众议员贾斯廷·莫里尔在国会提出由联邦政府赠地开办农业与机械学院的议案。议案在国会得到了通过,但是为布坎南总统所否决。1861年,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林肯成为美国总统。12月,莫里尔再次提出同样内容的议案。国会通过后,1862年经林肯总统签署,正式生效。这就是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莫里尔法案”。
《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由国会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数目,以每位议员3万英亩的份额,向各州赠与公用土地,作为支持创办一所农业和机械学院的基金或经费。根据这项法案,1863年2月,伊利诺伊州得到了48万英亩的土地,并于1867年在厄波纳、钱宾建立了伊利诺伊工业大学。1885年,在学生和校友的强烈要求下,学校才改名为“伊利诺伊大学”。大学的首任校长为约翰·密尔顿·格利高里。学校于1868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当时仅有50名学生,两名教授。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初期,学校已经得到各州的赞扬,声誉传遍了全美。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二十世纪仍是美国,也是该校的大发展时期。1946年在芝加哥的旧海军码头设立一所[[初级学院]],学校得到进一步的扩展。1900年,全校学生人数为2300名。到1947年,注册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5500人。
[[Image:Illinoisemblem.png|伊利诺伊大学校徽|right|thumb]]
出于学校发展的考虑,伊利诺伊大学先后于1896年和1897年将位于芝加哥的独立的药学院和内外科学院收归门下;1901年又合并了芝加哥的哥伦比亚牙医学院。1913年,这三个学院正式成为伊利诺伊大学在芝加哥的卫生科学中心。通过此举使学校的系科设置趋向于完整。后来学校又分别在1953年和 1963年建立了护理学院和联合保健学院。这两所学院连同卫生科学中心于1965年成为伊利诺伊大学医学中心。
1961年,旧海军码头的初级学院增设四年制本科课程,1965年搬迁至芝加哥市中心,成为伊利诺伊大学的芝加哥环区分校。1982年该分校与医学中心合并成为[[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1995年7月1日,位于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的州立桑格蒙大学(Sangamon State University)成为伊利诺伊大学的第三所分校——斯普林菲尔德分校,从而形成今天的伊利诺伊大学。
经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伊利诺伊大学已经是全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位居全国公立大学的前五位;能提供150多个领域的4000多门课程;每年授予 15000个学位。其图书馆初创时仅有644本书,如今拥有1700多万册图书资料,成为美国第三大大学图书馆,仅次于[[哈佛]]和[[耶鲁]]。此外,学校还拥有一个机场、433英亩森林保留地、占地1765英亩的阿勒顿(Allerton)公园。此外,学校还有自然史博物馆、世界传统文化博物馆以及一个美术馆和一个表演艺术中心等其他设施。
== 伊利诺伊大学概况 ==
[[Image:伊利诺依大学校园.jpg|thumb|伊利诺伊大学校园一角]]
在美国芝加哥市以南 130 英里的地方,有两个风景优美的静谧小城。两城比邻而居,中间只隔着一条莱特街,街东为厄波纳(Urbana),街西为钱宾(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就创办于此,现为伊利诺伊大学厄波纳 - 钱宾分校所在地。
'''建校时间''':1867年。
'''校园面积''':厄波纳 - 钱宾分校的校园面积为1472英亩。
'''学生人数''':三分校共有学生约66000人,另外每年有继续教育学生约17000 人,其中厄波纳 - 钱宾分校有36303人 ( 本科生27452人,研究生 8851人) ;芝加哥分校有学生25000人。
'''教职工人数''':三分校共有约教师5100人,总雇员约23000人,其中厄波纳 - 钱宾分校有教师1925人,其中教授905人,副教授565人;其他人员 8000人;芝加哥分校有11000名教职工。
'''师生比例''':约为1∶13。
'''学科数目''':约250个,其中厄波纳 - 钱宾分校有150左右的专业。
'''优秀学科''':工程、计算机、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建筑、护理学、教育学、[[会计学]]等。
'''学校经费来源''':三分校年预算约20亿[[美元]]。1999年,厄波纳 - 钱宾分校经费10.39亿美元,其中州资金占26.7%,联邦补助和拨款占18.6%,来自附属企业经费占27.2% ,学费收入占18.7% 。
'''[[诺贝尔奖]]获奖人次''':一共有15人获奖。校友10人次,学校教师8人次,其中重复计算2人,一名教师2次获奖。
'''学校网址''': 总校 [http://www.uillinois.edu]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厄波纳-钱宾分校]] [http://www.uiuc.edu]
芝加哥分校 [http://www.uic.edu]
斯普林菲尔德分校 [http://www.uis.edu]
== 伊利诺伊大学的办学宗旨 ==
从建校开始直到现在,伊利诺伊大学一直保持着一种为整个伊利诺伊州服务的精神。伊利诺伊大学一直声称,“伊利诺伊大学属于全体伊利诺伊人民”,“一所大学,三所分校,一个历史目标:为公众服务”。学校从建校开始延用至今的校训和校徽也可以说明问题。伊利诺伊大学的校徽上铭刻着是“学习、劳动”的校训以及耕地的犁与打铁的锤子和铁砧。我们可以想象一所大学的校徽上刻着犁、锤子、铁砧的深刻涵义。
伊利诺伊大学的这种“为公众服务”的精神来自于赠地学院为劳动阶级服务的初衷。建校伊始,校长格利高里就根据赠地学院的倡导者特纳的意见办学。他认为,伊利诺伊大学应该向劳动阶级提供免费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学校既要重视[[智力开发]],又要重视实践教育,把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运用其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且,他还提出,学校应该承担起教学、科研和为公众服务三项任务。
根据这种办学思想,格利高里在筹集资金购置图书和教学设备的同时,建立农场和工厂供学生实习之用。在冬季,学校利用假期开始短训班,向全州各地的农民传授农业、园艺和果树栽培技术,深受欢迎。1870年,学校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程讨论班和实验站;1876年,又建立了美国最早的农业实验站,为美国农业,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种植作出了贡献。
格利高里离校之后,学校仍然保留为公众服务的传统,而且随着学校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服务活动的形式和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1888年,在国会拨款的资助下,伊利诺伊大学将农业实验站办到了全州各地;1914年,农学院又开展农业协作推广服务。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扎根于基层,在全州一百多个地方设点,实验和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学校至今还保留着3000英亩农场和隶属于农学院的2382英亩试验田,以实验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农作物新品种。
十九世纪末期,伊利诺伊大学开办了暑期学校,推广教育。1892年学校开办了暑期班,培训中学教师,主要讲授教育学课程。同时,学校又组织了以教授为主的学校推广会,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到六十年代,[[继续教育]]的内容已经扩展到计算机这样的新兴学科,以满足业余学习者和中学教师更新知识的需要;如今每年有约17000名继续教育的学生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高级学位。上述活动推动了[[社区教育]],对[[社区建设]]起了积极作用。今天这仍然是伊利诺伊大学为公众服务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也利用自己的馆藏为需要的公众服务。图书馆积极地参与伊利诺伊图书馆情报网,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它向周围的城镇居民出借图书、杂志和其他资料,这使之成为了伊利诺伊州图书馆资料的最大出借者。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为公众服务,伊利诺伊大学在机构设置和学科的建设上也顺应社会和公众的要求。1973年,大学校本部设立了公众服务办公室 (现改名为继续教育和公众服务办公室),负责协调全州范围的继续教育和公众服务规划;1974年,在芝加哥环区分校成立简·阿达姆斯社会工作学院,扩大了社会工作课程的教育和研究范围;随着美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又于1978年设立了老年学研究中心,加强对老年问题的研究。今天,伴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伊利诺伊大学正在建设“UI在线”(UI-Online),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加强三个分校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项公众提供网上课程,进行远程教育。
在为公众服务方面,伊利诺伊大学的校长也不甘人后。从首任校长格利高里到现任校长詹姆斯·斯图克尔都是这方面的表率。格利高里首倡为公众服务的精神。二战之后,随着军人的大批复员,美国国会通过了《退伍军人法案》保证退伍兵进入大学学习,从而导致大学人满为患。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校长亚瑟·克兹·维拉尔德以身作则,让出一些住房,在自己家里安置了两户退伍军人。现任校长斯图克尔曾在两年之中行程45000英里,亲自拜会校友、公司和社区领导以及传播媒体,以了解他们对学校的要求和看法。他本想得到一些反面意见,但是听到却是一片赞誉之声。
校长亲自拜访校友表面学校对校友的重视,这是伊利诺伊大学对一贯传统。校友是以前学校的学生、现在的公众,是特殊的公众。他们是学校与社区和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伊利诺伊大学不仅让校友进入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评议会,而且在1910年10月18日举行了第一次校友“返校节”。这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以后发展成为全国各大学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这时,校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母校,表达他们对母校的忠诚。学校里会举行各种表演和体育比赛;各学生团体也积极参与,招待他们的前辈。返校节促进了校友之间的团结,密切了校友与学校的关系,也使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这也增强了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校友关心学校的兴衰荣辱,自觉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伊利诺伊大学提供的服务和对校友的关心也给学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由于学校的各种努力,不仅校友为母校的发展而慷慨解囊,一些社会人士也向学校积极捐赠。1946年,罗伯特·阿勒顿将位于厄波纳约26英里处的一座庄园,连同由1500英亩原始森林组成的公园赠送给伊利诺伊大学。1989年校友阿诺德·贝克曼夫妇捐资5000万美元兴建了贝克曼高科技研究中心。数年之前,伊利诺伊大学基金会举办了一次募捐运动,原计划募集1亿美元,由于人们的踊跃捐款,实际筹得2亿美元的款项。这些捐款极大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使许多贫寒子弟得以进入大学学习,也使伊利诺伊大学的建校先贤的愿望得以实现。如今大学的[[捐赠基金]]已经从1991年的19500万美元发展到1998年的66530万美元。1999年,学校预算中私人捐款为9150万美元占预算总额的8.8%。
[[Category:美国大学|Y]] | 20240728-145844 |
冷藏仓库 | '''冷藏仓库(Refrigerated Warehouse)'''
==什么是冷藏仓库==
'''冷藏仓库'''是指通过机械制冷方式,使仓库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储存]][[食品]]、工业原料、生物制品和药品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货物的[[仓库]]。<ref>真虹,张婕姝.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与实务 第二版.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7</ref>狭义上说,温度保持在0℃~10℃范围内叫冷藏仓库,温度控制在0℃以下的叫冷冻仓库。
==冷藏仓库的类型<ref name="冷藏仓库">高均.仓储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ref>==
冷藏仓库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和'''综合性冷库'''。
(1)生产性冷库是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类冷库被设在企业内部,以[[储存]][[半成品]]或[[成品]]。如肉类加工厂内或药品制造厂内的冷库便属于此类。生产性冷库只对产品作短期储存,[[储存]]的产品一般零进整出,[[仓库]]的规模根据[[生产能力]]以及运输能力来确定。
(2)分配性冷库处于货物的流通领域,是为保持已经冷却或冻结货物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而设置,其功能是保持[[市场供应]]的连续性和长期储备的需要。这类冷库一般建在大中型城市、[[交通枢纽]]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分配I生冷库储存量较大,货物以整进零出的方式通过[[仓库]],但在交通枢纽处的货物则以整进整出方式出入冷库。
(3)综合性冷库则是将生产性与分配性融为一体,连接产品的生产和货物的[[流通]]。由于这一特点,综合性冷库的容量往往较大,货物进出较为频繁。这类冷库用于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货物储存。
根据冷库规模的大小,冷藏仓库可分为大型冷库(储量在5000t以上)、中型冷库(储量在500~5000t)和小型冷库(储量小于500t)。
==冷藏仓库的构成<ref name="冷藏仓库"/>==
冷藏仓库一般由冷冻间、冷却货物冷藏间、冷冻库房、分发间以及货物传输设备、压缩机房、配电房、制冰间和氨库等组成。
'''1)冷冻间'''
冷冻间是对进入冷库的商品进行冷冻加工的场所。货物在进入冷藏或者冷冻库房以前,应先在冷冻间进行冷冻处理,使货物均匀降温至预定的温度,否则,当货物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直接进入冷藏或冷冻库会产生雾气,影响库房的结构。对于冷藏货物,一般降至2~4℃,冷冻货物则迅速降至一20℃使货物冻结。为了使货物合理冷冻,在冷冻间应将货物分散存放,以使其均匀降温。由于预冷作业只是短期的[[作业]],货物不[[堆垛]],一般处于较高的搬运活性状态,多数直接放置在搬运设备上,如放置在推车上或[[托盘]]上。
为便于维修,冷冻间一般在库外单独设立。
'''2)冷藏间'''
冷却货物冷藏间是温度保持在0℃左右的冷藏库,用于储存冷却保存的[[商品]]。货物经预冷后,达到均匀的保藏温度时送入冷藏库堆码存放,或者少量货物直接送入冷藏间冷藏。因为冷藏品特别是果菜类货品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不允许有较大的波动,所以冷藏间还需要进行持续的冷处理。冷藏间一般采用风冷式制冷。为防止货垛内升温,保持货物间新鲜空气的流通,冷藏间一般采用列垛的方式[[堆码]]。另外,还需要安装换气装置,以满足货物呼吸的要求。
'''3)冷冻库房'''
冷冻库房是温度控制在-18℃左右,相对湿度在95%~98%之间的冷藏库,这类冷藏库房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经过预冷的货物。货物经预冷后,转入冷冻库房堆码存放。货堆一般较小,以降低内部温度。货垛底部采用货板或托盘垫高,一般不与地面接触。它用于存储冻结货物,储存时间较长,在冷冻库房内部需保持微风速循环,以减少含水货物于缩损耗。
'''4)分发间'''
冷库由于低温不便于货物分拣、成组、计量、检验等人工作业,此外为了控制冷冻库和冷藏库的温度、湿度,减少冷量耗损,需要尽量缩短开门时间和次数,以免造成库内温度波动太大,因此货物出库时应迅速地将货物从冷藏或冷冻库移到分发间,在分发间进行作业,从分发间装运。分发间尽管温度也低,但其直接向库外作业,温度波动较大,因而分发间不能存放货物。
'''5)传输设备'''
货物传输设备用于货物在冷库内的位移,垂直位移主要用电梯,水平位移主要用皮带输送机。货物传输设备的数量应根据冷藏仓库的[[货物吞吐量]]以及货物周转频率确定。
'''6)其他设施'''
压缩机房是冷库的制冷动力中心,一般为单层建筑。由于机房内温度较高,故机房应选在自然通风较好的位置,以确保压缩机运行安全。配电间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及时扩散。
制冰间的设施一般有制冰池、溶冰池、提冰设备等。当快速制冰时,则可采用专门的[[成套设备]]。
冷冻库内温度一般控制在-4~-8℃,库内墙壁及柱子需要有防护,以防冰块对其撞击。
==冷藏仓库的商品养护<ref>徐武,王瑛.采购与仓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ref>==
'''1)库房的使用'''
为确保冷冻、冷藏能充分发挥作用,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储藏货物的质量,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库房管理小组,并且[[责任]]到人。冷库必须注重防水、防潮、防热及防漏冷。为此,要防止库内积水,严禁库内带水作业;对库内的冰、霜、水应及时清除;没有经过冻结处理的热货不能直接进入低温冷库;冷库门应有专人管理,以防冷气外漏。当冷库房暂时空库时,对冻结间和低温冷藏间应保持库温在-5℃以下,而对保温较高的冷却间应在融点温度以下,以防受潮滴水。
要合理利用仓容,改进货物的堆存方式,在地面承载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堆存能力,但货堆必须整齐,以便于货物进出和检查。在冻结间内堆存的货物与库顶排管的距离应为0.2米,而冷却间内货物与吊顶冷风机的间距应为0.31米,货物距墙上排管外测距离应有0.4米。库内要留有便于操作、确保安全的通道。
'''2)货物的储存'''
冷库要特别注意保证库内存储货物的质量,对于含水货物应减少干耗,对于食用品应做好卫生检疫。冷库应设专职的卫生检疫人员,对出入库货物进行检验,在库内应做到无污染、无霉菌、无异味、无鼠害、无冰霜。
当将货物从冻结间转入冻结货物冷藏间时,货物温度不应高于冷藏间温度3℃,要严格控制库内温、湿度的变化,例如,冻结货物冷藏间一昼夜温差不得大于1℃,冷却货物冷藏间的温差不超过0.5℃。
对于腐烂的货物、受污染的货物及其他不符合卫生要求包装的[[食品]],在入库前需经过挑选、除污、整理和包装后方可[[储存]]。
要注意库内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患传染病者须及时调离与冷藏货物发生接触的岗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仓库类型|L]] | 20240728-145851 |
住房分配 | == 住房分配的概述 ==
住房分配指对[[房屋使用权]]的分配。是房屋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房]]一般应做到:
(1)发扬[[民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住房分配方案应交群众讨论,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在我国目前住房紧张的情况下,应首先照顾到无房户、危房户、低于当地平均居住水平的拥挤户、严重不便户、落实政策需要住房的职工。
(3)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工作的原则,应考虑到职务、贡献(如劳动模范等),工龄和人口等条件的不同并应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如[[知识分子]]政策、干部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等)。
(4)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发扬民主,坚持执行房屋分配的有关规定,不个人批条子,不搞特殊化。房管工作人员要大公无私、不徇私情。
==住房分配的主要方法<ref>王延长.现代科研后勤管理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年03月第1版.</ref>==
目前,各地的住房分配标准很不统一,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单位往往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住房分配的[[组织保证]]措施。如建立分房委员会,由基层组织推举办事公正,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担任委员,有组织有领导地负责制订住房分配原则,传达群众意见,详议和审查分房方案等工作。这对于发扬民主实行群众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住房分配一般采用:(1)民主分房法。将待分配的房屋数量、分配条件交给群众,采取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组织批准,张榜公布的方法。(2)积分分配法。将职务([[职称]]、级别)分、工龄分、人口分、奖励分等累计起来做为分房的依据,按照积分多少,确定分配次序。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建筑|Z]] | 20240728-145917 |
行政组织结构 | ==什么是行政组织结构==
'''所谓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性<ref name="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学》中国地质大学网络课程,第二篇 行政组织实体,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ref>==
人、目标、权责这三者的最初结合,就是[[职位]]。职位,就是根据工作目标的[[需要]],具有一定权力和相应责任的工作岗位,它由[[行政组织]]的个体成员充任。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行政组织的整体框架皆由行政组织的各种职位排列组合而成,由它组合形成一个单位、部门、层级、整个国家行政系统这四个层次的行政组织结构。现将其如何具体排列组合为四个层次分述如下。
'''第一个层次是由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和细胞,即职位——工作人员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行政]]工作单位'''。
经过有机排列组合后的工作人员已不是单纯的个人,而是充当由其工作目标、责任和权力所决定的特定角色,他在该工作单位的分工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转化成职位了。职位就包含了这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权力,及其在工作单位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关系。因此准确地说,行政组织结构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就是工作职位的有机排列组合的方式,并由此形成一个工作单位、工作职位排列组合的有机性,主要要求职位的工作性质相同、程序相关,便于完成该工作单位的总体目标。
'''第二个层次是由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并由此形成一个工作部门'''。
其排列组合的根据是各单位的目标、责任、权力及其在分工中的地位关系,并以这种组合形成一个部门。工作单位排列组合的有机性,也要体现在每个工作单位的工作性虽相同、程序相关,便于完成该部门的总体目标。
'''第三个层次是由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由此构成级[[政府组织]]'''。
其排列组合的根据是各个工作部门的目标、责任、权力及其在分工中的地位关系,并以此而形成一级政府。各个部门排列组合的有机性,主要体现在各个部门的目标是否与社会的各种[[需求]]一致,社会对政府的各种要求能否从各个部门中得到满足。
'''第四个层次是由各级政府之间的有机排列组合,由此形成一个国家的政府系统'''。
它是由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权力及其在分工中的地位关系排列组合,并以此综合而成一个国家政府系统的目标和它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关系。各级政府有机排列组合成一个国家的政府系统,其有机性要根据各国政府向权力分工体制而定。[[集权制]]、[[分权制]]、[[均权制]]国家,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权力的排列组合方式皆有所不同。这点在下一章“[[行政组织体制]]”中将专门阐述。
行政组织就是由这以个层次的要素排列组合而成的一个国家的整个行政组织系统。行政组织的结构就是行政组织的物质框架,它是行政组织实体的具体表现。这个框架由四个层次组合而成,构成这个框架的实质是分工提根据目标、责任和权力进行个人的、单位的、部门的、层级的分工。行政组织结构中这四个层次的要素排列组合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又是有严密的逻辑顺序、不可颠倒的。其中以职位排列为基础,以形成一个国家的整体行政组织系统为目的。
==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ref name="行政组织结构"/>==
在行政机制的运行中,良好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完成行政组织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它有着重要的行政功能。
'''(一)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
[[组织]]是一群人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整体。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中的每一个工作职位、工作单位、部门、一级政府乃至整个国家行政组织系统的设置,恰到好处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即每个层次都是按照社会需要设置的,它没有虚设的部门、单位、职位,也没有漏设的部门、单位、职位;行政组织的各个岗位、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在分工与合作的有机组合下,能发挥组织个体与[[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共赴事功,为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能最优地实现行政组织目标。
'''(二)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合理的组织结构.为每个工作人员确定明确的任务、责任和权力,使组织人员既有[[归属感]],又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因事挥人,因才施用,使事得其人,人用其当,人尽其才。既能充分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满足工作人员事业心的要求。这就有利于组织人员安心工作,稳定情绪。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工作人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良好,为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组织保障,使其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因此,它有利于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能形成新的协作力量。
'''(三)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框架,是构成行政[[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发挥[[行政组织沟通]]的功能,它能使行政[[信息]]的[[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乃至[[斜向沟通]]均能保持畅通无阻;它有助于消除意见分歧,乃至冲突与摩擦;它易于使人员、单位、部门之间达成思想一致,从而导致行动上的合作;它能加强人们的[[团体意识]]、[[责任心]]、荣誉感,提高人员的土气和服务精神;
它能使上级经常了解下级的情况,便于作出实事求是的[[决策]]。
'''(四)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行政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一个结构紊乱、分工不明、职责重叠的组织,不仅使个部门、单位的行政效率低下,而且也使整个行政组织效率低已因为任何一个单位要想提高行政效率,不仅要使本单位内部分工协作的结构良好,尚且也要别的单位与之相配合,行动[[协调]]一致,这就需要整十行政组织系统都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各层级、各部门有效地运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
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行政组织个体和整体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行政效率。
==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ref name="行政组织结构"/>==
为了充分发挥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那么什么是合理的组织结构呢?一般而言,合理的组织结构应具备如下几个主要条件。
'''(一)任务与组织平衡'''
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行政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既能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使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人与事得到最佳组合。
'''(二)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按照各个单位之间、各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关系及其工作量的比例关系来设置单位和人员;使整个行政工作的[[流程]]能够畅通地、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各个行政组织工作刚好是互相衔接的,没有因漏设或工作量轻重不均而使[[工作流程]]中断或梗塞的现象发生。
'''(三)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行政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以职能为内容进行分工——个人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各级之间的职能分工。分工的目的,一是使各个具体职能能够得到最好的执行,使每个单位和人员能在专的基础上精。因此分工要明确、清楚,尽量做到专业化,以便于精通业务。二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使整个行政组织的职能因分工而又得到更好的、相互密切配合的执行。如果分工的目的仅在于前者,不利于后者,那就是破坏整体职能的分工,是行政组织所不能取的。
因此在设计行政组织结构时。在对各个单位、个人之间进行分工时,不仅要做到分工明确、而且还要考虑到这种分工是否有利于合作。
要使各个单位、个人之间有通畅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协调关系,并为这种沟通协调提供组织结构上的保证。如在相关业务隶属关系上就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合作。对非隶属关系、又需要相互配合的平级单位,则要考虑建立一个松散的协调委员会这类的机构,或由一个行政组织首脑来负责协调。
'''(四)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现代行政组织是一个适应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系统能否适应环境,并且具有[[弹性]],这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又一标准。组织结构是[[组织环境]]与组织内各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网络,组织环境制约着组织结构特性,不同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环境]],要求行政组织内部有不同的职责分工关系,即要求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因此,任何行政组织结构都是稳定社与可变性的统一。为了保持合理性,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使结构具有适应性、伸缩性和应变性,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需要。
总之,良好的行政组织结构应该是以职能力中心,在数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在[[质量]]上相互协讽适应呈现出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网络整体。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行政组织|X]] | 20240728-145922 |
柔性装配线 | '''柔性装配线(Flexible Assembly Line,FAL)'''
==什么是柔性装配线<ref>胡家富主编.第一章 装配钳工专业基础知识 装配钳工问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01.</ref>==
'''柔性装配线''',也称为可编程序装配线,是在非间歇传送装配的基础上,采用可编程序装配工作头进行多项产品的装配。
==柔性装配线的组成<ref>张根保主编.第三章 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组成 自动化制造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6.</ref>==
柔性装配线FAL(FlexibleAssemblyLine)通常由装配站、物料输送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装配站'''
FAL中的装配站可以是可编程的装配机器人,不可编程的自动装配装置和人工装配工位。
'''(2)物料输送装置'''
FAL输入的是组成产品或部件的各种零件,输出的是[[产品]]或部件。根据装配工艺流程,物料输送装置将不同的零件和已装配成的[[半成品]]送到相应的装配站。输送装置由传送带和换向机构等组成。
'''(3)控制系统'''
FAL的控制系统对全装配线进行调度和监控,主要是控制物料的流向、自动装配站和装配机器人。<center>[[Image:柔性装配线示意图.jpg]]</center>
图1是柔性装配线示意图,线中有无人驾驶输送装置1,传送带2,双臂机器人3,装配机器人4,上螺栓机器人5,自动装配站6,人工装配工位7和投料工作站8等组成。投料工作站中有料库和取料机器人。料库有多层重叠放置的盒子,这些盒子可以抽出,也称之为抽屉,待装配的零件存放在这些盒子中。取料机器人有各种不同的夹爪,它可以自动地将零件从盒子中取出,并摆放在一个[[托盘]]中。盛有零件的托盘由传送带自动地送往装配机器人或装配站。
==相关条目==
*[[刚性装配线]]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工序管理|R]] | 20240728-145929 |
人才柔性管理 | == 什么是人才柔性管理 ==
'''人才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思想在[[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发挥,是[[人才管理]]理论、体制和方法的一种[[创新]]。
== 人才柔性管理的特征 ==
人才柔性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管理思想。其[[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古代[[管理思想]]。人才柔性管理,核心是尊重人才,本质是尊重创造。人才柔性管理的主题词是“非强制性”,就是依据人才[[群体]]的[[心理]]规律和[[行为]]规律,运用非强制性的方式方法,引导、保护、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既要[[管理]]与开发,又不是声色俱厉,而是自然而然、自觉自愿;既要管理与开发,又不是硬管强压,而是不违背人才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人才柔性管理有鲜明特征和特殊效能:
; 1、人才柔性管理的人文性
人才柔性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对[[管理对象]]的人文关怀,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易经》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人文”喻指人事条理,而“化”则有教化、风化、内化之含义。因此,人才柔性管理必须尊重[[人格]]、理解人心、关爱人生,这是柔性管理必须坚持的[[管理职能]]和管理行为。
在人才管理与开发中,对于心理障碍、[[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运用柔性管理的方法,进行协调和[[激励]],使[[人才]]的[[情绪]]向着稳定、高昂、持久的方向转化,充分发挥柔性管理的激励效能。
; 2、人才柔性管理的感应性
坚持心灵[[沟通]]、感情认可的感应性,这是人才柔性管理的又一重要特征。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感情建立是靠理解和尊重,靠对真理的崇尚和对美好的向往,靠人格的高尚和心灵的[[互动]],靠不息的激情和至诚的精神。这种心灵感应的实施是一种心领神会、发自内心的行动,是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 3、人才柔性管理的塑造性
人才柔性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塑造精神、开发[[潜能]]的塑造性。人才的潜能具有很大的[[弹性]],它因人因境因时而定。因此,对于人才柔性管理来说,人才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的激发,具有很大的工作空间。因此用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去引导人、塑造人,久而久之,造成氛围,形成共识,深人人心,在人才潜能的开发上,将产生持久性、创造性的效果。
== 人才柔性管理对象的个性特征 ==
根据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研究影响人才行为特征的因素,[[理性]][[认识]]和正确把握人才管理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人才管理]]的规律性,开发、引导、保护和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人才柔性管理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人才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是指能够集中注意力于学问、事业,并取得相当成就的人。他们的共性和特征是:
; 1、文化素质比较高
凡是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特长。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一定的了解,诸如勤劳善良、勇敢智慧、自强不皂、、忍辱负重、淡泊宁静、中正和谐、天人合一等,这些都是柔性管理的有利因素。他们对[[信息]]有特殊的敏感性,对问题有较强的[[洞察力]],他们善于用理性的[[思维]]、智慧的心灵、[[自信]]的精神和坦然的[[态度]]对待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方法。
; 2、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日趋强烈
追求完善、表现自我、实现价值,是人才群体的一个共同的心理趋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日趋强烈。他们憧憬自己手中的知识和技能有用武之地,找到自己施展才干、成就事业的空问和舞台。他们希望冲破人才部门或单位的束缚,让自己的知识和才干能够找到发挥作用的地方;他们希望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心理]]愈强烈、愈深刻,对事业的创造愈活跃、愈勤奋。人才的[[创业]]热情、献身精神、追求完美的科学态度,都会由此而产生。
; 3、[[竞争]]精神逐步形成
在人才群体中,兴起了“人生无时不在搏”、“人生难得几回搏”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重在参与”、“贵在开拓”、“走出去闯世界”??这种与日俱进、开拓创新、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竞争精神方兴未艾。
; 4、民主意识空前增强
人才群体,历来是思想最活跃、[[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民主意识、公正心理,比一般群体更显得活跃和强烈。他们对单位的发展、对[[国家]]的前途,不再停留在议论上,而是要求公开、公正、公平,并享有自己应有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人才群体期望有一个[[民主]]、团结、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有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民主氛围,对他们谋求公平的心理得到认同和满足。这种人才群体的民主、公平愿望和心理,是人才成长和人才创造性进发的内动力。
; 5、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心理不断升华
作为人才来说,他们追求真理、讲究[[效率]]、珍惜时光,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这种心理,是[[人才创新]]思维、开拓精神的心理需求,也是自强不息、宁折不弯的高尚情操。因此,只有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运用柔性管理,才能使其升华,进一步开发人才的潜能。
人才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也不同于一般[[人事管理]],而是对人才群体的智力和潜能进行[[管理]]与开发。因此,人才管理有其特殊性。人才管理的[[目标]]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人才管理]]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对人才的[[精神动力]]、人才的[[创造力]]、人才的知识、人才的技能才干的全面管理与开发,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由于人才管理对象的个陛特征和人才管理的特殊规律,决定人才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主要是柔性化的,是一种比[[刚性管理]]更高一筹的人才柔性管理。
== 人才柔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ref>李锡炎.人才柔性管理论[J].决策与信息,2004(8)</ref> ==
人才柔性管理的原则和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 1、坚持入脑人心的内在管理
对人的管理有两类形式:一类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管理]],用物理形态的物质和金钱激励人的积极性。另一类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引导管理,用无形的精神力量启发人的心理动力。人才柔性管理在方式上虽然不排斥外在的强制性约束管理,但是在管理人才时更主张用内在的非强制性引导管理,诸如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舆论引导]]、激励尊重、心理沟通等,以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深刻的、持久的影响。对人才[[个体]]说,使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合同]]公约和人文关怀一并人脑人心,从而把管理者的心意和组织的目标变为人才群体的自觉行为,变为人才的[[创造性]]劳动。
; 2、坚持“面对面”的直接管理
人才柔性管理的特殊性和本质特征,决定着在工作方式上必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直接见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问题应该直接、迅速。人才柔性管理的核心是对人才的尊重,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要贯彻和落实到人才管理中,必须要与人才直接见面,并且要做到情真意切,真诚相待。我国自古以来讲究真诚待人、宽恕礼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传统。这为人才柔性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人才柔性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做好一人一事的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由“[[背靠背]]”的间接工作方式转变为“面对面”的直接管理。
; 3、坚持肯定重于否定的激励管理
肯定是从正面指出其长处,以利发扬。否定是从反面指出其问题,以便克服。人才柔性管理主张在运用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肯定一面,用肯定重于否定的[[激励]]方式,激发人才内在的精神动力,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是矛盾着的统一体,既有积极的、正确的、光明的一面,又有消极的、阴暗的一面,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前者是主流,后者是支流。对于人才的个体或群体来说,积极的、正确的、光明的一面,比一般人更突出些,希望个人的表现得到承认,希望自己从事的事业得到成功。作为人才管理者在评价一个人才个体或群体的时候,充分肯定其成绩,不仅会给他心理上带来满足,精神上带来安慰,而且使他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并为继续发扬成绩增加了信心。在此基础上否定其不足,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易于引起本人的思考和接受。
; 4、坚持讲实效重[[价值]]的末端管理
在人才柔性管理的过程中,重价值、重效率,着力于把人才潜能转化为人才显能和创造,把[[过程管理]]转变为结果管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程没有结果重要,[[指标]]没有价值重要。人才个体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更早更深刻,讲实效重价值,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为社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上。因此,人才管理者也必须随之把过程管理转变为末端管理,不要过多地管他怎样干,而是把着眼点放在看他干得怎么样,看他的创造和贡献,引导人才干大事、干成事。
; 5、坚持执教重于执纪的前瞻管理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强人才的教育引导,这种人才执教工作是人才柔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群体来说,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提高人才素养,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对于人才个体来说,管理中的执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从古代的人性可塑、导人为善,到今天的理念管理、[[团体意识]]都是强调执教的原则。人的心灵深处的东西只能靠个人去改变,人的思想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人才柔性管理顺应人才心理规律,通过感情交流,[[舆论]][[宣传]]、典型引路等,深入内心世界,激励人的精神,改变人的意志,引导人的行为。人才柔性管理并不否认执纪的运用,对于违反法规纪律的思想和言行不能听之任之,在教育疏导无效的情况下,也应执行法纪。在执教与执纪之间,人才柔性管理更重于执教,而且还要讲究前瞻性教育。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人力资源管理理论|R]] | 20240728-145937 |
学校组织文化 | ==什么是学校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主要指学校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体系。我国国内的教育学者对学校的组织文化探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我国国内对学校组织文化的说法不一,在《教育文化学》一书中对学校文化的各种理解进行了概括,在概括5种学校文化的界说后,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学校组织文化作了如下界定: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为其成员认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学校组织文化的结构<ref name=a>王凤秋,李玉,由沙秋编著.适应新课程的学校管理.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年11月.</ref>==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涉及到学校的教学设施、物质环境等物质条件,但决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校,校园里有小桥流水,铺着石头草坪,还有书法家在巨石上刻着一些劝学篇章;有些学校走廊里挂满名人肖像、名言警句,这些都体现出学校的物质环境特点。但是,有没有同学、老师感受到小桥流水的惬意呢?问问过路的同学,欣赏过这些名人名言吗?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或是不在意的,那么这些物质设施仅仅是放置在那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学校的物质文化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条件,还包括学校成员对待物质的[[态度]]和方式。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涉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生守则、教师职责规定等成文的正式规定,以及一些不成文的但大家习惯于遵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但是,“制度”被配上镜框悬挂在墙上,却无人遵守,制度也就不称其为制度。因此,学校的制度要真正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制度文化,还涉及学校成员对学校制度的态度和方式。
'''3.精神文化'''
我们说,狭义的文化专指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人类精神产品,可见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样地,在学校组织文化中,以学校成员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为核心。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学校墙上的名言警句体现出一种精神,传递着[[文化]],但不能称其就是精神文化。只有当这些言辞引起了学校成员的共鸣,人们将其认可为“名言警句”时,它才真正地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状态中去,而成为一种精神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的特征<ref name=a/>==
[[组织文化]]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但捕捉和刻画组织文化是困难的。在这里,我们根据对组织文化及学校组织的理解,找出学校组织文化所具有的几个主要特征。
'''1.同一性'''
文化是一个组织所共有的,它无声地弥漫着,为每位组织成员认识并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当我们发现,学校成员对待同一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是极其相似时,这种态度和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学校成员相同的[[价值观念]]、认识问题的过程和方式,就是这所学校的一种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包含的共同的思想、[[行为模式]],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共同建立和习得的。这种模式的保持需要组织成员不断进行共同学习。
'''2.行为依附性'''
组织文化依附在行为中,是通过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体现的。正如克利福德·格尔兹所说的:“……文化形态正是在行为之流——或更精确地说是社会行动中——得到描述。”当然,文化的行为分析不同于一般的行为分析过程。一般行为研究的对象是行为和行为者,以期改善行为或提升行为者。而文化研究是通过行,为分析了解行为者所在的组织,挖掘[[个体行为]]的组织文化原因。
'''3.象征性'''
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通常依赖一些符号或标志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如学校的名称、校训,校园内的雕塑,宣传栏内先进教师的事迹,早晨的升旗仪式,学生的文艺汇演、外语竞赛活动等。组织所赞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就在这些象征中悄悄传递着。发现这些符号、[[标志]]、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就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展开和被理解的过程。
'''4.人文性'''
学校组织文化的人文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组织文化引起学校成员行为的改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学校的组织文化。在这三个层面中,制度文化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同样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因为,当一种力量已经触动人们内心的价值判断时,必然会决定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而且是由内向外自发地改变。第二,学校是一种[[文化组织]],教师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理解力、[[责任心]]和成功愿望,学生们像海绵吸水一样渴望被感染和[[激励]],他们是组织文化创造、[[传播]]最自然的载体。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教育|X]][[Category:组织文化|X]] | 20240728-145947 |
邮件业务审计 | '''邮件业务审计(Post-mail operation Audit)'''
== 什么是邮件业务审计<ref name="E">李虹编译.国外现代审计名词简明释义[M].ISBN:7-5058-0179-1/F239-61.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02</ref> ==
