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253
| text
stringlengths 52
75.3k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4
values |
---|---|---|
迎接虛擬新世代Global Innovation MBA洞悉全球管理,一起扭轉競爭力! | Metaverse 元宇宙,近期最受討論的科技關鍵字,「元宇宙」為人造的虛擬世界,人們將可在其中通過虛擬實境眼鏡、擴增實境眼鏡、手機、電腦等參與工作、娛樂、消費及教育等在現實生活場景的完整生態服務。因此 AR/VR 與遊戲產業外,5G、人工智慧 (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將成為打造「元宇宙」重要的技術。台灣擁有先進的軟硬體整合能力,晶片設計、封測、AR/VR 裝置等科技廠商看好「元宇宙」商機,搶攻虛擬實境供應鏈,因此元宇宙趨勢已納入企業未來經營方向,將使台灣科技產業帶來新一波的成長動能。元宇宙盛行之際,2020 年 Linkedin 新興工作年度報告顯示,AI 及數據分析相關職務於各行業中持續激增;以第一名的 AI 專員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cialist) 為例,年需求增加 74%; 第二名為新職缺 - 機器人工程師 (Robotics Engineer), 此為首次上榜的新興領域人工智能產業,有著 40% 的成長率;第三名為數據科學家 (Data Scientist), 有著 37% 成長率。綜合以上得知,前三名的需求產業均為科技、AI、數據分析,可見這些領域在此世代之重要性!美國西密西根大學 GIMBA 代表著”Global”、”Innovation” 的企業管理知識,將現今最貼近職場的大數據分析、數位行銷、全球商業策略、FinTech、智能醫療、元宇宙、跨國組織管理與領導等等融入於課程當中,使在職人士在工作之餘能兼顧,學業學習實務課程,及全球議題等領先科技知識。現今社會新一代學習趨勢在台灣,為協助下一代的縮短學用落差,勞工局規劃出六大職前訓練課程,以「智慧服務」、「大數據分析」及「跨領域人才」三大領域最受學生歡迎。參與工作坊「大數據分析的運用」的同學表示,學校教授的相關理論與知識,透過業界的解說印證大數據分析在行銷上的運用,幫助提早認識會展產業未來可預期的新工作型態。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課程多位教授,曾經擔任富比世百大企業之管理者,將更能使在職進修者準確掌握全球商業脈動,課程教授以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提升教學內容結合就業市場,拉近差異,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市場所需。元宇宙發展 將湧入各式 Small Business 及 StartUp 等未來將有更多從事數位化相關的公司與大企業的合作機會,如:空間音效、電腦視覺、語音辨識、擴增實境、電子商務、安全服務技術等,各式團隊及管理者們將更加著重在當代商業環境下的全球發展,WMU Global Innovation MBA 管理課程裡,讓學生了解模擬公司的實際營運與財務報表。課程中提供各類公司財報初始數值,包括公司收入、毛利率、淨利、股價等等,讓學生可以實際模擬各階段公司經營的方向,並透過調整公司的財務結構給予不同的管理策略:包含人資、行銷、財務、通路等等,最終擬股東會報告,於課堂中分享所採用的經營策略及財務分配等。此模擬經營可準確協助在職管理者,參與公司的整體營運,並學以致用,達到即學即用的學習成效!新冠疫情將加速產業自動化及數位 AI 的使用美國芝加哥管理諮詢公司 - 麥肯錫 (McKinsey & Company) 於去年 7 月針對全球 800 位高階管理人員進行調查,三分之二表示其任職公司正在增加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投資。許多企業已在倉庫、雜貨店、呼叫中心和製造工廠部署了機器人,以降低工作場所的工人密度,並應對大量生產需求。當科技技術不斷地提升,美國西密西根大學也將可視化分析、數據分析及全球創新管理技巧納入課程中。疫情後的數位趨勢,舉行銷為例,因新冠疫情的爆發,加速行銷 5.0 的誕生。行銷學之父 Philip Kotler 直言,行銷人已從「適應」數位行銷,進展為不得不「使用」數位行銷。行銷 5.0 聚焦科技及數據的運用,也就是下一代技術 (Next tech), 這些技術都和模擬人類的行為 (human-mimicking) 息息相關,最明顯的例子為 Netflix 使用大數據分析與 AI, 推薦使用者感興趣的影片,量身打造行銷策略!趨勢所即,科技虛擬新世代包有人工智慧 (AI)、自然語言處理 (NLP,natural learning process)、感應科技 (sensor tech)、機器人 (robotics)、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物聯網 (IoT,Internet of Things) 和區塊鏈 (blockchain) 等。 全球管理者皆面臨各種挑戰,如何透過最新工具及程式做出數據的蒐集與分析,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化的成果?體驗來自美國的全球創新管理碩士公開課跟隨著美國校本部重磅師資,具豐富職場任職經驗及專業的知識背景,讓管理者走在新世代的道路!參加公開說明會可索取一小時旁聽課程體驗,您將獲得最新科技的管理知識,準確掌握全球競爭實力!美國西密西根大學 2022 春季班將於明年一月截止報名,滿班即提前截止。立即填表報名線上課程說明會 實體說明會:每周六 10:00 線上說明會:每周四 19:30 或預約個別諮詢 報名說明會 | http://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Global Innovation MBA 官網 | https://www.wmumba.com.tw/ WMU GIMBA 台灣招生辦事處 (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國際教育中心」提供。 | daily-weekly |
穿上「虛擬時尚」,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專訪 The Fabricant 共同創辦人 Amber Jae Slooten | 文 / 翁佩嫆戴上 VR 眼鏡,在文化內容策進院 (TAICCA) 2021 年創意內容大會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TCCF) 未來內容展觀看台灣導演黃心健的《輪迴》(Samsara), 體會「變成另一個身體」後的不同世界觀;或在國際合製 VR 作品《Bedlam》中,藉由「參訪」精神病院的虛擬體驗,窺見人類最瘋狂的偷窺慾。又或者,在社群媒體追蹤「虛擬偶像」, 看看他們今天又造訪哪裡、做了什麼事;抑或利用 NFT 技術買件獨一無二的「虛擬服裝」, 在數位世界展露今天的心情、想法。如果說「時尚」是表達個人想法與生活模式,那「摸不著、碰不到」的虛擬時尚,是否「不真實」? 本屆創意內容大會國際趨勢論壇受邀講者、荷蘭虛擬時尚新創 The Fabricant 共同創辦人 Amber Jae Slooten 可不這麼認為。這位出身傳統設計學院、但在個人 LinkedIn 卻稱自己「製作沒有布料的衣服」(make clothes without fabric) 的藝術家,回應一針見血:在著名的美國科幻大片《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 裡,17 歲的主角韋德・瓦茲 (Wade Watts) 在現實貧民窟生活看不到未來,於是選擇「登入」虛擬遊戲世界,嘗試翻轉自己的命運。劇情邁入尾聲時,他忍不住有感而發:「我來這裡只是為了逃避現實,但我發現了遠比自己更重要的東西。我交到許多朋友,找到愛 (I just came here to escape, but I found something much bigger than myself. I found my friends. I found love!)。」自古以來,世界各地創作者已不斷在電影、小說、藝術等文本裡打造虛擬世界或人物,目的是 —— 向總是缺乏自省能力、對現實處境視若無睹的人類們,大膽拋出提問。當某些人無法理解虛擬世界,並批評新世代沉迷其中時,或許韋德・瓦茲這樣的虛擬人物就如同數位世代的「代言人」, 替表面上沉默不語的他們說出心聲。一、來自虛擬世界的「提問」2021 年夏天,日本東京一間美術館正在舉行人氣偶像 Imma 的個人展覽,展出以她為模特兒的繪畫、影音、照片等相關藝術作品。這位 2018 年出道的日本少女偶像,短短三年便活躍於 Instagram, 曾與日本明星水原希子「同台」, 也曾「代言」肯德基 (KFC) 在中國市場的人造肉新商品。儘管年紀輕輕,但 Imma 對於個人定位非常有想法,無論是穿著服飾、留影場景,甚至是那頭招牌粉紅色短髮,都帶有濃濃的現代日本風。Imma 的 IG 目前已有超過 35 萬名海內外追蹤者,日常貼文也成為海外粉絲一窺日本文化的窗口。當然,Imma 本人早已親臨這場展覽,還與現場展出的藝術品合照並上傳 Instagram。啊,剛剛忘了說 ——Imma 不是真人,而是日本虛擬偶像公司 Aww 創辦人、同時也是 2021 創意內容大會受邀講者守屋貴行一手打造的「虛擬網紅」。或許,熟悉日本動漫生態的人見怪不怪,畢竟 2007 年盛極一時的虛擬女歌手初音未來,早就「提前示範」虛擬偶像的經濟前景;那麼,如果是要價 9,500 美元的「虛擬服飾」呢?2019 年,一件「虛擬彩虹洋裝」在紐約 Ethereal Summit 區塊鏈拍賣會以 9,500 美元 (約新台幣 27 萬) 成交售出,得標者是美國一間區塊鏈新創團隊執行長,他要將這件洋裝作為送給老婆的「數位禮物」。雖然是「在虛擬世界才能穿」的洋裝,但它能依據個人身材數據進行客製化 3D 建模,並結合區塊鏈密碼學基礎「不可複製」、「可追溯擁有者」的特性,讓它變成數位世界「獨一無二」的資產。先別急著排斥或質疑這些彷彿「顛覆社會」的虛擬創作,他們看似標新立異,但其實是人類世界不少既有事物的「舊瓶新裝」。既然虛擬創作是一種對現實的「提問」, 那這件要價 9,500 美元的虛擬彩虹洋裝,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創造出這件洋裝的數位藝術家,正是傳統時尚設計學院出身、荷蘭虛擬時尚新創 The Fabricant 共同創辦人 Amber Jae Slooten。她早在 2018 年接受外媒採訪時便指出,與實用性衣服相比,時尚服裝更像是一種「表達」(an expression); 然而,今天世界上的時裝已經「夠多了」(enough), 如果再生產更多「穿不到」的時裝,極可能加劇環保災難。被數位化的僅是「輪廓」, 而隱含其中的「表達」才是最真實核心。二、數位收藏體系:讓虛擬創作「增值」如果在現實世界戴上一頂超大帽子,可能過不了門;穿件裙擺超長的長禮服,可能搭不了公車、上不了捷運。一般生活難以存在的誇張設計,場景切換到虛擬世界,你想要多誇張、多引人注目,一切隨你。為什麼 Amber Jae Slooten 如此看重「時尚」與「自我表達」的關係?在她眼中,時尚是傳達個人想法、生活態度的媒介,每個人也應有機會成為自己的時尚設計師;但今天的時尚卻「高不可攀」, 導致美麗衣裳雖然夠多了,但充分的自我表達空間,仍遠遠不夠。此次線上採訪,Amber Jae Slooten 盼望導入更多虛擬時尚的概念與技術,打破時尚圈「圈內人」與「圈外人」的常見分野現象。擴展時尚設計能夠影響的範圍,讓更多人參與。因此,當被問到虛擬時尚如何為新世代帶來正面力量時,身為千禧世代 (Millennials, 指出生於 1980 年至 2000 年的世代) 與「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 的她,連續說了兩次「我超喜歡這問題」。從小沉浸於數位環境的經驗,除了讓 Amber Jae Slooten 在線上遊戲看到新世代如何跳脫身體限制、透過數位化身「阿凡達」(Avatar) 來表達自我,也發現成形許久的「數位收藏」體系。在遊戲世界裡,特殊的虛擬寶物並不會折舊,反而隨著時間不斷增值;就如同在時尚世界裡,收藏家擁有的絕版球鞋,隨著時間過去價格會翻好幾倍。這些「不能穿」的珍貴球鞋,無論歷經幾次的交易、移轉,往往都如同高貴藝術品般被「供奉」在特定空間裡。鞋盒不能丟、吊牌不能拆,有些收藏家還會以專屬房間搭配 24 小時全天運轉的除濕機來「善待」它們。這都反映出:只要時尚作品夠優秀,就是值得好好珍惜的藝術品。當「虛擬時尚」與「數位收藏」結合,Amber Jae Slooten 將其描述為「微型經濟體」, 也就是 —— 結合知名區塊鏈新創 Dapper Labs 的公有鏈 Flow, 以及遊戲大廠 Epic Games 所開發的 3D 內容創作平台虛幻引擎 (Unreal Engine), 讓世界各地設計師、創作者們能跳過傳統時尚產業的層層掌控,在虛擬世界發揮創意、發表作品,並獲得應有的收入與尊重。此前,雖然藝術相關領域早已有不少人提出類似概念,但過去一直僅限於小範圍的嘗試與摸索;直到近年,以區塊鏈為技術架構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 崛起,才正式打開虛擬創作領域的商業化大門。三、虛擬時尚: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藉由每日的虛擬裝扮來表達自我」這件事,在疫情大流行之前,許多人或許無感;畢竟,在那個能隨意外出、正常進出辦公室的日子裡,能讓我們表達想法的途徑非常多元,不僅有數位管道而已。直到出不了門、不再需要精心打扮進辦公室後,才赫然發現:儘管城市陸續封鎖,但人類自我表達的需求無法「封鎖」, 只是從實體轉移到數位世界。於是,我們開始看到同事、親友們在數位世界愈來愈「花枝招展」。無論是視訊開會的特殊濾鏡、虛擬背景,或在虛擬辦公室軟體 Gather Town 上的數位化身,每次的變化都成為反映大家當前情緒、想法的一種管道。就連那些過去幾乎不在虛擬世界花一毛錢的人,其社群大頭照也愈來愈「花俏」。2021 年初,The Fabricant 與球鞋品牌 Buffalo London 合作推出的「虛擬燃燒球鞋」, 便是將歐美各大城市封鎖近一年、民眾也被壓抑一年的自我表達,通通藉由虛擬時尚來「釋放」。最初,品牌只要求製作「數位世界才能穿著、實體世界絕不可能存在的特殊球鞋」; 而在共同設計過程中,「我們的所有創作,都是希望運用科技來建立『聯繫』(connection) 而非『分裂』(division)。而這也正是時尚的要素 —— 透過服裝看見彼此不同想法,並創造有意義的關係。」與傳統時尚相比,Amber Jae Slooten 認為虛擬時尚更「直覺化」。你不用擔心自己的奇裝異服是否「有礙觀瞻」、不必說服他人理解、更不需要告知任何人,就能把腦中種種想法與情緒,通通轉化成虛擬世界的時尚表達。當然了,虛擬世界並不完美,也可能複製來自真實世界的「惡意」。當你換了性別、換了膚色、換了種族,原本眼中「歲月安好」的日常,恐怕也變得潛藏不少敵意;儘管如此,對小眾族群如 LGBQ 來說,相較於現實世界,它仍是個能不斷探索、延伸自我認同的安全領域。只要你喜歡,什麼都可以。在虛擬世界裡,你的探索之路想要走多遠,就有多遠。四、一起「登入」自我探索之路當疫情拉開彼此的物理、身體距離,虛擬創作能擔任不同族群的代言人,替我們向現實世界大膽「提問」; 當我們「接招」這些來自虛擬世界的提問,並「登入」自我探索之路,就能離自己「想成為」的人,更靠近了一點。11 月 10 日至 11 月 14 日由文化內容策進院舉辦的「2021 創意內容大會」, 除了在「國際趨勢論壇」邀請台灣、各國創作者與團隊分享其探索、打造虛擬世界的經驗,更在「未來內容展」塑造魔幻遊戲場域,用各種沉浸式體驗,帶領你一起「登入」自我探索之路。2021 TCCF 創意內容大會活動官網:
來不及參加?「國際趨勢論壇」免費線上看,邀請你一起掌握產業最新動態: | daily-weekly |
110 年度 FDA 優良廚師暨新秀廚師-金帽獎之頒獎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下稱食藥署) 於 110 年 11 月 19 日假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一館之台灣國際食品暨設備展,舉辦「FDA 優良廚師暨新秀廚師頒獎典禮」, 公開表揚「品德修養、專業貢獻、技術能力、終身學習、社會公益」等面向,表現傑出之 26 名優良廚師及 6 名新秀廚師 (得獎名單如附件)。食藥署自 98 年起舉辦優良餐飲從業人員表揚,並於 106 年起設立新秀廚師獎項,邀請餐飲團體代表與專家學者共同組成評審委員團隊,嚴謹審查,並授予獎牌、獎狀及臂章,以獎勵及嘉勉得獎人員落實餐飲衛生管理之貢獻,累計已有 255 位傑出廚師獲得殊榮。本年度因 COVID-19 疫情影響,餐飲業營運受到衝擊,廚師們仍站在第一線守護餐飲業食品衛生安全,落實相關防疫措施,讓消費者可以安心飲食。對此,食藥署給予最高的肯定與支持,冀望得獎者能夠繼續帶動餐飲業界,激勵更多廚師們齊心齊步,共同為提升餐飲衛生品質努力。以上廣告由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 daily-weekly |
