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id
int64
18
8.37M
html
stringlengths
0
432k
markdown
stringlengths
0
172k
coordinate
dict
length
int64
46
861k
touched
stringlengths
20
20
lastrevid
int64
3.31M
77.1M
original_title
stringlengths
1
134
210,615
<p class="mw-empty-elt"> </p> <p><b>河魨</b>(英語:<span lang="en"><b>Pufferfish</b> 或 <b>Blowfish</b></span>,所指魚中一類,西方世界亦會借用日文稱之為<b>Fugu</b>),常稱為<b>河豚</b>,俗稱<b>氣鼓魚</b>、<b>氣泡魚</b>、<b>吹肚魚</b>、<b>雞泡魚</b>、<b>青郎君</b>、<b>刺<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規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䲅</span></b>等,古稱<b>䰽魚</b>,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河魨普遍分佈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河魨普遍具有膨脹身體的能力,能夠將大量的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使身體大小膨脹數倍,以嚇阻掠食者。同時,大多數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的河魨,分別具有劇毒河魨毒素及箱魨毒素,依品種分佈於內臟、肌肉、血液、皮膚等等不同部位,毒性並隨季節有所變化。河魨肝最毒,富含ω-3脂肪酸,且味道可口。1975年日本傳奇歌舞伎演員八代目坂東三津五郎吃了四份河魨肝,中毒身亡,日本政府之後便下令禁吃河魨肝。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一度禁止市場上的河魨銷售,直到2016年底才有限解禁,同時在台灣河豚亦又稱<b>海裡豚</b>。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自古以來,河魨有多種叫法,<b>河豚</b>和<b>河魨</b>是最常用的名稱。<b>豚</b>原意為「小豕」,應以河魨的形狀得名;南北朝顧野王在《玉篇》內改用魨。現代中文中魨為魨形目魚類,所指比江河中河魨的範圍大:大部分魨類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而「豚」多指鯨下目中的小型生物,屬於哺乳動物。 </p><p>因河魨在受到威脅時會鼓起身體,還能發出「咕咕」的聲音,因此中國古代稱其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規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䲅</span></b>、<b><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見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𩷪</span>魚</b>、<b>黃駒</b>、<b>魺</b>、<b>嗔魚</b>、<b>鮭</b>。廣東海豐、潮州、汕頭一帶的閩語仍然有稱河魨為「<b>鮭魚</b>」的用法 。 </p><p>因河魨體表的斑紋,中文裡又稱其為<b>鮐魚</b>,以及<b>鮧</b>、<b>鯸鮐</b>、<b>鯸鮧</b>、<b>鰗鮧</b>、<b>鶘夷</b>、<b>鯸<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䱌</span></b>等音近的稱呼。此外,還有<b><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巿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䰽</span></b>的稱呼。 </p> <h2><span id=".E9.A3.9F.E7.94.A8"></span><span id="食用">食用</span></h2> <p>中國很早就對其毒性有所見解。晉人左思《三都賦·吳都賦》便有「王鮪鯸鮐」之句,其注曰:「鯸鮐魚,狀如蝌蚪,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黃紋,性有毒。」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往往殺人,可為深戒。」《太平廣記》亦云:「鯸鮐魚文斑如虎,俗云煮之不熟,食者必死。」《嘉靖江陰縣志》在「魚之屬」中提到:「河豚,……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丹徒縣志》稱:「子與眼人知去之。血藏脂內,脂至肥美,有西施乳之稱,食者必不肯棄。苟治不法,則危矣。」清代名醫王士雄稱:「其肝、子與血尤毒。或云去此三物,洗之極凈,食之無害。」 </p><p>河魨肉極度美味,是中國「長江三鮮」(河魨、刀魚、鰣魚)之首,長江鎮江下游產的河魨則是長江中最好的。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描寫:「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歐陽修在《六一詩話》裡說:「河豚嘗生於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魨好處。聖俞平生苦於吟詠,以閒遠古淡為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於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遂為絕唱。」另外蘇軾也寫下「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並曾說河魨味道「值那一死」。宋朝人用蔞蒿、蘆葦的幼芽與河豚合烹,據說是可以解毒。常有美食家因河豚料理不當或品種不分,造成意外中毒死亡,因而古有「拼死吃河豚——勉強從事」的說法。現在河魨的研究以日本研究最深,在日本,河魨的料理均需嚴格訓練和領有牌照的廚師才能夠進行。日本已養殖出無毒河魨。養殖以中國大陸為大宗,每年都飼養和輸出大量河魨至日本等地。 </p> <h2><span id=".E8.A7.82.E8.B5.8F"></span><span id="观赏">觀賞</span></h2> <p>河魨同時也是觀賞魚,在水族館中的觀賞用河魨一般根據體型分別稱為狗頭或是娃娃。常見的觀賞用河魨有分布於純淡水域的龍脊魨屬(<i>Carinotetraodon </i>)的巧克力娃娃、紅斑馬娃娃、仿龍脊魨和方頭魨屬(<i>Colomesus</i>)的南美娃娃、托坎廷斯河方頭魨和魨屬(<i>Tetraodon </i>)的皇冠狗頭、斑馬狗頭、紅木瓜狗頭和單孔魨屬(<i>Pao</i>)的毛毛狗頭、麒麟狗頭和金球魨屬(<i>Auriglobus</i>)俗稱綠娃娃或紫金娃娃,還有雖然可淡水域,但主要以汽水域為主的魨屬(<i>Tetraodon </i>)的金娃娃、八字娃娃、黃金娃娃和方頭魨屬(<i>Colomesus</i>)的南美大娃娃等。吃小魚,小蝦,螺(水生蝸牛)。雞泡魚會把別的魚等咬盲。 </p> <h2><span id=".E8.87.AA.E8.A1.9B.E6.A9.9F.E5.88.B6"></span><span id="自衛機制">自衛機制</span></h2> <p>河魨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速度卻不快,是個容易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迥異於一般魚類的自衛機制。河魨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地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嚇退掠食者。棘魨科的刺河魨身上甚至帶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掠食者難以吞食。 </p><p>四齒魨科的河魨更含有河魨毒素,為一種劇毒,僅需極少量便能致人於死。箱魨科河魨亦含有毒性比氰化物強烈275倍的箱魨毒素(Ostracitoxin)。陳藏器《本草拾遺》稱:「入口爛舌,入腹爛腸,無藥可解。」河魨的劇毒大多分佈在內臟,然而隨著種類不同,毒性分佈的位置也不同,有些種類的河魨甚至連肌肉以及皮膚都有毒,完全無法食用。而河魨的毒性也會隨著季節而有強弱的變化,例如河魨到了繁殖期,毒性往往會變強。 </p><p>也有些河魨不具毒性,例如棘魨科的河魨便為無毒。而少數的四齒魨,如黑鯖河魨(克氏兔頭魨)、白鯖河魨(懷氏兔頭魨)等,通常、或僅偶爾在內臟有微弱毒性。 </p> <h2><span id=".E6.B2.B3.E9.AD.A8.E6.AF.92"></span><span id="河魨毒">河魨毒</span></h2> <p>河魨毒素是一種劇毒,毒性大約為氰化物的1200倍。對於老鼠實驗,其半數致死量濃度低至8µg每公斤體重。一隻河魨體內所含的毒素,估計足以殺死三十個成人。河魨毒並非獨見於河魨體內,藍圈章魚、芋螺、以及某些種類的蠑螈都含有河魨毒。河魨毒是由河魨體內共生的細菌所產生的,河魨於攝食的過程中獲得產毒所需的細菌。由於河魨本身細胞膜上鈉離子通道的結構與一般生物不同,因而對河魨毒免疫。少數魚類對河魨毒免疫,因而成為河魨的天敵,例如虎鯊、狗母等。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ul><li>二齒魨科(棘魨科)<i>Diodontidae</i></li> <li>三齒魨科 <i>Triodontidae</i></li> <li>四齒魨科(真河魨科)<i>Tetraodontidae</i> <ul><li>扁背魨屬 <i>Canthigaster</i></li> <li>寬吻魨屬 <i>Amblyrhynchotes</i></li> <li>叉鼻魨屬 <i>Arothron</i></li> <li>凹鼻魨屬 <i>Chelonodon</i></li> <li>兔頭魨屬 <i>Lagocephalus</i></li> <li>圓魨屬 <i>Sphoeroides</i></li> <li>多紀魨屬 <i>Takifugu</i> <ul><li>鉛點多紀魨 <i>Takifugu alboplumbeus</i> (Richardson, 1845)</li> <li><i>Takifugu basilevskianus</i> (Basilewsky, 1855)</li> <li>雙斑東方純 <i>Takifugu bimaculatus</i> (Richardson, 1845)</li> <li>中華多紀魨 <i>Takifugu chinensis</i> (Abe, 1949)</li> <li><i>Takifugu chrysops</i> (Hilgendorf, 1879)</li> <li><i>Takifugu coronoidus</i> (Ni and Li, 1992)</li> <li><i>Takifugu exascurus</i> (Jordan and Snyder, 1901)</li> <li>菊黃多紀魨 <i>Takifugu flavidus</i> (Li, Wang and Wang in Cheng et al., 1975)</li> <li>星點多紀魨 <i>Takifugu niphobles</i> (Jordan and Snyder, 1901)</li> <li>橫紋多紀魨 <i>Takifugu oblongus</i> (Bloch, 1786)</li> <li>暗紋多紀魨 <i>Takifugu obscurus</i> (Abe, 1949)</li> <li><i>Takifugu ocellatus</i> (Linnaeus, 1758)</li> <li><i>Takifugu orbimaculatus</i> (Kuang, Li and Liang, 1984)</li> <li>豹紋多紀魨 <i>Takifugu pardali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 <li>網斑多紀魨 <i>Takifugu poecilonotu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 <li>紫色多紀魨 <i>Takifugu porphyreu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 <li>假睛多紀魨 <i>Takifugu pseudommus</i> (Chu, 1935)</li> <li><i>Takifugu radiatus</i> (Abe, 1947)</li> <li><i>Takifugu reticularis</i> (Tien, Cheng and Wang in Cheng et al., 1975)</li> <li>紅鰭多紀魨 <i>Takifugu rubripe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 <li><i>Takifugu snyderi</i> (Abe, 1988)</li> <li>密斑多紀魨 <i>Takifugu stictonotu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 <li>蟲紋多紀魨 <i>Takifugu vermiculari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 <li>黃鰭多紀魨 <i>Takifugu xanthopterus</i>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li></ul></li></ul></li></ul><ul><li>箱魨科 <i>Ostraciontidae</i></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ul><li>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有吃烤河魨「魚白」的鏡頭。魚白是指雄性河魨的精巢,亦名西施乳。</li></ul><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ul><li>朱振藩:〈一種魚引發文人瘋狂——蘇軾拼死吃河豚〉,台灣《歷史月刊》259期</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河豚魚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41911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8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6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930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0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50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640972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66.776 1 -total 23.45% 85.993 1 Template:Lang-en 21.86% 80.167 2 Template:Ambox 18.82% 69.020 1 Template:Expand_English 17.45% 64.012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14.40% 52.814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13.78% 50.560 1 Template:Reflist 10.89% 39.941 1 Template:Cite_journal 8.83% 32.390 2 Template:About 7.76% 28.447 1 Template:Missing_information -->
**河魨**(英語:**Pufferfish** 或 **Blowfish**,所指魚中一類,西方世界亦會借用日文稱之為 **Fugu**),常稱為**河豚**,俗稱**氣鼓魚**、**氣泡魚**、**吹肚魚**、**雞泡魚**、**青郎君**、**刺䲅**等,古稱**䰽魚**,一般泛指魨形目中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所屬的魚類。河魨普遍分佈在世界各地北緯 45 度至南緯 45 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河魨普遍具有膨脹身體的能力,能夠將大量的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使身體大小膨脹數倍,以嚇阻掠食者。同時,大多數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的河魨,分別具有劇毒河魨毒素及箱魨毒素,依品種分佈於內臟、肌肉、血液、皮膚等等不同部位,毒性並隨季節有所變化。河魨肝最毒,富含 ω-3 脂肪酸,且味道可口。1975 年日本傳奇歌舞伎演員八代目坂東三津五郎吃了四份河魨肝,中毒身亡,日本政府之後便下令禁吃河魨肝。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一度禁止市場上的河魨銷售,直到 2016 年底才有限解禁,同時在台灣河豚亦又稱**海裡豚**。 ## 命名 自古以來,河魨有多種叫法,**河豚**和**河魨**是最常用的名稱。**豚**原意為「小豕」,應以河魨的形狀得名;南北朝顧野王在《玉篇》內改用魨。現代中文中魨為魨形目魚類,所指比江河中河魨的範圍大:大部分魨類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而「豚」多指鯨下目中的小型生物,屬於哺乳動物。 因河魨在受到威脅時會鼓起身體,還能發出「咕咕」的聲音,因此中國古代稱其為**䲅**、**𩷪魚**、**黃駒**、**魺**、**嗔魚**、**鮭**。廣東海豐、潮州、汕頭一帶的閩語仍然有稱河魨為「**鮭魚**」的用法 。 因河魨體表的斑紋,中文裡又稱其為**鮐魚**,以及**鮧**、**鯸鮐**、**鯸鮧**、**鰗鮧**、**鶘夷**、**鯸䱌**等音近的稱呼。此外,還有**䰽**的稱呼。 ## 食用 中國很早就對其毒性有所見解。晉人左思《三都賦・吳都賦》便有「王鮪鯸鮐」之句,其注曰:「鯸鮐魚,狀如蝌蚪,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黃紋,性有毒。」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往往殺人,可為深戒。」《太平廣記》亦云:「鯸鮐魚文斑如虎,俗云煮之不熟,食者必死。」《嘉靖江陰縣志》在「魚之屬」中提到:「河豚,…… 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丹徒縣志》稱:「子與眼人知去之。血藏脂內,脂至肥美,有西施乳之稱,食者必不肯棄。苟治不法,則危矣。」清代名醫王士雄稱:「其肝、子與血尤毒。或云去此三物,洗之極凈,食之無害。」 河魨肉極度美味,是中國「長江三鮮」(河魨、刀魚、鰣魚)之首,長江鎮江下游產的河魨則是長江中最好的。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描寫:「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歐陽修在《六一詩話》裡說:「河豚嘗生於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魨好處。聖俞平生苦於吟詠,以閒遠古淡為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於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遂為絕唱。」另外蘇軾也寫下「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並曾說河魨味道「值那一死」。宋朝人用蔞蒿、蘆葦的幼芽與河豚合烹,據說是可以解毒。常有美食家因河豚料理不當或品種不分,造成意外中毒死亡,因而古有「拼死吃河豚 —— 勉強從事」的說法。現在河魨的研究以日本研究最深,在日本,河魨的料理均需嚴格訓練和領有牌照的廚師才能夠進行。日本已養殖出無毒河魨。養殖以中國大陸為大宗,每年都飼養和輸出大量河魨至日本等地。 ## 觀賞 河魨同時也是觀賞魚,在水族館中的觀賞用河魨一般根據體型分別稱為狗頭或是娃娃。常見的觀賞用河魨有分布於純淡水域的龍脊魨屬(_Carinotetraodon_ )的巧克力娃娃、紅斑馬娃娃、仿龍脊魨和方頭魨屬(_Colomesus_)的南美娃娃、托坎廷斯河方頭魨和魨屬(_Tetraodon_ )的皇冠狗頭、斑馬狗頭、紅木瓜狗頭和單孔魨屬(_Pao_)的毛毛狗頭、麒麟狗頭和金球魨屬(_Auriglobus_)俗稱綠娃娃或紫金娃娃,還有雖然可淡水域,但主要以汽水域為主的魨屬(_Tetraodon_ )的金娃娃、八字娃娃、黃金娃娃和方頭魨屬(_Colomesus_)的南美大娃娃等。吃小魚,小蝦,螺(水生蝸牛)。雞泡魚會把別的魚等咬盲。 ## 自衛機制 河魨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速度卻不快,是個容易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迥異於一般魚類的自衛機制。河魨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地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嚇退掠食者。棘魨科的刺河魨身上甚至帶有刺,膨脹時全身的刺便會豎起,令掠食者難以吞食。 四齒魨科的河魨更含有河魨毒素,為一種劇毒,僅需極少量便能致人於死。箱魨科河魨亦含有毒性比氰化物強烈 275 倍的箱魨毒素(Ostracitoxin)。陳藏器《本草拾遺》稱:「入口爛舌,入腹爛腸,無藥可解。」河魨的劇毒大多分佈在內臟,然而隨著種類不同,毒性分佈的位置也不同,有些種類的河魨甚至連肌肉以及皮膚都有毒,完全無法食用。而河魨的毒性也會隨著季節而有強弱的變化,例如河魨到了繁殖期,毒性往往會變強。 也有些河魨不具毒性,例如棘魨科的河魨便為無毒。而少數的四齒魨,如黑鯖河魨(克氏兔頭魨)、白鯖河魨(懷氏兔頭魨)等,通常、或僅偶爾在內臟有微弱毒性。 ## 河魨毒 河魨毒素是一種劇毒,毒性大約為氰化物的 1200 倍。對於老鼠實驗,其半數致死量濃度低至 8µg 每公斤體重。一隻河魨體內所含的毒素,估計足以殺死三十個成人。河魨毒並非獨見於河魨體內,藍圈章魚、芋螺、以及某些種類的蠑螈都含有河魨毒。河魨毒是由河魨體內共生的細菌所產生的,河魨於攝食的過程中獲得產毒所需的細菌。由於河魨本身細胞膜上鈉離子通道的結構與一般生物不同,因而對河魨毒免疫。少數魚類對河魨毒免疫,因而成為河魨的天敵,例如虎鯊、狗母等。 ## 分類 * 二齒魨科(棘魨科)_Diodontidae_ * 三齒魨科 _Triodontidae_ * 四齒魨科(真河魨科)_Tetraodontidae_ * 扁背魨屬 _Canthigaster_ * 寬吻魨屬 _Amblyrhynchotes_ * 叉鼻魨屬 _Arothron_ * 凹鼻魨屬 _Chelonodon_ * 兔頭魨屬 _Lagocephalus_ * 圓魨屬 _Sphoeroides_ * 多紀魨屬 _Takifugu_ * 鉛點多紀魨 _Takifugu alboplumbeus_ (Richardson, 1845) * _Takifugu basilevskianus_ (Basilewsky, 1855) * 雙斑東方純 _Takifugu bimaculatus_ (Richardson, 1845) * 中華多紀魨 _Takifugu chinensis_ (Abe, 1949) * _Takifugu chrysops_ (Hilgendorf, 1879) * _Takifugu coronoidus_ (Ni and Li, 1992) * _Takifugu exascurus_ (Jordan and Snyder, 1901) * 菊黃多紀魨 _Takifugu flavidus_ (Li, Wang and Wang in Cheng et al., 1975) * 星點多紀魨 _Takifugu niphobles_ (Jordan and Snyder, 1901) * 橫紋多紀魨 _Takifugu oblongus_ (Bloch, 1786) * 暗紋多紀魨 _Takifugu obscurus_ (Abe, 1949) * _Takifugu ocellatus_ (Linnaeus, 1758) * _Takifugu orbimaculatus_ (Kuang, Li and Liang, 1984) * 豹紋多紀魨 _Takifugu pardali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網斑多紀魨 _Takifugu poecilonotu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紫色多紀魨 _Takifugu porphyreu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假睛多紀魨 _Takifugu pseudommus_ (Chu, 1935) * _Takifugu radiatus_ (Abe, 1947) * _Takifugu reticularis_ (Tien, Cheng and Wang in Cheng et al., 1975) * 紅鰭多紀魨 _Takifugu rubripe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_Takifugu snyderi_ (Abe, 1988) * 密斑多紀魨 _Takifugu stictonotu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蟲紋多紀魨 _Takifugu vermiculari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黃鰭多紀魨 _Takifugu xanthopterus_ (Temminck and Schlegel, 1850) * 箱魨科 _Ostraciontidae_ * ## 文化 * 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有吃烤河魨「魚白」的鏡頭。魚白是指雄性河魨的精巢,亦名西施乳。 ## 註釋 ## 參考 * 朱振藩:〈一種魚引發文人瘋狂 —— 蘇軾拼死吃河豚〉,台灣《歷史月刊》259 期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河豚魚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12,473
2023-05-02T12:43:32Z
76,876,794
𩷪
4,916,534
<p><b>𩷶</b>(學名:<span lang="la"><i>Pangasius pangasius</i></span>),又名<b>巨鯰</b>、<b>扁加秋斯巨鯰</b>、<b>扁加秋斯鯊</b>,為條鰭魚綱鯰形目𩷶鯰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淡水魚,分布於亞洲印度及緬甸淡水、半鹹水流域,體長可達300公分,世界上最大的鯰魚之一,棲息在河口、河川下游底中層水域,以軟體動物及植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及養殖魚類。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Froese, R. &amp; Pauly, D. (eds.) (2015). <i>Pangasius pangasius</i>. <i>FishBase</i>. Version 2015-07.</li></ul><h2><span id=".E6.89.A9.E5.B1.95.E9.98.85.E8.AF.BB"></span><span id="扩展阅读">擴展閱讀</span></h2>
**𩷶**(學名:_Pangasius pangasius_),又名**巨鯰**、**扁加秋斯巨鯰**、**扁加秋斯鯊**,為條鰭魚綱鯰形目𩷶鯰科的其中一種,為熱帶淡水魚,分布於亞洲印度及緬甸淡水、半鹹水流域,體長可達 300 公分,世界上最大的鯰魚之一,棲息在河口、河川下游底中層水域,以軟體動物及植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及養殖魚類。 ##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5). _Pangasius pangasius_. _FishBase_. Version 2015-07. ## 擴展閱讀
null
1,281
2023-05-02T18:49:10Z
70,254,805
𩷶
3,128,767
<p class="mw-empty-elt"> </p> <p><b>𩷶屬</b> (學名:<span lang="la"><i>Pangasius</i></span>)為原產亞洲的𩷶鯰科一屬。 </p> <h2><span id=".E7.A7.8D"></span><span id="种">種</span></h2> <p>目前本屬共有21個種 </p> <ul><li>博氏𩷶(<i>Pangasius bocourti</i>)</li> <li>嗜貝𩷶(<i>Pangasius conchophilus</i>)</li> <li>賈巴𩷶(<i>Pangasius djambal</i>)</li> <li>長身𩷶(<i>Pangasius elongatus</i>)</li> <li>大肩𩷶(<i>Pangasius humeralis</i>)</li> <li>馬來亞𩷶(<i>Pangasius kinabatanganensis</i>)</li> <li>克氏𩷶(<i>Pangasius krempfi</i>)</li> <li>庫氏𩷶(<i>Pangasius kunyit</i>)</li> <li>拉氏𩷶(<i>Pangasius larnaudii</i>)</li> <li>石口𩷶(<i>Pangasius lithostoma</i>)</li> <li>大線𩷶(<i>Pangasius macronema</i>)</li> <li>加里曼丹𩷶(<i>Pangasius mahakamensis</i>)</li> <li>湄公河𩷶(<i>Pangasius mekongensis</i>)</li> <li>鼠眼𩷶(<i>Pangasius myanmar</i>)</li> <li>細尾𩷶(<i>Pangasius nasutus</i>)</li> <li>尼氏𩷶(<i>Pangasius nieuwenhuisii</i>)</li> <li>𩷶(<i>Pangasius pangasius</i>)</li> <li>多齒𩷶(<i>Pangasius polyuranodon</i>)</li> <li>喜溪𩷶(<i>Pangasius rheophilus</i>)</li> <li>沙巴𩷶(<i>Pangasius sabahensis</i>)</li> <li>長絲𩷶(<i>Pangasius sanitwongsei</i> )</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𩷶屬** (學名:_Pangasius_)為原產亞洲的𩷶鯰科一屬。 ## 種 目前本屬共有 21 個種 * 博氏𩷶(_Pangasius bocourti_) * 嗜貝𩷶(_Pangasius conchophilus_) * 賈巴𩷶(_Pangasius djambal_) * 長身𩷶(_Pangasius elongatus_) * 大肩𩷶(_Pangasius humeralis_) * 馬來亞𩷶(_Pangasius kinabatanganensis_) * 克氏𩷶(_Pangasius krempfi_) * 庫氏𩷶(_Pangasius kunyit_) * 拉氏𩷶(_Pangasius larnaudii_) * 石口𩷶(_Pangasius lithostoma_) * 大線𩷶(_Pangasius macronema_) * 加里曼丹𩷶(_Pangasius mahakamensis_) * 湄公河𩷶(_Pangasius mekongensis_) * 鼠眼𩷶(_Pangasius myanmar_) * 細尾𩷶(_Pangasius nasutus_) * 尼氏𩷶(_Pangasius nieuwenhuisii_) * 𩷶(_Pangasius pangasius_) * 多齒𩷶(_Pangasius polyuranodon_) * 喜溪𩷶(_Pangasius rheophilus_) * 沙巴𩷶(_Pangasius sabahensis_) * 長絲𩷶(_Pangasius sanitwongsei_ ) ## 參考資料
null
1,935
2023-05-02T18:48:59Z
71,776,607
𩷶属
566,064
<p class="mw-empty-elt"> </p> <p><b>𩷶鯰科</b>(學名:<span lang="la">Pangasiidae</span>)是條鰭魚綱鯰形目鮠總科的其中一科。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𩷶鯰科</b>下分4個現生屬,以及一個已滅絕的屬,詳列如下: </p> <h3><span id=".E8.9E.BA.F0.A9.B7.B6.E5.B1.AC.28Helicophagus.29"></span><span id="螺𩷶屬(Helicophagus)">螺𩷶屬(<i>Helicophagus</i>)</span></h3> <ul><li>小吻螺𩷶(<i>Helicophagus leptorhynchus</i>)</li> <li>螺𩷶(<i>Helicophagus typus</i>)</li> <li>湄公河螺𩷶(<i>Helicophagus waandersii</i>)</li></ul><h3><span id=".E7.84.A1.E9.BD.92.F0.A9.B7.B6.E5.B1.AC.28Pangasianodon.29"></span><span id="無齒𩷶屬(Pangasianodon)">無齒𩷶屬(<i>Pangasianodon</i>)</span></h3> <ul><li>巨無齒𩷶(<i>Pangasianodon gigas</i>)</li> <li>低眼無齒𩷶(<i>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i>)</li></ul><h3><span id=".F0.A9.B7.B6.E5.B1.AC.28Pangasius.29"></span><span id="𩷶屬(Pangasius)">𩷶屬(<i>Pangasius</i>)</span></h3> <ul><li>博氏𩷶(<i>Pangasius bocourti</i>)</li> <li>嗜貝𩷶(<i>Pangasius conchophilus</i>)</li> <li>賈巴𩷶(<i>Pangasius djambal</i>)</li> <li>長身𩷶(<i>Pangasius elongatus</i>)</li> <li>大肩𩷶(<i>Pangasius humeralis</i>)</li> <li>馬來亞𩷶(<i>Pangasius kinabatanganensis</i>)</li> <li>克氏𩷶(<i>Pangasius krempfi</i>)</li> <li>庫氏𩷶(<i>Pangasius kunyit</i>)</li> <li>拉氏𩷶(<i>Pangasius larnaudii</i>)</li> <li>石口𩷶(<i>Pangasius lithostoma</i>)</li> <li>大線𩷶(<i>Pangasius macronema</i>)</li> <li>加里曼丹𩷶(<i>Pangasius mahakamensis</i>)</li> <li>湄公河𩷶(<i>Pangasius mekongensis</i>)</li> <li>鼠眼𩷶(<i>Pangasius myanmar</i>)</li> <li>細尾𩷶(<i>Pangasius nasutus</i>)</li> <li>尼氏𩷶(<i>Pangasius nieuwenhuisii</i>)</li> <li>𩷶(<i>Pangasius pangasius</i>)</li> <li>多齒𩷶(<i>Pangasius polyuranodon</i>)</li> <li>喜溪𩷶(<i>Pangasius rheophilus</i>)</li> <li>沙巴𩷶(<i>Pangasius sabahensis</i>)</li></ul><h3><span id=".E6.93.AC.F0.A9.B7.B6.E5.B1.AC.28Pseudolais.29"></span><span id="擬𩷶屬(Pseudolais)">擬𩷶屬(<i>Pseudolais</i>)</span></h3> <ul><li>短鬚擬𩷶(<i>Pseudolais micronemus</i>)</li> <li>側帶擬𩷶(<i>Pseudolais pleurotaenia</i>)</li></ul><h3><span id=".E2.80.A0.E9.B2.B8.F0.A9.B7.B6.E5.B1.9E_Cetopangasius"></span><span id="†鲸𩷶属_Cetopangasius">†鯨𩷶屬 <i>Cetopangasius</i></span></h3> <ul><li>†鬃鰓鯨𩷶 <i>Cetopangasius chaetobranchus</i></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𩷶鯰科**(學名:Pangasiidae)是條鰭魚綱鯰形目鮠總科的其中一科。 ## 分類 **𩷶鯰科**下分 4 個現生屬,以及一個已滅絕的屬,詳列如下: ### 螺𩷶屬 (_Helicophagus_) * 小吻螺𩷶(_Helicophagus leptorhynchus_) * 螺𩷶(_Helicophagus typus_) * 湄公河螺𩷶(_Helicophagus waandersii_) ### 無齒𩷶屬 (_Pangasianodon_) * 巨無齒𩷶(_Pangasianodon gigas_) * 低眼無齒𩷶(_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_) ### 𩷶屬 (_Pangasius_) * 博氏𩷶(_Pangasius bocourti_) * 嗜貝𩷶(_Pangasius conchophilus_) * 賈巴𩷶(_Pangasius djambal_) * 長身𩷶(_Pangasius elongatus_) * 大肩𩷶(_Pangasius humeralis_) * 馬來亞𩷶(_Pangasius kinabatanganensis_) * 克氏𩷶(_Pangasius krempfi_) * 庫氏𩷶(_Pangasius kunyit_) * 拉氏𩷶(_Pangasius larnaudii_) * 石口𩷶(_Pangasius lithostoma_) * 大線𩷶(_Pangasius macronema_) * 加里曼丹𩷶(_Pangasius mahakamensis_) * 湄公河𩷶(_Pangasius mekongensis_) * 鼠眼𩷶(_Pangasius myanmar_) * 細尾𩷶(_Pangasius nasutus_) * 尼氏𩷶(_Pangasius nieuwenhuisii_) * 𩷶(_Pangasius pangasius_) * 多齒𩷶(_Pangasius polyuranodon_) * 喜溪𩷶(_Pangasius rheophilus_) * 沙巴𩷶(_Pangasius sabahensis_) ### 擬𩷶屬 (_Pseudolais_) * 短鬚擬𩷶(_Pseudolais micronemus_) * 側帶擬𩷶(_Pseudolais pleurotaenia_) ### †鯨𩷶屬 _Cetopangasius_ * †鬃鰓鯨𩷶 _Cetopangasius chaetobranchus_ ## 外部連結
null
2,110
2023-05-02T18:48:34Z
72,871,000
𩷶科
566,064
<p class="mw-empty-elt"> </p> <p><b>𩷶鯰科</b>(學名:<span lang="la">Pangasiidae</span>)是條鰭魚綱鯰形目鮠總科的其中一科。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𩷶鯰科</b>下分4個現生屬,以及一個已滅絕的屬,詳列如下: </p> <h3><span id=".E8.9E.BA.F0.A9.B7.B6.E5.B1.AC.28Helicophagus.29"></span><span id="螺𩷶屬(Helicophagus)">螺𩷶屬(<i>Helicophagus</i>)</span></h3> <ul><li>小吻螺𩷶(<i>Helicophagus leptorhynchus</i>)</li> <li>螺𩷶(<i>Helicophagus typus</i>)</li> <li>湄公河螺𩷶(<i>Helicophagus waandersii</i>)</li></ul><h3><span id=".E7.84.A1.E9.BD.92.F0.A9.B7.B6.E5.B1.AC.28Pangasianodon.29"></span><span id="無齒𩷶屬(Pangasianodon)">無齒𩷶屬(<i>Pangasianodon</i>)</span></h3> <ul><li>巨無齒𩷶(<i>Pangasianodon gigas</i>)</li> <li>低眼無齒𩷶(<i>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i>)</li></ul><h3><span id=".F0.A9.B7.B6.E5.B1.AC.28Pangasius.29"></span><span id="𩷶屬(Pangasius)">𩷶屬(<i>Pangasius</i>)</span></h3> <ul><li>博氏𩷶(<i>Pangasius bocourti</i>)</li> <li>嗜貝𩷶(<i>Pangasius conchophilus</i>)</li> <li>賈巴𩷶(<i>Pangasius djambal</i>)</li> <li>長身𩷶(<i>Pangasius elongatus</i>)</li> <li>大肩𩷶(<i>Pangasius humeralis</i>)</li> <li>馬來亞𩷶(<i>Pangasius kinabatanganensis</i>)</li> <li>克氏𩷶(<i>Pangasius krempfi</i>)</li> <li>庫氏𩷶(<i>Pangasius kunyit</i>)</li> <li>拉氏𩷶(<i>Pangasius larnaudii</i>)</li> <li>石口𩷶(<i>Pangasius lithostoma</i>)</li> <li>大線𩷶(<i>Pangasius macronema</i>)</li> <li>加里曼丹𩷶(<i>Pangasius mahakamensis</i>)</li> <li>湄公河𩷶(<i>Pangasius mekongensis</i>)</li> <li>鼠眼𩷶(<i>Pangasius myanmar</i>)</li> <li>細尾𩷶(<i>Pangasius nasutus</i>)</li> <li>尼氏𩷶(<i>Pangasius nieuwenhuisii</i>)</li> <li>𩷶(<i>Pangasius pangasius</i>)</li> <li>多齒𩷶(<i>Pangasius polyuranodon</i>)</li> <li>喜溪𩷶(<i>Pangasius rheophilus</i>)</li> <li>沙巴𩷶(<i>Pangasius sabahensis</i>)</li></ul><h3><span id=".E6.93.AC.F0.A9.B7.B6.E5.B1.AC.28Pseudolais.29"></span><span id="擬𩷶屬(Pseudolais)">擬𩷶屬(<i>Pseudolais</i>)</span></h3> <ul><li>短鬚擬𩷶(<i>Pseudolais micronemus</i>)</li> <li>側帶擬𩷶(<i>Pseudolais pleurotaenia</i>)</li></ul><h3><span id=".E2.80.A0.E9.B2.B8.F0.A9.B7.B6.E5.B1.9E_Cetopangasius"></span><span id="†鲸𩷶属_Cetopangasius">†鯨𩷶屬 <i>Cetopangasius</i></span></h3> <ul><li>†鬃鰓鯨𩷶 <i>Cetopangasius chaetobranchus</i></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𩷶鯰科**(學名:Pangasiidae)是條鰭魚綱鯰形目鮠總科的其中一科。 ## 分類 **𩷶鯰科**下分 4 個現生屬,以及一個已滅絕的屬,詳列如下: ### 螺𩷶屬 (_Helicophagus_) * 小吻螺𩷶(_Helicophagus leptorhynchus_) * 螺𩷶(_Helicophagus typus_) * 湄公河螺𩷶(_Helicophagus waandersii_) ### 無齒𩷶屬 (_Pangasianodon_) * 巨無齒𩷶(_Pangasianodon gigas_) * 低眼無齒𩷶(_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_) ### 𩷶屬 (_Pangasius_) * 博氏𩷶(_Pangasius bocourti_) * 嗜貝𩷶(_Pangasius conchophilus_) * 賈巴𩷶(_Pangasius djambal_) * 長身𩷶(_Pangasius elongatus_) * 大肩𩷶(_Pangasius humeralis_) * 馬來亞𩷶(_Pangasius kinabatanganensis_) * 克氏𩷶(_Pangasius krempfi_) * 庫氏𩷶(_Pangasius kunyit_) * 拉氏𩷶(_Pangasius larnaudii_) * 石口𩷶(_Pangasius lithostoma_) * 大線𩷶(_Pangasius macronema_) * 加里曼丹𩷶(_Pangasius mahakamensis_) * 湄公河𩷶(_Pangasius mekongensis_) * 鼠眼𩷶(_Pangasius myanmar_) * 細尾𩷶(_Pangasius nasutus_) * 尼氏𩷶(_Pangasius nieuwenhuisii_) * 𩷶(_Pangasius pangasius_) * 多齒𩷶(_Pangasius polyuranodon_) * 喜溪𩷶(_Pangasius rheophilus_) * 沙巴𩷶(_Pangasius sabahensis_) ### 擬𩷶屬 (_Pseudolais_) * 短鬚擬𩷶(_Pseudolais micronemus_) * 側帶擬𩷶(_Pseudolais pleurotaenia_) ### †鯨𩷶屬 _Cetopangasius_ * †鬃鰓鯨𩷶 _Cetopangasius chaetobranchus_ ## 外部連結
null
2,110
2023-05-02T18:48:34Z
72,871,000
𩷶鯰科
278,843
<p><b>魚露</b>,又名<b>魚醬</b>、<b>魚醬油</b>、<b>魚水</b><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奇」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𩸞</span>油</b>、<b>膎(鮭)汁</b>、<b>臊湯</b>、<b>蝦油</b>,是閩菜、潮州菜、與東南亞菜餚中常用的調味料之一,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蝦油原產自福建和廣東潮汕等地,由早期僑民傳到越南以及其他東亞國家,如今21世紀歐洲也有逐漸流行。現在除福建、潮汕、越南外,其他中南半島國家亦有生產,特別是泰國產量最高,但以越南富國魚露最為出名。 </p><p>魚露聞起來有刺鼻酸臭味,當佐料食用則鮮美提味。 </p> <h2><span id=".E8.A3.BD.E6.B3.95"></span><span id="製法">製法</span></h2> <p>福建傳統製作蝦油選取的原料為小魚蝦。如福建沿海的絨紋線鱗魨(三角魚、鹿角魚)是主要原料之一;而用於製作蝦油的小蝦出產很有季節性,尤以每年春節前後的產品最佳。其製法為將魚蝦放置於缸口較寬、肚大底小的陶瓷缸中,經日曬夜露兩天後,開始撒鹽攪動,早晚各一次。攪動並醃漬的過程約需1個月左右。整個醃漬過程中的用鹽量為原料量的16- 20%。接著便是蝦油的曝曬發酵過程,主要是依靠陽光的曝曬,同時早晚攪動,使缸內成為黑褐色的醬液。當缸中液面上層出現一層清油時,便開始熬煉蝦油了。用勺子撇起缸中澄清汁液放入鍋內燒煮,撇出鍋中浮起的泡沫。待鍋中燒沸後,用中火熱煉20-30分鐘。然後離火冷卻,取鍋中澄清汁液經過濾後去除懸浮物,最後裝入乾淨的容器中即可。蝦油的品質一般以色澤暗紅、透明、無雜質、香味濃、口味鮮美為上品。 </p><p>魚露是用海水魚加入食鹽發酵,在各種微生物繁殖時分泌的各種酶的作用下,釀造出來的一種液體。 </p><p>魚露是將魚裝進魚筐,去魚鱗,除內臟,洗淨,裝入專門用來製造魚露的大木桶內,放入適量海鹽,在木桶的下部放置一根小管導入另一空桶內,三五天後,將原空桶中的魚汁倒入魚桶中,待其流滿後再倒回去,如此反覆多次,最後流出的魚汁便是魚露原汁。將魚露原汁裝入大桶或大甕中,放在炎熱的日光下暴曬20天左右就成魚露。魚露的整個製造過程,共需五六個月之久。將魚露置於陰涼乾燥處,妥善保存,長年不壞。 </p><p>在越南,當地人會用產於沿岸的鯷科物種來製造魚露。 </p><p>臺灣的魚露製作方式,經過改良後是以新鮮的魚放入含有醃製魚露所需之菌種的乾淨岩鹽,因為沒有其他的腐壞因素,製造出來的魚露沒有腥味而且更香醇,這樣的單一菌種控管發酵出來的魚露,才能減少腥味,因此深受許多人喜愛。這種製造方式由臺灣水產研究所研發,並輔導生產,所以現今只發現在臺灣北部有製造。 </p> <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p>蝦油的生產和使用在福州相當普遍,福州人常形容福州口音「一口蝦油味」。臺灣有許多餐廳廚房中的廚師,常選用蝦油為重要的調味料之一,並常被使用於高湯唯一的調味料。蝦油也是膠遼官話地區的傳統調味品,深受膠東和遼東人民的喜愛。 </p><p>魚露最常用於福建、廣東潮汕地區、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新加坡和越南的烹飪,甚至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 的沿海居民及台灣原住民多數會自製魚露食用,歐洲及北歐在近年來也逐漸風行,在歐洲的超市即可發現北歐生產的魚露及亞洲的魚露販賣著,其用途範圍包括海鮮、沙拉以及其他菜餚的烹煮。由於其本身帶鹹味及天然甘甜味,所以可以取代食鹽和味精甚至豉油和蠔油的使用。其鹹鮮適用於增鮮。魚露亦可作為沾料作額外調味之用,例如食用煎蠔餅、白斬雞時。 </p> <h2><span id=".E5.81.A5.E5.BA.B7.E9.A3.8E.E9.99.A9"></span><span id="健康风险">健康風險</span></h2> <p>魚露、蝦油都是利用魚蝦屍體發酵而成的調味劑,屬於容易引發癌症的發酵食品。中國中山大學及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的學者均指出,中國福州地區的胃癌及食道癌病發率偏高,與當地居民長期使用魚露作為調味料有關,魚露使用臭魚爛蝦發酵製成,並且含有大量致癌的亞硝酸鹽。同樣大量使用魚露作為調味料的東南亞地區,也有食道癌罹患率偏高情況。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水蘸汁</li> <li>辣醬油</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16105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97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3175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02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7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884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88096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46.415 1 -total 63.98% 413.570 2 Template:Navbox 47.17% 304.903 1 Template:调味品 43.10% 278.590 132 Template:Le 28.28% 182.801 1 Template:Reflist 17.68% 114.303 1 Template:泰國飲食 16.56% 107.047 1 Template:Lang-vi 14.99% 96.923 47 Template:Link-en 6.55% 42.352 2 Template:Cite_book 3.60% 23.252 1 Template:CJK-New-Char -->
**魚露**,又名**魚醬**、**魚醬油**、**魚水** **、𩸞油**、**膎(鮭)汁**、**臊湯**、**蝦油**,是閩菜、潮州菜、與東南亞菜餚中常用的調味料之一,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汁液,色澤呈琥珀色,味道帶有鹹味和鮮味。蝦油原產自福建和廣東潮汕等地,由早期僑民傳到越南以及其他東亞國家,如今 21 世紀歐洲也有逐漸流行。現在除福建、潮汕、越南外,其他中南半島國家亦有生產,特別是泰國產量最高,但以越南富國魚露最為出名。 魚露聞起來有刺鼻酸臭味,當佐料食用則鮮美提味。 ## 製法 福建傳統製作蝦油選取的原料為小魚蝦。如福建沿海的絨紋線鱗魨(三角魚、鹿角魚)是主要原料之一;而用於製作蝦油的小蝦出產很有季節性,尤以每年春節前後的產品最佳。其製法為將魚蝦放置於缸口較寬、肚大底小的陶瓷缸中,經日曬夜露兩天後,開始撒鹽攪動,早晚各一次。攪動並醃漬的過程約需 1 個月左右。整個醃漬過程中的用鹽量為原料量的 16- 20%。接著便是蝦油的曝曬發酵過程,主要是依靠陽光的曝曬,同時早晚攪動,使缸內成為黑褐色的醬液。當缸中液面上層出現一層清油時,便開始熬煉蝦油了。用勺子撇起缸中澄清汁液放入鍋內燒煮,撇出鍋中浮起的泡沫。待鍋中燒沸後,用中火熱煉 20-30 分鐘。然後離火冷卻,取鍋中澄清汁液經過濾後去除懸浮物,最後裝入乾淨的容器中即可。蝦油的品質一般以色澤暗紅、透明、無雜質、香味濃、口味鮮美為上品。 魚露是用海水魚加入食鹽發酵,在各種微生物繁殖時分泌的各種酶的作用下,釀造出來的一種液體。 魚露是將魚裝進魚筐,去魚鱗,除內臟,洗淨,裝入專門用來製造魚露的大木桶內,放入適量海鹽,在木桶的下部放置一根小管導入另一空桶內,三五天後,將原空桶中的魚汁倒入魚桶中,待其流滿後再倒回去,如此反覆多次,最後流出的魚汁便是魚露原汁。將魚露原汁裝入大桶或大甕中,放在炎熱的日光下暴曬 20 天左右就成魚露。魚露的整個製造過程,共需五六個月之久。將魚露置於陰涼乾燥處,妥善保存,長年不壞。 在越南,當地人會用產於沿岸的鯷科物種來製造魚露。 臺灣的魚露製作方式,經過改良後是以新鮮的魚放入含有醃製魚露所需之菌種的乾淨岩鹽,因為沒有其他的腐壞因素,製造出來的魚露沒有腥味而且更香醇,這樣的單一菌種控管發酵出來的魚露,才能減少腥味,因此深受許多人喜愛。這種製造方式由臺灣水產研究所研發,並輔導生產,所以現今只發現在臺灣北部有製造。 ## 用途 蝦油的生產和使用在福州相當普遍,福州人常形容福州口音「一口蝦油味」。臺灣有許多餐廳廚房中的廚師,常選用蝦油為重要的調味料之一,並常被使用於高湯唯一的調味料。蝦油也是膠遼官話地區的傳統調味品,深受膠東和遼東人民的喜愛。 魚露最常用於福建、廣東潮汕地區、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新加坡和越南的烹飪,甚至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 的沿海居民及台灣原住民多數會自製魚露食用,歐洲及北歐在近年來也逐漸風行,在歐洲的超市即可發現北歐生產的魚露及亞洲的魚露販賣著,其用途範圍包括海鮮、沙拉以及其他菜餚的烹煮。由於其本身帶鹹味及天然甘甜味,所以可以取代食鹽和味精甚至豉油和蠔油的使用。其鹹鮮適用於增鮮。魚露亦可作為沾料作額外調味之用,例如食用煎蠔餅、白斬雞時。 ## 健康風險 魚露、蝦油都是利用魚蝦屍體發酵而成的調味劑,屬於容易引發癌症的發酵食品。中國中山大學及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的學者均指出,中國福州地區的胃癌及食道癌病發率偏高,與當地居民長期使用魚露作為調味料有關,魚露使用臭魚爛蝦發酵製成,並且含有大量致癌的亞硝酸鹽。同樣大量使用魚露作為調味料的東南亞地區,也有食道癌罹患率偏高情況。 ## 參見 * 水蘸汁 * 辣醬油 ## 參考資料
null
8,070
2023-05-03T09:51:36Z
76,400,482
𩸞油
4,049,222
<p><b>遠東多線魚</b>(學名:<span lang="la"><i>Pleurogrammus azonus</i></span>),日本稱之為<b>𩸽(ホッケ)</b>,為條鰭魚綱鮋形目六線魚亞目六線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至黃海海域,棲息深度0-240公尺,體長可達62公分,稚魚成群在表面水層,成魚為底棲性,為高經濟價值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Froese, R. &amp; Pauly, D. (eds.) (2014). <i>Pleurogrammus azonus</i>. <i>FishBase</i>. Version 2014-07.</li></ul>
**遠東多線魚**(學名:_Pleurogrammus azonus_),日本稱之為**𩸽(ホッケ)** ,為條鰭魚綱鮋形目六線魚亞目六線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至黃海海域,棲息深度 0-240 公尺,體長可達 62 公分,稚魚成群在表面水層,成魚為底棲性,為高經濟價值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 ##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4). _Pleurogrammus azonus_. _FishBase_. Version 2014-07.
null
950
2023-05-02T18:49:08Z
75,559,369
𩸽
4,049,222
<p><b>遠東多線魚</b>(學名:<span lang="la"><i>Pleurogrammus azonus</i></span>),日本稱之為<b>𩸽(ホッケ)</b>,為條鰭魚綱鮋形目六線魚亞目六線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至黃海海域,棲息深度0-240公尺,體長可達62公分,稚魚成群在表面水層,成魚為底棲性,為高經濟價值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Froese, R. &amp; Pauly, D. (eds.) (2014). <i>Pleurogrammus azonus</i>. <i>FishBase</i>. Version 2014-07.</li></ul>
**遠東多線魚**(學名:_Pleurogrammus azonus_),日本稱之為**𩸽(ホッケ)** ,為條鰭魚綱鮋形目六線魚亞目六線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至黃海海域,棲息深度 0-240 公尺,體長可達 62 公分,稚魚成群在表面水層,成魚為底棲性,為高經濟價值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 ##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4). _Pleurogrammus azonus_. _FishBase_. Version 2014-07.
null
950
2023-05-02T18:49:08Z
75,559,369
𩸽魚
5,138,856
<p><b>𩹄州</b>是唐代嶺南道邕州都督府所屬的一個蠻州,其轄地在今廣西省、越南邊境一帶地方,是唐代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05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07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50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8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0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8670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4.400 1 -total 65.55% 29.102 1 Template:唐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59.25% 26.307 1 Template:Asbox 8.29% 3.683 1 Template:Reflist -->
**𩹄州**是唐代嶺南道邕州都督府所屬的一個蠻州,其轄地在今廣西省、越南邊境一帶地方,是唐代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 ## 註釋
null
1,113
2022-07-19T07:02:53Z
38,042,830
𩹄州
5,413,720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b>,是新北市坪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部偏西北,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下游地區,大部分位於左岸,僅少部分位於右岸。就行政區而言,其範圍大致為粗窟里北勢溪以南東北端、大林里北部𩻸魚堀溪以西部分、坪林里西南端北勢溪以南部分、水德里西北端一小部分。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清治末期,𩻸魚堀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𩻸魚堀庄」,隸屬於文山堡。該庄北與灣潭庄、坪林尾庄為鄰,東與水聳淒坑庄、九芎林庄為鄰,南邊及西邊為蕃地。 </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深坑廳,編入第十一區。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4月,第十一區的全部街庄及第十二區的九芎林庄部分合併為「坪林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𩻸魚堀」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文山郡坪林庄,大字下有「𩻸魚堀」、「仁里坂」小字名。 </p><p>戰後坪林庄改制為坪林鄉,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2010年(民國99年)12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坪林鄉改制為坪林區,村改制為里。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省道台9線經過𩻸魚堀地區東北端,屬於「北宜公路」的一部分,由此往南轉東南可前往礁溪、宜蘭、羅東等地,往北可前往坪林市區、新店、台北等地。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5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9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23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6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926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4.827 1 -total 55.07% 63.234 1 Template:NoteTA 17.96% 20.622 1 Template:文山郡 15.12% 17.364 1 Template:Navbox 12.11% 13.902 1 Template:CJK-New-Char 8.99% 10.325 1 Template:Hatnote 8.39% 9.638 2 Template:僻字 5.49% 6.308 2 Template:Lan 2.56% 2.934 1 Template:Reflist 1.86% 2.133 60 Template:.w -->
**𩻸魚堀**,是新北市坪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部偏西北,即𩻸魚堀溪下游地區,大部分位於左岸,僅少部分位於右岸。就行政區而言,其範圍大致為粗窟里北勢溪以南東北端、大林里北部𩻸魚堀溪以西部分、坪林里西南端北勢溪以南部分、水德里西北端一小部分。 ##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𩻸魚堀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𩻸魚堀庄」,隸屬於文山堡。該庄北與灣潭庄、坪林尾庄為鄰,東與水聳淒坑庄、九芎林庄為鄰,南邊及西邊為蕃地。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該庄隸屬於深坑廳,編入第十一區。1903 年(明治三十六年)4 月,第十一區的全部街庄及第十二區的九芎林庄部分合併為「坪林區」。1920 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𩻸魚堀」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文山郡坪林庄,大字下有「𩻸魚堀」、「仁里坂」小字名。 戰後坪林庄改制為坪林鄉,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2010 年(民國 99 年)12 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坪林鄉改制為坪林區,村改制為里。 ## 交通 省道台 9 線經過𩻸魚堀地區東北端,屬於「北宜公路」的一部分,由此往南轉東南可前往礁溪、宜蘭、羅東等地,往北可前往坪林市區、新店、台北等地。 ## 參考文獻
null
1,986
2023-04-08T14:02:10Z
67,998,773
𩻸魚堀
5,413,720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b>,是新北市坪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部偏西北,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下游地區,大部分位於左岸,僅少部分位於右岸。就行政區而言,其範圍大致為粗窟里北勢溪以南東北端、大林里北部𩻸魚堀溪以西部分、坪林里西南端北勢溪以南部分、水德里西北端一小部分。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清治末期,𩻸魚堀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𩻸魚堀庄」,隸屬於文山堡。該庄北與灣潭庄、坪林尾庄為鄰,東與水聳淒坑庄、九芎林庄為鄰,南邊及西邊為蕃地。 </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深坑廳,編入第十一區。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4月,第十一區的全部街庄及第十二區的九芎林庄部分合併為「坪林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𩻸魚堀」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文山郡坪林庄,大字下有「𩻸魚堀」、「仁里坂」小字名。 </p><p>戰後坪林庄改制為坪林鄉,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2010年(民國99年)12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坪林鄉改制為坪林區,村改制為里。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省道台9線經過𩻸魚堀地區東北端,屬於「北宜公路」的一部分,由此往南轉東南可前往礁溪、宜蘭、羅東等地,往北可前往坪林市區、新店、台北等地。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5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9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23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3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6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926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4.827 1 -total 55.07% 63.234 1 Template:NoteTA 17.96% 20.622 1 Template:文山郡 15.12% 17.364 1 Template:Navbox 12.11% 13.902 1 Template:CJK-New-Char 8.99% 10.325 1 Template:Hatnote 8.39% 9.638 2 Template:僻字 5.49% 6.308 2 Template:Lan 2.56% 2.934 1 Template:Reflist 1.86% 2.133 60 Template:.w -->
**𩻸魚堀**,是新北市坪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部偏西北,即𩻸魚堀溪下游地區,大部分位於左岸,僅少部分位於右岸。就行政區而言,其範圍大致為粗窟里北勢溪以南東北端、大林里北部𩻸魚堀溪以西部分、坪林里西南端北勢溪以南部分、水德里西北端一小部分。 ##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𩻸魚堀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𩻸魚堀庄」,隸屬於文山堡。該庄北與灣潭庄、坪林尾庄為鄰,東與水聳淒坑庄、九芎林庄為鄰,南邊及西邊為蕃地。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該庄隸屬於深坑廳,編入第十一區。1903 年(明治三十六年)4 月,第十一區的全部街庄及第十二區的九芎林庄部分合併為「坪林區」。1920 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𩻸魚堀」大字,隸屬於臺北州文山郡坪林庄,大字下有「𩻸魚堀」、「仁里坂」小字名。 戰後坪林庄改制為坪林鄉,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2010 年(民國 99 年)12 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坪林鄉改制為坪林區,村改制為里。 ## 交通 省道台 9 線經過𩻸魚堀地區東北端,屬於「北宜公路」的一部分,由此往南轉東南可前往礁溪、宜蘭、羅東等地,往北可前往坪林市區、新店、台北等地。 ## 參考文獻
null
1,986
2023-04-08T14:02:10Z
67,998,773
𩻸魚堀庄
703,140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r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rb><rp>(</rp><rt>ㄉㄞˋ</rt><rp>)</rp></ruby>魚<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堀</rb><rp>(</rp><rt>ㄎㄨ</rt><rp>)</rp></ruby>溪</b>,位於台灣北部,屬淡水河水系,是北勢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坪林區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位於海拔1,044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至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與東南方流來之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溪會合後,始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續北流經鶯子瀨、九芎林,於嶺腳坑注入北勢溪。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流域為臺北盆地通往蘭陽平原的傳統捷徑,著名的北宜公路 (省道台9線當中一段) 即通過此處。 </p> <h2><span id=".F0.A9.BB.B8.E9.AD.9A.E5.A0.80.E6.BA.AA.E4.B8.BB.E8.A6.81.E6.94.AF.E6.B5.81"></span><span id="𩻸魚堀溪主要支流"><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主要支流</span></h2> <ul><li><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b> <ul><li>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溪 <ul><li>碧湖溪</li> <li>四堵溪</li></ul></li> <li><b>姑婆寮溪</b></li></ul></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北勢溪</li> <li>新店溪</li> <li>淡水河</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1900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0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297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7910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3.434 1 -total 44.63% 95.265 2 Template:Infobox 44.24% 94.424 1 Template:Infobox_river 34.75% 74.159 8 Template:Navbox 21.42% 45.727 1 Template:淡水河 17.26% 36.844 5 Template:Infobox_river/source 15.32% 32.691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2.55% 26.789 1 Template:Convert 10.74% 22.922 1 Template:CJK-New-Char 10.31% 21.996 16 Template:僻字 -->
**𩻸(ㄉㄞˋ)魚堀(ㄎㄨ)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淡水河水系,是北勢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坪林區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位於海拔 1,044 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至石𥕢,與東南方流來之石𥕢溪會合後,始稱𩻸魚堀溪,續北流經鶯子瀨、九芎林,於嶺腳坑注入北勢溪。 𩻸魚堀溪流域為臺北盆地通往蘭陽平原的傳統捷徑,著名的北宜公路 (省道台 9 線當中一段) 即通過此處。 ## 𩻸魚堀溪主要支流 * **𩻸魚堀溪** * 石𥕢溪 * 碧湖溪 * 四堵溪 * **姑婆寮溪** ## 相關條目 * 北勢溪 * 新店溪 * 淡水河 ## 參考資料
null
1,739
2023-04-26T00:32:05Z
65,835,349
𩻸魚堀溪
703,140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r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rb><rp>(</rp><rt>ㄉㄞˋ</rt><rp>)</rp></ruby>魚<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堀</rb><rp>(</rp><rt>ㄎㄨ</rt><rp>)</rp></ruby>溪</b>,位於台灣北部,屬淡水河水系,是北勢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坪林區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位於海拔1,044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至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與東南方流來之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溪會合後,始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續北流經鶯子瀨、九芎林,於嶺腳坑注入北勢溪。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流域為臺北盆地通往蘭陽平原的傳統捷徑,著名的北宜公路 (省道台9線當中一段) 即通過此處。 </p> <h2><span id=".F0.A9.BB.B8.E9.AD.9A.E5.A0.80.E6.BA.AA.E4.B8.BB.E8.A6.81.E6.94.AF.E6.B5.81"></span><span id="𩻸魚堀溪主要支流"><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主要支流</span></h2> <ul><li><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逮」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𩻸</span>魚堀溪</b> <ul><li>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曹」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𥕢</span>溪 <ul><li>碧湖溪</li> <li>四堵溪</li></ul></li> <li><b>姑婆寮溪</b></li></ul></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北勢溪</li> <li>新店溪</li> <li>淡水河</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1900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3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0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297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7910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3.434 1 -total 44.63% 95.265 2 Template:Infobox 44.24% 94.424 1 Template:Infobox_river 34.75% 74.159 8 Template:Navbox 21.42% 45.727 1 Template:淡水河 17.26% 36.844 5 Template:Infobox_river/source 15.32% 32.691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2.55% 26.789 1 Template:Convert 10.74% 22.922 1 Template:CJK-New-Char 10.31% 21.996 16 Template:僻字 -->
**𩻸(ㄉㄞˋ)魚堀(ㄎㄨ)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淡水河水系,是北勢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坪林區中部及東南部。其源流為姑婆寮溪,發源位於海拔 1,044 公尺的鳥口尖山,向東北流至石𥕢,與東南方流來之石𥕢溪會合後,始稱𩻸魚堀溪,續北流經鶯子瀨、九芎林,於嶺腳坑注入北勢溪。 𩻸魚堀溪流域為臺北盆地通往蘭陽平原的傳統捷徑,著名的北宜公路 (省道台 9 線當中一段) 即通過此處。 ## 𩻸魚堀溪主要支流 * **𩻸魚堀溪** * 石𥕢溪 * 碧湖溪 * 四堵溪 * **姑婆寮溪** ## 相關條目 * 北勢溪 * 新店溪 * 淡水河 ## 參考資料
null
1,739
2023-04-26T00:32:05Z
65,835,349
𩻸鱼堀溪
545,638
<p class="mw-empty-elt"> </p> <p><b>鮟鱇魚目</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學名:<span lang="la">Lophiiformes</span>)俗稱<b>鮟鱇</b>、<b>安康魚</b>,又名<b>琵琶魚</b>、<b>結巴魚</b>、<b>燈籠魚</b>,是硬骨魚,於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佈,如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p> <h2><span id=".E7.89.B9.E5.BE.81"></span><span id="特征">特徵</span></h2> <p>鮟鱇魚體型大小差異很大,多為潛伏海底的肉食性魚類。 眼睛幾乎無用武之地,不善游泳,多靠腹鰭爬行。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基本上,被咬中的獵物絕不可能逃走;而且擁有彈性的胃,因此某些種類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魚類。身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特別之處是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內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其英文名Anglerfish也來自於此。 「鮟鱇」中文名可能來自日文音譯。</p> <h2><span id=".E4.B9.A0.E6.80.A7"></span><span id="习性">習性</span></h2> <p>生活於3至3600公尺深的水域。不是所有品種都是住在深海,也有生活在珊瑚礁的。生活在珊瑚礁的種類,因為體型與色彩(特別是雌性)、行為等特殊,一般都作為觀賞魚,例如下屬的躄魚科、臂鉤躄魚科等。 </p><p>由於鮟鱇魚多處於深海,科學家至近年才對其生活習性有所研究。剛開始捕捉的時候,發現收集的所有的魚隻都是雌性,後來才知道,雄性鮟鱇魚的消化組織在成年之後會失去功能,因而必須寄生在雌性鮟鱇魚的下方。雌性鮟鱇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深海的雄性,雄性會隨氣味找尋雌鮟鱇,並咬住雌鮟鱇的下方,兩條魚的組織血管會逐漸相通,體型嬌小的公魚就靠著母魚的營養過活,而且公魚的身體器官,除了精巢之外會逐漸消失,變成雌魚身上的一個肉突。基本上公魚可以視為雌魚身上的生殖器,這也是公魚唯一的作用,科學家認為這是深海個體間過於難以接觸所導致。另外,一隻雌鮟鱇魚是可以讓數隻雄鮟鱇魚寄生其上。 </p> <h2><span id=".E9.A3.9F.E7.94.A8.E9.AE.9F.E9.B1.87.E9.AD.9A"></span><span id="食用鮟鱇魚">食用鮟鱇魚</span></h2> <p>在日本關東,鮟鱇魚被喻為人間極品,有所謂「西有河豚、東有鮟鱇」之稱。鮟鱇魚肉質緊綿密如同龍蝦般,結實不鬆散,纖維彈性十足,鮮美更勝一般魚肉,膠原蛋白十分豐富,因此亦被稱為「窮人的龍蝦」,甚至專門有以鮟鱇魚命名的鮟鱇魚舞。部分的日本人喜愛吃鮟鱇魚火鍋,尤其是在冬天。除了火鍋,還會以鮟鱇魚肝做壽司,而且鮟鱇魚肝更有「海底鵝肝」之稱,據稱有清熱解毒的美膚功能,一般食用方法為蒸或者是刺身。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等地鮟鱇魚也被作為食用魚類。 </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h3><span id=".E5.86.85.E9.83.A8.E5.88.86.E7.B1.BB"></span><span id="内部分类">內部分類</span></h3> <p>本目大致上有18個科,可歸類為5個亞目: </p> <ul><li>鮟鱇亞目 Lophoiodei <ul><li>鮟鱇科 Lophiidae</li></ul></li> <li>躄魚亞目 Antennarioidei <ul><li>躄魚科 Antennariidae</li> <li>四臂躄魚科Tetrabrachiidae<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li> <li>臂鉤躄魚科 Brachionichthyidae</li> <li>鱇躄魚科 Lophichthyidae<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li></ul></li> <li>單棘躄魚亞目 Chaunacoidei <ul><li>單棘躄魚科 Chaunacidae</li></ul></li> <li>棘茄魚亞目 Ogcocephalioidei <ul><li>棘茄魚科 Ogcocephalidae</li></ul></li> <li>角鮟鱇亞目 Ceratioidei <ul><li>刺鮟鱇科 Centrophrynidae</li> <li>角鮟鱇科 Ceratiidae</li> <li>鞭冠鮟鱇科 Himantolophidae</li> <li>雙角鮟鱇科 Diceratiidae</li> <li>黑角鮟鱇科 Melanocetidae</li> <li>奇鮟鱇科 Thaumatichthyidae</li> <li>夢角鮟鱇科 Oneirodidae</li> <li>長鰭鮟鱇科 Caulophrynidae</li> <li>新角鮟鱇科 Neoceratiidae</li> <li>巨棘角鮟鱇科 Gigantactinidae</li> <li>鬚角鮟鱇科 Linophrynidae</li></ul></li></ul><h3><span id=".E7.A7.8D.E7.B3.BB.E5.8F.91.E7.94.9F.E5.AD.A6"></span><span id="种系发生学">種系發生學</span></h3> <p>本目已知是魨形目的姐妹群,在真鱸形系的演化位置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琵琶魚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Lophiiform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36 Cached time: 2023050505520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4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8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0385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81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116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1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30893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94.936 1 -total 54.96% 491.894 35 Template:Navbox 44.95% 402.286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9.97% 268.201 27 Template:Powerclade 12.34% 110.452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1.77% 105.309 1 Template:Taxonbar 10.28% 91.969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9.68% 86.608 1 Template:輻鰭魚 9.59% 85.832 37 Template:Period_start 9.44% 84.521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
**鮟鱇魚目**(學名:Lophiiformes)俗稱**鮟鱇**、**安康魚**,又名**琵琶魚**、**結巴魚**、**燈籠魚**,是硬骨魚,於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佈,如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 特徵 鮟鱇魚體型大小差異很大,多為潛伏海底的肉食性魚類。 眼睛幾乎無用武之地,不善游泳,多靠腹鰭爬行。口內有銳利而且朝內傾斜的長牙,基本上,被咬中的獵物絕不可能逃走;而且擁有彈性的胃,因此某些種類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魚類。身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特別之處是有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內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成為它們的食物,其英文名 Anglerfish 也來自於此。 「鮟鱇」中文名可能來自日文音譯。 ## 習性 生活於 3 至 3600 公尺深的水域。不是所有品種都是住在深海,也有生活在珊瑚礁的。生活在珊瑚礁的種類,因為體型與色彩(特別是雌性)、行為等特殊,一般都作為觀賞魚,例如下屬的躄魚科、臂鉤躄魚科等。 由於鮟鱇魚多處於深海,科學家至近年才對其生活習性有所研究。剛開始捕捉的時候,發現收集的所有的魚隻都是雌性,後來才知道,雄性鮟鱇魚的消化組織在成年之後會失去功能,因而必須寄生在雌性鮟鱇魚的下方。雌性鮟鱇魚比雄性大數十倍至數百倍,雌性會放出特別的氣味吸引在暗不見光深海的雄性,雄性會隨氣味找尋雌鮟鱇,並咬住雌鮟鱇的下方,兩條魚的組織血管會逐漸相通,體型嬌小的公魚就靠著母魚的營養過活,而且公魚的身體器官,除了精巢之外會逐漸消失,變成雌魚身上的一個肉突。基本上公魚可以視為雌魚身上的生殖器,這也是公魚唯一的作用,科學家認為這是深海個體間過於難以接觸所導致。另外,一隻雌鮟鱇魚是可以讓數隻雄鮟鱇魚寄生其上。 ## 食用鮟鱇魚 在日本關東,鮟鱇魚被喻為人間極品,有所謂「西有河豚、東有鮟鱇」之稱。鮟鱇魚肉質緊綿密如同龍蝦般,結實不鬆散,纖維彈性十足,鮮美更勝一般魚肉,膠原蛋白十分豐富,因此亦被稱為「窮人的龍蝦」,甚至專門有以鮟鱇魚命名的鮟鱇魚舞。部分的日本人喜愛吃鮟鱇魚火鍋,尤其是在冬天。除了火鍋,還會以鮟鱇魚肝做壽司,而且鮟鱇魚肝更有「海底鵝肝」之稱,據稱有清熱解毒的美膚功能,一般食用方法為蒸或者是刺身。在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等地鮟鱇魚也被作為食用魚類。 ## 分類 ### 內部分類 本目大致上有 18 個科,可歸類為 5 個亞目: * 鮟鱇亞目 Lophoiodei * 鮟鱇科 Lophiidae * 躄魚亞目 Antennarioidei * 躄魚科 Antennariidae * 四臂躄魚科 Tetrabrachiidae * 臂鉤躄魚科 Brachionichthyidae * 鱇躄魚科 Lophichthyidae * 單棘躄魚亞目 Chaunacoidei * 單棘躄魚科 Chaunacidae * 棘茄魚亞目 Ogcocephalioidei * 棘茄魚科 Ogcocephalidae * 角鮟鱇亞目 Ceratioidei * 刺鮟鱇科 Centrophrynidae * 角鮟鱇科 Ceratiidae * 鞭冠鮟鱇科 Himantolophidae * 雙角鮟鱇科 Diceratiidae * 黑角鮟鱇科 Melanocetidae * 奇鮟鱇科 Thaumatichthyidae * 夢角鮟鱇科 Oneirodidae * 長鰭鮟鱇科 Caulophrynidae * 新角鮟鱇科 Neoceratiidae * 巨棘角鮟鱇科 Gigantactinidae * 鬚角鮟鱇科 Linophrynidae ### 種系發生學 本目已知是魨形目的姐妹群,在真鱸形系的演化位置如下: ## 注釋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琵琶魚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Lophiiform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8,637
2023-05-02T18:48:34Z
74,064,219
𩽾𩾌目
128,898
<p><b>金剛鸚鵡</b>(又叫<b>金剛鸚鵡</b>,音譯自英文macaw)是大型彩色的美洲鸚鵡,分類入鸚鵡科當中的6個屬:金剛鸚鵡屬、琉璃金剛鸚鵡屬、藍金剛鸚鵡屬、Orthopsittaca、Primolius、Diopsittaca。金剛鸚鵡是鸚鵡科中體型及翼展最大的鸚鵡,但不能飛行的鴞鸚鵡則比金剛鸚鵡重。 </p><p>金剛鸚鵡的原生地位於森林,特別是墨西哥、中及南美洲的雨林。金剛鸚鵡經常群體行動,一群可高達30隻。金剛鸚鵡與其他鸚鵡的習性相似,牠們會用爪子抓食物吃,也會用鳥喙咬開堅硬的果殼。大部分的野生金剛鸚鵡正瀕臨絕種,故一些品種已開始有人工進行飼養。野生金剛鸚鵡一般可活30-40年,人工飼養的則可活長達60年。 </p> <h2><span id=".E7.8B.80.E6.B3.81"></span><span id="狀況">狀況</span></h2> <p>大部分的野生金剛鸚鵡正瀕臨絕種,其中5個品種已經絕種,而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 Macaw)很可能已經野外滅絕,而淺藍綠金剛鸚鵡(Glaucous Macaw)於20世紀只錄得2次可靠的發現紀錄,亦相信已經絕種。正加速的森林砍伐及鳥類貿易引起的非法捕捉活動正危害金剛鸚鵡的數目。 </p> <h2><span id=".E4.BA.BA.E5.B7.A5.E9.A3.BC.E9.A4.8A"></span><span id="人工飼養">人工飼養</span></h2> <p>金剛鸚鵡吃果仁及果實,亦喜歡咬嚼不同的物件。牠們的行為顯示出高度的智力,而牠們需要持續的智力啟發(intellectual stimulation)才能滿足其天生的好奇心。 金剛鸚鵡的壽命約70至90歲。將金剛鸚鵡作寵物應視為終生承諾,因為金剛鸚鵡長壽,而且甚至可能比飼主長命。野外金剛鸚鵡實行一夫一妻制,終生只會有一個伴侶。而人工飼養的金剛鸚鵡則只會忠誠於其飼主。寵物金剛鸚鵡像人一樣需要恆常的互動、照料及愛心。缺乏關懷及照顧會導致心理及生理的痛苦,牠們可能會不再歌唱,或出現拔羽症等行為問題。 </p><p>小孩在沒有成年人適當的指導下,不適宜接觸金剛鸚鵡。所有金剛鸚鵡都有強而有力的巨喙,可對小孩或成年人造成相當大的傷害。金剛鸚鵡是非常敏感的動物,需要受到尊重及悉心的照料。金剛鸚鵡的叫聲非常響亮,可傳到很遠的距離。所以,金剛鸚鵡是難以飼養的鳥類,飼養於家居之前必須慎重考慮。 </p> <h3><span id=".E9.A3.9F.E7.89.A9"></span><span id="食物">食物</span></h3> <p>野外的鸚鵡通常會進食果實、種子及果仁,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種類的食物供鸚鵡食用,因此,得到多種的食物及均衡的營養。但於人工飼養的環境下,飼主通常只給予葵花籽、花生,並不時給予蔬菜水果,但這樣並不能提供均衡及足夠的營養,長時間餵食會導致健康問題。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ul><li><b>琉璃金剛鸚鵡屬 <i>Anodorhynchus</i></b> <ul><li>淺藍綠金剛鸚鵡 或 灰綠金剛鸚鵡, <i>Anodorhynchus glaucus</i>(可能已絕種)</li> <li>紫藍金剛鸚鵡, <i>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i></li> <li>李爾氏金剛鸚鵡 或 青藍金剛鸚鵡, <i>Anodorhynchus leari</i></li></ul></li></ul><ul><li><b>藍金剛鸚鵡屬 <i>Cyanopsitta</i></b> <ul><li>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i>Cyanopsitta spixii</i> (可能已野外絕種)</li></ul></li></ul><ul><li><b>金剛鸚鵡屬 <i>Ara</i></b> <ul><li>藍黃金剛鸚鵡 或 琉璃金剛鸚鵡, <i>Ara ararauna</i></li> <li>藍喉金剛鸚鵡, <i>Ara glaucogularis</i></li> <li>軍艦金剛鸚鵡, <i>Ara militaris</i></li> <li>大綠金剛鸚鵡, <i>Ara ambiguus</i></li> <li>緋紅金剛鸚鵡, <i>Ara macao</i></li> <li>綠翅金剛鸚鵡, <i>Ara chloroptera</i></li> <li>紅額金剛鸚鵡, <i>Ara rubrogenys</i></li> <li>栗額金剛鸚鵡, <i>Ara severa</i></li> <li>多米尼克綠黃金剛鸚鵡 <i>Ara atwoodi</i> (已絕種)</li> <li>紅頭金剛鸚鵡 <i>Ara erythrocephala</i> (已絕種)</li> <li>牙買加紅鸚鵡 <i>Ara gossei</i> (已絕種)</li> <li>小安地列斯金剛鸚鵡 <i>Ara guadeloupensis</i> (已絕種)</li> <li>古巴紅金剛鸚鵡 或 三色金剛鸚鵡, <i>Ara tricolor</i> (已絕種)</li> <li>聖克洛伊金剛鸚鵡 <i>Ara autocthones</i></li></ul></li></ul><ul><li><i><b>Orthopsittaca</b></i> <ul><li>紅腹金剛鸚鵡 <i>Orthopsittaca manilata</i></li></ul></li></ul><ul><li><i><b>Primolius</b></i> <ul><li>藍頭金剛鸚鵡, <i>Primolius couloni</i></li> <li>藍翅金剛鸚鵡 或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 <i>Primolius maracana</i></li> <li>金領金剛鸚鵡, <i>Primolius auricollis</i></li></ul></li></ul><ul><li><i><b>Diopsittaca</b></i> <ul><li>紅肩金剛鸚鵡 或 漢氏金剛鸚鵡, <i>Diopsittaca nobilis</i></li></ul></li></ul><h2><span id=".E5.9C.96.E9.9B.86"></span><span id="圖集">圖集</span></h2> <center>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center>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ITIS 177653, 177659 as of 2002-07-15</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鸚鵡科分類表</li> <li>里約大冒險:2011年的動畫電影,以藍金剛鸚鵡為主角。</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Open Directory:Recreation:Pets:Birds:Species:Parrots:Macaws</li> <li>ParrotScience - parrot information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0 Cached time: 2023050519321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5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1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2598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7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47164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9.023 1 -total 39.50% 54.909 1 Template:NoteTA 31.42% 43.678 1 Template:Cite_book 11.37% 15.813 6 Template:僻字 8.46% 11.756 6 Template:Lan 0.90% 1.257 1 Template:Wayback -->
**金剛鸚鵡**(又叫**金剛鸚鵡**,音譯自英文 macaw)是大型彩色的美洲鸚鵡,分類入鸚鵡科當中的 6 個屬:金剛鸚鵡屬、琉璃金剛鸚鵡屬、藍金剛鸚鵡屬、Orthopsittaca、Primolius、Diopsittaca。金剛鸚鵡是鸚鵡科中體型及翼展最大的鸚鵡,但不能飛行的鴞鸚鵡則比金剛鸚鵡重。 金剛鸚鵡的原生地位於森林,特別是墨西哥、中及南美洲的雨林。金剛鸚鵡經常群體行動,一群可高達 30 隻。金剛鸚鵡與其他鸚鵡的習性相似,牠們會用爪子抓食物吃,也會用鳥喙咬開堅硬的果殼。大部分的野生金剛鸚鵡正瀕臨絕種,故一些品種已開始有人工進行飼養。野生金剛鸚鵡一般可活 30-40 年,人工飼養的則可活長達 60 年。 ## 狀況 大部分的野生金剛鸚鵡正瀕臨絕種,其中 5 個品種已經絕種,而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 Macaw)很可能已經野外滅絕,而淺藍綠金剛鸚鵡(Glaucous Macaw)於 20 世紀只錄得 2 次可靠的發現紀錄,亦相信已經絕種。正加速的森林砍伐及鳥類貿易引起的非法捕捉活動正危害金剛鸚鵡的數目。 ## 人工飼養 金剛鸚鵡吃果仁及果實,亦喜歡咬嚼不同的物件。牠們的行為顯示出高度的智力,而牠們需要持續的智力啟發(intellectual stimulation)才能滿足其天生的好奇心。 金剛鸚鵡的壽命約 70 至 90 歲。將金剛鸚鵡作寵物應視為終生承諾,因為金剛鸚鵡長壽,而且甚至可能比飼主長命。野外金剛鸚鵡實行一夫一妻制,終生只會有一個伴侶。而人工飼養的金剛鸚鵡則只會忠誠於其飼主。寵物金剛鸚鵡像人一樣需要恆常的互動、照料及愛心。缺乏關懷及照顧會導致心理及生理的痛苦,牠們可能會不再歌唱,或出現拔羽症等行為問題。 小孩在沒有成年人適當的指導下,不適宜接觸金剛鸚鵡。所有金剛鸚鵡都有強而有力的巨喙,可對小孩或成年人造成相當大的傷害。金剛鸚鵡是非常敏感的動物,需要受到尊重及悉心的照料。金剛鸚鵡的叫聲非常響亮,可傳到很遠的距離。所以,金剛鸚鵡是難以飼養的鳥類,飼養於家居之前必須慎重考慮。 ### 食物 野外的鸚鵡通常會進食果實、種子及果仁,不同季節會有不同種類的食物供鸚鵡食用,因此,得到多種的食物及均衡的營養。但於人工飼養的環境下,飼主通常只給予葵花籽、花生,並不時給予蔬菜水果,但這樣並不能提供均衡及足夠的營養,長時間餵食會導致健康問題。 ## 分類 * **琉璃金剛鸚鵡屬 _Anodorhynchus_** * 淺藍綠金剛鸚鵡 或 灰綠金剛鸚鵡, _Anodorhynchus glaucus_(可能已絕種) * 紫藍金剛鸚鵡, _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_ * 李爾氏金剛鸚鵡 或 青藍金剛鸚鵡, _Anodorhynchus leari_ * **藍金剛鸚鵡屬 _Cyanopsitta_** *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_Cyanopsitta spixii_ (可能已野外絕種) * **金剛鸚鵡屬 _Ara_** * 藍黃金剛鸚鵡 或 琉璃金剛鸚鵡, _Ara ararauna_ * 藍喉金剛鸚鵡, _Ara glaucogularis_ * 軍艦金剛鸚鵡, _Ara militaris_ * 大綠金剛鸚鵡, _Ara ambiguus_ * 緋紅金剛鸚鵡, _Ara macao_ * 綠翅金剛鸚鵡, _Ara chloroptera_ * 紅額金剛鸚鵡, _Ara rubrogenys_ * 栗額金剛鸚鵡, _Ara severa_ * 多米尼克綠黃金剛鸚鵡 _Ara atwoodi_ (已絕種) * 紅頭金剛鸚鵡 _Ara erythrocephala_ (已絕種) * 牙買加紅鸚鵡 _Ara gossei_ (已絕種) * 小安地列斯金剛鸚鵡 _Ara guadeloupensis_ (已絕種) * 古巴紅金剛鸚鵡 或 三色金剛鸚鵡, _Ara tricolor_ (已絕種) * 聖克洛伊金剛鸚鵡 _Ara autocthones_ * _**Orthopsittaca**_ * 紅腹金剛鸚鵡 _Orthopsittaca manilata_ * _**Primolius**_ * 藍頭金剛鸚鵡, _Primolius couloni_ * 藍翅金剛鸚鵡 或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 _Primolius maracana_ * 金領金剛鸚鵡, _Primolius auricollis_ * _**Diopsittaca**_ * 紅肩金剛鸚鵡 或 漢氏金剛鸚鵡, _Diopsittaca nobilis_ ## 圖集 * * * ## 參考資料 * ITIS 177653, 177659 as of 2002-07-15 ## 相關條目 * 鸚鵡科分類表 * 里約大冒險:2011 年的動畫電影,以藍金剛鸚鵡為主角。 ## 外部連結 * Open Directory:Recreation:Pets:Birds:Species:Parrots:Macaws * ParrotScience - parrot information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5,868
2023-04-16T12:23:17Z
76,232,905
𪄳鷎
2,776,343
<p><b>鴜鷺樹鎮</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鴜鷺樹鎮下轄以下地區:</p><p>中心社區、​雲盤村、​包家橋村、​柳條村、​老門村、​此路村、​新發村、​腰道村、​興隆村、​腰村、​東堡村、​乾溝村、​袁家村、​新門村和許家村。 </p> <h2><span id=".E6.95.99.E8.82.B2.E7.8A.B6.E5.86.B5"></span><span id="教育状况">教育狀況</span></h2> <p>昌圖縣此鴜鷺樹鎮中心小學,創校於1912年,是一所普通鄉鎮小學。該校位於此路樹鎮街西。明德小學,是世界500強企業臺灣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先生在貧困地區所創辦的一個興學專案。昌圖縣此路樹鎮中心小學是受該項目資助的學校之一。昌圖縣鴜鷺中學,始建1959年,時名瀋陽市昌圖縣第十四中學。是遼寧普通中學學校,從事初級中學義務教育。 </p> <h2><span id=".E6.AD.B7.E5.8F.B2.E8.91.97.E5.90.8D.E4.BA.BA.E7.89.A9"></span><span id="歷史著名人物">歷史著名人物</span></h2> <p>鴜鷺樹鎮人傑地靈,是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愛國人士梁肅戎的故鄉,也是著名作家,紅學家端木蕻良的出生地,1936年端木蕻良發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說《鴜鷺湖的憂鬱》,把家鄉的這片水泊命名為鴜鷺湖。 </p> <h2><span id=".E9.B4.9C.E9.B7.BA.E6.A8.B9.E9.8E.AE.E8.B5.B0.E5.87.BA.E7.9A.84.E5.AD.B8.E5.AD.90"></span><span id="鴜鷺樹鎮走出的學子">鴜鷺樹鎮走出的學子</span></h2> <p>徐平:博士 &amp; EMBA,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獲得者,蘭梅環保科技集團公司創始人之一。留學於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賓夕法尼亞大學。</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鴜鷺樹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鴜鷺樹鎮下轄以下地區: 中心社區、​雲盤村、​包家橋村、​柳條村、​老門村、​此路村、​新發村、​腰道村、​興隆村、​腰村、​東堡村、​乾溝村、​袁家村、​新門村和許家村。 ## 教育狀況 昌圖縣此鴜鷺樹鎮中心小學,創校於 1912 年,是一所普通鄉鎮小學。該校位於此路樹鎮街西。明德小學,是世界 500 強企業臺灣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先生在貧困地區所創辦的一個興學專案。昌圖縣此路樹鎮中心小學是受該項目資助的學校之一。昌圖縣鴜鷺中學,始建 1959 年,時名瀋陽市昌圖縣第十四中學。是遼寧普通中學學校,從事初級中學義務教育。 ## 歷史著名人物 鴜鷺樹鎮人傑地靈,是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愛國人士梁肅戎的故鄉,也是著名作家,紅學家端木蕻良的出生地,1936 年端木蕻良發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說《鴜鷺湖的憂鬱》,把家鄉的這片水泊命名為鴜鷺湖。 ## 鴜鷺樹鎮走出的學子 徐平:博士 & EMBA,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獲得者,蘭梅環保科技集團公司創始人之一。留學於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賓夕法尼亞大學。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43.00816, "lon": 124.14056 }
1,796
2023-05-01T09:09:11Z
72,827,972
𪉈鹭树镇
310,520
<p> <b>龘</b>(漢語拼音:dá/tà;注音符號:ㄊㄚˋ/ㄉㄚˊ;粵拼:daap6)字是現時Big5碼編碼當中筆劃最多的一個字,筆劃達48劃。這個字亦是中華民國一般字典中筆劃最多的一個字。除此,該字也是全世界所有常用語言中,極為少見筆劃相當多的單音節單字。 </p> <h2><span id=".E5.AD.97.E7.BE.A9"></span><span id="字義">字義</span></h2> <p>該字隸屬龍部,古代同「龖」,是「龖」字之異體字。《說文》解作「飛龍」。《廣韻》說該字之義為「龍飛之狀」,龍在天空騰飛貌。 </p> <h2><span id=".E7.AD.86.E5.8A.83.E6.9B.B4.E5.A4.9A.E7.9A.84.E5.AD.97"></span><span id="筆劃更多的字">筆劃更多的字</span></h2> <p>其實還有一些筆劃比「龘」更多的字,但目前一些舊的電腦系統尚不支援顯示。 </p><p>例如有一個由四條「龍」所組成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龖龖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𪚥</span>」,更達64劃,Unicode中已收錄(<span title="字符描述:⿱龖龖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𪚥</sp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但目前一些舊的電腦系統不能顯示。該字被中華民國教育部列為「正字」,發音注音符號標示為「ㄓㄜˊ(zhé)」,明刊本《四聲篇海》中釋其義為「多言也」。</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22230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5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4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8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4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3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91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200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07.343 1 -total 52.10% 108.017 1 Template:Reflist 22.72% 47.109 3 Template:Cite_web 21.79% 45.173 1 Template:Refimprove 20.61% 42.732 1 Template:需要更好来源 19.09% 39.590 1 Template:Ambox 16.88% 35.009 1 Template:Fix 15.98% 33.132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85% 20.428 1 Template:全局僻字 8.01% 16.612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龘**(漢語拼音:dá/tà;注音符號:ㄊㄚˋ/ ㄉㄚˊ;粵拼:daap6)字是現時 Big5 碼編碼當中筆劃最多的一個字,筆劃達 48 劃。這個字亦是中華民國一般字典中筆劃最多的一個字。除此,該字也是全世界所有常用語言中,極為少見筆劃相當多的單音節單字。 ## 字義 該字隸屬龍部,古代同「龖」,是「龖」字之異體字。《說文》解作「飛龍」。《廣韻》說該字之義為「龍飛之狀」,龍在天空騰飛貌。 ## 筆劃更多的字 其實還有一些筆劃比「龘」更多的字,但目前一些舊的電腦系統尚不支援顯示。 例如有一個由四條「龍」所組成的「𪚥」,更達 64 劃,Unicode 中已收錄(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但目前一些舊的電腦系統不能顯示。該字被中華民國教育部列為「正字」,發音注音符號標示為「ㄓㄜˊ(zhé)」,明刊本《四聲篇海》中釋其義為「多言也」。 ## 參考資料
null
2,675
2023-04-16T12:23:29Z
74,572,301
𪚥
117,214
<p><b><ruby class="zy center"><rb>龜</rb><rp>(</rp><rt lang=""><big>ㄑㄧㄡ</big></rt><rp>)</rp></ruby><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699600"><ruby class="zy center"><rb>茲</rb><rp>(</rp><rt lang=""><big>ㄘˊ</big></rt><rp>)</rp></ruby></b>(今「庫車」,龜茲語:<b>Kutsi</b>,梵文:<b>Kuci(na)</b>,維吾爾語:<b>Küsen</b>,前272年—14世紀;英語:<span lang="en"><b>Kucha</b> 或 <b>Kuche</b></span>),又稱<b>曲先</b>、<b>丘慈</b>、<b>邱慈</b>、<b>屈支</b>、<b>丘茲</b>、<b>拘夷</b>、<b>歸茲</b>、<b>屈茨</b>、<b>庫徹</b>,是古代西域綠洲國家。648年唐設安西大都護府於龜茲,安西四鎮之一。 </p> <h2><span id=".E7.99.BC.E9.9F.B3"></span><span id="發音">發音</span></h2> <p>現代標準漢語將「龜茲」讀為「ㄑㄧㄡ ㄘˊ」,主要參考自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錄: </p> <blockquote class="quote-frame pullquote" style="font-size: 95%; padding: 0.5em 2em; background-color: #f8f9fa; border: 1px solid #aaa; display:table; float:none;"></blockquote> <p>不過,這是指在唐朝,『龜茲』的讀音與唐人對『丘慈』的讀音相同,但這並不代表『龜茲』二字在唐代的發音就是現代發音的「ㄑㄧㄡ ㄘˊ」。</p><p>「龜茲」(kutsi, kuci)作為西域「庫車國」的漢代音譯,《出三藏記集》作『拘夷』,《梵語雜名》作『歸茲』,《大唐西域記》作『屈支』,《新唐書》作『丘茲』或『屈茲』,《元史》作『庫徹』,今日作『庫車』。</p><p>第一音節的「龜、拘、歸、屈」等,若參照保留原本見組(軟顎音)發音的南方漢語,如閩南話及客家話等,大致為 ku、khu 一類的發音;而第二音節的「茲、夷、支、車」等,聲母基本上為ts-,主要區別在元音部分。復旦大學學者周振鶴認為,其中的聯繫在於有無附帶尾音-a的差異。</p> <h2><span id=".E5.9C.B0.E7.90.86"></span><span id="地理">地理</span></h2> <p>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北枕天山,南臨大漠,西與疏勒接,東與焉耆為鄰,相當於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區。在極長的歷史時期內,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於龜茲。</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ul><li>西漢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龜茲王及夫人來朝,王及夫人皆賜印綬。夫人號稱公主,賜車騎旗鼓,歌吹數十人,綺繡雜繒琦珍凡數千萬。後數來朝賀,學習漢朝衣服制度,歸國後,按漢朝制度治理宮室。漢成帝、漢哀帝時龜茲和漢朝關係親密。(《前漢書·西域傳》)</li> <li>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莎車王賢殺龜茲王,將龜茲分為龜茲、烏壘國,封則羅為龜茲王,封駟鞬為烏壘王。幾年後,龜茲國人起義殺則羅、駟鞬,遣使匈奴,請立新王。匈奴立龜茲貴人身毒為龜茲王,於是龜茲屬匈奴。(《後漢書·西域傳》)</li> <li>東漢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龜茲王建為匈奴所立,據有北道,攻破疏勒,殺疏勒王,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li> <li>東漢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班超從間道到疏勒,去兜題所居橐城九十里,遣吏田慮先往說降。兜題見田慮輕弱,無降意。田慮乘兜題無備,劫縛兜題,兜題左右驚懼奔走。田慮馳報班超,班超即赴之,召集疏勒全部將吏,說以龜茲無道之狀,因立其故王兄子忠為疏勒王,疏勒國人大悅。疏勒王忠及官屬皆請殺兜題,超不聽,欲示以威信,釋而遣之。疏勒由是與龜茲結怨。</li> <li>東漢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漢明帝駕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數度發兵攻疏勒。班超守盤橐城,與疏勒王忠為首尾,士吏單少,拒守歲余。</li> <li>東漢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漢章帝初即位,恐班超單危不能自立,下詔征超。疏勒兩城自超去後,復降龜茲。</li> <li>東漢漢章帝建初三年(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闐、居彌兵一萬人攻破姑墨石城,斬首七百級。班超欲因此叵平諸國,上疏請兵:「竊見先帝欲開西城,故北擊匈奴,西使外國,鄯善、于闐即時向化。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復願歸附,欲共併力破滅龜茲,平通漢道。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貢奉不絕,惟焉耆,龜茲獨未服從。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自孤守疏勒,於今五載,胡夷情數,臣頗識之。問其城郭大小,皆言「倚漢與依天等」。以是效之,則蔥嶺可通,蔥嶺通則龜茲可伐。今宜拜龜茲侍子白霸為其國王,以步騎數百送之,與諸國連兵,歲月之間,龜茲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計之善者也。臣見莎車、疏勒田地肥廣,草牧饒衍,不比敦煌、鄯善間也,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且姑墨、溫宿二王,特為龜茲所置,既非其種,更相厭苦,其勢必有降反。若二國來降,則龜茲自破。願下臣章,參考行事。」書奏,帝知其功可成,建初五年(80年),發兵千人就班超。</li> <li>東漢建初七年(82年),疏勒王忠與龜茲密謀,遣使詐降班超。班超知其內奸而外偽許之。忠大喜,即從輕猗詣超。超密勒兵待之,為供張設樂,酒行,乃叱吏縛忠斬之,擊破其眾,殺七百餘人,南道於是遂通。</li> <li>東漢建初九年(84年),龜茲、姑墨、溫宿皆降;班超廢龜茲王尤利多,立白霸為龜茲王。</li> <li>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鄯善、龜茲、于闐王各遣使奉獻。</li> <li>《晉書·西戎》「龜茲國西去洛陽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人以田種畜牧為業,男女皆翦髮垂項。王宮壯麗,煥若神居」</li> <li>晉武帝太康中(285年),龜茲王遣子入侍。</li> <li>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堅之大將呂光率兵七萬伐龜茲,龜茲王白純不降,呂光進軍討平龜茲。俘獲名僧鳩摩羅什,之後呂光在涼州姑臧自立為王,建立後涼。</li> <li>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延興五年(475年)龜茲等國遣使朝貢。太和二年(478年)龜茲國獻名駝龍馬珍寶。三年(479年)吐谷渾、龜茲、粟特等國遣使朝貢。</li> <li>5世紀後,龜茲先後被嚈噠、吐蕃、回鶻統治,佛教文明曾受破壞。</li> <li>《隋書·龜茲》「龜茲國,漢時舊國,都白山之南百七十里,東去焉耆九百里,南去于闐千四百里,西去疏勒千五百里,西北去突厥牙六百餘里,東南去瓜州三千一百里。龜茲王姓白,字蘇尼咥。都城方六里。勝兵者數千。風俗與焉耆同。龜茲王頭系彩帶,垂之於後,坐金師子座。龜茲國土產多稻、粟、菽、麥,饒銅、鐵、鉛、麖皮、鐃沙、鹽綠、雌黃、胡粉、安息香、良馬、封牛。隋大業十一年(615年),龜茲國王遣使貢方物。」</li> <li>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龜茲、吐蕃、高昌、女國、石國遣使朝貢。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派遣昆丘道副大總管郭孝恪討伐龜茲,破都城,郭孝恪自留守,龜茲國相那利率眾遁逃。那利等率眾萬餘,與城內降胡表里為應攻郭孝恪。郭孝恪中流矢死,將軍曹繼叔收復都城。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設安西都護府,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國城內,管戍兵二萬四千人。</li> <li>唐高宗麟德四年(667年)吐蕃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陷龜茲撥換城。唐朝罷安西四鎮。上元中(675年)龜茲王白素稽獻銀頗羅、名馬。</li> <li>北宋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年、天禧元年(1017年)、四年、天聖二年(1024年)、七年、九年、景祐四年(1037年)、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五年、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龜茲前後遣使朝貢十二次。</li> <li>11世紀初期,來自於錫爾河下游三角洲的阿弗喇昔牙卜家族的會建立的的大可汗王朝皈依伊斯蘭教,對西域諸佛國發起了曠日持久的「聖戰」。14世紀末期,因帖木兒入侵而導致的改宗伊斯蘭的察合台汗禿忽魯帖木兒對龜茲的佛教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佛教寺院廟宇被拆毀,佛像被搗毀,佛教經典文獻被焚燒,佛教教徒被屠殺,具有千餘年歷史的龜茲佛教文化被破壞殆盡。當地佛教僧侶或被迫接受伊斯蘭教,或逃往異國他鄉,或抗拒被殺。</li></ul><h2><span id=".E9.BE.9F.E5.85.B9.E7.8E.8B.E5.88.97.E8.A1.A8"></span><span id="龟兹王列表">龜茲王列表</span></h2> <p>龜茲(前72-788) </p> <h2><span id=".E9.BE.9F.E5.85.B9.E8.AF.AD.E8.A8.80"></span><span id="龟兹语言">龜茲語言</span></h2> <p>龜茲語屬於印歐語系中顎音類語言的吐火羅語方言,用印度的婆羅米文書寫。由於在語言學分類學上吐火羅語與其近鄰—印歐語的主要東方分支噝音類語言的印度-伊朗語的距離較遠,反而與分布於歐洲的顎音類語言的拉丁一凱爾特語與日爾曼語有較近的關係,故它在印歐語分類學的研究中占有舉世公認的重要地位。這使得龜茲成為古印歐語在東方分布最遠點的標誌地名之一。 </p> <h2><span id=".E9.BE.9F.E5.85.B9.E7.9A.84.E4.BD.9B.E6.95.99"></span><span id="龟兹的佛教">龜茲的佛教</span></h2> <p>公元初年前後,印度佛教經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東北部)、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並越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傳入龜茲。龜茲佛教以小乘為主,兼及大乘。公元3世紀中葉,龜茲佛教進入全盛時期,《晉書·四夷傳》載:「龜茲國西去洛陽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西晉以後,龜茲的佛教已經相當普及。唐貞觀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在《大唐西域記》紀述<b>屈支國</b>(即龜茲)的佛教:「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取則印度。」在當地,玄奘與龜茲國師木叉麴多辯經,大獲全勝。 </p><p>佛教很可能是最初由龜茲傳入中國的。法國漢學家列維在《所謂吐火羅語B即龜茲語考》一文中指出據中國最早的2世紀佛經譯本中的佛教用語如「沙門」、「沙彌」不能對比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與龜茲語的samane、sanmir很近,由此斷定中國2世紀佛經必定是從原始的龜茲語翻譯而來,龜茲語作為佛經傳入中國的謀介,大約在公元一世紀。著名的佛經翻譯家如龜茲國師鳩摩羅什於401年到長安,組織譯場翻譯佛經。來自龜茲的高僧還有龜茲王世子帛延、帛尸梨蜜、帛法炬、佛圖澄、蓮華精進等。 </p><p>龜茲的佛教石窟是中國佛教石窟中開鑿最早的,包括六個主要石窟群: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瑪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其中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中建造最早的,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有編號的洞窟達 236個。龜茲石窟在伊斯蘭教征服西域後被埋沒於荒沙蔓草之中近千年,直至被後人所發現。 </p> <h2><span id=".E9.BE.9F.E5.85.B9.E6.96.87.E5.AD.A6"></span><span id="龟兹文学">龜茲文學</span></h2> <ul><li>《彌勒會見記》劇本</li> <li>《摩尼教讚美詩》</li> <li>《一百五十讚歌》</li></ul><h2><span id=".E9.BE.9F.E5.85.B9.E8.89.BA.E6.9C.AF"></span><span id="龟兹艺术">龜茲藝術</span></h2> <p>根據歷史學家向達考證,龜茲琵琶七調起源於印度北宗音樂。龜茲樂娑陀力(宮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Shadja,般贍調(羽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Panchama調。龜茲音樂傳入中國,在唐代演變成為唐代佛曲。 </p><p>據鄭樵《通志》,龜茲樂曲有二十,萬歲、藏鉤、、七夕相逢、神仙留客、擲磚續命、投壺、舞席、同心髻、泛龍舟、鬥雞子、鬥百草、善善還舊宮、長樂花、十二時、摩尼解、婆伽兒舞、小天舞、聖明樂、疏勒鹽等。 </p><p>唐杜佑《通典》:「龜茲樂,工人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袖、緋布。舞四人,紅抹額、緋白、雙烏皮靴。樂用豎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橫笛一、簫一、篳篥一、答臘鼓一、腰鼓一、羯鼓一、毛員鼓一(今亡)、雞婁鼓一、銅鈸二、貝一」。「龜茲樂者,起自呂光破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有曹婆羅門,受龜茲琵琶於商人,代傳其業,至於孫妙達,尤為北齊文宣所重,常自擊胡鼓和之」</p><p>除音律外,《隋書》記載了名為《小天》及《疏勒鹽》的舞曲;《舊唐書》則記有舞者四人,紅摸額,緋祅,白布褲,帑烏皮鞋的跳舞裝束。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3><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3> <h3><span id=".E6.9D.A5.E6.BA.90"></span><span id="来源">來源</span></h3> <ul><li>《大唐西域記校注》[唐]玄奘 著,季羨林 等 校注,中華書局,2000年。ISBN 7-101-02453-X</li> <li>《又佛教與西域》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第9冊,中華書局年。1989 ISBN 7-101-00475-X</li> <li>[法]列維《所謂吐火羅語B即龜茲語考》,收入《吐火羅語考》,[法]列維、伯希和 著,馮承鈞 譯,中華書局,2004年(世界漢學論叢)。ISBN 7-101-04083-7</li> <li>向達《龜茲蘇祗婆琵琶七調考原》,收入向達所著《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ISBN 7-5434-4237-X</li> <li>《龜茲古國史》 劉錫淦、陳良偉 著,新疆大學出版社,1992年。ISBN 7-5631-0264-7</li> <li>《絲綢之路與龜茲文化》 蘇北海 著,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年。ISBN 7-228-03704-9</li> <li>《龜茲史料》 吳平凡、朱英榮 編,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年。ISBN 7-5631-0195-0</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龜茲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晉書·卷097》,出自房玄齡《晉書》</dd> <dd> 《梁書/卷54》,出自姚思廉《梁書》</dd> <dd> 《魏書·卷102》,出自魏收《魏書》</dd> <dd> 《周書·卷50》,出自令狐德棻《周書》</dd> <dd> 《南史·卷79》,出自李大師《南史》</dd> <dd> 《北史·卷097》,出自李大師《北史》</dd> <dd> 《隋書·卷83》,出自魏徵《隋書》</dd> <dd> 《舊唐書·卷198》,出自劉昫《舊唐書》</dd> <dd> 《新唐書·卷221上》,出自《新唐書》</dd> <dd> 《宋史·卷490》,出自脫脫《宋史》</dd></d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ilk Road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Silk Road Seattle website contains many useful resources including a number of full-text historical works)</li> <li>Kucha at Google Maps</li> <li>季羨林:〈龜茲之密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p><span></span>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522255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2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0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47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77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8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56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12595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3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26.017 1 -total 40.05% 250.723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15.70% 98.298 1 Template:Lang-en 9.38% 58.715 1 Template:Reflist 8.36% 52.330 1 Template:Refimprove 7.35% 45.987 2 Template:Cite_web 7.22% 45.228 1 Template:Ambox 6.07% 38.028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3.68% 23.050 2 Template:Zy 3.33% 20.867 1 Template:If_then_show -->
**龜(ㄑㄧㄡ)茲(ㄘˊ)** (今「庫車」,龜茲語:**Kutsi**,梵文:**Kuci(na)**,維吾爾語:**Küsen**,前 272 年 —14 世紀;英語:**Kucha** 或 **Kuche**),又稱**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茲**、**拘夷**、**歸茲**、**屈茨**、**庫徹**,是古代西域綠洲國家。648 年唐設安西大都護府於龜茲,安西四鎮之一。 ## 發音 現代標準漢語將「龜茲」讀為「ㄑㄧㄡ ㄘˊ」,主要參考自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錄: 不過,這是指在唐朝,『龜茲』的讀音與唐人對『丘慈』的讀音相同,但這並不代表『龜茲』二字在唐代的發音就是現代發音的「ㄑㄧㄡ ㄘˊ」。 「龜茲」(kutsi, kuci)作為西域「庫車國」的漢代音譯,《出三藏記集》作『拘夷』,《梵語雜名》作『歸茲』,《大唐西域記》作『屈支』,《新唐書》作『丘茲』或『屈茲』,《元史》作『庫徹』,今日作『庫車』。 第一音節的「龜、拘、歸、屈」等,若參照保留原本見組(軟顎音)發音的南方漢語,如閩南話及客家話等,大致為 ku、khu 一類的發音;而第二音節的「茲、夷、支、車」等,聲母基本上為 ts-,主要區別在元音部分。復旦大學學者周振鶴認為,其中的聯繫在於有無附帶尾音 - a 的差異。 ## 地理 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北枕天山,南臨大漠,西與疏勒接,東與焉耆為鄰,相當於今新疆阿克蘇地區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區。在極長的歷史時期內,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為發達,此外尚有冶鐵業,名聞遐邇,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於龜茲。 ## 歷史 * 西漢漢宣帝元康元年(前 65 年)龜茲王及夫人來朝,王及夫人皆賜印綬。夫人號稱公主,賜車騎旗鼓,歌吹數十人,綺繡雜繒琦珍凡數千萬。後數來朝賀,學習漢朝衣服制度,歸國後,按漢朝制度治理宮室。漢成帝、漢哀帝時龜茲和漢朝關係親密。(《前漢書・西域傳》) *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 年)莎車王賢殺龜茲王,將龜茲分為龜茲、烏壘國,封則羅為龜茲王,封駟鞬為烏壘王。幾年後,龜茲國人起義殺則羅、駟鞬,遣使匈奴,請立新王。匈奴立龜茲貴人身毒為龜茲王,於是龜茲屬匈奴。(《後漢書・西域傳》) * 東漢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 年),龜茲王建為匈奴所立,據有北道,攻破疏勒,殺疏勒王,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 * 東漢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 年),班超從間道到疏勒,去兜題所居橐城九十里,遣吏田慮先往說降。兜題見田慮輕弱,無降意。田慮乘兜題無備,劫縛兜題,兜題左右驚懼奔走。田慮馳報班超,班超即赴之,召集疏勒全部將吏,說以龜茲無道之狀,因立其故王兄子忠為疏勒王,疏勒國人大悅。疏勒王忠及官屬皆請殺兜題,超不聽,欲示以威信,釋而遣之。疏勒由是與龜茲結怨。 * 東漢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 年),漢明帝駕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數度發兵攻疏勒。班超守盤橐城,與疏勒王忠為首尾,士吏單少,拒守歲余。 * 東漢漢章帝建初元年(76 年)漢章帝初即位,恐班超單危不能自立,下詔征超。疏勒兩城自超去後,復降龜茲。 * 東漢漢章帝建初三年(78 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闐、居彌兵一萬人攻破姑墨石城,斬首七百級。班超欲因此叵平諸國,上疏請兵:「竊見先帝欲開西城,故北擊匈奴,西使外國,鄯善、于闐即時向化。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復願歸附,欲共併力破滅龜茲,平通漢道。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 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貢奉不絕,惟焉耆,龜茲獨未服從。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自孤守疏勒,於今五載,胡夷情數,臣頗識之。問其城郭大小,皆言「倚漢與依天等」。以是效之,則蔥嶺可通,蔥嶺通則龜茲可伐。今宜拜龜茲侍子白霸為其國王,以步騎數百送之,與諸國連兵,歲月之間,龜茲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計之善者也。臣見莎車、疏勒田地肥廣,草牧饒衍,不比敦煌、鄯善間也,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且姑墨、溫宿二王,特為龜茲所置,既非其種,更相厭苦,其勢必有降反。若二國來降,則龜茲自破。願下臣章,參考行事。」書奏,帝知其功可成,建初五年(80 年),發兵千人就班超。 * 東漢建初七年(82 年),疏勒王忠與龜茲密謀,遣使詐降班超。班超知其內奸而外偽許之。忠大喜,即從輕猗詣超。超密勒兵待之,為供張設樂,酒行,乃叱吏縛忠斬之,擊破其眾,殺七百餘人,南道於是遂通。 * 東漢建初九年(84 年),龜茲、姑墨、溫宿皆降;班超廢龜茲王尤利多,立白霸為龜茲王。 *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 年)鄯善、龜茲、于闐王各遣使奉獻。 * 《晉書・西戎》「龜茲國西去洛陽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人以田種畜牧為業,男女皆翦髮垂項。王宮壯麗,煥若神居」 * 晉武帝太康中(285 年),龜茲王遣子入侍。 *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 年)苻堅之大將呂光率兵七萬伐龜茲,龜茲王白純不降,呂光進軍討平龜茲。俘獲名僧鳩摩羅什,之後呂光在涼州姑臧自立為王,建立後涼。 * 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延興五年(475 年)龜茲等國遣使朝貢。太和二年(478 年)龜茲國獻名駝龍馬珍寶。三年(479 年)吐谷渾、龜茲、粟特等國遣使朝貢。 * 5 世紀後,龜茲先後被嚈噠、吐蕃、回鶻統治,佛教文明曾受破壞。 * 《隋書・龜茲》「龜茲國,漢時舊國,都白山之南百七十里,東去焉耆九百里,南去于闐千四百里,西去疏勒千五百里,西北去突厥牙六百餘里,東南去瓜州三千一百里。龜茲王姓白,字蘇尼咥。都城方六里。勝兵者數千。風俗與焉耆同。龜茲王頭系彩帶,垂之於後,坐金師子座。龜茲國土產多稻、粟、菽、麥,饒銅、鐵、鉛、麖皮、鐃沙、鹽綠、雌黃、胡粉、安息香、良馬、封牛。隋大業十一年(615 年),龜茲國王遣使貢方物。」 * 唐太宗貞觀八年(634 年),龜茲、吐蕃、高昌、女國、石國遣使朝貢。貞觀二十二年(648 年)唐太宗派遣昆丘道副大總管郭孝恪討伐龜茲,破都城,郭孝恪自留守,龜茲國相那利率眾遁逃。那利等率眾萬餘,與城內降胡表里為應攻郭孝恪。郭孝恪中流矢死,將軍曹繼叔收復都城。貞觀二十二年 648 年設安西都護府,撫寧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國。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國城內,管戍兵二萬四千人。 * 唐高宗麟德四年(667 年)吐蕃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陷龜茲撥換城。唐朝罷安西四鎮。上元中(675 年)龜茲王白素稽獻銀頗羅、名馬。 * 北宋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 年)、大中祥符三年(1010 年)、六年、天禧元年(1017 年)、四年、天聖二年(1024 年)、七年、九年、景祐四年(1037 年)、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 年)、五年、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 年),龜茲前後遣使朝貢十二次。 * 11 世紀初期,來自於錫爾河下游三角洲的阿弗喇昔牙卜家族的會建立的的大可汗王朝皈依伊斯蘭教,對西域諸佛國發起了曠日持久的「聖戰」。14 世紀末期,因帖木兒入侵而導致的改宗伊斯蘭的察合台汗禿忽魯帖木兒對龜茲的佛教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佛教寺院廟宇被拆毀,佛像被搗毀,佛教經典文獻被焚燒,佛教教徒被屠殺,具有千餘年歷史的龜茲佛教文化被破壞殆盡。當地佛教僧侶或被迫接受伊斯蘭教,或逃往異國他鄉,或抗拒被殺。 ## 龜茲王列表 龜茲 (前 72-788) ## 龜茲語言 龜茲語屬於印歐語系中顎音類語言的吐火羅語方言,用印度的婆羅米文書寫。由於在語言學分類學上吐火羅語與其近鄰 — 印歐語的主要東方分支噝音類語言的印度 - 伊朗語的距離較遠,反而與分布於歐洲的顎音類語言的拉丁一凱爾特語與日爾曼語有較近的關係,故它在印歐語分類學的研究中占有舉世公認的重要地位。這使得龜茲成為古印歐語在東方分布最遠點的標誌地名之一。 ## 龜茲的佛教 公元初年前後,印度佛教經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東北部)、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並越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傳入龜茲。龜茲佛教以小乘為主,兼及大乘。公元 3 世紀中葉,龜茲佛教進入全盛時期,《晉書・四夷傳》載:「龜茲國西去洛陽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西晉以後,龜茲的佛教已經相當普及。唐貞觀元年(627 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在《大唐西域記》紀述**屈支國**(即龜茲)的佛教:「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取則印度。」在當地,玄奘與龜茲國師木叉麴多辯經,大獲全勝。 佛教很可能是最初由龜茲傳入中國的。法國漢學家列維在《所謂吐火羅語 B 即龜茲語考》一文中指出據中國最早的 2 世紀佛經譯本中的佛教用語如「沙門」、「沙彌」不能對比梵文的 sramana、sramenera,但與龜茲語的 samane、sanmir 很近,由此斷定中國 2 世紀佛經必定是從原始的龜茲語翻譯而來,龜茲語作為佛經傳入中國的謀介,大約在公元一世紀。著名的佛經翻譯家如龜茲國師鳩摩羅什於 401 年到長安,組織譯場翻譯佛經。來自龜茲的高僧還有龜茲王世子帛延、帛尸梨蜜、帛法炬、佛圖澄、蓮華精進等。 龜茲的佛教石窟是中國佛教石窟中開鑿最早的,包括六個主要石窟群: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瑪扎伯哈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其中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中建造最早的,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有編號的洞窟達 236 個。龜茲石窟在伊斯蘭教征服西域後被埋沒於荒沙蔓草之中近千年,直至被後人所發現。 ## 龜茲文學 * 《彌勒會見記》劇本 * 《摩尼教讚美詩》 * 《一百五十讚歌》 ## 龜茲藝術 根據歷史學家向達考證,龜茲琵琶七調起源於印度北宗音樂。龜茲樂娑陀力(宮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 Shadja,般贍調(羽聲)來自印度北宗音樂的 Panchama 調。龜茲音樂傳入中國,在唐代演變成為唐代佛曲。 據鄭樵《通志》,龜茲樂曲有二十,萬歲、藏鉤、、七夕相逢、神仙留客、擲磚續命、投壺、舞席、同心髻、泛龍舟、鬥雞子、鬥百草、善善還舊宮、長樂花、十二時、摩尼解、婆伽兒舞、小天舞、聖明樂、疏勒鹽等。 唐杜佑《通典》:「龜茲樂,工人皂絲布頭巾、緋絲布袍、錦袖、緋布。舞四人,紅抹額、緋白、雙烏皮靴。樂用豎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橫笛一、簫一、篳篥一、答臘鼓一、腰鼓一、羯鼓一、毛員鼓一(今亡)、雞婁鼓一、銅鈸二、貝一」。「龜茲樂者,起自呂光破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有曹婆羅門,受龜茲琵琶於商人,代傳其業,至於孫妙達,尤為北齊文宣所重,常自擊胡鼓和之」 除音律外,《隋書》記載了名為《小天》及《疏勒鹽》的舞曲;《舊唐書》則記有舞者四人,紅摸額,緋祅,白布褲,帑烏皮鞋的跳舞裝束。 ## 參考文獻 ### 引用 ### 來源 * 《大唐西域記校注》[唐]玄奘 著,季羨林 等 校注,中華書局,2000 年。ISBN 7-101-02453-X * 《又佛教與西域》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第 9 冊,中華書局年。1989 ISBN 7-101-00475-X * [法]列維《所謂吐火羅語 B 即龜茲語考》,收入《吐火羅語考》,[法]列維、伯希和 著,馮承鈞 譯,中華書局,2004 年(世界漢學論叢)。ISBN 7-101-04083-7 * 向達《龜茲蘇祗婆琵琶七調考原》,收入向達所著《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一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ISBN 7-5434-4237-X * 《龜茲古國史》 劉錫淦、陳良偉 著,新疆大學出版社,1992 年。ISBN 7-5631-0264-7 * 《絲綢之路與龜茲文化》 蘇北海 著,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 年。ISBN 7-228-03704-9 * 《龜茲史料》 吳平凡、朱英榮 編,新疆大學出版社,1996 年。ISBN 7-5631-0195-0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龜茲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晉書・卷 097》,出自房玄齡《晉書》   : 《梁書 / 卷 54》,出自姚思廉《梁書》   : 《魏書・卷 102》,出自魏收《魏書》   : 《周書・卷 50》,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 《南史・卷 79》,出自李大師《南史》   : 《北史・卷 097》,出自李大師《北史》   : 《隋書・卷 83》,出自魏徵《隋書》   : 《舊唐書・卷 198》,出自劉昫《舊唐書》   : 《新唐書・卷 221 上》,出自《新唐書》   : 《宋史・卷 490》,出自脫脫《宋史》 ## 外部連結 * Silk Road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Silk Road Seattle website contains many useful resources including a number of full-text historical works) * Kucha at Google Maps * 季羨林:〈龜茲之密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lobe": "earth", "lat": 41.71555556, "lon": 82.93222222 }
19,384
2023-05-05T06:33:42Z
76,464,131
𪚺
242,728
<h2><span id=".E6.BC.A2.E5.AD.97.E4.B8.AD.E7.9A.84.E4.B8.89.E7.96.8A.E5.AD.97"></span><span id="漢字中的三疊字">漢字中的三疊字</span></h2> <h3><span id=".E4.B8.89.E8.A7.92.E7.96.8A"></span><span id="三角疊">三角疊</span></h3> <ul><li>標註「-」者之讀音不詳。</li></ul><h3><span id=".E5.B7.A6.E5.8F.B3.E5.8F.A0"></span><span id="左右叠">左右疊</span></h3> <h3><span id=".E4.B8.8A.E4.B8.8B.E5.8F.A0"></span><span id="上下叠">上下疊</span></h3> <h3><span id=".E5.85.B6.E4.BB.96"></span><span id="其他">其他</span></h3> <h3><span id=".E5.90.AB.E4.B8.89.E5.8F.A0.E7.BB.93.E6.9E.84.E7.9A.84.E6.B1.89.E5.AD.97"></span><span id="含三叠结构的汉字">含三疊結構的漢字</span></h3> <h2><span id=".E4.B8.89.E7.96.8A.E5.AD.97.E7.9A.84.E5.8A.9F.E8.83.BD"></span><span id="三疊字的功能">三疊字的功能</span></h2> <ul><li>表示加三倍的東西之獨特:</li></ul> <ul><li>集合概念:</li></ul> <ul><li>小的與多有的:</li></ul> <ul><li>誇大:</li></ul> <ul><li>比較級:</li></ul> <ul><li>加三倍表現狀況或者景象:</li></ul> <h2><span id=".E5.8F.83.E7.9C.8B"></span><span id="參看">參看</span></h2> <ul><li>獨體字</li> <li>疊字</li> <li>二疊字</li> <li>四疊字</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漢語拼音、注音(教育部異體字字典)。</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漢字三疊字與四疊字大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 漢字中的三疊字 ### 三角疊 * 標註「-」者之讀音不詳。 ### 左右疊 ### 上下疊 ### 其他 ### 含三疊結構的漢字 ## 三疊字的功能 * 表示加三倍的東西之獨特: * 集合概念: * 小的與多有的: * 誇大: * 比較級: * 加三倍表現狀況或者景象: ## 參看 * 獨體字 * 疊字 * 二疊字 * 四疊字 ## 參見 * 漢語拼音、注音(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外部連結 * 漢字三疊字與四疊字大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7,335
2023-05-04T14:05:09Z
77,049,019
𪟧
1,414,250
<p><b>奎寧環</b>(Quinuclidine)即1-氮雙環[2.2.2]辛烷,一種有機化合物,屬橋環胺類。用作催化劑、合成原料。具強鹼性,共軛酸pKa為11.0。可由奎寧環酮還原得到。 </p><p>揮發性固體。溶於水和有機溶劑。經霍夫曼降解產生<i>N</i>-甲基-4-乙烯基哌啶與<i>N</i>-甲基-β-羥乙基哌啶。 </p><p>奎寧環在結構上與DABCO相似,但另個橋頭原子不是氮。它是奎寧中的結構單元之一。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奎寧環**(Quinuclidine)即 1 - 氮雙環 [2.2.2] 辛烷,一種有機化合物,屬橋環胺類。用作催化劑、合成原料。具強鹼性,共軛酸 pKa 為 11.0。可由奎寧環酮還原得到。 揮發性固體。溶於水和有機溶劑。經霍夫曼降解產生 _N_- 甲基 - 4 - 乙烯基哌啶與 _N_- 甲基 -β- 羥乙基哌啶。 奎寧環在結構上與 DABCO 相似,但另個橋頭原子不是氮。它是奎寧中的結構單元之一。 ## 參考資料
null
2,230
2023-01-31T01:23:55Z
70,170,352
𪡓啶
129,664
<p><b>精液</b>(英語:<span lang="en">Semen</span>),閩南話、台灣話、潮汕話叫做「<b>潲</b>」(讀音:siâu),而有的地方叫做「<b>㞞</b>」(上尸下從,讀音:sónɡ)。是一種可能含有精子的有機流質。它是由雄性或雌雄同體的動物的生殖腺等器官所分泌的,並能跟雌性的卵子受精結合。人類的精液除了精子以外,還含有其他不同的成分:像蛋白水解酶般的酶以及果糖皆能使精子在體外存活一段時間,此外精液亦提供一個介質予精子移動。大部分精液源於位於骨盆的精囊。令精液射出的過程稱之為射精。精液也是遺傳物質的一種。人類已對其他動物的精液進行冷凍保存,用以使某一特定品種得到保育。 </p> <h2><span id=".E7.94.9F.E7.89.A9.E5.AD.B8"></span><span id="生物學">生物學</span></h2> <h3><span id=".E5.8F.97.E7.B2.BE"></span><span id="受精">受精</span></h3> <p>精子可以跟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這個過程稱為受精,是生物學中動物繁衍的一種過程。不同物種依期不同的生態習性,會有不同的受精方式,也會有不同的精液組成。在體外受精的情況下,精子和卵子會在雌性體外受精結合。以這種方式繁衍下一代的包括許多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它們的雄性和雌性可能會分別將卵子和精子排出至水生環境中,讓其在當中結合受精。 </p><p>而在體內受精的情況下,受精則會發生於雌性的性器官內。雄性透過交配,把精子授予雌性後方可進行體內受精。許多脊椎動物(爬行動物、一些魚類,以及大多數鳥類)的體內受精都是以泄殖腔交配的形式進行。而哺乳動物的交配則以陰莖跟陰道互相接合的方式進行。 </p> <h2><span id=".E4.BA.BA.E9.A1.9E.E7.B2.BE.E6.B6.B2.E8.88.87.E7.94.9F.E7.90.86.E5.AD.B8"></span><span id="人類精液與生理學">人類精液與生理學</span></h2> <h3><span id=".E7.99.BC.E8.82.B2"></span><span id="發育">發育</span></h3> <p>人類男性第一次射精通常發生在青春期的開始之後一年左右,一般是透過自然夢遺或性刺激(與異性接觸下或自慰)促使第一次射精(以下簡稱「初精」),初精的量通常很少,在接下來的3個月生產不到1毫升的精液,通常是清澈的顏色。性成熟初期的精液呈現果凍狀,不像成熟男性精液能液化。精液的發展概要如下表。 </p><p>約九成的初精內容物並不含精子。僅少數人的初精精液中含有精子,但是這些人精液中的精子又有絕大多數(97%)沒有運動力,剩餘的精子(3%)有異常的動作。隨著青春期的發展,正常型態的精子數量會增加。初精12~14個月後,精液會出現液化性質。初精過後的24個月內,精液量、精液內含精子數、與精子的健康度就會達到成熟男性的程度。 </p> <p><span id="ref_no-liquify"><sup>s</sup></span>精液為果凍狀,且不會液化。<br><span id="ref_some-liquify"><sup>b</sup></span>大部分精液檢體會液化,有些仍然維持果凍狀。<br><span id="ref_all-liquify"><sup>c</sup></span>精液在一個小時內液化。 </p> <h3><span id=".E7.B5.84.E6.88.90.E6.88.90.E5.88.86"></span><span id="組成成分">組成成分</span></h3> <p>在射精的過程中,精子會經過射精管,並與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精囊所產生的淡黃色粘稠液體構成人類精液的7成左右,並富含果糖等物質。受雙氫睪酮影響的前列腺分泌物是一種呈白色的淡液(有時會呈無色透明),含有蛋白水解酶、檸檬酸、酸性磷酸酶和脂質。球囊尿道腺分泌液則主要負責潤滑尿道內腔。 </p><p>哺育及促進<span data-orig-title="精母细胞"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permatocyte"><span>精母細胞</span></span>發展的塞爾托利氏細胞會分泌一種液體至生精小管,幫助精子能夠抵達生殖道。輸出小管的立方上皮細胞含有溶酶體和微絨毛,因此其可透過重吸收此一過程吸收一部分的睪丸液。精液一旦進入附睪管,含有吞飲小泡的主細胞便會分泌甘磷酸膽鹼,以防止過早的獲能。大部分精液由附屬腺體(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產生。 </p><p>人類的精漿包含有複雜的有機和無機成分。其能為在女性生殖道中移動的精子提供營養及保護。正常的陰道環境並不利於精子存活,因為它是酸性且粘稠的;精漿的成分能減輕此一問題。精液所帶有的氣味和味道主要是像腐胺、精胺、亞精胺以及屍胺般的鹼性胺類所致的。它們能中和陰道的酸性環境,避免精子所帶有的DNA變性。 </p><p>負責生成精液的組織及其生成物如下: </p> <p>一份由世界衛生組織於1992年發表的報告指出,正常的人類精液的體積為2毫升或以上,pH值為7.2-8.0,每毫升的精液最少擁有20×10<sup>6</sup>個精子、每次射精所包含的精子總數最少有40×10<sup>6</sup>;在射精後的60分鐘內最少50%的精子能夠前進,當中最少25%能快速地前進。 </p><p>一篇於2005年發表的綜述發現,人類精液的成分和特性如下: </p> <h3><span id=".E5.A4.96.E8.A7.80.E5.92.8C.E6.BF.83.E5.BA.A6"></span><span id="外觀和濃度">外觀和濃度</span></h3> <p>精液通常是半透明的,並帶有白色、灰色或淡黃色的色調。若精液帶血,則可能呈粉紅色或微紅色,此一情況一般稱為血性精液;一旦持續發生血性精液的情況,當事人便有可能需尋求醫療協助,以找出潛在問題。 </p><p>後半部分的精液會於射精後不久便會凝固成凝膠狀或果凍滴狀物質,前半部分所射出來的精液則一般不會凝固。一般經過15-30分鐘後,精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便會使其解凝。研究者推測,初始凝固有助精液保留於陰道內 ;而隨後的液化便會使精子釋放,助其移動至卵子的所在部分。 </p><p>一篇於2005年發表的綜述發現,一般文獻會視精液的粘度為3-7釐泊。 </p> <h3><span id=".E9.AB.94.E7.A9.8D"></span><span id="體積">體積</span></h3> <p>射精完畢後的精液體積時有變化,不過一般不多於1茶匙。1篇回顧了30項研究的綜述指出,平均一次射精量為3.4毫升,不過其高則5.0毫升,低則2.3毫升。1項以瑞典和丹麥男性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射精間隔時間延長會使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數量增加,不過精子總量(殘留+已射出的精子)則不會增加。 </p> <h2><span id=".E9.86.AB.E5.AD.B8.E8.88.87.E8.87.A8.E5.BA.8A.E6.87.89.E7.94.A8"></span><span id="醫學與臨床應用">醫學與臨床應用</span></h2> <h3><span id=".E7.B2.BE.E6.B6.B2.E5.93.81.E8.B3.AA"></span><span id="精液品質">精液品質</span></h3> <p>精液品質是指對精液授精能力的衡量。換句話說,即其是在衡量男性的生育能力。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是人類自然繁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量度精液質量時會同時考慮其數量和質量。 </p><p>一些坊間的營養補充品可能會聲稱可以增加精液量,不過像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並沒有認可並授與任何合格認證給予這樣的藥品,且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該些聲稱。一些關於傳統壯陽食物的類似聲稱亦同樣欠缺科學驗證。 </p> <h3><span id=".E5.84.B2.E5.AD.98"></span><span id="儲存">儲存</span></h3> <p>有一些方法可以延長精液品質的減損速度,並保存精液以供之後使用。已射出的精液可儲存於像伊利尼變溫稀釋液般的稀釋液中,用以於7天內保持與卵子結合受精的能力。伊利尼變溫稀釋液的成分包括好幾種鹽、糖和抗菌劑,並充入了二氧化碳。<span data-orig-title="精子冷藏"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en cryopreservation"><span>精子冷藏</span></span>可以使精子於體外保存較長的時間。目前記錄顯示,以此一方法保存的人類精子最長可於21年後仍保有與卵子結合受精的能力。 </p> <h3><span id=".E5.B0.8D.E9.9B.8C.E6.80.A7.E7.9A.84.E7.9B.8A.E8.99.95"></span><span id="對雌性的益處">對雌性的益處</span></h3> <p>雌性可能從吞取並吸收精液中獲得好處。比如雄性昆蟲會經由射精把營養素轉移給雌性;人類和牛的精液皆具有抗病毒和抗菌性;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精液皆檢測到像乳酸桿菌般的益菌。 </p> <h3><span id=".E7.97.87.E7.8B.80"></span><span id="症狀">症狀</span></h3> <h4><span id=".E7.B2.BE.E6.B6.B2.E5.B8.B6.E8.A1.80.EF.BC.88.E8.A1.80.E6.80.A7.E7.B2.BE.E6.B6.B2.EF.BC.89"></span><span id="精液帶血(血性精液)">精液帶血(血性精液)</span></h4> <p>血性精液可能是肉眼可見的,亦可能是不可見的(只能透過顯微鏡觀察)。可能的成因包括炎症、感染、阻塞、男性生殖道受損,以及尿道、睪丸、附睪和前列腺這些部分存有潛在問題。它通常可在沒有治療或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痊癒,但若情況持續,便可能需要進一步進行精液分析等測試,以找出問題根源。 </p> <h4><span id=".E7.B2.BE.E6.B6.B2.E9.81.8E.E6.95.8F"></span><span id="精液過敏">精液過敏</span></h4> <p>極少數人會對精液產生過敏反應,此一情況一般稱為精液過敏。典型表現為在接觸精液後產生局部或全身過敏反應。不過精液中沒有任何一種蛋白質會引起患者的相關反應。不論該次性交是否首次,症狀皆有可能會在接觸精液後出現。若症狀於使用保險套後不會出現,便可更進一步確定為精液過敏。脫敏療法能有效地治療此症。 </p> <h3><span id=".E7.96.BE.E7.97.85.E4.BC.A0.E6.92.AD"></span><span id="疾病传播">疾病傳播</span></h3> <p>許多性傳染病和病原體可經由精液傳播,比如HIV、伊波拉病毒。吞嚥精液本身不會在咂陽之上再帶來額外風險。從事咂陽的潛在風險包括傳播/感染像人類乳突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般的病原體,繼而引起性傳播疾病。相關風險會在口中有傷口、開放性潰瘍,以及牙齦出血的人中增加。 </p> <h2><span id=".E5.88.91.E4.BA.8B.E9.91.91.E8.AD.98.E5.AD.B8"></span><span id="刑事鑑識學">刑事鑑識學</span></h2> <p>在英國秘密情報局起始運作時,其發現精液是一種很好的<span data-orig-title="隱形墨水"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nvisible ink"><span>隱形墨水</span></span>。首任局長<span data-orig-title="曼斯菲爾德·史密斯-康明"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nsfield Smith-Cumming"><span>曼斯菲爾德·史密斯-康明</span></span>形容它是:「每個男性自身所有的自來水筆。」精液在紫外線照射下會顯示出明顯的痕跡,較口水明顯,但又不像血液般容易辨識,因此被應用在間諜活動中。 </p><p>此外精液也作為一種刑事鑑識學中一種重要的證據,主要使用在性犯罪的鑑定中。藉由對犯罪現場或是受害人體內殘留的精液進行生物跡證鑑定,藉由確認體液是否為精液或是分析DNA的方式來作為刑事證據。 </p><p>一些精液鑑定常見的方法包括:酸性磷酸酵素法、顯微鏡觀察、前列腺抗原商用鑑定盒等。 </p> <h2><span id=".E5.82.B3.E7.B5.B1.E6.96.87.E5.8C.96"></span><span id="傳統文化">傳統文化</span></h2> <h3><span id=".E7.B2.BE.E6.B6.B2.E8.88.87.E3.80.8C.E6.B0.A3.E3.80.8D"></span><span id="精液與「氣」">精液與「氣」</span></h3> <p>中國古代稱精液為「精」、「精華」、「元陽」,將其視為男性生命力之源。中國諺語「一滴精,十滴血」便闡述了此概念。因而反對男性手淫,強調男性應儘量減少射精,避免精盡人亡。在《金瓶梅》(西門慶縱慾而亡)和《紅樓夢》(賈瑞精盡人亡)中都有表現。氣功界也強調一種名為「精」的能量形體,一種需要人去發展及積累的能量。氣功界認為,「精」屬於一種性能量,由此,射精是一種能量自耗最大的行為。根據氣功理論,在受到性刺激時,身體上的能量會遁各種途徑轉向並移至性器官內,而接著發生的性高潮及射精作用便會終究把處於性器內的能量完全釋出。 </p><p>一些人們亦認為女性有『精』,其存於在子宮內並在高潮間釋放,並相信過分保存會引致女性歇斯底里。 </p> <h3><span id=".E5.8F.A4.E5.B8.8C.E8.87.98.E5.93.B2.E5.AD.B8"></span><span id="古希臘哲學">古希臘哲學</span></h3> <p>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認為精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物質:「亞里斯多德認為精液是血液中的營養的殘餘物,且該些營養物的溫度和成分皆已調至最佳。並認為精液只能透過男性射出的原因在於只有男性才具有將血液轉化成精液所必需的熱氣。」此外其亦認為精液跟食物之間存有直接的關係,他指出:「精子是我們食物的分泌物。通俗一點地說,它是我們食物中最完美的成分。」 </p><p>食物和發育之間的關係亦使得亞里斯多德警告人們:「不要在太年輕的時候就從事性行為,因為這會使身體發育所必需的營養轉向用作生成精液,繼對其構成壞影響。最好在發育開始自然減緩時才從事性行為,因為身高或多或少已經確定,該些營養已不會再用作發育,故此用作生成精液亦沒大問題。」 </p><p>此外「亞里斯多德指出『種子』主要藏於眼睛周圍的區域,認為性放縱會對眼睛構成普遍認可的影響。這暗示他認為『種子』源於眼睛區域的液體。」此一觀點可由畢達哥拉斯派的信念來解釋,他們認為「精液乃一滴大腦(τὸ δε σπέρμα εἶναι σταγόνα ἐγκέφαλου)。」 </p><p>斯多葛哲學將道種(logos spermatikos,亦即原初之道)理解為產生被動物質的充足理由律。猶太哲學家斐洛同樣視精液為男性播於女性的靈魂中的美德種子。 </p> <h3><span id=".E5.AE.97.E6.95.99.E8.A7.80.E9.BB.9E"></span><span id="宗教觀點">宗教觀點</span></h3> <p>精液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神話中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跟母乳類似。在峇里島的傳統中,會以歸還母乳此一句來比喻精液或射精。古希臘宗教視精液為一種瘴氣,瘴氣出現後人們往往會進行<span data-orig-title="淨化儀式"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itual purification"><span>淨化儀式</span></span>。古羅馬人認為蘭科(orchid)植物的雙球莖類似於睪丸,睪丸炎的英語「orchiditis」亦由此衍生。他們認為蘭科植物的花源於精靈薩堤爾性交時所灑出的精液。 </p><p>一些前工業社會主張精液等體液都應保留於體內,因為當地的人民相信這些液體具有魔力。血液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而精液亦被廣泛地認為是超自然力量的起源及顯現的效果。由此精液被他們認定為該獲得尊敬的神聖之物。古蘇美爾人相信精液是「水神恩基賦予人類的神聖物質。」他們相信神的精液具有神奇的生成能力。<span data-orig-title="苏美尔宗教"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umerian religion"><span>蘇美爾宗教</span></span>相信,恩基的種子撒至地上後令八種本應不存在的植物自發性地生長,並相信他在原無一物的河床自慰射精後,便生成了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這兩條河。蘇美爾人亦認為雨水是天神安努的精液,它們從天而降的目的在於使大地女神祺授精,使她生下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p><p>基督教早期教父伊皮法紐(Epiphanius)記載道<span data-orig-title="巴碧羅靈知派"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orborites"><span>巴碧羅靈知派</span></span>等靈知派視精液為基督的身體。靈知派文獻《<span data-orig-title="神聖智慧"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istis Sophia"><span>神聖智慧</span></span>》和《<span data-orig-title="真理的見證"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stimony of Truth"><span>真理的見證</span></span>》嚴厲譴責這種想法。基督教神學家克萊曼特則認為身體的血跟道有關,視其為靈魂的成分,並指出有些人認為:「動物之精液大體上是其血液的泡沫。」克萊曼特的宣稱反映了早期基督教的觀點:「種子不應該被浪費,亦不應被疏忽;若不能生長,則不要播種。」 </p> <h3><span id=".E5.90.9E.E7.B2.BE.E6.96.87.E5.8C.96"></span><span id="吞精文化">吞精文化</span></h3> <p>在一些文化中,精液被認為具有男性化的特殊功用。比如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艾托羅人相信:年輕男子為長輩口交,並咽下長輩的精液,才能夠達到性成熟。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後的男性皆被要求從事這種行為。這種行為也有可能促使該族及其他部落的同性性行為文化。 </p> <h2><span id=".E7.8F.BE.E4.BB.A3.E6.96.87.E5.8C.96"></span><span id="現代文化">現代文化</span></h2> <h3><span id=".E6.B5.81.E8.A1.8C.E6.96.87.E5.8C.96"></span><span id="流行文化">流行文化</span></h3> <p>在藝術層面及普及文化中,精液長久以來都被視為禁忌題材。 </p><p>安德里斯·塞拉諾(Andres Serrano)在1990年發表的"Blood and Semen II"(血與精II)包含了有關體液的相片,因其中一些涉及精液而引起爭議。一些人批評他創作具冒犯性的藝術作品,但一些人則替他辯護,認為這正好體現了藝術自由。他的照片被加載於兩張金屬樂隊的音樂專輯封面,分別是Load及ReLoad。照片中,強光透過明膠片照射著四散的精液、血液和尿液。 </p><p>最近,講及精液的電影(儘管具有爭議)只有諸如情迷索瑪莉(1998)、、Happiness(1998)、美國派(1999)、驚聲尖笑(2000)、驚聲尖笑2(2001)、賤熊2和猛鬼範-懷爾德(<i>National Lampoon's Van Wilder</i>)(2002)。無厘取鬧(2006)中有一幕克里斯·龐蒂斯(Chris Pontius)飲下馬的精液之片段、賤熊2(2015) </p> <h3><span id=".E8.89.B2.E6.83.85.E6.96.87.E5.8C.96"></span><span id="色情文化">色情文化</span></h3> <p>精液是當代色情文化中重要的要素,在色情影片中,以射精及精液為主題的畫面場景稱為射精鏡頭。這種鏡頭以「顯示出強大能量射精」來替觀眾帶來視覺刺激。色情影片的片商可能會使用大量的精液或是發生在特定部位的射精來滿足觀眾的視覺慾望。 </p> <h3><span id=".E4.BF.9A.E8.AA.9E.E8.88.87.E5.A7.94.E5.A9.89.E8.AA.9E"></span><span id="俚語與委婉語">俚語與委婉語</span></h3> <p>在世界各種語言,「精液」都有各種各樣的委婉語及粗直語。比如在漢語中就有㞞。 </p> <h3><span id=".E6.B3.95.E5.BE.8B.E5.95.8F.E9.A1.8C"></span><span id="法律問題">法律問題</span></h3> <p>在台灣,意圖營利,從事生殖細胞、胚胎之買賣或居間介紹者,將違反《人工生殖法》第31條,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p> <h2><span id=".E5.8F.82.E8.A6.8B"></span><span id="参見">參見</span></h2> <ul><li>飲精</li> <li>安全期</li> <li>體液</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3><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3> <h3><span id=".E6.9B.B8.E7.B1.8D"></span><span id="書籍">書籍</span></h3> <ul><li>Mann T, Lutwak-Mann C. 1981. 《男性生殖力和精液》。柏林:Springer-Verlag. ISBN 3-540-10383, ISBN 0-387-10383.</li> <li>Shivaji S, Scheit K-H, Bhargava PM. 1990. 《精漿中的蛋白質》。紐約:John Wiley &amp; Sons. ISBN 978-0-471-84685-7.</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人類精液的成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精液能治療抑鬱症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精液中的激素可以緩解女性壓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6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0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97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0092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75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784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8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947435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41.319 1 -total 48.61% 311.716 1 Template:Reflist 12.36% 79.237 1 Template:Lang-en 11.01% 70.601 13 Template:Cite_web 9.77% 62.683 21 Template:Cite_book 9.62% 61.717 1 Template:Commonscat 8.42% 53.984 1 Template:性 7.86% 50.417 1 Template:Navbox 6.94% 44.523 1 Template:ISBN 6.71% 43.020 1 Template:Otheruse -->