邮件业务审计指对有关企业处理邮件的方式和邮件收发制度实施的审计。
== 邮件业务审计主要任务<ref name="E"/> ==
邮件业务审计的主要任务是:
(一)检查被审单位整个邮件业务的[[经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二)检查被审单位的邮件收发室能否快速和有效地处理邮件,其中包括公文和[[汇票]],无差错地完成分发[[作业]],以及时送到有关部门;
(三)检查被审单位的邮件收发室有无延误处理或积压[[客户]][[支票]]、[[汇款]]的日期,致使影响了企业单位的[[现金流动]],从而加重了[[利息]]负担;
(四)检查被审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表,要求送件人和收件人准时办理邮件业务;
(五)检查被审单位为其收发室的邮件业务获得高[[效率]],是否提供了有关设备和必要的材料;
(六)检查被审单位是否考核其收发室的职工,独立处理邮件业务的[[能力]]和谙熟的[[知识]];
(七)检查被审单位的收发室工作人员,对机密函件或情报资料,有无泄漏秘密或丢失事件。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审计类型|Y]] | 20240728-145954 |
商业工程学 | '''商业工程学(Business Engineering)'''
==什么是商业工程学==
'''商业工程学'''是以工程化方法将各种[[管理理论]]共冶一炉,提供整体、全面的企业管理决策解决方案,通过它的核心理论和[[管理工具]],真正解决教育、学习和[[商业]]应用相结合的问题,以根本、综合、整体、系统的原则、方法,推进与实现管理专业化。
==商业工程学的解析==
商业工程学对“商业”的解释:
1. 商业是一系列的活动;
2. 这些活动主要由产品、服务的买卖构成;
3. 这些活动受到[[商业环境]]的影响;
4. 构成环境的是各个[[企业]]、[[组织]]与[[个体]],他们是[[商业活动]]的参与者;
5. 商业活动的参与者有各自的目标;
因此,商业是一个配合环境、达到目标的过程;和这个过程同时发生的,就是管理;管理过程涉及:投入——产出,资源调配,以及人、财、物的[[管理控制]];这个过程的主要工作包括:
①分析过去;②管理现在;③预测未来;
做好这些工作,面对与处理复杂的商业因素和环境变化。
商业工程学的“工程学”,它是我们达到“管理专业化"的关键。商业工程学对”工程学“的解释:
* 商业和管理是处理复杂商业元素与环境变化的工作,“工程学”帮助我们做好这个工作;这要求我们正确把握“工程学”中结构化、系统化的理念;
* “工程学”是指各个行业中适用的一半规律,比如,我们建造不同外形、层数的楼房,都必须符合力学的结构和原理;
* 同理,在商业管理层面,不论从事哪一行业,处在哪一职位,也无论企业的大小,要把企业做的成功,让企业持续发展,就必须明白商业、管理的“道”,即基本原理与道理;
* 进一步来讲,我们要解决管理在教育培训、商业应用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真正的“管理专业化”也必须回归根本,找出其道理所在,而在商业工程学中,这个道理(原理)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一个框架、一些原则、逻辑、程序与步骤。
==商业工程学与其他工程类课程的差异==
商业工程学与企业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工程]]”、“资讯工程”之类,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工业工程,涉及的是工业生产中某个具体领域的工程化方法,资讯工程则把计算机、网络等IT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方法。
商业工程学的适用范围比[[工业工程学]]和资讯工程学更广泛;它虽然不指导具体的[[生产过程]],但不同企业的运作过程,都能够通过商业工程学的框架加以分析,获得指引与提升。因此,企业原有的工业工程与资讯工程的成果,亦可以融入到商业工程学之中。
[[category:管理学科|S]] | 20240728-150004 |
产融结合 | '''产融结合(combin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finance)'''
==什么是产融结合==
1、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溶合。
2、广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或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通过[[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结合与[[互动]]
3、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直接融合.[[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
4、产融结合是指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在[[资金]]供求、股权、人事等方面保持一种稳定、密切的联系,达到相互融合,同生共长的目的.我国的产融结合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银行体系改革
5、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的联系和协作,以致在资金、[[资本]]以及人事上相互渗透,相互进入对方的活动领域,最终形成产融实体的经济现象和趋势.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6、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市场条件下有着不同的结合方式
== 产融结合的特点 ==
产融结合的特点: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
==产融结合的内涵及现实意义<ref name="周鲁霞">周鲁霞.产融结合内涵及途径选择.《金融时报》2004年7月6日.</ref>==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经营多元化、资本虚拟化,从而提升[[资本运营]]档次的一种趋势。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间的资本联系、信贷联系和[[资产证券化]]([[股票]]、[[债券]]、[[抵押贷款]]或[[实物资产]]的证券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结合、[[信息共享]]等等的总和。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融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产融结合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产融结合,往往由于[[成本]]提高的速度远远低于业务规模的扩张,使得产融结合运作起来更有效率,其在开发高度细分化的[[产品]]、建立与维护信息技术系统、进行[[资产管理]]及建立[[营销网络]]时,都存在规模经济优势。
其次,产融结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产融结合双方在信息获得方面,与融合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双方在产生经济交往时,相关的[[谈判]]、履约等[[费用]]将不同程度地降低。而降低的交易费用,可以为产融结合的双方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
再次,产融结合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由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运转周期不尽相同,两者结合,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冲击。产融双方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可能互有余缺,通过有效的结合,可以使这些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无形资产]]方面,通过产融结合,可以膨胀有优势一方的无形资产。
最后,产融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现。当前部分企业着力建设求大、求强的[[企业文化]],而国际化是其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相对于产业资本而言,金融资本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资本的专用性较弱,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 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ref name="周鲁霞"/>==
综观近年来我国产融结合的实践经验探索,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产业资本单纯[[注资]][[商业银行]]模式。典型的有山东省高速公路公司注资威海市商业银行的产融合作[[案例]],将一家[[不良资产]]一度高达90%的[[金融机构]]成功复活。
二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但尚不具备[[金融控股公司]]架构的模式。[[青岛海尔集团]]通过一系列[[投资]]和[[购并]],形成了集实业、[[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公司,拥有了青岛市商业银行60%的股份,控股了长江证券,成立了[[保险代理公司]]和[[财务公司]]等等。
三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且已初步具备了金融控股公司架构的模式。如[[山东电力集团]]在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构想下,形成了包含旅游商贸、[[信息资源]]、高新技术、银行、[[信托]]、证券、[[期货]]、保险等多元化的架构,先后直接或间接参股[[交通银行]]、[[期货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等等。
从产融结合模式来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大型企业、优势企业先行。二是产融资本结合的方向是单向的,即都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单向流动,这一方面和我国现行的金融法规相关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金融仍具有[[比较优势]]。三是产融结合的方式呈现多样性。从初级的产融结合到基本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体现了企业适应市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抉择的能力。
== 产融结合的目标选择 ==
1、大型优势企业应继续走金融控股公司之路。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避免产业资本控制的金融机构成为前者的“抽水机”。二是要设立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产业部门之间设立[[防火墙]],避免风险的过度扩散。
2、具有资本优势的[[中小企业]]可入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因为[[股本]]小而影响了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大企业因主要把眼光投向较大规模的金融机构而忽略了中小金融机构,因此,具有资本优势的中小企业应该入股中小金融机构,而获得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反哺中小企业。
3、应重视[[民营企业]]的产融结合问题。注意吸收民营企业入股金融,这既是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从而改善治理结构的[[需要]],也是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
4、监管部门应坚持规范与疏导并重。产融结合既涉及到产业部门,又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资本及业务的合作与交叉,容易产生监管空白。需要加强[[人民银行]]、银监、证管、保监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与产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在积极引导产融结合的同时,加强监管合作,避免监管空白。
5、地方政府应努力营造产融结合的宽松环境。一是要在[[人才流动]]、产权变更、[[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产融结合给予一定的倾斜。二是要打破地域限制,鼓励跨地区的产融结合。三是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寻找产融结合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信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Category:产业术语|C]]
[[Category:金融术语|C]] | 20240728-150025 |
谢意广告 | ==什么是谢意广告==
'''谢意广告'''是指巧用特定时机,如节日、纪念日之际,或[[社会组织]]举办某种活动圆满结束时,向[[消费者公众]]或社会各界[[公众]]表示衷心的感谢的[[广告]]。
==谢意广告的意义==
社会组织的表达谢意之举,更加增进其与公众的情感交流,维系了与公众的关系,烘托了友谊的氛围。
==谢意广告的实例<ref>《公共关系学》中国地质大学课件,第八章 公共关系的技术 第二节 公关广告</ref>==
如日本[[亚细亚航空]]公司15年[[庆典]]之际,做了一个[[公关广告]]。
标题是:每一次相遇,我们都心存感激,未来,就从此刻延续。
正文是:由于您的关爱,使我们拥有今日成果,对于您的知遇,我们由衷感激。而今15年的相处,我们更加了解您的[[需求]],当您走人亚航的新天地,您将感受到由内而外的焕然一新,更典雅的风貌,更体贴的关怀,让您拥有最舒适的航程。新的亚航天地,更加精致温馨,诚恳期待您。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广告类型|X]] | 20240728-150036 |
均幅指标 | '''均幅指标(Average True Ranger,ATR)'''
== 什么是均幅指标 ==
'''均幅指标'''(ATR)是取一定时间周期内的[[股价]]波动幅度的移动平均值,主要用于研判买卖时机。
均幅指标是显示市场变化率的指标,由[[威尔德]](Welles Wilder)在《技术交易系统中的新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目前已成为众多指标经常引用的技术量。威尔德发现较高的ATR值常发生在市场[[底部]],并伴随[[恐慌性抛盘]]。当其值较低时,则往往发生在合并以后的市场顶部。
由于惊恐购买所驱使的价格的剧烈下跌,这一指标在市场底部通常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价值。这一指标对于长期持续边幅移动的时段是非常典型的,这一情况通常发生在市场的顶部,或者是在价格巩固期间。平均波幅通道技术指标依据同样的原则,可以被解释成为其他一些易变指数。根据这个指标来进行[[预测]]的原则可以表达为:该指标价值越高,趋势改变的可能性就越高;该指标的价值越低,趋势的移动性就越弱。
[[Image:均幅指标.gif|均幅指标]]
== 均幅指标的指标构成 ==
:t——当日;
:n——时间长度;
:<math>C_i</math>——第i日的[[收盘价]];
:<math>H_i</math>——第i日的最高价;
:<math>L_i</math>——第i日的最低价。
'''计算公式:'''
<math>ATR(n)_t=\frac{1}{n}\sum_{i=1}^nTR_{t-i+1}</math>
<math>MATR=\frac{1}{m}\sum_{i=t}^{t-m}ATR(n)_t</math>
其中:
<math>TR_i=max</math> {|<math>H_i-L_i</math>|,|<math>C_{i}-1-H_i</math>|,|<math>C_{i}-1-L_{i}</math>|
注:一般取n=14,m=6。
== 均幅指标的研判法则 ==
均幅指标无论是从下向上穿越[[移动平均线]],还是从上向下穿越移动平均线时,都是一种研判信号。它表示股价运行趋势有可能发生逆转,具体如何转变需结合趋势类指标进行综合研判。
注意事项:均幅指标一般不单独使用,应结合其他指标综合研判。
[[Category:股票技术指标|J]] | 20240728-150054 |
跌停板价 | == 什么是跌停板价 ==
为了防止[[证券市场]]上价格暴涨暴跌,避免引起过分[[投机]]现象,在[[公开竞价]]时,[[证券交易所]]依法对[[证券]]所当天市场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的限制。即当天的[[市场价格]]涨或跌到了一定限度就不得再有涨跌,这种现象的专门术语即为[[停板]]。当天[[市场价格]]的最高限度称[[涨停板]],涨停板时的市价称为涨停板价。当天市场价格的最低限度称为[[跌停板]],跌停板时的市价称跌停板价。
[[Category:股票术语|D]]
[[Category:证券术语|D]] | 20240728-150213 |
其他资产费用 | == 什么是其他资产费用 ==
'''其他资产费用'''是指建设投资中除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等。
== 其他资产费用的计算 <ref name="A">周述发.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06.</ref>==
'''(1)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的计算'''
①[[新建项目]]按设计定员为基数计算,[[改扩建项目]]按新增设计定员为基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pre>生产准备费=[[生产准备费]]指标×设计定员</pre>
②可采用综合的生产准备费指标进行计算,也可以按费用内容的分类指标进行计算。
'''(2)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的内容'''
[[生产准备费]]是指建设项目为保证正常生产(或营业、使用)而发生的人员培训费、提前进厂费以及投产使用必备的生产办公、生产家具及工器具等购置费用,包括:
①人员培训费及提前进厂费,包括自行组织培训或委托其他单位培训的人[[员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学习资料费等。
②为保证初期正常生产(或营业、使用)所必需的生产办公、生活家具用具购置费。
③为保证初期正常生产(或营业、使用)所必需的第一套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生产工具]]、器具、用具购置费,但不包括[[备品备件]]费。
==相关条目==
*[[无形资产费用]]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费用|Q]] | 20240728-150225 |
项目后评价 | '''项目后评价(Post Project Evaluation)'''
== 什么是项目后评价 ==
项目后评价19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双边或[[多边援助]]组织用于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评价中。
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 项目后评价的意义 ==
1、确定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查找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提高未来新项目的管理水平;
2、为项目投入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3、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活动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公正地、客观地确定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水平。
== 项目后评价的类型 ==
根据评价时间不同,后评价又可以分为跟踪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和影响评价。
1)项目跟踪评价是指项目开工以后到[[项目竣工验收]]之前任何一个时点所进行的评价,它又称为项目中间评价;
2)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是指项目竣工一段时间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就是通常所称的项目后评价;
3)[[项目影响评价]]是指[[项目后评价报告]]完成一定时间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又称为[[项目效益评价]]。
从决策的需求,后评价也可分为宏观决策型后评价和微观决策型后评价。
1)宏观决策型后评价指涉及国家、地区、[[行业发展战略]]的评价;
2)微观决策型后评价指仅为某个[[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积累经验而进行的评价。
==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1、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前提''':项目后评价是以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实施的结果之间的对比为基础的。
'''2、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变迁'''
1)60年代以前,国际通行的项目评估和评价的重点是[[财务分析]],以财务分析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主要指标。
2)60年代,西方国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福利事业将经济评价(国内称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引入了[[项目效益]]评价的范围。
3)70年代前后,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污染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项目评价]]因此而增加了“环境评价”的内容。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项目的社会作用和影响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4)80年代,世行等组织十分关心其援助项目对受援地区的贫困、妇女、社会文化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社会影响评价成为投资活动评估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几年国外援助组织多年实践的经验证明了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对项目成败的重要作用,于是又将其纳入了项目评价的范围。
'''3、项目后评价的内容有''':[[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持续性评价]]。
== 项目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的比较 ==
'''1、相同点'''
1)性质相同,都是对[[项目生命期]]全过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项目的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不同点'''
1)评价的主体不同;
2)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
3)评价的依据不同;
4)评价的内容不同;
5)在决策中的作用不同。
== 项目后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1、项目后评价的步骤主要有:'''
*提出问题;
*筹划准备;
*深入调查,收集资料;
*分析研究;
*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
'''2、国际通用的后评价方法主要有:'''
1)[[统计预测法]]
统计预测法是以统计学原理和预测学原理为基础,对项目已经发生事实进行总结和对项目未来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的项目后评价方法。
2)[[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种关系是否协调。
3)[[逻辑框架法]](LFA)
逻辑框架法是将一个复杂项目的多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分析其内涵和关系,以确定项目范围和任务,分清[[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的逻辑关系,以评价项目活动及其成果的方法。
4)[[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效益分析法]]等。
== 项目后评价报告 ==
[[项目后评价报告]]是评价结果的汇总,是反馈经验教训的重要文件。
后评价报告必须反映真实情况,报告的文字要准确、简练,尽可能不用过分生疏的专业词汇;报告内容的结论、建议要和问题分析相对应,并把评价结果与未来规划以及政策的制订、修改相联系。
[[项目后评价报告]]主要包括:摘要、项目概况、评价内容、主要变化和问题、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结论和建议、基础数据和评价方法说明等。
[[Category:项目管理术语|X]] | 20240728-150233 |
统觉团 | ==什么是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术语,统觉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者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简单来说统觉团就是:人的思维很有意思,也许突然这么一下,就会有不同的灵感,有了顿悟。
在2022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展示了一张图片,一边看像兔子,另外一边看起来像一只鸭子。巴菲特表示人的思维是很有意思的,这种一般被称为“统觉团”,突然这么一下你可能会看到一些不同的差异的地方,跟你以前所看到所有东西都不一样。对于巴菲特来说,这个瞬间发生在他读到[[《聪明的投资者》]]第八章里的一段话时。
{{stub}}
[[Category:思维方式|T]]
[[Category:心理学|T]] | 20240728-150240 |
钉住政策 | '''钉住政策(Pegged Exchange Rate Policy)'''
==什么是钉住政策==
一国[[货币]]按固定比价同某一与其经济联系密切国家的货币或综合货币单位相联系,并通过这个比价换算该国货币与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即为'''钉住政策'''。<ref name="钉住政策">刘舒年.国际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ref>
==钉住政策的背景<ref name="钉住政策1">全国国际商务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导(中级).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版</ref>==
二次战后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所推行的[[美元]]与[[黄金]]建立固定比价,其它国家的货币又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的双挂钩制度,从性质上讲也是其它国家对[[美元]]采取的汇率钉住政策,它[[保证]]美国黄金“官价”政策的执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它国家变更汇率的宅权,有利于[[美元霸权]]的建立与巩固。
==钉住政策的作用<ref name="钉住政策1"/>==
通过汇率钉住政策的推行,达到对依附国控制的目的。在钉住政策下不发达国家被迫将其[[外汇基金]]移存于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由其保管,受其[[控制]],不发达国家的货币实际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符号]]与附庸。
==钉住政策的类型<ref name="钉住政策"/>==
钉住政策主要有两种类型:
'''(1)可调整的钉住政策(Adjustable Peg)''',即一国货币和另一国货币比价一般保持不变,但在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整;
'''(2)爬行的钉住政策(Crawling Peg)''',即一国货币和另一主要储备货币(或综合货币单位),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固定比价,但每隔一定时期进行小幅度调整。
==钉住政策的维持<ref>周大中.现代金融学 增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05</ref>==
一国政府对于钉住某一汇率能够维持多久,有赖其[[外汇平准基金]](Exchange Equalization Fund)如1931年的英国、或外汇稳定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如1933年的美国以及1947年我国的《外汇平衡基金》资金的多少而定,平准基金或稳定基金的[[资产]]为黄金、外汇及国内资产([[银行存款]]及[[政府公债]]等)。当[[外汇供给]]增加对外价格趋跌时,则可运用基金中的国内资产购进[[外汇]]。但当外汇需要增加,[[外汇汇率]]上涨时,则抛售外汇,此种购迸与抛售须视黄金及外汇存量的大小而定,如果[[资金]]不足,则政府势难维持其所钉住的汇率;且尚须视主管当局对购进与抛售能否运用得宜,方能稳定其所钉住的[[外汇汇率]]。
30年代,各国相继废除金属本位制而采行[[管理纸币本位制度]],其货币既不与[[黄金]]有固定的比率,也不宜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任其自由波动,通常由[[中央银行]]或设立[[外汇平准基金]]直接干预外汇市场的[[活动]],使外汇波动限制于极小幅度内,以促进一国[[通货]]的正常供应,一方面维持适应而稳定的汇率,一方面维持外汇[[自由买卖]]市场,减轻汇率急剧波动所发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汇率政策|D]] | 20240728-150250 |
受信管理 | '''受信管理(Fiduciary management)'''
==什么是受信管理<ref name="a">缪曼聪.征信与企业信用管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04月.</ref>==
'''受信管理'''是[[企业]][[接受]]他人[[信用]],为履行信用[[合约]]所进行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客户]][[合同管理]]、应付账款管理、[[债务管理]]、信息披露管理、信用危机管理以及[[现金流管理]]等。
==受信管理的目的<ref name="a"/>==
受信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因企业的失信、违信而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
==受信管理的过程<ref name="a"/>==
1.前期受信管理阶段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获取一定数量的信用必须以自身良好的[[信用评级]]为基础。企业应该注重运用信用评级这一外部风险揭示工具提高自身的资信水平,以顺畅获取信用的[[渠道]]。在前期受信管理阶段尤其还需注意的是不要受信过量:如果获取的信用数量高于企业承受[[能力]],后期导致的结果就会是难以保证信用的及时偿付,最终导致企业信用状况恶化,为以后的[[融资]]增加困难。
2.中期受信管理阶段
制定合理的信用偿还[[机制]]是保障信用及时偿还的重要方法,根据[[信用额度]]、[[信用期限]]、信用种类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企业的[[现金流]]、[[流动资产]]等进行有效的配比以控制偿付风险。
3.后期受信管理阶段
与作为授信方的企业相对应,受信方企业应做好[[应付账款]]的管理工作,[[保证]]及时的偿付。企业应付账款的偿付记录是;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也是未来企业继续获得信用的重要基础之一。建立应付账款的跟踪记录制度,[[预测]]不同时期[[应付账款]]的偿付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弥补挽回。
==受信管理的基本原则<ref name="a"/>==
1.比较受信总收益与受信总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自然会有扩大[[投资]]的内在冲动,融资就成为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热门话题。然而,在企业进行融资巩信之前,[[需要]]反思这种扩张冲动是否理性,先不要把目光直接对准各式各样令人心动的融资途径,更不要草率地做出[[融资决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必须融资吗?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经过深入分析和比较,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融资]]。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2.量力而行,控制受信规模
由于[[企业融资]]受信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同时说明[[财务规划]]不周;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则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要二次融资的局面。不说二次融资的困难程度,就再次融资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就可能让企业陷人尴尬境地。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受信规模。
3.合理选择受信时机
所谓受信时机,是指有利于企业融资受信的[[融资环境]]。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这就有必要对企业融资所涉及到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做综合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企业融资机会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所出现的一种客观环境,虽然企业本身也会对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与[[企业外部环境]]相比较,企业本身对整个融资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实际上只能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而无法左右外部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寻求并及时把握住各种有利时机,确保融资获得成功。
(2)由于外部融资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为此,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3)企业在分析融资机会时,必须要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比如,企业可能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不适合[[发行股票]]融资,却可能适合[[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在某一地区不适合[[发行债券]]融资,但可能在另一地区却相当适合;企业在初创时期不适合[[银行]][[抵押贷款]],却因为[[项目]]具有独创性可寻求[[风险投资]].
4.比较融资成本,选择受信方式
一般来说,在不考虑[[融资风险]]成本时,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资金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融资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费用、融资后的[[资金占用费用]]以及融资时支付的[[其他费用]]。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融资成本]]的计算要涉及到很多因素,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这仅是不同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大致顺序,具体分析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财政融资中的[[财政拨款]]不仅没有[[成本]],而且有[[净收益]],而[[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则要有较少的利息成本。对于商业融资,如果企业在[[现金折扣]]期内使用[[商业信用]],则没有[[资金成本]];如果放弃现金折扣,那么,资金成本就会很高i再如对股票融资来说,其中发行[[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融资成本也不同。企业应在综合考虑融资环境的基础上,比较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选择最优的受信方式。
5.确定“安全线”,控制受信风险
许多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纷纷投人到方兴未艾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动去[[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以期获得[[利润]]的最大化。然而发展高新[[技术]]既可能给企业带来[[繁荣]]与发展,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与危害。因为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都必须拥有强大的内部资金与[[财力]]支持。这对于那些进行换代型和全新型[[产品开发]]的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大多数中小企业[[自有资金]]都难以完全满足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资金[[需求]],必须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单位进行融资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小企业]]不能把融资作为获取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并且向[[外部融资]]的额度在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所需资金中所[[占有]]的[[比例]]也不应太高,原则上不能超出50%。一旦超出50%这一警戒线,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失败的可能性将随之大增。这是因为[[企业负债经营]]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极高的经济活动。国际上通常认为二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如果小于50%,企业则处于安全区域内,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于50%,企业则处于危险区域内i然而如果企业又把融资资金再投资于风险很高的高新技术研发[[活动]],那么就等于将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与高新技术[[投资风险]]叠加在一起,这将使企业的风险无形中增大好几倍。那么[[企业破产]]、倒闭的概率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深圳市一家从事交通技术[[产业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在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高达50%以上、[[经营管理]]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完全依赖于[[银行贷款]]、高额负债进行交通监控新技术[[研发]],并且在广州地区一个项目上就投入前期[[研发费用]]高达100万元。这对于一个[[自有资金]]只有几十万元的小企业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费用]]。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市场起伏不定等原因,最终该[[项目]]并没有开发成功,而该企业已向银行融资[[贷款]]高达1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企业最终面临倒闭的境地。可见,企业受信必须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安全线”,严格[[控制]]融资风险。
==受信管理与授信管理的联系<ref name="a"/>==
作为[[企业信用管理]]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受信管理和[[授信管理]]尽管[[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服务]]于企业信用管理目标。
首先,受信管理是[[信用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证[[信用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制度]]保证。[[信用]]关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企业]]只有自身恪守[[诚信]],积极履行信用义务,进行受信管理,保持良好的[[企业信誉]],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也才能有资格要求其他[[组织]]讲求信用、遵守[[信用交易]]。如果企业自身[[不履行]]信用义务,要求其他企业履行[[信用]]义务便会成为空谈。
其次,授信管理是企业受信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都存在着受信和[[授信]]两个方面,受信是[[企业资金]]流的流人,授信是企业资金流的流出;各个[[企业]]之间的受信和[[授信]]关系,形成资金流人流出网络。如果企业授信管理不善而造成资金回流受阻,就会影响受信管理,可能无法[[保证]]借人[[资金]]顺利偿还。而[[授信管理]]的成功实施有助于[[企业资金]]的快速、及时回笼,提高[[流动比率]],从而有助于降低[[负债经营]]的[[风险]],有助于[[企业信用]]的维护和提升。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信用术语|X]] | 20240728-150328 |
供应环境 | ==什么是供应环境<ref name="shen">沈小静主编.生产企业供应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ref>==
'''供应环境'''是指与[[企业]][[供应管理]][[活动]]有关的[[宏观环境]]因素、[[供应商]]所处行业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微观环境]]因素的总和。
==供应环境因素<ref name="shen"/>==
===宏观环境因素===
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绐企业供应工作带来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和社会条件,主要包括:
'''1.[[政治环境]]。'''如本国与供应商所在国的政局是否稳定,政治路线的变更与调整,政府人事变动,战争及恐怖事件等。
'''2.[[经济环境]]。'''如[[国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投资政策]],多国组成的[[经济]]——政治联盟,如[[世贸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及[[欧盟]]等。
'''3.[[法律环境]]。'''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专利法]],[[税法]],环境保护法及世贸组织规则等。
'''4.其他环境。'''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
===供应商及所处行业环境===
该环境因素一方面是供应商因素,包括供应商的[[组织结构]]、[[财务状况]]、[[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工艺水平、[[质量体系]]、交货周期及准时率、[[成本结构]]与[[价格]]等;另一方面是供应商所处行业环境因素,包括该行业的供求状况、行业效率、行业[[增长率]]、行业生产与[[库存量]]、[[行业集中度]]、供应商的数量与分布等。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供应商所处行业的[[市场结构]]可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供应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信息]]完备,透明度高,[[产品结构]],[[质量]]、性能和价格在不同的供应商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如[[农副产品]]。
'''2.[[垄断竞争市场]]。'''供应商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的[[比例]]最高,这样的[[市场]]上有大量供应商的存在,各供应商提供的物品的品质不同,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很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不强,如大多数日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工业]]产品。
'''3.[[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供应商处于[[寡头垄断市场]]时,几家大供应商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企业进人障碍高,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强,如[[石油]]、[[电力]]、电信等。
'''4.[[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可分为[[自然资源]]垄断,如一些国家造币所需专有林场的木材;政府垄断,如铁路、邮政;控制[[垄断]],如拥有[[专利权]]的[[微软]]。在这样的市场上,供应商只有一家,所以在交易中[[占有]]绝对优势,完全[[控制]]了价格。
===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是[[供应过程]]所处的[[企业内部环境]],其环境因素主要有:
'''1.[[领导]]对供应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的高层领导是否认识到供应管理对[[产品质量]]和[[价值]]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在[[企业流程重组]]中将供应管理放在什么位置。
'''2.各部门对供应工作的支持力度。'''销售部门是否及时提供顾客定单调整情况和[[顾客]]反馈信息,[[财务部门]]是否有充足的[[资金]][[保证]],设计部门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变动情况的及时程度,[[人力资源]]部门是否提供适合供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薪酬水平]]和[[培训]]机会。
'''3.[[信息技术]]在供应王作中的应用程度。'''
==供应环境分析<ref name="shen"/>==
===供应环境分析的必要性===
供应环境分析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强企业供应工作的适应性'''
供应环境是企业供应管理工作的约束条件,特别是外部环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只有正确认识并客观分析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供应环境,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有利的[[市场机会]],及时防范[[供应]]市场中的威胁,才能使企业的供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保证供应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供应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各种环境因素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供应环境的调查分析,了解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供应战略]],以防止供应战略决策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现实性'''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使企业能够敏锐地洞察环境的变化,把握有利时机;但要把客观上存在的机会变成企业现实的利益,还需通过微观环境分析,找出制约供应管理工作的“[[瓶颈]]”,积极寻求企业内部各部门对供应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主动[[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共同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作出贡献。
===供应环境分析步骤===
'''(一)确定供应环境分析的目标'''
企业的供应环境涉及面广、因素复杂,所以在进行供应环境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目标,通常是解决供应管理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最终形成的分析报告更有针对性。
'''(二)搜集和分析[[间接资料]]'''
搜集和分析间接的第二手资料,可以快速而经济地获得初步的[[信息]]和结论,确认是否有必要进行供应环境调查,为下一步的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础。间接资料的来源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计划]]、[[通报]]、[[简报]]、[[经济信息]]等,从各种[[信息中心]]或国际[[互联网]]上查寻的信息,从事[[信息服务]]的机构或刊物定期发布的信息资料、[[广告]]等,各供应商提供的资料等。
'''(三)设计供应环境调研方案'''
供应环境调研[[方案设计]]是为实施供应环境调研所作的计划或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资料的搜集方法、调研力量的[[组织]]与配备、时间安排和[[费用]]预算。
'''(四)实施供应环境调查'''
企业供应部门可选择[[实地考察]]、电话调查和[[邮寄调查]]的方法进行供应环境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调查的主题、突出重点,所要调查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便于回答,始终保持热情、真诚、友好的[[态度]]。
'''(五)编写供应环境分析报告'''
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分类汇总后,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从中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调查结论,并对供应战略决策提出建议。供应环境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center>[[Image:供应环境分析流程.jpg]]</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供应链|G]] | 20240728-150335 |
非职位权力 |
== 什么是非职位权力 ==
'''非职位权力'''是指与[[组织]]的[[职位]]无关的[[权力]]。非职位权力并不像[[职位权力]]那样可以短期获得,它需要在组织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获取。同样,非职位权力的执行,需要靠权力所有者的威望、[[魅力]]、情感或是其[[价值观]]来影响他人,来使权力得到执行。这种权力形成得慢,消逝得也慢。即便[[领导者]]离开了这个组织,他所具有的威望以及与其他组织间的个人感情也决定的他可以继续拥有这种影响力。
== 非职位权力的表现 ==
非职位权力不是由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产生的,而是[[领导者]]由于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非职位权力主要有专长权、个人魅力、[[背景权]]、[[感情权]]等。
'''1、专长权'''
知识就是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讲,知识也是权力。谁掌握了知识,具有了专长,就是有了影响别人的专长权。这种权力源于[[信息]]和专业特长,人们往往会听从某一领域专家的忠告,接受他们的影响。
例如,某位权威医生指出某种生活习惯对健康有害,我们往往会设法改变这种生活习惯;如果一位电工建议在家庭装饰中如何铺设电线,我们会听从他的指导。谁掌握的知识、[[信息]]越多,谁拥有的专长权就越大。专长权与职位没有直接的联系,许多专家、学者,虽然没有什么[[行政职位]],但是在[[组织]]和[[群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基础就是专长权。
'''2、个人魅力'''
这一权力与其他权力不同,是一种无形的,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或概括的权力。它是建立在超然感人的个人素质之上的,这种素质吸引了欣赏它、希望拥有它的[[追随者]],从而激起人们的忠诚和极大的热忱。一些体育、文艺明星,传奇的政治领袖都具有这种魅力,有着巨大而神奇的影响力。
'''3、背景权'''
背景权是指个体由于以往的经历而获得的权力。例如某人是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只要人们知道他的特殊背景和荣誉,在初次见到他的时候,就倾向于听从他的意见,接受他的影响。
'''4、感情权'''
感情权是指个体由干和被影响者感情较融洽而获得的权力。如果多年的老朋友提出要求、请求一些帮助,无论在工作上有没有关系,人们都会感到难以拒绝,从而接受他的影响。
[[Category:组织管理术语|F]] | 20240728-150344 |
挂牌汇率 | '''挂牌汇率(nominal rate)'''
== 挂牌汇率概述 ==
挂牌汇率:是由银行挂牌进行[[外汇]]兑换的[[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价。
1)买入汇率:是银行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又称“买入价”
2)卖出汇率:是银行在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又称“卖出价”
3)中间价即[[买价]]和卖价的平均价。
{{stub}}
[[Category:汇率|G]] | 20240728-150353 |
营销子公司 | '''营销子公司(Marketing Subsidiary)'''
== 什么是营销子公司 ==
'''营销子公司'''是一个海外机构,由出口公司雇用[[员工]]在海外市场销售它的[[产品]]。<ref name="戴">(美)戴维,(美)斯图尔特著.第四章 进入海外市场的方法 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中的动作管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ref>
营销子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实体,在法律上和[[税赋]]上都有独立性,能使[[企业]]更灵活、更深入地进行国际分销活动。<ref>企业国际化管理研究课题组著.第九章 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管理方法 中小企业营销国际化管理方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ref>
营销子公司的建立说明企业已更深入地介入了国际营销活动。
== 建立营销子公司的情形<ref name="戴"/> ==