台灣產業經濟發展的當務之局為何?新政府應從「矩陣創新」開始思考 | 文:呂曜志影響經濟榮枯的因素很多。我過去曾經說過,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交錯影響,就好像堆積木一樣,不但是數學上的加減法,而且還可能起化學作用。對於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大國,占 GDP 比重高的產業部門如果處於產品與技術生命週期的上升段,自然會帶動許多投資,消費與出口,維持經濟活動的穩定性與擴張性。反之當該國主力產業部門處於產品生命週期的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則當然投資、消費與出口,都會受到影響,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景氣差。找出成長動力產業,組成穩定發展的經濟國際貿易的傳統理論強調,每個國家應該聚焦在某幾項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上,然後彼此之間貿易來促進效率與福利。但問題是即便是聚焦在有國際競爭力的少數幾項產品,一旦這幾類產品在全球市場邁入成熟期,這個國家還是會遇到投資與出口不彰的困境,連帶影響國內就業,薪資與消費。因此找到不同的成長動力產業,組成一個能夠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甚至改善所得分配的產業結構,對各國都是很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台灣曾經當過許多產品的出口王國,即便是把定義改成台商在全球所掌控的產業,我們仍然在 PC、網通、半導體等 ICT 產品與零組件有一定的全球地位。然而問題是過去 8 年,這些產品在全世界都已經走到成熟,甚至是衰退期。台灣當今的重大課題是需要更多其他的成長曲線,以及成長動力產業。然而這些新的成長曲線與動力產業並不意味要重新從零開始,過去這兩年我們一直倡議矩陣創新的重要性,也就是舊的系統產品加上新的次系統,也許可以延長產品生命週期。最近的 AI 發展,使得 AI PC 與 AI 伺服器重新成為熱門話題,我相信很快手機業者一定會跟進,這就是最好的例子。矩陣創新就是守成又維新矩陣創新這四個字聽起來不怎麼接地氣,但是如果我說企業主可以在保持既有的產線與投資基礎上,多投資一點新的軟硬體技術,就可以讓這些原本的投資繼續攤提折舊,甚至是折舊完了還在賺錢,相信很多企業主都會感到心動。問題是,企業主願不願意把視野打開,去尋求更多跨領域的人才或供應鏈夥伴,我想這是未來 4 年政府持續要去努力的重點。另外有許多新系統,真的是相對需要從零開始,例如往外太空發展的資通訊產業應用,風險很高,而且台灣不一定能夠贏過許多歐美國家,這時候就必須要組成國際隊而不需要一定是國家隊。特別是這些新技術一旦成功,其影響力很容易超越地域上的限制,也就是這是一場全球寡佔的賽局,台灣也不需要一直講國產化跟本土化這件事,而是一開始就要找好對象,打全球競爭賽。過去大家說先在台灣練兵,再往海外輸出的產業政策,恐怕也需要調整。政府要能夠一開始就幫助關鍵企業在海外扎穩腳步,並且跟其他國際成員平起平坐,才能夠把訂單跟應用拿回來,加速也嘉惠台灣經濟。政策上落實經濟發展的公正轉型另外一個過去比較做得相對不足,是從政策上落實經濟發展的公正轉型,或是更包容的經濟發展模式。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勞動結構會逐漸從製造業朝服務業集中,如何讓服務業的勞動報酬提升,是未來政策另一個重要課題。而針對提升服務業勞動報酬,我們必須掌握底下幾個重要原則。國際化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即便是同樣的東西,因為各國所得層次的不同,願付價格或稱為價格帶,也會有所差異。以珍珠奶茶為例,台灣一杯的價格帶也許是 50 至 70 元,但在內華達州就可以提高到 200 元。因此各種服務業只要能夠控制國際化過程中的成本與服務品質,甚至是結合當地元素進行部分創新,都可能達到進一步提高營業規模與毛利,提升營運總部從業人員薪資的目標。服務貿易主要有四種模式服務貿易主要有四種模式,上面所提到的案例主要是指商業據點呈現,另外 3 種模式中,跨境提供服務是許多年輕人所嚮往的模式。一個擁有全球流量的 YouTuber 就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職涯發展,包括 AI 應用,程式開發,各種遠距與線上服務等領域,也都是具有全球發展潛力的產業與高薪酬職業。至於境外消費與自然人呈現這兩個模式,如果結合台灣的國家發展願景,簡言之就是打造台灣成為世界的觀光島,大力推動政策上的觀光主流化。此外在資源分配面上,要一改過去 20 年來服務業發展沒有特別預算,僅由各部會運用既有預算的模式,要將投資地方創生與觀光產業鏈,成為下一個四年台灣最重要的投資標的與成長動力產業。最後談到服務業科技化的議題,過去在政策探討與執行上,過於一廂情願的投入某些階段性的技術解決方案,而沒有考慮整個科技化的整體路徑設計,使得許多業者面對不同的解決方案,往往不了解其功能與必要性,進而產生許多無效投資與預算浪費。新政府要有服務業發展的專項預算此外,科技化的投資要避免只是提升效率而非創造差異性價值,且每個階段的科技化投資,彼此之間能夠有相乘或相加的效果,並產生投資報酬遞增與建立進入障礙,一如半導體代工服務在技術上所創造的進入障礙,如此才有可能提升從業人員薪資。因此我主張新政府 4 年一定要有服務業發展的專項預算,而且在政策研擬的過程中,要把對科技與商業模式投資的整個路徑圖做縝密的分析,才能夠提升成功率,加速轉型台灣服務產業與年輕世代薪資。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新政局下台灣產業經濟發展的當務之局 | daily-weekly |
中高階管理人才的跳板,美國名校GIMBA學程在台全英授課 | 管理碩士學歷是企業愛用管理人才!因就讀管理學位的學生具備跨領域與組織管理的能力,並對創新技術與當代商業策略得以整合企業所需。Fortune 雜誌調查結果顯示出在全球 500 大企業中,高階主管約有三分之一都具備有管理碩士學位。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 Co.) 總裁 James Dimon、Google 執行長 Sundar Pichai、蘋果公司執行長 Tim Cook 都在其列。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 Fuqua 商學院。執行長提及管理課程指導如何正確思考問題、處理問題以及如何與觀點截然不同的人一起工作。華爾街日報分析近 600 個學程的聯邦學生貸款數據中發現,能帶來真正報酬的進修學位是企業管理碩士課程。此「報酬」表示學生在進修管理碩士學位後,有更高的回報率。調查發現,98% 的管理學位畢業生收入大幅成長!一般情形下,畢業兩年後之年收入將超越學費貸款總額。在與現有其他學程相比,僅有約 6% 法學院碩士學位能達到等比水平。由此可見,許多人為了加薪而申請國外管理碩士,或是寄望學位可以幫助他們進入新的產業、邁向管理職!但海外進修管理學位動輒 12 萬至 25 萬美元的學費,經常使人頓時失去雄心抱負。美國西密西根大學為因應台灣在職者需求,由中碩國際教育中心協助申請,學生在台灣進修此學位,其學費僅不到校本部 50% 的學費,讓學生在保有工作及收入的情況下,在台灣進修就能直接取得美國管理碩士同等學歷。取得國內或國外管理碩士有哪些差別台灣半導體企業代表張忠謀先生於 2019 年曾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以理工科來說如台大、清大電機系與麻省理工學院 (MIT) 電機系,台灣與美國程度相差並不大,但若就商學院比較與美國相差甚多;張忠謀先生認為,因為台灣世界級的企業不多,因此商學院的格局也較侷限。在台灣,有不少讀理工的人會說「管理學位樣樣學樣樣不精通」, 但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的人申請進入美國頂尖商學院?美國西密西根大學 GIMBA 學程,專門為無法放棄現有工作或無法出國進修的在職人士設計引進台灣在地授課,學員透過一年半的周末時間進修,課程以實務案例分析為教學主軸,各科目的團體報告或作業取代畢業論文;國內管理碩士課程修業年限相對較長,且需在課後騰出較多的時間來撰寫論文,與美國教授教學方式較為不同。美國西密西根大學 GIMBA 學程 50% 由北美師資親自來台授課,且師資群具有富比世百大企業任職經驗,可讓在職人士對與各產業之管理者共同學習,在台灣即能拓展商務人脈鏈,同時接軌國際!創新、AI、IT 與大數據 Global Innovation MBAGlobal Innovation「全球創新」, 學程以實務創新以及全球商務為核心,課程多以 Case study 進行教學,取代傳統演講式授課,培養學員邏輯與批判性思考能力,更能理解如何將管理知識直接應用在職場上,且學生組成多包含有上市櫃、外商企業中高階主管或跨國工作者。畢業校友表示:「有機會前進與改變,就不要放棄任何可能。」修讀 GIMBA 就是改變契機。運用創新思維與國際觀點改變現有產業框架,挑戰事業新高峰。眾多海內外校友現身說法,創業家、科技、金融、醫療、新創、傳產等高階主管經理,藉由 GIMBA 課程提升實力實現自我價值!在台取得美國碩士學位:西密西根大學 全球創新管理碩士學程西密西根大學 (簡稱 WMU) 是一所公立綜合型大學。位於美國密西根州卡拉馬祖市,來往芝加哥和底特律兩大城市非常方便。西密西根大學創校於 1903 年,目前共有五個校區,包括位於卡拉馬祖市的 West Campus,East Campus,Oakland Drive Campus,Parkview Campus 以及位於 Battle Creek 的 College of Aviation, 其中西校區 (West Campus) 為主校區。WMU 歷史悠久校風良好,擁有富比士前百大業界實務的頂尖師資,來自全球創新思維之管理策略課程,專為現今數位時代的職場菁英人士打造。校友遍布世界各洲、各領域,科技業 Dell CFO Tom Sweet、金融業 Comerica 副總 Rhonda D. Johnson、輝瑞藥廠經理人與創業家等。要成為國際頂尖專業人才,唯有透過 WMU GIMBA 全球創新管理碩士學位,與科技結合最為領先的商業思維,開創屬於自己的嶄新人生。 實體說明會:每周六 10:00 線上說明會:每周四 19:30 或預約個別諮詢 報名說明會 | http://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Global Innovation MBA 官網 | https://www.wmumba.com.tw/ WMU GIMBA 台灣招生辦事處 (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國際教育中心」提供。 | daily-weekly |
與數據為伍,善用機器學習拓展商機 | 立即報名 AWS 免費線上課程巨量資料的年代,將如何擅用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已蔚為技術風潮,當今市場上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正快速成長並持續激增,IDC 估計,2021 年,AI 應用程式方面的支出將超過 630 億美元。2025 年時,至少 90% 的新型企業應用程式,將納入 AI 功能的內嵌功能、推薦或建議。今日所面臨的商業環境,正一步一步引領著許多企業實現數位轉型,找尋各層面上自動化技術來提升銷量、降低成本、和簡化商業流程。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AWS 提供非常完整的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服務,讓新創從數據去驅動價值,並用最低成本、最少資源,卻能最大化的提高開發人員生產力,加快組織創新腳步。在 AWS 上,無論是各式型態的資料 — 文字、圖像、聲音,你都能達成從資料處理初期,自動化資料擷取和分析、到提升數據準確度,以及為客戶創建個人化體驗及系統的任務。此活動將帶為你帶來初步的 AWS 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服務介紹,以及邀請到 Orderly 執行長分享他們如何透過 Amazon SageMaker 打造自然語言處理 (NLP) 的服務,從文字資料集分析、語義模型開發撰寫到搭建推論模型端點的 AI 開發流程,並打造一個能協助零售品牌分類消費者意見反饋的評價分析服務。本文章內容由「AWS」提供。 | daily-weekly |
透視長照2.0政策下,臺灣社區的日間照顧面貌 | 早上七點半,開始有長者抵達社區裡的日間照顧中心,有的是家屬上班時順便送來,有的是搭乘交通車,社工與照服員正在門口忙著將長者接入,並安排到教室中...... 一直到九點多左右才陸續到齊。這樣的情景似乎與幼兒園類似,而且長者們來到日照中心,的確也有滿滿的一天課程要進行。社區式長期照顧策略聯盟理事長黎世宏表示,有很多民眾不理解「日間照顧中心」, 甚至以為是 24 小時的養老院,在誤解下,常會遇到居民抗拒日照中心進入社區;而家屬則擔心將父母送出來照顧會被親友責難。在日照中心,讓長輩重拾社會角色與尊嚴社區式的日照服務,是將失智失能的長者,在白天家人皆須上課上班的時間,送至交通時間 30 分鐘內的日照機構,晚上下課下班後再到中心接回家中與親人一同生活。在熟悉的社區中,一方面長者並不會有陌生感,同時會有專業照服員協助白天的生活照顧,搭配多元的復能活動,延緩高齡者功能退化、維持並促進其生活自立;更重要的是能有人際的互動、社會的參與,消除社會孤立感,無論是環境的營造、活動的設計,都是一對一居家照顧無法達到的效果,因此一對多的日照中心是現階段對於長者最佳的照顧方式。目前擔任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副執行長、於長照議題耕耘 20 多年的李梅英表示,長者白天若在家中,通常閒閒沒事做,連看電視都會打盹,晚上當然會睡不著,但到日照中心,每天都有緊湊的排程,回家後很早就休息,而且睡眠狀況極佳。此外,長者的固執與情緒,甚至連用餐都無法正常進行,讓許多家屬在照顧上心力交瘁,但在日照中心是社交場域,長輩們會恢復社會角色,變得有禮並講理;由於生活有了其他的重心,回家後會分享在日照中心的事情,也不再會盯著家屬碎碎念,這些種種改變,讓實際使用過服務的家屬們感受到日照中心的強大。而接觸更多個案的李梅英更是感觸深刻,由於在都會區中看見了成效,也堅信社區式服務對有長照需求家庭的重要性,因此當看見偏鄉的需求時,決定進場籌設,協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但走入偏鄉後發現營運與都會區不同,如學區範圍大,交通接送上的距離不同;又如原鄉或客家庄必須融入在地文化,甚至使用當地語言才能順利推動等...... 超高齡社會挑戰,日照中心場地取得難,空間設計更專業而位於臺灣最南端的屏東縣不但要面對城鄉差距的問題,更遭遇高齡者比例高於全國平均的現實,以今 (110) 年 8 月份數據來看,全國高齡人口佔比是 16.59%, 屏東縣已達 18.51%, 而根據目前趨勢,屏東縣有可能在明年就會超過 20%, 代表每 5 個人中就會有一位是 65 歲以上的長者,很快就要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在日照中心的規劃上,場地空間不但要位於適合的區域,還要符合明確的規定,幾乎是所有地方政府在推動時最困難的一環。屏東縣衛生局長照管理中心田禮芳主任表示,屏東縣共計 40 個國中學區,直至今年 9 月底在 29 個學區中共完成 45 處日照中心的設置,涵蓋率是 72.5%。不但中央全面盤點,屏東縣為了達到目標,也動員縣府各局處共同盤點閒置空間,並由副縣長吳麗雪帶隊勘查,找出可改造與功能整合的地點,如活動中心或衛生所,接著透過中央前瞻計畫,在提出整修計畫案時,將日照中心納入規劃興建,未來也能共同管理提高效益。除硬體外,田禮芳指出「」地方政府在籌設階段就透過圖說審核、場勘等過程,與申請單位溝通適合長輩的空間規劃,以利符合日照中心的服務理念。認識日照中心的環境與多元服務讓民眾認識與了解日照中心,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的工作,屏東縣政府團隊用心思考,如何有效提升在地居民接受度,「我們先要求服務單位要讓日照中心像是咖啡館,空間要通透、舒適,充滿生氣與活力,要讓人一進來就喜歡,如此才能改變服務的觀感,然後鼓勵想要了解的人來實地參觀,目前來參觀過的人,沒有發現有排斥日照中心的。」參觀體驗後透過口碑行銷,整個社區很快速地就能傳布,並且改觀。據黎世宏觀察,近年來政府在宣導如何申請長照服務的部分不遺餘力,透過強力文宣廣告,民眾都知道有問題要打 1966, 但礙於廣告的篇幅,在服務模式上還未能讓所有民眾理解。「日照中心的照顧服務非常多元,早上來先做身體上的量測,肢體的伸展與體適能活動,接著按照長輩的特性,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活動,利用活動導入治療,如現實療法,回憶或懷舊療法,才藝與手工藝創作;在身體照顧部分,除協助吃飯、提醒喝水、如廁之外,甚至有需要也可以在這裡完成身體清潔。」黎世宏說明了長者在日照中心的主要活動。除了在日照中心場域中進行的服務外,李梅英認為「每位長者都是一個個案,我們的照顧是全人、全家、全時、全程,因為每個階段都會產生需求,因此需要協助家屬去盤點他的資源,順利銜接,讓長者在熟悉的家庭與社區中生活,不用過早被送到 24 小時機構。」而讓家屬可以獲得喘息或者安心工作,更是日間照顧另一個重要目的。因此,日照中心也會為照顧者安排教育訓練、情緒支持或紓壓等課程。由社區人照顧社區長者的美麗境界根據疫情後的長照專業研討會所發表的內容指出,今年 5 至 7 月全台日照中心配合防疫規定必須關閉,失智失能長者,尤以失智者,在間隔 2 個月後的病況因服務頻率下降明顯退化,更凸顯日照服務對長者的重要性。而日照服務能讓長者在平日生活的社區中與同年齡層交流互動;在安全熟悉的環境裡,接受多元專業的照顧服務;並使家庭照顧者獲得喘息...... 優點不勝枚舉,長照 2.0 致力推動「在地安老」, 要達成此目標,社區式的日間照顧服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因此,期待政府能積極布建,盡早達成「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的目標,並透過宣導讓更多人認識社區式一對多日間照顧的優點,讓長者能在社區中安心接受照顧;甚至進一步透過完善訓練制度,鼓勵在地人擔任照顧服務員,達成由社區人照顧社區長者的理念。[衛生福利部 廣告] | daily-weekly |
孩子一歲後,奶粉選擇大不同,一次看懂食品標示不怕選錯! | 「領到小光的五倍券,剛好拿來買他的奶粉。」家有剛滿 1 歲孩子的小光媽媽,推著推車到賣場準備選購新奶粉,在家裡做好功課的她,知道 1 歲後得更注重孩子六大食物的營養攝取充足、多元。但實際到賣場後,望著架上琳瑯滿目的補充品,發現有些上頭標示成長奶粉,有些標示成長配方,疑惑這兩種是不一樣的東西嗎?一整排數十種補充品,雖然都是給 1 歲後的幼兒飲用,但每家名稱都不一樣,讓新手媽媽總是眼花撩亂。其實,選擇市售幼兒補充品有幾個重要關鍵,父母一定要知道:重點一:確保孩子攝取足夠營養孩子 1 歲後,孩子以固體的新鮮食物為主要食品,幼兒逐步跟大人一樣正常飲食,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根據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活動量大的幼兒與活動量少的幼兒,每日攝取熱量分別是 1,800 大卡與 1,150 大卡。每類所攝取的份量也不大相同,全榖根莖類 1.5 到 3 碗,豆魚肉蛋類 2 到 4 份,蔬菜 2 到 3 份、水果類 2 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約 4 到 5 份,乳品類大約兩杯 (1 杯 240 ml), 無論是鮮奶、保久乳、優酪乳、全脂乳粉都可以。孩子的營養應從以上這六大食物而來,除非有排斥某幾類食物、或是每日進食份量真的太少,否則不須再攝取市售幼兒補充品。重點二:看懂幼兒補充品的食品標示依據鮮乳保久乳調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乳含量佔總內容物含量 50% 以上,才可稱為成長「奶粉」。若乳含量小於 50% 不可稱為奶粉。而各家品牌添加的成分都不盡相同,依據規定,食品內容物會明確於外包裝上標示,並將含量比較高的項目優先排序在前方。若父母想確認內容物中是否有添加糖及糖的種類,例如果糖、乳糖等,亦可以透過包裝標示來確認,建議父母購買前要仔細閱讀。為孩子健康飲食把關的守護者父母此時的疑問可能會是「那我需要讓孩子補充這些額外補充品嗎?」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均衡飲食為主,不論是成長奶粉或是成長配方,都是額外的補充品。若自己仍不清楚需不需要補充,建議經由營養師或醫師評估諮詢後,再決定是否需額外補充,避免過度攝取。如果對於食品標示仍然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上網搜尋「食品標示諮詢服務平台」, 或是平時就多留意食藥署官方社群 — 食用玩家臉書,認識更多食品安全知識,讓孩子們吃得開心、健康長大!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廣告 | daily-weekly |