**精液**(英語:Semen),閩南話、台灣話、潮汕話叫做「**潲**」(讀音:siâu),而有的地方叫做「**㞞**」(上尸下從,讀音:sónɡ)。是一種可能含有精子的有機流質。它是由雄性或雌雄同體的動物的生殖腺等器官所分泌的,並能跟雌性的卵子受精結合。人類的精液除了精子以外,還含有其他不同的成分:像蛋白水解酶般的酶以及果糖皆能使精子在體外存活一段時間,此外精液亦提供一個介質予精子移動。大部分精液源於位於骨盆的精囊。令精液射出的過程稱之為射精。精液也是遺傳物質的一種。人類已對其他動物的精液進行冷凍保存,用以使某一特定品種得到保育。 ## 生物學 ### 受精 精子可以跟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這個過程稱為受精,是生物學中動物繁衍的一種過程。不同物種依期不同的生態習性,會有不同的受精方式,也會有不同的精液組成。在體外受精的情況下,精子和卵子會在雌性體外受精結合。以這種方式繁衍下一代的包括許多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它們的雄性和雌性可能會分別將卵子和精子排出至水生環境中,讓其在當中結合受精。 而在體內受精的情況下,受精則會發生於雌性的性器官內。雄性透過交配,把精子授予雌性後方可進行體內受精。許多脊椎動物(爬行動物、一些魚類,以及大多數鳥類)的體內受精都是以泄殖腔交配的形式進行。而哺乳動物的交配則以陰莖跟陰道互相接合的方式進行。 ## 人類精液與生理學 ### 發育 人類男性第一次射精通常發生在青春期的開始之後一年左右,一般是透過自然夢遺或性刺激(與異性接觸下或自慰)促使第一次射精(以下簡稱「初精」),初精的量通常很少,在接下來的 3 個月生產不到 1 毫升的精液,通常是清澈的顏色。性成熟初期的精液呈現果凍狀,不像成熟男性精液能液化。精液的發展概要如下表。 約九成的初精內容物並不含精子。僅少數人的初精精液中含有精子,但是這些人精液中的精子又有絕大多數(97%)沒有運動力,剩餘的精子(3%)有異常的動作。隨著青春期的發展,正常型態的精子數量會增加。初精 12~14 個月後,精液會出現液化性質。初精過後的 24 個月內,精液量、精液內含精子數、與精子的健康度就會達到成熟男性的程度。 s 精液為果凍狀,且不會液化。 b 大部分精液檢體會液化,有些仍然維持果凍狀。 c 精液在一個小時內液化。 ### 組成成分 在射精的過程中,精子會經過射精管,並與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物混合,形成精液。精囊所產生的淡黃色粘稠液體構成人類精液的 7 成左右,並富含果糖等物質。受雙氫睪酮影響的前列腺分泌物是一種呈白色的淡液(有時會呈無色透明),含有蛋白水解酶、檸檬酸、酸性磷酸酶和脂質。球囊尿道腺分泌液則主要負責潤滑尿道內腔。 哺育及促進精母細胞發展的塞爾托利氏細胞會分泌一種液體至生精小管,幫助精子能夠抵達生殖道。輸出小管的立方上皮細胞含有溶酶體和微絨毛,因此其可透過重吸收此一過程吸收一部分的睪丸液。精液一旦進入附睪管,含有吞飲小泡的主細胞便會分泌甘磷酸膽鹼,以防止過早的獲能。大部分精液由附屬腺體(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產生。 人類的精漿包含有複雜的有機和無機成分。其能為在女性生殖道中移動的精子提供營養及保護。正常的陰道環境並不利於精子存活,因為它是酸性且粘稠的;精漿的成分能減輕此一問題。精液所帶有的氣味和味道主要是像腐胺、精胺、亞精胺以及屍胺般的鹼性胺類所致的。它們能中和陰道的酸性環境,避免精子所帶有的 DNA 變性。 負責生成精液的組織及其生成物如下: 一份由世界衛生組織於 1992 年發表的報告指出,正常的人類精液的體積為 2 毫升或以上,pH 值為 7.2-8.0,每毫升的精液最少擁有 20×106 個精子、每次射精所包含的精子總數最少有 40×106;在射精後的 60 分鐘內最少 50%的精子能夠前進,當中最少 25%能快速地前進。 一篇於 2005 年發表的綜述發現,人類精液的成分和特性如下: ### 外觀和濃度 精液通常是半透明的,並帶有白色、灰色或淡黃色的色調。若精液帶血,則可能呈粉紅色或微紅色,此一情況一般稱為血性精液;一旦持續發生血性精液的情況,當事人便有可能需尋求醫療協助,以找出潛在問題。 後半部分的精液會於射精後不久便會凝固成凝膠狀或果凍滴狀物質,前半部分所射出來的精液則一般不會凝固。一般經過 15-30 分鐘後,精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便會使其解凝。研究者推測,初始凝固有助精液保留於陰道內 ;而隨後的液化便會使精子釋放,助其移動至卵子的所在部分。 一篇於 2005 年發表的綜述發現,一般文獻會視精液的粘度為 3-7 釐泊。 ### 體積 射精完畢後的精液體積時有變化,不過一般不多於 1 茶匙。1 篇回顧了 30 項研究的綜述指出,平均一次射精量為 3.4 毫升,不過其高則 5.0 毫升,低則 2.3 毫升。1 項以瑞典和丹麥男性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射精間隔時間延長會使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數量增加,不過精子總量(殘留 + 已射出的精子)則不會增加。 ## 醫學與臨床應用 ### 精液品質 精液品質是指對精液授精能力的衡量。換句話說,即其是在衡量男性的生育能力。精液中所含的精子是人類自然繁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量度精液質量時會同時考慮其數量和質量。 一些坊間的營養補充品可能會聲稱可以增加精液量,不過像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並沒有認可並授與任何合格認證給予這樣的藥品,且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該些聲稱。一些關於傳統壯陽食物的類似聲稱亦同樣欠缺科學驗證。 ### 儲存 有一些方法可以延長精液品質的減損速度,並保存精液以供之後使用。已射出的精液可儲存於像伊利尼變溫稀釋液般的稀釋液中,用以於 7 天內保持與卵子結合受精的能力。伊利尼變溫稀釋液的成分包括好幾種鹽、糖和抗菌劑,並充入了二氧化碳。精子冷藏可以使精子於體外保存較長的時間。目前記錄顯示,以此一方法保存的人類精子最長可於 21 年後仍保有與卵子結合受精的能力。 ### 對雌性的益處 雌性可能從吞取並吸收精液中獲得好處。比如雄性昆蟲會經由射精把營養素轉移給雌性;人類和牛的精液皆具有抗病毒和抗菌性;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精液皆檢測到像乳酸桿菌般的益菌。 ### 症狀 #### 精液帶血(血性精液) 血性精液可能是肉眼可見的,亦可能是不可見的(只能透過顯微鏡觀察)。可能的成因包括炎症、感染、阻塞、男性生殖道受損,以及尿道、睪丸、附睪和前列腺這些部分存有潛在問題。它通常可在沒有治療或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痊癒,但若情況持續,便可能需要進一步進行精液分析等測試,以找出問題根源。 #### 精液過敏 極少數人會對精液產生過敏反應,此一情況一般稱為精液過敏。典型表現為在接觸精液後產生局部或全身過敏反應。不過精液中沒有任何一種蛋白質會引起患者的相關反應。不論該次性交是否首次,症狀皆有可能會在接觸精液後出現。若症狀於使用保險套後不會出現,便可更進一步確定為精液過敏。脫敏療法能有效地治療此症。 ### 疾病傳播 許多性傳染病和病原體可經由精液傳播,比如 HIV、伊波拉病毒。吞嚥精液本身不會在咂陽之上再帶來額外風險。從事咂陽的潛在風險包括傳播 / 感染像人類乳突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般的病原體,繼而引起性傳播疾病。相關風險會在口中有傷口、開放性潰瘍,以及牙齦出血的人中增加。 ## 刑事鑑識學 在英國秘密情報局起始運作時,其發現精液是一種很好的隱形墨水。首任局長曼斯菲爾德・史密斯 - 康明形容它是:「每個男性自身所有的自來水筆。」精液在紫外線照射下會顯示出明顯的痕跡,較口水明顯,但又不像血液般容易辨識,因此被應用在間諜活動中。 此外精液也作為一種刑事鑑識學中一種重要的證據,主要使用在性犯罪的鑑定中。藉由對犯罪現場或是受害人體內殘留的精液進行生物跡證鑑定,藉由確認體液是否為精液或是分析 DNA 的方式來作為刑事證據。 一些精液鑑定常見的方法包括:酸性磷酸酵素法、顯微鏡觀察、前列腺抗原商用鑑定盒等。 ## 傳統文化 ### 精液與「氣」 中國古代稱精液為「精」、「精華」、「元陽」,將其視為男性生命力之源。中國諺語「一滴精,十滴血」便闡述了此概念。因而反對男性手淫,強調男性應儘量減少射精,避免精盡人亡。在《金瓶梅》(西門慶縱慾而亡)和《紅樓夢》(賈瑞精盡人亡)中都有表現。氣功界也強調一種名為「精」的能量形體,一種需要人去發展及積累的能量。氣功界認為,「精」屬於一種性能量,由此,射精是一種能量自耗最大的行為。根據氣功理論,在受到性刺激時,身體上的能量會遁各種途徑轉向並移至性器官內,而接著發生的性高潮及射精作用便會終究把處於性器內的能量完全釋出。 一些人們亦認為女性有『精』,其存於在子宮內並在高潮間釋放,並相信過分保存會引致女性歇斯底里。 ### 古希臘哲學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認為精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物質:「亞里斯多德認為精液是血液中的營養的殘餘物,且該些營養物的溫度和成分皆已調至最佳。並認為精液只能透過男性射出的原因在於只有男性才具有將血液轉化成精液所必需的熱氣。」此外其亦認為精液跟食物之間存有直接的關係,他指出:「精子是我們食物的分泌物。通俗一點地說,它是我們食物中最完美的成分。」 食物和發育之間的關係亦使得亞里斯多德警告人們:「不要在太年輕的時候就從事性行為,因為這會使身體發育所必需的營養轉向用作生成精液,繼對其構成壞影響。最好在發育開始自然減緩時才從事性行為,因為身高或多或少已經確定,該些營養已不會再用作發育,故此用作生成精液亦沒大問題。」 此外「亞里斯多德指出『種子』主要藏於眼睛周圍的區域,認為性放縱會對眼睛構成普遍認可的影響。這暗示他認為『種子』源於眼睛區域的液體。」此一觀點可由畢達哥拉斯派的信念來解釋,他們認為「精液乃一滴大腦(τὸ δε σπέρμα εἶναι σταγόνα ἐγκέφαλου)。」 斯多葛哲學將道種(logos spermatikos,亦即原初之道)理解為產生被動物質的充足理由律。猶太哲學家斐洛同樣視精液為男性播於女性的靈魂中的美德種子。 ### 宗教觀點 精液在世界各地的原始神話中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跟母乳類似。在峇里島的傳統中,會以歸還母乳此一句來比喻精液或射精。古希臘宗教視精液為一種瘴氣,瘴氣出現後人們往往會進行淨化儀式。古羅馬人認為蘭科(orchid)植物的雙球莖類似於睪丸,睪丸炎的英語「orchiditis」亦由此衍生。他們認為蘭科植物的花源於精靈薩堤爾性交時所灑出的精液。 一些前工業社會主張精液等體液都應保留於體內,因為當地的人民相信這些液體具有魔力。血液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而精液亦被廣泛地認為是超自然力量的起源及顯現的效果。由此精液被他們認定為該獲得尊敬的神聖之物。古蘇美爾人相信精液是「水神恩基賦予人類的神聖物質。」他們相信神的精液具有神奇的生成能力。蘇美爾宗教相信,恩基的種子撒至地上後令八種本應不存在的植物自發性地生長,並相信他在原無一物的河床自慰射精後,便生成了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這兩條河。蘇美爾人亦認為雨水是天神安努的精液,它們從天而降的目的在於使大地女神祺授精,使她生下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基督教早期教父伊皮法紐(Epiphanius)記載道巴碧羅靈知派等靈知派視精液為基督的身體。靈知派文獻《神聖智慧》和《真理的見證》嚴厲譴責這種想法。基督教神學家克萊曼特則認為身體的血跟道有關,視其為靈魂的成分,並指出有些人認為:「動物之精液大體上是其血液的泡沫。」克萊曼特的宣稱反映了早期基督教的觀點:「種子不應該被浪費,亦不應被疏忽;若不能生長,則不要播種。」 ### 吞精文化 在一些文化中,精液被認為具有男性化的特殊功用。比如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艾托羅人相信:年輕男子為長輩口交,並咽下長輩的精液,才能夠達到性成熟。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後的男性皆被要求從事這種行為。這種行為也有可能促使該族及其他部落的同性性行為文化。 ## 現代文化 ### 流行文化 在藝術層面及普及文化中,精液長久以來都被視為禁忌題材。 安德里斯・塞拉諾(Andres Serrano)在 1990 年發表的 "Blood and Semen II"(血與精 II)包含了有關體液的相片,因其中一些涉及精液而引起爭議。一些人批評他創作具冒犯性的藝術作品,但一些人則替他辯護,認為這正好體現了藝術自由。他的照片被加載於兩張金屬樂隊的音樂專輯封面,分別是 Load 及 ReLoad。照片中,強光透過明膠片照射著四散的精液、血液和尿液。 最近,講及精液的電影(儘管具有爭議)只有諸如情迷索瑪莉(1998)、、Happiness(1998)、美國派(1999)、驚聲尖笑(2000)、驚聲尖笑 2(2001)、賤熊 2 和猛鬼範 - 懷爾德(_National Lampoon's Van Wilder_)(2002)。無厘取鬧(2006)中有一幕克里斯・龐蒂斯(Chris Pontius)飲下馬的精液之片段、賤熊 2(2015) ### 色情文化 精液是當代色情文化中重要的要素,在色情影片中,以射精及精液為主題的畫面場景稱為射精鏡頭。這種鏡頭以「顯示出強大能量射精」來替觀眾帶來視覺刺激。色情影片的片商可能會使用大量的精液或是發生在特定部位的射精來滿足觀眾的視覺慾望。 ### 俚語與委婉語 在世界各種語言,「精液」都有各種各樣的委婉語及粗直語。比如在漢語中就有㞞。 ### 法律問題 在台灣,意圖營利,從事生殖細胞、胚胎之買賣或居間介紹者,將違反《人工生殖法》第 31 條,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 參見 * 飲精 * 安全期 * 體液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引用 ### 書籍 * Mann T, Lutwak-Mann C. 1981. 《男性生殖力和精液》。柏林:Springer-Verlag. ISBN 3-540-10383, ISBN 0-387-10383. * Shivaji S, Scheit K-H, Bhargava PM. 1990. 《精漿中的蛋白質》。紐約:John Wiley & Sons. ISBN 978-0-471-84685-7. ## 外部連結 * 人類精液的成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精液能治療抑鬱症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精液中的激素可以緩解女性壓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42,512
2023-05-02T16:38:31Z
77,036,672
𪨊
71,561
<p><span></span> </p> <p><b>崙背鄉</b>(臺灣話:<span lang="nan"><span><span lang="nan">Lūn-puè-hiong</span></span></span>,詔安客家話:<span lang="hak"><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29728"><span><span lang="hak">Lun bue^ hiongˇ</span></span></span>)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北部,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望,西接麥寮鄉,東臨二崙鄉,南隔新虎尾溪與虎尾鎮、土庫鎮、褒忠鄉相鄰,為重要的酪農專區,鄉內亦出產大量洋香瓜。且因地處交通要衝,早年為雲林縣西部商業中心,腹地有崙背、麥寮、二崙、褒忠等四地,有「小上海」之稱。後因交通環境改變、人口外移,商業機能降低。</p><p>該鄉為雲林境內唯一的客家重點發展地區,詔安客家族群約佔4成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東半部。地方通行語為臺語偏泉腔及台灣客家語詔安腔。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就出現有「布嶼大莊」的地名,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 </p><p>日本大正九年(1920年)在臺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崙背庄,隸屬台南州虎尾郡,戰後分設崙背鄉和麥寮鄉。 </p><p>崙背鄉境內的港尾,屬於西螺七嵌之一,崙背鄉的東半部居住了許多詔安客家人。市區亦有詔安客家文化館。 </p><p>崙背之名的由來,是由於今崙背市區位於從前一沙崙之背,故名,市區南面亦有崙前村,現崙前崙背界線已模糊。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根據雲林縣西螺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崙背鄉戶數約8.7千戶,人口約2.3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南陽村與枋南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740人與809人。 </p> <h2><span id=".E6.94.BF.E6.B2.BB"></span><span id="政治">政治</span></h2> <h3><span id=".E6.AD.B7.E4.BB.BB.E9.A6.96.E9.95.B7"></span><span id="歷任首長">歷任首長</span></h3> <h3><span id=".E9.84.89.E6.94.BF.E7.B5.84.E7.B9.94"></span><span id="鄉政組織">鄉政組織</span></h3> <p>崙背鄉公所是崙背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崙背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崙背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5個附屬機關。 </p><p>崙背鄉民代表會是崙背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崙背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崙背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p> <h3><span id=".E8.A1.8C.E6.94.BF.E5.8D.80"></span><span id="行政區">行政區</span></h3> <ul><li>豐榮村 (豐榮)</li></ul><p>舊稱貓兒干,是平埔族的名稱,豐榮國小校區。位於本鄉西北,東臨舊庄村。南面為大有村。是各村中人口與面積最大者。包括豐榮及其附屬聚落。 </p> <ul><li>水尾村 (水尾)</li></ul><p>陽明國小位在此村。位於本鄉東北。包括水尾、頂街子、下街子、田底等聚落。西臨舊庄村。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每年都會舉辦特殊的「著年(台語)」活動,以12年為單位輪值向西螺媽祖進香。</p> <ul><li>枋南村 (崩溝寮)</li></ul><p>陽明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北。南接西榮村。西北則為水尾村。包括枋南(崩溝寮)和新莊。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 </p> <ul><li>大有村 (大有)</li></ul><p>大有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西南。包括大有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五魁村 (五塊厝)</li></ul><p>位於本鄉中央偏南。包括五塊厝等聚落。主要族群為許姓、林姓的閩南人。 </p> <ul><li>阿勸村 (阿勸)</li></ul><p>位於本鄉南面。包括阿勸、塩園、下店子、中厝。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舊庄村 (舊庄)</li></ul><p>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包括舊庄、頂厝、下竹圍(竹茂)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草湖村 (草湖)</li></ul><p>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在舊庄村的北面,中和國小位於此處,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港尾村 (港尾)</li></ul><p>東興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南。主要族群為張廖的詔安客家人,因此也是西螺七崁的其中一崁(土庫鎮新莊以前就在此崁內,後來退出)。羅厝、崙前、港尾三個緊鄰崙背市區的村同為民代表會的第二選區。 </p> <ul><li>崙前村 (崙背)</li></ul><p>位於本鄉東南。即崙背市區之南,舊時在崙背國中一帶有一沙崙,故南面為崙前,北面為崙背。隨市街發展,沙崙已消失,崙背和崙前的界線也逐漸消失。 </p> <ul><li>羅厝村 (羅厝)</li></ul><p>東興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東南。東南以東興國小為界港尾村相鄰,與台19縣道、156縣道、154甲、皆經過此處,為交通重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崙背鄉內最大、也是唯一的大型觀光牧場千巧谷牛樂園即在此處。 </p> <ul><li>西榮村 (崙背)</li></ul><p>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西北,崙背國小校區。除市區外,此村也包含市區西北的一大塊田地區域,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p> <ul><li>東明村 (崙背)。</li></ul><p>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東,崙背國小校區。鄉公所和許多設施的所在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p> <ul><li>南陽村 (崙背)</li></ul><p>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南,崙背國小校區。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崙背國小、崙背國中皆位於此村。因為較晚發展,市街呈格子狀。 </p> <h2><span id=".E7.B6.93.E6.BF.9F"></span><span id="經濟">經濟</span></h2> <h3><span id=".E8.BE.B2.E6.A5.AD"></span><span id="農業">農業</span></h3> <ul><li>以生產洋香瓜、苦瓜、番茄、稻米、落花生、大蒜、飼料玉米、青椒、甜豌豆、西瓜等農作物為大宗</li> <li>乳牛: 設置酪農業專區</li></ul><h3><span id=".E5.B7.A5.E6.A5.AD"></span><span id="工業">工業</span></h3> <ul><li>褒忠產業園區 :(褒忠鄉境內)位於崙背市區西南方約4公里。</li></ul><h3><span id=".E9.87.91.E8.9E.8D.E6.A9.9F.E6.A7.8B"></span><span id="金融機構">金融機構</span></h3> <ul><li>京城銀行崙背分行</li> <li>中華郵政崙背郵局</li> <li>崙背鄉農會信用部</li></ul><p><br></p> <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h3><span id=".E4.BF.A1.E4.BB.B0"></span><span id="信仰">信仰</span></h3> <ul><li>崙背教會,舊名崩溝寮教會,位於崙背市區西側,為崙背鄉之基督信仰中心,由西螺教會分設,設立至今已有122年歷史,為雲林少數百年教會之一。</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8.AA.9E.E8.A8.80"></span><span id="語言">語言</span></h3> <p>崙背西半部和中央地區講臺語,東半部講詔安客語。其中客語分佈以枋南村、港尾村等地最為集中,但仍以家庭使用為主,且日漸式微,公眾場合仍以臺語、國語為共同語。此外,崙背國小的鄉土語言課程是低年級教客語、高年級教臺語。 </p> <h3><span id=".E7.AF.80.E6.85.B6"></span><span id="節慶">節慶</span></h3> <ul><li>天穿日</li> <li>客家桐花祭: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li> <li>崙背洋香瓜文化節</li> <li>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li> <li>水汴頭社區隘丁寮燈火節</li> <li>崙背鄉是布袋戲的故鄉,布袋戲大師廖來興、李慶隆世世代代居住於此,有名的五洲園、隆興閣與五隆園,都是起源於崙背鄉。</li></ul><h2><span id=".E6.95.99.E8.82.B2"></span><span id="教育">教育</span></h2> <h3><span id=".E5.9C.8B.E6.B0.91.E4.B8.AD.E5.AD.B8"></span><span id="國民中學">國民中學</span></h3> <ul><li>雲林縣立崙背國民中學</li></ul><h3><span id=".E5.9C.8B.E6.B0.91.E5.B0.8F.E5.AD.B8"></span><span id="國民小學">國民小學</span></h3> <ul><li>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位於南陽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中和國民小學:位於草湖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陽明國民小學:位於水尾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大有國民小學:位於大有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國民小學:位於羅厝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豐榮國民小學:位於豐榮村</li></ul><h3><span id=".E5.B9.BC.E7.A8.9A.E5.9C.92"></span><span id="幼稚園">幼稚園</span></h3> <ul><li>崙背鄉立托兒所</li> <li>崙背國小附設幼兒園</li></ul><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h3><span id=".E9.AB.98.E9.80.9F.E9.90.B5.E8.B7.AF"></span><span id="高速鐵路">高速鐵路</span></h3> <ul><li>高鐵雲林站:(虎尾鎮境內)位於崙背市區東南方約6公里。</li></ul><h3><span id=".E5.85.AC.E8.B7.AF"></span><span id="公路">公路</span></h3> <ul><li>,台19線,大同路。往北可前往油車,舊台19為今南昌路、南光路。</li> <li>,縣道154號,由豐榮至新莊一帶。東可到橋頭,西可到油車 <ul><li>,縣道154甲線,由崙背圓環起。為正義路。可前往二崙等地。</li></ul></li> <li>,縣道156號,中山路。經崙背市區、塩園、五塊厝、大有等地,東可到麥寮、六輕。</li> <li>麥寮斗六聯外快速道路</li></ul><h3><span id=".E5.85.AC.E8.BB.8A.E8.B3.87.E8.A8.8A"></span><span id="公車資訊">公車資訊</span></h3> <ul><li>統聯客運 <ul><li><span><b>1636</b> </span>臺北-西螺-四湖鄉</li> <li><span><b>1637</b> </span>臺北-西螺-林厝寮-四湖鄉</li></ul></li> <li>日統客運 <ul><li><span><b>7002</b> </span>四湖-臺北市</li> <li><span><b>7011</b> </span>斗六-六輕</li> <li><span><b>7012</b> </span>西螺-麥寮</li></ul></li> <li>臺西客運 <ul><li><span><b>Y02</b> </span>台灣好行北港虎尾線</li> <li><span><b>7101</b> </span>虎尾-麥寮-雲林長庚醫院</li> <li><span><b>7103</b> </span>斗南-麥寮</li> <li><span><b>7104</b> </span>虎尾-麥寮</li> <li><span><b>7112</b> </span>虎尾-下街-麥寮</li> <li><span><b>7114</b> </span>西螺-臺西</li> <li><span><b>7115</b> </span>西螺-麥寮</li> <li><span><b>7136</b> </span>西螺-二崙-北港</li> <li><span><b>7701</b> </span>嘉義-麥寮(與嘉義客運聯營)</li> <li><span><b>9016</b> </span>臺中車站-四湖(與台中客運聯營)</li></ul></li> <li>嘉義客運 <ul><li><span><b>7701</b> </span>嘉義-麥寮(與臺西客運聯營)</li></ul></li> <li>台中客運 <ul><li><span><b>9016</b> </span>臺中車站-四湖(與臺西客運聯營)</li></ul></li></ul><h2><span id=".E6.97.85.E9.81.8A"></span><span id="旅遊">旅遊</span></h2> <ul><li>崙前順天宮</li> <li>崙背奉天宮</li> <li>崙背天衡宮</li> <li>水汴頭崇賢寺</li> <li>詔安客家文化園區</li> <li>貓兒干生態教育農園</li> <li>千巧谷牛樂園牧場</li> <li>欣昌錦鯉養殖場</li> <li>老土藝術工作坊</li> <li>悠紙生活館</li> <li>詔安客家文化館</li> <li>崙背港尾開口獅藝術信箱</li> <li>酪農專區</li> <li>崙背分駐所宿舍群</li> <li>民俗台灣風物工作室</li> <li>七嵌客家鐵馬道</li> <li>崙背夜市</li></ul><h2><span id=".E7.BE.8E.E9.A3.9F"></span><span id="美食">美食</span></h2> <ul><li>千巧谷烘焙工場</li> <li>阿火肉圓</li> <li>曾記屋</li> <li>蜜茶站</li> <li>九天茶</li></ul><h2><span id=".E7.89.B9.E7.94.A2"></span><span id="特產">特產</span></h2> <ul><li>洋香瓜</li> <li>鮮乳</li> <li>錦鯉</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西螺七嵌</li> <li>崙背庄</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崙背鄉公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崙背鄉公所的Facebook專頁</li></ul><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9 Cached time: 2023050509095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5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8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2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469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36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72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757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58.423 1 -total 38.60% 254.139 1 Template: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基礎資訊 38.07% 250.686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2.57% 214.453 1 Template:Infobox 12.86% 84.688 1 Template:Reflist 11.88% 78.210 4 Template:Lang 11.30% 74.426 8 Template:Cite_web 8.61% 56.668 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7.82% 51.472 2 Template:LangWithName 7.48% 49.270 1 Template:Historical_populations -->
**崙背鄉**(臺灣話:Lūn-puè-hiong,詔安客家話:Lun bue^ hiongˇ)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北部,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望,西接麥寮鄉,東臨二崙鄉,南隔新虎尾溪與虎尾鎮、土庫鎮、褒忠鄉相鄰,為重要的酪農專區,鄉內亦出產大量洋香瓜。且因地處交通要衝,早年為雲林縣西部商業中心,腹地有崙背、麥寮、二崙、褒忠等四地,有「小上海」之稱。後因交通環境改變、人口外移,商業機能降低。 該鄉為雲林境內唯一的客家重點發展地區,詔安客家族群約佔 4 成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東半部。地方通行語為臺語偏泉腔及台灣客家語詔安腔。 ## 歷史 清康熙六十年 (西元一七二一年) 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就出現有「布嶼大莊」的地名,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 日本大正九年(1920 年)在臺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崙背庄,隸屬台南州虎尾郡,戰後分設崙背鄉和麥寮鄉。 崙背鄉境內的港尾,屬於西螺七嵌之一,崙背鄉的東半部居住了許多詔安客家人。市區亦有詔安客家文化館。 崙背之名的由來,是由於今崙背市區位於從前一沙崙之背,故名,市區南面亦有崙前村,現崙前崙背界線已模糊。 ## 人口 根據雲林縣西螺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 年底崙背鄉戶數約 8.7 千戶,人口約 2.3 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南陽村與枋南村,2022 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 2,740 人與 809 人。 ## 政治 ### 歷任首長 ### 鄉政組織 崙背鄉公所是崙背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崙背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崙背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 5 課 4 室等 9 個內部單位及 5 個附屬機關。 崙背鄉民代表會是崙背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崙背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崙背鄉民代表會共有 11 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 3 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 3 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 2 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 3 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 11 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 行政區 * 豐榮村 (豐榮) 舊稱貓兒干,是平埔族的名稱,豐榮國小校區。位於本鄉西北,東臨舊庄村。南面為大有村。是各村中人口與面積最大者。包括豐榮及其附屬聚落。 * 水尾村 (水尾) 陽明國小位在此村。位於本鄉東北。包括水尾、頂街子、下街子、田底等聚落。西臨舊庄村。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每年都會舉辦特殊的「著年(台語)」活動,以 12 年為單位輪值向西螺媽祖進香。 * 枋南村 (崩溝寮) 陽明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北。南接西榮村。西北則為水尾村。包括枋南 (崩溝寮) 和新莊。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 * 大有村 (大有) 大有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西南。包括大有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五魁村 (五塊厝) 位於本鄉中央偏南。包括五塊厝等聚落。主要族群為許姓、林姓的閩南人。 * 阿勸村 (阿勸) 位於本鄉南面。包括阿勸、塩園、下店子、中厝。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舊庄村 (舊庄) 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包括舊庄、頂厝、下竹圍(竹茂)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草湖村 (草湖) 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在舊庄村的北面,中和國小位於此處,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港尾村 (港尾) 東興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南。主要族群為張廖的詔安客家人,因此也是西螺七崁的其中一崁(土庫鎮新莊以前就在此崁內,後來退出)。羅厝、崙前、港尾三個緊鄰崙背市區的村同為民代表會的第二選區。 * 崙前村 (崙背) 位於本鄉東南。即崙背市區之南,舊時在崙背國中一帶有一沙崙,故南面為崙前,北面為崙背。隨市街發展,沙崙已消失,崙背和崙前的界線也逐漸消失。 * 羅厝村 (羅厝) 東興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東南。東南以東興國小為界港尾村相鄰,與台 19 縣道、156 縣道、154 甲、皆經過此處,為交通重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崙背鄉內最大、也是唯一的大型觀光牧場千巧谷牛樂園即在此處。 * 西榮村 (崙背) 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西北,崙背國小校區。除市區外,此村也包含市區西北的一大塊田地區域,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 東明村 (崙背)。 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東,崙背國小校區。鄉公所和許多設施的所在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 南陽村 (崙背) 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南,崙背國小校區。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崙背國小、崙背國中皆位於此村。因為較晚發展,市街呈格子狀。 ## 經濟 ### 農業 * 以生產洋香瓜、苦瓜、番茄、稻米、落花生、大蒜、飼料玉米、青椒、甜豌豆、西瓜等農作物為大宗 * 乳牛:設置酪農業專區 ### 工業 * 褒忠產業園區 :(褒忠鄉境內)位於崙背市區西南方約 4 公里。 ### 金融機構 * 京城銀行崙背分行 * 中華郵政崙背郵局 * 崙背鄉農會信用部 ## 文化 ### 信仰 * 崙背教會,舊名崩溝寮教會,位於崙背市區西側,為崙背鄉之基督信仰中心,由西螺教會分設,設立至今已有 122 年歷史,為雲林少數百年教會之一。 * ### 語言 崙背西半部和中央地區講臺語,東半部講詔安客語。其中客語分佈以枋南村、港尾村等地最為集中,但仍以家庭使用為主,且日漸式微,公眾場合仍以臺語、國語為共同語。此外,崙背國小的鄉土語言課程是低年級教客語、高年級教臺語。 ### 節慶 * 天穿日 * 客家桐花祭: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 * 崙背洋香瓜文化節 * 雲林 - 詔安客家文化節: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 * 水汴頭社區隘丁寮燈火節 * 崙背鄉是布袋戲的故鄉,布袋戲大師廖來興、李慶隆世世代代居住於此,有名的五洲園、隆興閣與五隆園,都是起源於崙背鄉。 ## 教育 ### 國民中學 * 雲林縣立崙背國民中學 ### 國民小學 *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位於南陽村 * 雲林縣崙背鄉中和國民小學:位於草湖村 * 雲林縣崙背鄉陽明國民小學:位於水尾村 * 雲林縣崙背鄉大有國民小學:位於大有村 * 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國民小學:位於羅厝村 * 雲林縣崙背鄉豐榮國民小學:位於豐榮村 ### 幼稚園 * 崙背鄉立托兒所 * 崙背國小附設幼兒園 ## 交通 ### 高速鐵路 * 高鐵雲林站:(虎尾鎮境內)位於崙背市區東南方約 6 公里。 ### 公路 * ,台 19 線,大同路。往北可前往油車,舊台 19 為今南昌路、南光路。 * ,縣道 154 號,由豐榮至新莊一帶。東可到橋頭,西可到油車 * ,縣道 154 甲線,由崙背圓環起。為正義路。可前往二崙等地。 * ,縣道 156 號,中山路。經崙背市區、塩園、五塊厝、大有等地,東可到麥寮、六輕。 * 麥寮斗六聯外快速道路 ### 公車資訊 * 統聯客運 * **1636** 臺北-西螺-四湖鄉 * **1637** 臺北-西螺-林厝寮-四湖鄉 * 日統客運 * **7002** 四湖-臺北市 * **7011** 斗六-六輕 * **7012** 西螺-麥寮 * 臺西客運 * **Y02** 台灣好行北港虎尾線 * **7101** 虎尾-麥寮-雲林長庚醫院 * **7103** 斗南-麥寮 * **7104** 虎尾-麥寮 * **7112** 虎尾-下街-麥寮 * **7114** 西螺-臺西 * **7115** 西螺-麥寮 * **7136** 西螺-二崙-北港 * **7701** 嘉義-麥寮(與嘉義客運聯營) * **9016** 臺中車站-四湖(與台中客運聯營) * 嘉義客運 * **7701** 嘉義-麥寮(與臺西客運聯營) * 台中客運 * **9016** 臺中車站-四湖(與臺西客運聯營) ## 旅遊 * 崙前順天宮 * 崙背奉天宮 * 崙背天衡宮 * 水汴頭崇賢寺 * 詔安客家文化園區 * 貓兒干生態教育農園 * 千巧谷牛樂園牧場 * 欣昌錦鯉養殖場 * 老土藝術工作坊 * 悠紙生活館 * 詔安客家文化館 * 崙背港尾開口獅藝術信箱 * 酪農專區 * 崙背分駐所宿舍群 * 民俗台灣風物工作室 * 七嵌客家鐵馬道 * 崙背夜市 ## 美食 * 千巧谷烘焙工場 * 阿火肉圓 * 曾記屋 * 蜜茶站 * 九天茶 ## 特產 * 洋香瓜 * 鮮乳 * 錦鯉 ## 相關條目 * 西螺七嵌 * 崙背庄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崙背鄉公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崙背鄉公所的 Facebook 專頁
{ "globe": "earth", "lat": 23.76075, "lon": 120.35391667 }
20,295
2023-05-04T06:11:15Z
76,818,677
𪨧背
71,561
<p><span></span> </p> <p><b>崙背鄉</b>(臺灣話:<span lang="nan"><span><span lang="nan">Lūn-puè-hiong</span></span></span>,詔安客家話:<span lang="hak"><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29728"><span><span lang="hak">Lun bue^ hiongˇ</span></span></span>)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北部,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望,西接麥寮鄉,東臨二崙鄉,南隔新虎尾溪與虎尾鎮、土庫鎮、褒忠鄉相鄰,為重要的酪農專區,鄉內亦出產大量洋香瓜。且因地處交通要衝,早年為雲林縣西部商業中心,腹地有崙背、麥寮、二崙、褒忠等四地,有「小上海」之稱。後因交通環境改變、人口外移,商業機能降低。</p><p>該鄉為雲林境內唯一的客家重點發展地區,詔安客家族群約佔4成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東半部。地方通行語為臺語偏泉腔及台灣客家語詔安腔。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就出現有「布嶼大莊」的地名,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 </p><p>日本大正九年(1920年)在臺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崙背庄,隸屬台南州虎尾郡,戰後分設崙背鄉和麥寮鄉。 </p><p>崙背鄉境內的港尾,屬於西螺七嵌之一,崙背鄉的東半部居住了許多詔安客家人。市區亦有詔安客家文化館。 </p><p>崙背之名的由來,是由於今崙背市區位於從前一沙崙之背,故名,市區南面亦有崙前村,現崙前崙背界線已模糊。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根據雲林縣西螺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崙背鄉戶數約8.7千戶,人口約2.3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南陽村與枋南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740人與809人。 </p> <h2><span id=".E6.94.BF.E6.B2.BB"></span><span id="政治">政治</span></h2> <h3><span id=".E6.AD.B7.E4.BB.BB.E9.A6.96.E9.95.B7"></span><span id="歷任首長">歷任首長</span></h3> <h3><span id=".E9.84.89.E6.94.BF.E7.B5.84.E7.B9.94"></span><span id="鄉政組織">鄉政組織</span></h3> <p>崙背鄉公所是崙背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崙背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崙背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5個附屬機關。 </p><p>崙背鄉民代表會是崙背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崙背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崙背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p> <h3><span id=".E8.A1.8C.E6.94.BF.E5.8D.80"></span><span id="行政區">行政區</span></h3> <ul><li>豐榮村 (豐榮)</li></ul><p>舊稱貓兒干,是平埔族的名稱,豐榮國小校區。位於本鄉西北,東臨舊庄村。南面為大有村。是各村中人口與面積最大者。包括豐榮及其附屬聚落。 </p> <ul><li>水尾村 (水尾)</li></ul><p>陽明國小位在此村。位於本鄉東北。包括水尾、頂街子、下街子、田底等聚落。西臨舊庄村。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每年都會舉辦特殊的「著年(台語)」活動,以12年為單位輪值向西螺媽祖進香。</p> <ul><li>枋南村 (崩溝寮)</li></ul><p>陽明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北。南接西榮村。西北則為水尾村。包括枋南(崩溝寮)和新莊。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 </p> <ul><li>大有村 (大有)</li></ul><p>大有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西南。包括大有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五魁村 (五塊厝)</li></ul><p>位於本鄉中央偏南。包括五塊厝等聚落。主要族群為許姓、林姓的閩南人。 </p> <ul><li>阿勸村 (阿勸)</li></ul><p>位於本鄉南面。包括阿勸、塩園、下店子、中厝。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舊庄村 (舊庄)</li></ul><p>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包括舊庄、頂厝、下竹圍(竹茂)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草湖村 (草湖)</li></ul><p>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在舊庄村的北面,中和國小位於此處,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p> <ul><li>港尾村 (港尾)</li></ul><p>東興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南。主要族群為張廖的詔安客家人,因此也是西螺七崁的其中一崁(土庫鎮新莊以前就在此崁內,後來退出)。羅厝、崙前、港尾三個緊鄰崙背市區的村同為民代表會的第二選區。 </p> <ul><li>崙前村 (崙背)</li></ul><p>位於本鄉東南。即崙背市區之南,舊時在崙背國中一帶有一沙崙,故南面為崙前,北面為崙背。隨市街發展,沙崙已消失,崙背和崙前的界線也逐漸消失。 </p> <ul><li>羅厝村 (羅厝)</li></ul><p>東興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東南。東南以東興國小為界港尾村相鄰,與台19縣道、156縣道、154甲、皆經過此處,為交通重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崙背鄉內最大、也是唯一的大型觀光牧場千巧谷牛樂園即在此處。 </p> <ul><li>西榮村 (崙背)</li></ul><p>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西北,崙背國小校區。除市區外,此村也包含市區西北的一大塊田地區域,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p> <ul><li>東明村 (崙背)。</li></ul><p>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東,崙背國小校區。鄉公所和許多設施的所在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p> <ul><li>南陽村 (崙背)</li></ul><p>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南,崙背國小校區。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崙背國小、崙背國中皆位於此村。因為較晚發展,市街呈格子狀。 </p> <h2><span id=".E7.B6.93.E6.BF.9F"></span><span id="經濟">經濟</span></h2> <h3><span id=".E8.BE.B2.E6.A5.AD"></span><span id="農業">農業</span></h3> <ul><li>以生產洋香瓜、苦瓜、番茄、稻米、落花生、大蒜、飼料玉米、青椒、甜豌豆、西瓜等農作物為大宗</li> <li>乳牛: 設置酪農業專區</li></ul><h3><span id=".E5.B7.A5.E6.A5.AD"></span><span id="工業">工業</span></h3> <ul><li>褒忠產業園區 :(褒忠鄉境內)位於崙背市區西南方約4公里。</li></ul><h3><span id=".E9.87.91.E8.9E.8D.E6.A9.9F.E6.A7.8B"></span><span id="金融機構">金融機構</span></h3> <ul><li>京城銀行崙背分行</li> <li>中華郵政崙背郵局</li> <li>崙背鄉農會信用部</li></ul><p><br></p> <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h3><span id=".E4.BF.A1.E4.BB.B0"></span><span id="信仰">信仰</span></h3> <ul><li>崙背教會,舊名崩溝寮教會,位於崙背市區西側,為崙背鄉之基督信仰中心,由西螺教會分設,設立至今已有122年歷史,為雲林少數百年教會之一。</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8.AA.9E.E8.A8.80"></span><span id="語言">語言</span></h3> <p>崙背西半部和中央地區講臺語,東半部講詔安客語。其中客語分佈以枋南村、港尾村等地最為集中,但仍以家庭使用為主,且日漸式微,公眾場合仍以臺語、國語為共同語。此外,崙背國小的鄉土語言課程是低年級教客語、高年級教臺語。 </p> <h3><span id=".E7.AF.80.E6.85.B6"></span><span id="節慶">節慶</span></h3> <ul><li>天穿日</li> <li>客家桐花祭: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li> <li>崙背洋香瓜文化節</li> <li>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li> <li>水汴頭社區隘丁寮燈火節</li> <li>崙背鄉是布袋戲的故鄉,布袋戲大師廖來興、李慶隆世世代代居住於此,有名的五洲園、隆興閣與五隆園,都是起源於崙背鄉。</li></ul><h2><span id=".E6.95.99.E8.82.B2"></span><span id="教育">教育</span></h2> <h3><span id=".E5.9C.8B.E6.B0.91.E4.B8.AD.E5.AD.B8"></span><span id="國民中學">國民中學</span></h3> <ul><li>雲林縣立崙背國民中學</li></ul><h3><span id=".E5.9C.8B.E6.B0.91.E5.B0.8F.E5.AD.B8"></span><span id="國民小學">國民小學</span></h3> <ul><li>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位於南陽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中和國民小學:位於草湖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陽明國民小學:位於水尾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大有國民小學:位於大有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國民小學:位於羅厝村</li> <li>雲林縣崙背鄉豐榮國民小學:位於豐榮村</li></ul><h3><span id=".E5.B9.BC.E7.A8.9A.E5.9C.92"></span><span id="幼稚園">幼稚園</span></h3> <ul><li>崙背鄉立托兒所</li> <li>崙背國小附設幼兒園</li></ul><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h3><span id=".E9.AB.98.E9.80.9F.E9.90.B5.E8.B7.AF"></span><span id="高速鐵路">高速鐵路</span></h3> <ul><li>高鐵雲林站:(虎尾鎮境內)位於崙背市區東南方約6公里。</li></ul><h3><span id=".E5.85.AC.E8.B7.AF"></span><span id="公路">公路</span></h3> <ul><li>,台19線,大同路。往北可前往油車,舊台19為今南昌路、南光路。</li> <li>,縣道154號,由豐榮至新莊一帶。東可到橋頭,西可到油車 <ul><li>,縣道154甲線,由崙背圓環起。為正義路。可前往二崙等地。</li></ul></li> <li>,縣道156號,中山路。經崙背市區、塩園、五塊厝、大有等地,東可到麥寮、六輕。</li> <li>麥寮斗六聯外快速道路</li></ul><h3><span id=".E5.85.AC.E8.BB.8A.E8.B3.87.E8.A8.8A"></span><span id="公車資訊">公車資訊</span></h3> <ul><li>統聯客運 <ul><li><span><b>1636</b> </span>臺北-西螺-四湖鄉</li> <li><span><b>1637</b> </span>臺北-西螺-林厝寮-四湖鄉</li></ul></li> <li>日統客運 <ul><li><span><b>7002</b> </span>四湖-臺北市</li> <li><span><b>7011</b> </span>斗六-六輕</li> <li><span><b>7012</b> </span>西螺-麥寮</li></ul></li> <li>臺西客運 <ul><li><span><b>Y02</b> </span>台灣好行北港虎尾線</li> <li><span><b>7101</b> </span>虎尾-麥寮-雲林長庚醫院</li> <li><span><b>7103</b> </span>斗南-麥寮</li> <li><span><b>7104</b> </span>虎尾-麥寮</li> <li><span><b>7112</b> </span>虎尾-下街-麥寮</li> <li><span><b>7114</b> </span>西螺-臺西</li> <li><span><b>7115</b> </span>西螺-麥寮</li> <li><span><b>7136</b> </span>西螺-二崙-北港</li> <li><span><b>7701</b> </span>嘉義-麥寮(與嘉義客運聯營)</li> <li><span><b>9016</b> </span>臺中車站-四湖(與台中客運聯營)</li></ul></li> <li>嘉義客運 <ul><li><span><b>7701</b> </span>嘉義-麥寮(與臺西客運聯營)</li></ul></li> <li>台中客運 <ul><li><span><b>9016</b> </span>臺中車站-四湖(與臺西客運聯營)</li></ul></li></ul><h2><span id=".E6.97.85.E9.81.8A"></span><span id="旅遊">旅遊</span></h2> <ul><li>崙前順天宮</li> <li>崙背奉天宮</li> <li>崙背天衡宮</li> <li>水汴頭崇賢寺</li> <li>詔安客家文化園區</li> <li>貓兒干生態教育農園</li> <li>千巧谷牛樂園牧場</li> <li>欣昌錦鯉養殖場</li> <li>老土藝術工作坊</li> <li>悠紙生活館</li> <li>詔安客家文化館</li> <li>崙背港尾開口獅藝術信箱</li> <li>酪農專區</li> <li>崙背分駐所宿舍群</li> <li>民俗台灣風物工作室</li> <li>七嵌客家鐵馬道</li> <li>崙背夜市</li></ul><h2><span id=".E7.BE.8E.E9.A3.9F"></span><span id="美食">美食</span></h2> <ul><li>千巧谷烘焙工場</li> <li>阿火肉圓</li> <li>曾記屋</li> <li>蜜茶站</li> <li>九天茶</li></ul><h2><span id=".E7.89.B9.E7.94.A2"></span><span id="特產">特產</span></h2> <ul><li>洋香瓜</li> <li>鮮乳</li> <li>錦鯉</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西螺七嵌</li> <li>崙背庄</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崙背鄉公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崙背鄉公所的Facebook專頁</li></ul><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9 Cached time: 2023050509095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5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8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2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469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36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072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6757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58.423 1 -total 38.60% 254.139 1 Template: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基礎資訊 38.07% 250.686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2.57% 214.453 1 Template:Infobox 12.86% 84.688 1 Template:Reflist 11.88% 78.210 4 Template:Lang 11.30% 74.426 8 Template:Cite_web 8.61% 56.668 6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7.82% 51.472 2 Template:LangWithName 7.48% 49.270 1 Template:Historical_populations -->
**崙背鄉**(臺灣話:Lūn-puè-hiong,詔安客家話:Lun bue^ hiongˇ)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北部,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望,西接麥寮鄉,東臨二崙鄉,南隔新虎尾溪與虎尾鎮、土庫鎮、褒忠鄉相鄰,為重要的酪農專區,鄉內亦出產大量洋香瓜。且因地處交通要衝,早年為雲林縣西部商業中心,腹地有崙背、麥寮、二崙、褒忠等四地,有「小上海」之稱。後因交通環境改變、人口外移,商業機能降低。 該鄉為雲林境內唯一的客家重點發展地區,詔安客家族群約佔 4 成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東半部。地方通行語為臺語偏泉腔及台灣客家語詔安腔。 ## 歷史 清康熙六十年 (西元一七二一年) 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清乾隆二十九年(西元一七六四年)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就出現有「布嶼大莊」的地名,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 日本大正九年(1920 年)在臺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崙背庄,隸屬台南州虎尾郡,戰後分設崙背鄉和麥寮鄉。 崙背鄉境內的港尾,屬於西螺七嵌之一,崙背鄉的東半部居住了許多詔安客家人。市區亦有詔安客家文化館。 崙背之名的由來,是由於今崙背市區位於從前一沙崙之背,故名,市區南面亦有崙前村,現崙前崙背界線已模糊。 ## 人口 根據雲林縣西螺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 年底崙背鄉戶數約 8.7 千戶,人口約 2.3 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南陽村與枋南村,2022 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 2,740 人與 809 人。 ## 政治 ### 歷任首長 ### 鄉政組織 崙背鄉公所是崙背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崙背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雲林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崙背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 5 課 4 室等 9 個內部單位及 5 個附屬機關。 崙背鄉民代表會是崙背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崙背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崙背鄉民代表會共有 11 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 3 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 3 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 2 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 3 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 11 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 行政區 * 豐榮村 (豐榮) 舊稱貓兒干,是平埔族的名稱,豐榮國小校區。位於本鄉西北,東臨舊庄村。南面為大有村。是各村中人口與面積最大者。包括豐榮及其附屬聚落。 * 水尾村 (水尾) 陽明國小位在此村。位於本鄉東北。包括水尾、頂街子、下街子、田底等聚落。西臨舊庄村。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每年都會舉辦特殊的「著年(台語)」活動,以 12 年為單位輪值向西螺媽祖進香。 * 枋南村 (崩溝寮) 陽明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北。南接西榮村。西北則為水尾村。包括枋南 (崩溝寮) 和新莊。主要族群為鍾姓的詔安客家人。 * 大有村 (大有) 大有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西南。包括大有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五魁村 (五塊厝) 位於本鄉中央偏南。包括五塊厝等聚落。主要族群為許姓、林姓的閩南人。 * 阿勸村 (阿勸) 位於本鄉南面。包括阿勸、塩園、下店子、中厝。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舊庄村 (舊庄) 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包括舊庄、頂厝、下竹圍(竹茂)等聚落,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草湖村 (草湖) 中和國小校區。位於本鄉中央偏北。在舊庄村的北面,中和國小位於此處,主要族群為閩南人。 * 港尾村 (港尾) 東興國小校區。位於本鄉東南。主要族群為張廖的詔安客家人,因此也是西螺七崁的其中一崁(土庫鎮新莊以前就在此崁內,後來退出)。羅厝、崙前、港尾三個緊鄰崙背市區的村同為民代表會的第二選區。 * 崙前村 (崙背) 位於本鄉東南。即崙背市區之南,舊時在崙背國中一帶有一沙崙,故南面為崙前,北面為崙背。隨市街發展,沙崙已消失,崙背和崙前的界線也逐漸消失。 * 羅厝村 (羅厝) 東興國小所在地。位於本鄉東南。東南以東興國小為界港尾村相鄰,與台 19 縣道、156 縣道、154 甲、皆經過此處,為交通重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崙背鄉內最大、也是唯一的大型觀光牧場千巧谷牛樂園即在此處。 * 西榮村 (崙背) 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西北,崙背國小校區。除市區外,此村也包含市區西北的一大塊田地區域,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 東明村 (崙背)。 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東,崙背國小校區。鄉公所和許多設施的所在地。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 * 南陽村 (崙背) 崙背市區三村之一,位居市區南,崙背國小校區。主要族群為李姓的詔安客家人和閩南人。崙背國小、崙背國中皆位於此村。因為較晚發展,市街呈格子狀。 ## 經濟 ### 農業 * 以生產洋香瓜、苦瓜、番茄、稻米、落花生、大蒜、飼料玉米、青椒、甜豌豆、西瓜等農作物為大宗 * 乳牛:設置酪農業專區 ### 工業 * 褒忠產業園區 :(褒忠鄉境內)位於崙背市區西南方約 4 公里。 ### 金融機構 * 京城銀行崙背分行 * 中華郵政崙背郵局 * 崙背鄉農會信用部 ## 文化 ### 信仰 * 崙背教會,舊名崩溝寮教會,位於崙背市區西側,為崙背鄉之基督信仰中心,由西螺教會分設,設立至今已有 122 年歷史,為雲林少數百年教會之一。 * ### 語言 崙背西半部和中央地區講臺語,東半部講詔安客語。其中客語分佈以枋南村、港尾村等地最為集中,但仍以家庭使用為主,且日漸式微,公眾場合仍以臺語、國語為共同語。此外,崙背國小的鄉土語言課程是低年級教客語、高年級教臺語。 ### 節慶 * 天穿日 * 客家桐花祭: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 * 崙背洋香瓜文化節 * 雲林 - 詔安客家文化節:客莊十二大節慶之一。 * 水汴頭社區隘丁寮燈火節 * 崙背鄉是布袋戲的故鄉,布袋戲大師廖來興、李慶隆世世代代居住於此,有名的五洲園、隆興閣與五隆園,都是起源於崙背鄉。 ## 教育 ### 國民中學 * 雲林縣立崙背國民中學 ### 國民小學 * 雲林縣崙背鄉崙背國民小學:位於南陽村 * 雲林縣崙背鄉中和國民小學:位於草湖村 * 雲林縣崙背鄉陽明國民小學:位於水尾村 * 雲林縣崙背鄉大有國民小學:位於大有村 * 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國民小學:位於羅厝村 * 雲林縣崙背鄉豐榮國民小學:位於豐榮村 ### 幼稚園 * 崙背鄉立托兒所 * 崙背國小附設幼兒園 ## 交通 ### 高速鐵路 * 高鐵雲林站:(虎尾鎮境內)位於崙背市區東南方約 6 公里。 ### 公路 * ,台 19 線,大同路。往北可前往油車,舊台 19 為今南昌路、南光路。 * ,縣道 154 號,由豐榮至新莊一帶。東可到橋頭,西可到油車 * ,縣道 154 甲線,由崙背圓環起。為正義路。可前往二崙等地。 * ,縣道 156 號,中山路。經崙背市區、塩園、五塊厝、大有等地,東可到麥寮、六輕。 * 麥寮斗六聯外快速道路 ### 公車資訊 * 統聯客運 * **1636** 臺北-西螺-四湖鄉 * **1637** 臺北-西螺-林厝寮-四湖鄉 * 日統客運 * **7002** 四湖-臺北市 * **7011** 斗六-六輕 * **7012** 西螺-麥寮 * 臺西客運 * **Y02** 台灣好行北港虎尾線 * **7101** 虎尾-麥寮-雲林長庚醫院 * **7103** 斗南-麥寮 * **7104** 虎尾-麥寮 * **7112** 虎尾-下街-麥寮 * **7114** 西螺-臺西 * **7115** 西螺-麥寮 * **7136** 西螺-二崙-北港 * **7701** 嘉義-麥寮(與嘉義客運聯營) * **9016** 臺中車站-四湖(與台中客運聯營) * 嘉義客運 * **7701** 嘉義-麥寮(與臺西客運聯營) * 台中客運 * **9016** 臺中車站-四湖(與臺西客運聯營) ## 旅遊 * 崙前順天宮 * 崙背奉天宮 * 崙背天衡宮 * 水汴頭崇賢寺 * 詔安客家文化園區 * 貓兒干生態教育農園 * 千巧谷牛樂園牧場 * 欣昌錦鯉養殖場 * 老土藝術工作坊 * 悠紙生活館 * 詔安客家文化館 * 崙背港尾開口獅藝術信箱 * 酪農專區 * 崙背分駐所宿舍群 * 民俗台灣風物工作室 * 七嵌客家鐵馬道 * 崙背夜市 ## 美食 * 千巧谷烘焙工場 * 阿火肉圓 * 曾記屋 * 蜜茶站 * 九天茶 ## 特產 * 洋香瓜 * 鮮乳 * 錦鯉 ## 相關條目 * 西螺七嵌 * 崙背庄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崙背鄉公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崙背鄉公所的 Facebook 專頁
{ "globe": "earth", "lat": 23.76075, "lon": 120.35391667 }
20,295
2023-05-04T06:11:15Z
76,818,677
𪨧背乡
511,420
<p><b>崙背庄</b>為台灣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南州虎尾郡。今雲林縣崙背鄉及麥寮鄉。 </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D.80.E5.8A.83"></span><span id="行政區劃">行政區劃</span></h2> <p>崙背庄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布嶼堡、海豐堡的57街庄,在1896年4月隸屬臺中縣雲林支廳;1897年6月至1898年6月改隸嘉義縣,之後又改隸臺中縣;1901年11月,縣和辨務署廢止而改隸斗六廳崙背支廳。1903年6月,此57街庄編入崙背區、油車區、麥藔區。1904年4月,斗六廳進行街庄整併,此57街庄整併為布嶼堡之崙背庄、五塊厝庄、舊庄、草湖庄、貓兒干庄、興化厝庄、大有庄、阿勸庄、羅厝庄、崩溝藔庄,及海豐堡之麥藔庄、沙崙後庄、橋頭庄、雷厝庄、施厝藔庄、許厝藔庄等16庄。 </p><p>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前述16庄合併為臺南州虎尾郡「崙背庄」;庄轄域內分為<b>崙背</b>、<b>五塊厝</b>、<b>舊庄</b>、<b>草湖</b>、<b>貓兒干</b>、<b>大有</b>、<b>阿勸</b>、<b>羅厝</b>、<b>崩溝寮</b>、<b>麥寮</b>、<b>興化厝</b>、<b>沙崙後</b>、<b>橋頭</b>、<b>雷厝</b>、<b>施厝寮</b>、<b>許厝寮</b>等13大字,<b>許厝寮</b>大字下有「許厝寮」、「後安寮」小字名。 </p><p>二戰後,崙背庄改為臺南縣虎尾區崙背鄉。由於麥寮距離崙背鄉制之距離過遠,地方仕紳爭取獨立設鄉;1946年8月26日,<b>麥寮</b>、<b>興化厝</b>、<b>沙崙後</b>、<b>橋頭</b>、<b>雷厝</b>、<b>施厝寮</b>、<b>許厝寮</b>獨立組成「<b>麥寮鄉</b>」,其餘則歸崙背鄉。1950年9月,改隸屬雲林縣至今。崙背鄉現有14村,麥寮鄉現有12村,各村與日治時期崙背庄大字對照如下: </p> <h2><span id=".E5.BA.84.E9.95.B7"></span><span id="庄長">庄長</span></h2> <ul><li>廖金把:1920年至1935年</li> <li>佐藤雅雄:1936年至1945年</li></ul><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h2><span id=".E8.A8.AD.E6.96.BD"></span><span id="設施">設施</span></h2> <ul><li>崙背庄役場</li> <li>警察官吏派出所:貓兒干、橋頭、麥寮、崙背派出所</li></ul> <ul><li>崙背郵便局</li> <li>崙背公學校→崙背國民學校(今崙背國小)</li> <li>貓兒干公學校→溪南國民學校(今豐榮國小)</li> <li>麥寮公學校→麥寮國民學校(今麥寮國小)</li> <li>麥寮公學校橋頭分教場→橋頭國民學校(今橋頭國小)</li> <li>麥寮神社</li> <li>崙背信用組合(今崙背鄉農會)</li> <li>麥寮信用組合(今麥寮鄉農會)</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崙背庄**為台灣日治時期 1920 年至 1945 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南州虎尾郡。今雲林縣崙背鄉及麥寮鄉。 ## 行政區劃 崙背庄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布嶼堡、海豐堡的 57 街庄,在 1896 年 4 月隸屬臺中縣雲林支廳;1897 年 6 月至 1898 年 6 月改隸嘉義縣,之後又改隸臺中縣;1901 年 11 月,縣和辨務署廢止而改隸斗六廳崙背支廳。1903 年 6 月,此 57 街庄編入崙背區、油車區、麥藔區。1904 年 4 月,斗六廳進行街庄整併,此 57 街庄整併為布嶼堡之崙背庄、五塊厝庄、舊庄、草湖庄、貓兒干庄、興化厝庄、大有庄、阿勸庄、羅厝庄、崩溝藔庄,及海豐堡之麥藔庄、沙崙後庄、橋頭庄、雷厝庄、施厝藔庄、許厝藔庄等 16 庄。 1920 年 10 月 1 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前述 16 庄合併為臺南州虎尾郡「崙背庄」;庄轄域內分為**崙背**、**五塊厝**、**舊庄**、**草湖**、**貓兒干**、**大有**、**阿勸**、**羅厝**、**崩溝寮**、**麥寮**、**興化厝**、**沙崙後**、**橋頭**、**雷厝**、**施厝寮**、**許厝寮**等 13 大字,**許厝寮**大字下有「許厝寮」、「後安寮」小字名。 二戰後,崙背庄改為臺南縣虎尾區崙背鄉。由於麥寮距離崙背鄉制之距離過遠,地方仕紳爭取獨立設鄉;1946 年 8 月 26 日,**麥寮**、**興化厝**、**沙崙後**、**橋頭**、**雷厝**、**施厝寮**、**許厝寮**獨立組成「**麥寮鄉**」,其餘則歸崙背鄉。1950 年 9 月,改隸屬雲林縣至今。崙背鄉現有 14 村,麥寮鄉現有 12 村,各村與日治時期崙背庄大字對照如下: ## 庄長 * 廖金把:1920 年至 1935 年 * 佐藤雅雄:1936 年至 1945 年 ## 人口 ## 設施 * 崙背庄役場 * 警察官吏派出所:貓兒干、橋頭、麥寮、崙背派出所 * 崙背郵便局 * 崙背公學校→崙背國民學校(今崙背國小) * 貓兒干公學校→溪南國民學校(今豐榮國小) * 麥寮公學校→麥寮國民學校(今麥寮國小) * 麥寮公學校橋頭分教場→橋頭國民學校(今橋頭國小) * 麥寮神社 * 崙背信用組合(今崙背鄉農會) * 麥寮信用組合(今麥寮鄉農會) ## 參見
null
7,626
2023-04-16T12:23:40Z
76,818,585
𪨧背庄
411,862
<p><b>苗栗𪹚龍</b>( 𪹚寫作「⿰火旁」,注音ㄅㄤˋ,拼音:bàng,為客語發音,有「炸」之意思,因部分系統無法顯示𪹚,又常寫作「火旁」)為臺灣苗栗縣於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指臺灣客家人在苗栗發展出來的傳統元宵客家舞火龍活動之一,為<b>「北天燈、中𪹚龍、南蜂炮、東玄壇、西乞龜」</b>之一,其中「𪹚龍」即苗栗𪹚龍。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臺灣客家人過農曆新年,是要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而客家人稱元宵節為「正月半」,也稱「燈節」。客家俚諺中有「月半大過年」,說明了客家人過元宵比正月初一(春節)還熱鬧的景象。這天家家除了吃湯圓(不同於元宵)、吃菜包(又稱「豬籠粄」)、上燈、賞燈、猜燈謎等過節習俗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傳統活動——「 𪹚龍」。「𪹚龍」為客語發音,也就是「炸龍」的意思。𪹚龍活動不僅有迎春納福的意涵,更保有傳統習俗及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 </p><p>苗栗𪹚龍是源於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迎龍」活動,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帶給民眾平安吉祥、五穀豐收。「𪹚龍」就是用鞭炮炸龍,採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的作用,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臺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唯獨苗栗客家發展出「炸龍」的習俗。 </p> <h2><span id=".E3.80.8C_.F0.AA.B9.9A.E9.BE.8D.E3.80.8D.E4.B8.83.E9.83.A8.E6.9B.B2"></span><span id="「_𪹚龍」七部曲">「 𪹚龍」七部曲</span></h2> <ol><li>糊龍:由龍主取材製龍,於正月初九(天公生)前完成。</li> <li>牽龍:舉辦「牽龍安座」儀式,讓「客家龍神」從客莊的守護神提昇至客家的守護神。</li> <li>祥龍點睛: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附於龍身,藉神龍繞境參拜,護祐蒼生。</li> <li>迎龍:客家人相信「神龍」登門參拜,等於「神明造訪」能為地方消災,給家戶帶來好運。</li> <li>跈龍:即跟著龍走,帶來平安吉祥。</li> <li>𪹚龍:龍愈𪹚愈旺,迎龍時燃放鞭炮,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方面慶賀助興,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li> <li>化龍返天:過元宵節後,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宮廟「謝神化龍」,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li></ol><h2><span id=".E5.82.99.E8.A8.BB"></span><span id="備註">備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苗栗火旁龍facebook粉絲專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苗栗火旁龍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苗栗𪹚龍**( 𪹚寫作「⿰火旁」,注音ㄅㄤˋ,拼音:bàng,為客語發音,有「炸」之意思,因部分系統無法顯示𪹚,又常寫作「火旁」)為臺灣苗栗縣於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指臺灣客家人在苗栗發展出來的傳統元宵客家舞火龍活動之一,為 **「北天燈、中𪹚龍、南蜂炮、東玄壇、西乞龜」** 之一,其中「𪹚龍」即苗栗𪹚龍。 ## 歷史 臺灣客家人過農曆新年,是要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而客家人稱元宵節為「正月半」,也稱「燈節」。客家俚諺中有「月半大過年」,說明了客家人過元宵比正月初一(春節)還熱鬧的景象。這天家家除了吃湯圓(不同於元宵)、吃菜包(又稱「豬籠粄」)、上燈、賞燈、猜燈謎等過節習俗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傳統活動 ——「 𪹚龍」。「𪹚龍」為客語發音,也就是「炸龍」的意思。𪹚龍活動不僅有迎春納福的意涵,更保有傳統習俗及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 苗栗𪹚龍是源於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迎龍」活動,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帶給民眾平安吉祥、五穀豐收。「𪹚龍」就是用鞭炮炸龍,採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的作用,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臺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唯獨苗栗客家發展出「炸龍」的習俗。 ## 「 𪹚龍」七部曲 1. 糊龍:由龍主取材製龍,於正月初九(天公生)前完成。 2. 牽龍:舉辦「牽龍安座」儀式,讓「客家龍神」從客莊的守護神提昇至客家的守護神。 3. 祥龍點睛:祈求天神賜降神靈瑞氣,附於龍身,藉神龍繞境參拜,護祐蒼生。 4. 迎龍:客家人相信「神龍」登門參拜,等於「神明造訪」能為地方消災,給家戶帶來好運。 5. 跈龍:即跟著龍走,帶來平安吉祥。 6. 𪹚龍:龍愈𪹚愈旺,迎龍時燃放鞭炮,有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方面慶賀助興,一方面增加年節熱鬧氣氛。 7. 化龍返天:過元宵節後,龍隊須返回龍籍點睛的宮廟「謝神化龍」,其意功德圓滿送龍神返天。 ## 備註 ## 外部連結 * 苗栗火旁龍 facebook 粉絲專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苗栗火旁龍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939
2023-04-10T09:02:05Z
75,842,240
𪹚龍
1,538,357
<p><b>麻糬</b>或<b>糯米糰子</b>,是一種由糯米製作而成並且軟而有黏性的食物,通常為白色扁球體,是華南、台灣、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小吃。 </p><p>麻糬在東亞地區十分流行,各地叫法不同,中文有麻糬、麻糍、糍粑饃飢或<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米右麻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𫃎</span>()糬等名稱。 </p><p>餅(もち)Mochi ,在日本「餅」是麻糬、年糕的意思。 </p><p>根據奈良時代(710年–784年)的文獻記載,在當時「餅」似乎是一種貴族才能吃到的甜品點心。到了平安時代(784年–1185年)確立了節慶料理的概念,1月的鏡餅、3月的草餅、5月的柏餅等等相繼登場。而在鎌倉時代(約1185年–1333年)牡丹餅、烤麻糬(焼き餅)等麻糬類點心開始走向平民生活,於江戶時代(約1603年–1869年)普及民間,使得麻糬點心也漸漸成為年間節慶的必備料理。</p><p>台灣麻糬一種傳統的米食,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將糯米浸泡之後磨成漿,然後將水分瀝乾,變成米胚,再把米胚蒸熟就完成了。另外一種是將糯米煮成飯之後,直接將糯米飯放入舂臼捶打,讓飯變成糊狀的飯糰。吃的時候可以沾糖粉或花生粉。</p><p>台灣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活動,或廟會拜拜聚會時,經常用糍粑招待賓客。作法是將糯米磨漿蒸熟後,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此稱為舂粢粑(客語讀作qiˇbaˊ) </p><p>早期農業社會裡的客家莊,常見一群鄉親聚在一起共蒸共搥打糍粑,表示客家人久存的團結友好精神。將黏稠的粢粑用手捏成小塊狀,可沾花生粉、芝麻粉或糖粉食用。其實客家粢粑和台灣麻糬所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差別在於客家吃粢粑是沾料配食,台式麻糬普遍則會包入花生、芝麻、紅豆等餡料,但台灣族群混居倒也沒如此壁壘分明。</p><p>原本由閩南傳來的糯米物叫豆薯,但根據調查作法應以失傳,不排除閩裔台灣人受到客家粢粑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小點心和菓子的影響,外型有偏向和菓子,並且跟著改稱麻糬。 </p><p>簡單作法的麻糬,攤販會放有一大坨麻糬、糖粉、芝麻及花生粉,店家摘下一小團麻糬,再包進糖粉、芝麻及花生粉,就成為好吃的麻糬(台北行天宮附近的不老客家傳統麻糬便是此作法,麻糬屬於非舂搗口感) </p><p>以往路邊小吃推車上也會有攤販製作把糖粉芝麻花生粉隨意裹上外裹的麻糬,口感跟糍粑不同,花生粉口味跟芝麻口味分售,現在台灣亦流行將花生粉芝麻粉擺放盒子內,方便顧客自行沾食。 </p><p>台灣阿美族人稱小米做的麻糬為「杜侖turon」,是以前慶典或節日才吃得到的點心,現在為花蓮常見的伴手禮。 </p><p>麻糬不僅是日本新年不可或缺的食物,在日本有些地區,有在嬰兒滿1歲時讓他背著名為「一升餅」的約2kg的麻糬的習俗,代表著希望他「一生衣食無缺」 日本麻糬常沾上黃豆粉一同享用。會被當成新年的裝飾品,叫做鏡餅(日本語:かがみもち Kagami Mochi)是由兩個圓的麻糬塊加上橙放在最上面組成的。因為橙在日本的諧音有「幾個世代」的意思,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所以大家都會這樣裝飾鏡餅的。此外,日本亦盛行烤麻糬。</p><p>四川一帶,有稱為三大炮的糯米小甜食。鼓浪嶼有店家在賣麻餈,是芝麻粉和花生粉混雜裹上( 當時交易往來亦有一定可能性由台灣傳至鼓浪嶼麻糬作法,畢竟在台灣糍粑是客家族群為主要慶典盛行之食物) </p> <h2><span id=".E5.90.8D.E7.A8.B1"></span><span id="名稱">名稱</span></h2> <p>日語中的麻糬寫為「<b>餅</b>」,發音為<i>mochi</i>。 </p><p>福建閩南語中發音成<i>muah chee</i>、<i>moa-chi</i>,漢字寫作「<b>麻糍</b>」,華語讀音為ㄇㄚˊㄘˊ,這種糯米糰子的裡面不會含有餡料,是剪成小塊狀,並撒上花生粉。 </p><p>台灣閩南語讀音為<i>muâ-tsî</i>,漢字寫作「<b>麻糬</b>」,受日本的糯米糰子的影響,其形狀和食用方法和福建的麻糍不同。 </p><p>阿美族語中稱作「<b>turon</b>」。 </p> <h2><span id=".E7.AF.80.E6.B0.A3.E9.A3.9F.E5.93.81"></span><span id="節氣食品">節氣食品</span></h2> <p>麻糍在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東陽市等地是一種別具一格的糯米食品。在金華一帶,當地居民有在冬至食用麻糍的傳統,在永康、東陽一帶則是每到民間建房、種地和農曆七月半時食用,平日集市上也多有銷售。在福建,麻糍是在祭祀時使用的供品。 </p><p>日本人一定要吃用高湯或白味噌湯,與蘿蔔、芋頭、魚糕、雞肉等按地區不同的食材一起煮麻糬的「雜煮」,慶祝新年到來,並希望新的一年裏一切順利。由於麻糬的特色是非常黏手,在日本的過年就有很多人因為吃麻糬產生窒息而死的意外事件,特別會在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發生。一般在過年之後,幾天前的死亡人數才會在報紙的報導中公佈出來。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2006年整年裏在日本因吃麻糬窒息而死的有91例,是窒息原因食品之首。但這應該是報導有誤,日本過年時,常吃的是烤年糕,而並非是吃麻糬。據聞在日本有一種,不包內餡,而在外包一片紫蘇葉的口感鬆軟的「雪見麻糬」。但由於冒名者眾多,真品反而已不復見。 </p> <h2><span id=".E9.A3.9F.E7.94.A8.E7.A8.AE.E9.A1.9E"></span><span id="食用種類">食用種類</span></h2> <p>日本的麻糬食用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黃豆粉麻糬、綠茶麻糬、紅豆麻糬、抹茶麻糬、花生麻糬、芝麻麻糬、牛奶麻糬、蘿蔔泥麻糬、炭烤麻糬、鐵板燒麻糬、炸麻糬、麻糬烏冬等,還有,外包一片紫蘇葉或紫菜的等等,款式繁多。吃火鍋時,麻糬常成為最後一道食用材料。 </p> <h2><span id=".E5.A4.A7.E7.A6.8F.E9.A4.85"></span><span id="大福餅">大福餅</span></h2> <p>在日本,包內餡、口感鬆軟的麻糬稱為「大福餅」,除了傳統的紅豆餡以外,近三十年內普及的有「抹茶大福」、「花生大福」、「草莓大福」、包裹雪糕內餡的「雪見麻糬」等。一般是以葛粉為原料製成。 </p> <h2><span id=".E5.8A.A0.E5.B7.A5"></span><span id="加工">加工</span></h2> <p>麻糍一般以當地特產糯米為原料,選取的糯米粘性介於糯米和梗米之間。準備糯米時須將糯米碾白洗淨,浸潤一天一夜,濾乾蒸熟,之後倒入竹盤內加入適量的鹼水攪拌,糯米飯成金黃色後,再用甑蒸第二次,之後再倒入石臼用竹(木)杵舂至不見米粒,表面光滑時取出切割成型。</p><p>據日本民間故事中的描述,這種中國的傳統麻糍製作工藝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傳入日本。不同於中國的是當時日本人是用紅米作為原料來製作麻糍的。 </p><p>雖然現今的手工製作方法仍然在中日民間廣泛存在,然而大多數工廠都已採用機械化的自動打糍粑機加工生產麻糍。 </p> <h2><span id=".E7.9B.B8.E5.85.B3.E4.BC.A0.E8.AF.B4"></span><span id="相关传说">相關傳說</span></h2> <ul><li>月兔</li></ul><h2><span id=".E7.9B.B8.E4.BC.BC.E9.A3.9F.E5.93.81"></span><span id="相似食品">相似食品</span></h2> <ul><li>和菓子</li> <li>驢打滾</li> <li>鏡餅</li> <li>糯米糍</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4 Cached time: 202305051044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5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6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01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14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24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3314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4.043 1 -total 27.86% 90.285 1 Template:Reflist 26.89% 87.121 1 Template:多個問題 19.78% 64.084 8 Template:Cite_web 19.14% 62.029 1 Template:Commonscat 17.58% 56.964 4 Template:Ambox 13.78% 44.644 1 Template:臺灣料理 13.11% 42.487 1 Template:Navbox 12.98% 42.064 1 Template:Disputed 12.16% 39.388 1 Template:If_then_show -->
**麻糬**或**糯米糰子**,是一種由糯米製作而成並且軟而有黏性的食物,通常為白色扁球體,是華南、台灣、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小吃。 麻糬在東亞地區十分流行,各地叫法不同,中文有麻糬、麻糍、糍粑饃飢或𫃎()糬等名稱。 餅(もち)Mochi ,在日本「餅」是麻糬、年糕的意思。 根據奈良時代(710 年–784 年)的文獻記載,在當時「餅」似乎是一種貴族才能吃到的甜品點心。到了平安時代(784 年–1185 年)確立了節慶料理的概念,1 月的鏡餅、3 月的草餅、5 月的柏餅等等相繼登場。而在鎌倉時代(約 1185 年–1333 年)牡丹餅、烤麻糬(焼き餅)等麻糬類點心開始走向平民生活,於江戶時代(約 1603 年–1869 年)普及民間,使得麻糬點心也漸漸成為年間節慶的必備料理。 台灣麻糬一種傳統的米食,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將糯米浸泡之後磨成漿,然後將水分瀝乾,變成米胚,再把米胚蒸熟就完成了。另外一種是將糯米煮成飯之後,直接將糯米飯放入舂臼捶打,讓飯變成糊狀的飯糰。吃的時候可以沾糖粉或花生粉。 台灣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活動,或廟會拜拜聚會時,經常用糍粑招待賓客。作法是將糯米磨漿蒸熟後,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此稱為舂粢粑(客語讀作 qiˇbaˊ) 早期農業社會裡的客家莊,常見一群鄉親聚在一起共蒸共搥打糍粑,表示客家人久存的團結友好精神。將黏稠的粢粑用手捏成小塊狀,可沾花生粉、芝麻粉或糖粉食用。其實客家粢粑和台灣麻糬所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差別在於客家吃粢粑是沾料配食,台式麻糬普遍則會包入花生、芝麻、紅豆等餡料,但台灣族群混居倒也沒如此壁壘分明。 原本由閩南傳來的糯米物叫豆薯,但根據調查作法應以失傳,不排除閩裔台灣人受到客家粢粑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小點心和菓子的影響,外型有偏向和菓子,並且跟著改稱麻糬。 簡單作法的麻糬,攤販會放有一大坨麻糬、糖粉、芝麻及花生粉,店家摘下一小團麻糬,再包進糖粉、芝麻及花生粉,就成為好吃的麻糬(台北行天宮附近的不老客家傳統麻糬便是此作法,麻糬屬於非舂搗口感) 以往路邊小吃推車上也會有攤販製作把糖粉芝麻花生粉隨意裹上外裹的麻糬,口感跟糍粑不同,花生粉口味跟芝麻口味分售,現在台灣亦流行將花生粉芝麻粉擺放盒子內,方便顧客自行沾食。 台灣阿美族人稱小米做的麻糬為「杜侖 turon」,是以前慶典或節日才吃得到的點心,現在為花蓮常見的伴手禮。 麻糬不僅是日本新年不可或缺的食物,在日本有些地區,有在嬰兒滿 1 歲時讓他背著名為「一升餅」的約 2kg 的麻糬的習俗,代表著希望他「一生衣食無缺」 日本麻糬常沾上黃豆粉一同享用。會被當成新年的裝飾品,叫做鏡餅(日本語:かがみもち Kagami Mochi)是由兩個圓的麻糬塊加上橙放在最上面組成的。因為橙在日本的諧音有「幾個世代」的意思,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所以大家都會這樣裝飾鏡餅的。此外,日本亦盛行烤麻糬。 四川一帶,有稱為三大炮的糯米小甜食。鼓浪嶼有店家在賣麻餈,是芝麻粉和花生粉混雜裹上( 當時交易往來亦有一定可能性由台灣傳至鼓浪嶼麻糬作法,畢竟在台灣糍粑是客家族群為主要慶典盛行之食物) ## 名稱 日語中的麻糬寫為「**餅**」,發音為 _mochi_。 福建閩南語中發音成 _muah chee_、_moa-chi_,漢字寫作「**麻糍**」,華語讀音為ㄇㄚˊㄘˊ,這種糯米糰子的裡面不會含有餡料,是剪成小塊狀,並撒上花生粉。 台灣閩南語讀音為 _muâ-tsî_,漢字寫作「**麻糬**」,受日本的糯米糰子的影響,其形狀和食用方法和福建的麻糍不同。 阿美族語中稱作「**turon**」。 ## 節氣食品 麻糍在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東陽市等地是一種別具一格的糯米食品。在金華一帶,當地居民有在冬至食用麻糍的傳統,在永康、東陽一帶則是每到民間建房、種地和農曆七月半時食用,平日集市上也多有銷售。在福建,麻糍是在祭祀時使用的供品。 日本人一定要吃用高湯或白味噌湯,與蘿蔔、芋頭、魚糕、雞肉等按地區不同的食材一起煮麻糬的「雜煮」,慶祝新年到來,並希望新的一年裏一切順利。由於麻糬的特色是非常黏手,在日本的過年就有很多人因為吃麻糬產生窒息而死的意外事件,特別會在 65 歲或以上的老年人發生。一般在過年之後,幾天前的死亡人數才會在報紙的報導中公佈出來。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2006 年整年裏在日本因吃麻糬窒息而死的有 91 例,是窒息原因食品之首。但這應該是報導有誤,日本過年時,常吃的是烤年糕,而並非是吃麻糬。據聞在日本有一種,不包內餡,而在外包一片紫蘇葉的口感鬆軟的「雪見麻糬」。但由於冒名者眾多,真品反而已不復見。 ## 食用種類 日本的麻糬食用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黃豆粉麻糬、綠茶麻糬、紅豆麻糬、抹茶麻糬、花生麻糬、芝麻麻糬、牛奶麻糬、蘿蔔泥麻糬、炭烤麻糬、鐵板燒麻糬、炸麻糬、麻糬烏冬等,還有,外包一片紫蘇葉或紫菜的等等,款式繁多。吃火鍋時,麻糬常成為最後一道食用材料。 ## 大福餅 在日本,包內餡、口感鬆軟的麻糬稱為「大福餅」,除了傳統的紅豆餡以外,近三十年內普及的有「抹茶大福」、「花生大福」、「草莓大福」、包裹雪糕內餡的「雪見麻糬」等。一般是以葛粉為原料製成。 ## 加工 麻糍一般以當地特產糯米為原料,選取的糯米粘性介於糯米和梗米之間。準備糯米時須將糯米碾白洗淨,浸潤一天一夜,濾乾蒸熟,之後倒入竹盤內加入適量的鹼水攪拌,糯米飯成金黃色後,再用甑蒸第二次,之後再倒入石臼用竹(木)杵舂至不見米粒,表面光滑時取出切割成型。 據日本民間故事中的描述,這種中國的傳統麻糍製作工藝在公元前 300 年至公元 300 年傳入日本。不同於中國的是當時日本人是用紅米作為原料來製作麻糍的。 雖然現今的手工製作方法仍然在中日民間廣泛存在,然而大多數工廠都已採用機械化的自動打糍粑機加工生產麻糍。 ## 相關傳說 * 月兔 ## 相似食品 * 和菓子 * 驢打滾 * 鏡餅 * 糯米糍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null
11,333
2023-05-05T08:34:27Z
75,623,391
𫃎糬
1,862,667
<p><b>和碩諴親王</b>(滿語:<span lang="mnc"><span lang="mnc">ᡥᠣᡧᠣᡳ <br>ᠶᠠᡤᡳᠶᠠᠩᡤᠠ <br>ᠴᡳᠨ ᠸᠠᠩ</span></span>,穆麟德轉寫:<i><span lang="mnc-Latn" title="穆麟德轉寫">Hošoi yargiyangga cin wang</span></i>),清朝世襲親王。雍正十三年(1733年),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被封親王,封號<b>諴</b>,死後諡號<b>恪</b>,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七代六位。 </p> <h2><span id=".E8.AB.B4.E8.A6.AA.E7.8E.8B"></span><span id="諴親王">諴親王</span></h2> <ul><li>1733年—1773年:諴恪親王允祕 <small>諡號<b>恪</b></small></li> <li>1774年—1795年:諴密郡王弘暢 <small>允祕一子,降爵為郡王,1777年進親王,1783年降郡王,諡號<b>密</b></small></li> <li>1795年—1836年:已革貝勒永珠 <small>弘暢一子,降爵為貝勒,1836年革爵</small></li> <li>追封:貝子永松 <small>允祕孫,弘旿五子,1837年追封貝子</small></li> <li>1836年—1893年:貝子綿勳 <small>永松二子,降爵為貝子</small></li> <li>1894年—1900年:奉恩鎮國公載信 <small>綿勳孫,奕均二子,降爵為奉恩鎮國公</small></li> <li>1902年—1934年:奉恩鎮國公溥霱 <small>載信一子</small></li></ul><h3><span id=".E5.BC.98.E6.9A.A2.E6.94.AF.E7.B3.BB"></span><span id="弘暢支系">弘暢支系</span></h3> <ul><li>1757年—1774年:不入八分鎮國公弘暢 <small>允祕一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1774年襲諴郡王</small></li></ul><h4><span id=".E6.B0.B8.E7.8F.A0.E6.94.AF.E7.B3.BB"></span><span id="永珠支系">永珠支系</span></h4> <ul><li>1784年—1788年:三等鎮國將軍永珠 <small>弘暢一子,1795年襲貝勒</small></li></ul><h4><span id=".E6.B0.B8.E7.A5.A5.E6.94.AF.E7.B3.BB"></span><span id="永祥支系">永祥支系</span></h4> <ul><li>1784年—1811年:三等鎮國將軍永祥 <small>弘暢二子,1811年告退</small></li> <li>1826年—1829年:輔國將軍綿傑 <small>永祥一子,無嗣</small></li></ul><h4><span id=".E6.B0.B8.E8.8A.A9.E6.94.AF.E7.B3.BB"></span><span id="永芩支系">永芩支系</span></h4> <ul><li>1791年—1826年:三等鎮國將軍永芩 <small>弘暢三子,1826年革爵</small></li> <li>1826年—1852年:奉恩將軍綿煥 <small>永芩一子,無嗣</small></li></ul><h4><span id=".E7.B6.BF.E7.85.A5.E6.94.AF.E7.B3.BB"></span><span id="綿煥支系">綿煥支系</span></h4> <ul><li>1805年—1826年:輔國將軍綿煥 <small>永芩一子,1826年革爵</small></li></ul><h5><span id=".E7.B6.BF.F0.A0.BB.96.E6.94.AF.E7.B3.BB"></span><span id="綿𠻖支系">綿𠻖支系</span></h5> <ul><li>1825年—1840年:奉恩將軍綿𠻖 <small>永芩三子,初封輔國將軍,1825年革爵,改封奉恩將軍,1840年承永裕嗣</small></li></ul><h4><span id=".E6.B0.B8.E8.A3.95.E6.94.AF.E7.B3.BB"></span><span id="永裕支系">永裕支系</span></h4> <ul><li>1791年—1825年:三等鎮國將軍永裕 <small>弘暢四子</small></li> <li>1825年—1845年:輔國將軍綿丹 <small>永裕一子,無嗣</small></li></ul><h3><span id=".E5.BC.98.E6.97.BF.E6.94.AF.E7.B3.BB"></span><span id="弘旿支系">弘旿支系</span></h3> <ul><li>1763年—1778年、1794年—1799年、1809年—1811年:奉恩將軍弘旿 <small>允祕二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774年進貝子,1778年革爵,1794年封奉恩將軍,1799年再革爵,1809年復封</small></li> <li>1811年—1827年:奉恩將軍永松 <small>弘旿五子</small></li> <li>1827年—1836年:奉恩將軍綿勳 <small>永松二子,1836年襲貝子</small></li></ul><h3><span id=".E5.BC.98.E5.BA.B7.E6.94.AF.E7.B3.BB"></span><span id="弘康支系">弘康支系</span></h3> <ul><li>1770年—1814年:不入八分輔國公品級二等鎮國將軍弘康 <small>允祕三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809年加不入八分輔國公品級。</small></li> <li>1814年—1841年:輔國將軍永純 <small>弘康一子,1841年革爵</small></li></ul><h4><span id=".E6.B0.B8.E7.B4.94.E6.94.AF.E7.B3.BB"></span><span id="永純支系">永純支系</span></h4> <ul><li>1811年—1814年:奉國將軍永純 <small>弘康一子,1814年襲輔國將軍</small></li></ul><h3><span id=".E5.BC.98.E8.B6.85.E6.94.AF.E7.B3.BB"></span><span id="弘超支系">弘超支系</span></h3> <ul><li>1775年—1777年:三等輔國將軍弘超 <small>允祕四子,1777年革爵</small></li></ul><h3><span id=".E5.A5.95.E5.9D.87.E6.94.AF.E7.B3.BB"></span><span id="奕均支系">奕均支系</span></h3> <ul><li>1868年—1871年:鎮國將軍奕均 <small>綿勳二子</small></li> <li>1872年—1894年:鎮國將軍載信 <small>奕均一子,1889年襲奉恩鎮國公</small></li></ul><h3><span id=".E6.BA.A5.E9.9C.BD.E6.94.AF.E7.B3.BB"></span><span id="溥霽支系">溥霽支系</span></h3> <ul><li>1904年—1933年:一等輔國將軍溥霽 <small>載信二子</small></li></ul><h3><span id=".E6.BA.A5.E9.9C.A6.E6.94.AF.E7.B3.BB"></span><span id="溥霦支系">溥霦支系</span></h3> <ul><li>1904年—?:一等輔國將軍溥霦 <small>載信三子</small></li></ul><h3><span id=".E6.BA.A5.E9.9C.82.E6.94.AF.E7.B3.BB"></span><span id="溥霂支系">溥霂支系</span></h3> <ul><li>1904年—?:一等輔國將軍溥霂 <small>載信四子</small></li></ul><h2><span id=".E8.AB.B4.E8.A6.AA.E7.8E.8B.E4.B8.96.E7.B3.BB.E5.9C.96"></span><span id="諴親王世系圖">諴親王世系圖</span></h2> <center> </center>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30 Cached time: 2023050202241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1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5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1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912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19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0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0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9591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78.907 1 -total 45.52% 81.433 16 Template:Familytree 38.93% 69.643 16 Template:Familytree/step2 17.99% 32.178 1 Template:Lang-mnc 16.73% 29.939 1 Template:LangWithName 15.56% 27.844 1 Template:Lang 12.60% 22.538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1.04% 19.749 1 Template:CJK-New-Char 10.86% 19.421 1 Template:清朝宗室亲王 9.90% 17.712 1 Template:Navbox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862667-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2022419 and revision id 74859019.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和碩諴親王**(滿語:ᡥᠣᡧᠣᡳ ᠶᠠᡤᡳᠶᠠᠩᡤᠠ ᠴᡳᠨ ᠸᠠᠩ,穆麟德轉寫:_Hošoi yargiyangga cin wang_),清朝世襲親王。雍正十三年(1733 年),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被封親王,封號**諴**,死後諡號**恪**,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七代六位。 ## 諴親王 * 1733 年 —1773 年:諴恪親王允祕 諡號**恪** * 1774 年 —1795 年:諴密郡王弘暢 允祕一子,降爵為郡王,1777 年進親王,1783 年降郡王,諡號**密** * 1795 年 —1836 年:已革貝勒永珠 弘暢一子,降爵為貝勒,1836 年革爵 * 追封:貝子永松 允祕孫,弘旿五子,1837 年追封貝子 * 1836 年 —1893 年:貝子綿勳 永松二子,降爵為貝子 * 1894 年 —1900 年:奉恩鎮國公載信 綿勳孫,奕均二子,降爵為奉恩鎮國公 * 1902 年 —1934 年:奉恩鎮國公溥霱 載信一子 ### 弘暢支系 * 1757 年 —1774 年:不入八分鎮國公弘暢 允祕一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1774 年襲諴郡王 #### 永珠支系 * 1784 年 —1788 年:三等鎮國將軍永珠 弘暢一子,1795 年襲貝勒 #### 永祥支系 * 1784 年 —1811 年:三等鎮國將軍永祥 弘暢二子,1811 年告退 * 1826 年 —1829 年:輔國將軍綿傑 永祥一子,無嗣 #### 永芩支系 * 1791 年 —1826 年:三等鎮國將軍永芩 弘暢三子,1826 年革爵 * 1826 年 —1852 年:奉恩將軍綿煥 永芩一子,無嗣 #### 綿煥支系 * 1805 年 —1826 年:輔國將軍綿煥 永芩一子,1826 年革爵 ##### 綿𠻖支系 * 1825 年 —1840 年:奉恩將軍綿𠻖 永芩三子,初封輔國將軍,1825 年革爵,改封奉恩將軍,1840 年承永裕嗣 #### 永裕支系 * 1791 年 —1825 年:三等鎮國將軍永裕 弘暢四子 * 1825 年 —1845 年:輔國將軍綿丹 永裕一子,無嗣 ### 弘旿支系 * 1763 年 —1778 年、1794 年 —1799 年、1809 年 —1811 年:奉恩將軍弘旿 允祕二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774 年進貝子,1778 年革爵,1794 年封奉恩將軍,1799 年再革爵,1809 年復封 * 1811 年 —1827 年:奉恩將軍永松 弘旿五子 * 1827 年 —1836 年:奉恩將軍綿勳 永松二子,1836 年襲貝子 ### 弘康支系 * 1770 年 —1814 年:不入八分輔國公品級二等鎮國將軍弘康 允祕三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809 年加不入八分輔國公品級。 * 1814 年 —1841 年:輔國將軍永純 弘康一子,1841 年革爵 #### 永純支系 * 1811 年 —1814 年:奉國將軍永純 弘康一子,1814 年襲輔國將軍 ### 弘超支系 * 1775 年 —1777 年:三等輔國將軍弘超 允祕四子,1777 年革爵 ### 奕均支系 * 1868 年 —1871 年:鎮國將軍奕均 綿勳二子 * 1872 年 —1894 年:鎮國將軍載信 奕均一子,1889 年襲奉恩鎮國公 ### 溥霽支系 * 1904 年 —1933 年:一等輔國將軍溥霽 載信二子 ### 溥霦支系 * 1904 年 —?:一等輔國將軍溥霦 載信三子 ### 溥霂支系 * 1904 年 —?:一等輔國將軍溥霂 載信四子 ## 諴親王世系圖
null
5,026
2023-05-01T11:04:47Z
74,859,019
𫍯亲王
40,477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dù</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ㄉㄨˋ</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Dubn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Db</b>,原子序數為105。<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的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span lang="en">Dubnium</span>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p><p>在元素週期表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個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5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5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p><p>在1960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1997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Dubnium。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1968年首次報告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研究人員以氖-22離子撞擊鋂-243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9.40 MeV和9.70 MeV的α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sup>260</sup>Db或<sup>261</sup>Db: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5−<i>x</i><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NbCl<sub>5</sub>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2.2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sup>261</sup>DbCl<sub>5</sub>)。 </p><p>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15離子撞擊鉲-249,肯定性地合成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所測得之α衰變半衰期為1.6秒,衰變能量為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256: </p> <dl><dd><span><span>249<br>98</span>C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5<br>7</span>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能量為9.40 MeV或9.70 MeV的結論。因此餘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1971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5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1976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up>260</sup>DbBr<sub>5</sub>)。 </p><p>1992年,IUPAC/IUPAP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p> <h3><span id=".E5.91.BD.E5.90.8D.E7.88.AD.E8.AD.B0"></span><span id="命名爭議">命名爭議</span></h3> <p>蘇聯團隊建議名稱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Hahnium(Ha,<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𨮟</span>),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Nielsbohrium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p><p>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於1994年提出名稱Joliotium(Jl,<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鐈</mark>),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102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104至106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p><p>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105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中曾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𰾉</span>」(hǎn,繁體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圖:),現根據IUPAC決定的英文名Dubnium(Db),改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p><p>IUPAC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104和106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105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104、105及106所作出的貢獻。</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屬性">推算的屬性</span></h3> <p>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105預測為6d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5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eka-鉭。5族元素有著明顯的+5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5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預計會形成穩定的+5態。較重的5族元素也具有+4和+3態,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p><p>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Db<sub>2</sub>O<sub>5</sub>。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錯合物<span>DbO<span>3−<br>4</span></span>。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DbX<sub>5</sub>。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sub>5</sub>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sub>5</sub>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MOX<sub>3</sub>。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鹵化物DbX<sub>5</sub>應會和水反應形成DbOX<sub>3</sub>。根據已知較輕的5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酸離子<span>DbF<span>−<br>6</span></span>。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span>DbF<span>2−<br>7</span></span>和<span>DbOF<span>2−<br>5</span></span>。如果<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span>DbF<span>3−<br>8</span></span>,因為<span>NbF<span>3−<br>8</span></span>目前是未知的。 </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p>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5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sub>5</sub>、DbBr<sub>5</sub>、DbOCl<sub>3</sub>及DbOBr<sub>3</sub>。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為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 </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E6.AD.B7.E5.8F.B2"></span><span id="核合成歷史">核合成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p> <dl><dt><sup>209</sup>Bi(<sup>50</sup>Ti,xn)<sup>259-x</sup>Db (x=1,2,3)</dt></dl><p>首次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冷聚變反應在1976年由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57</sup>Db。其後改為指向<sup>258</sup>Db。1981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sup>258</sup>Db,1n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1983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sup>258</sup>Db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α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1985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10個<sup>257</sup>Db原子。1993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2000年,團隊在1n、2n及3n激發函數測量了120次<sup>257</sup>Db的衰變、16次<sup>256</sup>Db的衰變及一次<sup>258</sup>Db的衰變。整合到的<sup>257</sup>Db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sup>257m</sup>Db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sup>257</sup>Db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2003至2004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p> <dl><dt><sup>209</sup>Bi(<sup>49</sup>Ti,xn)<sup>258-x</sup>Db (x=2?)</dt></dl><p>1983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2.6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sup>256</sup>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30%的<sup>256</sup>Db。 </p> <dl><dt><sup>209</sup>Bi(<sup>48</sup>Ti,xn)<sup>257-x</sup>Db (x=1?)</dt></dl><p>1983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1.6秒長的活動,其中α衰變分支比約為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sup>255</sup>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Db。 </p> <dl><dt><sup>208</sup>Pb(<sup>51</sup>V,xn)<sup>259-x</sup>Db (x=1,2)</dt></dl><p>杜布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200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1n和2n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sup>258</sup>Db和<sup>257</sup>Db。</p> <dl><dt><sup>207</sup>Pb(<sup>51</sup>V,xn)<sup>258-x</sup>Db</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的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1.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5</sup>Db。 </p> <dl><dt><sup>205</sup>Tl(<sup>54</sup>Cr,xn)<sup>259-x</sup>Db (x=1?)</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7</sup>Db,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 </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40至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3至5顆中子。 </p> <dl><dt><sup>232</sup>Th(<sup>31</sup>P,xn)<sup>263-x</sup>Db (x=5)</dt></dl><p>Andreyev等人於1989年在Flerov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31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5n通道合成了<sup>258</sup>Db,產量為120 pb。 </p> <dl><dt><sup>238</sup>U(<sup>27</sup>Al,xn)<sup>265-x</sup>Db (x=4,5)</dt></dl><p>2006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Ken Gregorich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4n和5n通道的激發函數。</p> <dl><dt><sup>236</sup>U(<sup>27</sup>Al,xn)<sup>263-x</sup>Db (x=5,6)</dt></dl><p>Andreyev等人在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於1992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5n和6n出射道觀察到<sup>258</sup>Db及<sup>257</sup>Db,產量分別為450 pb和75 pb。</p> <dl><dt><sup>243</sup>Am(<sup>22</sup>Ne,xn)<sup>265-x</sup>Db (x=5)</dt></dl><p>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68年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α線,初步指向<sup>261</sup>Db和<sup>260</sup>Db。他們在1970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2.2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61</sup>Db。1970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NbCl<sub>5</sub>而非HfCl<sub>4</sub>。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DbCl<sub>5</sub>。1971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α衰變。這成了形成<sup>260</sup>Db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1976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DbBr<sub>5</sub>。 </p> <dl><dt><sup>241</sup>Am(<sup>22</sup>Ne,xn)<sup>263-x</sup>Db (x=4,5)</dt></dl><p>2000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sup>259</sup>Db同位素,同位素在4n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sup>258</sup>Db的衰變屬性。</p> <dl><dt><sup>248</sup>Cm(<sup>19</sup>F,xn)<sup>267-x</sup>Db (x=4,5)</dt></dl><p>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1999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sup>262</sup>Db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4顆原子,截面為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2002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sup>262</sup>Db同位素。</p> <dl><dt><sup>249</sup>Bk(<sup>18</sup>O,xn)<sup>267-x</sup>Db (x=4,5)</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2</sup>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25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sup>263</sup>Db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Kratz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3</sup>Db,同位素產生於4n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sup>263</sup>Db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sup>263</sup>Rf同位素(見鑪)。</p> <dl><dt><sup>249</sup>Bk(<sup>16</sup>O,xn)<sup>265-x</sup>Db (x=4)</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50</sup>Cf(<sup>15</sup>N,xn)<sup>265-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70年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49</sup>Cf(<sup>15</sup>N,xn)<sup>264-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1970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sup>260</sup>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K殼層X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p> <dl><dt><sup>254</sup>Es(<sup>13</sup>C,xn)<sup>267-x</sup>Db</dt></dl><p>1988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254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sup>264</sup>Db和<sup>263</sup>Db。由於鑀-254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p> <h3><span id=".E6.9B.B4.E9.87.8D.E6.A0.B8.E7.B4.A0.E7.9A.84.E8.A1.B0.E8.AE.8A"></span><span id="更重核素的衰變">更重核種的衰變</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2012年的計算顯示,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0</sup>Db</dt></dl><p>近期有關<sup>272</sup>Rg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sup>260</sup>Db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α衰變時半衰期約為19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8</sup>Db</dt></dl><p>在對<sup>266</sup>Mt和<sup>262</sup>Bh衰變的研究中,有<sup>258</sup>Db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α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20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7</sup>Db</dt></dl><p>對<sup>257</sup>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sup>257</sup>Db進行α衰變,能量為9.16、9.07和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sup>253</sup>Lr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9.16 MeV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sup>257m</sup>Db。基態進行α放射,能量為9.07和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sup>257m,g</sup>Db的自發裂變。 </p> <h3><span id=".E8.A1.B0.E8.AE.8A.E9.9A.8E.E6.AE.B5.E5.85.89.E8.AD.9C.E5.9C.96"></span><span id="衰變階段光譜圖">衰變階段光譜圖</span></h3> <dl><dt><sup>257</sup>Db</dt></dl>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55</sup>Db</dt></dl><p>1983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1.5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sup>207</sup>Pb(<sup>51</sup>V,xn)及<sup>209</sup>Bi(<sup>48</sup>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sup>255</sup>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sup>256</sup>Db。因此,同位素<sup>255</sup>Db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4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070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95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68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1944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02.137 1 -total 25.06% 301.211 1 Template:Reflist 22.66% 272.385 2 Template:Infobox 22.35% 268.645 1 Template:Elementbox 14.51% 174.440 32 Template:Cite_journal 13.28% 159.600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19% 98.461 1 最重元素概论 6.19% 74.378 1 Template:Lang-en 5.36% 64.423 4 Template:全局僻字 5.14% 61.769 9 Template:Nuclide2 -->
**𨧀**(拼音:dù,注音:ㄉㄨˋ;英語:**Dubn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Db**,原子序數為 105。𨧀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𨧀-268 的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𨧀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 Dubnium 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𨧀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在元素週期表中,𨧀是一個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 7 週期、第 5 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𨧀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 5 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𨧀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在 1960 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𨧀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 1997 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 Dubnium。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 1968 年首次報告發現𨧀元素。研究人員以氖 - 22 離子撞擊鋂 - 243 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 9.40 MeV 和 9.70 MeV 的 α 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 260Db 或 261Db:   : 243 95Am + 22 10Ne → 265−_x_ 105Db + x n 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 NbCl5 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 2.2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𨧀-261(261DbCl5)。 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 - 15 離子撞擊鉲 - 249,肯定性地合成了𨧀-260。𨧀-260 的所測得之 α 衰變半衰期為 1.6 秒,衰變能量為 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 - 256:   : 249 98Cf + 15 7N → 260 105Db + 4 n 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𨧀-260 的衰變能量為 9.40 MeV 或 9.70 MeV 的結論。因此餘下𨧀-261 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 1971 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𨧀-260 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 243 95Am + 22 10Ne → 260 105Db + 5 n 1976 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𨧀-260(260DbBr5)。 1992 年,IUPAC/IUPAP 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𨧀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 ### 命名爭議 蘇聯團隊建議名稱 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 Hahnium(Ha,𫒢、𨮟),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 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 Nielsbohrium 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 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 於 1994 年提出名稱 Joliotium(Jl,鐈),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 - 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 102 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 104 至 106 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 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 105 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 中曾定為「𰾉」(hǎn,繁體為𫒢,圖:),現根據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Dubnium(Db),改定為「𨧀」(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 IUPAC 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 104 和 106 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𨭎(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 105 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 104、105 及 106 所作出的貢獻。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屬性 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 105 預測為 6d 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 5 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𨧀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 eka - 鉭。5 族元素有著明顯的 + 5 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 5 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𨧀預計會形成穩定的 + 5 態。較重的 5 族元素也具有 + 4 和 + 3 態,所以𨧀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𨧀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 Db2O5。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𨧀錯合物 DbO3− 4。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 DbX5。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5 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5 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 MOX3。因此𨧀的鹵化物 DbX5 應會和水反應形成 DbOX3。根據已知較輕的 5 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𨧀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𨧀酸離子 DbF− 6。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 DbF2− 7 和 DbOF2− 5。如果𨧀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 DbF3− 8,因為 NbF3− 8 目前是未知的。 ### 實驗化學 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𨧀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𨧀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 5 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5、DbBr5、DbOCl3 及 DbOBr3。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𨧀為 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𫒢」)。 ## 核合成歷史 ### 冷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209Bi(50Ti,xn)259-xDb (x=1,2,3)** 首次嘗試合成𨧀的冷聚變反應在 1976 年由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57Db。其後改為指向 258Db。1981 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 258Db,1n 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 1983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 258Db 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 α 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𨧀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 1985 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 10 個 257Db 原子。1993 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 2000 年,團隊在 1n、2n 及 3n 激發函數測量了 120 次 257Db 的衰變、16 次 256Db 的衰變及一次 258Db 的衰變。整合到的 257Db 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 257mDb 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 257Db 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 2003 至 2004 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 **209Bi(49Ti,xn)258-xDb (x=2?)** 1983 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2.6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 256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 30% 的 256Db。 **209Bi(48Ti,xn)257-xDb (x=1?)** 1983 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1.6 秒長的活動,其中 α 衰變分支比約為 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 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 255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Db。 **208Pb(51V,xn)259-xDb (x=1,2)**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 257Db,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2006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 1n 和 2n 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 258Db 和 257Db。 **207Pb(51V,xn)258-xDb**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 257Db 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的 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 1.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 255Db。 **205Tl(54Cr,xn)259-xDb (x=1?)**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 257Db,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 熱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 40 至 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 3 至 5 顆中子。 **232Th(31P,xn)263-xDb (x=5)** Andreyev 等人於 1989 年在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 - 31 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 5n 通道合成了 258Db,產量為 120 pb。 **238U(27Al,xn)265-xDb (x=4,5)** 2006 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 Ken Gregorich 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 4n 和 5n 通道的激發函數。 **236U(27Al,xn)263-xDb (x=5,6)** Andreyev 等人在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於 1992 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 5n 和 6n 出射道觀察到 258Db 及 257Db,產量分別為 450 pb 和 75 pb。 **243Am(22Ne,xn)265-xDb (x=5)** 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68 年嘗試合成𨧀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 α 線,初步指向 261Db 和 260Db。他們在 1970 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 2.2 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61Db。1970 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𨧀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 NbCl5 而非 HfCl4。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 DbCl5。1971 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 α 衰變。這成了形成 260Db 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 1976 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 DbBr5。 **241Am(22Ne,xn)263-xDb (x=4,5)** 2000 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 259Db 同位素,同位素在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 258Db 的衰變屬性。 **248Cm(19F,xn)267-xDb (x=4,5)** 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 1999 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 262Db 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 4 顆原子,截面為 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 2002 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𨧀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 262Db 同位素。 **249Bk(18O,xn)267-xDb (x=4,5)**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2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 2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 263Db 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 Kratz 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 263Db,同位素產生於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 263Db 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 263Rf 同位素(見鑪)。 **249Bk(16O,xn)265-xDb (x=4)**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50Cf(15N,xn)265-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 1970 年發現了 260Db 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49Cf(15N,xn)264-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 1970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 260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 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 K 殼層 X 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 **254Es(13C,xn)267-xDb** 1988 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 - 254 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264Db 和 263Db。由於鑀 - 254 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 更重核種的衰變 𨧀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𨧀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𨧀-268,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 2012 年的計算顯示,預計𨧀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 ### 同核異構物 **260Db** 近期有關 272Rg 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 260Db 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 α 衰變時半衰期約為 19 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8Db** 在對 266Mt 和 262Bh 衰變的研究中,有 258Db 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 α 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 20 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7Db** 對 257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 257Db 進行 α 衰變,能量為 9.16、9.07 和 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 253Lr 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 9.16 MeV 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 257mDb。基態進行 α 放射,能量為 9.07 和 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 257m,gDb 的自發裂變。 ### 衰變階段光譜圖 **257Db** ### 撤回的同位素 **255Db** 1983 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𨨏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 1.5 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207Pb(51V,xn) 及 209Bi(48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 255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 256Db。因此,同位素 255Db 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元素𨧀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𨧀(英文) * 元素𨧀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𨧀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𨧀(英文)
null
35,663
2023-05-05T05:04:36Z
74,829,314
𫒢
81,632