营销子公司的[[成本]]更高一些,有很大一部分是固定投入:[[租赁]]办公地点、建立[[库存]]、雇用并培训员工,在有可观的[[销售额]]可以抵消前,这些花费都是不可避免的。它和通过[[代理商]]销售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基本上是只产生[[可变成本]](只有代理商销售后才会支付佣金);它和通过分销商销售也是不同的,在海外市场建立业务的成本是由[[分销商]]承担的。设立营销子公司的[[投资]],对出口公司一方来说,显然要求其在海外市场有长远打算。
当[[公司]]想要在目标国家[[控制]]它的海外市场销售时,可以选择营销子公司,尤其是公司面临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时:
(1)公司估计市场很可观(大于国内销售额的25%),或者估计会有重大增长潜力,或者利润丰厚。
(2)产品是科技驱动,有很大的知识产权因素。
(3)产品的[[销售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4)公司期望长期参与该[[市场]],并且以后会引入后续产品。
(5)产品[[需要]]完善的[[售后服务]]或维修零部件供应。
(6)公司想要成为市场的主角之一。
(7)公司想从[[顾客]]收取额外的高价。
(8)公司不愿意放弃产品和[[价格]]的[[控制权]]。
== 营销子公司的案例 ==
=== 案例一:BMW(宝马)公司海外营销子公司的优越性<ref>雷新华主编.第十章 国际市场分销渠道策略 国际市场营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02.</ref> ===
BMW公司是德国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该公司的产品有大约一半内销,另一半外销。1973年,BMW公司打算重新制定其国内外营销策略,因为公司感到它的多层次的[[分销]]导致了营销活动的低[[效率]]。
[[BMW]]在国内的分销体系:自1963年开始,BMW公司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双重分销体系,一方面雇用了一个庞大的批发商体系,另一方面又由BMW公司对一些大公司进行[[直接分销]]。这种分销体系看起来工作得很奏效,因为BMW公司在原联邦德国的[[市场份额]]从1963年的2.8%上升到1972年的5%。然而公司发现,这种双重分销体系导致了严重的竞争扭曲行为。例如,由于[[批发商]]获得的批发业务的[[报酬]]与[[零售商]]得到的零售业务的报酬相等,因而批发商与零售商发生了直接的[[竞争]]。有时那些大的直接[[经销商]]的销售额大于批发商的销售额,但所得的报酬却比较少。这些由BMW公司分销策略导致的问题,使得BMW公司于1973年取消了其在国内的批发商系统,扩大了直接经销系统。原来由批发商经营的业务改由经销商经营。
BMW公司在国外的业务:BMW公司打算在国外市场上也像在国内一样,采取更为直接的销售方式。公司懂得,在[[国际市场]]上必须谨慎从事,以免造成各国已有进口渠道的混乱。但公司认为有必要取消目前在国外市场上的独立进口商,而由公司自己的海外营销子公司取而代之。海外市场上的独立的[[进口商]]从德国进口汽车,然后转卖给特许经销商,再由他们向公众出售。改用公司自己的海外营销子公司,意味着BMW公司也采取了伏尔卡斯瓦根公司和[[戴姆勒]]一[[奔驰公司]]的[[国际营销]]方式。采用直接分销方式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公司可以节省付给国外进口代理商15%的[[佣金]]。
法国市场:为了落实在海外市场上采用直接分销方式的策略,BMW公司于1973年在法国建立了第一个营销子公司——BMW Import SA。BMW Import SA代替了以前的法国进口商(该公司过去一直被称为BMW法国公司,现在更名为SFAM法国公司)。SFAM法国公司继续通过其设在巴黎及其他省份的零售网向[[消费者]]出售BMW公司的[[汽车]]。而向经销商出售汽车的业务却由BMW公司的海外经营子公司一BMW Import SA一手[[经营]]。
美国市场:在向美国市场实施新的直接营销策略时,BMW公司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买下目前在美国的进口商,二是像在法国一样成立一个新的、单独的BMW营销子公司。公司正在考虑哪一套方案更适合于美国这个重要市场。BMW公司1973年在美国共有250个代销商。
==相关条目==
*[[子公司]]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企业类型|Y]]
[[category:新兴治理|Y]] | 20240728-150407 |
石油期货 | '''石油期货定义:'''石油期货就是以远期石油价格为[[标的物]]的[[期货]]
== 世界石油期货简介 ==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期货的产生。石油期货诞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目前已经超过[[金属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油期货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货品种,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4个:
*[[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其他石油期货品种还有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轻柴油等。
NYMEX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规格为每手1000桶,报价单位为美元/桶,该合约推出后交易活跃,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品期货合约,它的[[成交价格]]成为国际石油市场关注的焦点。
== 世界主要石油交易所交易品种: ==
纽约商品交易所: 轻油,天燃气,无铅汽油,热油,布兰特原油
新加坡交易所: 中东原油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 汽油,煤油,柴油,[[原油]]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 布伦特原油 柴油
== 世界主要石油期货交易所 ==
{|class=wikitable
!|交易所||上市合约||交易量
|-
|[[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1、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货合约<br>2、1982年上市含铅汽油期货合约,1986年被无铅汽油期货合约取代;<br>3、1986年上市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br>4、1990年上市天然气期货合约||2001年交易量为7254万手,日均交易量27万手
|-
|[[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1、1981年上市轻柴油期货合约<br>2、1988年上市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br>3、1997年上市天然气期货合约||2001年交易量为2641万手,日均交易量17万手
|-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1、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货合约<br>2、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货合约||2001年交易量为2560万手
|-
|[[新加坡交易所]](SGX)||1、1989年SIMEX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货]]合约<br>2、2002年4月与TOCOM签署合作协议交易中东原油期货合约
|-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原上海石油交易所)|| 1993年推出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四个期货合约||总交易量5000万吨
|}
== 我国的石油期货 ==
我国石油需求量增长迅速,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年进口原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前年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多支付了数十亿美元。目前我国石油供求和价格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对恢复石油期货交易的呼声很高。其实我国在石油期货领域已经有过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运作相对规范,占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左右。其推出的标准期货合约主要有大庆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种,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过去在石油期货领域的成功实践,为今后开展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宝贵经验。
[[Category:期货类型|S]] | 20240728-150435 |
竞争性营利组织 | == 什么是竞争性营利组织<ref>薛可,余明阳主编.公共关系学 战略、管理与传播.科学出版社,2010.06.</ref> ==
'''竞争性营利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经济利益]][[目标]],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社会金融]]经济或营利性的社会服务组织,这类[[社会组织]]有明显的经济利益驱动,又是在激烈[[竞争]]中争取公众支持的,因此,这类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意识]]较强,[[公共关系]][[行为]]也较为自觉和主动。例如,[[金融]]、[[经济]]、[[旅游服务]]等工商企业就属于这类社会组织,它们十分注重与[[消费者]]的公共关系。
== 竞争性营利组织的内容 ==
这类组织一般包括生产型组织、商业组织、服务型组织等,它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取[[顾客]],一般都会比较主动地争取公众的支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但比较容易偏重与[[市场]]活动直接相关的[[公众]],其公关行为的营利性较为明显。
==相关条目==
*[[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组织类型|J]] | 20240728-150441 |
英镑危机 | '''英镑危机(Sterling Crisis)'''
==什么是英镑危机==
'''英镑危机'''是指[[英镑]][[国际信用]]的下降。英国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伦敦成为[[国际贸易]]、[[海上运输]]和[[国际金融]]、[[海运保险]]的中心,[[英镑]]成为[[世界贸易]]最重要的货币。但自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后,英镑信用开始动摇。二次大战后,英国的经济贸易实力严重削弱,虽然实行了严格[[外汇管制]],[[国际收支]]仍然不断发生[[危机]],使英镑地位每况愈下,加速了英国[[短期资本]]外流,而把英镑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越来越多地抛售[[英镑]],抢购黄金和其他硬币,迫使[[英镑]]不断进行[[贬值]]来调整对其他同家[[汇价]]。1949年9月18日英镑贬值30.5%,对美元汇价由1英镑折合4.03[[美元]]降为2.8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镑贬值14.3%,对美元汇价降为1英镑折合2.4[[美元]]。1971年底,[[外汇市场]]再一次发生抛售英镑的风潮,英国政府在1972年6月23日宣布英镑实行[[浮动汇率]]。经过历次危机,英镑成为国际上最疲软的货币之一,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大为削弱,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也日益降低。由于石油价格在70年代末期大幅度上涨,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对英经济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英镑成为公认的所谓石油货币,只要石油价格不发生大幅度下跌,英镑将保持相对稳定。<ref>董光祖.新编实用国际贸易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ref>
英镑不断发生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1)英国对外贸易经常发生巨额[[逆差]],外汇储备流失甚大。
(2)非贸易收入(向为英国的大宗收入,是其国际收入项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显著减少。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争夺海外商品销售市场以及原料产地,对国外市场的[[投资]]不断扩大,[[资本输出]]逐年增加,造成资本严重外流。<ref>于光远.经济大辞典 上、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ref>
==1992年英镑危机==
===1992年英镑危机的背景<ref>郎晓龙.货币危机与资本管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1</ref>===
1990年10月,英国加入了[[欧洲货币体系]](简称EMS)。欧洲货币体系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盯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相互盯住;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而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以[[德国马克]]为核心。
1992年2月17日,[[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十二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公民福利等多方面内容,但关于[[欧洲货币联盟]]的规定是其中的核心,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条约规定,[[欧共体]]各国应当分三个阶段完成统一货币的工作,其中第一个阶段是强化当时已经存在的“[[欧洲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第二个阶段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负责协调欧共体各国的[[货币政策]];第三个阶段是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欧洲货币机构”升级为“[[欧洲中央银行]]”,为欧盟各国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目标,是使[[欧元]]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抗衡的世界性货币,使欧盟各国的[[资本市场]]联结在一起,从而有力地促进欧盟内部贸易的发展,同时强大的欧元也有利于欧盟对外贸易的开展。
但欧盟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欧洲汇率机制]]的重要问题。在两德统一之后,由于东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德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德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趋势]],德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调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使英镑贬值以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机制的限制,必须维持英镑兑换马克的汇率波动幅度。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之前,英镑已经处于严重被高估的境地,英镑兑换马克的[[汇率]]是1英镑兑换2.95[[马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则进一步强化了已经形成的欧洲汇率机制,使英镑的自由浮动受到限制。根据条约的规定,英国政府不能通过英镑的主动贬值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如果英镑出现异常的贬值或升值,欧洲各国中央银行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英镑汇率的义务。因此面对德国中央银行的加息,[[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只能随之提高[[利率]],以维持英镑对德国马克的利率平价,但提高利率只能使英国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
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国内的企业部门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夏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货币体系]]内,但受到市场的普遍怀疑。
===1992年英镑危机的始末<ref>张望.金融争霸: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风险和监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ref>===
在200年来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原来采取[[金本位制]],与黄金挂钩时,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才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而采取浮动制,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断下降。而作为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机构——英格兰银行,是英国金融体制的强大支柱,具有极为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强大的实力。从未有人胆敢对抗这一国家的[[金融体制]],甚至想都未敢想过。但是,国际炒家[[索罗斯]]却决定做一件前人所未做过的事,摇撼一下大不列颠这棵号称坚挺的大树,试一试它到底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随着1989年11月柏林墙的轰然倒下,许多人认为一个新的统一的德国将会迅速崛起和[[繁荣]]。但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却认为新德国由于重建原东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简称[[ERM]])。[[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钉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相互钉住;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并以[[德国马克]]为核心。早在英国加人欧洲汇率体系之前,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已稳定在1英镑兑换2.95马克的汇率水平。但英国当时[[经济衰退]],以维持如此高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对英国来说,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一方面,将导致英国对德国的依赖,不能为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而大胆行事,如何时提高或降低利率、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促使本国[[货币贬值]]等;另一方面,[[英国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其高汇率也值得怀疑。
特别是在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拉等明显被高估,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它们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德国在有关经济政策方面难以保持协调一致,一旦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动荡,它们无力抵御时,作为核心国的德国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
索罗斯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已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像他这样的[[投机者]]便会乘虚而人,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随者也会闻风而动,使汇率更加摇摆不定,最终,对追风机制的依靠比市场接纳它们的容量大得多,直到整个机制被摧毁。
果然,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削弱英镑,从而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此时此刻,[[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崩溃]],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I=l,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夏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在此期间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4。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1992年9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斥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英国政府计划从国际银行组织借入资金用来阻止英镑继续[[贬值]],但这犹如杯水车薪。仅索罗斯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较量中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购入60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因此,又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卖出德国股票。如果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世界许多投机者的参与使这场较量的双方力量悬殊,也注定了英国政府的失败。
索罗斯是这场“赌局”最大的赌徒。下完赌注,索罗斯开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意大利里拉]]即将贬值的谣言,里拉的抛盘大量涌出。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虽然仍在欧洲汇率体系限定的浮动范围内,但情况看起来却很悲观。这使索罗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成员国最终将不会允许欧洲汇率体系来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些国家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人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做黑色星期三。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这次成功狙击英镑相当于在每个英国人的口袋里掏了10块钱,曾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金融危机|Y]] | 20240728-150459 |
理性行为疗法 |
== 什么是理性行为疗法 ==
'''理性行为疗法''',安可夫与格拉赛(Arnkoff & Glass,1992)曾简略介绍过认知治疗法的历史。这些治疗取向都是在行为疗法当红时兴起的。五O年代,[[艾里斯]]发展出著名的理性疗法,该法旋即改名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
== 理性行为疗法的贡献与不足 ==
理性行为治疗法是一种认知导向的行为治疗法。它已发展成范围广泛及具有折衷色彩的治疗法,强调思考、判断、决定,以及行为。本法仍保持艾里斯高度教导和指导的特征,同时重视认知与感觉领导中的要素。本法从当事人困扰的情绪与行为出发,然后揭开及驳斥直接造成困扰的想法。为了防范因[[自我暗示]]而强化自我挫败信念,理性行为治疗法使用主动和直接的[[技术]],例如,教导、建议、说明、和家庭[[作业]],鼓励当事人以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他们曾不断要求当事人去验证他们的观察和想法是否为真,并教导当事人如何驳斥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他们会说明非理性信念如何及为何导致负面的情绪和行为。
他们会教导当事人如何进行科学化思考,如何消除未来可能再出现的新的自我挫败想法和行为。治疗者会示范说明完全接纳包容自己是相当重要的。他们在面对自我毁坏行为时,不对个人作任何批判就是持这种[[态度]]。治疗者的支持、挑战、面质、探索的意愿,以及促使当事人进行作业活动(在治疗内及治疗外),以积极改变对方的想法及行为是最为重要的。理性行为治疗法强调行为--做一些在治疗中有所启发的活动。不断地练习新行为来取代无效的行为,才是促成改变的主要因素。
理性情绪治疗法在选用治疗策略时,通常都采用折衷的态度。他们非常依赖认知和行为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很适合用来根除导致自我挫败感觉和行为的非理性信念,并能教导人们如何以理性的生活哲学取代否定的思考过程。治疗者有充分自由去发展个人的风格与创意,也就是说不被处理某特定问题的固定技术所束缚。只要合乎理性情绪治疗法的精神,治疗者能自由地创造治疗方式。
正如我们的理解,理性行为治疗法是其他认知治疗法的先驱。有两个理性行为治疗法将加以修正,或依某种意义来看,也是将RET加以延伸的认知行为治疗法,即贝克的认知治疗法及梦新懋的[[认知行为矫正法]]。这些治疗法都强调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重要性。他们强调,人们如何「[[感觉]]」和实际上「做」些什么,大部份都受到自己对情境主观的评价的影响。由于对生活情境的评价是受信念、态度、假定、和内心对话的影响,因此认知因素便成为治疗的主要焦点。
== 理性行为疗法的过程与目标 ==
在理性行为治疗法里,采用的许多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主要目标:「培养更实际的生活哲学,减少当事人的[[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其他重要的治疗目标包括:减少因生活中的错误而责备自己或别人的倾向,以及教导当事人如何有效处理未来的困难。
由于假定人类的问题是来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理性]]行为治疗法致力于彻底地重新评估这些观念。因此,理性行为治疗法基本上不以消除症状为目标,而主要在于引导人们去检查及改变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尤其是那些使他们困扰的观念。如果当事人所害怕的是婚姻的失败,则治疗目的不仅在于减少这种恐惧,治疗者更要试图去处理被对方夸大的失败恐惧感。
以下是理性行治疗法的一些特定目标:关心自己、具有社会兴趣、自我引导、容忍、弹性、[[接受]][[不确定性]]、承诺、科学的思考、自我接纳、敢于冒险、不要太理想化、高度的容忍挫折、以及为自己的困扰负责。
'''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要达到上述目标,治疗者有特定的任务。第一步是向当事人说明他们持有许多非理性的「应该」、「最好」、和「必须」。当事人要学习区别理性与非理性的信念。为了增进这种察觉能力,治疗者要扮演一个科学家,向当事人原已接受或未曾怀疑就视为真理的自我挫败信念挑战。治疗者会采取鼓励与说服,有时甚至会指导当事人如何去对抗错误的信念。
治疗过程的第二步是带领当事人超越察觉的阶段。治疗者会向对方说明是他自己通过持续非理性的思考,以及一直重复暗示自己,所以他们要为自己的问题负大部分的责任。治疗者不能只告诉对方他们有不合逻辑的思考,因为他们会说:「现在我了解我担心失败,并且了解这些害怕是被我夸大与不切实际的,但是我还是担心失败!」
为了让当事人超越仅止于认清非理性的想法与感觉,接着治疗者会采取第三步:协助他们矫正不正确的想法和放弃非理性的思考。理性情绪心理假定当事人那些非理性的信念是根深蒂固的,以至于通常无法自己加以改变。因此,治疗者要协助当事人了解恶性循环的自我责备过程。
治疗过程的第四步即最后一步是,[[激励]]当事人发展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学]],如此未来就能避免成为其他非理性信念的牺牲者。如果仅处理某特定的问题或症状,将无法[[保证]]新的非理性恐惧不会再出现。治疗者要能攻击非理性思考的心理,并教导当事人如何以理性的信念与态度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与态度。艾里斯认为,当事人变得愈具科学精神和容忍度愈高,则所受的困扰就会愈少。
从事理性行为治疗法治疗者,其功能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学派的实践工作者。由于在本质上理性行为治疗法是认知性的和指导性的行为方法,它常能减弱治疗者与当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治疗者主要是使用强调[[教育]]性的说服方法。艾里斯(11991a,1991c,1992b,1994,1995;Ellis & Velten,1992)曾为理性治疗法的实践工作者提出一个工作纲要:
鼓励当事人去发掘导致大多数困扰行为的一些非理性观念。
激励当事人去验证其观念的效度。
对当事人说明他们思考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使用荒谬和幽默来面质当事人的非理性思考。
运用逻辑分析减少其非理性[[信念]]。
向对方说明这些信念的功能如何不当,以及它们如何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困扰。
[[解释]]如何以具有证据基础的理性的观念去取代非性观念。
教导当事人如何以科学方法思考,使他们可以观察并减少现在或未来的非理性观念及做不合逻辑的推理,此两者正是助长自我毁灭的感觉与行为之祸首。
运用几种情绪和行为方法,协助对方直接处理其感觉,并能对抗其困扰。
魏思苗二氏(Wessler & wessler,1980)曾描述典型的理性行为治疗法的进行情形。在重要的第一阶段里,强调建立默契和建立一种能鼓励当事人自由谈话的关系。一旦形成这些关系之后,往后不再那么强调治疗关系。借着确认欲探索的目标问题,治疗随即展开。治疗者会询问开放式的问题,例如,「你最希望哪些问题获得帮助?从治疗中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治疗初期的主要工作是确立目标,让当事人指出他们想要获得或增进的感觉、信念和行为,或列出他们想减少或消除的感觉、信念和行为。治疗者可能会问:「你想要以何种不同于目前的方式去感觉、思考、和行动?」
接着引导当事人了解理性行为治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情形。理性行为疗法治疗者会把神秘的色彩去除掉。他们会教导对方了解导致困扰的认知假设,并说明非理性信念如何导致负面的结果。在对方了解他们的某些非理性信念导致功能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时,治疗者接着就会激励他们去检讨为什么还抱持着旧的错误观念而不将它们除掉。
指派的家庭作业是经过仔细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当事人去表现正面的行为,并诱导情绪和态度的改变。这些指定作业在后面的治疗中会加以讨论,当事人会因而学会以有效的方法去驳斥自我挫败的想法。治疗结束前,当事人应重新检视自己的进展,并订定计划,以及找出处理潜在问题的策略。
总之,理性行为治疗法治疗者会主动「教导」当事人,指出情绪的困扰主要来自自我责备;应停止为自己「评价」;以及应借助努力完成家庭作业,则能消除导致情绪和行为困扰的非理性思考。
理性行为治疗法与许多疗法不同的地方在于:不重视自由联想、梦境分析、过去的历史、无止境地表达与探索感觉,以及处理移情作用。艾里斯(1995)认为,在这些上面花费时间是「沈迷的治疗」(indulgence therapy),也许能使人「感觉」好一点,但是很少能帮他们变得「更好」。
'''当事人在治疗中的经验'''
人们常认为情绪或行为问题是外在原因造成的。但是通过理性[[行为治疗]]法,他们了解这些问题主要是错误的信念所引起的。一旦接受信念是情绪与行为的主因之后,他们就能够有效地进行认知重建的过程(Ellis & Yeager,1989)。从这一角度看来,当事人在[[理性]]行为治疗去法中的角色是学生或学习者,[[心理治疗]]则视为再教育的过程,使当事人能学会如何应用理性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并因而改变情绪。
治疗过程重视当事人目前的经验。如同个人中心疗法及[[存在主义]]治疗法,理性行为治疗法也强调此时此地的经验,以及现在是否具有改变旧的思考和情绪模式的[[能力]]。治疗者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索早期历史,使过去的和现在的行为能联结起来;也不会深入探索当事人幼年与父母和其他手足间的关系。不管当事人的基本、非理性的生活哲学是什么,治疗过程强调他们现在的困扰是来自他们对于自己及整个世界的[[自我]]挫败观点。至于在何处、为什么或如何获得这些非理性的哲学,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重点在于,应如何才能察觉他们的自我挫败信念并能挑战之。
根据理性行为治疗法理论,表面的顿悟并不能导致人格的改变,至多只能让人们了解他们有问题,以及这些困扰的起因。即使洞察是正确的,但仅靠洞察并不能自动地使情况变得较好,不过洞察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自己如何持续地阻碍自己以及我们应如何改变。
艾里斯(1979e,1988)提出理性行为治疗法中的洞察有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是,明白我们会在生活中自己选择某些事件来困扰自己。我们大部分折困扰是在C点(结果),而不是对A点(事件)感到困扰,因为我们会创造并接受有关A的非理性信念而使自己困扰。第二个层次是,了解我们最初获得非理性信念的方式,以及如何选定并保存这些信念。我们最初如何、何时或为什么会有[[情绪]]困扰已不重要,相反地,重要的是我们之所以一直抱持着这些信念是因为自己不断地以一种绝对的信念在教导自己。我们的自我制约比幼年时期别人所给予的制约更重要。第三个层次是,了解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人格与不安的倾向并不需要神奇的方法,只须乐于去尝试练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格。通常单单了解某个信念是非理性的,还不足以导致改变;无论我们多么清楚地了解什么困扰着自己,使生活变得如此悲惨,我们仍然很少能有改变,除非积极地改变导致困扰的信念,并以实际行动来对抗;如果我们希望打破这种永不停息的困扰循环,必须坚决而强烈地从认知上、情绪上与行为上向非理性的信念宣战。
'''治疗关系'''
理性行为治疗法的治疗关系具有与其他治疗法不同的意义。理性行为治疗法的「完全接纳」或「容忍」的观念与个人中心治疗法的无条件地正面关怀观念颇为接近,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避免自我责备。虽然当事人也许会去评价自己的行为,但是治疗的[[目标]]是:不管他们的一些行为如何无效,都不能评定等级。治疗者拒绝评价当事人意味着他们完全接纳对方,但同时又乐于无情地面质对方那些非[[理性]]的想法与自我毁灭行为。不像其他治疗法,理性行为治疗法不以提供个人的温和同情的理解给予对方额外的安慰,因为它认为太多的温暖和了解会助长对方想从治疗者身上取得赞许之依赖感,而阻碍治疗的效果。事实上,理性行为治疗[[法治]]疗者可以接纳对方是个不完美的人,但不会给予个人的温暖。他们使用各种非温情主义的[[技术]],例如,教导、研读书籍治疗(bibliotherapy)、及行为矫治(Ellis,1995);但是都会在不断地示范及暗示无条件接纳对方的情况下进行。无论如何,有些理性行为治疗法实践工作者比[[艾里斯]]更强调与对方建立支持和合作的关系。
理性行为治疗者在表达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时,通常是开放和直接的。有些治疗者愿意坦承自己也并不完美,以作为驳斥当事人不切实际的观念,认为治疗者是「完美」的人。依此观点,移情作用并不鼓励,一旦发生,治疗者可能会去攻击它。治疗者会告诉当事人此一移情现象来自对方的非理性信念,认为自己必须为治疗者所喜欢与爱。(Ellis,1995)。
[[Category:心理学|L]] | 20240728-150532 |
微观调控 | ==什么是微观调控==
'''微观调控'''完全是中国化的经济实际术语,西方[[经济]]实际中没有微观调控这一词语,而是运用政府干预,其基本含义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意指当市场出现[[需求]]缺乏、[[失业率]]下降等失灵时,政府经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抚慰[[市场]]或补偿市场缺乏,使[[经济总量]]恢复平衡。而现代[[微观经济学]]发生的标志,正是由于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使得[[亚当·斯密]]自在经济实际从此走向幕后,国度干预经济实际走到历史前台,[[看不见的手]]也被看得见的手所取代。
==微观调控的发展==
我国的微观调控这一概念源自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①而最早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微观调控则是在1988年9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报告》指出:“这次[[管理]]经济环境、整理经济次第,必需同增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间的微观调控结合起来”。至今已有20年。虽然在这20年里关于微观调控的定义或许说内涵的界定在实际界还没有一致,但绝大少数学者以为微观调控是对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调理与[[控制]]。许大年以为,微观调控指的是运用微观政策调理[[社会总需求]][1];在中国社会迷信院经济研讨所编辑的《现代经济辞典》中,微观调控的解释是“为了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效和[[保证]]国民经济[[总体]]的动摇运转,政府在市场发扬配置[[经济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经过运用[[微观经济政策]]工具来调理[[国民经济]],以最终完成国度的[[微观经济]]目的的一整套运作进程。”
==微观调控的概述==
===微观调控的主体===
微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而且是中央政府。由于只要中央政府才干调控整个微观经济,才干对[[经济总量]]目的担任,中央政府只能无条件执行或是监视微观调控政策的执行状况,而同时中央政府也能够是中央政府的调控对象,甚至有些时分中央政府为自身的中央利益而对国度的微观政策停止反抗或消极执行。所以微观调控的主体只能而且必需是中央一级政府。
===是微观调控的手腕===
微观调控的手腕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次还有必要的法律手腕和[[行政]]手腕。[[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具体有:[[税收]]、[[预算]]、[[国债]]、购置性[[支出]]和转移性支付等;[[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存款]]预备金政策、[[信贷政策]]及地下市场业务等。
===是微观调控的客体===
从客体看,微观调控主要触及到国民经济的总体和总量,这主要是经过一些重要的微观经济目的表现出来,比如[[经济增长]]的速度,[[商品]]的总供求平衡,休息力的总供求平衡,[[货币]]的动摇等。具体目的有:[[GDP]][[增长速度]]、CPI、[[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国际收支平衡]]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等。
==微观调控的职能<ref>付春光.依法强化政府的微观调控职能(J).《经济与法》,1999年,第7期.</ref>==
===反垄断===
从垄断发生的过程来看.垄断有两种类型:一是[[垄断]],指一个行业由一家厂商来生产将达到最高[[效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垄断。另一种是市场垄断.即由于某家或某几家厂商垄断了市场的供给或[[需求]]而产生的垄断,它是由产品差别和法制限制(如专利限制、进入限翻和外贸限制所因起的。与此相适应,政府对垄断的限制也有两种,一种是对[[自然垄断]]的限制;另一种是对市场垄断的限制,这是国家[[反垄断]]的重心所在。
===价格管理===
国家的微观调控,除了反垄断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价格管理]]。如果说[[反垄断]]主要就是反垄斯[[价格]]的话,那么加强[[价格管理]].在当前条件下,主要就是反对“低价倾销”。
==加强政府微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f>林勤青.略论加强政府的微观调控(J).嘉应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ref>==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微观调控显得比较薄弱,从而使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已经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行为]]受厂长(经理)任期的影响出现“短期行为 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政府的微观调控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这表现在:
(1)微观调控是企业有救运营的保证
[[企业]]的活动是微观经济[[活动]],它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条件,社会、豉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以及[[生产]]特点和内部[[结构]]关系等进行经营决策的,它的活动又是社会 济活动的构成部分。因此,对它的调控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宏观调控]],即甩整体的[[计划]]、法律等来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微观调控,必须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调节备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合
理,从而澈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的[[行为]]规范和有效。
(2)微观调控就是宏观调控实施和密观调控目的实现的前提和善础。
[[宏观调控]]的实施,最终是要落实在每一个经济活动个体身上,只有得到每一个经济活动[[个体]]的认可和遵黑执行,宏观诲控才髓实麓并发挥作甩 宏观灏控的实施有效,也必须有一个微观经济基础。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目标实现了.才髭在总体上实现宏观的目标。宏观的经济任务是由企业来承担的,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环境,没有有效的[[行为]],设有个体分目标的实现,整体的、宏观的总目标就不可能达到,所谓“小河无水大河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微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它的特点是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它要求社会经济在[[总体]]上[[协调]]统一.要有计划按比科发展。但是,[[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之间彼此[[分离]],互不干涉,社会生产的纷繁复杂.使[[个体企业]]不可能对社会经济的整体作全面的、完整的了解。它们的活动在利满l的驱使下,或多或步地会与社会经济的[[需要]]发生偏离。怎样才能使[[企业]]的活动符合社会生产的需要呢?市场是“晴雨表”,但是不能只靠[[市场]]的调节。因为,[[市场调节]]会发生偏差.会造成各种假象,还会误导企业.而且.个人对|市场的了解也会出现主观的错误。因此,需要有政府的微观调控。政府通过建立各种保障[[机制]]和经济[[活动]]的规范,[[服务]]于[[生产]],引导企业。
(4)微观调控是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重要季段。
社会主义存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处理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是“兼顾三者的利益”,这一原则要求在增进[[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增进集体的利益,在增进[[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增进[[个人利益]]。但是,也要承认和满足集l体和个人利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个人利益]]韵满足,使劳动者具有劳动积极性.才能有较好的集体利益.[[集体利益]]的满足也才能调动集体(生产单位)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的利益。如果个人和生产单位都没有积极性.那么.国家的利益就失去了实现的基础。同时,社会各阶层都有自身的利益,这些利益关系处理不当。也容易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必须从微观实际出发,利用价格、[[利润]]、[[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
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5)微观调控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创造了[[微观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模式,现阶段改革己发展到对[[企业制度]]进行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有宏观的政策,而且要有微观的企业运行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法则。我国对公有制形式的改革不尽人意.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微观措施不配套,企业运行不规范,微观环境条件准备不足等。所以,完善和加强[[所有制]]形式韵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加强[[微观经济]]基础的建设。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经济术语|W]] | 20240728-150544 |
《同业拆借管理办法》 | == 概述 ==
{{Legal|《同业拆借管理办法》
|英文名=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terbank Lending
|首次生效时间=2007年8月6日
|最新修订时间=2007年6月8日
|修订历史=
*2007年6月8日第13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2007年7月3日公布,自2007年8月6日起施行。
|废止=
*1990年3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
}}
==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规范同业拆借交易、防范同业拆借风险、维护[[同业拆借]]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人民币同业拆借交易。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同业拆借,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以下简称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进行的无担保资金融通行为。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包括:
(一)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
(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拆借备案系统;
(三)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交易系统。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监督管理。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同业拆借交易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 同业拆借交易应遵循公平自愿、诚信自律、风险自担的原则。
== 第二章 市场准入管理 ==
第六条 下列金融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
(一)[[政策性银行]];
(二)中资商业银行;
(三)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四)[[城市信用合作社]];
(五)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
(六)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七)[[信托公司]];
(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九)[[金融租赁公司]];
(十)[[汽车金融公司]];
(十一)[[证券公司]];
(十二)[[保险公司]];
(十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十四)中资商业银行(不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授权的一级分支机构;
(十五)外国银行分行;
(十六)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机构。
第七条 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
(二)有健全的同业拆借交易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三)有专门从事同业拆借交易的人员;
(四)主要监管指标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
(五)最近二年未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监管部门处罚;
(六)最近二年未出现[[资不抵债]]情况;
(七)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下列金融机构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除具备本办法第七条所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资格;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前最近两个年度连续盈利;
(三)证券公司应在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前最近两个年度连续盈利,同期未出现[[净资本]]低于2亿元的情况;
(四)保险公司应在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前最近四个季度连续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20%以上。
第九条 金融机构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审核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申请的期限,适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第十一条 已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决定退出同业拆借市场时,应至少提前30日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并说明退出同业拆借市场的原因,提交债权债务清理处置方案。
金融机构退出同业拆借市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债权债务关系顺利清理,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风险处置预案。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批准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或者接到金融机构退出同业拆借市场的报告后,应以适当方式向同业拆借市场发布公告。在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正式发布公告之前,任何机构不得擅自对市场发布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自发布金融机构退出同业拆借市场公告之日起两年之内不再受理该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申请。
== 第三章 交易和清算 ==
第十四 条同业拆借交易必须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中进行。
政策性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法人]]为单位,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进行同业拆借交易。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拆借备案系统进行同业拆借交易的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同业拆借交易以询价方式进行,自主[[谈判]]、逐笔成交。
第十六条 [[同业拆借利率]]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进行同业拆借交易,应逐笔订立交易合同。[[交易合同]]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详细约定同业拆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同业拆借交易双方的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二)同业拆借成交日期;
(三)同业拆借交易金额;
(四)同业拆借交易期限;
(五)同业拆借利率、[[利率]]计算规则和利息支付规则;
(六)[[违约责任]];
(七)中国人民银行要求载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 交易合同可采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电子交易系统生成的成交单,或者采取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
第十九条 同业拆借的[[资金清算]]涉及不同银行的,应直接或委托开户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办理。同业拆借的资金清算可以在同一银行完成的,应以转账方式进行。任何同业拆借清算均不得使用[[现金支付]]。
== 第四章 风险控制 ==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应当将同业拆借风险管理纳入本机构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之中,并根据同业拆借业务的特点,建立健全同业拆借风险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同业拆借风险管理机构,制定同业拆借风险管理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