「收養教會我愛的真諦」——專訪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 |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值得被愛;但卻不是每個孩子都如此幸運,能享有健全的環境安心長大、好好享受愛與被愛的權利。1991 年成立的兒福聯盟,30 年來從事收出養服務至今,已為將近 1,000 名孩童找到一個永遠的家。然而,根據兒福聯盟統計,2020 年共有 57 個孩子被收養,但仍有 59 個未成年兒少持續等待收養。或許有意生養小孩的大人們,可以考慮透過「收養」的方式踏上愛與承諾的生命之旅,也圓滿孩子對於家的渴望。我想要有小孩,為什麼「收養」是選項?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2019 年的統計,收養孩子的前三大主因,分別為:生育困難、喜歡孩子、願意照顧有需要的孩子。大多數人認為養育小孩,能讓生命更完整,讓家庭更圓滿。然而,儘管社會風氣逐漸改善,華人社會仍有「血濃於水」的迷思,認為收養的小孩不比親生的親。「想要生養自己的小孩,傳承自己的基因,或許是人類無可厚非的天性,尤其華人社會對於傳宗接代的『血緣關係』會更加執著。除了看重血緣連結之外,面對收養議題,大多父母主要是擔心其原生基因可能帶來的隱憂,像是重大遺傳性疾病的風險等。」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說明。白麗芳執行長強調,「收養」並不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傳統觀念認為,結婚就是要生子,如果不孕再來考慮收養;但如果認真去思考養育小孩的動機,真切的渴望去愛一個孩子、感受生命的喜悅的話,那麼「收養」純粹也是一個擁有小孩的選項,提供真心想要當父母的人另一條途徑。收養的意義,應是尋求孩子的最佳利益有意收養孩子的父母,從遞出收養申請表的那一刻,到真正將孩子帶回家共享天倫樂的日子,中間可能會耗時 1~2 年。白麗芳執行長坦言:「這段比懷孕還漫長的準備期,中間包含各式各樣的討論、審查、親職課程等,有的人會覺得收養程序等太久或很麻煩,或是在審核過程中有被評價的感覺,所以會中途卻步。但其實這些過程都是必要的收養準備,為的是去理解收養父母與被收養孩子,幫助雙方適應。」根據兒福聯盟在 2021 年目前為止的統計,登錄家庭數為 141, 完成確定的家庭數為 40, 從遞出申請表到最後收養成功的比例,大概不到一半;而過程中流失的原因可能包括:懷孕了、不想收養了、經過兒福聯盟社工說明認為自己不適合而放棄、想要再嘗試人工受孕,或是莫名不聯絡等。「其實,登錄的家庭在申請過程中逐漸流失是正常現象。」白麗芳執行長說,這樣的一段準備期,其實都是為了確保收養人是真的下定決心要收養小孩。雖然被出養的孩子在未找到收養人之前,還是可以在相關機構平安成長,不過白麗芳執行長認為,好好的在一個家庭裡長大,還是兒童非常重要的基本人權。畢竟,育幼院的孩子在 18 歲成年後就必須離開、想辦法自食其力,但是被收養的孩子則有一個家庭作為後盾,隨時可以詢問或依靠。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兒福聯盟堅持給予孩子家庭式的照顧,在未找到收養人之前,盡可能先找寄養家庭代為養育,同時尋覓國內外的收養人,而機構式照顧則是最後選項。「當父母的必須要有『承受挑戰和風險』的覺悟。」其實,收養小孩與懷孕生下的小孩一樣,不見得在所有的方面都能符合父母的預想,終究還是因為一份無條件的愛,而得以克服難關、養育孩子長大。「其實收養的意義,也正是為人父母的真諦。」生養小孩不該是為了傳宗接代、跟爸媽交代,而是願意去尋求孩子的最佳利益,真切地關愛一個生命的成長。以愛為始,社會應支持更多後天父母與孩子相遇「被出養的孩子,終其一生的核心議題,就是『被遺棄』。」白麗芳執行長說,孩子的原生家庭往往有著複雜的背景因素,包括經濟匱乏、無能力養育、父母可能未成年或是必須長久服刑期等,會選擇出養都是萬不得已,也是為了孩子的幸福著想。儘管明白原生家庭的苦衷,但孩子往往還是有被拋棄的創傷,較無安全感,也會對「愛」產生懷疑。白麗芳執行長舉例,即便是已經到收養家庭的孩子,初期看到兒福聯盟社工來家訪時,常常會顯得很緊張,甚至會問「我什麼時候要被帶走?」為了不再讓自己受傷,被出養的孩子寧可選擇懷疑,或是對建立親密連結持保留態度。因此,有的孩子會對收養父母做出許多挑戰行為,以測試「爸媽是否真的愛我」。「孩子敞開心房接受後天父母需要時間,同時收養人又希望可以盡快與孩子拉近距離,因此中間的磨合期是一個挑戰,但也是雙方學習愛與被愛的珍貴過程。」白麗芳執行長說。一旦愛穿越了血緣的屏障、距離的考驗,收養父母與孩子便能共享豐富的生命。一如近年有一對收養父母前來拜訪白麗芳執行長,原來是 20 年前他們收養的小女孩,如今已亭亭玉立,並準備步入禮堂迎接下一段幸福人生。2019 年 5 月同婚專法通過,卻仍未開放讓同性配偶共同收養小孩,對於同志收養議題,白麗芳執行長則說:「只要願意為孩子準備好的人,就是最好的父母。」站在兒福聯盟的立場,盡可能為孩子找到爸媽是最重要的事,無論是異性戀、同性戀、雙親、單親⋯⋯只要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並沒有非得什麼樣的族群或性別認同才是標準答案。「終究還是回到收養的核心精神,即『跨越血緣的愛』。」此外,對於台灣現況下的收出養議題,白麗芳執行長認為亦有許多進步空間,尤其是期待政府可以多多給予支持。「在國際間,收養是轉換孩子親權很慎重的過程。許多國家會由政府提供完整的服務配套,例如為收養父母與小孩提供諮商服務,又或是給予收養家庭補助津貼或減稅,在在顯示政府鼓勵收養的態度。」反觀台灣,政府核發許可證給收出養媒合機構後,幾乎後續的所有繁雜工作都仰賴機構一手包辦;就算有相關補助,對於機構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希望政府能在收出養議題上多著力一些。」白麗芳執行長說。總之,孩子是父母愛的延伸,被領養的孩子雖然不是媽媽肚子裡親生的,卻是從心裡長出來的,這些「心生兒」因為與後天父母的相遇,得以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重獲新生。兒福聯盟呼籲社會大眾看見,收養是以愛為始、以家為路的一段旅程,支持孩子成為父母的「心生兒」, 不只需要收養人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了解更多:兒童福利聯盟 | daily-weekly |
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開賣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輕鬆聲控智慧家電享受影音娛樂 | 由台灣大哥大電信獨賣的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不僅把許多生活常用功能串連起來,這次更支援 Google 智慧家庭通話功能,成為全台第一款能透過智慧音箱,進行撥打接聽電話的電信商,希望為消費者打造最便利的智慧生活。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以最輕鬆方式晉升智慧家庭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搭載 7 吋智慧螢幕,讓使用者能輕鬆享受聽音樂、看影片等各種影音娛樂,搭配簡單的聲控或手勢感應操作,就能體驗智慧家庭帶來的便利。不僅如此,這次還新增睡眠感應功能,透過 Soli 技術偵測動作技術,毋需仰賴任何穿戴裝置,就能紀錄與分析使用者的睡眠狀態。從視聽娛樂、智慧家電控制到睡眠作息,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通通一手包辦,加上時尚簡約的機身設計,無論跟各種居家空間都很搭,為現代人必備的全方位智慧螢幕。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內建強大的影音功能,底座本身就是高音質的全音域喇叭,支援音樂訂閱服務如 MyMusic, 螢幕上會同步顯示動態歌詞,當你在家享受愜意的午後時光,周圍還有陣陣悠揚音樂的陪伴。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配備 7 吋螢幕,無論想播放 Youtube、Netflix, 或是台灣本土影音服務 myVideo, 看場電影或追個劇都沒問題,螢幕亮度會根據室內亮度自動調整,提供使用者最舒適的觀看體驗。除了提供滿載的影音服務,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本身也是智慧型家庭住宅的控制中心,如挑選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生態系的智慧裝置,用戶可先透過「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APP 設定裝置後,再與「Google Home」APP 服務串連後,就能用 APP 遠端遙控,也能同時聲控多部相容的智慧型家電。像是將書桌上的檯燈裝上舞光 Ai 智慧燈泡,並對著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說:「OK Google, 燈泡調暗一點」, 燈泡便會自動調低亮度,用戶可選擇透過 APP 或是 Nest Hub (第 2 代) 的 7 吋螢幕上確認裝置狀態,且皆有燈泡亮度、色系等控制選項,方便使用者操作。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支援睡眠感應功能,最大特點為不須用到攝影機或穿戴裝置,透過 Soli 技術偵測動作與呼吸情形,就能測得使用者就寢與起床時間、睡眠長度與品質。夜間會播放平靜舒緩的音效,協助使用者慢慢入眠;當來到清晨,日出鬧鐘功能會模擬日出,在鬧鐘響鈴前 30 分鐘,逐漸調高螢幕亮度與鬧鐘音量,幫助使用者自然甦醒。台灣大哥大獨家 Google 智慧家庭通話,音箱再升級通話零距離!「Google 智慧家庭通話」為台灣大哥大與 Google 合作獨家推出的智慧音箱新服務,用戶申請後可獲得一組 070 網路電話門號,只要把門號與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綁定,即可將智慧螢幕升級為電話,可用來撥打市話、手機、070 門號、國際電話... 等,不受區號限制且費用更便宜。「Google 智慧家庭通話」服務有哪些優勢呢?可進行市話、長途、簡碼、國際、緊急、行動電話... 等多種通話,且支援撥打與接聽電話;舉例來說,只要說出:「Ok Google, 打電話給_」, 就能透過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撥打手機與市話;反之,也可以透過手機或市話,打 070 開頭的號碼給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幾乎所有與通話有關的服務全部包辦。「Google 智慧家庭通話」服務最低月付只要 30 元就能輕鬆入手,語音通信費部份,依照各話務類型資費內容計費。另外要特別提醒,目前 070 號碼為一組號碼對應一台 Google Nest 智慧音箱或智慧螢幕,支援一號多機的機制預計在 2021 年底上線。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帶給消費者更便利完整的情境體驗 Google Nest Hub (第 2 代) 智慧螢幕把許多家庭功能串連起來,成為智慧家庭的核心,讓生活更加便利,加上這次台灣大哥大獨家推出的「Google 智慧家庭通話」服務,只要綁定一組 070 門號,就能讓智慧音箱升級為電話,讓人與人的溝通夠更加即時便捷。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也將持續透過各種創新服務,從寬頻網路到智慧裝置,為使用者帶來最完整的居家情境體驗方案。 | daily-weekly |
《獵頭解密》:獵才顧問的服務流程與收費標準為何?「指定挖角」怎麼算費率? | 文:晉麗明 3 獵才商模的特性與內容 3-1 獵才的服務流程在新人訓練課程時,我常開玩笑的與新進顧問分享:「獵才的商模與流程,五分鐘就講完了。」因為不論是否經歷招募的工作,只要有找工作、面試的經驗,或是稍微知悉企業的招聘作業流程,大致就能了解獵才的工作內容。只是,一般公司的人資是「全力幫自己的組織找人」, 而獵才顧問則是「接受不同企業的委託」,「主動出擊」「量身訂做」協助各行各業招募人才。由於招募的層次與廣度不同,客戶與人選的產業、背景、特性與需求都大相逕庭,而且獵才商模又有高額服務費的對價關係,所以獵才顧問所遭遇的招募挑戰與變動程度,遠遠大於組織內部的人資人員。獵才的服務流程,謹以下頁列表方式來呈現。表列的 14 個項目,大致呈現了獵才商模服務的內容與步驟,雖然不難理解,但是其中的複雜程度與服務客戶與人選的專業與挑戰,並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人才延攬」不像銷售實體產品,有明確規格、標準及 SOP 規範,獵才服務必須因應企業及人選不同的需求與想法,這些變數會隨著時間、環境、任務,或是觀念、想法的調整而改變。尤其「求職 / 轉職」牽涉的層面甚廣,每位上班族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有不同的謀職考量。綜合這些不確定因素所交織而成、環環相扣的問題,是獵才顧問每天必須耐心因應,並從錯綜複雜的變因中,理出頭緒、細心拆解及處理的議題。獵才的主體是中高階主管,要促成委辦企業與卓越人才的互動與合作,獵才顧問居間穿梭的溝通協調,是極度燒腦與耗費心力的艱鉅工程。3-2 獵才服務的收費標準獵才的商業模式,屬於區隔性的分眾市場,目前台灣獵頭市場大多採取人選報到任職後才收費的模式,在服務費與收款作業上有下列幾項要點。獵才服務費以年薪為計算基礎,不同年薪,訂定不同的費率,目前獵才同業的費率約為 20% 至 30%(年薪愈高、費率愈高)。例如:100 萬至 150 萬,費率是 20%;150 萬至 200 萬,費率為 22%;200 萬至 250 萬,費率為 25%;250 萬至 300 萬,費率為 28%; 年薪 300 萬以上,費率為 30%。年薪的認定,是以人才的市場價值 (包括人選年度內領受的所有報酬,例如:月薪、簽約金、紅利、獎金、股票等) 來認定,這部分的定義會詳列在合約的內容中。也有許多企業會要求以固定費率收費 (例如,不論年薪多少,都以 25% 計費), 在同業激烈的競爭中,為了爭取客戶,服務費的議價與談判在所難免。但是,企業在評估合作的獵才機構時,還是要回歸到延攬人才的初衷,選擇「誠信」「專業」「服務」、有市場口碑與績效及充分掌握人才資源的獵才團隊。此外,由於「量身訂做」的獵才服務,普遍受到各行各業的肯定,對於供需失衡的關鍵職缺,例如,銀行理專、店長、專櫃小姐、客服等專業人才,都會採用主動出擊的方式進行招募。因此,也有獵才公司針對這些企業有多位人才需求的案件,採用以月薪為收費基礎的專案模式來承接 (例如,人選到職後,以 1 至 3 個月月薪做為收費的標準)。若企業已有心儀的「對象」, 企業會與獵才顧問事前研討成交後的計費方式,一般依據案件的困難度,大約為原收費的 70% 至 90%。「指定挖角」是企業已鎖定某位人選,但不方便直接接觸,因此,請獵才顧問居間協調。各位不要認為,在目標明確的狀況下,應該很容易達成使命;事實上,這樣的案件,人選可能直接回絕邀請。如果在顧問的努力溝通下,人才有意考慮轉職,也會回歸到獵才案件的作業流程。顧問必須站在企業與人才雙方的角度,依序進行後續的相關工作。大多數企業委辦獵才案件並非獨家委託,為了加速招聘的進度,客戶可以同時將任務交付 2 至 3 家獵才公司,針對相同的案件來進行人才的搜尋與推薦。獵才顧問都具備廣結善緣的特質,在搜尋人才的過程中,積累了豐沛的人脈。因此,難免會發生同一位人選被兩家不同獵才公司推薦的情形,這時候就會產生人選到職後的服務費收取爭議。根據業界的共識,發生了這樣的狀況,會以先推薦的顧問公司 (須在人選推薦的有效期間內), 為最後收取服務費的對象。然而也有由人選認定服務獵才顧問的方式,或是在客戶的居間協調下,由獵才公司彼此溝通收費分潤 (比例) 的做法。不論採用何種方式,獵才顧問不要偏離為「企業延攬人才、為人才創造舞台」的服務初衷,妥善合理解決各方爭議才是上策。如果為了爭取服務費,搞得雞飛狗跳,甚至對簿公堂,實在沒有必要。在此,也要提醒人選,遇到不同的顧問公司,欲推薦相同企業時,務必予以婉拒,同時慎重說明已被其他顧問推薦的狀況,才不會滋生爾後的紛爭。獵才公司收取人選成交的服務費後,還涉及「人選保證期」的議題。一般而言,企業簽訂獵才合約,都會約定保證期的期限 (依年薪高低,一般為 30 天至 120 天)。而人選未能通過保證期 (企業考核人選不適任,或是人選自行離職), 獵才公司的處理方式,為重新遞補一位人選 (遞補以一次為限), 或是退款 50% 結案。小美很沮喪,人選的年薪明明是 230 萬元,企業發出的錄取通知書卻寫著 190 萬元。依雙方簽訂的合約內容,應收服務費少了近 8 萬元。部分公司為了規避服務費,會發出兩張錄取通知書,給獵才公司的書面文件上刻意降低年薪,或是與人選協商在聘書上減列薪酬項目,藉以少付服務費。這樣的行為其實違反了誠信的原則,企業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在生意往來的過程中,遇上了這樣的客戶,應該也會難以釋懷。在獵才的商模中,三方 (客戶、人選、顧問) 的誠信是最重要的價值,大家都應該秉持這樣的精神,才能達到三贏的局面。資深顧問 William 走進我的辦公室說:「成交多個案件的 A 公司,提出重新簽約的要求。」我心頭一緊,判斷客戶一定是要議價,調低服務費率。想不到,顧問居然給出不同的答案:「A 公司的董事長認為 104 獵才十分專業,在眾多的獵才公司中,只有我們推出符合期待的人選,幾個重要的區域總經理崗位,都能順利快速補足。」A 公司的人資主管特意致電 104, 希望調高服務費率,以表彰及感謝我們的專業及努力。各位看倌,只要能滿足客戶需求,有良心的客戶,還是會為我們帶來肯定與溫暖。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獵頭解密:企業 × 上班族 × 獵才顧問,人力銀行獵才專家教你跳脫傳統求才 / 求職思維的 10 大實戰密技》, 今周刊出版作者:晉麗明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公司找人才,不能自行刊登職缺就好嗎?獵才費用究竟憑什麼這麼貴?我要如何才能成為獵頭的目標?你以為獵才顧問是專屬主管的服務嗎?大家可能要改變既定的印象與想法。近年來,很多優秀、自信的應屆畢業生已藉由獵才顧問的協助,進入高科技公司、外商企業及積極培訓年輕戰力的新創組織。「用人惟才」是企業與獵才商模的共同目標。獵才顧問就像星探及球探一樣,隨時張大眼睛,物色高績效及高潛力人才,不論是資深專業主管、青壯中階幹部,或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都有機會成為獵才顧問獵取的對象。專業分工的時代,上班族想要加薪、離職都有經紀人提供諮詢及代理服務。而轉換職場的獵才服務,更是所有上班族引頸期盼的重要選項。由於卓越主管及關鍵人才難覓,所以,中高階主管及研發、業務、行銷、財會、人資及製造的專業人才,都是企業委託獵才顧問,主動出擊延攬的對象。如果你擁有專業知識與技能、工作績效卓著。趕快尋找專屬的職涯顧問,為開創嶄新舞台,做好準備。1. 獵才顧問或準備投入職涯經紀人行列的有心人士 本書闡述完整的獵才實務作業 (SOP), 可以讓有志投入或已在獵才招聘領域的工作者參考及學習!2. 企業經營者、用人主管及 HR 從業人員 透過真實的案例,剖析並探討企業用人及人才招募的經驗與省思;閱讀本書,可讓人資從業人員、用人主管或是企業經營者洞悉人才招募管道及留才技巧。3. 各行各業的上班族朋友 不論是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或是職場老鳥,在漫長的工作旅程中,希望與獵才顧問合作,共創職涯巔峰;你可以藉由本書,了解職場趨勢及企業延攬人才的作業內涵與選才標準,有助求職 / 轉職的規劃與職涯的發展!人才稀缺時代,想要延攬尖兵悍將的經營者及主管必讀企業人力資源人員怎麼強化招募力,本書傳授心法與密技上班族該如何提昇競爭力、打造非凡身價,讓職涯經紀人為你量身訂做本書是台灣第一本完整剖析獵才的商業模式及作業流程,希望促進組織招聘作業的精進與人力資源的正向循環;也期盼讀者經由書籍的內容,找到職涯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同時,克服各種挑戰,建立無可取代的競爭優勢,在人才極度稀缺且珍貴的 AI 時代,開創一展所長的舞台! | daily-weekly |