<p class="mw-empty-elt"> </p> <p><b>鈇</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fū</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ㄈㄨ</span>,音同「夫」</span>;英語:<span lang="en"><b>Flerov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Fl</b>,原子序數為114。鈇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鈇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反應生成。科學家至今共觀測到約90個鈇原子,其中58個是直接合成的,其餘的則是在更重元素(鉝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奧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鿫</span>)的衰變產物中發現的。所有衰變都來自<sup>285</sup>Fl~<sup>289</sup>Fl,一共5個質量數相鄰的鈇同位素。 </p><p>在元素週期表中,鈇是位於p區的錒系後元素,屬於第7週期、第14族(碳族),是已知最重的碳族成員。但2007年進行的初步化學實驗指出,鈇具有出乎意料的高揮發性,性質和同族的鉛非常不同。在初步實驗中,鈇甚至似乎表現出與惰性氣體相似的性質。更近期的實驗結果顯示,鈇與金的化學反應與鎶相似,表明鈇是一種極易揮發的元素,在標準狀況下甚至可能是氣態的。實驗中鈇也表現出其金屬性,顯示其為鉛的較重化學同系物,且是第14族中反應活性最低的金屬。截至2022年,科學家對鈇的性質到底更像金屬還是惰性氣體的問題仍未有定論。 </p><p>目前已知最長壽的鈇同位素為鈇-289,半衰期約為1.9秒。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290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為19秒。科學家預計鈇位於理論上的穩定島的中心附近,並且預測更重的未發現同位素,尤其是核子數為雙重幻數的鈇-298,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 </p><p>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研究團隊在1998年首次合成出鈇。其名稱得自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佛雷洛夫。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1998年12月,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學家使用<sup>48</sup>Ca離子撞擊<sup>244</sup>Pu目標體,合成一個鈇原子。該原子以9.67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30秒。該原子其後被確認為<sup>289</sup>Fl同位素。這項發現在1999年1月公佈。然而,之後的實驗並未能重現所觀測到的衰變鏈。因此這顆原子的真正身份仍待確認,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物<sup>289m</sup>Fl。 </p><p>1999年3月,同一個團隊以<sup>242</sup>Pu代替<sup>244</sup>Pu目標體,以合成其他的鈇同位素。這次,他們成功合成兩個鈇原子,原子以10.29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5.5秒。這兩個原子確認為<sup>287</sup>Fl。其他的實驗同樣未能重現這次實驗的結果,因此真正產生的原子核身份一樣不能被確定,但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物<sup>287m</sup>Fl。 </p><p>杜布納的團隊在1999年6月進行實驗,成功製成鈇。這項結果是受到公認的。他們重複進行<sup>244</sup>Pu的反應,並產生兩個鈇原子,原子以9.82 MeV能量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2.6秒。</p><p>研究人員一開始把所產生的原子認定為<sup>288</sup>Fl,但2002年12月進行的研究工作則將結論更改為<sup>289</sup>Fl。</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94}^{244}\mathrm {Pu} +\,_{20}^{48}\mathrm {Ca} \to \,_{114}^{292}\mathrm {Fl} ^{*}\to \,_{114}^{289}\mathrm {Fl} +3\,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9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44</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i mathvariant="normal">u</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92</mn> </mrow> </msubsup>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F</mi> <mi mathvariant="normal">l</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89</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F</mi> <mi mathvariant="normal">l</mi> </mrow> <mo>+</mo> <mn>3</mn>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94}^{244}\mathrm {Pu} +\,_{20}^{48}\mathrm {Ca} \to \,_{114}^{292}\mathrm {Fl} ^{*}\to \,_{114}^{289}\mathrm {Fl} +3\,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2009年5月,IUPAC的聯合工作組發布鎶的發現報告,其中提到<sup>283</sup>Cn的發現。由於<sup>287</sup>Fl和<sup>291</sup>Lv(見下)的合成數據牽涉到<sup>283</sup>Cn,因此這也意味著鈇的發現得到證實。 </p><p>2009年1月,伯克利團隊證實<sup>287</sup>Fl和<sup>286</sup>Fl的發現。接著在2009年7月,德國重離子研究所又證實<sup>288</sup>Fl和<sup>289</sup>Fl的發現。 </p><p>2011年6月11日,IUPAC證實鈇的存在。</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Flerovium(Fl)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採用的,以紀念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弗廖羅夫。此前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所產生的臨時名稱為Ununquadium(Uuq)。科學家通常稱之為「元素114」(或E114)。 </p> <h3><span id=".E4.B8.AD.E6.96.87.E5.91.BD.E5.90.8D"></span><span id="中文命名">中文命名</span></h3> <p>2012年6月2日,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暫定以<b>鈇</b>作為該元素的中文名稱。 201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b>𫓧</b>(讀音同「夫」)為中文定名。</p> <h3><span id=".E6.9C.AA.E4.BE.86.E7.9A.84.E5.AF.A6.E9.A9.97"></span><span id="未來的實驗">未來的實驗</span></h3> <p>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已表示有計劃研究以下的冷聚變反應: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32}^{76}\mathrm {Ge} \to \,_{114}^{284}\mathrm {Fl} ^{*}\to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i mathvariant="normal">b</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3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76</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G</mi> <mi mathvariant="normal">e</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4</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84</mn> </mrow> </msubsup>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F</mi> <mi mathvariant="normal">l</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 → --></mo>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o>?</mo>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32}^{76}\mathrm {Ge} \to \,_{114}^{284}\mathrm {Fl} ^{*}\to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Flerov核反應實驗室在未來有計劃研究在<sup>239</sup>Pu和<sup>48</sup>Ca反應中合成的較輕的鈇同位素。 </p><p>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再次用<sup>244</sup>Pu進行反應,以進一步了解2n通道,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sup>290</sup>Fl。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8.88.87.E6.A0.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同位素與核特性">同位素與核特性</span></h2> <p>目前已知的鈇同位素共有6個,質量數分別為284-289,此外鈇-289還有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鈇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鈇-289,半衰期約1.9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鈇同位素。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290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為19秒。除了鈇-289外,其他半衰期較長的同位素還有鈇-289m(未經證實),半衰期為1.1秒,其餘較輕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1秒以下。 </p> <h3><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3> <h4><span id=".E8.83.BD.E7.94.A2.E7.94.9FZ.3D114.E5.A4.8D.E6.A0.B8.E7.9A.84.E7.9B.AE.E6.A8.99.E3.80.81.E7.99.BC.E5.B0.84.E9.AB.94.E7.B5.84.E5.90.88"></span><span id="能產生Z=114复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能產生Z=114覆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span></h4> <p>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4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p> <h4><span id=".E5.86.B7.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聚變">冷聚變</span></h4> <h5><span id="208Pb.2876Ge.2Cxn.29284.E2.88.92xFl"></span><span id="208Pb(76Ge,xn)284−xFl"><sup>208</sup>Pb(<sup>76</sup>Ge,<i>x</i>n)<sup>284−<i>x</i></sup>Fl</span></h5> <p>第一次以冷聚變合成鈇的實驗於2003年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GANIL)進行,產量限制為1.2 pb時並沒有合成任何原子。 </p> <h4><span id=".E7.86.B1.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聚變">熱聚變</span></h4> <h5><span id="244Pu.2848Ca.2Cxn.29292.E2.88.92xFl_.28x.3D3.2C4.2C5.29"></span><span id="244Pu(48Ca,xn)292−xFl_(x=3,4,5)"><sup>244</sup>Pu(<sup>48</sup>Ca,<i>x</i>n)<sup>292−<i>x</i></sup>Fl (<i>x</i>=3,4,5)</span></h5> <p>杜布納的一個團隊於1998年11月首次嘗試合成鈇。他們探測到一個源自<sup>289</sup>Fl的長衰變鏈。在1999年重複進行的實驗再次合成了兩個鈇原子,這次則是<sup>288</sup>Fl。團隊在2002年進一步研究了這項反應。在測量3n、4n和5n中子蒸發激發函數時,他們探測到3個<sup>289</sup>Fl原子、12個<sup>288</sup>Fl原子及1個新同位素<sup>287</sup>Fl原子。根據這些結果,第一個被探測到的原子是<sup>290</sup>Fl或<sup>289m</sup>Fl,而接著的兩個原子是<sup>289</sup>Fl。2007年4月利用<sup>285</sup>Cn來研究鎶的化學特性時,科學家再次進行這條反應。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和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直接探測到兩個<sup>288</sup>Fl原子,這為對鈇的首次化學研究打下基礎。 </p><p>2008年6月,科學家再用該反應來產生<sup>289</sup>Fl同位素,以研究鈇的化學特性。這次發現了一個鈇原子,這得以確認它的屬性類似於惰性氣體。 </p><p>2009年5月至7月,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第一次研究了這個反應,再進一步嘗試合成Ts。團隊成功確認了<sup>288</sup>Fl和<sup>289</sup>Fl的合成與衰變數據,合成的原子中,前者有9個,而後者有4個。</p> <h5><span id="242Pu.2848Ca.2Cxn.29290.E2.88.92x114_.28x.3D2.2C3.2C4.2C5.29"></span><span id="242Pu(48Ca,xn)290−x114_(x=2,3,4,5)"><sup>242</sup>Pu(<sup>48</sup>Ca,<i>x</i>n)<sup>290−<i>x</i></sup>114 (<i>x</i>=2,3,4,5)</span></h5> <p>杜布納的團隊首先在1999年3月至4月研究了這項反應,並探測到兩個<sup>287</sup>Fl原子。由於有關<sup>283</sup>Cn的數據有衝突,所以科學家在2003年9月重複進行了該實驗,以確認<sup>287</sup>Fl和<sup>283</sup>Cn的衰變數據(詳見鎶)。他們通過測量2n、3n和4n激發函數得到了<sup>288</sup>Fl、<sup>287</sup>Fl和新同位素<sup>286</sup>Fl的衰變數據。</p><p>2006年4月,保羅謝勒研究所和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曾使用過這項反應來產生<sup>283</sup>Cn,以研究鎶的屬性。在2007年4月進行的一項確認實驗中,團隊直接探測到<sup>287</sup>Fl,並能夠取得有關鈇原子化學特性的最初數據。 </p><p>2009年1月,伯克利的團隊使用伯克利充氣分離器(BGS)和新得到的<sup>242</sup>Pu樣本繼續進行研究,通過以上反應嘗試合成鈇。2009年9月,他們公佈成功探測到2個鈇原子,分別為<sup>287</sup>Fl和<sup>286</sup>Fl,證實了Flerov核反應實驗室取得的衰變數據,但是所測量的截面更低。</p><p>2009年4月,瑞士和俄羅斯的合作研究計劃再次使用以上反應進行了對鈇化學屬性的研究,其中探測到一個<sup>283</sup>Cn原子。 </p><p>2010年12月,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公佈發現了<sup>285</sup>Fl原子,並觀測到5個衰變產物的新同位素。 </p> <h4><span id=".E4.BD.9C.E7.82.BA.E8.A1.B0.E8.AE.8A.E7.94.A2.E7.89.A9"></span><span id="作為衰變產物">作為衰變產物</span></h4> <p>科學家也曾在鉝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奧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鿫</span>的衰變鏈中觀測到鈇的同位素。 </p> <h4><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4> <h5><span id="285Fl"><sup>285</sup>Fl</span></h5> <p>在1999年發現<sup>293</sup>Og的報告中,<sup>285</sup>Fl是以11.35 MeV能量進行α衰變的,半衰期為0.58 ms。發現者於2001年撤回了這項發現。這個同位素最後是在2010年被合成的,其衰變屬性和1999年報告中的不符,意味著撤回的數據是錯誤的。 </p> <h4><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7.99.BC.E7.8F.BE.E6.99.82.E5.BA.8F"></span><span id="同位素發現時序">同位素發現時序</span></h4> <h4><span id=".E5.8E.9F.E5.AD.90.E5.BA.8F.E7.82.BA114.E5.A4.8D.E6.A0.B8.E7.9A.84.E8.A3.82.E8.AE.8A"></span><span id="原子序為114复核的裂變">原子序為114覆核的裂變</span></h4> <p>2000年至2004年期間Flerov核反應實驗室進行了幾項研究<sup>292</sup>Fl複核衰變屬性的實驗。他們所使用的核反應為<sup>244</sup>Pu+<sup>48</sup>Ca。結果顯示,這些複核進行裂變時主要發射完整軌域原子核,如<span>82<br>132</span>Sn。另一項發現是,使用<sup>48</sup>Ca和<sup>58</sup>Fe作為發射體的聚變裂變路徑相似,這表示未來在合成超重元素時有可能使用<sup>58</sup>Fe發射體。</p> <h3><span id=".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核異構體">核異構物</span></h3> <h4><span id="289Fl"><sup>289</sup>Fl</span></h4> <p>第一次合成的鈇同位素為<sup>289</sup>Fl,它以9.71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時長為30秒。之後的直接合成實驗中並未被觀測到這種現象。然而,在一次<sup>293</sup>Lv的合成實驗中,所測得的衰變鏈釋放了9.63 MeV能量的α粒子,時長為2.7秒。之後其他的衰變都與<sup>289</sup>Fl的相似。這很明確地表明,這些衰變活動都是來自於同核異構物的。近期實驗中並未出現類似的活動,表示這種同核異構物的產量約為基態的20%,而第一個實驗觀測到的現象只是巧合。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 </p> <h4><span id="287Fl"><sup>287</sup>Fl</span></h4> <p>使用<sup>242</sup>Pu作為目標的初次實驗中,所觀測到的<sup>287</sup>Fl同位素進行衰變時放射能量為10.29 MeV的α粒子,時常為5.5秒。其衰變產物再進行自發裂變,時常符合先前合成的<sup>283</sup>Cn。後來科學家再沒有觀測到同樣的衰變活動(詳見鎶)。不過,兩者的相關性表示實驗結果是非隨機的,而合成方式是不會影響同核異構物的生成的。這些問題要經過更多研究才能解決。 </p> <h3><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7.94.A2.E9.87.8F"></span><span id="同位素產量">同位素產量</span></h3> <p>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鈇的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p> <h4><span id=".E5.86.B7.E8.81.9A.E8.AE.8A_2"></span><span id="冷聚變_2">冷聚變</span></h4> <h4><span id=".E7.86.B1.E8.81.9A.E8.AE.8A_2"></span><span id="熱聚變_2">熱聚變</span></h4> <h3><span id=".E7.90.86.E8.AB.96.E8.A8.88.E7.AE.97"></span><span id="理論計算">理論計算</span></h3> <h4><span id=".E8.92.B8.E7.99.BC.E6.AE.98.E7.95.99.E7.89.A9.E6.88.AA.E9.9D.A2"></span><span id="蒸發殘留物截面">蒸發殘留物截面</span></h4> <p>下表列出各種目標-發射體組合,並給出最高的預計產量。 </p><p>MD = 多面;DNS = 雙核系統; σ = 截面 </p> <h4><span id=".E8.A1.B0.E8.AE.8A.E7.89.B9.E6.80.A7"></span><span id="衰變特性">衰變特性</span></h4> <p>對Fl不同同位素半衰期的理論估算與實驗結果相符。沒有裂變的同位素<sup>298</sup>Fl的α衰變半衰期預計有17天。</p> <h3><span id=".E5.B0.8B.E6.89.BE.E7.A9.A9.E5.AE.9A.E5.B3.B6.EF.BC.9A298Fl"></span><span id="尋找穩定島:298Fl">尋找穩定島:<sup>298</sup>Fl</span></h3> <p>根據宏觀—微觀理論,原子序114是下一個幻數。這意味著,該原子核呈球體狀,而其基態將會有高和寬的裂變位壘,因此自發裂變部分的半衰期會很長。 </p><p>當原子序為114時,宏觀—微觀理論表示下一個中子幻數為184,因此<sup>298</sup>Fl原子核很有可能會是繼<sup>208</sup>Pb(原子序82、中子數126)之後下一個滿足雙重幻數的原子核。<sup>298</sup>Fl位於理論預計的「穩定島」的中央。然而,其他運用相對論平均場理論的計算顯示,原子序120、122和126才是幻數。有一種可能性是,穩定性並不在單一數字上飆升,而是在原子序從114到126時都是較高的。 </p><p>由於偶核效應,<sup>297</sup>鏌的軌域修正能量最低,因此裂變位壘最高。由於較高的裂變位壘,任何在這穩定島上的原子核都只會進行α衰變,所以半衰期最長的原子核將會是<sup>298</sup>Fl。半衰期預計很難超過10分鐘,除非中子數為184的中子軌域實際比理論上預計的更穩定。另外,由於有奇數中子,<sup>297</sup>Fl的半衰期可能會更長。 </p> <h2><span id=".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化學屬性">化學屬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化學屬性">推算的化學屬性</span></h3> <h4><span id=".E6.B0.A7.E5.8C.96.E6.85.8B"></span><span id="氧化態">氧化態</span></h4> <p>鈇預計屬於7p系,並是元素週期表中14 (IVA)族最重的成員,位於鉛之下。這一族的氧化態為+IV,而較重的元素也表現出較強的+II態,這是因為惰性電子對效應。錫的+II和+IV態強度相近。鉛的+II態比+IV態強。因此鈇應該繼續這一趨勢,有著氧化性的+IV態和穩定的+II態。 </p> <h4><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4> <p>鈇的化學特性應與鉛相近,能形成FlO、FlF<sub>2</sub>、FlCl<sub>2</sub>、FlBr<sub>2</sub>和FlI<sub>2</sub>。如果其+IV態能夠進行化學反應,它將只能形成FlO<sub>2</sub>和FlF<sub>4</sub>。它也有可能形成混合氧化物Fl<sub>3</sub>O<sub>4</sub>,類似於Pb<sub>3</sub>O<sub>4</sub>。 </p><p>一些研究指出鈇的化學特性可能和惰性氣體氡更接近。</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h4><span id=".E5.8E.9F.E5.AD.90.E6.B0.A3.E6.85.8B"></span><span id="原子氣態">原子氣態</span></h4> <p>2007年4月至5月,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與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研究了鎶的化學特性。第一項反應為<sup>242</sup>Pu(<sup>48</sup>Ca,3n)<sup>287</sup>Fl,第二項反應為<sup>244</sup>Pu(<sup>48</sup>Ca,4n)<sup>288</sup>Fl。他們將所生成的原子在金平面上的吸收屬性與氡的屬性作了比較。第一項實驗探測到3個<sup>283</sup>Cn原子,但同時也似乎探測到了1個<sup>287</sup>Fl原子。這項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因為要移動生成了的原子需時大約2秒,鈇原子應該在被吸收前已經衰變了。第二個反應產生了2個<sup>288</sup>Fl原子和1個<sup>289</sup>Fl原子。其中兩個原子的吸收特性符合惰性氣體的特性。2008年進行的實驗肯定了這一重要的結果,所產生的<sup>289</sup>Fl原子特性也符合先前的數據,表示鈇和金發生交互作用時類似於惰性氣體。</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穩定元素島:鈇–120號元素– 126號元素</li> <li>元素</li> <li>元素週期表</li> <li>幻數</li></ul><ul><li>鉛</li> <li>擴展元素週期表</li> <li>鈇的同位素</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鈇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鈇<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鈇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鈇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鈇<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First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nuclear stability</li> <li>Second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stability</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0 Cached time: 202305051940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40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69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42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0552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181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674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8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193397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71.879 1 -total 25.12% 344.681 1 Template:Reflist 22.83% 313.190 2 Template:Infobox 22.49% 308.503 1 Template:Elementbox 13.80% 189.316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1.42% 156.625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10.61% 145.558 30 Template:Cite_journal 8.99% 123.280 1 最重元素概论 7.88% 108.082 1 Template:Lang-en 5.00% 68.538 6 Template:全局僻字 -->
**鈇**(拼音:fū,注音:ㄈㄨ,音同「夫」;英語:**Flerov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Fl**,原子序數為 114。鈇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鈇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反應生成。科學家至今共觀測到約 90 個鈇原子,其中 58 個是直接合成的,其餘的則是在更重元素(鉝和鿫)的衰變產物中發現的。所有衰變都來自 285Fl~289Fl,一共 5 個質量數相鄰的鈇同位素。 在元素週期表中,鈇是位於 p 區的錒系後元素,屬於第 7 週期、第 14 族(碳族),是已知最重的碳族成員。但 2007 年進行的初步化學實驗指出,鈇具有出乎意料的高揮發性,性質和同族的鉛非常不同。在初步實驗中,鈇甚至似乎表現出與惰性氣體相似的性質。更近期的實驗結果顯示,鈇與金的化學反應與鎶相似,表明鈇是一種極易揮發的元素,在標準狀況下甚至可能是氣態的。實驗中鈇也表現出其金屬性,顯示其為鉛的較重化學同系物,且是第 14 族中反應活性最低的金屬。截至 2022 年,科學家對鈇的性質到底更像金屬還是惰性氣體的問題仍未有定論。 目前已知最長壽的鈇同位素為鈇 - 289,半衰期約為 1.9 秒。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 - 290 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為 19 秒。科學家預計鈇位於理論上的穩定島的中心附近,並且預測更重的未發現同位素,尤其是核子數為雙重幻數的鈇 - 298,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 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研究團隊在 1998 年首次合成出鈇。其名稱得自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佛雷洛夫。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1998 年 12 月,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學家使用 48Ca 離子撞擊 244Pu 目標體,合成一個鈇原子。該原子以 9.67 MeV 的能量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為 30 秒。該原子其後被確認為 289Fl 同位素。這項發現在 1999 年 1 月公佈。然而,之後的實驗並未能重現所觀測到的衰變鏈。因此這顆原子的真正身份仍待確認,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物 289mFl。 1999 年 3 月,同一個團隊以 242Pu 代替 244Pu 目標體,以合成其他的鈇同位素。這次,他們成功合成兩個鈇原子,原子以 10.29 MeV 的能量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為 5.5 秒。這兩個原子確認為 287Fl。其他的實驗同樣未能重現這次實驗的結果,因此真正產生的原子核身份一樣不能被確定,但有可能是穩定的同核異構物 287mFl。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99 年 6 月進行實驗,成功製成鈇。這項結果是受到公認的。他們重複進行 244Pu 的反應,並產生兩個鈇原子,原子以 9.82 MeV 能量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為 2.6 秒。 研究人員一開始把所產生的原子認定為 288Fl,但 2002 年 12 月進行的研究工作則將結論更改為 289Fl。   : $\,_{94}^{244}\mathrm {Pu} +\,_{20}^{48}\mathrm {Ca} \to \,_{114}^{292}\mathrm {Fl} ^{*}\to \,_{114}^{289}\mathrm {Fl} +3\,_{0}^{1}\mathrm {n} $ 2009 年 5 月,IUPAC 的聯合工作組發布鎶的發現報告,其中提到 283Cn 的發現。由於 287Fl 和 291Lv(見下)的合成數據牽涉到 283Cn,因此這也意味著鈇的發現得到證實。 2009 年 1 月,伯克利團隊證實 287Fl 和 286Fl 的發現。接著在 2009 年 7 月,德國重離子研究所又證實 288Fl 和 289Fl 的發現。 2011 年 6 月 11 日,IUPAC 證實鈇的存在。 ### 命名 Flerovium(Fl)是 IUPAC 在 2012 年 5 月 30 日正式採用的,以紀念蘇聯原子物理學家格奧爾基・弗廖羅夫。此前根據 IUPAC 元素系統命名法所產生的臨時名稱為 Ununquadium(Uuq)。科學家通常稱之為「元素 114」(或 E114)。 ### 中文命名 2012 年 6 月 2 日,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暫定以**鈇**作為該元素的中文名稱。 2013 年 7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𫓧**(讀音同「夫」)為中文定名。 ### 未來的實驗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已表示有計劃研究以下的冷聚變反應:   : $\,_{82}^{208}\mathrm {Pb} +\,_{32}^{76}\mathrm {Ge} \to \,_{114}^{284}\mathrm {Fl} ^{*}\to \,?$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在未來有計劃研究在 239Pu 和 48Ca 反應中合成的較輕的鈇同位素。 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再次用 244Pu 進行反應,以進一步了解 2n 通道,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 290Fl。 ## 同位素與核特性 目前已知的鈇同位素共有 6 個,質量數分別為 284-289,此外鈇 - 289 還有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鈇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鈇 - 289,半衰期約 1.9 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鈇同位素。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鈇 - 290 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為 19 秒。除了鈇 - 289 外,其他半衰期較長的同位素還有鈇 - 289m(未經證實),半衰期為 1.1 秒,其餘較輕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 1 秒以下。 ### 核合成 #### 能產生 Z=114 覆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 114 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 冷聚變 ##### 208Pb(76Ge,_x_n)284−_x_Fl 第一次以冷聚變合成鈇的實驗於 2003 年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GANIL)進行,產量限制為 1.2 pb 時並沒有合成任何原子。 #### 熱聚變 ##### 244Pu(48Ca,_x_n)292−_x_Fl (_x_=3,4,5) 杜布納的一個團隊於 1998 年 11 月首次嘗試合成鈇。他們探測到一個源自 289Fl 的長衰變鏈。在 1999 年重複進行的實驗再次合成了兩個鈇原子,這次則是 288Fl。團隊在 2002 年進一步研究了這項反應。在測量 3n、4n 和 5n 中子蒸發激發函數時,他們探測到 3 個 289Fl 原子、12 個 288Fl 原子及 1 個新同位素 287Fl 原子。根據這些結果,第一個被探測到的原子是 290Fl 或 289mFl,而接著的兩個原子是 289Fl。2007 年 4 月利用 285Cn 來研究鎶的化學特性時,科學家再次進行這條反應。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和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直接探測到兩個 288Fl 原子,這為對鈇的首次化學研究打下基礎。 2008 年 6 月,科學家再用該反應來產生 289Fl 同位素,以研究鈇的化學特性。這次發現了一個鈇原子,這得以確認它的屬性類似於惰性氣體。 2009 年 5 月至 7 月,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第一次研究了這個反應,再進一步嘗試合成 Ts。團隊成功確認了 288Fl 和 289Fl 的合成與衰變數據,合成的原子中,前者有 9 個,而後者有 4 個。 ##### 242Pu(48Ca,_x_n)290−_x_114 (_x_=2,3,4,5) 杜布納的團隊首先在 1999 年 3 月至 4 月研究了這項反應,並探測到兩個 287Fl 原子。由於有關 283Cn 的數據有衝突,所以科學家在 2003 年 9 月重複進行了該實驗,以確認 287Fl 和 283Cn 的衰變數據(詳見鎶)。他們通過測量 2n、3n 和 4n 激發函數得到了 288Fl、287Fl 和新同位素 286Fl 的衰變數據。 2006 年 4 月,保羅謝勒研究所和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曾使用過這項反應來產生 283Cn,以研究鎶的屬性。在 2007 年 4 月進行的一項確認實驗中,團隊直接探測到 287Fl,並能夠取得有關鈇原子化學特性的最初數據。 2009 年 1 月,伯克利的團隊使用伯克利充氣分離器(BGS)和新得到的 242Pu 樣本繼續進行研究,通過以上反應嘗試合成鈇。2009 年 9 月,他們公佈成功探測到 2 個鈇原子,分別為 287Fl 和 286Fl,證實了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取得的衰變數據,但是所測量的截面更低。 2009 年 4 月,瑞士和俄羅斯的合作研究計劃再次使用以上反應進行了對鈇化學屬性的研究,其中探測到一個 283Cn 原子。 2010 年 12 月,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公佈發現了 285Fl 原子,並觀測到 5 個衰變產物的新同位素。 #### 作為衰變產物 科學家也曾在鉝和鿫的衰變鏈中觀測到鈇的同位素。 #### 撤回的同位素 ##### 285Fl 在 1999 年發現 293Og 的報告中,285Fl 是以 11.35 MeV 能量進行 α 衰變的,半衰期為 0.58 ms。發現者於 2001 年撤回了這項發現。這個同位素最後是在 2010 年被合成的,其衰變屬性和 1999 年報告中的不符,意味著撤回的數據是錯誤的。 #### 同位素發現時序 #### 原子序為 114 覆核的裂變 2000 年至 2004 年期間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進行了幾項研究 292Fl 複核衰變屬性的實驗。他們所使用的核反應為 244Pu+48Ca。結果顯示,這些複核進行裂變時主要發射完整軌域原子核,如 82 132Sn。另一項發現是,使用 48Ca 和 58Fe 作為發射體的聚變裂變路徑相似,這表示未來在合成超重元素時有可能使用 58Fe 發射體。 ### 核異構物 #### 289Fl 第一次合成的鈇同位素為 289Fl,它以 9.71 MeV 的能量進行 α 衰變,時長為 30 秒。之後的直接合成實驗中並未被觀測到這種現象。然而,在一次 293Lv 的合成實驗中,所測得的衰變鏈釋放了 9.63 MeV 能量的 α 粒子,時長為 2.7 秒。之後其他的衰變都與 289Fl 的相似。這很明確地表明,這些衰變活動都是來自於同核異構物的。近期實驗中並未出現類似的活動,表示這種同核異構物的產量約為基態的 20%,而第一個實驗觀測到的現象只是巧合。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 #### 287Fl 使用 242Pu 作為目標的初次實驗中,所觀測到的 287Fl 同位素進行衰變時放射能量為 10.29 MeV 的 α 粒子,時常為 5.5 秒。其衰變產物再進行自發裂變,時常符合先前合成的 283Cn。後來科學家再沒有觀測到同樣的衰變活動(詳見鎶)。不過,兩者的相關性表示實驗結果是非隨機的,而合成方式是不會影響同核異構物的生成的。這些問題要經過更多研究才能解決。 ### 同位素產量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鈇的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 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 冷聚變 #### 熱聚變 ### 理論計算 #### 蒸發殘留物截面 下表列出各種目標 - 發射體組合,並給出最高的預計產量。 MD = 多面;DNS = 雙核系統; σ = 截面 #### 衰變特性 對 Fl 不同同位素半衰期的理論估算與實驗結果相符。沒有裂變的同位素 298Fl 的 α 衰變半衰期預計有 17 天。 ### 尋找穩定島:298Fl 根據宏觀 — 微觀理論,原子序 114 是下一個幻數。這意味著,該原子核呈球體狀,而其基態將會有高和寬的裂變位壘,因此自發裂變部分的半衰期會很長。 當原子序為 114 時,宏觀 — 微觀理論表示下一個中子幻數為 184,因此 298Fl 原子核很有可能會是繼 208Pb(原子序 82、中子數 126)之後下一個滿足雙重幻數的原子核。298Fl 位於理論預計的「穩定島」的中央。然而,其他運用相對論平均場理論的計算顯示,原子序 120、122 和 126 才是幻數。有一種可能性是,穩定性並不在單一數字上飆升,而是在原子序從 114 到 126 時都是較高的。 由於偶核效應,297 鏌的軌域修正能量最低,因此裂變位壘最高。由於較高的裂變位壘,任何在這穩定島上的原子核都只會進行 α 衰變,所以半衰期最長的原子核將會是 298Fl。半衰期預計很難超過 10 分鐘,除非中子數為 184 的中子軌域實際比理論上預計的更穩定。另外,由於有奇數中子,297Fl 的半衰期可能會更長。 ## 化學屬性 ### 推算的化學屬性 #### 氧化態 鈇預計屬於 7p 系,並是元素週期表中 14 (IVA) 族最重的成員,位於鉛之下。這一族的氧化態為 + IV,而較重的元素也表現出較強的 + II 態,這是因為惰性電子對效應。錫的 + II 和 + IV 態強度相近。鉛的 + II 態比 + IV 態強。因此鈇應該繼續這一趨勢,有著氧化性的 + IV 態和穩定的 + II 態。 #### 化學特性 鈇的化學特性應與鉛相近,能形成 FlO、FlF2、FlCl2、FlBr2 和 FlI2。如果其 + IV 態能夠進行化學反應,它將只能形成 FlO2 和 FlF4。它也有可能形成混合氧化物 Fl3O4,類似於 Pb3O4。 一些研究指出鈇的化學特性可能和惰性氣體氡更接近。 ### 實驗化學 #### 原子氣態 2007 年 4 月至 5 月,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與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研究了鎶的化學特性。第一項反應為 242Pu(48Ca,3n)287Fl,第二項反應為 244Pu(48Ca,4n)288Fl。他們將所生成的原子在金平面上的吸收屬性與氡的屬性作了比較。第一項實驗探測到 3 個 283Cn 原子,但同時也似乎探測到了 1 個 287Fl 原子。這項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因為要移動生成了的原子需時大約 2 秒,鈇原子應該在被吸收前已經衰變了。第二個反應產生了 2 個 288Fl 原子和 1 個 289Fl 原子。其中兩個原子的吸收特性符合惰性氣體的特性。2008 年進行的實驗肯定了這一重要的結果,所產生的 289Fl 原子特性也符合先前的數據,表示鈇和金發生交互作用時類似於惰性氣體。 ## 參見 * 穩定元素島:鈇–120 號元素– 126 號元素 * 元素 * 元素週期表 * 幻數 * 鉛 * 擴展元素週期表 * 鈇的同位素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鈇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鈇(英文) * 元素鈇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鈇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鈇(英文) * First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nuclear stability * Second postcard from the island of stability
null
34,688
2023-05-05T05:04:36Z
74,357,501
𫓧
5,405,046
<p class="mw-empty-elt"> </p><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魚坑</b>是臺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北部,因傳說清代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即香魚)在此地的基隆河河段洄游而得名。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庄」,隸屬於石碇堡。該庄北與深澳坑庄為鄰,東與龍潭堵庄、三瓜仔庄為鄰,南邊為什份藔庄,西邊為暖暖街、四腳亭庄。 </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基隆廳,編入第二十一區。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7月,第二十一區改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大字,隸屬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大字下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八分寮」、「大寮」、「尫子上天」、「坑子內」、「頂坪」、「滴水子」小字名。 </p><p>戰後瑞芳街改制為瑞芳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2010年12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瑞芳鎮改制為瑞芳區。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台鐵宜蘭線經過<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地區,但未設站,最近的有四腳亭車站、瑞芳車站。由此等往東可前往宜蘭、羅東、花蓮、台東等地,往西可在七堵車站連接縱貫線以前往基隆、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及中南部各地。 </p><p>省道台62線即東西向快速公路-萬里瑞濱線,在鄰近的深澳坑、龍潭堵交界處設有瑞芳交流道。省道台2丁線經過本地區北部,往東可前往瑞芳市區、濱海公路,往西可前往暖暖、八堵。 </p><p>市道106號起訖點位於本地區,往南轉西可前往平溪、深坑、新店、中和、板橋、新莊、泰山、林口等地。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5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7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991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5943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65.418 1 -total 48.78% 80.689 1 Template:Infobox_Hokkien_name 43.96% 72.712 4 Template:Infobox 31.04% 51.349 1 Template:Infobox_Hokkien_name/box 22.41% 37.069 3 Template:Lang 20.16% 33.344 1 Template:NoteTA 19.95% 33.004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1.96% 19.777 1 Template:Infobox_Chinese/Header 11.58% 19.159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0.65% 17.616 1 Template:全局僻字 -->
**𫙮魚坑**是臺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北部,因傳說清代有𫙮魚(即香魚)在此地的基隆河河段洄游而得名。 ##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𫙮魚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𫙮魚坑庄」,隸屬於石碇堡。該庄北與深澳坑庄為鄰,東與龍潭堵庄、三瓜仔庄為鄰,南邊為什份藔庄,西邊為暖暖街、四腳亭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該庄隸屬於基隆廳,編入第二十一區。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7 月,第二十一區改名「𫙮魚坑區」。1920 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𫙮魚坑」大字,隸屬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大字下有「𫙮魚坑」、「八分寮」、「大寮」、「尫子上天」、「坑子內」、「頂坪」、「滴水子」小字名。 戰後瑞芳街改制為瑞芳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2010 年 12 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瑞芳鎮改制為瑞芳區。 ## 交通 台鐵宜蘭線經過𫙮魚坑地區,但未設站,最近的有四腳亭車站、瑞芳車站。由此等往東可前往宜蘭、羅東、花蓮、台東等地,往西可在七堵車站連接縱貫線以前往基隆、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及中南部各地。 省道台 62 線即東西向快速公路-萬里瑞濱線,在鄰近的深澳坑、龍潭堵交界處設有瑞芳交流道。省道台 2 丁線經過本地區北部,往東可前往瑞芳市區、濱海公路,往西可前往暖暖、八堵。 市道 106 號起訖點位於本地區,往南轉西可前往平溪、深坑、新店、中和、板橋、新莊、泰山、林口等地。 ## 註釋 ## 參考文獻
null
2,439
2023-04-08T14:02:10Z
75,684,305
𫙮魚坑
5,405,046
<p class="mw-empty-elt"> </p><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魚坑</b>是臺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北部,因傳說清代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即香魚)在此地的基隆河河段洄游而得名。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庄」,隸屬於石碇堡。該庄北與深澳坑庄為鄰,東與龍潭堵庄、三瓜仔庄為鄰,南邊為什份藔庄,西邊為暖暖街、四腳亭庄。 </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基隆廳,編入第二十一區。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7月,第二十一區改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大字,隸屬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大字下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八分寮」、「大寮」、「尫子上天」、「坑子內」、「頂坪」、「滴水子」小字名。 </p><p>戰後瑞芳街改制為瑞芳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2010年12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瑞芳鎮改制為瑞芳區。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台鐵宜蘭線經過<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桀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𫙮</span>魚坑地區,但未設站,最近的有四腳亭車站、瑞芳車站。由此等往東可前往宜蘭、羅東、花蓮、台東等地,往西可在七堵車站連接縱貫線以前往基隆、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及中南部各地。 </p><p>省道台62線即東西向快速公路-萬里瑞濱線,在鄰近的深澳坑、龍潭堵交界處設有瑞芳交流道。省道台2丁線經過本地區北部,往東可前往瑞芳市區、濱海公路,往西可前往暖暖、八堵。 </p><p>市道106號起訖點位於本地區,往南轉西可前往平溪、深坑、新店、中和、板橋、新莊、泰山、林口等地。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5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7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991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05943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65.418 1 -total 48.78% 80.689 1 Template:Infobox_Hokkien_name 43.96% 72.712 4 Template:Infobox 31.04% 51.349 1 Template:Infobox_Hokkien_name/box 22.41% 37.069 3 Template:Lang 20.16% 33.344 1 Template:NoteTA 19.95% 33.004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1.96% 19.777 1 Template:Infobox_Chinese/Header 11.58% 19.159 3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0.65% 17.616 1 Template:全局僻字 -->
**𫙮魚坑**是臺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北部,因傳說清代有𫙮魚(即香魚)在此地的基隆河河段洄游而得名。 ##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𫙮魚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𫙮魚坑庄」,隸屬於石碇堡。該庄北與深澳坑庄為鄰,東與龍潭堵庄、三瓜仔庄為鄰,南邊為什份藔庄,西邊為暖暖街、四腳亭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該庄隸屬於基隆廳,編入第二十一區。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7 月,第二十一區改名「𫙮魚坑區」。1920 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𫙮魚坑」大字,隸屬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街,大字下有「𫙮魚坑」、「八分寮」、「大寮」、「尫子上天」、「坑子內」、「頂坪」、「滴水子」小字名。 戰後瑞芳街改制為瑞芳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2010 年 12 月,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瑞芳鎮改制為瑞芳區。 ## 交通 台鐵宜蘭線經過𫙮魚坑地區,但未設站,最近的有四腳亭車站、瑞芳車站。由此等往東可前往宜蘭、羅東、花蓮、台東等地,往西可在七堵車站連接縱貫線以前往基隆、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及中南部各地。 省道台 62 線即東西向快速公路-萬里瑞濱線,在鄰近的深澳坑、龍潭堵交界處設有瑞芳交流道。省道台 2 丁線經過本地區北部,往東可前往瑞芳市區、濱海公路,往西可前往暖暖、八堵。 市道 106 號起訖點位於本地區,往南轉西可前往平溪、深坑、新店、中和、板橋、新莊、泰山、林口等地。 ## 註釋 ## 參考文獻
null
2,439
2023-04-08T14:02:10Z
75,684,305
𫙮魚坑庄
3,823,529
<p><b>𫙮魚坑溪</b>,又作<b>鮚魚坑溪</b>、<b>傑魚坑溪</b>、<b>桀魚坑溪</b>、<b>八分溪</b>,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傑魚里的一條溪流,為基隆河支流。該溪發源於傑魚里八分寮頂南側山區,從八分寮附近開始一路順著瑞平公路、坑子內路、傑魚坑路,再穿過中山路(基隆-平溪),於瑞芳車站西側的台鐵深澳線和宜蘭線鐵路分叉處相思嶺附近注入基隆河。傑魚坑溪和深澳坑溪對向一南一北注入基隆河。</p><p>𫙮魚,又作<b>鮚魚</b>、<b>傑魚</b>、<b>桀魚</b>,即今日之香魚。</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基隆河</li> <li>五分山</li> <li>大竹林山(H303m/3-988)</li> <li>內平林山(H502m/3-1117)</li> <li>姜子頭山(八股尾山/H507m/土調圖根點)</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2 Cached time: 2023050521275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5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7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06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48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5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7530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9.266 1 -total 51.53% 159.355 2 Template:Infobox 51.21% 158.371 1 Template:Infobox_river 19.92% 61.596 1 Template:NoteTA 18.52% 57.270 8 Template:Navbox 13.76% 42.549 1 Template:Commonscat 11.54% 35.704 1 Template:Small 11.53% 35.659 5 Template:Infobox_river/source 11.08% 34.271 1 Template:Lang 10.17% 31.457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𫙮魚坑溪**,又作**鮚魚坑溪**、**傑魚坑溪**、**桀魚坑溪**、**八分溪**,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傑魚里的一條溪流,為基隆河支流。該溪發源於傑魚里八分寮頂南側山區,從八分寮附近開始一路順著瑞平公路、坑子內路、傑魚坑路,再穿過中山路(基隆-平溪),於瑞芳車站西側的台鐵深澳線和宜蘭線鐵路分叉處相思嶺附近注入基隆河。傑魚坑溪和深澳坑溪對向一南一北注入基隆河。 𫙮魚,又作**鮚魚**、**傑魚**、**桀魚**,即今日之香魚。 ## 參考文獻 ## 參見 * 基隆河 * 五分山 * 大竹林山(H303m/3-988) * 內平林山(H502m/3-1117) * 姜子頭山(八股尾山 / H507m / 土調圖根點) ## 外部連結 * 中華民國經濟部水利署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
null
2,420
2023-04-22T03:11:36Z
63,049,649
𫙮魚坑溪
79,091
<p class="mw-empty-elt"> </p> <p><b>蝦</b>,俗稱<b>蝦子</b>,是多種生活在水中的長身甲殼亞門節肢動物的共同泛稱,其具體語義可變。一般語境中蝦多指軟甲綱十足目下的真蝦下目與枝鰓亞目;在較嚴格的語境中可能僅指代真蝦下目或其中的更少部分;而許多名稱中帶有「蝦」的軟甲綱動物並不在此範圍,如磷蝦屬磷蝦目,而俗稱作瀨尿蝦的蝦蛄則屬口足目。 </p><p>蝦字的來源,最早是通<b>鰕</b>,出現於《爾雅》,而後用<b>蝦</b>指代,則出現於公元前50年左右王褒的楚辭——「九懷•通路」:「鯨鱏兮幽潛,從蝦兮游陼」;《本草綱目》是最早解釋蝦之所以叫蝦:「<b>入湯則紅色如霞也</b>」。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h3><span id=".E4.B8.80.E8.88.AC.E6.9C.83.E8.A2.AB.E7.A8.B1.E4.BD.9C.E8.9D.A6.E7.9A.84.E5.8B.95.E7.89.A9"></span><span id="一般會被稱作蝦的動物">一般會被稱作蝦的動物</span></h3> <p>一般被稱為蝦的動物都有較長的腹部,與螃蟹短小的腹部明顯不同。蝦的下腹有適於游泳的游足。蝦的頭胸甲呈圓柱形,而螃蟹的較爲扁平。蝦的觸角往往都很長,在個別品種上甚至能超過其體長的兩倍。 </p><p>生物學上,真蝦下目的「蝦」與螯蝦和螃蟹的關係更爲接近,而與枝鰓亞目的「蝦」如對蝦關係較遠。 </p> <ul><li>真蝦下目的動物,包括北極蝦、褐蝦等。</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226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1.33333333333px"> </ul><ul><li>對蝦,儘管常特指中國對蝦(明蝦),但若作為廣泛概念,則指枝鰓亞目下對蝦總科的動物,包括草蝦等廣泛食用的「大蝦」,也包括所謂的基圍蝦等。</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3.33333333333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6.66666666667px"> </ul><ul><li>枝鰓亞目下櫻蝦總科中有螢蝦科與櫻蝦科兩個科,其中屬櫻蝦科的毛蝦常被製成蝦醬或蝦皮,而形狀怪異的螢蝦科則鮮爲人知。</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2.66666666667px"> </ul><h3><span id=".E5.81.B6.E7.88.BE.E6.9C.83.E8.A2.AB.E7.A8.B1.E4.BD.9C.E8.9D.A6.E7.9A.84.E5.8B.95.E7.89.A9"></span><span id="偶爾會被稱作蝦的動物">偶爾會被稱作蝦的動物</span></h3> <p>有不少同屬於軟甲綱的動物會在不嚴格的語境中被稱為蝦。這些動物大多為底棲生物,相較於游泳更適於爬行。 </p> <ul><li>龍蝦指無螯下目龍蝦科的動物,沒有螯。</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1.33333333333px"> </ul><ul><li>蟬蝦指無螯下目蟬蝦科的動物,也沒有螯,但具有扁平的第二觸角。</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2px"> </ul><ul><li>海螯蝦指螯蝦下目海螯蝦總科的動物,又稱螯龍蝦,因體形緣故常與龍蝦混淆,但有一對巨大的螯。</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ul><ul><li>螯蝦一般等同於所謂淡水龍蝦,包括螯蝦下目的螯蝦總科和擬螯蝦總科。也有一對巨大的螯。</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2.66666666667px"> </ul><ul><li>蝦蛄指口足目下多個科的動物,又稱螳螂蝦、琵琶蝦等。</li></ul><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 style="text-align:left"><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245.33333333333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2px"> </ul><h2><span id=".E4.BB.B7.E5.80.BC"></span><span id="价值">價值</span></h2> <h3><span id=".E9.A3.9F.E7.94.A8.E4.BB.B7.E5.80.BC"></span><span id="食用价值">食用價值</span></h3> <p>許多不同的文化使用蝦作為食物。蝦既可以作為調味品,又可以作為一道菜的主料。大的蝦在加工前一般要將頭、身上的殼和尾去掉。蝦肉有很高的鈣和蛋白質的含量,而含的熱量則比較小。 </p><p><br> 常見的蝦制食品有蝦仁、蝦籽、蝦醬、蝦餅等。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8.A7.80.E8.B3.9E.E5.8B.95.E7.89.A9"></span><span id="觀賞動物">觀賞動物</span></h3> <p>多種蝦類可以養在觀賞魚缸內。這些蝦不但有觀賞價值,而且可以用來控制藻類的泛濫和清除魚缸里的污物,因此對維持魚缸內的生態環境有一定的作用。用作觀賞的淡水蝦類有:蜜蜂蝦、水晶蝦(由蜜蜂蝦人工選擇而來)、黑殼蝦、玫瑰蝦(紅色的黑殼蝦)、虎紋蝦、大和沼蝦、網球蝦、櫻桃蝦等。其中,大和沼蝦因為體形大小適中,對其他觀賞魚類不具侵略性,但是魚體過小仍有某種程度上的威脅性,以藻類為食,深受水族愛好者的喜愛。海水觀賞系列則有:清潔蝦、海葵蝦、槍蝦、綿羊蝦、假綿羊蝦、美人蝦、機械蝦、油彩蠟膜蝦等,不過因為對鹽度較為敏感,飼養上相對比較需要經驗。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6.B0.B4.E4.BA.A7.E5.93.81"></span><span id="水产品">水產品</span></h3> <p>工業化的捕蝦一般使用拖網,由於這種捕蝦方式不但被捕的蝦入網,而且許多海鳥、海獸因此死於非命,因此在最近一段時間中捕蝦工業試圖在拖網中加上可以讓海龜等逃脫的機構。雖然如此捕蝦工業依然受到環境保護人士的批評。尤其是捕蝦工業與其它捕魚工業一樣面臨著濫捕的問題。近年來由於世界其它大洋的捕蝦量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捕蝦船開始在南極洲附近活動,因此與當地的鯨競爭食物,由此直接威脅到鯨的生存。 </p><p>蝦還可以做肥料以及水產養殖附屬餌料。尤其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養蝦工業近年來發展很快,養蝦克服了捕蝦造成的一些生態破壞,但養蝦也有其自己的環境問題。養蝦工業尤其在以下兩點中受到環境保護人士的批評: </p> <ul><li>建造養蝦場往往破壞了當地原有的海岸環境。尤其是對海岸邊上的灌木林的破壞使得海岸抵擋風暴和海嘯的能力降低。</li> <li>養蝦場在海水中加入了許多作為飼料的物質對海水中的營養成分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造成藻類泛濫等破壞。</li></ul><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ul><li>畫蝦:齊白石畫的蝦被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之一。</li> <li>釣蝦:一項都市文娛休閒活動。</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3><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3> <h3><span id=".E6.9D.A5.E6.BA.90"></span><span id="来源">來源</span></h3>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蝦</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十足目 <ul><li>枝鰓亞目(對蝦)</li> <li>腹胚亞目(龍蝦、螯蝦、海蛄蝦等)</li></ul></li> <li>口足目(蝦蛄)</li> <li>磷蝦</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1 Cached time: 2023050506485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1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9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19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81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7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725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61688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5.861 1 -total 38.88% 227.811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3.56% 79.448 1 Template:Edible_crustaceans 12.73% 74.590 1 Template:Navbox 9.86% 57.744 1 Template:Reflist 9.47% 55.473 25 Template:Le 7.40% 43.347 3 Template:Cite_web 5.29% 30.972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inline 4.90% 28.721 1 Template:Sister-inline 4.29% 25.147 21 Template:Delink -->
**蝦**,俗稱**蝦子**,是多種生活在水中的長身甲殼亞門節肢動物的共同泛稱,其具體語義可變。一般語境中蝦多指軟甲綱十足目下的真蝦下目與枝鰓亞目;在較嚴格的語境中可能僅指代真蝦下目或其中的更少部分;而許多名稱中帶有「蝦」的軟甲綱動物並不在此範圍,如磷蝦屬磷蝦目,而俗稱作瀨尿蝦的蝦蛄則屬口足目。 蝦字的來源,最早是通**鰕**,出現於《爾雅》,而後用**蝦**指代,則出現於公元前 50 年左右王褒的楚辭 ——「九懷・通路」:「鯨鱏兮幽潛,從蝦兮游陼」;《本草綱目》是最早解釋蝦之所以叫蝦:「**入湯則紅色如霞也**」。 ## 分類 ### 一般會被稱作蝦的動物 一般被稱為蝦的動物都有較長的腹部,與螃蟹短小的腹部明顯不同。蝦的下腹有適於游泳的游足。蝦的頭胸甲呈圓柱形,而螃蟹的較爲扁平。蝦的觸角往往都很長,在個別品種上甚至能超過其體長的兩倍。 生物學上,真蝦下目的「蝦」與螯蝦和螃蟹的關係更爲接近,而與枝鰓亞目的「蝦」如對蝦關係較遠。 * 真蝦下目的動物,包括北極蝦、褐蝦等。 * * * * 對蝦,儘管常特指中國對蝦(明蝦),但若作為廣泛概念,則指枝鰓亞目下對蝦總科的動物,包括草蝦等廣泛食用的「大蝦」,也包括所謂的基圍蝦等。 * * * * 枝鰓亞目下櫻蝦總科中有螢蝦科與櫻蝦科兩個科,其中屬櫻蝦科的毛蝦常被製成蝦醬或蝦皮,而形狀怪異的螢蝦科則鮮爲人知。 * * ### 偶爾會被稱作蝦的動物 有不少同屬於軟甲綱的動物會在不嚴格的語境中被稱為蝦。這些動物大多為底棲生物,相較於游泳更適於爬行。 * 龍蝦指無螯下目龍蝦科的動物,沒有螯。 * * * * 蟬蝦指無螯下目蟬蝦科的動物,也沒有螯,但具有扁平的第二觸角。 * * * * * 海螯蝦指螯蝦下目海螯蝦總科的動物,又稱螯龍蝦,因體形緣故常與龍蝦混淆,但有一對巨大的螯。 * * * * 螯蝦一般等同於所謂淡水龍蝦,包括螯蝦下目的螯蝦總科和擬螯蝦總科。也有一對巨大的螯。 * * * * 蝦蛄指口足目下多個科的動物,又稱螳螂蝦、琵琶蝦等。 * * ## 價值 ### 食用價值 許多不同的文化使用蝦作為食物。蝦既可以作為調味品,又可以作為一道菜的主料。大的蝦在加工前一般要將頭、身上的殼和尾去掉。蝦肉有很高的鈣和蛋白質的含量,而含的熱量則比較小。 常見的蝦制食品有蝦仁、蝦籽、蝦醬、蝦餅等。 * * * * * * * ### 觀賞動物 多種蝦類可以養在觀賞魚缸內。這些蝦不但有觀賞價值,而且可以用來控制藻類的泛濫和清除魚缸里的污物,因此對維持魚缸內的生態環境有一定的作用。用作觀賞的淡水蝦類有:蜜蜂蝦、水晶蝦(由蜜蜂蝦人工選擇而來)、黑殼蝦、玫瑰蝦(紅色的黑殼蝦)、虎紋蝦、大和沼蝦、網球蝦、櫻桃蝦等。其中,大和沼蝦因為體形大小適中,對其他觀賞魚類不具侵略性,但是魚體過小仍有某種程度上的威脅性,以藻類為食,深受水族愛好者的喜愛。海水觀賞系列則有:清潔蝦、海葵蝦、槍蝦、綿羊蝦、假綿羊蝦、美人蝦、機械蝦、油彩蠟膜蝦等,不過因為對鹽度較為敏感,飼養上相對比較需要經驗。 * * ### 水產品 工業化的捕蝦一般使用拖網,由於這種捕蝦方式不但被捕的蝦入網,而且許多海鳥、海獸因此死於非命,因此在最近一段時間中捕蝦工業試圖在拖網中加上可以讓海龜等逃脫的機構。雖然如此捕蝦工業依然受到環境保護人士的批評。尤其是捕蝦工業與其它捕魚工業一樣面臨著濫捕的問題。近年來由於世界其它大洋的捕蝦量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捕蝦船開始在南極洲附近活動,因此與當地的鯨競爭食物,由此直接威脅到鯨的生存。 蝦還可以做肥料以及水產養殖附屬餌料。尤其在東南亞和拉丁美洲養蝦工業近年來發展很快,養蝦克服了捕蝦造成的一些生態破壞,但養蝦也有其自己的環境問題。養蝦工業尤其在以下兩點中受到環境保護人士的批評: * 建造養蝦場往往破壞了當地原有的海岸環境。尤其是對海岸邊上的灌木林的破壞使得海岸抵擋風暴和海嘯的能力降低。 * 養蝦場在海水中加入了許多作為飼料的物質對海水中的營養成分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造成藻類泛濫等破壞。 ## 文化 * 畫蝦:齊白石畫的蝦被稱為 20 世紀中國水墨四絕之一。 * 釣蝦:一項都市文娛休閒活動。 ## 參考文獻 ### 引用 ### 來源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蝦 ## 參見 * 十足目 * 枝鰓亞目(對蝦) * 腹胚亞目(龍蝦、螯蝦、海蛄蝦等) * 口足目(蝦蛄) * 磷蝦
null
10,170
2023-05-02T17:59:45Z
75,070,644
𫚥
662,460
<p class="mw-empty-elt"> </p> <p><b>鰕虎亞目</b>(學名:<span lang="la">Gobioidei</span>)為條鰭魚綱鰕虎目(或傳統分類法鱸形目)的其中一個亞目。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h3><span id=".E5.86.85.E9.83.A8.E5.88.86.E7.B1.BB"></span><span id="内部分类">內部分類</span></h3> <p>依2016年Deepfin《硬骨魚支序分類法》第4版,本亞目包含8科: </p> <ul><li>嵴塘鱧科 Butidae</li> <li>塘鱧科 Eleotridae(包含原有的扁頭鰕虎科 Xenisthmidae)</li> <li>鰕虎科 Gobiidae(包含原有的蚓鰕虎科 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 Kraemeriidae、凹尾塘鱧科 Ptereleotridae及辛氏魚科 Schindleriidae)</li> <li>沙塘鱧科 Odontobutidae</li> <li>背眼鰕虎科 Oxudercidae</li> <li>澳洲大口塘鱧科 Milyeringidae</li> <li>溪鱧科 Rhyacichthyidae</li> <li>海塘鱧科 Thalasseleotrididae</li></ul><h3><span id=".E7.B3.BB.E7.BB.9F.E5.8F.91.E7.94.9F.E5.AD.A6"></span><span id="系统发生学">系統發生學</span></h3> <p>鰕虎系各科演化關係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鰕虎亞目</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0 Cached time: 2023050517174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6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8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21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795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90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445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7589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707.370 1 -total 50.35% 356.185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5.69% 110.994 11 Template:Powerclade 12.73% 90.046 1 Template:Taxonbar 8.97% 63.449 1 Template:Reflist 8.27% 58.499 1 Template:Commonscat 6.96% 49.236 1 Template:Cite_journal 6.43% 45.462 1 Template:虾虎鱼系支序分类法 5.34% 37.775 31 Template:Delink 4.67% 33.021 1 Template:If_then_show -->
**鰕虎亞目**(學名:Gobioidei)為條鰭魚綱鰕虎目(或傳統分類法鱸形目)的其中一個亞目。 ## 分類 ### 內部分類 依 2016 年 Deepfin《硬骨魚支序分類法》第 4 版,本亞目包含 8 科: * 嵴塘鱧科 Butidae * 塘鱧科 Eleotridae(包含原有的扁頭鰕虎科 Xenisthmidae) * 鰕虎科 Gobiidae(包含原有的蚓鰕虎科 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 Kraemeriidae、凹尾塘鱧科 Ptereleotridae 及辛氏魚科 Schindleriidae) * 沙塘鱧科 Odontobutidae * 背眼鰕虎科 Oxudercidae * 澳洲大口塘鱧科 Milyeringidae * 溪鱧科 Rhyacichthyidae * 海塘鱧科 Thalasseleotrididae ### 系統發生學 鰕虎系各科演化關係如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鰕虎亞目
null
3,562
2023-05-02T18:48:35Z
74,022,337
𫚥虎亚目
5,684,264
<p class="mw-empty-elt"> </p> <p><b>鰕虎目</b>(學名:<span lang="la">Gobiiformes</span>)中國大陸、香港稱為<b>蝦虎魚目</b>,是脊索動物門條鰭魚綱的一目。 </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依魚類分類學研究網站deepfin.org的分類法,本目屬於真棘鰭類鱸形亞類鰕虎系。 </p><p>過去,鰕虎類被歸類於鱸形目鰕虎亞目之中,但傳統的鱸形目是個並系群且過於龐大,因此後來的分類學者依分子學的研究成果,將鰕虎類獨立為鰕虎系的一目,而其內部分類也隨著分子學研究而有大幅修正。 </p> <h3><span id=".E5.86.85.E9.83.A8.E5.88.86.E7.B1.BB"></span><span id="内部分类">內部分類</span></h3> <p>依2016年Deepfin《硬骨魚支序分類法》第4版,本目包含9科,可歸類於2個亞目: </p> <ul><li>絲鰭鱚亞目 Trichonotoidei <ul><li>絲鰭鱚科 Trichonotidae</li></ul></li> <li>鰕虎亞目 Gobioidei <ul><li>嵴塘鱧科 Butidae</li> <li>溪鱧科 Rhyacichthyidae</li> <li>沙塘鱧科 Odontobutidae</li> <li>塘鱧科 Eleotridae(包含原有的扁頭鰕虎科 Xenisthmidae)</li> <li>海塘鱧科 Thalasseleotrididae</li> <li>澳洲大口塘鱧科 Milyeringidae</li> <li>背眼鰕虎科 Oxudercidae</li> <li>鰕虎科 Gobiidae(包含原有的蚓鰕虎科 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 Kraemeriidae、凹尾塘鱧科 Ptereleotridae及辛氏微體魚科 Schindleriidae)</li></ul></li></ul><p>鰕虎系各科關係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1 Cached time: 202305051717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50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58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1449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639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09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0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4417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6/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9.606 1 -total 98.07% 539.002 35 Template:Navbox 48.24% 265.106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6.40% 90.131 1 Template:輻鰭魚 16.00% 87.957 11 Template:Powerclade 15.97% 87.75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10.42% 57.247 1 Template:Reflist 8.74% 48.011 1 Template:Betancur-R_et_al.,_2017 8.44% 46.393 1 Template:Cite_journal 8.34% 45.826 1 Template:Taxonbar -->
**鰕虎目**(學名:Gobiiformes)中國大陸、香港稱為**蝦虎魚目**,是脊索動物門條鰭魚綱的一目。 ## 分類 依魚類分類學研究網站 deepfin.org 的分類法,本目屬於真棘鰭類鱸形亞類鰕虎系。 過去,鰕虎類被歸類於鱸形目鰕虎亞目之中,但傳統的鱸形目是個並系群且過於龐大,因此後來的分類學者依分子學的研究成果,將鰕虎類獨立為鰕虎系的一目,而其內部分類也隨著分子學研究而有大幅修正。 ### 內部分類 依 2016 年 Deepfin《硬骨魚支序分類法》第 4 版,本目包含 9 科,可歸類於 2 個亞目: * 絲鰭鱚亞目 Trichonotoidei * 絲鰭鱚科 Trichonotidae * 鰕虎亞目 Gobioidei * 嵴塘鱧科 Butidae * 溪鱧科 Rhyacichthyidae * 沙塘鱧科 Odontobutidae * 塘鱧科 Eleotridae(包含原有的扁頭鰕虎科 Xenisthmidae) * 海塘鱧科 Thalasseleotrididae * 澳洲大口塘鱧科 Milyeringidae * 背眼鰕虎科 Oxudercidae * 鰕虎科 Gobiidae(包含原有的蚓鰕虎科 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 Kraemeriidae、凹尾塘鱧科 Ptereleotridae 及辛氏微體魚科 Schindleriidae) 鰕虎系各科關係如下: ## 參考文獻
null
2,493
2023-05-02T18:49:13Z
64,711,411
𫚥虎目
159,338
<p class="mw-empty-elt"> </p> <p><b>鰕虎</b>即指魚類分類學鰕虎目中的<b>蝦虎魚科</b>(<span lang="la">Gobiidae</span>),又作<b>鰕虎科</b>。它是魚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絕大多數體型細小,一般短於10厘米。世界上最短小的脊椎動物之一微鰕虎(<i>Trimmatom nanus</i>)也屬鰕虎科,它們成大後也短於1厘米。儘管鰕虎本身不是人們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它們卻是許多經濟魚類(如鱈魚、黑線鱈、黑鱸和比目魚等)的重要食糧。 </p><p>鰕虎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經常可以看到野生的鰕虎以吸盤吸附在岩石或珊瑚上,在水族箱中它們也很樂意吸在魚缸的玻璃上。 </p><p>鰕虎為熱帶及溫帶沿岸海魚類,有些生於淡水。 很多生存於淺海環境,包括潮間帶水坑、珊瑚礁和海草牧場,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紅樹林濕地和鹽沼地。只有少數種類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當中包括歐洲的淡水鰕虎(<i>Padagobius martensii</i>)。 </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鰕虎科的分類經歷了重大修正,鰕虎亞目下原有幾個獨立的科:蚓鰕虎科(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Kraemeriidae)及辛氏微體魚科(Schindleriidae)目前都被併入本科。 </p><p>相反的,本科除了原有的鰕虎亞科(Gobiinae)保持不變外,以下四個過去曾歸類於本科的亞科均已被獨立出來成為另外一科,即背眼鰕虎科(Oxudercidae): </p> <ul><li>近盲鰕虎亞科(Amblyopinae):如鰻鰕虎類(<i>Taenioides</i>)、狼牙鰕虎類(<i>Odontamblyopus</i>)。俗稱「奶魚」。</li> <li>小鰕虎亞科(Gobionellinae)</li> <li>背眼鰕虎亞科(Oxudercinae):如彈塗魚類。中國過去稱此亞科為「彈塗魚科(Periophthalmidae)」,曾與鰕虎科並列歸入鰕虎亞目當中。 胸鰭基底發達成臂狀,在陸上充當行動器官。眼背位,靠近,突出,下眼瞼發達。下頜牙僅一排。</li> <li>雙盤鰕虎亞科(Sicydiinae)</li></ul><p>鰕虎類由於非主流經濟魚類,因此受人們關注不及其它的大型魚類。也由於其多樣性極為豐富、某些種屬間形態相近,鑑別難度大,因此對於其分類,尤其是屬內及屬間分類尚存在一些爭議。本科魚類估計尚有不少未被描述和定名的物種有待人們發現。(詳見鰕虎科分類表) </p> <h3><span id=".E7.B3.BB.E7.BB.9F.E5.8F.91.E7.94.9F.E5.AD.A6"></span><span id="系统发生学">系統發生學</span></h3> <p>鰕虎系各科演化關係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3><span id=".E5.86.85.E9.83.A8.E5.88.86.E7.B1.BB"></span><span id="内部分类">內部分類</span></h3> <p>重新定義成單系群後,本科類群如下: </p> <h4><span id=".E7.98.A4.E9.B0.95.E8.99.8E.E4.BA.9E.E7.A7.91_Benthophilinae"></span><span id="瘤鰕虎亞科_Benthophilinae">瘤鰕虎亞科 Benthophilinae</span></h4> <ul><li>鴨吻鰕虎屬 <i>Anatirostrum</i></li> <li>裸喉鰕虎屬 <i>Babka</i></li> <li>似深蜥鰕虎屬 <i>Benthophiloides</i></li> <li>瘤鰕虎屬 <i>Benthophilus</i></li> <li>裡海鰕虎屬 <i>Caspiosoma</i></li> <li>中鰕虎屬 <i>Mesogobius</i></li> <li>新鰕虎屬 <i>Neogobius</i></li> <li>高加索鰕虎屬 <i>Ponticola</i></li> <li>原吻鰕虎屬 <i>Proterorhinus</i></li></ul><h4><span id=".E8.99.BE.E8.99.8E.E9.B1.BC.E4.BA.9A.E7.A7.91_Gobiinae"></span><span id="虾虎鱼亚科_Gobiinae">鰕虎亞科 Gobiinae</span></h4> <ul><li>阿匍鰕虎屬 <i>Aboma</i></li> <li>細棘鰕虎屬 <i>Acentrogobius</i></li> <li>阿富鰕虎屬 <i>Afurcagobius</i></li> <li>阿科鰕虎屬 <i>Akko</i></li> <li>鈍塘鱧屬 <i>Amblyeleotris</i></li> <li>鈍鰕虎屬 <i>Amblygobius</i></li> <li>韁鰕虎屬 <i>Amoya</i></li> <li>頰鉤鰕虎屬 <i>Ancistrogobius</i></li> <li>安的列斯鰕虎屬 <i>Antilligobius</i></li> <li>玻璃鰕虎屬 <i>Aphia</i></li> <li>網鰕虎屬 <i>Arcygobius</i></li> <li>砂棲鰕虎屬 <i>Arenigobius</i></li> <li>阿薩鰕虎屬 <i>Aruma</i></li> <li>星塘鱧屬 <i>Asterropteryx</i></li> <li>頰溝鰕虎屬 <i>Aulopareia</i></li> <li>軟塘鱧屬 <i>Austrolethops</i></li> <li>鬍鰕虎屬 <i>Barbulifer</i></li> <li>髯毛鰕虎屬 <i>Barbuligobius</i></li> <li>深鰕虎屬 <i>Bathygobius</i></li> <li>白睛鰕虎屬 <i>Bollmannia</i></li> <li>珊瑚鰕虎屬 <i>Bryaninops</i></li> <li>冰島鰕虎屬 <i>Buenia</i></li> <li>大眼鰕虎屬 <i>Cabillus</i></li> <li>卡佛鰕虎屬 <i>Caffrogobius</i></li> <li>硬皮鰕虎屬 <i>Callogobius</i></li> <li>卡氏鰕虎屬 <i>Carrigobius</i></li> <li>雙鱗塘鱧屬 <i>Chriolepis</i></li> <li>柔鰕虎屬 <i>Chromogobius</i></li> <li>瞳鰕虎屬 <i>Corcyrogobius</i></li> <li>真盔鰕虎屬 <i>Coryogalops</i></li> <li>鯕塘鱧屬 <i>Coryphopterus</i>:又名植鰕虎屬</li> <li>項冠鰕虎屬 <i>Cristatogobius</i></li> <li>寬鰓鰕虎屬 <i>Croilia</i></li> <li>擬絲鰕虎屬 <i>Cryptocentroides</i></li> <li>絲鰕虎屬 <i>Cryptocentrus</i></li> <li>隱裸滑塘鱧屬 <i>Cryptopsilotris</i></li> <li>晶鰕虎屬 <i>Crystallogobius</i></li> <li>櫛眼鰕虎屬 <i>Ctenogobiops</i></li> <li>三角鰕虎屬 <i>Deltentosteus</i></li> <li>皇后鰕虎屬 <i>Didogobius</i></li> <li>異翼鰕虎屬 <i>Discordipinna</i></li> <li>捷鰕虎屬 <i>Drombus</i></li> <li>埃博鰕虎屬 <i>Ebomegobius</i></li> <li>依柯鰕虎屬 <i>Economidichthys</i></li> <li>荊鰕虎屬 <i>Echinogobius</i></li> <li>伊氏鰕虎屬 <i>Egglestonichthys</i></li> <li>大頭鰕虎屬 <i>Ego</i></li> <li>霓虹鰕虎屬 <i>Elacatinus</i></li> <li>鱧鰕虎屬 <i>Eleotrica</i></li> <li>埃弗曼鰕虎屬 <i>Evermannia</i></li> <li>艾鰕虎屬 <i>Evermannichthys</i></li> <li>磯塘鱧屬 <i>Eviota</i></li> <li>鸚鰕虎屬 <i>Exyrias</i></li> <li>蜂巢鰕虎屬 <i>Favonigobius</i></li> <li>費爾鰕虎屬 <i>Feia</i></li> <li>植鰕虎屬 <i>Fusigobius</i>:又名紡錘鰕虎屬</li> <li>配鰕虎屬 <i>Gammogobius</i></li> <li>金氏鰕虎屬 <i>Ginsburgellus</i></li> <li>鰕虎屬 <i>Gobius</i></li> <li>尻鰕虎屬 <i>Gobiusculus</i></li> <li>葉鰕虎屬 <i>Gobiodon</i></li> <li>髯鰕虎屬 <i>Gobiopsis</i></li> <li>鮈鰕虎屬 <i>Gobiosoma</i></li> <li>暗背鰕虎屬 <i>Gobulus</i></li> <li>戈羅鰕虎屬 <i>Gorogobius</i></li> <li>蓋棘鰕虎屬 <i>Gladiogobius</i></li> <li>叉舌鰕虎屬 <i>Glossogobius</i></li> <li>格拉倫鰕虎屬 <i>Grallenia</i></li> <li>裸身塘鱧屬 <i>Gymneleotris</i></li> <li>粗棘鰕虎屬 <i>Hazeus</i></li> <li>異塘鱧屬 <i>Hetereleotris</i></li> <li>異刺蓋鰕虎屬 <i>Heteroplopomus</i></li> <li>豚鰕虎屬 <i>Hyrcanogobius</i></li> <li>銜鰕虎屬 <i>Istigobius</i></li> <li>黏鰕虎屬 <i>Kelloggella</i></li> <li>奈波鰕虎屬 <i>Knipowitschia</i></li> <li>庫曼鰕虎屬 <i>Koumansetta</i></li> <li>拉森葉鰕虎屬 <i>Larsonella</i></li> <li>壺鰕虎屬 <i>Lebetus</i></li> <li>萊蘇爾鰕虎屬 <i>Lesueurigobius</i></li> <li>裂鰕虎屬 <i>Lobulogobius</i></li> <li>蝌蚪鰕虎屬 <i>Lophiogobius</i></li> <li>冠鰕虎屬 <i>Lophogobius</i></li> <li>白頭鰕虎屬 <i>Lotilia</i></li> <li>裸葉鰕虎屬 <i>Lubricogobius</i></li> <li>狼牙雙盤鰕虎屬 <i>Luposicya</i></li> <li>血鰕虎屬 <i>Lythrypnus</i></li> <li>壯牙鰕虎屬 <i>Macrodontogobius</i></li> <li>巨頜鰕虎屬 <i>Mahidolia</i></li> <li>芒鰕虎屬 <i>Mangarinus</i></li> <li>矇矓鰕虎屬 <i>Mauligobius</i></li> <li>侏鰕虎屬 <i>Microgobius</i></li> <li>米勒鰕虎屬 <i>Millerigobius</i></li> <li>小瓜鰕虎屬 <i>Minysicya</i></li> <li>絲鰕虎屬 <i>Myersina</i></li> <li>線鰭鰕虎屬 <i>Nematogobius</i></li> <li>尼斯裸鰕虎屬 <i>Nes</i></li> <li>島鰕虎屬 <i>Nesogobius</i></li> <li>歪鰕虎屬 <i>Obliquogobius</i></li> <li>地中海鰕虎屬 <i>Odondebuenia</i></li> <li>蛇頭鰕虎屬 <i>Ophiogobius</i></li> <li>擬刺蓋鰕虎屬 <i>Oplopomops</i></li> <li>刺蓋鰕虎屬 <i>Oplopomus</i></li> <li>妙音鰕虎屬 <i>Opua</i></li> <li>帕多鰕虎屬 <i>Padogobius</i></li> <li>白帶管鰕虎屬 <i>Paedovaricus</i></li> <li>犁鰕虎屬 <i>Palatogobius</i></li> <li>苔鰕虎屬 <i>Palutrus</i></li> <li>擬矛尾鰕虎屬 <i>Parachaeturichthys</i></li> <li>副葉鰕虎屬 <i>Paragobiodon</i></li> <li>副磨塘鱧屬 <i>Paratrimma</i></li> <li>椒鰕虎屬 <i>Pariah</i></li> <li>擬沙鰕虎屬 <i>Parkraemeria</i></li> <li>麥鰕虎屬 <i>Parrella</i></li> <li>食素鰕虎屬 <i>Pascua</i></li> <li>豐澤鰕虎屬 <i>Phoxacromion</i></li> <li>葉狀鰕虎屬 <i>Phyllogobius</i></li> <li>扁眼鰕虎屬 <i>Platygobiopsis</i></li> <li>腹瓢鰕虎屬 <i>Pleurosicya</i></li> <li>多椎鰕虎屬 <i>Polyspondylogobius</i></li> <li>長臀鰕虎屬 <i>Pomatoschistus</i></li> <li>犀孔鰕虎屬 <i>Porogobius</i></li> <li>鋸鱗鰕虎屬 <i>Priolepis</i></li> <li>砂鰕虎屬 <i>Psammogobius</i></li> <li>擬玻璃鰕虎屬 <i>Pseudaphya</i></li> <li>裸滑鰕虎屬 <i>Psilogobius</i></li> <li>裸滑塘鱧屬 <i>Psilotris</i></li> <li>鯕鰕虎屬 <i>Rhinogobiops</i></li> <li>羅賓斯鰕虎屬 <i>Robinsichthys</i></li> <li>獠牙鰕虎屬 <i>Risor</i></li> <li>護稚鰕虎屬 <i>Signigobius</i></li> <li>扁頭鰕虎屬 <i>Silhouettea</i></li> <li>眶管鰕虎屬 <i>Siphonogobius</i></li> <li>岩穴鰕虎屬 <i>Speleogobius</i></li> <li>連膜鰕虎屬 <i>Stonogobiops</i></li> <li>豬鰕虎屬 <i>Sueviota</i></li> <li>多棘鰕虎屬 <i>Sufflogobius</i></li> <li>塔斯曼鰕虎屬 <i>Tasmanogobius</i></li> <li>猛鰕虎屬 <i>Thorogobius</i></li> <li>富山鰕虎屬 <i>Tomiyamichthys</i></li> <li>虎紋鰕虎屬 <i>Tigrigobius</i></li> <li>磨塘鱧屬 <i>Trimma</i></li> <li>微鰕虎屬 <i>Trimmatom</i></li> <li>美麗鰕虎屬 <i>Tryssogobius</i></li> <li>凡塘鱧屬 <i>Valenciennea</i></li> <li>梵鰕虎屬 <i>Vanderhorstia</i></li> <li>範尼鰕虎屬 <i>Vanneaugobius</i></li> <li>管鰕虎屬 <i>Varicus</i></li> <li>鋤齒鰕虎屬 <i>Vomerogobius</i></li> <li>惠勒鰕虎屬 <i>Wheelerigobius</i></li> <li>梨眼鰕虎屬 <i>Yoga</i></li> <li>裸頰鰕虎屬 <i>Yongeichthys</i></li> <li>真斑馬鰕虎屬 <i>Zebrus</i></li> <li>蜥頭鰕虎屬 <i>Zosterisessor</i></li></ul><h4><span id=".E8.9A.93.E9.B0.95.E8.99.8E.E4.BA.9E.E7.A7.91_Microdesminae"></span><span id="蚓鰕虎亞科_Microdesminae">蚓鰕虎亞科 Microdesminae</span></h4> <ul><li>狐鰕虎屬 <i>Cerdale</i></li> <li>克氏小帶鰕虎屬 <i>Clarkichthys</i></li> <li>䲁鰕虎屬 <i>Gunnellichthys</i>:包含副擬鰕虎屬 <i>Paragobioides</i></li> <li>蠕鱧屬 <i>Microdesmus</i></li> <li>副錦鰕虎屬 <i>Paragunnellichthys</i></li></ul><h4><span id=".E5.87.B9.E5.B0.BE.E5.A1.98.E9.B1.A7.E4.BA.9E.E7.A7.91_Ptereleotrinae"></span><span id="凹尾塘鱧亞科_Ptereleotrinae">凹尾塘鱧亞科 Ptereleotrinae</span></h4> <ul><li>動眼鰭鱧屬 <i>Aioliops</i></li> <li>舟鰕虎屬 <i>Navigobius</i></li> <li>線塘鱧屬 <i>Nemateleotris</i></li> <li>窄顱塘鱧屬 <i>Oxymetopon</i></li> <li>舌塘鱧屬 <i>Parioglossus</i></li> <li>鰭塘鱧屬 <i>Ptereleotris</i>:包含箭舌塘鱧屬 <i>Ioglossus</i></li> <li>狡蠕鱧屬 <i>Pterocerdale</i></li> <li>神秘蠕鱧屬 <i>Zagadkogobius</i></li></ul><h4><span id=".E6.B2.99.E9.B0.95.E8.99.8E.E4.BA.9E.E7.A7.91_Kraemeriinae"></span><span id="沙鰕虎亞科_Kraemeriinae">沙鰕虎亞科 Kraemeriinae</span></h4> <ul><li>盤鰭塘鱧屬 <i>Gobitrichinotus</i></li> <li>沙鱧屬 <i>Kraemeria</i>:又名柯氏魚屬</li></ul><h4><span id=".E8.BE.9B.E6.B0.8F.E5.BE.AE.E9.AB.94.E9.AD.9A.E4.BA.9E.E7.A7.91_Schindleriinae"></span><span id="辛氏微體魚亞科_Schindleriinae">辛氏微體魚亞科 Schindleriinae</span></h4> <ul><li>辛氏微體魚屬 <i>Schindleria</i>:又名辛氏䲁屬</li></ul><h2><span id=".E5.85.B1.E7.94.9F.E7.8E.B0.E8.B1.A1"></span><span id="共生现象">共生現象</span></h2> <p>一些鰕虎種類與掘穴的蝦類共生。蝦負責打理兩者共同居住的洞穴。小蝦的視力不及鰕虎,但如果它看見或感覺到蝦虎突然游回洞穴,它便能跟著縮回。鰕虎和小蝦總是保持著聯繫, 蝦通過其觸角觸碰蝦虎, 當有危險時,蝦虎輕拍尾鰭以示警告。這類蝦虎因此有時又叫'看門蝦虎'。代表屬有絲鰕虎屬 <i>Cryptocentrus</i>, <i>Amblyeleostris</i>等。 </p><p>另一種共生現象可以在鮈蝦虎魚(<i>Gobiosoma</i> spp.)看到。它們都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為各種大魚清除皮膚、鰭、口和鰓中的寄生蟲。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種共生關係中,許多來到"清潔站"接受鰕虎清潔的魚類(如石斑魚和鯛魚),平時以鰕虎這樣大小的魚類作為食物。 </p> <h2><span id=".E5.A1.98.E9.B3.A2"></span><span id="塘鳢">塘鱧</span></h2> <p><b>塘鱧</b>隸屬於塘鱧科(Eleotridae),與鰕虎科 Gobiidae 十分接近。和「真」鰕虎相似,它們通常是體型小的海產魚類,生活於底層水域。經常藏身植物、洞穴或岩石和珊瑚的縫隙中。儘管它們與鰕虎在許多方面類似,但塘鱧沒有腹鰭吸盤,加上其它形態學差異,就可以區分這兩個科。多數人相信 Gobiidae 和 Eleotridae來自共同的祖先, 因此它們和其它一些類似蝦虎的魚類被同置於鰕虎亞目Gobioidei當中。 </p><p><i>Dormitator</i> 和 <i>Eleotris</i> 是兩個分布最廣泛的屬, 包含了各種生活於海洋、河口和淡水的種。例如,<i>Dormitator maculatus</i>可長至(30 cm)長,廣泛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的淺海區。還有一些肉食性的塘鱧可以生長至更大, 例如東南亞淡水的<i>Oxyeleotris marmorata</i>, 可長達(60 cm)。然而,多數種都較小, 例如澳大利亞的淡水和鹹水種類<i>Hypseleotris</i> spp., 當地稱為 "gudgeons" (不要與歐亞淡水的鯉科魚類 <i>Gobio gobio</i> 混淆)。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FishBase 鰕虎科條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Gobioid Research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Richard Mleczko's Mudskipper &amp; Goby 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rticle on cleaner gobies in aquar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rackish Water Aquarium FAQ entry on gobies</li> <li>鰕虎科亞科檢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0 Cached time: 2023050514302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0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2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035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41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53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5816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7/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85.574 1 -total 56.49% 387.260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8.07% 123.849 1 Template:Taxonbar 14.05% 96.320 11 Template:Powerclade 8.65% 59.292 1 Template:Reflist 7.58% 51.958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6.50% 44.544 1 Template:Cite_journal 5.76% 39.498 1 Template:虾虎鱼系支序分类法 5.71% 39.115 2 Template:Lang 5.21% 35.700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鰕虎**即指魚類分類學鰕虎目中的**蝦虎魚科**(Gobiidae),又作**鰕虎科**。它是魚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已知物種超過 2000 種。絕大多數體型細小,一般短於 10 厘米。世界上最短小的脊椎動物之一微鰕虎(_Trimmatom nanus_)也屬鰕虎科,它們成大後也短於 1 厘米。儘管鰕虎本身不是人們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它們卻是許多經濟魚類(如鱈魚、黑線鱈、黑鱸和比目魚等)的重要食糧。 鰕虎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經常可以看到野生的鰕虎以吸盤吸附在岩石或珊瑚上,在水族箱中它們也很樂意吸在魚缸的玻璃上。 鰕虎為熱帶及溫帶沿岸海魚類,有些生於淡水。 很多生存於淺海環境,包括潮間帶水坑、珊瑚礁和海草牧場,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紅樹林濕地和鹽沼地。只有少數種類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當中包括歐洲的淡水鰕虎(_Padagobius martensii_)。 ## 分類 鰕虎科的分類經歷了重大修正,鰕虎亞目下原有幾個獨立的科:蚓鰕虎科(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Kraemeriidae)及辛氏微體魚科(Schindleriidae)目前都被併入本科。 相反的,本科除了原有的鰕虎亞科(Gobiinae)保持不變外,以下四個過去曾歸類於本科的亞科均已被獨立出來成為另外一科,即背眼鰕虎科(Oxudercidae): * 近盲鰕虎亞科(Amblyopinae):如鰻鰕虎類(_Taenioides_)、狼牙鰕虎類(_Odontamblyopus_)。俗稱「奶魚」。 * 小鰕虎亞科(Gobionellinae) * 背眼鰕虎亞科(Oxudercinae):如彈塗魚類。中國過去稱此亞科為「彈塗魚科(Periophthalmidae)」,曾與鰕虎科並列歸入鰕虎亞目當中。 胸鰭基底發達成臂狀,在陸上充當行動器官。眼背位,靠近,突出,下眼瞼發達。下頜牙僅一排。 * 雙盤鰕虎亞科(Sicydiinae) 鰕虎類由於非主流經濟魚類,因此受人們關注不及其它的大型魚類。也由於其多樣性極為豐富、某些種屬間形態相近,鑑別難度大,因此對於其分類,尤其是屬內及屬間分類尚存在一些爭議。本科魚類估計尚有不少未被描述和定名的物種有待人們發現。(詳見鰕虎科分類表) ### 系統發生學 鰕虎系各科演化關係如下: ### 內部分類 重新定義成單系群後,本科類群如下: #### 瘤鰕虎亞科 Benthophilinae * 鴨吻鰕虎屬 _Anatirostrum_ * 裸喉鰕虎屬 _Babka_ * 似深蜥鰕虎屬 _Benthophiloides_ * 瘤鰕虎屬 _Benthophilus_ * 裡海鰕虎屬 _Caspiosoma_ * 中鰕虎屬 _Mesogobius_ * 新鰕虎屬 _Neogobius_ * 高加索鰕虎屬 _Ponticola_ * 原吻鰕虎屬 _Proterorhinus_ #### 鰕虎亞科 Gobiinae * 阿匍鰕虎屬 _Aboma_ * 細棘鰕虎屬 _Acentrogobius_ * 阿富鰕虎屬 _Afurcagobius_ * 阿科鰕虎屬 _Akko_ * 鈍塘鱧屬 _Amblyeleotris_ * 鈍鰕虎屬 _Amblygobius_ * 韁鰕虎屬 _Amoya_ * 頰鉤鰕虎屬 _Ancistrogobius_ * 安的列斯鰕虎屬 _Antilligobius_ * 玻璃鰕虎屬 _Aphia_ * 網鰕虎屬 _Arcygobius_ * 砂棲鰕虎屬 _Arenigobius_ * 阿薩鰕虎屬 _Aruma_ * 星塘鱧屬 _Asterropteryx_ * 頰溝鰕虎屬 _Aulopareia_ * 軟塘鱧屬 _Austrolethops_ * 鬍鰕虎屬 _Barbulifer_ * 髯毛鰕虎屬 _Barbuligobius_ * 深鰕虎屬 _Bathygobius_ * 白睛鰕虎屬 _Bollmannia_ * 珊瑚鰕虎屬 _Bryaninops_ * 冰島鰕虎屬 _Buenia_ * 大眼鰕虎屬 _Cabillus_ * 卡佛鰕虎屬 _Caffrogobius_ * 硬皮鰕虎屬 _Callogobius_ * 卡氏鰕虎屬 _Carrigobius_ * 雙鱗塘鱧屬 _Chriolepis_ * 柔鰕虎屬 _Chromogobius_ * 瞳鰕虎屬 _Corcyrogobius_ * 真盔鰕虎屬 _Coryogalops_ * 鯕塘鱧屬 _Coryphopterus_:又名植鰕虎屬 * 項冠鰕虎屬 _Cristatogobius_ * 寬鰓鰕虎屬 _Croilia_ * 擬絲鰕虎屬 _Cryptocentroides_ * 絲鰕虎屬 _Cryptocentrus_ * 隱裸滑塘鱧屬 _Cryptopsilotris_ * 晶鰕虎屬 _Crystallogobius_ * 櫛眼鰕虎屬 _Ctenogobiops_ * 三角鰕虎屬 _Deltentosteus_ * 皇后鰕虎屬 _Didogobius_ * 異翼鰕虎屬 _Discordipinna_ * 捷鰕虎屬 _Drombus_ * 埃博鰕虎屬 _Ebomegobius_ * 依柯鰕虎屬 _Economidichthys_ * 荊鰕虎屬 _Echinogobius_ * 伊氏鰕虎屬 _Egglestonichthys_ * 大頭鰕虎屬 _Ego_ * 霓虹鰕虎屬 _Elacatinus_ * 鱧鰕虎屬 _Eleotrica_ * 埃弗曼鰕虎屬 _Evermannia_ * 艾鰕虎屬 _Evermannichthys_ * 磯塘鱧屬 _Eviota_ * 鸚鰕虎屬 _Exyrias_ * 蜂巢鰕虎屬 _Favonigobius_ * 費爾鰕虎屬 _Feia_ * 植鰕虎屬 _Fusigobius_:又名紡錘鰕虎屬 * 配鰕虎屬 _Gammogobius_ * 金氏鰕虎屬 _Ginsburgellus_ * 鰕虎屬 _Gobius_ * 尻鰕虎屬 _Gobiusculus_ * 葉鰕虎屬 _Gobiodon_ * 髯鰕虎屬 _Gobiopsis_ * 鮈鰕虎屬 _Gobiosoma_ * 暗背鰕虎屬 _Gobulus_ * 戈羅鰕虎屬 _Gorogobius_ * 蓋棘鰕虎屬 _Gladiogobius_ * 叉舌鰕虎屬 _Glossogobius_ * 格拉倫鰕虎屬 _Grallenia_ * 裸身塘鱧屬 _Gymneleotris_ * 粗棘鰕虎屬 _Hazeus_ * 異塘鱧屬 _Hetereleotris_ * 異刺蓋鰕虎屬 _Heteroplopomus_ * 豚鰕虎屬 _Hyrcanogobius_ * 銜鰕虎屬 _Istigobius_ * 黏鰕虎屬 _Kelloggella_ * 奈波鰕虎屬 _Knipowitschia_ * 庫曼鰕虎屬 _Koumansetta_ * 拉森葉鰕虎屬 _Larsonella_ * 壺鰕虎屬 _Lebetus_ * 萊蘇爾鰕虎屬 _Lesueurigobius_ * 裂鰕虎屬 _Lobulogobius_ * 蝌蚪鰕虎屬 _Lophiogobius_ * 冠鰕虎屬 _Lophogobius_ * 白頭鰕虎屬 _Lotilia_ * 裸葉鰕虎屬 _Lubricogobius_ * 狼牙雙盤鰕虎屬 _Luposicya_ * 血鰕虎屬 _Lythrypnus_ * 壯牙鰕虎屬 _Macrodontogobius_ * 巨頜鰕虎屬 _Mahidolia_ * 芒鰕虎屬 _Mangarinus_ * 矇矓鰕虎屬 _Mauligobius_ * 侏鰕虎屬 _Microgobius_ * 米勒鰕虎屬 _Millerigobius_ * 小瓜鰕虎屬 _Minysicya_ * 絲鰕虎屬 _Myersina_ * 線鰭鰕虎屬 _Nematogobius_ * 尼斯裸鰕虎屬 _Nes_ * 島鰕虎屬 _Nesogobius_ * 歪鰕虎屬 _Obliquogobius_ * 地中海鰕虎屬 _Odondebuenia_ * 蛇頭鰕虎屬 _Ophiogobius_ * 擬刺蓋鰕虎屬 _Oplopomops_ * 刺蓋鰕虎屬 _Oplopomus_ * 妙音鰕虎屬 _Opua_ * 帕多鰕虎屬 _Padogobius_ * 白帶管鰕虎屬 _Paedovaricus_ * 犁鰕虎屬 _Palatogobius_ * 苔鰕虎屬 _Palutrus_ * 擬矛尾鰕虎屬 _Parachaeturichthys_ * 副葉鰕虎屬 _Paragobiodon_ * 副磨塘鱧屬 _Paratrimma_ * 椒鰕虎屬 _Pariah_ * 擬沙鰕虎屬 _Parkraemeria_ * 麥鰕虎屬 _Parrella_ * 食素鰕虎屬 _Pascua_ * 豐澤鰕虎屬 _Phoxacromion_ * 葉狀鰕虎屬 _Phyllogobius_ * 扁眼鰕虎屬 _Platygobiopsis_ * 腹瓢鰕虎屬 _Pleurosicya_ * 多椎鰕虎屬 _Polyspondylogobius_ * 長臀鰕虎屬 _Pomatoschistus_ * 犀孔鰕虎屬 _Porogobius_ * 鋸鱗鰕虎屬 _Priolepis_ * 砂鰕虎屬 _Psammogobius_ * 擬玻璃鰕虎屬 _Pseudaphya_ * 裸滑鰕虎屬 _Psilogobius_ * 裸滑塘鱧屬 _Psilotris_ * 鯕鰕虎屬 _Rhinogobiops_ * 羅賓斯鰕虎屬 _Robinsichthys_ * 獠牙鰕虎屬 _Risor_ * 護稚鰕虎屬 _Signigobius_ * 扁頭鰕虎屬 _Silhouettea_ * 眶管鰕虎屬 _Siphonogobius_ * 岩穴鰕虎屬 _Speleogobius_ * 連膜鰕虎屬 _Stonogobiops_ * 豬鰕虎屬 _Sueviota_ * 多棘鰕虎屬 _Sufflogobius_ * 塔斯曼鰕虎屬 _Tasmanogobius_ * 猛鰕虎屬 _Thorogobius_ * 富山鰕虎屬 _Tomiyamichthys_ * 虎紋鰕虎屬 _Tigrigobius_ * 磨塘鱧屬 _Trimma_ * 微鰕虎屬 _Trimmatom_ * 美麗鰕虎屬 _Tryssogobius_ * 凡塘鱧屬 _Valenciennea_ * 梵鰕虎屬 _Vanderhorstia_ * 範尼鰕虎屬 _Vanneaugobius_ * 管鰕虎屬 _Varicus_ * 鋤齒鰕虎屬 _Vomerogobius_ * 惠勒鰕虎屬 _Wheelerigobius_ * 梨眼鰕虎屬 _Yoga_ * 裸頰鰕虎屬 _Yongeichthys_ * 真斑馬鰕虎屬 _Zebrus_ * 蜥頭鰕虎屬 _Zosterisessor_ #### 蚓鰕虎亞科 Microdesminae * 狐鰕虎屬 _Cerdale_ * 克氏小帶鰕虎屬 _Clarkichthys_ * 䲁鰕虎屬 _Gunnellichthys_:包含副擬鰕虎屬 _Paragobioides_ * 蠕鱧屬 _Microdesmus_ * 副錦鰕虎屬 _Paragunnellichthys_ #### 凹尾塘鱧亞科 Ptereleotrinae * 動眼鰭鱧屬 _Aioliops_ * 舟鰕虎屬 _Navigobius_ * 線塘鱧屬 _Nemateleotris_ * 窄顱塘鱧屬 _Oxymetopon_ * 舌塘鱧屬 _Parioglossus_ * 鰭塘鱧屬 _Ptereleotris_:包含箭舌塘鱧屬 _Ioglossus_ * 狡蠕鱧屬 _Pterocerdale_ * 神秘蠕鱧屬 _Zagadkogobius_ #### 沙鰕虎亞科 Kraemeriinae * 盤鰭塘鱧屬 _Gobitrichinotus_ * 沙鱧屬 _Kraemeria_:又名柯氏魚屬 #### 辛氏微體魚亞科 Schindleriinae * 辛氏微體魚屬 _Schindleria_:又名辛氏䲁屬 ## 共生現象 一些鰕虎種類與掘穴的蝦類共生。蝦負責打理兩者共同居住的洞穴。小蝦的視力不及鰕虎,但如果它看見或感覺到蝦虎突然游回洞穴,它便能跟著縮回。鰕虎和小蝦總是保持著聯繫,蝦通過其觸角觸碰蝦虎,當有危險時,蝦虎輕拍尾鰭以示警告。這類蝦虎因此有時又叫 ' 看門蝦虎 '。代表屬有絲鰕虎屬 _Cryptocentrus_, _Amblyeleostris_ 等。 另一種共生現象可以在鮈蝦虎魚(_Gobiosoma_ spp.)看到。它們都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為各種大魚清除皮膚、鰭、口和鰓中的寄生蟲。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種共生關係中,許多來到 "清潔站" 接受鰕虎清潔的魚類(如石斑魚和鯛魚),平時以鰕虎這樣大小的魚類作為食物。 ## 塘鱧 **塘鱧**隸屬於塘鱧科(Eleotridae),與鰕虎科 Gobiidae 十分接近。和「真」鰕虎相似,它們通常是體型小的海產魚類,生活於底層水域。經常藏身植物、洞穴或岩石和珊瑚的縫隙中。儘管它們與鰕虎在許多方面類似,但塘鱧沒有腹鰭吸盤,加上其它形態學差異,就可以區分這兩個科。多數人相信 Gobiidae 和 Eleotridae 來自共同的祖先,因此它們和其它一些類似蝦虎的魚類被同置於鰕虎亞目 Gobioidei 當中。 _Dormitator_ 和 _Eleotris_ 是兩個分布最廣泛的屬,包含了各種生活於海洋、河口和淡水的種。例如,_Dormitator maculatus_ 可長至(30 cm)長,廣泛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的淺海區。還有一些肉食性的塘鱧可以生長至更大,例如東南亞淡水的 _Oxyeleotris marmorata_, 可長達(60 cm)。然而,多數種都較小,例如澳大利亞的淡水和鹹水種類 _Hypseleotris_ spp., 當地稱為 "gudgeons" (不要與歐亞淡水的鯉科魚類 _Gobio gobio_ 混淆)。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FishBase 鰕虎科條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obioid Research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Richard Mleczko's Mudskipper & Goby 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ticle on cleaner gobies in aquar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rackish Water Aquarium FAQ entry on gobies * 鰕虎科亞科檢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5,189
2023-05-02T18:48:33Z
74,322,764
𫚥虎科
159,338
<p class="mw-empty-elt"> </p> <p><b>鰕虎</b>即指魚類分類學鰕虎目中的<b>蝦虎魚科</b>(<span lang="la">Gobiidae</span>),又作<b>鰕虎科</b>。它是魚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絕大多數體型細小,一般短於10厘米。世界上最短小的脊椎動物之一微鰕虎(<i>Trimmatom nanus</i>)也屬鰕虎科,它們成大後也短於1厘米。儘管鰕虎本身不是人們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它們卻是許多經濟魚類(如鱈魚、黑線鱈、黑鱸和比目魚等)的重要食糧。 </p><p>鰕虎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經常可以看到野生的鰕虎以吸盤吸附在岩石或珊瑚上,在水族箱中它們也很樂意吸在魚缸的玻璃上。 </p><p>鰕虎為熱帶及溫帶沿岸海魚類,有些生於淡水。 很多生存於淺海環境,包括潮間帶水坑、珊瑚礁和海草牧場,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紅樹林濕地和鹽沼地。只有少數種類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當中包括歐洲的淡水鰕虎(<i>Padagobius martensii</i>)。 </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鰕虎科的分類經歷了重大修正,鰕虎亞目下原有幾個獨立的科:蚓鰕虎科(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Kraemeriidae)及辛氏微體魚科(Schindleriidae)目前都被併入本科。 </p><p>相反的,本科除了原有的鰕虎亞科(Gobiinae)保持不變外,以下四個過去曾歸類於本科的亞科均已被獨立出來成為另外一科,即背眼鰕虎科(Oxudercidae): </p> <ul><li>近盲鰕虎亞科(Amblyopinae):如鰻鰕虎類(<i>Taenioides</i>)、狼牙鰕虎類(<i>Odontamblyopus</i>)。俗稱「奶魚」。</li> <li>小鰕虎亞科(Gobionellinae)</li> <li>背眼鰕虎亞科(Oxudercinae):如彈塗魚類。中國過去稱此亞科為「彈塗魚科(Periophthalmidae)」,曾與鰕虎科並列歸入鰕虎亞目當中。 胸鰭基底發達成臂狀,在陸上充當行動器官。眼背位,靠近,突出,下眼瞼發達。下頜牙僅一排。</li> <li>雙盤鰕虎亞科(Sicydiinae)</li></ul><p>鰕虎類由於非主流經濟魚類,因此受人們關注不及其它的大型魚類。也由於其多樣性極為豐富、某些種屬間形態相近,鑑別難度大,因此對於其分類,尤其是屬內及屬間分類尚存在一些爭議。本科魚類估計尚有不少未被描述和定名的物種有待人們發現。(詳見鰕虎科分類表) </p> <h3><span id=".E7.B3.BB.E7.BB.9F.E5.8F.91.E7.94.9F.E5.AD.A6"></span><span id="系统发生学">系統發生學</span></h3> <p>鰕虎系各科演化關係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3><span id=".E5.86.85.E9.83.A8.E5.88.86.E7.B1.BB"></span><span id="内部分类">內部分類</span></h3> <p>重新定義成單系群後,本科類群如下: </p> <h4><span id=".E7.98.A4.E9.B0.95.E8.99.8E.E4.BA.9E.E7.A7.91_Benthophilinae"></span><span id="瘤鰕虎亞科_Benthophilinae">瘤鰕虎亞科 Benthophilinae</span></h4> <ul><li>鴨吻鰕虎屬 <i>Anatirostrum</i></li> <li>裸喉鰕虎屬 <i>Babka</i></li> <li>似深蜥鰕虎屬 <i>Benthophiloides</i></li> <li>瘤鰕虎屬 <i>Benthophilus</i></li> <li>裡海鰕虎屬 <i>Caspiosoma</i></li> <li>中鰕虎屬 <i>Mesogobius</i></li> <li>新鰕虎屬 <i>Neogobius</i></li> <li>高加索鰕虎屬 <i>Ponticola</i></li> <li>原吻鰕虎屬 <i>Proterorhinus</i></li></ul><h4><span id=".E8.99.BE.E8.99.8E.E9.B1.BC.E4.BA.9A.E7.A7.91_Gobiinae"></span><span id="虾虎鱼亚科_Gobiinae">鰕虎亞科 Gobiinae</span></h4> <ul><li>阿匍鰕虎屬 <i>Aboma</i></li> <li>細棘鰕虎屬 <i>Acentrogobius</i></li> <li>阿富鰕虎屬 <i>Afurcagobius</i></li> <li>阿科鰕虎屬 <i>Akko</i></li> <li>鈍塘鱧屬 <i>Amblyeleotris</i></li> <li>鈍鰕虎屬 <i>Amblygobius</i></li> <li>韁鰕虎屬 <i>Amoya</i></li> <li>頰鉤鰕虎屬 <i>Ancistrogobius</i></li> <li>安的列斯鰕虎屬 <i>Antilligobius</i></li> <li>玻璃鰕虎屬 <i>Aphia</i></li> <li>網鰕虎屬 <i>Arcygobius</i></li> <li>砂棲鰕虎屬 <i>Arenigobius</i></li> <li>阿薩鰕虎屬 <i>Aruma</i></li> <li>星塘鱧屬 <i>Asterropteryx</i></li> <li>頰溝鰕虎屬 <i>Aulopareia</i></li> <li>軟塘鱧屬 <i>Austrolethops</i></li> <li>鬍鰕虎屬 <i>Barbulifer</i></li> <li>髯毛鰕虎屬 <i>Barbuligobius</i></li> <li>深鰕虎屬 <i>Bathygobius</i></li> <li>白睛鰕虎屬 <i>Bollmannia</i></li> <li>珊瑚鰕虎屬 <i>Bryaninops</i></li> <li>冰島鰕虎屬 <i>Buenia</i></li> <li>大眼鰕虎屬 <i>Cabillus</i></li> <li>卡佛鰕虎屬 <i>Caffrogobius</i></li> <li>硬皮鰕虎屬 <i>Callogobius</i></li> <li>卡氏鰕虎屬 <i>Carrigobius</i></li> <li>雙鱗塘鱧屬 <i>Chriolepis</i></li> <li>柔鰕虎屬 <i>Chromogobius</i></li> <li>瞳鰕虎屬 <i>Corcyrogobius</i></li> <li>真盔鰕虎屬 <i>Coryogalops</i></li> <li>鯕塘鱧屬 <i>Coryphopterus</i>:又名植鰕虎屬</li> <li>項冠鰕虎屬 <i>Cristatogobius</i></li> <li>寬鰓鰕虎屬 <i>Croilia</i></li> <li>擬絲鰕虎屬 <i>Cryptocentroides</i></li> <li>絲鰕虎屬 <i>Cryptocentrus</i></li> <li>隱裸滑塘鱧屬 <i>Cryptopsilotris</i></li> <li>晶鰕虎屬 <i>Crystallogobius</i></li> <li>櫛眼鰕虎屬 <i>Ctenogobiops</i></li> <li>三角鰕虎屬 <i>Deltentosteus</i></li> <li>皇后鰕虎屬 <i>Didogobius</i></li> <li>異翼鰕虎屬 <i>Discordipinna</i></li> <li>捷鰕虎屬 <i>Drombus</i></li> <li>埃博鰕虎屬 <i>Ebomegobius</i></li> <li>依柯鰕虎屬 <i>Economidichthys</i></li> <li>荊鰕虎屬 <i>Echinogobius</i></li> <li>伊氏鰕虎屬 <i>Egglestonichthys</i></li> <li>大頭鰕虎屬 <i>Ego</i></li> <li>霓虹鰕虎屬 <i>Elacatinus</i></li> <li>鱧鰕虎屬 <i>Eleotrica</i></li> <li>埃弗曼鰕虎屬 <i>Evermannia</i></li> <li>艾鰕虎屬 <i>Evermannichthys</i></li> <li>磯塘鱧屬 <i>Eviota</i></li> <li>鸚鰕虎屬 <i>Exyrias</i></li> <li>蜂巢鰕虎屬 <i>Favonigobius</i></li> <li>費爾鰕虎屬 <i>Feia</i></li> <li>植鰕虎屬 <i>Fusigobius</i>:又名紡錘鰕虎屬</li> <li>配鰕虎屬 <i>Gammogobius</i></li> <li>金氏鰕虎屬 <i>Ginsburgellus</i></li> <li>鰕虎屬 <i>Gobius</i></li> <li>尻鰕虎屬 <i>Gobiusculus</i></li> <li>葉鰕虎屬 <i>Gobiodon</i></li> <li>髯鰕虎屬 <i>Gobiopsis</i></li> <li>鮈鰕虎屬 <i>Gobiosoma</i></li> <li>暗背鰕虎屬 <i>Gobulus</i></li> <li>戈羅鰕虎屬 <i>Gorogobius</i></li> <li>蓋棘鰕虎屬 <i>Gladiogobius</i></li> <li>叉舌鰕虎屬 <i>Glossogobius</i></li> <li>格拉倫鰕虎屬 <i>Grallenia</i></li> <li>裸身塘鱧屬 <i>Gymneleotris</i></li> <li>粗棘鰕虎屬 <i>Hazeus</i></li> <li>異塘鱧屬 <i>Hetereleotris</i></li> <li>異刺蓋鰕虎屬 <i>Heteroplopomus</i></li> <li>豚鰕虎屬 <i>Hyrcanogobius</i></li> <li>銜鰕虎屬 <i>Istigobius</i></li> <li>黏鰕虎屬 <i>Kelloggella</i></li> <li>奈波鰕虎屬 <i>Knipowitschia</i></li> <li>庫曼鰕虎屬 <i>Koumansetta</i></li> <li>拉森葉鰕虎屬 <i>Larsonella</i></li> <li>壺鰕虎屬 <i>Lebetus</i></li> <li>萊蘇爾鰕虎屬 <i>Lesueurigobius</i></li> <li>裂鰕虎屬 <i>Lobulogobius</i></li> <li>蝌蚪鰕虎屬 <i>Lophiogobius</i></li> <li>冠鰕虎屬 <i>Lophogobius</i></li> <li>白頭鰕虎屬 <i>Lotilia</i></li> <li>裸葉鰕虎屬 <i>Lubricogobius</i></li> <li>狼牙雙盤鰕虎屬 <i>Luposicya</i></li> <li>血鰕虎屬 <i>Lythrypnus</i></li> <li>壯牙鰕虎屬 <i>Macrodontogobius</i></li> <li>巨頜鰕虎屬 <i>Mahidolia</i></li> <li>芒鰕虎屬 <i>Mangarinus</i></li> <li>矇矓鰕虎屬 <i>Mauligobius</i></li> <li>侏鰕虎屬 <i>Microgobius</i></li> <li>米勒鰕虎屬 <i>Millerigobius</i></li> <li>小瓜鰕虎屬 <i>Minysicya</i></li> <li>絲鰕虎屬 <i>Myersina</i></li> <li>線鰭鰕虎屬 <i>Nematogobius</i></li> <li>尼斯裸鰕虎屬 <i>Nes</i></li> <li>島鰕虎屬 <i>Nesogobius</i></li> <li>歪鰕虎屬 <i>Obliquogobius</i></li> <li>地中海鰕虎屬 <i>Odondebuenia</i></li> <li>蛇頭鰕虎屬 <i>Ophiogobius</i></li> <li>擬刺蓋鰕虎屬 <i>Oplopomops</i></li> <li>刺蓋鰕虎屬 <i>Oplopomus</i></li> <li>妙音鰕虎屬 <i>Opua</i></li> <li>帕多鰕虎屬 <i>Padogobius</i></li> <li>白帶管鰕虎屬 <i>Paedovaricus</i></li> <li>犁鰕虎屬 <i>Palatogobius</i></li> <li>苔鰕虎屬 <i>Palutrus</i></li> <li>擬矛尾鰕虎屬 <i>Parachaeturichthys</i></li> <li>副葉鰕虎屬 <i>Paragobiodon</i></li> <li>副磨塘鱧屬 <i>Paratrimma</i></li> <li>椒鰕虎屬 <i>Pariah</i></li> <li>擬沙鰕虎屬 <i>Parkraemeria</i></li> <li>麥鰕虎屬 <i>Parrella</i></li> <li>食素鰕虎屬 <i>Pascua</i></li> <li>豐澤鰕虎屬 <i>Phoxacromion</i></li> <li>葉狀鰕虎屬 <i>Phyllogobius</i></li> <li>扁眼鰕虎屬 <i>Platygobiopsis</i></li> <li>腹瓢鰕虎屬 <i>Pleurosicya</i></li> <li>多椎鰕虎屬 <i>Polyspondylogobius</i></li> <li>長臀鰕虎屬 <i>Pomatoschistus</i></li> <li>犀孔鰕虎屬 <i>Porogobius</i></li> <li>鋸鱗鰕虎屬 <i>Priolepis</i></li> <li>砂鰕虎屬 <i>Psammogobius</i></li> <li>擬玻璃鰕虎屬 <i>Pseudaphya</i></li> <li>裸滑鰕虎屬 <i>Psilogobius</i></li> <li>裸滑塘鱧屬 <i>Psilotris</i></li> <li>鯕鰕虎屬 <i>Rhinogobiops</i></li> <li>羅賓斯鰕虎屬 <i>Robinsichthys</i></li> <li>獠牙鰕虎屬 <i>Risor</i></li> <li>護稚鰕虎屬 <i>Signigobius</i></li> <li>扁頭鰕虎屬 <i>Silhouettea</i></li> <li>眶管鰕虎屬 <i>Siphonogobius</i></li> <li>岩穴鰕虎屬 <i>Speleogobius</i></li> <li>連膜鰕虎屬 <i>Stonogobiops</i></li> <li>豬鰕虎屬 <i>Sueviota</i></li> <li>多棘鰕虎屬 <i>Sufflogobius</i></li> <li>塔斯曼鰕虎屬 <i>Tasmanogobius</i></li> <li>猛鰕虎屬 <i>Thorogobius</i></li> <li>富山鰕虎屬 <i>Tomiyamichthys</i></li> <li>虎紋鰕虎屬 <i>Tigrigobius</i></li> <li>磨塘鱧屬 <i>Trimma</i></li> <li>微鰕虎屬 <i>Trimmatom</i></li> <li>美麗鰕虎屬 <i>Tryssogobius</i></li> <li>凡塘鱧屬 <i>Valenciennea</i></li> <li>梵鰕虎屬 <i>Vanderhorstia</i></li> <li>範尼鰕虎屬 <i>Vanneaugobius</i></li> <li>管鰕虎屬 <i>Varicus</i></li> <li>鋤齒鰕虎屬 <i>Vomerogobius</i></li> <li>惠勒鰕虎屬 <i>Wheelerigobius</i></li> <li>梨眼鰕虎屬 <i>Yoga</i></li> <li>裸頰鰕虎屬 <i>Yongeichthys</i></li> <li>真斑馬鰕虎屬 <i>Zebrus</i></li> <li>蜥頭鰕虎屬 <i>Zosterisessor</i></li></ul><h4><span id=".E8.9A.93.E9.B0.95.E8.99.8E.E4.BA.9E.E7.A7.91_Microdesminae"></span><span id="蚓鰕虎亞科_Microdesminae">蚓鰕虎亞科 Microdesminae</span></h4> <ul><li>狐鰕虎屬 <i>Cerdale</i></li> <li>克氏小帶鰕虎屬 <i>Clarkichthys</i></li> <li>䲁鰕虎屬 <i>Gunnellichthys</i>:包含副擬鰕虎屬 <i>Paragobioides</i></li> <li>蠕鱧屬 <i>Microdesmus</i></li> <li>副錦鰕虎屬 <i>Paragunnellichthys</i></li></ul><h4><span id=".E5.87.B9.E5.B0.BE.E5.A1.98.E9.B1.A7.E4.BA.9E.E7.A7.91_Ptereleotrinae"></span><span id="凹尾塘鱧亞科_Ptereleotrinae">凹尾塘鱧亞科 Ptereleotrinae</span></h4> <ul><li>動眼鰭鱧屬 <i>Aioliops</i></li> <li>舟鰕虎屬 <i>Navigobius</i></li> <li>線塘鱧屬 <i>Nemateleotris</i></li> <li>窄顱塘鱧屬 <i>Oxymetopon</i></li> <li>舌塘鱧屬 <i>Parioglossus</i></li> <li>鰭塘鱧屬 <i>Ptereleotris</i>:包含箭舌塘鱧屬 <i>Ioglossus</i></li> <li>狡蠕鱧屬 <i>Pterocerdale</i></li> <li>神秘蠕鱧屬 <i>Zagadkogobius</i></li></ul><h4><span id=".E6.B2.99.E9.B0.95.E8.99.8E.E4.BA.9E.E7.A7.91_Kraemeriinae"></span><span id="沙鰕虎亞科_Kraemeriinae">沙鰕虎亞科 Kraemeriinae</span></h4> <ul><li>盤鰭塘鱧屬 <i>Gobitrichinotus</i></li> <li>沙鱧屬 <i>Kraemeria</i>:又名柯氏魚屬</li></ul><h4><span id=".E8.BE.9B.E6.B0.8F.E5.BE.AE.E9.AB.94.E9.AD.9A.E4.BA.9E.E7.A7.91_Schindleriinae"></span><span id="辛氏微體魚亞科_Schindleriinae">辛氏微體魚亞科 Schindleriinae</span></h4> <ul><li>辛氏微體魚屬 <i>Schindleria</i>:又名辛氏䲁屬</li></ul><h2><span id=".E5.85.B1.E7.94.9F.E7.8E.B0.E8.B1.A1"></span><span id="共生现象">共生現象</span></h2> <p>一些鰕虎種類與掘穴的蝦類共生。蝦負責打理兩者共同居住的洞穴。小蝦的視力不及鰕虎,但如果它看見或感覺到蝦虎突然游回洞穴,它便能跟著縮回。鰕虎和小蝦總是保持著聯繫, 蝦通過其觸角觸碰蝦虎, 當有危險時,蝦虎輕拍尾鰭以示警告。這類蝦虎因此有時又叫'看門蝦虎'。代表屬有絲鰕虎屬 <i>Cryptocentrus</i>, <i>Amblyeleostris</i>等。 </p><p>另一種共生現象可以在鮈蝦虎魚(<i>Gobiosoma</i> spp.)看到。它們都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為各種大魚清除皮膚、鰭、口和鰓中的寄生蟲。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種共生關係中,許多來到"清潔站"接受鰕虎清潔的魚類(如石斑魚和鯛魚),平時以鰕虎這樣大小的魚類作為食物。 </p> <h2><span id=".E5.A1.98.E9.B3.A2"></span><span id="塘鳢">塘鱧</span></h2> <p><b>塘鱧</b>隸屬於塘鱧科(Eleotridae),與鰕虎科 Gobiidae 十分接近。和「真」鰕虎相似,它們通常是體型小的海產魚類,生活於底層水域。經常藏身植物、洞穴或岩石和珊瑚的縫隙中。儘管它們與鰕虎在許多方面類似,但塘鱧沒有腹鰭吸盤,加上其它形態學差異,就可以區分這兩個科。多數人相信 Gobiidae 和 Eleotridae來自共同的祖先, 因此它們和其它一些類似蝦虎的魚類被同置於鰕虎亞目Gobioidei當中。 </p><p><i>Dormitator</i> 和 <i>Eleotris</i> 是兩個分布最廣泛的屬, 包含了各種生活於海洋、河口和淡水的種。例如,<i>Dormitator maculatus</i>可長至(30 cm)長,廣泛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的淺海區。還有一些肉食性的塘鱧可以生長至更大, 例如東南亞淡水的<i>Oxyeleotris marmorata</i>, 可長達(60 cm)。然而,多數種都較小, 例如澳大利亞的淡水和鹹水種類<i>Hypseleotris</i> spp., 當地稱為 "gudgeons" (不要與歐亞淡水的鯉科魚類 <i>Gobio gobio</i> 混淆)。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FishBase 鰕虎科條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Gobioid Research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Richard Mleczko's Mudskipper &amp; Goby 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Article on cleaner gobies in aquar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rackish Water Aquarium FAQ entry on gobies</li> <li>鰕虎科亞科檢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0 Cached time: 2023050514302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0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2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035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41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553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58166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7/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85.574 1 -total 56.49% 387.260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8.07% 123.849 1 Template:Taxonbar 14.05% 96.320 11 Template:Powerclade 8.65% 59.292 1 Template:Reflist 7.58% 51.958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6.50% 44.544 1 Template:Cite_journal 5.76% 39.498 1 Template:虾虎鱼系支序分类法 5.71% 39.115 2 Template:Lang 5.21% 35.700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鰕虎**即指魚類分類學鰕虎目中的**蝦虎魚科**(Gobiidae),又作**鰕虎科**。它是魚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已知物種超過 2000 種。絕大多數體型細小,一般短於 10 厘米。世界上最短小的脊椎動物之一微鰕虎(_Trimmatom nanus_)也屬鰕虎科,它們成大後也短於 1 厘米。儘管鰕虎本身不是人們的重要食物來源,但它們卻是許多經濟魚類(如鱈魚、黑線鱈、黑鱸和比目魚等)的重要食糧。 鰕虎類最突出的形態特徵就是其腹鰭癒合成一吸盤狀。該吸盤的功能與鮣的背鰭吸盤和圓鰭魚科的腹鰭吸盤類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結構,因此只是趨同進化的結果。經常可以看到野生的鰕虎以吸盤吸附在岩石或珊瑚上,在水族箱中它們也很樂意吸在魚缸的玻璃上。 鰕虎為熱帶及溫帶沿岸海魚類,有些生於淡水。 很多生存於淺海環境,包括潮間帶水坑、珊瑚礁和海草牧場,也大量存在於海水和河口棲息地,包括河流下游、紅樹林濕地和鹽沼地。只有少數種類可完全適應於淡水環境,當中包括歐洲的淡水鰕虎(_Padagobius martensii_)。 ## 分類 鰕虎科的分類經歷了重大修正,鰕虎亞目下原有幾個獨立的科:蚓鰕虎科(Microdesmidae)、沙鰕虎科(Kraemeriidae)及辛氏微體魚科(Schindleriidae)目前都被併入本科。 相反的,本科除了原有的鰕虎亞科(Gobiinae)保持不變外,以下四個過去曾歸類於本科的亞科均已被獨立出來成為另外一科,即背眼鰕虎科(Oxudercidae): * 近盲鰕虎亞科(Amblyopinae):如鰻鰕虎類(_Taenioides_)、狼牙鰕虎類(_Odontamblyopus_)。俗稱「奶魚」。 * 小鰕虎亞科(Gobionellinae) * 背眼鰕虎亞科(Oxudercinae):如彈塗魚類。中國過去稱此亞科為「彈塗魚科(Periophthalmidae)」,曾與鰕虎科並列歸入鰕虎亞目當中。 胸鰭基底發達成臂狀,在陸上充當行動器官。眼背位,靠近,突出,下眼瞼發達。下頜牙僅一排。 * 雙盤鰕虎亞科(Sicydiinae) 鰕虎類由於非主流經濟魚類,因此受人們關注不及其它的大型魚類。也由於其多樣性極為豐富、某些種屬間形態相近,鑑別難度大,因此對於其分類,尤其是屬內及屬間分類尚存在一些爭議。本科魚類估計尚有不少未被描述和定名的物種有待人們發現。(詳見鰕虎科分類表) ### 系統發生學 鰕虎系各科演化關係如下: ### 內部分類 重新定義成單系群後,本科類群如下: #### 瘤鰕虎亞科 Benthophilinae * 鴨吻鰕虎屬 _Anatirostrum_ * 裸喉鰕虎屬 _Babka_ * 似深蜥鰕虎屬 _Benthophiloides_ * 瘤鰕虎屬 _Benthophilus_ * 裡海鰕虎屬 _Caspiosoma_ * 中鰕虎屬 _Mesogobius_ * 新鰕虎屬 _Neogobius_ * 高加索鰕虎屬 _Ponticola_ * 原吻鰕虎屬 _Proterorhinus_ #### 鰕虎亞科 Gobiinae * 阿匍鰕虎屬 _Aboma_ * 細棘鰕虎屬 _Acentrogobius_ * 阿富鰕虎屬 _Afurcagobius_ * 阿科鰕虎屬 _Akko_ * 鈍塘鱧屬 _Amblyeleotris_ * 鈍鰕虎屬 _Amblygobius_ * 韁鰕虎屬 _Amoya_ * 頰鉤鰕虎屬 _Ancistrogobius_ * 安的列斯鰕虎屬 _Antilligobius_ * 玻璃鰕虎屬 _Aphia_ * 網鰕虎屬 _Arcygobius_ * 砂棲鰕虎屬 _Arenigobius_ * 阿薩鰕虎屬 _Aruma_ * 星塘鱧屬 _Asterropteryx_ * 頰溝鰕虎屬 _Aulopareia_ * 軟塘鱧屬 _Austrolethops_ * 鬍鰕虎屬 _Barbulifer_ * 髯毛鰕虎屬 _Barbuligobius_ * 深鰕虎屬 _Bathygobius_ * 白睛鰕虎屬 _Bollmannia_ * 珊瑚鰕虎屬 _Bryaninops_ * 冰島鰕虎屬 _Buenia_ * 大眼鰕虎屬 _Cabillus_ * 卡佛鰕虎屬 _Caffrogobius_ * 硬皮鰕虎屬 _Callogobius_ * 卡氏鰕虎屬 _Carrigobius_ * 雙鱗塘鱧屬 _Chriolepis_ * 柔鰕虎屬 _Chromogobius_ * 瞳鰕虎屬 _Corcyrogobius_ * 真盔鰕虎屬 _Coryogalops_ * 鯕塘鱧屬 _Coryphopterus_:又名植鰕虎屬 * 項冠鰕虎屬 _Cristatogobius_ * 寬鰓鰕虎屬 _Croilia_ * 擬絲鰕虎屬 _Cryptocentroides_ * 絲鰕虎屬 _Cryptocentrus_ * 隱裸滑塘鱧屬 _Cryptopsilotris_ * 晶鰕虎屬 _Crystallogobius_ * 櫛眼鰕虎屬 _Ctenogobiops_ * 三角鰕虎屬 _Deltentosteus_ * 皇后鰕虎屬 _Didogobius_ * 異翼鰕虎屬 _Discordipinna_ * 捷鰕虎屬 _Drombus_ * 埃博鰕虎屬 _Ebomegobius_ * 依柯鰕虎屬 _Economidichthys_ * 荊鰕虎屬 _Echinogobius_ * 伊氏鰕虎屬 _Egglestonichthys_ * 大頭鰕虎屬 _Ego_ * 霓虹鰕虎屬 _Elacatinus_ * 鱧鰕虎屬 _Eleotrica_ * 埃弗曼鰕虎屬 _Evermannia_ * 艾鰕虎屬 _Evermannichthys_ * 磯塘鱧屬 _Eviota_ * 鸚鰕虎屬 _Exyrias_ * 蜂巢鰕虎屬 _Favonigobius_ * 費爾鰕虎屬 _Feia_ * 植鰕虎屬 _Fusigobius_:又名紡錘鰕虎屬 * 配鰕虎屬 _Gammogobius_ * 金氏鰕虎屬 _Ginsburgellus_ * 鰕虎屬 _Gobius_ * 尻鰕虎屬 _Gobiusculus_ * 葉鰕虎屬 _Gobiodon_ * 髯鰕虎屬 _Gobiopsis_ * 鮈鰕虎屬 _Gobiosoma_ * 暗背鰕虎屬 _Gobulus_ * 戈羅鰕虎屬 _Gorogobius_ * 蓋棘鰕虎屬 _Gladiogobius_ * 叉舌鰕虎屬 _Glossogobius_ * 格拉倫鰕虎屬 _Grallenia_ * 裸身塘鱧屬 _Gymneleotris_ * 粗棘鰕虎屬 _Hazeus_ * 異塘鱧屬 _Hetereleotris_ * 異刺蓋鰕虎屬 _Heteroplopomus_ * 豚鰕虎屬 _Hyrcanogobius_ * 銜鰕虎屬 _Istigobius_ * 黏鰕虎屬 _Kelloggella_ * 奈波鰕虎屬 _Knipowitschia_ * 庫曼鰕虎屬 _Koumansetta_ * 拉森葉鰕虎屬 _Larsonella_ * 壺鰕虎屬 _Lebetus_ * 萊蘇爾鰕虎屬 _Lesueurigobius_ * 裂鰕虎屬 _Lobulogobius_ * 蝌蚪鰕虎屬 _Lophiogobius_ * 冠鰕虎屬 _Lophogobius_ * 白頭鰕虎屬 _Lotilia_ * 裸葉鰕虎屬 _Lubricogobius_ * 狼牙雙盤鰕虎屬 _Luposicya_ * 血鰕虎屬 _Lythrypnus_ * 壯牙鰕虎屬 _Macrodontogobius_ * 巨頜鰕虎屬 _Mahidolia_ * 芒鰕虎屬 _Mangarinus_ * 矇矓鰕虎屬 _Mauligobius_ * 侏鰕虎屬 _Microgobius_ * 米勒鰕虎屬 _Millerigobius_ * 小瓜鰕虎屬 _Minysicya_ * 絲鰕虎屬 _Myersina_ * 線鰭鰕虎屬 _Nematogobius_ * 尼斯裸鰕虎屬 _Nes_ * 島鰕虎屬 _Nesogobius_ * 歪鰕虎屬 _Obliquogobius_ * 地中海鰕虎屬 _Odondebuenia_ * 蛇頭鰕虎屬 _Ophiogobius_ * 擬刺蓋鰕虎屬 _Oplopomops_ * 刺蓋鰕虎屬 _Oplopomus_ * 妙音鰕虎屬 _Opua_ * 帕多鰕虎屬 _Padogobius_ * 白帶管鰕虎屬 _Paedovaricus_ * 犁鰕虎屬 _Palatogobius_ * 苔鰕虎屬 _Palutrus_ * 擬矛尾鰕虎屬 _Parachaeturichthys_ * 副葉鰕虎屬 _Paragobiodon_ * 副磨塘鱧屬 _Paratrimma_ * 椒鰕虎屬 _Pariah_ * 擬沙鰕虎屬 _Parkraemeria_ * 麥鰕虎屬 _Parrella_ * 食素鰕虎屬 _Pascua_ * 豐澤鰕虎屬 _Phoxacromion_ * 葉狀鰕虎屬 _Phyllogobius_ * 扁眼鰕虎屬 _Platygobiopsis_ * 腹瓢鰕虎屬 _Pleurosicya_ * 多椎鰕虎屬 _Polyspondylogobius_ * 長臀鰕虎屬 _Pomatoschistus_ * 犀孔鰕虎屬 _Porogobius_ * 鋸鱗鰕虎屬 _Priolepis_ * 砂鰕虎屬 _Psammogobius_ * 擬玻璃鰕虎屬 _Pseudaphya_ * 裸滑鰕虎屬 _Psilogobius_ * 裸滑塘鱧屬 _Psilotris_ * 鯕鰕虎屬 _Rhinogobiops_ * 羅賓斯鰕虎屬 _Robinsichthys_ * 獠牙鰕虎屬 _Risor_ * 護稚鰕虎屬 _Signigobius_ * 扁頭鰕虎屬 _Silhouettea_ * 眶管鰕虎屬 _Siphonogobius_ * 岩穴鰕虎屬 _Speleogobius_ * 連膜鰕虎屬 _Stonogobiops_ * 豬鰕虎屬 _Sueviota_ * 多棘鰕虎屬 _Sufflogobius_ * 塔斯曼鰕虎屬 _Tasmanogobius_ * 猛鰕虎屬 _Thorogobius_ * 富山鰕虎屬 _Tomiyamichthys_ * 虎紋鰕虎屬 _Tigrigobius_ * 磨塘鱧屬 _Trimma_ * 微鰕虎屬 _Trimmatom_ * 美麗鰕虎屬 _Tryssogobius_ * 凡塘鱧屬 _Valenciennea_ * 梵鰕虎屬 _Vanderhorstia_ * 範尼鰕虎屬 _Vanneaugobius_ * 管鰕虎屬 _Varicus_ * 鋤齒鰕虎屬 _Vomerogobius_ * 惠勒鰕虎屬 _Wheelerigobius_ * 梨眼鰕虎屬 _Yoga_ * 裸頰鰕虎屬 _Yongeichthys_ * 真斑馬鰕虎屬 _Zebrus_ * 蜥頭鰕虎屬 _Zosterisessor_ #### 蚓鰕虎亞科 Microdesminae * 狐鰕虎屬 _Cerdale_ * 克氏小帶鰕虎屬 _Clarkichthys_ * 䲁鰕虎屬 _Gunnellichthys_:包含副擬鰕虎屬 _Paragobioides_ * 蠕鱧屬 _Microdesmus_ * 副錦鰕虎屬 _Paragunnellichthys_ #### 凹尾塘鱧亞科 Ptereleotrinae * 動眼鰭鱧屬 _Aioliops_ * 舟鰕虎屬 _Navigobius_ * 線塘鱧屬 _Nemateleotris_ * 窄顱塘鱧屬 _Oxymetopon_ * 舌塘鱧屬 _Parioglossus_ * 鰭塘鱧屬 _Ptereleotris_:包含箭舌塘鱧屬 _Ioglossus_ * 狡蠕鱧屬 _Pterocerdale_ * 神秘蠕鱧屬 _Zagadkogobius_ #### 沙鰕虎亞科 Kraemeriinae * 盤鰭塘鱧屬 _Gobitrichinotus_ * 沙鱧屬 _Kraemeria_:又名柯氏魚屬 #### 辛氏微體魚亞科 Schindleriinae * 辛氏微體魚屬 _Schindleria_:又名辛氏䲁屬 ## 共生現象 一些鰕虎種類與掘穴的蝦類共生。蝦負責打理兩者共同居住的洞穴。小蝦的視力不及鰕虎,但如果它看見或感覺到蝦虎突然游回洞穴,它便能跟著縮回。鰕虎和小蝦總是保持著聯繫,蝦通過其觸角觸碰蝦虎,當有危險時,蝦虎輕拍尾鰭以示警告。這類蝦虎因此有時又叫 ' 看門蝦虎 '。代表屬有絲鰕虎屬 _Cryptocentrus_, _Amblyeleostris_ 等。 另一種共生現象可以在鮈蝦虎魚(_Gobiosoma_ spp.)看到。它們都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為各種大魚清除皮膚、鰭、口和鰓中的寄生蟲。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種共生關係中,許多來到 "清潔站" 接受鰕虎清潔的魚類(如石斑魚和鯛魚),平時以鰕虎這樣大小的魚類作為食物。 ## 塘鱧 **塘鱧**隸屬於塘鱧科(Eleotridae),與鰕虎科 Gobiidae 十分接近。和「真」鰕虎相似,它們通常是體型小的海產魚類,生活於底層水域。經常藏身植物、洞穴或岩石和珊瑚的縫隙中。儘管它們與鰕虎在許多方面類似,但塘鱧沒有腹鰭吸盤,加上其它形態學差異,就可以區分這兩個科。多數人相信 Gobiidae 和 Eleotridae 來自共同的祖先,因此它們和其它一些類似蝦虎的魚類被同置於鰕虎亞目 Gobioidei 當中。 _Dormitator_ 和 _Eleotris_ 是兩個分布最廣泛的屬,包含了各種生活於海洋、河口和淡水的種。例如,_Dormitator maculatus_ 可長至(30 cm)長,廣泛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的淺海區。還有一些肉食性的塘鱧可以生長至更大,例如東南亞淡水的 _Oxyeleotris marmorata_, 可長達(60 cm)。然而,多數種都較小,例如澳大利亞的淡水和鹹水種類 _Hypseleotris_ spp., 當地稱為 "gudgeons" (不要與歐亞淡水的鯉科魚類 _Gobio gobio_ 混淆)。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FishBase 鰕虎科條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obioid Research Institu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Richard Mleczko's Mudskipper & Goby 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rticle on cleaner gobies in aquar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rackish Water Aquarium FAQ entry on gobies * 鰕虎科亞科檢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5,189
2023-05-02T18:48:33Z
74,322,764
𫚥虎鱼科
81,835
<p class="mw-empty-elt"> </p> <p class="mw-empty-elt"> </p> <p><b>鉝</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lì</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ㄌ丨ˋ</span>,音同「立」</span>;英語:<span lang="en"><b>Livermor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Lv</b>,原子序數為116。鉝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極短,極為不穩定,其最長壽的已知同位素為鉝-293,半衰期僅約60毫秒。鉝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至今約有30個鉝原子被探測到,其中一些為直接合成的,其餘則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奧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鿫</span>的衰變產物。 </p><p>鉝元素是以美國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英語: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命名,該實驗室與俄羅斯杜布納的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合作,在西元2000至2006年之間的實驗中發現了此元素。該實驗室的名稱中包含了它所在的城市之名,即加利福尼亞州的利佛摩;而該城市是以農場主兼地主<span data-orig-title="羅伯特·利佛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obert Livermore"><span>羅伯特·利佛摩</span></span>(英語:Robert Livermore)所命名。此元素的名稱在西元2012年5月30日被IUPAC採用。</p><p>在元素週期表中,鉝是位於p區的錒系後元素,屬於第7週期、第16族(氧族),是已知最重的氧族成員。由於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鉝是否為同族的釙的化學同系物。根據計算,鉝的一些性質與其同族的較輕元素(氧、硫、硒、碲、釙)相近,且屬於後過渡金屬,儘管計算也顯示鉝的某些性質可能和同族元素有較大差異。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5.A4.B1.E6.95.97.E7.9A.84.E5.90.88.E6.88.90.E5.98.97.E8.A9.A6"></span><span id="失敗的合成嘗試">失敗的合成嘗試</span></h3> <p>對116號元素的第一次搜尋,是由Ken Hulet與他的團隊在西元1977年於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執行,他們利用了<sup>248</sup>Cm與<sup>48</sup>Ca的反應,但當時偵測不到任何鉝原子。 西元1978年,尤里·奧加涅相與他的團隊也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 (FLNR)嘗試做該反應,但也沒有成功。西元1985年,柏克萊與Peter Armbruster在GSI的團隊合作實驗,實驗結果也是否定的,該次實驗中計算出的截面極限是10–100皮靶。然而,在杜布納,與<sup>48</sup>Ca有關的反應持續在進行(<sup>48</sup>Ca已被證明在用<sup>nat</sup>Pb+<sup>48</sup>Ca的反應合成鍩的實驗中很有用)。西元1989年,超重元素分離器被開發出來。西元1990年,開始了靶材料的尋找及與LLNL的合作。西元1996年,開始生產更高強度的<sup>48</sup>Ca粒子束。西元1990年代,完成了靈敏度高出3個數量級的長期實驗的準備。這些工作直接導致了有錒系元素靶與<sup>48</sup>Ca的反應中,元素112至118的新同位素的產生,也導致了元素週期表中最重的五個元素(鈇、鏌、鉝、<span title="字符描述:⿰石田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鿬</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奧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鿫</span>)的發現。</p><p>西元1995年,<span data-orig-title="Sigurd Hofman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igurd Hofmann"><span>Sigurd Hofmann</span></span>領導的國際團隊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SI) 嘗試合成116號元素。他們執行鉛-208的靶與硒-82的入射粒子之間的輻射捕獲反應。在反應之中,複合核以純粹的伽馬發射(不發射中子)而去激發。此反應並無偵測到116號元素的原子。</p>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2000年7月19日,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學家使用<sup>48</sup>Ca離子撞擊<sup>248</sup>Cm目標,探測到鉝原子的一次α衰變,能量為10.54 MeV。結果於2000年12月發佈。由於<sup>292</sup>Lv的衰變產物和已知的<sup>288</sup>Fl關聯,因此這次衰變起初被認為源自<sup>292</sup>Lv。然而其後科學家把<sup>288</sup>Fl更正為<sup>289</sup>Fl,所以衰變來源<sup>292</sup>Lv也順應更改到<sup>293</sup>Lv。他們於2001年4至5月進行了第二次實驗,再發現兩個鉝原子。</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20}^{48}\mathrm {Ca} +\,_{96}^{248}\mathrm {Cm} \to \,_{116}^{296}\mathrm {Lv} ^{*}\to \,_{116}^{293}\mathrm {Lv} +3\,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4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i mathvariant="normal">a</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96</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4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C</mi> <mi mathvariant="normal">m</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6</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96</mn> </mrow> </msubsup> <m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L</mi> <mi mathvariant="normal">v</mi>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o>∗<!-- ∗ --></mo> </mrow> </msup>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6</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93</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L</mi> <mi mathvariant="normal">v</mi> </mrow> <mo>+</mo> <mn>3</mn>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20}^{48}\mathrm {Ca} +\,_{96}^{248}\mathrm {Cm} \to \,_{116}^{296}\mathrm {Lv} ^{*}\to \,_{116}^{293}\mathrm {Lv} +3\,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在同樣的實驗裏,研究人員探測到鈇的衰變,並將此次衰變活動指定到<sup>289</sup>Fl。在重複進行相同的實驗後,他們並沒有觀測到該衰變反應。這可能是來自鉝的同核異能素<sup>293b</sup>Lv的衰變,或是<sup>293a</sup>Lv的一條較罕見的衰變支鏈。這須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確認。 </p><p>研究團隊在2005年4月至5月重複進行實驗,並探測到8個鉝原子。衰變數據證實所發現的同位素是<sup>293</sup>Lv。同時他們也通過4n通道第一次觀測到<sup>292</sup>Lv。</p><p>2009年5月,聯合工作組在報告中指明,發現了的鎶同位素包括<sup>283</sup>Cn。<sup>283</sup>Cn是<sup>291</sup>Lv的衰變產物,因此該報告意味著<sup>291</sup>Lv也被正式發現(見下)。 </p><p>2011年6月11日,IUPAC證實了鉝的存在。</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h4><span id=".E5.8E.9F.E6.96.87.E5.90.8D.E7.A8.B1"></span><span id="原文名稱">原文名稱</span></h4> <p>鉝的原文名稱Livermorium(Lv),是IUPAC在2012年5月30日正式命名的。之前IUPAC根據系統命名法將之命名為<i>Ununhexium</i>(Uuh)。科學家通常稱之為「元素116」(或E116)。 </p><p>此前鉝被提議以俄羅斯莫斯科州(Moscow Oblast)名為Moscovium,但由於元素114和116是俄羅斯和美國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合作的產物,而元素114已經根據俄羅斯的要求命名,因此元素116最後以實驗室所在地美國利弗莫爾市(Livermore)命名為Livermorium(Lv)。 </p> <h4><span id=".E4.B8.AD.E6.96.87.E5.90.8D.E7.A8.B1"></span><span id="中文名稱">中文名稱</span></h4> <p>2012年6月2日,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將此元素暫譯為<b>鉝</b>。 2013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b>鉝</b>(讀音同「立」)為中文定名。</p> <h3><span id=".E7.9B.AE.E5.89.8D.E5.8F.8A.E6.9C.AA.E4.BE.86.E7.9A.84.E5.AF.A6.E9.A9.97"></span><span id="目前及未來的實驗">目前及未來的實驗</span></h3> <p>位於杜布納的團隊表示有意利用<sup>244</sup>Pu和<sup>50</sup>Ti的核反應合成鉝。通過這項實驗,他們可以研究是否可能以原子序大於20的發射體來合成原子序大於118的超重元素。雖然原定計劃在2008年進行,但這項實驗至今仍未開始。</p><p>研究團隊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來重複<sup>248</sup>Cm反應,以進一步了解2n通道,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sup>294</sup>Lv。另外,他們計劃在未來完成4n通道產物<sup>292</sup>Lv的激發函數,並估量N=184核殼層對產生蒸發殘留物的穩定效應。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8.88.87.E6.A0.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同位素與核特性">同位素與核特性</span></h2> <p>目前已知的鉝同位素共有4個,質量數介於290-293之間,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極為不穩定,且愈重的同位素穩定性愈高,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鉝-293,半衰期為53毫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鉝同位素。此外,未經證實的更重同位素鉝-294可能也具有較長的半衰期,約為54毫秒。</p> <h2><span id=".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化學屬性">化學屬性</span></h2> <p>由於鉝的生產極為昂貴且每次的產量皆極少,產出的鉝又會在極短時間內發生衰變,因此目前除了核特性外,尚未利用實驗測量過任何鉝或其化合物的化學屬性,只能通過理論來預測。 </p>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化學屬性">推算的化學屬性</span></h3> <h4><span id=".E6.B0.A7.E5.8C.96.E6.85.8B"></span><span id="氧化態">氧化態</span></h4> <p>鉝預計為7p系非金屬的第4個元素,並是元素週期表中16族(VIA)最重的成員,位於釙之下。儘管它是7p系元素中理論研究最少的,它的化學性質預測類似釙。這一族的氧化態為+VI,缺少d軌域,無法超越八隅體的氧除外。氧的最高氧化態只到 +2 ,存在於OF<sub>2</sub>(理論上存在的三氟𨦡的氧化態為 +4)硫、硒、碲及釙的氧化態都是+IV,穩定性由S(IV)和Se(IV)的還原性到Po(IV)的氧化性。Te(IV)是碲最穩定的氧化態。這表明了相對論效應,尤其是惰性電子對效應對元素性質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隨著元素週期表中氧族元素的下降,較高氧化態的穩定性也跟著下降。 因此,鉝應有不穩定,有氧化性的+IV態,以及最穩定的+II態。同族其他元素亦能產生−II態,如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釙化物。鉝的+2氧化態應該與鈹和鎂一樣容易形成, 而+4氧化態只有在和電負度極高的基團反應才能得到,例如四氟化鉝 (LvF<sub>4</sub>)。鉝的 +6 氧化態應該不存在,因為7s軌域非常穩定,使得鉝可能只有四顆價電子。 較輕的氧族元素可以形成−2氧化態,存在於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釙化物中。由於鉝的 7p<sub>3/2</sub> 殼層變得不穩定,它的−2氧化態會非常不穩定。這使得鉝應該只能形成陽離子,儘管與釙相比,鉝更大的殼層和能量分裂會使得Lv<sup>2-</sup>的不穩定程度略低於預期。 </p> <h4><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4> <p>鉝的化學特性能從釙的特性推算出來。因此,它應在氧化後產生二氧化鉝(LvO<sub>2</sub>)。三氧化鉝(LvO<sub>3</sub>)也有可能產生,但可能性較低。在氧化鉝(LvO)中,鉝會展現出+II氧化態的穩定性。氟化後它可能會產生四氟化鉝(LvF<sub>4</sub>)和/或二氟化鉝(LvF<sub>2</sub>)。氯化和溴化後會產生二氯化鉝(LvCl<sub>2</sub>)和二溴化鉝(LvBr<sub>2</sub>)。碘對其氧化後一定不會產生比二碘化鉝(LvI<sub>2</sub>)更重的化合物,甚至可能完全不發生反應。</p><p>氫化鉝 (LvH<sub>2</sub>) 將會是最重的氧族元素氫化物,也是H<sub>2</sub>O、H<sub>2</sub>S、H<sub>2</sub>Se、H<sub>2</sub>Te和PoH<sub>2</sub>)的同系物。釙化氫比大部分金屬氫化物共價,因為釙介於金屬和類金屬之間,還有一些非金屬的性質。它的性質介於鹵化氫,像是氯化氫(HCl)和金屬氫化物,像是甲錫烷 (SnH<sub>4</sub>)之間。 氫化鉝將會繼續這個趨勢 。比起是一種鉝化物,它更可能是一種氫化物,不過它還是一種分子型化合物。 自旋-軌域作用會使Lv–H鍵比單純靠元素週期律推測的長,也會使H–Lv–H的鍵角比預測的更大。從理論上講,這是因為未被占用的8s軌域能量較低,並且可以與鉝的7p軌域發生軌域混成。 這種現象被稱為「超價軌域混成」, 在週期表里並不少見。例如,分子型二氟化鈣中的鈣原子有4s和3d參與的軌域混成。 鉝的二鹵化物將會是直線形的,不過更輕的氧族元素的二鹵化物是角形的。</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穩定島</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鉝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鉝<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鉝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鉝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鉝<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19404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4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0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57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4358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10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154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4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061597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23.583 1 -total 24.36% 298.083 2 Template:Infobox 23.97% 293.347 1 Template:Elementbox 23.92% 292.711 1 Template:Reflist 15.05% 184.132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2.89% 157.771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9.32% 114.048 1 最重元素概论 9.18% 112.349 21 Template:Cite_journal 7.93% 97.065 1 Template:Lang-en 5.13% 62.819 5 Template:全局僻字 -->