第二十一条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妥善保存其同业拆借交易的所有交易记录和与交易记录有关的文件、账目、[[原始凭证]]、[[报表]]、电话录音等资料。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的拆入资金用途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同业拆借的期限在符合以下规定的前提下,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
(一)政策性银行、中资商业银行、中资商业银行授权的一级分支机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1年;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3个月;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7天;
(四)金融机构拆出资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对手方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拆入资金最长期限。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调整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最长期限。
第二十四条 同业拆借到期后不得展期。
第二十五条 对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实行[[限额管理]],拆借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按照以下原则核定:
(一)政策性银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上年末待偿还金融债券余额的8%;
(二)中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
(三)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实收资本的2倍;
(四)外国银行分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人民币营运资金的2倍;
(五)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实收资本的100%;
(六)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净资产的20%;
(七)证券公司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净资本的80%;
(八)中资商业银行(不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授权的一级分支机构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由该机构的总行授权确定,纳入总行法人统一考核。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调整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资金限额。
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申请调整拆借资金限额,应比照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第二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申请临时调整拆借资金限额。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临时调整辖内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限额。
== 第五章 信息披露管理 ==
第二十八条 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机构承担向同业拆借市场披露信息的义务。金融机构的[[董事]]或法定代表人应当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同业拆借市场中各类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规范并监督实施。
第三十条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是同业拆借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为金融机构在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和信息披露提供服务。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应依据本办法制定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和信息披露操作规则,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一条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应及时向市场公布利率、交易量、重大异常交易等[[市场信息]]和[[统计数据]]。
第三十二条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负责同业拆借市场日常监测和市场统计,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报同业拆借市场统计数据,向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提供备案系统统计信息,发现同业拆借市场异常情况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省一级分支机构。
第三十三条金融机构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同业拆借市场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该金融机构采取限期补充信息披露、核减同业拆借限额、缩短同业拆借最长期限、限制同业拆借交易范围、暂停或停止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联网等约束措施。
== 第六章 监督管理 ==
第三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同业拆借交易实施[[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并对同业拆借市场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负责拟定辖区同业拆借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并对辖区内金融机构通过拆借备案系统进行的同业拆借交易进行监管。
第三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根据履行同业拆借市场监管职责的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同业拆借现场检查:
(一)进入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二)询问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第三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发现同业拆借异常交易,认为有必要进行同业拆借现场检查的,应报告有管辖权的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进行同业拆借现场检查的,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监督检查程序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根据履行同业拆借市场监管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要求其就金融机构执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同业拆借现场检查,必要时将检查情况通报有关监管部门。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四十一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实施处罚:
(一)不具有同业拆借业务资格而从事同业拆借业务;
(二)与不具备同业拆借业务资格的机构进行同业拆借;
(三)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网络之外从事同业拆借业务;
(四)拆入资金用途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五)同业拆借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拆借资金最长期限;
(六)同业拆借资金余额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限额;
(七)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同业拆借市场披露信息;
(八)违反同业拆借市场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 商业银行有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 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有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按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四条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有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本办法第四十一条所列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一)不按照规定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发布虚假信息或泄露非公开信息;
(二)交易系统和[[信息系统]]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三)因不履行职责,给市场参与者造成严重损失或对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四)为金融机构同业拆借违规行为提供便利;
(五)不按照规定报送统计数据或未及时上报同业拆借市场异常情况;
(六)违反同业拆借市场规定的其他行为。
对前款所列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 为金融机构向同业拆借市场披露信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律师、[[信用评级机构]]等专业机构和人员出具的文件含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不得再为同业拆借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对违反本办法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罚后,应当通报有关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发现金融机构违反本办法的,应报告上一级分支机构,由其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
第五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从事同业拆借市场监督管理的行为依法接受监督并承担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则 ==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第五十二条 金融机构进行[[外汇同业拆借]]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实施。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6日起施行,1990年3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其他有关同业拆借的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适用本办法的规定。
[[Category:银行法规|T]] | 20240728-150551 |
居家养老 | ==什么是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一种社会养老的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传统的[[家庭养老]]是一种养老资源的提供者和养老职能的实施者,均是家庭的[[养老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一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产业革命发生后,家庭的形式、规模和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家庭养老开始走向了社会化。
居家养老方式养老的老年人通常是住在家里,但是其经济供养或其服务主体不是家庭成员。它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一种情况是,老人住在家里,有[[养老金]],但是家里没有人照顾他,老人其实是缺少一个服务人员来代替子女服务于他,这时社会就要提供他一个服务人员,而老人可以自己支付这个服务人员的[[费用]],这是居家养老的一种。还有一种情况是,老人没有养老金,子女[[下岗]]在家,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给他[[补贴]],让子女通过一些[[培训]],在家里照顾老人的同时也可以拿到一份[[工资]]。
==居家养老的服务方式及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社会化服务。
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出现,为改善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照顾压力,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机构和日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休闲娱乐等服务。
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逐步向精神慰藉领域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上门进行个案服务,同时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进行综合性的集中服务照料。
[[Category:社会保障|J]]
[[Category:医疗保健|J]] | 20240728-150607 |
硬权力 | == 什么是硬权力 ==
'''硬权力'''指的是通常同诸如军事和经济力量那样的具体资源相关的“硬性命令式权力”,领导者、管理者在组织中肩负重要职责,必须要拥有硬权力,并行使自己的软权力。有了硬权力,才可以[[决策]],可以审批文件;有了软权力可以带好队伍,激励大家一起完成任务。
== 硬实力的使用方式 ==
软权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的过程。因此,只有善于学习、善于沟通、注重品行的领导者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软权力。
软权力的使用对领导者要求更高,而硬权力的行使,却相对容易。因此,很多领导选择用硬权力多,这里有回避难题的心理。
下命令是常见的硬权力使用方式,有两种情况:
(1)下属认为命令下得合理,通常将会按命令执行;
(2)下属认为命令下得不合理,他可以选择不听你的,这样你的命令得不到执行,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就算在你的高压下,他执行了,也不得人心。
管理者使用硬权力要谨慎,否则在下属不服时使自己陷入两难境地。久而久之,大家会形成不执行你命令的习惯。
== 相关条目 ==
*[[软权力]]
[[Category:人力资源术语|Y]] | 20240728-150617 |
公开发行新股 | ==什么是公开发行新股<ref>王益 白钦先主编.当代金融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ref>==
'''公开发行新股'''是指以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新股票。
==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以及应报送的文件==
依据证券法第13条的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2)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3)最近3年[[财务会计]]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4)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同时,[[上市公司]]无论是公开发行新股,还是非公开发行新股,都要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依据[[证券法]]第14条的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下列文件:
(1)公司营业执照;
(2)[[公司章程]];
(3)[[股东大会决议]];
(4)[[招股说明书]];
(5)[[财务会计报告]];
(6)代收股款银行的名称及地址;
(7)承销机构名称及有关的协议。
此外,依据证券法规定应当聘请[[保荐人]]的,还应当报送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
==公开发行新股的程序<ref>田燕苗编著.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全书 中.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01.</ref>==
[[股份有限公司]]在两种情况下会采取公开发行新股方式:一是完全依赖社会公众认购新股,不向公司职员、[[股东]]或其他特定人募集[[股份]];二是在向公司职员、股东和其他特定人募集股份的同时,向社会公众募集新股发行的股份。否则,就应当按照不公开发行新股方式进行。
公开发行新股与不公开发行新股在程序方面有许多类似或相同之处。因此国外和我国台湾学者将这些程序称为“共通程序”或“共同程序。”但是,两者毕竟还是有所差别,公开发行新股的程序有其特殊的方面。具体来讲,公开发行新股一般包括下列程序:
'''一、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
这一程序与不公开发行的相类似。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由[[董事会]]或[[股东会]]的特别决议决定。其决议应由半数以上的[[董事]]或股东出席且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有效。
近年来,由于股东会的地位日益下降,董事会的地位日益上升,许多国家[[公司法]]均相应规定,决议[[新股发行]]可由董事会自行决定。
我国公司法规定由股东大会作出发行新股的决议。
'''二、主管机关核准'''
该程序是公开发行新股与不公开发行新股在程序方面的主要区别。申请主管机关核准是公开发行新股的重要步骤。
由于公开发行新股是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募集,涉及较广,为此,新股发行时,各国公司法一般都对于须报请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的文件作有列举规定。如:发行新股的数额、新股的每股金额、发行[[特别股]]的种类、数额、条件等情况。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防止由于滥发新股损及[[投资者]]的利益。登记主管机关对于公开发行新股享有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权力]]。只有获得核准后,[[公司]]才能进行发行新股。同时,发行新股经核准后,登记主管机关也有权撤销该项核准,对于发行新股的核准被撤销以后,公司应当向股份[[持有人]](或者称为已缴纳股款之人)退还股款并支付[[利息]]。公开发行新股的禁止事项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发行股份所受限制不多,但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行新股则依法受到多方面限制和禁止。
登记主管机关在审查发行新股时,应当特别重视公司在营运期间的[[经营状况]]。凡不符合要求或者未达到法定标准时,可以限制公司公开发行新股。
通常,当公司出现信用危机时,可以限制发行优先股股份。例如,当公司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特别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足以支付股息时,登记主管机关有权限制公司发行新的优先股股份。这种作法虽然在习惯上称为限制,但实际上就是禁止[[优先股]]的发行。
对于其他股份的发行,一般都采用禁止的称谓。属于禁止发行新股的主要情况有:
1.公司连续两年或更长时期内处于亏损状况。
2.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但如果亏损能够消除或者[[债务]]尚未到期,则不属禁止发行新股之列。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股票发行|G]] | 20240728-150736 |
相对劳动生产率 | '''相对劳动生产率(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 什么是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
一国某[[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意味着该国该产品的[[比较成本]]低于另一国。
{{stub}}
[[Category:经济术语|X]] | 20240728-150744 |
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 | == 什么是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ref name="G">杨明海,金会琴主编.基础会计[M].ISBN:F230.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ref> ==
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一定时期内[[财务成果]]形成的账户。
== 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的用途<ref name="G"/> ==
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的用途是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科费用和支出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 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分类<ref name="G"/>==
财务成果形成过程类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这些账户虽然性质不同,但是从平时所登记的内容来看,其结构有相同之处,即借方登记引起[[财务成果]]减少的数额,贷方登记引起财务成果增加的数额,期末应将账户的借贷方差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没有余额。
[[收入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职户,贷方登记本期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本期收入的减少额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贷方的数额。期末结转后[[收入类账户]]没有余额。
常见的[[收入类账户]]有“[[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营业外收入]]”账户等,其基本结构如表所示: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借方 收入类账户 贷方
|-
|发生额:<br>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会计||发生额:<br>本期发生并确认的收入合计
|-
|}
[[费用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的账户。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本期费用]]支出的增加数额,贷方登记[[本期费用]]支出的减少数额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费用数额,期末结转后费用账户没有余额。
常见的费用类账户有“[[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账户等。其基本结构如表所示。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借方 收入类账户 贷方
|-
|发生额:<br>本期发生并确认的费用||发生额:<br>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会计
|-
|}
== 相关条目 ==
*[[财务成果计算类账户]]
*[[财务成果类账户]]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会计账户|C]] | 20240728-150754 |
单务合同 | == 什么是单务合同 ==
'''单务合同'''指仅由当事人一方负担义务,而他方只享有权利的[[合同]]。如[[赠与]]、无息借贷、无偿保管等合同为典型的单务合同。 无偿委托、无偿保管、附义务之赠与、[[使用借贷]]、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等都是单务合同。
==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的划分 ==
(1)划分标准:当事人双方是否存在对待给付义务。
(2)单务合同:是指仅有一方负给付义务的合同。
(3)[[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的划分意义 ==
1.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规则。
2.在[[风险负担]]上是不同的。双务合同中中,如果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导致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其合同义务应被免除,其享有的合同权利亦应消灭。在此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因不再负有合同义务,也无权要求对方作出履行;在单务合同中,不存在双务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
== 相关条目 ==
*[[双务合同]]
[[Category:合同类型|D]] | 20240728-150820 |
链式沟通 | == 什么是链式沟通 ==
'''链式沟通'''又称为'''直线型沟通''',是指若干沟通参与者,从最初的发信者到最终的受信者,环环衔接,形成[[信息沟通]]的链条。特点是机制比较简单、速度较快、有明确领导人、适合等级结构、满意度低、失真度高。
== 链式沟通的网络<ref name =a>张一纯.《组织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f> ==
[[Image:链式沟通.jpg|链式沟通]]
在对链式沟通网络进行研究实验中,有两个成员作为端点,他们分别只能与他们的一个邻居交谈,从交谈信息的意义上来说,处于链型两端是不利的。其他三个成员从交谈数上看是平等的,中间的那个成员可以同两个邻居直接交流。外在链型末端的人,他只能与另外一个交谈,是最不满意的。在一个组织系统中,它相当于一个纵向的沟通网络,代表一个[[企业]]中5个等级的上下级组织,彼此之间交流信息是采取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形式。
在这种组织沟通网络中,上下级信息交流是采取主管领导和底层都属无直接联系,通过中间层进行联系的方法。如果一个组织系统过于庞大,需要实行分层[[授权管理]]的[[正式组织]],链式沟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链式沟通的优缺点<ref name =a/> ==
'''链式沟通的优点是:'''
'''1、'''传递信息的速度最快。
'''2、'''解决简单问题的时效最高。
'''链式沟通的缺点是:'''
'''1、'''信息经过层层筛选,容易出现失真的现象,使上级不能直接了解下级的真实情况,下级不能了解上级的真实意图。
'''2、'''各个信息传递者接受[[信息差异]]很大,平均满意程度有很大的差距。
'''3、'''处于最低层次的沟通只能作[[上行沟通]],或接收失真度较大的信息,造成心理压力大,最容易产生不满足感;每个成员的沟通面狭窄,彼此沟通的内容分散,不易形成群体共同意见,最低层次的沟通者与最高层次的沟通者难以通气,不利于培养[[群体凝聚力]]。
== 相关条目 ==
*[[环式沟通]]
*[[轮式沟通]]
*[[Y式沟通]]
*[[全通道式沟通]]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沟通方法|L]] | 20240728-150832 |
高位横盘 | ==什么是高位横盘==
'''高位横盘'''是[[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涨势停滞,股价盘旋波动,多方已耗尽能量,[[股价]]很高,上涨空间有限,[[庄家]]在头部逐步[[出货]],一旦主力撤退,由多转空,股价便会一举向下突破。此种[[盘整]]一般以[[矩形]]、圆弧顶形态出现。
<center>
[[Image:高位横盘.png]]
</center>
==高位横盘的后市判断==
一只股票在大资金进场建仓之后,经过[[震仓]]和[[拉升]],筹码已经越来越集中,而股价也有了不俗的涨幅,下一步庄家急于要做的便是平仓套现了。然而,如果[[庄家]]不构造出一个美丽的上涨预期,很难吸引[[投资者]]接盘。于是,[[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休整之后,一般还有一定可观的涨升空间。
判断一只处于相对高位的股票,是否还有最后的[[拉升]]是否还有买进的[[价值]],关键是要看筹码的演变趋势:是处于不断分散之中,还是处于不断集中之中?[[成交量]]及[[换手率]],是判别这一趋势的重要依据。
对于一只筹码不断集中的[[股票]]而言,通常[[成交量]]会伴随着股价的横向整理(或小幅上涨)而处于不断的萎缩之中,[[股价]]即使有下跌,跌幅一般也不会太深。表现在[[K线图]]上,股价步履蹒跚,成交量不断萎缩,[[地量]]更是不断出现。在这一阶段中,由于主力高度控筹,而且大部份筹码被自己所锁定,因此就象沙场上的将军经过一番捕杀之后,将兵刃横于马上,然后信马由缰,任由胯下之马缓缓前行,虽然偶尔加以指引,但并不需要过多力气。
但此类个股均有了较大涨幅,因此需控制一定风险:
*股价涨幅尚不足1.5倍;
*高位横盘时换手率不足以支撑[[庄家出货]],而且[[地量]]要不断出现;
*股价再度向上突破时考虑介入;
*设好[[止损点]],短线操作,一旦股价掉头向下,果断出局。
[[Category:股价型态|G]] | 20240728-150838 |
食盐效应 | ==什么是食盐效应==
有一头驴,平常只能够青草,时间长了变得不喜欢吃草了。有次无意中,主人在它的草料中加了一把盐,草料立刻就变得有了滋味,于是驴兴奋地想:从此以后,不吃草料了,每天要只吃盐!然而,第二天这头驴就皱着眉头找草吃了。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不可缺少,但是也不能过多的现象称之为'''食盐效应'''。
“食盐效应”存在的意义在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就算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对自己有利的事,也不可追求过多。一旦过度,事情就容易"变质"。
==食盐效应案例<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0502a0gtyd00 别再对孩子说:“都是为了你好”,教育中的“食盐效应”家长该懂.腾讯网.2020-05-02]</ref>==
说起电视剧《小欢喜》,在曾经的上映时期真的是引起过好几次话题热搜讨论,在这部电视剧中,主要讲述了很热门的[[高考]]备考事件背景,而且中几个不同的家庭范例,最引观众们争论的无疑是英子一家。
单看英子个人情况,真的可以说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人长得好看,[[性格]]乖巧听话。学习成绩还好,而且在自己感兴趣的天文方面还掌握了很多[[知识]]储备,放在现实来看,如果有英子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肯定乐开了花。
但是在电视剧情节中,英子并不快乐。
她的父母离异,跟着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因为心怀怨气,对女儿英子给予了厚望,她竭尽所能的提供物质支持,同时也尽可能的照护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可关键就是,她对英子过于的管控了,不仅时时刻刻紧盯英子的一举一动,不允许她做耽误学习的事情,还对英子的生活与未来做好的来提前的[[规划]]。
这让英子感觉到很压抑,一开始她也是考虑到母亲在遇到婚姻的失败,也想锑母亲争一口气,但是后面很多举动,观众都看不下去了,她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已经展现出一种病态的执着,慢慢的 英子开始反抗,这让英子妈妈感觉到惊慌失措,愤怒且难过的训道:"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直到女儿英子患上了抑郁症,站在了大桥上摇摇欲坠,嘶声力竭的控诉;"你不要总说是为了我好,你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都是为了你好,就是这么一句话,不知道成了束缚住多少人的紧箍咒。
==食盐效应启示==
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单纯地以为,只要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感激自己。那么实际上是不是如此呢?并不简单。除了“帮倒忙"之外,帮助人的效果还可以分为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去做的,对于对方来说,你的这种观念[[行为]]存在与否对结果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就像菜里放盐一样,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而雪中送炭则是对方希望我们去做的,甚至是强烈要求我们去做的,自然而然,我们做了就能满足对方的某种[[需求]]。
食盐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别人[[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不要想着自己能主动给予别人什么,而应该想着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自己能满足对方什么。这就像做菜的食盐,你需要的时候它就是好的,如果你不需要或者太多了,那它就不会是好东西。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心理学|S]] | 20240728-150859 |
非歧视性原则 | '''非歧视原则(Principle of Nondiscrimination)'''
==什么是非歧视性原则==
非歧视性原则是指在[[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领域内,各成员应公平、公正、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其他成员的包括货物、[[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投资]]、[[知识产权]]所有者或持有者等在内的与贸易有关的主体和客体。
==非歧视性原则的表现==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非歧视原则主要是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来实现的。在非歧视原则下,各成员本着[[互惠原则]],对等地进行双边减让谈判,互惠得到的好处通过[[最惠国待遇]]无条件地适用于所有成员,使双边的互惠成为多边互惠,使一成员对各成员的进口产品均无歧视。[[国民待遇]]保障了互惠的好处不受减损,使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同样在一国国内不受歧视。最惠国待遇的目的是一成员平等地对待其他任何成员,在不同成员之间实施非歧视待遇。[[国民待遇]]的目的是平等对待外国和本国的贸易活动主体和客体,实施非歧视待遇。
非歧视原则要求各成员无论在给予优惠待遇方面,还是按规定实施贸易限制方面,都应对所有其他成员一视同仁,即“'''[[最惠国待遇]]'''”;
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他们“'''[[国民待遇]]'''”。
==非歧视原则的适用==
'''(一)非歧视原则的基本适用'''
(1)GATT第一条(一般最惠国待遇);
(2)GATT第二条(关税减让表);
(3)GATT第三条(国内税与国内规章的国民待遇);
(4)GATS第二条、第十七条和TRIPS第3条、第4条等条款。
'''(二)非歧视原则的例外'''
(1)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例外(GATT第六条);
(2)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GATT第二十四条);
(3)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差别待遇例外(GATT第三十六至三十八条);
(4)一般[[安全例外]](GATT第二十一条);
(5)支持发展本地经济(GATT第十九条);
(6)外汇安排例外(GATT第十五条);
(7)服务贸易中的边境贸易与经济一体化例外;
(8)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司法和行政协助例外。
==非歧视性原则的意义==
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一项首要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国际贸易]]关系中最基本的准则。它是[[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延伸。非歧视待遇原则是[[世贸组织]]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又称为无差别待遇原则。该原则旨在以[[多边贸易体制]]来限制经济实力战略及固有的歧视国外生产者的因素。非歧视待遇原则规定:一成员方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成员方实施歧视待遇。它表明,如果成员一方对另一方不采用对任何其他国家所同样不适用的限制或禁止,即为无歧视待遇。反之,如成员一方根据公约或条约规定的某种理由(如例外情况)采用某种限制或禁止,而这种限制或禁止同样适用于其他所有国家时,也是符合非歧视待遇原则的。为确保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关贸总协定]]自建立起就致力于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规定的实施来形成非歧视的、多边国际贸易关系和体制。非歧视待遇原则的适用面较广,除了[[关税减让]],还在[[数量限制]]、进口配额限制、[[补贴]]、[[国营贸易企业]]以及在国内税收方面给予进口[[产品]]以不低于国内[[产品]]的待遇。
此外,在[[海关估价]]、[[原产地标记]]、输出入手续、[[贸易]]条例的公布和实施等方面,无歧视待遇原则同样也适用。世界贸易组织又使非歧视原则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展。首先,在涉及[[货物贸易]]的[[保障措施协定]]、[[装运前检验协定]]和贸易的[[技术壁垒]]协定等文件中均含有非歧视原则的规定。其次,在与[[货物贸易]]相关领域的协议(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也规定了非歧视原则。最后,非歧视原则还是[[服务贸易]]领域最基本的准则。非歧视原则的例外主要包括在[[反倾销]]、[[反补贴]]、政府对经济发展援助、[[国际收支不平衡]]限制等规定之中。
==相关条目==
*[[市场准入原则]]
*[[透明度原则]]
*[[公平贸易原则]]
[[Category:国际贸易术语|F]] | 20240728-150908 |
准股本资金 | ==什么是准股本资金==
'''准股本资金'''是相对[[股本资金]]而言的,它是指项目投资者或者与项目利益有关的第三方所提供的一种从属性债务。
==准股本资金具备的性质<ref name=z/>==
(1)债务本金的偿还[[需要]]具有灵活性,不能规定在某一特定期间强制性地要求项目公司偿还从属性债务;
(2)从属性债务在项目资金优先序列中要低于其他的[[债务资金]],但是高于股本资金;
(3)因此,当[[项目公司]]破产时,在偿还所有的项目融资贷款和其他的[[高级债务]]之前,从属性债务将不能被偿还。从项目融资贷款人的角度,准股本资金将被视为股本资金的一部分。
==准股本资金的特点<ref>蒋先玲编著.项目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ref>==
(1)债务资金的偿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规定在某一特定期间强制性地要求项目公司偿还其债务;
(2)在项目资金优先序列中要低于其他债务资金,但是要高于股本资金;
(3)当项目公司破产时,在偿还所有的项目融资贷款和其他的高级债务之后,优先于股本资金得到偿还。所以,从项目融资贷款银行的角度看,[[次级债务]]是属于股本资金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准股本资金。准股本资金可以一种与股本资金和高级债务资金平行的形式进入[[项目]],也可以一种准备金形式,用来支付项目建设超支、[[生产费用]]超支以及其他贷款银行要求投资者承担的资金责任。
==准股本资金的优点<ref>王虹,徐玖平编著.项目融资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ref>==
对于项目投资者,为项目提供从属性债务与提供股本资金相比,前者具有以下优点:
(1)从属性债务为[[投资者]]设计项目的法律结构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首先,作为[[债务]],[[利息]]的支付是可以抵税的;其次,债务资金的偿还可以不用考虑项目的税务结构,而股本资金的偿还则会受到项目投资结构和税务结构的种种限制,其法律程序要复杂得多。
(2)投资者在安排资金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作为一个投资者,任何资金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特别是,如果在项目中投入的股本资金是投资者通过其他渠道安排的债务资金,投资者就会希望利用项目的[[收入]]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融资成本]]。从属性债务一般包含了比较具体的利息和本金的偿还计划,而股本资金的红利分配则带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3)在项目融资安排中,对于项目公司的红利分配通常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但是可以通过[[谈判]]减少对从属性债务在这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对债务利息支付的限制。然而,为了保护[[贷款人]]的利益,一般要求投资者在从属性债务协议中加上有关债务和股本资金转换的条款,用以减轻在项目经济状况不佳时的债务负担。
(4)准股本资金的操作相对于股本资金来说也要简便一些。
==准股本资金的分类<ref name=z>任淮秀主编.项目融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ref>==
从资金的从属性质出发,又可以把准股本资金分为一般从属性债务和特殊从属性债务两大类。所谓一般从属性债务是指该种资金在项目资金序列中低于一切其他债务资金形式;而所谓特殊从属性债务将在其从属性定义中明确规定出该种资金相对于某种其他形式债务(典型的是[[项目融资]]中的[[长期债务]])的从属性,但是针对另外的一些项目债务,则具有平等的性质。
对于项目投资者,为项目提供从属性债务与提供股本资金相比,前者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从属性债务为投资者设计项目的法律结构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首先,作为债务,利息的支付是可以抵税的;其次,债务资金的偿还可以不用考虑项目的税务结构,而股本资金的偿还则会受到项目投资结构和税务结构的种种限制,其法律程序要复杂得多。
第二,投资者在安排资金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作为一个投资者,任何资金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特别是,如果在项目中投入的股本资金是投资者通过其他渠道安排的债务资金,投资者就会希望利用项目的收入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融资成本。从属性债务一般包含了比较具体的利息和[[本金]]的偿还计划,而股本资金的红利分配则带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第三,在项目融资安排中,对于项目公司的红利分配通常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但是可以通过谈判减少对从属性债务在这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对债务利息支付的限制。然而,为了保护贷款人的利益,一般要求投资者在从属性债务协议中加上有关债务和股本资金转换的条款,用以减轻在项目经济状况不佳时的债务负担。
第四,难股本资金的操作相对于股本资金来说也要简便一些。
前面已经提到了项目融资中最常见的准股本资金有[[无担保贷款]]、[[可转换债券]]和[[零息债券]]三种形式。无担保贷款又称为[[信用贷款]],是[[贷款]]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这种贷款在形式上与[[商业贷款]]相似,但是贷款没有任何项目资产作为[[抵押]]和[[担保]],本息的支付也通常带有一定的附加限制条件。
可转换债券是从属性债务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附有专门规定,允许[[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价格向举债公司换取公司发行的其他证券的[[公司债券]]。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可以转换成其他证券的公司债券,可转换成该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可转换成该[[公司]]的[[优先股]],也可转换成该公司的其他债券,实际工作中经常会转换成普通股股票。这种公司债券实际上是一种混合型金融产品,是[[普通公司债券]]和[[期权]]的组合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权属性赋予其持有人一定的选择权,即持有人可在发债后的一段时间内,依据本身的自由意志,选择是否依约定的条件将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发行的其他证券。也就是说,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选择将债券持有至到期,要求公司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时间内将债券转换成其他证券(如[[股票]]),享有[[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执行期权,则公司需要在[[债券到期日]]兑现本金。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没有任何公司资产或项目资产作为担保,[[债券利息]]一般也比同类[[贷款利息]]要略低一点。这种形式对债券持有人的吸引力在于:如果公司或项目经营良好,公司[[股票价格]]或项目资产价值高于现已规定的[[转换价格]],则债券持有人通过转换可以获得资本增值;相反,如果公司或项目经营结果较预期的差,债券持有人仍可以在债券到期日收回[[债券面值]]。国外一些项目融资结构中的投资者,出于法律上或[[税务]]上的考虑,希望推迟在法律上拥有项目的时间,常常采用可转换债券形式安排项目的股本资金。
零息债券也是项目融资中常用的一种从属性债务形式。零息债券计算利息,但是不支付利息。在[[债券发行]]时,根据债券的[[面值]]、[[贴现率]](即[[利率]])和到期日贴现计算出发行价格,债券持有人按发行价格认购债券。因而,零息债券持有人的[[收益]]来自于债券购买价格与面值的差额,而不是[[利息收入]]。深贴现债券是零息债券的一种变通形式。深贴现债券需要定期支付很低的利息,同时在发行时也采用贴现的方法计算价格,因而这种[[债券]]的收益也主要是来自贴现而不是来自利息收入。零息债券作为一种准股本资金形式在项目融资结构中获得较为普遍的应用,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资金安排既带有一定的债务资金特点,同时又不需要实际支付利息,减轻了对项目现金流量的压力。因而,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投资者没有在项目中投入足够的股本资金,贷款人则通常会要求投资者以零息债券或深贴现债券形式为项目提供一定数额的从属性债务,作为投资者在项目中的股本资金。债券的期限原则上等于或略长于项目融资期限。
==相关条目==
*[[股本资金]]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项目管理术语|Z]] | 20240728-150917 |
项目链融资 | '''项目链融资(Project financing chain)'''
== 什么是项目链融资 ==
'''项目链融资'''是指基于具体和单笔的货物购销或工程承包项目而开展的融资融信[[活动]]。
项目链金融也称“1+N项目金融”,以[[项目]]开发[[建设单位]]为主体;以上游建材供应商、[[建筑]][[承包商]]、设备[[供应商]]、配套工程承建商等应收该项目建设开发单位的账款为[[质押]],以属于[[经营]]性的项目再建工程或[[收益权]]以及项目存货、器具、设备等设定抵质押,或追加其他外在[[保证]]措施为条件;对项目集结群内的[[单位]]分别予以贷款授信的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
== 项目链融资的特点 ==
1、项目链融资中单个交易主体的价值流强度和稳定性往往不够可靠,且不存在核心企业以其良好[[价值流]]为[[价值链]]网络的上下游企业做支撑,但特定项目整体形成的价值链网络较为健康;
2、项目链融资[[需要]]依靠融资银行综合运用[[订单融资]]、发运后[[贸易融资]]、[[保函]]等一系列表内外[[金融产品]],促使交易履约的完成,以固化项目下可实现的价值流抵偿融资银行对项目链下各交易主体发放的融资本息;
3、项目链融资往往还[[需要]]控货和控支付结算,实现[[风险缓释]]。
== 项目链融资的融资原因<ref>田天,李晶.论供应链、项目链金融与担保授信创新.《中外企业家》.2012年第1期</ref> ==
项目链融资的理论内涵实质是为[[担保公司]]的专业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结合[[供应链]]、项目链金融的有效设计思路,使供应链条或项目链条与[[担保公司]]和[[银行]]三者融为一体,彻底地形成了有效的[[供应链]]和项目链金融服务体系,并把该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应用落实到实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其外在助动力。
项目链的视角考虑[[融资]]理由,[[银行]]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项目链融资服务是以项目主导企业为龙头,从[[建材]]、设备供应到开发承建、配套完善直至竣工销售,实行“封闭式”[[服务]]和资金支持。
1、消除了以往[[信贷]]支持某一个环节,而不知道其他环节的状况,对[[信贷风险]]制约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2、[[保证]]了该项目的开发建设不会出现某一个环节的[[资金链]]断裂情况,有效地[[保证]]了物质供应、承建如期、配套完善、按期竣工、适时销售各环节的顺利实施,从而能够避开项目[[经营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
3、依据[[项目规划]]的[[总投资]]概算,项目主导企业和项目从属(非主导)[[企业集群]],可以很充裕地提供其项目总自有资金法定份额;[[缺口]]部分通过[[信贷]]支持,即完全布局于项目链中的各个承建、供货与配套等[[单位]];变单一[[授信]]为多元[[授信]],化解了[[信贷集中]]风险。
4、围绕项目的实施,由于各从属企业集群的介入,能够追加并有效地派生出项目以外的许多抵质押、[[保证]]等[[担保]](或[[反担保]])措施;使项目整体的担保措施数域空间倍数放大,有效地增加了第二还款来源的外源保证。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融资模式|X]] | 20240728-150924 |
绩效监控 | '''绩效监控(Performance monitoring)'''
== 什么是绩效监控<ref>姚锐敏,田鹏,杨炎轩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科学出版社,2010.09.</ref> ==
'''绩效监控'''是指在整个绩效周期内,[[管理者]]采取恰当的[[领导风格]],预防或解决绩效周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以更好地帮助下属完成[[绩效计划]],以及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或[[绩效信息]],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的过程。绩效监控连接绩效计划和绩效评价,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环节。
== 绩效监控的目的<ref name="方">方振邦编著.战略性绩效管理 (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ref> ==
绩效监控始终关注员工工作绩效,旨在通过提高个体绩效水平来改进部门和[[组织]]的[[绩效]]。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通过绩效监控,采用恰当的领导风格,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指导下属的工作,提高其绩效水平。因此,对管理者而言,其管理水平和对下属的辅导水平,往往也构成对其绩效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绩效监控的内容和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换言之,绩效监控的内容一般是在确定的绩效周期内员工对绩效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因此,管理者绩效监控的具体内容就是在绩效计划环节中确定的评价要素、[[评价指标]]和[[绩效目标]],而监控过程中得到的信息也正是绩效周期结束时评价阶段所需要的。
这样,绩效监控与前面的绩效计划环节和后面的绩效评价阶段在内容上保持了一致,[[保证]]了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由此可知,对不同性质的组织、不同类型的部门、不同特点的[[职位]]、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而言,绩效监控的具体内容并非固定统一的,而是根据工作实际的不同具体确定的。但也[[应该]]看到,在[[绩效管理]]实践中,不同管理者针对具体工作和下属员工实施绩效监控的过程中有一些共通之处,这些就是绩效监控的关键点。
==绩效监控的方式==
绩效监控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自行监控和重点监控两大类。自行监控主要是由预算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牵头组织开展;重点监控主要是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开展。
(一)自行监控
自行监控是指预算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按照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对照项目绩效目标,对所负责项目的执行过程以及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的跟踪监控。预算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通过绩效监控工作,掌握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进程和资金支出进度,当项目执行绩效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二)重点监控
重点监控是指财政部门对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的绩效跟踪管理。财政部门根据部门预算及绩效目标的批复,结合预算执行进度、国库支付管理等,通过调查取证、实地核查以及绩效运行信息采集等方式,对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以发现问题和风险,督促预算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预算绩效运行偏离原定绩效目标,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绩效监控的内容==