《好奇心行動攻略》:好奇心強的成功人士,為克服恐懼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奪夢者」靜音 | 文:康斯坦丁・安德里奧普洛斯 (Constantine Andriopoulos) 常見的好奇心恐懼根據波蘭社會學家和哲學家齊格蒙。鮑曼 (Zygmunt Bauman) 的定義,恐懼是「我們為內在的各種不確定性所取的名字:我們面對威脅、面對要做什麼,都是矇昧無知的」。我為本書採訪了許多人,大多數人跟阿斯頓一樣面臨恐懼。對於新的想法,他們難免會自我懷疑或心生不安。他們經歷了三種恐懼中的其中一種或者全部。這三種恐懼往往阻礙我們去實現好奇心計畫,分別是:對未知的恐懼、冒牌者症候群 (impostor syndrome), 以及害怕被發現或與眾不同。開始一段旅程,如果沒有清楚的路徑圖,也不熟悉目的地,這時你得放棄完全操之在我的主控權,因為即使你知道從哪裡開始,也不清楚要如何抵達目的地。我們天生就對未知事物反感,這是生物學上與生俱來的特徵,所以我們會緊抓住熟悉的環境不放,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實際上,害怕失敗才是造成我們對未知心存恐懼、阻礙我們探索未知的真正原因。阿斯頓在籌畫探險計畫時,懷疑的是當她獨自一人置身於空曠、充滿敵意的環境時,自己是否已經為這些心理挑戰做好了準備。冒牌者症候群是由心理學家波林。克蘭斯 (Pauline R. Clance) 與蘇珊。艾姆斯 (Suzanne Imes) 率先提出,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心理狀態,指的是懷疑自己不夠好、沒有安全感,老覺得自己是冒牌者,即使明明有非凡與過人的成就。已知的冒牌者症候群會在獲得備受關注的成就或成功之後發作,例如公開受到表揚或獲獎。研究顯示,近七○% 的受訪者都曾有過自己是冒牌者的感覺。即使像大衛。鮑伊、湯姆。漢克斯、女神卡卡和小威廉絲這樣享譽國際的成功人士,也經常承認會感到自己是個冒牌者。擔心自己是冒牌者、有一天會露出馬腳的恐懼,可能會在好奇心之旅的早期階段打擊我們,有時甚至一開始就阻礙我們。我們崇拜有傲人成就的人,尤其是在我們嚮往探索的領域出人頭地的人士,但崇拜他們的同時,也會對自我產生懷疑。我們把自己與成績斐然的名人放在同一個天秤上比較時,會覺得自己毫無勝算,沒有權利 (資格) 和他們競爭,也沒有權利去追求別人已搶先功成名就的事業。勇闖一個全新的領域或計畫,無論你以前的事業和角色有多出色,都可能讓你擔心自己只是個冒牌者。我們知道,學習最好的方式是直接體驗,尤其是把我們拉出舒適圈的活動或挑戰。透過體驗,我們會明白,嘗試卻不幸失敗時,我們會失望、尷尬,甚至羞愧。我們犯的錯也經常被別人緊盯不放,或者用放大鏡觀察和說三道四。這是因為突破界限或斗膽嘗試一些大膽之舉,可能令人害怕。顛覆產業或改變文化,會威脅到現狀,讓其他人感到不舒服。這就是何以順著自己的好奇心行動的人,經常被視為怪咖或特立獨行之士。在酷刑的威脅下,伽利略收回了關於地球繞著太陽運轉的證據。顯見我們有強烈的動機順應潮流,不想成為打亂現狀的麻煩製造者。我的訪談發現,好奇心強的人會以不同的方式因應他人的評價。有些人表示,他們社交網絡裡的人會試圖「保護他們」, 勸他們放棄想要追逐的夢想或計畫,提醒他們質疑現狀的危險性。其他同事和合作夥伴則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質疑他們的想法有何價值。你不該因為害怕別人的批評或評價而停止前進。庫魯尼斯強調他是如何看待現實:「人的能力遠高於自己所想,但是大家習慣退縮,認為『哦,我永遠做不到』, 或者『我無法勝任那件事,我無法放下一切然後......』。不管他們對什麼感興趣,都不敢放手去做。不過我也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有人成功實現自己始料未及的目標。歸根究柢,這只是願不願意嘗試的問題。人都害怕嘗試,而且...... 不嘗試的代價多半高於失敗的風險。什麼都不做可能是你這輩子最糟糕的決定。如果你勇敢冒險,最後成功了,那麼恭喜你。如果你冒險嘗試卻以失敗作收,那就從中汲取教訓。如果你什麼都不做,最後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學到東西。不作為的風險遠超過勇於一試。真的是如此。」無畏的好奇心我聽過愈多這本書的受訪對象讓人瞠目結舌的好奇心計畫,就愈清楚看到,這些頂尖成功人士都用了類似以下的方式戰勝恐懼。我把這些辦法命名為五點計畫:讓奪夢者安靜好奇心強的成功人士,為克服恐懼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低外界的音量。他們當然會受到其他人的啟發;雖然可能吸收來自各方的建議,但不一定會聽從所有的建議。好奇心強的人會清除頭腦中無關緊要的東西,特別是其他人如何評論自己大膽的嘗試。周遭人聽到我們有什麼新計畫時,可能會感到不自在,接著會把他們的恐懼投射到我們身上,就像一些父母經常不自覺地讓孩子聽命於自己根植於恐懼的思維。第一章提到的知名得獎動畫導演黛西。雅各布,在念研究所期間發現定格動畫的魅力 —— 使用照相機拍攝,然後連續播放一張張未經加工的照片。她解釋:「在 2D 動畫,你需要回頭編輯並精修圖像,重新賦予某些環節生命,並添加層次感。但是在定格動畫,你拍攝照片,就這麼簡單。靜態照片就是動畫的原始素材,然後再拍下一張照片,這些靜態照片都是動畫的一部分。」定格動畫片是勞力密集型的工程,你可能會花一整年製作一部短片 (長度不到十分鐘)。在雅各布就學和工作期間,許多人質疑她對定格動畫的好奇心:妳能用它做什麼?它對妳找工作有何好處?妳要如何靠它賺錢?我們的批評者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他們投射的是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他們可能告訴你,你的探索計畫過於困難或不值得。甚至可能唱衰你,直言你做不到,幹嘛費心嘗試。雅各布忽略這些奪夢者的雜音,開始努力精進,專注於她的定格動畫短片《大人物》(The Bigger Picture)。這部短片講述兩個成年兄弟與年邁母親的故事,他們經常吵架,但最後真正明白人生中什麼才更重要。「我開始嘗試結合繪畫和定格動畫,因為我喜歡繪畫。很久以前畫插圖時,就很喜歡繪畫。」投入創作,意謂她得整天待在大型車庫裡製作大幅的圖畫,把畫出來的人物或物體變成動畫,完全沉浸在自己打造的世界。她說:「這幾乎就像把一切的外務屏除在車庫外。彷彿對自己說,我對這件事感興趣完全是名正言順,我將花一年的時間全心全意投入。」相信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忽略負面消極的聲音。別忘了是我們容許自己的夢想被奪走。把自己和周圍的人比較,可能是危險之舉,但這也是天性在作祟。美國艾默里大學教授佛朗西斯科斯。德瓦爾 (Franciscus “Frans” de Waal) 主持的經典研究發現,捲尾猴用石頭換到黃瓜片時,開心得不得了 (黃瓜片是捲尾猴最愛的食物之一), 但是一看到旁邊的猴子拿到葡萄,突然就抓狂,把黃瓜片丟還給研究員,變得焦躁不安、氣嘟嘟地拒絕進食。捲尾猴的反應就是我們人類行為的翻版。幼兒時,我們開心玩著自己的玩具,但是一看到其他小孩拿著更閃亮的玩具,心情開始不爽。就學期間,老愛和同學比成績。就業後,和同事比薪水、比頭銜。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大家拿著放大鏡檢視、評頭論足的時代。我們周遭有些人很在意自己的社群媒體帳號獲得多少按讚數;如果有人寫下負評,我們會覺得沮喪。有些人會費心設計社群媒體上的個人簡介,營造一個完美形象,讓其他人覺得望塵莫及。在日本,川本泰志、浦光宏、平木和夫攜手做了一項研究,調查被他人排擠的問題,受訪者是五百名二十至三十九歲的青壯年。結果發現,與好奇心不高的同齡人相比,好奇心強的受訪者 (在好奇心和探索量表 II 得分較高的人), 不太可能出現對生活的滿意度下降或愈來愈憂鬱的傾向。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好奇心能讓我們更快走出被他人排擠或拒絕的內傷;這種遭遇往往使人備覺沮喪。「不要浪費時間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之前提過的精品鐘錶商布瑟這麼說:「如果你害怕犯錯,這和『別人會怎麼想我』是同一回事,都會讓自己形同坐牢...... 相較於失敗,『別人會怎麼想?』扼殺更多人的夢想。」在我任教的一些商學院裡,我記得我曾被其他人批評,因為我的興趣和研究範圍比一般學者更廣泛。由於興趣廣泛,當我試圖研究不屬於我專業領域的事物時,我會聽到以下質疑的聲音:「你不覺得堅持做你熟悉的事更妥當嗎?」 「你為什麼要在這個新領域探索這個研究問題?」「難道你沒發現這不符合你目前的研究嗎?」「你想過繼續走下去的機會成本嗎?」「你得花好幾年才能在這個領域發表新的東西!你是不是犯了一個愚不可及的錯誤?」這些質疑確實有一些道理,因為超出自己專長的探索是有風險,如果管理不善,可能會變成虛擲光陰。然而,許多同事都低估了探索未知或不解的現象的重要性;這種探索是支撐所有出色學術研究的基礎。試試這辦法思考一個你想探索的新領域、新想法或新主題,並與不同的人分享。寫下他們有哪些疑慮、反對意見,以及他們覺得你這想法可能有什麼問題。在家裡或職場選擇一個讓你感到舒適的地方,屏除外界的一切干擾。然後對自己重複:「我對這個感興趣,很正常。」分析別人向你聊起的疑慮,並深入研究你最新的冒險計畫。如果別人的疑慮有道理,就認真解決。如果疑慮不成立,就刪了吧。將恐懼重構為問題、謎題和實驗當你對某個目標產生好奇心,你可以更輕鬆地向前邁進,因為好奇心本身能助你改變對恐懼的因應方式。這種作法叫作「重構」(reframe), 亦即在確認自己所作所為有何意義時,能夠凸顯與作為相關的面向,同時排除不相關的細節。有些人將恐懼重構成需要克服的問題或謎題,這種策略可讓你享受與恐懼面對面的過程。重構這種技巧提供你新的視角,讓你克服恐懼,甚至在恐懼中茁壯 —— 恐懼變成謎題或需要破解的密碼,而非需要害怕的東西。之前提及的連續創業實業家約翰。佛塞特 (Quantopian 的共同創辦人) 解釋:「如果九九。九 % 的人無法解決這個難題,那有什麼風險可言?如果〔你〕試了,很可能跟其他人一樣以失敗收場,但如果你試了,而且成功了,那就很了不起,你做到一件幾乎沒有人能做到的事。」其他人則將冒險進入未知領域的恐懼重構,變為實驗。邁可。洛勃森 (Michael Robotham) 是國際推崇的犯罪小說作家,兩度獲頒英國犯罪作家協會最佳小說金匕首獎,並兩次入圍美國愛倫坡獎的決選名單。他在澳洲出生,成年後移居倫敦,從事新聞工作,當過記者,後來被拔擢擔任《星期日郵報》的專題副總編輯。他熱愛新聞工作,但他自小就夢想成為全職小說家,他從未放棄這個夢想。於是他決定離開《星期日郵報》, 成為自由撰稿人,替《星期日泰晤士報》和數本雜誌寫稿。同時,他也開始當代打寫手,因為他想知道自己能否維持自律,長期不輟地耕耘一本書。幕後寫手成為洛勃森轉職的跳板。期間,他為藝術、體育、政治和軍事領域的名人完成十五本傳記。一九九六年,洛勃森回到澳洲,繼續寫作。二○○二年,他的第一本驚悚小說《嫌疑犯》(The Suspect) 在倫敦書展掀起版權競標戰,最後譯成了二十四種語言。「這本小說當時以一百一十七頁的樣章,賣出世界各地的版權。」洛勃森告訴我:「所有出版商都是根據一百一十七頁的內容買下這本書的版權,我不能告訴他們小說的結局,因為我也不知道結局是什麼。」我問他,好奇心是如何激勵他,成為如此多產的犯罪小說家?洛勃森解釋,少有人走過的路像磁鐵一樣吸引他,因為這會讓他的生活更有滋有味。他刻意將冒險進入未知領域重構為一種實驗,一如他以實驗精神鋪陳小說的劇情和人物角色。他說:「在我最新上架的一本小說,〔實驗〕圍繞一個衰運纏身的十多歲少女,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這對作家是艱鉅的挑戰,不僅要進入另一個人的皮膚裡和她融為一體,而且這個角色和我還是截然不同的人。這就是我讓寫作一直保持在有趣狀態的辦法。冒險讓我害怕;如果我感到害怕,我就知道它有趣味了。如果我害怕犯錯,害怕別人指責我錯了,這也不錯,因為這會督促我加倍努力,努力把它做對。」洛勃森認為,他的實驗是短暫而非永久的工程,是一種探索和學習,而非為了結果本身。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好奇心行動攻略:掌握 9 大關鍵能力,戒除瑣碎與發散,打造精準、有目標、成熟的好奇心》, 大塊文化出版作者:康斯坦丁・安德里奧普洛斯 (Constantine Andriopoulos) 譯者:鍾玉玨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現代人急於確認解答,卻容易被重複性高、品質良莠不齊的資訊誘發短暫的好奇心,陷入短視而毫無創新動能的惡性循環。本書探討如何發展「有目標的好奇心」。不論是高科技、人類知識、發現新領域和新機會,或是單純達到某個目的,作者深入追蹤各行各業人士的好奇心計畫,歸納出有意義的方案規畫技巧與長遠的夢想追求法則。什麼是「有目標的好奇心」? —— 在對的時間,問對的問題康斯坦丁・安德里奥普洛斯是倫敦大學城市學院貝葉斯商學院的教授,開設碩士課程,傳授成功人士如何利用好奇心,克服挑戰、實現目標。這門課提供九種常見的實踐策略,協助你突破極限,完成更多的探索與發現。我們熱愛勇於嘗新、挑戰極限的人。我們敬佩有人敢夢想看似遙不可及的計畫,解決長期存在的難題,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並幫助人類持續進步。在本書中,安德里奧普洛斯教授讓我們看到,成功人士如何針對特定的目標發揮好奇心,包括進一步理解科學和人類,發現全新的領域與機會,實現重要的成果。有目標的好奇心可以激勵你離開沙發,鼓勵你解決複雜的難題,並教導你如何藉由清晰的頭腦、熱情、勇氣及積極的態度,探索並鑽研未知的領域。安德里奧普洛斯訪問了許多人,包括一級方程式賽車工程師、期待有朝日一日在火星種出食物的科學家、歌劇女高音、視覺特效藝術家、風暴追逐者、創投專家、米其林主廚,瞭解他們是如何利用好奇心達成具挑戰性的目標。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渴望探索南極或成立事實查核網站,但我們都在尋找存在的意義,希望自己能夠進步。無論你的目標是想要變得更好,或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成為首屈一指的佼佼者,還是準備換新工作、離開現有跑道從事更充實的活動、看穿不實的情緒性發言或資訊超載等「噪音」、努力將創新變成商業化產品、改善健康,或是教育孩子解決難題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有目標的好奇心人士一樣思考問題,並從中受益。本書提供九個核心課程,教導我們如何善用好奇心,師法他人的經驗,協助我們實踐目標並持續成長。在這門探索好奇心的大師課中,你將學到:掌握九大關鍵能力,區分哪些是有目標的好奇心,哪些是輕浮的好奇心。向懷著有目標好奇心的人士學習他們的思考模式與策略。多元而持續地打造自己的好奇心計畫。 | daily-weekly |