**鉝**(拼音:lì,注音:ㄌ丨ˋ,音同「立」;英語:**Livermor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Lv**,原子序數為 116。鉝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極短,極為不穩定,其最長壽的已知同位素為鉝 - 293,半衰期僅約 60 毫秒。鉝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至今約有 30 個鉝原子被探測到,其中一些為直接合成的,其餘則是鿫的衰變產物。 鉝元素是以美國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英語: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命名,該實驗室與俄羅斯杜布納的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合作,在西元 2000 至 2006 年之間的實驗中發現了此元素。該實驗室的名稱中包含了它所在的城市之名,即加利福尼亞州的利佛摩;而該城市是以農場主兼地主羅伯特・利佛摩(英語:Robert Livermore)所命名。此元素的名稱在西元 2012 年 5 月 30 日被 IUPAC 採用。 在元素週期表中,鉝是位於 p 區的錒系後元素,屬於第 7 週期、第 16 族(氧族),是已知最重的氧族成員。由於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鉝是否為同族的釙的化學同系物。根據計算,鉝的一些性質與其同族的較輕元素(氧、硫、硒、碲、釙)相近,且屬於後過渡金屬,儘管計算也顯示鉝的某些性質可能和同族元素有較大差異。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失敗的合成嘗試 對 116 號元素的第一次搜尋,是由 Ken Hulet 與他的團隊在西元 1977 年於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執行,他們利用了 248Cm 與 48Ca 的反應,但當時偵測不到任何鉝原子。 西元 1978 年,尤里・奧加涅相與他的團隊也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 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 (FLNR) 嘗試做該反應,但也沒有成功。西元 1985 年,柏克萊與 Peter Armbruster 在 GSI 的團隊合作實驗,實驗結果也是否定的,該次實驗中計算出的截面極限是 10–100 皮靶。然而,在杜布納,與 48Ca 有關的反應持續在進行(48Ca 已被證明在用 natPb+48Ca 的反應合成鍩的實驗中很有用)。西元 1989 年,超重元素分離器被開發出來。西元 1990 年,開始了靶材料的尋找及與 LLNL 的合作。西元 1996 年,開始生產更高強度的 48Ca 粒子束。西元 1990 年代,完成了靈敏度高出 3 個數量級的長期實驗的準備。這些工作直接導致了有錒系元素靶與 48Ca 的反應中,元素 112 至 118 的新同位素的產生,也導致了元素週期表中最重的五個元素(鈇、鏌、鉝、鿬、鿫)的發現。 西元 1995 年,Sigurd Hofmann 領導的國際團隊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 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SI) 嘗試合成 116 號元素。他們執行鉛 - 208 的靶與硒 - 82 的入射粒子之間的輻射捕獲反應。在反應之中,複合核以純粹的伽馬發射(不發射中子)而去激發。此反應並無偵測到 116 號元素的原子。 ### 發現 2000 年 7 月 19 日,位於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JINR)的科學家使用 48Ca 離子撞擊 248Cm 目標,探測到鉝原子的一次 α 衰變,能量為 10.54 MeV。結果於 2000 年 12 月發佈。由於 292Lv 的衰變產物和已知的 288Fl 關聯,因此這次衰變起初被認為源自 292Lv。然而其後科學家把 288Fl 更正為 289Fl,所以衰變來源 292Lv 也順應更改到 293Lv。他們於 2001 年 4 至 5 月進行了第二次實驗,再發現兩個鉝原子。   : $\,_{20}^{48}\mathrm {Ca} +\,_{96}^{248}\mathrm {Cm} \to \,_{116}^{296}\mathrm {Lv} ^{*}\to \,_{116}^{293}\mathrm {Lv} +3\,_{0}^{1}\mathrm {n} $ 在同樣的實驗裏,研究人員探測到鈇的衰變,並將此次衰變活動指定到 289Fl。在重複進行相同的實驗後,他們並沒有觀測到該衰變反應。這可能是來自鉝的同核異能素 293bLv 的衰變,或是 293aLv 的一條較罕見的衰變支鏈。這須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確認。 研究團隊在 2005 年 4 月至 5 月重複進行實驗,並探測到 8 個鉝原子。衰變數據證實所發現的同位素是 293Lv。同時他們也通過 4n 通道第一次觀測到 292Lv。 2009 年 5 月,聯合工作組在報告中指明,發現了的鎶同位素包括 283Cn。283Cn 是 291Lv 的衰變產物,因此該報告意味著 291Lv 也被正式發現(見下)。 2011 年 6 月 11 日,IUPAC 證實了鉝的存在。 ### 命名 #### 原文名稱 鉝的原文名稱 Livermorium(Lv),是 IUPAC 在 2012 年 5 月 30 日正式命名的。之前 IUPAC 根據系統命名法將之命名為 _Ununhexium_(Uuh)。科學家通常稱之為「元素 116」(或 E116)。 此前鉝被提議以俄羅斯莫斯科州(Moscow Oblast)名為 Moscovium,但由於元素 114 和 116 是俄羅斯和美國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合作的產物,而元素 114 已經根據俄羅斯的要求命名,因此元素 116 最後以實驗室所在地美國利弗莫爾市(Livermore)命名為 Livermorium(Lv)。 #### 中文名稱 2012 年 6 月 2 日,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將此元素暫譯為**鉝**。 2013 年 7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通過以**鉝**(讀音同「立」)為中文定名。 ### 目前及未來的實驗 位於杜布納的團隊表示有意利用 244Pu 和 50Ti 的核反應合成鉝。通過這項實驗,他們可以研究是否可能以原子序大於 20 的發射體來合成原子序大於 118 的超重元素。雖然原定計劃在 2008 年進行,但這項實驗至今仍未開始。 研究團隊也有計劃使用不同發射體能量來重複 248Cm 反應,以進一步了解 2n 通道,從而發現新的同位素 294Lv。另外,他們計劃在未來完成 4n 通道產物 292Lv 的激發函數,並估量 N=184 核殼層對產生蒸發殘留物的穩定效應。 ## 同位素與核特性 目前已知的鉝同位素共有 4 個,質量數介於 290-293 之間,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極為不穩定,且愈重的同位素穩定性愈高,因為它們更接近穩定島的中心,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鉝 - 293,半衰期為 53 毫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鉝同位素。此外,未經證實的更重同位素鉝 - 294 可能也具有較長的半衰期,約為 54 毫秒。 ## 化學屬性 由於鉝的生產極為昂貴且每次的產量皆極少,產出的鉝又會在極短時間內發生衰變,因此目前除了核特性外,尚未利用實驗測量過任何鉝或其化合物的化學屬性,只能通過理論來預測。 ### 推算的化學屬性 #### 氧化態 鉝預計為 7p 系非金屬的第 4 個元素,並是元素週期表中 16 族(VIA)最重的成員,位於釙之下。儘管它是 7p 系元素中理論研究最少的,它的化學性質預測類似釙。這一族的氧化態為 + VI,缺少 d 軌域,無法超越八隅體的氧除外。氧的最高氧化態只到 +2 ,存在於 OF2(理論上存在的三氟𨦡的氧化態為 +4)硫、硒、碲及釙的氧化態都是 + IV,穩定性由 S (IV) 和 Se (IV) 的還原性到 Po (IV) 的氧化性。Te (IV) 是碲最穩定的氧化態。這表明了相對論效應,尤其是惰性電子對效應對元素性質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隨著元素週期表中氧族元素的下降,較高氧化態的穩定性也跟著下降。 因此,鉝應有不穩定,有氧化性的 + IV 態,以及最穩定的 + II 態。同族其他元素亦能產生−II 態,如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釙化物。鉝的 + 2 氧化態應該與鈹和鎂一樣容易形成, 而 + 4 氧化態只有在和電負度極高的基團反應才能得到,例如四氟化鉝 (LvF4)。鉝的 +6 氧化態應該不存在,因為 7s 軌域非常穩定,使得鉝可能只有四顆價電子。 較輕的氧族元素可以形成−2 氧化態,存在於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和釙化物中。由於鉝的 7p3/2 殼層變得不穩定,它的−2 氧化態會非常不穩定。這使得鉝應該只能形成陽離子,儘管與釙相比,鉝更大的殼層和能量分裂會使得 Lv2-的不穩定程度略低於預期。 #### 化學特性 鉝的化學特性能從釙的特性推算出來。因此,它應在氧化後產生二氧化鉝(LvO2)。三氧化鉝(LvO3)也有可能產生,但可能性較低。在氧化鉝(LvO)中,鉝會展現出 + II 氧化態的穩定性。氟化後它可能會產生四氟化鉝(LvF4)和 / 或二氟化鉝(LvF2)。氯化和溴化後會產生二氯化鉝(LvCl2)和二溴化鉝(LvBr2)。碘對其氧化後一定不會產生比二碘化鉝(LvI2)更重的化合物,甚至可能完全不發生反應。 氫化鉝 (LvH2) 將會是最重的氧族元素氫化物,也是 H2O、H2S、H2Se、H2Te 和 PoH2) 的同系物。釙化氫比大部分金屬氫化物共價,因為釙介於金屬和類金屬之間,還有一些非金屬的性質。它的性質介於鹵化氫,像是氯化氫(HCl)和金屬氫化物,像是甲錫烷 (SnH4) 之間。 氫化鉝將會繼續這個趨勢 。比起是一種鉝化物,它更可能是一種氫化物,不過它還是一種分子型化合物。 自旋 - 軌域作用會使 Lv–H 鍵比單純靠元素週期律推測的長,也會使 H–Lv–H 的鍵角比預測的更大。從理論上講,這是因為未被占用的 8s 軌域能量較低,並且可以與鉝的 7p 軌域發生軌域混成。 這種現象被稱為「超價軌域混成」, 在週期表里並不少見。例如,分子型二氟化鈣中的鈣原子有 4s 和 3d 參與的軌域混成。 鉝的二鹵化物將會是直線形的,不過更輕的氧族元素的二鹵化物是角形的。 ## 參見 * 穩定島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鉝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鉝(英文) * 元素鉝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鉝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鉝(英文)
null
24,304
2023-05-05T05:04:36Z
76,919,753
𫟷
6,333
<p class="mw-empty-elt"> </p> <p class="mw-empty-elt"> </p> <p><b>鐽</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dá</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ㄉㄚˊ</span>,音同「達」</span>;英語:<span lang="en"><b>Darmstadt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Ds</b>,原子序數為110。鐽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最重也最長壽的同位素為<sup>281</sup>Ds,半衰期約為11秒。鐽是10族中最重的元素,但由於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鐽的性質是否符合元素週期律。有證據顯示存在著另一個更長壽的同核異構物<sup>281m</sup>Ds,其半衰期為3.71分鐘。 </p><p>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1994年首次合成出鐽元素,並以發現地達姆施塔特命名此元素。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F.91.E7.8E.B0"></span><span id="发现">發現</span></h3> <p>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元素,由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GSI)的<span data-orig-title="西格・霍夫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igurd Hofmann"><span>西格・霍夫曼</span></span>等人於1994年11月9日,在線性加速器內利用鎳-62和鎳-64轟擊鉛-208而合成的。製成的同位素有鐽-269和鐽-271,其中鐽-271比較穩定。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8}^{62}\mathrm {Ni} \to \,_{110}^{269}\mathrm {Ds} +\,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i mathvariant="normal">b</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62</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i</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69</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D</mi>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8}^{62}\mathrm {Ni} \to \,_{110}^{269}\mathrm {Ds} +\,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8}^{64}\mathrm {Ni} \to \,_{110}^{271}\mathrm {Ds} +\,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i mathvariant="normal">b</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64</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i</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7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D</mi>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8}^{64}\mathrm {Ni} \to \,_{110}^{271}\mathrm {Ds} +\,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鐽的舊稱是<i>Ununnilium</i>,源自110的拉丁文寫法。2003年8月16日,IUPAC正式將其命名為<i>Darmstadtium</i>,以紀念發現這元素的重離子研究所所在地達姆施塔特(但其實GSI位於達姆施塔特以北的Wixhausen小區)。由於110也是德國報警時所撥的號碼,鐽又有另外一個外號:<i>Policium</i>(警察元素)。</p><p>2003年12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無機化學名詞組和放射化學名詞組及有關專家,討論了110號元素的中文名稱的定名問題,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審定名稱為「鐽」(讀音同「達」)。其定名使用的漢字已徵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同意,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批准予以公布使用。</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8.88.87.E6.A0.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同位素與核特性">同位素與核特性</span></h2> <p>目前已知的鐽同位素共有11個,質量數分別為267、269-271、273、275-277和279-281,還有三個已知的亞穩態,鐽-270m、鐽-271m和鐽-281m(未證實)。鐽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鐽-281,半衰期約12.7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鐽同位素。其餘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1秒以下,大部分半衰期在1微秒至70毫秒之間。大多數鐽同位素主要發生α衰變,有些則會進行自發裂變。</p> <h2><span id=".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化學屬性">化學屬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化學屬性">推算的化學屬性</span></h3> <h4><span id=".E6.B0.A7.E5.8C.96.E6.85.8B"></span><span id="氧化態">氧化態</span></h4> <p>鐽預計將是6d系的第8個過渡金屬,是元素週期表中10族最重的成員,位於鎳、鈀和鉑的下面。鉑的最高氧化態為+6,但鎳和鈀則具有穩定的+4和+2態。因此鐽的氧化態預計將會是+6、+4和+2。 </p> <h4><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4> <p>鐽的同族元素從上到下高價態越來越穩定,因此鐽可能會形成穩定的六氟化物DsF<sub>6</sub>以及DsF<sub>5</sub>和DsF<sub>4</sub>和三氧化物DsO<sub>3</sub>。鹵素應該能夠與鐽形成四鹵化物,DsCl<sub>4</sub>、DsBr<sub>4</sub>和DsI<sub>4</sub>。和其他10族元素一樣,鐽預計可以有較高的硬度和催化性。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B.B8.E7.9B.AE"></span><span id="參考書目">參考書目</span></h2> <ul><li>袁自力等,(1977年),《105號元素以後》(香港版),香港商務印書館。</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鐽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鐽<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鐽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鐽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鐽<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IUPAC: Element 110 is named darmstadtium</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2000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5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9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9599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575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180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5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920353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89.214 1 -total 22.24% 286.682 2 Template:Infobox 21.78% 280.731 1 Template:Elementbox 18.29% 235.847 1 Template:Reflist 14.23% 183.465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3.98% 180.258 24 Template:Cite_journal 10.72% 138.190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9.19% 118.428 1 最重元素概论 7.11% 91.685 1 Template:Lang-en 5.62% 72.480 1 Template:Isotopes_summary -->
**鐽**(拼音:dá,注音:ㄉㄚˊ,音同「達」;英語:**Darmstadt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Ds**,原子序數為 110。鐽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最重也最長壽的同位素為 281Ds,半衰期約為 11 秒。鐽是 10 族中最重的元素,但由於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鐽的性質是否符合元素週期律。有證據顯示存在著另一個更長壽的同核異構物 281mDs,其半衰期為 3.71 分鐘。 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1994 年首次合成出鐽元素,並以發現地達姆施塔特命名此元素。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元素,由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GSI)的西格・霍夫曼等人於 1994 年 11 月 9 日,在線性加速器內利用鎳 - 62 和鎳 - 64 轟擊鉛 - 208 而合成的。製成的同位素有鐽 - 269 和鐽 - 271,其中鐽 - 271 比較穩定。   : $\,_{82}^{208}\mathrm {Pb} +\,_{28}^{62}\mathrm {Ni} \to \,_{110}^{269}\mathrm {Ds} +\,_{0}^{1}\mathrm {n} $   : $\,_{82}^{208}\mathrm {Pb} +\,_{28}^{64}\mathrm {Ni} \to \,_{110}^{271}\mathrm {Ds} +\,_{0}^{1}\mathrm {n} $ ### 命名 根據 IUPAC 元素系統命名法,鐽的舊稱是 _Ununnilium_,源自 110 的拉丁文寫法。2003 年 8 月 16 日,IUPAC 正式將其命名為 _Darmstadtium_,以紀念發現這元素的重離子研究所所在地達姆施塔特(但其實 GSI 位於達姆施塔特以北的 Wixhausen 小區)。由於 110 也是德國報警時所撥的號碼,鐽又有另外一個外號:_Policium_(警察元素)。 2003 年 12 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無機化學名詞組和放射化學名詞組及有關專家,討論了 110 號元素的中文名稱的定名問題,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審定名稱為「鐽」(讀音同「達」)。其定名使用的漢字已徵得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同意,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批准予以公布使用。 ## 同位素與核特性 目前已知的鐽同位素共有 11 個,質量數分別為 267、269-271、273、275-277 和 279-281,還有三個已知的亞穩態,鐽 - 270m、鐽 - 271m 和鐽 - 281m(未證實)。鐽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鐽 - 281,半衰期約 12.7 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鐽同位素。其餘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在 1 秒以下,大部分半衰期在 1 微秒至 70 毫秒之間。大多數鐽同位素主要發生 α 衰變,有些則會進行自發裂變。 ## 化學屬性 ### 推算的化學屬性 #### 氧化態 鐽預計將是 6d 系的第 8 個過渡金屬,是元素週期表中 10 族最重的成員,位於鎳、鈀和鉑的下面。鉑的最高氧化態為 + 6,但鎳和鈀則具有穩定的 + 4 和 + 2 態。因此鐽的氧化態預計將會是 + 6、+4 和 + 2。 #### 化學特性 鐽的同族元素從上到下高價態越來越穩定,因此鐽可能會形成穩定的六氟化物 DsF6 以及 DsF5 和 DsF4 和三氧化物 DsO3。鹵素應該能夠與鐽形成四鹵化物,DsCl4、DsBr4 和 DsI4。和其他 10 族元素一樣,鐽預計可以有較高的硬度和催化性。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參考書目 * 袁自力等,(1977 年),《105 號元素以後》(香港版),香港商務印書館。 ## 外部連結 * 元素鐽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鐽(英文) * 元素鐽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鐽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鐽(英文) * IUPAC: Element 110 is named darmstadtium
null
18,648
2023-05-05T05:04:36Z
76,580,875
𫟼
8,283,580
<p><b>㗁</b>(英語:ox(a)-,普通話讀去聲),全稱<b>氧雜</b>,是有機化學命名法中表示在環內使用氧元素替換某個碳位本位上的碳元素(同時做掉多餘的氫)形成雜環的官能團,類似於鏈狀化合物中的醚基。當僅用氧去摻雜環烴而不存在其他摻雜、取代時,得到的物質稱為<b>環醚</b>。 </p><p>氧雜但不是氧代(英語:oxo-),氧代是用氧取代某碳位上的(兩個)氫(形成羰基),而非碳位本位上的碳。值得注意的是氧雜環戊熳的英文「-oxole/-oxol-」應斷為㗁「-ox」和茂「-ol-/-ole」兩根,其中並不存在氧代(英語:oxo-)。 </p><p>氧雜亦不是兼用於直鏈醚的某氧基(英語:-oxy-),此類命名與雜環命名的計數不同,被氧換掉的碳不再計入總碳元數之內,如「環氧(基)<b>乙</b>烷」即是「氧雜環<b>丙</b>烷」。 </p> <h2><span id=".E5.81.87.F0.AB.AB.87"></span><span id="假𫫇">假㗁</span></h2> <p>在當代台灣命名與中國大陸舊譯法中,存在一些化合物中的「㗁」字來源於懶譯時的望文生義,如氮雜環化合物「喹㗁啉」中的「㗁」(-oxa(l)-)表示改變喹啉結構使之形成類似「草酸一樣的乙二醇」(gly<i>oxal</i>,乙二醛的英文俗稱,源自草酸 <i>oxal</i>ic acid)的結構,由於拉丁文詞根「草」的尾音「L」被「喹啉」的「啉」吞掉而將「喹草啉」誤植成「喹㗁啉」。此類情況屬於約定俗成的訛譯,不屬於化學意義上的㗁。 </p><p>在各地舊譯法中,某氧基在尾部的y被吞掉是也可能被訛譯為「㗁」,今已規範為「喔」。例如衍生物模板名「-oxine」被譯作「喔星」(如氯喔星)。 </p><p>今天,中國大陸已淘汰此類陳舊的訛譯,酢漿草語源的音譯也與烴氧基語源的音譯一併改用「喔」字,如喹喔啉、「(gly)oxaline」官能團被譯作「(咁)喔啉」。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㗁唑</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86 Cached time: 2023042807254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5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93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436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18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3201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70.145 1 -total 38.75% 65.937 1 Template:官能团 37.41% 63.646 1 Template:Navbox 36.35% 61.849 1 Template:Commonscat 24.34% 41.416 1 Template:NoteTA 21.63% 36.811 1 Template:If_then_show 21.16% 36.009 4 Template:Navbox_subgroups 7.90% 13.440 1 Template:Le 5.48% 9.321 1 Template:Commons 4.77% 8.123 1 Template:Sister_projec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8283580-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428072546 and revision id 76301739.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page-view -->
**㗁**(英語:ox (a)-,普通話讀去聲),全稱**氧雜**,是有機化學命名法中表示在環內使用氧元素替換某個碳位本位上的碳元素(同時做掉多餘的氫)形成雜環的官能團,類似於鏈狀化合物中的醚基。當僅用氧去摻雜環烴而不存在其他摻雜、取代時,得到的物質稱為**環醚**。 氧雜但不是氧代(英語:oxo-),氧代是用氧取代某碳位上的(兩個)氫(形成羰基),而非碳位本位上的碳。值得注意的是氧雜環戊熳的英文「-oxole/-oxol-」應斷為㗁「-ox」和茂「-ol-/-ole」兩根,其中並不存在氧代(英語:oxo-)。 氧雜亦不是兼用於直鏈醚的某氧基(英語:-oxy-),此類命名與雜環命名的計數不同,被氧換掉的碳不再計入總碳元數之內,如「環氧(基)**乙**烷」即是「氧雜環**丙**烷」。 ## 假㗁 在當代台灣命名與中國大陸舊譯法中,存在一些化合物中的「㗁」字來源於懶譯時的望文生義,如氮雜環化合物「喹㗁啉」中的「㗁」(-oxa (l)-)表示改變喹啉結構使之形成類似「草酸一樣的乙二醇」(gly_oxal_,乙二醛的英文俗稱,源自草酸 _oxal_ic acid)的結構,由於拉丁文詞根「草」的尾音「L」被「喹啉」的「啉」吞掉而將「喹草啉」誤植成「喹㗁啉」。此類情況屬於約定俗成的訛譯,不屬於化學意義上的㗁。 在各地舊譯法中,某氧基在尾部的 y 被吞掉是也可能被訛譯為「㗁」,今已規範為「喔」。例如衍生物模板名「-oxine」被譯作「喔星」(如氯喔星)。 今天,中國大陸已淘汰此類陳舊的訛譯,酢漿草語源的音譯也與烴氧基語源的音譯一併改用「喔」字,如喹喔啉、「(gly) oxaline」官能團被譯作「(咁)喔啉」。 ## 參見 * 㗁唑
null
2,479
2023-04-06T16:30:58Z
76,301,739
𫫇
3,629,404
<p><b>氧雜環丁烷</b>(<b>Oxetane</b>)或稱<b>1,3-環氧丙烷</b>,<b>㗁丁環</b>,是一種四元雜環化合物,化學式C<sub>3</sub>H<sub>6</sub>O。<b>㗁丁環</b>一詞也用來指化合物分子中四元含氧雜環的結構。 </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㗁丁環一種經典的製法是乙酸-3-氯異丙酯在氫氧化鉀溶液中加熱至150 °C:</p> <dl><dd></dd></dl><p>產率約40%,同時有多種副產物。 </p><p>另一種合成方法是Paternò–Büchi反應,羰基與烯烴光化學加成得㗁丁環。其它方法還有二醇的環化和六元環狀碳酸酯的降解。 </p> <h2><span id=".E7.B4.AB.E6.9D.89.E9.86.87"></span><span id="紫杉醇">紫杉醇</span></h2> <p>紫杉醇是一種抗癌藥物,作用機理為聚合和穩定細胞內微管,抑制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㗁丁環結構是分子的藥物活性位點。</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氧雜環丁烷**(**Oxetane**)或稱 **1,3 - 環氧丙烷**,**㗁丁環**,是一種四元雜環化合物,化學式 C3H6O。**㗁丁環**一詞也用來指化合物分子中四元含氧雜環的結構。 ## 製備 㗁丁環一種經典的製法是乙酸 - 3 - 氯異丙酯在氫氧化鉀溶液中加熱至 150 °C:   : 產率約 40%,同時有多種副產物。 另一種合成方法是 Paternò–Büchi 反應,羰基與烯烴光化學加成得㗁丁環。其它方法還有二醇的環化和六元環狀碳酸酯的降解。 ## 紫杉醇 紫杉醇是一種抗癌藥物,作用機理為聚合和穩定細胞內微管,抑制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㗁丁環結構是分子的藥物活性位點。 ## 參考資料
null
2,622
2023-04-06T16:30:58Z
61,613,902
𫫇丁环
8,136,972
<p><b>噁唑-4-甲醛</b>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sub>4</sub>H<sub>3</sub>NO<sub>2</sub>。它可由噁唑-4-甲酸乙酯經二異丁基氫化鋁還原製得,或通過噁唑-4-甲醇經二氧化錳氧化得到。它和<span data-orig-title="丙基溴化镁" data-lang-code="fr" data-lang-name="法語" data-foreign-title="Bromure de propylmagnésium"><span>丙基溴化鎂</span></span>反應,可以得到α-丙基噁唑-4-甲醇。</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8 Cached time: 202305050442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8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2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09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28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17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79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48010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2.713 1 -total 62.27% 138.681 1 Template:Chembox 30.71% 68.405 1 Template:Reflist 26.11% 58.159 1 Template:Chembox_Properties 24.01% 53.468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23.34% 51.982 3 Template:Cite_journal 11.68% 26.015 1 Template:Convert 6.03% 13.430 11 Template:Chembox_CASCheck 5.89% 13.117 1 Template:Link-fr 5.40% 12.026 64 Template:Chembox_entry -->
**噁唑 - 4 - 甲醛**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 C4H3NO2。它可由噁唑 - 4 - 甲酸乙酯經二異丁基氫化鋁還原製得,或通過噁唑 - 4 - 甲醇經二氧化錳氧化得到。它和丙基溴化鎂反應,可以得到 α- 丙基噁唑 - 4 - 甲醇。 ## 參考文獻
null
2,875
2023-04-16T12:34:26Z
75,444,525
𫫇唑-4-甲醛
8,252,719
<p><b>甘氨酸<i>N</i>-羧酸酐</b>(英語:Glycine <i>N</i>-carboxyanhydride),也叫<b>2,5-噁唑烷二酮</b>(2,5-Oxazolidinedion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HNCH(CO)<sub>2</sub>O。無色固體,是甘氨酸光氣化的產物。甘氨酸<i>N</i>-羧酸酐是胺基酸<i>N</i>-羧酸酐中最簡單的成員。它也是2,5-噁唑烷二酮雜環家族的母體。 </p> <h2><span id=".E5.85.B6.E5.AE.83.E8.A1.8D.E7.94.9F.E7.89.A9"></span><span id="其它衍生物">其它衍生物</span></h2> <p>2,5-噁唑烷二酮也可以由胺基酸的席夫鹼衍生物製備。</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2,4-噁唑烷二酮,母環存在於多種抗驚厥藥中。</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甘氨酸 _N_- 羧酸酐**(英語:Glycine _N_-carboxyanhydride),也叫 **2,5 - 噁唑烷二酮**(2,5-Oxazolidinedione),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 HNCH (CO)2O。無色固體,是甘氨酸光氣化的產物。甘氨酸 _N_- 羧酸酐是胺基酸 _N_- 羧酸酐中最簡單的成員。它也是 2,5 - 噁唑烷二酮雜環家族的母體。 ## 其它衍生物 2,5 - 噁唑烷二酮也可以由胺基酸的席夫鹼衍生物製備。 ## 參見 * 2,4 - 噁唑烷二酮,母環存在於多種抗驚厥藥中。 ## 參考資料
null
3,575
2023-04-17T18:10:11Z
76,860,533
𫫇唑烷-2,5-二酮
8,118,134
<p><b>2-噁唑烷酮</b>(英語:2-Oxazolidone)是一種含有氮和氧的五元環雜環有機化合物。 </p> <h2><span id=".E5.9F.83.E6.96.87.E6.96.AF.E5.8A.A9.E5.89.82"></span><span id="埃文斯助剂">埃文斯助劑</span></h2> <p>噁唑烷酮是一類結構中含有2-噁唑烷酮的化合物。在化學中,它們可用作埃文斯助劑,用於不對稱合成。通常,醯氯底物與噁唑烷酮產生反應形成醯亞胺。噁唑烷酮在4和5位的取代基將任何羥醛反應引導至底物的羰基的α位。 </p> <h2><span id=".E8.8D.AF.E5.93.81"></span><span id="药品">藥品</span></h2> <p>噁唑烷酮主要用作抗微生物劑。噁唑烷酮的抗菌作用是作為蛋白質合成抑制劑,針對涉及N-甲醯甲硫氨醯-tRNA與核糖體結合的早期步驟。(參見利奈唑胺) </p><p>一些最重要的噁唑烷酮是抗生素。</p><p>抗生素噁唑烷酮的例子包括: </p> <ul><li>利奈唑胺(Zyvox),可用於靜脈注射,並且具有優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優點。</li> <li>柏斯唑胺,它似乎對所有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都具有出色的針對性殺菌活性,無論該細菌對其他類別的抗生素具有耐藥性。</li></ul> <ul><li>泰地唑胺(Sivextro),被批准用於急性皮膚感染。</li> <li>雷地唑胺(RX-1741)已經完成了一些II期臨床試驗。</li> <li>環絲氨酸是抗結核病的二線藥物。但是請注意,環絲氨酸雖然在技術上是一種噁唑烷酮,但與上述化合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顯著不同的性質。</li> <li>康泰唑胺(S)-5-((isoxazol-3-ylamino)methyl)-3-(2,3,5-trifluoro-4-(4-oxo-3,4-dihydropyridin-1(2H)-yl)phenyl)oxazolidin-2-one(MRX-I)已於2015年報告了I期數據並完成了II期試驗,並於2016 年開始進行III期試驗。用於其他用途的噁唑烷酮衍生物是利伐沙班,它已被FDA批准用於預防靜脈血栓栓塞。</li></ul><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第一個使用噁唑烷酮的是環絲氨酸,它是自1956年以來抗結核病的二線藥物。</p><p>利奈唑胺(Zyvox)是九十年代開發的,當時幾種細菌菌株對萬古黴素等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它是該類藥物中第一個獲批的藥物(FDA於2000年4月批准)。 </p><p>第一種市售的1-噁唑烷酮和3-噁唑烷酮抗生素是利奈唑胺,由Pharmacia&amp;Upjohn發現和開發。 </p><p>2002年,阿斯利康製藥公司開始研究柏斯唑胺,它正在用於人體的臨床試驗中。</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ynthesis of Oxazolidinones – Recent Litera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8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5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92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118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46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91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6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00418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22.755 1 -total 79.97% 418.024 10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40.54% 211.944 1 Template: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 40.08% 209.497 1 Template:Navbox 30.10% 157.362 1 Template:Chembox 27.27% 142.530 1 Template:Reflist 23.32% 121.911 57 Template:Le 17.02% 88.958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10.34% 54.057 4 Template:Cite_journal 9.78% 51.123 1 Template:ISBN -->
**2 - 噁唑烷酮**(英語:2-Oxazolidone)是一種含有氮和氧的五元環雜環有機化合物。 ## 埃文斯助劑 噁唑烷酮是一類結構中含有 2 - 噁唑烷酮的化合物。在化學中,它們可用作埃文斯助劑,用於不對稱合成。通常,醯氯底物與噁唑烷酮產生反應形成醯亞胺。噁唑烷酮在 4 和 5 位的取代基將任何羥醛反應引導至底物的羰基的 α 位。 ## 藥品 噁唑烷酮主要用作抗微生物劑。噁唑烷酮的抗菌作用是作為蛋白質合成抑制劑,針對涉及 N - 甲醯甲硫氨醯 - tRNA 與核糖體結合的早期步驟。(參見利奈唑胺) 一些最重要的噁唑烷酮是抗生素。 抗生素噁唑烷酮的例子包括: * 利奈唑胺(Zyvox),可用於靜脈注射,並且具有優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優點。 * 柏斯唑胺,它似乎對所有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都具有出色的針對性殺菌活性,無論該細菌對其他類別的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 泰地唑胺(Sivextro),被批准用於急性皮膚感染。 * 雷地唑胺(RX-1741)已經完成了一些 II 期臨床試驗。 * 環絲氨酸是抗結核病的二線藥物。但是請注意,環絲氨酸雖然在技術上是一種噁唑烷酮,但與上述化合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顯著不同的性質。 * 康泰唑胺 (S)-5-((isoxazol-3-ylamino) methyl)-3-(2,3,5-trifluoro-4-(4-oxo-3,4-dihydropyridin-1 (2H)-yl) phenyl) oxazolidin-2-one(MRX-I)已於 2015 年報告了 I 期數據並完成了 II 期試驗,並於 2016 年開始進行 III 期試驗。用於其他用途的噁唑烷酮衍生物是利伐沙班,它已被 FDA 批准用於預防靜脈血栓栓塞。 ## 歷史 第一個使用噁唑烷酮的是環絲氨酸,它是自 1956 年以來抗結核病的二線藥物。 利奈唑胺(Zyvox)是九十年代開發的,當時幾種細菌菌株對萬古黴素等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它是該類藥物中第一個獲批的藥物(FDA 於 2000 年 4 月批准)。 第一種市售的 1 - 噁唑烷酮和 3 - 噁唑烷酮抗生素是利奈唑胺,由 Pharmacia&Upjohn 發現和開發。 2002 年,阿斯利康製藥公司開始研究柏斯唑胺,它正在用於人體的臨床試驗中。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Synthesis of Oxazolidinones – Recent Litera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7,848
2023-04-16T12:34:25Z
75,461,973
𫫇唑烷-2-酮
8,252,728
<p><b>噁唑烷二酮</b>可指: </p> <ul><li>2,4-噁唑烷二酮</li> <li>2,5-噁唑烷二酮</li></ul>
**噁唑烷二酮**可指: * 2,4 - 噁唑烷二酮 * 2,5 - 噁唑烷二酮
null
145
2023-01-30T18:59:56Z
75,756,763
𫫇唑烷二酮
8,307,134
<p><b>噻噁烷</b>(英語:Oxathiane),也叫<b>噁噻烷</b>、<b>氧硫雜環己烷</b>等,是在環中含有一個氧、一個硫和四個碳原子的飽和雜環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sub>4</sub>H<sub>8</sub>OS。一共有三種異構體: </p> <ul><li>1,2-噻噁烷,也叫鄰噻噁烷</li> <li>1,3-噻噁烷,也叫間噻噁烷</li> <li>1,4-噻噁烷,也叫對噻噁烷</li></ul>
**噻噁烷**(英語:Oxathiane),也叫**噁噻烷**、**氧硫雜環己烷**等,是在環中含有一個氧、一個硫和四個碳原子的飽和雜環化合物。其化學式為 C4H8OS。一共有三種異構體: * 1,2 - 噻噁烷,也叫鄰噻噁烷 * 1,3 - 噻噁烷,也叫間噻噁烷 * 1,4 - 噻噁烷,也叫對噻噁烷
null
427
2023-03-10T16:06:03Z
76,297,371
𫫇噻烷
7,845,255
<p><b>噁環壬四烯</b>,又稱<b>氧雜環壬四烯</b>,是一個由九個原子組成的不飽和雜環化合物,其中一個氧原子取代一個碳原子。噁環壬四烯是一種非芳香性化合物。</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氮雜環壬四烯</li> <li>呋喃</li> <li>環壬四烯</li> <li>噁庚因</li> <li>(2Z,4Z,6Z,8Z)-硫堇</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噁環壬四烯**,又稱**氧雜環壬四烯**,是一個由九個原子組成的不飽和雜環化合物,其中一個氧原子取代一個碳原子。噁環壬四烯是一種非芳香性化合物。 ## 參見 * 氮雜環壬四烯 * 呋喃 * 環壬四烯 * 噁庚因 * (2Z,4Z,6Z,8Z)- 硫堇 ## 參考文獻
null
1,427
2023-03-26T08:29:28Z
76,516,835
𫫇环壬四烯
194,103
<p><b>呋喃</b>(英語:<span lang="en">furan</span>),化學用名<b>氧雜茂</b>或一<b>噁茂</b>(英語:<span lang="en">Oxole</span>),是一種含有一個由四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五元芳環的雜環有機物。含有呋喃環的化合物即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種無色、可燃、易揮發液體,沸點接近於室溫。呋喃具有毒性且為2B類可能致癌物質。它常作為合成其他複雜有機物的起始原料。呋喃性質與苯相似,可由松木蒸餾得到,可溶於多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包括丙酮、醇、醚,微溶於水。為多種重要的工業化學品與藥物的前驅體,如常被作為溶劑使用的四氫呋喃。</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呋喃」的英文單詞 <i>furan</i> 來自於拉丁文單詞 <i>furfur</i> ,即米糠。 第一個被發現的呋喃衍生物是卡爾·威廉·舍勒於1780年發現的2-糠酸。另一種重要衍生物糠醛,由德貝萊納於1831年報導。而呋喃本身是在1870年被德國化學家製備成功。</p> <h2><span id=".E7.94.9F.E4.BA.A7"></span><span id="生产">生產</span></h2> <p>工業生產呋喃可由糠醛在鈀的催化作用下脫除羰基而得,或在氯化銅水溶液催化下將1,3-丁二烯氧化:</p> <dl><dd></dd></dl><p>實驗室中,製取呋喃可以先將糠醛氧化為呋喃-2-甲酸,再對之脫羧。它也可由戊糖的熱分解獲得,也包括固體纖維素,尤其是松木。 </p><p>呋喃的經典合成線路是Feist–Bénary合成。而最簡單的合成法之一是帕爾-克諾爾合成,用1,4-二酮與五氧化二磷 (P<sub>2</sub>O<sub>5</sub>)反應。另外,通過回收噻吩的合成工藝中, 1,4-二酮和勞森試劑反應所得到的副產品也可以得到呋喃。 </p> <h2><span id=".E5.8C.96.E5.AD.A6.E6.80.A7.E8.B4.A8"></span><span id="化学性质">化學性質</span></h2> <p>由於其分子中氧原子的一對孤對電子在共軛軌道平面內形成大Π鍵,使得共軛平面內共6個電子,符合4n+2規則,所以呋喃具有芳香性(見休克爾規則)。芳香性使得呋喃具有「易取代難加成」的性質。氧的另外一對孤對電子向外伸展。氧原子本身符合sp<sup>2</sup>雜化。 </p><p>由於芳環的存在,呋喃的化學行為就與其它不飽和雜環不太相似。 </p> <ul><li>芳環中的氧具有給電子效應,所以呋喃的親電取代反應活性強於苯。共振論對呋喃的研究發現呋喃環上的電子云密度較大,支持了親電反應活性的理論。</li></ul><p> </p> <ul><li>呋喃可以作Diels-Alder反應中的雙烯體,與缺電子親雙烯體,例如(E)-3-硝基丙烯酸乙酯,發生一個周環反應。得到的產物是Z/E異構體的混合物。(參見順反異構與E/Z標記):</li></ul><dl><dd></dd></dl><ul><li>呋喃的氫化過程中會先產生二氫化呋喃的兩種同分異構體(包括1,4-二氫和1,2-二氫),進而產生四氫呋喃。</li></ul><h3><span id=".E9.89.B4.E5.AE.9A"></span><span id="鉴定">鑑定</span></h3> <p>呋喃和被鹽酸浸過的松木片作用,松木片會顯綠色。</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Recent synthetic metho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雜環</li> <li>呋喃糖</li></ul>
**呋喃**(英語:furan),化學用名**氧雜茂**或一**噁茂**(英語:Oxole),是一種含有一個由四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五元芳環的雜環有機物。含有呋喃環的化合物即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種無色、可燃、易揮發液體,沸點接近於室溫。呋喃具有毒性且為 2B 類可能致癌物質。它常作為合成其他複雜有機物的起始原料。呋喃性質與苯相似,可由松木蒸餾得到,可溶於多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包括丙酮、醇、醚,微溶於水。為多種重要的工業化學品與藥物的前驅體,如常被作為溶劑使用的四氫呋喃。 ## 歷史 「呋喃」的英文單詞 _furan_ 來自於拉丁文單詞 _furfur_ ,即米糠。 第一個被發現的呋喃衍生物是卡爾・威廉・舍勒於 1780 年發現的 2 - 糠酸。另一種重要衍生物糠醛,由德貝萊納於 1831 年報導。而呋喃本身是在 1870 年被德國化學家製備成功。 ## 生產 工業生產呋喃可由糠醛在鈀的催化作用下脫除羰基而得,或在氯化銅水溶液催化下將 1,3 - 丁二烯氧化:   : 實驗室中,製取呋喃可以先將糠醛氧化為呋喃 - 2 - 甲酸,再對之脫羧。它也可由戊糖的熱分解獲得,也包括固體纖維素,尤其是松木。 呋喃的經典合成線路是 Feist–Bénary 合成。而最簡單的合成法之一是帕爾-克諾爾合成,用 1,4 - 二酮與五氧化二磷 (P2O5) 反應。另外,通過回收噻吩的合成工藝中, 1,4 - 二酮和勞森試劑反應所得到的副產品也可以得到呋喃。 ## 化學性質 由於其分子中氧原子的一對孤對電子在共軛軌道平面內形成大 Π 鍵,使得共軛平面內共 6 個電子,符合 4n+2 規則,所以呋喃具有芳香性(見休克爾規則)。芳香性使得呋喃具有「易取代難加成」的性質。氧的另外一對孤對電子向外伸展。氧原子本身符合 sp2 雜化。 由於芳環的存在,呋喃的化學行為就與其它不飽和雜環不太相似。 * 芳環中的氧具有給電子效應,所以呋喃的親電取代反應活性強於苯。共振論對呋喃的研究發現呋喃環上的電子云密度較大,支持了親電反應活性的理論。 * 呋喃可以作 Diels-Alder 反應中的雙烯體,與缺電子親雙烯體,例如 (E)-3 - 硝基丙烯酸乙酯,發生一個周環反應。得到的產物是 Z/E 異構體的混合物。(參見順反異構與 E/Z 標記):   : * 呋喃的氫化過程中會先產生二氫化呋喃的兩種同分異構體(包括 1,4 - 二氫和 1,2 - 二氫),進而產生四氫呋喃。 ### 鑑定 呋喃和被鹽酸浸過的松木片作用,松木片會顯綠色。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Recent synthetic metho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參見 * 雜環 * 呋喃糖
null
8,229
2023-04-24T05:05:24Z
76,951,718
𫫇茂
2,944,414
<p><b>咬合</b>(occlusion)又稱<b><span title="字符描述:⿰牙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𬌗</span></b>,是牙科術語,即是牙齒之間的接觸,通常是指上頜骨與下頜骨牙齒對應,當上、下頜牙列咬合面靜態(休息)或動態(咀嚼)接觸或彼此接近時的關係。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牙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𬌗</span>字由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第二任院長鄒海帆在1920年代、1930年代創造。如果有咬合不良的情況,則會對牙齒及肌肉等造成問題。 </p> <h2><span id=".E5.AE.89.E6.A0.BC.E6.B0.8F.E5.92.AC.E5.90.88.E5.88.86.E9.A1.9E"></span><span id="安格氏咬合分類">安格氏咬合分類</span></h2> <p><span data-orig-title="愛德華·安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Edward Angle"><span>愛德華·安格</span></span>是最先對異常咬合(又稱錯<span title="字符描述:⿰牙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𬌗</span>)作出分類的矯型學家,其主張的分類如下: </p> <h3><span id=".E7.AC.AC.E4.B8.80.E9.A1.9E.E5.92.AC.E5.90.88"></span><span id="第一類咬合">第一類咬合</span></h3> <p>中性<span title="字符描述:⿰牙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𬌗</span>:臼齒的相對關係正常,但齒列有過份擠擁或暴牙等問題。 </p> <h3><span id=".E7.AC.AC.E4.BA.8C.E9.A1.9E.E5.92.AC.E5.90.88"></span><span id="第二類咬合">第二類咬合</span></h3> <p>遠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牙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𬌗</span>: </p> <h4><span id=".E7.AC.AC.E4.B8.80.E6.AC.A1.E5.88.86.E9.A1.9E"></span><span id="第一次分類">第一次分類</span></h4> <p>上排門牙咬在下排門牙的太過前方。 </p> <h4><span id=".E7.AC.AC.E4.BA.8C.E6.AC.A1.E5.88.86.E9.A1.9E"></span><span id="第二次分類">第二次分類</span></h4> <p>門牙向後傾,兩側的牙齒跟門牙重疊。 </p> <h3><span id=".E7.AC.AC.E4.B8.89.E9.A1.9E.E5.92.AC.E5.90.88"></span><span id="第三類咬合">第三類咬合</span></h3> <p>近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牙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𬌗</span>:下排門牙咬在上排門牙的前方。</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1 Cached time: 2023050504205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0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6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2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555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2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5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8588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4.586 1 -total 38.79% 48.330 1 Template:Reflist 36.02% 44.871 2 Template:Cite_web 20.80% 25.912 6 Template:僻字 18.08% 22.524 6 Template:Lan 17.64% 21.977 1 Template:CJK-New-Char 16.36% 20.379 2 Template:Hatnote 9.91% 12.343 1 Template:Tsl 5.31% 6.614 1 Template:Main 1.59% 1.986 1 Template:Medical -->
**咬合**(occlusion)又稱**𬌗**,是牙科術語,即是牙齒之間的接觸,通常是指上頜骨與下頜骨牙齒對應,當上、下頜牙列咬合面靜態(休息)或動態(咀嚼)接觸或彼此接近時的關係。 𬌗字由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第二任院長鄒海帆在 1920 年代、1930 年代創造。如果有咬合不良的情況,則會對牙齒及肌肉等造成問題。 ## 安格氏咬合分類 愛德華・安格是最先對異常咬合(又稱錯𬌗)作出分類的矯型學家,其主張的分類如下: ### 第一類咬合 中性𬌗:臼齒的相對關係正常,但齒列有過份擠擁或暴牙等問題。 ### 第二類咬合 遠中𬌗: #### 第一次分類 上排門牙咬在下排門牙的太過前方。 #### 第二次分類 門牙向後傾,兩側的牙齒跟門牙重疊。 ### 第三類咬合 近中𬌗:下排門牙咬在上排門牙的前方。 ## 參考
null
1,894
2023-04-16T12:25:52Z
74,878,779
𬌗
1,286,053
<p><b>胎記</b>,指出生前在皮膚上形成的異常增生組織,其形狀和顏色異於正常皮膚。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胎記及血管型胎記。胎記的發生原因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部分胎記可以遺傳,如部分母親與其子女會有相同的胎記。 </p> <h2><span id=".E6.9C.89.E8.83.8E.E8.A8.98.E7.9A.84.E5.90.8D.E4.BA.BA"></span><span id="有胎記的名人">有胎記的名人</span></h2> <ul><li>周俊勳 - 圍棋手,顏面有大片紅色胎記,得「紅面棋王」之稱。</li> <li>戈巴契夫 - 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蘇聯總統。</li></ul>
**胎記**,指出生前在皮膚上形成的異常增生組織,其形狀和顏色異於正常皮膚。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胎記及血管型胎記。胎記的發生原因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部分胎記可以遺傳,如部分母親與其子女會有相同的胎記。 ## 有胎記的名人 * 周俊勳 - 圍棋手,顏面有大片紅色胎記,得「紅面棋王」之稱。 * 戈巴契夫 - 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蘇聯總統。
null
790
2023-04-10T09:02:13Z
74,885,500
𬏟
1,167,12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b>(福州語羅馬字: sì,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si˥˩</span>)是福州人每年冬至這一天吃的一種湯丸食品,類似湯圓。又被稱為「玻當<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其中「玻當」意思是「打滾」。「<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的本字是「餈」,但福州話讀音為sì,和福州話的「時」音相同,故民間另造「<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字。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是用生糯米磨漿並壓至半乾,再搓成丸狀,放入鍋中用水煮熟,做成湯丸,食用時可以蘸糖粉、豆粉或花生粉。因爲<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在福州話裏的發音和「時」一樣,所以福州人於每年冬至這一天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相信會時來運轉。</p><p>馬祖地區受福州文化影響,民間亦使用「<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字。在馬祖,婚喪喜慶時候也會食用此食品。 </p> <h2><span id=".E6.B0.91.E8.B0.A3"></span><span id="民谣">民謠</span></h2> <p>《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是一首民謠,與<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有關,版本眾多。 </p> <ul><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span></span></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搓丸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span></span></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漲急,排排兄弟哥。</span></span>(又作「大儂增福壽」)</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爹媽齊歡喜。伲囝哥逿落骹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span></span>(又作「伲囝逿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罷」)</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糖不甩</li> <li>糍</li> <li>麻糬</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6 Cached time: 202305052149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7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58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26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812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3.222 1 -total 32.35% 75.444 3 Template:Hatnote 25.54% 59.563 1 Template:Otheruses 21.15% 49.334 4 Template:Cite_web 15.81% 36.882 1 Template:Dead_link 14.97% 34.908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3.41% 31.266 1 Template:Fix 12.68% 29.566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0.43% 24.336 1 Template:NSPN 10.35% 24.146 16 Template:僻字 -->
**𥻵**(福州語羅馬字: sì,國際音標:si˥˩)是福州人每年冬至這一天吃的一種湯丸食品,類似湯圓。又被稱為「玻當𥻵」,其中「玻當」意思是「打滾」。「𥻵」的本字是「餈」,但福州話讀音為 sì,和福州話的「時」音相同,故民間另造「𥻵」字。 𥻵是用生糯米磨漿並壓至半乾,再搓成丸狀,放入鍋中用水煮熟,做成湯丸,食用時可以蘸糖粉、豆粉或花生粉。因爲𥻵在福州話裏的發音和「時」一樣,所以福州人於每年冬至這一天搓𥻵,相信會時來運轉。 馬祖地區受福州文化影響,民間亦使用「𥻵」字。在馬祖,婚喪喜慶時候也會食用此食品。 ## 民謠 《搓𥻵之搓搓》是一首民謠,與𥻵有關,版本眾多。 * 搓𥻵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 * 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搓丸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 * 搓𥻵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漲急,排排兄弟哥。(又作「大儂增福壽」) * 搓𥻵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爹媽齊歡喜。伲囝哥逿落骹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又作「伲囝逿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罷」) ## 參考文獻 ## 參見 * 糖不甩 * 糍 * 麻糬
null
4,599
2023-04-20T21:01:37Z
75,444,457
𬖞
1,365,131
<p><b>越南粉</b>(越南語:<span title="越南語國語字"><span lang="vi"><b>Phở/<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頗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𬖾</span></b></span></span><sup></sup>),或稱<b>河粉</b>,是越南一種以大米製成的河粉。越南人常將這種河粉佐以生芽菜、香葉,並配上切片牛肉或雞絲食用,口感嫩滑且味道鮮美。與「麵餅」(越南語:<span title="越南語國語字"><span lang="vi">Bánh mì</span></span><sup></sup>,越南法式麵包)同被視為越南菜的代表菜色。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越南粉的早期文獻並不多見,一般相信它在20世紀才出現在河內街頭,1920年代河內開設首間越南粉餐館,約1950年代再傳入西貢,一般相信為受越南華裔及法國殖民者帶來的中法飲食文化影響。 </p><p>隨著越戰爆發,大量<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越南難民湧至世界各國</mark>,於是這種河粉1970年代後在不少國家落地生根。在香港,越南餐館多數由兩次越戰期間逃難回流的越南華裔所經營,一般以西貢式為主,<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河粉亦多數就地取用廣東河粉</mark>。而在臺灣,則大部分是越籍女性外籍配偶經營,規模多為攤販或小店。 </p><p>在美國,一部分越南餐館(大多為越南華裔開設)亦會同時兼營中菜。 </p> <h2><span id=".E8.AA.9E.E6.BA.90.E5.8F.8A.E6.96.87.E5.8C.96.E8.B5.B7.E6.BA.90"></span><span id="語源及文化起源">語源及文化起源</span></h2> <p><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有一派意見認為Phở字源自廣東話「河粉」,在粵語中,有時會簡化叫成「粉」(粵語:fan2;越南語:phấn)或「河」(粵語:ho4;越南語:hà),兩者互相共用,再演變成今天的Phở,說明越南粉或許由廣東移民在20世紀初期帶入越南。</mark>在食物形式上,越南粉的製造方法與口感,均與河粉類似。兩者同樣以魚露作調味,並採用牛丸、牛腩、牛肉片及芽菜等材料。 </p> <p>越南粉的湯底主要用洋蔥和牛骨餚製,部分越南地區亦會加入冰糖調味,令湯底有淡淡甜味。而今天在海外廣泛流傳的越南河粉屬於西貢式,其特點是大量採用新鮮香料,在湯料上加入新鮮薄荷、胡荽葉、羅勒(或是九層塔),佐以魚露、青檸汁及新鮮紅椒。除了牛腩、雞絲、肉丸外,越南粉最典型的配料其實是生牛肉,即席在客人面前以熱湯燜熟,成為該菜一大特式。 </p><p>除了廣東起源一說外,越南近年亦有人提出phở一詞源自法國火上鍋(法語:<span lang="fr">pot-au-feu</span>)一詞,但phở一字的聲調並非帶平調,而在越南話中的法語借用詞中,除非該字以t、p、c、ch作結尾,否均該字均屬平聲,phở一詞並不符合這種規律;法國菜中亦沒有河粉。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法國飲食文化影響在於牛肉上–作為農業社會的越南,以生牛肉入饌以及以牛骨熬湯或許是受到法國菜的影響。 </p> <h2><span id=".E7.A8.AE.E9.A1.9E"></span><span id="種類">種類</span></h2> <p>越南河主要成為北圻式(北部)、順化式(中部)及西貢式(南部)三大特式,其中北部的河粉較粗且闊,早期除了辣椒及青檬外,亦較少放別的香葉素菜;南部的河粉相對較幼細,近似與流行在馬來半島及泰國的粿條,進食時亦較多加入新鮮香料及芽菜。其典型菜單如下,細心留意其越南字與漢譯比較時,與目前香港流行的麵食店有不少相近之處: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米線</li> <li>河粉</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61 Cached time: 2023050518462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7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3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49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0639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32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0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76759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61.086 1 -total 78.15% 438.508 4 Template:Navbox 38.99% 218.765 1 Template:面条 31.13% 174.673 81 Template:Tsl 17.66% 99.106 1 Template:Lang-fr 11.40% 63.953 4 Template:Lang 11.13% 62.455 1 Template:Unreferenced 10.89% 61.104 2 Template:Ambox 10.18% 57.106 2 Template:Vie 10.14% 56.901 1 Template:稻 -->
**越南粉**(越南語:**Phở/𬖾**),或稱**河粉**,是越南一種以大米製成的河粉。越南人常將這種河粉佐以生芽菜、香葉,並配上切片牛肉或雞絲食用,口感嫩滑且味道鮮美。與「麵餅」(越南語:Bánh mì,越南法式麵包)同被視為越南菜的代表菜色。 ## 歷史 越南粉的早期文獻並不多見,一般相信它在 20 世紀才出現在河內街頭,1920 年代河內開設首間越南粉餐館,約 1950 年代再傳入西貢,一般相信為受越南華裔及法國殖民者帶來的中法飲食文化影響。 隨著越戰爆發,大量越南難民湧至世界各國,於是這種河粉 1970 年代後在不少國家落地生根。在香港,越南餐館多數由兩次越戰期間逃難回流的越南華裔所經營,一般以西貢式為主,河粉亦多數就地取用廣東河粉。而在臺灣,則大部分是越籍女性外籍配偶經營,規模多為攤販或小店。 在美國,一部分越南餐館(大多為越南華裔開設)亦會同時兼營中菜。 ## 語源及文化起源 有一派意見認為 Phở字源自廣東話「河粉」,在粵語中,有時會簡化叫成「粉」(粵語:fan2;越南語:phấn)或「河」(粵語:ho4;越南語:hà),兩者互相共用,再演變成今天的 Phở,說明越南粉或許由廣東移民在 20 世紀初期帶入越南。在食物形式上,越南粉的製造方法與口感,均與河粉類似。兩者同樣以魚露作調味,並採用牛丸、牛腩、牛肉片及芽菜等材料。 越南粉的湯底主要用洋蔥和牛骨餚製,部分越南地區亦會加入冰糖調味,令湯底有淡淡甜味。而今天在海外廣泛流傳的越南河粉屬於西貢式,其特點是大量採用新鮮香料,在湯料上加入新鮮薄荷、胡荽葉、羅勒(或是九層塔),佐以魚露、青檸汁及新鮮紅椒。除了牛腩、雞絲、肉丸外,越南粉最典型的配料其實是生牛肉,即席在客人面前以熱湯燜熟,成為該菜一大特式。 除了廣東起源一說外,越南近年亦有人提出 phở一詞源自法國火上鍋(法語:pot-au-feu)一詞,但 phở一字的聲調並非帶平調,而在越南話中的法語借用詞中,除非該字以 t、p、c、ch 作結尾,否均該字均屬平聲,phở一詞並不符合這種規律;法國菜中亦沒有河粉。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法國飲食文化影響在於牛肉上–作為農業社會的越南,以生牛肉入饌以及以牛骨熬湯或許是受到法國菜的影響。 ## 種類 越南河主要成為北圻式(北部)、順化式(中部)及西貢式(南部)三大特式,其中北部的河粉較粗且闊,早期除了辣椒及青檬外,亦較少放別的香葉素菜;南部的河粉相對較幼細,近似與流行在馬來半島及泰國的粿條,進食時亦較多加入新鮮香料及芽菜。其典型菜單如下,細心留意其越南字與漢譯比較時,與目前香港流行的麵食店有不少相近之處: ## 參考文獻 ## 參見 * 米線 * 河粉
null
5,079
2023-04-16T12:27:19Z
75,127,429
𬖾
930,121
<p class="mw-empty-elt"> </p> <p><b>異丙苯</b>(化學式:C<sub>9</sub>H<sub>12</sub>),俗稱<b>枯烯</b>、<b><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久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𬜢</span></b>(Cumene),是難溶於水的無色液體。可溶於乙醇、乙醚、苯、四氯化碳,存在於原油中,具可燃性。 </p><p>工業上用苯與丙烯發生傅-克反應生產異丙苯,所用的酸性催化劑是載於氧化鋁上的固體磷酸催化劑。 用此法製得的異丙苯絕大部分都用於生產苯酚、丙酮,稱為異丙苯法,中間體是過氧化氫異丙苯。少量用於合成香料、聚合反應引發劑等。 </p> <h2><span id=".E5.88.B6.E5.A4.87"></span><span id="制备">製備</span></h2> <p>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異丙苯法</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4 Cached time: 2023050510073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29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4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73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47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96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75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4698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46.426 1 -total 48.98% 169.681 1 Template:Chembox 22.59% 78.256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15.07% 52.218 1 Template:Authority_control 12.81% 44.368 1 Template:Reflist 12.58% 43.594 73 Template:Chembox_entry 11.57% 40.086 2 Template:Cite_web 10.04% 34.782 1 Template:全局僻字 8.40% 29.108 1 Template:Chembox_Properties 7.90% 27.380 1 Template:Chembox_Hazards -->
**異丙苯**(化學式:C9H12),俗稱**枯烯**、**𬜢**(Cumene),是難溶於水的無色液體。可溶於乙醇、乙醚、苯、四氯化碳,存在於原油中,具可燃性。 工業上用苯與丙烯發生傅 - 克反應生產異丙苯,所用的酸性催化劑是載於氧化鋁上的固體磷酸催化劑。 用此法製得的異丙苯絕大部分都用於生產苯酚、丙酮,稱為異丙苯法,中間體是過氧化氫異丙苯。少量用於合成香料、聚合反應引發劑等。 ## 製備 ## 參見 * 異丙苯法 ## 參考資料
null
3,303
2023-04-23T03:36:10Z
76,275,284
𬜢
132,685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 class="zy center"><rb><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rb><rp>(</rp><rt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zh-hk:zh;}-"><big>ㄑㄩ</big></rt><rp>)</rp></ruby></b>(英語:<span lang="en">chrysene</span>),也稱<b><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快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𬜴</span></b>,是一種多環芳香烴,化學式為<span>C<span><br>18</span>H<span><br>12</span></span>,由四個稠合苯環組成。它是煤焦油的一種天然成分,最早是從煤焦油中分離和定性。它也存在於雜酚油中,含量為0.5–6mg/kg。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的英文「chrysene」起源於希臘語Χρύσoς (chrysos),意思是「金」,由於其晶體的金黃色,被認為是化合物在分離時的正確顏色和特徵。然而,高純度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是無色的,黃色是由於其微量的橙黃色異構物駢四苯,其不易分離。 </p> <h2><span id=".E7.94.A2.E7.94.9F"></span><span id="產生">產生</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是菸草煙霧的成分之一。</p> <h2><span id=".E5.AE.89.E5.85.A8.E6.80.A7"></span><span id="安全性">安全性</span></h2> <p>與其他多環芳香烴一樣,<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被懷疑是人類致癌物。一些證據表明它會導致實驗室動物患癌,但<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經常被更強烈的致癌化合物污染。據估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艹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䓛</span>的毒性約為苯駢[<i>a</i>]芘的1%。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菲</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参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5 Cached time: 2023050516224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1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8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81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141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4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1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8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86997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99.264 1 -total 30.93% 154.411 1 Template:Chembox 18.09% 90.330 1 Template:Lang-en 17.90% 89.371 1 Template:Reflist 15.96% 79.671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9.19% 45.862 1 Template:NoteTA 8.22% 41.064 1 Template:多环芳烃 8.21% 40.966 71 Template:Chembox_entry 7.73% 38.604 1 Template:Cite_book 7.43% 37.088 1 Template:Navbox -->
**䓛(ㄑㄩ)** (英語:chrysene),也稱**𬜴**,是一種多環芳香烴,化學式為 C 18H 12,由四個稠合苯環組成。它是煤焦油的一種天然成分,最早是從煤焦油中分離和定性。它也存在於雜酚油中,含量為 0.5–6mg/kg。 䓛的英文「chrysene」起源於希臘語 Χρύσoς (chrysos),意思是「金」,由於其晶體的金黃色,被認為是化合物在分離時的正確顏色和特徵。然而,高純度的䓛是無色的,黃色是由於其微量的橙黃色異構物駢四苯,其不易分離。 ## 產生 䓛是菸草煙霧的成分之一。 ## 安全性 與其他多環芳香烴一樣,䓛被懷疑是人類致癌物。一些證據表明它會導致實驗室動物患癌,但䓛經常被更強烈的致癌化合物污染。據估計,䓛的毒性約為苯駢 [_a_] 芘的 1%。 ## 參見 * 菲 ## 參考資料
null
5,264
2023-05-02T17:24:58Z
75,666,599
𬜴
6,624,662
<p><b>蘋</b>(學名:<span lang="la"><i>Marsilea quadrifolia</i></span>)為蘋科蘋屬下的一個種。其種加詞「<i>quadrifolia</i>」意為「四葉的」。 </p> <h2><span id=".E5.BD.A2.E6.85.8B"></span><span id="形態">形態</span></h2> <p>植株高5-20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頂端有淡棕色毛,向上有一至數枚葉子。葉柄長5至20厘米;葉片由4片倒三角形的小葉呈十字形組成,長寬各1至2.5厘米,小葉外緣半圓形,基部楔形,全緣。 </p> <h2><span id=".E5.88.86.E4.BD.88"></span><span id="分佈">分佈</span></h2> <p>廣泛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北達華北和遼寧,西到新疆。世界溫帶及熱帶其他地區也有分佈。生長於水田或溝塘中,是水田中的有害雜草,可作為飼料。</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蘋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苹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植物名實圖考·蘋》,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dd></d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arsilea Quadrifol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Natural Aquariu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Connecticut Botanical Society - good photograp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photograp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Flora of North America - useful identification inf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蘋**(學名:_Marsilea quadrifolia_)為蘋科蘋屬下的一個種。其種加詞「_quadrifolia_」意為「四葉的」。 ## 形態 植株高 5-20 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頂端有淡棕色毛,向上有一至數枚葉子。葉柄長 5 至 20 厘米;葉片由 4 片倒三角形的小葉呈十字形組成,長寬各 1 至 2.5 厘米,小葉外緣半圓形,基部楔形,全緣。 ## 分佈 廣泛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北達華北和遼寧,西到新疆。世界溫帶及熱帶其他地區也有分佈。生長於水田或溝塘中,是水田中的有害雜草,可作為飼料。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蘋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苹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植物名實圖考・蘋》,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 外部連結 * Marsilea Quadrifol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atural Aquariu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onnecticut Botanical Society - good photograp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hotograp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lora of North America - useful identification inf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481
2023-05-02T13:26:56Z
72,419,533
𬞟
324,006
<p class="mw-empty-elt"> </p> <p><b>蘋科</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學名:<span lang="la">Marsileaceae</span>),又稱<b>田字草科</b>,為蕨類植物中一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或浮葉植物,高從5公分到15公分以上都有。該植物最大特色是莖呈現綿延,沿地生長,葉子多呈現十字對生。孢子密生於葉子柄基。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溼地、水田或人造水溝。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蘋科**(學名:Marsileaceae),又稱**田字草科**,為蕨類植物中一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或浮葉植物,高從 5 公分到 15 公分以上都有。該植物最大特色是莖呈現綿延,沿地生長,葉子多呈現十字對生。孢子密生於葉子柄基。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溼地、水田或人造水溝。 ## 註釋 ## 參考文獻
null
1,859
2023-04-16T12:23:30Z
71,640,923
𬞟科
5,357,225
<p><b>蘋菓西打</b>(英語:<span lang="en">Apple Sidra</span>),台灣碳酸飲料品牌,由大西洋飲料製造,台灣最著名的蘋菓西打飲料,1965年開始販賣至今。不含酒精,其成份含有蘋果汁、蘋果香料及糖漿等。中文名與該類型飲料(蘋菓西打)同名,而英文名不同。 </p> <h2><span id=".E6.A6.82.E8.AB.96"></span><span id="概論">概論</span></h2> <p>在美國及加拿大地區,西打(英語:<span lang="en">Cider</span>)是一種以蘋果汁製成的飲品,可以含有酒精,也可以不含。發酵後含有酒精成份的西打,又稱硬西打,即蘋果酒。而不含酒精的被稱為蘋果西打,又稱軟西打,此類型西打中在台灣最著名的就是由大西洋飲料製造的同名產品蘋菓西打。在碳酸飲料中加入各種果汁成份的飲品,包括美年達及芬達等,也深受歡迎。蘋菓西打將蘋果汁加入碳酸飲料中,做出類似於西打口感的飲料,但是不含酒精成份。 </p><p>1965年,大西洋飲料在台灣成立,由美國引進配方,製造果汁汽水。1965年,以「美國蘋菓西打」(Apple Sidra)為品牌,開始販賣。於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改名為「蘋菓西打」至今。1979年後,蘋菓西打一度成為台灣果汁碳酸飲料銷售冠軍。蘋菓西打的暢銷挑戰了黑松汽水的地位,黑松公司在1976年曾推出吉利果汽水與之對抗。 </p><p>蘋菓西打在台灣碳酸飲料類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在2016年記者對台灣量販店的調查中,蘋菓西打的銷售量排行第三,僅次於黑松沙士與可樂。 </p> <h2><span id=".E6.B5.81.E8.A1.8C.E6.96.87.E5.8C.96"></span><span id="流行文化">流行文化</span></h2> <p>在韓國,蘋菓西打為台灣知名品牌,為MBC水木迷你連續劇《意外發現的一天》劇中學生的熱門飲品。卡通頻道工作室電視動畫《神臍小捲毛》也有類似蘋菓西打的飲料。 </p> <h2><span id=".E7.88.AD.E8.AD.B0"></span><span id="爭議">爭議</span></h2> <h3><span id=".E9.A3.9F.E5.AE.89.E4.BA.8B.E4.BB.B6"></span><span id="食安事件">食安事件</span></h3> <ul><li>2018年7月起,大西洋飲料陸續接獲蘋果西打客訴案122件卻未主動通報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且9月民眾送驗的檢驗報告就確認產品異常,大西洋飲料聲稱是蘋果西打「搬運過程中熱漲冷縮,造成空氣跑進去」,11月全面下架時卻稱「生產線故障所致」。經計算2018年7月至9月這段期間生產的蘋果西打2000ml瓶共235萬瓶,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1月裁罰新台幣100萬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2018年11月12日至大西洋飲料台北營業所及便利商店抽驗蘋果西打2000ml瓶共計6件(製造日期2018年7月9日至9月27日),6件都檢出黴菌及酵母菌,其中2件生菌數超標。新北市政府衛生局12月13日宣布再裁罰新台幣120萬元。</li> <li>2019年8月大西洋飲料主動通報新北市政府衛生局,2019年7月4日生產蘋果西打2000ml瓶內有懸浮物,經工廠檢驗後確認為不良品。</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9.A3.9F.E5.93.81"></span><span id="相關食品">相關食品</span></h2> <p>台灣另一個食品蘋果麵包,其命名來自蘋菓西打的啟發。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http://applesidra.com.tw/產品介紹/蘋果西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蘋菓西打**(英語:Apple Sidra),台灣碳酸飲料品牌,由大西洋飲料製造,台灣最著名的蘋菓西打飲料,1965 年開始販賣至今。不含酒精,其成份含有蘋果汁、蘋果香料及糖漿等。中文名與該類型飲料(蘋菓西打)同名,而英文名不同。 ## 概論 在美國及加拿大地區,西打(英語:Cider)是一種以蘋果汁製成的飲品,可以含有酒精,也可以不含。發酵後含有酒精成份的西打,又稱硬西打,即蘋果酒。而不含酒精的被稱為蘋果西打,又稱軟西打,此類型西打中在台灣最著名的就是由大西洋飲料製造的同名產品蘋菓西打。在碳酸飲料中加入各種果汁成份的飲品,包括美年達及芬達等,也深受歡迎。蘋菓西打將蘋果汁加入碳酸飲料中,做出類似於西打口感的飲料,但是不含酒精成份。 1965 年,大西洋飲料在台灣成立,由美國引進配方,製造果汁汽水。1965 年,以「美國蘋菓西打」(Apple Sidra)為品牌,開始販賣。於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改名為「蘋菓西打」至今。1979 年後,蘋菓西打一度成為台灣果汁碳酸飲料銷售冠軍。蘋菓西打的暢銷挑戰了黑松汽水的地位,黑松公司在 1976 年曾推出吉利果汽水與之對抗。 蘋菓西打在台灣碳酸飲料類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在 2016 年記者對台灣量販店的調查中,蘋菓西打的銷售量排行第三,僅次於黑松沙士與可樂。 ## 流行文化 在韓國,蘋菓西打為台灣知名品牌,為 MBC 水木迷你連續劇《意外發現的一天》劇中學生的熱門飲品。卡通頻道工作室電視動畫《神臍小捲毛》也有類似蘋菓西打的飲料。 ## 爭議 ### 食安事件 * 2018 年 7 月起,大西洋飲料陸續接獲蘋果西打客訴案 122 件卻未主動通報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且 9 月民眾送驗的檢驗報告就確認產品異常,大西洋飲料聲稱是蘋果西打「搬運過程中熱漲冷縮,造成空氣跑進去」,11 月全面下架時卻稱「生產線故障所致」。經計算 2018 年 7 月至 9 月這段期間生產的蘋果西打 2000ml 瓶共 235 萬瓶,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 11 月裁罰新台幣 100 萬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 2018 年 11 月 12 日至大西洋飲料台北營業所及便利商店抽驗蘋果西打 2000ml 瓶共計 6 件(製造日期 2018 年 7 月 9 日至 9 月 27 日),6 件都檢出黴菌及酵母菌,其中 2 件生菌數超標。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12 月 13 日宣布再裁罰新台幣 120 萬元。 * 2019 年 8 月大西洋飲料主動通報新北市政府衛生局,2019 年 7 月 4 日生產蘋果西打 2000ml 瓶內有懸浮物,經工廠檢驗後確認為不良品。 ## 相關食品 台灣另一個食品蘋果麵包,其命名來自蘋菓西打的啟發。 ## 參考文獻 ## 參見 ## 外部連結 * http://applesidra.com.tw/ 產品介紹 / 蘋果西打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5,675
2023-04-16T12:29:38Z
71,172,350
𬞟菓西打_(品牌)
6,328
<p class="mw-empty-elt"> </p> <p><b>錀</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lún</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ㄌㄨㄣˊ</span>,音同「倫」</span>;英語:<span lang="en"><b>Roentgen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Rg</b>,原子序數為111。錀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所有錀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最重也最長壽的已知同位素為錀-282,其半衰期約為100秒。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錀-286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約為10.7分鐘。目前科學家僅成功合成出很少的錀原子,除了基礎科學研究之外,錀沒有任何實際應用。</p><p>錀是週期表中11族的成員,所以其性質預計和金、銀、銅等同族金屬類似,可能會是銅紅色、銀白色或金黃色等有色彩的固體金屬。由於錀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其是否為金的化學同系物。 </p><p>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1994年首次合成出錀元素。其名稱得自發現X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不過錀衰變時並不會放出X射線。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F.91.E7.8E.B0"></span><span id="发现">發現</span></h3> <p>錀是由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重離子研究所(GSI)於1994年12月8日,在線性加速器內利用鎳-64轟擊鉍-209而合成的。這次實驗成功產生了三顆錀-272原子,其迅速衰變成其他元素。</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83}^{209}\mathrm {Bi} +\,_{28}^{64}\mathrm {Ni} \to \,_{111}^{272}\mathrm {Rg} \ +\,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3</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9</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B</mi> <mi mathvariant="normal">i</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64</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i mathvariant="normal">i</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11</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72</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R</mi> <mi mathvariant="normal">g</mi> </mrow> <mtext> </mtext>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83}^{209}\mathrm {Bi} +\,_{28}^{64}\mathrm {Ni} \to \,_{111}^{272}\mathrm {Rg} \ +\,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IUPAC/IUPAP聯合工作小組(JWP)在2001年時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當時確實發現了錀。GSI的小組在2002年重複實驗,並再檢測到三個原子。在他們2003年的報告當中,聯合工作小組決定承認GSI團隊對此新元素的發現。</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111號元素在2004年11月1日被命名為Roentgenium(Rg),紀念1895年發現X射線的科學家威廉·倫琴。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111號元素原稱「Unununium」(Uuu),源自111的拉丁語寫法。 </p><p>2005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提出第111號元素中文定名草案。2006年1月20日下午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召開的第111號元素中文定名研討會上,確定使用類推簡化字「𬬭」(讀音同「倫」),對應繁體字「錀」字,是古代表示化學元素金的古字。2007年3月21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這一結果,同時也宣布該命名已經得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同意。</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8.88.87.E6.A0.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同位素與核特性">同位素與核特性</span></h2> <p>目前已知的錀同位素共有7個,質量數分別為272、274和278-282,還有兩個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錀-272m和錀-274m。錀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錀-282,半衰期約100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錀同位素。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錀-283和錀-286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5.1分鐘和10.7分鐘。除了錀-282外,其他壽命較長的同位素有錀-280和錀-281,半衰期分別為4.6秒和17秒,剩下4種較輕同位素的半衰期均以毫秒計。大多數錀同位素主要發生α衰變或自發裂變,但錀-280也有機率發生電子捕獲。</p> <h3><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3> <h4><span id=".E8.83.BD.E7.94.A2.E7.94.9FZ.3D111.E8.A4.87.E6.A0.B8.E7.9A.84.E7.9B.AE.E6.A8.99.E3.80.81.E7.99.BC.E5.B0.84.E9.AB.94.E7.B5.84.E5.90.88"></span><span id="能產生Z=111複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能產生Z=111複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span></h4> <p>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1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p> <h4><span id=".E5.86.B7.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聚變">冷聚變</span></h4> <h5><span id="209Bi.2864Ni.2Cxn.29273.E2.88.92xRg_.28x.3D1.29"></span><span id="209Bi(64Ni,xn)273−xRg_(x=1)"><sup>209</sup>Bi(<sup>64</sup>Ni,xn)<sup>273−x</sup>Rg (x=1)</span></h5> <p>位於俄羅斯杜布納的團隊在1986年使用這種冷核融合反應進行了第一次合成錀的實驗。實驗並沒有產生可辨認為錀的原子核,截面限制在4 pb。其後GSI的團隊使用改進了的設施進行實驗,成功發現3顆<sup>272</sup>Rg原子;另於2000年再合成3顆原子。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在2003年測定14個<sup>272</sup>Rg原子的衰變1n激發能,證實了錀的發現。</p> <h5><span id="208Pb.2865Cu.2Cxn.29273.E2.88.92xRg_.28x.3D1.29"></span><span id="208Pb(65Cu,xn)273−xRg_(x=1)"><sup>208</sup>Pb(<sup>65</sup>Cu,xn)<sup>273−x</sup>Rg (x=1)</span></h5> <p>2004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利用原子序為奇數的發射體進行該冷聚變反應時,檢測到<sup>272</sup>Rg的單個原子。</p> <h4><span id=".E4.BD.9C.E7.82.BA.E8.A1.B0.E8.AE.8A.E7.94.A2.E7.89.A9"></span><span id="作為衰變產物">作為衰變產物</span></h4> <p>科學家也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觀察到錀的同位素。 </p> <h4><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7.99.BC.E7.8F.BE.E6.99.82.E5.BA.8F"></span><span id="同位素發現時序">同位素發現時序</span></h4> <h3><span id=".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核異構體">核異構物</span></h3> <h4><span id="274Rg"><sup>274</sup>Rg</span></h4> <p>科學家在源自<sup>278</sup>Nh的衰變鏈中觀測到<sup>274</sup>Rg的兩個原子。這兩個衰變事件的數據有所出入,而且兩條衰變鏈似乎有所不同。這表明<sup>274</sup>Rg存在同核異構物,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p> <h4><span id="272Rg"><sup>272</sup>Rg</span></h4> <p>直接合成<sup>272</sup>Rg時,該同位素發射出4顆α粒子,其能量分別為11.37、11.03、10.82和10.40 MeV。GSI所測得的<sup>272</sup>Rg半衰期為1.6毫秒,同時從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得到的數據顯示半衰期約3.8毫秒。衝突的數據可能是由於存在同核異構物,但目前的數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 </p> <h3><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E7.94.A2.E9.87.8F"></span><span id="同位素產量">同位素產量</span></h3> <p>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錀的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p> <h4><span id=".E5.86.B7.E8.81.9A.E8.AE.8A_2"></span><span id="冷聚變_2">冷聚變</span></h4> <h2><span id=".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化學屬性">化學屬性</span></h2> <h3><span id=".E9.9B.BB.E5.AD.90.E7.B5.90.E6.A7.8B.EF.BC.88.E7.9B.B8.E5.B0.8D.E8.AB.96.EF.BC.89"></span><span id="電子結構(相對論)">電子結構(相對論)</span></h3> <p>穩定的11族元素銅、銀和金都有著<i>n</i>d<sup>10</sup>(<i>n</i>+1)s<sup>1</sup>形式的外層電子組態。這些元素的第一激發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i>n</i>d<sup>9</sup>(<i>n</i>+1)s<sup>2</sup>。由於d軌域電子之間的自旋-軌道作用,這種狀態分為兩個不同的能階。銅基態和最低激發態之間的能量差使銅呈紅棕色。銀的能量差距更大,因此呈銀色。然而,隨著原子序的增加,相對論效應使激發態更加穩定,金的能量差減少,因此再次呈金黃色。有關錀的計算表明,6d<sup>9</sup>7s<sup>2</sup>能階足夠穩定,應可成為基態,而6d<sup>10</sup>7s<sup>1</sup>則會是第一激發態。該新的基態與第一激發態間的能量差和銀相似,因此錀預計將呈銀色。</p>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化學屬性">推算的化學屬性</span></h3> <h4><span id=".E6.B0.A7.E5.8C.96.E6.85.8B"></span><span id="氧化態">氧化態</span></h4> <p>錀預計將是6d系過渡金屬的第9個成員,屬於週期表中11族(IB)最重的成員,位於銅、銀和金的下面。每個11族元素的穩定氧化態都不同:銅形成穩定的+2態,銀則主要形成銀(I),金則主要形成金(III)。銅(I)和銀(II)比較少見。因此,錀預計主要形成穩定的+3態。由於相對論效應,金也形成-1穩定氧化態,錀可能也這樣做。 </p> <h4><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4> <p>該族較重的成員對化學反應呈惰性。銀和金都對氧氣呈惰性,但能與鹵素發生反應。此外,銀亦能與硫和硫化氫發生反應,銀的反應活性明顯比金較高。錀的惰性預計比金更高,將不會與氧和鹵素發生反應。最有可能的反應是與氟形成氟化物RgF<sub>3</sub>,與水形成的氫氧化物Rg(OH)<sub>3</sub>,以及通過氫氧化物製取得Rg<sub>2</sub>O<sub>3</sub>。 </p> <h2><span id=".E5.A4.A7.E7.9C.BE.E6.96.87.E5.8C.96"></span><span id="大眾文化">大眾文化</span></h2> <p>此元素在動畫節目「海綿寶寶」中,名字稱為邪惡元素(Jerktonium),符號為Jt,此元素有111個質子,在節目中可讓比奇堡的生物變邪惡,但是海綿寶寶和章魚哥除外,在節目中解藥為一首歌。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錀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錀<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錀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錀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錀<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ul><li>新華網 ─ 德國科學家發現的第111號元素獲得認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中國語言文字工作網: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為「釒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搜狐網:海峽兩岸取得一致意見 111號元素中文名"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0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40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60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82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430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16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701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8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95963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95.797 1 -total 24.47% 317.022 1 Template:Reflist 22.98% 297.716 2 Template:Infobox 22.36% 289.757 1 Template:Elementbox 14.18% 183.732 23 Template:Cite_journal 13.94% 180.686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1.44% 148.289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8.91% 115.456 1 最重元素概论 7.71% 99.932 1 Template:Lang-en 5.67% 73.408 5 Template:全局僻字 -->
**錀**(拼音:lún,注音:ㄌㄨㄣˊ,音同「倫」;英語:**Roentgen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Rg**,原子序數為 111。錀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所有錀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最重也最長壽的已知同位素為錀 - 282,其半衰期約為 100 秒。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錀 - 286 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約為 10.7 分鐘。目前科學家僅成功合成出很少的錀原子,除了基礎科學研究之外,錀沒有任何實際應用。 錀是週期表中 11 族的成員,所以其性質預計和金、銀、銅等同族金屬類似,可能會是銅紅色、銀白色或金黃色等有色彩的固體金屬。由於錀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未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其是否為金的化學同系物。 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1994 年首次合成出錀元素。其名稱得自發現 X 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不過錀衰變時並不會放出 X 射線。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錀是由德國達姆施塔特的重離子研究所(GSI)於 1994 年 12 月 8 日,在線性加速器內利用鎳 - 64 轟擊鉍 - 209 而合成的。這次實驗成功產生了三顆錀 - 272 原子,其迅速衰變成其他元素。   : $\,_{83}^{209}\mathrm {Bi} +\,_{28}^{64}\mathrm {Ni} \to \,_{111}^{272}\mathrm {Rg} \ +\,_{0}^{1}\mathrm {n} $ IUPAC/IUPAP 聯合工作小組(JWP)在 2001 年時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當時確實發現了錀。GSI 的小組在 2002 年重複實驗,並再檢測到三個原子。在他們 2003 年的報告當中,聯合工作小組決定承認 GSI 團隊對此新元素的發現。 ### 命名 111 號元素在 2004 年 11 月 1 日被命名為 Roentgenium(Rg),紀念 1895 年發現 X 射線的科學家威廉・倫琴。根據 IUPAC 元素系統命名法,111 號元素原稱「Unununium」(Uuu),源自 111 的拉丁語寫法。 2005 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提出第 111 號元素中文定名草案。2006 年 1 月 20 日下午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召開的第 111 號元素中文定名研討會上,確定使用類推簡化字「𬬭」(讀音同「倫」),對應繁體字「錀」字,是古代表示化學元素金的古字。2007 年 3 月 21 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這一結果,同時也宣布該命名已經得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同意。 ## 同位素與核特性 目前已知的錀同位素共有 7 個,質量數分別為 272、274 和 278-282,還有兩個已知但未確認的亞穩態,錀 - 272m 和錀 - 274m。錀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且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較輕的同位素來的穩定,其中最長壽的同位素為錀 - 282,半衰期約 100 秒,也是目前發現最重的錀同位素。未經證實的同位素錀 - 283 和錀 - 286 可能具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 5.1 分鐘和 10.7 分鐘。除了錀 - 282 外,其他壽命較長的同位素有錀 - 280 和錀 - 281,半衰期分別為 4.6 秒和 17 秒,剩下 4 種較輕同位素的半衰期均以毫秒計。大多數錀同位素主要發生 α 衰變或自發裂變,但錀 - 280 也有機率發生電子捕獲。 ### 核合成 #### 能產生 Z=111 複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 111 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 冷聚變 ##### 209Bi(64Ni,xn)273−xRg (x=1) 位於俄羅斯杜布納的團隊在 1986 年使用這種冷核融合反應進行了第一次合成錀的實驗。實驗並沒有產生可辨認為錀的原子核,截面限制在 4 pb。其後 GSI 的團隊使用改進了的設施進行實驗,成功發現 3 顆 272Rg 原子;另於 2000 年再合成 3 顆原子。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在 2003 年測定 14 個 272Rg 原子的衰變 1n 激發能,證實了錀的發現。 ##### 208Pb(65Cu,xn)273−xRg (x=1) 2004 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利用原子序為奇數的發射體進行該冷聚變反應時,檢測到 272Rg 的單個原子。 #### 作為衰變產物 科學家也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觀察到錀的同位素。 #### 同位素發現時序 ### 核異構物 #### 274Rg 科學家在源自 278Nh 的衰變鏈中觀測到 274Rg 的兩個原子。這兩個衰變事件的數據有所出入,而且兩條衰變鏈似乎有所不同。這表明 274Rg 存在同核異構物,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 272Rg 直接合成 272Rg 時,該同位素發射出 4 顆 α 粒子,其能量分別為 11.37、11.03、10.82 和 10.40 MeV。GSI 所測得的 272Rg 半衰期為 1.6 毫秒,同時從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得到的數據顯示半衰期約 3.8 毫秒。衝突的數據可能是由於存在同核異構物,但目前的數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 ### 同位素產量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錀的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 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 冷聚變 ## 化學屬性 ### 電子結構(相對論) 穩定的 11 族元素銅、銀和金都有著 _n_d10(_n_+1)s1 形式的外層電子組態。這些元素的第一激發態原子的外層電子組態為 _n_d9(_n_+1)s2。由於 d 軌域電子之間的自旋 - 軌道作用,這種狀態分為兩個不同的能階。銅基態和最低激發態之間的能量差使銅呈紅棕色。銀的能量差距更大,因此呈銀色。然而,隨著原子序的增加,相對論效應使激發態更加穩定,金的能量差減少,因此再次呈金黃色。有關錀的計算表明,6d97s2 能階足夠穩定,應可成為基態,而 6d107s1 則會是第一激發態。該新的基態與第一激發態間的能量差和銀相似,因此錀預計將呈銀色。 ### 推算的化學屬性 #### 氧化態 錀預計將是 6d 系過渡金屬的第 9 個成員,屬於週期表中 11 族(IB)最重的成員,位於銅、銀和金的下面。每個 11 族元素的穩定氧化態都不同:銅形成穩定的 + 2 態,銀則主要形成銀 (I),金則主要形成金 (III)。銅 (I) 和銀 (II) 比較少見。因此,錀預計主要形成穩定的 + 3 態。由於相對論效應,金也形成 - 1 穩定氧化態,錀可能也這樣做。 #### 化學特性 該族較重的成員對化學反應呈惰性。銀和金都對氧氣呈惰性,但能與鹵素發生反應。此外,銀亦能與硫和硫化氫發生反應,銀的反應活性明顯比金較高。錀的惰性預計比金更高,將不會與氧和鹵素發生反應。最有可能的反應是與氟形成氟化物 RgF3,與水形成的氫氧化物 Rg (OH)3,以及通過氫氧化物製取得 Rg2O3。 ## 大眾文化 此元素在動畫節目「海綿寶寶」中,名字稱為邪惡元素(Jerktonium),符號為 Jt,此元素有 111 個質子,在節目中可讓比奇堡的生物變邪惡,但是海綿寶寶和章魚哥除外,在節目中解藥為一首歌。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錀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錀(英文) * 元素錀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錀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錀(英文) * 新華網 ─ 德國科學家發現的第 111 號元素獲得認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語言文字工作網:第 111 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為「釒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搜狐網:海峽兩岸取得一致意見 111 號元素中文名 "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21,202
2023-05-05T05:04:36Z
75,314,202
𬬭
5,751,200
<p>在化學中,<b>鉮</b>(英語:<span lang="en">Arsonium</span>),又稱<b>鉮離子</b>、<b>砷鎓離子</b>或<b>砷正離子</b>,是一種由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AsH<sub>4</sub><sup>+</sup>,是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其與銨、鏻類似,為四面體形分子。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鉮離子是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砷」與金屬的組合。 </p><p>鉮的英文名稱來自於「Arsine」(胂)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胂」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鉮」,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 </p> <h2><span id=".E8.A1.8D.E7.94.9F.E7.89.A9"></span><span id="衍生物">衍生物</span></h2> <ul><li>四苯基鉮(英語:<span lang="en">tetraphenylarsonium</span>,化學式:C<sub>24</sub>H<sub>20</sub>As)</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銨</li> <li>鏻</li> <li>砷</li> <li>砷化氫</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在化學中,**鉮**(英語:Arsonium),又稱**鉮離子**、**砷鎓離子**或**砷正離子**,是一種由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 AsH4+,是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其與銨、鏻類似,為四面體形分子。 ## 命名 鉮離子是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砷」與金屬的組合。 鉮的英文名稱來自於「Arsine」(胂)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胂」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鉮」,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 ## 衍生物 * 四苯基鉮(英語:tetraphenylarsonium,化學式:C24H20As) ## 參見 * 銨 * 鏻 * 砷 * 砷化氫 ## 參考文獻
null
5,191
2023-05-02T13:26:53Z
72,916,763
𬬹
81,831
<p class="mw-empty-elt"> </p> <p><b>鑪</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lú</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ㄌㄨˊ</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Rutherford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Rf</b>,原子序數為104。鑪是一種具極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壽命最長的已知同位素為<sup>267</sup>Rf,半衰期約為1.3小時。鑪是為紀念紐西蘭物理學家歐尼斯特·拉塞福而以他命名的。 </p><p>在元素週期表中,鑪是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是第一個錒系後元素,也是第一個超重元素。鑪屬於第7週期、4族。人們對鑪的化學特性瞭解不全,儘管某些計算指出,由於相對論性效應,它可能會具有和同族元素顯著不同的化學屬性,但目前化學實驗已證實,鑪是比同族的鉿較重的化學同系物,表現出的部分化學性質與其他的4族元素相似。 </p><p>位於前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在1960年代分別製造出少量的鑪。由於雙方發現鑪的先後次序不清,因此蘇聯和美國科學家們對其命名產生了爭議;直到1997年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才將鑪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位於杜布納(當時位於前蘇聯)的聯合核研究所於1964年宣佈首次發現鑪。研究人員以氖-22離子撞擊鈽-242目標,把產物與四氯化鋯(ZrCl<sub>4</sub>)反應後將其轉變為氯化物,再用溫度梯度色譜法把鑪從產物中分離出來。該團隊在一種具揮發性的的氯化物中探測到自發裂變事件,該氯化物具有類似於鉿的較重同系物的化學屬性。其半衰期數值最初並沒有被準確量度,但後來的計算則指出,衰變產物最可能為鑪-259:</p> <dl><dd><span><span>242<br>94</span>Pu<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4−<i>x</i><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4−<i>x</i><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Cl<sub>4</sub></dd></dl><p>1969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碳-12離子撞擊鉲,確定性地合成了鑪,並測量了<sup>257</sup>Rf 的α衰變:</p> <dl><dd><span><span>249<br>98</span>C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2<br>6</span>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57<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在美國進行的實驗於1973年得到獨立證實,其中通過觀測<sup>257</sup>Rf衰變產物——鍩-253——的K-α X光,確實了鑪為母衰變體。</p> <h3><span id=".E5.91.BD.E5.90.8D.E7.88.AD.E8.AD.B0"></span><span id="命名爭議">命名爭議</span></h3> <p>俄方科學家建議使用Kurchatovium作為該新元素命名,而美方科學家則建議使用Rutherfordium。1992年,IUPAC/IUPAP超鐨元素工作組(TWG)評審了發現報告後,認為雙方是同時合成了第104號元素的,所以雙方應該共同享有這份名譽。</p><p>美國的團隊其後回復了TWG,並稱TWG過分重視杜布納團隊的研究結果。他們也指出,俄方團隊曾在過去20年以內多次修改其報告細節,俄方對此沒有否認。他們還強調,TWG過於看重俄方團隊所進行的化學實驗,並指責TWG的委員會成員缺乏足夠的資歷。TWG隨後回應,稱已經審視過美方提出的各項意見,並認為沒有理由撤回先前有關發現順序的結論。IUPAC最終使用了美國團隊所提出的名稱(Rutherfordium),這可能反映了其實際改變了決定。</p><p>蘇聯的團隊稱其首次探測到該新元素,因此建議將其命名為Kurchatovium(Ku)以紀念伊格爾·庫爾恰托夫,其曾經領導過蘇聯原子彈計劃。東方集團國家的教科書都使用Kurchatovium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命名,而中文則譯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庫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龲</span>」。美國的團隊則提議用Rutherfordium(Rf)為新元素的命名,以紀念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 </p><p>由於國際上對104號、105號元素名稱存在較大分歧,1977年8月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C)正式宣佈100號以後元素停止使用人名命名,而使用臨時系統命名,譬如104號元素為Unnilquadium(Unq)(該名稱源自數字1、0和4的拉丁文寫法)。但由於應用不便,1994年IUPAC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又提出仍以人名命名,同時建議使用Dubnium(105號元素的現名,名稱源自杜布納,Dubna)作為104號元素的當時的名稱,因為Rutherfordium已被建議作為106號元素的名稱,而IUPAC也認為應該承認杜布納團隊對此領域研究的貢獻。然而,這時104至107號元素的名稱都具有爭議。1997年,有關的團隊解決了紛爭,並於同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重新英文定名,最終採用了現名Rutherfordium,Dubnium一名則成為了105號元素的名稱。</p><p>隨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也據此於1998年7月8日公佈了101至109號元素重新審定的中文命名。其中104號元素Rutherfordium中文名曾定為「鑪」(音同「盧」),現根據IUPAC的決定,仍予以採用;105號元素Dubnium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音同「杜」)。自此,101至105號元素被正式定名,也彌補了1998年之前106號以後的元素一直無中文名稱的遺憾,同時海峽兩岸化學家也已取得共識,可望在兩岸共同使用。</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p>鑪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融合反應。多數鑪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目前只能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p><p>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融合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著高質量標靶(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40至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3至5顆中子。在冷核融合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著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1到2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融合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融合反應(見冷核融合)。</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位於杜布納的研究團隊在1964年首次嘗試合成鑪,所用的熱核融合反應將氖-22發射體撞擊鈽-242目標: </p> <dl><dd><span><span>242<br>94</span>Pu<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4-x<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3,5).</dd></dl><p>於首次研究中,他們探測到兩次半衰期分別為0.3秒和8秒的自發裂變事件。前者之後被撤回,而後者則源自鑪-259同位素。1966年,該團隊重復進行了這條反應,並對具揮發性的氯化物產物進行了化學研究。他們辨認出一種揮發性氯化物,其屬性與鉿的較重化學同系物相似,並以自發裂變快速衰變。這是產生了RfCl<sub>4</sub>的有力證據。儘管其半衰期沒有被準確地測量出來,但是之後的證據指出產物最有可能是鑪-259。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之內多次重復進行實驗,並於1971年把該同位素的自發裂變半衰期確定為4.5秒。</p><p>1969年,以阿伯特·吉奧索為首,位於加州大學的團隊嘗試證實杜布納團隊所公佈的結果。在一次鋦-248和氧-16之間的反應中,他們未能證實杜布納團隊的結果,但卻探測到鑪-260的自發裂變,其半衰期只有10至30 ms: </p> <dl><dd><span><span>248<br>96</span>C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6<br>8</span>O<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1970年,美國團隊又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但這次使用氧-18作為發射體,並探測到鑪-261的自發裂變,半衰期長達65秒(之後修正為75秒)。之後在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的實驗得出一種短半衰期的同核異構物鑪-262m(其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47 ms)及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後者不確定地指向鑪-263。</p><p><br> 吉奧索的團隊也研究了鉲-249與碳-13之間的反應,並合成了短半衰期的鑪-258(其在11毫秒後進行自發裂變):</p> <dl><dd><span><span>249<br>98</span>C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3<br>6</span>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58<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在轉用碳-12之後,他們更首次觀測到鑪-257的α衰變。</p><p>杜布納的團隊於1977首次研究鉳-249和氮-14之間的反應,並於1985年證實產生了鑪-260同位素,該同位素在28毫秒之後進行自發裂變:</p> <dl><dd><span><span>249<br>97</span>Bk<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4<br>7</span>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3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199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進行鈽-244和氖-22的核融合反應時,觀測到了同位素鑪-262: </p> <dl><dd><span><span>244<br>94</span>Pu<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6-x<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4, 5).</dd></dl><p>研究團隊將半衰期確定為2.1秒,而不是先前報告中的47毫秒,這意味著兩個半衰期值可能是源自鑪-262的兩種同核異構物的。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並於2000年觀測到鑪-261的α衰變及鑪-261m的自發裂變。</p><p>杜布納團隊於2000年首次公佈了使用鈾目標體的熱核融合反應: </p> <dl><dd><span><span>238<br>92</span>U<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br>12</span>M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4-x<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3, 4, 5, 6).</dd></dl><p>他們觀測到鑪-260和鑪-259的衰變,之後又觀測到鑪-259的衰變。在一系列利用鈾目標體的實驗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於2006年探測到了鑪-261。</p>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首次合成鑪的冷核融合反應是於1974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反應將鈦-50射向鉛-208同位素標靶: </p> <dl><dd><span><span>208<br>82</span>Pb<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0<br>22</span>Ti<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58-x<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1, 2, 3).</dd></dl><p>測量到的自發裂變事件源自鑪-256,而其後在重離子研究所(GSI)進行的實驗則測量了鑪-257和鑪-255的衰變屬性。</p><p>1974年,杜布納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鉛-207和鈦-50之間的反應,並產生了鑪-255。1994年重離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使用鉛-206同位素,並探測到鑪-255和鑪-254。同年轉用鉛-204後則探測到鑪-253。</p> <h3><span id=".E8.A1.B0.E8.AE.8A"></span><span id="衰變">衰變</span></h3> <p>大部分質量數低於262的鑪同位素都會出現於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中,這能夠使之前探測的屬性有更準確的數值。較重的鑪同位素只出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比如,自2004年起,在鐽-279衰變鏈中多次觀測到有通過α衰變形成鑪-267的事件: </p> <dl><dd><span><span>279<br>110</span>Ds<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5<br>108</span>Hs<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1<br>106</span>S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7<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dd></dl><p>這又繼續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約為1.3小時。</p><p>伯爾尼大學於1999年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3同位素的合成進行了研究,並發現了符合通過電子捕獲形成鑪-263的事件。產物中的鑪被分離出來,期間觀測到的有長半衰期(15分鐘)的自發裂變事件,以及半衰期大約為10分鐘的α衰變。2010年有關鈇-285衰變鏈的報告中顯示了5個連續的α衰變,在產生鑪-265之後,再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152秒。</p><p>2004年進行的實驗初步顯示,在鏌-288的衰變鏈中存在一種質量更高的鑪同位素,鑪-268: </p> <dl><dd><span><span>288<br>115</span>M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84<br>113</span>N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80<br>111</span>R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6<br>109</span>Mt<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2<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8<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α<span><br></span></span> ? → <span><span>268<br>104</span>R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ν<span><br>e</span></span> .</dd></dl><p>不過衰變鏈的最後一個步驟仍待確認。在5個α衰變事件產生<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之後,研究人員又觀測到了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目前未知這些事件是否來自<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的直接自發裂變,還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進行長半衰期的電子捕獲而產生鑪-268。如果後者在產生後進行短半衰期的衰變,那麼這兩種情況是無法分辨的。假設沒有探測到<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的電子捕獲,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268,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p><p>根據2007年一項有關合成鉨的報告,同位素鉨-282進行類似的衰變,並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6,<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會再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22分鐘。假設沒有探測到<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6的電子捕獲,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266,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鑪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15種,質量數從253到268不等(264除外),大部分通過自發裂變進行衰變。鑪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融合,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p> <h3><span id=".E5.8D.8A.E8.A1.B0.E6.9C.9F"></span><span id="半衰期">半衰期</span></h3> <p>較輕的鑪同位素一般具有較短的半衰期:<sup>253</sup>Rf和<sup>254</sup>Rf的為50微秒。<sup>256</sup>Rf、<sup>258</sup>Rf和<sup>260</sup>Rf更為穩定,半衰期在10毫秒左右;<sup>255</sup>Rf、<sup>257</sup>Rf、<sup>259</sup>Rf和<sup>262</sup>Rf的半衰期介乎1至5秒,而<sup>261</sup>Rf、<sup>265</sup>Rf和<sup>263</sup>Rf則較穩定,半衰期分別為1、1.5和10分鐘。最重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sup>267</sup>Rf的約為1.3小時。</p><p>低質量的同位素有兩種生成方式:兩種原子直接經過核融合產生,或作為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通過直接核融合產生的最重的同位素為<sup>262</sup>Rf,比其質量更高的同位素則只在其他元素的衰變產物中出現,其中已證實的只有<sup>267</sup>Rf一種。同位素<sup>266</sup>Rf和<sup>268</sup>Rf也曾被發現於衰變產物中,半衰期可能分別長達10小時和6小時,但它們是通過系統化研究間接探測的。雖然<sup>264</sup>Rf仍待發現,但預計半衰期長達1小時。在被發現之前,<sup>265</sup>Rf曾被預測擁有13小時的長半衰期,但實際只有2.5分鐘。</p><p>1999年,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科學家宣佈成功合成3顆<sup>293</sup>Uuo原子。他們稱這些原子核先後射出7顆α粒子,並形成<sup>265</sup>Rf原子核,但在2001年撤回了這一項結果。</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p>最初有關合成<sup>263</sup>Rf的研究指出,該核種主要是以自發裂變方式衰變的,半衰期為10至20分鐘。近期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的研究也同時產生了<sup>263</sup>Rf原子,其半衰期較短,約為8秒。這兩種衰變方式意味著存在兩種不同的同核異構物,但由於觀測到的事件太少,未能確定同核異構物的屬性。</p><p>在利用<sup>244</sup>Pu(<sup>22</sup>Ne,5n)<sup>261</sup>Rf這條反應研究鑪同位素的合成時,人們發現反應的產物進行了8.28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78秒。之後重離子研究所在研究鎶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合成時,卻得到了不同的數據:衰變鏈中的<sup>261</sup>Rf進行8.52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4秒。後來的結果指出,該核種主要進行裂變。這些矛盾使人們對鎶的合成產生了懷疑。第一種同核異構物為<sup>261a</sup>Rf(或直接記為<sup>261</sup>Rf),第二種為<sup>261b</sup>Rf(或記為<sup>261m</sup>Rf)。不過,一般認為前者屬於高自旋基態,而後者則屬於低自旋亞穩態。同核異構物<sup>261b</sup>Rf的發現及確認最終使鎶的發現在1996年得到了肯定。</p><p>對利用<sup>208</sup>Pb(<sup>50</sup>Ti,n)<sup>257</sup>Rf這條反應的詳細光譜分析確認了<sup>257</sup>Rf的一種同核異能態。分析發現<sup>257g</sup>Rf有著具15條α譜線的複雜光譜,並算出了兩種同核異構物的能級結構圖。類似的同核異構物也被發現存在於<sup>256</sup>Rf中。</p> <h2><span id=".E9.A0.90.E6.B8.AC.E7.9A.84.E5.B1.AC.E6.80.A7"></span><span id="預測的屬性">預測的屬性</span></h2> <h3><span id=".E5.8C.96.E5.AD.B8.E5.B1.AC.E6.80.A7"></span><span id="化學屬性">化學屬性</span></h3> <p>鑪是第一個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也是第二個6d系過渡金屬。對鑪以及其離子態的游離能、原子半徑等屬性的計算指出,鑪與鉿相似,但與鉛相異。人們依此推斷,鑪的基本屬性會和其他的4族元素(鈦、鋯及鉿)相似。它的一些屬性是通過氣態及水溶化學實驗而取得的。同族前兩個元素的唯一穩定氧化態為+4,因此鑪也應會有+4氧化態。另外,鑪也預計會產生較不穩定的+3態。</p><p>對鑪化學屬性的計算指出,相對論性效應足以使p軌域的能級比d軌域的要低,價電子組態將為6d<sup>1</sup> 7s<sup>2</sup> 7p<sup>1</sup>或甚至為7s<sup>2</sup> 7p<sup>2</sup>,因此與鉿相比,鉛會和鑪更為相似。然而通過更準確的計算及對鑪化合物的化學研究指出,鑪的屬性與4族元素的相符。</p><p>與鋯和鉿相似,鑪預計會形成一種非常穩定的高熔點氧化物RfO<sub>2</sub>。它會和鹵素反應形成四鹵化物RfX<sub>4</sub>,在與水接觸後會水解成氧鹵化物RfOX<sub>2</sub>。這些四鹵化物都是具揮發性的固體,在呈氣態時為單體四面體分子。</p><p>在水溶狀態時,Rf<sup>4+</sup>離子的水解程度較Ti<sup>4+</sup>低,但與鋯和鉿的相約。鑪的鹵化物與鹵素離子混合時,會促進形成錯離子。使用氯離子和溴離子時,反應會產生<span>RfCl<span>2−<br>6</span></span>和<span>RfBr<span>2−<br>6</span></span>。鋯和鉿會形成七氟及八氟錯合物,因此更大的鑪離子應該可以形成<span>RfF<span>2−<br>6</span></span>、<span>RfF<span>2−<br>7</span></span>和<span>RfF<span>4−<br>8</span></span>。</p> <h3><span id=".E7.89.A9.E7.90.86.E5.8F.8A.E5.8E.9F.E5.AD.90.E5.B1.AC.E6.80.A7"></span><span id="物理及原子屬性">物理及原子屬性</span></h3> <p>鑪在一般狀態下預計會是一種固體,其密度會很高,約為23 g/cm<sup>3</sup>。相比之下,已知密度最高的元素——鋨——的密度為22.61 g/cm<sup>3</sup>。這是由於鑪擁有高原子量,以及由於錒系收縮和相對論性效應。實際產生足夠的鑪來測量這些屬性卻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就算製成了,樣本也會迅速衰變。鑪的原子半徑預測約為150 pm。相對論性效應使鑪的7s軌域具有穩定性,而6d軌域則有不穩定性,因此Rf<sup>+</sup>和Rf<sup>2+</sup>離子會失去6d電子,而非7s電子。這是和同族的較輕元素相反的。</p> <h2><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2> <h3><span id=".E6.B0.A3.E6.85.8B"></span><span id="氣態">氣態</span></h3> <p>早期對鑪的化學研究主要集中於使用氣態熱力色譜法及對相對沉積溫度吸附曲線的測量。最早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是由杜布納進行的,他們希望以此確認鑪的發現。這些實驗使用了<sup>261m</sup>Rf同位素。實驗假設鑪是第一個6d系元素,因此會形成四氯化物。四氯化鑪比四氯化鉿(HfCl<sub>4</sub>)揮發性更高,因為其中的化學鍵更似共價鍵。</p><p>一系列的實驗已經證實,鑪具有典型的4族元素特性,會形成RfCl<sub>4</sub>和RfBr<sub>4</sub>,以及一種氯氧化物RfOCl<sub>2</sub>。在使用固態而非氣態的氯化鉀時,所產生的<span>RfCl<span><br>4</span></span>的揮發性降低了。這表示產生了不揮發的<span>K<span><br>2</span>RfCl<span><br>6</span></span>混合鹽。</p> <h3><span id=".E6.B0.B4.E6.BA.B6.E6.85.8B"></span><span id="水溶態">水溶態</span></h3> <p>鑪的電子組態預計為[Rn]5f<sup>14</sup> 6d<sup>2</sup> 7s<sup>2</sup>,因此會具有鉿的4族同系物的屬性。它會在強酸中形成Rf<sup>4+</sup>水合離子,並在氫氯酸、氫溴酸或氫氟酸中形成錯合物。</p><p>至今最具確定性的鑪水溶化學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進行的,使用的為<sup>261m</sup>Rf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分別用鑪、鉿、鋯及釷在氫氯酸中進行提取,並證實了鑪不具備錒系元素的特性。在和其同系物對比之下,鑪能夠肯定地歸為4族元素。在氯離子溶液中,鑪會形成六氯化鑪錯離子,這與鉿和鋯相似。</p> <dl><dd><sup>261m</sup>Rf<sup>4+</sup> + 6 <span>Cl<span>−<br></span></span> → [<sup>261m</sup>RfCl<sub>6</sub>]<sup>2-</sup></dd></dl><p>在氫氟酸中的情況類似。鑪對氟離子的親和力較弱,並會形成六氟化鑪錯離子,而鉿和鋯則在同樣的氟離子濃度下產生了七氟甚至八氟錯離子:</p> <dl><dd><sup>261m</sup>Rf<sup>4+</sup> + 6 <span>F<span>−<br></span></span> → [<sup>261m</sup>RfF<sub>6</sub>]<sup>2-</sup></dd></d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鑪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鑪<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鑪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鑪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鑪<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p class="mw-empty-elt">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4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2.31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2.55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114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2810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59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505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1.37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0711985/52428800 bytes Lua Profile: ? 240 ms 17.1% <mw.lua:694> 180 ms 12.9% recursiveClone <mwInit.lua:41> 160 ms 11.4% <mw.lua:710> 80 ms 5.7% dataWrapper <mw.lua:672> 80 ms 5.7% <mwInit.lua:41> 60 ms 4.3%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getExpandedArgument 60 ms 4.3% getExpandedArgument <mw.lua:174> 40 ms 2.9% type 40 ms 2.9%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sub 40 ms 2.9% [others] 420 ms 30.0%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74.799 1 -total 23.13% 503.074 1 Template:Reflist 16.61% 361.236 2 Template:Infobox 16.30% 354.426 1 Template:Elementbox 14.35% 312.049 39 Template:Nuclide 12.78% 277.904 64 Template:PhysicsParticle 12.11% 263.442 47 Template:Cite_journal 9.76% 212.160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9.69% 210.827 147 Template:Su 7.87% 171.236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