(一)资金安排与管理
监控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资金用款计划的时效性,专项资金支付方式,拨付到位效率,资金安全性等。
(二)项目管理与实施
监控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执行政府采购、项目公示、工程招投标和监理、项目验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相关资产管理情况;项目具体工作任务实际开展情况及趋势,项目实施计划的实际进度情况及趋势,项目实施计划的调整情况等。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监控内容主要包括:年初计划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时效、预算控制等产出指标的完成值,项目支出计划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效果的实现程度及趋势,相关满意度指标的实现程度及趋势等。
== 绩效监控的关键点<ref name="方"/> ==
绩效管理的监控过程是否有效、判断管理者的绩效监控是否成功,取决于三个关键点。首先是管理者领导风格的选择和[[绩效辅导]]水平。研究表明,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及其绩效辅导水平与下属工作绩效的关系很大,因此,管理者需要针对不同的下属和权变因素,积极地开展有效的绩效指导。不会指导下属的管理者不是有效的管理者,不愿指导下属的管理者是最差的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绩效监控过程也就是绩效辅导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也有学者将绩效监控阶段定义为绩效辅导阶段。其次是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绩效沟通]]的有效性。
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能否做好绩效沟通,是决定绩效管理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只有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就各种绩效问题进行了沟通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绩效管理的目的。没有了绩效沟通,绩效管理就只剩下纸面上的[[计划]]和评价,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最后是绩效评价信息的有效性。绩效监控过程是整个绩效管理周期中历时最长的,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客观、真实地搜集、积累[[工作绩效]]信息,对于评估绩效计划的实施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工作,实现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一过程中,绩效计划不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调整、修订、落实和完成,这些工作的信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理、记录、积累,后面的绩效评价工作就会走到“就人评人”的老路上去,整个绩效管理和评价系统的失败往往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做好这三点,是确保绩效监控过程有效并保证整个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有鉴于此,本章后面的内容将围绕这三个关键点展开。
== 绩效监控的作用<ref>张建国,曹嘉辉主编.绩效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8.</ref> ==
(1)当下级在绩效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上级能及时地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并为其提供克服困难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2)期初制定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在绩效监控的过程中,上级可适时地对下级的绩效标准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免下级陷入消极或绝望的困境。
(3)当下级的行为偏离预定轨道时,能及时地发现,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以免造成重大的损失。
(4)在繁忙的工作中和紧张的压力下,下级特别需要上级对其努力和成绩的关注和认可。在绩效指导和监控的过程中,上级对下级及时、积极的正反馈会产生“[[皮革马利翁效应]]”,其[[激励]]效果甚至会超过[[物质激励]]。
(5)通过绩效监控,上级可为其后的绩效考评和[[绩效反馈]]收集到客观、公正的事实依据。
== 绩效监控的流程<ref>叶飞 孙东川著.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组建与运作.机械工业出版</ref> ==
绩效监控流程可以分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撰写监控报告等3个阶段。
(一)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主要是围绕项目资金安排与管理、项目管理与实施及项目预算绩效目标为主要内容,进行数据收集。收集收集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收集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 以解决绩效指标不能对绩效目标进行全面表达的问题。
(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为:首先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分析,从而确保绩效分析的真实性;其次是对项目的绩效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取目标比较法,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将财政资金的绩效实现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围绕预算执行、任务完成、实施措施、资金管理及使用、效益情况等进行分析评判。
(三)报告撰写
撰写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完成情况及偏差分析、监控结果分析、影响项目绩效目标完成的主要问题及对产出类指标完成情况的预测、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项目概况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立项程序和依据;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整体绩效目标、目标完成计划和现阶段完成情况;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情况;项目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如果是延续性项目要介绍项目整体的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项目所包含子项目的内容、预算安排、预算执行情况、子项目对应的产出效果类指标、 产出类指标的完成计划及现阶段完成情况。
监控结果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分为项目运行正常、项目运行基本正常、项目运行存在问题、项目运行存在严重问题等四个级别。
'''虚拟企业绩效监控流程如下图所示。'''
[[Image:虚拟企业绩效监控体系构建流程.jpg]]
虚拟企业绩效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1)绩效监控小组组建阶段'''
核心企业与合作伙伴选派若干名员工组建绩效监控小组,绩效监控小组承担整个虚拟企业绩效监控过程,包括确定绩效监控的目的、确定绩效监控的[[评价指标体系]]、阶段考核时间等多方面内容。
'''(2)绩效评价阶段'''
绩效监控小组开始对[[虚拟企业]]的总任务进行分析以确定虚拟企业绩效监控目的。正如上节所述,虚拟企业绩效监控目的是多方面的,它们是确定绩效监控指标的基础与前提。再根据合作伙伴所承担的子任务及[[绩效考核]]的目的,提出具有个性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合作伙伴所承担的子任务的具体情况,确定阶段考核时间。为了使绩效监控体系更具指导性,绩效监控小组[[需要]]将考核时间、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等内容制作成[[合同]],并同合作伙伴签订绩效监控合同。绩效监控小组按合同对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进行效监控,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取绩效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并选取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合作伙伴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3)绩效评价结果处理阶段'''
绩效监控小组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合作伙伴,如果合作伙伴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重新评价的要求k核心企业根据绩效监控结果进行事后处理,如奖励绩效较好的合作伙伴,剔除具有败德行为的合作伙伴
==相关条目==
*[[绩效评估]]
*[[绩效改进]]
*[[绩效辅导]]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绩效管理|J]] | 20240728-150934 |
201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_(1101-1200) | <noinclude>
{{:201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
</noinclude>
{|class=wikitable
!排名||公司名||国家/地区||销售额(亿美元)||利润(亿美元)||资产(亿美元)||市值(亿美元)
|-
|1101||[[特许通讯]]/[[Charter Communications]]||美国||82||-2||173||136
|-
|1102||[[网络应用公司]]/[[NetApp]]||美国||64||6||90||123
|-
|1103||[[Gjensidige Forsikring保险]]/[[Gjensidige Forsikring]]||挪威||38||6||178||102
|-
|1104||[[喜达屋酒店]]/[[Starwood Hotels]]||美国||61||6||88||154
|-
|1105||[[匈牙利炼油厂]]/[[MOL Hungarian Oil]]||匈牙利||242||1||215||56
|-
|1106||[[蔻驰]]/[[Coach]]||美国||50||10||35||138
|-
|1107||[[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英国||14||3||9136||90
|-
|1108||[[优尼卡保险集团]]/[[Uniqa]]||奥地利||85||4||400||41
|-
|1109||[[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美国||19||5||469||71
|-
|1110||[[金宝汤]]/[[Campbell Soup]]||美国||83||5||81||140
|-
|1111||[[基恩士]]/[[Keyence]]||日本||26||8||78||255
|-
|1112||[[桑托斯公司]]/[[Santos]]||澳大利亚||35||5||184||121
|-
|1113||[[美元树]]/[[Dollar Tree]]||美国||78||6||28||108
|-
|1114||[[夏普]]/[[Sharp]]||日本||292||-11||229||51
|-
|1114||[[台新金控]]/[[Taishin Financial Holdings]]||中国台湾||25||6||959||36
|-
|1116||[[南京银行]]/[[Bank of Nanjing]]||中国大陆||33||7||696||37
|-
|1117||[[德尔塔劳埃德集团]]/[[Delta Lloyd]]||荷兰||82||2||1047||55
|-
|1118||[[瑞典工业投资集团]]/[[Industrivarden]]||瑞典||18||19||124||80
|-
|1119||[[SMC公司]]/[[SMC Corp]]||日本||39||9||90||182
|-
|1120||[[苏扎克糖业]]/[[Südzucker]]||德国||104||6||125||57
|-
|1121||[[大马银行集团]]/[[AmBank Group]]||马来西亚||26||5||400||66
|-
|1122||[[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美国||55||8||102||92
|-
|1123||[[苏宁电器]]/[[Suning Appliance]]||中国大陆||171||2||136||86
|-
|1124||[[土耳其电信]]/[[Turk Telekom]]||土耳其||69||7||85||99
|-
|1125||[[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美国||16||5||422||73
|-
|1126||[[斗山集团]]/[[Doosan]]||韩国||200||1||295||27
|-
|1126||[[费哲金融服务]]/[[Fiserv]]||美国||48||7||97||146
|-
|1128||[[米兰投资银行]]/[[Mediobanca]]||意大利||44||0||1037||98
|-
|1129||[[大阪瓦斯]]/[[Osaka Gas]]||日本||149||2||160||78
|-
|1129||[[韦丹塔资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英国||137||-2||438||40
|-
|1131||[[旭硝子玻璃]]/[[Asahi Glass]]||日本||135||2||208||67
|-
|1132||[[易捷航空公司]]/[[EasyJet]]||英国||66||6||72||117
|-
|1133||[[比亚迪]]/[[BYD]]||中国大陆||84||1||129||172
|-
|1134||[[合伙再险]]/[[PartnerRe]]||百慕大||58||7||230||52
|-
|1134||[[威斯康星能源]]/[[Wisconsin Energy]]||美国||45||6||148||105
|-
|1136||[[费尔法克斯金融公司]]/[[Fairfax Financial]]||加拿大||58||-6||360||98
|-
|1137||[[Kinnevik公司]]/[[Kinnevik]]||瑞典||2||13||105||102
|-
|1138||[[东部火灾海上保险]]/[[Dongbu Insurance]]||韩国||111||3||283||37
|-
|1139||[[比利时克鲁特超市]]/[[Colruyt]]||比利时||111||5||49||89
|-
|1140||[[诺布尔集团]]/[[Noble]]||瑞士||42||8||162||81
|-
|1141||[[BCI信用银行]]/[[BCI-Banco Credito]]||智利||32||6||385||61
|-
|1142||[[摩森康胜啤酒酿造公司]]/[[Molson Coors Brewing]]||美国||42||6||156||108
|-
|1143||[[以色列国民银行]]/[[Bank Leumi]]||以色列||46||4||1036||58
|-
|1144||[[尤拉吉奥投资集团]]/[[Eurazeo]]||法国||57||7||169||58
|-
|1145||[[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中国香港||10||6||111||179
|-
|1146||[[西尔斯控股公司]]/[[Sears Holdings]]||美国||362||-14||183||52
|-
|1147||[[阿契资本集团]]/[[Arch Capital Group]]||百慕大||35||7||196||77
|-
|1148||[[联盟数据系统公司]]/[[Alliance Data Systems]]||美国||43||5||132||145
|-
|1149||[[利物普港公司]]/[[El Puerto de Liverpool]]||墨西哥||58||6||74||143
|-
|1150||[[FMC技术公司]]/[[FMC Technologies]]||美国]]||71||5||66||125
|-
|1151||[[近畿日本铁道]]/[[Kintetsu]]||日本||119||3||187||67
|-
|1152||[[维邦公司]]/[[Verbund]]||奥地利||43||8||176||72
|-
|1153||[[HCL科技公司]]/[[HCL Technologies]]||印度||47||7||42||166
|-
|1154||[[益百利]]/[[Experian]]||爱尔兰||48||7||82||180
|-
|1155||[[易买得]]/[[E-mart]]||韩国||119||4||124||63
|-
|1156||[[乌斯坦罗]]/[[W&W-Wüstenrot]]||德国||90||2||1001||23
|-
|1157||[[圣保罗州基础卫生公司]]/[[Sabesp]]||巴西||53||10||128||65
|-
|1158||[[西班牙电气]]/[[Red Eléctrica]]||西班牙||23||7||130||110
|-
|1159||[[财捷公司]]/[[Intuit]]||美国||42||7||47||224
|-
|1160||[[黄金企业公司]]/[[Goldcorp]]||加拿大||38||-27||296||199
|-
|1161||[[大日本印刷]]/[[Dai Nippon Printing]]||日本||147||3||147||61
|-
|1162||[[Quinenco公司]]/[[Quinenco]]||智利||86||3||567||35
|-
|1163||[[三菱日联租赁]]/[[Mitsubishi UFJ Lease]]||日本||72||4||413||43
|-
|1164||[[萨普托]]/[[Saputo]]||加拿大||85||5||52||98
|-
|1165||[[台达电子]]/[[Delta Electronics]]||中国台湾||58||5||63||149
|-
|1166||[[CPFL能源]]/[[CPFL Energia]]||巴西||72||4||132||78
|-
|1167||[[千叶银行]]/[[Chiba Bank]]||日本||22||5||1123||52
|-
|1168||[[普洛斯公司]]/[[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新加坡||6||7||135||99
|-
|1169||[[日月光半导体]]/[[Advanced Semiconductor]]||中国台湾||74||5||96||86
|-
|1170||[[恩卡公司]]/[[Enka]]||土耳其||65||7||85||96
|-
|1171||[[亨利香恩]]/[[Henry Schein]]||美国||96||4||56||102
|-
|1172||[[利尔公司]]/[[Lear]]||美国||162||4||83||71
|-
|1173||[[艾玛迪斯IT控股]]/[[Amadeus IT Holdings]]||西班牙||41||7||75||189
|-
|1173||[[现代Glovis公司]]/[[Hyundai Glovis]]||韩国||117||4||48||86
|-
|1175||[[恒隆集团]]/[[Hang Lung Group]]||中国香港||13||6||257||68
|-
|1176||[[奥托立夫]]/[[Autoliv]]||瑞典||88||5||70||95
|-
|1176||[[伊利股份]]/[[Inner Mongolia]] Yili||中国大陆||73||5||52||121
|-
|1176||[[中联重科]]/[[Zoomlion Heavy Industry]]||中国大陆||62||6||148||61
|-
|1179||[[布拉斯科]]/[[Braskem]]||巴西||190||2||205||53
|-
|1180||[[斗山重工]]/[[Doosan Heavy Industries]]||韩国||175||1||263||35
|-
|1181||[[盖尔道冶金]]/[[Metalurgica Gerdau]]||巴西||185||2||248||29
|-
|1182||[[双日控股]]/[[Sojitz]]||日本||243||2||212||21
|-
|1183||[[埃罗莎公司]]/[[Alrosa]]||俄罗斯||50||10||104||78
|-
|1184||[[阿莫林]]/[[Ameren]]||美国||58||3||210||99
|-
|1185||[[加德士澳大利亚]]/[[Caltex Australia]]||澳大利亚||235||5||54||54
|-
|1186||[[富达国民金融]]/[[Fidelity National Financial]]||美国||86||4||105||89
|-
|1187||[[河北钢铁]]/[[Hebei Iron & Steel]]||中国大陆||174||0||261||33
|-
|1188||[[日本电产]]/[[Nidec]]||日本||85||2||108||180
|-
|1189||[[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加拿大||57||2||176||158
|-
|1190||[[Top Frontier投资控股公司]]/[[Top Frontier Investment Holdings]]||菲律宾]]||167||0||269||7
|-
|1191||[[美国金融集团]]/[[American Financial Group]]||美国||50||5||409||52
|-
|1192||[[穆迪公司]]/[[Moody's]]||美国||30||8||44||173
|-
|1193||[[WR柏克利]]/[[WR Berkley]]||美国||64||5||206||53
|-
|1194||[[圣埃斯皮里图金融公司]]/[[Espirito Santo Financial]]||卢森堡||78||-1||1136||13
|-
|1195||[[雅各布工程]]/[[Jacobs Engineering]]||美国||121||4||84||84
|-
|1196||[[北京控股]]/[[Beijing Enterprises]]||中国香港||49||5||125||114
|-
|1196||[[中国太平保险]]/[[China Taiping Insurance]]||中国香港||119||2||403||44
|-
|1198||[[源讯公司]]/[[ATOS]]||法国||114||3||97||89
|-
|1199||[[伟创力国际]]/[[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新加坡||247||3||128||56
|-
|1200||[[中国旺旺]]/[[Want Want China]]||中国大陆||38||7||43||203
|}
<noinclude>
{{:2014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
</noinclude> | 20240728-150950 |
税收学 | '''税收学(Taxation)'''
== 税收学的概述 ==
[[税收]]是蕴含多学科属性的复杂活动,从单一角度对税收进行分析不足以把握税收的全貌。税收学是一门系统学也是反映税收理论、政策、制度和管理内容的学科,是我国财经类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要课程。税收学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 税收学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方位 ==
===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税收学 ===
税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活动,首先应被归属为经济学研究对象。那么,在经济学中该如何看待税收?这需要对税收学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方位进行探讨。
1.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税收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一般认为,微观主体依据[[价格信号]]独立做出决策,并通过价格对行为进行协调,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价格的协调作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于此,西方经济学从家政学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理论]]等在内的庞大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税收在多处都有体现,如[[国民收入]]决定税收与产品价格、[[消费者行为]]等。但税收最显著的位置出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税收作为政府的有力工具被视为[[财政政策]]的中坚之一,被用于实现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目标。税收多以政府的、宏观的形象出现,税收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税收学。然而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描述,以期找出税收学在其中的准确方位。
2.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新框架中的税收学。西方经济学要解决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简言之,资源配置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可称之为生产问题,而为谁生产则是分配问题。在当今社会化生产方式下,生产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虽然不排除在某些场合仍然存在个体生产的情况,但企业无疑是最重要的微观生产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企业依据[[价格信号]]进行决策是资源配置的具体实现过程。因此,企业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在基础层面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是经济活动的核心。近年来,以[[科斯]][[企业理论]]为发端的[[新制度经济学]]发展迅速,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大厦的重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体现出从“异端”走向主流的趋势。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应该以企业理论为中心展开才更有利于对经济学基本问题进行探讨。据此我们可以重新勾画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如下图。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企业理论]]居于核心,[[产权理论]]、企业金融理论、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等微观理论直接以企业为中心展开;宏观理论部分则在微观理论上方分布,起间接支撑作用。而税收学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组成部分位于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交界处,是连接企业与政府的纽带。从企业角度来看,税收是企业向[[公共部门]]购买[[公共产品]]的必要支出,降低税收支出对企业造成的效率损失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从政府角度来看,固然要向企业征税,但征税的目的是为了 向企业提高必要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当一方面尽量减少征税,一方面尽量提供好的公共产品。
[[Image:税收学.jpg]]
=== (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税收学 ===
税收学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税收非只可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首先,税收是由政府征收的,那么税收与政府是如何关联的呢?这是一个政治学命题。其次,税收是依照法律征收的,税收具有法学属性。税收显然还与其他学科相关联,而要全面把握这些关联关系就必须把税收学放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进行探讨,即明确税收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方位。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判断税收学的方位,首先,要对税收学所处的学科层次进行判断。显然税收学并不直接作用于实践活动,以税收学为理论基础并与实践相结合的税收类学科主要是税收制度学、税收管理学、税收筹划学等,因此,税收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应处于第三个层次——应用基础学科。除经济学外,处于第二层次而又为税收学提供基础理论支持的学科还有哪些?这要从税收学自身特点来探讨。前文提及,[[政治学]](含于大法学中)和法学都是税收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其次,税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有其自身的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因此[[伦理学]](含于大哲学中)也是税收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最后,税收征收则是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学]]也应当被归为税收学基础理论学科。至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以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文学、艺术等则由于相关度较弱而不能称之为税收学的基础理论学科。而元科学作为社会科学体系的基石,则是税收学的终极理论基础。
== 我国税收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 ==
一般地,对复杂事物的把握应遵照“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即先将事物属性进行区分,然后就个别属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各属性进行交叉和融合,这样才能在较完整意义上把握复杂事物。因此,税收学研究也应当遵循这一方法,即分别从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角度对税收进行单一属性分析,然后逐渐对税收的不同属性进行融合。考察国内税收学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税收经济学。侧重研究税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关注税收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及其评价。(2)税制工程学。侧重现行税制的经济效应分析及政策评价,同时涉及对国际税收问题的研究。(3)税收法学。从法学+经济学角度出发,侧重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注[[税收法律关系]]、[[税法原则]]、[[立法体制]]和[[纳税人权利]]等问题。(4)税收管理。从政治学+管理学角度出发,将税收管理纳入公共管理的范畴进行研究,关注[[税收行政效率]]的提高。(5)[[税收筹划]]。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纳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探讨合理降低税负的途径。然而,从前面的探讨可以发现,税收研究仍然存在很大拓展空间。具体来看,当前的税收学研究可适度向以下几个领域拓展:
'''(一)西方经济学下的新视角:企业税收学'''
一直以来,税收理论界对税收问题的研究多体现为以政府为中心的税收学研究。然而,尽管研究过程中也涉及了对微观主体的经济效应分析,但这些分析还没有深入到微观主体的内部。税收理论分析迄今为IL尚未得到充分的微观支持,这无疑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在税收学上的反映。要解决税收理论的微观基础问题,就要求我们把目光投向企业一方并深入其中。以企业为中心研究税收经济效应,并非直接对[[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等进行分析,而是要深入企业组织内部分析税收经济效应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即税收对企业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显然,这是与企业理论相适应的税收研究,可称之为“企业税收学”。企业税收学对税收理论的深化有两个帮助:其一,有助于从企业层面分析税收经济效应的形成机制与着力点,为税收宏观分析及税制优化奠定微观基础。其二,有助于企业在[[税收制度]]为[[外生变量]]的情况下,通过恰当的企业制度安排降低税收带来的效率损失,从而通过增加企业自身效率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效率,这一点与税收筹划学的功能类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人手:
'''1.税收与企业资本结构'''。[[MM定理]]的问世,使得[[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问题开始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但MM定理的基本假定条件之一是不考虑税收因素,故得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的结论。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税收恰恰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MM定理无疑从侧面证明了,在存在税收因素的条件下,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存在相关关系。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中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不同的税收安排会给企业融资决策带来不同的影响:一定税收条件下,如果[[股权融资]]更为有利,则企业倾向于进行股权融资;反之,则进行[[债务融资]]。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由于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税收就通过资本结构而与公司治理问题联系在一起了。资本结构必须与[[公司治理模式]]相适应才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加,在[[债权人]]主导型治理模式运行有效的情况下,通过税收促使(至少不阻碍)企业更多地进行债务融资是有利的;而在[[股东]]主导型治理模式下则应当促使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因此,在进行[[税制设计]]时,我国的企业治理状况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
'''2.税收与企业收购兼并'''。随着市场进程的日益深化,企业收购兼并行为将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从国际经验看,税收对收购兼并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税收甚至还成为[[跨国企业]]积极进行收购兼并的主要推动因素。从企业发展角度看,收购兼并是企业赖以实现[[战略调整]]和布局的最重要手段,使得资源在企业、行业间实现有效配置,对收购兼并行为进行调节即是对资源配置的调节。税收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与收购兼并将成为一个颇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
'''3.税收与企业生产经营'''。上述的两个理论方向主要是和所得税相关的,[[流转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流转税的存在使得企业在一定情况下要对其产、供、销等生产活动进行调整,其目的在于降低税负,这是当前税收筹划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但从企业税收学的角度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用意并不单纯是降低企业税负,而更应关注税制安排是否存在逆向调节作用,从而提出税收制度的完善思路。
'''(二)法学+经济学框架下的转变:从立法分析到立法+司法分析'''
税收是经济活动的同时也是典型的法律活动,因此有必要从法学+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收问题进行探讨。一直以来,法学+经济学框架下的税收研究是以税收法学形式出现的,是[[经济法学]]的有机组成。然而,从世界法律发展趋势来看,单纯按照[[经济法学]]的分析原则对税收进行探讨并不充分,还应当充分借鉴英美国家“[[法和经济学]]”的分析原则。为说明这一问题,首先对两大法系下的法律运行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考察。
'''1.两大法系下的法律运行情况比较'''。两大法系的区别集中体现于法律运行之中,即“立法”、“执法”、“司法”和“司法监督”等各个阶段。在[[民法法系]]下,立法环节是关键,事实上,法一旦颁布生效,就相对固定,而法律的调整对象—— 社会现实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民法法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法律相对社会现实脱节和滞后的情况,而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只有在对法律进行修订,或者重新制定时才能被消除。因此,民法法系下的法律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梯状。此外,由于执法和司法过程只是消极地按照法律条文进行,因此民法法系下的法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合理却不合法”的现象出现。而普通法法系则以经验实用主义为基础,有两个立法环节:一是立法机关本身的立法——制定法;二是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和创造——[[判例法]]。虽然普通法法系中也存在制定法,但它与民法法系中的制定法却大不相同。普通法法系司法为重的特点决定了其法律分析是以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司法判例为研究对象的司法分析,税法分析也不例外。在普通法法系国家中,税法问题是“法和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税法分析主要是对法律原则、基本概念和司法判例的[[税收效应]]分析。其目的并不在于设计逻辑严密的税法条文,而在于为整个税法运行提供税收经济学的指导——如何司法才符合[[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
'''2.世界法律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税法研究的启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法律发展也渐渐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日益走向融合与统一:普通法法系国家的制定法日益增多,而民法法系国家则开始接受判例制度。遵照这一趋势,不难设想我国的法律运行将从以立法为核心转向立法、司法并重的态势;法律分析从立法分析转向立法+司法分析也是大势所趋。我国的税法研究受民法法系影响,一直表现为以立法分析为核心的经济法学分析,以税收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税收制度(税收制定法)为研究对象,力图建立一个体系完备、条文善,包含实体法、程序法和诉讼法在内的综合税收法律体系。近年来,在不断借鉴西方税法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税法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具有了“法和经济学”的形式特征,但是立法分析的本质却没有改变。而普通法法系国家中的情况则不同。以美国为例,虽然很多税法也是以制定法为基础的,但判例的日渐增多却使得税法不断发展变化,通过对[[税基]]、[[纳税人]]等要素的调整而实现税法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当然,日积月累的判例使得美国税法极为繁复,这又是普通法法系的不足了。遵循世界法律的发展趋势,不难推断我国的税法运行也将不断吸收普通法法系的优点,在坚持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等特点的同时,逐步实现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灵活调整。因此,税法研究也应适时借鉴“法和经济学”的原则,在继续[[税收立法]]研究的同时加强[[税收司法]]研究,从单一立法分析转向立法十司法分析。
'''(三)伦理学+经济学框架下的深入研究:[[税收公平]]的理论基础'''
现代伦理学认为人类活动的出发点是辩证统一的“为己利他”,既非绝对利己,亦非无私利他。在规范的伦理学层面上经济学与伦理学是辩证统一的,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为己任的经济学自然要以效率为首要目标。然而,如果经济活动仅以效率为目标,“[[马太效应]]”的结果必然是[[收入不公]],社会两极分化,进而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出现,又会损害经济效率。所以,经济与伦理密不可分。经典税收著作中对税收公平问题多有论述,但是对税收公平的理论基础却涉及不多,所以,从伦理学+经济学的视角看税收,将伦理学基本原理融入税收学具体分析之中无疑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1.税收公平理论'''。在社会活动中,每一行为主体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时,必须顾及对方的权利,当“权利”与“义务”实现等量交换时,就实现了[[社会公平]],这是伦理学所揭示的公平本质。伦理学又对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进行了界定:基本权利是指人所应该得到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权利,即人权;人的其他权利如财产权利等则共同构成了非基本权利。据此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是:在坚持“基本权利完全平等,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的原则下实现政治、经济、机会三者的共同公平。税收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不可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公平,它只能是以社会公平原则为指导在效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实现特定的公平目标。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探讨实现税收公平的基础,如何对之进行科学界定无疑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例如有人认为,量能课税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命题,然而有能力并不意味着有义务,因此从“权利义务相匹配”的公平原则来看,这个看似合理的命题恰恰是不公平的。
'''2.效率与公平的权衡'''。终极意义上,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公平必然导致效率,效率也必然要求公平。但这里所说的效率与公平是就总体而言的,并不意味社会活动的任何层面都必须同时体现效率与公平的要求。在某些层面可能会存在[[单一目标]]优先的情况,在另一层面则可能需要二者并重。例如,经济生活领域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在法律活动中则应体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两类社会活动的目标虽然不完全~致,但是却在社会生活中同时发生作用,共同促进了效率与公平。与上述两个学科各自具有清晰的[[价值取向]]不同,税收活动兼具经济属性与法律属性两个特征,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对于税收来说却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Category:经济学分支学科|S]] | 20240728-150959 |
共变影响指数 | == 什么是共变影响指数<ref>郑家亨.全国统计专业职务考试必备[M].ISBN:7-5058-0198-8/C8.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03.</ref> ==
共变影响指数是指反映[[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共同变动因素的[[指数]]。是[[指数体系]]的一个特定概念,它属于[[指数体系]]中因素[[指数]]的一种,用以说明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共同变动对总量指数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 共变影响指数的应用分析<ref>王守安.中国经济新名词辞典[M].ISBN;7-5442-0033-7/F12-61.南海出版公司,1994.04.</ref> ==
由于在指数体系中使用了用报告期指标作[[同度量因素]]的指数,造成了指数体系的内在矛盾,即在相对数指数体系中所反映的因素变动关系,与相对应的绝列数体系因素变动关系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各因素的共变影响所致。以[[综合指数]]为例;
设共变影响指数为X,则:
<math>\frac{\sum P_1q_1}{\sum P_0q_0}=\frac{\sum P_1q_0}{\sum P_0q_0}\times\frac{\sum P_0q_1}{\sum P_0q_0}\cdot X</math>
由<math>\frac{\sum P_1q_0}{\sum P_0q_0}\cdot X=\frac{\sum P_1q_1}{\sum P_0q_1}</math>
或<math>\frac{\sum P_0q_1}{\sum P_0q_0}\cdot X=\frac{\sum P_1q_1}{\sum P_1q_0}</math>
所以:
<math>X=\frac{\sum P_1q_1}{\sum P_0q_1}/\frac{\sum P_1q_0}{\sum P_0q_0}</math>或<math>X=\frac{\sum P_1q_1}{\sum P_1q_0}/\frac{\sum P_0q_1}{\sum P_0q_0}</math>
以上两个公式即为共变影响指数。
== 共变影响指数的指数体系<ref>于光远.经济大辞典[M].ISBN:7-5326-0188-9/F-61.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ref> ==
因此,包括共变影响指数的指数体系为:
<math>\frac{\sum P_1q_0}{\sum P_0q_0}=\frac{\sum P_1q_0}{\sum P_0q_0}\times\frac{\sum P_0q_1}{\sum P_0q_0}\times\frac{\sum P_1q_1}{\sum P_0q_1}[\frac{\sum P_1q_1}{\sum P_0q_1}/\frac{\sum P_1q_0}{\sum P_0q_0}]</math>
或:
<math>\frac{\sum P_1q_0}{\sum P_0q_0}=\frac{\sum P_1q_0}{\sum P_0q_0}\times\frac{\sum P_0q_1}{\sum P_0q_0}\times\frac{\sum P_1q_1}{\sum P_0q_1}[\frac{\sum P_1q_1}{\sum P_1q_0}/\frac{\sum P_0q_1}{\sum P_0q_0}]</math>
共变影响指数的解决了指数体系中用报告期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产生的内在矛盾。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经济指数|G]] | 20240728-151007 |
信用卡滞纳金 | == 什么是信用卡滞纳金 ==
'''信用卡滞纳金'''指的是持卡人在[[信用卡到期还款日]]实际还款额低于最低还款额的情况下,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要支付滞纳金。
'''信用卡滞纳金取消<ref>[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yhfg/2016-04-15/doc-ifxriqqv5786159.shtml 央行新规:取消信用卡超限费 2017年起施行.2016-4-15]</ref>''':
2016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通知》取消了关于透支[[消费]][[免息还款期]]最长期限、最低还款额标准以及附加条件的现行规定,由发卡机构基于商业原则和持卡人需求自主确定;取消滞纳金,由发卡机构和持卡人协议[[约定违约金]];取消超限费,并规定发卡机构不得对服务费用计收[[利息]]。
== 参考文献 ==
{{reflist}}
{{stub}}
[[Category:信用卡|X]] | 20240728-151019 |
团体迷思 | '''团体迷思(Group Think)'''
== 什么是团体迷思? ==
'''团体迷思'''是美国[[心理学家]]Irving Janis根据其所从事的团体决策研究发展起来的一项理论, 它的理论基础是现实的人类社会行为,根据Janis的研究,人们团体决策过程中,往往会为了维护团体的和谐和[[凝聚力]],而弃事实真相于不顾。
团体迷思是指团体成员在[[集体主义]]精神感召下, 积极追求团体的和谐与共识,却忽略了团体的真实决策目的,从而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的一种思考模式。
随着人们对团队迷思情况越来越重视,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团队决策、[[领导管理]]、[[市场分析]]等领域。
== 团队迷思现象 ==
事实上,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团队迷思会在发生很多场合,它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团队中。既然因此问题的关键变成如何找出这一现象的症状,做到对症下药。
'''1、[[合理化]]''':合理化是指团队成员有时候不去考虑实际存在的相反例证而是说服自己当前决定或当前选择是最好的。
实例: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意见,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对这个问题做出过极为广泛的调查研究。
'''2、同伴的压力''':当一个团队成员表达出相反意见或者质疑问决策背后的理论基础的时候,其余的团队成员可能会联合起来对其施压或加以惩罚以让反对者顺从。
实例:好吧,如果你真的认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你可以随时离开团队。
'''3、自满''':这种现象发生在几次正确的决策之后,团队成员开始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正确的,而由于多次正确的决策,分歧的声音越来越少。
实例:我们以往的记录说明我们最棒是;我们是不可阻挡的!
'''4、道德高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将自己视为道德楷模,从来不认为自己会做出低质量的和不道德的决策。当这种较高道德规范作用到最终决策时,一致性的压力会更大,没有人想要被视为不道德的成员。
实例: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我们相信这个绝对是正确的;有不同意见的成员会被他人认为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5、模式化''':随着[[团队]]的成熟化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很多人都会用一种固定模式看待社会中的人,他们可能会人为地用社会中的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或者不道德的行为来看待有不同意见的人或者抹黑反对党,从而为自己决策设置防护。
实例:[[律师]]吧就是那些找借口无中生有狡辩的人,他们才不会理会什么是现实什么事是证据。
'''6、一致性错觉''':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讲话,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觉得集团决策是一致的。这则是[[群体思维]]并使其失去控制。。
实例:看上去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 团体迷思的后果 ==
1.[[团体讨论]]局限于有限的几个方案。
2.被大多数团体成员所接受的方案,其负面影响得不到反复深入研究。
3.团体轻易放弃那些不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选择方案。
4.[[团体讨论]]中听不到专家的意见、声音。
5.团体只专著于收集、选择那些可以获得到的信息。
6.团体迷信于既定决策,不考虑发生意外时的替代方案。
== 出现团体迷思的原因 ==
*群体高度凝聚力(High group cohesiveness)
*群体隔绝外界资讯与分析(Insulation of the group from outsid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命令式领导]](Directive leadership);
*决策规范缺乏条理(lack of procedural norms);
*群体成员背景和[[价值观]]的相似性(Homogeneity of members' social background and ideology);
*来自外部威胁以及时间限制的压力 (High stress from external threats and time stress);
*团体没有信心寻求比领导所提出的更好的方案:可能因为领导具有强大影响力(low hope of a better solution than the one offered by the leader);
*成员自尊心低落:可能由于刚经历失败(low self-esteem)。
== 团队迷思的避免 ==
[[团队领导]]面临两个重要挑战:第一、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团队迷思的发生。第二、了解团队迷思的风险,如果决策非常重要,团队迷思所带来的风险也会极大,必须想尽办法提高决策质量。为了避免群体思维,团队领导必须考虑使用科学的[[决策过程]],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包括:检查重要决策的基础假设是否科学,是否具有验证过程以及是否具有决策评估过程等。通常来说,重大决定所对应的决策过程如下:
1、深入研究和探讨[[决策目标]]。
2、仔细研究和讨论所有[[备选方案]]。
3、[[领导者]]不持有任何倾向和立场,鼓励有挑战性的新思想,不因负面效果打击新思想产生,设立反调角色。
4、做出选择之后深入研究[[决策风险]]。
5、测试决策所依赖的的假设。
6、如果必要的话,回去重新审视最初被否定的备选方案。
7、与团对外的人士交流意见,从外部收集决策相关信息。
8、客观地处理所有已经获得的信息。
9、至少具有一份[[应急计划]]。
除了决策过程以外,还有一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团队迷思。通过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技术应用到团队工作之中,小组的工作方式就有可能会改变,团体迷思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而决策的有效性会更高。
{|class=wikitable
!方法||说明
|-
|[[头脑风暴法]]||避免批评关注备选方案的自由产生和数量
|-
|[[名义小组法]]||允许所有小组成员单独做出贡献,降低少数强势成员或具说服技巧的人控制决策风险。
|-
|[[六顶帽子]]法||帮助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甚至鼓励成员挑刺或“恶意”中伤已有方案。
|-
|德尔菲方法||允许小组单独做出贡献,成员彼此之间不进行具体沟通和会面,因此不容易陷入团体迷思。
|}
== 团队迷思的克服 ==
虽然我们会采取科学的过程和大量的方法,但团队迷思只能减轻而很难完全避免,那应该如何克服它带来的影响,而尽快回到[[有效决策]]的路上来呢?