保障網路資訊安全、跨區線上娛樂,NordVPN推出黑五限時優惠 | VPN 是網路使用者必備的安全服務,最大的用處是提升上網的安全性,讓你不用怕在瀏覽網路的時候被竊取隱私資料,但若想體驗更進階的 VPN 服務,自由的跨區使用串流影片服務,像是在台灣也能跨區看美國、日本的 Netflix 服務,甚至是流暢的遊玩跨國伺服器的網路遊戲的話,這時就一定要試試目前評價最高、功能最齊全、連線速度最快的 VPN 服務:NordVPN。提供最高等級的上網瀏覽隱私安全功能,更提供涵蓋全球 60 個國家地區的伺服器,以及最方便的解鎖跨國、跨區串流影片服務,加上每年最優惠的黑五特價,現在訂購正是時候。NordVPN 提供完美上網隱私與安全 NordVPN 的上網安全與隱私保障是最大的特色,首先,它的公司是在巴拿馬註冊,該國並沒有強制要求保留任何使用者資料,因此 NordVPN 其中一樣安全隱私特色就是絕不紀錄使用者的網路使用 log, 也不受歐盟、美國等地司法管轄,絕不會受到政治、法律因素干擾。在 VPN 的安全功能方面,NordVPN 採用目前仍未被破解過,也幾乎不可能被破解的軍用級 AES-256 加密技術,還可選擇 IKEv2/IPsec、OpenVPN 這兩種最主流也最安全的 VPN 加密協定,另外 NordVPN 更獨家提供兼具輕盈快速與高安全性的 NordLynx 加密協定供使用者選擇。NordVPN 更提供讓防火牆無法過濾與阻擋的混淆伺服器功能,能夠突破 ISP 業者的封鎖,還具有能即時斷線,避免未加密網路資料暴露的 Kill Switch 功能,如果你因為工作因素需要最極致的安全隱私,NordVPN 的雙重加密 Double VPN 技術以及 Onion Over VPN 也是額外可選擇的安全工具,不只是 ISP 業者與政府都無法追蹤、取得你的個人資料,就算再高明的駭客也只能束手無策。跨區串流影片服務超順暢 VPN 提供的上網安全隱私功能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要當作日常使用的話,網路連線速度絕對需要列入考量,NordVPN 讓你不必因為安全性而犧牲實用性,NordVPN 正是在 AV-TEST 測試中,不論上傳或是下載,都是最快的 VPN 服務,這樣的速度領先更不受地區的限制,在亞洲、歐洲、美國等地區,都是名列的第一,服務中囊括的 60 個國家地區,任何一個伺服器、任一種網路服務,都能提供使用者最快速的 VPN 連線。VPN 的日常應用中,頻率最高的是跨國、跨區的串流影片服務,以剛結束的東京奧運來說,當時只要用 VPN 連到日本伺服器,就能免費使用僅限日本當地 IP 連線觀賞的 NHK 線上轉播服務,很多朋友都是這樣觀賞台灣轉播單位沒有提供的精彩奧運賽事,還有像是 Netflix, 以及剛進台灣的 Disney + 等串流影片服務,在不同地區也經常因為版權因素提供不同的影集、電影,這時就可以使用 NordVPN 的 SmartPlay 功能,也用來解鎖幾乎任何串流平台服務。另外,NordVPN 的分割通道服務也是另一個非常實用的附加功能,讓使用者可用 VPN 服務跨區觀賞串流影片時,同時又用本地 IP 上網,非常方便。最後,NordVPN 單一帳號支援最多 6 個裝置同時使用,並且支援 Windows、Mac、Android、iOS 等多平台,全家人都用也沒問題。要體驗評價最高的 NordVPN, 現在申辦最划算,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優惠從 20021/10/27 開始至 12/1 截止,原本兩年約 286.8 美金,黑五 28 折優惠只要 79 美金,換算後每個月只需 90 元新台幣,趁現在升級自己的網路安全最划算。☞現在就購買 NordVPN | daily-weekly |
《親愛的房客》母子檔陳淑芳、姚淳耀力挺兒福聯盟,跨世代對談收出養議題 | 「其實,你沒生也沒關係。」在廣告的戲中,陳淑芳如此對姚淳耀說,頓時做兒子的心中彷彿放下了一個大石頭,減輕了必須傳承血脈的壓力,也看見了更多讓愛延續的選項。兒福聯盟從 2011 年開始,於每年 11 月辦理「收養月」活動,推廣正向的收養觀念;今年走入第 11 年,特別邀請國民阿嬤陳淑芳與金鐘男星姚淳耀一同拍攝情境廣告。這是在電影《親愛的房客》之後,陳淑芳與姚淳耀再次飾演母子檔,訴說「收養,是進步的一種選擇。」在真實生活裡,跨世代族群若亦能如此擁抱收出養觀念,或許就能讓更多孩子獲得應有的幸福。打破收養迷思:家的定義與血緣無關,與愛有關本次廣告主角陳淑芳,其實自身就有收養相關經驗。由於她是家中唯一獨生女,為了替家中增加男丁,她的一雙弟弟就是母親收養來的。隨著父母早逝,陳淑芳 19 歲便出道進入演藝圈工作,姊代母職賺錢持家,而弟弟們也視長姐如母,平時相互照顧扶持、關係緊密,因此陳淑芳說:「我的弟弟讓我知道,血緣不是重點,愛才是。」不孕再來考慮收養?收養並不是不得已的選擇而在拍攝廣告前,對收出養議題較陌生的姚淳耀,經過這次與兒福聯盟的合作後,則認為正處適婚年齡的青壯世代其實也可以將「收養」作為養兒育女的人生選項,「家的組成不是血緣關係定義的。」姚淳耀認為,無論是自己生小孩或收養,都是人生重大的決定,也都是為另一個生命負責人,擔起為人父母的承諾。多數人仍存有迷思,認為收養只是為了解決不孕,而忽略了收養人是對於家庭與愛的渴望。事實上,根據兒盟聯盟的實際經驗,僅有 18% 的收養人是為了傳宗接代而收養;另一方面,卻有超過 6 成收養原因,是因為喜歡小孩以及希望家庭更完整,近 5 成是希望能為人父母。收養不只為無法生育的夫妻、同性戀者開啟一扇窗,或滿足多數台灣長輩期待下一代能夠養兒育女的想望,收養是一種關於「愛」的制度,讓渴望孩子的大人與期待被愛的孩子,能夠牽手回家。讓愛延續,收養是進步的一種選擇隨著社會風氣愈來愈開明,人們發現親情與家庭存在的形式可以很多元,不該受限於血緣關係。誠如這次拍攝兒福聯盟廣告的導演盧建彰所說,在少子化的國安危機下,收養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是一個美好的答案,它讓渴望孩子的父母與渴望家庭的孩子,有了嶄新且充滿祝福的生命體驗。而孩子作為家庭的年輕成員與新血,是讓愛延續的象徵,像種子一般,在家的哺育下,有一天會開出自己的花。想要給愛的父母,與渴望被愛的孩子,透過收養程序串起愛的橋樑,當愛在他們之間流動,便能創造出比臍帶更深的羈絆。同場加映:真實的收養小故事「小君是兒福聯盟的收養媽媽,她今年才三十出頭,以兒盟收養人普遍年齡來說,他們夫妻算是很年輕的收養爸媽,更特別的是,他們原本就有一個將滿四歲的兒子,但喜歡孩子也嚮往家中氣氛更熱鬧的他們,決定成為收養爸媽,經歷了一年的等待,成功收養了一歲多的弟弟。」「個性開朗、有時會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君,說到家人對於他們夫妻收養的決定,雖然難免會有些擔心,但仍給予尊重,只是阿公、阿嬤通常看到孩子,心就融化一半了,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聽到爸爸問她:『孩子入戶籍了嗎?』她才發現原來爸爸早就把這孩子當成一家人了,內心非常感動。」—— 了解更多收養資訊,詳見兒福聯盟官網 | daily-weekly |
一圖看懂 以科學化監測追尋健康,強化代謝力 | 這幾年,國人的健康意識提高,越來越多人追求更好、更健康的生活形態。若想維持良好體態與健康狀態,最關鍵的是什麼呢?答案是加強「代謝力」。隨著年齡增長,加上工作繁忙、日常壓力沉重,這些原因都會加速身體老化,不少人可能有感覺到自己的代謝力逐漸變差。管理學中有一句名言「有被測量的事物才會被好好管理」, 若想調整自身健康狀況,就先從觀察身體健康數據開始吧。那麼,什麼是代謝力呢?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史考特醫生說過:「代謝力在醫學上有兩種解釋,其一是代謝率,也就是每天消耗了多少熱量,這個數字與體重息息相關;其二為身體處理營養素的能力,例如:飯後的血糖及血脂肪飆高,這就代表身體的代謝健康出問題了。」若你長時間處於高壓狀態、睡眠品質不好,或者運動量不足,都可能逐漸影響心肺功能,導致代謝力下降,當身體代謝力出現問題,就要小心三高、慢性病找上門。掌握代謝力最好的方式是透過科學化監測,Garmin 全天候健康監測,可幫助使用者透過「靜止消耗卡路里」推估自己基礎代謝率 (BMR) 與每日活動消耗卡路里,同時從長期記錄與數值變化中,了解自身代謝力狀況。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該進行 150 至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不論是盡量快走、短程通勤改騎 Youbike, 或者到健身房運動,都能藉由 Garmin 手錶記錄活動消耗卡路里,同時還能精準告訴你週熱血時間了解運動量和強度是否足夠,以及運動心率是否達到燃脂區域,為提升健康生活鋪上一塊磚。現代人工作繁忙,面對高壓經常導致晚睡甚至失眠。Garmin 不僅可協助壓力偵測,壓力過大時還會適時提醒放鬆、引導呼吸練習,透過睡眠監測可以詳細地紀錄自己淺層睡眠、深層睡眠和 REM (快速動眼期) 時間,VENU 2 提供的睡眠分數及建議,可幫助自己越睡越好。
追求健康一直是現代人努力的課題,透過 Garmin 全天候監測與紀錄,能讓我們在各種忙碌之中,更有效率地進行運動與改變生活習慣。只要一邊觀察自己的健康數據,一邊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就能幫助改善代謝力,邁向更好的狀態。* 週熱血時間:美國心臟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進行 150 分鐘的中強度活動或 75 分鐘的高強度活動。由於每個人的體能不同,如果對於運動強度與時間的掌握不太清楚,Garmin 專屬的週熱血時間功能,會在您活動達成「適度運動」的標準時,自動幫您紀錄。Garmin Health Campaign 活動連結 | daily-weekly |
《解放大腦》:多工是心智韌性的天敵,有個改善技巧是「先獵象,再獵兔」 | 文:艾珂・海拉茲 (Elke Geraerts) 使用空間,向多工說再見對於空間的配置,我們個人未必總能置喙。因此,我們更需要投資心力,學習適應今日包圍我們的這個無垠空間。很多人都感覺到,自己似乎控制不了心思和注意力的去向,越來越常同時被拉往好幾個 (甚至好幾十個) 空間。社群媒體和手機 APP 送來洪水般的資訊、意見、事實、挑戰和想法,好像快把我們淹沒了。我們的大腦拚命想處理所有資訊,於是開始多工。這就是問題所在。在科學界,人無法多工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縱使我們覺得可惜,但研究結果一致顯示,人就是無法一心多用。不要問了,男女老幼都不行。這個事實讓一般人有點難接受,因為我們活在「一心一用」彷彿已成奢侈的年代。誰不是邊開車邊聽廣播、邊走路邊講電話、邊追劇邊傳訊息?這不是一心多用嗎?我們這麼以為。但實際上,我們的大腦從未真正在同一時刻處理多件事務。如果我們強制大腦多工,則可能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大腦只處理其中一件事,把對其他事的意識關掉,例如邊走路邊講電話時以「自動駕駛」模式走路。但是,假如兩件事都需要專注,大腦就只好兩邊來回切換:我們以為自己是在追劇的同時傳訊息,但其實是傳傳訊息、再看看劇,兩邊從來都不是同時進行的。而兩件事越是相關,比方說一邊寫電子郵件、一邊和同事討論,大腦的切換速度就越慢。雖然科學家老早就說多工是天方夜譚,我們個個卻還是執迷不悟,為自己招來許多惡果。首先,多工無法提升工作速度,只會將速度拖慢而已。研究顯示,當你在處理任務時分心 (例如讀報告讀到一半,分心去回一封信), 平均需要二十五分鐘才能重新回到專注的狀態。多工族的工作效率可能下降四成之多,創意也顯著較低。學者研究在電視機前讀書的青少年,發現邊讀書邊看電視,會使知識被儲存到錯誤的腦區,日後無法主動利用。多工族做事更費力,出錯率也更高,而多工還會損害記憶力、智力、甚至人際關係。邊吃東西邊做其他事情不利於健康,同時應付數件工作也會造成壓力、影響身體。多工是心智韌性的天敵。本書第二部談到的四種資源 (自制力、意識與無意識、專注、樂觀), 每一種都會蒙受多工之害。多工使我們難以聚焦、無法有意識地吸收新知、失去自我控制,而且更不快樂。多工危機的出現,很顯然與科技革命密切相關。德州大學腦健康中心 (Center for Brain Health) 創辦人珊德拉・查普曼 (Sandra Bond Chapman) 做了一項調查,詢問人們覺得自己大腦的黃金歲月是什麼時候。無論年齡,回答者一致表示是距今十年至二十年前的年代,即手機和電腦尚未接掌一切的年代。自從一九九○年代起,我們便開始集體多工。多工行不通的證據至今已堆積如山,這不禁令人疑惑:既然都知道行不通了,幹麼還要繼續這樣做?這個謎團也已被神經科學家解開:因為我們對多工上癮了。多工上癮涵蓋不同層面。首先,我們喜歡多工帶來的滿足感,多工讓我們覺得自己好像很有成就,至少最初是如此。較不明顯的另一點是,我們的社會相當賞識有效率的多工者,而人天生容易受到這些讚美影響。最後,我們也真的對多工產生了生理依賴。每當我們以為「成功」做到多工,大腦的獎勵機制就會啟動並釋放多巴胺 (dopamine, 也就是我們的快樂激素)。充滿多巴胺會讓我們歡欣滿足,因此真心相信自己工作效率好得不得了。這會鼓勵我們繼續多工,於是下次完成時,大腦又分泌新的多巴胺,如此重複循環。多工族開始對這時的狀態上癮,不斷尋找新的刺激,以便再讓大腦釋放快樂激素。多工必須付出昂貴的金錢、社會、人際和心理代價。但在集體成癮的效應下,多工的市場已成長到如此巨大,科技公司除了回應這種依賴,沒有第二條路走。非因偶然,時下最新的科技小工具,紛紛主打讓多工變簡單,例如能在多臺電腦間快速切換的跨平臺鍵盤,或能同時控制各種蘋果裝置的 iFusion 平臺。這類小工具只是在操作方面簡化了多工。對大腦來說,它們只是形成更多障礙,更加拖累效率。最令神經科學家不安 (及吃驚) 的發現是,重複多工不會使人更擅長多工,反而讓人越做越差。史丹佛大學研究顯示,多工族處理複雜工作的能力不及一心一用的單工族,因為多工族較不擅長整理想法和篩選資訊。在兩件工作之間切換時,多工族的速度也比單工族慢。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多工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傷害是暫時的,但薩塞克斯大學 (University of Sussex) 的學者指出未必如此。他們研究多工族的大腦,結果顯示前扣帶皮質區的灰質 (gray matter) 密度較低。該區是主掌同理心、控制我們認知及情緒的區域。更糟的還在後頭。相較於經歷過類比時代的人,在手機和電腦陪伴下長大的數位時代小孩,更不擅長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有個流行的說法是:「如果賈伯斯小時候有 iPad, 他絕對不會想發明這種玩意。」賈伯斯自己似乎也這麼想,因為他從不讓他的小孩用 iPad, 而且限制他們上網的時間。希望以上內容已向讀者說明,為什麼心理空間一定要盡量以最妥當、最有效的方式運用。但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呢?以下同樣提供了幾個可實踐的技巧。技巧一:停止多工我當然不是鼓勵讀者拒用一切新科技、重回靠著一臺室內電話辦公的年代,而是呼籲可以更聰明地利用科技。別再放任科技吞沒你的心智。你可以改變自己使用心理空間的方式,從科技中獲得最大利益。第一步是最重要、也最激進的一步:停止多工,開始單工。最顯而易見的辦法,就是從今天起不再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現在大部分辦公室 (甚至居家空間裡), 所有活動都圍繞著一心多用設計。想想看公司裡人人盯著筆電開會的場景,或讓父母一邊煮菜、一邊教小孩功課的開放式廚房,更別提有多少人家裡吃飯的桌子對準電視。當我們被交派寫兩份報告,兩者都要在同一天交,多數人會先寫寫這篇、再寫寫那篇,然後又回頭寫第一篇。這種作法可能讓人誤以為效率很高,因為兩邊都在推進,但事實上,這樣工作的進展速度比一篇一篇完成慢太多了。如果你有兩天時間可以完成兩份報告,試試設定兩個期限、一天寫一篇,你會讓自己輕鬆很多。要停止上述這類多工,對多數人來說不會太難,尤其在理解多工要付出什麼代價之後。比較困難的是,抵抗會造成我們一心多用的環境刺激。今日人們特別戒不掉的,也就是後面這類多工。環境刺激如何誘使我們一心多用?電腦螢幕就是個好例子。大部分人桌面都顯示了一堆資料夾,讓你看見各種未完的案子與雜事,但老實說,多數資料夾久久才需要開一次。螢幕底部有條圖示列,展示所有可用的程式,在工作時不斷提醒你還能再多做什麼別的事。人們每天開工前,多半會照例打開電子信箱、瀏覽器、各種社群媒體網站、行事曆...... 每個程式都會在有新訊息時彈出聲光通知。不只這樣,大部分人桌上還會擺一支手機,有時甚至外加一本攤開的記事本。對你而言,是否也有類似刺激,使你總是難以專心處理重要任務?你對這些刺激放任到何種程度?工作效率又因此打了多少折?我們現在已經太習慣三不五時被打擾,甚至好像這樣也無所謂了。不,當然有所謂。每當我們的注意力被一條訊息、一陣鬧鈴聲或一則新聞吸引走,就又要再耗費許多努力和能量,才可能回到專注投入的狀態。技巧二:先獵象,再獵兔處理重要任務時,最好能暫時切斷與外界的連線。別讓社群媒體、電話、電子郵件一再對你形成干擾。為了工作效率和你的大腦好,這絕對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但在一切都繞著多工轉的社會裡,要實踐這點可能不容易。事實上,你必須讓與你共事的每個人都知道「你決定有時不受打擾」。你還得讓他們同意,你在專心處理工作的期間不會回電話或郵件。很遺憾,這在許多情境下是辦不到的。因此,我會建議人們採用另一種策略:排出優先順序。當手邊有大量的工作,我們經常會為自己列張待辦事項清單,以確保不遺漏任何事,但這種策略的效果往往不如預期。待辦清單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區別大任務和小任務。將所有工作混在一起,會使大腦相信按什麼順序開始都可以。這時人會怎麼做呢?答案是:我們會自動從最小的任務著手。這時你會以為自己辦事效率超高,或說,至少最初是這樣。你順利把手機清單上的一項項任務打勾或劃掉。到了小任務都做完時,有趣的就來了:剩下的大任務不僅得花更多時間,也要有更多心力和體力才能完成。但你已經沒什麼力氣了,結果八成會拖到別天再做。人在天性上,強烈傾向選擇「快速回報」, 我們討論自制力時 (見〈別老想著棉花糖:自制的可貴〉) 也曾看到這一點。因此,人幾乎不經思考,就會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做。但這種策略容易導致自我耗盡或意志力耗盡 (見「自制養成四原則」一節中的「原則四:避免自我耗盡」)。我們把精力都在小事上用光了,已經沒有力氣再自我控制,於是常常不顧後果決定拖延。此外,人很不擅長估計每項任務需要做多久。我們總是低估「短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又經常高估「長任務」需要的時間。回覆電子郵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一早進辦公室,會先打開信箱檢查有沒有新信。是不是有點耳熟?其中幾封你可能會馬上回覆,而寫信一定會占去一段時間。如果你正趕著完成一件大任務,回信這類工作就會變成沉重的負擔,最終使你覺得被所有事情追著跑,好像沒一件事做得完。你想同時思考所有事,結果腦袋亂成一團。你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拋球的雜耍表演者,要兼顧那麼多球、不能讓球落地,壓力變得更大了。多工會導致人們對工作失去熱忱,原因就在這裡。解決這種問題的可能方法,是將你一天的工作區分為「優先任務」和「小任務」, 然後從優先的著手 —— 先獵象,再獵兔。這個比喻,來自德州石油大亨布內。皮肯斯 (Thomas Boone Pickens) 說過的一句話:「獵大象的時候,別為了追兔子而分神。」遠方那些大象是你的優先目標,需要有計畫才能拿下。你能看見許多兔子在四周跳來跳去,一趟狩獵來,無論想或不想,大概都會抓到不少。就像讓自己被時事話題的浪潮帶著走時,無論想或不想都會獲得某些資訊。原則其實很簡單。不要制定待辦清單,每天開工前先花十分鐘,決定你的「今日大象」是什麼 (或者至多三頭小象)。先定出為數不多的任務,有助於提升專注力。