**鑪**(拼音:lú,注音:ㄌㄨˊ;英語:**Rutherford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Rf**,原子序數為 104。鑪是一種具極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壽命最長的已知同位素為 267Rf,半衰期約為 1.3 小時。鑪是為紀念紐西蘭物理學家歐尼斯特・拉塞福而以他命名的。 在元素週期表中,鑪是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是第一個錒系後元素,也是第一個超重元素。鑪屬於第 7 週期、4 族。人們對鑪的化學特性瞭解不全,儘管某些計算指出,由於相對論性效應,它可能會具有和同族元素顯著不同的化學屬性,但目前化學實驗已證實,鑪是比同族的鉿較重的化學同系物,表現出的部分化學性質與其他的 4 族元素相似。 位於前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在 1960 年代分別製造出少量的鑪。由於雙方發現鑪的先後次序不清,因此蘇聯和美國科學家們對其命名產生了爭議;直到 1997 年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才將鑪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位於杜布納(當時位於前蘇聯)的聯合核研究所於 1964 年宣佈首次發現鑪。研究人員以氖 - 22 離子撞擊鈽 - 242 目標,把產物與四氯化鋯(ZrCl4)反應後將其轉變為氯化物,再用溫度梯度色譜法把鑪從產物中分離出來。該團隊在一種具揮發性的的氯化物中探測到自發裂變事件,該氯化物具有類似於鉿的較重同系物的化學屬性。其半衰期數值最初並沒有被準確量度,但後來的計算則指出,衰變產物最可能為鑪 - 259:   : 242 94Pu + 22 10Ne → 264−_x_ 104Rf → 264−_x_ 104Rf Cl4 1969 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碳 - 12 離子撞擊鉲,確定性地合成了鑪,並測量了 257Rf 的 α 衰變:   : 249 98Cf + 12 6C → 257 104Rf + 4 n 在美國進行的實驗於 1973 年得到獨立證實,其中通過觀測 257Rf 衰變產物 —— 鍩 - 253—— 的 K-α X 光,確實了鑪為母衰變體。 ### 命名爭議 俄方科學家建議使用 Kurchatovium 作為該新元素命名,而美方科學家則建議使用 Rutherfordium。1992 年,IUPAC/IUPAP 超鐨元素工作組(TWG)評審了發現報告後,認為雙方是同時合成了第 104 號元素的,所以雙方應該共同享有這份名譽。 美國的團隊其後回復了 TWG,並稱 TWG 過分重視杜布納團隊的研究結果。他們也指出,俄方團隊曾在過去 20 年以內多次修改其報告細節,俄方對此沒有否認。他們還強調,TWG 過於看重俄方團隊所進行的化學實驗,並指責 TWG 的委員會成員缺乏足夠的資歷。TWG 隨後回應,稱已經審視過美方提出的各項意見,並認為沒有理由撤回先前有關發現順序的結論。IUPAC 最終使用了美國團隊所提出的名稱(Rutherfordium),這可能反映了其實際改變了決定。 蘇聯的團隊稱其首次探測到該新元素,因此建議將其命名為 Kurchatovium(Ku)以紀念伊格爾・庫爾恰托夫,其曾經領導過蘇聯原子彈計劃。東方集團國家的教科書都使用 Kurchatovium 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命名,而中文則譯為「龲」。美國的團隊則提議用 Rutherfordium(Rf)為新元素的命名,以紀念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 由於國際上對 104 號、105 號元素名稱存在較大分歧,1977 年 8 月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C)正式宣佈 100 號以後元素停止使用人名命名,而使用臨時系統命名,譬如 104 號元素為 Unnilquadium(Unq)(該名稱源自數字 1、0 和 4 的拉丁文寫法)。但由於應用不便,1994 年 IUPAC 無機化學命名委員會又提出仍以人名命名,同時建議使用 Dubnium(105 號元素的現名,名稱源自杜布納,Dubna)作為 104 號元素的當時的名稱,因為 Rutherfordium 已被建議作為 106 號元素的名稱,而 IUPAC 也認為應該承認杜布納團隊對此領域研究的貢獻。然而,這時 104 至 107 號元素的名稱都具有爭議。1997 年,有關的團隊解決了紛爭,並於同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重新英文定名,最終採用了現名 Rutherfordium,Dubnium 一名則成為了 105 號元素的名稱。 隨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也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公佈了 101 至 109 號元素重新審定的中文命名。其中 104 號元素 Rutherfordium 中文名曾定為「鑪」(音同「盧」),現根據 IUPAC 的決定,仍予以採用;105 號元素 Dubnium 定為「𨧀」(音同「杜」)。自此,101 至 105 號元素被正式定名,也彌補了 1998 年之前 106 號以後的元素一直無中文名稱的遺憾,同時海峽兩岸化學家也已取得共識,可望在兩岸共同使用。 ## 核合成 鑪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融合反應。多數鑪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目前只能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 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融合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著高質量標靶(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 40 至 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 3 至 5 顆中子。在冷核融合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著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 1 到 2 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融合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融合反應(見冷核融合)。 ### 熱核融合 位於杜布納的研究團隊在 1964 年首次嘗試合成鑪,所用的熱核融合反應將氖 - 22 發射體撞擊鈽 - 242 目標:   : 242 94Pu + 22 10Ne → 264-x 104Rf + x n (x=3,5). 於首次研究中,他們探測到兩次半衰期分別為 0.3 秒和 8 秒的自發裂變事件。前者之後被撤回,而後者則源自鑪 - 259 同位素。1966 年,該團隊重復進行了這條反應,並對具揮發性的氯化物產物進行了化學研究。他們辨認出一種揮發性氯化物,其屬性與鉿的較重化學同系物相似,並以自發裂變快速衰變。這是產生了 RfCl4 的有力證據。儘管其半衰期沒有被準確地測量出來,但是之後的證據指出產物最有可能是鑪 - 259。團隊在接下來的幾年之內多次重復進行實驗,並於 1971 年把該同位素的自發裂變半衰期確定為 4.5 秒。 1969 年,以阿伯特・吉奧索為首,位於加州大學的團隊嘗試證實杜布納團隊所公佈的結果。在一次鋦 - 248 和氧 - 16 之間的反應中,他們未能證實杜布納團隊的結果,但卻探測到鑪 - 260 的自發裂變,其半衰期只有 10 至 30 ms:   : 248 96Cm + 16 8O → 260 104Rf + 4 n . 1970 年,美國團隊又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但這次使用氧 - 18 作為發射體,並探測到鑪 - 261 的自發裂變,半衰期長達 65 秒(之後修正為 75 秒)。之後在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進行的實驗得出一種短半衰期的同核異構物鑪 - 262m(其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 47 ms)及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後者不確定地指向鑪 - 263。 吉奧索的團隊也研究了鉲 - 249 與碳 - 13 之間的反應,並合成了短半衰期的鑪 - 258(其在 11 毫秒後進行自發裂變):   : 249 98Cf + 13 6C → 258 104Rf + 4 n . 在轉用碳 - 12 之後,他們更首次觀測到鑪 - 257 的 α 衰變。 杜布納的團隊於 1977 首次研究鉳 - 249 和氮 - 14 之間的反應,並於 1985 年證實產生了鑪 - 260 同位素,該同位素在 28 毫秒之後進行自發裂變:   : 249 97Bk + 14 7N → 260 104Rf + 3 n . 1996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進行鈽 - 244 和氖 - 22 的核融合反應時,觀測到了同位素鑪 - 262:   : 244 94Pu + 22 10Ne → 266-x 104Rf + x n (x=4, 5). 研究團隊將半衰期確定為 2.1 秒,而不是先前報告中的 47 毫秒,這意味著兩個半衰期值可能是源自鑪 - 262 的兩種同核異構物的。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並於 2000 年觀測到鑪 - 261 的 α 衰變及鑪 - 261m 的自發裂變。 杜布納團隊於 2000 年首次公佈了使用鈾目標體的熱核融合反應:   : 238 92U + 26 12Mg → 264-x 104Rf + x n (x = 3, 4, 5, 6). 他們觀測到鑪 - 260 和鑪 - 259 的衰變,之後又觀測到鑪 - 259 的衰變。在一系列利用鈾目標體的實驗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於 2006 年探測到了鑪 - 261。 ### 冷核融合 首次合成鑪的冷核融合反應是於 1974 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反應將鈦 - 50 射向鉛 - 208 同位素標靶:   : 208 82Pb + 50 22Ti → 258-x 104Rf + x n (x = 1, 2, 3). 測量到的自發裂變事件源自鑪 - 256,而其後在重離子研究所(GSI)進行的實驗則測量了鑪 - 257 和鑪 - 255 的衰變屬性。 1974 年,杜布納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鉛 - 207 和鈦 - 50 之間的反應,並產生了鑪 - 255。1994 年重離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使用鉛 - 206 同位素,並探測到鑪 - 255 和鑪 - 254。同年轉用鉛 - 204 後則探測到鑪 - 253。 ### 衰變 大部分質量數低於 262 的鑪同位素都會出現於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中,這能夠使之前探測的屬性有更準確的數值。較重的鑪同位素只出現在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中。比如,自 2004 年起,在鐽 - 279 衰變鏈中多次觀測到有通過 α 衰變形成鑪 - 267 的事件:   : 279 110Ds → 275 108Hs + α → 271 106Sg + α → 267 104Rf + α . 這又繼續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約為 1.3 小時。 伯爾尼大學於 1999 年對𨧀-263 同位素的合成進行了研究,並發現了符合通過電子捕獲形成鑪 - 263 的事件。產物中的鑪被分離出來,期間觀測到的有長半衰期(15 分鐘)的自發裂變事件,以及半衰期大約為 10 分鐘的 α 衰變。2010 年有關鈇 - 285 衰變鏈的報告中顯示了 5 個連續的 α 衰變,在產生鑪 - 265 之後,再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 152 秒。 2004 年進行的實驗初步顯示,在鏌 - 288 的衰變鏈中存在一種質量更高的鑪同位素,鑪 - 268:   : 288 115Mc → 284 113Nh + α → 280 111Rg + α → 276 109Mt + α → 272 107Bh + α → 268 105Db + α  ? → 268 104Rf + ν e . 不過衰變鏈的最後一個步驟仍待確認。在 5 個 α 衰變事件產生𨧀-268 之後,研究人員又觀測到了長半衰期的自發裂變事件。目前未知這些事件是否來自𨧀-268 的直接自發裂變,還是𨧀-268 進行長半衰期的電子捕獲而產生鑪 - 268。如果後者在產生後進行短半衰期的衰變,那麼這兩種情況是無法分辨的。假設沒有探測到𨧀-268 的電子捕獲,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 - 268,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 根據 2007 年一項有關合成鉨的報告,同位素鉨 - 282 進行類似的衰變,並形成𨧀-266,𨧀會再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為 22 分鐘。假設沒有探測到𨧀-266 的電子捕獲,則這些自發裂變事件就可能源自鑪 - 266,那麼這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就不得而知了。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鑪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同位素共有 15 種,質量數從 253 到 268 不等(264 除外),大部分通過自發裂變進行衰變。鑪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融合,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 ### 半衰期 較輕的鑪同位素一般具有較短的半衰期:253Rf 和 254Rf 的為 50 微秒。256Rf、258Rf 和 260Rf 更為穩定,半衰期在 10 毫秒左右;255Rf、257Rf、259Rf 和 262Rf 的半衰期介乎 1 至 5 秒,而 261Rf、265Rf 和 263Rf 則較穩定,半衰期分別為 1、1.5 和 10 分鐘。最重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 267Rf 的約為 1.3 小時。 低質量的同位素有兩種生成方式:兩種原子直接經過核融合產生,或作為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通過直接核融合產生的最重的同位素為 262Rf,比其質量更高的同位素則只在其他元素的衰變產物中出現,其中已證實的只有 267Rf 一種。同位素 266Rf 和 268Rf 也曾被發現於衰變產物中,半衰期可能分別長達 10 小時和 6 小時,但它們是通過系統化研究間接探測的。雖然 264Rf 仍待發現,但預計半衰期長達 1 小時。在被發現之前,265Rf 曾被預測擁有 13 小時的長半衰期,但實際只有 2.5 分鐘。 1999 年,位於美國加州伯克利的科學家宣佈成功合成 3 顆 293Uuo 原子。他們稱這些原子核先後射出 7 顆 α 粒子,並形成 265Rf 原子核,但在 2001 年撤回了這一項結果。 ### 同核異構物 最初有關合成 263Rf 的研究指出,該核種主要是以自發裂變方式衰變的,半衰期為 10 至 20 分鐘。近期對𨭆同位素的研究也同時產生了 263Rf 原子,其半衰期較短,約為 8 秒。這兩種衰變方式意味著存在兩種不同的同核異構物,但由於觀測到的事件太少,未能確定同核異構物的屬性。 在利用 244Pu(22Ne,5n)261Rf 這條反應研究鑪同位素的合成時,人們發現反應的產物進行了 8.28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為 78 秒。之後重離子研究所在研究鎶和𨭆的合成時,卻得到了不同的數據:衰變鏈中的 261Rf 進行 8.52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為 4 秒。後來的結果指出,該核種主要進行裂變。這些矛盾使人們對鎶的合成產生了懷疑。第一種同核異構物為 261aRf(或直接記為 261Rf),第二種為 261bRf(或記為 261mRf)。不過,一般認為前者屬於高自旋基態,而後者則屬於低自旋亞穩態。同核異構物 261bRf 的發現及確認最終使鎶的發現在 1996 年得到了肯定。 對利用 208Pb(50Ti,n)257Rf 這條反應的詳細光譜分析確認了 257Rf 的一種同核異能態。分析發現 257gRf 有著具 15 條 α 譜線的複雜光譜,並算出了兩種同核異構物的能級結構圖。類似的同核異構物也被發現存在於 256Rf 中。 ## 預測的屬性 ### 化學屬性 鑪是第一個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也是第二個 6d 系過渡金屬。對鑪以及其離子態的游離能、原子半徑等屬性的計算指出,鑪與鉿相似,但與鉛相異。人們依此推斷,鑪的基本屬性會和其他的 4 族元素(鈦、鋯及鉿)相似。它的一些屬性是通過氣態及水溶化學實驗而取得的。同族前兩個元素的唯一穩定氧化態為 + 4,因此鑪也應會有 + 4 氧化態。另外,鑪也預計會產生較不穩定的 + 3 態。 對鑪化學屬性的計算指出,相對論性效應足以使 p 軌域的能級比 d 軌域的要低,價電子組態將為 6d1 7s2 7p1 或甚至為 7s2 7p2,因此與鉿相比,鉛會和鑪更為相似。然而通過更準確的計算及對鑪化合物的化學研究指出,鑪的屬性與 4 族元素的相符。 與鋯和鉿相似,鑪預計會形成一種非常穩定的高熔點氧化物 RfO2。它會和鹵素反應形成四鹵化物 RfX4,在與水接觸後會水解成氧鹵化物 RfOX2。這些四鹵化物都是具揮發性的固體,在呈氣態時為單體四面體分子。 在水溶狀態時,Rf4+ 離子的水解程度較 Ti4+ 低,但與鋯和鉿的相約。鑪的鹵化物與鹵素離子混合時,會促進形成錯離子。使用氯離子和溴離子時,反應會產生 RfCl2− 6 和 RfBr2− 6。鋯和鉿會形成七氟及八氟錯合物,因此更大的鑪離子應該可以形成 RfF2− 6、RfF2− 7 和 RfF4− 8。 ### 物理及原子屬性 鑪在一般狀態下預計會是一種固體,其密度會很高,約為 23 g/cm3。相比之下,已知密度最高的元素 —— 鋨 —— 的密度為 22.61 g/cm3。這是由於鑪擁有高原子量,以及由於錒系收縮和相對論性效應。實際產生足夠的鑪來測量這些屬性卻是不切實際的,而且就算製成了,樣本也會迅速衰變。鑪的原子半徑預測約為 150 pm。相對論性效應使鑪的 7s 軌域具有穩定性,而 6d 軌域則有不穩定性,因此 Rf+ 和 Rf2+ 離子會失去 6d 電子,而非 7s 電子。這是和同族的較輕元素相反的。 ## 實驗化學 ### 氣態 早期對鑪的化學研究主要集中於使用氣態熱力色譜法及對相對沉積溫度吸附曲線的測量。最早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是由杜布納進行的,他們希望以此確認鑪的發現。這些實驗使用了 261mRf 同位素。實驗假設鑪是第一個 6d 系元素,因此會形成四氯化物。四氯化鑪比四氯化鉿(HfCl4)揮發性更高,因為其中的化學鍵更似共價鍵。 一系列的實驗已經證實,鑪具有典型的 4 族元素特性,會形成 RfCl4 和 RfBr4,以及一種氯氧化物 RfOCl2。在使用固態而非氣態的氯化鉀時,所產生的 RfCl 4 的揮發性降低了。這表示產生了不揮發的 K 2RfCl 6 混合鹽。 ### 水溶態 鑪的電子組態預計為 [Rn] 5f14 6d2 7s2,因此會具有鉿的 4 族同系物的屬性。它會在強酸中形成 Rf4+ 水合離子,並在氫氯酸、氫溴酸或氫氟酸中形成錯合物。 至今最具確定性的鑪水溶化學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進行的,使用的為 261mRf 放射性同位素。實驗分別用鑪、鉿、鋯及釷在氫氯酸中進行提取,並證實了鑪不具備錒系元素的特性。在和其同系物對比之下,鑪能夠肯定地歸為 4 族元素。在氯離子溶液中,鑪會形成六氯化鑪錯離子,這與鉿和鋯相似。   : 261mRf4+ + 6 Cl− → [261mRfCl6]2- 在氫氟酸中的情況類似。鑪對氟離子的親和力較弱,並會形成六氟化鑪錯離子,而鉿和鋯則在同樣的氟離子濃度下產生了七氟甚至八氟錯離子:   : 261mRf4+ + 6 F− → [261mRfF6]2-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鑪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鑪(英文) * 元素鑪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鑪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鑪(英文)
null
47,633
2023-05-05T05:04:36Z
73,002,317
𬬻
40,477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dù</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ㄉㄨˋ</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Dubn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Db</b>,原子序數為105。<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的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span lang="en">Dubnium</span>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p><p>在元素週期表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個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5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5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p><p>在1960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1997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Dubnium。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1968年首次報告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研究人員以氖-22離子撞擊鋂-243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9.40 MeV和9.70 MeV的α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sup>260</sup>Db或<sup>261</sup>Db: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5−<i>x</i><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NbCl<sub>5</sub>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2.2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sup>261</sup>DbCl<sub>5</sub>)。 </p><p>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15離子撞擊鉲-249,肯定性地合成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所測得之α衰變半衰期為1.6秒,衰變能量為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256: </p> <dl><dd><span><span>249<br>98</span>C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5<br>7</span>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能量為9.40 MeV或9.70 MeV的結論。因此餘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1971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5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1976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up>260</sup>DbBr<sub>5</sub>)。 </p><p>1992年,IUPAC/IUPAP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p> <h3><span id=".E5.91.BD.E5.90.8D.E7.88.AD.E8.AD.B0"></span><span id="命名爭議">命名爭議</span></h3> <p>蘇聯團隊建議名稱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Hahnium(Ha,<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𨮟</span>),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Nielsbohrium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p><p>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於1994年提出名稱Joliotium(Jl,<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鐈</mark>),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102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104至106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p><p>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105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中曾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𰾉</span>」(hǎn,繁體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圖:),現根據IUPAC決定的英文名Dubnium(Db),改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p><p>IUPAC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104和106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105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104、105及106所作出的貢獻。</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屬性">推算的屬性</span></h3> <p>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105預測為6d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5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eka-鉭。5族元素有著明顯的+5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5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預計會形成穩定的+5態。較重的5族元素也具有+4和+3態,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p><p>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Db<sub>2</sub>O<sub>5</sub>。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錯合物<span>DbO<span>3−<br>4</span></span>。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DbX<sub>5</sub>。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sub>5</sub>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sub>5</sub>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MOX<sub>3</sub>。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鹵化物DbX<sub>5</sub>應會和水反應形成DbOX<sub>3</sub>。根據已知較輕的5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酸離子<span>DbF<span>−<br>6</span></span>。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span>DbF<span>2−<br>7</span></span>和<span>DbOF<span>2−<br>5</span></span>。如果<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span>DbF<span>3−<br>8</span></span>,因為<span>NbF<span>3−<br>8</span></span>目前是未知的。 </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p>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5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sub>5</sub>、DbBr<sub>5</sub>、DbOCl<sub>3</sub>及DbOBr<sub>3</sub>。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為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 </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E6.AD.B7.E5.8F.B2"></span><span id="核合成歷史">核合成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p> <dl><dt><sup>209</sup>Bi(<sup>50</sup>Ti,xn)<sup>259-x</sup>Db (x=1,2,3)</dt></dl><p>首次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冷聚變反應在1976年由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57</sup>Db。其後改為指向<sup>258</sup>Db。1981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sup>258</sup>Db,1n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1983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sup>258</sup>Db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α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1985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10個<sup>257</sup>Db原子。1993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2000年,團隊在1n、2n及3n激發函數測量了120次<sup>257</sup>Db的衰變、16次<sup>256</sup>Db的衰變及一次<sup>258</sup>Db的衰變。整合到的<sup>257</sup>Db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sup>257m</sup>Db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sup>257</sup>Db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2003至2004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p> <dl><dt><sup>209</sup>Bi(<sup>49</sup>Ti,xn)<sup>258-x</sup>Db (x=2?)</dt></dl><p>1983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2.6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sup>256</sup>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30%的<sup>256</sup>Db。 </p> <dl><dt><sup>209</sup>Bi(<sup>48</sup>Ti,xn)<sup>257-x</sup>Db (x=1?)</dt></dl><p>1983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1.6秒長的活動,其中α衰變分支比約為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sup>255</sup>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Db。 </p> <dl><dt><sup>208</sup>Pb(<sup>51</sup>V,xn)<sup>259-x</sup>Db (x=1,2)</dt></dl><p>杜布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200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1n和2n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sup>258</sup>Db和<sup>257</sup>Db。</p> <dl><dt><sup>207</sup>Pb(<sup>51</sup>V,xn)<sup>258-x</sup>Db</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的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1.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5</sup>Db。 </p> <dl><dt><sup>205</sup>Tl(<sup>54</sup>Cr,xn)<sup>259-x</sup>Db (x=1?)</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7</sup>Db,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 </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40至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3至5顆中子。 </p> <dl><dt><sup>232</sup>Th(<sup>31</sup>P,xn)<sup>263-x</sup>Db (x=5)</dt></dl><p>Andreyev等人於1989年在Flerov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31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5n通道合成了<sup>258</sup>Db,產量為120 pb。 </p> <dl><dt><sup>238</sup>U(<sup>27</sup>Al,xn)<sup>265-x</sup>Db (x=4,5)</dt></dl><p>2006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Ken Gregorich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4n和5n通道的激發函數。</p> <dl><dt><sup>236</sup>U(<sup>27</sup>Al,xn)<sup>263-x</sup>Db (x=5,6)</dt></dl><p>Andreyev等人在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於1992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5n和6n出射道觀察到<sup>258</sup>Db及<sup>257</sup>Db,產量分別為450 pb和75 pb。</p> <dl><dt><sup>243</sup>Am(<sup>22</sup>Ne,xn)<sup>265-x</sup>Db (x=5)</dt></dl><p>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68年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α線,初步指向<sup>261</sup>Db和<sup>260</sup>Db。他們在1970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2.2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61</sup>Db。1970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NbCl<sub>5</sub>而非HfCl<sub>4</sub>。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DbCl<sub>5</sub>。1971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α衰變。這成了形成<sup>260</sup>Db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1976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DbBr<sub>5</sub>。 </p> <dl><dt><sup>241</sup>Am(<sup>22</sup>Ne,xn)<sup>263-x</sup>Db (x=4,5)</dt></dl><p>2000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sup>259</sup>Db同位素,同位素在4n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sup>258</sup>Db的衰變屬性。</p> <dl><dt><sup>248</sup>Cm(<sup>19</sup>F,xn)<sup>267-x</sup>Db (x=4,5)</dt></dl><p>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1999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sup>262</sup>Db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4顆原子,截面為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2002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sup>262</sup>Db同位素。</p> <dl><dt><sup>249</sup>Bk(<sup>18</sup>O,xn)<sup>267-x</sup>Db (x=4,5)</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2</sup>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25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sup>263</sup>Db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Kratz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3</sup>Db,同位素產生於4n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sup>263</sup>Db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sup>263</sup>Rf同位素(見鑪)。</p> <dl><dt><sup>249</sup>Bk(<sup>16</sup>O,xn)<sup>265-x</sup>Db (x=4)</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50</sup>Cf(<sup>15</sup>N,xn)<sup>265-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70年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49</sup>Cf(<sup>15</sup>N,xn)<sup>264-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1970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sup>260</sup>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K殼層X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p> <dl><dt><sup>254</sup>Es(<sup>13</sup>C,xn)<sup>267-x</sup>Db</dt></dl><p>1988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254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sup>264</sup>Db和<sup>263</sup>Db。由於鑀-254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p> <h3><span id=".E6.9B.B4.E9.87.8D.E6.A0.B8.E7.B4.A0.E7.9A.84.E8.A1.B0.E8.AE.8A"></span><span id="更重核素的衰變">更重核種的衰變</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2012年的計算顯示,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0</sup>Db</dt></dl><p>近期有關<sup>272</sup>Rg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sup>260</sup>Db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α衰變時半衰期約為19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8</sup>Db</dt></dl><p>在對<sup>266</sup>Mt和<sup>262</sup>Bh衰變的研究中,有<sup>258</sup>Db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α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20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7</sup>Db</dt></dl><p>對<sup>257</sup>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sup>257</sup>Db進行α衰變,能量為9.16、9.07和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sup>253</sup>Lr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9.16 MeV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sup>257m</sup>Db。基態進行α放射,能量為9.07和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sup>257m,g</sup>Db的自發裂變。 </p> <h3><span id=".E8.A1.B0.E8.AE.8A.E9.9A.8E.E6.AE.B5.E5.85.89.E8.AD.9C.E5.9C.96"></span><span id="衰變階段光譜圖">衰變階段光譜圖</span></h3> <dl><dt><sup>257</sup>Db</dt></dl>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55</sup>Db</dt></dl><p>1983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1.5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sup>207</sup>Pb(<sup>51</sup>V,xn)及<sup>209</sup>Bi(<sup>48</sup>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sup>255</sup>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sup>256</sup>Db。因此,同位素<sup>255</sup>Db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58 Cached time: 2023050519593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81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2.03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070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95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1.07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20223/52428800 bytes Lua Profile: ? 160 ms 14.0% dataWrapper <mw.lua:672> 160 ms 14.0% <mw.lua:694> 140 ms 12.3%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find 100 ms 8.8% recursiveClone <mwInit.lua:41> 100 ms 8.8%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getExpandedArgument 60 ms 5.3%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callParserFunction 60 ms 5.3% vnames_get <Module:Footnotes/anchor_id_list:210> 40 ms 3.5%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preprocess 40 ms 3.5%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getEntityStatements 40 ms 3.5% [others] 240 ms 21.1%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706.848 1 -total 26.18% 446.899 1 Template:Reflist 25.25% 430.975 2 Template:Infobox 24.54% 418.826 1 Template:Elementbox 15.14% 258.380 32 Template:Cite_journal 14.77% 252.169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13% 138.754 1 最重元素概论 6.87% 117.196 1 Template:Lang-en 5.58% 95.192 4 Template:全局僻字 5.00% 85.362 63 Template:僻字 -->
**𨧀**(拼音:dù,注音:ㄉㄨˋ;英語:**Dubn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Db**,原子序數為 105。𨧀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𨧀-268 的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𨧀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 Dubnium 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𨧀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在元素週期表中,𨧀是一個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 7 週期、第 5 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𨧀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 5 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𨧀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在 1960 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𨧀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 1997 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 Dubnium。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 1968 年首次報告發現𨧀元素。研究人員以氖 - 22 離子撞擊鋂 - 243 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 9.40 MeV 和 9.70 MeV 的 α 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 260Db 或 261Db:   : 243 95Am + 22 10Ne → 265−_x_ 105Db + x n 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 NbCl5 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 2.2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𨧀-261(261DbCl5)。 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 - 15 離子撞擊鉲 - 249,肯定性地合成了𨧀-260。𨧀-260 的所測得之 α 衰變半衰期為 1.6 秒,衰變能量為 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 - 256:   : 249 98Cf + 15 7N → 260 105Db + 4 n 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𨧀-260 的衰變能量為 9.40 MeV 或 9.70 MeV 的結論。因此餘下𨧀-261 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 1971 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𨧀-260 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 243 95Am + 22 10Ne → 260 105Db + 5 n 1976 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𨧀-260(260DbBr5)。 1992 年,IUPAC/IUPAP 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𨧀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 ### 命名爭議 蘇聯團隊建議名稱 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 Hahnium(Ha,𫒢、𨮟),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 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 Nielsbohrium 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 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 於 1994 年提出名稱 Joliotium(Jl,鐈),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 - 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 102 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 104 至 106 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 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 105 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 中曾定為「𰾉」(hǎn,繁體為𫒢,圖:),現根據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Dubnium(Db),改定為「𨧀」(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 IUPAC 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 104 和 106 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𨭎(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 105 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 104、105 及 106 所作出的貢獻。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屬性 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 105 預測為 6d 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 5 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𨧀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 eka - 鉭。5 族元素有著明顯的 + 5 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 5 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𨧀預計會形成穩定的 + 5 態。較重的 5 族元素也具有 + 4 和 + 3 態,所以𨧀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𨧀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 Db2O5。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𨧀錯合物 DbO3− 4。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 DbX5。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5 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5 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 MOX3。因此𨧀的鹵化物 DbX5 應會和水反應形成 DbOX3。根據已知較輕的 5 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𨧀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𨧀酸離子 DbF− 6。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 DbF2− 7 和 DbOF2− 5。如果𨧀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 DbF3− 8,因為 NbF3− 8 目前是未知的。 ### 實驗化學 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𨧀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𨧀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 5 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5、DbBr5、DbOCl3 及 DbOBr3。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𨧀為 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𫒢」)。 ## 核合成歷史 ### 冷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209Bi(50Ti,xn)259-xDb (x=1,2,3)** 首次嘗試合成𨧀的冷聚變反應在 1976 年由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57Db。其後改為指向 258Db。1981 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 258Db,1n 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 1983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 258Db 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 α 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𨧀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 1985 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 10 個 257Db 原子。1993 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 2000 年,團隊在 1n、2n 及 3n 激發函數測量了 120 次 257Db 的衰變、16 次 256Db 的衰變及一次 258Db 的衰變。整合到的 257Db 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 257mDb 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 257Db 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 2003 至 2004 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 **209Bi(49Ti,xn)258-xDb (x=2?)** 1983 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2.6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 256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 30% 的 256Db。 **209Bi(48Ti,xn)257-xDb (x=1?)** 1983 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1.6 秒長的活動,其中 α 衰變分支比約為 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 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 255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Db。 **208Pb(51V,xn)259-xDb (x=1,2)**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 257Db,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2006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 1n 和 2n 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 258Db 和 257Db。 **207Pb(51V,xn)258-xDb**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 257Db 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的 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 1.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 255Db。 **205Tl(54Cr,xn)259-xDb (x=1?)**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 257Db,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 熱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 40 至 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 3 至 5 顆中子。 **232Th(31P,xn)263-xDb (x=5)** Andreyev 等人於 1989 年在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 - 31 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 5n 通道合成了 258Db,產量為 120 pb。 **238U(27Al,xn)265-xDb (x=4,5)** 2006 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 Ken Gregorich 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 4n 和 5n 通道的激發函數。 **236U(27Al,xn)263-xDb (x=5,6)** Andreyev 等人在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於 1992 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 5n 和 6n 出射道觀察到 258Db 及 257Db,產量分別為 450 pb 和 75 pb。 **243Am(22Ne,xn)265-xDb (x=5)** 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68 年嘗試合成𨧀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 α 線,初步指向 261Db 和 260Db。他們在 1970 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 2.2 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61Db。1970 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𨧀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 NbCl5 而非 HfCl4。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 DbCl5。1971 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 α 衰變。這成了形成 260Db 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 1976 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 DbBr5。 **241Am(22Ne,xn)263-xDb (x=4,5)** 2000 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 259Db 同位素,同位素在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 258Db 的衰變屬性。 **248Cm(19F,xn)267-xDb (x=4,5)** 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 1999 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 262Db 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 4 顆原子,截面為 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 2002 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𨧀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 262Db 同位素。 **249Bk(18O,xn)267-xDb (x=4,5)**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2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 2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 263Db 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 Kratz 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 263Db,同位素產生於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 263Db 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 263Rf 同位素(見鑪)。 **249Bk(16O,xn)265-xDb (x=4)**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50Cf(15N,xn)265-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 1970 年發現了 260Db 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49Cf(15N,xn)264-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 1970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 260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 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 K 殼層 X 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 **254Es(13C,xn)267-xDb** 1988 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 - 254 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264Db 和 263Db。由於鑀 - 254 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 更重核種的衰變 𨧀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𨧀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𨧀-268,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 2012 年的計算顯示,預計𨧀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 ### 同核異構物 **260Db** 近期有關 272Rg 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 260Db 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 α 衰變時半衰期約為 19 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8Db** 在對 266Mt 和 262Bh 衰變的研究中,有 258Db 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 α 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 20 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7Db** 對 257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 257Db 進行 α 衰變,能量為 9.16、9.07 和 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 253Lr 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 9.16 MeV 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 257mDb。基態進行 α 放射,能量為 9.07 和 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 257m,gDb 的自發裂變。 ### 衰變階段光譜圖 **257Db** ### 撤回的同位素 **255Db** 1983 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𨨏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 1.5 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207Pb(51V,xn) 及 209Bi(48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 255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 256Db。因此,同位素 255Db 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元素𨧀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𨧀(英文) * 元素𨧀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𨧀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𨧀(英文)
null
35,663
2023-05-05T05:04:36Z
74,829,314
𬭊
55,225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bō</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ㄆㄛ</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Bohr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Bh</b>,原子序數為107。以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命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up>270</sup>Bh,半衰期僅約61秒。 </p><p>在元素週期表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是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7族的成員。人們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化學屬性並不完全瞭解,就目前實驗結果所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符合7族中位於錸之下元素的特性。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6.AD.A3.E5.BC.8F.E7.99.BC.E7.8F.BE"></span><span id="正式發現">正式發現</span></h3> <p>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span data-orig-title="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ottfried Münzenberg"><span>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span></span>為首的團隊於1981年首次確定性地成功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它們將鉻-54原子核加速撞擊鉍-209目標,並製造出5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62同位素原子:</p> <dl><dd><span><span>209<br>83</span>Bi<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4<br>24</span>Cr<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2<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IUPAC/IUPAP鐨後元素工作小組在其1992年的報告當中將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列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正式發現者。</p> <h3><span id=".E6.8F.90.E5.87.BA.E7.9A.84.E5.91.BD.E5.90.8D"></span><span id="提出的命名">提出的命名</span></h3> <p>該德國團隊建議將該元素命名為Nielsbohrium,符號為Ns,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卻曾經建議把第105號元素(現名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命名為Nielsbohrium。德國的團隊希望在紀念波爾的同時,肯定杜布納團隊作為首次提出該冷核融合反應的一方,從而解決命名爭議。杜布納團隊與德國團隊就此對107號元素的命名達成了共識。</p><p>在104至106號元素命名爭議的同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使用Unnilseptium(符號為Uns)作為臨時的系統化命名。1994年,IUPAC的一個委員會建議將107號元素命名為Bohrium(現名),而非Nielsbohrium,因為此前並沒有以某科學家的全名為元素取名的先例。發現者對此表示反對,並擔心這樣的名稱會和硼(Boron)混淆,特別是兩者的含氧陰離子的國際命名:Bohrate(<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鹽)和Borate(硼酸鹽)。這個問題交由IUPAC位於丹麥的分支處理,但最終的投票結果仍然決定使用Bohrium。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年8月27日IUPAC在協商後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其中Bohrium一名成為了國際承認的107號元素的命名。雖然有關於硼酸鹽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鹽的歧義,IUPAC之後並沒有將<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鹽改稱。</p><p>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7號元素中文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bō,音同「波」),名稱源自IUPAC決定的英文名Bohrium,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融合反應。多數<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則目前只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p><p>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融合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著高質量目標(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40至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3至5顆中子。在冷核融合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著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1到2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融合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融合反應(見冷核融合)。</p>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在1981年重離子研究所團隊成功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之前,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曾於1976年嘗試進行冷核融合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他們探測到兩次自發裂變事件,半衰期分別為1至2毫秒和5秒。根據別的冷核融合反應推斷,兩次裂變分別來自於<sup>261</sup>Bh和<sup>257</sup>Db。不過,之後的證據降低了<sup>261</sup>Bh的自發裂變支鏈,因此事件指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確定性也大大降低。指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裂變事件之後改為指向<sup>258</sup>Db,而2毫秒長的自發裂變事件則指定為<sup>258</sup>Rf的33%電子捕獲支鏈。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在1981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成功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利用衰變母子體關係法,他們探測到5個<sup>262</sup>Bh原子。1987年,來自杜布納的內部報告指出,其團隊曾經直接探測到<sup>261</sup>Bh的自發裂變。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又在1989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測量1n和2n激發函數時,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Bh,但是並沒有探測到<sup>261</sup>Bh的自發裂變支鏈。2003年,他們利用新製造的三氟化鉍(BiF<sub>3</sub>)目標繼續進行研究,並取得更多有關<sup>262</sup>Bh及其衰變產物<sup>258</sup>Db的數據。2005年,由於質疑此前數據的準確性,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的團隊重新測量了1n激發函數。他們觀測到18個<sup>262</sup>Bh原子和3個<sup>261</sup>Bh原子,並證實了<sup>262</sup>Bh的兩個同核異構物。</p><p>2007年,LBNL的團隊研究了類似的反應,首次使用鉻-52發射體尋找最輕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sup>260</sup>Bh: </p> <dl><dd><span><span>209<br>83</span>Bi<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2<br>24</span>Cr<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研究人員成功探測到8個<sup>260</sup>Bh原子,它們經過α衰變形成<sup>256</sup>Db,期間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16 MeV。這種能量顯示N=152的閉核持續有著穩定的作用。</p><p>杜布納的團隊在1976年在一系列利用冷核融合產生新元素的實驗中,研究了鉛-208目標和錳-55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p> <dl><dd><span><span>208<br>82</span>Pb<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5<br>25</span>M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2<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他們觀測到與鉍-209和鉻-54之間反應相同的自發裂變事件,並同樣指向<sup>261</sup>Bh和<sup>257</sup>Db。之後的證據表示事件應該改為指向<sup>258</sup>Db和<sup>258</sup>Rf(見上)。1983年,他們重新進行實驗,並用到新的方法:測量經化學分離出的衰變產物的α衰變。研究人員探測到來自衰變產物<sup>262</sup>Bh的α衰變,加強證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核的成功合成。位於LBNL的團隊之後詳細研究這條反應,並在2005年探測到33次<sup>262</sup>Bh的衰變及2個<sup>261</sup>Bh原子。這確定了這條反應釋放一顆中子的激發函數,以及提供了有關兩種<sup>262</sup>Bh同核異構物的光譜數據。2006年重復進行這條反應時研究了釋放兩顆中子的激發函數。該團隊發現,釋放一顆中子的反應的截面比使用<sup>209</sup>Bi目標的相應反應較高,著與預期的相反。要得出其原因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次於2006年研究了鈾-238目標與磷-31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p> <dl><dd><span><span>238<br>92</span>U<span><br></span></span> + <span><span>31<br>15</span>P<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4<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5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實驗結果還沒有被發佈,但初步結果似乎表明可能來自<sup>264</sup>Bh的自發裂變。</p><p>位於中國蘭州近代物理中心(IMP)研究了鋂-243目標與鎂-26發射體之間的反應,以合成新的同位素<sup>265</sup>Bh,以及蒐集有關<sup>266</sup>Bh的更多數據: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br>12</span>M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9−x<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3, 4, 5)</dd></dl><p>研究人員進行了兩組實驗,並測量了釋放3、4或5顆中子的部分激發函數。</p><p>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2008年研究了鋦-248目標和鈉-23之間的反應,以瞭解<sup>266</sup>Bh的衰變屬性。該同位素是他們所聲稱的鉨衰變鏈中的產物:</p> <dl><dd><span><span>248<br>96</span>C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3<br>11</span>Na<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1−x<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4, 5)</dd></dl><p>同位素<sup>266</sup>Bh進行α衰變,能量為9.05至9.23 MeV。這項結果在2010年得到進一步證實。</p><p>首次利用熱核融合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實驗是在1979年由杜布納的團隊進行的。他們使用氖-22發射體和鉳-249目標: </p> <dl><dd><span><span>249<br>97</span>Bk<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1−x<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4, 5)</dd></dl><p>該反應在1983年得到重復,與首次一樣,研究團隊並沒有探測到任何來自<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更近期的實驗利用熱核融合合成高中子數的穩定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從而首次開始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進行化學研究。1999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聲稱發現了長半衰期的<sup>267</sup>Bh(5個原子)和<sup>266</sup>Bh(1個原子)同位素。兩者之後都得到了證實。位於瑞士伯爾尼的保羅謝爾研究所(PSI)其後在第一次實際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化學特性時,又合成了6個<sup>267</sup>Bh原子。</p> <h3><span id=".E4.BD.9C.E7.82.BA.E8.A1.B0.E8.AE.8A.E7.94.A2.E7.89.A9"></span><span id="作為衰變產物">作為衰變產物</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在更高原子序的元素衰變時作為產物被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麥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䥑</span>是其中一種這樣的元素,它共有7個已知的同位素,全部都進行α衰變,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核,質量數從262到274不等。<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麥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䥑</span>本身也可以是錀、鉨、鏌或<span title="字符描述:⿰石田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鿬</span>的衰變產物。至今發現的元素當中,除以上的之外沒有別的可以衰變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例如在2010年1月,杜布納的研究團隊通過Uus的α衰變鏈發現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74:</p> <dl><dd><span><span>294<br>117</span>Ts<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90<br>115</span>M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90<br>115</span>M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86<br>113</span>N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86<br>113</span>N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82<br>111</span>R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82<br>111</span>R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8<br>109</span>Mt<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78<br>109</span>Mt<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4<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dl><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融合,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目前正式發現了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有11種,質量數分別為260–262、264–267、270–272、274,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70,半衰期約61秒,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62擁有已知的亞穩態。這些同位素都會經α衰變,然而某些仍未被發現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理論上會進行自發裂變。</p> <h3><span id=".E7.A9.A9.E5.AE.9A.E6.80.A7.E8.88.87.E5.8D.8A.E8.A1.B0.E6.9C.9F"></span><span id="穩定性與半衰期">穩定性與半衰期</span></h3> <p>較輕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一般有較短的半衰期。<sup>260</sup>Bh、<sup>261</sup>Bh、<sup>262</sup>Bh、<sup>262m</sup>Bh和<sup>263</sup>Bh的半衰期在100毫秒以下。同位素<sup>264</sup>Bh、<sup>265</sup>Bh、<sup>266</sup>Bh和<sup>271</sup>Bh較為穩定,半衰期在1秒左右,而<sup>267</sup>Bh和<sup>272</sup>Bh則有大約10秒的半衰期。質量最高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sup>270</sup>Bh和<sup>274</sup>Bh分別有大約61秒和54秒的半衰期。未知的<sup>273</sup>Bh和<sup>275</sup>Bh同位素預期將會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90分鐘和4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在被發現之前,理論預計的<sup>274</sup>Bh半衰期也長達90分鐘左右,但最終實際只有54秒。</p><p>高質子量的<sup>260</sup>Bh、<sup>261</sup>Bh和<sup>262</sup>Bh是直接由冷核融合產生的,<sup>262m</sup>Bh和<sup>264</sup>Bh則是在<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麥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䥑</span>和錀的衰變鏈中被發現的。高中子量的<sup>266</sup>Bh和<sup>267</sup>Bh是通過向錒系元素目標進行放射產生的。中子量最高的四個同位素<sup>270</sup>Bh 、<sup>271</sup>Bh 、<sup>272</sup>Bh 和<sup>274</sup>Bh分別是在<sup>282</sup>Nh、<sup>287</sup>Mc和<sup>288</sup>Mc和<sup>294</sup>Nh的衰變鏈中發現的。後七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在8毫秒至1分鐘不等。</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2</sup>Bh</dt></dl><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唯一一個確定的同核異構物出現在<sup>262</sup>Bh。直接和成<sup>262</sup>Bh會產生兩種狀態:基態和一個同核異能態。已證實,基態會經α衰變,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08、9.82和9.76 MeV,半衰期為84毫秒。激發態也通過α衰變,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37和10.24 MeV,半衰期為9.6毫秒。</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span><span id="推算">推算</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預計是元素週期表中6d系過渡金屬的第四個元素,也是7族元素中最重的一個,位於錳、鎝和錸之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擁有明顯的+7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質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預計會有穩定的+7態。鎝同時也有穩定的+4態,而錸擁有穩定的+4和+3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有可能擁有這些較低的氧化態。 </p><p>該族的重元素會形成具揮發性的七氧化物M<sub>2</sub>O<sub>7</sub>,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應該會形成具揮發性的Bh<sub>2</sub>O<sub>7</sub>。這個氧化物應該會在水中溶解,形成高<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HBhO<sub>4</sub>。錸和鎝在其氧化物的鹵化反應後能夠形成鹵氧化物MO<sub>3</sub>Cl,所以BhO<sub>3</sub>Cl也可能會在這種反應中產生。該族較重元素的氧化物在氟化反應會產生MO<sub>3</sub>F和MO<sub>2</sub>F<sub>3</sub>,而錸則另外會形成ReOF<sub>5</sub>和ReF<sub>7</sub>。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應會產生這些氟氧化物,從而證實它會延續7族元素的化學特性。 </p> <h3><span id=".E5.8C.96.E5.AD.B8.E5.AF.A6.E9.A9.97"></span><span id="化學實驗">化學實驗</span></h3> <p>1995年第一次嘗試分離<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的實驗以失敗告終。</p><p>儘管相對論效應頗為重要,不過107號元素仍然是個典型的7族元素,這在2000年得到證實。</p><p>2000年,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團隊利用<sup>267</sup>Bh原子進行了化學反應。這些<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是Bk-249和Ne-22離子的融合產物。這些原子在經過熱能化後,與HCl/O<sub>2</sub>混合物反應,並形成一種具揮發性的氯氧化物。這條反應也同時產生了同族的較輕元素鎝(同位素為<sup>108</sup>Tc)及錸(同位素為<sup>169</sup>Re)。測量出來的吸附等溫線明確指出一種揮發性氯氧化物的產生,其特性和氯氧化錸相似。這證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是一個典型的7族元素。</p> <dl><dd>2 Bh + 3 <span>O<span><br>2</span></span> + 2 HCl → 2 <span>BhO<span><br>3</span>Cl</span> + <span>H<span><br>2</span></span></dd></d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 Bohr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Properties of BhO<sub>3</sub>Cl</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2.71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2.94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55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59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85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54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1.66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2234141/52428800 bytes Lua Profile: ? 200 ms 11.4%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getExpandedArgument 200 ms 11.4% dataWrapper <mw.lua:672> 200 ms 11.4% <mw.lua:694> 160 ms 9.1% type 140 ms 8.0% recursiveClone <mwInit.lua:41> 140 ms 8.0%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callParserFunction 120 ms 6.8%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find 100 ms 5.7% MediaWiki\Extension\Scribunto\Engines\LuaSandbox\LuaSandboxCallback::gsub 80 ms 4.5% assert 40 ms 2.3% [others] 380 ms 21.6%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587.950 1 -total 18.80% 486.540 1 Template:Reflist 16.11% 416.908 36 Template:Nuclide2 14.79% 382.789 2 Template:Infobox 13.87% 358.930 1 Template:Elementbox 12.78% 330.624 43 Template:PhysicsParticle 11.21% 290.064 38 Template:Cite_journal 9.00% 232.806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97% 232.013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8.77% 226.878 14 Template:全局僻字 -->
**𨨏**(拼音:bō,注音:ㄆㄛ;英語:**Bohr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Bh**,原子序數為 107。以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命名。𨨏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 270Bh,半衰期僅約 61 秒。 在元素週期表中,𨨏是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 7 週期、第 7 族的成員。人們對𨨏的化學屬性並不完全瞭解,就目前實驗結果所知,𨨏符合 7 族中位於錸之下元素的特性。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正式發現 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為首的團隊於 1981 年首次確定性地成功合成𨨏元素。它們將鉻 - 54 原子核加速撞擊鉍 - 209 目標,並製造出 5 個𨨏-262 同位素原子:   : 209 83Bi + 54 24Cr → 262 107Bh + n IUPAC/IUPAP 鐨後元素工作小組在其 1992 年的報告當中將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列為𨨏的正式發現者。 ### 提出的命名 該德國團隊建議將該元素命名為 Nielsbohrium,符號為 Ns,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卻曾經建議把第 105 號元素(現名為𨧀)命名為 Nielsbohrium。德國的團隊希望在紀念波爾的同時,肯定杜布納團隊作為首次提出該冷核融合反應的一方,從而解決命名爭議。杜布納團隊與德國團隊就此對 107 號元素的命名達成了共識。 在 104 至 106 號元素命名爭議的同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使用 Unnilseptium(符號為 Uns)作為臨時的系統化命名。1994 年,IUPAC 的一個委員會建議將 107 號元素命名為 Bohrium(現名),而非 Nielsbohrium,因為此前並沒有以某科學家的全名為元素取名的先例。發現者對此表示反對,並擔心這樣的名稱會和硼(Boron)混淆,特別是兩者的含氧陰離子的國際命名:Bohrate(𨨏酸鹽)和 Borate(硼酸鹽)。這個問題交由 IUPAC 位於丹麥的分支處理,但最終的投票結果仍然決定使用 Bohrium。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在協商後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其中 Bohrium 一名成為了國際承認的 107 號元素的命名。雖然有關於硼酸鹽和𨨏酸鹽的歧義,IUPAC 之後並沒有將𨨏酸鹽改稱。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 107 號元素中文名:「𨨏」(bō,音同「波」),名稱源自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Bohrium,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 ## 核合成 𨨏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融合反應。多數𨨏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則目前只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 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融合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著高質量目標(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 40 至 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 3 至 5 顆中子。在冷核融合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著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 1 到 2 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融合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融合反應(見冷核融合)。 ### 冷核融合 在 1981 年重離子研究所團隊成功合成𨨏之前,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曾於 1976 年嘗試進行冷核融合合成𨨏。他們探測到兩次自發裂變事件,半衰期分別為 1 至 2 毫秒和 5 秒。根據別的冷核融合反應推斷,兩次裂變分別來自於 261Bh 和 257Db。不過,之後的證據降低了 261Bh 的自發裂變支鏈,因此事件指定為𨨏的確定性也大大降低。指定為𨧀的裂變事件之後改為指向 258Db,而 2 毫秒長的自發裂變事件則指定為 258Rf 的 33% 電子捕獲支鏈。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在 1981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成功發現𨨏。利用衰變母子體關係法,他們探測到 5 個 262Bh 原子。1987 年,來自杜布納的內部報告指出,其團隊曾經直接探測到 261Bh 的自發裂變。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又在 1989 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測量 1n 和 2n 激發函數時,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Bh,但是並沒有探測到 261Bh 的自發裂變支鏈。2003 年,他們利用新製造的三氟化鉍(BiF3)目標繼續進行研究,並取得更多有關 262Bh 及其衰變產物 258Db 的數據。2005 年,由於質疑此前數據的準確性,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的團隊重新測量了 1n 激發函數。他們觀測到 18 個 262Bh 原子和 3 個 261Bh 原子,並證實了 262Bh 的兩個同核異構物。 2007 年,LBNL 的團隊研究了類似的反應,首次使用鉻 - 52 發射體尋找最輕的𨨏同位素 260Bh:   : 209 83Bi + 52 24Cr → 260 107Bh + n 研究人員成功探測到 8 個 260Bh 原子,它們經過 α 衰變形成 256Db,期間放射的 α 粒子能量為 10.16 MeV。這種能量顯示 N=152 的閉核持續有著穩定的作用。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6 年在一系列利用冷核融合產生新元素的實驗中,研究了鉛 - 208 目標和錳 - 55 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 208 82Pb + 55 25Mn → 262 107Bh + n 他們觀測到與鉍 - 209 和鉻 - 54 之間反應相同的自發裂變事件,並同樣指向 261Bh 和 257Db。之後的證據表示事件應該改為指向 258Db 和 258Rf(見上)。1983 年,他們重新進行實驗,並用到新的方法:測量經化學分離出的衰變產物的 α 衰變。研究人員探測到來自衰變產物 262Bh 的 α 衰變,加強證實𨨏原子核的成功合成。位於 LBNL 的團隊之後詳細研究這條反應,並在 2005 年探測到 33 次 262Bh 的衰變及 2 個 261Bh 原子。這確定了這條反應釋放一顆中子的激發函數,以及提供了有關兩種 262Bh 同核異構物的光譜數據。2006 年重復進行這條反應時研究了釋放兩顆中子的激發函數。該團隊發現,釋放一顆中子的反應的截面比使用 209Bi 目標的相應反應較高,著與預期的相反。要得出其原因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 熱核融合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次於 2006 年研究了鈾 - 238 目標與磷 - 31 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 238 92U + 31 15P → 264 107Bh + 5 n 實驗結果還沒有被發佈,但初步結果似乎表明可能來自 264Bh 的自發裂變。 位於中國蘭州近代物理中心(IMP)研究了鋂 - 243 目標與鎂 - 26 發射體之間的反應,以合成新的同位素 265Bh,以及蒐集有關 266Bh 的更多數據:   : 243 95Am + 26 12Mg → 269−x 107Bh + x n (x = 3, 4, 5)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組實驗,並測量了釋放 3、4 或 5 顆中子的部分激發函數。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 2008 年研究了鋦 - 248 目標和鈉 - 23 之間的反應,以瞭解 266Bh 的衰變屬性。該同位素是他們所聲稱的鉨衰變鏈中的產物:   : 248 96Cm + 23 11Na → 271−x 107Bh + x n (x = 4, 5) 同位素 266Bh 進行 α 衰變,能量為 9.05 至 9.23 MeV。這項結果在 2010 年得到進一步證實。 首次利用熱核融合嘗試合成𨨏的實驗是在 1979 年由杜布納的團隊進行的。他們使用氖 - 22 發射體和鉳 - 249 目標:   : 249 97Bk + 22 10Ne → 271−x 107Bh + x n (x = 4, 5) 該反應在 1983 年得到重復,與首次一樣,研究團隊並沒有探測到任何來自𨨏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更近期的實驗利用熱核融合合成高中子數的穩定的𨨏同位素,從而首次開始對𨨏進行化學研究。1999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聲稱發現了長半衰期的 267Bh(5 個原子)和 266Bh(1 個原子)同位素。兩者之後都得到了證實。位於瑞士伯爾尼的保羅謝爾研究所(PSI)其後在第一次實際研究𨨏的化學特性時,又合成了 6 個 267Bh 原子。 ### 作為衰變產物 𨨏也在更高原子序的元素衰變時作為產物被發現。䥑是其中一種這樣的元素,它共有 7 個已知的同位素,全部都進行 α 衰變,形成𨨏原子核,質量數從 262 到 274 不等。䥑本身也可以是錀、鉨、鏌或鿬的衰變產物。至今發現的元素當中,除以上的之外沒有別的可以衰變成𨨏。例如在 2010 年 1 月,杜布納的研究團隊通過 Uus 的 α 衰變鏈發現了𨨏-274:   : 294 117Ts → 290 115Mc + 4 2He   : 290 115Mc → 286 113Nh + 4 2He   : 286 113Nh → 282 111Rg + 4 2He   : 282 111Rg → 278 109Mt + 4 2He   : 278 109Mt → 274 107Bh + 4 2He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𨨏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𨨏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融合,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目前正式發現了的𨨏同位素有 11 種,質量數分別為 260–262、264–267、270–272、274,其中壽命最長的是𨨏-270,半衰期約 61 秒,而𨨏-262 擁有已知的亞穩態。這些同位素都會經 α 衰變,然而某些仍未被發現的𨨏同位素理論上會進行自發裂變。 ### 穩定性與半衰期 較輕的𨨏同位素一般有較短的半衰期。260Bh、261Bh、262Bh、262mBh 和 263Bh 的半衰期在 100 毫秒以下。同位素 264Bh、265Bh、266Bh 和 271Bh 較為穩定,半衰期在 1 秒左右,而 267Bh 和 272Bh 則有大約 10 秒的半衰期。質量最高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 270Bh 和 274Bh 分別有大約 61 秒和 54 秒的半衰期。未知的 273Bh 和 275Bh 同位素預期將會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 90 分鐘和 40 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在被發現之前,理論預計的 274Bh 半衰期也長達 90 分鐘左右,但最終實際只有 54 秒。 高質子量的 260Bh、261Bh 和 262Bh 是直接由冷核融合產生的,262mBh 和 264Bh 則是在䥑和錀的衰變鏈中被發現的。高中子量的 266Bh 和 267Bh 是通過向錒系元素目標進行放射產生的。中子量最高的四個同位素 270Bh 、271Bh 、272Bh 和 274Bh 分別是在 282Nh、287Mc 和 288Mc 和 294Nh 的衰變鏈中發現的。後七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在 8 毫秒至 1 分鐘不等。 ### 同核異構物 **262Bh** 𨨏的唯一一個確定的同核異構物出現在 262Bh。直接和成 262Bh 會產生兩種狀態:基態和一個同核異能態。已證實,基態會經 α 衰變,放射的 α 粒子能量為 10.08、9.82 和 9.76 MeV,半衰期為 84 毫秒。激發態也通過 α 衰變,放射的 α 粒子能量為 10.37 和 10.24 MeV,半衰期為 9.6 毫秒。 ## 化學特性 ### 推算 𨨏預計是元素週期表中 6d 系過渡金屬的第四個元素,也是 7 族元素中最重的一個,位於錳、鎝和錸之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擁有明顯的 + 7 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質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𨨏也預計會有穩定的 + 7 態。鎝同時也有穩定的 + 4 態,而錸擁有穩定的 + 4 和 + 3 態。𨨏也有可能擁有這些較低的氧化態。 該族的重元素會形成具揮發性的七氧化物 M2O7,所以𨨏應該會形成具揮發性的 Bh2O7。這個氧化物應該會在水中溶解,形成高𨨏酸 HBhO4。錸和鎝在其氧化物的鹵化反應後能夠形成鹵氧化物 MO3Cl,所以 BhO3Cl 也可能會在這種反應中產生。該族較重元素的氧化物在氟化反應會產生 MO3F 和 MO2F3,而錸則另外會形成 ReOF5 和 ReF7。因此,𨨏也應會產生這些氟氧化物,從而證實它會延續 7 族元素的化學特性。 ### 化學實驗 1995 年第一次嘗試分離𨨏元素的實驗以失敗告終。 儘管相對論效應頗為重要,不過 107 號元素仍然是個典型的 7 族元素,這在 2000 年得到證實。 2000 年,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團隊利用 267Bh 原子進行了化學反應。這些𨨏原子是 Bk-249 和 Ne-22 離子的融合產物。這些原子在經過熱能化後,與 HCl/O2 混合物反應,並形成一種具揮發性的氯氧化物。這條反應也同時產生了同族的較輕元素鎝(同位素為 108Tc)及錸(同位素為 169Re)。測量出來的吸附等溫線明確指出一種揮發性氯氧化物的產生,其特性和氯氧化錸相似。這證實𨨏是一個典型的 7 族元素。   : 2 Bh + 3 O 2 + 2 HCl → 2 BhO 3Cl + H 2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𨨏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𨨏(英文) * 元素𨨏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𨨏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𨨏(英文) *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 Bohr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roperties of BhO3Cl
null
37,154
2023-05-05T05:04:36Z
76,517,100
𬭛
1,689,100
<p class="mw-empty-elt"> </p><p><b><ruby><rb>鎓</rb><rp>(</rp><rt>ㄨㄥ</rt><rp>)</rp></ruby>化合物</b>(英語:<span lang="en">Onium Compound</span>),是由氮族元素(第V族/ 第V A族/15族)、氧族元素(第VI族 /第VI A族/16族)、鹵素(第VII族/第VII A族/17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p><p>它們也被稱作<b>鎓離子</b>,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b>鎓鹽</b>。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p> <h2><span id=".E7.AE.80.E5.8D.95.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简单鎓离子">簡單鎓離子</span></h2> <ul><li>13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錋鎓離子,<span>BH<span>+<br>3</span></span>,<span>BH<span>+<br>4</span></span>,<span>BH<span>+<br>5</span></span>,<span>BH<span>+<br>6</span></span>(質子化的硼烷)</li></ul></li></ul><ul><li>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spa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氫分子/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li></ul></li></ul><h2><span id=".E5.96.AE.E4.B8.80.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單一取代的鎓离子">單一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一級銨鎓離子,<span>RH<span><br>3</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R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一級胺) <ul><li>羥銨,<span>NH<span><br>3</span>O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羥胺)</li> <li>甲銨,<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甲胺)</li> <li>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乙胺)</li> <li>聯銨,<span>NH<span><br>2</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li></ul></li></ul><ul><li>二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級胺) <ul><li>二甲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胺)</li> <li>二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胺)</li> <li>甲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甲乙胺)</li> <li>二乙醇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4</span>OH)<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醇胺)</li></ul></li></ul><ul><li>三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級胺) <ul><li>三甲銨 <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甲胺)</li> <li>三乙銨 <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乙胺)</li></ul></li></ul><ul><li>四級銨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NR<span>+<br>4</span></span> <ul><li>四甲基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乙基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丙基銨,<span>(C<span><br>3</span>H<span><br>7</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丁基銨,<span>(C<span><br>4</span>H<span><br>9</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縮寫成<span>Bu<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三甲銨化合物,<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RN<span>+<br></span></span></li> <li>雙癸基二甲基銨,<span>(C<span><br>10</span>H<span><br>21</span>)<span><br>2</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五甲基聯銨,<span>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pan></li></ul></li></ul><ul><li>季鏻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 or <span>NP<span>+<br>4</span></span> <ul><li>四苯基鏻,<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硫醚) <ul><li>二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li></ul></li></ul><ul><li>三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 <ul><li>三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鉘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 <ul><li>二氯鉘陽離子,<span>Cl<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li></ul></li></ul><h2><span id=".E5.A4.9A.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多取代的鎓离子">多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sub>2</sub><sup>+</sup><ul><li>二亞胺離子,HN=NH<sub>2</sub><sup>+</sup>(質子化的二亞胺)</li></ul></li></ul><ul><li>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b>2</sub><sup>+</sup><ul><li>亞胺離子,R<sub>2</sub>C=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li> <li>二亞胺離子,RN=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li></ul></li></ul><ul><li>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sup>+</sup><ul><li>硝鎓離子,<span>NO<span>+<br>2</span></span></li> <li>雙(三苯基膦)亞胺離子,<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P)<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ul><li>腈鎓離子,RC≡NH<sup>+</sup>(質子化的腈)</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p>+</sup><ul><li>重氮鎓離子,N≡NR<sup>+</sup>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li> <li>腈鎓離子,RC≡NR<sup>+</sup>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sup>+</sup><ul><li>亞硝鎓離子,N≡O<sup>+</sup></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sup>+</sup><ul><li>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sup>+</sup></li></ul></li></ul><h2><span id=".E6.AD.A3.E4.BA.8C.E4.BB.B7.E5.8F.8C.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正二价双鎓离子">正二價雙鎓離子</span></h2> <ul><li>聯氨<span data-orig-title="雙陽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陽離子</span></span>/雙正<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𨥙</span>,<sup>+</sup>H<sub>3</sub>NNH<sub>3</sub><sup>+</sup>(雙質子化的聯氨)</li> <li>二亞胺雙陽離子,<sup>+</sup>H<sub>2</sub>N=NH<sub>2</sub><sup>+</sup>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li> <li>重氮雙陽離子,<sup>+</sup>HN≡NH<sup>+</sup> (雙質子化的雙氮)</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IUPAC——鎓化合物</li> <li>chem.qmul.ac.uk的綜述</li> <li>醫學主題詞表(MeSH):<i>Onium+compounds</i></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0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9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05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339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1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5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01656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21.028 1 -total 48.77% 302.884 67 Template:Chem 47.06% 292.275 67 Template:Chem/link 38.32% 237.953 316 Template:Chem/atom 22.20% 137.879 141 Template:Su 18.14% 112.648 1 Template:Lang-en 11.47% 71.243 5 Template:全局僻字 9.44% 58.640 43 Template:僻字 8.62% 53.557 1 Template:Reflist 7.33% 45.521 2 Template:Cite_web -->
**鎓(ㄨㄥ)化合物**(英語:Onium Compound),是由氮族元素(第 V 族/ 第 V A 族/15 族)、氧族元素(第 VI 族 /第 VI A 族/16 族)、鹵素(第 VII 族/第 VII A 族/17 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 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它們也被稱作**鎓離子**,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鎓鹽**。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 簡單鎓離子 * 13 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錋鎓離子,BH+ 3,BH+ 4,BH+ 5,BH+ 6(質子化的硼烷) * 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H+ 3(質子化的氫分子 / 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 ## 單一取代的鎓離子 * 一級銨鎓離子,RH 3N+ 或 RNH+ 3(質子化的一級胺) * 羥銨,NH 3OH+ (質子化的羥胺) * 甲銨,CH 3NH+ 3(質子化的甲胺) * 乙銨,C 2H 5NH+ 3(質子化的乙胺) * 聯銨,NH 2NH+ 3(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 * 二級銨鎓離子,R 2NH+ 2(質子化的二級胺) * 二甲銨,(CH 3) 2NH+ 2(質子化的二甲胺) * 二乙銨,(C 2H 5) 2NH+ 2(質子化的二乙胺) * 甲乙銨,C 2H 5CH 3NH+ 2(質子化的甲乙胺) * 二乙醇銨,(C 2H 4OH) 2NH+ 2(質子化的二乙醇胺) * 三級銨鎓離子,R 3NH+ (質子化的三級胺) * 三甲銨 (CH 3) 3NH+ (質子化的三甲胺) * 三乙銨 (C 2H 5) 3NH+ (質子化的三乙胺) * 四級銨鹽鎓離子,R 4N+ 或 NR+ 4 * 四甲基銨,(CH 3) 4N+ * 四乙基銨,(C 2H 5) 4N+ * 四丙基銨,(C 3H 7) 4N+ * 四丁基銨,(C 4H 9) 4N+ 或縮寫成 Bu 4N+ * 三甲銨化合物,(CH 3) 3RN+ * 雙癸基二甲基銨,(C 10H 21) 2(CH 3) 2N+ * 五甲基聯銨,N(CH 3) 2N(CH 3)+ 3 * 季鏻鹽鎓離子,R 4P+ or NP+ 4 * 四苯基鏻,(C 6H 5) 4P+ * 二級鋶鎓離子,R 2SH+ (質子化的硫醚) * 二甲基鋶,(CH 3) 2SH+ (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 * 三級鋶鎓離子,R 3S+ * 三甲基鋶,(CH 3) 3S+ * 二級鉘鎓離子,R 2F+ * 二氯鉘陽離子,Cl 2F+ ## 多取代的鎓離子 * 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2+ * 二亞胺離子,HN=NH2+(質子化的二亞胺) * 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2+ * 亞胺離子,R2C=NR2+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 * 二亞胺離子,RN=NR2+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 * 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 * 硝鎓離子,NO+ 2 * 雙 (三苯基膦) 亞胺離子,((C 6H) 5P) 2N+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 腈鎓離子,RC≡NH+(質子化的腈) * 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 * 重氮鎓離子,N≡NR+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 * 腈鎓離子,RC≡NR+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 * 亞硝鎓離子,N≡O+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 * 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 ## 正二價雙鎓離子 * 聯氨雙陽離子/雙正𨥙,+H3NNH3+(雙質子化的聯氨) * 二亞胺雙陽離子,+H2N=NH2+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 * 重氮雙陽離子,+HN≡NH+ (雙質子化的雙氮)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IUPAC—— 鎓化合物 * chem.qmul.ac.uk 的綜述 * 醫學主題詞表(MeSH):_Onium+compounds_
null
9,928
2023-04-26T00:32:05Z
72,919,205
𬭩
702,314
<p class="mw-empty-elt"> </p> <p><b>偶極體</b>(英語:<span lang="en">ylide</span>或<span lang="en">ylid</span>,音:<span><span>/<span><span title="/ˈ/:後面為主重音">ˈ</span><span title="/ɪ/:「kit」的「i」音">ɪ</span><span title="「lie」的「l」音">l</span><span title="/ɪ/:「kit」的「i」音">ɪ</span><span title="「dye」的「d」音">d</span></span>/</span></span>),又音譯作<b>葉立德</b>,指的是一類在相鄰原子上有相反電荷的中性分子。偶極體在有機化學,尤其是有機合成中有很多應用。一般來說,偶極體能以共振式表示,其中一個共振混成體具有雙鍵: </p> <dl><dd></dd></dl><p>實際的電子分布取決分子的具體性質。 </p> <h2><span id=".E7.B1.BB.E5.9E.8B"></span><span id="类型">類型</span></h2> <ul><li>最常見的偶極體是磷偶極體。威悌反應中即是用磷偶極體與羰基化合物反應製得烯烴。通常磷上的正電荷被三個取代的苯基所穩定,而碳則與兩個烷基相連。根據磷偶極體的穩定性不同,大概可將其分為兩類:穩定的一類只與醛反應,而不穩定的一類則與醛和酮都反應。</li></ul><ul><li>詹森–科里–柴可夫斯基反應中,硫偶極體被用於合成環氧化合物。</li></ul><ul><li>含氮的亞甲胺偶極體具有以下結構:</li></ul><dl><dd></dd></dl><p>其中R<sub>1</sub>,R<sub>2</sub>是吸電子基。這類偶極體可用N-取代的吖丙啶開環或α-胺基酸與醛縮合製得。穩定碳烯具有以下結構: </p> <dl><dd></dd></dl><ul><li>具有R<sub>3</sub>P<sup>+</sup>-N<sup>−</sup>R結構的疊氮膦被用於施陶丁格反應中。</li></ul><ul><li>一般認為Tebbe試劑具有部分鈦偶極體的性質。</li></ul><h2><span id=".E5.8F.8D.E5.BA.94"></span><span id="反应">反應</span></h2> <p>除了威悌反應之外,很多偶極體還是1,3-偶極體,可以進行1,3-偶極環加成反應。如亞甲胺偶極體與富勒烯進行普拉托反應。 </p><p>某些磷葉立德也可以進行[3,3]-σ遷移反應: </p> <dl><dd></dd></dl><p>研究表明,威悌試劑在S<sub>N</sub>2反應中是親核試劑: </p> <dl><dd></dd></dl><p>脫去反應發生於加成反應後。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3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0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1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24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79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57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428896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6.369 1 -total 35.16% 142.880 1 Template:Lang-en 18.72% 76.086 1 Template:NoteTA 12.64% 51.381 1 Template:Authority_control 8.19% 33.275 1 Template:各地中文名 7.44% 30.218 1 Template:各地中文名/infobox 7.25% 29.474 1 Template:全局僻字 6.86% 27.867 1 Template:Lang 6.55% 26.621 1 Template:Infobox 6.24% 25.34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偶極體**(英語:ylide 或 ylid,音:/ˈɪlɪd/),又音譯作**葉立德**,指的是一類在相鄰原子上有相反電荷的中性分子。偶極體在有機化學,尤其是有機合成中有很多應用。一般來說,偶極體能以共振式表示,其中一個共振混成體具有雙鍵:   : 實際的電子分布取決分子的具體性質。 ## 類型 * 最常見的偶極體是磷偶極體。威悌反應中即是用磷偶極體與羰基化合物反應製得烯烴。通常磷上的正電荷被三個取代的苯基所穩定,而碳則與兩個烷基相連。根據磷偶極體的穩定性不同,大概可將其分為兩類:穩定的一類只與醛反應,而不穩定的一類則與醛和酮都反應。 * 詹森–科里–柴可夫斯基反應中,硫偶極體被用於合成環氧化合物。 * 含氮的亞甲胺偶極體具有以下結構:   : 其中 R1,R2 是吸電子基。這類偶極體可用 N - 取代的吖丙啶開環或 α- 胺基酸與醛縮合製得。穩定碳烯具有以下結構:   : * 具有 R3P+-N−R 結構的疊氮膦被用於施陶丁格反應中。 * 一般認為 Tebbe 試劑具有部分鈦偶極體的性質。 ## 反應 除了威悌反應之外,很多偶極體還是 1,3 - 偶極體,可以進行 1,3 - 偶極環加成反應。如亞甲胺偶極體與富勒烯進行普拉托反應。 某些磷葉立德也可以進行 [3,3]-σ 遷移反應:   : 研究表明,威悌試劑在 SN2 反應中是親核試劑:   : 脫去反應發生於加成反應後。 ## 參考資料
null
3,100
2023-04-16T12:26:45Z
67,782,752
𬭩内盐
1,689,100
<p class="mw-empty-elt"> </p><p><b><ruby><rb>鎓</rb><rp>(</rp><rt>ㄨㄥ</rt><rp>)</rp></ruby>化合物</b>(英語:<span lang="en">Onium Compound</span>),是由氮族元素(第V族/ 第V A族/15族)、氧族元素(第VI族 /第VI A族/16族)、鹵素(第VII族/第VII A族/17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p><p>它們也被稱作<b>鎓離子</b>,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b>鎓鹽</b>。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p> <h2><span id=".E7.AE.80.E5.8D.95.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简单鎓离子">簡單鎓離子</span></h2> <ul><li>13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錋鎓離子,<span>BH<span>+<br>3</span></span>,<span>BH<span>+<br>4</span></span>,<span>BH<span>+<br>5</span></span>,<span>BH<span>+<br>6</span></span>(質子化的硼烷)</li></ul></li></ul><ul><li>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spa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氫分子/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li></ul></li></ul><h2><span id=".E5.96.AE.E4.B8.80.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單一取代的鎓离子">單一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一級銨鎓離子,<span>RH<span><br>3</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R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一級胺) <ul><li>羥銨,<span>NH<span><br>3</span>O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羥胺)</li> <li>甲銨,<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甲胺)</li> <li>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乙胺)</li> <li>聯銨,<span>NH<span><br>2</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li></ul></li></ul><ul><li>二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級胺) <ul><li>二甲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胺)</li> <li>二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胺)</li> <li>甲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甲乙胺)</li> <li>二乙醇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4</span>OH)<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醇胺)</li></ul></li></ul><ul><li>三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級胺) <ul><li>三甲銨 <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甲胺)</li> <li>三乙銨 <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乙胺)</li></ul></li></ul><ul><li>四級銨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NR<span>+<br>4</span></span> <ul><li>四甲基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乙基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丙基銨,<span>(C<span><br>3</span>H<span><br>7</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丁基銨,<span>(C<span><br>4</span>H<span><br>9</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縮寫成<span>Bu<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三甲銨化合物,<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RN<span>+<br></span></span></li> <li>雙癸基二甲基銨,<span>(C<span><br>10</span>H<span><br>21</span>)<span><br>2</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五甲基聯銨,<span>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pan></li></ul></li></ul><ul><li>季鏻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 or <span>NP<span>+<br>4</span></span> <ul><li>四苯基鏻,<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硫醚) <ul><li>二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li></ul></li></ul><ul><li>三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 <ul><li>三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鉘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 <ul><li>二氯鉘陽離子,<span>Cl<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li></ul></li></ul><h2><span id=".E5.A4.9A.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多取代的鎓离子">多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sub>2</sub><sup>+</sup><ul><li>二亞胺離子,HN=NH<sub>2</sub><sup>+</sup>(質子化的二亞胺)</li></ul></li></ul><ul><li>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b>2</sub><sup>+</sup><ul><li>亞胺離子,R<sub>2</sub>C=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li> <li>二亞胺離子,RN=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li></ul></li></ul><ul><li>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sup>+</sup><ul><li>硝鎓離子,<span>NO<span>+<br>2</span></span></li> <li>雙(三苯基膦)亞胺離子,<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P)<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ul><li>腈鎓離子,RC≡NH<sup>+</sup>(質子化的腈)</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p>+</sup><ul><li>重氮鎓離子,N≡NR<sup>+</sup>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li> <li>腈鎓離子,RC≡NR<sup>+</sup>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sup>+</sup><ul><li>亞硝鎓離子,N≡O<sup>+</sup></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sup>+</sup><ul><li>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sup>+</sup></li></ul></li></ul><h2><span id=".E6.AD.A3.E4.BA.8C.E4.BB.B7.E5.8F.8C.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正二价双鎓离子">正二價雙鎓離子</span></h2> <ul><li>聯氨<span data-orig-title="雙陽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陽離子</span></span>/雙正<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𨥙</span>,<sup>+</sup>H<sub>3</sub>NNH<sub>3</sub><sup>+</sup>(雙質子化的聯氨)</li> <li>二亞胺雙陽離子,<sup>+</sup>H<sub>2</sub>N=NH<sub>2</sub><sup>+</sup>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li> <li>重氮雙陽離子,<sup>+</sup>HN≡NH<sup>+</sup> (雙質子化的雙氮)</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IUPAC——鎓化合物</li> <li>chem.qmul.ac.uk的綜述</li> <li>醫學主題詞表(MeSH):<i>Onium+compounds</i></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0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9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05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339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1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5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01656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21.028 1 -total 48.77% 302.884 67 Template:Chem 47.06% 292.275 67 Template:Chem/link 38.32% 237.953 316 Template:Chem/atom 22.20% 137.879 141 Template:Su 18.14% 112.648 1 Template:Lang-en 11.47% 71.243 5 Template:全局僻字 9.44% 58.640 43 Template:僻字 8.62% 53.557 1 Template:Reflist 7.33% 45.521 2 Template:Cite_web -->
**鎓(ㄨㄥ)化合物**(英語:Onium Compound),是由氮族元素(第 V 族/ 第 V A 族/15 族)、氧族元素(第 VI 族 /第 VI A 族/16 族)、鹵素(第 VII 族/第 VII A 族/17 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 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它們也被稱作**鎓離子**,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鎓鹽**。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 簡單鎓離子 * 13 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錋鎓離子,BH+ 3,BH+ 4,BH+ 5,BH+ 6(質子化的硼烷) * 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H+ 3(質子化的氫分子 / 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 ## 單一取代的鎓離子 * 一級銨鎓離子,RH 3N+ 或 RNH+ 3(質子化的一級胺) * 羥銨,NH 3OH+ (質子化的羥胺) * 甲銨,CH 3NH+ 3(質子化的甲胺) * 乙銨,C 2H 5NH+ 3(質子化的乙胺) * 聯銨,NH 2NH+ 3(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 * 二級銨鎓離子,R 2NH+ 2(質子化的二級胺) * 二甲銨,(CH 3) 2NH+ 2(質子化的二甲胺) * 二乙銨,(C 2H 5) 2NH+ 2(質子化的二乙胺) * 甲乙銨,C 2H 5CH 3NH+ 2(質子化的甲乙胺) * 二乙醇銨,(C 2H 4OH) 2NH+ 2(質子化的二乙醇胺) * 三級銨鎓離子,R 3NH+ (質子化的三級胺) * 三甲銨 (CH 3) 3NH+ (質子化的三甲胺) * 三乙銨 (C 2H 5) 3NH+ (質子化的三乙胺) * 四級銨鹽鎓離子,R 4N+ 或 NR+ 4 * 四甲基銨,(CH 3) 4N+ * 四乙基銨,(C 2H 5) 4N+ * 四丙基銨,(C 3H 7) 4N+ * 四丁基銨,(C 4H 9) 4N+ 或縮寫成 Bu 4N+ * 三甲銨化合物,(CH 3) 3RN+ * 雙癸基二甲基銨,(C 10H 21) 2(CH 3) 2N+ * 五甲基聯銨,N(CH 3) 2N(CH 3)+ 3 * 季鏻鹽鎓離子,R 4P+ or NP+ 4 * 四苯基鏻,(C 6H 5) 4P+ * 二級鋶鎓離子,R 2SH+ (質子化的硫醚) * 二甲基鋶,(CH 3) 2SH+ (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 * 三級鋶鎓離子,R 3S+ * 三甲基鋶,(CH 3) 3S+ * 二級鉘鎓離子,R 2F+ * 二氯鉘陽離子,Cl 2F+ ## 多取代的鎓離子 * 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2+ * 二亞胺離子,HN=NH2+(質子化的二亞胺) * 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2+ * 亞胺離子,R2C=NR2+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 * 二亞胺離子,RN=NR2+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 * 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 * 硝鎓離子,NO+ 2 * 雙 (三苯基膦) 亞胺離子,((C 6H) 5P) 2N+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 腈鎓離子,RC≡NH+(質子化的腈) * 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 * 重氮鎓離子,N≡NR+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 * 腈鎓離子,RC≡NR+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 * 亞硝鎓離子,N≡O+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 * 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 ## 正二價雙鎓離子 * 聯氨雙陽離子/雙正𨥙,+H3NNH3+(雙質子化的聯氨) * 二亞胺雙陽離子,+H2N=NH2+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 * 重氮雙陽離子,+HN≡NH+ (雙質子化的雙氮)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IUPAC—— 鎓化合物 * chem.qmul.ac.uk 的綜述 * 醫學主題詞表(MeSH):_Onium+compounds_
null
9,928
2023-04-26T00:32:05Z
72,919,205
𬭩化合物
1,689,100
<p class="mw-empty-elt"> </p><p><b><ruby><rb>鎓</rb><rp>(</rp><rt>ㄨㄥ</rt><rp>)</rp></ruby>化合物</b>(英語:<span lang="en">Onium Compound</span>),是由氮族元素(第V族/ 第V A族/15族)、氧族元素(第VI族 /第VI A族/16族)、鹵素(第VII族/第VII A族/17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p><p>它們也被稱作<b>鎓離子</b>,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b>鎓鹽</b>。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p> <h2><span id=".E7.AE.80.E5.8D.95.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简单鎓离子">簡單鎓離子</span></h2> <ul><li>13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錋鎓離子,<span>BH<span>+<br>3</span></span>,<span>BH<span>+<br>4</span></span>,<span>BH<span>+<br>5</span></span>,<span>BH<span>+<br>6</span></span>(質子化的硼烷)</li></ul></li></ul><ul><li>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spa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氫分子/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li></ul></li></ul><h2><span id=".E5.96.AE.E4.B8.80.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單一取代的鎓离子">單一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一級銨鎓離子,<span>RH<span><br>3</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R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一級胺) <ul><li>羥銨,<span>NH<span><br>3</span>O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羥胺)</li> <li>甲銨,<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甲胺)</li> <li>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乙胺)</li> <li>聯銨,<span>NH<span><br>2</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li></ul></li></ul><ul><li>二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級胺) <ul><li>二甲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胺)</li> <li>二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胺)</li> <li>甲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甲乙胺)</li> <li>二乙醇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4</span>OH)<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醇胺)</li></ul></li></ul><ul><li>三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級胺) <ul><li>三甲銨 <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甲胺)</li> <li>三乙銨 <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乙胺)</li></ul></li></ul><ul><li>四級銨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NR<span>+<br>4</span></span> <ul><li>四甲基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乙基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丙基銨,<span>(C<span><br>3</span>H<span><br>7</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丁基銨,<span>(C<span><br>4</span>H<span><br>9</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縮寫成<span>Bu<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三甲銨化合物,<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RN<span>+<br></span></span></li> <li>雙癸基二甲基銨,<span>(C<span><br>10</span>H<span><br>21</span>)<span><br>2</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五甲基聯銨,<span>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pan></li></ul></li></ul><ul><li>季鏻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 or <span>NP<span>+<br>4</span></span> <ul><li>四苯基鏻,<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硫醚) <ul><li>二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li></ul></li></ul><ul><li>三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 <ul><li>三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鉘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 <ul><li>二氯鉘陽離子,<span>Cl<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li></ul></li></ul><h2><span id=".E5.A4.9A.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多取代的鎓离子">多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sub>2</sub><sup>+</sup><ul><li>二亞胺離子,HN=NH<sub>2</sub><sup>+</sup>(質子化的二亞胺)</li></ul></li></ul><ul><li>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b>2</sub><sup>+</sup><ul><li>亞胺離子,R<sub>2</sub>C=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li> <li>二亞胺離子,RN=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li></ul></li></ul><ul><li>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sup>+</sup><ul><li>硝鎓離子,<span>NO<span>+<br>2</span></span></li> <li>雙(三苯基膦)亞胺離子,<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P)<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ul><li>腈鎓離子,RC≡NH<sup>+</sup>(質子化的腈)</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p>+</sup><ul><li>重氮鎓離子,N≡NR<sup>+</sup>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li> <li>腈鎓離子,RC≡NR<sup>+</sup>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sup>+</sup><ul><li>亞硝鎓離子,N≡O<sup>+</sup></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sup>+</sup><ul><li>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sup>+</sup></li></ul></li></ul><h2><span id=".E6.AD.A3.E4.BA.8C.E4.BB.B7.E5.8F.8C.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正二价双鎓离子">正二價雙鎓離子</span></h2> <ul><li>聯氨<span data-orig-title="雙陽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陽離子</span></span>/雙正<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𨥙</span>,<sup>+</sup>H<sub>3</sub>NNH<sub>3</sub><sup>+</sup>(雙質子化的聯氨)</li> <li>二亞胺雙陽離子,<sup>+</sup>H<sub>2</sub>N=NH<sub>2</sub><sup>+</sup>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li> <li>重氮雙陽離子,<sup>+</sup>HN≡NH<sup>+</sup> (雙質子化的雙氮)</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IUPAC——鎓化合物</li> <li>chem.qmul.ac.uk的綜述</li> <li>醫學主題詞表(MeSH):<i>Onium+compounds</i></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0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9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05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339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1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5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01656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21.028 1 -total 48.77% 302.884 67 Template:Chem 47.06% 292.275 67 Template:Chem/link 38.32% 237.953 316 Template:Chem/atom 22.20% 137.879 141 Template:Su 18.14% 112.648 1 Template:Lang-en 11.47% 71.243 5 Template:全局僻字 9.44% 58.640 43 Template:僻字 8.62% 53.557 1 Template:Reflist 7.33% 45.521 2 Template:Cite_web -->
**鎓(ㄨㄥ)化合物**(英語:Onium Compound),是由氮族元素(第 V 族/ 第 V A 族/15 族)、氧族元素(第 VI 族 /第 VI A 族/16 族)、鹵素(第 VII 族/第 VII A 族/17 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 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它們也被稱作**鎓離子**,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鎓鹽**。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 簡單鎓離子 * 13 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錋鎓離子,BH+ 3,BH+ 4,BH+ 5,BH+ 6(質子化的硼烷) * 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H+ 3(質子化的氫分子 / 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 ## 單一取代的鎓離子 * 一級銨鎓離子,RH 3N+ 或 RNH+ 3(質子化的一級胺) * 羥銨,NH 3OH+ (質子化的羥胺) * 甲銨,CH 3NH+ 3(質子化的甲胺) * 乙銨,C 2H 5NH+ 3(質子化的乙胺) * 聯銨,NH 2NH+ 3(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 * 二級銨鎓離子,R 2NH+ 2(質子化的二級胺) * 二甲銨,(CH 3) 2NH+ 2(質子化的二甲胺) * 二乙銨,(C 2H 5) 2NH+ 2(質子化的二乙胺) * 甲乙銨,C 2H 5CH 3NH+ 2(質子化的甲乙胺) * 二乙醇銨,(C 2H 4OH) 2NH+ 2(質子化的二乙醇胺) * 三級銨鎓離子,R 3NH+ (質子化的三級胺) * 三甲銨 (CH 3) 3NH+ (質子化的三甲胺) * 三乙銨 (C 2H 5) 3NH+ (質子化的三乙胺) * 四級銨鹽鎓離子,R 4N+ 或 NR+ 4 * 四甲基銨,(CH 3) 4N+ * 四乙基銨,(C 2H 5) 4N+ * 四丙基銨,(C 3H 7) 4N+ * 四丁基銨,(C 4H 9) 4N+ 或縮寫成 Bu 4N+ * 三甲銨化合物,(CH 3) 3RN+ * 雙癸基二甲基銨,(C 10H 21) 2(CH 3) 2N+ * 五甲基聯銨,N(CH 3) 2N(CH 3)+ 3 * 季鏻鹽鎓離子,R 4P+ or NP+ 4 * 四苯基鏻,(C 6H 5) 4P+ * 二級鋶鎓離子,R 2SH+ (質子化的硫醚) * 二甲基鋶,(CH 3) 2SH+ (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 * 三級鋶鎓離子,R 3S+ * 三甲基鋶,(CH 3) 3S+ * 二級鉘鎓離子,R 2F+ * 二氯鉘陽離子,Cl 2F+ ## 多取代的鎓離子 * 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2+ * 二亞胺離子,HN=NH2+(質子化的二亞胺) * 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2+ * 亞胺離子,R2C=NR2+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 * 二亞胺離子,RN=NR2+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 * 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 * 硝鎓離子,NO+ 2 * 雙 (三苯基膦) 亞胺離子,((C 6H) 5P) 2N+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 腈鎓離子,RC≡NH+(質子化的腈) * 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 * 重氮鎓離子,N≡NR+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 * 腈鎓離子,RC≡NR+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 * 亞硝鎓離子,N≡O+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 * 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 ## 正二價雙鎓離子 * 聯氨雙陽離子/雙正𨥙,+H3NNH3+(雙質子化的聯氨) * 二亞胺雙陽離子,+H2N=NH2+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 * 重氮雙陽離子,+HN≡NH+ (雙質子化的雙氮)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IUPAC—— 鎓化合物 * chem.qmul.ac.uk 的綜述 * 醫學主題詞表(MeSH):_Onium+compounds_
null