1、即使使用了良好的[[群体决策]]过程,在发现团体迷思的迹象时,同样需要迅速加以处理。
2、一旦发现团队迷思的现象就邀请团队成员参加讨论,以便大家可以自觉地提高决策质量。
3、评估决策的直接风险,以及可能给团队或[[客户]]带来的后果。如果风险较高(如涉及人身安全),确保在执行之前逐步验证所有决策。
4、如果适当的话,寻求外部验证和外部测试,从外部获取更多信息。以上述过程为起点诊察要改变的内容。
5、介绍和学习各种权威的团体[[决策技术]]和工具,避免在将来的决策中引入团体迷思。
[[category:团队管理|T]]
[[Category:管理工具|T]] | 20240728-151029 |
职位弱化 |
== 什么是职位弱化 ==
'''职位弱化''',即扩大公司工作的职责,鼓励雇员而不用其[[职位说明书]]的内容去限制他们,是当今业务发生变化的结果。
== 职位弱化产生背景 ==
无论是专业化、扩大化还是丰富化,工人们通常还是要做具体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就要求有职位说明书。然后今天,在许多公司里,职位变得越来越无定形,越来越难以定义。换言之,有一种职位弱化的[[趋势]]。因为企业必须与产品和技术快速变化、全球化竞争、反常规、政治不[[稳定性]]、[[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转向[[服务型经济]]等趋势进行搏斗。因此,企业越来越需要提高反应速度、灵活性和[[竞争力]]。为此,[[管理人员]]采取了一些组织方法,而这些方法反过来又帮助弱化了作为一系列被严格界定和清晰描绘的职责职位的内涵。
== 职位弱化范例 ==
'''扁平型组织'''
取代拥有7个甚至7个以上管理阶层的传统金字塔形组织,只有3个~4个层次的扁平型组织正方兴未艾。很多企业(包括[[AT&T]]、[[ABB]]以及[[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将其十几个[[管理层次]]削减到6个及6个以下。由于留下的管理人员要接受更多的人向其报告,他们对下属人员的监督管理可能会少些,因此,下属人员的工作责任的幅度和深度都会增大。
'''[[工作团队]]'''
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地围绕[[团队]]和[[工作流程]]而非根据专门化的职能来[[组织工作]]任务。例如,在[[联合利华公司]](Unilever)的[[分支机构]],美国切斯布罗夫—[[旁氏公司]](Chesebrough-Ponds USA),管理人员将传统金字塔式组织改变为多技能、跨职能的自我指导式团队。目前,该公司的4个 生产领域采用了这种模式。计时制雇员自行确定工作任务、加班时间、生产进度以及改变生产设备或方法,甚至管理成本[[控制]]、处理调拨单和工作订单。他们还根据公司的[[持续改善]][[质量计划]]独立承担[[质量责任]]。在像这样的组织中,雇员的工作每天变化。因此要有意识地努力不让雇员将其工作看作一套特定的责任。
'''未来的[[职位说明书]]'''
今天,大多数企业还在使用职位说明书,并且依靠传统定义的工作。但是显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走向围绕更为宽泛的、甚至每天都可能变化的工作而建立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环境中,人们不再接受来自职位说明书的暗示或者主管人员指令。信号来自于不断变化的[[项目需求]]。工人们知道要集中精力将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资源放在那些必须做的工作上,顺时应变。[[管理人员]]则会失去他们的“工作”。然而,还有些人觉得职位说明书虽然包含一些普遍通用的措辞,比如“以及指派的其他各种任务”,但仍然还是比较刚性且具有限制性的。
有些雇主正在用基于绩效的职位说明书替代传统的职位说明书。例如,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Acxiom公司用新的系统替代了比较传统的职位说明书。在软件开发员的职位说明书中,它现在强调的是行为能力,比如自我指导式学习能力,而不是列出具体的语言技能(例如Java语言)。这是因为该公司确信,这种自我指导式学习能力对于保持软件开发员永不落伍确实非常重要。现在,在该公司,一般的职位说明书只包含几句关于总体职责的描述。然后,主管人员提出一些具体的期望,确定雇员在当时必须掌握的技能(例如“学会两种新的软件语言”)。于是,[[职位说明书]]变成了一种更为灵活、实用和以绩效为基础的文件。
== 职位弱化产生的问题 ==
职位弱化也引起了比较多的[[人力资源]]问题。例如,“你必须在没有职位说明书提示系统的情况下找到能够做好工作的人”。这也给雇用掌握相关技能的人增加了难度,并且要求对工作授权给予更多的重视。
另一方面,[[人员培训]]也在转变为教育,从告诉雇员某工作“如何”做转变为加深他们对某工作“为什么”而存在的了解和理解。这是因为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工作变化非常快,以至于不可能雇到“已经知道其将必须了解的一切”的人。
[[Category:人力资源术语|Z]] | 20240728-151040 |
自我管理型团队 | '''自我管理型团队(Self Managed Work Teams)'''
== 什么是自我管理型团队 ==
'''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新型横向型组织的基本单位。自我管理型团队是早期团队方式的发展产物。例如,许多公司都使用[[跨职能团队]]以获得跨部门的协作,用任务组来完成临时项目。还有的公司使用“解决问题团队”,这种团队由自愿临时参加的雇员组成,他们开会探讨一些有关改善质量、效率和[[工作环境]]的方式。
自我管理型团队,也称'''自我指导团队''',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这些员工拥有不同的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比如工作和假期安排、订购原材料、雇佣新成员等。到目前为止,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曾经设立过自我管理型团。
自我管理型团队,顾名思义它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目前对其的定义主要有二种,
第一种,Hackman将团队中自我管理行为确定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1)每个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2)每个团队成员监控自己的业绩和持续寻求反馈;
(3)每个团队成员管理他们自己的业绩并对其进行纠正;
(4)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寻求公司的指导、帮助和资源;
(5) 每个团队成员积极地帮助他人改善业绩。
第二种,根据Wellinetal所说,一个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是由一组具有以下职责的员工构成:
(1)自我管理(计划、组织、控制、人员、监控);
(2)给成员分配工作 (决定成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什么工作);
(3)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开始和完成,工作速度,目标设定);
(4)制定生产相关的决策(存货,[[质量控制]], 工作控制);
(5)问题的解决(质量问题,[[客户服务]],纪律)。
这两个定义是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基本内涵,自我管理型团队是由10—15名具有必要的专业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成员组成,团队内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的[[运行机制]],共同实现团队目标。
==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背景与发展 ==
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瑞典,比如[[沃尔沃]]现在的[[管理模式]]非常先进,其位于武德瓦拉的生产基地,完全由自我管理型团队进行整辆轿车的装配。在美国,[[金佰利]]、[[宝洁]]等少数几家具前瞻意识的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自我管理型团队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很久, 日本引入并发展成为强调质量、安全和[[生产力]]的[[质量圈]]运动,到80年代后期美国借鉴并创造性地把团队模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这20年里,企业所采用的团队类型在不断变化着,以求得最佳效果,很多公司己逐渐从关注于[[工作团队]],转变为强调员工参与决策和控制决策的实施,其中以[[团队]]成员[[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为特点的自我管理型团队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也逐渐被主流接受。根据Law Jeretal的研究发现,1993年68%的《[[财富]]》1000强公司使用了自我管理型团队。[[施乐公司]]、[[通用汽车]]、[[百事可乐]]、[[惠普公司]]等都是推行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几个代表,据估计,大约30%的美国企业采用了这种团队形式。
== 自我管理团队的产生 ==
在过去的20年中企业所采用的团队类型在不断变化,而强调所有团队成员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自我管理团队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认为,自我管理型团队得以产生并在90年代逐渐被接受的原因主要有:
'''1.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的要求'''
国际一体化使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使得企业[[组织扁平化]]及加速放权步伐,以更好地应对这样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我管理团队在团队的基础上实行自我管理,正好符合了放权的需要,满足了[[组织扁平化]]的要求,并且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
'''2.自20世纪9O年代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知识经济时代'''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知识型的员工越来越难以忍受简单重复而又单调乏味的工作,希望能从事工作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成就感的工作,从而满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高绩效的自我管理型团队则能满足这类员工的要求。
因此,自我管理团队是团队在[[市场经济]]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很强环境适应能力,其员工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较高的绩效成果。
==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特征 ==
自我管理型团队具有如下的特征:
'''1、目标性'''。自我管理型团队的每个成员共同负责一个团队目标,并且坚信这一目标包含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这个目标把团队成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个人的日标被融入到团队的目标之中。在这种团队中,大家愿意为团队的目标的实现全力以赴。共同的目标是保证团队工作有效性的一个基木条件,是保证个人目标的前提,也是对团队工作考核的依据。
'''2、技能性'''。自我管理型团队在形成和融合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组有较好能力的人群,他们不仅有全面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保证了沟通顺畅,更重要的是具有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了决策的能力,这就更大的发挥了成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且,团队成员还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增强团队完成目标的能力和价值。
'''3、依赖性'''。团队通常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个人的目标,个人目标的实现往往要依靠其他团队成员目标的实现,这样就使团队成员产生强大的依赖感,促进了团队的协作,增强了[[凝聚力]]。
'''4、自我管理性'''。自我管理型团队承担了很多以前由主管承担的工作,通常会对整个流程或者产品负责,包括完成目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环 节,完全由自己管理,并承担责任。通常他们的责任范围包括:计划和安排工作日程;给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总体把握工作步调;做出操作层面的决策;对出现的 问题自行采取措施;直接与顾客沟通等。甚至,完全的自我管理型团队可以自己挑选成员,并进行[[绩效评估]]。
'''5、自我学习性'''。团队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团队成员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弥补成员之间的技能差异,并不断提升,以使每个成员都达到自我管理的能力,整体提升团队的能力。
'''6、自我领导性'''。对于自我管理型团队来说,已经模糊了[[领导者]]的概念,没有明确的[[领导者]],每个成员都是领导者,有更多的自治和决策的权利,但在实际中,这一角色常常在团队融合过程中已经确定。
'''7、自我负责性'''。由于组织对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干预比较少,给予了其足够大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就要求团队对任务或目标的完成担负责任,并分解到每个成员身上。
'''8、良好的沟通性'''。由于自我管理型团队没有上下级别,所有成员都在一个平等、开放的平台上沟通信息,通过沟通消除矛盾、冲突,是团队成员达成一致。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和[[方法创新]]方面,自我管理型团队良好的沟通平台更具优势。
==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设计要素 ==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设计包含永久性团队,具有以下三个要素:
1) 团队被授权可以获得完成整个任务所需的资源,比如[[原材料]]、信息、设备、机器以及[[供应品]]。
2) 团队包括各种技能的员工,如工程、生产、财务和[[营销]]。团队消除了部门之间、职能之间、科目之间、专业之间的障碍。团队成员经过[[交叉培训]]可以完成别人的工作,这种综合技能足以完成重要的组织任务。
3) 团队被赋予决策权,这意味着团队成员可以自主进行计划、解决问题、决定优先次
序、支配资金、监督结果、协调与其他部门或团队的有关活动。团队必须拥有自主权以处理一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活动。
在加拿大,[[Campbell Soup公司]]设立了自我管理团队与美国进行业务竞争,在三个月内
取得了价值700 000美元的[[转让]]资金,这几乎让人不能相信。[[General Mills]]公司通过使用自我管理型团队使其工厂的生产率提高了40%。在其位于罗地( Lodi )和加尼福尼亚的谷物工厂中,工人管理所有的活动,包括设计工作过程、购买装备、安排日程、运作以及维护机器,该公司发现团队的自身的目标高于实行管理为他们设定的目标。
== 自我管理型团队发展五个阶段 ==
从团队的[[成熟度]]角度来看,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建设一般需要经历启动、震荡、以领导为核心的团队、紧密的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五个阶段。
[[Image:自我管理型团队发展五个阶段.jpg|自我管理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建设也伴随着决策权限的转移,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完善,团队的权限不断加强,管理者的权限逐渐降低。团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的特点逐渐显现。
== 建设高效的自我管理型团队九要点 ==
'''1、在企业中学习与培训自我管理的理论'''
通过讨论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决定企业是否具备实施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关键囚素。这一原则是实行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公司最为重要的前提,对于没有自我管理型团队经验的公司而言,这可能要花上很多的时间。没有统一思想就进行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组织模式有可能会影响到自我管理型团队的效果,并很可能会导致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失败。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确定影响团队[[成功关键因素]],对于实行新的自我管理型团队文化的企业,这也是必要的条件,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作保障可能会影响到自我管理文化的成功。
首先,从顾客角度去看,这种[[团队管理]]是否真的对企业是必要的,是否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其次,从[[财务资源]]上看,企业能否提供这种新的文化变革的成本,
第二,内部员工的观点是否己经比较统一,它也是保证自我管理型团队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三,是否己经有了明确的实施策略来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对于将要发生组织模式的转变,企业应该有着足够多的对策。此时也可以聘请顾问公司帮助公司确定这些问题。
'''2、清晰的、吸引人的[[共同愿景]]'''
共同的愿景是指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拥有的愿望景象。美好的愿景永远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愿景越清晰、越吸引人,越有激励作用,越能唤起团队的积极性。而且清晰且明确的愿景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驱动员工产生追求愿景、实现愿景的勇气和信心。[[高效团队]]一般都有一个清晰且吸引人的愿景,用来说明团队为什么要存在,以及它怎样做才能取得成功。
举个例子来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团队像下面这样描述其任务:组建团队的目的是让[[客户满意]],使他们能留在公司,以及尽可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公司资源。这个描述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清晰且简单。它虽然仅仅包含一些日标,但这些日标能够给团队定位,并且允许团队成员互相交流。第二,明确的目标。它描述了团队的目标,然而没有说明团队怎样实现日标。相关研究显示,这是增加团队积极性的最佳方式,一个领导者应该清晰团队的发展方向,而让团队自身去选择道路。
'''3、一个实际的团队任务'''
一个自我管理团队要求任务是由整个团队来设计、完成。也就是说,这种工作的基本性质是要求成员一起工作来完成主要的任务。在一个成员们有着团队工作经验的组织中,整个团队一同工作是特别重要的。
在[[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客户服务团队中,基本的工作包括分析所有顾客、[[管理费用]]、设计基本的工作准则和解决问题。有着真正团队工作的公司是一起进行这些事务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个人的领域,具体地说,成员们回应任何团队顾客的电话(经常问寻哪个成员能够解决一个特定的电话)。他们集体设计他们的工作准则,而且互相监督他们遵守这些工作准则;他们每周或者每两周碰而;他们都进行了交叉的培训,所以能够在任何的时间互相帮助对方;他们有着一个组织的预算,包括组织层面的花费信息,也就是说,他们作为一个组织来管理这部分的预算。
'''4、对于团队杰出表现的奖励'''
团队报酬(不是个人报酬或者混合报酬)与高效的自我管理团队间有重大的关系。它能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团队精神]],使他们相互密切地合作;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或提供更好的服务。混合报酬的使用,大概一半给个人一半给团队,就出现了在薪酬设计体系中最经常出现的错误。混合报酬会传递给团队混杂的信号,削弱了他成为一个高效率的操作单元的能力。
'''5、基本的[[物质资源]]'''
高效团队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有工具、适合的会议空间、必须的计算机服务以及使团队能守时有效工作的其他资源。有这些资源的团队所产生的绩效远远超过没有这些资源的团队。有调查显示,领导者有时不愿意为团队提供资源,原因是“团队成员还不能学着管理自己”。然而这些资源的缺乏使得团队意志消沉,使团队不能自我管理。
'''6、管理工作的权力'''
管理工作的权力意味着团队对基本工作战略有决定权。有实验结果显示拥有决定权的团队,且没有领导者的干预,能够比受领导者干预的团队取得更好的绩效。
'''7、团队目标'''
这个[[成功关键因素]]主要指的是团队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与团队对其整个目标的描述不同,[[组织目标]]是团队在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实现所需完成任务的精确描述(通常是量化的)。这些描述像今年保持100%的[[顾客满意度]],或者是今年把[[顾客满意度]]提高25个百分点,费用支出减少5个百分点等。
'''8、促进战略性思考的团队规范'''
规范是引导团队行为的非正式制度。有研究显示促进[[战略性思考]]的规范与[[团队有效性]]相关。自我管理团队与管理者领导的团队不同,团队成员需要集中注意力于外在的东西,他们必须注意他们的环境,必须有能力去发现问题,而且习惯于新的工作方式。
'''9、使成员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
团队成员必须具备履行[[工作职责]]的胜任能力,并且善于与其他[[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每一位成员才会清楚自己的角色,清楚自己在每个职能流程中的工作位置,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团队成员。而且在高效的团队,每个成员都被指派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这个角色能将成员的天赋发挥至极,当每个成员都能整合自己的技能且充分发挥出来时,团队力量增强,合作就是力量,个人的和团队的目标就能达到了。
== 在中国企业建立自我管理团队的思考<ref>邹纯和.浅析自我管理团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ref> ==
'''1.加速观念的转变,建立自我管理团队'''
中国企业团队化水平还很低,国有企业职工在体制转型期对“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翁”的理解已很模糊。大量下岗人员的出现导致相当一部分员工失去了归属感。职工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中的底层,缺乏团队精神。[[民营企业]]尚处于传统的家庭式管理层次,职工受雇于企业主,基本上实行“[[科学管理]]”中的计件工作制,员工无权参与企业的决策。外资或合资企业处于扁平化组织结构和金字塔[[组织结构]]之间,员工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合作性和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文化和体制等因素,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十分有限。
当前,中国职工的积极性出现严重下降,(1)劳动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不理想。当前企业在转轨过程中,只有35.8%的工人回答“愿意”超产,只有25%的工人表示愿意接受苦难任务;(2)责任感普遍不如过去。愿意高标准地对待[[产品质量]]的人只占46%,关心水、电、原材料消耗的只有38%;(3)主人翁意识倾向淡薄。32.7%的人认为“自己对企业兴衰也有责任”,64.2%的人不愿意关心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67.5%的人见到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时,不能出来制止。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振兴需要对职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自我管理团队可以充分激励员工。
'''2.提倡[[团队学习]],建立[[企业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就积累性学说,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每一项单个的技术或技能。核心能力实质上是一个企业整体的能力,体现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是渗透在组织中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
要建立企业的核心能力,有效的办法是提倡[[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也是自我管理团队的一个主要属性。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中提训集体思考的技巧,能够创造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环境。在团队学习这个环境中,组织成员彼此交流,他们的思想、创意在此得到碰撞和启发,有利于组织成员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在团队中实现[[知识共享]],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组合和创造。核心能力是由复数的技术和技能集成,这种集成只有在集体的努力下才能实现,而团队学习为建立组织的核心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3.管理层应加速放权步伐'''
我们已经进入新的世纪,放眼世界,高度的[[信息化]]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企业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正逐渐向更加自由和民主的网状结构转变,等级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大部[[分公司]]已经迅速地将其中管理层削减了1/3以上。可以预见:10年后,大企业的管理层将比今天的企业减少一半以上,[[管理人员]]将不会超过今天的1/3。因此我们要学会放权。放权成为团队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事实也证明,能够自治并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团队工作将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4.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生存竞争的环境也面临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压力。我们的管理技术和这些企业相比,存在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要改变、缩小这些差异,首先就要学习人家的长处,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这样才能提升自己企业的[[竞争力]]。
'''5.在宏观上,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企业实施自我管理团队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自我管理团队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需要合理规范的[[人才流动制度]]和[[劳动力流动制度]]。这就要求社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合理的[[人员流动]]提供后勤保障。
== 中国企业建立自我管理团队的必要性<ref>储奔,王晓宇.自我管理团队:概念、成功关键要素及其应用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2006.04</ref> ==
'''(一)组织扁平化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异常激烈。巨大的[[市场规模]]、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中国政府对外资引入的大力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选择中国作为投资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业企业的竞争,而且还要面临着国外企业的竞争。要想在这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必须加速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从金字塔式组织向扁平化组织的转变。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组织扁平化有利于减少沟通的时间,提高沟通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参与决策;有利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进行信息反馈,减少[[时间成本]],以及避免信息滞后给组织带来的损失;有利于培养基层管理者或员工的管理与协调能力。自我管理团队正是一种高效的扁平化组织,团队内员工进行[[信息共享]],同时相互协作,每个成员不仅对自己的任务与绩效负责,同时也对其他成员的任务与绩效负责,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个人的绩效,同时增加了团队的整体绩效。
'''(二)加速观念的转变,建立自我管理团队'''
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团队化水平还很低,国有企业职工处于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的底层,缺乏团队精神;[[民营企业]]处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层次,职工受雇于企业主,基本上实行计件制,职工无权进行决策汐}、资企业或合资企业,职工处于扁平化组织中,效率较高,但由于文化和背景等方面的原因,[[职工参与]][[企业决策]]有限。此外,我国职工积极性较低,企业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职工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为了自我的利益不惜牺牲企业的利益,这是不可取的。自我管理团队作为一种有效的团队[[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职工积极性。让职工成为自我管理团队中的一员,轮流担任领导者,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让他们对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进行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团队类型|Z]]
[[Category:自我管理|Z]] | 20240728-151049 |
静态限制性定价 | ==什么是静态限制性定价==
'''静态限制性定价'''是指主导性[[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最大限度地压低[[价格]],使新进入的企业或从属性企业的扩张无法获益。潜在企业决定进入的基本因素是[[利润]],如果预期进入后能够获得超过正常[[报酬]]的[[经济利润]],则潜在企业将进入[[市场]],而进入后能否获得[[收益]]决定于进入后的价格和[[成本]]。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理论研究==
[[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尼安利]](Modigliani,1958)是对早期静态限制性定价理论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早期的静态限制性定价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的,即认为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因此,潜在厂商相信,它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它的产量与在位厂商现行产量之和,超过[[需求]]的产量将导致价格下降。在基于贝恩一索罗斯假定的早期模型中,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
但是,从理性角度出发,潜在厂商在已知[[成本结构]]和[[需求函数]]的情况下,它完全可以做出是否进入的决策,在位厂商在潜在厂商进入前所采取的[[定价策略]]与其进入后的均衡结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如此,在位厂商在潜在厂商进入后所采取的[[利润最大化]]策略也不是将产量维持在不变的水平。[[弗里得曼]](Friedman,1979)认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在位厂商的进入前[[价格政策]]与一个理性潜在厂商的实际进入行为无必然联系,在位厂商的产量维持不变的假定是不可置信的,理性的在位厂商也根本不会制定[[限制性定价]]策略。
==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关联要素==
一般来讲,静态限制性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因素:
(1)[[市场]]的初始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在位[[企业]]就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来阻止进入,因此限制性价格就相应降低;反之,如果市场规模越小,在位企业无需生产较多的产品,相应的限制性价格就会提高;
(2)进入者的[[平均成本]]。如果潜在进入企业在任意产量的平均成本越高,则[[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收益]],因此,限制性价格也相应提高;
(3)非价格[[进入壁垒]]。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则非价格壁垒都将使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成本不同程度地加大,限制性价格也会相应地越高。
==相关条目==
*[[限制性定价]]
*[[动态限制性定价]]
[[Category:价格策略|J]] | 20240728-151059 |
爱彼 | [[image:爱彼.jpg|left|爱彼(Audemars Piguet)]]'''爱彼(Audemars Piguet)'''
爱彼官方网站:http://www.audemarspiguet.com/
[[Image:爱彼表创始人.jpg|thumb|Audemars and Piguet]]
== 爱彼简介 ==
1875年,Jules-Louis Audemars为了应付日内瓦的一些大制表商发出的豪华钟表的订单,开始正式和他少年时代的朋友Edward-Auguste Piguet(1853-1919) 合作创办Audemars Piguet爱彼表。他负责小公司的技术管理﹐同时他的好友担负起销售和市场等方面的工作,在许多城镇和次大陆间旅行并直接和一些行家接触。1881年正式注册 “Audemars Biguet & Cie”爱彼表厂。从此,在国际表坛展开一部经典传奇。
爱彼表创办人Audemars与Piguet一直碎心于制表艺术凭着无穷创意与独到眼光,专注研制超薄机械零件,如鸣响报时器、日月星盈亏、计时马表、两地时间显示、温度测量器及指南针等,创制出精密复杂的机械表,屡获殊荣。在1889年举行的第十届巴黎环球钟表展览会中,爱彼表参展的Grand Complication陀表,具备问表、双针计时器及恒久日历功能,精湛设计引来极大回响,声名大噪,享誉国际,为爱彼表在表坛树立了崇高的地位。1972年,推出了一只全钢的运动表款,名为“皇家橡树”(Royal Oak),立即轰动表坛,更成为传世经典。时至今日,爱彼表在Audemars与Piguet家族第四代子孙的领导下,成就骄人,深获钟表鉴赏家及收藏家的推崇,成为世界十大名表之一。
[[Image:Royal Oak.jpg|thumb|1972 年上市的皇家橡树 Royal Oak]]
爱彼表采用的钻石全部经过严格挑选,无论颜色还是清晰度都是上乘的水平,真正作到完美无缺。然后经由经验丰富的珠宝工艺师精心镶嵌,在精确掌握时间的同时,尽显你非凡的魅力和优雅的风度。
爱彼公司在瑞士设有钟表学校,以培养钟表界所需的钟表人才。一个学徒必须在钟表学校中先修完四年的课程,才能取得合格钟表匠的资格,不过若要成为一个爱彼表厂的师傅,则必须要再多花费两年时间,才有资格。
== 皇家橡树系列介绍 ==
Royal Oak皇家橡树腕表其实是表界奇才Gerald Genta为爱彼表创作的著名作品。本身是意大利后裔、而出生于日内瓦的Gerald Genta大师在年自行创业之前,曾经为不少其他品牌的手表厂商创制了无数知名于世的畅销款式。即使直到今天,这些手表当中有很多仍然是该品牌最为畅销的款,除了Audemars Piguet爱彼表的皇家橡树Royal Oak之外,[[IWC]]的Ingenieur工程师系列,[[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的Nautilus金鹰系列,[[Omega]]([[欧米茄]])的星座系列和Bvlgari([[宝格丽]])手表的Bvlgari-Bvlgari系列。
[[Image:Offshore T3.jpg|thumb|1950 在皇家橡树家族最新成员 Offshore T3 旁显得娇小]]
其次是当爱彼表在1972年推出皇家橡树Royal Oak腕表後,连带在腕表设计和制造上所掀起的风潮。其一是独特的八角形外壳、加上其螺丝外露的革命性设计,打破了钟表业界遵循了数十年的不成文规定∶所有运作的零件都得隐藏起来,皇家橡树也因此影响了全世界的钟表设计风格,成为不朽的表坛瑰宝,乃至今日依旧是爱彼表的代表作之一。其二是皇家橡树Royal Oak是顶尖高级表厂中第一个以不锈钢为材质来制造的表款,当年前所未闻的仅3300瑞士法郎的定价更震惊表界,开启了高级表进军运动表的先例。而Royal Oak以螺丝锁定的八角形外壳结合了圆形的表圈,厚实坚固的造型,更一举奠立运动表形象的典型。其三是皇家橡树Royal Oak的大表面设计(36mm,以当年的标准而言)和IWC([[王国表]])的Portugieser大葡萄牙手表以及晚近的Panerai([[沛纳海]])的Luminor并称大表面手表风潮的三大推手。
难能可贵的是∶自诞生以来,皇家橡树一直秉承创新的理念,其充满创新的特性承继了爱彼表的优良传统,亦即始终致力于完美的传统,以及永无止境好奇心的传统。自1972年以来,它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形象,也成就了以魅力集合人群,以唯我方式表达时间的哲学。即便承载著复杂的机芯装置,皇家橡树的线条依旧纯净无比,几近完美的几何线条已经成为皇家橡树的灵魂之所在,八角形完全转化为这只传奇腕表的标志,一个独特的商标。除了一开始就以被豪华精品世界所忽略的材质精钢来制作第一只Royal Oak外,爱彼表还塑造了完美无缺的表壳,并赋予它丰富的个性,进而让精钢材质的表现一如名贵金属一样精致。
[[Image:Royal Oak Chronograph City of Sails.jpg|thumb|left|Royal Oak Chronograph City of Sails]]
'''Royal Oak皇家橡树腕表的灵感来源'''
皇家橡树原本是英国皇家海军一艘于1830年下水启用的战舰,在当时它的负载武器种类多寡及吨数均为全球之最,而爱彼表的设计师就是从此艘被命名为皇家橡树号的战舰上找到设计的灵感。战舰上八角形的舷窗,就是爱彼表独特的八角形表面的由来,因为船的舷窗即象徵了力量和防水。
而橡树之所以在英国有如此尊重的地位,是因为15世纪清教徒革命时,英皇查理二世King Charles the II England有一次在躲避敌军追击时,因躲进一棵橡树中而得以保住性命,因此查理二世便选命橡树为皇室保护者的象徵。从此以後,橡树便在英皇室的心中享有最特殊尊崇的地位。
当皇家橡树表与曾经赢得美国精英赛及英国高尔夫公开赛冠军的高尔夫名将Nick Faldo结缘之後,爱彼表在1989年时特别与Nick Faldo签约,使其成为爱彼表Royal Oak系列的产品代言人。1990年,Nick FaIdo勇夺世界名人赛及英国高尔夫公开赛的冠军,成为高尔夫球界呼声最高的名人,在他二度赢得英国高尔夫球公开赛冠军後,爱彼表更加肯定他的成就,便为他设计一只以[[稀有金属]]「钽」为材质的Royal Oak Nick Faldo纪念腕表,彰显Nick Faldo在高尔夫球领域上的成就和爱彼表坚持完美品质的信念相合呼应,全球限量发行450只Royal Oak Nick Faldo纪念腕表,正好做为Royal Oak问世三十周年纪念的重要标志。
[[Image:Royal Oak Foundation.jpg|thumb|Royal Oak Foundation 皇家橡树爱彼基金会手表]]
'''爱彼表基金会''' Audemars Piguet Foundation
1992年,爱彼表为了庆祝皇家橡树系列腕表上市二十周年,特别成立基金会,以具体行动来拯救全世界的森林。爱彼表委托在世界森林保护行动中最杰出的两个组织-位於瑞士的世界森林保护联(IUCN)与英国皇家橡树基金会的纽约分部(US Arm of Great Britan’s National Trust),共同监督基金会的运作。从创立至今,爱彼表基金会陆陆续续在世界各国展开赞助森林的保育计划,这些国家分别为∶法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瑞士、北爱尔兰、美国、巴基斯坦、哥斯大黎加及英国。当然,为纪念彰显基金会的立意和运作,爱彼表曾推出有Royal Oak Foundation皇家橡树爱彼基金会纪念表。
1993年,爱彼表再接再厉推出Royal Oak Offshore皇家橡树离岸型腕表系列。更大型、更坚韧的外壳,加上高达100米的防水深度让Royal Oak系列的运动表形象更加精进。Royal Oak Offshore不但强化了皇家橡树运动表的外型,它的制作也绝对遵循高阶腕表的严谨流程。以皇家橡树离岸型腕表的外壳为例,必须经过包括斜角化Bevelling、抛光polishing、打磨brushing、喷砂sandblasting和圆纹处理circular-graining等人工手续在内的250道以上工序才能完成。
[[Image:Royal Oak Offshore Chronograph.jpg|thumb|left|Royal Oak Offshore Chronograph]]
在推出三十年后,皇家橡树始终没有失去其大胆、创新的精神,而且一直是运动表中的典范。它既力求提供优越的钟表性能,也忠实呈现爱彼表的三个基本信念∶传统、卓越和创新。而Royal Oak Concept正是Audemars Piguet为了庆祝皇家橡树问世三十周年,所特别呈现的跨世纪精心之作。Royal Oak Concept皇家橡树「概念」手表是一款致力于创新,并标志着一个受原创启发而发展出来的全新美学途径,立意要确定新一代皇家橡树腕表的新世纪风格。因此,Royal Oak Concept皇家橡树「概念」手表的设计绝对是属于未来派的,不但材料的选择源於最新的技术研究,所配备的手动上链机芯也在典雅和复杂方向更加向前推进一大步。
Royal Oak Concept皇家橡树「概念」手表在十二点钟位置,配备有爱表表在2000年创新推出的动力描计器Dynamographe(特色1)。动力描计器Dynamographe可以藉由手表的发条弹簧所提供的连续力矩,显示手表的精确性,只要Dynamographe的指针位於限定位置,就表示弹簧的能量可以提供机芯最佳的准确度,而若偏离限定区域,就表示得重新上发条了。Royal Oak Concept的三点钟位置,还配备了爱表表独特的柱形动力储存显示装置(特色2)。柱形动力储存显示装置是Audemars Piguet 在1885年就发展出来的技术,Royal Oak Concept重新复兴这项创意,并将储能状态以线形数字标记而出,每一单位刻记代表6小时的储能,12代表72小时的储能能力。Royal Oak Concept在九点钟位置配备有防震陀飞轮Tourbillon装置(特色3),更特别的是此一陀飞轮装置上下两端都以一大型防震弹簧固定,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吸收震动,提高了陀飞轮和手表计时的准确性。此外,皇家橡树「概念」手表的6点钟位置设置有R-N-H性能显示器(特色4),在上发条或调整时间时,必须先押按四点钟位置的性能调整按钮,调至适当性能,才能进行所希望的动作,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操作与磨损。
[[Image:Concept Royal Oak.jpg|thumb|Concept Royal Oak]]
皇家橡树概念手表一开始便设定成特别为运动员,在极限环境中所设计的目标。因此,它的外观特色与装置都采用了意想不到的用于航空、医学或能源生产领域的最新材质。它的表壳采用了航空工业中的一种超级钴合金alacrite 602制成。钴合金alacrite 602是一种极其强悍的超级合金,由57%钴、31%铬、5%钨以及少量的航太工业及碳、矽和铁等制造而成,坚固性比钢还要强上2倍,这是第一次用於制表的例子。Royal Oak Concept的表圈、扣环和机芯都由钛金属制成,材质轻而且抗腐蚀。镜面和可透视背底都采用蓝宝石水晶玻璃,表带则采用特制橡胶,可以承受最严苛的使用环境。
[[Image:Caliber 2896.jpg|thumb|left|爱彼表 Caliber 2896]]
继1999年在电影「魔鬼末日」(End of Days)中首度合作推出限量纪念表之後,2003年,爱彼表再度与国际巨星(今日是美国加州的州长)阿诺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合作,创造出一款全新Royal Oak Offshore ChronographT3腕表,并在其电影「魔鬼终结者3」(Terminator 3∶Rise of the Machines)中配戴。
这款皇家橡树离岸型T3计时码表是皇家橡树Offshore离岸系列中尺寸最大的表款,全球限量发行1,000只。皇家橡树离岸型「魔鬼终结者3」计时码表在尺寸上充分展现了史无前例的霸气,宽度达57.2mm的表壳,单是表面直径就有32.5mm。它采用了特大格状表面,颜色分两种∶炭灰或银,搭配经镀氚处理对比色的阿拉伯数字刻度,是皇家橡树离岸型系列中前所未见的豪气表款,不但提供了最完美的视读性,在夜间读取时间更是一目了然。而除了戴在手腕上,更前卫的配戴方式是戴在休闲衣或薄外套的袖子外!
除了尺寸突出之外,「魔鬼终结者3」计时码表在表冠设计上也有独到特色,特殊的保护装置设计是防护表冠及计时按钮不受到震力或撞击影响,Offshore特殊的结构也使手表具有100米防水性能。此外,超大的尺寸并不等於这只表的重量,因为这款新表采用了质量极轻的钛合金材质,钛合金还具有硬度高、抗腐蚀、抗过敏的特性。
[[Image:Royal Oak Offshore Chronograph T3.jpg|thumb|Royal Oak Offshore Chronograph T3]]
虽然上市已经超过30年,Royal Oak在表款的外观装饰或是性能设计上已与当年略有不同,但皇家橡树系列腕表的造型却一直未偏离当初由船舰舷窗上所得的创作理念,反而是将原有的设计进一步加以改良,创造出更特殊的手表式样。因此之故,皇家橡树Royal Oak系列腕表在30年後的今天,依然堪称是跨世纪的最佳完美设计,也依旧是当代最具经典元素的表款之一,持续吸引著表迷注目的眼神。
[[Image:Royal Oak Offshore Caoutchouc SERTI.jpg|thumb|left|女用皇家橡树离岸型计时码表 Royal Oak Offshore Caoutchouc SERTI]]
皇家橡树系列腕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备有完整多样化的选择∶男女表款、自动表、日期显示、年历表、万年历表、镂空表、计时码表、大复杂性能表;在材质方面除选用铂金、黄金、白金、玫瑰金、精钢及镶钻为主的素材之外,甚至也采用太空领域稀有金属「钽」、钛合金。而Concept Royal Oak更首次采用航太级合金alacrite602。这些材料都被爱彼表转变成高贵的材质,衬托皇家橡树始终追求尽善尽美的决心。
皇家橡树Royal Oak独具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它的魅力宛如超越时间的范畴运行。三十年来皇家橡树在无数运动员和热爱并尊重自然的冒险家的陪伴下,接受时间的考验,也证明自己的前瞻性能与时并进。Royal Oak也和不断探究宇宙奥秘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共度时光。它具有不证自明的力量,它的拥护者包括全世界的男女运动员、超级巨星、研究员和收藏家。所有喜爱Royal Oak的人们都能藉由著自己腕上小小的一方计时机械,就散发出说不尽的风采。
[[category:手表品牌|A]]
[[Category:钟表公司|A]] | 20240728-151112 |
接盘 | == 什么是接盘 ==
'''接盘''',在[[股市]]中通常指买下别人卖出的[[股票]],意为买进[[庄家出货]]的股票。指[[交易]]的一方无条件同意对方在[[发盘]]([[实盘]],[[递盘]],[[还盘]])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和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表示。
== 接盘中接盘者的表现<ref>[http://tech.163.com/15/1022/09/B6H69TCJ000915BF.html 为什么说BAT是更好的“接盘侠”?.网易新闻.2015.10.22]</ref> ==
'''以[[BAT]]是好的接盘者为例'''
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没有[[VC]]的一步步的[[资金]]支持,无论发展态势如何,最终都很容易出现C轮死,因为VC的退出[[渠道]]实在太有限了,一种方式是找到新的接盘者退出,无论这个接盘者是新的[[投资者]]还是[[并购]],而并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我们熟知的[[优酷]]土豆,[[滴滴]]快的,[[美团]]点评无一不是在并购双方共同VC的斡旋下达成的,缺少[[共同投资]]者并购也是无源之水。另一种方式是熬到[[IPO]],但IPO受[[政策]]性影响太强,很容易出现[[窗口]]关闭或流血[[上市]]。
而对于BAT而言情况就不同了,因为BAT本身的企业特性,创业者多了一种选择,不仅可以被BAT增持,甚至在贴合产品的情况下可能被BAT全资[[收购]],获得发展的第二春。比如在2015年1月24日,[[百度]]宣布[[收购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2015年6月更斥资200亿继续[[投资]];2015年2月10日,[[阿里巴巴]]11亿[[美元]]现金收购高德余下72%股份,加码旗下地图业务;2015年2月19日腾讯买下大众点评20%股份消息最终尘埃落定,目标直指本地生活化服务升级。毫无疑问,BAT阵营对垒[[O2O]]的决心已显,而节奏也在不断加快。
BAT的[[资源]]优势是[[创业企业]]缺乏的,BAT对企业提供最大的支持不是资金,而是人和资源,BAT拥有每家都拥有自己最为独特和无法复制的资源优势,腾讯又[[微信]]、[[QQ]];阿里有[[淘宝]]等购物数据;百度有搜索数据,[[BAT]]都是巨大的流量入口,若接入创业公司带来的流量价值将是巨大的,从[[京东]]接入微信,[[微博]]共享阿里购物数据,[[去哪儿]]接入百度知心计划都为他们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互联网]]具有巨大的[[马太效应]],[[先发优势]]非常重要,BAT提供的资源对创业公司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力。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的交叉浮现必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海量数据,BAT就是海量的数据源,BAT最终都会走向开放,但开放给谁,将那些[[信息孤岛]]连接起来的[[决策]]权掌握在BAT手中,通过投资的方式接入BAT的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 相关条目 ==
*[[发盘]]
*[[递盘]]
*[[还盘]]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股票术语|J]] | 20240728-151121 |
质量规划 | == 质量规划概述 ==
质量规划指识别哪些质量标准适用于本项目,并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它是项目规划期间的若干辅助过程之一,因此应当定期与其它项目规划过程结合进行。例如,为了满足已确认的质量标准要求而对项目产品所作变更可能要求对[[成本]]或进度进行调整,或者所希冀的产品质量可能要求对某项已确认的问题作详细的[[风险分析]]。在[[ISO9000系列]]制订之前,在此称为质量规划的诸项活动。
质量规划技术只是在项目中经常使用的技术。 还有许多其它技术在某些项目或者某些应用领域可能十分有用。项目管理班子还应认识到现代[[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准则——质量是规划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 质量规划的投入 ==
'''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指“由最高层管理部门正式阐明的、组织关于质量的总的打算与努力方向”。实施组织的质量方针往往被原封不动的采纳并使用于项目之中。但是,如果实施组织没有正式的[[质量方针]],或者[[项目]]涉及到多个实施组织(例如合资项目),则项目管理班子就需要为项目制订一项质量方针。不管质量方针来源如何, 项目管理班子均应负责保证项目的所有[[利害关系者]]全部知晓此项方针。
'''2.[[范围说明书]]'''
范围说明书是质量规划的一项关键投入,因为它记载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以及用于确定利害关系者主要要求的[[项目目标]]。
'''3.产品描述'''
虽然产品描述的一些内容可能已体现在范围说明书之中,但产品描述往往包括可能影响到质量规划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其它问题的细节。
'''4.标准与规章制度'''
项目管理班子必须考虑可能影响项目的任何应用领域的具体标准与规章制度。
'''5.其他过程的产出'''
除了范围说明书与产品描述外,其他知识领域的过程,也可能产生应视为质量规划一部分的产出。例如,[[采购规划]]可能会确定应当反映在总体质量管理计划中的对[[承包商]]的[[质量要求]]。
== 质量规划的工具与技术 ==
1.[[成本效益分析]]。质量规划过程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两者间的权衡取舍。符合质量要求所带来的主要效益是减少返工,它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降低,[[利害关系者]]更加满意。为达到质量要求所付出的主要成本是开展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开支。 所得效益总是大于成本是质量管理学科的一项公理。
2. 基准对照。 基准对照指将项目的实际做法或计划做法与其它项目的做法进行对照,从中萌生出如何改进的思路,或者提供一项量度绩效的标准。其他项目既可在实施组织内部,也可在其外部;既可在同一应用领域内,也可在其他领域内。
3.[[流程图]]。流程图指表明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流程图绘制技术包括:
*[[因果图]]。又称[[石川图]]或[[鱼骨图]],它直观地显示出各项因素如何会与各种潜在问题或结果联系起来。
*系统/[[过程流程图]]。这种图显示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流程图能帮助项目队伍预计哪些质量问题会在何处出现,从而有助于制订相应的处置措施。
4.[[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帮助确定有哪些因素影响特定变量的一种统计方法。此项技术最常应用于项目的产品之上(例如:汽车设计人员可能希望确定悬架减震弹簧与轮胎如何搭配,才能以合理的成本取得最平稳的行驶性能)。然而,实验设计也能应用于[[项目管理]]问题,比如[[成本]]与进度之间的权衡与取舍之上。例如,资深工程师的成本要比初级工程师高得多,却可以预期他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指派的工作。一项设计恰当的“实验”(此处指计算资深与初级工程师以不同方式搭配时项目的成本与工期)往往可以从为数相当有限的方案中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
5.[[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指为了达到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所付出的全部努力的[[总成本]],包括为保证质量符合要求所做的全部工作,以及因质量不合要求而采取的各项措施。所涉及的成本有三类:[[预防成本]]、评估成本与弥补成本。第三类成本又进一步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
== 质量规划的产出 ==
1.[[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应当说明项目管理班子将如何实施其[[质量方针]]。用ISO9000的话来说,它应该说明[[项目质量体系]],即:“用以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责任、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计划为整体[[项目计划]]提供投入,它必须处理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问题。[[质量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非常详细,也可以十分概括,因项目的要求而异。
2.[[工作定义]]。工作定义以极其具体的方式描述一件东西是什么,以及如何以质量控制过程对其进行量度。例如,只提到按计划进度规定日期完成是衡量[[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是不够的。项目管理班子还必须交代清楚各项活动是要求按时开始呢,还是只要求按时完成;是要求测量每项单项活动呢,还是只要求测量某些可交付成果;如果是后者,又是哪些可交付成果。工作定义在某些应用领域也称为量度标准。
3.核对表。核对表是一种结构工具,通常因事而异,用于核实所要求进行的各个步骤是否已经完成。核对表可简可繁。核对表所用措辞通常是祈使句(“做某件事!”)或者疑问句(“某件事完成了吗?”)。许多组织都有标准的核对表,以保证经常性的任务格式保持一致。在某些应用领域,核对表可从专业协会或商业性服务机构那里索取。
4.送往其他过程的投入。质量规划过程可能会发现在另一领域进一步开展活动的需要。
[[Category:质量术语|Z]] | 20240728-151128 |
2016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_(1901-2000) | <noinclude>
{{:2016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
</noinclude>
{|class=wikitable
!排名||公司名||国家/地区||销售额(亿美元)||利润(亿美元)||资产(亿美元)||市值(亿美元)
|-
|1901||[[East Money Information]]||China||$458 M||$294 M||$3.7 B||$11.2 B
|-
|1902||[[Huntsman]]||United States||$10.3 B||$93 M||$9.8 B||$3.6 B
|-
|1902||[[K+S]]||Germany||$4.6 B||$549 M||$9.3 B||$4.8 B
|-
|1904||[[Workday]]||United States||$1.2 B||$290 M||$2.7 B||$15 B
|-
|1905||[[Permanent TSB Group]]||Ireland||$828 M||$471 M||$31.9 B||$1.5 B
|-
|1906||[[Konica Minolta]]||Japan||$8.6 B||$307 M||$8.2 B||$4.6 B
|-
|1907||[[Inchcape]]||United Kingdom||$10.4 B||$269 M||$5.1 B||$4.2 B
|-
|1908||[[Amerco]]||United States||$3.2 B||$446 M||$7.8 B||$7 B
|-
|1908||[[Kuwait Projects]]||Kuwait||$1.9 B||$176 M||$31.6 B||$2.7 B
|-
|1910||[[Air Canada]]||Canada||$10.8 B||$237 M||$9.5 B||$1.8 B
|-
|1911||[[Jazz Pharmaceuticals]]||Ireland||$1.3 B||$330 M||$3.4 B||$9.6 B
|-
|1911||[[PacWest Bancorp]]||United States||$1 B||$314 M||$21 B||$4.9 B
|-
|1913||[[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United States||$1.4 B||$207 M||$31.5 B||$3.1 B
|-
|1914||[[Vulcan Materials]]||United States||$3.4 B||$221 M||$8.6 B||$14.6 B
|-
|1915||[[LG International]]||South Korea||$11.7 B||$208 M||$4.6 B||$1.2 B
|-
|1916||[[Guangdong Electric Power]]||China||$4.1 B||$501 M||$11.1 B||$4.3 B
|-
|1916||[[St Galler Kantonalbank]]||Switzerland||$624 M||$139 M||$31.2 B||$2.3 B
|-
|1918||[[Wanda Cinema Line]]||China||$1.2 B||$189 M||$2.4 B||$14.5 B
|-
|1919||[[Inotera Memories]]||Taiwan,China||$1.9 B||$569 M||$4.8 B||$6 B
|-
|1920||[[Columbia Pipeline Group]]||United States||$1.3 B||$267 M||$10.4 B||$10.3 B
|-
|1920||[[Dr. Reddy's Laboratories]]||India||$2.4 B||$381 M||$3.1 B||$8 B
|-
|1922||[[China Great Wall Computer]]||China||$11.6 B||$9 M||$6.5 B||$2.5 B
|-
|1922||[[Dentsply Sirona]]||United States||$2.7 B||$251 M||$4.4 B||$14.3 B
|-
|1924||[[Toyota Boshoku]]||Japan||$11.6 B||$189 M||$5.9 B||$3.3 B