心流狀態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對自己的目標了然於心。這種策略還有另一個好處,你能用「獵兔」來當作給自己的獎賞。當你解決了一頭大象,可以做幾件小任務來犒賞自己。檢查信箱、打幾通電話、整理文件...... 你可以把這些小事都排進同一時段裡。辛辛苦苦完成一件大事,獎賞只有這麼點,好像太寒酸了吧?但實際上,感覺起來完全不是這樣。如同我們先前提到的,每當你完成一件大任務,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帶來快樂的感覺。這種愉悅狀態會讓收服幾隻兔子變成最愜意的一件事。我所建議過採用這種策略的人,幾乎沒有人不滿意成效。他們發現自己的效率和產能都提升了,而且心情非常滿足愉快。這個技巧也確保他們會將最重要的任務,安排在能量最多的時候處理,通常是早晨。大部分人因此更容易進入心流。你也能以週為單位,應用這種策略:將你本週一定要獵到的大象擺在第一順位。當然,優先順序可以視後續情況調整。雖然簡單的待辦清單不太管用,動態清單卻能幫上忙。你可以每天、每週或每隔一段長期,定出你這段時間的優先順序。但記得保持彈性,在狀況有變或急事出現時,調整你的清單。為了防止「獵象」期間分心,有些人會在門上掛一塊牌子。一些熟悉這套觀念的公司裡,想專注於優先任務的人會貼出一張大象海報。其他搭配作法包括將電話關機、關掉信箱、戴起耳塞等。試著思考最容易影響你自己的是哪些事,並盡可能預防它們。技巧三:打造無螢幕時光我們不只上班時一心多用,下了班也繼續。在家裡,我們時常忙著一次處理多件事。還有個場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是看見一對情侶對坐在餐廳,邊吃飯邊滑著各自的手機。把世界裝在口袋,不代表你一定要每五分鐘拿它出來看看,但這就是今天每個人都在做的事。使用科技產品時,我們對人生這一刻的感受會淡一點,因此很難真正去享受當下。由於腦袋總是裝滿其他事,記憶無法長久。由於每次都順從誘惑去檢查有沒有新訊息,自制力漸漸變差,培養不出恆毅力。簡而言之,想同時做所有事,會使生命變得沒那麼有樂趣。要讓人生再度充滿樂趣和滿足,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一些「無螢幕時光」。這些時刻,你不會隨時被引誘去讀訊息或接電話,而是可以有意識地做一件事,也可以讓思緒自由徜徉。但有一個前提:要造就這樣的時光,你得先確保附近沒有手機或電腦螢幕會隨時亮起、呼喚你注意。用單工對抗工作倦怠多工危機不能全部歸咎於科技,企業對員工期待的改變,也促成了多工的盛行。現今很多職場期待員工首先要有彈性、多功能。第一章中,我們談到這些期望如何造成員工的「角色壓力」。越來越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職能。有彈性、多功能的員工手上幾乎總是有好幾個案子,全都要同時處理。這類多工甚至會促成更多角色壓力,而如前所述,角色壓力是最容易導致工作倦怠的因子之一。還有一個現象當然也非巧合,即景氣不好時,往往會爆發更多工作倦怠的案例。公司需要節省開支,包括縮減人力。於是,剩下的員工需要分擔一些額外工作,也許和他們的專長並無關係。像這樣的人事變動未必會造成問題。從最積極的角度想,這反而能替員工帶來新挑戰、激發創意與新的想法。事實上的確如此,前提是增加的任務不會迫使員工開始多工。這種人事變動通常是逼不得已,因此主管幾乎從來不會將其視為良機。然而,一旦學會「單工」, 任何員工 (尤其是職能複雜者) 都將從此擁有一項珍貴技能。理想上,主管交派一連串任務給員工時,最好能詳盡說明工作內容,明確說好各項任務需要何時進行,才請員工開始工作。約定不要同時處理、而是定期或輪流處理某幾個案子,也不失為可行的作法。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解放大腦:拯救過勞,拒絕爆腦!理解大腦慣性,預防工作倦怠,奪回你的心智自主權》, 積木文化出版作者:艾珂・海拉茲 (Elke Geraerts) 譯者:李忞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媒體盛讚最聰慧女性、心理學家 Elke Geraerts 暢銷全球的壓力解方 將韌性、恆毅力、心流、正念等理論融會貫通,化為容易複製的技巧 簡明精要,為多工時代飽受工作倦怠困擾的心靈注入活水,讓思緒與效能無痛最佳化放空是天性?記憶力的極限能被巧妙扭轉?我們該隨波逐流以多工為奮鬥目標嗎?全球頂尖企業心智資本顧問在本書提出:你需要順大腦之勢而為的工作 & 生活平衡心法!你有「工作倦怠」(Burnout) 的困擾嗎?是否正面臨著多工困境,以及在職務內容的模糊或衝突下所產生的角色壓力?因為事情「永遠都做不完」招致身心 嚴重抗拒,最終進入工作效能持續低落的惡性循環?許多人試圖透過心流、韌性、恆毅力、正念、正向心理學等理論一解煩憂,但實際的行動往往比想像中困難。這本暢銷全球的《解放大腦》正是為此而生。只要對大腦與心智的運作基礎有所瞭解,掌握幾個既簡單的關鍵原則,你也能在現實逆境中迅速恢復正面心態,妥善保存精力,甚至回歸「全身心投入」的最佳生產力狀態!心智資本專家 Elke Geraerts 根據對古典心理學理論的理解以及多年科學研究洞見,彙整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心智效能守則,包含心理韌性的組成、如何憑藉先天條件與後天努力培養樂觀、使人堅持不懈的恆毅力從何而來、獎勵機制的利弊、滿足大腦 47% 恍神時間的因應法則、符合人類機體條件的魔幻數字 7±2 記憶策略、終結資訊肥胖並提升專注度的心理隔間等,盼能讓讀者明白這些機制如何改善心智的同時,客製出適合自己的可行準則,獲得真正的快樂與自由。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人面臨工作倦怠 (Burnout) 的困擾。過度工作壓力、長期缺乏休息,都使人陷入身心俱疲、對工作失去熱情的狀態。不僅如此,現代人也常被外在刺激轟炸,使得注意力難以集中、壓力感劇增。面對這樣的困境,找到簡單、快速、有效的方法,進而培養心理韌性、進入心流狀態,對當代人來說至關重要。心理韌性可幫助個人面對逆境、迅速恢復正面心態,而心流則是身心投入時產生的最佳生產力狀態。當藝術家全神貫注地創作、運動員比賽時超越自我等,都會體驗到心流的威力。要培養這兩項能力,我們就要做好「身心整合」, 透過運動、冥想、呼吸法讓身心回歸平衡。同時要學會欣賞當下,體驗生命每個片刻!專注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事物上的能力,由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控制,可分為內在專注、對他人的專注和對外專注三種。全神貫注的能力,有部分取決於天賦,但也需要透過練習才能被提高。一般成人能維持 40 分鐘左右的專注時間,然而近年卻有逐漸縮短的趨勢。認知心理學家喬治・米勒提出「魔幻數字 7±2」定律,說明人的工作記憶能同時處理 7 個左右的資訊,是專注力的極限數字。要突破這個限制,可以將資訊分類歸納成群、每群包含 7 個項目。這樣可以延長專注時間。「人清醒的時間中,有 47% 都心不在焉。」我們常無法專注當下、意識漫遊到過去或未來。要避免分心,可嘗試 47% 法則 ————「如果人的思緒有 47% 的時間在漫遊,那就說明給它這麼多時間才夠。」也就是說,若想提升專注時間的品質,就得開始投資恍神時間。《解放大腦》提供可貴建議,教人面對現代生活壓力,過著有意義、有活力的生命。海拉茲深入淺出地分析當代心理困境,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透過心理韌性和心流,我們可超越自我限制,活出精彩人生!誠摯推薦此書給所有在多工時代下奮鬥的疲勞心靈。 | daily-weekly |
優步小黃抵高雄!用Uber App一鍵叫車,方便又安全 | 近期 Uber 網際網路系統宣布與高雄中華大車隊合作,增加「優步小黃」乘車選項。也就是說,現在不只是雙北地區,高雄的民眾打開 Uber App 也可以在乘車選項中找到「優步小黃」, 並搭到由高雄中華大車隊所派遣的小黃計程車。不過,對於本來就習慣搭小黃的民眾,使用優步小黃有什麼差別?對於原本就會使用 Uber App 的常客而言,新增的乘車選項「優步小黃」又有什麼特色呢?優步小黃來了!用 Uber App 預約行程,資訊透明、乘車好安全 TNLR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為了快速了解南部民眾的叫車 / 搭車習慣,針對南部地區民眾進行叫車習慣調查,結果發現,南部地區乘客習慣的叫車方式主要為「手機 App 叫車」, 佔整體 6 成;即使尚未使用 App 叫車,也有 33.7% 的民眾未來有意願嘗試。而南部乘客搭乘計程車時最主要的考量主要為「車資價格透明」(50.7%)、 「叫車方便性」(49.7%)、 「乘車安全與保障」(47.7%); 聚焦高雄乘客,則有 41.0% 的人重視「價格優惠折扣」。可見民眾對叫車服務的信任與忠誠度,仍關乎便利性、有制度的車隊管理、透明實惠的價格等。看準南部民眾的叫車需求與習慣,近期 Uber 網際網路系統與高雄中華大車隊合作,為乘客增加「優步小黃」乘車選項,來滿足南部民眾日常的乘車需求,以平台科技結合老字號、曾屢獲品質服務獎的在地車隊,讓更多習慣搭乘小黃計程車的乘客,也能利用 Uber App 迅速一鍵預約行程,享有更多科技服務的便利。「優步小黃」5 大優點,滿足乘客多元需求透過 Uber App 預約行程,跟路邊攔車或打電話叫車,有何差別?其實最主要是藉由 Uber App 的科技功能,讓乘坐計程車更安全有保障。使用 Uber App, 在乘車選項中選擇「優步小黃」, 即可搭乘由高雄中華大車隊所派遣的小黃計程車。5 大乘車好處包括:立即搭乘優步小黃,開啟美好行程最後,TNLR 市調也發現,南部民眾對 Uber App 的主要印象包括「有預估車資」 (45.7%)、「 App 直覺好用」(45.3%) 與「行程掌握度高」(41.3%), 可見 Uber App 的便利科技受到多數人的肯定。這次在高雄與擁有 50 多年歷史的高雄中華大車隊合作,增加「優步小黃」乘車選項,就是希望能真正貼近高雄乘客的習慣,同時讓乘客享有新興科技的便利。事實上,高雄是 Uber 網際網路系統繼雙北後再度攜手在地合作車隊推出「優步小黃」的城市,目前服務範圍涵蓋高達 9 成的高雄市區。當 Uber App 的科技與民眾熟悉的小黃結合,從此預約行程、乘車的體驗都更接地氣,也更加方便。立即搭乘優步小黃,開啟美好行程 👉🏻 即日起至 2022 年 02 月 15 日,Uber App 新用戶輸入優惠序號「優步小黃」即可享有 5 趟 5 折乘車優惠 (每趟最高折抵 100 元)*; 天天搭優步小黃出門,不僅便利又安全,還能省荷包!* 優惠詳情請查閱 Uber 官方部落格所載之優惠注意事項 | daily-weekly |
吃火鍋就是要配沙茶醬:營養師提點聰明吃法,享受「台灣味」無負擔 | 「眼前的熱鍋白煙蒸騰,飄來濃郁的高湯鮮味,按耐著心中想大快朵頤的焦急心情,必須先慎重地打一顆蛋進醬料碟中,讓蛋黃與牛頭牌沙茶醬拌勻,再挾起一片粉嫩色的牛肉片沾點蛋清,接著放入滾燙的湯水中涮。兩三下後,撈起,沾醬,呼嚕入口,允許整個口腔去體會沙茶鹹香與牛肉鮮甜。是了,這就是冬天吃鍋該有的味道。」當時序進入涼冷秋冬,上述畫面便會在許多台灣人心中浮現,進而湧出吃鍋的慾望。火鍋確實是台灣非常重要的飲食文化,尤其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火鍋店,都一定會出現一款國民醬料,也就是「沙茶醬」。對許多饕客來說,火鍋與沙茶醬可以說是互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然而,近年來提倡健康飲食,掀起不少消費者對於沙茶醬高鈉高熱量的疑慮。其實,我們可能誤會了沙茶醬。在講究美味與健康的現代,沙茶醬依然可以是餐桌上那經典的存在。記憶中的正港台灣味 —— 台灣火鍋文化必備沙茶醬火鍋,作為台灣重要的飲食文化之一,是一場多重感官的饗宴,需要時間慢慢享用。在正港台灣味的火鍋世界中,最經典的必搭醬料,就是沙茶醬。它不只是讓饕客上癮的味道,也承載了台灣人集體的飲食記憶。即使是遠在他鄉的遊子,也是依靠沙茶醬喚起家鄉味。雖然沙茶醬的美味人盡皆知,但隨著健康飲食風氣盛行,愈來愈多人吃火鍋不沾醬,甚至對沙茶醬避之唯恐不及。其實,只要採用聰明的吃法,還是可以用沙茶醬提味,並且吃得低鈉低卡又健康。為了替沙茶醬平反,我們訪問了專業營養師蔡怡瑄的看法,替國民醬料洗刷冤屈。營養師建議這樣享用沙茶醬,健身減肥族也能輕鬆吃「飲食最重要的還是看整餐的熱量和營養素分配。火鍋也不是天天吃,若喜愛沙茶醬的風味,偶爾吃其實無妨。」蔡怡瑄營養師表示,吃鍋時盡可能選擇清淡的鍋底如昆布鍋、番茄鍋,並且少吃加工食品、火鍋料,以原味的食物搭配適量的沙茶醬,便是美味又健康的吃法。另外,大眾對於沙茶醬可能會有鈉含量高的迷思,對此蔡怡瑄營養師表示,其實從實際營養數值來看,其他常見的火鍋醬料如:醬油、烏醋、辣椒醬、豆瓣醬、蒜蓉醬的鈉含量,其實都比沙茶醬的鈉含量高出許多。此外,雖然沙茶醬本身的作法,難免脂肪比例較高,但只要適量食用即可控制熱量,無須過度忌口,例如蔡怡瑄營養師就建議:「在醬料碟上先放蔥花、蘿蔔泥,再加沙茶醬,不只可以控制醬料的攝取量,也讓醬料風味更清爽有層次。另外,以沾醬取代淋醬,才不會吃得太重口味又太負擔。」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新版) 不可或缺的台灣味,愈簡單愈心安 —— 牛頭牌沙茶醬除了關注熱量或鈉含量,其實食品本身的製程與加工程度,也是攸關飲食健康的要件。市面上琳琅滿目的醬料,要登上「國民醬料」的霸主地位,不能只是美味,也最好符合嚴謹的食安標準。因此蔡怡瑄營養師建議,也可以將食品認證標章納入選購考量。例如市占率最大、甚至揚名海外市場的「牛頭牌沙茶醬」, 即是目前唯一擁有 SQF 認證、雙潔淨標章的沙茶醬品牌。所謂的 SQF 認證,主要確保生產過程與末端產品品質皆通過「食品安全品質標準」(Safe Quality Food), 是目前國際公認最全面的食安管理驗證體系。而雙潔淨標章,則是力求產品使用最簡單的配方,要求食品業者須捨棄人工防腐劑、人工香料、人工色素等添加物,並使用非基改、農藥殘留需符合法規。多餘的食品添加物,往往是困擾現代人的過敏原。為了將市售常見的食品添加物拿掉,同時又要保有完整風味,對於業者來說無非是一項考驗。不過,牛頭牌沙茶醬願意秉持食品業者的良心與專業,不惜增加生產成本,改良製程、提升生產技術,就為了做出那一罐簡單又美味的沙茶醬,其匠人之心值得消費者敬佩。為了不辜負牛頭牌沙茶醬的心意,這個冬天不妨相約吃鍋,用營養師傳授的聰明吃法,享受最正宗又無負擔的台灣味,來一場火鍋與沙茶醬的美好之旅。拍攝場景由磚窯古早料理餐廳創始店提供。 | daily-weekly |
一圖看懂 Audio-Technica 開放式頭戴耳機:ATH-HL7BT 舒適佩戴 通透美聲 | ☞現在就購買:https://bit.ly/3yyhh9k 開放式設計融合音樂與環境感受,輕量化帶來無壓力佩戴體驗想要好好感受音樂,體驗如臨現場的效果,耳機針對聲學方面的設計就十分重要,相比於入耳式機種,頭戴耳罩式耳機擁有較大的驅動單元,更能傳遞豐富的聲音資訊,然而一般人印象中,這類耳機除了機體較大,也都較重,佩戴起來比較不舒服,但此次 Audio-Technica 推出的 ATH-HL7BT 則大不同,因為這款耳機僅有 220g, 實際佩戴時,頭部幾乎感受不到壓力,長時間聆聽音樂也不覺得有任何負擔,加上 ATH-HL7BT 大型耳罩能完整包覆耳朵,並保留一定的空間,不會壓迫到耳際,佩戴舒適性遠遠超過入耳式耳機。▲僅 220g 的重量,在頭戴耳罩式耳機產品中,可說是極輕量化的規格,無論是長時間佩戴或外出攜帶都不會造成負擔。ATH-HL7BT 採用開放式設計,相較絕大多數密閉式耳罩耳機,能帶來更通透、輕鬆且空間感遼闊的聽覺體驗,因為少了驅動單元後方封閉的設計,能保有驅動單元振膜運動時,前後聲波自然釋放的效果,使得聽音樂,或是觀看演唱會影片時,就如同置身現場;且 ATH-HL7BT 搭載 53mm 大口徑驅動單元,支援藍牙 5.0 規格,以及 SBC、AAC 藍牙音聲傳輸編碼,與低延遲模式,內建 Hi-Fi DAC 與耳機擴大機,採用有線連接時,更獲得 Hi-Res Audio 認證,整體的音效表現絕對值得期待,在小編實測過程中,也真實感受到其開闊的音場、豐厚的中低頻,以及清亮高音的效果,讓人真正聽見音樂創作者的原始意涵,沉浸感十足。 ▲採用開放式設計讓 ATH-HL7BT 的聽感更為自然,無論是視訊會議中的談話,或是觀賞線上演唱會,都如置身現場般,十分有臨場感。面對如今疫情反覆的狀態,許多人都有居家工作的經歷,針對視訊會議等需求,ATH-HL7BT 的開放式設計,能在會議對談中,讓你可以自然地聽見自己說話的聲音,就好像真的與人面對面,耳機本體也搭載兩組 MEMS 麥克風,透過波束成形收音技術,將你的聲音精確傳送給對方;至於藍牙耳機最讓人關心的電力,ATH-HL7BT 能提供最長 20 小時的續航力,縱使耳機電力不足,快速充電技術的設計,僅需充電 10 分鐘就能再聽 150 分鐘,甚至能直接切換為有線連接的方式,確保你聆聽音樂不間斷的享受。▲環保減碳是世界潮流,ATH-HL7BT 使用紙材包裝,搭配上白色產品與字體,顯得高雅。▲ATH-HL7BT 機體相當簡約,但結合寬厚頭帶與大型耳罩的設計,帶來十分舒適的佩戴體驗。▲內藏大尺寸驅動單元的耳罩,握持感卻相當貼合手部,搭配輕量化機體,不論是拿取或配戴都毫不費力。▲為了達成輕量化目標,ATH-HL7BT 的頭帶調整機構設計成中空樣式,但仍十分穩固。▲調整時也能感受到頭帶傳來的些微阻力,讓人可以更精確的調整出符合自己頭型的長度。▲ATH-HL7BT 耳機本體外部採用網孔設計的耳罩,保有開放式耳機的功能性,但具備時尚風格與高質感。▲左側耳機本體外部則有功能按鍵,與 USB-C 充電孔,和 3.5mm 耳機線插孔,而 ATH-HL7BT 電力部分擁有最長 20 小時續航,並具備充電 10 分鐘,聆聽 150 分鐘的快速充電功能。▲透過不同按鍵能快速操作不同功能,包含播放、音量調整、曲目切換以及電話接聽 / 掛斷,與啟動語音助理,如 Siri、Google 助理等。▲為了提升舒適度,ATH-HL7BT 採用雙層構造耳罩設計,貼近頭部的區域採用柔軟的絨毛耳墊,而在絨毛耳墊與驅動單元之間,則採用硬質的耳墊,確保舒適與穩固的耳機構造,達到舒適與結構穩定的最佳平衡,也能使得 53mm 大口徑驅動單元在運作時,避免共振失真,精確傳遞真實的音質音色。▲而大型的軟質耳墊,加上極輕的機體帶來的佩戴體驗,讓長時間聽音樂或者視訊會議也能更加輕鬆舒適。▲ATH-HL7BT 隨器材附搭 USB-C 充電線,以及 3.5mm 耳機線材。▲ATH-HL7BT 採用有線連接時,可對應 Hi-Res Audio 規格音效表現,且當耳機電池耗盡,卻又極需立即使用耳機時,也能透過有線連接繼續使用耳機。專屬 APP 輕鬆調控,豐沛中低音與通透高頻從機體設計到聲學技術都具備特點的 ATH-HL7BT, 針對操作方面,除了耳機的按鍵外,也能透過獨家「Control」APP 進行更深入的設定,包括檢視剩餘電力,目前藍牙無線傳輸的編碼格式,以及更細膩的音量調整,與提升音效變化的等化器功能等等,並且能 APP 連結到使用說明,輕鬆掌握操作 ATH-HL7BT 的各種功能,充分享受耳機所帶來的聲音美感。