9,928
2023-04-26T00:32:05Z
72,919,205
𬭩盐
1,689,100
<p class="mw-empty-elt"> </p><p><b><ruby><rb>鎓</rb><rp>(</rp><rt>ㄨㄥ</rt><rp>)</rp></ruby>化合物</b>(英語:<span lang="en">Onium Compound</span>),是由氮族元素(第V族/ 第V A族/15族)、氧族元素(第VI族 /第VI A族/16族)、鹵素(第VII族/第VII A族/17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p><p>它們也被稱作<b>鎓離子</b>,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b>鎓鹽</b>。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p> <h2><span id=".E7.AE.80.E5.8D.95.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简单鎓离子">簡單鎓離子</span></h2> <ul><li>13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錋鎓離子,<span>BH<span>+<br>3</span></span>,<span>BH<span>+<br>4</span></span>,<span>BH<span>+<br>5</span></span>,<span>BH<span>+<br>6</span></span>(質子化的硼烷)</li></ul></li></ul><ul><li>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IUPAC的定義): <ul><li>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spa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氫分子/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li></ul></li></ul><h2><span id=".E5.96.AE.E4.B8.80.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單一取代的鎓离子">單一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一級銨鎓離子,<span>RH<span><br>3</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R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一級胺) <ul><li>羥銨,<span>NH<span><br>3</span>O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羥胺)</li> <li>甲銨,<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甲胺)</li> <li>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乙胺)</li> <li>聯銨,<span>NH<span><br>2</span>NH<span>+<br>3</span></span>(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li></ul></li></ul><ul><li>二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級胺) <ul><li>二甲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胺)</li> <li>二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胺)</li> <li>甲乙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CH<span><br>3</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甲乙胺)</li> <li>二乙醇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4</span>OH)<span><br>2</span>NH<span>+<br>2</span></span>(質子化的二乙醇胺)</li></ul></li></ul><ul><li>三級銨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級胺) <ul><li>三甲銨 <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甲胺)</li> <li>三乙銨 <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3</span>N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三乙胺)</li></ul></li></ul><ul><li>四級銨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span>NR<span>+<br>4</span></span> <ul><li>四甲基銨,<span>(CH<span><br>3</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乙基銨,<span>(C<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丙基銨,<span>(C<span><br>3</span>H<span><br>7</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四丁基銨,<span>(C<span><br>4</span>H<span><br>9</span>)<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或縮寫成<span>Bu<span><br>4</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三甲銨化合物,<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RN<span>+<br></span></span></li> <li>雙癸基二甲基銨,<span>(C<span><br>10</span>H<span><br>21</span>)<span><br>2</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 <li>五甲基聯銨,<span>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pan></li></ul></li></ul><ul><li>季鏻鹽鎓離子,<span>R<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 or <span>NP<span>+<br>4</span></span> <ul><li>四苯基鏻,<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span><br>4</span>P<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硫醚) <ul><li>二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2</span>SH<span>+<br></span></span>(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li></ul></li></ul><ul><li>三級鋶鎓離子,<span>R<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 <ul><li>三甲基鋶,<span>(CH<span><br>3</span>)<span><br>3</span>S<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二級鉘鎓離子,<span>R<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 <ul><li>二氯鉘陽離子,<span>Cl<span><br>2</span>F<span>+<br></span></span></li></ul></li></ul><h2><span id=".E5.A4.9A.E5.8F.96.E4.BB.A3.E7.9A.84.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多取代的鎓离子">多取代的鎓離子</span></h2> <ul><li>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sub>2</sub><sup>+</sup><ul><li>二亞胺離子,HN=NH<sub>2</sub><sup>+</sup>(質子化的二亞胺)</li></ul></li></ul><ul><li>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b>2</sub><sup>+</sup><ul><li>亞胺離子,R<sub>2</sub>C=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li> <li>二亞胺離子,RN=NR<sub>2</sub><sup>+</sup>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li></ul></li></ul><ul><li>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sup>+</sup><ul><li>硝鎓離子,<span>NO<span>+<br>2</span></span></li> <li>雙(三苯基膦)亞胺離子,<span>((C<span><br>6</span>H<span>)<br>5</span>P)<span><br>2</span>N<span>+<br></span></span></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ul><li>腈鎓離子,RC≡NH<sup>+</sup>(質子化的腈)</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sup>+</sup><ul><li>重氮鎓離子,N≡NR<sup>+</sup>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li> <li>腈鎓離子,RC≡NR<sup>+</sup>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sup>+</sup><ul><li>亞硝鎓離子,N≡O<sup>+</sup></li></ul></li></ul><ul><li>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sup>+</sup><ul><li>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sup>+</sup></li></ul></li></ul><h2><span id=".E6.AD.A3.E4.BA.8C.E4.BB.B7.E5.8F.8C.E9.8E.93.E7.A6.BB.E5.AD.90"></span><span id="正二价双鎓离子">正二價雙鎓離子</span></h2> <ul><li>聯氨<span data-orig-title="雙陽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陽離子</span></span>/雙正<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𨥙</span>,<sup>+</sup>H<sub>3</sub>NNH<sub>3</sub><sup>+</sup>(雙質子化的聯氨)</li> <li>二亞胺雙陽離子,<sup>+</sup>H<sub>2</sub>N=NH<sub>2</sub><sup>+</sup>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li> <li>重氮雙陽離子,<sup>+</sup>HN≡NH<sup>+</sup> (雙質子化的雙氮)</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IUPAC——鎓化合物</li> <li>chem.qmul.ac.uk的綜述</li> <li>醫學主題詞表(MeSH):<i>Onium+compounds</i></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0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9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9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905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339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013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5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01656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21.028 1 -total 48.77% 302.884 67 Template:Chem 47.06% 292.275 67 Template:Chem/link 38.32% 237.953 316 Template:Chem/atom 22.20% 137.879 141 Template:Su 18.14% 112.648 1 Template:Lang-en 11.47% 71.243 5 Template:全局僻字 9.44% 58.640 43 Template:僻字 8.62% 53.557 1 Template:Reflist 7.33% 45.521 2 Template:Cite_web -->
**鎓(ㄨㄥ)化合物**(英語:Onium Compound),是由氮族元素(第 V 族/ 第 V A 族/15 族)、氧族元素(第 VI 族 /第 VI A 族/16 族)、鹵素(第 VII 族/第 VII A 族/17 族)的單核氫化物被質子化得到的陽離子,以及一些用其他基團(例如:有機自由基、鹵素原子、四甲基銨)取代氫原子形成的衍生陽離子;更複雜的衍生物含有多個中心原子,例如亞胺離子和錆鎓離子。(IUPAC 的定義參見金色書,其定義有所不同) 它們也被稱作**鎓離子**,這些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叫作**鎓鹽**。鎓離子帶有一個正電荷,雙鎓離子帶有兩個正電荷,依此類推。 ## 簡單鎓離子 * 13 族元素(硼族)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錋鎓離子,BH+ 3,BH+ 4,BH+ 5,BH+ 6(質子化的硼烷) * 氫鎓離子(這些離子有類似的命名方式,它們的名稱並不完全符合 IUPAC 的定義): * 鋞鎓離子,更常用的名稱是三氫陽離子,H+ 3(質子化的氫分子 / 雙原子氫,在外太空廣泛存在) ## 單一取代的鎓離子 * 一級銨鎓離子,RH 3N+ 或 RNH+ 3(質子化的一級胺) * 羥銨,NH 3OH+ (質子化的羥胺) * 甲銨,CH 3NH+ 3(質子化的甲胺) * 乙銨,C 2H 5NH+ 3(質子化的乙胺) * 聯銨,NH 2NH+ 3(質子化的聯氨,也稱肼) * 二級銨鎓離子,R 2NH+ 2(質子化的二級胺) * 二甲銨,(CH 3) 2NH+ 2(質子化的二甲胺) * 二乙銨,(C 2H 5) 2NH+ 2(質子化的二乙胺) * 甲乙銨,C 2H 5CH 3NH+ 2(質子化的甲乙胺) * 二乙醇銨,(C 2H 4OH) 2NH+ 2(質子化的二乙醇胺) * 三級銨鎓離子,R 3NH+ (質子化的三級胺) * 三甲銨 (CH 3) 3NH+ (質子化的三甲胺) * 三乙銨 (C 2H 5) 3NH+ (質子化的三乙胺) * 四級銨鹽鎓離子,R 4N+ 或 NR+ 4 * 四甲基銨,(CH 3) 4N+ * 四乙基銨,(C 2H 5) 4N+ * 四丙基銨,(C 3H 7) 4N+ * 四丁基銨,(C 4H 9) 4N+ 或縮寫成 Bu 4N+ * 三甲銨化合物,(CH 3) 3RN+ * 雙癸基二甲基銨,(C 10H 21) 2(CH 3) 2N+ * 五甲基聯銨,N(CH 3) 2N(CH 3)+ 3 * 季鏻鹽鎓離子,R 4P+ or NP+ 4 * 四苯基鏻,(C 6H 5) 4P+ * 二級鋶鎓離子,R 2SH+ (質子化的硫醚) * 二甲基鋶,(CH 3) 2SH+ (質子化的二甲基硫醚) * 三級鋶鎓離子,R 3S+ * 三甲基鋶,(CH 3) 3S+ * 二級鉘鎓離子,R 2F+ * 二氯鉘陽離子,Cl 2F+ ## 多取代的鎓離子 * 有一個雙鍵的衍生二級銨鎓離子,R=NH2+ * 二亞胺離子,HN=NH2+(質子化的二亞胺) * 有一個雙鍵和兩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2+ * 亞胺離子,R2C=NR2+ (質子化的亞胺衍生物) * 二亞胺離子,RN=NR2+ (質子化的二亞胺衍生物) * 有兩個雙鍵的衍生四級鎓離子,R=N=R+ * 硝鎓離子,NO+ 2 * 雙 (三苯基膦) 亞胺離子,((C 6H) 5P) 2N+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銨鎓離子,R≡NH+ * 腈鎓離子,RC≡NH+(質子化的腈) * 有一個三鍵和一個單鍵的衍生四級銨鎓離子,R≡NR+ * 重氮鎓離子,N≡NR+ (質子化的雙氮衍生物) * 腈鎓離子,RC≡NR+ (質子化的腈衍生物)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氧鎓離子,R≡O+ * 亞硝鎓離子,N≡O+ * 有一個三鍵的衍生三級鋶鎓離子,R≡S+ * 硫代亞硝醯鎓離子,N≡S+ ## 正二價雙鎓離子 * 聯氨雙陽離子/雙正𨥙,+H3NNH3+(雙質子化的聯氨) * 二亞胺雙陽離子,+H2N=NH2+ (雙質子化的二亞胺) * 重氮雙陽離子,+HN≡NH+ (雙質子化的雙氮)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IUPAC—— 鎓化合物 * chem.qmul.ac.uk 的綜述 * 醫學主題詞表(MeSH):_Onium+compounds_
null
9,928
2023-04-26T00:32:05Z
72,919,205
𬭩离子
695,832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xǐ</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ㄒㄧˇ</span></span>【或<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nǐ</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ㄋㄧˇ</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Seaborg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Sg</b>,原子序數為106,屬於錒系後元素。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是一種放射性極高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up>269</sup>Sg,半衰期約14分鐘。在元素週期表中其位於d區。它是第7週期、第6族的成員,過渡金屬6d電子軌域的第4個元素,作為鎢之下的同系物。 </p><p>西元1974年,前蘇聯與美國的實驗室分別合成出了數顆106號元素的原子。而蘇聯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之間為了發現的優先權以及元素的命名爭執數年,最終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才將<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以紀念對多個超鈾元素的發現有著重要貢獻的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此外,它也是唯二用當時仍在世的人命名的元素,另一個是鿫,原子序118。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稱106號元素,首次於1974年在阿伯特·吉奧索和E. Kenneth Hulet的帶領下,利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超重離子直線加速器合成出來。他們用<sup>18</sup>O離子撞擊<sup>249</sup>Cf目標,並產生出新的核種<sup>263</sup>Sg。該核種進行放射衰變,半衰期為0.9 ± 0.2秒。 </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發現106號元素的美國團隊提出將新元素命名為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他是該團隊的成員之一,並在多個錒系元素的發現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個名稱引起了爭議。IUPAC所用的臨時名稱為unnilhexium(Unh),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1994年,一個IUPAC委員會提出將元素命名為rutherfordium(104號元素的現稱),並規定元素不能以在世的人物命名。美國化學學會強烈抗議這項規定。他們指出,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世時命名的einsteinium(鑀)已經設下了先例,而且調查顯示化學家們對西博格仍然在世並沒有意見。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年8月27日IUPAC在協商後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英文現稱seaborgium得到了IUPAC的採用及國際上的承認。</p><p>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6號元素中文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xǐ,音同「喜」),名稱源自IUPAC決定的英文名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7.89.B9.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特性">推算的特性</span></h3> <dl><dt>氧化態</dt></dl><p>經過推算,<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是6d系過渡金屬的第3個元素,也是元素週期表中6族的最重元素,位於鉻、鉬和鎢以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呈現出+6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元素的重量而增加。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估計會有穩定的+6態。這個族的穩定+5和+4態也在較重的元素中呈現出來;除鉻(III)以外,該族的+3態是還原性的。 </p> <dl><dt>化學</dt></dl><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許多化學特性都是通過同族較輕元素的反應中推算出來的,如從鉬和鎢。鉬和鎢很容易形成三氧化物MO<sub>3</sub>,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也應該會形成SgO<sub>3</sub>。已知的MO<sub>3</sub>氧化物能溶於鹼當中,並形成氧離子,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也應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酸鹽離子SgO<sub>4</sub><sup>2−</sup>。另外,WO<sub>3</sub>能與酸反應,意味著SgO<sub>3</sub>也會是兩性的。鉬的氧化物MoO<sub>3</sub>會與水氣反應,產生氫氧化物MoO<sub>2</sub>(OH)<sub>2</sub>,所以SgO<sub>2</sub>(OH)<sub>2</sub>也是可能形成的。同族較重的元素容易形成具揮發性和不穩定的六鹵化物MX<sub>6</sub>(X=Cl,F)。只有鎢形成不穩定的六溴化鎢WBr<sub>6</sub>。因此,SgF<sub>6</sub>和SgCl<sub>6</sub>都是可能形成的化合物,其繼承鎢的特性有可能表現在六溴化物SgBr<sub>6</sub>的更高穩定性上。這些鹵化物在氧和水氣中都是不穩定的,並會立即形成具揮發性的氧鹵化物MOX<sub>4</sub>和MO<sub>2</sub>X<sub>2</sub>。故此SgOX<sub>4</sub>(X=F,Cl)和SgO<sub>2</sub>X<sub>2</sub>(X=F,Cl)應該會形成。在水溶狀態下,它們和氟離子形成各種氧氟絡負離子,例如MOF<sub>5</sub><sup>−</sup>和MO<sub>3</sub>F<sub>3</sub><sup>3−</su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也預計會形成類似的錯合物。 </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h4><span id=".E6.B0.A3.E6.85.8B"></span><span id="氣態">氣態</span></h4> <p>最初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化學的實驗主要是通過對揮發性氧氯化物進行氣態熱力色譜法。<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子首先在這條反應中產生: <sup>248</sup>Cm(<sup>22</sup>Ne,4n)<sup>266</sup>Sg,加熱後與O<sub>2</sub>/HCl混合物反應。產生出的氧氯化物的吸附屬性在測量之後與鉬和鎢作對比。結果顯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形成了揮發性氧氯化物,與其他6族元素相似: </p> <dl><dd>Sg + <span>O<span><br>2</span></span> + 2 HCl → <span>SgO<span><br>2</span>Cl<span><br>2</span></span> + <span>H<span><br>2</span></span></dd></dl><p>2001年,一組人員繼續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氣態化學。他們把<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與O<sub>2</sub>在H<sub>2</sub>O環境下反應。情況與形成氧氯化物時相近,實驗結果顯示形成了氫氧化氧<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該反應在較輕的6族元素中是常見的。</p> <dl><dd>2 Sg + 3 <span>O<span><br>2</span></span> → 2 <span>SgO<span><br>3</span></span></dd> <dd><span>SgO<span><br>3</span></span> + <span>H<span><br>2</span>O</span> → <span>SgO<span><br>2</span>(OH)<span><br>2</span></span></dd></dl><h4><span id=".E6.B0.B4.E6.BA.B6.E6.85.8B"></span><span id="水溶態">水溶態</span></h4> <p>在水溶狀態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化學與鉬和鎢的相近,會形成穩定的+6氧化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首先在HNO<sub>3</sub>/HF溶液中被稀釋成正離子交換樹脂,可能形成中性的SgO<sub>2</sub>F<sub>2</sub>或絡負離子[SgO<sub>2</sub>F<sub>3</sub>]<sup>−</sup>。0.1 M的HNO<sub>3</sub>溶液無法稀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而相比之下鉬和鎢則可以。這意味著[Sg(H<sub>2</sub>O)<sub>6</sub>]<sup>6+</sup>的水解最多進行到絡正離子[Sg(OH)<sub>5</sub>(H<sub>2</sub>O)]<sup>+</sup>為止。 </p> <h4><span id="0.E4.BB.B7.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0价化合物">0價化合物</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除了+6價外,目前唯一已知的氧化態為0。在2014年,<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被發現了羰基錯合物Sg(CO)<sub>6</sub>,和同族形成的Cr(CO)<sub>6</sub>、Mo(CO)<sub>6</sub>、W(CO)<sub>6</sub>類似。Sg(CO)<sub>6</sub>是揮發性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矽接觸迅速反應。</p> <h3><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E5.8F.8A.E7.B5.A1.E9.9B.A2.E5.AD.90"></span><span id="化合物及絡離子">化合物及錯離子</span></h3>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p> <dl><dt><sup>208</sup>Pb(<sup>54</sup>Cr,xn)<sup>262-x</sup>Sg (x=1,2,3)</dt></dl><p>位於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由格奧爾基·弗廖羅夫領導的團隊在1974年首次利用冷核融合反應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他們宣布製造出一次0.48秒長的自發裂變,並指向<sup>259</sup>Sg。根據後期證據,他們很可能當時探測到<sup>260</sup>Sg及其衰變產物<sup>256</sup>Rf兩者的衰變反應。The TWG的結論為,根據當時的證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p><p>該團隊在1983至1984年再次研究這條反應,並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並直接指向<sup>260</sup>Sg。</p><p>位於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85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使用的是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並探測到<sup>261</sup>Sg (x=1)和<sup>260</sup>Sg,以及測量到不完整的1n中子蒸發激發函數。 </p><p>2000年12月,位於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的團隊研究了該反應,並探測到10顆<sup>261</sup>Sg原子及2顆<sup>260</sup>Sg原子。 </p><p>在優化設施之後,重離子研究所人員在2003年使用金屬鉛目標測量了1n激發函數。同年5月,他們成功把鉛-208目標替換成更耐損耗的硫化鉛(PbS)目標,從而能夠在日後使用更強的離子束。他們探測了1n、2n和3n激發函數,並首次在<sup>261</sup>Sg同位素上運用α-γ光譜法。他們探測到這個同位素的大約1600個原子,還辨認到新的α光譜線,量度了更準確的半衰期以及辨認出新的電子捕獲和自發裂變支鏈。另外,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來自衰變產物鑪的K殼層X光,並改進了有關<sup>260</sup>Sg的數據,包括一個不確定的同核異構物。這項研究在2005年9月和2006年3月也有繼續進行。對<sup>261</sup>Sg的累積數據於2007年發佈。2005年9月的工作也包括開始對<sup>260</sup>Sg進行光譜分析。 </p><p>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最近研究了這條反應,從而對同位素<sup>261</sup>Sg進行分析。他們探測到一個新的同核異構物<sup>261m</sup>Sg,其通過內部轉換衰變到基態。在同一項實驗中,他們也證實了衰變產物<sup>257</sup>Rf的K殼層同核異構物<sup>257m2</sup>Rf。</p> <dl><dt><sup>207</sup>Pb(<sup>54</sup>Cr,xn)<sup>261-x</sup>Sg (x=1,2)</dt></dl><p>位於杜布納的團隊在1974年研究了這條反應,結果與先前使用鉛-208目標時相同。自發裂變活動最先指向<sup>259</sup>Sg,但之後改為指向<sup>260</sup>Sg或<sup>256</sup>Rf,或兩者皆是。在1983至1984年的進一步工作中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指向衰變源<sup>260</sup>Sg。</p><p>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85年利用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確定探測到<sup>259</sup>Sg,其為2n中子蒸發通道產物。</p><p>這條反應在2005年3月再一次被使用。研究用硫化鉛目標對偶-偶同位素<sup>260</sup>Sg進行光譜分析。 </p> <dl><dt><sup>206</sup>Pb(<sup>54</sup>Cr,xn)<sup>260-x</sup>Sg</dt></dl><p>杜布納團隊在1974年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用它來判斷使用Pb-207和Pb-208目標時所觀察到的自發裂變行為的源頭。他們並沒有探測到任何自發裂變,意味著產生的同位素主要進行α衰變。</p> <dl><dt><sup>208</sup>Pb(<sup>52</sup>Cr,xn)<sup>260-x</sup>Sg (x=1,2)</dt></dl><p>在1974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2006年研究發射物同位旋的效應以及複核原子量對蒸發殘餘量的影響,當中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在測量1n激發函數時,辨認出<sup>259</sup>Sg和<sup>258</sup>Sg。</p> <dl><dt><sup>209</sup>Bi(<sup>51</sup>V,xn)<sup>260-x</sup>Sg (x=2)</dt></dl><p>在1974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1994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這條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從而研究新發現的偶-偶同位素<sup>258</sup>Sg。他們探測到10顆<sup>258</sup>Sg原子,其進行了自發裂變。 </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40至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3至5顆中子。 </p> <dl><dt><sup>238</sup>U(<sup>30</sup>Si,xn)<sup>268-x</sup>Sg (x=3,4,5,6)</dt></dl><p>對該反應的首次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於1998年進行的。他們探測到一次自發裂變,當時不確定地指向新同位素<sup>264</sup>Sg或由<sup>263</sup>Sg經過電子捕獲後形成的<sup>263</sup>Db。2006年,重離子研究所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同時研究了該反應,並使用了母子體衰變關係法。勞倫斯伯克利的團隊測量了4n、5n和6n通道的激發函數,而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則觀察到額外的3n通道活動。兩組人員都辨認出新同位素<sup>264</sup>Sg,其在短半衰期內進行了自發裂變。 </p> <dl><dt><sup>248</sup>Cm(<sup>22</sup>Ne,xn)<sup>270-x</sup>Sg (x=4?,5)</dt></dl><p>1993年,位於杜布納由Yuri Lazarev帶領的團隊宣布發現了半衰期較長的<sup>266</sup>Sg和<sup>265</sup>Sg,都是經過這條反應在4n和5n通道中產生的。這是在尋找可進行化學研究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同位素之後得到的成果。報告中指出,<sup>266</sup>Sg以8.57 MeV的能量放射α粒子,半衰期約為20秒。這為Z=108,N=162閉核的穩定性理論提供了證據。1997年,重離子研究所進一步研究了該反應。儘管他們確認了<sup>266</sup>Sg的產量、衰變模式及半衰期,但是一些矛盾之處仍然存在。在最近進行的對<sup>270</sup>Hs的合成實驗中(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發現,<sup>266</sup>Sg只進行短半衰期的自發裂變(T<sub>SF</sub> = 360 ms)。有可能這是其基態(<sup>266g</sup>Sg),而另一個直接產生的活動則指向高旋的K同核異構物<sup>266m</sup>Sg。要證實這一點需要進一步的實驗。 </p><p>最近在重新評估<sup>265</sup>Sg和<sup>266</sup>Sg的衰變特性後,得出的結論為,至今所有衰變都源自具有兩種同核異構物的<sup>265</sup>Sg。其一是<sup>265a</sup>Sg,其主要的α線位於8.85 MeV,計算出的半衰期為8.9秒;而<sup>265b</sup>Sg的衰變能量為8.70 MeV,半衰期為16.2秒。直接產生時,兩個同核異構能級同時存在。從<sup>269</sup>Hs的衰變數據中能看出,<sup>265b</sup>Sg是在<sup>269</sup>Hs衰變時產生的,並會衰變至短半衰期的<sup>261g</sup>Rf同位素。這意味著<sup>266</sup>Sg其實並非放射α粒子的長半衰期同位素,它實際上在短時間內就會進行裂變。 </p><p>無論源頭是哪一個同位素,研究人員最近成功使用這條反應來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化學屬性(見下)。 </p> <dl><dt><sup>249</sup>Cf(<sup>18</sup>O,xn)<sup>267-x</sup>Sg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和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合作團隊在1974年首次成功合成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成功時所用的實驗中,他們利用了新的母子體關係法辨認出新同位素<sup>263</sup>Sg。1975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證實了這些衰變數據,但未能辨認出一致的X光,因此未能證明<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確實被合成了。1979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通過探測自發裂變來研究了這條反應。相比從伯克利得出的數據,他們計算出<sup>263</sup>Sg的自發裂變支鏈為70%。原先成功的合成反應在1994年終於被勞倫斯伯克利的另一個團隊證實。</p> <h3><span id=".E4.BD.9C.E7.82.BA.E8.A1.B0.E8.AE.8A.E7.94.A2.E7.89.A9"></span><span id="作為衰變產物">作為衰變產物</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同位素有12個(不包括亞穩態及K旋同核異構物)。半衰期最長的是<sup>269</sup>Sg,這個同位素會進行α衰變和自發裂變,半衰期大約為14分鐘。半衰期最短的是<sup>261m</sup>Sg,會進行<span data-orig-title="內部轉變"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nternal conversion"><span>內部轉變</span></span>。其半衰期為92微秒。 </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6</sup>Sg</dt></dl><p>最初的研究辨認出一次8.63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約為21秒,並指向<sup>266</sup>Sg的基態。之後的研究辨認出一個以8.52和8.77 MeV能量進行α放射的核種,其半衰期約為21秒。這對偶-偶核種來說是罕見的。近期有關合成<sup>270</sup>Hs的工作辨認出<sup>266</sup>Sg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只有360毫秒。最近對<sup>277</sup>Cn和<sup>269</sup>Hs的研究為<sup>265</sup>Sg和<sup>261</sup>Rf的衰變帶來了新的信息。結果指出,原先的8.77 MeV活動應該指向<sup>265</sup>Sg。因此,自發裂變是源自基態的,而8.52 MeV的活動則是源自高旋的K同核異構物的。要證實這一切則仍需要更多的實驗。最近重新評估數據後的結論指出,8.52 MeV的活動應該指向<sup>265</sup>Sg,而<sup>266</sup>Sg只會進行裂變。 </p> <dl><dt><sup>265</sup>Sg</dt></dl><p>直接合成<sup>265</sup>Sg的實驗產生了4條α線:8.94、8.84、8.76和8.69 MeV,半衰期為7.4秒。對產自<sup>277</sup>Cn和<sup>269</sup>Hs衰變的<sup>265</sup>Sg的觀測指出,8.69 MeV的α線可能與半衰期約為20秒的一個同核異構能級有關。這個能級很可能就是混淆指向<sup>266</sup>Sg或<sup>265</sup>Sg的原因,因為兩者均能夠衰變為進行裂變的鑪同位素。 </p><p>對數據的重新評估指出,確實存在兩種同核異構物。一種的主要衰變能量為8.85 MeV,半衰期為8.9秒;第二種衰變能量為8.70 MeV,半衰期為16.2秒。 </p> <dl><dt><sup>263</sup>Sg</dt></dl><p>成功合成<sup>263</sup>Sg的反應產生了一條能量為9.06 MeV的α線。在觀察<sup>271g</sup>Ds、<sup>271m</sup>Ds和<sup>267</sup>Hs衰變產生的<sup>263</sup>Sg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以9.25 MeV的α放射進行衰變的同核異構物。同時9.06 MeV的衰變也被證實了,並指向半衰期為0.3秒的基態。9.25 MeV的活動指向半衰期為0.9秒的同核異構能級。 </p><p>最近合成<sup>271g,m</sup>Ds的數據當中有關<sup>267</sup>Hs衰變的結果存在怪異之處。其中一次衰變中,<sup>267</sup>Hs衰變為<sup>263</sup>Sg,再進行α衰變,半衰期約為6秒。該活動仍沒有確切的同核異構物源頭,要得出結論就需要更多的研究。 </p> <dl><dt><sup>261</sup>Sg的衰變光譜圖</dt></dl>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69</sup>Sg</dt></dl><p>1999年聲稱合成<sup>293</sup>Uuo時,同位素<sup>269</sup>Sg被辨認為其一衰變產物。它以α放射進行衰變,半衰期為22秒。這次發現在2001年被撤回。該同位素最終於2010年成功被合成。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Chemistry in its element podcast (MP3) from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s Chemistry World: Seaborg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1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40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8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89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8033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611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095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9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134674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93.858 1 -total 24.43% 316.034 2 Template:Infobox 23.71% 306.771 1 Template:Elementbox 22.84% 295.494 1 Template:Reflist 14.74% 190.663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1.36% 147.031 26 Template:Cite_journal 8.93% 115.562 7 Template:全局僻字 8.80% 113.894 1 最重元素概论 8.46% 109.483 1 Template:Lang-en 7.61% 98.527 92 Template:僻字 -->
**𨭎**(拼音:xǐ,注音:ㄒㄧˇ【或拼音:nǐ,注音:ㄋㄧˇ】;英語:**Seaborg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Sg**,原子序數為 106,屬於錒系後元素。 𨭎是一種放射性極高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 269Sg,半衰期約 14 分鐘。在元素週期表中其位於 d 區。它是第 7 週期、第 6 族的成員,過渡金屬 6d 電子軌域的第 4 個元素,作為鎢之下的同系物。 西元 1974 年,前蘇聯與美國的實驗室分別合成出了數顆 106 號元素的原子。而蘇聯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之間為了發現的優先權以及元素的命名爭執數年,最終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才將𨭎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以紀念對多個超鈾元素的發現有著重要貢獻的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此外,它也是唯二用當時仍在世的人命名的元素,另一個是鿫,原子序 118。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𨭎原稱 106 號元素,首次於 1974 年在阿伯特・吉奧索和 E. Kenneth Hulet 的帶領下,利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超重離子直線加速器合成出來。他們用 18O 離子撞擊 249Cf 目標,並產生出新的核種 263Sg。該核種進行放射衰變,半衰期為 0.9 ± 0.2 秒。 ### 命名 發現 106 號元素的美國團隊提出將新元素命名為 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他是該團隊的成員之一,並在多個錒系元素的發現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個名稱引起了爭議。IUPAC 所用的臨時名稱為 unnilhexium(Unh),根據 IUPAC 元素系統命名法。1994 年,一個 IUPAC 委員會提出將元素命名為 rutherfordium(104 號元素的現稱),並規定元素不能以在世的人物命名。美國化學學會強烈抗議這項規定。他們指出,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世時命名的 einsteinium(鑀)已經設下了先例,而且調查顯示化學家們對西博格仍然在世並沒有意見。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在協商後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𨭎的英文現稱 seaborgium 得到了 IUPAC 的採用及國際上的承認。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 106 號元素中文名:「𨭎」(xǐ,音同「喜」),名稱源自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特性 **氧化態** 經過推算,𨭎是 6d 系過渡金屬的第 3 個元素,也是元素週期表中 6 族的最重元素,位於鉻、鉬和鎢以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呈現出 + 6 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元素的重量而增加。因此𨭎估計會有穩定的 + 6 態。這個族的穩定 + 5 和 + 4 態也在較重的元素中呈現出來;除鉻 (III) 以外,該族的 + 3 態是還原性的。 **化學** 𨭎的許多化學特性都是通過同族較輕元素的反應中推算出來的,如從鉬和鎢。鉬和鎢很容易形成三氧化物 MO3,所以𨭎也應該會形成 SgO3。已知的 MO3 氧化物能溶於鹼當中,並形成氧離子,因此𨭎也應形成𨭎酸鹽離子 SgO42−。另外,WO3 能與酸反應,意味著 SgO3 也會是兩性的。鉬的氧化物 MoO3 會與水氣反應,產生氫氧化物 MoO2(OH)2,所以 SgO2(OH)2 也是可能形成的。同族較重的元素容易形成具揮發性和不穩定的六鹵化物 MX6(X=Cl,F)。只有鎢形成不穩定的六溴化鎢 WBr6。因此,SgF6 和 SgCl6 都是可能形成的化合物,其繼承鎢的特性有可能表現在六溴化物 SgBr6 的更高穩定性上。這些鹵化物在氧和水氣中都是不穩定的,並會立即形成具揮發性的氧鹵化物 MOX4 和 MO2X2。故此 SgOX4(X=F,Cl)和 SgO2X2(X=F,Cl)應該會形成。在水溶狀態下,它們和氟離子形成各種氧氟絡負離子,例如 MOF5−和 MO3F33−。𨭎也預計會形成類似的錯合物。 ### 實驗化學 #### 氣態 最初研究𨭎化學的實驗主要是通過對揮發性氧氯化物進行氣態熱力色譜法。𨭎原子首先在這條反應中產生: 248Cm(22Ne,4n)266Sg,加熱後與 O2/HCl 混合物反應。產生出的氧氯化物的吸附屬性在測量之後與鉬和鎢作對比。結果顯示,𨭎形成了揮發性氧氯化物,與其他 6 族元素相似:   : Sg + O 2 + 2 HCl → SgO 2Cl 2 + H 2 2001 年,一組人員繼續研究𨭎的氣態化學。他們把𨭎與 O2 在 H2O 環境下反應。情況與形成氧氯化物時相近,實驗結果顯示形成了氫氧化氧𨭎,該反應在較輕的 6 族元素中是常見的。   : 2 Sg + 3 O 2 → 2 SgO 3   : SgO 3 + H 2O → SgO 2(OH) 2 #### 水溶態 在水溶狀態下,𨭎的化學與鉬和鎢的相近,會形成穩定的 + 6 氧化態。𨭎首先在 HNO3/HF 溶液中被稀釋成正離子交換樹脂,可能形成中性的 SgO2F2 或絡負離子 [SgO2F3]−。0.1 M 的 HNO3 溶液無法稀釋𨭎,而相比之下鉬和鎢則可以。這意味著 [Sg (H2O)6]6+ 的水解最多進行到絡正離子 [Sg (OH)5(H2O)]+ 為止。 #### 0 價化合物 𨭎除了 + 6 價外,目前唯一已知的氧化態為 0。在 2014 年,𨭎被發現了羰基錯合物 Sg (CO)6,和同族形成的 Cr (CO)6、Mo(CO)6、W(CO)6 類似。Sg (CO)6 是揮發性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矽接觸迅速反應。 ### 化合物及錯離子 ## 核合成 ### 冷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𨭎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208Pb(54Cr,xn)262-xSg (x=1,2,3)** 位於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由格奧爾基・弗廖羅夫領導的團隊在 1974 年首次利用冷核融合反應嘗試合成𨭎。他們宣布製造出一次 0.48 秒長的自發裂變,並指向 259Sg。根據後期證據,他們很可能當時探測到 260Sg 及其衰變產物 256Rf 兩者的衰變反應。The TWG 的結論為,根據當時的證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 該團隊在 1983 至 1984 年再次研究這條反應,並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並直接指向 260Sg。 位於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85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使用的是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並探測到 261Sg (x=1) 和 260Sg,以及測量到不完整的 1n 中子蒸發激發函數。 2000 年 12 月,位於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的團隊研究了該反應,並探測到 10 顆 261Sg 原子及 2 顆 260Sg 原子。 在優化設施之後,重離子研究所人員在 2003 年使用金屬鉛目標測量了 1n 激發函數。同年 5 月,他們成功把鉛 - 208 目標替換成更耐損耗的硫化鉛(PbS)目標,從而能夠在日後使用更強的離子束。他們探測了 1n、2n 和 3n 激發函數,並首次在 261Sg 同位素上運用 α-γ 光譜法。他們探測到這個同位素的大約 1600 個原子,還辨認到新的 α 光譜線,量度了更準確的半衰期以及辨認出新的電子捕獲和自發裂變支鏈。另外,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來自衰變產物鑪的 K 殼層 X 光,並改進了有關 260Sg 的數據,包括一個不確定的同核異構物。這項研究在 2005 年 9 月和 2006 年 3 月也有繼續進行。對 261Sg 的累積數據於 2007 年發佈。2005 年 9 月的工作也包括開始對 260Sg 進行光譜分析。 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最近研究了這條反應,從而對同位素 261Sg 進行分析。他們探測到一個新的同核異構物 261mSg,其通過內部轉換衰變到基態。在同一項實驗中,他們也證實了衰變產物 257Rf 的 K 殼層同核異構物 257m2Rf。 **207Pb(54Cr,xn)261-xSg (x=1,2)** 位於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4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結果與先前使用鉛 - 208 目標時相同。自發裂變活動最先指向 259Sg,但之後改為指向 260Sg 或 256Rf,或兩者皆是。在 1983 至 1984 年的進一步工作中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指向衰變源 260Sg。 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85 年利用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確定探測到 259Sg,其為 2n 中子蒸發通道產物。 這條反應在 2005 年 3 月再一次被使用。研究用硫化鉛目標對偶 - 偶同位素 260Sg 進行光譜分析。 **206Pb(54Cr,xn)260-xSg** 杜布納團隊在 1974 年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用它來判斷使用 Pb-207 和 Pb-208 目標時所觀察到的自發裂變行為的源頭。他們並沒有探測到任何自發裂變,意味著產生的同位素主要進行 α 衰變。 **208Pb(52Cr,xn)260-xSg (x=1,2)** 在 1974 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 2006 年研究發射物同位旋的效應以及複核原子量對蒸發殘餘量的影響,當中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在測量 1n 激發函數時,辨認出 259Sg 和 258Sg。 **209Bi(51V,xn)260-xSg (x=2)** 在 1974 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1994 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這條反應合成𨭎,從而研究新發現的偶 - 偶同位素 258Sg。他們探測到 10 顆 258Sg 原子,其進行了自發裂變。 ### 熱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𨭎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 40 至 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 3 至 5 顆中子。 **238U(30Si,xn)268-xSg (x=3,4,5,6)** 對該反應的首次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於 1998 年進行的。他們探測到一次自發裂變,當時不確定地指向新同位素 264Sg 或由 263Sg 經過電子捕獲後形成的 263Db。2006 年,重離子研究所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同時研究了該反應,並使用了母子體衰變關係法。勞倫斯伯克利的團隊測量了 4n、5n 和 6n 通道的激發函數,而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則觀察到額外的 3n 通道活動。兩組人員都辨認出新同位素 264Sg,其在短半衰期內進行了自發裂變。 **248Cm(22Ne,xn)270-xSg (x=4?,5)** 1993 年,位於杜布納由 Yuri Lazarev 帶領的團隊宣布發現了半衰期較長的 266Sg 和 265Sg,都是經過這條反應在 4n 和 5n 通道中產生的。這是在尋找可進行化學研究的𨭎同位素之後得到的成果。報告中指出,266Sg 以 8.57 MeV 的能量放射 α 粒子,半衰期約為 20 秒。這為 Z=108,N=162 閉核的穩定性理論提供了證據。1997 年,重離子研究所進一步研究了該反應。儘管他們確認了 266Sg 的產量、衰變模式及半衰期,但是一些矛盾之處仍然存在。在最近進行的對 270Hs 的合成實驗中(見𨭆)發現,266Sg 只進行短半衰期的自發裂變(TSF = 360 ms)。有可能這是其基態(266gSg),而另一個直接產生的活動則指向高旋的 K 同核異構物 266mSg。要證實這一點需要進一步的實驗。 最近在重新評估 265Sg 和 266Sg 的衰變特性後,得出的結論為,至今所有衰變都源自具有兩種同核異構物的 265Sg。其一是 265aSg,其主要的 α 線位於 8.85 MeV,計算出的半衰期為 8.9 秒;而 265bSg 的衰變能量為 8.70 MeV,半衰期為 16.2 秒。直接產生時,兩個同核異構能級同時存在。從 269Hs 的衰變數據中能看出,265bSg 是在 269Hs 衰變時產生的,並會衰變至短半衰期的 261gRf 同位素。這意味著 266Sg 其實並非放射 α 粒子的長半衰期同位素,它實際上在短時間內就會進行裂變。 無論源頭是哪一個同位素,研究人員最近成功使用這條反應來研究𨭎的化學屬性(見下)。 **249Cf(18O,xn)267-xSg (x=4)** 勞倫斯伯克利和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合作團隊在 1974 年首次成功合成了𨭎。在成功時所用的實驗中,他們利用了新的母子體關係法辨認出新同位素 263Sg。1975 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證實了這些衰變數據,但未能辨認出一致的 X 光,因此未能證明𨭎確實被合成了。1979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通過探測自發裂變來研究了這條反應。相比從伯克利得出的數據,他們計算出 263Sg 的自發裂變支鏈為 70%。原先成功的合成反應在 1994 年終於被勞倫斯伯克利的另一個團隊證實。 ### 作為衰變產物 𨭎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𨭎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𨭎同位素有 12 個(不包括亞穩態及 K 旋同核異構物)。半衰期最長的是 269Sg,這個同位素會進行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半衰期大約為 14 分鐘。半衰期最短的是 261mSg,會進行內部轉變。其半衰期為 92 微秒。 ### 同核異構物 **266Sg** 最初的研究辨認出一次 8.63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約為 21 秒,並指向 266Sg 的基態。之後的研究辨認出一個以 8.52 和 8.77 MeV 能量進行 α 放射的核種,其半衰期約為 21 秒。這對偶 - 偶核種來說是罕見的。近期有關合成 270Hs 的工作辨認出 266Sg 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只有 360 毫秒。最近對 277Cn 和 269Hs 的研究為 265Sg 和 261Rf 的衰變帶來了新的信息。結果指出,原先的 8.77 MeV 活動應該指向 265Sg。因此,自發裂變是源自基態的,而 8.52 MeV 的活動則是源自高旋的 K 同核異構物的。要證實這一切則仍需要更多的實驗。最近重新評估數據後的結論指出,8.52 MeV 的活動應該指向 265Sg,而 266Sg 只會進行裂變。 **265Sg** 直接合成 265Sg 的實驗產生了 4 條 α 線:8.94、8.84、8.76 和 8.69 MeV,半衰期為 7.4 秒。對產自 277Cn 和 269Hs 衰變的 265Sg 的觀測指出,8.69 MeV 的 α 線可能與半衰期約為 20 秒的一個同核異構能級有關。這個能級很可能就是混淆指向 266Sg 或 265Sg 的原因,因為兩者均能夠衰變為進行裂變的鑪同位素。 對數據的重新評估指出,確實存在兩種同核異構物。一種的主要衰變能量為 8.85 MeV,半衰期為 8.9 秒;第二種衰變能量為 8.70 MeV,半衰期為 16.2 秒。 **263Sg** 成功合成 263Sg 的反應產生了一條能量為 9.06 MeV 的 α 線。在觀察 271gDs、271mDs 和 267Hs 衰變產生的 263Sg 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以 9.25 MeV 的 α 放射進行衰變的同核異構物。同時 9.06 MeV 的衰變也被證實了,並指向半衰期為 0.3 秒的基態。9.25 MeV 的活動指向半衰期為 0.9 秒的同核異構能級。 最近合成 271g,mDs 的數據當中有關 267Hs 衰變的結果存在怪異之處。其中一次衰變中,267Hs 衰變為 263Sg,再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約為 6 秒。該活動仍沒有確切的同核異構物源頭,要得出結論就需要更多的研究。 **261Sg 的衰變光譜圖** ### 撤回的同位素 **269Sg** 1999 年聲稱合成 293Uuo 時,同位素 269Sg 被辨認為其一衰變產物。它以 α 放射進行衰變,半衰期為 22 秒。這次發現在 2001 年被撤回。該同位素最終於 2010 年成功被合成。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𨭎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𨭎(英文) * 元素𨭎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𨭎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𨭎(英文) * Chemistry in its element podcast (MP3) from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s Chemistry World: Seaborg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3,634
2023-05-05T05:04:36Z
75,347,127
𬭳
55,231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hēi</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ㄏㄟ</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Hass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Hs</b>,原子序數為108。<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up>269</sup>Hs,半衰期僅約16秒。德國黑森邦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1984年首次合成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並以黑森邦命名此元素。到目前為止,多個研究通過不同的核反應,一共合成了超過100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有的是母原子核,有的是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是8族中最重的元素,實驗證明,<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是典型的8族過渡金屬,具穩定的+8氧化態,類似於同族的鋨,是鋨的同系物。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1984年,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span data-orig-title="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ottfried Münzenberg"><span>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span></span>領導的研究隊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首次進行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合成反應。團隊以<sup>58</sup>Fe原子核撞擊鉛目標體,製造出3個<sup>265</sup>Hs原子,反應如下: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6}^{58}\mathrm {Fe} \to \,_{108}^{265}\mathrm {Hs} +\,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i mathvariant="normal">b</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6</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5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F</mi> <mi mathvariant="normal">e</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0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65</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6}^{58}\mathrm {Fe} \to \,_{108}^{265}\mathrm {Hs} +\,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IUPAC/IUPAP超鐨元素工作組在1992年的一份報告中承認,重離子研究所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正式發現者。</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曾經被稱為eka鋨。在命名爭議期間,IUPAC使用的臨時系統名稱是Unniloctium(符號為Uno),來自數字1、0、8的拉丁語寫法。 </p><p>德國發現者在1992年正式提出使用Hassium作為108號元素的名稱,取自研究所所在地德國黑森州的拉丁語名(Hassia)。 </p><p>1994年,IUPAC的一個委員會建議把元素108命名為Hahnium(Hn),雖然長期的慣例是把命名權留給發現者。在德國發現者抗議之後,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國際上分歧較大的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中,國際承認了現用名稱Hassium作為108號元素的命名。</p><p>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8號元素中文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hēi,音同「黑」),名稱根據IUPAC決定的英文名Hassium,源自發現該元素的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所在的德國黑森州。</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dl><dt><sup>136</sup>Xe(<sup>136</sup>Xe,xn)<sup>272−x</sup>Hs</dt></dl><p>未來重要的實驗將會包括通過該對稱反應利用裂變碎片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這條反應曾於2007在杜布納進行,但未探測到任何原子,截面限制為1 pb。一經證實,這種對稱聚變反應就應該算是熱核融合,而非一開始認為的冷核融合。這意味著,該反應用於合成超重元素的實際用途具有限制。 </p> <dl><dt><sup>198</sup>Pt(<sup>70</sup>Zn,xn)<sup>268−x</sup>Hs</dt></dl><p>該反應於2002年5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不過,由於鋅-70粒子束的失敗,實驗被中斷了。 </p> <dl><dt><sup>208</sup>Pb(<sup>58</sup>Fe,xn)<sup>266−x</sup>Hs (x=1,2)</dt></dl><p>1978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首次報告了該反應。在1984年的一次實驗中,他們利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了來自<sup>260</sup>Sg的一次自發裂變行為,而<sup>264</sup>Hs是其母同位素。同年進行的重復實驗中,他們用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證明了元素108的成功合成。所探測到的有<sup>253</sup>Es和<sup>253</sup>Fm的α衰變,這些都是<sup>265</sup>Hs的衰變產物。 </p><p>在1984年正式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的實驗中,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使用了α衰變相關法,並辨認出3顆<sup>265</sup>Hs原子。在1993年改進設施之後,團隊在1994年重復進行了實驗,並在測量1n中子蒸發通道的部分激發函數時,探測到75個<sup>265</sup>Hs原子和2個<sup>264</sup>Hs原子。在1997年進行的另一次實驗中,測量到的1n通道的最大值為69 pb,另探測到20個原子。</p><p>理化學研究所於2002年的重復實驗成功製造出10個原子,而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於2003年製造出7個原子。 </p><p>理化學院究所的團隊於2008年再次研究該反應,以對<sup>264</sup>Hs作出首次的光譜分析。他們另又發現29個<sup>265</sup>Hs原子。 </p> <dl><dt><sup>207</sup>Pb(<sup>58</sup>Fe,xn)<sup>265−x</sup>Hs (x=1)</dt></dl><p>1984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實驗首次使用Pb-207目標。團隊探測到與使用Pb-208時的實驗相同的自發裂變,來自同位素<sup>260</sup>Sg,<sup>264</sup>Hs的子同位素。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1986年研究這條反應,並使用α衰變相關法發現了單個<sup>264</sup>Hs原子,截面為3.2 pb。反應在1994年重復進行,同時探測到α衰變和自發裂變<sup>264</sup>Hs。 </p><p>理化學研究所在2008年研究了該反應,以進行首次對<sup>264</sup>Hs的光譜分析。該團隊探測到11個原子。 </p> <dl><dt><sup>208</sup>Pb(<sup>56</sup>Fe,xn)<sup>264−x</sup>Hs (x=1)</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2008年首次研究該反應,並製造及辨認出6個新發現的<sup>263</sup>Hs同位素原子。數月之後,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也發佈了他們對同一條反應的研究結果。</p> <dl><dt><sup>206</sup>Pb(<sup>58</sup>Fe,xn)<sup>264−x</sup>Hs (x=1)</dt></dl><p>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在2008年首次研究了該反應,並識別出8個新發現的<sup>263</sup>Hs同位素原子。</p> <dl><dt><sup>209</sup>Bi(<sup>55</sup>Mn,xn)<sup>264−x</sup>Hs</dt></dl><p>最初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核的合成實驗使用的就是這條反應,由杜布納的一支團隊在1983年進行。他們使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來自<sup>255</sup>Rf的自發裂變,而該同位素是<sup>263</sup>Hs的衰變產物。1984年重復進行的實驗得到同樣的結果。1983年的另一次實驗當中,他們通過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支持<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合成結果。探測到的有鐨同位素的α衰變,該鐨同位素是<sup>262</sup>Hs的衰變產物。這條反應之後一直沒有進行嘗試,因此<sup>262</sup>Hs的存在至今仍未證實。</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dl><dt><sup>226</sup>Ra(<sup>48</sup>Ca,xn)<sup>274−x</sup>Hs (x=4)</dt></dl><p>位於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由Yuri Oganessian領導的團隊聲稱在1978年曾研究過這條反應,但實驗結果沒有發佈在任何文獻當中。該反應於2008年6月在同一實驗室重復進行,結果探測到4個<sup>270</sup>Hs同位素原子,產量為9 pb。該同位素的衰變數據得到証實後,發現α能量稍微更高。2009年1月,團隊重復進行實驗,再探測到2個<sup>270</sup>Hs原子。 </p> <dl><dt><sup>232</sup>Th(<sup>40</sup>Ar,xn)<sup>272−x</sup>Hs</dt></dl><p>這條反應首次再1987年於杜布納進行。探測方式為自發裂變,但並未發現任何成功地反應,截面限制為2 pb。</p> <dl><dt><sup>238</sup>U(<sup>36</sup>S,xn)<sup>274−x</sup>Hs (x=4)</dt></dl><p>該反應使用罕見且昂貴的<sup>36</sup>S同位素,於2008年4月至5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初步結果顯示,實驗探測到1個<sup>270</sup>Hs原子,產量為0.8 pb。數據証實了<sup>270</sup>Hs和<sup>266</sup>Sg的衰變特性。</p> <dl><dt><sup>238</sup>U(<sup>34</sup>S,xn)<sup>272−x</sup>Hs (x=4,5)</dt></dl><p>1994年3月,位於杜布納由Yuri Lazerev領導的團隊宣佈在5n中子蒸發通道探測到3個<sup>267</sup>Hs原子。在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同時研究鐽的時候証實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的衰變特性。 </p><p>這項實驗於2009年1月至2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用以發現新同位素<sup>268</sup>Hs。由Nishio教授領導的團隊探測到1個<sup>268</sup>Hs和1個<sup>267</sup>Hs原子。新發現的同位素經過α衰變後形成已知的<sup>264</sup>Sg同位素。 </p> <dl><dt><sup>248</sup>Cm(<sup>26</sup>Mg,xn)<sup>274−x</sup>Hs (x=3,4,5)</dt></dl><p>重離子研究所與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合作團隊研究了鋦-248和鎂-26離子之間的反應。在2001年5月到2005年8月期間,團隊研究了產生<sup>269</sup>Hs、<sup>270</sup>Hs及<sup>271</sup>Hs的3n、4n及5n中子蒸發通道的激發函數。2006年12月,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團隊發佈了合成<sup>270</sup>Hs同位素的重要結果。報告指出,該同位素經α衰變,能量為8.83 MeV,預計半衰期約為22秒,形成<sup>266</sup>Sg。 </p> <dl><dt><sup>248</sup>Cm(<sup>25</sup>Mg,xn)<sup>273−x</sup>Hs</dt></dl><p>這條新的反應在2006年7月至8月由重離子研究所用於合成新的同位素<sup>268</sup>Hs。從中子蒸發通道未能探測到任何原子,計算的界面限制為1 pb。 </p> <dl><dt><sup>249</sup>Cf(<sup>22</sup>Ne,xn)<sup>271−x</sup>Hs</dt></dl><p>杜布納的團隊在1983年研究了該反應,並用自發裂變作出探測。探測到的幾次短期自發裂變活動證明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核的生成。</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目前已知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有12個,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269,半衰期約16秒。 </p> <h3><span id=".E5.BE.85.E8.AD.89.E5.AF.A6.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待證實的同位素">待證實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77b</sup>Hs</dt></dl><p>同位素<sup>277</sup>Hs曾在一次自發裂變事件中被觀察到,其半衰期為較長的11分鐘左右。在<sup>281</sup>Ds的大部分衰變過程中都未能探測到該同位素,其唯一一次被探測到是在同質異構核<sup>281b</sup>Ds的未經証實的一次衰變當中。其半衰期對基態核來說很長,因此它有可能屬於<sup>277</sup>Hs的一個同質異構核。另外在2009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觀察到<sup>281a</sup>Ds的α衰變分鏈產生了<sup>277</sup>Hs同位素,其後該同位素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較短。測量到的半衰期接近基態同質異構核<sup>277a</sup>Hs的預期值。要證實該同質異構核的存在,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p>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73</sup>Hs</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1999年聲稱合成元素118,反應期間出現<sup>273</sup>Hs同位素核子。他們聲稱該同位素以能量9.78及9.47 MeV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1.2秒。該發現在2001年被撤回。這一同位素最終在2010年被合成,而所記錄的數據證明先前的數據是虛假的。 </p> <dl><dt><sup>270</sup>Hs</dt></dl><p>根據宏觀微觀理論,Z=108質子數是變形質子幻數,連同N=162的中子殼層。這代表這種原子核的基態是永遠變形的,但其裂變位壘高而窄,造成進一步變形,因此其自發裂變部分半衰期相對較長。此區域的自發裂變半衰期比接近球體雙重幻數的原子核<sup>298</sup>114小大約10<sup>9</sup>倍。這是由於裂變位壘較窄,導致以量子隧穿效應穿越位壘的機率增加。另外,根據計算,N=162中子數是變形中子幻數,因此<sup>270</sup>Hs原子核很有可能是變形雙重幻數核。Z=110的同位素<sup>271</sup>Ds及<sup>273</sup>Ds的衰變數據,說明N=162支殼層有可能為幻數。對<sup>269</sup>Hs、<sup>270</sup>Hs和<sup>271</sup>Hs的合成實驗也指出N=162是幻數閉殼層。<sup>270</sup>Hs的低衰變能量與計算的完全相符。</p> <h3><span id="Z.3D108.E8.AE.8A.E5.BD.A2.E8.B3.AA.E5.AD.90.E6.AE.BC.E5.B1.A4.E7.9A.84.E8.AD.89.E6.93.9A"></span><span id="Z=108變形質子殼層的證據">Z=108變形質子殼層的證據</span></h3> <p>證明Z=108質子殼層的幻數特性的證據有以下兩點: </p> <ol><li>同中子異位素自發裂變的部分半衰期變化。</li> <li>Z=108和Z=110同中子異位素對Q<sub>α</sub>值間的大差距。</li></ol><p>對於自發裂變,有必要測量同中子異位素核<sup>268</sup>Sg、<sup>270</sup>Hs和<sup>272</sup>Ds的半衰期。由於<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和鐽的這兩個同位素還是未知的,而<sup>270</sup>Hs的衰變還未經過測量,因此該方法目前能夠用來證實Z=108殼層的穩定性質。但Z=108的幻數特性可以從<sup>270</sup>Hs、<sup>271</sup>Ds及<sup>273</sup>Ds的α衰變能量間的大差距中推導出。測量<sup>272</sup>Ds的衰變能量能量後能夠得出更有力的證據。 </p> <h3><span id=".E5.90.8C.E8.B3.AA.E7.95.B0.E8.83.BD.E6.A0.B8"></span><span id="同質異能核">同質異能核</span></h3> <dl><dt><sup>269</sup>Hs</dt></dl><p>對<sup>269</sup>Hs的直接合成產生了三條α線,於9.21、9.10及8.94 MeV。在<sup>277</sup>112的衰變當中,只觀察到能量為9.21 MeV的<sup>269</sup>Hs的α衰變,表示該衰變源自同質異能核。要證實這一點則需進一步研究。 </p> <dl><dt><sup>267</sup>Hs</dt></dl><p>已知<sup>267</sup>Hs進行α衰變,α線位於9.88、9.83和9.75 MeV,半衰期為52 ms。在合成<sup>271m,g</sup>Ds的時候,觀察到額外的活動。包括一次0.94 ms,能量為9.83 MeV的α衰變,其餘還有更長的約0.8 s和約6.0 s的活動。這些活動來源現時不清,需要更多的研究得到證實。 </p> <dl><dt><sup>265</sup>Hs</dt></dl><p>對<sup>265</sup>Hs的合成也證明兩個能級的存在。基態進行能量為10.30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2.0 ms。其同質異能態能量比基態高300 keV,進行10.57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0.75 ms。 </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化學特性">推算的化學特性</span></h3> <h4><span id=".E6.B0.A7.E5.8C.96.E6.85.8B"></span><span id="氧化態">氧化態</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預計為過渡金屬中6d系的第5個元素及8族中最重的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鐵、釕和鋨之下。該族中的後兩個元素表現出的氧化態為+8,而這種氧化態在族中越到下方越為穩定。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氧化態應為+8。鋨同時還有穩定的+5、+4及+3態,其中+4態最為穩定。而釕則同時有+6、+5及+3態,當中+3態最為穩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也因此預計擁有穩定的低氧化態。 </p> <h4><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化合物">化合物</span></h4> <p>第8族元素獨特的氧化物化學使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特性的推算更為容易。同族較輕的元素都已知擁有或預測擁有四氧化物,MO<sub>4</sub>。一直向下,該族的氧化力逐漸下降:FeO<sub>4</sub>並不存在,因為極高的電子親合能使其形成常見的FeO<sub>4</sub><sup>2−</sup>。釕(VI)在酸中經過氧化後形成四氧化釕,RuO<sub>4</sub>,而四氧化釕經過還原反應後形成RuO<sub>4</sub><sup>2−</sup>。釕金屬在空氣中氧化後形成二氧化釕,RuO<sub>2</sub>。對比之下,鋨燃燒後產生穩定的四氧化鋨,OsO<sub>4</sub>,然後與氫氧根離子產生錯合物[OsO<sub>4</sub>(OH)<sub>2</sub>]<sup>2−</sup>。因此,作為鋨對下的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應該會形成揮發性四氧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HsO<sub>4</sub>,再與氫氧根離子配合形成[HsO<sub>4</sub>(OH)<sub>2</sub>]<sup>2−</sup>。 </p> <h4><span id=".E5.AF.86.E5.BA.A6"></span><span id="密度">密度</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預計體密度為41 g/cm<sup>3</sup>,是所有118個已知元素中最高的,幾乎為鋨的兩倍,而鋨是目前已測量的元素中密度最高的,有22.6 g/cm<sup>3</sup>。這是由於<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擁有高原子量,並加上鑭系與錒系收縮效應和相對論性效應,但是真正製造足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以測量其密度是不可行的,因為樣本會即刻進行衰變。</p> <h3><span id=".E5.AF.A6.E9.A9.97.E6.80.A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性化學">實驗性化學</span></h3> <h4><span id=".E6.B0.A3.E6.85.8B.E5.8C.96.E5.AD.B8"></span><span id="氣態化學">氣態化學</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電子組態預計為[Rn]5f<sup>14</sup> 6d<sup>6</sup> 7s<sup>2</sup>,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應會產生揮發性四氧化物HsO<sub>4</sub>。其揮發性是由於該分子的四面體形。 </p><p>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首次化學實驗在2001年進行,運用了熱色譜分析法,以<sup>172</sup>Os作為參照物。利用反應<sup>248</sup>Cm(<sup>26</sup>Mg,5n)<sup>269</sup>Hs,實驗探測到5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產生的原子在He/O<sub>2</sub>混合物中經過熱能化及氧化後產生氧化物。 </p> <dl><dd><span><span>269<br>108</span>Hs<span><br></span></span> + 2 <span>O<span><br>2</span></span> → <span><span><span>269<br>108</span>Hs<span><br></span></span>O<span><br>4</span></span></dd></dl><p>所測量到的熱解離溫度表示四氧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揮發性比四氧化鋨低,同時也肯定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特性屬於8族。</p><p>為了進一步探測<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化學屬性,科學家決定研究四氧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與氫氧化鈉間產生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酸鈉的反應。該反應是鋨的一條常見反應。在2004 年,科學家公佈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化合物的酸鹼反應: </p> <dl><dd><span>HsO<span><br>4</span></span> + 2 NaOH → <span>Na<span><br>2</span>[HsO<span><br>4</span>(OH)<span><br>2</span>]</span></dd></dl><h4><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E8.88.87.E7.B5.A1.E9.9B.A2.E5.AD.90"></span><span id="化合物與絡離子">化合物與錯離子</span></h4>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9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67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88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85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3522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826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192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99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54402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562.608 1 -total 25.71% 401.793 1 Template:Reflist 20.15% 314.854 2 Template:Infobox 19.69% 307.657 1 Template:Elementbox 12.79% 199.865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1.36% 177.552 30 Template:Cite_journal 10.49% 163.888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9.32% 145.693 8 Template:全局僻字 7.68% 119.989 106 Template:僻字 7.34% 114.623 1 最重元素概论 -->
**𨭆**(拼音:hēi,注音:ㄏㄟ;英語:**Hass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Hs**,原子序數為 108。𨭆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 269Hs,半衰期僅約 16 秒。德國黑森邦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1984 年首次合成出𨭆元素,並以黑森邦命名此元素。到目前為止,多個研究通過不同的核反應,一共合成了超過 100 個𨭆原子,有的是母原子核,有的是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 𨭆是 8 族中最重的元素,實驗證明,𨭆是典型的 8 族過渡金屬,具穩定的 + 8 氧化態,類似於同族的鋨,是鋨的同系物。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1984 年,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領導的研究隊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首次進行了𨭆的合成反應。團隊以 58Fe 原子核撞擊鉛目標體,製造出 3 個 265Hs 原子,反應如下:   : $\,_{82}^{208}\mathrm {Pb} +\,_{26}^{58}\mathrm {Fe} \to \,_{108}^{265}\mathrm {Hs} +\,_{0}^{1}\mathrm {n} $ IUPAC/IUPAP 超鐨元素工作組在 1992 年的一份報告中承認,重離子研究所是𨭆的正式發現者。 ### 命名 𨭆曾經被稱為 eka 鋨。在命名爭議期間,IUPAC 使用的臨時系統名稱是 Unniloctium(符號為 Uno),來自數字 1、0、8 的拉丁語寫法。 德國發現者在 1992 年正式提出使用 Hassium 作為 108 號元素的名稱,取自研究所所在地德國黑森州的拉丁語名(Hassia)。 1994 年,IUPAC 的一個委員會建議把元素 108 命名為 Hahnium(Hn),雖然長期的慣例是把命名權留給發現者。在德國發現者抗議之後,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國際上分歧較大的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中,國際承認了現用名稱 Hassium 作為 108 號元素的命名。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 108 號元素中文名:「𨭆」(hēi,音同「黑」),名稱根據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Hassium,源自發現該元素的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所在的德國黑森州。 ## 核合成 ### 冷核融合 **136Xe(136Xe,xn)272−xHs** 未來重要的實驗將會包括通過該對稱反應利用裂變碎片合成𨭆同位素。這條反應曾於 2007 在杜布納進行,但未探測到任何原子,截面限制為 1 pb。一經證實,這種對稱聚變反應就應該算是熱核融合,而非一開始認為的冷核融合。這意味著,該反應用於合成超重元素的實際用途具有限制。 **198Pt(70Zn,xn)268−xHs** 該反應於 2002 年 5 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不過,由於鋅 - 70 粒子束的失敗,實驗被中斷了。 **208Pb(58Fe,xn)266−xHs (x=1,2)** 1978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首次報告了該反應。在 1984 年的一次實驗中,他們利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了來自 260Sg 的一次自發裂變行為,而 264Hs 是其母同位素。同年進行的重復實驗中,他們用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證明了元素 108 的成功合成。所探測到的有 253Es 和 253Fm 的 α 衰變,這些都是 265Hs 的衰變產物。 在 1984 年正式發現𨭆元素的實驗中,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使用了 α 衰變相關法,並辨認出 3 顆 265Hs 原子。在 1993 年改進設施之後,團隊在 1994 年重復進行了實驗,並在測量 1n 中子蒸發通道的部分激發函數時,探測到 75 個 265Hs 原子和 2 個 264Hs 原子。在 1997 年進行的另一次實驗中,測量到的 1n 通道的最大值為 69 pb,另探測到 20 個原子。 理化學研究所於 2002 年的重復實驗成功製造出 10 個原子,而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於 2003 年製造出 7 個原子。 理化學院究所的團隊於 2008 年再次研究該反應,以對 264Hs 作出首次的光譜分析。他們另又發現 29 個 265Hs 原子。 **207Pb(58Fe,xn)265−xHs (x=1)** 1984 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實驗首次使用 Pb-207 目標。團隊探測到與使用 Pb-208 時的實驗相同的自發裂變,來自同位素 260Sg,264Hs 的子同位素。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 1986 年研究這條反應,並使用 α 衰變相關法發現了單個 264Hs 原子,截面為 3.2 pb。反應在 1994 年重復進行,同時探測到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 264Hs。 理化學研究所在 2008 年研究了該反應,以進行首次對 264Hs 的光譜分析。該團隊探測到 11 個原子。 **208Pb(56Fe,xn)264−xHs (x=1)**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 2008 年首次研究該反應,並製造及辨認出 6 個新發現的 263Hs 同位素原子。數月之後,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也發佈了他們對同一條反應的研究結果。 **206Pb(58Fe,xn)264−xHs (x=1)** 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在 2008 年首次研究了該反應,並識別出 8 個新發現的 263Hs 同位素原子。 **209Bi(55Mn,xn)264−xHs** 最初對𨭆原子核的合成實驗使用的就是這條反應,由杜布納的一支團隊在 1983 年進行。他們使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來自 255Rf 的自發裂變,而該同位素是 263Hs 的衰變產物。1984 年重復進行的實驗得到同樣的結果。1983 年的另一次實驗當中,他們通過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支持𨭆的合成結果。探測到的有鐨同位素的 α 衰變,該鐨同位素是 262Hs 的衰變產物。這條反應之後一直沒有進行嘗試,因此 262Hs 的存在至今仍未證實。 ### 熱核融合 **226Ra(48Ca,xn)274−xHs (x=4)** 位於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由 Yuri Oganessian 領導的團隊聲稱在 1978 年曾研究過這條反應,但實驗結果沒有發佈在任何文獻當中。該反應於 2008 年 6 月在同一實驗室重復進行,結果探測到 4 個 270Hs 同位素原子,產量為 9 pb。該同位素的衰變數據得到証實後,發現 α 能量稍微更高。2009 年 1 月,團隊重復進行實驗,再探測到 2 個 270Hs 原子。 **232Th(40Ar,xn)272−xHs** 這條反應首次再 1987 年於杜布納進行。探測方式為自發裂變,但並未發現任何成功地反應,截面限制為 2 pb。 **238U(36S,xn)274−xHs (x=4)** 該反應使用罕見且昂貴的 36S 同位素,於 2008 年 4 月至 5 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初步結果顯示,實驗探測到 1 個 270Hs 原子,產量為 0.8 pb。數據証實了 270Hs 和 266Sg 的衰變特性。 **238U(34S,xn)272−xHs (x=4,5)** 1994 年 3 月,位於杜布納由 Yuri Lazerev 領導的團隊宣佈在 5n 中子蒸發通道探測到 3 個 267Hs 原子。在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同時研究鐽的時候証實了𨭆同位素的衰變特性。 這項實驗於 2009 年 1 月至 2 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用以發現新同位素 268Hs。由 Nishio 教授領導的團隊探測到 1 個 268Hs 和 1 個 267Hs 原子。新發現的同位素經過 α 衰變後形成已知的 264Sg 同位素。 **248Cm(26Mg,xn)274−xHs (x=3,4,5)** 重離子研究所與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合作團隊研究了鋦 - 248 和鎂 - 26 離子之間的反應。在 2001 年 5 月到 2005 年 8 月期間,團隊研究了產生 269Hs、270Hs 及 271Hs 的 3n、4n 及 5n 中子蒸發通道的激發函數。2006 年 12 月,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團隊發佈了合成 270Hs 同位素的重要結果。報告指出,該同位素經 α 衰變,能量為 8.83 MeV,預計半衰期約為 22 秒,形成 266Sg。 **248Cm(25Mg,xn)273−xHs** 這條新的反應在 2006 年 7 月至 8 月由重離子研究所用於合成新的同位素 268Hs。從中子蒸發通道未能探測到任何原子,計算的界面限制為 1 pb。 **249Cf(22Ne,xn)271−xHs**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83 年研究了該反應,並用自發裂變作出探測。探測到的幾次短期自發裂變活動證明了𨭆原子核的生成。 ## 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𨭆同位素有 12 個,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𨭆-269,半衰期約 16 秒。 ### 待證實的同位素 **277bHs** 同位素 277Hs 曾在一次自發裂變事件中被觀察到,其半衰期為較長的 11 分鐘左右。在 281Ds 的大部分衰變過程中都未能探測到該同位素,其唯一一次被探測到是在同質異構核 281bDs 的未經証實的一次衰變當中。其半衰期對基態核來說很長,因此它有可能屬於 277Hs 的一個同質異構核。另外在 2009 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觀察到 281aDs 的 α 衰變分鏈產生了 277Hs 同位素,其後該同位素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較短。測量到的半衰期接近基態同質異構核 277aHs 的預期值。要證實該同質異構核的存在,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 撤回的同位素 **273Hs**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 1999 年聲稱合成元素 118,反應期間出現 273Hs 同位素核子。他們聲稱該同位素以能量 9.78 及 9.47 MeV 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為 1.2 秒。該發現在 2001 年被撤回。這一同位素最終在 2010 年被合成,而所記錄的數據證明先前的數據是虛假的。 **270Hs** 根據宏觀微觀理論,Z=108 質子數是變形質子幻數,連同 N=162 的中子殼層。這代表這種原子核的基態是永遠變形的,但其裂變位壘高而窄,造成進一步變形,因此其自發裂變部分半衰期相對較長。此區域的自發裂變半衰期比接近球體雙重幻數的原子核 298114 小大約 109 倍。這是由於裂變位壘較窄,導致以量子隧穿效應穿越位壘的機率增加。另外,根據計算,N=162 中子數是變形中子幻數,因此 270Hs 原子核很有可能是變形雙重幻數核。Z=110 的同位素 271Ds 及 273Ds 的衰變數據,說明 N=162 支殼層有可能為幻數。對 269Hs、270Hs 和 271Hs 的合成實驗也指出 N=162 是幻數閉殼層。270Hs 的低衰變能量與計算的完全相符。 ### Z=108 變形質子殼層的證據 證明 Z=108 質子殼層的幻數特性的證據有以下兩點: 1. 同中子異位素自發裂變的部分半衰期變化。 2. Z=108 和 Z=110 同中子異位素對 Qα 值間的大差距。 對於自發裂變,有必要測量同中子異位素核 268Sg、270Hs 和 272Ds 的半衰期。由於𨭎和鐽的這兩個同位素還是未知的,而 270Hs 的衰變還未經過測量,因此該方法目前能夠用來證實 Z=108 殼層的穩定性質。但 Z=108 的幻數特性可以從 270Hs、271Ds 及 273Ds 的 α 衰變能量間的大差距中推導出。測量 272Ds 的衰變能量能量後能夠得出更有力的證據。 ### 同質異能核 **269Hs** 對 269Hs 的直接合成產生了三條 α 線,於 9.21、9.10 及 8.94 MeV。在 277112 的衰變當中,只觀察到能量為 9.21 MeV 的 269Hs 的 α 衰變,表示該衰變源自同質異能核。要證實這一點則需進一步研究。 **267Hs** 已知 267Hs 進行 α 衰變,α 線位於 9.88、9.83 和 9.75 MeV,半衰期為 52 ms。在合成 271m,gDs 的時候,觀察到額外的活動。包括一次 0.94 ms,能量為 9.83 MeV 的 α 衰變,其餘還有更長的約 0.8 s 和約 6.0 s 的活動。這些活動來源現時不清,需要更多的研究得到證實。 **265Hs** 對 265Hs 的合成也證明兩個能級的存在。基態進行能量為 10.30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為 2.0 ms。其同質異能態能量比基態高 300 keV,進行 10.57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為 0.75 ms。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化學特性 #### 氧化態 𨭆預計為過渡金屬中 6d 系的第 5 個元素及 8 族中最重的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鐵、釕和鋨之下。該族中的後兩個元素表現出的氧化態為 + 8,而這種氧化態在族中越到下方越為穩定。因此𨭆的氧化態應為 + 8。鋨同時還有穩定的 + 5、+4 及 + 3 態,其中 + 4 態最為穩定。而釕則同時有 + 6、+5 及 + 3 態,當中 + 3 態最為穩定。𨭆也因此預計擁有穩定的低氧化態。 #### 化合物 第 8 族元素獨特的氧化物化學使對𨭆元素特性的推算更為容易。同族較輕的元素都已知擁有或預測擁有四氧化物,MO4。一直向下,該族的氧化力逐漸下降:FeO4 並不存在,因為極高的電子親合能使其形成常見的 FeO42−。釕 (VI) 在酸中經過氧化後形成四氧化釕,RuO4,而四氧化釕經過還原反應後形成 RuO42−。釕金屬在空氣中氧化後形成二氧化釕,RuO2。對比之下,鋨燃燒後產生穩定的四氧化鋨,OsO4,然後與氫氧根離子產生錯合物 [OsO4(OH)2]2−。因此,作為鋨對下的元素,𨭆應該會形成揮發性四氧化𨭆,HsO4,再與氫氧根離子配合形成 [HsO4(OH)2]2−。 #### 密度 𨭆預計體密度為 41 g/cm3,是所有 118 個已知元素中最高的,幾乎為鋨的兩倍,而鋨是目前已測量的元素中密度最高的,有 22.6 g/cm3。這是由於𨭆擁有高原子量,並加上鑭系與錒系收縮效應和相對論性效應,但是真正製造足夠𨭆元素以測量其密度是不可行的,因為樣本會即刻進行衰變。 ### 實驗性化學 #### 氣態化學 𨭆的電子組態預計為 [Rn] 5f14 6d6 7s2,因此𨭆應會產生揮發性四氧化物 HsO4。其揮發性是由於該分子的四面體形。 對𨭆的首次化學實驗在 2001 年進行,運用了熱色譜分析法,以 172Os 作為參照物。利用反應 248Cm(26Mg,5n)269Hs,實驗探測到 5 個𨭆原子。產生的原子在 He/O2 混合物中經過熱能化及氧化後產生氧化物。   : 269 108Hs + 2 O 2 → 269 108Hs O 4 所測量到的熱解離溫度表示四氧化𨭆的揮發性比四氧化鋨低,同時也肯定了𨭆的特性屬於 8 族。 為了進一步探測𨭆的化學屬性,科學家決定研究四氧化𨭆與氫氧化鈉間產生的𨭆酸鈉的反應。該反應是鋨的一條常見反應。在 2004 年,科學家公佈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對𨭆化合物的酸鹼反應:   : HsO 4 + 2 NaOH → Na 2[HsO 4(OH) 2] #### 化合物與錯離子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𨭆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𨭆(英文) * 元素𨭆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𨭆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𨭆(英文)
null
37,173
2023-05-05T05:04:36Z
76,668,921
𬭶
710,906
<p>在化學中,<b>鏻</b>,又稱<b>鏻離子</b>、<b>磷鎓離子</b>或<b>磷正離子</b>,是由膦(或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1個正電荷的離子。是磷化氫分子,由磷提供孤電子對而被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後產生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PH<sub>4</sub><sup>+</sup>。其在化學反應中有類似於金屬離子的特性。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鏻離子是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磷」與金屬的組合。 </p><p>鏻的英文名稱「Phosphonium」來自於「Phosphine」(膦)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膦」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鏻」,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這也是這種離子被命名為「鏻」的原因之一。而鏻(phosphonium)本身也代表化學式為<span>PR<span>+<br>4</span></span>的多原子陽離子 。而<b>鏻鹽</b>(phosphonium salt)則代表含有鏻離子(PH<sub>4</sub><sup>+</sup>)的鹽,例如碘化鏻(PH<sub>4</sub><sup>+</sup>I<sup>-</sup>)或者含有四價磷的相關有機衍生物,如季鏻鹽(四級鏻鹽),常見的例子有氯化四苯基鏻((C<sub>6</sub>H<sub>5</sub>)<sub>4</sub>P<sup>+</sup> Cl<sup>−</sup>)和碘化四甲基鏻([P(CH<sub>3</sub>)<sub>4</sub>]<sup>+</sup>I<sup>−</sup>)。而在部分字典中,鏻則表示所有含磷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p> <h2><span id=".E7.B5.90.E6.A7.8B"></span><span id="結構">結構</span></h2> <p>鏻與銨、鉮類似,都是氮族元素的氫化物被質子化後的產物,其皆擁有相似的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型的分子,並且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p> <h2><span id=".E8.A1.8D.E7.94.9F.E7.89.A9"></span><span id="衍生物">衍生物</span></h2> <ul><li>季鏻鹽:鏻的氫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dl><dd>直接含有PH<sub>4</sub><sup>+</sup>離子的鹽十分少見,但這種離子是製備有工業上用途的四羥甲基氯化鏻時所需要的反應中間體: <dl><dd>PH<sub>3</sub> + HCl + 4 CH<sub>2</sub>O → <span>P(CH<span><br>2</span>OH)<span>+<br>4</span>Cl<span>−<br></span></span></dd></dl></dd> <dd>有機鏻鹽是實驗室中的常用試劑。具有P-H鍵有機鏻鹽可透過膦的質子化製備: <dl><dd>PR<sub>3</sub> + H<sup>+</sup> → <span>HPR<span>+<br>3</span></span></dd></dl></dd> <dd>許多有機季鏻陽離子(<span>PR<span>+<br>4</span></span>)是透過有機膦的烷基化來製備。甲基三苯基碘化鏻,即威悌試劑的前體,就是利用將三苯基膦與碘甲烷反應來生成: <dl><dd>PPh<sub>3</sub> + CH<sub>3</sub>I → <span>CH<span><br>3</span>PPh<span>+<br>3</span>I<span>−<br></span></span></dd></dl></dd> <dd>而四苯基鏻陽離子(<span>PPh<span>+<br>4</span></span>)是一種有用的沉澱劑,其效果與用於相轉移催化的季銨鹽類似。</dd></dl><ul><li>碘化四苯基鏻(化學式:(C<sub>6</sub>H<sub>5</sub>)<sub>4</sub>PI)</li></ul></li> <li>碘化鏻(化學式:PH<sub>4</sub>I)</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7.89.A9.E8.B3.AA"></span><span id="相關物質">相關物質</span></h2> <ul><li>連鏻(化學式:P<sub>2</sub>H<sub>5</sub><sup>+</sup>):如同銨和𨥙,聯膦亦能被質子化成正離子。</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銨(氨,胺)</li> <li>鉮(砷,胂)</li> <li>鋶(硫)</li> <li>鋞(氫)</li> <li>錆(氰,腈)</li> <li>𨦡(氧)</li> <li>鉘(氟)</li> <li>𨥙(肼)</li> <li>膦</li> <li>磷</li> <li>磷化氫</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7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4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90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18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0298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28.084 1 -total 21.21% 90.778 1 Template:Chembox 19.04% 81.510 1 Template:Reflist 12.96% 55.467 7 Template:Cite_Web 11.76% 50.343 1 Template:NoteTA 10.91% 46.711 1 Template:About 10.79% 46.203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10.54% 45.119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8.31% 35.571 6 Template:Chem 7.69% 32.921 8 Template:化學式 -->
在化學中,**鏻**,又稱**鏻離子**、**磷鎓離子**或**磷正離子**,是由膦(或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 1 個正電荷的離子。是磷化氫分子,由磷提供孤電子對而被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後產生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 PH4+。其在化學反應中有類似於金屬離子的特性。 ## 命名 鏻離子是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磷」與金屬的組合。 鏻的英文名稱「Phosphonium」來自於「Phosphine」(膦)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膦」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鏻」,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這也是這種離子被命名為「鏻」的原因之一。而鏻(phosphonium)本身也代表化學式為 PR+ 4 的多原子陽離子 。而**鏻鹽**(phosphonium salt)則代表含有鏻離子(PH4+)的鹽,例如碘化鏻(PH4+I-)或者含有四價磷的相關有機衍生物,如季鏻鹽(四級鏻鹽),常見的例子有氯化四苯基鏻((C6H5)4P+ Cl−)和碘化四甲基鏻([P (CH3)4]+I−)。而在部分字典中,鏻則表示所有含磷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 結構 鏻與銨、鉮類似,都是氮族元素的氫化物被質子化後的產物,其皆擁有相似的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型的分子,並且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 衍生物 * 季鏻鹽:鏻的氫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 直接含有 PH4+ 離子的鹽十分少見,但這種離子是製備有工業上用途的四羥甲基氯化鏻時所需要的反應中間體:   : PH3 + HCl + 4 CH2O → P(CH 2OH)+ 4Cl−   : 有機鏻鹽是實驗室中的常用試劑。具有 P-H 鍵有機鏻鹽可透過膦的質子化製備:   : PR3 + H+ → HPR+ 3   : 許多有機季鏻陽離子(PR+ 4)是透過有機膦的烷基化來製備。甲基三苯基碘化鏻,即威悌試劑的前體,就是利用將三苯基膦與碘甲烷反應來生成:   : PPh3 + CH3I → CH 3PPh+ 3I−   : 而四苯基鏻陽離子(PPh+ 4)是一種有用的沉澱劑,其效果與用於相轉移催化的季銨鹽類似。 * 碘化四苯基鏻(化學式:(C6H5)4PI) * 碘化鏻(化學式:PH4I) ## 相關物質 * 連鏻(化學式:P2H5+):如同銨和𨥙,聯膦亦能被質子化成正離子。 ## 參見 * 銨(氨,胺) * 鉮(砷,胂) * 鋶(硫) * 鋞(氫) * 錆(氰,腈) * 𨦡(氧) * 鉘(氟) * 𨥙(肼) * 膦 * 磷 * 磷化氫 ## 參考文獻
null
7,900
2023-05-02T13:26:03Z
72,919,621
𬭸
710,906
<p>在化學中,<b>鏻</b>,又稱<b>鏻離子</b>、<b>磷鎓離子</b>或<b>磷正離子</b>,是由膦(或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1個正電荷的離子。是磷化氫分子,由磷提供孤電子對而被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後產生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PH<sub>4</sub><sup>+</sup>。其在化學反應中有類似於金屬離子的特性。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鏻離子是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磷」與金屬的組合。 </p><p>鏻的英文名稱「Phosphonium」來自於「Phosphine」(膦)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膦」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鏻」,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這也是這種離子被命名為「鏻」的原因之一。而鏻(phosphonium)本身也代表化學式為<span>PR<span>+<br>4</span></span>的多原子陽離子 。而<b>鏻鹽</b>(phosphonium salt)則代表含有鏻離子(PH<sub>4</sub><sup>+</sup>)的鹽,例如碘化鏻(PH<sub>4</sub><sup>+</sup>I<sup>-</sup>)或者含有四價磷的相關有機衍生物,如季鏻鹽(四級鏻鹽),常見的例子有氯化四苯基鏻((C<sub>6</sub>H<sub>5</sub>)<sub>4</sub>P<sup>+</sup> Cl<sup>−</sup>)和碘化四甲基鏻([P(CH<sub>3</sub>)<sub>4</sub>]<sup>+</sup>I<sup>−</sup>)。而在部分字典中,鏻則表示所有含磷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p> <h2><span id=".E7.B5.90.E6.A7.8B"></span><span id="結構">結構</span></h2> <p>鏻與銨、鉮類似,都是氮族元素的氫化物被質子化後的產物,其皆擁有相似的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型的分子,並且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p> <h2><span id=".E8.A1.8D.E7.94.9F.E7.89.A9"></span><span id="衍生物">衍生物</span></h2> <ul><li>季鏻鹽:鏻的氫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dl><dd>直接含有PH<sub>4</sub><sup>+</sup>離子的鹽十分少見,但這種離子是製備有工業上用途的四羥甲基氯化鏻時所需要的反應中間體: <dl><dd>PH<sub>3</sub> + HCl + 4 CH<sub>2</sub>O → <span>P(CH<span><br>2</span>OH)<span>+<br>4</span>Cl<span>−<br></span></span></dd></dl></dd> <dd>有機鏻鹽是實驗室中的常用試劑。具有P-H鍵有機鏻鹽可透過膦的質子化製備: <dl><dd>PR<sub>3</sub> + H<sup>+</sup> → <span>HPR<span>+<br>3</span></span></dd></dl></dd> <dd>許多有機季鏻陽離子(<span>PR<span>+<br>4</span></span>)是透過有機膦的烷基化來製備。甲基三苯基碘化鏻,即威悌試劑的前體,就是利用將三苯基膦與碘甲烷反應來生成: <dl><dd>PPh<sub>3</sub> + CH<sub>3</sub>I → <span>CH<span><br>3</span>PPh<span>+<br>3</span>I<span>−<br></span></span></dd></dl></dd> <dd>而四苯基鏻陽離子(<span>PPh<span>+<br>4</span></span>)是一種有用的沉澱劑,其效果與用於相轉移催化的季銨鹽類似。</dd></dl><ul><li>碘化四苯基鏻(化學式:(C<sub>6</sub>H<sub>5</sub>)<sub>4</sub>PI)</li></ul></li> <li>碘化鏻(化學式:PH<sub>4</sub>I)</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7.89.A9.E8.B3.AA"></span><span id="相關物質">相關物質</span></h2> <ul><li>連鏻(化學式:P<sub>2</sub>H<sub>5</sub><sup>+</sup>):如同銨和𨥙,聯膦亦能被質子化成正離子。</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銨(氨,胺)</li> <li>鉮(砷,胂)</li> <li>鋶(硫)</li> <li>鋞(氫)</li> <li>錆(氰,腈)</li> <li>𨦡(氧)</li> <li>鉘(氟)</li> <li>𨥙(肼)</li> <li>膦</li> <li>磷</li> <li>磷化氫</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7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4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90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18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0298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28.084 1 -total 21.21% 90.778 1 Template:Chembox 19.04% 81.510 1 Template:Reflist 12.96% 55.467 7 Template:Cite_Web 11.76% 50.343 1 Template:NoteTA 10.91% 46.711 1 Template:About 10.79% 46.203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10.54% 45.119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8.31% 35.571 6 Template:Chem 7.69% 32.921 8 Template:化學式 -->
在化學中,**鏻**,又稱**鏻離子**、**磷鎓離子**或**磷正離子**,是由膦(或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 1 個正電荷的離子。是磷化氫分子,由磷提供孤電子對而被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後產生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 PH4+。其在化學反應中有類似於金屬離子的特性。 ## 命名 鏻離子是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磷」與金屬的組合。 鏻的英文名稱「Phosphonium」來自於「Phosphine」(膦)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膦」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鏻」,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這也是這種離子被命名為「鏻」的原因之一。而鏻(phosphonium)本身也代表化學式為 PR+ 4 的多原子陽離子 。而**鏻鹽**(phosphonium salt)則代表含有鏻離子(PH4+)的鹽,例如碘化鏻(PH4+I-)或者含有四價磷的相關有機衍生物,如季鏻鹽(四級鏻鹽),常見的例子有氯化四苯基鏻((C6H5)4P+ Cl−)和碘化四甲基鏻([P (CH3)4]+I−)。而在部分字典中,鏻則表示所有含磷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 結構 鏻與銨、鉮類似,都是氮族元素的氫化物被質子化後的產物,其皆擁有相似的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型的分子,並且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 衍生物 * 季鏻鹽:鏻的氫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 直接含有 PH4+ 離子的鹽十分少見,但這種離子是製備有工業上用途的四羥甲基氯化鏻時所需要的反應中間體:   : PH3 + HCl + 4 CH2O → P(CH 2OH)+ 4Cl−   : 有機鏻鹽是實驗室中的常用試劑。具有 P-H 鍵有機鏻鹽可透過膦的質子化製備:   : PR3 + H+ → HPR+ 3   : 許多有機季鏻陽離子(PR+ 4)是透過有機膦的烷基化來製備。甲基三苯基碘化鏻,即威悌試劑的前體,就是利用將三苯基膦與碘甲烷反應來生成:   : PPh3 + CH3I → CH 3PPh+ 3I−   : 而四苯基鏻陽離子(PPh+ 4)是一種有用的沉澱劑,其效果與用於相轉移催化的季銨鹽類似。 * 碘化四苯基鏻(化學式:(C6H5)4PI) * 碘化鏻(化學式:PH4I) ## 相關物質 * 連鏻(化學式:P2H5+):如同銨和𨥙,聯膦亦能被質子化成正離子。 ## 參見 * 銨(氨,胺) * 鉮(砷,胂) * 鋶(硫) * 鋞(氫) * 錆(氰,腈) * 𨦡(氧) * 鉘(氟) * 𨥙(肼) * 膦 * 磷 * 磷化氫 ## 參考文獻
null
7,900
2023-05-02T13:26:03Z
72,919,621
𬭸盐
710,906
<p>在化學中,<b>鏻</b>,又稱<b>鏻離子</b>、<b>磷鎓離子</b>或<b>磷正離子</b>,是由膦(或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1個正電荷的離子。是磷化氫分子,由磷提供孤電子對而被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後產生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PH<sub>4</sub><sup>+</sup>。其在化學反應中有類似於金屬離子的特性。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鏻離子是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磷」與金屬的組合。 </p><p>鏻的英文名稱「Phosphonium」來自於「Phosphine」(膦)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膦」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鏻」,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這也是這種離子被命名為「鏻」的原因之一。而鏻(phosphonium)本身也代表化學式為<span>PR<span>+<br>4</span></span>的多原子陽離子 。而<b>鏻鹽</b>(phosphonium salt)則代表含有鏻離子(PH<sub>4</sub><sup>+</sup>)的鹽,例如碘化鏻(PH<sub>4</sub><sup>+</sup>I<sup>-</sup>)或者含有四價磷的相關有機衍生物,如季鏻鹽(四級鏻鹽),常見的例子有氯化四苯基鏻((C<sub>6</sub>H<sub>5</sub>)<sub>4</sub>P<sup>+</sup> Cl<sup>−</sup>)和碘化四甲基鏻([P(CH<sub>3</sub>)<sub>4</sub>]<sup>+</sup>I<sup>−</sup>)。而在部分字典中,鏻則表示所有含磷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p> <h2><span id=".E7.B5.90.E6.A7.8B"></span><span id="結構">結構</span></h2> <p>鏻與銨、鉮類似,都是氮族元素的氫化物被質子化後的產物,其皆擁有相似的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型的分子,並且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p> <h2><span id=".E8.A1.8D.E7.94.9F.E7.89.A9"></span><span id="衍生物">衍生物</span></h2> <ul><li>季鏻鹽:鏻的氫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dl><dd>直接含有PH<sub>4</sub><sup>+</sup>離子的鹽十分少見,但這種離子是製備有工業上用途的四羥甲基氯化鏻時所需要的反應中間體: <dl><dd>PH<sub>3</sub> + HCl + 4 CH<sub>2</sub>O → <span>P(CH<span><br>2</span>OH)<span>+<br>4</span>Cl<span>−<br></span></span></dd></dl></dd> <dd>有機鏻鹽是實驗室中的常用試劑。具有P-H鍵有機鏻鹽可透過膦的質子化製備: <dl><dd>PR<sub>3</sub> + H<sup>+</sup> → <span>HPR<span>+<br>3</span></span></dd></dl></dd> <dd>許多有機季鏻陽離子(<span>PR<span>+<br>4</span></span>)是透過有機膦的烷基化來製備。甲基三苯基碘化鏻,即威悌試劑的前體,就是利用將三苯基膦與碘甲烷反應來生成: <dl><dd>PPh<sub>3</sub> + CH<sub>3</sub>I → <span>CH<span><br>3</span>PPh<span>+<br>3</span>I<span>−<br></span></span></dd></dl></dd> <dd>而四苯基鏻陽離子(<span>PPh<span>+<br>4</span></span>)是一種有用的沉澱劑,其效果與用於相轉移催化的季銨鹽類似。</dd></dl><ul><li>碘化四苯基鏻(化學式:(C<sub>6</sub>H<sub>5</sub>)<sub>4</sub>PI)</li></ul></li> <li>碘化鏻(化學式:PH<sub>4</sub>I)</li></ul><h2><span id=".E7.9B.B8.E9.97.9C.E7.89.A9.E8.B3.AA"></span><span id="相關物質">相關物質</span></h2> <ul><li>連鏻(化學式:P<sub>2</sub>H<sub>5</sub><sup>+</sup>):如同銨和𨥙,聯膦亦能被質子化成正離子。</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銨(氨,胺)</li> <li>鉮(砷,胂)</li> <li>鋶(硫)</li> <li>鋞(氫)</li> <li>錆(氰,腈)</li> <li>𨦡(氧)</li> <li>鉘(氟)</li> <li>𨥙(肼)</li> <li>膦</li> <li>磷</li> <li>磷化氫</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2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71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4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90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18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0298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28.084 1 -total 21.21% 90.778 1 Template:Chembox 19.04% 81.510 1 Template:Reflist 12.96% 55.467 7 Template:Cite_Web 11.76% 50.343 1 Template:NoteTA 10.91% 46.711 1 Template:About 10.79% 46.203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10.54% 45.119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8.31% 35.571 6 Template:Chem 7.69% 32.921 8 Template:化學式 -->
在化學中,**鏻**,又稱**鏻離子**、**磷鎓離子**或**磷正離子**,是由膦(或磷化氫)分子衍生出的正一價、帶 1 個正電荷的離子。是磷化氫分子,由磷提供孤電子對而被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後產生的正離子,其化學式為 PH4+。其在化學反應中有類似於金屬離子的特性。 ## 命名 鏻離子是磷化氫分子質子化(與氫離子配位結合)所形成的鎓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因此其名稱來自「磷」與金屬的組合。 鏻的英文名稱「Phosphonium」來自於「Phosphine」(膦)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其也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而中文則是將「膦」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鏻」,做為這種陽離子的名稱。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這也是這種離子被命名為「鏻」的原因之一。而鏻(phosphonium)本身也代表化學式為 PR+ 4 的多原子陽離子 。而**鏻鹽**(phosphonium salt)則代表含有鏻離子(PH4+)的鹽,例如碘化鏻(PH4+I-)或者含有四價磷的相關有機衍生物,如季鏻鹽(四級鏻鹽),常見的例子有氯化四苯基鏻((C6H5)4P+ Cl−)和碘化四甲基鏻([P (CH3)4]+I−)。而在部分字典中,鏻則表示所有含磷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 結構 鏻與銨、鉮類似,都是氮族元素的氫化物被質子化後的產物,其皆擁有相似的分子結構,為正四面體型的分子,並且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 衍生物 * 季鏻鹽:鏻的氫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   : 直接含有 PH4+ 離子的鹽十分少見,但這種離子是製備有工業上用途的四羥甲基氯化鏻時所需要的反應中間體:   : PH3 + HCl + 4 CH2O → P(CH 2OH)+ 4Cl−   : 有機鏻鹽是實驗室中的常用試劑。具有 P-H 鍵有機鏻鹽可透過膦的質子化製備:   : PR3 + H+ → HPR+ 3   : 許多有機季鏻陽離子(PR+ 4)是透過有機膦的烷基化來製備。甲基三苯基碘化鏻,即威悌試劑的前體,就是利用將三苯基膦與碘甲烷反應來生成:   : PPh3 + CH3I → CH 3PPh+ 3I−   : 而四苯基鏻陽離子(PPh+ 4)是一種有用的沉澱劑,其效果與用於相轉移催化的季銨鹽類似。 * 碘化四苯基鏻(化學式:(C6H5)4PI) * 碘化鏻(化學式:PH4I) ## 相關物質 * 連鏻(化學式:P2H5+):如同銨和𨥙,聯膦亦能被質子化成正離子。 ## 參見 * 銨(氨,胺) * 鉮(砷,胂) * 鋶(硫) * 鋞(氫) * 錆(氰,腈) * 𨦡(氧) * 鉘(氟) * 𨥙(肼) * 膦 * 磷 * 磷化氫 ## 參考文獻
null
7,900
2023-05-02T13:26:03Z
72,919,621
𬭸离子
4,452,79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湯</b>是流行於江蘇徐州及山東棗莊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海帶等原料。 </p><p>傳說乾隆帝南巡經過徐州時品嘗過此湯後,嘖嘖稱讚,問賣湯者:「這是啥湯?」賣湯者機智地回答:「皇上說得對,這就是『<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湯。」事後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羹」。 </p><p>「<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是一種陝西的麵食,麵寬而厚,味辣,徐州人多讀ㄕㄚˊ。 </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50 Cached time: 202305052139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1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7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2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258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6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6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2178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97.253 1 -total 52.02% 102.617 1 Template:Multiple_issues 28.29% 55.809 4 Template:Ambox 26.78% 52.833 1 Template:全局僻字 23.91% 47.156 8 Template:僻字 23.24% 45.832 1 Template:Expand 13.07% 25.778 1 Template:Expert 9.88% 19.49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01% 15.808 1 Template:Shandong_topics 7.18% 14.159 1 Template:食品小作品 -->
**饣它湯**是流行於江蘇徐州及山東棗莊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海帶等原料。 傳說乾隆帝南巡經過徐州時品嘗過此湯後,嘖嘖稱讚,問賣湯者:「這是啥湯?」賣湯者機智地回答:「皇上說得對,這就是『饣它』湯。」事後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羹」。 「饣它」是一種陝西的麵食,麵寬而厚,味辣,徐州人多讀ㄕㄚˊ。 ## 注釋
null
1,106
2023-05-04T11:15:18Z
75,522,419
𬲱汤
584,383