|-
|1925||[[Andritz]]||Austria||$7.1 B||$297 M||$6.8 B||$5.7 B
|-
|1925||[[Japan Securities]]||Japan||$184 M||$24 M||$30.9 B||$411 M
|-
|1927||[[CSN]]||Brazil||$4.6 B||$377 M||$12.3 B||$5.2 B
|-
|1928||[[China Development Financial]]||Taiwan,China||$1.2 B||$269 M||$26.4 B||$3.9 B
|-
|1928||[[Hokkaido Electric Power]]||Japan||$6 B||$201 M||$15.1 B||$1.7 B
|-
|1928||[[Kangwon Land]]||South Korea||$1.4 B||$390 M||$3.1 B||$7.8 B
|-
|1931||[[Incyte]]||United States||$754 M||$7 M||$1 B||$14.4 B
|-
|1931||[[Indian Bank]]||India||$2.8 B||$172 M||$30.8 B||$726 M
|-
|1933||[[Fibra Uno]]||Mexico||$701 M||$361 M||$9.9 B||$7.4 B
|-
|1933||[[Hudson's Bay]]||Canada||$8.6 B||$296 M||$9 B||$2.4 B
|-
|1933||[[iHeartMedia]]||United States||$6.2 B||$755 M||$14.5 B||$98 M
|-
|1933||[[Sichuan Chuantou Energy]]||China||$176 M||$616 M||$3.7 B||$5.6 B
|-
|1937||[[Great Eagle Holdings]]||Hong Kong,China||$1.1 B||$427 M||$13.6 B||$2.7 B
|-
|1938||[[IHH Healthcare]]||Malaysia||$2.2 B||$239 M||$8.3 B||$14.2 B
|-
|1939||[[Zain]]||Kuwait||$3.8 B||$513 M||$11.5 B||$4.5 B
|-
|1940||[[Aroundtown Property Holdings]]||Germany||$139 M||$762 M||$4.8 B||$2.9 B
|-
|1941||[[Bank of Nagoya]]||Japan||$498 M||$62 M||$30.1 B||$684 M
|-
|1941||[[Canadian Utilities]]||Canada||$2.6 B||$281 M||$13 B||$7.4 B
|-
|1943||[[Empresas CMPC]]||Chile||$4.8 B||$285 M||$14.8 B||$5.4 B
|-
|1943||[[SEIBU]]||Japan||$4.1 B||$266 M||$12.5 B||$7.5 B
|-
|1945||[[Galenica]]||Switzerland||$3.9 B||$313 M||$3.6 B||$9.8 B
|-
|1945||[[Tech Mahindra]]||India||$4 B||$420 M||$3.3 B||$7 B
|-
|1947||[[Andhra Bank]]||India||$3.1 B||$107 M||$30 B||$552 M
|-
|1947||[[Crescent Point Energy]]||Canada||$1.8 B||$680 M||$12.7 B||$8.7 B
|-
|1947||[[NEXON]]||Japan||$1.6 B||$455 M||$3.5 B||$6.8 B
|-
|1947||[[Phosagro]]||Russia||$3.1 B||$595 M||$3 B||$5.7 B
|-
|1951||[[Pou Chen]]||Taiwan,China||$8.5 B||$300 M||$8.5 B||$3.7 B
|-
|1951||[[ResMed]]||United States||$1.7 B||$349 M||$2.2 B||$8.5 B
|-
|1953||[[Makita]]||Japan||$3.5 B||$343 M||$4.8 B||$8.7 B
|-
|1954||[[TMB Bank]]||Thailand||$1.4 B||$280 M||$23.8 B||$2.9 B
|-
|1955||[[Aboitiz Equity Ventures]]||Philippines||$2.4 B||$388 M||$7.2 B||$7.7 B
|-
|1955||[[Eutelsat Communications]]||France||$1.7 B||$424 M||$8.6 B||$7.1 B
|-
|1957||[[RR Donnelley & Sons]]||United States||$11.3 B||$151 M||$7.3 B||$3.7 B
|-
|1957||[[Minato Bank]]||Japan||$516 M||$63 M||$29.3 B||$603 M
|-
|1959||[[ICAP]]||United Kingdom||$1.9 B||$205 M||$29.3 B||$4.4 B
|-
|1960||[[Credito Valtellinese]]||Italy||$1.3 B||$131 M||$29.2 B||$844 M
|-
|1961||[[Synovus Financial]]||United States||$1.2 B||$225 M||$29.2 B||$3.9 B
|-
|1962||[[Millicom International]]||Luxembourg||$6.7 B||$559 M||$10.4 B||$6 B
|-
|1963||[[E-L Financial]]||Canada||$1.5 B||$418 M||$13.7 B||$2.2 B
|-
|1963||[[Sanmina-SCI]]||United States||$6.2 B||$382 M||$3.4 B||$1.7 B
|-
|1965||[[Martin Marietta Materials]]||United States||$3.5 B||$288 M||$7 B||$10.8 B
|-
|1966||[[Red Hat]]||United States||$2.1 B||$199 M||$4.2 B||$13.7 B
|-
|1966||[[Seadrill]]||Bermuda||$4.3 B||$739 M||$23.5 B||$2 B
|-
|1968||[[DVB Bank]]||Germany||$1.3 B||$51 M||$28.9 B||$1.3 B
|-
|1968||[[United Therapeutics]]||United States||$1.5 B||$652 M||$2.2 B||$5.4 B
|-
|1970||[[Core-Mark Holding Company]]||United States||$11.1 B||$52 M||$1.1 B||$1.8 B
|-
|1971||[[Beijing Capital Development]]||China||$3 B||$322 M||$18.7 B||$3.6 B
|-
|1972||[[Laurentian Bank]]||Canada||$1.1 B||$84 M||$28.6 B||$1.2 B
|-
|1973||[[CST Brands]]||United States||$11 B||$150 M||$3.8 B||$2.9 B
|-
|1974||[[SBI Holdings]]||Japan||$2 B||$252 M||$27.7 B||$2.5 B
|-
|1974||[[Thanachart Capital]]||Thailand||$1.9 B||$156 M||$28.4 B||$1.3 B
|-
|1976||[[TPV Technology]]||Hong Kong,China||$11 B||$28 M||$5.9 B||$384 M
|-
|1977||[[Alps Electric Co]]||Japan||$6.5 B||$359 M||$4.9 B||$3.3 B
|-
|1977||[[Arab Banking]]||Bahrain||$1.6 B||$180 M||$28.2 B||$1.2 B
|-
|1979||[[Associated Banc-Corp]]||United States||$1.1 B||$183 M||$28.2 B||$2.7 B
|-
|1980||[[BMCE Bank]]||Morocco||$1.8 B||$200 M||$28.2 B||$3.8 B
|-
|1981||[[Autodesk]]||United States||$2.5 B||$293 M||$5.5 B||$13.4 B
|-
|1982||[[BEKB-BCBE]]||Switzerland||$595 M||$136 M||$28 B||$1.9 B
|-
|1983||[[Jaccs]]||Japan||$927 M||$56 M||$28 B||$678 M
|-
|1983||[[Quanta Services]]||United States||$7.6 B||$311 M||$5.2 B||$3.8 B
|-
|1983||[[Wintime Energy]]||China||$1.5 B||$86 M||$13.7 B||$7.8 B
|-
|1986||[[Dah Sing Financial Holdings]]||Hong Kong,China||$1.1 B||$251 M||$27.5 B||$2.2 B
|-
|1986||[[Prosperity Bancshares]]||United States||$785 M||$287 M||$22.1 B||$3.6 B
|-
|1988||[[Ivanhoe Mines]]||Canada||undefined||$728 M||$1 B||$634 M
|-
|1988||[[Pang Da Automobile Trade]]||China||$8.6 B||$38 M||$10.4 B||$2.9 B
|-
|1990||[[Wynn Resorts]]||United States||$4.1 B||$173 M||$10.5 B||$9.8 B
|-
|1991||[[Rede Empresas]]||Brazil||$2.1 B||$722 M||$3.1 B||$615 M
|-
|1992||[[Shaftesbury]]||United Kingdom||$153 M||$722 M||$4.7 B||$3.6 B
|-
|1993||[[Adani Enterprises]]||India||$10.6 B||$251 M||$6.8 B||$1.4 B
|-
|1994||[[China Agri-Industries]]||China||$10.6 B||$43 M||$8.7 B||$1.9 B
|-
|1995||[[Group 1 Automotive]]||United States||$10.6 B||$90 M||$4.4 B||$1.3 B
|-
|1995||[[Palo Alto Networks,]]||United States||$1.2 B||$193 M||$2.3 B||$13.1 B
|-
|1997||[[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United States||$3.3 B||$397 M||$3.3 B||$7.3 B
|-
|1998||[[Oil & Gas Development]]||Pakistan||$1.7 B||$717 M||$5.5 B||$4.9 B
|-
|1999||[[Akamai Technologies]]||United States||$2.2 B||$321 M||$4.2 B||$9 B
|-
|2000||[[Hanwha Chemical]]||South Korea||$7.1 B||$166 M||$11.8 B||$3.8 B
|-
|2000||[[SBA Communications]]||United States||$1.6 B||$176 M||$7.4 B||$13 B
|}
<noinclude>
{{:2016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
</noinclude> | 20240728-151149 |
交通事故费 | ==什么是交通事故费<ref>姚祖康主编.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ref>==
'''交通事故费'''是指由于路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受伤和财产损坏三类事故情况的赔偿费。通常,按估计的事故率同每一事故的平均赔偿费用的乘积估算。而事故率大小往往同道路状况(几何特性和路表面特性)和交通状况(交通拥挤程度、交通组织和[[管理]]、驾驶员行为特性等)有关。利用不同道路和交通状况下产生的交通事故率和相应的赔偿费的历史资料,可以建立起二者间的统计关系。这一关系便可用于分析比较不同项目方案由于道路或交通状况的差异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费的差别。
{{stub}}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费用|J]] | 20240728-151158 |
银行经营 | '''银行经营(Banking Operation)'''
== 什么是银行经营 ==
银行经理各项货币信用业务,营运各种[[信贷资金]]的活动。银行经营的对象是[[资金]]。
== 银行经营的目的 ==
目的是为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有限的资金和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银行经营的内容 ==
主要内容是:
(1)资金来源业务的经营,包括[[企业存款]]、[[外汇存款]]、[[储蓄存款]]、[[财政性存款]]、[[金融债券]]、[[信用证]]和[[限额结算保证金存款]]、[[保付支票]]、[[旅行支票]]以及向[[人民银行]][[再贴现]]等业务。
(2)[[资金运用]]业务的经营,包括发放各项贷款、办理贴现、[[同业拆放]]等业务。
(3)其他业务的经营,包括[[结算]]、[[票据承兑]]、[[信托]]、[[租赁]]和[[代理业务]]等。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营运资金]],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经营风险]],自求资金平衡,具有资金积累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拥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法人;同时还应处理好银行经营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至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银行[[经营方针]]是以国家法律和[[经济政策]]为依据,在金融宏观控制下,适应商品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高效率地运用资金,在开拓业务中提高[[经营效益]]。
[[Category:银行术语|Y]] | 20240728-151215 |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 == 什么是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是指某一投资项目的年平均利润与[[原始投资额]]的比率,是反映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的一个[[相对数指标]]。
==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的计算 ==
其计算公式为: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年平均原始投资额)×100%= P/I×100%
分母年平均原始投资额有两种算法:
I的求法:简单平均投资额([[原始投资额]]的50%);考虑残值:(建设投资-净残值)/2+ 流动资金投资
'''已知:'''某投资项目经营期年均利润为100万元,原始投资总额为1 000万元,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8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万元,固定资产期末有净残值80万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方法计算该项目的年平均报酬率指标。
'''解:'''
'''1、'''<math>I_1</math>=I×50%=1000×50%=500;P=100
<math>ARR_1</math>=100/500×100%=20%
'''2、'''<math>I_2</math>=(980-80)×50%+20=470
<math>ARR_2</math>=100/470×100% ≈21.18%
==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的特点 ==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也是一个非折现相对数正指标,与[[投资利润率]]相比,优缺点相类似。
因该指标计算公式的分子分母均为[[时期指标]],比投资利润率具有可比性;但由于分母的计算有两方法,口径不一致,容易导致同一项目数据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
== 相关条目 ==
非折现评价指标:
*[[投资利润率]]
*[[原始投资回收率]]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Category:盈利能力比率|N]] | 20240728-151222 |
团队意识 | '''团队意识(Team Awareness)'''
== 什么是团队意识 ==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包括[[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角色、团队的关系、团队的运作过程四个方面。团队是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相互负责的处事方法,通过[[协作]]的[[决策]],组成战术小组达到共同目的,我们每个人的相互关系,都要对他人起到重要作用。
团队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意识,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团队之所需,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仅仅是服从命令只是被动的,消极的。前者可以促进团队的发展,而后者只是简单的拼凑。
[[IBM]]把[[工作团队]]视为“通过协作的决策,组成工作小组达到共同的商业目的。”
[[道格拉斯·K·史密斯]](Douglas K.Smith)在《团队的智慧》(《The Wisdom of Teams》)中指出:“团队是拥有不同技巧的人员的组合,他们致力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相互负责的处事方法。”我们的的一员,每个人的工作都对他人起到重要作用。
== 团队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
1、团队意识表现为企业这个整体的一种集体力,即1+1>2的结合力,或叫“系统效应”。
2、团队意识表现为企业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把自己看成是企业的一部分。
3、[[归属感]]。以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而自豪,并以此为自己全部生活、价值的依托和归宿。
4、安全感。每个员工都深深体味到这个企业是我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和立命安身之所时,这种团队意识便成一种安全感意识。
== 员工团队意识的培养 ==
总经理在培养团队意识到时候,并不是说一定要事必躬亲,一个懂得工作的总经理,通常都能抓住下列几项要领,让自己的工作顺畅,井然有序,并有效地达成任务与目标
1、充分了解本身的职责与工作目标,若有任何疑问会主动,适时地与总经理沟通,以达共识。
2、知道如何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以定处理的优先顺序。
3、对于每一项重要的交办事项,能事先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并制定按部就班的[[工作计划]],依预计时间循序进行。
4、分别列出自己工作上所谓“应为”与“不应为”的因素。
以负责销售的[[业务人员]]为例:其“应为”项包括:主动出击,以热诚服务来赢取顾客的信赖,对自己公司及产品的充分认识等。而其“不应为”因素包括:态度冷漠傲慢,以不实言词或不当手段蒙骗顾客等,弄清了这些“应为”与“不应为”的要素,就等于确立自己工作未来遵循的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
5、随时注意观察其他同仁表现优异的工作方法,多吸取他们的经验,引为借鉴,甚或由此而举一反三,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团队精神]]不是[[集体主义]],不是泯灭个性、扼杀独立思考。一个好的团队,应该鼓励和正确引导员工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
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其实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最好体现。个人英雄主义在工作中往往表现为个性的彰显,更包含有创造性的工作,以及勇于面对压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团队若能给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充分施展、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那么,这将会为团队带来永不枯竭的[[创新能力]]!
诚然,团队精神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强调团队合力,注重整体优势,远离个人英雄主义,但追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被扭曲和湮没,而没有个性,就意味着没有创造,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
团队不仅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结合与爆发。
作为团队成员,不要因为身处团队之中就抹杀了自己的[[个性特质]]。记住,团队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成员的才能,只要你不逾矩,那你就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开展你的工作。
强调[[团队合作]],并不意味着否认个人智慧、个人价值,个人的聪明才智只有与团队的共同目标一致时,其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成功的团队提供给我们的是尝试积极开展合作的机会,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在其中寻找到我们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乐趣——工作的乐趣,合作的乐趣。
一个企业就象一部机器,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个部件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效率,使整个团队处于瘫痪状态。
团队成员只有对团队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才会真正快乐地投身于团队的工作之中,体会到工作对于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Category:团队管理|T]] | 20240728-151236 |
旅游资源调查 | ==什么是旅游资源调查==
'''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的信息与资料,以确定某一区域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并为旅游经营、管理、规划、开发和决策提供客观科学依据的活动。<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郑朝贵.旅游地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01</ref>
==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其目的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查明各类可供旅游业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为旅游资源的评价、分级和规划作准备,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打下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
为了查明旅游资源现状,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进行调查:
'''1.旅游资源存在区域环境条件的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包括对该区域位置、范围、面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概况和特征的调查。
(2)人文环境调查
包括对该区域历史沿革、经济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的科技教育文化水平及区域内影响和制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等的调查。
(3)环境质量调查
包括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状况的调查。
'''2.旅游资源本身存量的调查'''
(1)类型调查
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分别将调查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归类,以便更加明晰地认识旅游资源。
(2)特征调查
包括对构成旅游资源的山体、沟穴、洞穴、峡谷、泉、溪、瀑、湖、气象气候以及植被覆盖状况和有特色的动植物等的特征调查。也包括对各种名胜古迹、历史遗址、宗教文化、民俗民情、文学艺术等有[[旅游价值]]的因素和事件等的特征调查。特别是要重点调查一些唯我独有或名列世界前茅的旅游资源景观及具有科学考察和[[教学实习]]等特殊功能的旅游资源景观。
(3)成因调查
在开展资源调查时,要了解调查区内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发展历史、存在时限、可能的利用价值以及[[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
(4)规模调查
调查旅游资源的数量、分布范围和面积,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5)组合状况调查
调查了解和综合分析调查区各种旅游资源因素的组合状况以及其形成吸引力的强弱和向性,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组合,自然景观内部的组合,人文景观内部的组合等。
(6)开发现状调查
调查开发现状包括:旅游资源现在的开发状况、项目、类型、时问、季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周边地区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开发计划等。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调查'''
(1)旅游要素调查
包括对行、住、食、游、购、娱六要素和邮电通讯、[[医疗服务]]、保险业务等其他接待服务设施的调查。
(2)客源市场调查
包括对旅游者数量、[[旅游收入]]、[[旅游动机]]等的调查。调查中不仅要调查现在的客流量和客容量,而且要客观分析、准确预测[[旅游资源开发]]后可能的客源量和客流量。
(3)邻近资源及区域内资源的相互关系调查
调查分析邻近资源与区域内资源的相互联系以及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调查分析区域内资源在不同层次的旅游区域中的地位。
==旅游资源调查的分类<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2">喻学才.旅游资源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ref>==
旅游资源调查可以分为[[普查]]和[[重点调查]]两类。前者是为了全面掌握本国或本地区内的旅游资源状况,包括种类、数量、质量、分布、项目;后者是针对加强资源的保护等原因,而对某一地区或某类旅游资源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两者会交叉进行,相互补充。
==旅游资源调查的指导思想<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2"/>==
旅游资源的调查最终是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决定投入调查工作量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1)服务的思想'''
搞好旅游资源调查的出发点是要转变传统资源调查的观念,使旅游资源调查不只停留在文字上,而应该紧紧抓住为旅游产业服务的宗旨,既为近期的实际项目服务,也为长期的旅游战略目标服务。
'''(2)全方位的思想'''
调查工作的成果是面向整个旅游产业的,是为全体旅游者服务的,而不只是面对专业人员和少数爱好者的。因而旅游资源调查必须综合地了解资源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除有特殊意义的地区外,一般不单纯突出某个方面。
'''(3)配套的思想'''
[[旅游产业]]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时要考虑和当地经济、社会配套的关系。既要考虑有适当数量的旅游点,又要考虑这些旅游点的分布与功能配套。在调查某一旅游资源时,还要考虑内部功能的配套。
'''(4)效益的思想'''
①社会精神效益能吸引游客,容纳游客,满足游客需要,使游客开拓眼界、增进知识、陶冶情操。
②环境生态效益能美化和保护环境,为游客提供有利身心健康的生态平衡的空间场所。
③资源整体效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发挥资源的潜在功能和整体效应。
④经济价值效益能增加经济收入,开拓汇源,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旅游资源调查在考虑上述四方面效益时,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潜在客源的估计。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越高,潜在客源量就越大,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另一方面,对资源调查的深度直接影响到未来开发的[[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
'''(5)超前的思想'''
旅游资源调查必须具有超前意识,要用战略的眼光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下大工夫。
==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1">黄远水.旅游资源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ref>==
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主要是通过旅游资源调查的作用来体现的,其作用主要有:②描述作用、诊断作用、预测作用、管理与保护作用。
'''(1)描述作用'''
描述作用是指旅游资源调查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可以摸清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家底”,对于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对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等级等的调查,可以让旅游资源的开发者对旅游资源的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2)诊断作用'''
诊断作用是指旅游资源调查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旅游资源是一个很复杂、很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外延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今天对于[[旅游者]]来说有吸引力的因素,或许几年后旅游者会觉得索然无味;对于科学工作者或对科学知识感兴趣的旅游者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或许对于普通的旅游者丝毫不产生吸引力。因此,通过旅游资源的调查,可以弄清楚目前旅游资源的现状,根据目前旅游者的品味以及品味的变化趋势,来选择重点或优先开发的旅游资源。
'''(3)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调查,可以不断地完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为旅游预测、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调查,清晰了解了旅游资源的现状后,就可以[[预测]]未来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4)管理与保护作用'''
管理与保护作用是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调查,会使[[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有明确的对象与目标,使得管理与保护工作不至于盲目开展。
==旅游资源调查的要求<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1"/>==
一方面,旅游资源调查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会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会不断地对旅游资源调查提出新的要求。旅游资源调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坚持真实性原则,即实事求是地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等进行客观的调查,并采取田野考察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即便是获取了第二手资料(如报表、地图等)也必须通过实地考证,确保旅游资源调查的真实性。
②坚持创造性原则,即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潜在的、隐性的旅游资源。不放过业已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资源类型,也不遗漏将来会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③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旅游资源是一种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要面向[[旅游市场]]推出符合[[旅游者兴趣]]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旅游者]]的偏好是开发旅游项目的重要印象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来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等级等。
④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旅游资源是一种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为旅游业开发利用,会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资源。因此,旅游资源的调查必须综合考虑到资源的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于那些会破坏区域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旅游资源,不应该纳入开发之列。
==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1"/>==
'''(1)大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以及人口密集区域'''
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表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的,但是也需要相应的住宿、接待、娱乐、购物、交通等设施的支持。我国中西部旅游业在发展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旅游资源的差距,而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旅游资源调查是为[[旅游开发]]服务的,而旅游开发是为了吸引游客。大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良好的接待设施,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主要的交通干道沿线同样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较多的游客,人口密集区域是潜在的客源区域(如上海市郊的环城游憩带,每年接待来自上海的游客就有上千万)。因此,旅游资源调查的重点必须放在大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沿线以及人口密集区域。
'''(2)已知旅游区及其外围区域'''
在已知旅游区及其外围区域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因在于已知的旅游区及其外围区域拥有较为稳定的客源市场,[[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区域社会、文化、历史内涵,对这类区域进行的旅游资源调查更有针对性、便捷陛。
'''(3)重点的新旅游度假区、景点'''
开发之前的张家界、九寨沟都是游客罕至的处女地,其区域交通条件、区域经济条件较差,但是经过相关部门及科研机构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旅游资源调查后,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目标,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一些重点的新旅游度假区、景点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
==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1"/>==
旅游资源调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方可保证旅游资源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持续性。旅游资源调查主要应遵循以下程序。
①调查前期的准备阶段。调查前期的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方案;制订调查工作计划。
②调查实施阶段。调查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搜集第二手资料(主要有政府统计资料、报纸、书籍、年鉴、学术研究材料等);搜集第一手资料(指[[实地考察]]搜集的资料,如测绘图、照片等);详细勘查等。
③调查后的整理分析阶段。调查后的整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整理资料,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系统的、确实说明问题的情报;分析资料,对整理好的有用的资料加以分析,找出符合具体用途的资料。
==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ref name="旅游资源调查"/>==
'''1.资料搜集分析法([[间接调查法]])'''
搜集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旅游资源等的各种现有信息数据等第二手资料,并对其加以系统整理,从中摘取与资源调查项目有关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
'''2.野外综合考查法'''
调查工作大量的是采用野外现场踏勘测量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旅游资源总是分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其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类型、结构、功能、价值等的了解和认识,需要通过对调查区进行实地综合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其加以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到。
'''3.现代科技分析法'''
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利于旅游资源的调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不仅使资料搜集更加齐全,而且其产生的图件所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建立信息资料库对旅游资源进行建档、分类和[[信息储存]]。对卫星照片、航空照片的解译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既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能发现一些野外综合考察等不易发现的潜在旅游资源。
'''4.询问调查法'''
是用访谈询问的方式了解旅游资源情况的一种方法。包括走访和开座谈会等形式。
'''5.[[观察调查法]]'''
是调查者在现场对被调查事物和现象进行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记录,以获得旅游资源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
'''6.分类分区法'''
该方法是指把调查区的旅游资源,按其形态特征、内在属性、美感、吸引性等加以分类,并进行研究调查,与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区域加以比较、评价,得出该区旅游资源种类、一般特征与独特特征、质量以及区内旅游资源的差异,以利于区内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关条目==
*[[旅游资源评价]]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旅游管理|L]] | 20240728-151240 |
条件树 | ==什么是条件树==
'''条件树'''是一种找出在达成目标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及解决之策的工具。它可以让[[企业]]或[[组织]]在将一个解决方案付诸实现的过程中,清楚地看见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并且通过事先的[[规划]],知道要达成[[目标]]需要做哪些事情以及处理的时间顺序。
==条件树的组成==
条件树包含三个组成要素,其基本架构如图所示,这三个组成要素为:
1、整体目标;
2、障碍(Obstacles);[[Image:条件树.png|right|250px]]
3、中程目标(Internediate objiective),中程目标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目标达成过程中所出现的障碍。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目标及中程目标可以是行动或状态。当[[理想]]目标为行动准则时,大部分中程目标也会是行动准则,而理想目标为某一状态时,则中程目标就[[应该]]是有利的状态。
==条件树的建构==
条件树的建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下往上,另一种是由上往下。
由下往上:为了达成“整体目标”,我们必须有“中程目标”去解决“障碍”。为了达成“上面的中程目标”,我们必须有“下面的中程目标”去解决“障碍”。
由上往下:我们需要“下面的中程目标”去解决“障碍”,以达成“上面的中程目标”。
[[Category:硬评价方法|T]] | 20240728-151248 |
近期合约 | ==什么是近期合约==
随着[[交割]]期限的来临,影响[[期货合约]][[价格]]的各种因素会逐渐明朗和固定下来,[[市场]]人士会逐渐[[接受]]现实,挣钱或赔钱的一方慢慢地退出[[市场]],投向新的战场,这时的[[期货合约]]就为'''近期合约'''。
==近期合约的特点==
从交易特点上看,近期[[合约]]由于临近[[交割]],代表着[[现货价格]]的水平,往往[[价格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方向较为固定,即使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后还是会朝原来的方向发展。近期合约[[价格]]走势“固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经过激烈的争夺之后,[[多空]]双方胜负已分,很难再有反复。
从操作策略上看,近期[[合约]]由于方向不易改变,适合做中长线;[[远期合约]]由于涨跌幅度较大,适合做短线。
[[Category:金融衍生产品|J]] | 20240728-151301 |
曲线相关 | '''曲线相关(Curvilinear correlation)'''
== 什么是曲线相关 ==
'''曲线相关'''又称'''非线性相关''',是指两列伴随相变化的[[变量]],未能形成[[直线关系]]。曲线相关有很多种,不能用[[曲线拟合]]。
== 曲线相关的解析 ==
如果现象相关点的分布不表现为直线的关系,而近似于某种曲线方程的关系,例如表现为抛物线、双曲线、[[指数曲线]]等非直线形式,则这种关系就是非线性相关。也就是说在两个相关现象中,自变量x值发生变动,[[因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变动不是均等的,在图像上的分布是各种不同的曲线形式。
例如施肥量和亩产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数量界限内,施肥量增加,亩产量相应增加,但一旦施肥量超过一定数量,亩产量反而出现下降情况,这就是一种非线性相关。
== 相关条目 ==
*[[负相关]]
*[[零相关]]
*[[强相关]]
*[[弱相关]]
*[[正相关]]
*[[直线相关]]
*[[完全相关]]
[[Category:统计术语|Q]] | 20240728-151319 |
最后成交法 | == 什么是最后成交法 ==
'''最后成交法'''是指[[推销人员]]直接向[[顾客]]提示最后成交机会促使顾客立即购买[[推销品]]的一种成交技巧。通过告知顾客现在是购买最为有利的时机来促成交易的办法。
== 最后成交法特点<ref>杨晶,成交策略之运用〔J〕,市场营销案例,2004年第2期:48-51</ref> ==
一般当推销品[[供不应求]]时这种方法尤为有效。它利用了顾客害怕失去获得某种[[利益]]机会的[[心理]]而大做文章,变购买时的压力为成交动力,如“再来晚点儿就没了, 只剩下这些了。”
最后成交法的关键在于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若使用得当,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并能节省[[推销]]时间,提高推销[[效率]]。采用最后成交法最忌讳的是欺骗顾客。有些卖水果的[[小贩]]往往采取这种伎俩,对顾客说:“就剩这点儿了,五块钱包了”。等顾客买完离开后,又拿出一些来欺骗下一个顾客。这种做法一旦被发现,会令其丧失信誉,失去顾客的信任。
== 相关条目 ==
*[[选择成交法]]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成交方法|Z]] | 20240728-151329 |
物流调度 | '''物流调度(Logistics Scheduler)'''
== 什么是物流调度==
'''物流调度'''是指车辆分配情况的掌控及司机及车上货物跟踪。
== 物流调度的内容==
物流调度主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物流公司]]根据待发货物的重量,去向,规格,加急程度等对所属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物流公司良好的物流调度可以迅速将[[客户]]托付的[[货物]]及时并完好的送达到收货方。
物流调度问题一个[[NP]]问题,当前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是基于许多的假设,人为的弱化了问题的难度,这使理论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时受到很大限制。用于解决物流调度问题的精确算法都是基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主要有[[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分枝定界法]]等。Paolo T和Daniele V在对模型扩展的基础上采用精确算法求解带容量约束的[[VRP问题]];Pad.berg等运用分枝定界法求解了更大规模的[[旅行商问题]];[[Fisher]]使用最小K一树法对VRP问题进行求解;Kohl和Madsen 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带时间约束的物流调度问题。因此,必须对物流凋度问题及其[[模型]]进行拓展。首先,应从物流系统一体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运输]]和[[库存]]是[[物流]]的核心环节,[[运输调度]]的合理化不仅能降低[[运输环节]]的[[成本]],而且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物流调度问题还应该与[[GPS]]、[[GIS]]等[[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物资]]的跟踪定位。其次,结合实际考虑更多的约束条件,使数学模型能反映企业物流调度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 相关条目 ==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Category:物流管理术语|W]]
[[Category:运输|W]] | 20240728-151338 |
纳税申报对象 | == 什么是纳税申报对象<ref>[http://www.gdltax.gov.cn/portal/site/site/portal/sg/contentTemplate.portal?categoryId=JUIY2FIFEUOIMMUAZ6WSPKTYW4OYPZZ9&contentId=A1PVI08YORO7VA4FPCAHNDWJIZ1RUNBA 8、纳税申报对象指哪些?.广东省地方税务局.2007-11-10]</ref> ==
'''纳税申报对象'''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者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含享有[[减免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无论本期有无应该缴纳、应该解缴的税款,都必须按税法规定的期限如实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对象的分类<ref>[http://www.hnzwgk.gov.cn/XxgkNewsHtml/DA027/200803/DA027080704200803013.html 纳税申报指南.2008-03-13.]</ref>==
根据各税种的单项规定,地税系统分税种的申报对象具体如下:
1.营业税纳税申报的对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2.[[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申报对象;包括凡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
3.[[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对象:2002年1月1日前在工商部门办理[[开业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地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地方企业和组织(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个人独资、合伙性质的机构和组织)。
4.[[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地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个人合伙]]或[[独资企业]]。
5.[[资源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6.[[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
7.[[房产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用于生产和经营房产的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使用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
8.[[城市房地产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用于生产和经营的房产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国台湾省同胞和华侨投资兴办的企业,外国人以及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国台湾省同胞和华侨的房产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使用人。
9.[[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地内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10.[[车船使用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
11.[[车船使用牌照税]]纳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使用应税车船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国台湾省同胞和华侨投资兴办的企业,外国人以及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国台湾省同胞和华侨。
12.[[印花税]]申报对象: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应税经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临时取得应税收入的纳税人或有[[应税行为]]的纳税人,应在发生纳税义务之后立即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税收术语|N]] | 20240728-151351 |
广告画面 | == 什么是广告画面 ==
'''广告画面'''是指广告中的插画,包括广告绘画和[[广告摄影]]。广告画面是广告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由于图画具有直观形象性,在广告作品中能够形象地传达[[广告信息]],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广告图画的运用。
== 广告画面的表现形式 ==
广告画面根据产品类型、生命周期等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写实性。着重表现[[商品]]的外在形象和特征,[[家用电器]]、[[时装]]、[[汽车]]等多采用这种形式。
二是寓意性。主要通过象征物与被象征物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某些联系,使被象征物的特点得到强烈而集中的表现。如戴梦得钻石戒指:“戴梦得,爱情恒久远。”因为戒指是定情的信物,与爱情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用戴梦得象征美好的爱情。
三是暗示性。通过再现商品的某一方面,间接地表现出与它有联系的其他方面,把复杂的内容用精练、简洁的形式加以表现。
广告画面分为静止画面和动态画面,前者的传播载体如报刊、杂志、巨幅[[广告牌]]等媒介,后者的传播载体以电子媒41"为主。电视以画面为诉求的特点决定了它跃居读图时代的首位,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跟、甩等手法产生各异画面,包括静止画面和动态画面。动态广告画面除了[[广告语]]外,常伴有各种音响。广告动态画面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是多种[[非语言符号]]的集合体,即以背景画面、人物丰富表情等来传递信息。所谓非语言形式指语言以外的传播。是运用自然语言以外形式的符号来传播思想[[情感]].如画面、色彩、音乐、音响及字体布局等。
精美的广告画面会在消费者接触广告的一瞬间,冲击消费者的头脑,吸引消费者高度注意。无论是精美的构图、梦幻般的风景、或是俊男靓女的美丽,[[广告设计]]者把这些手段表现到极点,达到真正打动消费者的目的。
[[Category:广告术语|G]] | 20240728-151356 |
证券交易中心 | ==什么是证券交易中心==
'''证券交易中心'''是指主要经营[[地方债券]]或[[基金交易]]的地方性证券交易场所。
==证券交易中心的业务发展特点==
一是业务范围并无法律或政策加以明确。各中心在开拓业务时自由发挥。
二是各地方证券交易中心的业务发展很不平衡。有的证券交易中心位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设立时间较早,[[会员]]和席位多达几百个,所挂牌的证券品种和联网的交易品种也较多,[[交易量]]相当可观。有的证券交易中心则起步晚,位于[[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处境较艰难,会员和席位少的还不足10个,很少或没有自由的挂牌品种,交易量很小。
==证券交易中心对证券市场的催化作用<ref name=a>秦鸿文.证券交易中心的市场功能探讨.陕西金融1997年8期</ref>==
证券交易中心对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催化作用五年来,证券交易中心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券市场的新生事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壮大,对全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发育起了重要作用。
'''(一)促进了金融投资意识的提高和知识的普及。'''
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发展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过程;而社会公众投资意识的觉醒和知识普及又是证券[[市场发育]]的重要条件。分布于各个省、区中心城市的证券交易中心,通过其自身业务的开展,如延伸交易网络,扩大联周席位,提供清算服务,办理[[股票]]、[[权证]]的登记、[[托管]]、开户、挂失、查询,[[分红派息]],传播证券信息等等,大大拓展了沪、深交易所的辐射面,使广大群众有更多了解[[市场动态]]和参与市场的机会。以陕西为例,在证券登记公司开立的[[投资者]]帐户1993年仅17.5万人,1 996年已增加到5 5.7l万人,1997年6月底又增至近80万人,这对唤醒社会公众的金融投资意识起了很大作用。
'''(二)完善了经济区域内的[[市场环境]]。'''
大多数证券交易中心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已建成为按照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高效、规范,按区域设立的现代化集中交易场所。近几年与沪、深交易所联网业务的发展.又实现了区域证券市场与全国大市场的接轨,基本上达到了[[市场规则]]、行动规范和发展方向三十一致 促进了区域内[[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也吸引了周边地区机构的参加,一大批中小证券经营机构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中心的业务活动,而被纳入了全国的证券大市场,使[[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群众基础。同时,证券交易中心运用其区位的优势,开展资金就地清算的三级清算业务,为当地证券经营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促使过去长期在外存放的清算[[资金回流]],又为地方经济建设增加了信贷资金来源 据西安证券交易中心统计,会员的联网业务席位由1994年的18个发展到1997年6月底的91个。资金清算量由1995年的5 5.3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35"2.57亿元,存放在当地清算银行资金的头寸,1994年底为0."23亿元,1996年底为2.6亿元
'''(三)发挥了“一线监管”作用,保一方平安,成为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的得力助手。'''
证券交易中心扎根于地方,是政府与众多市场主体之间的纽带,也是交易所和联网会员之间的桥梁。证券交易中心,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参照沪、耀交易所的[[管理模式]],制定丁一系列自律性的[[规章制度]]。证券经营机构申请加入交易中心为会员要接受资格审查,执行会员报告制度,按照交易中心规则实行[[风险控制]]、管理清算帐户和约束交易行为。这就使政府主管部门和沪、探交易所要求的各项市场监管内容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和细化。证券交易中心作为市场组织者负有上情下达的责任,把政府各个时期制定的政策法规、市场调控措施和交易所要求的各种管理规则都要结合交易中心的日常业务活动及时传递给证券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并加以落实;证券交易中心又有下情上转的义务,把市场信息动态和证券经营机构及投资者的反映及要求,及时反馈给政府主管部门和交易所,从而形成了能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反映灵敏的一线监管信息传输反馈机制。同时,对于[[上市公司]]也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动态管理 参与或牵头组织区域性的[[证券业协会]],制订行为约束公约等配合[[市场管理]],加强[[证券业]]的自律管理。通过这些活动使政府监管部门和沪、[[深证交所]]面对全国难职兼顾地方的状况有所改善,证券交易中心成为加强市场监管的一支重要力量。
==证券交易中心的功能<ref name=a/>==
证券交易中心的存在与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引导其规范发展和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可为当前证券市场需要解决的有些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途径。
'''一是发挥第二级股票市场的功能。'''