▲左圖為開啟 APP 後的主頁,可以看到耳機型號以及外型,下方則顯示剩餘電力,以及目前藍牙無線傳輸的編碼格式,與等化器、低延遲模式功能,底部則是快速音量調節和播放歌曲資訊;右圖的進階子選單,可以看到增加音量調整等級、左右平衡調整與 360 Reality Audio 等,其中音量調整等級最細可達 64 階,讓你精確控制音量大小,而 360 Reality Audio 則是 ATH-HL7BT 搭載的新技術,透過支援 360 Reality Audio 音樂的網站,可以聆聽擁有 360 度環繞技術的音樂,加上 ATH-HL7BT 開放式設計的聲音表現,讓人真正感受到身歷其境的音樂享受。▲APP 中提供的等化器設置,共有五組原廠預設值,另外還提供用家自訂功能,其中五組預設分別是 Original 原音、Bass Boost 低音強化、Clear Voice 純淨人聲、V-shaped 以及 Treble Enhanced 高音強化,可因應聆聽的音樂類型選擇,提升聽感。▲APP 內也提供功能按鍵操作說明 (左圖), 另外可以看到右圖的資訊欄目下方,包含尋找連線產品與使用說明書等等選項,其中使用說明書則可在點擊後,連結到 ATH-HL7BT 使用說明 PDF 檔案,透過更詳細的內容,徹底了解這款耳機的操作方式與功能特點。▲ATH-HL7BT 支援藍牙無線傳輸 SBC 以及 AAC 高音質編碼格式,能傳送清晰且音質優異的音效。實測過程中,小編也特別挑選多首歌曲,與不同檔案格式的音樂比對,其中包括 MP3、無損壓縮 Flac 等等,音樂部分則包含近期熱門流行歌曲如 Glass Animal 「Heat Waves」、韋禮安「如果可以」, 爵士樂經典「當鋪爵士」等等,聆聽方式則含括藍牙無線傳輸與有線連接,綜合聆聽感受,ATH-HL7BT 最大特點就是聲音自然開闊,此處所謂的開闊並非聲音散漫,而是就如同你在音樂演奏現場聆聽般,所有人聲、樂器聲自然在空間中蔓延、包圍環繞,但仍保有精確的定位感,且高、中、低各頻段的聲音均衡且清晰度極佳,其中低頻的量感與衝擊力更充分表現出 53mm 驅動單元的威力,十分強悍。▲ATH-HL7BT 開放式設計的另一優點,就是在與人通話過程中,可以輕鬆地聽見自己說話的聲音,就像與對方身處在同一空間談天般自然。▲ATH-HL7BT 自然輕鬆談話的感受,同樣適用於視訊會議中,且這款耳機支援雙設備自動切換功能,所以能同時連線兩種不同裝置,自然且迅捷的切換與對應使用。美聲與放鬆兼具,居家生活最好的聲音搭檔:Audio-Technica ATH-HL7BT 藍牙耳機擁有一款可以輕鬆聽到高音質的耳機,且同時對應休閒與工作所需,相信是不少人在疫情期間的需求,當然,對於愛樂者來說,一副好耳機所帶來的聆聽享受,超越一切,Audio-Technica 推出的這款 ATH-HL7BT 開放式頭戴耳罩耳機,以其 220g 輕量機體,加上開放式設計帶來的自然聲音體驗,53mm 大口徑驅動單元,同時滿足了輕鬆佩戴與高音質效果雙重夢想。不僅如此,ATH-HL7BT 最長 20 小時的續航力,以及充電 10 分鐘聆聽 150 分鐘的快充技術,再加上透過 APP 進一步擴張耳機的音色與音效風格變化,以及即時掌握電力與藍牙無線傳輸編碼規格資訊,讓用戶不僅有足夠的使用時間,還能進一步掌握耳機表現細節;除此之外,開放式設計,還讓視訊會議或是觀賞線上演唱會時,宛若置身現場的感受。滿足時間、品質以及舒適度外,多設備自動切換的功能,讓 ATH-HL7BT 確實滿足現代人休閒、工作各種情境需求,成為有類似需求的愛樂者不能錯過的優質耳機。Audio-Technica 全新頭戴藍牙耳機 ATH-HL7BT, 兼具輕量化與 Hi-Res 高解析音質,開放式設計創造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通透聽感,加上低延遲技術、支援 360Reality Audio 音效,帶來居家生活最佳聆樂體驗。☞現在就購買:https://bit.ly/3yyhh9k | daily-weekly |
搶攻智慧製造 2.0 ─ APO 智慧製造卓越中心 | 節目精彩片段我國 AIoT 驅動製造業的優勢 (00:18-00:35) 亞洲生產力組織智慧製造卓越中心看見製造業的革新浪潮,於 2019 年在我國設立、扎根,著眼亞洲智慧製造未來的服務生態體系。智造新興模式─智慧製造體驗道場 (00:36-01:53) APO 智慧製造卓越中心在 CPC 臺中服務處設立「智慧製造體驗道場」, 採用豐田後拉式管理模式及監控設備,運用現代科技提升管理品質與決策速度,向企業管理者示範虛實整合的智慧化系統新可能。智慧製造體驗道場由智慧組裝線系統、可視化看板與 AOA 工業擴增實境等軟硬體搭配,幫助生產決策者可以遠端即時了解現場資訊。《情境建置》智造多邊交流─線上技術服務 (02:08-02:35) 成軍 3 年的 APO 智慧製造技術服務團,不受 COVID-19 影響,今年仍持續深耕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 4 個目標會員國:2021 年 5 月:印尼、馬來西亞線上技術交流活動 2021 年 9 月:臺泰產業合作論壇、越南視訊研討會 2021 年 10 月:臺馬視訊研討會 2021 年 11 月:臺越產業合作論壇透過線上技術交流活動、視訊交流會議與產業合作論壇等,將我國智慧製造技術推向世界舞台。經濟部工業局 廣告 | daily-weekly |
【未來大人物】劃一道瘋狂光譜接著採取行動,Alpha Team:用設計思考給你一個採取行動的藉口 | 文:陳淑玲在全台灣最高學府台大有一門選修課,錄取率只有 1/10、還要提出申請書來爭取,但每學期卻都有兩千位學生爭相申請。這門課正是「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近 10 年來「設計思考」成為了學術界、業界跨領域的熱門顯學。2015 年台大在當年學術副校長陳良基帶領下,成立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 @ NTU), 以設計思考為起點,著重在跨越不同領域、實作技巧、不斷反覆驗證改進為工作方式的課程。而由對設計思考充滿熱情的成員組成,Alpha Team 經過學院兩年的培育,發展成一家致力於將設計思考應用於公共部門和企業合作夥伴實驗性專案的新創公司。以設計思考展開無窮創造力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劉建成 (Rax) 分享:「Alpha Team 創立於 2016 年,最初以『建立一個在台灣用設計思考成功帶來改變的案例』出發,打造台大校內第一個支持完整課程生態系的『設計思考教練團』, 參與設計『設計思考入門』、『設計思考教練人才培訓』系列課程。」「當時發現,豎立起標準答案和教學權威的傳統教學方法已經逐漸不合時宜,而設計思考正給了這個世代的教育、組織環境帶來一種新的解方。」Rax 說。然而,什麼才是「設計思考」呢?「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源自於美國設計顧問公司 IDEO, 而後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設計學院 (d.school) 又沿用這套系統並將其擴充延伸,他們找來各不同領域的學生進行腦力激盪,利用思考過後產出的「創意自信」(creative confidence), 來解決實際上的問題痛點。Alpha Team 用設計思考讓想像落地這一套看似充滿理論性的運作模式,在 Alpha Team 的活用下,轉譯成了一套適合在學校、組織、企業裡可以解決問題的模組。共同創辦人簡瓅解釋,2016 年 Alpha Team 成立公司後,2017 年以「青年迴響計畫」開始活用設計思考。計畫裡有 3 大精神指引,第一個就是「先動,再說」不問有沒有理論、圖表或數據支持,而是問行動是什麼。第二則要「懷抱夢想,但從做得到的事開始」。第三則是「將遭遇的困境轉化爲學習的機會」。以此為基礎,青年團隊能順利進入行動的戰鬥模式,非執著於空想。而設計思考團隊介入時,會有著如陪跑員一般的「教練」來引導支持,過程中每個小組搭配一位教練,站在第一線依照團隊需求調整。簡瓅説:「我最喜歡每次討論時的分享方式,這是一個青年出發的活動設計,沒有誰高高在上,可以看到它沒有一個人站在台上,大家圍著大圈圈一起來討論。」依循這個準則後,2019 年開始,Alpha Team 開始落實將概念工具化。他們創建了可以把問題解決邏輯套用在不同議題的儀表板,找出做什麼對團隊更有幫助的模式、也設計出行動迴圈的工具系統:行動、反思、發想。以此成為快速診斷團隊是否卡在某一個階段的利器,能快速提供團隊相對應的工具,具體展開下一步。最後更開創可線上編輯的網站,讓所有團隊成員都能夠透過填表帶入問題與階段。簡瓅接續説:「但是,看似完整的工具、卻太多表格要填寫,其實加深了使用者的心理門檻。反而變複雜了。所以我們開始改變。」自 2019 接續至今,Alpha Team 化繁為簡、勇於行動為主,他們修改了繁複表格的填寫,積極推動「教練訓練」以及賦能行動者的各項嘗試。參與計畫展開無限的想像力 Rax 説:「設計思考就是,即使面對複雜題目也可以有相同的思考流程,找出想解決的問題背後的假設,甚至是隱藏的目標,加上跟所有關鍵性的人釐清一圈後,產出一個更具體可行的計畫目標。」他們協助青年為自己在意的事情展開行動,先以發展熱情這件事情為主。「每一件事情的開端都是混亂與模糊的,這時就能導入教練角色來平衡混亂跟使用者的需求。」以 2021 年未來大人物的小紅帽團隊為例,當年創辦人 Vivi 就是參與者。簡瓅分享:「Vivi 是青年迴響計畫的與會者,她 2019 年提出了關於月經貧窮『幫你留一份』的提案,希望大家都可以捐自己的生理用品給需要的人。設計思考團隊就真的付諸實行把 Idea 落實實踐,例如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學校宿舍放分享盒子,在盒子上寫上解釋告訴大家可以怎麼參與。」「而教練則會在旁一起觀察與給出建議,透過問券的回饋也知道,月經貧窮離大家很遠,但月經污名化、月經平權的倡議是較有感。因此也就可以協助團隊調整比重、找出議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消化這些收集到的數據證據。」另一個例子是「張老師基金會」, 一開始找上 Alpha Team 時,是想做數位轉型。藉由 Alpha Team 的投入釐清問題後發現,其實想解決的是年輕人的觸擊量已經大量降低的問題。組織有了這個想改變的意識、但卻沒有方法。經過教練的轉譯解釋以及在社內的資源盤點,對應的行動就是直接去校園裡擺攤,以及透過 IG 管道溝通、透過現場發放飲料來吸引年輕人。「當時我們一起找出解決之道,提出『討論心理議題跟喝飲料,都一樣是日常的事情。來跟張老師談 15 分鐘吧』的方式來試試看。方法可能很簡單,但在真的看到成果前,再大的組織都很難輕易投資在這樣的新嘗試」最後這個方式從第一間學校政大開始實施起、後來擴散到全台 10 組學校單位的動員,而進入學校也是張老師擅長的。如同其他設計思考能有效發揮的案例,一開始模糊的需求 (數位轉型)、透過教練聚焦與實際目標重整後,連結到發揮專長的內部共創,針對問題打造原型持續迭代、解決,就是一個很具體的案例。至今為止,Alpha Team 的主要專業領域包括:跨領域協作:建立一個容忍錯誤和價值創造的合作環境,從探索問題開始,引入精實和敏捷方法,釋放跨領域協同合作的潛力。需求驅動:以人 (利益相關者) 的需求為核心進行思考,將模糊的問題重新構架為可行動的設計挑戰。實驗設計與驗證:通過小而具體的行動持續從使用者體驗中獲取回饋,降低長期投入專案的風險。融入生活大小事的設計思考無所不在就連 Alpha Team 團隊的日常生活也充滿設計思考。曾為參與課程的學員而今是夥伴一員的 Kiki 說:「設計思考同樣也可回應在家庭關係。要對父母解釋我在做的事情,其實他們聽不懂的時候也會感到很挫折,想關心但無從關心起。所以我會重新以比較能理解的方式溝通。例如說以教學生、帶工作坊的方式來分享工作中較穩定的狀態、讓他們稍微明白與放心。」另一位夥伴軒綸則分享:「過去只會覺得懶得分享自己的事。但發現如果更不分享,爸媽就會以更需要符合主流框架的問題來追問。因此最近學習的就是主動分享,挑選有經驗連結的事來分享。例如跟擔任資深輔導的媽媽分享我們輔導團隊、專案進度的狀態。媽媽就能很快理解。」聊天時也容易將「設計思考」融入在聊天的節奏、話題上。設計思考內化成內隱知識,一方面是有認同的價值、另一方面就是用以突破自己的思考關卡。組織名稱擷取自軍事術語而來,「Alpha」表示最精銳的少量單位,是在正式交戰之前派遣的先鋒部隊。Alpha Team 期盼以此為熱情持續行動,為創新教育、大型專案計劃、公共部門創新人才培養和企業創新轉型等挑戰提供跳脫框架的解決方案。並如同法國作家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曾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一片新的風景,而在於擁有一雙新的眼睛。」(The real voyage of discovery consists not in seeking new landscapes, but in having new eyes.) 一樣,在解決的過程帶來一片創造力的新視野。 | daily-weekly |
明年還想來!台灣年輕學子結合科技及創意,一同「Solve for Tomorrow」 | 台灣三星「Solve for Tomorrow」競賽邁入第二屆,於 12 月 10 日公布競賽結果與進行頒獎典禮。今年有近百組學生報名,歷經 6 個月的賽程,共 9 組團隊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在多位專業評審的決選下,最後由「海岸清潔隊」團隊的「跨場域自動淨灘裝置」拿下首獎,特優獎則由「SWXN」團隊的「我要搭公車」奪下,優選獎則由「漫步在星雲」的「居家仿生復健手」獲得。第二屆「Solve for Tomorrow」競賽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邀請學生從「永續社會」及「永續環境」兩大主題發想。而進入決賽的九組參賽隊伍,更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積極面對台灣於永續議題上面臨的困境,揮發年輕人專屬的創意及影響力,為台灣社會注入「星」一代的活力。第二屆 Solve for Tomorrow 競賽「海岸清潔隊 / 跨場域自動淨灘裝置」奪首獎本屆獲得首獎的團隊,其隊伍名稱即充分展現「永續環境」的精神。由北一女中、建國高中與林口高中學生跨校組隊的「海岸清潔隊」, 以作品「跨場域自動淨灘裝置」獲得評審青睞。「海岸清潔隊」有感於海廢污染嚴重、垃圾污染海灘景觀,為解決人工淨灘的人力不足與地形限制,因此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無線通訊模組與視訊傳輸遙控等多項技術,開發出一款淨灘機器人模型,除了能適應各種地形,更能自行辨識垃圾並自動夾取,為海洋環境維護盡一份心力。雖然「海岸清潔隊」的三人組來自不同高中,其實他們國中時都讀同一所學校,在參賽前即一同進行科學專題研究學習。這次為了拓展視野、磨練實戰經驗,才組隊報名 Solve for Tomorrow 競賽,非常驚喜得以抱得首獎歸。海岸清潔隊表示:獲得優選獎的「漫步在星雲」團隊,從「永續社會」的議題出發,以科技減少醫療人員與患者的負擔,其作品為中風患者開發出的「居家仿生復健手」。復健者僅需於健康的手配戴機械手套,便能以鏡像搖控需復健的手,亦能透過 App 調整參數,自動控制機械手套。未來團隊也期待能結合雲端,將復健結果同步紀錄至醫院的系統上;並加入小遊戲,提升患者復健的意願。這樣的作品概念,其實是源自於「漫步在雲端」組員的家人,由於爺爺是中風患者,疫情期間又無法常常去醫院復健,因此希望可以透過居家復健工具,為中風患者提供便利、甚至平價的居家復健方式,並解決台灣高齡社會與長照問題。「漫步在星雲」由四位立志高中機械科的同班同學組成,他們坦言,參賽是延伸在校所學,將概念化為實作對他們而言並非最艱困的挑戰,最大的關卡是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而這樣的團隊經驗,也正是 Solve for Tomorrow 競賽想帶給學子的寶貴體驗。本屆特別新增的「網路人氣獎」, 由 9 組入圍團隊進行為期兩週的網路人氣票選,吸引萬人熱烈參與投票。在激烈較勁後,最終由桃園市立內壢高中「科博文企劃」團隊的作品「AloT 柿餅曬製機」以 10,233 票勝出,奪得本屆的網路人氣獎。「AloT 柿餅曬製機」的概念,也是源自於組員對於家鄉產業的洞察。為了解決北埔地區人才外移、當地柿餅曬製人力不足的問題,來自內壢高中「科博文企劃」團隊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製作出一台自動化的製餅曬製幾,希望能加速柿餅製程,維持在地名產特色,以科技為北埔做地方創生。值得一提的是,「科博文企劃」團隊的成員都是正準備學測考試的高三學生。為了參加本屆 Solve for Tomorrow 競賽,團隊面臨最大的挑戰除了時間,還有來自家長的壓力。 到場加油、同時也是團隊定心丸的學校指導老師分享:而「科博文企劃」團隊的熱情與堅持,最終讓他們獲得網路人氣獎的肯定,也藉由參賽過程,為他們的高三學習歷程留下美好回憶。高中職五專學生齊力發揮創意,讓社會邁向永續三星「Solve for Tomorrow」競賽活動緣起於 2010 年,旨在實踐「共創未來!賦能予人」的企業社會責任願景,計畫推行迄今 11 年間,已佈及全球 30 個地區、共計 180 萬位學生參與。第一屆「Solve for Tomorrow」競賽吸引約 500 名大學生報名,產出超過 150 個創意,足見台灣學子勇於面對問題,並著手改變的熱忱。第二屆「Solve for Tomorrow」競賽更將科技教育向下紮根邀請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透過創新思維與科技應用,翻轉台灣未來。綜觀此次獲獎隊伍,無不運用創新思維洞察問題,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決方案,展現年輕世代的熱情與破框。許多創意就藏在年輕人的腦袋裡,三星深信人才培育是教育發展的重點,透過人才培育共同打造美好的未來。因此,於參賽過程中,更透過豐富的學習資源,助參賽隊伍一臂之力,為每位學生增強硬實力。除了延續上屆備受好評的設計思考工作坊,更於複賽階段安排多堂線上影音課程,邀請專精於設計思考的顧問擔任導師團,即時協助學生收斂與精進提案內容,為決賽做好準備。未來,Solve for Tomorrow 競賽未來也將持續激發青年潛力,給予學子舞台一展長才,除了培育年輕世代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更讓台灣看見年輕學子科技創意能量。了解更多活動資訊 | daily-weekly |