<p class="mw-empty-elt"> </p> <p><b>慈鯛科</b>(學名:<span lang="la">Cichlidae</span>),又稱<b>麗魚科</b>或<b>麗鯛科</b>,為條鰭魚綱慈鯛目的一科,曾被歸類為鱸形目隆頭魚亞目,已知約200個屬,超過2000種,是硬骨魚類中的大家族。 </p><p>慈鯛科曾被歸類為隆頭魚亞目的成員之一,但實際上與隆頭魚科並不親近,不過,與雀鯛科和海鯽科等可歸類於卵附系,而裸鰻䲁科是本科的姐妹群,兩者共同組成慈鯛目。這個科既是大型,又是多樣化。至少有1650種已被科學地描述,成為最大的脊椎動物科之一。新品種每年都會被發現,許多品種仍然是<span data-orig-title="未描述的分类群"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Undescribed taxon"><span>未描述</span></span>。因此這個品種的實際數量是未知的,估計有2000和3000之間變化。飼養在家庭水族箱中,慈鯛科魚是很受歡迎的淡水魚。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慈鯛科大多為淡水魚類,主要原產於非洲、中南美洲,亦有少數種類自然分布於西印度群島、馬達加斯加、中東、南亞次大陸印度沿岸等地,現已遍布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習性為肉食、雜食或草食。大多為卵生口孵,有部分係在巢穴底床孵卵而由親魚共同護衛,亦有孵化後將仔魚含在口中保護者。因為有嚴密的護幼行為,所以被稱為「慈鯛」。 </p><p>慈鯛科外表共同特徵不多,但它們在喉部卻都有一組稱為「咽頜」的構造,加上牙齒形態的分化,方便於捕食並咀嚼各類不同食物,因此在淡水水域中極盡優勢,也演化出許多不同的魚種。例如非洲的馬拉威湖約有500種以上的慈鯛,維多利亞湖至少有400種,坦干伊喀湖約有300種以上,而且有99%都是這些湖泊的特有種。 </p><p>慈鯛科魚類體型變化大,一般水族館業者將長度小於12cm以下的慈鯛科魚類稱為「短鯛」,主要分佈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以及西非剛果河流域。但是在東非維多利亞湖、坦干伊喀湖、馬拉威湖中長度小於12cm的慈鯛並不是在短鯛的界定範圍內。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慈鯛科</b>下分195個屬,如下: </p> <h3><span id=".E9.BB.91.E6.85.88.E9.AD.9A.E5.B1.AC.EF.BC.88Abac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黑慈魚屬(Abactochromis)">黑慈魚屬(<i>Abactochromis</i>)</span></h3> <ul><li>厚唇黑慈魚(<i>Abactochromis labrosus</i>)</li></ul><h3><span id=".E8.90.8E.E9.B0.9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carichthys.EF.BC.89"></span><span id="萎鰓麗魚屬(Acarichthys)">萎鰓麗魚屬(<i>Acarichthys</i>)</span></h3> <ul><li>赫氏萎鰓麗魚(<i>Acarichthys heckelii</i>)</li></ul><h3><span id=".E5.A4.A7.E7.9C.B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caronia.EF.BC.89"></span><span id="大眼麗魚屬(Acaronia)">大眼麗魚屬(<i>Acaronia</i>)</span></h3> <ul><li>大眼麗魚(<i>Acaronia nassa</i>)</li> <li>鷹大眼麗魚(<i>Acaronia vultuosa</i>)</li></ul><h3><span id=".E5.AF.B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equidens.EF.BC.89"></span><span id="寶麗魚屬(Aequidens)">寶麗魚屬(<i>Aequidens</i>)</span></h3> <h3><span id=".E9.9B.8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lcolapia.EF.BC.89"></span><span id="雀麗魚屬(Alcolapia)">雀麗魚屬(<i>Alco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AB.98.E8.BA.A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lticorpus.EF.BC.89"></span><span id="高身麗魚屬(Alticorpus)">高身麗魚屬(<i>Alticorp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AB.98.E8.BA.AB.E4.BA.AE.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ltolamprologus.EF.BC.89"></span><span id="高身亮麗魚屬(Altolamprologus)">高身亮麗魚屬(<i>Altolamprologus</i>)</span></h3> <ul><li>光頭高身亮麗魚(<i>Altolamprologus calvus</i>)</li> <li>側扁高身亮麗魚(<i>Altolamprologus compressiceps</i>)</li></ul><h3><span id=".E5.AC.8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matitlania.EF.BC.89"></span><span id="嬌麗魚屬(Amatitlania)">嬌麗魚屬(<i>Amatitlan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9B.99.E5.86.A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mphilophus.EF.BC.89"></span><span id="雙冠麗魚屬(Amphilophus)">雙冠麗魚屬(<i>Amphiloph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E.89.E8.BF.A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ndinoacara.EF.BC.89"></span><span id="安迪麗魚屬(Andinoacara)">安迪麗魚屬(<i>Andinoacara</i>)</span></h3> <ul><li>厄瓜多安迪麗魚(<i>Andinoacara sapayensis</i>)</li> <li>斯氏安迪麗魚(<i>Andinoacara stalsbergi</i>)</li></ul><h3><span id=".E8.AE.8A.E8.89.B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noma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變色麗魚屬(Anomalochromis)">變色麗魚屬(<i>Anomalochromis</i>)</span></h3> <ul><li>托氏變色麗魚(<i>Anomalochromis thomasi</i>)</li></ul><h3><span id=".E9.9A.B1.E5.B8.B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pistogramma.EF.BC.89"></span><span id="隱帶麗魚屬(Apistogramma)">隱帶麗魚屬(<i>Apistogramma</i>)</span></h3> <p>含觀賞魚市場中多數短鯛。 </p>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4.BC.BC.E9.9A.B1.E5.B8.B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pistogrammoides.EF.BC.89"></span><span id="似隱帶麗魚屬(Apistogrammoides)">似隱帶麗魚屬(<i>Apistogrammoides</i>)</span></h3> <ul><li>普卡爾似隱帶麗魚(<i>Apistogrammoides pucallpaensis</i>)</li></ul><h3><span id=".E5.A7.8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rchocentrus.EF.BC.89"></span><span id="始麗魚屬(Archocentrus)">始麗魚屬(<i>Archocentrus</i>)</span></h3> <ul><li>尼加拉瓜湖始麗魚(<i>Archocentrus centrarchus</i>)</li> <li>多棘始麗魚(<i>Archocentrus multispinosus</i>)</li> <li>始麗魚(<i>Archocentrus spinosissimus</i>)</li></ul><h3><span id=".E7.BE.8E.E8.89.B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ris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美色麗魚屬(Aristochromis)">美色麗魚屬(<i>Aristochromis</i>)</span></h3> <ul><li>克氏美色麗魚(<i>Aristochromis christyi</i>)</li></ul><h3><span id=".E6.BA.AA.E9.BA.97.E9.AF.9B.E5.B1.AC.EF.BC.88Astatore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溪麗鯛屬(Astatoreochromis)">溪麗鯛屬(<i>Astatoreochromis</i>)</span></h3> <ul><li>奧氏溪麗鯛(<i>Astatoreochromis alluaudi</i>)</li> <li>斯氏溪麗鯛(<i>Astatoreochromis straeleni</i>)</li> <li>範氏溪麗鯛(<i>Astatoreochromis vanderhorsti</i>)</li></ul><h3><span id=".E5.A6.8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stat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妊麗魚屬(Astatotilapia)">妊麗魚屬(<i>Astatoti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9C.9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E5.9C.B0.E5.9C.96.E9.AD.9A.E5.B1.AC.EF.BC.89.EF.BC.88Astronotus.EF.BC.89"></span><span id="圖麗魚屬(地圖魚屬)(Astronotus)">圖麗魚屬(地圖魚屬)(<i>Astronotus</i>)</span></h3> <ul><li>厚鰭圖麗魚(<i>Astronotus crassipinnis</i>)</li> <li>圖麗魚(地圖魚)(<i>Astronotus ocellatus</i>)</li></ul><h3><span id=".E5.AD.94.E9.9B.80.E9.AF.9B.E5.B1.AC.EF.BC.88Aulonocara.EF.BC.89"></span><span id="孔雀鯛屬(Aulonocara)">孔雀鯛屬(<i>Aulonocar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BA.9D.E9.A1.B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ulonocranus.EF.BC.89"></span><span id="溝顱麗魚屬(Aulonocranus)">溝顱麗魚屬(<i>Aulonocranus</i>)</span></h3> <ul><li>杜氏溝顱麗魚(<i>Aulonocranus dewindti</i>)</li></ul><h3><span id=".E5.8D.9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Australoheros.EF.BC.89"></span><span id="南麗魚屬(Australoheros)">南麗魚屬(<i>Australohero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8.B2.9D.E5.88.A9.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ailey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貝利麗魚屬(Baileychromis)">貝利麗魚屬(<i>Baileychromis</i>)</span></h3> <ul><li>似刺蓋貝利麗魚(<i>Baileychromis centropomoides</i>)</li></ul><h3><span id=".E6.B7.B5.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athybates.EF.BC.89"></span><span id="淵麗魚屬(Bathybates)">淵麗魚屬(<i>Bathybate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85.8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eni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慈麗魚屬(Benitochromis)">慈麗魚屬(<i>Benit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B7.B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enth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深麗魚屬(Benthochromis)">深麗魚屬(<i>Benthochromis</i>)</span></h3> <ul><li>赫氏深麗魚(<i>Benthochromis horii</i>)</li> <li>似黑深麗魚(<i>Benthochromis melanoides</i>)</li> <li>特氏深麗魚(<i>Benthochromis tricoti</i>)</li></ul><h3><span id=".E9.9B.99.E8.80.B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iotodama.EF.BC.89"></span><span id="雙耳麗魚屬(Biotodama)">雙耳麗魚屬(<i>Biotodama</i>)</span></h3> <ul><li>眼帶雙耳麗魚(<i>Biotodama cupido</i>)</li> <li>韋氏雙耳麗魚(<i>Biotodama wavrini</i>)</li></ul><h3><span id=".E7.94.9F.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iotoecus.EF.BC.89"></span><span id="生麗魚屬(Biotoecus)">生麗魚屬(<i>Biotoecus</i>)</span></h3> <ul><li>金帶生麗魚(<i>Biotoecus dicentrarchus</i>)</li> <li>強蓋生麗魚(<i>Biotoecus opercularis</i>)</li></ul><h3><span id=".E5.B0.8F.E9.B1.97.E9.AE.91.E5.80.A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oulenge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小鱗鮑倫麗魚屬(Boulengerochromis)">小鱗鮑倫麗魚屬(<i>Boulengerochromis</i>)</span></h3> <ul><li>小鱗鮑倫麗魚(<i>Boulengerochromis microlepis</i>)</li></ul><h3><span id=".E9.A0.B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ucc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頰麗魚屬(Buccochromis)">頰麗魚屬(<i>Bucc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8.83.E7.93.8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Bujurquina.EF.BC.89"></span><span id="布瓊麗魚屬(Bujurquina)">布瓊麗魚屬(<i>Bujurquin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8A.9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al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銜麗魚屬(Callochromis)">銜麗魚屬(<i>Callochromis</i>)</span></h3> <ul><li>大眼銜麗魚(<i>Callochromis macrops</i>)</li> <li>黑點銜麗魚(<i>Callochromis melanostigma</i>)</li> <li>胸斑銜麗魚(<i>Callochromis pleurospilus</i>)</li></ul><h3><span id=".E7.BE.8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apri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羊麗魚屬(Caprichromis)">羊麗魚屬(<i>Caprichromis</i>)</span></h3> <ul><li>利氏羊麗魚(<i>Caprichromis liemi</i>)</li> <li>直頜羊麗魚(<i>Caprichromis orthognathus</i>)</li></ul><h3><span id=".E5.8D.A1.E5.A5.8E.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aquetaia.EF.BC.89"></span><span id="卡奎麗魚屬(Caquetaia)">卡奎麗魚屬(<i>Caqueta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F.83.E5.92.BD.E9.AD.9A.E5.B1.AC.EF.BC.88Cardiopharynx.EF.BC.89"></span><span id="心咽魚屬(Cardiopharynx)">心咽魚屬(<i>Cardiopharynx</i>)</span></h3> <ul><li>斯氏心咽魚(<i>Cardiopharynx schoutedeni</i>)</li></ul><h3><span id=".E6.93.AC.E9.AC.83.E9.B0.93.E9.AD.9A.E5.B1.AC.EF.BC.88Chaetobranchopsis.EF.BC.89"></span><span id="擬鬃鰓魚屬(Chaetobranchopsis)">擬鬃鰓魚屬(<i>Chaetobranchopsis</i>)</span></h3> <ul><li>巴拉圭擬鬃鰓魚(<i>Chaetobranchopsis australe</i>)</li> <li>圓頭擬鬃鰓魚(<i>Chaetobranchopsis orbicularis</i>)</li></ul><h3><span id=".E9.AC.83.E9.B0.93.E9.AD.9A.E5.B1.AC.EF.BC.88Chaetobranchus.EF.BC.89"></span><span id="鬃鰓魚屬(Chaetobranchus)">鬃鰓魚屬(<i>Chaetobranchus</i>)</span></h3> <ul><li>巴西鬃鰓魚(<i>Chaetobranchus flavescens</i>)</li> <li>半花鬃鰓魚(<i>Chaetobranchus semifasciatus</i>)</li></ul><h3><span id=".E5.8B.92.E7.B4.8B.E9.BA.97.E9.AF.9B.E5.B1.AC.EF.BC.88Chali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勒紋麗鯛屬(Chalinochromis)">勒紋麗鯛屬(<i>Chalinochromis</i>)</span></h3> <ul><li>(<i>Chalinochromis cyanophleps</i>)</li> <li>勃氏勒紋麗鯛(<i>Chalinochromis brichardi</i>)</li> <li>波氏勒紋麗鯛(<i>Chalinochromis popelini</i>)</li></ul><h3><span id=".E9.B1.B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hamps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鱷麗魚屬(Champsochromis)">鱷麗魚屬(<i>Champsochromis</i>)</span></h3> <ul><li>淡黑鱷麗魚(<i>Champsochromis caeruleus</i>)</li> <li>斑唇鱷麗魚(<i>Champsochromis spilorhynchus</i>)</li></ul><h3><span id=".E5.94.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hei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唇麗魚屬(Cheilochromis)">唇麗魚屬(<i>Cheilochromis</i>)</span></h3> <ul><li>真唇麗魚(<i>Cheilochromis euchilus</i>)</li></ul><h3><span id=".E7.A9.B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hetia.EF.BC.89"></span><span id="穴麗魚屬(Chetia)">穴麗魚屬(<i>Chet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4.A7.E5.94.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hi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大唇麗魚屬(Chilochromis)">大唇麗魚屬(<i>Chilochromis</i>)</span></h3> <ul><li>杜氏大唇麗魚(<i>Chilochromis duponti</i>)</li></ul><h3><span id=".E5.8E.9A.E5.94.87.E9.9D.9E.E9.AF.BD.E5.B1.AC.EF.BC.88Chil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厚唇非鯽屬(Chilotilapia)">厚唇非鯽屬(<i>Chilotilapia</i>)</span></h3> <ul><li>厚唇非鯽(<i>Chilotilapia rhoadesii</i>)</li></ul><h3><span id=".E7.B5.90.E8.80.99.E9.9D.9E.E9.AF.BD.E5.B1.AC.EF.BC.88Chromid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結耙非鯽屬(Chromidotilapia)">結耙非鯽屬(<i>Chromidoti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ichla.EF.BC.89"></span><span id="麗魚屬(Cichla)">麗魚屬(<i>Cichl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BA.97.E9.AB.94.E9.AD.9A.E5.B1.AC.EF.BC.88Cichlasoma.EF.BC.89"></span><span id="麗體魚屬(Cichlasoma)">麗體魚屬(<i>Cichlasom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A3.9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leithracara.EF.BC.89"></span><span id="棒麗魚屬(Cleithracara)">棒麗魚屬(<i>Cleithracara</i>)</span></h3> <ul><li>馬氏棒麗魚(<i>Cleithracara maronii</i>)</li></ul><h3><span id=".E5.89.9B.E6.9E.9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ong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剛果麗魚屬(Congochromis)">剛果麗魚屬(<i>Cong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A7.B3.E9.B0.AD.E9.BA.97.E9.AD.9A.E5.B1.AC.28Copadichromis.29"></span><span id="槳鰭麗魚屬(Copadichromis)">槳鰭麗魚屬(<i>Copadi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E.B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orematodus.EF.BC.89"></span><span id="瞳麗魚屬(Corematodus)">瞳麗魚屬(<i>Corematodus</i>)</span></h3> <ul><li>希拉瞳麗魚(<i>Corematodus shiranus</i>)</li> <li>條紋瞳麗魚(<i>Corematodus taeniatus</i>)</li></ul><h3><span id=".E5.BC.A6.E5.B0.BE.E9.AD.9A.E5.B1.AC.EF.BC.88Crenicara.EF.BC.89"></span><span id="弦尾魚屬(Crenicara)">弦尾魚屬(<i>Crenicara</i>)</span></h3> <ul><li>亞馬遜河弦尾魚(<i>Crenicara latruncularium</i>)</li> <li>點弦尾魚(<i>Crenicara punctulata</i>)</li></ul><h3><span id=".E7.9F.9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renicichla.EF.BC.89"></span><span id="矛麗魚屬(Crenicichla)">矛麗魚屬(<i>Crenicichl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9A.B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ryptoheros.EF.BC.89"></span><span id="隱麗魚屬(Cryptoheros)">隱麗魚屬(<i>Cryptohero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AB.9B.E9.BA.97.E9.AD.9A.E5.B1.AC.28Ctenochromis.29"></span><span id="櫛麗魚屬(Ctenochromis)">櫛麗魚屬(<i>Cten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AB.9B.E5.92.B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tenopharynx.EF.BC.89"></span><span id="櫛咽麗魚屬(Ctenopharynx)">櫛咽麗魚屬(<i>Ctenopharynx</i>)</span></h3> <ul><li>中間櫛咽麗魚(<i>Ctenopharynx intermedius</i>)</li> <li>耀櫛咽麗魚(<i>Ctenopharynx nitidus</i>)</li> <li>繡色櫛咽麗魚(<i>Ctenopharynx pictus</i>)</li></ul><h3><span id=".E5.BA.AB.E5.AF.A7.E7.99.B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unningtonia.EF.BC.89"></span><span id="庫寧登麗魚屬(Cunningtonia)">庫寧登麗魚屬(<i>Cunningtonia</i>)</span></h3> <ul><li>長腹庫寧登麗魚(<i>Cunningtonia longiventralis</i>)</li></ul><h3><span id=".E6.9D.AF.E5.8F.A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yath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杯口麗魚屬(Cyathochromis)">杯口麗魚屬(<i>Cyathochromis</i>)</span></h3> <ul><li>斜齒杯口麗魚(<i>Cyathochromis obliquidens</i>)</li></ul><h3><span id=".E6.9D.AF.E5.92.B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yathopharynx.EF.BC.89"></span><span id="杯咽麗魚屬(Cyathopharynx)">杯咽麗魚屬(<i>Cyathopharynx</i>)</span></h3> <ul><li>叉杯咽麗魚(<i>Cyathopharynx furcifer</i>)</li></ul><h3><span id=".E5.9C.93.E5.92.B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yclopharynx.EF.BC.89"></span><span id="圓咽麗魚屬(Cyclopharynx)">圓咽麗魚屬(<i>Cyclopharynx</i>)</span></h3> <ul><li>剛果河圓咽麗魚(<i>Cyclopharynx fwae</i>)</li> <li>施氏圓咽麗魚(<i>Cyclopharynx schwetzi</i>)</li></ul><h3><span id=".E7.8A.AC.E9.BD.92.E9.9D.9E.E9.AF.BD.E5.B1.AC.EF.BC.88Cyn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犬齒非鯽屬(Cynotilapia)">犬齒非鯽屬(<i>Cynotilapia</i>)</span></h3> <ul><li>犬齒非鯽(<i>Cynotilapia afra</i>)</li> <li>阿氏犬齒非鯽(<i>Cynotilapia axelrodi</i>)</li> <li>橫帶犬齒非鯽(<i>Cynotilapia pulpican</i>)</li></ul><h3><span id=".E9.A7.9D.E8.83.8C.E9.9D.9E.E9.AF.BD.E5.B1.AC.EF.BC.88Cyph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駝背非鯽屬(Cyphotilapia)">駝背非鯽屬(<i>Cyphotilapia</i>)</span></h3> <ul><li>橫帶駝背非鯽(<i>Cyphotilapia frontosa</i>)</li> <li>駝背非鯽(<i>Cyphotilapia gibberosa</i>)</li></ul><h3><span id=".E6.84.9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Cypri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愛麗魚屬(Cyprichromis)">愛麗魚屬(<i>Cypri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9A.86.E8.83.8C.E9.BA.97.E9.AF.9B.E5.B1.AC.EF.BC.88Cyrtocara.EF.BC.89"></span><span id="隆背麗鯛屬(Cyrtocara)">隆背麗鯛屬(<i>Cyrtocara</i>)</span></h3> <ul><li>穆爾氏隆背麗鯛(<i>Cyrtocara moorii</i>)</li></ul><h3><span id=".E4.B8.B9.E7.B4.8D.E9.9D.9E.E9.AF.BD.E5.B1.AC.28Danakilia.29"></span><span id="丹納非鯽屬(Danakilia)">丹納非鯽屬(<i>Danakilia</i>)</span></h3> <ul><li>迪氏丹納非鯽(<i>Danakilia dinicolai</i>)</li> <li>法氏丹納非鯽(<i>Danakilia franchettii</i>)</li></ul><h3><span id=".E9.9B.99.E7.BA.9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Dicrossus.EF.BC.89"></span><span id="雙纓麗魚屬(Dicrossus)">雙纓麗魚屬(<i>Dicross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81.90.E6.80.9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Dimidi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恐怖麗魚屬(Dimidiochromis)">恐怖麗魚屬(<i>Dimidi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9B.99.E5.BC.93.E9.BD.9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Diplotaxodon.EF.BC.89"></span><span id="雙弓齒麗魚屬(Diplotaxodon)">雙弓齒麗魚屬(<i>Diplotaxodon</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F.9B.E9.9D.9E.E9.AF.BD.E5.B1.AC.EF.BC.88Docimodus.EF.BC.89"></span><span id="矛非鯽屬(Docimodus)">矛非鯽屬(<i>Docimodus</i>)</span></h3> <ul><li>伊夫林矛非鯽(<i>Docimodus evelynae</i>)</li> <li>約氏矛非鯽(<i>Docimodus johnstoni</i>)</li></ul><h3><span id=".E6.93.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Eclec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擇麗魚屬(Eclectochromis)">擇麗魚屬(<i>Eclectochromis</i>)</span></h3> <ul><li>葉唇擇麗魚(<i>Eclectochromis lobochilus</i>)</li> <li>飾妝擇麗魚(<i>Eclectochromis ornatus</i>)</li></ul><h3><span id=".E5.A4.96.E9.BA.97.E9.AF.9B.E5.B1.AC.28Ectodus.29"></span><span id="外麗鯛屬(Ectodus)">外麗鯛屬(<i>Ectodus</i>)</span></h3> <ul><li>德氏外麗鯛(<i>Ectodus descampsii</i>)</li></ul><h3><span id=".E4.BC.8A.E5.85.A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Enigma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伊內麗魚屬(Enigmatochromis)">伊內麗魚屬(<i>Enigmatochromis</i>)</span></h3> <ul><li>露氏依內麗魚(<i>Enigmatochromis lucanusi</i>)</li></ul><h3><span id=".E6.A7.B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Eretmodus.EF.BC.89"></span><span id="槳麗魚屬(Eretmodus)">槳麗魚屬(<i>Eretmodus</i>)</span></h3> <ul><li>藍帶槳麗魚(<i>Eretmodus cyanostictus</i>)</li></ul><h3><span id=".E8.85.B9.E9.BA.97.E9.AD.9A.E5.B1.AC.EF.BC.88Etroplus.EF.BC.89"></span><span id="腹麗魚屬(Etroplus)">腹麗魚屬(<i>Etroplus</i>)</span></h3> <ul><li>印度腹麗魚(<i>Etroplus canarensis</i>)</li> <li>花斑腹麗魚(<i>Etroplus maculatus</i>)</li> <li>綠腹麗魚(<i>Etroplus suratensis</i>)</li></ul><h3><span id=".E7.AA.81.E8.83.8C.E9.BA.97.E9.AF.9B.E5.B1.AC.EF.BC.88Exoch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突背麗鯛屬(Exochochromis)">突背麗鯛屬(<i>Exochochromis</i>)</span></h3> <ul><li>馬拉威湖突背麗鯛(<i>Exochochromis anagenys</i>)</li></ul><h3><span id=".E6.BA.9D.E9.9D.9E.E9.AF.BD.E5.B1.AC.EF.BC.88Fosso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溝非鯽屬(Fossorochromis)">溝非鯽屬(<i>Fossorochromis</i>)</span></h3> <ul><li>吻溝非鯽(<i>Fossorochromis rostratus</i>)</li></ul><h3><span id=".E9.A0.B0.E9.BA.97.E9.AF.9B.E5.B1.AC.EF.BC.88Geny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頰麗鯛屬(Genyochromis)">頰麗鯛屬(<i>Genyochromis</i>)</span></h3> <ul><li>馬拉威湖頰麗鯛(<i>Genyochromis mento</i>)</li></ul><h3><span id=".E7.8F.A0.E6.AF.8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eophagus.EF.BC.89"></span><span id="珠母麗魚屬(Geophagus)">珠母麗魚屬(<i>Geophag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A9.8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ephy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橋麗魚屬(Gephyrochromis)">橋麗魚屬(<i>Gephyrochromis</i>)</span></h3> <ul><li>勞氏橋麗魚(<i>Gephyrochromis lawsi</i>)</li> <li>穆氏橋麗魚(<i>Gephyrochromis moorii</i>)</li></ul><h3><span id=".E9.A0.9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nath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頜麗魚屬(Gnathochromis)">頜麗魚屬(<i>Gnathochromis</i>)</span></h3> <ul><li>全顎頜麗魚(<i>Gnathochromis permaxillaris</i>)</li> <li>法氏頜麗魚(<i>Gnathochromis pfefferi</i>)</li></ul><h3><span id=".E9.AE.8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obiocichla.EF.BC.89"></span><span id="鮈麗魚屬(Gobiocichla)">鮈麗魚屬(<i>Gobiocichla</i>)</span></h3> <ul><li>哀思鮈麗魚(<i>Gobiocichla ethelwynnae</i>)</li> <li>伍氏鮈麗魚(<i>Gobiocichla wonderi</i>)</li></ul><h3><span id=".E4.B8.89.E7.B7.9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rammatotria.EF.BC.89"></span><span id="三線麗魚屬(Grammatotria)">三線麗魚屬(<i>Grammatotria</i>)</span></h3> <ul><li>萊曼氏三線麗魚(<i>Grammatotria lemairii</i>)</li></ul><h3><span id=".E6.A0.BC.E6.B0.8F.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reenwood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格氏麗魚屬(Greenwoodochromis)">格氏麗魚屬(<i>Greenwoodochromis</i>)</span></h3> <ul><li>貝爾格氏麗魚(<i>Greenwoodochromis bellcrossi</i>)</li> <li>克里格氏麗魚(<i>Greenwoodochromis christyi</i>)</li></ul><h3><span id=".E5.9C.AD.E4.BA.9E.E9.82.A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uianacara.EF.BC.89"></span><span id="圭亞那麗魚屬(Guianacara)">圭亞那麗魚屬(<i>Guianacar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8.A3.B8.E5.85.89.E8.93.8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Gymnogeophagus.EF.BC.89"></span><span id="裸光蓋麗魚屬(Gymnogeophagus)">裸光蓋麗魚屬(<i>Gymnogeophag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A8.B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ap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樸麗魚屬(Haplochromis)">樸麗魚屬(<i>Hapl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96.AE.E5.88.97.E9.BD.9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aplotaxodon.EF.BC.89"></span><span id="單列齒麗魚屬(Haplotaxodon)">單列齒麗魚屬(<i>Haplotaxodon</i>)</span></h3> <ul><li>小鱗單列齒麗魚(<i>Haplotaxodon microlepis</i>)</li> <li>三帶單列齒麗魚(<i>Haplotaxodon trifasciatus</i>)</li></ul><h3><span id=".E5.8D.8A.E6.94.8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emibates.EF.BC.89"></span><span id="半攀麗魚屬(Hemibates)">半攀麗魚屬(<i>Hemibates</i>)</span></h3> <ul><li>窄身半攀麗魚(<i>Hemibates stenosoma</i>)</li></ul><h3><span id=".E4.BC.B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emichromis.EF.BC.89"></span><span id="伴麗魚屬(Hemichromis)">伴麗魚屬(<i>Hemi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D.8A.E5.B8.B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emitaeni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半帶麗魚屬(Hemitaeniochromis)">半帶麗魚屬(<i>Hemitaeniochromis</i>)</span></h3> <ul><li>尾紋半帶麗魚(<i>Hemitaeniochromis urotaenia</i>)</li></ul><h3><span id=".E5.8D.8A.E9.9D.9E.E9.AF.BD.E5.B1.AC.EF.BC.88Hemi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半非鯽屬(Hemitilapia)">半非鯽屬(<i>Hemitilapia</i>)</span></h3> <ul><li>尖吻半非鯽(<i>Hemitilapia oxyrhyncha</i>)</li></ul><h3><span id=".E5.BE.B7.E5.B7.9E.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erichthys.EF.BC.89"></span><span id="德州麗魚屬(Herichthys)">德州麗魚屬(<i>Herichthy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8.9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eroina.EF.BC.89"></span><span id="娜麗魚屬(Heroina)">娜麗魚屬(<i>Heroina</i>)</span></h3> <ul><li>似蝠娜麗魚(<i>Heroina isonycterina</i>)</li></ul><h3><span id=".E8.8B.B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eros.EF.BC.89"></span><span id="英麗魚屬(Heros)">英麗魚屬(<i>Hero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5.B0.E9.9D.9E.E9.AF.BD.E5.B1.AC.EF.BC.88Hete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異非鯽屬(Heterochromis)">異非鯽屬(<i>Heterochromis</i>)</span></h3> <ul><li>多齒異非鯽(<i>Heterochromis multidens</i>)</li></ul><h3><span id=".E5.BC.B7.E6.A3.98.E9.9D.9E.E9.AF.BD.E5.B1.AC.EF.BC.88Hoplarchus.EF.BC.89"></span><span id="強棘非鯽屬(Hoplarchus)">強棘非鯽屬(<i>Hoplarchus</i>)</span></h3> <ul><li>強棘非鯽(<i>Hoplarchus psittacus</i>)</li></ul><h3><span id=".E9.AB.98.E5.9C.B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ypselecara.EF.BC.89"></span><span id="高地麗魚屬(Hypselecara)">高地麗魚屬(<i>Hypselecara</i>)</span></h3> <ul><li>似鯕高地麗魚(<i>Hypselecara coryphaenoides</i>)</li> <li>獅王高地麗魚(<i>Hypselecara temporalis</i>)</li></ul><h3><span id=".E9.AB.98.E9.B0.A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Hypsophrys.EF.BC.89"></span><span id="高鰭麗魚屬(Hypsophrys)">高鰭麗魚屬(<i>Hypsophrys</i>)</span></h3> <ul><li>白帶高鰭麗魚(<i>Hypsophrys nematopus</i>)</li> <li>尼加拉瓜湖高鰭麗魚(<i>Hypsophrys nicaraguensis</i>)</li></ul><h3><span id=".E4.B8.AD.E9.96.93.E9.BA.97.E9.AD.9A.E5.B1.AC.28Interochromis.29"></span><span id="中間麗魚屬(Interochromis)">中間麗魚屬(<i>Interochromis</i>)</span></h3> <ul><li>盧氏中間麗魚(<i>Interochromis loocki</i>)</li></ul><h3><span id=".E5.8E.9A.E5.94.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Iodotropheus.EF.BC.89"></span><span id="厚唇麗魚屬(Iodotropheus)">厚唇麗魚屬(<i>Iodotropheus</i>)</span></h3> <ul><li>斜陡厚唇麗魚(<i>Iodotropheus declivitas</i>)</li> <li>施氏厚唇麗魚(<i>Iodotropheus sprengerae</i>)</li> <li>斯氏厚唇麗魚(<i>Iodotropheus stuartgranti</i>)</li></ul><h3><span id=".E4.BC.8A.E6.9C.97.E9.BA.97.E9.AF.9B.E5.B1.AC.EF.BC.88Iranocichla.EF.BC.89"></span><span id="伊朗麗鯛屬(Iranocichla)">伊朗麗鯛屬(<i>Iranocichla</i>)</span></h3> <ul><li>荷姆茲伊朗麗鯛(<i>Iranocichla hormuzensis</i>)</li> <li>(<i>Iranocichla persa</i>)</li></ul><h3><span id=".E5.B0.96.E5.98.B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Julid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尖嘴麗魚屬(Julidochromis)">尖嘴麗魚屬(<i>Julid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8.A4.E9.A0.AD.E9.BA.97.E9.AD.9A.E5.B1.AC.28Katria.29"></span><span id="瘤頭麗魚屬(Katria)">瘤頭麗魚屬(<i>Katria</i>)</span></h3> <ul><li>橫帶瘤頭麗魚(<i>Katria katria</i>)</li></ul><h3><span id=".E5.BA.B7.E5.B0.B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Konia.EF.BC.89"></span><span id="康尼麗魚屬(Konia)">康尼麗魚屬(<i>Konia</i>)</span></h3> <ul><li>喀麥隆康尼麗魚(<i>Konia dikume</i>)</li> <li>埃氏康尼麗魚(<i>Konia eisentrauti</i>)</li></ul><h3><span id=".E5.85.8B.E7.BE.85.E6.AF.9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Krobia.EF.BC.89"></span><span id="克羅比麗魚屬(Krobia)">克羅比麗魚屬(<i>Krob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AA.81.E5.90.B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abeotropheus.EF.BC.89"></span><span id="突吻麗魚屬(Labeotropheus)">突吻麗魚屬(<i>Labeotropheus</i>)</span></h3> <ul><li>菲氏突吻麗魚(<i>Labeotropheus fuelleborni</i>)</li> <li>屈氏突吻麗魚(<i>Labeotropheus trewavasae</i>)</li></ul><h3><span id=".E9.91.B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abid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鑷麗魚屬(Labidochromis)">鑷麗魚屬(<i>Labid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82.85.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aetacara.EF.BC.89"></span><span id="悅麗魚屬(Laetacara)">悅麗魚屬(<i>Laetacar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4.BA.AE.E9.BA.97.E9.AF.9B.E5.B1.AC.EF.BC.88Lamprologus.EF.BC.89"></span><span id="亮麗鯛屬(Lamprologus)">亮麗鯛屬(<i>Lamprolog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9B.85.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epidiolamprologus.EF.BC.89"></span><span id="雅麗魚屬(Lepidiolamprologus)">雅麗魚屬(<i>Lepidiolamprolog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B.9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estradea.EF.BC.89"></span><span id="盜麗魚屬(Lestradea)">盜麗魚屬(<i>Lestradea</i>)</span></h3> <ul><li>砂棲盜麗魚(<i>Lestradea perspicax</i>)</li> <li>斯氏盜麗魚(<i>Lestradea stappersii</i>)</li></ul><h3><span id=".E9.BE.8D.E5.8D.A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ethrinops.EF.BC.89"></span><span id="龍占麗魚屬(Lethrinops)">龍占麗魚屬(<i>Lethrinop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8.89.B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ich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艷麗魚屬(Lichnochromis)">艷麗魚屬(<i>Lichnochromis</i>)</span></h3> <ul><li>尖頭艷麗魚(<i>Lichnochromis acuticeps</i>)</li></ul><h3><span id=".E7.B7.A3.E9.82.8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imb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緣邊麗魚屬(Limbochromis)">緣邊麗魚屬(<i>Limbochromis</i>)</span></h3> <ul><li>羅氏緣邊麗魚(<i>Limbochromis robertsi</i>)</li></ul><h3><span id=".E6.B9.9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im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湖麗魚屬(Limnochromis)">湖麗魚屬(<i>Limnochromis</i>)</span></h3> <ul><li>阿氏湖麗魚(<i>Limnochromis abeelei</i>)</li> <li>金色湖麗魚(<i>Limnochromis auritus</i>)</li> <li>斯氏湖麗魚(<i>Limnochromis staneri</i>)</li></ul><h3><span id=".E6.B9.96.E9.9D.9E.E9.AF.BD.E5.B1.AC.EF.BC.88Limn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湖非鯽屬(Limnotilapia)">湖非鯽屬(<i>Limnotilapia</i>)</span></h3> <ul><li>達氏湖非鯽(<i>Limnotilapia dardennii</i>)</li></ul><h3><span id=".E5.9C.93.E5.94.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Lobochilotes.EF.BC.89"></span><span id="圓唇麗魚屬(Lobochilotes)">圓唇麗魚屬(<i>Lobochilotes</i>)</span></h3> <ul><li>圓唇麗魚(<i>Lobochilotes labiatus</i>)</li></ul><h3><span id=".E8.87.BC.E9.BD.92.E9.BA.97.E9.AF.9B.E5.B1.AC.EF.BC.88My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臼齒麗鯛屬(Mylochromis)">臼齒麗鯛屬(<i>Myl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A6.AC.E8.B4.8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Mazarunia.EF.BC.89"></span><span id="馬贊麗魚屬(Mazarunia)">馬贊麗魚屬(<i>Mazarunia</i>)</span></h3> <ul><li>卡氏馬贊麗魚(<i>Mazarunia charadrica</i>)</li> <li>圭亞那馬贊麗魚(<i>Mazarunia mazarunii</i>)</li> <li>帕拉馬贊麗魚(<i>Mazarunia pala</i>)</li></ul><h3><span id=".E9.BB.9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Mela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黑麗魚屬(Melanochromis)">黑麗魚屬(<i>Melan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4.B8.A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Mesonauta.EF.BC.89"></span><span id="中麗魚屬(Mesonauta)">中麗魚屬(<i>Mesonaut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93.A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Maylandia.EF.BC.89"></span><span id="擬麗魚屬(Maylandia)">擬麗魚屬(<i>Mayland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0.8F.E9.BA.97.E9.AD.9A.E5.B1.AC.EF.BC.88Mic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小麗魚屬(Microchromis)">小麗魚屬(<i>Microchromis</i>)</span></h3> <ul><li>金黃小麗魚(<i>Microchromis aurifrons</i>)</li> <li>似帶小麗魚(<i>Microchromis zebroides</i>)</li></ul><h3><span id=".E5.B0.8F.E5.99.AC.E5.9C.9F.E9.BA.97.E9.AF.9B.E5.B1.AC.EF.BC.88Mikrogeophagus.EF.BC.89"></span><span id="小噬土麗鯛屬(Mikrogeophagus)">小噬土麗鯛屬(<i>Mikrogeophagus</i>)</span></h3> <ul><li>厚棘小噬土麗鯛(<i>Mikrogeophagus altispinosus</i>)</li> <li>拉氏小噬土麗鯛(<i>Mikrogeophagus ramirezi</i>)</li> <li><i>Mikrogeophagus maculicauda</i></li></ul><h3><span id=".E9.82.81.E5.8D.A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Myaka.EF.BC.89"></span><span id="邁卡麗魚屬(Myaka)">邁卡麗魚屬(<i>Myaka</i>)</span></h3> <ul><li>邁卡麗魚(<i>Myaka myaka</i>)</li></ul><h3><span id=".E5.A4.9A.E6.96.91.E9.BA.97.E9.AF.9B.E5.B1.AC.EF.BC.88Naev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多斑麗鯛屬(Naevochromis)">多斑麗鯛屬(<i>Naevochromis</i>)</span></h3> <ul><li>金腹多斑麗鯛(<i>Naevochromis chrysogaster</i>)</li></ul><h3><span id=".E5.8D.97.E6.B8.A1.E9.BA.97.E9.AF.9B.E5.B1.AC.EF.BC.88Nandopsis.EF.BC.89"></span><span id="南渡麗鯛屬(Nandopsis)">南渡麗鯛屬(<i>Nandopsis</i>)</span></h3> <ul><li>海地南渡麗鯛(<i>Nandopsis haitiensis</i>)</li> <li>倫氏南渡麗鯛(<i>Nandopsis ramsdeni</i>)</li> <li>四棘南渡麗鯛(<i>Nandopsis tetracanthus</i>)</li></ul><h3><span id=".E7.9F.AE.E9.BA.97.E9.AD.9A.E5.B1.AC.EF.BC.88Nannacara.EF.BC.89"></span><span id="矮麗魚屬(Nannacara)">矮麗魚屬(<i>Nannacar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D.A9.E7.9F.AD.E9.AF.9B.E5.B1.AC.EF.BC.88Na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彩短鯛屬(Nanochromis)">彩短鯛屬(<i>Nan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96.B0.E4.BA.AE.E9.BA.97.E9.AF.9B.E5.B1.AC.EF.BC.88Neolamprologus.EF.BC.89"></span><span id="新亮麗鯛屬(Neolamprologus)">新亮麗鯛屬(<i>Neolamprolog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9B.A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Nimb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雨麗魚屬(Nimbochromis)">雨麗魚屬(<i>Nimb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5.88.E6.B2.99.E9.BA.97.E9.AD.9A.E5.B1.AC.EF.BC.88Nyassa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奈沙麗魚屬(Nyassachromis)">奈沙麗魚屬(<i>Nyassa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4.A7.E7.9C.BC.E9.9D.9E.E9.AF.BD.E5.B1.AC.EF.BC.88Ophthalm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大眼非鯽屬(Ophthalmotilapia)">大眼非鯽屬(<i>Ophthalmoti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F.A3.E5.AD.B5.E9.9D.9E.E9.AF.BD.E5.B1.AC.EF.BC.88Ore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口孵非鯽屬(Oreochromis)">口孵非鯽屬(<i>Ore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B.B4.E5.8F.A3.E9.9D.9E.E9.AF.BD.E5.B1.AC.28Orthochromis.29"></span><span id="直口非鯽屬(Orthochromis)">直口非鯽屬(<i>Orth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4.A7.E5.92.BD.E9.9D.9E.E9.AF.BD.E5.B1.AC.EF.BC.88Otopharynx.EF.BC.89"></span><span id="大咽非鯽屬(Otopharynx)">大咽非鯽屬(<i>Otopharynx</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0.96.E9.9D.9E.E9.AF.BD.E5.B1.AC.EF.BC.88Oxylapia.EF.BC.89"></span><span id="尖非鯽屬(Oxylapia)">尖非鯽屬(<i>Oxylapia</i>)</span></h3> <ul><li>波氏尖非鯽(<i>Oxylapia polli</i>)</li></ul><h3><span id=".E8.92.BC.E7.9A.AE.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allid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蒼皮麗魚屬(Pallidochromis)">蒼皮麗魚屬(<i>Pallidochromis</i>)</span></h3> <ul><li>馬拉威蒼皮麗魚(<i>Pallidochromis tokolosh</i>)</li></ul><h3><span id=".E5.89.AF.E9.AB.94.E9.AD.9A.E5.B1.AC.EF.BC.88Para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副體魚屬(Parachromis)">副體魚屬(<i>Para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9.AF.E6.84.9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aracypri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副愛麗魚屬(Paracyprichromis)">副愛麗魚屬(<i>Paracyprichromis</i>)</span></h3> <ul><li>布氏副愛麗魚(<i>Paracyprichromis brieni</i>)</li> <li>黑翅副愛麗魚(<i>Paracyprichromis nigripinnis</i>)</li></ul><h3><span id=".E5.89.AF.E5.8D.9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arana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副南麗魚屬(Parananochromis)">副南麗魚屬(<i>Paranan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9.AF.E5.B0.B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araneetroplus.EF.BC.89"></span><span id="副尼麗魚屬(Paraneetroplus)">副尼麗魚屬(<i>Paraneetropl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9.AF.E9.9D.9E.E9.AF.BD.E5.B1.AC.EF.BC.88Para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副非鯽屬(Paratilapia)">副非鯽屬(<i>Paratilapia</i>)</span></h3> <ul><li>波倫副非鯽(<i>Paratilapia polleni</i>)</li> <li>托氏副非鯽(<i>Paratilapia toddi</i>)</li></ul><h3><span id=".E5.89.AF.E7.86.B1.E9.AF.9B.E5.B1.AC.EF.BC.88Paretroplus.EF.BC.89"></span><span id="副熱鯛屬(Paretroplus)">副熱鯛屬(<i>Paretropl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AA.81.E9.A0.9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elma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突頜麗魚屬(Pelmatochromis)">突頜麗魚屬(<i>Pelmatochromis</i>)</span></h3> <ul><li>比氏突頜麗魚(<i>Pelmatochromis buettikoferi</i>)</li> <li>黑帶突頜麗魚(<i>Pelmatochromis nigrofasciatus</i>)</li> <li>晴斑突頜麗魚(<i>Pelmatochromis ocellifer</i>)</li></ul><h3><span id=".E7.9F.9B.E8.80.99.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elvica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矛耙麗魚屬(Pelvicachromis)">矛耙麗魚屬(<i>Pelvica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5.87.E9.BD.9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erissodus.EF.BC.89"></span><span id="奇齒麗魚屬(Perissodus)">奇齒麗魚屬(<i>Perissodus</i>)</span></h3> <ul><li>野奇齒麗魚(<i>Perissodus eccentricus</i>)</li> <li>小鱗奇齒麗魚(<i>Perissodus microlepis</i>)</li></ul><h3><span id=".E7.87.A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etenia.EF.BC.89"></span><span id="燦麗魚屬(Petenia)">燦麗魚屬(<i>Petenia</i>)</span></h3> <ul><li>燦麗魚(<i>Petenia splendida</i>)</li></ul><h3><span id=".E5.B2.A9.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et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岩麗魚屬(Petrochromis)">岩麗魚屬(<i>Petr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2.A9.E9.9D.9E.E9.AF.BD.E5.B1.AC.EF.BC.88Petr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岩非鯽屬(Petrotilapia)">岩非鯽屬(<i>Petroti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92.B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haryng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咽麗魚屬(Pharyngochromis)">咽麗魚屬(<i>Pharyngochromis</i>)</span></h3> <ul><li>尖頭咽麗魚(<i>Pharyngochromis acuticeps</i>)</li> <li>達氏咽麗魚(<i>Pharyngochromis darlingi</i>)</li></ul><h3><span id=".E6.9F.94.E9.BA.97.E9.AF.9B.E5.B1.AC.EF.BC.88Placid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柔麗鯛屬(Placidochromis)">柔麗鯛屬(<i>Placid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B9.9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lecodus.EF.BC.89"></span><span id="織麗魚屬(Plecodus)">織麗魚屬(<i>Plecod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E.9F.E9.BB.91.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rotomelas.EF.BC.89"></span><span id="原黑麗魚屬(Protomelas)">原黑麗魚屬(<i>Protomela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8.A4.B6.E5.94.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seudocrenilabrus.EF.BC.89"></span><span id="褶唇麗魚屬(Pseudocrenilabrus)">褶唇麗魚屬(<i>Pseudocrenilabr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93.AC.E6.89.81.E9.BC.B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seudosim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擬扁鼻麗魚屬(Pseudosimochromis)">擬扁鼻麗魚屬(<i>Pseudosimochromis</i>)</span></h3> <ul><li>擬扁鼻麗魚(<i>Pseudosimochromis curvifrons</i>)</li></ul><h3><span id=".E8.8B.A5.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seudotropheus.EF.BC.89"></span><span id="若麗魚屬(Pseudotropheus)">若麗魚屬(<i>Pseudotrophe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4.A7.E9.B0.A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ter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大鰭麗魚屬(Pterochromis)">大鰭麗魚屬(<i>Pterochromis</i>)</span></h3> <ul><li>剛果大鰭麗魚(<i>Pterochromis congicus</i>)</li></ul><p><br></p> <h3><span id=".E7.A5.9E.E4.BB.99.E9.AD.9A.E5.B1.AC.EF.BC.88Pterophyllum.EF.BC.89"></span><span id="神仙魚屬(Pterophyllum)">神仙魚屬(<i>Pterophyllum</i>)</span></h3> <ul><li>大神仙魚;埃及神仙魚(<i>Pterophyllum altum</i>)</li> <li>利氏神仙魚(<i>Pterophyllum leopoldi</i>)</li> <li>橫紋神仙魚(<i>Pterophyllum scalare</i>)</li></ul><h3><span id=".E8.A4.B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tych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褶麗魚屬(Ptychochromis)">褶麗魚屬(<i>Ptych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4.BC.BC.E8.A4.B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tychochromoides.EF.BC.89"></span><span id="似褶麗魚屬(Ptychochromoides)">似褶麗魚屬(<i>Ptychochromoides</i>)</span></h3> <ul><li>魅形似褶麗魚(<i>Ptychochromoides betsileanus</i>)</li> <li>喜鬥似褶麗魚(<i>Ptychochromoides itasy</i>)</li> <li>細柄似褶麗魚(<i>Ptychochromoides vondrozo</i>)</li></ul><h3><span id=".E8.9E.A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Pungu.EF.BC.89"></span><span id="螫麗魚屬(Pungu)">螫麗魚屬(<i>Pungu</i>)</span></h3> <ul><li>馬氏蟄麗魚(<i>Pungu maclareni</i>)</li></ul><h3><span id=".E9.9B.B7.E6.A0.B9.E9.BA.97.E9.AD.9A.E5.B1.AC.EF.BC.88Rega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雷根麗魚屬(Reganochromis)">雷根麗魚屬(<i>Reganochromis</i>)</span></h3> <ul><li>美尾雷根麗魚(<i>Reganochromis calliurus</i>)</li></ul><h3><span id=".E5.BE.8C.E8.87.8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Retroculus.EF.BC.89"></span><span id="後臀麗魚屬(Retroculus)">後臀麗魚屬(<i>Retrocul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89.A4.E5.98.B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Rhamph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鉤嘴麗魚屬(Rhamphochromis)">鉤嘴麗魚屬(<i>Rhamph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BE.85.E9.BA.97.E9.AF.9B.E5.B1.AC.EF.BC.88Rocio.EF.BC.89"></span><span id="羅麗鯛屬(Rocio)">羅麗鯛屬(<i>Rocio</i>)</span></h3> <ul><li>寶石羅麗鯛(<i>Rocio gemmata</i>)</li> <li>紅腹羅麗鯛(<i>Rocio ocotal</i>)</li> <li>十帶羅麗鯛(<i>Rocio octofasciata</i>)</li></ul><h3><span id=".E5.B8.9A.E9.BA.97.E9.AF.9B.E5.B1.AC.28Sargochromis.29"></span><span id="帚麗鯛屬(Sargochromis)">帚麗鯛屬(<i>Sarg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8.9A.E9.BD.92.E9.9D.9E.E9.AF.BD.E5.B1.AC.EF.BC.88Sarotherodon.EF.BC.89"></span><span id="帚齒非鯽屬(Sarotherodon)">帚齒非鯽屬(<i>Sarotherodon</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92.92.E4.BD.86.E9.B1.B8.E5.B1.AC.EF.BC.88Satanoperca.EF.BC.89"></span><span id="撒但鱸屬(Satanoperca)">撒但鱸屬(<i>Satanoperc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96.BD.E9.9F.8B.E8.8C.A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chwetz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施韋茨麗魚屬(Schwetzochromis)">施韋茨麗魚屬(<i>Schwetzochromis</i>)</span></h3> <ul><li>新齒施韋茨麗魚(<i>Schwetzochromis neodon</i>)</li></ul><h3><span id=".E9.AC.B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ciae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鬼麗魚屬(Sciaenochromis)">鬼麗魚屬(<i>Sciaenochromis</i>)</span></h3> <ul><li>阿氏鬼麗魚(<i>Sciaenochromis ahli</i>)</li> <li>深棲鬼麗魚(<i>Sciaenochromis benthicola</i>)</li> <li>弗氏鬼麗魚(<i>Sciaenochromis fryeri</i>)</li> <li>喜沙鬼麗魚(<i>Sciaenochromis psammophilus</i>)</li></ul><h3><span id=".E9.AE.A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erra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鮨麗魚屬(Serranochromis)">鮨麗魚屬(<i>Serran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89.81.E9.BC.B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im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扁鼻麗魚屬(Simochromis)">扁鼻麗魚屬(<i>Sim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8A.8D.E9.BD.9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pathodus.EF.BC.89"></span><span id="劍齒麗魚屬(Spathodus)">劍齒麗魚屬(<i>Spathodus</i>)</span></h3> <ul><li>紅劍齒麗魚(<i>Spathodus erythrodon</i>)</li> <li>馬氏劍齒麗魚(<i>Spathodus marlieri</i>)</li></ul><h3><span id=".E9.9A.86.E9.A0.AD.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teatocranus.EF.BC.89"></span><span id="隆頭麗魚屬(Steatocranus)">隆頭麗魚屬(<i>Steatocran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BB.9E.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tigma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點麗魚屬(Stigmatochromis)">點麗魚屬(<i>Stigmat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4.A7.E5.8F.A3.E9.9D.9E.E9.AF.BD.E5.B1.AC.EF.BC.88Stomatepia.EF.BC.89"></span><span id="大口非鯽屬(Stomatepia)">大口非鯽屬(<i>Stomatepia</i>)</span></h3> <ul><li>瑪麗大口非鯽(<i>Stomatepia mariae</i>)</li> <li>獴大口非鯽(<i>Stomatepia mongo</i>)</li> <li>平德大口非鯽(<i>Stomatepia pindu</i>)</li></ul><h3><span id=".E7.9B.A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Symphysodon.EF.BC.89"></span><span id="盤麗魚屬(Symphysodon)">盤麗魚屬(<i>Symphysodon</i>)</span></h3> <ul><li>黃棕盤麗魚(<i>Symphysodon aequifasciata</i>)。</li> <li>盤麗魚(<i>Symphysodon discus</i>):又稱五彩神仙魚。</li> <li>塔爾氏盤麗魚(<i>Symphysodon tarzoo</i>)</li></ul><h3><span id=".E7.B4.8B.E9.A6.96.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aeniacara.EF.BC.89"></span><span id="紋首麗魚屬(Taeniacara)">紋首麗魚屬(<i>Taeniacara</i>)</span></h3> <ul><li>坎氏紋首麗魚(<i>Taeniacara candidi</i>)</li></ul><h3><span id=".E7.B4.8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aeni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紋麗魚屬(Taeniochromis)">紋麗魚屬(<i>Taeniochromis</i>)</span></h3> <ul><li>全帶紋麗魚(<i>Taeniochromis holotaenia</i>)</li></ul><h3><span id=".E5.B8.B6.E9.BE.8D.E5.8D.A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aeniolethrinops.EF.BC.89"></span><span id="帶龍占麗魚屬(Taeniolethrinops)">帶龍占麗魚屬(<i>Taeniolethrinops</i>)</span></h3> <ul><li>駝背帶龍占麗魚(<i>Taeniolethrinops cyrtonotus</i>)</li> <li>叉尾帶龍占麗魚(<i>Taeniolethrinops furcicauda</i>)</li> <li>側頭帶龍占麗魚(<i>Taeniolethrinops laticeps</i>)</li> <li>前眶帶龍占麗魚(<i>Taeniolethrinops praeorbitalis</i>)</li></ul><h3><span id=".E5.A1.94.E8.B1.AA.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ahuantinsuyoa.EF.BC.89"></span><span id="塔豪麗魚屬(Tahuantinsuyoa)">塔豪麗魚屬(<i>Tahuantinsuyoa</i>)</span></h3> <ul><li>奇氏塔豪麗魚(<i>Tahuantinsuyoa chipi</i>)</li> <li>秘魯塔豪麗魚(<i>Tahuantinsuyoa macantzatza</i>)</li></ul><h3><span id=".E5.9D.A6.E5.8A.A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anga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坦加麗魚屬(Tangachromis)">坦加麗魚屬(<i>Tangachromis</i>)</span></h3> <ul><li>漢氏坦加麗魚(<i>Tangachromis dhanisi</i>)</li></ul><h3><span id=".E5.9D.A6.E5.B9.B2.E4.BC.8A.E5.96.80.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anganicodus.EF.BC.89"></span><span id="坦干伊喀麗魚屬(Tanganicodus)">坦干伊喀麗魚屬(<i>Tanganicodus</i>)</span></h3> <ul><li>艾氏坦干伊喀麗魚(<i>Tanganicodus irsacae</i>)</li></ul><h3><span id=".E5.85.A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eleocichla.EF.BC.89"></span><span id="全麗魚屬(Teleocichla)">全麗魚屬(<i>Teleocichl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81.A0.E7.B4.8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eleogramma.EF.BC.89"></span><span id="遠紋麗魚屬(Teleogramma)">遠紋麗魚屬(<i>Teleogramm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B2.BC.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elmat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沼麗魚屬(Telmatochromis)">沼麗魚屬(<i>Telmat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9.A6.B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heraps.EF.BC.89"></span><span id="馴麗魚屬(Theraps)">馴麗魚屬(<i>Therap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8.83.B8.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horac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胸麗魚屬(Thoracochromis)">胸麗魚屬(<i>Thorac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81.AB.E5.8F.A3.E9.AD.9A.E5.B1.AC.EF.BC.88Thorichthys.EF.BC.89"></span><span id="火口魚屬(Thorichthys)">火口魚屬(<i>Thorichthy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BA.9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hys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纓麗魚屬(Thysochromis)">纓麗魚屬(<i>Thysochromis</i>)</span></h3> <ul><li>連纓麗魚(<i>Thysochromis annectens</i>)</li> <li>安索氏纓麗魚(<i>Thysochromis ansorgii</i>)</li></ul><h3><span id=".E9.9D.9E.E9.AF.BD.E5.B1.AC.EF.BC.88.E7.BE.85.E9.9D.9E.E9.AD.9A.E5.B1.AC.EF.BC.89.EF.BC.88Tilapia.EF.BC.89"></span><span id="非鯽屬(羅非魚屬)(Tilapia)">非鯽屬(羅非魚屬)(<i>Ti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89.98.E8.8E.AB.E9.BA.97.E9.AF.9B.E5.B1.AC.EF.BC.88Tomocichla.EF.BC.89"></span><span id="托莫麗鯛屬(Tomocichla)">托莫麗鯛屬(<i>Tomocichla</i>)</span></h3> <ul><li>阿氏托莫麗鯛(<i>Tomocichla asfraci</i>)</li> <li>西氏托莫麗鯛(<i>Tomocichla sieboldii</i>)</li> <li>管棲托莫麗鯛(<i>Tomocichla tuba</i>)</li></ul><h3><span id=".E8.96.84.E9.BA.97.E9.AF.9B.E5.B1.AC.EF.BC.88Tramitichromis.EF.BC.89"></span><span id="薄麗鯛屬(Tramitichromis)">薄麗鯛屬(<i>Tramiti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D.94.E9.BA.97.E9.AF.9B.E5.B1.AC.EF.BC.88Trematocara.EF.BC.89"></span><span id="孔麗鯛屬(Trematocara)">孔麗鯛屬(<i>Trematocar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AD.94.E9.A6.96.E9.BA.97.E9.AB.94.E9.AD.9A.E5.B1.AC.EF.BC.88Trematocranus.EF.BC.89"></span><span id="孔首麗體魚屬(Trematocranus)">孔首麗體魚屬(<i>Trematocranus</i>)</span></h3> <ul><li>大唇孔首麗體魚(<i>Trematocranus labifer</i>)</li> <li>小口孔首麗體魚(<i>Trematocranus microstoma</i>)</li> <li>楯齒孔首麗體魚(<i>Trematocranus placodon</i>)</li></ul><h3><span id=".E7.B7.8B.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rigla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緋麗魚屬(Triglachromis)">緋麗魚屬(<i>Triglachromis</i>)</span></h3> <ul><li>耳斑緋麗魚(<i>Triglachromis otostigma</i>)</li></ul><h3><span id=".E4.B8.89.E5.88.97.E9.BA.97.E9.AF.9B.E5.B1.AC.EF.BC.88Tristramella.EF.BC.89"></span><span id="三列麗鯛屬(Tristramella)">三列麗鯛屬(<i>Tristramell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5.B0.96.E5.90.BB.E6.85.88.E9.AF.9B.E5.B1.AC.28Tropheops.29"></span><span id="尖吻慈鯛屬(Tropheops)">尖吻慈鯛屬(<i>Tropheop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8.97.8D.E9.A6.96.E9.AD.9A.E5.B1.AC.EF.BC.88Tropheus.EF.BC.89"></span><span id="藍首魚屬(Tropheus)">藍首魚屬(<i>Tropheu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7.90.83.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yl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球麗魚屬(Tylochromis)">球麗魚屬(<i>Tyl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6.9A.B4.E9.BA.97.E9.AD.9A.E5.B1.AC.EF.BC.88Tyran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暴麗魚屬(Tyrannochromis)">暴麗魚屬(<i>Tyrannochromis</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3><span id=".E4.B8.89.E8.A7.92.E9.BA.97.E9.AD.9A.E5.B1.AC.EF.BC.88Uaru.EF.BC.89"></span><span id="三角麗魚屬(Uaru)">三角麗魚屬(<i>Uaru</i>)</span></h3> <ul><li>似雙刺三角麗魚(<i>Uaru amphiacanthoides</i>)</li> <li>弗氏三角麗魚(<i>Uaru fernandezyepezi</i>)</li></ul><h3><span id=".E9.9B.9C.E8.89.B2.E9.BA.97.E9.AF.9B.28Variabilichromis.29"></span><span id="雜色麗鯛(Variabilichromis)">雜色麗鯛(<i>Variabilichromis</i>)</span></h3> <ul><li>穆氏雜色麗鯛(<i>Variabilichromis moorii</i>)</li></ul><h3><span id=".E5.A5.87.E9.BA.97.E9.AD.9A.E5.B1.AC.EF.BC.88Xenochromis.EF.BC.89"></span><span id="奇麗魚屬(Xenochromis)">奇麗魚屬(<i>Xenochromis</i>)</span></h3> <ul><li>赫氏奇麗魚(<i>Xenochromis hecqui</i>)</li></ul><h3><span id=".E5.A5.87.E9.9D.9E.E9.AF.BD.E5.B1.AC.EF.BC.88Xenotilapia.EF.BC.89"></span><span id="奇非鯽屬(Xenotilapia)">奇非鯽屬(<i>Xenotilapia</i>)</span></h3>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4841240"> <h2><span id=".E7.B6.93.E6.BF.9F.E5.88.A9.E7.94.A8"></span><span id="經濟利用">經濟利用</span></h2> <p>為各國重要魚獲與養殖魚,可以煎、炸或紅燒,而大型慈鯛則上可做成生魚片或清蒸。許多種類則為觀賞性魚類。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慈鯛科</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8 Cached time: 2023050419142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9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9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40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008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14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298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43950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7/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18.689 1 -total 54.51% 446.236 1 Template:AutoTaxobox 13.73% 112.428 1 Template:Taxonbar 13.50% 110.517 1 Template:Fossilrange 12.77% 104.586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1.40% 93.319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0.93% 89.503 1 Template:Reflist 10.14% 83.036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4.92% 40.306 1 Template:Cite_web 4.78% 39.138 1 Template:Commonscat-inline -->
**慈鯛科**(學名:Cichlidae),又稱**麗魚科**或**麗鯛科**,為條鰭魚綱慈鯛目的一科,曾被歸類為鱸形目隆頭魚亞目,已知約 200 個屬,超過 2000 種,是硬骨魚類中的大家族。 慈鯛科曾被歸類為隆頭魚亞目的成員之一,但實際上與隆頭魚科並不親近,不過,與雀鯛科和海鯽科等可歸類於卵附系,而裸鰻䲁科是本科的姐妹群,兩者共同組成慈鯛目。這個科既是大型,又是多樣化。至少有 1650 種已被科學地描述,成為最大的脊椎動物科之一。新品種每年都會被發現,許多品種仍然是未描述。因此這個品種的實際數量是未知的,估計有 2000 和 3000 之間變化。飼養在家庭水族箱中,慈鯛科魚是很受歡迎的淡水魚。 ## 概述 慈鯛科大多為淡水魚類,主要原產於非洲、中南美洲,亦有少數種類自然分布於西印度群島、馬達加斯加、中東、南亞次大陸印度沿岸等地,現已遍布全球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習性為肉食、雜食或草食。大多為卵生口孵,有部分係在巢穴底床孵卵而由親魚共同護衛,亦有孵化後將仔魚含在口中保護者。因為有嚴密的護幼行為,所以被稱為「慈鯛」。 慈鯛科外表共同特徵不多,但它們在喉部卻都有一組稱為「咽頜」的構造,加上牙齒形態的分化,方便於捕食並咀嚼各類不同食物,因此在淡水水域中極盡優勢,也演化出許多不同的魚種。例如非洲的馬拉威湖約有 500 種以上的慈鯛,維多利亞湖至少有 400 種,坦干伊喀湖約有 300 種以上,而且有 99% 都是這些湖泊的特有種。 慈鯛科魚類體型變化大,一般水族館業者將長度小於 12cm 以下的慈鯛科魚類稱為「短鯛」,主要分佈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以及西非剛果河流域。但是在東非維多利亞湖、坦干伊喀湖、馬拉威湖中長度小於 12cm 的慈鯛並不是在短鯛的界定範圍內。 ## 分類 **慈鯛科**下分 195 個屬,如下: ### 黑慈魚屬(_Abactochromis_) * 厚唇黑慈魚(_Abactochromis labrosus_) ### 萎鰓麗魚屬(_Acarichthys_) * 赫氏萎鰓麗魚(_Acarichthys heckelii_) ### 大眼麗魚屬(_Acaronia_) * 大眼麗魚(_Acaronia nassa_) * 鷹大眼麗魚(_Acaronia vultuosa_) ### 寶麗魚屬(_Aequidens_) ### 雀麗魚屬(_Alcolapia_) ### 高身麗魚屬(_Alticorpus_) ### 高身亮麗魚屬(_Altolamprologus_) * 光頭高身亮麗魚(_Altolamprologus calvus_) * 側扁高身亮麗魚(_Altolamprologus compressiceps_) ### 嬌麗魚屬(_Amatitlania_) ### 雙冠麗魚屬(_Amphilophus_) ### 安迪麗魚屬(_Andinoacara_) * 厄瓜多安迪麗魚(_Andinoacara sapayensis_) * 斯氏安迪麗魚(_Andinoacara stalsbergi_) ### 變色麗魚屬(_Anomalochromis_) * 托氏變色麗魚(_Anomalochromis thomasi_) ### 隱帶麗魚屬(_Apistogramma_) 含觀賞魚市場中多數短鯛。 ### 似隱帶麗魚屬(_Apistogrammoides_) * 普卡爾似隱帶麗魚(_Apistogrammoides pucallpaensis_) ### 始麗魚屬(_Archocentrus_) * 尼加拉瓜湖始麗魚(_Archocentrus centrarchus_) * 多棘始麗魚(_Archocentrus multispinosus_) * 始麗魚(_Archocentrus spinosissimus_) ### 美色麗魚屬(_Aristochromis_) * 克氏美色麗魚(_Aristochromis christyi_) ### 溪麗鯛屬(_Astatoreochromis_) * 奧氏溪麗鯛(_Astatoreochromis alluaudi_) * 斯氏溪麗鯛(_Astatoreochromis straeleni_) * 範氏溪麗鯛(_Astatoreochromis vanderhorsti_) ### 妊麗魚屬(_Astatotilapia_) ### 圖麗魚屬(地圖魚屬)(_Astronotus_) * 厚鰭圖麗魚(_Astronotus crassipinnis_) * 圖麗魚(地圖魚)(_Astronotus ocellatus_) ### 孔雀鯛屬(_Aulonocara_) ### 溝顱麗魚屬(_Aulonocranus_) * 杜氏溝顱麗魚(_Aulonocranus dewindti_) ### 南麗魚屬(_Australoheros_) ### 貝利麗魚屬(_Baileychromis_) * 似刺蓋貝利麗魚(_Baileychromis centropomoides_) ### 淵麗魚屬(_Bathybates_) ### 慈麗魚屬(_Benitochromis_) ### 深麗魚屬(_Benthochromis_) * 赫氏深麗魚(_Benthochromis horii_) * 似黑深麗魚(_Benthochromis melanoides_) * 特氏深麗魚(_Benthochromis tricoti_) ### 雙耳麗魚屬(_Biotodama_) * 眼帶雙耳麗魚(_Biotodama cupido_) * 韋氏雙耳麗魚(_Biotodama wavrini_) ### 生麗魚屬(_Biotoecus_) * 金帶生麗魚(_Biotoecus dicentrarchus_) * 強蓋生麗魚(_Biotoecus opercularis_) ### 小鱗鮑倫麗魚屬(_Boulengerochromis_) * 小鱗鮑倫麗魚(_Boulengerochromis microlepis_) ### 頰麗魚屬(_Buccochromis_) ### 布瓊麗魚屬(_Bujurquina_) ### 銜麗魚屬(_Callochromis_) * 大眼銜麗魚(_Callochromis macrops_) * 黑點銜麗魚(_Callochromis melanostigma_) * 胸斑銜麗魚(_Callochromis pleurospilus_) ### 羊麗魚屬(_Caprichromis_) * 利氏羊麗魚(_Caprichromis liemi_) * 直頜羊麗魚(_Caprichromis orthognathus_) ### 卡奎麗魚屬(_Caquetaia_) ### 心咽魚屬(_Cardiopharynx_) * 斯氏心咽魚(_Cardiopharynx schoutedeni_) ### 擬鬃鰓魚屬(_Chaetobranchopsis_) * 巴拉圭擬鬃鰓魚(_Chaetobranchopsis australe_) * 圓頭擬鬃鰓魚(_Chaetobranchopsis orbicularis_) ### 鬃鰓魚屬(_Chaetobranchus_) * 巴西鬃鰓魚(_Chaetobranchus flavescens_) * 半花鬃鰓魚(_Chaetobranchus semifasciatus_) ### 勒紋麗鯛屬(_Chalinochromis_) * (_Chalinochromis cyanophleps_) * 勃氏勒紋麗鯛(_Chalinochromis brichardi_) * 波氏勒紋麗鯛(_Chalinochromis popelini_) ### 鱷麗魚屬(_Champsochromis_) * 淡黑鱷麗魚(_Champsochromis caeruleus_) * 斑唇鱷麗魚(_Champsochromis spilorhynchus_) ### 唇麗魚屬(_Cheilochromis_) * 真唇麗魚(_Cheilochromis euchilus_) ### 穴麗魚屬(_Chetia_) ### 大唇麗魚屬(_Chilochromis_) * 杜氏大唇麗魚(_Chilochromis duponti_) ### 厚唇非鯽屬(_Chilotilapia_) * 厚唇非鯽(_Chilotilapia rhoadesii_) ### 結耙非鯽屬(_Chromidotilapia_) ### 麗魚屬(_Cichla_) ### 麗體魚屬(_Cichlasoma_) ### 棒麗魚屬(_Cleithracara_) * 馬氏棒麗魚(_Cleithracara maronii_) ### 剛果麗魚屬(_Congochromis_) ### 槳鰭麗魚屬 (_Copadichromis_) ### 瞳麗魚屬(_Corematodus_) * 希拉瞳麗魚 (_Corematodus shiranus_) * 條紋瞳麗魚 (_Corematodus taeniatus_) ### 弦尾魚屬(_Crenicara_) * 亞馬遜河弦尾魚(_Crenicara latruncularium_) * 點弦尾魚(_Crenicara punctulata_) ### 矛麗魚屬(_Crenicichla_) ### 隱麗魚屬(_Cryptoheros_) ### 櫛麗魚屬 (_Ctenochromis_) ### 櫛咽麗魚屬(_Ctenopharynx_) * 中間櫛咽麗魚(_Ctenopharynx intermedius_) * 耀櫛咽麗魚(_Ctenopharynx nitidus_) * 繡色櫛咽麗魚(_Ctenopharynx pictus_) ### 庫寧登麗魚屬(_Cunningtonia_) * 長腹庫寧登麗魚(_Cunningtonia longiventralis_) ### 杯口麗魚屬(_Cyathochromis_) * 斜齒杯口麗魚(_Cyathochromis obliquidens_) ### 杯咽麗魚屬(_Cyathopharynx_) * 叉杯咽麗魚(_Cyathopharynx furcifer_) ### 圓咽麗魚屬(_Cyclopharynx_) * 剛果河圓咽麗魚(_Cyclopharynx fwae_) * 施氏圓咽麗魚(_Cyclopharynx schwetzi_) ### 犬齒非鯽屬(_Cynotilapia_) * 犬齒非鯽(_Cynotilapia afra_) * 阿氏犬齒非鯽(_Cynotilapia axelrodi_) * 橫帶犬齒非鯽 (_Cynotilapia pulpican_) ### 駝背非鯽屬(_Cyphotilapia_) * 橫帶駝背非鯽(_Cyphotilapia frontosa_) * 駝背非鯽(_Cyphotilapia gibberosa_) ### 愛麗魚屬(_Cyprichromis_) ### 隆背麗鯛屬(_Cyrtocara_) * 穆爾氏隆背麗鯛(_Cyrtocara moorii_) ### 丹納非鯽屬 (_Danakilia_) * 迪氏丹納非鯽 (_Danakilia dinicolai_) * 法氏丹納非鯽 (_Danakilia franchettii_) ### 雙纓麗魚屬(_Dicrossus_) ### 恐怖麗魚屬(_Dimidiochromis_) ### 雙弓齒麗魚屬(_Diplotaxodon_) ### 矛非鯽屬(_Docimodus_) * 伊夫林矛非鯽(_Docimodus evelynae_) * 約氏矛非鯽(_Docimodus johnstoni_) ### 擇麗魚屬(_Eclectochromis_) * 葉唇擇麗魚(_Eclectochromis lobochilus_) * 飾妝擇麗魚(_Eclectochromis ornatus_) ### 外麗鯛屬 (_Ectodus_) * 德氏外麗鯛 (_Ectodus descampsii_) ### 伊內麗魚屬(_Enigmatochromis_) * 露氏依內麗魚(_Enigmatochromis lucanusi_) ### 槳麗魚屬(_Eretmodus_) * 藍帶槳麗魚(_Eretmodus cyanostictus_) ### 腹麗魚屬(_Etroplus_) * 印度腹麗魚(_Etroplus canarensis_) * 花斑腹麗魚(_Etroplus maculatus_) * 綠腹麗魚(_Etroplus suratensis_) ### 突背麗鯛屬(_Exochochromis_) * 馬拉威湖突背麗鯛(_Exochochromis anagenys_) ### 溝非鯽屬(_Fossorochromis_) * 吻溝非鯽(_Fossorochromis rostratus_) ### 頰麗鯛屬(_Genyochromis_) * 馬拉威湖頰麗鯛(_Genyochromis mento_) ### 珠母麗魚屬(_Geophagus_) ### 橋麗魚屬(_Gephyrochromis_) * 勞氏橋麗魚(_Gephyrochromis lawsi_) * 穆氏橋麗魚(_Gephyrochromis moorii_) ### 頜麗魚屬(_Gnathochromis_) * 全顎頜麗魚(_Gnathochromis permaxillaris_) * 法氏頜麗魚(_Gnathochromis pfefferi_) ### 鮈麗魚屬(_Gobiocichla_) * 哀思鮈麗魚(_Gobiocichla ethelwynnae_) * 伍氏鮈麗魚(_Gobiocichla wonderi_) ### 三線麗魚屬(_Grammatotria_) * 萊曼氏三線麗魚(_Grammatotria lemairii_) ### 格氏麗魚屬(_Greenwoodochromis_) * 貝爾格氏麗魚(_Greenwoodochromis bellcrossi_) * 克里格氏麗魚(_Greenwoodochromis christyi_) ### 圭亞那麗魚屬(_Guianacara_) ### 裸光蓋麗魚屬(_Gymnogeophagus_) ### 樸麗魚屬(_Haplochromis_) ### 單列齒麗魚屬(_Haplotaxodon_) * 小鱗單列齒麗魚(_Haplotaxodon microlepis_) * 三帶單列齒麗魚 (_Haplotaxodon trifasciatus_) ### 半攀麗魚屬(_Hemibates_) * 窄身半攀麗魚(_Hemibates stenosoma_) ### 伴麗魚屬(_Hemichromis_) ### 半帶麗魚屬(_Hemitaeniochromis_) * 尾紋半帶麗魚(_Hemitaeniochromis urotaenia_) ### 半非鯽屬(_Hemitilapia_) * 尖吻半非鯽(_Hemitilapia oxyrhyncha_) ### 德州麗魚屬(_Herichthys_) ### 娜麗魚屬(_Heroina_) * 似蝠娜麗魚(_Heroina isonycterina_) ### 英麗魚屬(_Heros_) ### 異非鯽屬(_Heterochromis_) * 多齒異非鯽(_Heterochromis multidens_) ### 強棘非鯽屬(_Hoplarchus_) * 強棘非鯽(_Hoplarchus psittacus_) ### 高地麗魚屬(_Hypselecara_) * 似鯕高地麗魚(_Hypselecara coryphaenoides_) * 獅王高地麗魚(_Hypselecara temporalis_) ### 高鰭麗魚屬(_Hypsophrys_) * 白帶高鰭麗魚(_Hypsophrys nematopus_) * 尼加拉瓜湖高鰭麗魚(_Hypsophrys nicaraguensis_) ### 中間麗魚屬 (_Interochromis_) * 盧氏中間麗魚 (_Interochromis loocki_) ### 厚唇麗魚屬(_Iodotropheus_) * 斜陡厚唇麗魚(_Iodotropheus declivitas_) * 施氏厚唇麗魚(_Iodotropheus sprengerae_) * 斯氏厚唇麗魚(_Iodotropheus stuartgranti_) ### 伊朗麗鯛屬(_Iranocichla_) * 荷姆茲伊朗麗鯛(_Iranocichla hormuzensis_) * (_Iranocichla persa_) ### 尖嘴麗魚屬(_Julidochromis_) ### 瘤頭麗魚屬 (_Katria_) * 橫帶瘤頭麗魚 (_Katria katria_) ### 康尼麗魚屬(_Konia_) * 喀麥隆康尼麗魚(_Konia dikume_) * 埃氏康尼麗魚(_Konia eisentrauti_) ### 克羅比麗魚屬(_Krobia_) ### 突吻麗魚屬(_Labeotropheus_) * 菲氏突吻麗魚(_Labeotropheus fuelleborni_) * 屈氏突吻麗魚(_Labeotropheus trewavasae_) ### 鑷麗魚屬(_Labidochromis_) ### 悅麗魚屬(_Laetacara_) ### 亮麗鯛屬(_Lamprologus_) ### 雅麗魚屬(_Lepidiolamprologus_) ### 盜麗魚屬(_Lestradea_) * 砂棲盜麗魚(_Lestradea perspicax_) * 斯氏盜麗魚(_Lestradea stappersii_) ### 龍占麗魚屬(_Lethrinops_) ### 艷麗魚屬(_Lichnochromis_) * 尖頭艷麗魚(_Lichnochromis acuticeps_) ### 緣邊麗魚屬(_Limbochromis_) * 羅氏緣邊麗魚(_Limbochromis robertsi_) ### 湖麗魚屬(_Limnochromis_) * 阿氏湖麗魚(_Limnochromis abeelei_) * 金色湖麗魚(_Limnochromis auritus_) * 斯氏湖麗魚(_Limnochromis staneri_) ### 湖非鯽屬(_Limnotilapia_) * 達氏湖非鯽(_Limnotilapia dardennii_) ### 圓唇麗魚屬(_Lobochilotes_) * 圓唇麗魚(_Lobochilotes labiatus_) ### 臼齒麗鯛屬(_Mylochromis_) ### 馬贊麗魚屬(_Mazarunia_) * 卡氏馬贊麗魚(_Mazarunia charadrica_) * 圭亞那馬贊麗魚(_Mazarunia mazarunii_) * 帕拉馬贊麗魚(_Mazarunia pala_) ### 黑麗魚屬(_Melanochromis_) ### 中麗魚屬(_Mesonauta_) ### 擬麗魚屬(_Maylandia_) ### 小麗魚屬(_Microchromis_) * 金黃小麗魚 (_Microchromis aurifrons_) * 似帶小麗魚(_Microchromis zebroides_) ### 小噬土麗鯛屬(_Mikrogeophagus_) * 厚棘小噬土麗鯛(_Mikrogeophagus altispinosus_) * 拉氏小噬土麗鯛(_Mikrogeophagus ramirezi_) * _Mikrogeophagus maculicauda_ ### 邁卡麗魚屬(_Myaka_) * 邁卡麗魚(_Myaka myaka_) ### 多斑麗鯛屬(_Naevochromis_) * 金腹多斑麗鯛(_Naevochromis chrysogaster_) ### 南渡麗鯛屬(_Nandopsis_) * 海地南渡麗鯛(_Nandopsis haitiensis_) * 倫氏南渡麗鯛(_Nandopsis ramsdeni_) * 四棘南渡麗鯛(_Nandopsis tetracanthus_) ### 矮麗魚屬(_Nannacara_) ### 彩短鯛屬(_Nanochromis_) ### 新亮麗鯛屬(_Neolamprologus_) ### 雨麗魚屬(_Nimbochromis_) ### 奈沙麗魚屬(_Nyassachromis_) ### 大眼非鯽屬(_Ophthalmotilapia_) ### 口孵非鯽屬(_Oreochromis_) ### 直口非鯽屬 (_Orthochromis_) ### 大咽非鯽屬(_Otopharynx_) ### 尖非鯽屬(_Oxylapia_) * 波氏尖非鯽(_Oxylapia polli_) ### 蒼皮麗魚屬(_Pallidochromis_) * 馬拉威蒼皮麗魚(_Pallidochromis tokolosh_) ### 副體魚屬(_Parachromis_) ### 副愛麗魚屬(_Paracyprichromis_) * 布氏副愛麗魚(_Paracyprichromis brieni_) * 黑翅副愛麗魚(_Paracyprichromis nigripinnis_) ### 副南麗魚屬(_Parananochromis_) ### 副尼麗魚屬(_Paraneetroplus_) ### 副非鯽屬(_Paratilapia_) * 波倫副非鯽(_Paratilapia polleni_) * 托氏副非鯽(_Paratilapia toddi_) ### 副熱鯛屬(_Paretroplus_) ### 突頜麗魚屬(_Pelmatochromis_) * 比氏突頜麗魚(_Pelmatochromis buettikoferi_) * 黑帶突頜麗魚(_Pelmatochromis nigrofasciatus_) * 晴斑突頜麗魚(_Pelmatochromis ocellifer_) ### 矛耙麗魚屬(_Pelvicachromis_) ### 奇齒麗魚屬(_Perissodus_) * 野奇齒麗魚(_Perissodus eccentricus_) * 小鱗奇齒麗魚(_Perissodus microlepis_) ### 燦麗魚屬(_Petenia_) * 燦麗魚(_Petenia splendida_) ### 岩麗魚屬(_Petrochromis_) ### 岩非鯽屬(_Petrotilapia_) ### 咽麗魚屬(_Pharyngochromis_) * 尖頭咽麗魚 (_Pharyngochromis acuticeps_) * 達氏咽麗魚(_Pharyngochromis darlingi_) ### 柔麗鯛屬(_Placidochromis_) ### 織麗魚屬(_Plecodus_) ### 原黑麗魚屬(_Protomelas_) ### 褶唇麗魚屬(_Pseudocrenilabrus_) ### 擬扁鼻麗魚屬(_Pseudosimochromis_) * 擬扁鼻麗魚(_Pseudosimochromis curvifrons_) ### 若麗魚屬(_Pseudotropheus_) ### 大鰭麗魚屬(_Pterochromis_) * 剛果大鰭麗魚(_Pterochromis congicus_) ### 神仙魚屬(_Pterophyllum_) * 大神仙魚;埃及神仙魚(_Pterophyllum altum_) * 利氏神仙魚(_Pterophyllum leopoldi_) * 橫紋神仙魚(_Pterophyllum scalare_) ### 褶麗魚屬(_Ptychochromis_) ### 似褶麗魚屬(_Ptychochromoides_) * 魅形似褶麗魚(_Ptychochromoides betsileanus_) * 喜鬥似褶麗魚 (_Ptychochromoides itasy_) * 細柄似褶麗魚 (_Ptychochromoides vondrozo_) ### 螫麗魚屬(_Pungu_) * 馬氏蟄麗魚(_Pungu maclareni_) ### 雷根麗魚屬(_Reganochromis_) * 美尾雷根麗魚(_Reganochromis calliurus_) ### 後臀麗魚屬(_Retroculus_) ### 鉤嘴麗魚屬(_Rhamphochromis_) ### 羅麗鯛屬(_Rocio_) * 寶石羅麗鯛(_Rocio gemmata_) * 紅腹羅麗鯛(_Rocio ocotal_) * 十帶羅麗鯛(_Rocio octofasciata_) ### 帚麗鯛屬 (_Sargochromis_) ### 帚齒非鯽屬(_Sarotherodon_) ### 撒但鱸屬(_Satanoperca_) ### 施韋茨麗魚屬(_Schwetzochromis_) * 新齒施韋茨麗魚(_Schwetzochromis neodon_) ### 鬼麗魚屬(_Sciaenochromis_) * 阿氏鬼麗魚(_Sciaenochromis ahli_) * 深棲鬼麗魚(_Sciaenochromis benthicola_) * 弗氏鬼麗魚(_Sciaenochromis fryeri_) * 喜沙鬼麗魚(_Sciaenochromis psammophilus_) ### 鮨麗魚屬(_Serranochromis_) ### 扁鼻麗魚屬(_Simochromis_) ### 劍齒麗魚屬(_Spathodus_) * 紅劍齒麗魚(_Spathodus erythrodon_) * 馬氏劍齒麗魚(_Spathodus marlieri_) ### 隆頭麗魚屬(_Steatocranus_) ### 點麗魚屬(_Stigmatochromis_) ### 大口非鯽屬(_Stomatepia_) * 瑪麗大口非鯽(_Stomatepia mariae_) * 獴大口非鯽(_Stomatepia mongo_) * 平德大口非鯽(_Stomatepia pindu_) ### 盤麗魚屬(_Symphysodon_) * 黃棕盤麗魚(_Symphysodon aequifasciata_)。 * 盤麗魚(_Symphysodon discus_):又稱五彩神仙魚。 * 塔爾氏盤麗魚(_Symphysodon tarzoo_) ### 紋首麗魚屬(_Taeniacara_) * 坎氏紋首麗魚(_Taeniacara candidi_) ### 紋麗魚屬(_Taeniochromis_) * 全帶紋麗魚(_Taeniochromis holotaenia_) ### 帶龍占麗魚屬(_Taeniolethrinops_) * 駝背帶龍占麗魚(_Taeniolethrinops cyrtonotus_) * 叉尾帶龍占麗魚(_Taeniolethrinops furcicauda_) * 側頭帶龍占麗魚(_Taeniolethrinops laticeps_) * 前眶帶龍占麗魚(_Taeniolethrinops praeorbitalis_) ### 塔豪麗魚屬(_Tahuantinsuyoa_) * 奇氏塔豪麗魚(_Tahuantinsuyoa chipi_) * 秘魯塔豪麗魚(_Tahuantinsuyoa macantzatza_) ### 坦加麗魚屬(_Tangachromis_) * 漢氏坦加麗魚(_Tangachromis dhanisi_) ### 坦干伊喀麗魚屬(_Tanganicodus_) * 艾氏坦干伊喀麗魚(_Tanganicodus irsacae_) ### 全麗魚屬(_Teleocichla_) ### 遠紋麗魚屬(_Teleogramma_) ### 沼麗魚屬(_Telmatochromis_) ### 馴麗魚屬(_Theraps_) ### 胸麗魚屬(_Thoracochromis_) ### 火口魚屬(_Thorichthys_) ### 纓麗魚屬(_Thysochromis_) * 連纓麗魚(_Thysochromis annectens_) * 安索氏纓麗魚(_Thysochromis ansorgii_) ### 非鯽屬(羅非魚屬)(_Tilapia_) ### 托莫麗鯛屬(_Tomocichla_) * 阿氏托莫麗鯛(_Tomocichla asfraci_) * 西氏托莫麗鯛(_Tomocichla sieboldii_) * 管棲托莫麗鯛(_Tomocichla tuba_) ### 薄麗鯛屬(_Tramitichromis_) ### 孔麗鯛屬(_Trematocara_) ### 孔首麗體魚屬(_Trematocranus_) * 大唇孔首麗體魚(_Trematocranus labifer_) * 小口孔首麗體魚(_Trematocranus microstoma_) * 楯齒孔首麗體魚(_Trematocranus placodon_) ### 緋麗魚屬(_Triglachromis_) * 耳斑緋麗魚(_Triglachromis otostigma_) ### 三列麗鯛屬(_Tristramella_) ### 尖吻慈鯛屬 (_Tropheops_) ### 藍首魚屬(_Tropheus_) ### 球麗魚屬(_Tylochromis_) ### 暴麗魚屬(_Tyrannochromis_) ### 三角麗魚屬(_Uaru_) * 似雙刺三角麗魚(_Uaru amphiacanthoides_) * 弗氏三角麗魚(_Uaru fernandezyepezi_) ### 雜色麗鯛 (_Variabilichromis_) * 穆氏雜色麗鯛 (_Variabilichromis moorii_) ### 奇麗魚屬(_Xenochromis_) * 赫氏奇麗魚(_Xenochromis hecqui_) ### 奇非鯽屬(_Xenotilapia_) ## 經濟利用 為各國重要魚獲與養殖魚,可以煎、炸或紅燒,而大型慈鯛則上可做成生魚片或清蒸。許多種類則為觀賞性魚類。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慈鯛科
null
108,181
2023-05-02T18:48:34Z
76,953,253
𬶋丽鱼属
691,361
<p class="mw-empty-elt"> </p> <p><b>南極魚科</b>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科。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南極魚科</b>其下分16個屬,如下: </p> <h3><span id=".E5.A5.87.E5.8D.97.E6.A5.B5.E9.B0.A7.E5.B1.AC.28Aethotaxis.29"></span><span id="奇南極鰧屬(Aethotaxis)">奇南極鰧屬(<i>Aethotaxis</i>)</span></h3> <ul><li>奇南極鰧(<i>Aethotaxis mitopteryx mitopteryx</i>)</li> <li>波森氏奇南極鰧(<i>Aethotaxis mitopteryx pawsoni</i>)</li></ul><h3><span id=".E5.AF.92.E6.A5.B5.E9.AD.9A.E5.B1.AC.28Cryothenia.29"></span><span id="寒極魚屬(Cryothenia)">寒極魚屬(<i>Cryothenia</i>)</span></h3> <ul><li>海神寒極魚(<i>Cryothenia amphitreta</i>)</li> <li>斑條寒極魚(<i>Cryothenia peninsulae</i>)</li></ul><h3><span id=".E7.8A.AC.E7.89.99.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Dissostichus.29"></span><span id="犬牙南極魚屬(Dissostichus)">犬牙南極魚屬(<i>Dissostichus</i>)</span></h3> <ul><li>小鱗犬牙南極魚(<i>Dissostichus eleginoides</i>)</li> <li>鱗頭犬牙南極魚(<i>Dissostichus mawsoni</i>)</li></ul><h3><span id="-.7BA.7Czh:.E9.AE.88.3Bzh-hans:.F0.AC.B6.8B.3Bzh-hant:.E9.AE.88.7D-.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Gobionotothen.29"></span><span id="-{A|zh:鮈;zh-hans:𬶋;zh-hant:鮈}-南極魚屬(Gobionotothen)">鮈南極魚屬(<i>Gobionotothen</i>)</span></h3> <ul><li>尖吻鮈南極魚(<i>Gobionotothen acuta</i>)</li> <li>窄身鮈南極魚(<i>Gobionotothen angustifrons</i>)</li> <li>巴氏鮈南極魚(<i>Gobionotothen barsukovi</i>)</li> <li>駝背鮈南極魚(<i>Gobionotothen gibberifrons</i>)</li> <li>馬里恩島鮈南極魚(<i>Gobionotothen marionensis</i>)</li></ul><h3><span id=".E6.A0.BC.E4.BC.8F.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Gvozdarus.29"></span><span id="格伏南極魚屬(Gvozdarus)">格伏南極魚屬(<i>Gvozdarus</i>)</span></h3> <ul><li>巴氏格伏南極魚(<i>Gvozdarus balushkini</i>)</li> <li>斯氏格伏南極魚(<i>Gvozdarus svetovidovi</i>)</li></ul><h3><span id=".E9.9B.85.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Lepidonotothen.29"></span><span id="雅南極魚屬(Lepidonotothen)">雅南極魚屬(<i>Lepidonotothen</i>)</span></h3> <ul><li>拉氏雅南極魚(<i>Lepidonotothen larseni</i>)</li> <li>灰雅南極魚(<i>Lepidonotothen mizops</i>)</li> <li>裸身雅南極魚(<i>Lepidonotothen nudifrons</i>)</li> <li>大鱗雅南極魚(<i>Lepidonotothen squamifrons</i>)</li></ul><h3><span id=".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Notothenia.29"></span><span id="南極魚屬(Notothenia)">南極魚屬(<i>Notothenia</i>)</span></h3> <ul><li>窄體南極魚(<i>Notothenia angustata</i>)</li> <li>革首南極魚(<i>Notothenia coriiceps</i>)</li> <li>藍鰓南極魚(<i>Notothenia cyanobrancha</i>)</li> <li>小鱗南極魚(<i>Notothenia microlepidota</i>)</li> <li>多鰭南極魚(<i>Notothenia neglecta</i>)</li> <li>花紋南極魚(<i>Notothenia rossii</i>)</li> <li>三線南極魚(<i>Notothenia trigramma</i>)</li></ul><h3><span id=".E6.93.AC.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Nototheniops.29"></span><span id="擬南極魚屬(Nototheniops)">擬南極魚屬(<i>Nototheniops</i>)</span></h3> <ul><li>尼氏擬南極魚(<i>Nototheniops nybelini</i>)</li> <li>奇氏擬南極魚(<i>Nototheniops tchizh</i>)</li></ul><h3><span id=".E5.8D.97.E5.86.B0.E9.B0.A7.E5.B1.AC.28Pagothenia.29"></span><span id="南冰鰧屬(Pagothenia)">南冰鰧屬(<i>Pagothenia</i>)</span></h3> <ul><li>博氏南冰鰧(<i>Pagothenia borchgrevinki</i>)</li> <li>短體南冰鰧(<i>Pagothenia brachysoma</i>)</li></ul><h3><span id=".E5.89.AF.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Paranotothenia.29"></span><span id="副南極魚屬(Paranotothenia)">副南極魚屬(<i>Paranotothenia</i>)</span></h3> <ul><li>德氏副南極魚(<i>Paranotothenia dewitti</i>)</li> <li>紐西蘭副南極魚(<i>Paranotothenia magellanica</i>)</li></ul><h3><span id=".E5.8D.97.E7.BE.8E.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Patagonotothen.29"></span><span id="南美南極魚屬(Patagonotothen)">南美南極魚屬(<i>Patagonotothen</i>)</span></h3> <ul><li>短尾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brevicauda brevicauda</i>)</li> <li>黃鰭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brevicauda shagensis</i>)</li> <li>神仙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cornucola</i>)</li> <li>秀美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elegans</i>)</li> <li>根室氏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guntheri</i>)</li> <li>喬氏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jordani</i>)</li> <li>克氏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kreffti</i>)</li> <li>長肢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longipes</i>)</li> <li>拉氏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ramsayi</i>)</li> <li>扁鼻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sima</i>)</li> <li>鱗頭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squamiceps</i>)</li> <li>短吻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tessellata</i>)</li> <li>湯氏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thompsoni</i>)</li> <li>大眼南美南極魚(<i>Patagonotothen wiltoni</i>)</li></ul><h3><span id=".E5.81.B4.E7.B4.8B.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Pleuragramma.29"></span><span id="側紋南極魚屬(Pleuragramma)">側紋南極魚屬(<i>Pleuragramma</i>)</span></h3> <ul><li>側紋南極魚(<i>Pleuragramma antarcticum</i>)</li></ul><h3><span id=".E8.82.A9.E5.AD.94.E5.8D.97.E6.A5.B5.E9.AD.9A.E5.B1.AC.28Trematomus.29"></span><span id="肩孔南極魚屬(Trematomus)">肩孔南極魚屬(<i>Trematomus</i>)</span></h3> <ul><li>伯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bernacchii</i>)</li> <li>真鱗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eulepidotus</i>)</li> <li>漢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hansoni</i>)</li> <li>吻鱗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lepidorhinus</i>)</li> <li>韋爾德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loennbergii</i>)</li> <li>紐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newnesi</i>)</li> <li>尼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nicolai</i>)</li> <li>彭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pennellii</i>)</li> <li>斯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scotti</i>)</li> <li>托氏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tokarevi</i>)</li> <li>南喬治亞海肩孔南極魚(<i>Trematomus vicarius</i>)</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南極魚科**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科。 ## 分類 **南極魚科**其下分 16 個屬,如下: ### 奇南極鰧屬 (_Aethotaxis_) * 奇南極鰧 (_Aethotaxis mitopteryx mitopteryx_) * 波森氏奇南極鰧 (_Aethotaxis mitopteryx pawsoni_) ### 寒極魚屬 (_Cryothenia_) * 海神寒極魚 (_Cryothenia amphitreta_) * 斑條寒極魚 (_Cryothenia peninsulae_) ### 犬牙南極魚屬 (_Dissostichus_) * 小鱗犬牙南極魚 (_Dissostichus eleginoides_) * 鱗頭犬牙南極魚 (_Dissostichus mawsoni_) ### 鮈南極魚屬 (_Gobionotothen_) * 尖吻鮈南極魚 (_Gobionotothen acuta_) * 窄身鮈南極魚 (_Gobionotothen angustifrons_) * 巴氏鮈南極魚 (_Gobionotothen barsukovi_) * 駝背鮈南極魚 (_Gobionotothen gibberifrons_) * 馬里恩島鮈南極魚 (_Gobionotothen marionensis_) ### 格伏南極魚屬 (_Gvozdarus_) * 巴氏格伏南極魚 (_Gvozdarus balushkini_) * 斯氏格伏南極魚 (_Gvozdarus svetovidovi_) ### 雅南極魚屬 (_Lepidonotothen_) * 拉氏雅南極魚 (_Lepidonotothen larseni_) * 灰雅南極魚 (_Lepidonotothen mizops_) * 裸身雅南極魚 (_Lepidonotothen nudifrons_) * 大鱗雅南極魚 (_Lepidonotothen squamifrons_) ### 南極魚屬 (_Notothenia_) * 窄體南極魚 (_Notothenia angustata_) * 革首南極魚 (_Notothenia coriiceps_) * 藍鰓南極魚 (_Notothenia cyanobrancha_) * 小鱗南極魚 (_Notothenia microlepidota_) * 多鰭南極魚 (_Notothenia neglecta_) * 花紋南極魚 (_Notothenia rossii_) * 三線南極魚 (_Notothenia trigramma_) ### 擬南極魚屬 (_Nototheniops_) * 尼氏擬南極魚 (_Nototheniops nybelini_) * 奇氏擬南極魚 (_Nototheniops tchizh_) ### 南冰鰧屬 (_Pagothenia_) * 博氏南冰鰧 (_Pagothenia borchgrevinki_) * 短體南冰鰧 (_Pagothenia brachysoma_) ### 副南極魚屬 (_Paranotothenia_) * 德氏副南極魚 (_Paranotothenia dewitti_) * 紐西蘭副南極魚 (_Paranotothenia magellanica_) ### 南美南極魚屬 (_Patagonotothen_) * 短尾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brevicauda brevicauda_) * 黃鰭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brevicauda shagensis_) * 神仙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cornucola_) * 秀美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elegans_) * 根室氏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guntheri_) * 喬氏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jordani_) * 克氏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kreffti_) * 長肢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longipes_) * 拉氏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ramsayi_) * 扁鼻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sima_) * 鱗頭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squamiceps_) * 短吻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tessellata_) * 湯氏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thompsoni_) * 大眼南美南極魚 (_Patagonotothen wiltoni_) ### 側紋南極魚屬 (_Pleuragramma_) * 側紋南極魚 (_Pleuragramma antarcticum_) ### 肩孔南極魚屬 (_Trematomus_) * 伯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bernacchii_) * 真鱗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eulepidotus_) * 漢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hansoni_) * 吻鱗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lepidorhinus_) * 韋爾德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loennbergii_) * 紐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newnesi_) * 尼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nicolai_) * 彭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pennellii_) * 斯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scotti_) * 托氏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tokarevi_) * 南喬治亞海肩孔南極魚 (_Trematomus vicarius_) ## 參考文獻
null
4,445
2023-05-02T18:48:35Z
74,858,455
𬶋南极鱼属
8,029,461
<p class="mw-empty-elt"> </p> <p><b>鱚屬</b>(學名:<span lang="la"><i>Sillago</i></span>)是鱸形目鱚科的一屬海水魚,目前已知31種。</p> <h2><span id=".E7.A8.AE.E9.A1.9E"></span><span id="種類">種類</span></h2> <ul><li>雜色鱚 <i>Sillago aeolus</i> <small>Jordan &amp; Evermann,1902</small></li> <li>金線鱚 <i>Sillago analis</i> <small>Whitley,1943</small></li> <li>阿拉伯鱚 <i>Sillago arabica</i> <small>McKay &amp; McCarthy,1989</small></li> <li>銀帶鱚 <i>Sillago argentifasciata</i> <small>Martin &amp; Montalban,1935</small></li> <li>亞洲鱚 <i>Sillago asiatica</i> <small>McKay,1982</small></li> <li>波斯灣鱚 <i>Sillago attenuata</i> <small>McKay,1985</small></li> <li>銀鱚 <i>Sillago bassensis</i> <small>Cuvier,1829</small></li> <li>北部灣鱚 <i>Sillago boutani</i> <small>Pellegrin,1905</small></li> <li>紅鱚 <i>Sillago burrus</i> <small>Richardson,1842</small></li> <li>砂鱚 <i>Sillago caudicula</i> <small>Kaga,Imamura &amp; Nakaya,2010</small></li> <li>纖鱚 <i>Sillago ciliata</i> <small>Cuvier,1829</small></li> <li>弗氏鱚 <i>Sillago flindersi</i> <small>McKay,1985</small></li> <li>印度鱚 <i>Sillago indica</i> <small>McKay,Dutt &amp; Sujatha,1985</small></li> <li>灣沙鱚 <i>Sillago ingenuua</i> <small>McKay,1985</small></li> <li>間鱚 <i>Sillago intermedia</i> <small>Wongratana,1977</small></li> <li>少鱗鱚 <i>Sillago japonica</i> <small>Temminck &amp; Schlegel,1843</small></li> <li>泥鱚 <i>Sillago lutea</i> <small>McKay,1985</small></li> <li>斑鱚 <i>Sillago maculata</i> <small>Quoy &amp; Gaimard,1824</small></li> <li>大頭鱚 <i>Sillago megacephalus</i> <small>Lin,1933</small></li> <li>小眼鱚 <i>Sillago microps</i> <small>McKay,1985</small></li> <li>粗鱚 <i>Sillago nierstraszi</i> <small>Hardenberg,1941</small></li> <li>潘氏鱚 <i>Sillago panhwari</i> <small>Panhwar,Farooq,Qamar,Shaikh &amp; Mairaj,2017</small></li> <li>細鱗鱚 <i>Sillago parvisquamis</i> <small>Gill,1861</small></li> <li>鈍頭鱚 <i>Sillago robusta</i> <small>Stead,1908</small></li> <li>黃鰭鱚 <i>Sillago schomburgkii</i> <small>Peters,1864</small></li> <li>多鱗鱚 <i>Sillago sihama</i> <small>(Forsskål,1775)</small></li> <li>中國鱚 <i>Sillago sinica</i> <small>Gao &amp; Xue,2011</small></li> <li>沙林鱚 <i>Sillago soringa</i> <small>Dutt &amp; Sujatha,1982</small></li> <li>蘇伊士鱚 <i>Sillago suezensis</i> <small>Golani,Fricke &amp; Tikochinski,2013</small></li> <li>文氏鱚 <i>Sillago vincenti</i> <small>McKay,1980</small></li> <li>斜紋鱚 <i>Sillago vittata</i> <small>McKay,1985</small></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6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4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077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059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04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3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92139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70.618 1 -total 73.70% 420.522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9.36% 110.471 1 Template:Fossilrange 18.13% 103.458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5.87% 90.555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4.17% 80.847 1 Template:Taxonbar 14.15% 80.716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6.46% 36.879 31 Template:Delink 6.37% 36.355 11 Template:Period_end 5.09% 29.031 1 Template:CJK-New-Char -->
**鱚屬**(學名:_Sillago_)是鱸形目鱚科的一屬海水魚,目前已知 31 種。 ## 種類 * 雜色鱚 _Sillago aeolus_ Jordan & Evermann,1902 * 金線鱚 _Sillago analis_ Whitley,1943 * 阿拉伯鱚 _Sillago arabica_ McKay & McCarthy,1989 * 銀帶鱚 _Sillago argentifasciata_ Martin & Montalban,1935 * 亞洲鱚 _Sillago asiatica_ McKay,1982 * 波斯灣鱚 _Sillago attenuata_ McKay,1985 * 銀鱚 _Sillago bassensis_ Cuvier,1829 * 北部灣鱚 _Sillago boutani_ Pellegrin,1905 * 紅鱚 _Sillago burrus_ Richardson,1842 * 砂鱚 _Sillago caudicula_ Kaga,Imamura & Nakaya,2010 * 纖鱚 _Sillago ciliata_ Cuvier,1829 * 弗氏鱚 _Sillago flindersi_ McKay,1985 * 印度鱚 _Sillago indica_ McKay,Dutt & Sujatha,1985 * 灣沙鱚 _Sillago ingenuua_ McKay,1985 * 間鱚 _Sillago intermedia_ Wongratana,1977 * 少鱗鱚 _Sillago japonica_ Temminck & Schlegel,1843 * 泥鱚 _Sillago lutea_ McKay,1985 * 斑鱚 _Sillago maculata_ Quoy & Gaimard,1824 * 大頭鱚 _Sillago megacephalus_ Lin,1933 * 小眼鱚 _Sillago microps_ McKay,1985 * 粗鱚 _Sillago nierstraszi_ Hardenberg,1941 * 潘氏鱚 _Sillago panhwari_ Panhwar,Farooq,Qamar,Shaikh & Mairaj,2017 * 細鱗鱚 _Sillago parvisquamis_ Gill,1861 * 鈍頭鱚 _Sillago robusta_ Stead,1908 * 黃鰭鱚 _Sillago schomburgkii_ Peters,1864 * 多鱗鱚 _Sillago sihama_ (Forsskål,1775) * 中國鱚 _Sillago sinica_ Gao & Xue,2011 * 沙林鱚 _Sillago soringa_ Dutt & Sujatha,1982 * 蘇伊士鱚 _Sillago suezensis_ Golani,Fricke & Tikochinski,2013 * 文氏鱚 _Sillago vincenti_ McKay,1980 * 斜紋鱚 _Sillago vittata_ McKay,1985 ## 參考
null
3,253
2023-05-02T18:49:25Z
74,858,421
𬶮属
1,042,120
<p>《<b>鸑鷟</b>》是由中國大陸同人遊戲製作組Youth-Bloom製作的AVG電子遊戲系列,其序章《<b>鏡花水月</b>》於2009年10月3日發售。外傳《<b>橘子傳</b>》是一個發生在鸑鷟平行世界中的短篇小故事,2010年5月14日發布。 </p> <h2><span id=".E5.89.A7.E6.83.85.E6.A2.97.E6.A6.82"></span><span id="剧情梗概">劇情梗概</span></h2> <p>男主角邵曉風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學生。雖然母親得了重病,但是總體來說,他每天還是過著平常的生活。但這些卻隨著轉校生戴子玲的出現而改變了。神秘的戴子玲身上究竟有什麼秘密?故事就在邵曉風、戴子玲、邵曉風的妹妹小雅和邵曉風所在班的班長之間展開了。 </p> <h3><span id=".E5.87.BA.E5.9C.BA.E4.BA.BA.E7.89.A9"></span><span id="出场人物">出場人物</span></h3> <p><b>邵曉風</b>(配音:隱伊布) </p> <dl><dd>男主角。與其他高中生相比似乎沒有什麼不同的普通學生,除了略顯坎坷的身世沒有任何特別之處。</dd></dl><dl><dd>由於被母親告知父親早在自己不滿兩歲時就因事故去世而對父親抱有複雜的心情。雖然母親身患重病,長期住院,可是由於他擁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家庭生活也可以說是十分幸福。</dd></dl><dl><dd>但是,這看似平常的一切,卻隨著戴子玲的到來而改變。</dd></dl><p><b>戴子玲</b>(配音:櫻華雪洛) </p> <dl><dd>周圍人眼中充滿神秘色彩的謎樣轉學生,似乎是來自於某遙遠的北歐國家、某沒落貴族的後裔。金發碧眼,有著異於常人的驚艷外表。</dd></dl><dl><dd>看似文靜有禮的外表下似乎隱藏著什麼。並且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她對邵曉風似乎有著「濃厚」的興趣。更多情況未知。</dd></dl><p><b>邵小雅</b>(配音:新月冰冰) </p> <dl><dd>邵曉風的妹妹,清新天然的外表下有著同樣溫柔可人的心,各項成績優異的小雅正在備戰中考中,目標是哥哥的學校。</dd></dl><dl><dd>聰明乖巧,家事萬能,能言善道,很受長輩和朋友們的寵愛。</dd></dl><dl><dd>最在意的人是媽媽和哥哥,因為母親住院的緣故,平日裡打點家事的都是小雅,更做得一手好菜。對於曉風似乎有著不同於兄妹之情的另一種模糊的感情。</dd></dl><p><b>班長</b>(配音:JO皎皎) </p> <dl><dd>邵曉風所在班級的班長。</dd></dl><dl><dd>品學兼優,有著不錯的相貌和身材。在同學之間有很高的威信,老師對她也非常信任。但不知為何對於提及自己的名字十分排斥。身處班長一職,對原則性問題過於敏感。</dd></dl><dl><dd>對於班級擁有相當強的統御力,平時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強勢。出於對班級負責等原因,對邵曉風有特別的關注。</dd></dl><p><b>母親</b>(配音:SANAE様) </p> <dl><dd>邵曉風和小雅的母親,對於兒女的心理和言行有著敏感的感應能力和溫柔而強大的操作能力。</dd></dl><dl><dd>但是出於某些不知名的原因,有一段記憶是模糊不清的。</dd></dl><dl><dd>原是某大學歷史系的高才生畢業後留校,但是身體狀況卻在懷上曉風之後每況愈下,最終不得不辭去了大學的工作。</dd></dl><dl><dd>如今身體更是惡化到了只能住院接受治療的地步。</dd></dl><p><b>橘紅</b>(配音:姬縈祺) </p> <dl><dd>高一(1)班的生活委員。(正式體驗版新增人物)</dd></dl><dl><dd>性格溫柔內向,愛好涉獵廣泛,自認為是位藝術家。平時看起來像個乖乖女,不喜歡做出風頭的事情。</dd></dl><dl><dd>但是一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卻會變得意外的執著,甚至鑽牛角尖。翟田評價:「比較賢惠」。</dd></dl><p><b>翟田</b>(配音:宇文子牙) </p> <dl><dd>邵曉風的死黨。被邵曉風暱稱為「智障同學」。性格「活潑開朗」,富有「生命力」,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或者說是「實物」都充滿了「遐想」。</dd></dl><dl><dd>家中經營著一家咖啡店,家庭條件還算優越。</dd></dl><dl><dd>和其他許多擁有悲劇命運的男配角一樣,雖然對於青春十分嚮往,但是由於智商等問題而欠缺機會。</dd></dl><p><b>翟大叔:</b> </p> <dl><dd>翟田的父親。經營一家咖啡店,平時十分關心邵曉風及小雅。與兒子翟田的低智商相對應的是他雖長有大叔的外表卻仍懷有的童心。</dd></dl><h2><span id=".E5.8F.91.E5.B8.83.E6.B6.88.E6.81.AF"></span><span id="发布消息">發布消息</span></h2> <ul><li>2008年10月4日 目前已知最早的宣傳,主創人物都已經確定,遊戲名稱定為<b>鸑鷟:序:鏡花水月</b>。</li></ul><ul><li>2008年10月14日 主題曲創作完成。</li></ul><ul><li>2008年12月25日 聖誕測試版放出,宣傳的力度逐漸增大。</li></ul><ul><li>2009年3月29日 在官方QQ群放出BackLog預覽。</li></ul><ul><li>2009年4月1日 ID為「錢君」的製作組人員放出「正式版將於5月28日在魔都同人祭發售」的消息。然而由於日期的特殊性,此言的可行度不敢保證。</li></ul><ul><li>2009年4月30日 官方放出消息,證實製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宣傳工作已經全面開展。</li></ul><ul><li>2009年5月26日 論壇專區地址於官方QQ群公布。</li></ul><ul><li>2009年5月28日 在論壇專區地址公布了正式測試版,並為正式版必須延期推出道歉。實際上此版本為無Voice的《鸑鷟:橘子傳》。</li></ul><ul><li>2009年10月3日 《鸑鷟:鏡花水月》正式版宣布發布。</li></ul><ul><li>2009年10月21日 製作組宣布發布《鸑鷟:鏡花水月》的簡裝版。</li></ul><ul><li>2010年5月14日 《鸑鷟:橘子傳》的Full Voice版本發布。</li></ul><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鸑鷟</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Youth-Bloom官方網站</li> <li>Youth-Bloom官方博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Youth-Bloom論壇專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鸑鷟**》是由中國大陸同人遊戲製作組 Youth-Bloom 製作的 AVG 電子遊戲系列,其序章《**鏡花水月**》於 2009 年 10 月 3 日發售。外傳《**橘子傳**》是一個發生在鸑鷟平行世界中的短篇小故事,2010 年 5 月 14 日發布。 ## 劇情梗概 男主角邵曉風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學生。雖然母親得了重病,但是總體來說,他每天還是過著平常的生活。但這些卻隨著轉校生戴子玲的出現而改變了。神秘的戴子玲身上究竟有什麼秘密?故事就在邵曉風、戴子玲、邵曉風的妹妹小雅和邵曉風所在班的班長之間展開了。 ### 出場人物 **邵曉風**(配音:隱伊布)   : 男主角。與其他高中生相比似乎沒有什麼不同的普通學生,除了略顯坎坷的身世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 由於被母親告知父親早在自己不滿兩歲時就因事故去世而對父親抱有複雜的心情。雖然母親身患重病,長期住院,可是由於他擁有一個可愛的妹妹,家庭生活也可以說是十分幸福。   : 但是,這看似平常的一切,卻隨著戴子玲的到來而改變。 **戴子玲**(配音:櫻華雪洛)   : 周圍人眼中充滿神秘色彩的謎樣轉學生,似乎是來自於某遙遠的北歐國家、某沒落貴族的後裔。金發碧眼,有著異於常人的驚艷外表。   : 看似文靜有禮的外表下似乎隱藏著什麼。並且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她對邵曉風似乎有著「濃厚」的興趣。更多情況未知。 **邵小雅**(配音:新月冰冰)   : 邵曉風的妹妹,清新天然的外表下有著同樣溫柔可人的心,各項成績優異的小雅正在備戰中考中,目標是哥哥的學校。   : 聰明乖巧,家事萬能,能言善道,很受長輩和朋友們的寵愛。   : 最在意的人是媽媽和哥哥,因為母親住院的緣故,平日裡打點家事的都是小雅,更做得一手好菜。對於曉風似乎有著不同於兄妹之情的另一種模糊的感情。 **班長**(配音:JO 皎皎)   : 邵曉風所在班級的班長。   : 品學兼優,有著不錯的相貌和身材。在同學之間有很高的威信,老師對她也非常信任。但不知為何對於提及自己的名字十分排斥。身處班長一職,對原則性問題過於敏感。   : 對於班級擁有相當強的統御力,平時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強勢。出於對班級負責等原因,對邵曉風有特別的關注。 **母親**(配音:SANAE 様)   : 邵曉風和小雅的母親,對於兒女的心理和言行有著敏感的感應能力和溫柔而強大的操作能力。   : 但是出於某些不知名的原因,有一段記憶是模糊不清的。   : 原是某大學歷史系的高才生畢業後留校,但是身體狀況卻在懷上曉風之後每況愈下,最終不得不辭去了大學的工作。   : 如今身體更是惡化到了只能住院接受治療的地步。 **橘紅**(配音:姬縈祺)   : 高一(1)班的生活委員。(正式體驗版新增人物)   : 性格溫柔內向,愛好涉獵廣泛,自認為是位藝術家。平時看起來像個乖乖女,不喜歡做出風頭的事情。   : 但是一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卻會變得意外的執著,甚至鑽牛角尖。翟田評價:「比較賢惠」。 **翟田**(配音:宇文子牙)   : 邵曉風的死黨。被邵曉風暱稱為「智障同學」。性格「活潑開朗」,富有「生命力」,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或者說是「實物」都充滿了「遐想」。   : 家中經營著一家咖啡店,家庭條件還算優越。   : 和其他許多擁有悲劇命運的男配角一樣,雖然對於青春十分嚮往,但是由於智商等問題而欠缺機會。 **翟大叔:**   : 翟田的父親。經營一家咖啡店,平時十分關心邵曉風及小雅。與兒子翟田的低智商相對應的是他雖長有大叔的外表卻仍懷有的童心。 ## 發布消息 * 2008 年 10 月 4 日 目前已知最早的宣傳,主創人物都已經確定,遊戲名稱定為**鸑鷟:序:鏡花水月**。 * 2008 年 10 月 14 日 主題曲創作完成。 * 2008 年 12 月 25 日 聖誕測試版放出,宣傳的力度逐漸增大。 * 2009 年 3 月 29 日 在官方 QQ 群放出 BackLog 預覽。 * 2009 年 4 月 1 日 ID 為「錢君」的製作組人員放出「正式版將於 5 月 28 日在魔都同人祭發售」的消息。然而由於日期的特殊性,此言的可行度不敢保證。 * 2009 年 4 月 30 日 官方放出消息,證實製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宣傳工作已經全面開展。 * 2009 年 5 月 26 日 論壇專區地址於官方 QQ 群公布。 * 2009 年 5 月 28 日 在論壇專區地址公布了正式測試版,並為正式版必須延期推出道歉。實際上此版本為無 Voice 的《鸑鷟:橘子傳》。 * 2009 年 10 月 3 日 《鸑鷟:鏡花水月》正式版宣布發布。 * 2009 年 10 月 21 日 製作組宣布發布《鸑鷟:鏡花水月》的簡裝版。 * 2010 年 5 月 14 日 《鸑鷟:橘子傳》的 Full Voice 版本發布。 ## 參見 * 鸑鷟 ## 注釋 ## 外部連結 * Youth-Bloom 官方網站 * Youth-Bloom 官方博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Youth-Bloom 論壇專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8,988
2023-04-16T12:24:23Z
74,858,549
𬸚𬸦_(游戏)
4,452,79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湯</b>是流行於江蘇徐州及山東棗莊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海帶等原料。 </p><p>傳說乾隆帝南巡經過徐州時品嘗過此湯後,嘖嘖稱讚,問賣湯者:「這是啥湯?」賣湯者機智地回答:「皇上說得對,這就是『<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湯。」事後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羹」。 </p><p>「<span id="glyphwebfont"><span title="字符描述:⿰饣它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饣它</span></span>」是一種陝西的麵食,麵寬而厚,味辣,徐州人多讀ㄕㄚˊ。 </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1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20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1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2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258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6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6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2178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5.911 1 -total 53.85% 127.031 1 Template:Multiple_issues 25.66% 60.539 4 Template:Ambox 23.85% 56.271 1 Template:全局僻字 22.11% 52.151 1 Template:Expand 20.72% 48.890 8 Template:僻字 14.79% 34.885 1 Template:Expert 12.07% 28.469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71% 20.55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8.65% 20.404 1 Template:食品小作品 -->
**饣它湯**是流行於江蘇徐州及山東棗莊一帶特有的早餐名點,傳說起源於彭祖的「雉羹」,以雞湯為基礎,伴以麥片、麵筋、胡椒粉、海帶等原料。 傳說乾隆帝南巡經過徐州時品嘗過此湯後,嘖嘖稱讚,問賣湯者:「這是啥湯?」賣湯者機智地回答:「皇上說得對,這就是『饣它』湯。」事後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羹」。 「饣它」是一種陝西的麵食,麵寬而厚,味辣,徐州人多讀ㄕㄚˊ。 ## 注釋
null
1,106
2023-05-04T11:15:18Z
75,522,419
𮨻湯
1,031,829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翁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䱵</span></b>(學名:<b><span lang="la"><i>Cirrhitus pinnulatus</i></span></b>),俗名<b>短嘴格</b>,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span title="字符描述:⿰魚翁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䱵</span>科的其中一種。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本魚分布於南非、東非、紅海、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聖誕島、可可群島、印度、日本、中國南海諸島海域和台灣 、越南、菲律賓、印尼、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群島、庫克群島、東加、斐濟、帛琉、吉里巴斯、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大溪地島、社會群島。</p> <h2><span id=".E6.B7.B1.E5.BA.A6"></span><span id="深度">深度</span></h2> <p>水深1-40公尺。 </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本魚體呈土黃色,背部顏色較深。頭部及體側密布著許多不規則褐色斑紋,背鰭、臀期及尾鰭亦然。背鰭鰭棘部和鰭條部相連,中間有一深刻,硬棘末端有褐色穗狀分枝。胸鰭下半部有7枚肥大而不分枝的鰭條,其長度僅略大於上半部,背鰭硬棘10枚;背鰭軟條1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6枚,體長可達30公分。 </p> <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p>本魚棲息於岩礁外緣區域,波浪較小處,其常停棲於礁石上,以一停一動方式游動,常以寬大的胸鰭之稱停在珊瑚或礁盤高處,如老鷹般伺機伏擊小魚或底棲甲殼類,屬肉食性。 </p> <h2><span id=".E7.B6.93.E6.BF.9F.E5.88.A9.E7.94.A8"></span><span id="經濟利用">經濟利用</span></h2> <p>可食用,但多做觀賞魚,另外也是遊釣魚種。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 <cite class="citation web">短嘴格 <i>Cirrhitus pinnulatus</i> <small style="font-size: .857em;">Forster, 1801</small>.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span> [<span>2013-01-24</span>]</span> <span title="連接到中文(臺灣)網頁">(中文(臺灣))</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4%B1%B5&amp;rft.atitle=%E7%9F%AD%E5%98%B4%E6%A0%BC+Cirrhitus+pinnulatus+%3Csmall+style%3D%22font-size%3A+.857em%3B+%22%3EForster%2C+1801%3C%2Fsmall%3E&amp;rft.genre=unknown&amp;rft.jtitle=%E8%87%BA%E7%81%A3%E7%89%A9%E7%A8%AE%E5%90%8D%E9%8C%84&amp;rft_id=http%3A%2F%2Ftaibnet.sinica.edu.tw%2Fchi%2Ftaibnet_species_detail.php%3Fname_code%3D381631&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 </li> <li>Froese, R. &amp; Pauly, D. (eds.) (2011). <i>Cirrhitus pinnulatus</i>. <i>FishBase</i>. Version 2011-12.</li></ul><p><cite class="citation book">觀賞魚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1996年6月.</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4%B1%B5&amp;rft.btitle=%E8%A7%80%E8%B3%9E%E9%AD%9A%E5%9C%96%E9%91%91&amp;rft.date=1996-06&amp;rft.genre=book&amp;rft.pub=%E8%B2%93%E9%A0%AD%E9%B7%B9%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9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0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64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017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666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57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04808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3/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49.202 1 -total 61.71% 400.635 1 Template:Speciesbox 61.31% 398.007 1 Template:Taxobox/core 14.91% 96.811 1 Template:Taxonbar 7.66% 49.704 2 Template:Cite_web 7.33% 47.598 1 Template:Reflist 6.94% 45.042 1 Template:NoteTA 6.02% 39.098 6 Template:Don't_edit_this_line_link_text 5.61% 36.433 32 Template:Delink 5.59% 36.265 6 Template:1x -->
**䱵**(學名:**_Cirrhitus pinnulatus_**),俗名**短嘴格**,為條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䱵科的其中一種。 ##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南非、東非、紅海、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聖誕島、可可群島、印度、日本、中國南海諸島海域和台灣 、越南、菲律賓、印尼、澳洲、巴布亞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群島、庫克群島、東加、斐濟、帛琉、吉里巴斯、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大溪地島、社會群島。 ## 深度 水深 1-40 公尺。 ## 特徵 本魚體呈土黃色,背部顏色較深。頭部及體側密布著許多不規則褐色斑紋,背鰭、臀期及尾鰭亦然。背鰭鰭棘部和鰭條部相連,中間有一深刻,硬棘末端有褐色穗狀分枝。胸鰭下半部有 7 枚肥大而不分枝的鰭條,其長度僅略大於上半部,背鰭硬棘 10 枚;背鰭軟條 11 枚;臀鰭硬棘 3 枚;臀鰭軟條 6 枚,體長可達 30 公分。 ## 生態 本魚棲息於岩礁外緣區域,波浪較小處,其常停棲於礁石上,以一停一動方式游動,常以寬大的胸鰭之稱停在珊瑚或礁盤高處,如老鷹般伺機伏擊小魚或底棲甲殼類,屬肉食性。 ## 經濟利用 可食用,但多做觀賞魚,另外也是遊釣魚種。 ## 參考文獻 * 短嘴格 _Cirrhitus pinnulatus_ Forster, 1801. 臺灣物種名錄。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_Cirrhitus pinnulatus_. _FishBase_. Version 2011-12. 觀賞魚圖鑑。貓頭鷹出版社. 1996 年 6 月.
null
3,006
2023-05-02T18:48:40Z
74,877,200
𮬢
7,452,023
<p><b>𰎼州</b>(一作鼓州)是唐代黔州都督府所屬的一個羈縻州。其轄地在今重慶市彭水縣一帶地方,是唐代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宋代屬夔州路紹慶府。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𰎼州**(一作鼓州)是唐代黔州都督府所屬的一個羈縻州。其轄地在今重慶市彭水縣一帶地方,是唐代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宋代屬夔州路紹慶府。 ## 註釋
null
3,967
2023-04-08T14:02:10Z
65,208,628
𰎦州
7,452,023
<p><b>𰎼州</b>(一作鼓州)是唐代黔州都督府所屬的一個羈縻州。其轄地在今重慶市彭水縣一帶地方,是唐代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宋代屬夔州路紹慶府。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𰎼州**(一作鼓州)是唐代黔州都督府所屬的一個羈縻州。其轄地在今重慶市彭水縣一帶地方,是唐代招撫當地土著所設置的州縣,一般由其頭人任州官,宋代屬夔州路紹慶府。 ## 註釋
null
3,967
2023-04-08T14:02:10Z
65,208,628
𰎼州
2,923,194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rb><span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𰚼</span></rb><rp>(</rp><rt><span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ㄩㄣˊ</span></rt><rp>)</rp></ruby></b>(英語:<span lang="en">Nebulium</span>)是一種曾經認為存在於星雲中的元素,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哈金斯於1864年提出。當時哈金斯在使用分光法觀測貓眼星雲時發現了兩條波長分別為495.9奈米與500.7奈米的發射譜線,由於這兩條譜線和那時已知元素的譜線都不相符,哈金斯認為它們來自星雲中的特有元素,並將這種元素命名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𰚼</span>」。1927年美國天文學家艾拉·斯普拉格·鮑恩(Ira Sprague Bowen)證明這其實是雙電離氧O<sup>2+</sup>產生的禁線,並非是一種新的元素。</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span data-orig-title="威廉·海德·沃拉斯顿"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華拿士頓"><span>威廉·海德·沃拉斯頓</span></span>在1802年和約瑟夫·夫琅和費在1814年描述過太陽光譜中的暗線。之後古斯塔夫·基爾霍夫說明過原子吸收或發射的線,這些線能被成為用於化學元素的標識。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氣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𰛂</span></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5 Cached time: 202305051411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1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9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8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53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7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99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7069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39.584 1 -total 44.97% 197.674 1 Template:Lang-en 18.42% 80.974 1 Template:Ruby 17.70% 77.827 1 Template:Reflist 14.91% 65.552 2 Template:Lang 14.13% 62.110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4.04% 61.731 2 Template:Cite_journal 11.43% 50.242 1 Template:全局僻字 9.56% 42.042 9 Template:僻字 8.15% 35.807 9 Template:Lan -->
**𰚼(ㄩㄣˊ)** (英語:Nebulium)是一種曾經認為存在於星雲中的元素,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哈金斯於 1864 年提出。當時哈金斯在使用分光法觀測貓眼星雲時發現了兩條波長分別為 495.9 奈米與 500.7 奈米的發射譜線,由於這兩條譜線和那時已知元素的譜線都不相符,哈金斯認為它們來自星雲中的特有元素,並將這種元素命名為「𰚼」。1927 年美國天文學家艾拉・斯普拉格・鮑恩(Ira Sprague Bowen)證明這其實是雙電離氧 O2+ 產生的禁線,並非是一種新的元素。 ## 歷史 威廉・海德・沃拉斯頓在 1802 年和約瑟夫・夫琅和費在 1814 年描述過太陽光譜中的暗線。之後古斯塔夫・基爾霍夫說明過原子吸收或發射的線,這些線能被成為用於化學元素的標識。 ## 參見 * 𰛂 ## 參考文獻
null
1,996
2023-04-26T00:32:05Z
76,898,774
𰚼
8,196,968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𰛂</span></b>(一譯<b>冕素</b>,英語:<i><span lang="en">coronium</span></i> 又稱 <i><span lang="en">newtonium</span></i>),是19世紀假設的一種化學元素的名稱。這個名稱是由1887年由 Gruenwald 教授命名,其靈感來自日冕。 日冕中出現了一條新的原子幼綠色譜線,當時被認為是由一種新元素發出的,這與在實驗室條件下看到的任何其他元素都不一樣。後來確定它是由正13價鐵(Fe<sup>13+</sup>)離子發出的,而當時無法在實驗室中生產電離度如此高的鐵。 </p> <h2><span id=".E5.A4.AA.E9.99.BD.E5.85.89.E8.AD.9C"></span><span id="太陽光譜">太陽光譜</span></h2> <p>在1869年8月7日日食期間,<span data-orig-title="Charles Augustus Young"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harles Augustus Young"><span>Charles Augustus Young</span></span>(1834-1908)和 <span data-orig-title="William Harknes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William Harkness"><span>William Harkness</span></span>(1837-1903)在日冕光譜中獨立觀察到一條波長為 530.3 nm 的綠色天體光譜譜線。由於這條譜線與任何已知材料的譜線都不對應,因此有人提出它是由一種未知元素引起的,暫時命名為<i><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𰛂</span></i>。 </p><p>1898年,由 <span data-orig-title="Raffaello Nasini" data-lang-code="it" data-lang-name="義大利語" data-foreign-title="Raffaello Nasini"><span>Raffaello Nasini</span></span> 領導的義大利化學家小組,也在維蘇威火山釋放的氣體中發現了這種假定的元素。</p><p>1902年,俄羅斯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德米特里·門捷列夫試圖建立以太的化學概念,假設存在兩種原子量小於氫的惰性化學元素。在這兩種氣體中,他認為較輕的是一種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氣體,而稍重的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气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𰛂</span>。後來他將 coronium 改名為 newtonium。</p><p>直到1930年代,<span data-orig-title="Walter Grotria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Walter Grotrian"><span>Walter Grotrian</span></span> 和 <span data-orig-title="Bengt Edlén"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engt Edlén"><span>Bengt Edlén</span></span> 才發現,530.3 nm 處的譜線其實是由高度電離的鐵 (Fe<sup>13+</sup>) 引起的;日冕光譜中其他不尋常的譜線,也是由例如鎳等的高電荷離子引起,而高電荷離子是由日冕的極端高溫所產生。 530.3 nm 的譜線曾被錯誤分類為鐵的譜線編號1474。</p> <h2><span id=".E5.8F.83.E7.9C.8B"></span><span id="參看">參看</span></h2> <ul><li>氦</li> <li>星冕</li> <li><span title="字符描述:⿹氣雲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𰚼</span></li> <li>光譜學</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6.B1.E8.AE.80"></span><span id="延伸閱讀">延伸閱讀</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journal">Claridge, George C. Coronium.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1937, <b>31</b>: 337–346. <span title="Bibcode">Bibcode:1937JRASC..31..337C</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F0%B0%9B%82&amp;rft.atitle=Coronium&amp;rft.aufirst=George+C.&amp;rft.aulast=Claridge&amp;rft.date=1937&amp;rft.genre=article&amp;rft.jtitle=Journal+of+the+Royal+Astronomical+Society+of+Canada&amp;rft.pages=337-346&amp;rft.volume=31&amp;rft_id=info%3Abibcode%2F1937JRASC..31..337C&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web">History of Coronium. Laser Stars. <span> [<span>2008-08-25</span>]</sp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3).</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F0%B0%9B%82&amp;rft.atitle=History+of+Coronium&amp;rft.genre=unknown&amp;rft.jtitle=Laser+Stars&amp;rft_id=http%3A%2F%2Flaserstars.org%2Fspectra%2FCoronium.html&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span> </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44 Cached time: 202305051219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1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7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83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170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8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7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812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7.825 1 -total 36.38% 82.888 1 Template:Reflist 28.61% 65.174 2 Template:Hatnote 28.16% 64.148 1 Template:Distinguish 19.05% 43.394 2 Template:Cite_journal 11.78% 26.832 1 Template:NSPN 9.46% 21.548 2 Template:Lang 9.24% 21.042 1 Template:全局僻字 8.89% 20.260 1 Template:If_subst 8.41% 19.169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𰛂**(一譯**冕素**,英語:_coronium_ 又稱 _newtonium_),是 19 世紀假設的一種化學元素的名稱。這個名稱是由 1887 年由 Gruenwald 教授命名,其靈感來自日冕。 日冕中出現了一條新的原子幼綠色譜線,當時被認為是由一種新元素發出的,這與在實驗室條件下看到的任何其他元素都不一樣。後來確定它是由正 13 價鐵(Fe13+)離子發出的,而當時無法在實驗室中生產電離度如此高的鐵。 ## 太陽光譜 在 1869 年 8 月 7 日日食期間,Charles Augustus Young(1834-1908)和 William Harkness(1837-1903)在日冕光譜中獨立觀察到一條波長為 530.3 nm 的綠色天體光譜譜線。由於這條譜線與任何已知材料的譜線都不對應,因此有人提出它是由一種未知元素引起的,暫時命名為_𰛂_。 1898 年,由 Raffaello Nasini 領導的義大利化學家小組,也在維蘇威火山釋放的氣體中發現了這種假定的元素。 1902 年,俄羅斯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德米特里・門捷列夫試圖建立以太的化學概念,假設存在兩種原子量小於氫的惰性化學元素。在這兩種氣體中,他認為較輕的是一種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氣體,而稍重的是𰛂。後來他將 coronium 改名為 newtonium。 直到 1930 年代,Walter Grotrian 和 Bengt Edlén 才發現,530.3 nm 處的譜線其實是由高度電離的鐵 (Fe13+) 引起的;日冕光譜中其他不尋常的譜線,也是由例如鎳等的高電荷離子引起,而高電荷離子是由日冕的極端高溫所產生。 530.3 nm 的譜線曾被錯誤分類為鐵的譜線編號 1474。 ## 參看 * 氦 * 星冕 * 𰚼 * 光譜學 ## 參考 ## 延伸閱讀 * Claridge, George C. Coronium.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1937, **31**: 337–346. Bibcode:1937JRASC..31..337C. ## 外部連結 * History of Coronium. Laser Stars. [2008-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08-09-23).