目前一些[[定向募集公司]]的股权证因限于市场扩容规模而无法在全国上市流动,有些股票大量流入[[黑市]],损害丁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丁市场的混乱,这一问题亟缉采取有效办法予职疏导。我们认为,对业绩好、规模适中,其经营管理基本符舍上市条件的公司,可以先进行上市前的辅导规范,由当地证券经营机构负责推荐,经地方证管当局审查批准,运用交易中心的撮台功能,允许其在本地区内台法流动.待条件许可时.再正式推荐升级到交易所在全国上市流通 开辟这样一个合法渠道,有利于打击[[黑市交易]],形成正规有序的市场流动机制,耐缓解第一缎(全国性)股市扩窖的压力也将大有好处。目前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试点,井取得了实际效果,但大多效的股权证交易未形成气候,需要培育、引导其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法律上应得到明确。
'''二是发挥全国证券市场分市场的功能'''
这几年联网业务的发展,使实施大市场、大联嗣、大开放的战略成为可能。从[[管理体制]]上建议将沪、探交易所已设或特设的通讯站、工作站全部下放,由证券交易中心代理,形成名副其实的分市场。这样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强证券市场的统一规范管理.方便当地中小证券经营机构的参与,节约证券市场的投资和组织成本,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国市场与[[区域市场]]结合.对证券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区域内交易嗣点的普及和投资者队伍的扩大都有好处,可以消除单边扩大造成的一些矛盾和压力。
'''三是发挥[[证券清算]]、登记、[[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中心的功能。'''
通过交易中心进行资金集中[[清算]],净额税收,可以避免资金外流的不平等状态.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来回调度和资金在逾,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工作效益]] 并且大夫缓解交易所具体工作的压力,登记和[[技术服务]]方面.通过为投资者办理开户、挂失、查询、分红派息及为证券经营机构提供交易数据传输、通讯 联网技术咨询等业务,进一步发展 和完善证券市场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证券术语|Z]] | 20240728-151450 |
非独立董事 | '''非独立董事(Non-Independent Director)'''
==什么是非独立董事==
非独立董事是指与[[公司]]或[[执行董事]]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并可能影响其独立判断的[[董事]]。被认为是非独立董事的人士通常包括商业银行家、[[投资银行家]]、[[律师]]和其它为公司提供[[服务]]或货物的人士。
==非独立董事的分类<ref>王天习.独立董事领域几个相关术语的界定.河北法学,2003年第四期</ref>==
非独立董事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内部董事,即前述所谓的股东董事(或资格股东)和雇员董事;
第二,灰色董事,即前述内部董事的家眷亲属、公司律师、公司咨询顾问、公司投资商和[[银行家]]等;
第三,连锁董事,这是指[[外部董事]]就职的公司中的[[首席执行官]][[CEO]]同时服务于外部董事自身的公司,亦即甲、乙双方相互在对方所属的公司中担任外部董事。其实,[[连锁董事]]也属灰色董事的范畴,只因他不同于一般的灰色董事,故单独列出。
这三种董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在[[个人利益]]等方面总是因有某种牵连的因素而不能自由公正地对公司事务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例如,股东董事(或资格股东)具有股东和董事双重身份,依所持股份、公司效益和[[工作业绩]]取得股利和领取董事报酬。雇员董事在利益上也同样不具有独立性,因他的董事酬金是与他的工作成绩成正相关的、并受与他朝夕相处的管理层成员控制的。至于灰色董事和连锁董事,因其与内部董事有利害关系,容易相互关照,这种非独立性必然会影响他们[[行权]]的公正性。
以上对非独立董事的三种分类只是个人之管见。在我国,有学者认为,非独立董事是指那些或多或少与管理层具有某种个人和[[经济利益]]联系的董事。按照这种联系的不同,非独立董事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与公司管理层有个人关系上的联系,如前任公司负责人和雇员、管理层的亲属、企业间互兼董事(即连锁董事或交叉董事)等;
第二类与公司管理层有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如现任公司、[[关联方]]经济实体、[[银行]]、[[客户]]和公司重要[[供应商]]这些商事主体的负责人,以及公司的咨询专家、法律顾问和[[会计师]]等。我认为,这种分类忽视了内部董事也是非独立董事。何况,个人关系上的联系,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利益上的联系。
==相关条目==
*[[独立董事]]
[[Category:内部治理|F]] | 20240728-151457 |
认证标志 | ==什么是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是指[[产品]]经法定的[[认证机构]]按规定的认证程序认证合格,准许在该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的表明该产品的有关质量性能符合认证[[标准]]的[[标识]]。
==认证标志的分类==
*方圆标志:分为合格认证标志和安全认证标志。获准[[合格认证]]的产品,使用合格认证标志;获准[[安全认证]]的产品,使用安全认证标志。
*长城标志:为电工产品专用认证标志。
*PRC标志:为电子元器件专用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的作用==
认证标志作为一种[[质量标志]],其根本作用在于向产品购买者传递正确可靠的[[质量信息]]。
==认证标志的制定<ref name=z>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实践教学委员会组编曲.商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f>==
强制性认证标志和国家统一的自愿性认证标志的制定和使用,由国家认监委依法规定,并予以公布。认证机构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志的式样(包括使用的符号)、文字和名称,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①不得与强制性认证标志、国家统一的自愿性认证标志或者已经国家认监委备案的认证机构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志相同或者近似。②不得妨碍社会管理秩序。
③不得将公众熟知的社会公共资源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认证名称的文字、符号、图案作为认证标志的组成部分(如使用表明安全、健康、[[环保]]、绿色、无污染等的文字、符号、图案)。
④不得将容易误导公众或者造成社会歧视、有损社会道德风尚以及其他不良影响的文字、符号、图案作为认证标志的组成部分。
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制定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认证标志的使用要求<ref name=z/>==
认证机构应当建立认证标志管理制度,明确认证标志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对获得认证的组织使用认证标志的情况实施有效跟踪调查,发现其认证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不能符合认证要求的,应当及时作出暂停或者停止其使用认证标志的决定,并予以公布。
获得[[产品认证]]的组织应当在[[广告]]、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中正确使用产品认证标志,可以在通过认证的产品及其包装上标注产品认证标志,但不得利用产品认证标志误导公众认为其服务、管理体系通过认证。
获得[[服务认证]]的组织应当在广告等有关宣传中正确使用服务认证标志,可以将服务认证标志悬挂在获得服务认证的区域内,但不得利用服务认证标志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管理体系通过认证。
获得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应当在广告等有关宣传中正确使用管理体系认证标志,不得在产品上标注管理体系认证标志,只有在注明获证组织通过相关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下方可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注管理体系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与商标的区别<ref>王诚若,田湘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百题解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ref>==
认证标志不同于商标。商标是区别商品的特定标志,[[企业]]可将商标使用在本企业出厂的产品上,不同企业生产同一产品时,各有不同的商标。如电冰箱,有雪花、容升、双鹿、白云、可耐、长岭等许多[[商标]],分别代表不同厂家的产品,由不同的企业专用。而认证标志则不分产品品种,也不分生产厂家,只要按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经认证机构批准认证的产品,都使用同样(同类)的标志。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质量术语|C]] | 20240728-151503 |
金融法学 | == 什么是金融法学 ==
'''金融法学'''是一门以金融法律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应用法学<ref name =a>徐孟洲.《金融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ref>。具体来说,金融法学是研究[[金融法]]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金融法与金融、法、法的其他部门等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金融法的内容以及其实现等的一门[[法学]]学科。金融法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金融法。
金融是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我国[[市场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现代化、金融法治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金融法治建设发展。与此相适应,金融法学教育也日趋完善,并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地位日益凸显。<ref name =a>徐孟洲.《金融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ref>
==金融法学的研究对象<ref name="张学森.《金融法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绪论第1页">张学森.《金融法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绪论第1页</ref>==
法学是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与法律部门的划分相适应,法学划分为许多分支学科,如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金融法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法学是以研究我国金融法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对象的一门独立的法律科学,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任何一门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各自特定的研究对象。作为法律科学的金融法学,当然也不例外。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金融法学即以金融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可以说,金融法学是对金融法律规范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实际上,金融法学除主要研究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及其发展规律外,还包括古今中外的金融立法及其规律,并进行比较研究,吸取其有益的因素。
金融法学在法律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呢?我国的法律,按照它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若干个部门。部门法学,是以特定的部门法为研究对象来划分的。金融法学在法律科学中的地位,是与金融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的地位相联系、相适应的。金融法是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法律体系第三层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作为一个法律学科,金融法学就是属于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称为法学的三级学科。对于金融法学在法学中的地位,有专家将其称为是“一个亚法律学科”。
== 金融法学的概念关系 ==
在理清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基本关系:
'''1、'''金融是[[金融学]]研究的直接对象,金融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金融现象背后的蕴藏的规律,从而促进对[[资金]]的优化配置。
'''2、'''金融法是金融法学的直接研究对象,但是金融法学对于[[金融法]]的研究不限于对金融法律进行[[规范分析]],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其与有关社会现象的关系。
'''3、'''金融是金融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金融法学直接研究的是金融法律,但正如第二点中提到的那样,金融法学对于金融法律的研究是不陷于规范分析的,金融作为 一种社会现象,对金融法律的产生、发展、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必将成为金融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只不过金融法学对金融的研究相比金融学对金融的研 究,在出发点、研究方法、进路上都有着巨大的区别。
'''4、'''金融法律可能会在金融学研究向外延伸的过程中进入其视野,但是,就金融学研究现状来说,金融法律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其研究日程表中,充其量在金融制度、[[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
== 金融法学与金融学的关系 ==
金融法学和金融学在大体上属于同时作用在金融这一社会现象之上,并行不悖的两个学科,或称为:将金融视为考察内容的两个二元并行的学科。金融法学和金融学间接或直接的对金融进行着理性考察,区别在于金融法学对金融的研究以[[经济法]]的基本假设为出发点,采用法学方法,遵循一般的法学原理,目标是更好的认识金融法律的产生、发展和实现。而金融学则是将金融作为自己的直接研究对象,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出发点,通过研究,达到对金融运行规律的了解,从而优化对稀缺资金的配置。
所谓“并行不悖”,意味着:[[金融学]]不能被视为金融法学的基础;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应当被金融法学研究者视为认识金融这一社会现象的有利工具,加以充分利用。但是,金融法学研究者对于金融的认识,绝不局限于对金融学成果的学习。需要强调的是,金融学和金融法学的关系,不能简单类比 数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数学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工具,更多的是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内部逻辑自洽,而经济学对于自己研究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却不是借用数学研究成果为工具的。
也许理解金融法学和金融学的关系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对上述概念的理清和关系的梳理,绝非简单的文字游戏和纯粹的逻辑演绎。这种金融法和金融学之间二元并行关系的确立,有助于解决一些存在于金融法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首先''',如果金融法学始终将金融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金融法永远不可能获得独立,金融法学家就永远只能用法学的腔调重复金融学家的话。金融法学作为一种社会学科,应该从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出发,稳稳立足于对金融的理性考察。
'''其次''',金融法学的基本研究要发挥金融学的工具作用,大胆的借鉴其研究成果,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金融学的工具性作用包括两个层面:将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视为认识金融的重要工具;将金融学的研究方法视为金融法学可以借用的研究方法,适时的加以使用。当一个研究者降金融学视为自己认识金融的工具时,他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得从金融学的藩篱中将金融法学解放出来,他将以一更高的姿态来研究金融法学。
'''最后''',基于对金融法学和金融学的二元平行关系的认识,金融法学研究者应该一定程度上挣脱金融学的束缚,构建金融法学自己完整的价值体系、假设体系、原则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对金融进行理性的考察。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金融术语|J]] | 20240728-151524 |
会议调查 | {{市场调查方法|H}}
== 什么是会议调查 ==
会议调查是指调查主体(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相关会议,利用会议这种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调查内容)的一种调查方法。
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利用不同场所提供的机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是每个商家都不会忽视的。在我国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地区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及各种[[工业品]]或服装的[[订货会]]、物资交流会、展销会等,都是开展[[市场调查]]的有效场所。
== 会议调查的主要形式 ==
(1)'''发[[调查表]]'''。对参加会展的代表分发各种调查表格,征询对本[[企业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以便改进产品的质量、款式、包装及[[商标设计]]等,同时也可了解不同家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竞争情况。
(2)'''出样订货'''。购销双方在会展上签订[[交易合同]],不仅能促进商品交流,而且能广泛调查了解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便于指导生产,组织[[供应]]。
(3)'''召开座谈会或个别交流'''。这种通过会议形式进行交流的调查的最大特点是产销直接见面,联系面广,便于收集分散的[[市场动态]],综合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主要缺点是很多会展只是工商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并没有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以致有些商品成交以后,并不完全适合市场需求。
[[Category:市场调查方法|H]] | 20240728-151531 |
促销定位 | == 什么是促销定位 ==
所谓促销定位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促销]]方式和媒体来开展企业的促销活动。促销定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促销方式的选择[[定位]],即[[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广告]]、[[公共关系]]等方式的选择及其组合;另一层含义是在选择了特定的促销方式后,又怎样确定实现这个方式的具体手段或媒体。
促销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促销的效果。要提高促销定位的准确性,必须分析产品的属性和消费者的特性,同时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实力,从而找准既适合于产品,又适合于消费者的促销方式。
== 促销定位的方法 ==
传递信息、创造需求、突出特点、稳定销售是促销须具备的四个功能。 促销一般要从如下程序考虑:显化[[潜在客户]]—寻找潜在客户—接近潜在客户—影响潜在客户—推销到顶利交易—跟踪服务。在操作这些促销步骤中,有许多科学技术原理,也有许多艺术形式。
(1)[[融资—营销法]]:借同类产品(或政府、媒休)说服客户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本企业产品略加优势因素上市,创造“人家填海,我们造地”的省力效果。
(2)[[送式营销法]]:赠送[[初级产品]],在客户对产品有一定依赖性时,加价出售升级产品;送主导产品,加价出告配套产品或辅助用料。
(3)[[拉销法]]利用潜在客户的[[相关需求]],开展[[公益活动]],获取潜在[[客户资料]],为进一步推销奠定基础
(4)[[新闻实证法]]:把产品的实际优良效果新闻化,借新闻(广义)的力量来说服客户
(5)[[无限连锁介绍法]]:利用利益诱惑、俱乐部制、会员制等,使客户介绍客户,形成[[1:250]]的效应。
== 广告对促销定位的意义 ==
现代社会中,广告在促销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和突出。成功的[[广告定位]]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媒体问题,一个是[[广告创意]]问题。媒体选择恰当,既宣传了产品,又节约了[[费用]]。创意准确、独特,可以为广告定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万宝路]]”香烟在50年代以前都是在警察、矿工这些男子汉式的人物为[[广告形象]],但效果并不好。50年代以后,万宝路的决策者将[[广告主题]]重新定位到当时被公认的最具大丈夫气概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上,结果大获成功,使“万宝路”的世界经久不衰。可以说,万宝路产品重新定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广告重新定位促成的。
[[Category:促销管理|C]] | 20240728-151539 |
商标注册申请 | '''商标注册申请(application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
==什么是商标注册申请<ref>曲三强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ref>==
'''商标注册申请(application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是指[[商标注册]]的必经程序。在实行商标注册制度的国家,必须先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办理注册手续,经审查核准注册后方能取得[[商标专用权]]。根据我国2001年[[《商标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注册。因此,在中国商标注册申请是进行商标注册、取得商标权的必经程序。
==商标注册申请的主体<ref name="feng">冯晓青,杨利华编著.知识产权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8.</ref>==
《商标法》第4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标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注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取得商标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服务商标注册。”2001年《商标法》扩大了商标申请注册的主体,自然人可以申请注册商标,从而实现了中国公民与外国个人在商标申请权上的平等。关于外国人和外国企业申请商标注册、成为[[商标权主体]]的问题,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根据《商标法》第17条的规定,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的,应当按照其所属国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照对等原则办理。应当注意,对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资双方的注册商标申请权,[[合同]]有规定的应按合同约定确定商标权的归属;合同没有规定的,由中方申请商标注册,取得商标权或合资双方按协议或出资比例共有。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均允许中外双方以[[工业产权投资]]。如果外商以商标使用权投资并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的,那么应按国外商标申请注册程序办理,其商标权归外商所有。但外商在申请注册时双方就商标权归属达成了协议,那么应按协议的规定确认商标权的归属。
《商标法》第5条规定:“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从而实现了外国人与中国人在申请商标共有上的权利平等。
==商标注册申请的方式<ref name="feng"/>==
《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内申请商标注册或办理其他商标事宜,既可以委托商标代理组织代理,也可以直接办理。这已由限定的代理过渡到一般的民事代理,就这一点来说,放松对商标注册的管制,不能不说是我国《商标法》的一大进步。
《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或办理其他商标事宜,应当委托国家认可的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办理。可见对于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在中国办理商标事宜《商标法》实行的是强制代理。
==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ref name="wu">吴景明 戴志强等编著.商标法原理·规则·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07月第1版.</ref>==
为了便于商标使用人申请注册商标和加强对[[注册商标]]的[[管理]],我国《商标法》借鉴了国际上有关商标注册申请的先进立法经验与我国国内商标管理工作的实践,对商标注册的申请规定了以下原则:
'''1.一件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一份商标注册申请只能请求注册一件商标,不能在一份申请中提出注册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商标。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应当按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显然,这一规定依然采用了一件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但其分类申请的限制己被取消。换言之,一份申请只能就一件商标提出注册申请,但允许申请注册的同一商标使用于不同类别的商品上。
'''2. 同一申请中的[[先申请原则]]'''
每一商标只能有一个商标专用权,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驳回后申请人的商标注册申请,不予公告。对此,《商标法》第29条明确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申请在先”是以申请日为[[标准]]的。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18条的规定,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
'''3.同日申请中的先使用原则'''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29条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第19条的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各申请人应当按照商标局的通知,在30日内交送其申请注册前在先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各申请人应当进行[[协商]],协商一致的,应当自收到商标局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书面协议报送商标局;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商标局通知各申请人以抽签的方式确定一个申请人,驳回其他人的注册申请。商标局已经通知但申请人未参加抽签的,视为放弃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未参加抽签的申请人。可见,我国在商标注册时实行先申请原则,辅以先使用原则,既贯彻了先申请原则,又顾及了先使用人的利益,比较公平,也易于确定商标专用权的归属。
==商标注册申请的手续<ref name="feng"/>==
商标注册的申请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申请人应向商标局报送商标注册申请人资格证明、[[商标注册申请书]]、商标图样,附送有关证明文件,并缴纳申请费。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注册申请、变更申请和重新申请三种申请形式,各种申请形式的具体申请手续有所不同。
'''(一)商标注册申请的文件'''
商标申请人应提供的申请文件有:
'''1.商标注册申请书'''
每一件商标注册申请应当向商标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书》1份。申请人应按规定填写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并按规定的商品和服务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服务类别和商品朋艮务名称。商品名称或者服务项目未列入商品和服务分类表的,应当附送对该商品或者[[服务]]的说明。
以三维标志、颜色组合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在[[申请书]]中予以声明。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应当在申请书中予以声明。
'''2.商标图样'''
每一件商标注册申请应当向商标局提交商标图样5份。商标图样必须清晰、便于粘贴,用光洁耐用的纸张印制或者用照片代替,长或者宽应当不大于10厘米,不小于5厘米。
以三维标志申请商标注册的,应提交能够确定三维形状的图样。
以颜色组合申请商标注册的,应提交准确描述该商标存在状态的商标图样、文字说明。
商标为外文或者包含外文的,应当说明含义。
'''3.商标代理人委托书'''
申请注册如果是委托商标代理人办理的,应当附送商标代理人委托书。
'''4.有关证明文件'''
申请人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身份的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商标注册申请人的名义应当与所提交的证件相一致。
证明文件申请因类别而异。申请注册的商标图样中有他人的肖像或姓名时,应提供许可证明文件;申请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应当提交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和使用管理规则。
商标注册申请等有关书件,可以用书面或者商标局规定的其他方式提出。以书面形式提出的,应当打字或者[[印刷]]。此外,申请商标注册和办理其他商标事宜,都必须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二)商标注册的另行申请和重新申请'''
商标注册人如因业务经营需要扩大注册商标的商品范围,不论扩大使用的商品与原注册商标适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都必须另行提出注册申请。另行提出注册申请时,申请人应重新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按商标注册申请手续办理。
《商标法》第22条则规定:“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应当重新提出注册申请。”商标在使用中可能逐渐不适应商品特性和人们[[消费心理]],这时企业就[[需要]]对原商标“旧桃换新符”,为此,应重新填报商标注册申请书,办理商标注册手续。
'''(三)注册商标变更申请'''
企业联营、转产、迁移或商标权因继承发生转移等都会使注册商标所有人名义、地址等注册事项发生变化,此时就有必要办理变更申请手续,否则不仅会使变更后的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得不到法律保护,而且注册商标有被撤销的可能。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或者地址等注册事项的,商标注册人必须将其全部注册商标一并办理。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人名义等事项不涉及商标权的[[转让]]。
==商标注册申请的申请日的确定<ref name="feng"/>==
我国对核准商标注册实行申请在先的原则,因此申请日的确立十分重要。一旦发生纠纷,申请日的先后就成为确定商标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文件的日期为准。依据向商标局提交申请文件的方式不同,申请El的确立又有所不同。《商标法实施条例》第10条规定,当事人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文件或者材料的日期,直接递交的,以递交日为准;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准;邮戳日不清晰或者没有邮戳的,以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实际收到日为准,但是当事人能够提出实际邮戳日证据的除外。
==商标注册申请优先权<ref name="feng"/>==
[[《巴黎公约》]]第4条规定了注册商标申请的优先权,时间为6个月;第11条要求成员国对在所有成员国内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标予以临时保护,这些商标所有人可以要求优先权,时间也为6个月。2001年《商标法》修订之前没有关于优先权的规定。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85年发布的《关于申请商标注册要求优先权的暂行规定》及1988年修改后的《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5条,对优先权作了规定,但是没有涉及展览会临时保护的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注册商标申请优先权制度,2001年《商标法》增加了有关优先权制度的规定:
第一,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应当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3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第二,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
依照前款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3个月内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览会名称、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展出日期等证明文件;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证明文件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商标注册申请的程序<ref name="wu"/>==
对于商标注册申请的程序,我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申请前的准备工作'''
(1)办理商标查询
办理商标查询是为了了解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否与别人已注册或申请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以免申请被驳回。
在我国,商标注册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前,应当查阅[[《商标公告》]]上是否有与自己申请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者。如在国外申请商标注册的,可以委托代理人查询。
(2)收集实际使用的证据
在申请之前已实际使用商标的人,最好将使用商标的有关证据保存下来,日后在申请注册时遇到《商标法》第29条所规定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同一天申请的情况时,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在先使用,从而避免其申请被驳回。
'''2.按照《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的分类提出申请'''
商标注册的商品分类影响到如何判断商品是否相同或者相似,相应地也影响到对商标权的保护。为此,《商标法》第19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也就是说,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时,应当指定在哪一类别的哪些商品上和服务项目上使用该注册商标;填报的依据是商品分类表。如遇到申请的商品在分类表中没有商品名称的情况,则应根据类似商品填写类别,并提交商标局确认。在申请书中,注册申请人还应填写清楚商品的主要原料、性质、用途等,以便商标局审定。
所谓商品分类表,是指划分商品和服务类别的文件。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原料以及不同的服务将其分为若干类,每类又分若干种。按照这种归类方式划分的商标注册使用表,称为商标分类表。[[商品分类]]是[[商标管理]]中的重要法律文件,是划分商品和服务类别,确定商品名称的主要依据。为了便于商标注册和管理,商标管理机关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所有商品划归为若干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编成表册。我国国家工商管理局于1963年制定了《商品分类表》。为方便我国企业到国外申请注册,1988年11月,我国正式采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该文件是1975年6月15日在法国尼斯签订的,故又称《尼斯协定》。它把商品分为34类,服务项目分为8类,共42类。1994年8月9日,我国正式加入了尼斯联盟。我国自2002年1月1日起采用《尼斯规定》分类第8版,其中商品为34个类别,服务为11个类别。按照《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的分类提出申请方法,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商标申请人,而且规范了商标主管机关的管理,密切了国际间商标事务的联系。
'''3.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商标注册申请书'''
申请书的填写,应当严格按照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的格式要求。具体要求包括:(1)申请书规定的项目必须逐一填全,字体应整洁规范,应用毛笔或钢笔填写,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2)商标注册申请书需要加盖申请人章戳,[[委托代理]]的应提供商标代理委托书并加盖代理人章戳。(3)如果是申请人直接办理的,还需提供:申请人营业执照副本或盖有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章戳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人的[[介绍信]],经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4)申请文件在填写时如有错误,可以改正,但需加盖章戳或签名。
'''4.报送商标样本'''
申请人在递交商标注册申请书时,应同时报送商标图样10份(指定颜色的彩色商标,应当交送着色图样10份)、黑白墨稿1份。申请商标注册向商标局递交的图样,必须清晰,便于粘贴,用光洁耐用的纸张印制或者用照片代替,长和宽应当不大于10cm,不小于5cm给商标局提交的有关书件,应当使用钢笔、毛笔或者打字机填写,而且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5.提交其他书件'''
(1)为了便于商标局审核申请人的主体资格,申请人在必要时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副本或经发证机关签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2)申请人委托[[商标代理机构]]代为办理商标注册申请的,还应提交《商标代理委托书》一份。
(3)如果申请人为药品、医用营养食品、医用营养饮料和婴儿食品等申请商标注册,应附送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持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成立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的批复文件,也可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办理人为[[消毒剂]]申请商标注册,应附送卫生防疫部门的证明;[[外国申请人]]在申请上述商品商标注册时,也必须提交其所属国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相应证明文件。
(4)申请人申请卷烟、[[雪茄烟]]和有包装烟丝的商标注册,应当附送国家烟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
(5)申请人申请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其他商品的商标注册,应当附送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证明文件。
(6)用报刊、杂志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应当提交国家新闻出版署(局)发给的全国统一刊号的报刊登记证。
(7)申请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应提交[[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和商标使用管理规则。
(8)用人物肖像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必须提供肖像权人授权书。
(9)外国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除须在申请书上填写初次申请国、初次申请日期及申请号外,尚须在3个月内向商标局提交优先权证明文件。
'''6.缴纳规费'''
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时,应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规定缴纳申请费、注册费。
==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ref name="shang"/>==
'''1.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原则。'''
①申请在先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提出注册申请,谁先提出申请,谁就获准注册。
②[[使用在先原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有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时,谁先使用这一商标,谁就获得商标注册。
我国对商标注册一直以来采用“申请在先”原则为主,辅以“使用在先”原则的办法。所以,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商标局收到申请书原件的日期为准,申请手续齐备并按规定填写申请书的,编定申请号;申请手续不齐备或未按规定填写申请书的,予以退回,申请日期不予保留。
'''2.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制度。'''
①形式审查制度,也称为不审查制度。商标主管机关对商标注册申请,只要手续齐全,符合要求,即予以注册,所以商标注册申请极易通过。
②实质审查制度。它是在形式审查的基础上,在注册之前对商标权利是否生效进行[[实质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违反禁用条款,是否有损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政治上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商标是否具备显著性;商标注册申请填写情况是否过宽,需要详细说明商标名称等等。
'''3.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程序。'''[[商标审查]]是商标注册主管机关对商标注册申请是否符合商标法律规定所进行的检查,包括资料检查、分析、对比、调查研究并决定给予初步审查或驳回申请等一系列活动。
①形式审查程序。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审查申请人资格,是否具有商标申请的权利;审查商标申请的文件,是否符合商标法规规定的完备手续;审查《商标注册申请书》填写是否清楚;审查商品分类是否准确;审查商标申请须机关核转或委托代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审查商标申请费是否缴纳。
②实质审查程序。形式审查程序均符合要求的,可进入实质审查程序。内容包括: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商标是否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商标是否[[混同]]。
③驳回申请程序。商标局批驳注册申请的商标,须退还申请人。已经驳回的《商标注册申请书》不得重新申请。
④驳回复审程序。当申请人对商标局驳回申请的理由不服时,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对驳回申请提出复审须符合以下要求:要遵守法定时限,须在收到商标局《商标驳回通知书》15天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按规定样式填写《驳回商标复审申请书》;附送原《商标驳回通知书》、《商标注册申请书》、商标图样10份和黑白墨稿1份;按规定缴纳评审费。驳回申请商标的复审,只能是被驳回的原商标,其商标的文字、图形及指定商品均不得改变。如有改变,不能作为驳回商标复审,而只能作为新商标重新申请注册手续。
==商标注册申请的核准<ref name="shang">尚华编著.商标设计中标解码.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3.</ref>==
'''1.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初步审定是指申请注册的商标经审查,认为符合《商标法》规定,准备予以核准注册,但能否核准注册,尚须通过其他法律程序才能正式核准。初步审定公告的内容包括:商标注册申请人名字、地址、商标名称、商标图样、使用商品类别及指定商品名称、申请日期和审定编号等。
'''2.核准商标注册。'''按照《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经过实质审查无误后,由商标局予以公告。在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如无异议,或异议最终不能成立的,由商标局核准注册,授予申请人商标专用权。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商标术语|S]] | 20240728-151557 |
旅游地意象 | == 什么是旅游地意象 ==
'''旅游地意象'''是一个人对目的地持有的信仰(beliefs)、观念(ideas)和印象的总和,对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以及随后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ref>乌铁红.旅游地意象形成影响因素研究综述(A).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ref>
== 旅游地意象特性的分析<ref>乌铁红,张捷等.旅游地意象特性分析及整饰(A).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ref> ==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地意象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可以把旅游地意象的特性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旅游地意象形成的时段性'''
旅游地意象是个人对目的地持有的信仰、观念和印象的总和。-6在不同的时期内,受[[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多样的信息源以及距离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旅游者会形成与不同时段相对应的旅游地意象。Gunn是最早研究旅游地意象的学者之一,其从时间角度对旅游地意象的分类研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是旅游地意象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Gunn在1972年把旅游地意象分为了原生(organic)和引致(induced)意象两类。1991年Fakeye和Crompton在Gunn研究的基础上,则进一步把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所形成的旅游地意象概括为原生意象、引致意象和复合意象。原生意象和引致意象是旅游前潜在旅游者产生的,是[[旅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复合意象是旅游者旅游后产生的,直接影响着旅游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而从较长时段角度来看,旅游地意象可由历史意象、现实意象及未来意象构成。
'''(二)旅游地意象感知的空间性'''
旅游地意象是旅游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地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空间的感知。空间感知(Spatial cognition)是旅游地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结构、实体和空间关系的内在描绘或认识,是对空间和思想的重建和内在反映引。旅游地环境影响旅游者而使旅游者产生的旅游地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被称为旅游地意象空间,是旅游者的“主观环境”空间-1引。因此旅游地的区位、地理空间界限、空间结构、空间尺度的大小、空间的等级层次规律、区域分异等等环境空间属性必然要被旅游者感知到,并因此构成旅游地意象的空间性。
古镇等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地意象的空间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沿、结点、区域和标志。深受城市意象空间研究的影响,目前国内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旅游城市、古镇¨和古村落等人文型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对于自然风景区等自然型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较少,仅林玉莲对武汉东湖的意象进行了研究。在旅游地意象空间关系的认知上,与[[心理学]]中考察社会认知偏见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相对应,旅游地意象空间中映射出了第一印象区、地标区(旅游地意象核心区)和最后印象区,反映了旅游地意象空间分异。而从旅游地意象空间尺度角度来看,旅游地意象空间可分为省市域(宏观尺度)、县域(中观尺度)和景区(微观尺度)三类。旅游地意象空间认知规律则主要包括:等级层次性认知链及其形象替代律——背景律、接近律、相似律;距离(衰减)规律,最小认知距离;形象的类型(刻板形象)和地方性的认知规律。
'''(三)旅游地意象形成后的稳定性'''
旅游地意象形成以后,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通常在短期内是缓慢变化的。如果旅游地意象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尽管旅游地意象的个别属性会产生变化,但现有的总体意象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只有世界性的体育赛事、自然灾害或战争等重大国际性事件才会使意象很快地更新或变化。旅游地意象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在旅游前后旅游地意象研究中体现得很明确,研究发现旅游前后显著变化的意象项目是十分有限的。O’Leafy和Deegan(2005)分析爱尔兰作为法国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时发现,在旅游前后,l7个旅游地意象认知属性中只有7个属性的重要性发生了改变。而Li和Vogelsong(2006)发现,旅游前后旅游地意象23个属性中有8个属性的认知发生了变化J。Vogt和Andereck(2003)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J。国际性的事件能迅速改变旅游地意象,使之变得更为积极或者消极。在2002年世界杯后,日本、中国大陆、美国三个国家的旅游者对韩国旅游地意象比之前的要更为积极,国际意义的事件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旅游地的意象。
'''(四)旅游地意象构成属性的多维性'''
属性是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的基础,旅游地意象构成模型的基石是多种多样的旅游地意象属性,测量旅游地意象时也使用的是多维项目体系,这充分显示了旅游地意象构成属性的多维性。Echmer和Ritchie(1991)从旅游地意象包括的认知属性角度出发,构建了目的地意象的概念框架,认为旅游地意象包括三个连续的维度,属性——整体、功能——心理和共同性——独特性维度。属性——整体维度是旅游地意象的观测变量,指的是关于属性的单个变量的感知(如气候、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和对目的地的总体意象(如意境地图、轻松休闲的氟围等)的印象,这些观测变量都包含有功能与心理特征,能在功能——心理特征维度上分布。观测变量的共同功能特征、共同心理特征以及其独特性特征又能在独特性——共同性维度上分布,可以依照共同性和独特性维度,对旅游地进行形象评估与测量。两位学者在1993年又构建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包括35个项目属性的旅游地意象测量体系引。此外,不论旅游地意象由感知/认知意象、情感意象和整体意象构成的观点引,还是旅游地意象由认知、情感和意动(conation)感知三个成分构成的观点,最终各组分的构成仍然都是多维的旅游地意象属性。
'''(五)旅游地意象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对于旅游地意象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分别从影响认知的主客观、旅游市场供求、旅游地意象信息的传播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旅游地意象影响因素。
综合考虑市场供给和需求方面影响旅游地意象的因素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旅游地意象形成因素有三个:一,目的地导向的促销活动是动态因子,旨在为旅游地增光和策划积极的意象。这些促销活动或者诱导意象形成媒介,试图操纵不可控制或者静态的目的地属性特征,并把他们转化为半可控或半动态输入。二,决定性因素的独立来源(自治意象形成媒介),通常不受目的地营销商的直接控制,可能支持或反对策划好的引致意象。与目的地营销活动相似,独立的决定性因素可能反映了客观实际。三,潜在的市场(需求方)是不受控制的意象形成源,起输入过滤器作用。同时意象研究者也是一个过滤器,起到了过滤信息的作用。此外影响旅游地意象的因素还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刺激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心理的因素([[价值]]、[[动机]]、[[人格]])和社会的因素(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态以及其他),刺激因素包括信息源(信息的数量和类型)、以前的旅游经验和信息的分发渠道。还可以分为信息源和个人因素,信息源包括二手信息(引致、原生和自治信息)和原始信息(以前的旅游经验和旅游参观强度),个人因素包括旅游动机、度假经验以及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旅游管理|L]] | 20240728-151655 |
贷款呆账率 | == 什么是贷款呆账率 ==
'''贷款呆账率'''是指借款单位依法宣告破产、撤销、解散或其他原因终止[[企业法人资格]],其财产和债务权按法律规定程序处理后,仍不能清偿的银行贷款贷款实际占用额之比。
== 贷款呆账率的计算 ==
贷款呆账率的计算公式为:
{{math/div|贷款呆账额|贷款实际占用额|prefix=贷款呆账率=|suffix= ×100%}}
贷款呆账率是衡量银行贷款业务工作的质量指标。贷款呆账数额愈大,说明银行贷款质量不高,反之相反。银行发放贷款,必须坚持有借有还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任意免除借款人的还款责任,无权豁免[[银行贷款]]。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破产,倒闭等经济现象。
==相关条目==
*[[呆账贷款]]
[[Category:贷款术语|D]] | 20240728-151717 |
授权生产 | ==什么是授权生产<ref name=a>作者.题名.出版社.时间</ref>==
'''授权生产'''是指企业授权给外国厂商,让它在其所在国家生产企业的[[产品]],而外国厂商则向企业交纳一定的授权费,授权费通常按产品销量提成。获得[[授权]]的外国厂商将进行相应的[[投资]],开展[[生产经营]]。
==授权生产的优缺点<ref name=a/>==
(一)授权生产的优点授权生产模式的优点,是[[企业]]无需承担开发国外市场的[[成本]]和相关风险。对于缺乏资金去开展[[海外经营]]的企业来说,这种模式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于那些不愿意在陌生的、或者[[政治风险]]特别高的国外市场投入大量资源的企业来说,授权生产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二)授权生产的缺点但是,授权生产模式也有其缺点:
(1)授权生产通常都是由获得授权者建立自己的生产经营设施,因此它无法保证企业对国外的[[生产]]、[[营销]]和其他战略职能的严格控制,而这恰恰是实现经验曲线效果和[[区位经济]]效果所必需的,尤其是对推行[[全球战略]]和[[跨国战略]]的企业来说,由于[[经验曲线]]和生产区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授权生产模式必然被这些企业排除。
(2)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要求企业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战略行动,以便利用在一些国家的[[盈利]],支持在另一些国家的[[竞争行动]]。然而,授权生产的本质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协调能力]],在某个国家经营的获得授权者,不可能允许企业从自己手中拿走利润,然后用来支持其他国家那些完全不相干的获得授权者。
(3)授权生产的另一个问题是向外国厂商授权技术诀窍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对许多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来说,[[技术诀窍]]是其[[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必须随时保持对技术诀窍的[[控制]],然而,在授权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例如,[[RCA公司]]曾经将其彩色电视技术授权给一些日本企业,哪料到日本企业很快就吸收消化了RCA公司的[[技术]],然后反戈一击,在美国市场上大展身手。结果,日本企业在美国彩色电视市场的份额比RCA公司更大。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生产类型|S]] | 20240728-151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