null
4,277
2023-04-16T12:34:30Z
76,447,440
𰛂
5,643,220
<p class="mw-empty-elt"> </p> <p><b>獸目</b>(學名:<span lang="la">Anagalida</span>)是哺乳綱真獸下綱所屬的已滅絕動物,為亞洲所特有,生活於新生代前期。該目動物體型較小,外形介於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哺乳動物之間。 </p><p>獸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與樹鼩關係很近的高等食蟲類哺乳動物,其屬名 <i>Anagale</i> 便取自「高等食蟲類」之意,原譯為「安格勒獸」。後來建立為新目,中國古生物學家因其僅分布於亞洲,故而創造了新漢字「<ruby><rb><span title="字符描述:⿰犭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𰡓</span></rb><rp>(</rp><rt>ㄧㄚˋ</rt><rp>)</rp></ruby>」(),將其譯為「獸目」。</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ul><li>重褶齒蝟科(Zalambdalestidae)</li> <li><span title="字符描述:⿰犭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𰡓</span>獸科(Anagalidae)</li> <li>假古蝟科(Pseudictopidae)</li> <li>寬臼獸科(Eurymylidae)</li> <li>模鼠兔科(Mimotonidae)</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8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1.04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25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96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899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635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1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56306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17.045 1 -total 78.93% 802.798 16 Template:Navbox 38.44% 390.981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38.26% 389.092 1 Template:靈長總目 37.91% 385.59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6.04% 264.880 130 Template:Le 13.62% 138.525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1.06% 112.482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0.35% 105.243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10.00% 101.696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
**獸目**(學名:Anagalida)是哺乳綱真獸下綱所屬的已滅絕動物,為亞洲所特有,生活於新生代前期。該目動物體型較小,外形介於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哺乳動物之間。 獸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與樹鼩關係很近的高等食蟲類哺乳動物,其屬名 _Anagale_ 便取自「高等食蟲類」之意,原譯為「安格勒獸」。後來建立為新目,中國古生物學家因其僅分布於亞洲,故而創造了新漢字「𰡓(ㄧㄚˋ)」(),將其譯為「獸目」。 ## 分類 * 重褶齒蝟科(Zalambdalestidae) * 𰡓獸科(Anagalidae) * 假古蝟科(Pseudictopidae) * 寬臼獸科(Eurymylidae) * 模鼠兔科(Mimotonidae) ## 參考文獻
null
2,450
2023-05-02T18:00:21Z
73,025,364
𰡉兽目
5,643,220
<p class="mw-empty-elt"> </p> <p><b>獸目</b>(學名:<span lang="la">Anagalida</span>)是哺乳綱真獸下綱所屬的已滅絕動物,為亞洲所特有,生活於新生代前期。該目動物體型較小,外形介於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哺乳動物之間。 </p><p>獸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與樹鼩關係很近的高等食蟲類哺乳動物,其屬名 <i>Anagale</i> 便取自「高等食蟲類」之意,原譯為「安格勒獸」。後來建立為新目,中國古生物學家因其僅分布於亞洲,故而創造了新漢字「<ruby><rb><span title="字符描述:⿰犭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𰡓</span></rb><rp>(</rp><rt>ㄧㄚˋ</rt><rp>)</rp></ruby>」(),將其譯為「獸目」。</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ul><li>重褶齒蝟科(Zalambdalestidae)</li> <li><span title="字符描述:⿰犭亞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𰡓</span>獸科(Anagalidae)</li> <li>假古蝟科(Pseudictopidae)</li> <li>寬臼獸科(Eurymylidae)</li> <li>模鼠兔科(Mimotonidae)</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8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1.04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25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96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899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635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6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1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56306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17.045 1 -total 78.93% 802.798 16 Template:Navbox 38.44% 390.981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38.26% 389.092 1 Template:靈長總目 37.91% 385.598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6.04% 264.880 130 Template:Le 13.62% 138.525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1.06% 112.482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0.35% 105.243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10.00% 101.696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
**獸目**(學名:Anagalida)是哺乳綱真獸下綱所屬的已滅絕動物,為亞洲所特有,生活於新生代前期。該目動物體型較小,外形介於食蟲類、兔形類、嚙齒類哺乳動物之間。 獸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與樹鼩關係很近的高等食蟲類哺乳動物,其屬名 _Anagale_ 便取自「高等食蟲類」之意,原譯為「安格勒獸」。後來建立為新目,中國古生物學家因其僅分布於亞洲,故而創造了新漢字「𰡓(ㄧㄚˋ)」(),將其譯為「獸目」。 ## 分類 * 重褶齒蝟科(Zalambdalestidae) * 𰡓獸科(Anagalidae) * 假古蝟科(Pseudictopidae) * 寬臼獸科(Eurymylidae) * 模鼠兔科(Mimotonidae) ## 參考文獻
null
2,450
2023-05-02T18:00:21Z
73,025,364
𰡓獸目
1,916,158
<p class="mw-empty-elt"> </p><p>「」,上「目」下「口」,是見於殷墟甲骨卜辭的甲骨文字(《合集》10100片、14691片、14749片正面等),隸定作「」,其讀音尚無法考證。卜辭中又作「子」(《合集》3100片反面、3120片、14032片)。<span title="字符描述:⿱目口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𰥏</span>受到殷人的祭祀,其中《合集》14749片正面契載「燎於。燎於王亥」,與已知的商族先公王亥並同受到殷人的燎祭。江林昌據此認為可能是商族的一位先公遠祖,但具體指文獻中的哪一位先祖,則需往後更深入的研究。 </p> <h2><span id="Unicode.E6.94.B6.E9.8C.84"></span><span id="Unicode收錄">Unicode收錄</span></h2> <p>本字在2020年3月10日更新的Unicode 13.0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區塊中。編碼爲<span><span>U+3094F</span></span> <span>𰥏</span> <span></span>。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韓江蘇、江林昌</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9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21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1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08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088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2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7/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43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41336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29.956 1 -total 27.03% 62.158 1 Template:Reflist 21.54% 49.532 3 Template:Cite_web 17.45% 40.124 6 Template:缺字 16.33% 37.557 1 Template:Unichar 15.64% 35.956 1 Template:Unichar/main 14.59% 33.558 24 Template:缺字//4 11.54% 26.539 1 Template:商朝君主 10.81% 24.863 1 Template:Navbox 8.90% 20.462 1 Template:全域僻字 -->
「」,上「目」下「口」,是見於殷墟甲骨卜辭的甲骨文字(《合集》10100 片、14691 片、14749 片正面等),隸定作「」,其讀音尚無法考證。卜辭中又作「子」(《合集》3100 片反面、3120 片、14032 片)。𰥏受到殷人的祭祀,其中《合集》14749 片正面契載「燎於。燎於王亥」,與已知的商族先公王亥並同受到殷人的燎祭。江林昌據此認為可能是商族的一位先公遠祖,但具體指文獻中的哪一位先祖,則需往後更深入的研究。 ## Unicode 收錄 本字在 2020 年 3 月 10 日更新的 Unicode 13.0 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區塊中。編碼爲 U+3094F 𰥏 。 ## 參考文獻 * 《〈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韓江蘇、江林昌
null
2,612
2023-05-01T08:30:49Z
74,839,196
𰥏
6,076,390
<p class="mw-empty-elt"> </p> <p><b></b>,是一種福州特色的節日食品,用芭蕉葉包糯米餡或者豆餡作出來的食品,以前用於供奉神明。 </p> <h2><span id=".E5.88.B6.E4.BD.9C.E6.96.B9.E6.B3.95"></span><span id="制作方法">製作方法</span></h2> <ol><li>把糯米放蒸熟,加紅糖,攪拌,作為的餡;</li> <li>把糯米粉放進碗裡,邊加水邊攪拌均勻,到適中的程度;</li> <li>把糯米粉揉成團,壓成餅狀;</li> <li>燒開水;</li> <li>把糯米餅放入開水煮熟;</li> <li>把糯米餅放入糯米糰中,一起揉搓;</li> <li>把粽葉或者芭蕉葉剪成四方塊,把粉團揉成碗狀,取紅糖糯米飯餡放進入,封口,口朝下按在粽葉上;</li> <li>放在蒸籠里蒸5分鐘。</li></o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字海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li> <li>GlyphWik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li> <li>漢典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li> <li>字海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li> <li>GlyphWik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7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6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2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7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14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60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92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4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8393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82.936 1 -total 37.79% 69.130 11 Template:缺字 30.08% 55.023 1 Template:Reflist 23.69% 43.338 2 Template:Cite_book 16.36% 29.923 24 Template:缺字/ji4/1 15.34% 28.057 20 Template:缺字/ji4/2 14.12% 25.825 1 Template:全局僻字 11.60% 21.216 1 Template:CJK-New-Char 10.15% 18.571 1 Template:Hatnote 10.11% 18.487 8 Template:僻字 -->
,是一種福州特色的節日食品,用芭蕉葉包糯米餡或者豆餡作出來的食品,以前用於供奉神明。 ## 製作方法 1. 把糯米放蒸熟,加紅糖,攪拌,作為的餡; 2. 把糯米粉放進碗裡,邊加水邊攪拌均勻,到適中的程度; 3. 把糯米粉揉成團,壓成餅狀; 4. 燒開水; 5. 把糯米餅放入開水煮熟; 6. 把糯米餅放入糯米糰中,一起揉搓; 7. 把粽葉或者芭蕉葉剪成四方塊,把粉團揉成碗狀,取紅糖糯米飯餡放進入,封口,口朝下按在粽葉上; 8. 放在蒸籠里蒸 5 分鐘。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字海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 * GlyphWik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 * 漢典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 * 字海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 * GlyphWik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的字
null
2,415
2023-04-16T12:31:04Z
63,049,657
𰫕
54,994
<p><b>𰻞𰻞麵</b>(注音:<span lang="zh-bopo">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span>;陝西方言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或<b>油潑扯麵</b>,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b>𰻞𰻞兒麵</b>」、「<b>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b>」或「<b>彪彪麵</b>」、「<b>餅餅麵</b>」、「<b>冰冰麵</b>」、「<b>比昂比昂麵</b>」、「桌球麵。」 </p> <h2><span id=".E8.AF.BB.E9.9F.B3.E4.B8.8E.E5.AD.97.E5.9E.8B"></span><span id="读音与字型">讀音與字型</span></h2> <h3><span id=".E8.AF.BB.E9.9F.B3.E6.9D.A5.E6.BA.90"></span><span id="读音来源">讀音來源</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p><p>有多種說法: </p> <ul><li>「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li> <li>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和「ang」(注音:「ㄤ」)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li> <li>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li></ul><h3><span id=".E5.AD.97.E5.9E.8B.E4.B8.8E.E6.AD.8C.E8.B0.A3"></span><span id="字型与歌谣">字型與歌謠</span></h3> <p>「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57畫,另有寫法多達71畫。 biang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畫。 </p><p>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54畫,最多的有71畫以上。</p><p>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p><p>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p><p>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p> <p>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p> <h3><span id=".E5.AD.97.E5.9E.8B.E6.9E.84.E9.80.A0.E3.80.81.E6.AD.8C.E8.B0.A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字型构造、歌谣来源">字型構造、歌謠來源</span></h3> <p>「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p><p>「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p> <h4><span id=".E5.81.9A.E9.9D.A2.E8.BF.87.E7.A8.8B.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做面过程构造字型">做麵過程構造字型</span></h4> <p>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p> <ul><li>「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li> <li>「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li> <li>「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li> <li>「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li> <li>「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li> <li>「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li> <li>「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li> <li>「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li> <li>「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li> <li>「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li> <li>「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li></ul><h4><span id=".E7.A7.A6.E4.BA.BA.E6.96.87.E5.8C.96.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秦人文化构造字型">秦人文化構造字型</span></h4> <p>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p> <ul><li>「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li> <li>「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li> <li>「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li> <li>「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li> <li>「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li> <li>「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li> <li>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li> <li>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li></ul><h4><span id=".E8.BD.A6.E5.A4.AB.E5.BD.A2.E8.B1.A1.E6.9E.84.E9.80.A0.E6.AD.8C.E8.B0.A3"></span><span id="车夫形象构造歌谣">車夫形象構造歌謠</span></h4> <p>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p> <ul><li>「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li> <li>「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li> <li>「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li> <li>「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li> <li>「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li> <li>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li></ul><h4><span id=".E5.85.B6.E4.BB.96.E8.AF.B4.E6.B3.95"></span><span id="其他说法">其他說法</span></h4> <p>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p><p>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p> <h3><span i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E4.B8.8E.E7.A0.94.E7.A9.B6"></span><span id="造字传说与研究">造字傳說與研究</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p> <h4><span id=".E6.97.A0.E5.90.8D.E7.A7.80.E6.89.8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无名秀才造字传说">無名秀才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p><p>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p><p>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p> <h4><span id=".E7.A7.A6.E5.A7.8B.E7.9A.87.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秦始皇造字传说">秦始皇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p><p>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p><p>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p><p>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p><p>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p> <h4><span id=".E6.B8.85.E5.88.9D.E6.B4.AA.E5.B8.AE.E5.9B.BE.E7.AC.A6.E7.A0.94.E7.A9.B6"></span><span id="清初洪帮图符研究">清初洪幫圖符研究</span></h4> <p>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10多個省市,300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p><p>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p><p>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p> <p>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p> <ul><li>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li> <li>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li> <li>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li></ul><p>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b>留戀大明,一馬當先</b>」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p><p>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p><p>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p> <h3><span id=".E8.BE.9E.E4.B9.A6.E6.94.B6.E5.BD.95"></span><span id="辞书收录">辭書收錄</span></h3> <ul><li>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li> <li>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li> <li>《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li></ul><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 <dl><dd></dd> <dd>𰻞𰻞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 詳見下邊詞條</dd> <dd>𰻞𰻞兒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r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ẽr miã<sup>55</sup></span>]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dd></dl></blockquote> <h3><span id=".E7.94.B5.E8.84.91.E8.BE.93.E5.85.A5.E4.B8.8E.E6.98.BE.E7.A4.BA"></span><span id="电脑输入与显示">電腦輸入與顯示</span></h3> <h4><span id=".E5.9C.A8Unicode.E4.B8.AD.E6.94.B6.E9.8C.84"></span><span id="在Unicode中收錄">在Unicode中收錄</span></h4>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089473/mw-parser-output/.tmulti"> <p>早在2006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IRG後,Marnen Laibow-Koser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18個碼位,於2007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16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年,TCA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E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G收錄字的WS 2015中。</p><p>同時,范銘(Ming Fan)向Unicode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Unicode審議新字收錄的WS 2015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p><p>最後,這個漢字在2020年3月10日更新的Unicode 13.0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span><span>U+30EDE</span></span> <span>𰻞</span> <span></span>,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30EDD</span></span> <span>𰻝</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span>。 </p> <h4><span id=".E6.80.9D.E6.BA.90.E5.AD.97.E4.BD.93.E7.9A.84.E8.A1.A8.E7.A4.BA"></span><span id="思源字体的表示">思源字體的表示</span></h4> <p>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OpenType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p><p>2.000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Unicode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p> <h2><span id=".E9.A5.AE.E9.A3.9F.E6.B0.91.E4.BF.97"></span><span id="饮食民俗">飲食民俗</span></h2> <h3><span id=".E6.B0.91.E9.97.B4.E6.AD.8C.E8.B0.A3"></span><span id="民间歌谣">民間歌謠</span></h3> <p>有關中民謠稱: </p> <p>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p> <p>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p><p>關中俗諺稱: </p> <p>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p><p>陝西民謠稱: </p> <p>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p> <h3><span id=".E6.B0.91.E9.97.B4.E4.BC.A0.E8.AF.B4"></span><span id="民间传说">民間傳說</span></h3> <h4><span id=".E5.BA.B7.E7.86.99.E7.9A.87.E5.B8.9D.E7.9B.B8.E5.85.B3.E4.BC.A0.E8.AF.B4"></span><span id="康熙皇帝相关传说">康熙皇帝相關傳說</span></h4> <p>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p> <h2><span id=".E5.B8.82.E5.9C.BA.E4.B8.8E.E6.96.87.E5.8C.96.E6.8E.A8.E5.B9.BF"></span><span id="市场与文化推广">市場與文化推廣</span></h2> <p>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p><p>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p><p>2003年12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p><p>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年10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p><p>2020年5月,日本7-Eleven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於9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6 Cached time: 2023050507580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7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3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326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2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467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138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11.367 1 -total 48.26% 391.566 5 Template:Navbox 32.46% 263.403 2 Template:Reflist 26.81% 217.536 1 Template:面条 21.95% 178.132 81 Template:Tsl 10.08% 81.782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63% 70.012 8 Template:Lang 8.27% 67.124 10 Template:Cite_journal 7.42% 60.172 1 Template:NoteTA 5.91% 47.938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𰻞𰻞麵**(注音: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陝西方言國際音標:[piaŋ24piaŋ24-31miã55])或**油潑扯麵**,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𰻞𰻞兒麵**」、「**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或「**彪彪麵**」、「**餅餅麵**」、「**冰冰麵**」、「**比昂比昂麵**」、「桌球麵。」 ## 讀音與字型 ### 讀音來源 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有多種說法: * 「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 * 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 和「ang」(注音:「ㄤ」) 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 * 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 ### 字型與歌謠 「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 57 畫,另有寫法多達 71 畫。 biang 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 畫。 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 54 畫,最多的有 71 畫以上。 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 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 字型構造、歌謠來源 「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 做麵過程構造字型 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 * 「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 * 「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 「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 * 「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 * 「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 * 「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 * 「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 * 「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 * 「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 * 「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 「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 #### 秦人文化構造字型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 * 「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 * 「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 * 「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 * 「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 * 「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 * 「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 * 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 * 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 #### 車夫形象構造歌謠 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 * 「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 * 「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 * 「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 * 「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 * 「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 * 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 #### 其他說法 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 ### 造字傳說與研究 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 無名秀才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 #### 秦始皇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 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 #### 清初洪幫圖符研究 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 10 多個省市,300 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 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 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 * 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 * 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 * 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 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留戀大明,一馬當先**」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 辭書收錄 * 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 * 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 * 《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 > > >   > : > >   > : 𰻞𰻞麵 biángbiangmiàn[piaŋ24piaŋ24-31miã55] 詳見下邊詞條 > >   > : 𰻞𰻞兒麵 biángbiangrmiàn[piaŋ24.piẽr miã55]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 > > ### 電腦輸入與顯示 #### 在 Unicode 中收錄 早在 2006 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 IRG 後,Marnen Laibow-Koser 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 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 18 個碼位,於 2007 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 16 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 年,TCA 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 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E 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 G 收錄字的 WS 2015 中。 同時,范銘(Ming Fan)向 Unicode 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 Unicode 審議新字收錄的 WS 2015 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 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 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 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最後,這個漢字在 2020 年 3 月 10 日更新的 Unicode 13.0 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 U+30EDE 𰻞 ,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 U+30EDD 𰻝 。 #### 思源字體的表示 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 OpenType 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2.000 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 Unicode 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 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 飲食民俗 ### 民間歌謠 有關中民謠稱: 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 關中俗諺稱: 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 陝西民謠稱: 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 民間傳說 #### 康熙皇帝相關傳說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 ## 市場與文化推廣 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2003 年 12 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 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 年 10 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 2020 年 5 月,日本 7-Eleven 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 於 9 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 ## 注釋 ## 參考
null
46,321
2023-05-02T15:34:14Z
76,920,645
𰻝𰻝面
54,994
<p><b>𰻞𰻞麵</b>(注音:<span lang="zh-bopo">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span>;陝西方言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或<b>油潑扯麵</b>,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b>𰻞𰻞兒麵</b>」、「<b>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b>」或「<b>彪彪麵</b>」、「<b>餅餅麵</b>」、「<b>冰冰麵</b>」、「<b>比昂比昂麵</b>」、「桌球麵。」 </p> <h2><span id=".E8.AF.BB.E9.9F.B3.E4.B8.8E.E5.AD.97.E5.9E.8B"></span><span id="读音与字型">讀音與字型</span></h2> <h3><span id=".E8.AF.BB.E9.9F.B3.E6.9D.A5.E6.BA.90"></span><span id="读音来源">讀音來源</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p><p>有多種說法: </p> <ul><li>「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li> <li>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和「ang」(注音:「ㄤ」)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li> <li>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li></ul><h3><span id=".E5.AD.97.E5.9E.8B.E4.B8.8E.E6.AD.8C.E8.B0.A3"></span><span id="字型与歌谣">字型與歌謠</span></h3> <p>「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57畫,另有寫法多達71畫。 biang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畫。 </p><p>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54畫,最多的有71畫以上。</p><p>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p><p>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p><p>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p> <p>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p> <h3><span id=".E5.AD.97.E5.9E.8B.E6.9E.84.E9.80.A0.E3.80.81.E6.AD.8C.E8.B0.A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字型构造、歌谣来源">字型構造、歌謠來源</span></h3> <p>「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p><p>「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p> <h4><span id=".E5.81.9A.E9.9D.A2.E8.BF.87.E7.A8.8B.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做面过程构造字型">做麵過程構造字型</span></h4> <p>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p> <ul><li>「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li> <li>「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li> <li>「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li> <li>「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li> <li>「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li> <li>「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li> <li>「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li> <li>「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li> <li>「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li> <li>「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li> <li>「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li></ul><h4><span id=".E7.A7.A6.E4.BA.BA.E6.96.87.E5.8C.96.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秦人文化构造字型">秦人文化構造字型</span></h4> <p>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p> <ul><li>「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li> <li>「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li> <li>「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li> <li>「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li> <li>「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li> <li>「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li> <li>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li> <li>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li></ul><h4><span id=".E8.BD.A6.E5.A4.AB.E5.BD.A2.E8.B1.A1.E6.9E.84.E9.80.A0.E6.AD.8C.E8.B0.A3"></span><span id="车夫形象构造歌谣">車夫形象構造歌謠</span></h4> <p>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p> <ul><li>「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li> <li>「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li> <li>「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li> <li>「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li> <li>「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li> <li>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li></ul><h4><span id=".E5.85.B6.E4.BB.96.E8.AF.B4.E6.B3.95"></span><span id="其他说法">其他說法</span></h4> <p>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p><p>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p> <h3><span i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E4.B8.8E.E7.A0.94.E7.A9.B6"></span><span id="造字传说与研究">造字傳說與研究</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p> <h4><span id=".E6.97.A0.E5.90.8D.E7.A7.80.E6.89.8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无名秀才造字传说">無名秀才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p><p>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p><p>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p> <h4><span id=".E7.A7.A6.E5.A7.8B.E7.9A.87.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秦始皇造字传说">秦始皇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p><p>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p><p>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p><p>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p><p>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p> <h4><span id=".E6.B8.85.E5.88.9D.E6.B4.AA.E5.B8.AE.E5.9B.BE.E7.AC.A6.E7.A0.94.E7.A9.B6"></span><span id="清初洪帮图符研究">清初洪幫圖符研究</span></h4> <p>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10多個省市,300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p><p>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p><p>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p> <p>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p> <ul><li>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li> <li>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li> <li>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li></ul><p>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b>留戀大明,一馬當先</b>」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p><p>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p><p>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p> <h3><span id=".E8.BE.9E.E4.B9.A6.E6.94.B6.E5.BD.95"></span><span id="辞书收录">辭書收錄</span></h3> <ul><li>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li> <li>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li> <li>《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li></ul><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 <dl><dd></dd> <dd>𰻞𰻞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 詳見下邊詞條</dd> <dd>𰻞𰻞兒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r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ẽr miã<sup>55</sup></span>]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dd></dl></blockquote> <h3><span id=".E7.94.B5.E8.84.91.E8.BE.93.E5.85.A5.E4.B8.8E.E6.98.BE.E7.A4.BA"></span><span id="电脑输入与显示">電腦輸入與顯示</span></h3> <h4><span id=".E5.9C.A8Unicode.E4.B8.AD.E6.94.B6.E9.8C.84"></span><span id="在Unicode中收錄">在Unicode中收錄</span></h4>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089473/mw-parser-output/.tmulti"> <p>早在2006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IRG後,Marnen Laibow-Koser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18個碼位,於2007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16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年,TCA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E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G收錄字的WS 2015中。</p><p>同時,范銘(Ming Fan)向Unicode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Unicode審議新字收錄的WS 2015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p><p>最後,這個漢字在2020年3月10日更新的Unicode 13.0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span><span>U+30EDE</span></span> <span>𰻞</span> <span></span>,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30EDD</span></span> <span>𰻝</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span>。 </p> <h4><span id=".E6.80.9D.E6.BA.90.E5.AD.97.E4.BD.93.E7.9A.84.E8.A1.A8.E7.A4.BA"></span><span id="思源字体的表示">思源字體的表示</span></h4> <p>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OpenType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p><p>2.000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Unicode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p> <h2><span id=".E9.A5.AE.E9.A3.9F.E6.B0.91.E4.BF.97"></span><span id="饮食民俗">飲食民俗</span></h2> <h3><span id=".E6.B0.91.E9.97.B4.E6.AD.8C.E8.B0.A3"></span><span id="民间歌谣">民間歌謠</span></h3> <p>有關中民謠稱: </p> <p>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p> <p>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p><p>關中俗諺稱: </p> <p>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p><p>陝西民謠稱: </p> <p>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p> <h3><span id=".E6.B0.91.E9.97.B4.E4.BC.A0.E8.AF.B4"></span><span id="民间传说">民間傳說</span></h3> <h4><span id=".E5.BA.B7.E7.86.99.E7.9A.87.E5.B8.9D.E7.9B.B8.E5.85.B3.E4.BC.A0.E8.AF.B4"></span><span id="康熙皇帝相关传说">康熙皇帝相關傳說</span></h4> <p>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p> <h2><span id=".E5.B8.82.E5.9C.BA.E4.B8.8E.E6.96.87.E5.8C.96.E6.8E.A8.E5.B9.BF"></span><span id="市场与文化推广">市場與文化推廣</span></h2> <p>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p><p>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p><p>2003年12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p><p>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年10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p><p>2020年5月,日本7-Eleven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於9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6 Cached time: 2023050507580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7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3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326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2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467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138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11.367 1 -total 48.26% 391.566 5 Template:Navbox 32.46% 263.403 2 Template:Reflist 26.81% 217.536 1 Template:面条 21.95% 178.132 81 Template:Tsl 10.08% 81.782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63% 70.012 8 Template:Lang 8.27% 67.124 10 Template:Cite_journal 7.42% 60.172 1 Template:NoteTA 5.91% 47.938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𰻞𰻞麵**(注音: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陝西方言國際音標:[piaŋ24piaŋ24-31miã55])或**油潑扯麵**,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𰻞𰻞兒麵**」、「**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或「**彪彪麵**」、「**餅餅麵**」、「**冰冰麵**」、「**比昂比昂麵**」、「桌球麵。」 ## 讀音與字型 ### 讀音來源 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有多種說法: * 「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 * 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 和「ang」(注音:「ㄤ」) 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 * 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 ### 字型與歌謠 「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 57 畫,另有寫法多達 71 畫。 biang 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 畫。 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 54 畫,最多的有 71 畫以上。 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 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 字型構造、歌謠來源 「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 做麵過程構造字型 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 * 「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 * 「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 「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 * 「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 * 「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 * 「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 * 「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 * 「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 * 「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 * 「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 「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 #### 秦人文化構造字型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 * 「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 * 「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 * 「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 * 「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 * 「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 * 「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 * 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 * 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 #### 車夫形象構造歌謠 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 * 「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 * 「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 * 「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 * 「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 * 「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 * 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 #### 其他說法 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 ### 造字傳說與研究 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 無名秀才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 #### 秦始皇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 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 #### 清初洪幫圖符研究 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 10 多個省市,300 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 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 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 * 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 * 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 * 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 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留戀大明,一馬當先**」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 辭書收錄 * 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 * 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 * 《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 > > >   > : > >   > : 𰻞𰻞麵 biángbiangmiàn[piaŋ24piaŋ24-31miã55] 詳見下邊詞條 > >   > : 𰻞𰻞兒麵 biángbiangrmiàn[piaŋ24.piẽr miã55]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 > > ### 電腦輸入與顯示 #### 在 Unicode 中收錄 早在 2006 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 IRG 後,Marnen Laibow-Koser 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 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 18 個碼位,於 2007 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 16 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 年,TCA 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 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E 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 G 收錄字的 WS 2015 中。 同時,范銘(Ming Fan)向 Unicode 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 Unicode 審議新字收錄的 WS 2015 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 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 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 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最後,這個漢字在 2020 年 3 月 10 日更新的 Unicode 13.0 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 U+30EDE 𰻞 ,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 U+30EDD 𰻝 。 #### 思源字體的表示 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 OpenType 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2.000 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 Unicode 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 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 飲食民俗 ### 民間歌謠 有關中民謠稱: 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 關中俗諺稱: 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 陝西民謠稱: 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 民間傳說 #### 康熙皇帝相關傳說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 ## 市場與文化推廣 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2003 年 12 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 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 年 10 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 2020 年 5 月,日本 7-Eleven 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 於 9 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 ## 注釋 ## 參考
null
46,321
2023-05-02T15:34:14Z
76,920,645
𰻞𰻞面
54,994
<p><b>𰻞𰻞麵</b>(注音:<span lang="zh-bopo">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span>;陝西方言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或<b>油潑扯麵</b>,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b>𰻞𰻞兒麵</b>」、「<b>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b>」或「<b>彪彪麵</b>」、「<b>餅餅麵</b>」、「<b>冰冰麵</b>」、「<b>比昂比昂麵</b>」、「桌球麵。」 </p> <h2><span id=".E8.AF.BB.E9.9F.B3.E4.B8.8E.E5.AD.97.E5.9E.8B"></span><span id="读音与字型">讀音與字型</span></h2> <h3><span id=".E8.AF.BB.E9.9F.B3.E6.9D.A5.E6.BA.90"></span><span id="读音来源">讀音來源</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p><p>有多種說法: </p> <ul><li>「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li> <li>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和「ang」(注音:「ㄤ」)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li> <li>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li></ul><h3><span id=".E5.AD.97.E5.9E.8B.E4.B8.8E.E6.AD.8C.E8.B0.A3"></span><span id="字型与歌谣">字型與歌謠</span></h3> <p>「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57畫,另有寫法多達71畫。 biang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畫。 </p><p>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54畫,最多的有71畫以上。</p><p>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p><p>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p><p>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p> <p>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p> <h3><span id=".E5.AD.97.E5.9E.8B.E6.9E.84.E9.80.A0.E3.80.81.E6.AD.8C.E8.B0.A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字型构造、歌谣来源">字型構造、歌謠來源</span></h3> <p>「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p><p>「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p> <h4><span id=".E5.81.9A.E9.9D.A2.E8.BF.87.E7.A8.8B.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做面过程构造字型">做麵過程構造字型</span></h4> <p>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p> <ul><li>「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li> <li>「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li> <li>「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li> <li>「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li> <li>「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li> <li>「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li> <li>「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li> <li>「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li> <li>「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li> <li>「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li> <li>「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li></ul><h4><span id=".E7.A7.A6.E4.BA.BA.E6.96.87.E5.8C.96.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秦人文化构造字型">秦人文化構造字型</span></h4> <p>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p> <ul><li>「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li> <li>「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li> <li>「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li> <li>「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li> <li>「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li> <li>「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li> <li>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li> <li>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li></ul><h4><span id=".E8.BD.A6.E5.A4.AB.E5.BD.A2.E8.B1.A1.E6.9E.84.E9.80.A0.E6.AD.8C.E8.B0.A3"></span><span id="车夫形象构造歌谣">車夫形象構造歌謠</span></h4> <p>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p> <ul><li>「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li> <li>「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li> <li>「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li> <li>「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li> <li>「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li> <li>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li></ul><h4><span id=".E5.85.B6.E4.BB.96.E8.AF.B4.E6.B3.95"></span><span id="其他说法">其他說法</span></h4> <p>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p><p>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p> <h3><span i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E4.B8.8E.E7.A0.94.E7.A9.B6"></span><span id="造字传说与研究">造字傳說與研究</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p> <h4><span id=".E6.97.A0.E5.90.8D.E7.A7.80.E6.89.8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无名秀才造字传说">無名秀才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p><p>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p><p>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p> <h4><span id=".E7.A7.A6.E5.A7.8B.E7.9A.87.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秦始皇造字传说">秦始皇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p><p>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p><p>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p><p>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p><p>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p> <h4><span id=".E6.B8.85.E5.88.9D.E6.B4.AA.E5.B8.AE.E5.9B.BE.E7.AC.A6.E7.A0.94.E7.A9.B6"></span><span id="清初洪帮图符研究">清初洪幫圖符研究</span></h4> <p>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10多個省市,300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p><p>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p><p>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p> <p>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p> <ul><li>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li> <li>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li> <li>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li></ul><p>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b>留戀大明,一馬當先</b>」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p><p>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p><p>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p> <h3><span id=".E8.BE.9E.E4.B9.A6.E6.94.B6.E5.BD.95"></span><span id="辞书收录">辭書收錄</span></h3> <ul><li>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li> <li>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li> <li>《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li></ul><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 <dl><dd></dd> <dd>𰻞𰻞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 詳見下邊詞條</dd> <dd>𰻞𰻞兒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r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ẽr miã<sup>55</sup></span>]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dd></dl></blockquote> <h3><span id=".E7.94.B5.E8.84.91.E8.BE.93.E5.85.A5.E4.B8.8E.E6.98.BE.E7.A4.BA"></span><span id="电脑输入与显示">電腦輸入與顯示</span></h3> <h4><span id=".E5.9C.A8Unicode.E4.B8.AD.E6.94.B6.E9.8C.84"></span><span id="在Unicode中收錄">在Unicode中收錄</span></h4>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089473/mw-parser-output/.tmulti"> <p>早在2006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IRG後,Marnen Laibow-Koser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18個碼位,於2007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16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年,TCA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E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G收錄字的WS 2015中。</p><p>同時,范銘(Ming Fan)向Unicode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Unicode審議新字收錄的WS 2015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p><p>最後,這個漢字在2020年3月10日更新的Unicode 13.0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span><span>U+30EDE</span></span> <span>𰻞</span> <span></span>,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30EDD</span></span> <span>𰻝</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span>。 </p> <h4><span id=".E6.80.9D.E6.BA.90.E5.AD.97.E4.BD.93.E7.9A.84.E8.A1.A8.E7.A4.BA"></span><span id="思源字体的表示">思源字體的表示</span></h4> <p>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OpenType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p><p>2.000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Unicode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p> <h2><span id=".E9.A5.AE.E9.A3.9F.E6.B0.91.E4.BF.97"></span><span id="饮食民俗">飲食民俗</span></h2> <h3><span id=".E6.B0.91.E9.97.B4.E6.AD.8C.E8.B0.A3"></span><span id="民间歌谣">民間歌謠</span></h3> <p>有關中民謠稱: </p> <p>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p> <p>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p><p>關中俗諺稱: </p> <p>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p><p>陝西民謠稱: </p> <p>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p> <h3><span id=".E6.B0.91.E9.97.B4.E4.BC.A0.E8.AF.B4"></span><span id="民间传说">民間傳說</span></h3> <h4><span id=".E5.BA.B7.E7.86.99.E7.9A.87.E5.B8.9D.E7.9B.B8.E5.85.B3.E4.BC.A0.E8.AF.B4"></span><span id="康熙皇帝相关传说">康熙皇帝相關傳說</span></h4> <p>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p> <h2><span id=".E5.B8.82.E5.9C.BA.E4.B8.8E.E6.96.87.E5.8C.96.E6.8E.A8.E5.B9.BF"></span><span id="市场与文化推广">市場與文化推廣</span></h2> <p>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p><p>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p><p>2003年12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p><p>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年10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p><p>2020年5月,日本7-Eleven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於9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6 Cached time: 2023050507580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7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3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326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2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467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138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11.367 1 -total 48.26% 391.566 5 Template:Navbox 32.46% 263.403 2 Template:Reflist 26.81% 217.536 1 Template:面条 21.95% 178.132 81 Template:Tsl 10.08% 81.782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63% 70.012 8 Template:Lang 8.27% 67.124 10 Template:Cite_journal 7.42% 60.172 1 Template:NoteTA 5.91% 47.938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𰻞𰻞麵**(注音: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陝西方言國際音標:[piaŋ24piaŋ24-31miã55])或**油潑扯麵**,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𰻞𰻞兒麵**」、「**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或「**彪彪麵**」、「**餅餅麵**」、「**冰冰麵**」、「**比昂比昂麵**」、「桌球麵。」 ## 讀音與字型 ### 讀音來源 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有多種說法: * 「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 * 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 和「ang」(注音:「ㄤ」) 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 * 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 ### 字型與歌謠 「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 57 畫,另有寫法多達 71 畫。 biang 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 畫。 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 54 畫,最多的有 71 畫以上。 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 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 字型構造、歌謠來源 「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 做麵過程構造字型 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 * 「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 * 「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 「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 * 「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 * 「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 * 「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 * 「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 * 「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 * 「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 * 「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 「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 #### 秦人文化構造字型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 * 「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 * 「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 * 「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 * 「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 * 「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 * 「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 * 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 * 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 #### 車夫形象構造歌謠 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 * 「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 * 「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 * 「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 * 「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 * 「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 * 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 #### 其他說法 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 ### 造字傳說與研究 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 無名秀才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 #### 秦始皇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 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 #### 清初洪幫圖符研究 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 10 多個省市,300 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 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 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 * 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 * 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 * 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 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留戀大明,一馬當先**」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 辭書收錄 * 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 * 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 * 《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 > > >   > : > >   > : 𰻞𰻞麵 biángbiangmiàn[piaŋ24piaŋ24-31miã55] 詳見下邊詞條 > >   > : 𰻞𰻞兒麵 biángbiangrmiàn[piaŋ24.piẽr miã55]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 > > ### 電腦輸入與顯示 #### 在 Unicode 中收錄 早在 2006 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 IRG 後,Marnen Laibow-Koser 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 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 18 個碼位,於 2007 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 16 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 年,TCA 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 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E 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 G 收錄字的 WS 2015 中。 同時,范銘(Ming Fan)向 Unicode 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 Unicode 審議新字收錄的 WS 2015 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 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 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 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最後,這個漢字在 2020 年 3 月 10 日更新的 Unicode 13.0 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 U+30EDE 𰻞 ,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 U+30EDD 𰻝 。 #### 思源字體的表示 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 OpenType 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2.000 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 Unicode 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 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 飲食民俗 ### 民間歌謠 有關中民謠稱: 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 關中俗諺稱: 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 陝西民謠稱: 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 民間傳說 #### 康熙皇帝相關傳說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 ## 市場與文化推廣 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2003 年 12 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 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 年 10 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 2020 年 5 月,日本 7-Eleven 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 於 9 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 ## 注釋 ## 參考
null
46,321
2023-05-02T15:34:14Z
76,920,645
𰻞𰻞麪
54,994
<p><b>𰻞𰻞麵</b>(注音:<span lang="zh-bopo">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span>;陝西方言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或<b>油潑扯麵</b>,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b>𰻞𰻞兒麵</b>」、「<b>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b>」或「<b>彪彪麵</b>」、「<b>餅餅麵</b>」、「<b>冰冰麵</b>」、「<b>比昂比昂麵</b>」、「桌球麵。」 </p> <h2><span id=".E8.AF.BB.E9.9F.B3.E4.B8.8E.E5.AD.97.E5.9E.8B"></span><span id="读音与字型">讀音與字型</span></h2> <h3><span id=".E8.AF.BB.E9.9F.B3.E6.9D.A5.E6.BA.90"></span><span id="读音来源">讀音來源</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p><p>有多種說法: </p> <ul><li>「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li> <li>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和「ang」(注音:「ㄤ」)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li> <li>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li> <li>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li></ul><h3><span id=".E5.AD.97.E5.9E.8B.E4.B8.8E.E6.AD.8C.E8.B0.A3"></span><span id="字型与歌谣">字型與歌謠</span></h3> <p>「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57畫,另有寫法多達71畫。 biang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畫。 </p><p>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54畫,最多的有71畫以上。</p><p>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p><p>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p><p>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p> <p>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p> <h3><span id=".E5.AD.97.E5.9E.8B.E6.9E.84.E9.80.A0.E3.80.81.E6.AD.8C.E8.B0.A3.E6.9D.A5.E6.BA.90"></span><span id="字型构造、歌谣来源">字型構造、歌謠來源</span></h3> <p>「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p><p>「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p> <h4><span id=".E5.81.9A.E9.9D.A2.E8.BF.87.E7.A8.8B.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做面过程构造字型">做麵過程構造字型</span></h4> <p>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p> <ul><li>「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li> <li>「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li> <li>「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li> <li>「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li> <li>「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li> <li>「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li> <li>「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li> <li>「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li> <li>「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li> <li>「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li> <li>「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li></ul><h4><span id=".E7.A7.A6.E4.BA.BA.E6.96.87.E5.8C.96.E6.9E.84.E9.80.A0.E5.AD.97.E5.9E.8B"></span><span id="秦人文化构造字型">秦人文化構造字型</span></h4> <p>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p> <ul><li>「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li> <li>「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li> <li>「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li> <li>「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li> <li>「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li> <li>「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li> <li>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li> <li>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li></ul><h4><span id=".E8.BD.A6.E5.A4.AB.E5.BD.A2.E8.B1.A1.E6.9E.84.E9.80.A0.E6.AD.8C.E8.B0.A3"></span><span id="车夫形象构造歌谣">車夫形象構造歌謠</span></h4> <p>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p> <ul><li>「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li> <li>「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li> <li>「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li> <li>「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li> <li>「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li> <li>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li></ul><h4><span id=".E5.85.B6.E4.BB.96.E8.AF.B4.E6.B3.95"></span><span id="其他说法">其他說法</span></h4> <p>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p><p>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p> <h3><span i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E4.B8.8E.E7.A0.94.E7.A9.B6"></span><span id="造字传说与研究">造字傳說與研究</span></h3> <p>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p> <h4><span id=".E6.97.A0.E5.90.8D.E7.A7.80.E6.89.8D.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无名秀才造字传说">無名秀才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p><p>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p><p>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p> <h4><span id=".E7.A7.A6.E5.A7.8B.E7.9A.87.E9.80.A0.E5.AD.97.E4.BC.A0.E8.AF.B4"></span><span id="秦始皇造字传说">秦始皇造字傳說</span></h4> <p>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p><p>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p><p>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p><p>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p><p>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p> <h4><span id=".E6.B8.85.E5.88.9D.E6.B4.AA.E5.B8.AE.E5.9B.BE.E7.AC.A6.E7.A0.94.E7.A9.B6"></span><span id="清初洪帮图符研究">清初洪幫圖符研究</span></h4> <p>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10多個省市,300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p><p>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p><p>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p> <p>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p> <ul><li>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li> <li>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li> <li>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li></ul><p>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b>留戀大明,一馬當先</b>」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p><p>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p><p>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p> <h3><span id=".E8.BE.9E.E4.B9.A6.E6.94.B6.E5.BD.95"></span><span id="辞书收录">辭書收錄</span></h3> <ul><li>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li> <li>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li> <li>《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li></ul><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 <dl><dd></dd> <dd>𰻞𰻞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aŋ<sup>24-31</sup>miã<sup>55</sup></span>] 詳見下邊詞條</dd> <dd>𰻞𰻞兒麵 <span lang="en">biángbiangrmiàn</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piaŋ<sup>24</sup>.piẽr miã<sup>55</sup></span>]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dd></dl></blockquote> <h3><span id=".E7.94.B5.E8.84.91.E8.BE.93.E5.85.A5.E4.B8.8E.E6.98.BE.E7.A4.BA"></span><span id="电脑输入与显示">電腦輸入與顯示</span></h3> <h4><span id=".E5.9C.A8Unicode.E4.B8.AD.E6.94.B6.E9.8C.84"></span><span id="在Unicode中收錄">在Unicode中收錄</span></h4>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089473/mw-parser-output/.tmulti"> <p>早在2006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IRG後,Marnen Laibow-Koser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18個碼位,於2007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16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年,TCA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E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G收錄字的WS 2015中。</p><p>同時,范銘(Ming Fan)向Unicode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Unicode審議新字收錄的WS 2015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p><p>最後,這個漢字在2020年3月10日更新的Unicode 13.0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span><span>U+30EDE</span></span> <span>𰻞</span> <span></span>,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span><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3727143"><span>U+30EDD</span></span> <span>𰻝</span>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1146900"><span></span>。 </p> <h4><span id=".E6.80.9D.E6.BA.90.E5.AD.97.E4.BD.93.E7.9A.84.E8.A1.A8.E7.A4.BA"></span><span id="思源字体的表示">思源字體的表示</span></h4> <p>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OpenType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p><p>2.000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Unicode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p> <h2><span id=".E9.A5.AE.E9.A3.9F.E6.B0.91.E4.BF.97"></span><span id="饮食民俗">飲食民俗</span></h2> <h3><span id=".E6.B0.91.E9.97.B4.E6.AD.8C.E8.B0.A3"></span><span id="民间歌谣">民間歌謠</span></h3> <p>有關中民謠稱: </p> <p>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p> <p>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p><p>關中俗諺稱: </p> <p>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p><p>陝西民謠稱: </p> <p>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p> <h3><span id=".E6.B0.91.E9.97.B4.E4.BC.A0.E8.AF.B4"></span><span id="民间传说">民間傳說</span></h3> <h4><span id=".E5.BA.B7.E7.86.99.E7.9A.87.E5.B8.9D.E7.9B.B8.E5.85.B3.E4.BC.A0.E8.AF.B4"></span><span id="康熙皇帝相关传说">康熙皇帝相關傳說</span></h4> <p>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p> <h2><span id=".E5.B8.82.E5.9C.BA.E4.B8.8E.E6.96.87.E5.8C.96.E6.8E.A8.E5.B9.BF"></span><span id="市场与文化推广">市場與文化推廣</span></h2> <p>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p><p>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p><p>2003年12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p><p>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年10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p><p>2020年5月,日本7-Eleven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於9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6 Cached time: 2023050507580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7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3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326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22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467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1382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11.367 1 -total 48.26% 391.566 5 Template:Navbox 32.46% 263.403 2 Template:Reflist 26.81% 217.536 1 Template:面条 21.95% 178.132 81 Template:Tsl 10.08% 81.782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8.63% 70.012 8 Template:Lang 8.27% 67.124 10 Template:Cite_journal 7.42% 60.172 1 Template:NoteTA 5.91% 47.938 10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𰻞𰻞麵**(注音:ㄅㄧㄤˊㄅㄧㄤˊㄇㄧㄢˋ;陝西方言國際音標:[piaŋ24piaŋ24-31miã55])或**油潑扯麵**,是流行於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知名傳統風味麵食,屬於扯麵,通過揉、抻、甩、扯等步驟製作,麵寬而厚,猶如「褲腰帶」,口感勁道,食用前加入各色臊子或油潑辣子。位居關中十大怪之首「扯麵像褲帶」。「𰻞」字有多種寫法,因難以輸入電腦,常被代替寫為拼音,亦稱「**𰻞𰻞兒麵**」、「**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或「**彪彪麵**」、「**餅餅麵**」、「**冰冰麵**」、「**比昂比昂麵**」、「桌球麵。」 ## 讀音與字型 ### 讀音來源 關於「𰻞」一字的讀音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多流傳為擬聲。 有多種說法: * 「餅」字一些地方旳白讀音,秦腔劇作家范紫東、語言學家郭芹納等人認為該字來源於古文獻中經常出現的「餅」字,為「餅餅麵」的語音兒化音變。 * 地方話里「扁扁」的訛音。在西北地區有的地方方言裡,韻母「an」(注音:「ㄢ」) 和「ang」(注音:「ㄤ」) 會互相混淆。「扁扁」的讀音會變成「BiángBiang」的聲音。在傳到他處的過程中,原義被遺忘,中間有人為了擴大銷售,特意把它神秘化,創造新字來宣傳「地方特色」。 * 擬聲詞,製作時擀制和拉扯過程中,麵在案板上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碰到鍋沿,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將麵下鍋,麵被扔到空中,落入滾燙的水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製作時撈出麵和調味攪拌過程中,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吃麵時,嘴巴嚼麵,發出「BiángBiang」的聲音。 * 擬聲詞,源於古代婦女洗衣服時用棒槌捶打衣服的聲音,秦代原始製作𰻞𰻞麵時,如同捶打衣服一樣,用棒槌捶打麵團,發出「BiángBiáng」的聲音。 ### 字型與歌謠 「𰻞」字為書寫最複雜、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最常見字型為 57 畫,另有寫法多達 71 畫。 biang 的筆畫數:宀(3)八(2)馬(10)長(8)長(8)月(4)刂(2)戀」(23),辶旁舊體(4),合計:64 畫。 𰻞𰻞麵在陝西關中地區廣泛流傳,各地「𰻞」傳統寫法並非完全相同,衍生出十餘種寫法。各種寫法筆畫不一樣,最少的 54 畫,最多的有 71 畫以上。 以「六書」理論而言,「𰻞」字屬於會意造字。 此外,關中也有少數將其寫為「奤」字,顯然是會意麵條寬大,而發音一致為「ㄅㄧㄤˊ」。 爲方便記住「𰻞」字,民間流傳著對應寫法的歌謠,歌謠基本解釋如下: 然而,歌謠在各地流傳的版本也不盡相同。下表顯示了此字的一些字形及其歌謠。 ### 字型構造、歌謠來源 「𰻞」字型構造概括了此麵的特性,體現了原料、調料、製作工藝、辛勤操作、食客感受等,展現了秦人心底寬廣、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性格氣質,映射了山川地理與人情冷暖,組成了陝西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𰻞」字中各部分可聯繫不同內容進行解釋。 #### 做麵過程構造字型 有說法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做麵過程。 * 「穴」字型,指搋麵,為一種和麵方式,常用瓷盆。 * 「言」字型,即「鹽」,同音互訓,指和麵過程中需要用鹽,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 「九」字型(部分寫法),即「久」,同音互訓,指搋後的麵需久放至少半天,成為「渥麵」。 * 「幺」或「糸」字型,即「絞」,指搋後的麵團需要反覆揉捏,才能筋道。 * 「工」字型(部分寫法),指「工夫」或「功夫」,指製作過程中所花費工夫。 * 「馬」字型,代指「一馬平川」,指麵條十分寬,猶如褲帶。 * 「長」字型,指麵條不僅寬,而且長。 * 「月」字型,即「肉」,麵中可放入肉進行調味。 * 「刂」、「戈」、「寸」、「丁」等字型,指用菜刀剺,可特指關中地區的切麵刀。 * 「心」字型,指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 「辶」字型,即「噦」,即「車車兒」,古咸陽的一種常見車輛。 #### 秦人文化構造字型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教授傅功振稱,「𰻞」字各部分表示了秦人文化元素。 * 「穴」字型,指渭河流域的秦人,古代穴居。 * 「言」字型,指「鹽」,為百味之祖,秦人飲食重要調料。 * 「糸」和「長」字型,體現秦人製作此麵過程中的動作和品嘗喜悅。 * 「心」字型,體現秦人忠厚樸魯、誠信熱忱的性情。 * 「月」字型,通「肉」,指驃悍的秦人喜愛食肉,秦人為「虎狼之師」。 * 「馬」和「戈」字型,體現秦人尚武精神。 * 歌謠中所謂「馬大王」,指秦將白起戰勝趙奢後裔「馬服諸侯王」「坐車回咸陽」的故事。 * 歌謠中「咸陽」,突出秦地中心為咸陽。 #### 車夫形象構造歌謠 陝西民俗學會理事靳應祿稱,「𰻞」字表示推獨輪車賣麵車夫的形象。戶縣大王鎮康王村有老人說,「𰻞」字就產生於康王村一帶,與過去的地軲轆車有關。 * 「一點撩上天」,指賣麵車夫的草帽。 * 「留個鉤搭掛麻糖」,指掛的麻糖。 * 「東一扭,西一扭」,指推車走路時左右扭動以保持平衡。 * 「左一長,右一長」,指車幫上搭著的長麵袋子。 * 「馬」字和「穴」字,分別代表了男、女。 * 發音「Biáng」可形容飢餓時吃麵,嘴中所發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將食色性聚集一體,體現百姓最淳樸的人生追求。 #### 其他說法 咸陽市有研究者認為𰻞字歌謠是秦始皇大軍的「軍歌」,藉以展現虎狼之師的魄力。 也有說法認為,此歌謠為秦國招賢令,招攬六國賢士歸秦。 ### 造字傳說與研究 關於「𰻞」一字的造字來源說法較多,民間傳說多包含牽強附會。 #### 無名秀才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民間一無名秀才所造,時代不詳。 傳說一名窮困潦倒、飢腸轆轆的秀才趕往咸陽時路過一間麵館,聽到其中傳出 「Biáng——Biáng——」 的做麵聲音,吃了一碗色香味美的褲帶一般寬的麵條。 吃完卻發現自己囊中羞澀無法付帳,哀求店家讓他寫字代替。他按照店家「ㄅㄧㄤˊㄅㄧㄤˊ麵」的發音,感慨自己一路坎坷,一邊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邊就寫下了「𰻞」字。 #### 秦始皇造字傳說 民間傳說「𰻞」字為秦始皇所下令製造。 傳說秦朝時咸陽街頭常有老翁推車沿街叫賣𰻞𰻞麵,常從渭河中舀水和麵、煮麵,碰到食客就使勁扯動麵團,直到變成又長又寬的褲帶麵,扔入沸水煮熟、盛入老碗,加入調料、清油,十分筋道爽口。 居住咸陽的秦始皇日夜操勞國事,厭倦了山珍海味,沒有食慾。一名宦官前往街上買了碗「𰻞𰻞麵」送上,讓秦始皇胃口大開。秦始皇問:「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味美上口。」,宦官答:「𰻞𰻞麵。」 秦始皇將其視為「御用」麵食,不能讓平民隨意吃到,故御賜複雜字型,令百姓無法寫出。 一說,有詩曰:「推車咸陽街頭轉,遇見官府老爺漢,稟告君王好禦膳,君王知曉要接見,端來一碗𰻞𰻞麵」 秦始皇十分喜愛此麵,高呼「保我大秦江山!」為鼓舞民心、號召保衛祖國,御筆寫下此字。 #### 清初洪幫圖符研究 流傳於四川盆地的兩個廣為人知的複雜漢字「」和「」,其內部結構與「𰻞」字十分類似。類似結構的漢字流傳於 10 多個省市,300 多年來均有出現,卻僅限民間相傳,從無傳統典籍收錄。 重慶一帶的「」字和四川一帶的「」字,均念為「ㄗㄨㄟˊ」,即當地方言中的「賊」,意指強盜。為了方便記憶,它們同樣也有歌謠對應,在當地鄉村中人人均能背誦。 有觀點認為,這些漢字與清初東南沿海地區剛剛興起的洪幫圖符十分類似,可能為洪幫隱語秘符,由於洪幫各派系從南至北擴展傳播,而將該圖符傳播各地,尤其是四川盆地,演化為漢字。 現存資料中顯示,洪幫興起初期,東南沿海一帶的開香堂布置中有圖符與四川盆地流行的「」和「」兩字幾乎完全相同。由於洪幫歷來多有組裝秘字作為隱語的傳統,則可用拆字法解讀該圖符: * 上部「亠、二、口、糸、糸」與下部「心」(小篆體)構成了繁體的「戀」字,指「留戀」。 * 左右兩旁的「月」與「戈」(或「刂」)在圖符中原為對稱形狀,如新月初升,指「月」,省寫代指「明(朝)」。 * 中部的「馬」、「長」與下面的「辶」,隱含「一馬當先」、「馬行千里」、「長途跋涉」之類含義。 因此,圖符中可能隱含「**留戀大明,一馬當先**」之意。在傳播過程中,可能緩慢發生變化,最終演化成為當地民間字符,傳播越遠,其字型變化可能越大。可以看出,四川盆地的「」和「」兩字省略了「辶」,而陝西的「𰻞」字增加了「穴」字頭。 有趣的是,這個字流傳到潮州話地區時,被當地民眾認爲跟「戀愛」的「戀」字同義,不過讀音不同,在江夏懋亭氏編著的《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中,收入潮州話「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根據《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 對比四川盆地一帶的「ㄗㄨㄟˊ」字,以及洪幫開香堂嘅圖符,此「soih4」字亦十分相似,只是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soih4」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soih4」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 ### 辭書收錄 * 傳統辭書《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字彙》、《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等中,均未收錄此字。 * 截至民國年間的各地傳統方志中,較少涉及民間小吃,尚未發現有關麵的記載。 * 《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收錄此詞條,並詳細介紹了相關飲食文化: > > >   > : > >   > : 𰻞𰻞麵 biángbiangmiàn[piaŋ24piaŋ24-31miã55] 詳見下邊詞條 > >   > : 𰻞𰻞兒麵 biángbiangrmiàn[piaŋ24.piẽr miã55] 陝西最愛吃的麵食之一…… > > ### 電腦輸入與顯示 #### 在 Unicode 中收錄 早在 2006 年,井作恆(John Jenkins)跟康立論(Lee Collins)電郵討論後,提交了「」字,比現行字形缺少了一個「心部件」。然而,該字被提交到 IRG 後,Marnen Laibow-Koser 指出井作恆給出構字式(IDS 序列)爲「⿺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其長度是 18 個碼位,於 2007 年被指出不符合當時《核心規約》中長度不能超過 16 的規定(後來的《核心規約》中刪去了這一限制)。2008 年,TCA 和日方認爲此提案的字「字形模糊」,應當釐清。2009 年,此字轉移到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E 提案後,山本知(Yamamoto Satoshi)指出它缺少了「心部件」的問題,最終此字提案被移除。此字也曾被提至「急用漢字」區的討論裏,但被日方和韓方代表認爲並非急用,最後只能移至審議擴展區 G 收錄字的 WS 2015 中。 同時,范銘(Ming Fan)向 Unicode 提交「𰻞」字的收字申請。其後,在 Unicode 審議新字收錄的 WS 2015 中,此字的正體代號爲 UTC-00791,以胡勁濤、孫立新、史鵬飛等著的《都市方言辭典(陝西卷)》作爲證據;其類推簡化字則爲 UTC-01312,用的證據爲施韻佳、梁貴紅、崇蓉蓉等在《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的文章〈Biáng 形紋樣探究〉。遺憾的是,提交的字形與引用證據之間有差異,正體的提交字形爲最常見的寫法「𰻞」,但引用證據中的寫法卻是缺少了「刂部件」而且「月部件」變大了的「」;簡體的提交字形爲「𰻞」,可是引用證據那篇文章中顯示的對應正體是「」,「刂部件」變成了「戈部件」,兩個「幺部件」也變成「糸部件」。這些字形差異不但引起了討論,還引起過意料之外的衍生提案,比如日本的鈴木俊哉(Suzuki Toshiya)提出過「中日韓組合表意字符(CJK Complex Ideographic Symbol)」的概念,以「」來兼容各種異體,無論棋盤紋部分為何,都統一為同一個字。甚至可容許像「」這樣的字。 最後,這個漢字在 2020 年 3 月 10 日更新的 Unicode 13.0 版本裏,獲收錄至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區塊中。正體字的編碼爲 U+30EDE 𰻞 ,類推簡化字的編碼爲 U+30EDD 𰻝 。 #### 思源字體的表示 舊版思源宋體和思源黑體通過 OpenType 組字的特性,可以使用表意文字描述序列將「⿺‌辶⿳穴⿰月⿰⿲⿱幺長⿱言馬⿱幺長刂心」顯示為「𰻞」。 2.000 版起的思源黑體已收錄此字,但由於該版本於該字正式加入 Unicode 前發佈,未能對應碼位,字體更新前未能正常使用。2.002 版更新後已對應碼位,已能正確顯示,但組字特性也同時被移除。 ## 飲食民俗 ### 民間歌謠 有關中民謠稱: 賈平凹取其含義說: 這展現了關中剛烈火辣的秦風秦味,以及他們對𰻞𰻞麵和油潑辣子的熱愛。 關中俗諺稱: 意指過門媳婦需要打罵以使其聽話,製作𰻞𰻞麵需要反覆揉壓才能有筋道。 陝西民謠稱: 意指𰻞𰻞麵和秦腔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 民間傳說 #### 康熙皇帝相關傳說 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假扮為商人巡查西北地區,路過陝西省臨潼縣魚池村時,借住於一房姓人家中,房家用家常𰻞𰻞麵招待。康熙十分喜歡此麵,稱讚不已,趁機詢問其做法,房家人說:「紅嘴綠葉玉石板,金色魚兒浮水面,釜中兩沸即成餐」,並詳細交待了原料、配料和製作方法。康熙回京後命御膳房進行烹製,卻製作失敗,故詔令房氏進京為其做𰻞𰻞麵。為表感謝,皇帝恩准魚池村不必納糧。此麵也因此名震天下。 ## 市場與文化推廣 𰻞𰻞麵在關中地區傳統上十分流行,也因其獨特風味走向城市,陝西西安等地有眾多𰻞𰻞麵館,北京等外地城市也有𰻞𰻞麵館售賣𰻞𰻞麵。 近年來,一家名為「Noodle King」的𰻞𰻞麵連鎖店在西安以及其他城市開設眾多分店,註冊商標,將𰻞𰻞麵品牌化運營。 2003 年 12 月,西安眼鏡山野人家的眼鏡山野𰻞𰻞麵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第三屆「中華名小吃」。 作為陝西麵食的代表之一,加之獨一無二的讀音與字型,𰻞𰻞麵包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民俗文化。2009 年 10 月,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𰻞𰻞麵故鄉的戶縣康王村組織了𰻞𰻞麵「老碗會」,當地村民希望將此麵製作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打造專營𰻞𰻞麵的餐飲旅遊村。 2020 年 5 月,日本 7-Eleven 在東京附近以限定商品的形式推出𰻞𰻞麵,引起話題。其後因為反應熱烈,7-Eleven 於 9 月初再發售𰻞𰻞麵,其後更將發售範圍擴大至關東、東海及近畿各縣市。 ## 注釋 ## 參考
null
46,321
2023-05-02T15:34:14Z
76,920,645
𰻞𰻞麵
5,749,415
<p><b>𨥙</b>(英語:<span lang="en">Hydrazinium</span>)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為N<sub>2</sub>H<sub>5</sub><sup>+</sup>,是肼(聯氨分子)質子化後的產物,但在某些情況下,肼(Hydrazine)也可以代表此種離子,例如硫酸肼。而四級氮的肼衍生物也可稱為𨥙。𨥙可以利用肼在強酸下質子化得到。部分𨥙的鹽是化學中的常用試劑,通常用於某些工業製程。兩者均為水溶性無色鹽。𨥙是一種弱酸,其酸度係數pK<sub>a</sub>為8.1。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𨥙的英文名稱來自於「<span lang="en">Hydrazine</span>」(肼)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由於其離子呈現類似金屬的性質(如弱酸性),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 </p><p>中文則是將「肼」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𨥙」,但由於這個字不易輸入,部分文獻將該字拆開,寫為「钅井」、「金井」或圖像「」,有時亦誤作「鉼」。2020年,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收錄了「」,然而該字是作為「鏡」的二簡字收錄的,與表示陽離子的「」實為同形字關係。 </p> <h2><span id=".E7.96.8A.E6.B0.AE.E5.8C.96.F0.A8.A5.99"></span><span id="疊氮化𨥙">疊氮化𨥙</span></h2> <p>疊氮化𨥙(英語:<span lang="en">hydrazinium azide</span>)是𨥙的疊氮化物,也是𨥙化合物中最不尋常、不穩定的一種。疊氮酸肼(N<sub>5</sub>H<sub>5</sub>)是肼和疊氮酸的鹽,由於其氮含量高,具有高爆炸性,因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在結構上,它是<span>[N<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span>[N<span><br>3</span>]<span>−<br></span></span>,因此也稱作疊氮酸𨥙或肼疊氮酸鹽。 </p><p>這種物質會爆炸性的地分解成肼、氨和氮氣:</p> <dl><dd>12 <span>N<span><br>5</span>H<span><br>5</span></span> → 3 <span>N<span><br>2</span>H<span><br>4</span></span> + 16 <span>NH<span><br>3</span></span> + 19 <span>N<span><br>2</span></span></dd></dl><h2><span id=".E9.9B.99.E6.AD.A3.F0.A8.A5.99.E9.9B.A2.E5.AD.90"></span><span id="雙正𨥙離子">雙正𨥙離子</span></h2> <p>𨥙仍然可以在被質子化成<span data-orig-title="雙正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正離子</span></span>,稱為雙正𨥙(Hydrazinediium)、過𨥙或二價𨥙(Hydrazinium(2+)),其化學式為N<sub>2</sub>H<sub>6</sub><sup>2+</sup>。 </p><p>其質子化的反應常數K = 8.4 x 10<sup>-16</sup>:</p> <dl><dd>[N<sub>2</sub>H<sub>5</sub>]<sup>+</sup> + H<sup>+</sup> → [N<sub>2</sub>H<sub>6</sub>]<sup>2+</sup></dd></dl><p>疊氮酸𨥙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純的硫酸過𨥙(Hydrazinediium Sulfate)和疊氮酸:</p> <dl><dd>[N<sub>2</sub>H<span>+<br>5</span>][N<span>−<br>3</span>] + H<sub>2</sub>SO<sub>4</sub> → [N<sub>2</sub>H<span>2+<br>6</span>][SO<span>2−<br>4</span>] + HN<sub>3</sub></dd></dl><p>這種離子也是一種肼衍生物,其分子形狀與乙烷相近。 </p><p>不過這種離子會完全水解,與水反應生成𨥙例子和鋞離子,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於水溶液中:</p> <dl><dd>[N<sub>2</sub>H<sub>6</sub>]<sup>2+</sup> + H<sub>2</sub>O → N<sub>2</sub>H<sub>5</sub><sup>+</sup> + H<sub>3</sub>O<sup>+</sup></dd></d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肼</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6 Cached time: 2023050519312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6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4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95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60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77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55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8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181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63.791 1 -total 20.81% 200.607 1 Template:Reflist 16.91% 162.971 1 Template:Chembox 14.39% 138.667 2 Template:Lang-en 10.86% 104.620 3 Template:Navbox 10.28% 99.056 1 Template:NoteTA 8.71% 83.980 3 Template:Cite_journal 7.42% 71.511 1 Template:Hydrazines 7.32% 70.581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7.28% 70.178 9 Template:Chem -->
**𨥙**(英語:Hydrazinium)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為 N2H5+,是肼(聯氨分子)質子化後的產物,但在某些情況下,肼(Hydrazine)也可以代表此種離子,例如硫酸肼。而四級氮的肼衍生物也可稱為𨥙。𨥙可以利用肼在強酸下質子化得到。部分𨥙的鹽是化學中的常用試劑,通常用於某些工業製程。兩者均為水溶性無色鹽。𨥙是一種弱酸,其酸度係數 pKa 為 8.1。 ## 命名 𨥙的英文名稱來自於「Hydrazine」(肼)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由於其離子呈現類似金屬的性質(如弱酸性),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 中文則是將「肼」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𨥙」,但由於這個字不易輸入,部分文獻將該字拆開,寫為「钅井」、「金井」或圖像「」,有時亦誤作「鉼」。2020 年,Unicode 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收錄了「」,然而該字是作為「鏡」的二簡字收錄的,與表示陽離子的「」實為同形字關係。 ## 疊氮化𨥙 疊氮化𨥙(英語:hydrazinium azide)是𨥙的疊氮化物,也是𨥙化合物中最不尋常、不穩定的一種。疊氮酸肼(N5H5)是肼和疊氮酸的鹽,由於其氮含量高,具有高爆炸性,因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在結構上,它是[N 2H 5]+ [N 3]− ,因此也稱作疊氮酸𨥙或肼疊氮酸鹽。 這種物質會爆炸性的地分解成肼、氨和氮氣:   : 12 N 5H 5 → 3 N 2H 4 + 16 NH 3 + 19 N 2 ## 雙正𨥙離子 𨥙仍然可以在被質子化成雙正離子,稱為雙正𨥙(Hydrazinediium)、過𨥙或二價𨥙(Hydrazinium (2+)),其化學式為 N2H62+。 其質子化的反應常數 K = 8.4 x 10-16:   : [N2H5]+ + H+ → [N2H6]2+ 疊氮酸𨥙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純的硫酸過𨥙(Hydrazinediium Sulfate)和疊氮酸:   : [N2H+ 5][N− 3] + H2SO4 → [N2H2+ 6][SO2− 4] + HN3 這種離子也是一種肼衍生物,其分子形狀與乙烷相近。 不過這種離子會完全水解,與水反應生成𨥙例子和鋞離子,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於水溶液中:   : [N2H6]2+ + H2O → N2H5+ + H3O+ ## 參見 * 肼 ## 參考文獻
null
9,003
2023-05-02T13:26:53Z
74,871,386
𰽟
1,694,144
<p><b>氟正離子</b>,又稱<b>二氫氟陽離子</b>、<b>氟化氫合氫離子</b>,舊譯<b>鉘</b>,化學式為H<sub>2</sub>F<sup>+</sup>。它是一種由氟化氫的質子化或自偶電離產生的多原子陽離子: </p> <dl><dd>HF + H<sup>+</sup> → H<sub>2</sub>F<sup>+</sup></dd></dl><p>或 </p> <dl><dd>3HF <span>⇌</span> H<sub>2</sub>F<sup>+</sup> + HF<sub>2</sub><sup>−</sup></dd></dl><p>與其他由氯、溴、碘構成的鹵鎓離子不同(化學式分別為H<sub>2</sub>Cl<sup>+</sup>、H<sub>2</sub>Br<sup>+</sup>、H<sub>2</sub>I<sup>+</sup>),氟鎓離子的有機衍生物仍然是未知的,例如R<sub>2</sub>F<sup>+</sup>。 </p><p>二氫氟陽離子可以在氟銻酸里找到。 已經確定了具有<span>Sb<span><br>2</span>F<span>−<br>11</span></span>陰離子的鹽的結構。 二氫氟陽離子和水 和氨基負離子是等電子體。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氟化氫根</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氟正離子**,又稱**二氫氟陽離子**、**氟化氫合氫離子**,舊譯**鉘**,化學式為 H2F+。它是一種由氟化氫的質子化或自偶電離產生的多原子陽離子:   : HF + H+ → H2F+ 或   : 3HF ⇌ H2F+ + HF2− 與其他由氯、溴、碘構成的鹵鎓離子不同(化學式分別為 H2Cl+、H2Br+、H2I+),氟鎓離子的有機衍生物仍然是未知的,例如 R2F+。 二氫氟陽離子可以在氟銻酸里找到。 已經確定了具有 Sb 2F− 11 陰離子的鹽的結構。 二氫氟陽離子和水 和氨基負離子是等電子體。 ## 參見 * 氟化氫根 ## 參考資料
null
4,594
2023-04-16T12:25:03Z
74,495,712
𰽱
139,292
<p><b>水合氫離子</b>(英語:<b>Hydronium</b>),也稱<b><ruby><rb>鋞</rb><rp>(</rp><rt>ㄒㄧㄥˊ</rt><rp>)</rp></ruby>離子、<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𨦡</rb><rp>(</rp><rt>ㄧㄤˊ</rt><rp>)</rp></ruby></b>或<b>氧鎓</b>(英語:<b>Oxonium</b>),指的是氫正離子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的正離子。與水結合之氫正離子,通常的來源為可溶於水的酸,可溶於水的酸溶在水中會解離成為酸根離子與氫離子,由於水分子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氫離子便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水合氫離子。 </p> <dl><dd>H<sub>2</sub>O + H<sup>+</sup> → H<sub>3</sub>O<sup>+</sup></dd></dl><p>水合氫離子通常用H<sub>3</sub>O<sup>+</sup>表示,為了簡便,也常把H<sub>3</sub>O<sup>+</sup>寫作H<sup>+</sup>。 </p><p>水合氫離子和氨是等電子體。 </p><p>命名時若作為前綴則稱為𨦡基(oxonio-)。 </p><p>2015年11月2日,使用水合氫離子來探測質子-電子質量比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70億年內,Δμ/μ不大於10<sup>-7</sup>。</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𨦡鹽</li> <li>水分子</li> <li>路易斯鹼</li> <li>鹽基</li> <li>酸鹼理論</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p>Unihan字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水合氫離子**(英語:**Hydronium**),也稱**鋞(ㄒㄧㄥˊ)離子、𨦡(ㄧㄤˊ)** 或**氧鎓**(英語:**Oxonium**),指的是氫正離子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的正離子。與水結合之氫正離子,通常的來源為可溶於水的酸,可溶於水的酸溶在水中會解離成為酸根離子與氫離子,由於水分子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氫離子便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水合氫離子。   : H2O + H+ → H3O+ 水合氫離子通常用 H3O+ 表示,為了簡便,也常把 H3O+ 寫作 H+。 水合氫離子和氨是等電子體。 命名時若作為前綴則稱為𨦡基(oxonio-)。 2015 年 11 月 2 日,使用水合氫離子來探測質子 - 電子質量比 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 70 億年內,Δμ/μ 不大於 10-7。 ## 參考資料 ## 參見 * 𨦡鹽 * 水分子 * 路易斯鹼 * 鹽基 * 酸鹼理論 ## 外部連結 Unihan 字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744
2023-04-26T00:32:04Z
76,506,279
𰽽
791,170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b>也稱為「<b>氧鎓鹽</b>」,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正離子</b>」。最簡單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sub>3</sub>O<sup>+</sup>)。其他常見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R-C=O<sup>+</sup><sup>(-<i>R</i>)</sup>-R'、R-O<sup>+</sup><sup>(-<i>R</i>)</sup>-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R-C<sup>+</sup>-O-R'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p> <dl><dd><center></center></dd></dl><p>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可分為二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和三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BF<sub>3</sub><sup>−</sup>)。,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R')(BF<sub>4</sub><sup>−</sup>)。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sub>3</sub>O<sup>+</sup>)(BF<sub>4</sub><sup>−</sup>))。 </p> <center> </center> <p>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R-O<sup>+</sup>H<sub>2</sub>中的-O<sup>+</sup>H<sub>2</sub>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2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1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2181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41.996 1 -total 40.03% 56.848 1 Template:Reflist 36.17% 51.367 25 Template:僻字 35.19% 49.974 1 Template:Cite_book 26.37% 37.439 25 Template:Lan 16.98% 24.110 1 Template:CJK-New-Char 14.93% 21.198 1 Template:Hatnote 0.84% 1.197 3 Template:Unihan -->
**𨦡鹽**也稱為「**氧鎓鹽**」,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𨦡正離子**」。最簡單的𨦡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3O+)。其他常見的𨦡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 R-C=O+(-_R_)-R'、R-O+(-_R_)-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 R-C+-O-R' 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 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𨦡鹽還可分為二級𨦡鹽和三級𨦡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 (R2O+)(BF3−)。,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 (R2O+-R')(BF4−)。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3O+)(BF4−))。 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 R-O+H2 中的 - O+H2 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 參考文獻 ## 參見 * 𨦡
null
2,992
2023-04-16T12:24:00Z
71,999,216
𰽽盐
791,170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b>也稱為「<b>氧鎓鹽</b>」,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正離子</b>」。最簡單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sub>3</sub>O<sup>+</sup>)。其他常見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R-C=O<sup>+</sup><sup>(-<i>R</i>)</sup>-R'、R-O<sup>+</sup><sup>(-<i>R</i>)</sup>-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R-C<sup>+</sup>-O-R'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p> <dl><dd><center></center></dd></dl><p>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可分為二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和三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BF<sub>3</sub><sup>−</sup>)。,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R')(BF<sub>4</sub><sup>−</sup>)。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sub>3</sub>O<sup>+</sup>)(BF<sub>4</sub><sup>−</sup>))。 </p> <center> </center> <p>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R-O<sup>+</sup>H<sub>2</sub>中的-O<sup>+</sup>H<sub>2</sub>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6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7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2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1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6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2181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41.996 1 -total 40.03% 56.848 1 Template:Reflist 36.17% 51.367 25 Template:僻字 35.19% 49.974 1 Template:Cite_book 26.37% 37.439 25 Template:Lan 16.98% 24.110 1 Template:CJK-New-Char 14.93% 21.198 1 Template:Hatnote 0.84% 1.197 3 Template:Unihan -->
**𨦡鹽**也稱為「**氧鎓鹽**」,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𨦡正離子**」。最簡單的𨦡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3O+)。其他常見的𨦡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 R-C=O+(-_R_)-R'、R-O+(-_R_)-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 R-C+-O-R' 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 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𨦡鹽還可分為二級𨦡鹽和三級𨦡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 (R2O+)(BF3−)。,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 (R2O+-R')(BF4−)。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3O+)(BF4−))。 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 R-O+H2 中的 - O+H2 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 參考文獻 ## 參見 * 𨦡
null
2,992
2023-04-16T12:24:00Z
71,999,216
𰽽鹽
20,573
<p class="mw-empty-elt"> </p> <p><b>汞</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gǒng</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ㄍㄨㄥˇ</span></span>),俗稱<b>水銀</b>,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Hg</b>,原子序數為80,原子量為<span>200.59 u</span>。汞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d區,是密度大、室溫下為液態的銀白色過渡金屬,具有輕微的揮發性,且性質與惰性氣體類似。除了汞之外在常溫下呈液態的穩定元素只有溴,而銫、鎵和銣會在比室溫稍高的溫度下熔化。汞的熔點是−38.83 °C(−37.89 °F;234.32 K),沸點是356.73 °C(674.11 °F;629.88 K),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液態溫度範圍最小的。 </p><p>汞在全世界的礦產中都有產出,主要來自硃砂(硫化汞)。攝入或吸入的硃砂粉塵都是微毒的。汞中毒還能由接觸可溶解於水的汞(例如氯化汞和甲基汞)引起,或是因吸入汞蒸氣,食用被汞污染的海產品或吸食入汞化合物引起中毒。 </p><p>汞可用於溫度計、氣壓計、壓力計、血壓計、浮閥、水銀開關和其他裝置,但是汞的毒性導致汞溫度計和血壓計在醫療上正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酒精、鎵銦錫合金等物質填充,或者是使用基於熱電偶或壓力傳感器的數位溫度計和血壓計。汞仍被用於科學研究和補牙的汞合金材料。汞也被用於發光。螢光燈中的電流通過汞蒸氣產生波長很短的紫外線,紫外線使螢光體發出螢光,從而產生可見光。 </p> <h2><span id=".E6.80.A7.E8.B4.A8"></span><span id="性质">性質</span></h2> <h3><span id=".E7.89.A9.E7.90.86.E6.80.A7.E8.B4.A8"></span><span id="物理性质">物理性質</span></h3> <p>汞是一種銀白色的液態重金屬。相較於其它金屬,汞導熱性能差,而導電性能較佳。</p><p>汞的熔點為−38.83 °C,沸點為356.73 °C,都是穩定金屬中最低的,不過對放射性元素鎶和鈇的初步實驗表明它們的沸點都比汞更低(鎶是元素週期表中汞之下的元素,遵循12族元素沸點降低的趨勢)。當汞凝固時,它的體積會降低3.59%,密度從13.69 g/cm<sup>3</sup>增加到14.184 g/cm<sup>3</sup>。固體汞具有延展性,可以用刀切割。</p><p>對於這個性質的完整解釋需要非常深入量子物理的領域,但是可以簡述如下:汞的核外電子組態很特別,電子填滿了所有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和6s亞層。由於這樣的電子組態強烈地阻止汞原子失去電子,所以汞的性質與惰性氣體類似,會形成弱的分子間作用力,以至於固體非常容易熔化。 </p><p>6s亞層的穩定性是源於全滿的4f亞層。f亞層會微弱地遮蔽原子核的電荷,這些電荷會增加原子核對6s亞層的庫侖引力。缺少填滿的內層f亞層是鎘和鋅沸點相對較高的原因,儘管這兩種金屬還是很容易熔化的,而且它們的沸點也非常低。</p><p>汞曾經作為電學測量標準。像西門子電阻單位就是在1860年訂定,以汞柱電阻來計算的電阻單位。1884年在巴黎的國際會議中,曾定義「法定歐姆」(legal ohm)是攝氏零度下,長度106公分,截面積為一平方公厘水銀柱的電阻,但現今的歐姆已不用上述的定義。 </p><p>汞是人類史上首先發現到的超導體,其超導臨界溫度為絕對溫標4.2K。 </p><p>商業上有關汞的交易,通常以一燒瓶的容量為單位,約重34.5公斤。 </p> <h3><span id=".E5.8C.96.E5.AD.A6.E6.80.A7.E8.B4.A8"></span><span id="化学性质">化學性質</span></h3> <p>汞不與大多數的酸反應,例如稀鹽酸、稀硫酸、氫溴酸;但是氧化性酸,例如濃硫酸、濃硝酸和王水可以溶解汞並形成硫酸鹽、硝酸鹽和氯化物。汞也可和氫碘酸反應生成氫氣和H<sub>2</sub>[HgI<sub>4</sub>]。與銀類似,汞也可以與空氣中的硫化氫反應。汞還可以與粉末狀的硫反應,這一點被用於處理汞泄露以後吸收汞蒸氣的工具裡(也有用活性炭和鋅粉的)。</p><p>汞具有恆定的體積膨脹係數,其金屬活躍性低於鋅和鎘,且不能從酸溶液中置換出氫。一般汞化合物的化合價是+1或+2,+4價的汞化合物只有四氟化汞而+3價的汞化合物不存在。 </p> <h4><span id=".E6.B1.9E.E9.BD.90"></span><span id="汞齐">汞齊</span></h4> <p>汞容易與大部分普通金屬形成合金,這些汞合金統稱汞齊。能與汞形成合金的金屬包括金和銀,但不包括鐵,所以鐵粉一直以來被用於置換汞。其他一些第一行的過渡金屬難於形成合金,但不包括錳、銅和鋅。其他不易與汞形成合金的元素有鉑和其他一些金屬。鈉汞齊是有機合成中常用的還原劑,也被用於高壓鈉燈中。 </p><p>當汞和純金屬鋁接觸時,它們易於形成鋁汞齊,因為鋁汞齊可以破壞防止金屬鋁的繼續氧化的氧化鋁層,所以即使很少量的汞也能嚴重腐蝕金屬鋁。出於這個原因,絕大多數情況下,汞不能被帶上飛機,因為它很容易與飛機上暴露的鋁質部件形成合金而造成危險。</p><p><br></p> <h3><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3> <p>汞有七種穩定的同位素,其中<sup>202</sup>Hg最豐富,占了天然汞的29.86%。汞壽命最長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半衰期444年的<sup>194</sup>Hg和半衰期46.612天的<sup>203</sup>Hg,剩下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大多少於一天。<sup>199</sup>Hg和<sup>201</sup>Hg是最常用的核磁共振原子核,它們的自旋分別是1⁄2和3⁄2。</p> <h2><span id=".E4.BA.BA.E7.B1.BB.E5.AF.B9.E6.B0.B4.E9.93.B6.E7.9A.84.E8.AE.A4.E7.9F.A5.E6.AD.B7.E5.8F.B2"></span><span id="人类对水银的认知歷史">人類對水銀的認知歷史</span></h2> <p>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墓中人們就找到了汞的存在。 </p><p>在古代中國,汞被認為可以延長生命,治療骨折和保持健康,儘管人們現在已經知道汞會導致嚴重的健康損害。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的陵墓中以汞為水,流動在他統治的土地的模型中。秦始皇死於服用鍊金術士配製的汞和玉石粉末的混合物,汞和玉粉導致了肝衰竭,汞中毒和腦損害,而它們本來是為了讓秦始皇獲得永生的。中國古代婦女還曾經採用口服少量汞的方式進行避孕。而在《證類本草》中記載,古代中國人用銀膏(汞齊)來補牙齒脫落。 </p><p>古希臘人曾將汞用於油膏中,古埃及人和古羅馬人把它加入化妝品中,但有時這樣的化妝品會導致臉部變形。在瑪雅文明的大城市拉瑪奈中,人們在一個中美洲球場裡的記號下面發現了一池子的水銀。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汞已用於製造與其他金屬的合金。 </p><p>18世紀和19世紀中汞用來將做氈帽的動物皮上的毛去掉,這在許多制帽工人中導致了腦損傷。在青黴素出現以前,水銀也曾一度用於治療梅毒。 </p><p>鍊金術士認為汞是形成其他所有金屬的第一物質。他們認為不同的金屬可由汞中包含的不同質量和含量的硫來生成。最純的金屬是金,而人們需要汞來實現不純的金屬(基礎金屬)到金的轉變,這種轉變也是很多鍊金術士的目標,18世紀初,包括艾薩克·牛頓在內的許多著名科學家都相信水銀可以被轉化為黃金。現代化學中,Hg是汞的符號,它來自人造的拉丁詞<i>hydrargyrum</i>,其詞根來自希臘語<span lang="grc">Ύδραργυρος</span>(<i>hydrargyros</i>),這個詞的兩個詞根分別表示「水」(<i>Hydro</i>)和「銀」(<i>argyros</i>),由於汞與水一樣是液體,又像銀一樣閃亮。在西方,人們用羅馬神墨丘利來命名汞,墨丘利以他的速度和流動性著名。汞也與水星有關,天文學中水星的符號就是鍊金術士給汞的符號「☿」;而英語中水星和汞的名稱也相同。鍊金術在梵文中叫Rasavātam,意思是「汞的方式」。汞是唯一一種鍊金術士給的名字變成現在常用的名稱的金屬。 </p><p>自從兩千五百年前從西班牙的阿爾馬登開始采汞礦以來,它和義大利的阿米塔山和現在的斯洛維尼亞的伊德里亞一直是主要的汞礦來源,直到19世紀末發現了新的汞礦。 </p><p>1911年,荷蘭科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用液氦冷卻汞,當溫度下降到絕對溫標4.2K時水銀的電阻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為<b>超導電性</b>,此溫度稱為超導臨界溫度。 </p> <h2><span id=".E6.9D.A5.E6.BA.90"></span><span id="来源">來源</span></h2> <p>汞是地殼中相當稀少的一種元素,含量只有0.08ppm。因為汞的化學性質,它不易與地殼主量元素成礦,所以考慮到汞在普通岩石中的含量,汞礦中的汞是極為富集的。品位最高的汞礦有2.5%的質量是汞,即使品位最低的也有0.1%,是地殼中含量的12000倍。汞罕見於金屬單質,常見於硃砂、氯硫汞礦、硫汞銻礦和其他礦物,其中以硃砂最為常見。汞礦一般形成於非常新的造山帶,這裡高密度的岩石被推至地殼。汞礦常見於溫泉和其他火山地區。 </p><p>大約世界上50%的汞來自西班牙和義大利,其他主要產地是斯洛維尼亞、俄羅斯和北美。硃砂在流動的空氣中加熱後其中的汞可以還原,溫度降低後汞凝結,這是生產汞的最主要的方式。 </p><p>1554年,人們發明了用汞從銀礦中提取銀的混汞法(Patio Process)。從1558年開始,汞成為了西班牙和它的美洲殖民地的重要資源。混汞法被廣泛用於新西班牙和秘魯的銀礦。起初,西班牙王室在阿爾馬登的礦負責提供所有殖民地所需的汞。後來人們在美洲發現了汞礦。在1953年秘魯的萬卡韋利卡地區發現汞礦之後的三個世紀中,該地區開採了超過十萬噸汞。混汞法和之後發明的盤內汞化法(Pan-amalgamation)對汞有巨大需求,以便提取銀礦中的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晚期。 </p><p>義大利、美國和墨西哥的汞礦曾經供給了全世界大部分的汞需求,現在這些礦已被完全開採。在斯洛維尼亞和伊德里亞和西班牙的阿爾馬登,汞礦因為汞的價格下跌而被關閉。內華達的麥克德米特是美國最後一個汞礦,於1992年關閉。汞的價格波動十分劇烈,在2006年一個76磅(34.46千克)燒瓶的汞價格是650美元。 </p><p>硃砂在空氣流中被加熱,發生如下反應:HgS + O<sub>2</sub> → Hg + SO<sub>2</sub> 然後凝結蒸汽以提取汞。 </p><p>2005年,中國是出產汞最多的國家,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二,吉爾吉斯斯坦次之。其他國家被認為從一些未被記錄的來源產出了汞,比如電解煉銅的過程和對廢水的提煉。 </p><p>歐盟的指令要求到2012年緊湊型螢光燈變成強制性要求。這一點促使中國重新開採硃砂礦以滿足製造緊湊型螢光燈對汞的需求。於是汞對環境的影響又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南方的佛山、廣州等城市和西南的貴州省。 </p><p>廢棄的汞礦往往有成堆的有害的硃砂的煅燒灰。從這些地方流過的水是很大的生態破壞的來源。舊的汞礦可能可以重建以再利用。1976年,加州的聖塔克拉拉郡購買了歷史上的阿爾馬登汞礦,在進行了深入的安全和環保分析之後,郡政府在原來的汞礦上面建立了一座公園。 </p> <h2><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化合物">化合物</span></h2> <p>汞有兩種主要氧化態,+1價和+2價。儘管有聲稱發現的報告,汞(III)和汞(IV)化合物仍然未知,儘管短壽命的Hg(III)化合物可以通過電化學氧化產生。</p> <h3><span id=".E6.B1.9E.28I.29.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汞(I)化合物">汞(I)化合物</span></h3> <p>與同組的鋅和鎘不同的是,汞一般通過金屬鍵形成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大多數+1價汞的化合物是反磁性的,並且形成二聚離子Hg<sub>2</sub><sup>2+</sup>。穩定化合物包括鹽酸鹽和硝酸鹽。+1價汞的錯合物可以與強絡合劑反應,例如硫離子和氰根離子等,發生歧化,生成Hg<sup>2+</sup>和單質汞。氯化亞汞,又名甘汞,是一種無色固體,化學式為Hg<sub>2</sub>Cl<sub>2</sub>,原子的連接方式為Cl-Hg-Hg-Cl。它是電化學中的一種標準物質,也用於醫學中。它可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汞。氫化亞汞是一種無色氣體,化學式為HgH,其中沒有汞-汞鍵。 </p><p>汞易於與自身結合,形成多汞陽離子,例如Hg<sub>3</sub><sup>2+</sup>(AsF<sub>6</sub><sup>-</sup>)<sub>2</sub>中的Hg<sub>3</sub><sup>2+</sup>。</p> <h3><span id=".E6.B1.9E.28II.29.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汞(II)化合物">汞(II)化合物</span></h3> <p>+2價是汞最常見的氧化態,也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汞的四種鹵化物都存在。+2價汞離子與其他配合體形成正四面體的錯合物,但是與鹵素形成線性的錯合物,與銀離子類似。最常見的是氯化汞(又稱氯化高汞,升汞,氯化汞(II)),一種易升華的白色固體,是腐蝕性極強的劇毒物品。氯化汞通常形成正四面體的錯合物,例如HgCl<sub>4</sub><sup>2-</sup>。 </p><p>氧化汞是汞的主要的氧化物,由汞與高溫空氣長時間接觸後產生。氧化汞加熱至近400 °C時會分解成汞和氧氣。約瑟夫·普里斯特利早期製造純氧時曾應用這一反應。與金和銀的情況類似,人們對汞的氫氧化物了解較少。 </p><p>作為一種軟金屬,汞可以與較重的氧族元素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其中非常突出的是硫化汞,HgS。硫化汞在自然界中以硃砂的形式出現,是一種非常好的朱紅色素,常用於印泥。硃砂也是一種礦石中藥材,也是道士煉丹的一種常用材料。與硫化鋅一樣,硫化汞也有兩種同質異形體,分別是紅色的立方晶體和黑色的閃鋅礦結構晶體,後者在天然中以<span data-orig-title="metacinnabar"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etacinnabar"><span>metacinnabar</span></span>的形式存在。硒化汞(HgSe)和碲化汞(HgTe)也是已知的,它們和其他一些衍生物,例如半導體碲化汞鎘和碲化汞鋅,都是很好的紅外線探測材料。</p><p>+2價汞的鹽可與氨形成一系列的衍生物,包括米隆鹼(Hg<sub>2</sub>N<sup>+</sup>),一維的高聚物 ((HgNH<sub>2</sub><sup>2+</sup>)<sub>n</sub>),易溶的白降汞([Hg(NH<sub>3</sub>)<sub>2</sub>]Cl<sub>2</sub>)。奈斯勒試劑,又稱碘化汞鉀,仍有時被用來測試氨的存在,因為氨容易於其反應形成深色的米隆鹼的碘鹽。 </p><p>雷酸汞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烈性炸藥,用於早期的雷管,但目前已被更穩定的起爆藥所代替。 </p> <h3><span id=".E6.9B.B4.E9.AB.98.E4.BB.B7.E7.9A.84.E6.B0.A7.E5.8C.96.E6.80.81"></span><span id="更高价的氧化态">更高價的氧化態</span></h3> <p>高於+2價的氧化態而非離子形態的汞極為罕見。在羥汞化反應中可能會有一種中間產物是環狀的有3個取代基的+4價汞離子。2007年,+4價汞的氟化物被合成出來。20世紀70年代曾有人聲稱合成出了+3價汞的化合物,但是現在普遍認為這是假的。 </p> <h3><span id=".E6.9C.89.E6.9C.BA.E6.B1.9E.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有机汞化合物">有機汞化合物</span></h3> <p>在歷史上有機汞化合物很重要,但是在西方世界幾乎沒有工業價值。+2價的汞鹽是極少的能直接與芳香環反應的簡單的金屬錯合物。有機汞化合物總是二價的,配位數一般是2,形成直線型化合物。與有機鎘化合物和有機鋅化合物不同,有機汞化合物不與水反應。有機汞化合物一般形成通式為HgR<sub>2</sub>或HgRX的化合物,前者多易揮發而後者多為固體。其中R是芳基或烷基,X一般是鹵素或乙酸根。甲基汞表示一系列化學式為CH<sub>3</sub>HgX的化合物。甲基汞危害非常大,經常出現在被污染的河流或湖泊中。甲基汞會導致生物甲基化作用。 </p> <h3><span id=".E5.85.B6.E5.AE.83"></span><span id="其它">其它</span></h3> <p>實驗發現在電弧中惰性氣體可以與汞蒸氣發生相互作用(並未真正發生化學反應)。這些包合物(HgNe、HgAr、HgKr和HgXe)以凡得瓦力相連。 </p> <h2><span id=".E6.AF.92.E6.80.A7"></span><span id="毒性">毒性</span></h2> <p>純汞有毒,其化合物和鹽的毒性多數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觸後可以導致腦和肝損傷,故今天的溫度計大多數使用酒精取代汞,但因其精確度高,一些醫用溫度計仍然使用汞。 </p><p>在標準氣溫和氣壓下,純汞最大的危險是它很容易氧化而產生氧化汞,氧化汞容易形成小顆粒從而加大它的表面積。 </p><p>雖然純汞比其化合物的毒性低,但它依然是一種很危險的污染物,因為它在生物體內會形成有機化合物。 </p><p>最危險的汞有機化合物是二甲基汞[(CH<sub>3</sub>)<sub>2</sub>Hg],僅數微升接觸在皮膚上就可以致死。 </p><p>硫化汞是毒性較低的化合物。 </p><p>汞可以在生物體內積累,很容易被皮膚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水俁病是汞中毒的一種。汞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對口、黏膜和牙齒有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在高汞環境中可以導致腦損傷和死亡。儘管汞沸點很高,但在室內溫度下飽和的汞蒸氣已經達到了中毒劑量的數倍。 </p><p>因此在操作汞時要特別小心。盛汞的容器要特別防止它溢出或蒸發,加熱汞或者受熱易分解的汞化合物時,一定要在一個通風和過濾良好的罩子下進行。此外,有些汞的化合物即使不受熱也會自動還原為純汞,而純汞則會蒸發,這往往會被忽視。 </p><p>如果汞灑出來(例如一些溫度計或者螢光燈裡的汞),就需要特別的處理步驟來吸收灑出的汞和避免接觸。常用的操作包括把小的液滴聚攏在堅硬的物體表面以便合成大的液滴,這樣可以方便用滴管清除;也可以輕柔地把灑出的汞推進一次性的容器。吸塵器和掃帚不能使用,它們會造成汞的擴散。物理清除之後,可以在被汞污染的區域噴灑硫磺粉、鋅粉或其他易與汞在室溫下形成合金的粉末,然後再收集反應物並妥善處理。在清理過汞以後,再試圖清理多孔的表面和衣服裡殘存的汞的效果就很差了,所以一般這些物品灑上汞以後應該扔掉。 </p><p>汞可以導致急性和慢性的中毒。 </p><p>在污染嚴重的地區,汞可能會隨雨水落下。大氣中大部分的汞來自東亞。</p> <h3><span id=".E8.87.AA.E7.84.B6.E7.95.8C.E4.B8.AD.E6.B1.9E.E7.9A.84.E6.8E.92.E6.94.BE"></span><span id="自然界中汞的排放">自然界中汞的排放</span></h3> <p>工業時代以前的大氣中的汞沉降速率可能是大約4納克每升積冰。儘管這可以看做是一般的自然界的沉降速率,這個速率會受到當地或者全球的汞的來源的極大影響。火山爆發可以使大氣裡的汞增加4到6倍。大氣裡大約一半的汞來源於自然界,例如火山。人類活動產生的另一半可以細分為以下來源: </p><p>65%來自燃料的燃燒,其中燒煤的火力發電站是最大的來源(美國1999年40%的汞排放來源於此)。這包括了發電站燒的天然氣裡未被清除的汞。煤的燃燒排放的汞比油排放的高一到兩個數量級,各國具體情況不同。 </p><p>11%來自金的生產。美國最大的三個點污染源是三個最大的金礦。在加拿大東部,水化學作用從金礦殘渣中釋放的汞已經是大氣中汞的重要來源。 </p><p>6.8%來自非鐵金屬的生產,常見來源為熔爐。 </p><p>6.4%來自水泥的生產。 </p><p>3.0%來自污物和廢物的處理,包括生活垃圾和有害物的處理、火葬場以及下水道污泥的焚化。 </p><p>3.0%來自氫氧化鈉的生產。 </p><p>1.4%來自生鐵和鋼的生產。 </p><p>1.1%來自汞的生產,主要用於電池。 </p><p>2.0%來自其他所有來源。 </p><p>以上的百分比來自於2000年人類活動排放的汞,不包括生物燃料燃燒的排放,而這一項在有些地區是很重要的來源。 </p> <h2><span id=".E6.87.89.E7.94.A8"></span><span id="應用">應用</span></h2> <p>汞最常用的應用是造工業用化學藥物以及在電子或電器產品中獲得應用。汞還用於溫度計,尤其是在測量高溫的溫度計。越來越多的氣態汞仍用於製造日光燈,而很多的其他應用都因影響健康和安全的問題而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毒性弱但貴很多的鎵銦錫合金。除此之外汞之用途還有: </p> <ul><li>可將金從其礦物中分解出來,因此經常用於金礦。</li> <li>氣壓計和擴散泵等儀器。</li> <li>三相點是-38.8344 °C,它是一個溫度的標準點。</li> <li>氣態汞用於汞蒸氣燈。</li> <li>用於製造液體鏡面望遠鏡。利用旋轉使液體形成拋物面形狀,以此作為主鏡進行天文觀測的望遠鏡,價格為普通望遠鏡的三分之一。</li> <li>1900年代至1970年代,高壓交流電轉換直流電的汞弧管(汞弧整流器)裡面含有汞。從1970年代中期起,汞弧整流器被矽半導體整流器和大功率晶閘管電路所取代。</li> <li>歷史上曾被用於治療梅毒等性病,但由於毒副作用過大而早已被淘汰。</li> <li>其他用途:水銀開關、殺蟲劑、生產氯和氫氧化鈉的過程中作為汞陰極、防腐劑、在一些電解設備中充當電極、電池和催化劑。</li></ul><h3><span id=".E5.8C.BB.E8.8D.AF"></span><span id="医药">醫藥</span></h3> <p>汞和它的化合物一直被用於藥物,汞齊對病患是很安全的,是一種製成牙齒填補物的重要元素。儘管現在不如以前那麼常見了,因為現在汞和它的化合物的毒性已經被更廣泛地知曉(憂心汞齊在高溫時會蒸發出汞蒸汽)。硫柳汞是一種用於疫苗中的有機物防腐劑,儘管它的使用已被禁止。另一種汞化合物,汞溴紅,是一種局部外用的消毒劑,用於微小切口和表面創傷;在某些國家它仍被使用。 </p> <h3><span id=".E5.8C.96.E5.A6.9D.E5.93.81"></span><span id="化妝品">化妝品</span></h3> <p>硫柳汞(Thiomersal)廣泛用於製造染眉毛膏。在2008年,美國明尼蘇達州成為美國第一個禁止在化妝品中加入汞的州。 </p> <h2><span id=".E6.B3.95.E8.A6.8F"></span><span id="法規">法規</span></h2> <p>2013年10月1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在日本熊本市表決通過了旨在控制和減少全球汞排放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該公約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在熊本市發現的水俁病。8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同簽署了公約。</p> <h3><span id=".E5.8F.B0.E7.81.A3"></span><span id="台灣">台灣</span></h3> <p>在台灣的食用油脂食品衛生管理標準中,汞的最大容許量為0.05 ppm。</p> <h3><span id=".E7.BE.8E.E5.9C.8B"></span><span id="美國">美國</span></h3> <p>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負責汞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有幾個法律賦予了EPA這項權利,其中包括空氣清潔法(<span data-orig-title="Clean Air Act (United State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lean Air Act (United States)"><span>Clean Air Act (United States)</span></span>),水體清潔法(<span data-orig-title="Clean Water Ac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lean Water Act"><span>Clean Water Act</span></span>),資源保護和回收法(<span data-orig-title="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span>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span></span>)和飲水安全法(<span data-orig-title="Safe Drinking Water Ac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afe Drinking Water Act"><span>Safe Drinking Water Act</span></span>)。此外,1996年通過的含汞電池和可充電電池管理法(<span data-orig-title="Mercury-Containing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anagement Act"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ercury-Containing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anagement Act"><span>Mercury-Containing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anagement Act</span></span>)中要求逐步淘汰汞在電池的使用,並提供了多種類型的廢舊電池的經濟有效的處理方式。1995年的統計數據中,北美地區的汞排放量約占全球的11%。</p> <h3><span id=".E6.AD.90.E7.9B.9F"></span><span id="歐盟">歐盟</span></h3> <p>在歐盟,限制在電氣和電子設備中使用有害物質的指令(參見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要求在某些電子電器和電子產品中禁止使用汞,而在其他產品中也有汞含量不得超過1000ppm的限制(其附表中亦針對照明光源,如螢光燈管、HID等,訂定分階段實施之更嚴格的汞含量限制)。 包裝中汞的含量有一定的限制(汞,鉛,六價鉻和鎘的總和限制為100ppm),並且電池中這些物質的極限為5ppm(鈕扣型電池&lt;2%)。2007年7月起,歐盟也禁止汞在非電測量設備的使用,如溫度計和氣壓計。這項禁令只適用於新設備,醫療機構將獲得豁免,並包含了一個給氣壓計製造商的兩年寬限期。</p> <h3><span id=".E6.8C.AA.E5.A8.81"></span><span id="挪威">挪威</span></h3> <p>2008年1月1日,挪威頒布對於汞在製造業上的使用和汞產品的進出口行為完全禁止的法令。在2002年,某些挪威的湖泊被發現受到汞污染。</p><p>2008年,挪威環境部部長Erik Solheim表示汞是其中一種最具危險性的環境毒素,而目前已有更好汞代替物,因此汞的使用將被禁止。</p> <h3><span id=".E7.91.9E.E5.85.B8"></span><span id="瑞典">瑞典</span></h3> <p>瑞典從2009年開始禁止汞的使用。 </p> <h3><span id=".E4.B8.B9.E9.BA.A5"></span><span id="丹麥">丹麥</span></h3> <p>丹麥從2008年起在牙科中禁止使用汞齊。</p> <h3><span id=".E4.B8.AD.E5.9C.8B.E5.A4.A7.E9.99.B8"></span><span id="中國大陸">中國大陸</span></h3> <p>根據2017年8月15日環境保護部印發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生效公告》,《汞公約》將自2017年8月16日生效。</p><p>2020年10月,中國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中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p> <h3><span id=".E9.A6.99.E6.B8.AF"></span><span id="香港">香港</span></h3> <p>2021年12月1日起,根據香港法例第640章《汞管制條例》,任何人進口或出口條例附表1第1部化學品(第1部化學品),即汞及汞混合物;或存放或使用條例附表1第2部化學品(第2部化學品),必須領有環保署發出的許可證。</p> <h2><span id=".E5.AF.B9.E7.94.9F.E7.89.A9.E7.9A.84.E5.BD.B1.E5.93.8D"></span><span id="对生物的影响">對生物的影響</span></h2> <p>魚和貝類通常會以甲基汞的形態在體內富集汞。甲基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汞。汞和甲基汞都是脂溶性的,所以它們主要富集於內臟,儘管所有的肌肉組織中也都含有汞。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魚類,例如鯊魚、海豚、旗魚、國王鯖魚、藍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和方頭魚,體內的汞含量會高於處於食物鏈低端的魚類和貝類。當體內含有汞的魚和貝類被捕食時,汞就會在捕食者內體內累積。魚類排出甲基汞的速度低於富集的速度,所以組織中的汞含量會逐漸升高。食物鏈頂端的魚類體內汞含量可達到被食用的魚類體內汞含量的十倍。這個過程叫做生物放大作用或者生物富集作用。日本的水俁市曾經因此發生過汞中毒的事件,現在這種由汞中毒引起的嚴重神經疾病被稱作水俁病。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汞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汞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汞<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汞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汞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汞<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水銀 Shui Y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92 Cached time: 2023050514064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3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65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42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9816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79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7378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1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29672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78.647 1 -total 27.22% 348.009 1 Template:Elementbox 26.79% 342.526 1 Template:Infobox 26.55% 339.521 1 Template:Reflist 14.04% 179.488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25% 105.508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7.97% 101.855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7.58% 96.974 2 Template:Ambox 6.39% 81.748 1 Template:过渡金属 6.24% 79.843 1 Template:化学元素 -->
**汞**(拼音:gǒng,注音:ㄍㄨㄥˇ),俗稱**水銀**,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Hg**,原子序數為 80,原子量為 200.59 u。汞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 d 區,是密度大、室溫下為液態的銀白色過渡金屬,具有輕微的揮發性,且性質與惰性氣體類似。除了汞之外在常溫下呈液態的穩定元素只有溴,而銫、鎵和銣會在比室溫稍高的溫度下熔化。汞的熔點是−38.83 °C(−37.89 °F;234.32 K),沸點是 356.73 °C(674.11 °F;629.88 K),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液態溫度範圍最小的。 汞在全世界的礦產中都有產出,主要來自硃砂(硫化汞)。攝入或吸入的硃砂粉塵都是微毒的。汞中毒還能由接觸可溶解於水的汞(例如氯化汞和甲基汞)引起,或是因吸入汞蒸氣,食用被汞污染的海產品或吸食入汞化合物引起中毒。 汞可用於溫度計、氣壓計、壓力計、血壓計、浮閥、水銀開關和其他裝置,但是汞的毒性導致汞溫度計和血壓計在醫療上正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酒精、鎵銦錫合金等物質填充,或者是使用基於熱電偶或壓力傳感器的數位溫度計和血壓計。汞仍被用於科學研究和補牙的汞合金材料。汞也被用於發光。螢光燈中的電流通過汞蒸氣產生波長很短的紫外線,紫外線使螢光體發出螢光,從而產生可見光。 ## 性質 ### 物理性質 汞是一種銀白色的液態重金屬。相較於其它金屬,汞導熱性能差,而導電性能較佳。 汞的熔點為−38.83 °C,沸點為 356.73 °C,都是穩定金屬中最低的,不過對放射性元素鎶和鈇的初步實驗表明它們的沸點都比汞更低(鎶是元素週期表中汞之下的元素,遵循 12 族元素沸點降低的趨勢)。當汞凝固時,它的體積會降低 3.59%,密度從 13.69 g/cm3 增加到 14.184 g/cm3。固體汞具有延展性,可以用刀切割。 對於這個性質的完整解釋需要非常深入量子物理的領域,但是可以簡述如下:汞的核外電子組態很特別,電子填滿了所有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 和 6s 亞層。由於這樣的電子組態強烈地阻止汞原子失去電子,所以汞的性質與惰性氣體類似,會形成弱的分子間作用力,以至於固體非常容易熔化。 6s 亞層的穩定性是源於全滿的 4f 亞層。f 亞層會微弱地遮蔽原子核的電荷,這些電荷會增加原子核對 6s 亞層的庫侖引力。缺少填滿的內層 f 亞層是鎘和鋅沸點相對較高的原因,儘管這兩種金屬還是很容易熔化的,而且它們的沸點也非常低。 汞曾經作為電學測量標準。像西門子電阻單位就是在 1860 年訂定,以汞柱電阻來計算的電阻單位。1884 年在巴黎的國際會議中,曾定義「法定歐姆」(legal ohm)是攝氏零度下,長度 106 公分,截面積為一平方公厘水銀柱的電阻,但現今的歐姆已不用上述的定義。 汞是人類史上首先發現到的超導體,其超導臨界溫度為絕對溫標 4.2K。 商業上有關汞的交易,通常以一燒瓶的容量為單位,約重 34.5 公斤。 ### 化學性質 汞不與大多數的酸反應,例如稀鹽酸、稀硫酸、氫溴酸;但是氧化性酸,例如濃硫酸、濃硝酸和王水可以溶解汞並形成硫酸鹽、硝酸鹽和氯化物。汞也可和氫碘酸反應生成氫氣和 H2[HgI4]。與銀類似,汞也可以與空氣中的硫化氫反應。汞還可以與粉末狀的硫反應,這一點被用於處理汞泄露以後吸收汞蒸氣的工具裡(也有用活性炭和鋅粉的)。 汞具有恆定的體積膨脹係數,其金屬活躍性低於鋅和鎘,且不能從酸溶液中置換出氫。一般汞化合物的化合價是 + 1 或 + 2,+4 價的汞化合物只有四氟化汞而 + 3 價的汞化合物不存在。 #### 汞齊 汞容易與大部分普通金屬形成合金,這些汞合金統稱汞齊。能與汞形成合金的金屬包括金和銀,但不包括鐵,所以鐵粉一直以來被用於置換汞。其他一些第一行的過渡金屬難於形成合金,但不包括錳、銅和鋅。其他不易與汞形成合金的元素有鉑和其他一些金屬。鈉汞齊是有機合成中常用的還原劑,也被用於高壓鈉燈中。 當汞和純金屬鋁接觸時,它們易於形成鋁汞齊,因為鋁汞齊可以破壞防止金屬鋁的繼續氧化的氧化鋁層,所以即使很少量的汞也能嚴重腐蝕金屬鋁。出於這個原因,絕大多數情況下,汞不能被帶上飛機,因為它很容易與飛機上暴露的鋁質部件形成合金而造成危險。 ### 同位素 汞有七種穩定的同位素,其中 202Hg 最豐富,占了天然汞的 29.86%。汞壽命最長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半衰期 444 年的 194Hg 和半衰期 46.612 天的 203Hg,剩下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大多少於一天。199Hg 和 201Hg 是最常用的核磁共振原子核,它們的自旋分別是 1⁄2 和 3⁄2。 ## 人類對水銀的認知歷史 在公元前 1500 年的古埃及墓中人們就找到了汞的存在。 在古代中國,汞被認為可以延長生命,治療骨折和保持健康,儘管人們現在已經知道汞會導致嚴重的健康損害。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的陵墓中以汞為水,流動在他統治的土地的模型中。秦始皇死於服用鍊金術士配製的汞和玉石粉末的混合物,汞和玉粉導致了肝衰竭,汞中毒和腦損害,而它們本來是為了讓秦始皇獲得永生的。中國古代婦女還曾經採用口服少量汞的方式進行避孕。而在《證類本草》中記載,古代中國人用銀膏(汞齊)來補牙齒脫落。 古希臘人曾將汞用於油膏中,古埃及人和古羅馬人把它加入化妝品中,但有時這樣的化妝品會導致臉部變形。在瑪雅文明的大城市拉瑪奈中,人們在一個中美洲球場裡的記號下面發現了一池子的水銀。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汞已用於製造與其他金屬的合金。 18 世紀和 19 世紀中汞用來將做氈帽的動物皮上的毛去掉,這在許多制帽工人中導致了腦損傷。在青黴素出現以前,水銀也曾一度用於治療梅毒。 鍊金術士認為汞是形成其他所有金屬的第一物質。他們認為不同的金屬可由汞中包含的不同質量和含量的硫來生成。最純的金屬是金,而人們需要汞來實現不純的金屬(基礎金屬)到金的轉變,這種轉變也是很多鍊金術士的目標,18 世紀初,包括艾薩克・牛頓在內的許多著名科學家都相信水銀可以被轉化為黃金。現代化學中,Hg 是汞的符號,它來自人造的拉丁詞 _hydrargyrum_,其詞根來自希臘語 Ύδραργυρος(_hydrargyros_),這個詞的兩個詞根分別表示「水」(_Hydro_)和「銀」(_argyros_),由於汞與水一樣是液體,又像銀一樣閃亮。在西方,人們用羅馬神墨丘利來命名汞,墨丘利以他的速度和流動性著名。汞也與水星有關,天文學中水星的符號就是鍊金術士給汞的符號「☿」;而英語中水星和汞的名稱也相同。鍊金術在梵文中叫 Rasavātam,意思是「汞的方式」。汞是唯一一種鍊金術士給的名字變成現在常用的名稱的金屬。 自從兩千五百年前從西班牙的阿爾馬登開始采汞礦以來,它和義大利的阿米塔山和現在的斯洛維尼亞的伊德里亞一直是主要的汞礦來源,直到 19 世紀末發現了新的汞礦。 1911 年,荷蘭科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用液氦冷卻汞,當溫度下降到絕對溫標 4.2K 時水銀的電阻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此溫度稱為超導臨界溫度。 ## 來源 汞是地殼中相當稀少的一種元素,含量只有 0.08ppm。因為汞的化學性質,它不易與地殼主量元素成礦,所以考慮到汞在普通岩石中的含量,汞礦中的汞是極為富集的。品位最高的汞礦有 2.5% 的質量是汞,即使品位最低的也有 0.1%,是地殼中含量的 12000 倍。汞罕見於金屬單質,常見於硃砂、氯硫汞礦、硫汞銻礦和其他礦物,其中以硃砂最為常見。汞礦一般形成於非常新的造山帶,這裡高密度的岩石被推至地殼。汞礦常見於溫泉和其他火山地區。 大約世界上 50% 的汞來自西班牙和義大利,其他主要產地是斯洛維尼亞、俄羅斯和北美。硃砂在流動的空氣中加熱後其中的汞可以還原,溫度降低後汞凝結,這是生產汞的最主要的方式。 1554 年,人們發明了用汞從銀礦中提取銀的混汞法(Patio Process)。從 1558 年開始,汞成為了西班牙和它的美洲殖民地的重要資源。混汞法被廣泛用於新西班牙和秘魯的銀礦。起初,西班牙王室在阿爾馬登的礦負責提供所有殖民地所需的汞。後來人們在美洲發現了汞礦。在 1953 年秘魯的萬卡韋利卡地區發現汞礦之後的三個世紀中,該地區開採了超過十萬噸汞。混汞法和之後發明的盤內汞化法(Pan-amalgamation)對汞有巨大需求,以便提取銀礦中的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晚期。 義大利、美國和墨西哥的汞礦曾經供給了全世界大部分的汞需求,現在這些礦已被完全開採。在斯洛維尼亞和伊德里亞和西班牙的阿爾馬登,汞礦因為汞的價格下跌而被關閉。內華達的麥克德米特是美國最後一個汞礦,於 1992 年關閉。汞的價格波動十分劇烈,在 2006 年一個 76 磅(34.46 千克)燒瓶的汞價格是 650 美元。 硃砂在空氣流中被加熱,發生如下反應:HgS + O2 → Hg + SO2 然後凝結蒸汽以提取汞。 2005 年,中國是出產汞最多的國家,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二,吉爾吉斯斯坦次之。其他國家被認為從一些未被記錄的來源產出了汞,比如電解煉銅的過程和對廢水的提煉。 歐盟的指令要求到 2012 年緊湊型螢光燈變成強制性要求。這一點促使中國重新開採硃砂礦以滿足製造緊湊型螢光燈對汞的需求。於是汞對環境的影響又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南方的佛山、廣州等城市和西南的貴州省。 廢棄的汞礦往往有成堆的有害的硃砂的煅燒灰。從這些地方流過的水是很大的生態破壞的來源。舊的汞礦可能可以重建以再利用。1976 年,加州的聖塔克拉拉郡購買了歷史上的阿爾馬登汞礦,在進行了深入的安全和環保分析之後,郡政府在原來的汞礦上面建立了一座公園。 ## 化合物 汞有兩種主要氧化態,+1 價和 + 2 價。儘管有聲稱發現的報告,汞 (III) 和汞 (IV) 化合物仍然未知,儘管短壽命的 Hg (III) 化合物可以通過電化學氧化產生。 ### 汞 (I) 化合物 與同組的鋅和鎘不同的是,汞一般通過金屬鍵形成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大多數 + 1 價汞的化合物是反磁性的,並且形成二聚離子 Hg22+。穩定化合物包括鹽酸鹽和硝酸鹽。+1 價汞的錯合物可以與強絡合劑反應,例如硫離子和氰根離子等,發生歧化,生成 Hg2+ 和單質汞。氯化亞汞,又名甘汞,是一種無色固體,化學式為 Hg2Cl2,原子的連接方式為 Cl-Hg-Hg-Cl。它是電化學中的一種標準物質,也用於醫學中。它可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汞。氫化亞汞是一種無色氣體,化學式為 HgH,其中沒有汞 - 汞鍵。 汞易於與自身結合,形成多汞陽離子,例如 Hg32+(AsF6-)2 中的 Hg32+。 ### 汞 (II) 化合物 +2 價是汞最常見的氧化態,也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汞的四種鹵化物都存在。+2 價汞離子與其他配合體形成正四面體的錯合物,但是與鹵素形成線性的錯合物,與銀離子類似。最常見的是氯化汞(又稱氯化高汞,升汞,氯化汞 (II)),一種易升華的白色固體,是腐蝕性極強的劇毒物品。氯化汞通常形成正四面體的錯合物,例如 HgCl42-。 氧化汞是汞的主要的氧化物,由汞與高溫空氣長時間接觸後產生。氧化汞加熱至近 400 °C 時會分解成汞和氧氣。約瑟夫・普里斯特利早期製造純氧時曾應用這一反應。與金和銀的情況類似,人們對汞的氫氧化物了解較少。 作為一種軟金屬,汞可以與較重的氧族元素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其中非常突出的是硫化汞,HgS。硫化汞在自然界中以硃砂的形式出現,是一種非常好的朱紅色素,常用於印泥。硃砂也是一種礦石中藥材,也是道士煉丹的一種常用材料。與硫化鋅一樣,硫化汞也有兩種同質異形體,分別是紅色的立方晶體和黑色的閃鋅礦結構晶體,後者在天然中以 metacinnabar 的形式存在。硒化汞(HgSe)和碲化汞(HgTe)也是已知的,它們和其他一些衍生物,例如半導體碲化汞鎘和碲化汞鋅,都是很好的紅外線探測材料。 +2 價汞的鹽可與氨形成一系列的衍生物,包括米隆鹼(Hg2N+),一維的高聚物 ((HgNH22+)n),易溶的白降汞([Hg (NH3)2]Cl2)。奈斯勒試劑,又稱碘化汞鉀,仍有時被用來測試氨的存在,因為氨容易於其反應形成深色的米隆鹼的碘鹽。 雷酸汞是一種廣泛應用的烈性炸藥,用於早期的雷管,但目前已被更穩定的起爆藥所代替。 ### 更高價的氧化態 高於 + 2 價的氧化態而非離子形態的汞極為罕見。在羥汞化反應中可能會有一種中間產物是環狀的有 3 個取代基的 + 4 價汞離子。2007 年,+4 價汞的氟化物被合成出來。20 世紀 70 年代曾有人聲稱合成出了 + 3 價汞的化合物,但是現在普遍認為這是假的。 ### 有機汞化合物 在歷史上有機汞化合物很重要,但是在西方世界幾乎沒有工業價值。+2 價的汞鹽是極少的能直接與芳香環反應的簡單的金屬錯合物。有機汞化合物總是二價的,配位數一般是 2,形成直線型化合物。與有機鎘化合物和有機鋅化合物不同,有機汞化合物不與水反應。有機汞化合物一般形成通式為 HgR2 或 HgRX 的化合物,前者多易揮發而後者多為固體。其中 R 是芳基或烷基,X 一般是鹵素或乙酸根。甲基汞表示一系列化學式為 CH3HgX 的化合物。甲基汞危害非常大,經常出現在被污染的河流或湖泊中。甲基汞會導致生物甲基化作用。 ### 其它 實驗發現在電弧中惰性氣體可以與汞蒸氣發生相互作用(並未真正發生化學反應)。這些包合物(HgNe、HgAr、HgKr 和 HgXe)以凡得瓦力相連。 ## 毒性 純汞有毒,其化合物和鹽的毒性多數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觸後可以導致腦和肝損傷,故今天的溫度計大多數使用酒精取代汞,但因其精確度高,一些醫用溫度計仍然使用汞。 在標準氣溫和氣壓下,純汞最大的危險是它很容易氧化而產生氧化汞,氧化汞容易形成小顆粒從而加大它的表面積。 雖然純汞比其化合物的毒性低,但它依然是一種很危險的污染物,因為它在生物體內會形成有機化合物。 最危險的汞有機化合物是二甲基汞 [(CH3)2Hg],僅數微升接觸在皮膚上就可以致死。 硫化汞是毒性較低的化合物。 汞可以在生物體內積累,很容易被皮膚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水俁病是汞中毒的一種。汞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對口、黏膜和牙齒有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在高汞環境中可以導致腦損傷和死亡。儘管汞沸點很高,但在室內溫度下飽和的汞蒸氣已經達到了中毒劑量的數倍。 因此在操作汞時要特別小心。盛汞的容器要特別防止它溢出或蒸發,加熱汞或者受熱易分解的汞化合物時,一定要在一個通風和過濾良好的罩子下進行。此外,有些汞的化合物即使不受熱也會自動還原為純汞,而純汞則會蒸發,這往往會被忽視。 如果汞灑出來(例如一些溫度計或者螢光燈裡的汞),就需要特別的處理步驟來吸收灑出的汞和避免接觸。常用的操作包括把小的液滴聚攏在堅硬的物體表面以便合成大的液滴,這樣可以方便用滴管清除;也可以輕柔地把灑出的汞推進一次性的容器。吸塵器和掃帚不能使用,它們會造成汞的擴散。物理清除之後,可以在被汞污染的區域噴灑硫磺粉、鋅粉或其他易與汞在室溫下形成合金的粉末,然後再收集反應物並妥善處理。在清理過汞以後,再試圖清理多孔的表面和衣服裡殘存的汞的效果就很差了,所以一般這些物品灑上汞以後應該扔掉。 汞可以導致急性和慢性的中毒。 在污染嚴重的地區,汞可能會隨雨水落下。大氣中大部分的汞來自東亞。 ### 自然界中汞的排放 工業時代以前的大氣中的汞沉降速率可能是大約 4 納克每升積冰。儘管這可以看做是一般的自然界的沉降速率,這個速率會受到當地或者全球的汞的來源的極大影響。火山爆發可以使大氣裡的汞增加 4 到 6 倍。大氣裡大約一半的汞來源於自然界,例如火山。人類活動產生的另一半可以細分為以下來源: 65% 來自燃料的燃燒,其中燒煤的火力發電站是最大的來源(美國 1999 年 40% 的汞排放來源於此)。這包括了發電站燒的天然氣裡未被清除的汞。煤的燃燒排放的汞比油排放的高一到兩個數量級,各國具體情況不同。 11% 來自金的生產。美國最大的三個點污染源是三個最大的金礦。在加拿大東部,水化學作用從金礦殘渣中釋放的汞已經是大氣中汞的重要來源。 6.8% 來自非鐵金屬的生產,常見來源為熔爐。 6.4% 來自水泥的生產。 3.0% 來自污物和廢物的處理,包括生活垃圾和有害物的處理、火葬場以及下水道污泥的焚化。 3.0% 來自氫氧化鈉的生產。 1.4% 來自生鐵和鋼的生產。 1.1% 來自汞的生產,主要用於電池。 2.0% 來自其他所有來源。 以上的百分比來自於 2000 年人類活動排放的汞,不包括生物燃料燃燒的排放,而這一項在有些地區是很重要的來源。 ## 應用 汞最常用的應用是造工業用化學藥物以及在電子或電器產品中獲得應用。汞還用於溫度計,尤其是在測量高溫的溫度計。越來越多的氣態汞仍用於製造日光燈,而很多的其他應用都因影響健康和安全的問題而被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毒性弱但貴很多的鎵銦錫合金。除此之外汞之用途還有: * 可將金從其礦物中分解出來,因此經常用於金礦。 * 氣壓計和擴散泵等儀器。 * 三相點是 - 38.8344 °C,它是一個溫度的標準點。 * 氣態汞用於汞蒸氣燈。 * 用於製造液體鏡面望遠鏡。利用旋轉使液體形成拋物面形狀,以此作為主鏡進行天文觀測的望遠鏡,價格為普通望遠鏡的三分之一。 * 1900 年代至 1970 年代,高壓交流電轉換直流電的汞弧管(汞弧整流器)裡面含有汞。從 1970 年代中期起,汞弧整流器被矽半導體整流器和大功率晶閘管電路所取代。 * 歷史上曾被用於治療梅毒等性病,但由於毒副作用過大而早已被淘汰。 * 其他用途:水銀開關、殺蟲劑、生產氯和氫氧化鈉的過程中作為汞陰極、防腐劑、在一些電解設備中充當電極、電池和催化劑。 ### 醫藥 汞和它的化合物一直被用於藥物,汞齊對病患是很安全的,是一種製成牙齒填補物的重要元素。儘管現在不如以前那麼常見了,因為現在汞和它的化合物的毒性已經被更廣泛地知曉(憂心汞齊在高溫時會蒸發出汞蒸汽)。硫柳汞是一種用於疫苗中的有機物防腐劑,儘管它的使用已被禁止。另一種汞化合物,汞溴紅,是一種局部外用的消毒劑,用於微小切口和表面創傷;在某些國家它仍被使用。 ### 化妝品 硫柳汞(Thiomersal)廣泛用於製造染眉毛膏。在 2008 年,美國明尼蘇達州成為美國第一個禁止在化妝品中加入汞的州。 ## 法規 2013 年 10 月 10 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在日本熊本市表決通過了旨在控制和減少全球汞排放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該公約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在熊本市發現的水俁病。87 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同簽署了公約。 ### 台灣 在台灣的食用油脂食品衛生管理標準中,汞的最大容許量為 0.05 ppm。 ### 美國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負責汞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有幾個法律賦予了 EPA 這項權利,其中包括空氣清潔法(Clean Air Act (United States)),水體清潔法(Clean Water Act),資源保護和回收法(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 Act)和飲水安全法(Safe Drinking Water Act)。此外,1996 年通過的含汞電池和可充電電池管理法(Mercury-Containing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anagement Act)中要求逐步淘汰汞在電池的使用,並提供了多種類型的廢舊電池的經濟有效的處理方式。1995 年的統計數據中,北美地區的汞排放量約占全球的 11%。 ### 歐盟 在歐盟,限制在電氣和電子設備中使用有害物質的指令(參見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要求在某些電子電器和電子產品中禁止使用汞,而在其他產品中也有汞含量不得超過 1000ppm 的限制(其附表中亦針對照明光源,如螢光燈管、HID 等,訂定分階段實施之更嚴格的汞含量限制)。 包裝中汞的含量有一定的限制(汞,鉛,六價鉻和鎘的總和限制為 100ppm),並且電池中這些物質的極限為 5ppm(鈕扣型電池 < 2%)。2007 年 7 月起,歐盟也禁止汞在非電測量設備的使用,如溫度計和氣壓計。這項禁令只適用於新設備,醫療機構將獲得豁免,並包含了一個給氣壓計製造商的兩年寬限期。 ### 挪威 2008 年 1 月 1 日,挪威頒布對於汞在製造業上的使用和汞產品的進出口行為完全禁止的法令。在 2002 年,某些挪威的湖泊被發現受到汞污染。 2008 年,挪威環境部部長 Erik Solheim 表示汞是其中一種最具危險性的環境毒素,而目前已有更好汞代替物,因此汞的使用將被禁止。 ### 瑞典 瑞典從 2009 年開始禁止汞的使用。 ### 丹麥 丹麥從 2008 年起在牙科中禁止使用汞齊。 ### 中國大陸 根據 2017 年 8 月 15 日環境保護部印發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生效公告》,《汞公約》將自 2017 年 8 月 16 日生效。 2020 年 10 月,中國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宣布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中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香港 2021 年 12 月 1 日起,根據香港法例第 640 章《汞管制條例》,任何人進口或出口條例附表 1 第 1 部化學品(第 1 部化學品),即汞及汞混合物;或存放或使用條例附表 1 第 2 部化學品(第 2 部化學品),必須領有環保署發出的許可證。 ## 對生物的影響 魚和貝類通常會以甲基汞的形態在體內富集汞。甲基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汞。汞和甲基汞都是脂溶性的,所以它們主要富集於內臟,儘管所有的肌肉組織中也都含有汞。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魚類,例如鯊魚、海豚、旗魚、國王鯖魚、藍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和方頭魚,體內的汞含量會高於處於食物鏈低端的魚類和貝類。當體內含有汞的魚和貝類被捕食時,汞就會在捕食者內體內累積。魚類排出甲基汞的速度低於富集的速度,所以組織中的汞含量會逐漸升高。食物鏈頂端的魚類體內汞含量可達到被食用的魚類體內汞含量的十倍。這個過程叫做生物放大作用或者生物富集作用。日本的水俁市曾經因此發生過汞中毒的事件,現在這種由汞中毒引起的嚴重神經疾病被稱作水俁病。 ## 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汞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外部連結 * 元素汞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汞(英文) * 元素汞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汞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汞(英文) * 水銀 Shui Y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null
47,316
2023-05-05T05:04:36Z
76,910,736
𰾁
130,275
<p class="mw-empty-elt"> </p> <p><b>伯勞科</b>(學名:<span lang="la"><i>Laniidae</i></span>)在鳥類全基因組測序分類系統中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個科。這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雀鳥,生性兇猛。 </p><p>伯勞古稱「<b><ruby class="zy center"><rb>鵙</rb><rp>(</rp><rt lang=""><big>ㄐㄩˊ</big></rt><rp>)</rp></ruby></b>」(也寫作<b>鶪</b>)、「<b><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699600"><ruby class="zy center"><rb>鴃</rb><rp>(</rp><rt lang=""><big>ㄐㄩㄝˊ</big></rt><rp>)</rp></ruby></b>」(也寫作<b>鴂</b>或者<b>䳏</b>)、<b>鶷𪆰</b>。《爾雅》記載,「鵙,伯勞也。」《曹子建集》卷十記載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聽後妻讒言殺了孝子伯奇,後見一鳥認為是伯奇所化,就說道:「<b>伯</b>奇<b>勞</b>乎?是吾子,棲吾輿;非吾子,飛勿居。」結果該鳥真的跟著馬車回家;尹吉甫於是故意叫後妻準備弓弩要射此鳥,卻將箭射向後妻為子報仇,此後該鳥便有<b>伯勞</b>之名。但《曹子建集》和《文選》均稱伯勞為賊害之鳥。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伯勞科鳥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陸。 </p> <h2><span id=".E5.A4.96.E5.BD.A2"></span><span id="外形">外形</span></h2> <p>這個科的鳥為小型的雀類,喙強壯有力,嘴先具利鉤和缺刻。鼻孔圓形,口鬚發達。頭較大,多數種類有黑色過眼紋。 </p> <h2><span id=".E7.BF.92.E6.80.A7"></span><span id="習性">習性</span></h2> <p>伯勞科鳥類性情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常立於高處俯視,伺機而動,捕捉昆蟲、蛙類、蜥蜴、小鳥和鼠類等,有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因此英文中也稱其為「butcher birds」 (即「屠夫鳥」),但是澳大利亞的butcher birds並不是伯勞,而是一種與牠們佔據相同生態位的鐘雀屬(<i>Cracticus</i>,原為獨立的鐘雀科的成員,1990年代被併入燕鵙科)。 </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伯勞科的鳥分為三個屬:伯勞屬(<span lang="la"><i>Lanius</i></span>)、鵲鵙屬(<span lang="la"><i>Corvinella</i></span>)、林鵙屬(<span lang="la"><i>Eurocephalus</i></span>)。在鳥類DNA分類系統中,又增加了白肩鵲鵙屬(<span lang="la"><i>Urolestes</i></span>)。Peters的《世界鳥類分布名錄》中列出了12個屬74種。 </p> <h2><span id=".E6.9C.89.E9.97.9C.E7.89.A9.E7.A8.AE"></span><span id="有關物種">有關物種</span></h2> <ul><li>灰伯勞</li> <li>南灰伯勞</li> <li>棕背伯勞</li> <li>紅頭伯勞</li> <li>紅尾伯勞</li> <li>虎紋伯勞</li> <li>灰背伯勞</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鵙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493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5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8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9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805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37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78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2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58685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7/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53.958 1 -total 50.79% 281.379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0.39% 112.978 1 Template:Taxonbar 7.96% 44.112 1 Template:Reflist 7.62% 42.199 5 Template:Lang 7.27% 40.289 1 Template:Cite_web 6.97% 38.600 5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6.88% 38.131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5.97% 33.054 23 Template:Delink 4.27% 23.660 5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
**伯勞科**(學名:_Laniidae_)在鳥類全基因組測序分類系統中是鳥綱雀形目中的一個科。這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雀鳥,生性兇猛。 伯勞古稱「**鵙(ㄐㄩˊ)** 」(也寫作**鶪**)、「**鴃(ㄐㄩㄝˊ)** 」(也寫作**鴂**或者**䳏**)、**鶷𪆰**。《爾雅》記載,「鵙,伯勞也。」《曹子建集》卷十記載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聽後妻讒言殺了孝子伯奇,後見一鳥認為是伯奇所化,就說道:「**伯**奇**勞**乎?是吾子,棲吾輿;非吾子,飛勿居。」結果該鳥真的跟著馬車回家;尹吉甫於是故意叫後妻準備弓弩要射此鳥,卻將箭射向後妻為子報仇,此後該鳥便有**伯勞**之名。但《曹子建集》和《文選》均稱伯勞為賊害之鳥。 ## 分布 伯勞科鳥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北美洲和非洲大陸。 ## 外形 這個科的鳥為小型的雀類,喙強壯有力,嘴先具利鉤和缺刻。鼻孔圓形,口鬚發達。頭較大,多數種類有黑色過眼紋。 ## 習性 伯勞科鳥類性情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常立於高處俯視,伺機而動,捕捉昆蟲、蛙類、蜥蜴、小鳥和鼠類等,有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因此英文中也稱其為「butcher birds」 (即「屠夫鳥」),但是澳大利亞的 butcher birds 並不是伯勞,而是一種與牠們佔據相同生態位的鐘雀屬(_Cracticus_,原為獨立的鐘雀科的成員,1990 年代被併入燕鵙科)。 ## 分類 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伯勞科的鳥分為三個屬:伯勞屬(_Lanius_)、鵲鵙屬(_Corvinella_)、林鵙屬(_Eurocephalus_)。在鳥類 DNA 分類系統中,又增加了白肩鵲鵙屬(_Urolestes_)。Peters 的《世界鳥類分布名錄》中列出了 12 個屬 74 種。 ## 有關物種 * 灰伯勞 * 南灰伯勞 * 棕背伯勞 * 紅頭伯勞 * 紅尾伯勞 * 虎紋伯勞 * 灰背伯勞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鵙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3,554
2023-05-02T17:59:45Z
72,929,402
𱉐
8,145,521
<p><b>冠鵙雀</b>(中國大陸、香港作<b>鵙雀鶲</b>,學名:<span lang="la"><i>Falcunculus frontatus</i></span>),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鳥類,棲息在開闊的桉樹林和林地,是雀形目<b>冠鵙雀科</b>的唯一物種。</p> <h2><span id=".E6.8F.8F.E8.BF.B0"></span><span id="描述">描述</span></h2> <p>鵙雀鶲外形上與山雀屬或伯勞屬的鳥類頗為相似,頭部的形狀和粗短的鉤狀喙與伯勞很像,而整體的配色則與山雀接近。鵙雀鶲兩性的臉上都有粗大的黑白條紋,雄性的喉嚨為黑色,而雌性的則呈橄欖綠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胸腹部為鮮艷的黃色。但西部亞種的腹部顏色明顯較其它亞種更白。</p><p>冠鵙雀雄性的翼長、體重和喙的大小都比雌性大。身長15.5–19.0公分,雄性體重26.5-40克,雌性則為23-33克;雄性翼長約84-99公釐,雌性則為81-94公釐;嘴峰長約16.3-21公釐,喙寬度約5.2公釐,厚度約10.4公釐,跗蹠長約19-21公釐,尾長約68-84公釐,但北部亞種僅有約58公釐。</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鵙雀鶲在1801年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首次描述,歷史上被歸類在多個不同的科,獨立成一科前最後被歸類為嘯鶲科。核基因定序表明,將冠鵙雀放在現存各科均不合理,因此為其建立的單獨的冠鵙雀科(Falcunculidae)。本科與其它各科的關係不甚明確。</p> <h3><span id=".E4.BA.9A.E7.A7.8D"></span><span id="亚种">亞種</span></h3> <p>鵙雀鶲有如下三個亞種: </p> <ul><li>指名亞種(東部亞種,<span lang="la"><i>F. f. frontatus</i></span> <small>(Latham, 1801)</small>):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昆士蘭州中部至維多利亞州南部和南澳大利亞州東南部等地。</li> <li>西部亞種(<span lang="la"><i>F. f. leucogaster</i></span> <small>Gould, 1838</small>):分布於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該亞種腹部明顯較白。</li> <li>北部亞種(<span lang="la"><i>F. f. whitei</i></span> <small>Campbell, AJ, 1910</small>):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金伯利至阿納姆地和昆士蘭州極西北部。該亞種翼和尾明顯較短。</li></ul><h2><span id=".E8.A1.8C.E4.B8.BA.E5.8F.8A.E7.94.9F.E6.80.81"></span><span id="行为及生态">行為及生態</span></h2> <p>冠鵙雀在其分布區內為留鳥,其棲息在密集的中等高度的林地中,鵙雀鶲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陸生無脊椎動物為食,但偶爾也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p><p>鵙雀鶲的指名亞種在8月下旬至1月初繁殖,西部亞種在10月初開始繁殖,北部亞種的繁殖資訊不明確。冠鵙雀的巢為用草和樹皮築成的杯狀結構,位於桉樹較高處的樹枝上,通常距離地面6-15公尺。冠鵙雀每窩產2-3個卵,整體為白色,並帶有棕褐色、黑色或淡灰色的斑點。兩性共同參與孵卵和育雛。</p><p>研究人員已觀測到淡色杜鵑、扇尾杜鵑和叢杜鵑對鵙雀鶲的巢寄生。</p> <h2><span id=".E4.BF.9D.E6.8A.A4"></span><span id="保护">保護</span></h2> <p>鵙雀鶲的所有三個亞種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視為單獨的物種,在IUCN 3.1中都被評估為無危,西部亞種此前曾被列為近危,而北部亞種則曾被列為瀕危,這兩個亞種都受到棲息地破壞和碎片化的影響。北部亞種在北領地為地域性近危,但在西澳大利亞則為無危。</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鵙雀鶲</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7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596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80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63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2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75866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64.709 1 -total 41.11% 355.483 1 Template:Speciesbox 40.72% 352.152 1 Template:Taxobox/core 15.10% 130.609 1 Template:Taxonbar 14.95% 129.271 1 Template:NoteTA 14.26% 123.346 1 Template:Reflist 7.97% 68.879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7.84% 67.818 4 Template:Cite_book 6.81% 58.922 2 Template:Wikidata 5.21% 45.071 1 Template:地區用詞 -->
**冠鵙雀**(中國大陸、香港作**鵙雀鶲**,學名:_Falcunculus frontatus_),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鳥類,棲息在開闊的桉樹林和林地,是雀形目**冠鵙雀科**的唯一物種。 ## 描述 鵙雀鶲外形上與山雀屬或伯勞屬的鳥類頗為相似,頭部的形狀和粗短的鉤狀喙與伯勞很像,而整體的配色則與山雀接近。鵙雀鶲兩性的臉上都有粗大的黑白條紋,雄性的喉嚨為黑色,而雌性的則呈橄欖綠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胸腹部為鮮艷的黃色。但西部亞種的腹部顏色明顯較其它亞種更白。 冠鵙雀雄性的翼長、體重和喙的大小都比雌性大。身長 15.5–19.0 公分,雄性體重 26.5-40 克,雌性則為 23-33 克;雄性翼長約 84-99 公釐,雌性則為 81-94 公釐;嘴峰長約 16.3-21 公釐,喙寬度約 5.2 公釐,厚度約 10.4 公釐,跗蹠長約 19-21 公釐,尾長約 68-84 公釐,但北部亞種僅有約 58 公釐。 ## 分類 鵙雀鶲在 1801 年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首次描述,歷史上被歸類在多個不同的科,獨立成一科前最後被歸類為嘯鶲科。核基因定序表明,將冠鵙雀放在現存各科均不合理,因此為其建立的單獨的冠鵙雀科(Falcunculidae)。本科與其它各科的關係不甚明確。 ### 亞種 鵙雀鶲有如下三個亞種: * 指名亞種(東部亞種,_F. f. frontatus_ (Latham, 1801)):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昆士蘭州中部至維多利亞州南部和南澳大利亞州東南部等地。 * 西部亞種(_F. f. leucogaster_ Gould, 1838):分布於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該亞種腹部明顯較白。 * 北部亞種(_F. f. whitei_ Campbell, AJ, 1910):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金伯利至阿納姆地和昆士蘭州極西北部。該亞種翼和尾明顯較短。 ## 行為及生態 冠鵙雀在其分布區內為留鳥,其棲息在密集的中等高度的林地中,鵙雀鶲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陸生無脊椎動物為食,但偶爾也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 鵙雀鶲的指名亞種在 8 月下旬至 1 月初繁殖,西部亞種在 10 月初開始繁殖,北部亞種的繁殖資訊不明確。冠鵙雀的巢為用草和樹皮築成的杯狀結構,位於桉樹較高處的樹枝上,通常距離地面 6-15 公尺。冠鵙雀每窩產 2-3 個卵,整體為白色,並帶有棕褐色、黑色或淡灰色的斑點。兩性共同參與孵卵和育雛。 研究人員已觀測到淡色杜鵑、扇尾杜鵑和叢杜鵑對鵙雀鶲的巢寄生。 ## 保護 鵙雀鶲的所有三個亞種在 IUCN 紅色名錄中被視為單獨的物種,在 IUCN 3.1 中都被評估為無危,西部亞種此前曾被列為近危,而北部亞種則曾被列為瀕危,這兩個亞種都受到棲息地破壞和碎片化的影響。北部亞種在北領地為地域性近危,但在西澳大利亞則為無危。 ## 參考資料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鵙雀鶲
null
8,820
2023-05-02T18:00:58Z
75,404,497
𱉐雀鹟
8,145,521
<p><b>冠鵙雀</b>(中國大陸、香港作<b>鵙雀鶲</b>,學名:<span lang="la"><i>Falcunculus frontatus</i></span>),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鳥類,棲息在開闊的桉樹林和林地,是雀形目<b>冠鵙雀科</b>的唯一物種。</p> <h2><span id=".E6.8F.8F.E8.BF.B0"></span><span id="描述">描述</span></h2> <p>鵙雀鶲外形上與山雀屬或伯勞屬的鳥類頗為相似,頭部的形狀和粗短的鉤狀喙與伯勞很像,而整體的配色則與山雀接近。鵙雀鶲兩性的臉上都有粗大的黑白條紋,雄性的喉嚨為黑色,而雌性的則呈橄欖綠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胸腹部為鮮艷的黃色。但西部亞種的腹部顏色明顯較其它亞種更白。</p><p>冠鵙雀雄性的翼長、體重和喙的大小都比雌性大。身長15.5–19.0公分,雄性體重26.5-40克,雌性則為23-33克;雄性翼長約84-99公釐,雌性則為81-94公釐;嘴峰長約16.3-21公釐,喙寬度約5.2公釐,厚度約10.4公釐,跗蹠長約19-21公釐,尾長約68-84公釐,但北部亞種僅有約58公釐。</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鵙雀鶲在1801年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首次描述,歷史上被歸類在多個不同的科,獨立成一科前最後被歸類為嘯鶲科。核基因定序表明,將冠鵙雀放在現存各科均不合理,因此為其建立的單獨的冠鵙雀科(Falcunculidae)。本科與其它各科的關係不甚明確。</p> <h3><span id=".E4.BA.9A.E7.A7.8D"></span><span id="亚种">亞種</span></h3> <p>鵙雀鶲有如下三個亞種: </p> <ul><li>指名亞種(東部亞種,<span lang="la"><i>F. f. frontatus</i></span> <small>(Latham, 1801)</small>):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昆士蘭州中部至維多利亞州南部和南澳大利亞州東南部等地。</li> <li>西部亞種(<span lang="la"><i>F. f. leucogaster</i></span> <small>Gould, 1838</small>):分布於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該亞種腹部明顯較白。</li> <li>北部亞種(<span lang="la"><i>F. f. whitei</i></span> <small>Campbell, AJ, 1910</small>):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金伯利至阿納姆地和昆士蘭州極西北部。該亞種翼和尾明顯較短。</li></ul><h2><span id=".E8.A1.8C.E4.B8.BA.E5.8F.8A.E7.94.9F.E6.80.81"></span><span id="行为及生态">行為及生態</span></h2> <p>冠鵙雀在其分布區內為留鳥,其棲息在密集的中等高度的林地中,鵙雀鶲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陸生無脊椎動物為食,但偶爾也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p><p>鵙雀鶲的指名亞種在8月下旬至1月初繁殖,西部亞種在10月初開始繁殖,北部亞種的繁殖資訊不明確。冠鵙雀的巢為用草和樹皮築成的杯狀結構,位於桉樹較高處的樹枝上,通常距離地面6-15公尺。冠鵙雀每窩產2-3個卵,整體為白色,並帶有棕褐色、黑色或淡灰色的斑點。兩性共同參與孵卵和育雛。</p><p>研究人員已觀測到淡色杜鵑、扇尾杜鵑和叢杜鵑對鵙雀鶲的巢寄生。</p> <h2><span id=".E4.BF.9D.E6.8A.A4"></span><span id="保护">保護</span></h2> <p>鵙雀鶲的所有三個亞種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視為單獨的物種,在IUCN 3.1中都被評估為無危,西部亞種此前曾被列為近危,而北部亞種則曾被列為瀕危,這兩個亞種都受到棲息地破壞和碎片化的影響。北部亞種在北領地為地域性近危,但在西澳大利亞則為無危。</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鵙雀鶲</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7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7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00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7596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80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463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2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75866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64.709 1 -total 41.11% 355.483 1 Template:Speciesbox 40.72% 352.152 1 Template:Taxobox/core 15.10% 130.609 1 Template:Taxonbar 14.95% 129.271 1 Template:NoteTA 14.26% 123.346 1 Template:Reflist 7.97% 68.879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7.84% 67.818 4 Template:Cite_book 6.81% 58.922 2 Template:Wikidata 5.21% 45.071 1 Template:地區用詞 -->
**冠鵙雀**(中國大陸、香港作**鵙雀鶲**,學名:_Falcunculus frontatus_),是澳大利亞特有的鳥類,棲息在開闊的桉樹林和林地,是雀形目**冠鵙雀科**的唯一物種。 ## 描述 鵙雀鶲外形上與山雀屬或伯勞屬的鳥類頗為相似,頭部的形狀和粗短的鉤狀喙與伯勞很像,而整體的配色則與山雀接近。鵙雀鶲兩性的臉上都有粗大的黑白條紋,雄性的喉嚨為黑色,而雌性的則呈橄欖綠色。背部為橄欖綠色,胸腹部為鮮艷的黃色。但西部亞種的腹部顏色明顯較其它亞種更白。 冠鵙雀雄性的翼長、體重和喙的大小都比雌性大。身長 15.5–19.0 公分,雄性體重 26.5-40 克,雌性則為 23-33 克;雄性翼長約 84-99 公釐,雌性則為 81-94 公釐;嘴峰長約 16.3-21 公釐,喙寬度約 5.2 公釐,厚度約 10.4 公釐,跗蹠長約 19-21 公釐,尾長約 68-84 公釐,但北部亞種僅有約 58 公釐。 ## 分類 鵙雀鶲在 1801 年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首次描述,歷史上被歸類在多個不同的科,獨立成一科前最後被歸類為嘯鶲科。核基因定序表明,將冠鵙雀放在現存各科均不合理,因此為其建立的單獨的冠鵙雀科(Falcunculidae)。本科與其它各科的關係不甚明確。 ### 亞種 鵙雀鶲有如下三個亞種: * 指名亞種(東部亞種,_F. f. frontatus_ (Latham, 1801)):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昆士蘭州中部至維多利亞州南部和南澳大利亞州東南部等地。 * 西部亞種(_F. f. leucogaster_ Gould, 1838):分布於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該亞種腹部明顯較白。 * 北部亞種(_F. f. whitei_ Campbell, AJ, 1910):分布於澳大利亞北部金伯利至阿納姆地和昆士蘭州極西北部。該亞種翼和尾明顯較短。 ## 行為及生態 冠鵙雀在其分布區內為留鳥,其棲息在密集的中等高度的林地中,鵙雀鶲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陸生無脊椎動物為食,但偶爾也吃植物的果實和種子。 鵙雀鶲的指名亞種在 8 月下旬至 1 月初繁殖,西部亞種在 10 月初開始繁殖,北部亞種的繁殖資訊不明確。冠鵙雀的巢為用草和樹皮築成的杯狀結構,位於桉樹較高處的樹枝上,通常距離地面 6-15 公尺。冠鵙雀每窩產 2-3 個卵,整體為白色,並帶有棕褐色、黑色或淡灰色的斑點。兩性共同參與孵卵和育雛。 研究人員已觀測到淡色杜鵑、扇尾杜鵑和叢杜鵑對鵙雀鶲的巢寄生。 ## 保護 鵙雀鶲的所有三個亞種在 IUCN 紅色名錄中被視為單獨的物種,在 IUCN 3.1 中都被評估為無危,西部亞種此前曾被列為近危,而北部亞種則曾被列為瀕危,這兩個亞種都受到棲息地破壞和碎片化的影響。北部亞種在北領地為地域性近危,但在西澳大利亞則為無危。 ## 參考資料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鵙雀鶲
null
8,820
2023-05-02T18:00:58Z
75,404,497
𱉐雀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