《她們在移動的世界中寫作》:李琴峰書寫女同志的跨國飄浪——就算逃得出台灣,也逃不出自己的人生 | 文:詹閔旭李琴峰與千禧世代女同志的跨國飄浪飄浪同志談到移民與跨地域移動,我們不可忽略同性戀者的獨特移動經驗。何以獨特呢?因為,無論是遷移動機、新居地挑戰、或者對家庭的想像與思考,同志移民均呈現出與異性戀移民迥異的面貌。舉例來說,文學作品裡的異性戀女性移民經常觸及移民第一代與第二代的認同衝突,展現出所謂的母女情結,亞美作家譚恩美 (Amy Tan) 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 1989) 是經典例子。相形之下,同志移民往往絕緣於此議題。這背後原因不應該被簡化為同志沒有下一代,而是「成家」不見得是同志切身相關的主題。台灣同志文學學者紀大偉在《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2017) 主張:「要罷家,才能做人。」他認為許多經典台灣同志文學一再描寫同志與父母關係崩裂,進而離家的場景,折射出同志與家庭體制永無止境的衝突與互相耗損。換句話說,如果「從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是異性戀女性移民的終極考題,「罷家」或許更適用於理解女同志移民的跨國飄浪境遇。晚近崛起文壇的李琴峰同樣擅長捕捉同志族群的跨國飄浪。李琴峰,1989 年生於台灣,2013 年赴日留學,日後定居日本,並在日本展開寫作事業。自 2017 年出版第一本日文小說《獨舞》(獨り舞) 以來,李琴峰的著作不輟,出版多部以移民為主題的日文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集。近年,具有台灣背景的東山彰良、溫又柔均憑藉移民題材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但李琴峰不只捕捉在日本的台灣移民,筆下角色更包括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性少數移民族群的跨國飄浪,陡然拓寬移民書寫的面向。李琴峰的創作才能深獲日本文壇肯定,獲群像新人文學獎,亦入圍野間文藝新人獎、三島由紀夫獎。她更於 2021 年憑藉小說《彼岸花盛開之島》(彼岸花が咲く島) 獲得日本文壇最高榮譽芥川賞,成為第一位榮獲此殊榮的台灣人。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李琴峰創作成績斐然,但「李琴峰」並非本名,她的出生與成長背景亦不詳,讀者只知李琴峰是一位來自台灣,如今移居日本的作家。這不禁讓人引發聯想:作家刻意抹去本名,抹去自己的家庭軌跡,在異鄉闖出一片天地,此舉是否側面見證「家」與「移動」之間益發複雜的辯證?這是否呼應紀大偉所謂的「要罷家,才能做人 (作家)」? 易名與新生「要罷家,才能做人」是李琴峰作品時常出現的情節,我想特別提兩部作品。第一部是長篇小說《獨舞》, 這是李琴峰的第一本正式出版作品,許多日後作品的關懷都可以在這一部作品裡找到雛型。《獨舞》講述遭性侵女同志的自我精神療傷歷程。該書敘事者趙迎梅是一名女同志,高中畢業前夕遭到歹徒強暴,此後憂鬱纏身。家人的不理解,周遭朋友對她抱持異樣眼光,讓她陷入無止境的內心折磨。為了擺脫不堪回首的過往,趙迎梅不但遷居日本,更改名趙紀惠。斬斷過去,求取新名,以獲新生。李琴峰《獨舞》細膩描寫趙迎梅選擇遠走他鄉的心理轉折:「渴望逃離這座島的念想不斷糾纏著我,我好想,好想把過往的可憎記憶棄置在這座島嶼上,逃到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逃離。棄置。重新開始。《獨舞》的離家衝動反覆浮現在李琴峰日後作品,成為關鍵敘事情節,這充分彰顯紀大偉所謂的:「要罷家,才能做人」。我想談的第二部作品是《北極星灑落之夜》(ポラリスが降り注ぐ夜)。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小說挑選亞洲最大的同志區日本二丁目為舞台,聚焦女同志酒吧 Polaris 裡不同國籍、身世、情感經歷客人的故事。《北極星灑落之夜》不少篇章均呈現罷家情節,尤其是其中一篇講述跨性別者生命歷程的〈五劫〉, 把「離家的衝動」與「成為自己的慾望」畫上等號。〈五劫〉的故事主角名叫曉虹。曉虹是一名跨性別者,自大學時期接觸跨性別一詞之後,開始重新正視自己的內在慾望,最後決定離家出走,拋棄原名陳承志,並接受變性手術。曉虹不但拋棄姓名,更拋棄性別;或者,與其說曉虹拋棄姓名 / 性別,不如說她試圖去尋找最真實的自己。離家,尋找最真實的自己,曉虹毅然決然離開原生家庭,踏上前往日本的旅程。〈五劫〉細膩刻劃跨性別者在台灣傳統家庭制度下所面臨的挑戰,尤其是父祖輩的不諒解,致使曉虹不得不離家飄浪。問題是,無論是《獨舞》的趙迎梅或〈五劫〉的曉虹,離家與易名只是重生的第一步,卻非終點。即便移居日本,《獨舞》的趙迎梅總需要擔心女同志身分是否有曝光的疑慮,影響她在職場的位置。她也畏懼與台灣熟人重逢,重新喚回創傷記憶。〈五劫〉的曉虹雖然離家、易名,她在學習成為女人這一條路仍需經歷五劫,包括學習女人動作姿態、施打賀爾蒙、執行變性手術等,而過去的男性身體與記憶如同鬼魂,永遠揮之不去。換言之,李琴峰一方面編織各種易名與新生的故事情節;另一方面,她也明知新生的不可能而為之。《獨舞》裡一位心理醫生的話直接道破:「但我想妳很清楚,就算妳能逃出台灣,也逃不出自己的人生。」這一句話呼應這篇文章開頭提到的,異性戀移民與同性戀移民之間的區別。同性戀者的跨國飄浪之所以是「飄浪」, 正是因為無法像異性戀者在異地安身落地,另起爐灶。面對長久存在於世界各地不同社會共有的種種歧視、誤解、與刻板印象,同志只能永遠在路途上飄浪。如同《獨舞》的趙迎梅,她毅然決然離開台灣,重新在日本建立起全新人際網絡 (新家), 最終又不得不棄絕日本一切,放逐全世界,帶出同志走向跨國飄浪的宿命。從這個角度來看,「要罷家,才能做人」, 離家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反抗家庭,而是學習如何安置自己的內心,與自己的和解。千禧世代的困境李琴峰作品除了格外關注性少數移民群體的困境之外,她的作品也展現千禧世代作家對於自我價值的思考。美國評論家尼爾。豪 (Neil Howe) 和史特勞斯 (William Strauss) 在《崛起的千禧世代:下一個偉大世代》(Millennials Rising: The Next Great Generation) 把戰後美國社會分為嬰兒潮、X 世代、千禧世代、Z 世代四個世代,而千禧世代指的是 1980 年至 2000 年左右出生的世代,他們已逐漸成為美國社會中堅分子。千禧世代有其獨特的自我認同與世界觀。他們成長於全球化浪潮、跨國資本主義、數位通訊媒介急遽發展的時代,而台灣千禧世代更經歷解嚴、民主化、本土化意識高漲、平權意識等多元文化湧現的當口,形塑不容忽視的世代意識。綜觀全球文學市場,千禧世代作家也已經陸續交出為世代情感經驗發聲的代表作,如愛爾蘭作家莎莉。魯尼 (Sally Rooney) 的《正常人》(Normal People, 2018)、美國作家馬玲 (Ling Ma) 的《人生切割術》(Severance, 2018) 都是很好的例子。1989 年出生的李琴峰恰好屬於台灣千禧世代作家,從她的作品可一探台灣千禧世代的成長背景與關懷。《獨舞》除了描述受性侵女同志避走日本的療傷之旅,書中其他台灣人為何選擇到日本工作呢?他們離開故鄉的動機為何呢?尤其相較於台灣,日本對於 LGBTQ + 議題的接受度較為保守,何以這些性少數者寧願移居日本?小說裡的其中一位角色小書認為這和千禧世代的生存困境息息相關。她直指:「如果你在台灣工作過就知道,台灣讓人作不了夢,連夢想的尾巴都看不到。每天起床就是夾在一大群機車裡去上班,工作累得像狗一樣,領那一點吃不飽也餓不死的薪水勉強維持生活......」小書的說詞呼應「崩世代」一說。林宗弘在《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主張,台灣自 1990 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帶給台灣社會與經濟的重大衝擊,包括國家債務、失業率攀升、青年貧困、少子化,尤其是世代正義成為難以迴避的挑戰,崩世代逐漸成形。台灣過去 20 年來的社會變遷導致青年世代向上流動的機會停滯,難以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因此只好透過打工度假管道赴他國當台勞,甚至尋求日後移民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就移民動機的理由而言,性別政治不見得是《獨舞》眾多角色的首要考量因素。儘管同性戀移民在日本也須面臨不少挑戰 (職場出櫃是大忌), 但小說裡描寫的女同性戀移民者顯然更看重薪資、生活品質、個人夢想等面向,導致他們毅然決然離開台灣。有意思的是,儘管李琴峰作品意識到千禧世代的生活困境,但她的作品卻甚少處理到世代對立的議題,反而批判性檢視同一世代內部的異質性。〈太陽花們的旅程〉(收錄於《北極星灑落之夜》) 是值得一提的作品。這一篇短篇小說描述主角參與太陽花運動,在占領立法院期間結識一位同性別戰友 (該友實際為跨性別), 曖昧情愫在兩人之間發酵。李琴峰在台灣通過同婚法案之前,編織一場立法院內同性情誼流動的圖景,無疑耐人尋味。不過,李琴峰這一篇小說更著力在基進社會運動帶來的傷害。小說敘事者數年前為了爭取同婚,上街抗議,與反同陣營正面對決:「我和你們哪裡不同?為什麼要剝奪我的權利?」然而,當敘事者再次為了反服貿協議占領立法院,讓議場升起彩虹旗,表達同志的政治關懷時,卻導致議場內部領袖的分歧意見:「認為最好不要掛反服貿無關的彩虹旗,避免損及運動形象、造成反服貿訴求失焦。」結果彩虹旗不到一天就被撤下來了。〈太陽花們的旅程〉既點出太陽花運動陣營內部的異質性,提醒我們留意同性戀者在台灣的處境,更重要的是,它標示出李琴峰的寫作位置:既非邊緣,亦非反對派;而是邊緣裡的邊緣,反對裡的反對。李琴峰獲得芥川賞的得獎作品《彼岸花盛開之島》正展現相仿精神。這一本小說描述一群遭到放逐的女性,在荒島重建社會秩序。但為了穩固好不容易的家業,最終卻不自覺複製故鄉覆轍,成了新的霸權。反對,終有一天將成為新的霸權。為此,李琴峰有意識把自己定位為邊緣裡的邊緣,反對裡的反對,警醒地與所有既有社會秩序保持距離,批判所有僵化與即將變成僵化的體制。這並非李琴峰獨有特色,而是反映許多千禧世代作家的共通特色。千禧世代成長於台灣民主化與資訊流通發達的年代,導致他們易站在相對後設、批判性、懷疑的位置。新一世代聲腔這一篇文章試圖介紹李琴峰創作的獨特之處。綜觀台灣文學裡的移民女作家系譜,李琴峰無疑非常特殊。第一,從創作語言來看,許多移民第一代往往選擇使用中文為創作語言,如聶華苓 (移居美國)、陳玉慧 (移居德國), 但自小在台灣生活的李琴峰卻以日本文壇和日文為主要根據地。第二,從創作世代來看,李琴峰屬於千禧世代作家,細膩捕捉這一世代的成長環境與遷徙動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從創作題材來看,李琴峰作品格外關注女同志「要罷家,才能做人」的思考,描繪出與異性戀女性移民截然不同的移動挑戰與條件。移民、千禧世代、性少數,這三個向度共構出李琴峰創作世界,也銘刻了台灣新一世代女性移動者的獨特聲腔。參考書目 Neil Howe and William Strauss, Millennials Rising: The Next Great Generation (New York: Vintage, 2000). 李琴峰,《北極星灑落之夜》, 台北:尖端出版,2022。李琴峰,《獨舞》, 台北:聯合文學,2019。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等著,《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台北:台灣勞工陣線協會,2011。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新北:聯經出版,2017。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她們在移動的世界中寫作:台灣女性文學的跨域島航》, 聯經出版作者:吳文、言叔夏、李欣倫、洪淑苓等人 編者:王鈺婷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跨域島航,由島內走踏出發,沿著地理座標面向世界,先由女作家在台灣島內的旅行啟始,繼而開展女作家 / 女明星以北方錨定的跨域旅程,並呈現出女作家在東亞移動、南方連結與向西漂流的經歷,擴及女子西行至歐美、非洲、西藏、南美、法國到邊地的流轉經驗,這不僅回應到台灣特殊歷史脈絡與對外關係,也和女作家跨界經驗相互聯繫。—— 王鈺婷 | 本書主編出走方能回望,而移動和越界後,才能尋回主體的原鄉。本書邀請多位作家、教授為台灣女性作家的跨域寫作經驗進行多重深入的探索和展現。透過「她們」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出走、浪遊、尋找身分認同、家園歸屬與文化交流的經歷,爬梳時代脈絡下台灣女性的成長和覺醒。從台灣本島、中國、東亞、南洋乃至歐美西方,這些跨界經驗透過文學建立交流和對話,書中以移動方向為軸線畫分為五章節,包括:島內走踏:從二戰前後的遷徙移民潮、七〇年代的政治運動,以及九〇年代後的尋根經歷,她們透過旅行探尋自我與家族之間的羈絆。由 / 向北前行:她們或從南方而來,或向北方而去,在經濟和政治兩面旗幟擺盪中,不經意間踏入了跨文化的地域複雜性。東方駐覽:台灣和日韓之間的千絲萬縷,讓「語言」成為女性對自身處境叩問的媒介之一,更試圖在文學之海找到自身的映照和方位。南方遊旅:長年旅居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等地的她們,在熱氣蒸騰間,以文學捕捉各種在地氣味和生命經驗。向西漂移:從戒嚴到全球化時代,她們在歐美求學行旅間建立各自的文學視野,也在其中傳達地域文化差異和多元性別處境。跨域書寫在海洋島嶼的台灣文學中有其特殊風景,而這些女作家們在不同目的地之間往返,推己反思,以文學為方圓建構自我認同和價值,透過文學探索內在心靈、民族家國、文化地域等衝突,更持續透過書寫回應讀者和世界。無論對女性、對台灣、對文學而言,深具代表之見,也為時代譜析出更為多元的色彩與深意。 | daily-weekly |
《爸媽自在,寶寶好帶》:跟長輩一起帶養孩子,要懂得「滾動式修正」促進彼此合作 | 文:孫明儀與長輩共處,要懂得滾動式修正常有人說,結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其實不只結婚,生孩子也是。如果再加上是整個家族第一次迎接第三代,那麼新手父母承受來自長輩的關心可能還會更多。很可能打從一懷孕,長輩就會給許多意見或叮嚀,有時過多的關切會讓夫妻兩人備感壓力。相反的,也有的長輩對孫子即將到來反應冷淡或漠不關心。有些長輩只在意自己的生活,早早就撂話不會幫忙照顧孩子,這樣畫清界線的反應,也可能讓準爸媽感到不開心。所以,接下來我想談談如何與長輩共組帶養孩子的團隊。如果你跟爸媽、公婆都沒有上述這些困擾,或是你與長輩的關係一向很好,他們既不會過分干涉也不會淡漠不理,那我要恭喜你,他們會是你很大的助力,而且有了長輩的參與,孩子會擁有更多的愛,過得更幸福。如果你目前是跟長輩一起帶養孩子,或是在帶養過程中與長輩有溝通上的困難,希望以下的分享能幫助到你。首先,要懂得「滾動式修正」與長輩的互動關係。在結婚之初,我也曾經歷過與公婆的磨合期:不太能理解他們的邏輯,但又希望他們可以喜歡我,為此還掙扎過一陣子。當時我最好的朋友告訴我:「我從不預設也不期待公婆一定要喜歡我,因為我對他們來說就是個陌生人。」她的話如同當頭棒喝,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否對他們懷抱著不切實際的期待 —— 期待他們喜歡我,可以像自己的爸媽一樣溫暖。這才發現,很多時候在跟公婆的互動中會覺得受傷,並不是因為他們做或沒做什麼,而是因為自己對他們有過高的期待。說實話,就像我們希望受到尊重,長輩也有自己的想法以及理想的退休生活。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想過什麼樣的老後生活是值得被尊重的。如果在互動中發生讓我們不舒服的狀況,不妨換個角度想,這其中是否涉及不同的成長及時代背景的影響?我這麼說,並不是要你委屈自己接受他們。成長背景不同會導致想法各異,這樣的差異本來就沒有誰對誰錯。我自己的體會是,跟長輩相處時,「對或錯」好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種種差異中,找到可以和平相處的方法,才是重點。比方說,我們在傾聽他們時,無須完全認同他們的行為或想法,如果有無法贊同的部分,就當作是了解對方的資訊即可,告訴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對方跟自己不一樣。其實不一定是年輕一輩有想法,長輩對於自己要進入新的角色也會有不同想法。曾經聽過家族一位長輩開玩笑說自己這麼老了,只剩下三個功能:「在家煮飯,幫忙帶孫子跟等死。」雖然她是笑笑的說,但我相信她心裡是有點酸澀的。無論長輩如何認定自己的角色,他們的確沒有義務幫忙帶孫子,畢竟他們已經當過父母了,更何況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所以,不要一懷孕就期待長輩一定要對我們好、對孫子付出。我們越能放掉期待,就越不容易生氣或覺得受傷。此外,不妨捫心自問,自己對長輩的期待是否只站在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並沒有替他們想。有時在網路的靠北版,會看到一些年輕爸媽的抱怨,抱怨公婆不照自己的方式帶小孩、抱怨公婆很難溝通等等。其實願意幫忙帶孩子,對長輩來說,也是一個未知的旅程。不管他們年輕時有沒有親自帶養過孩子 (就算有,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長輩的想法和體力都不同於以往,他們也需要摸索、也會犯錯,所以不要太嚴苛地對待長輩。彼此多些體諒,讓相處多些溫暖。如果共同帶孩子,是我們與長輩一致的決定,有沒有可能在一開始時就達成以下共識:用「滾動式修正」來促進帶養團隊的合作?「我們這些大人一起來搞定這個娃」, 有這樣的氛圍很重要。在我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媽媽來幫我帶孩子,她常常會說:「咱們來看他肯或不肯!」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是咱們來試試看,一起看看孩子願不願意接受。在這個過程中,祖孫三代都被允許嘗試與不確定,孫子的自主表達也會被考慮進來。請長輩幫忙帶孩子時,別忘了也要對長輩付出關懷,至少要確保他們不會因為帶孫子太累,把身體搞壞。相互體諒與疼惜,才能讓帶養團隊更有凝聚力。萬一長輩完全不想幫忙,只想專注過自己的退休生活,我們也應該尊重。換個角度來想,雖然少了援手,但這也意味著你和伴侶可以完全照自己的想法來摸索、帶養孩子,不是也很棒嗎?請記住,最重要的是你、另一半,以及孩子。自己的父母自己溝通,溝通前夫妻先達成共識我在個案中最常看到的情境之一,是長輩過度干涉或過度強勢,一副過來人的架式,什麼都要照她的意思做。碰到這種長輩,該怎麼辦?曾有媽媽告訴我,只要婆婆來訪,自己就好像成了外人。婆婆會直接霸占小孩,甚至無視孩子想跟媽媽睡,直接把孩子帶到她床上。另一種情況是,不管自己做什麼,長輩常會出言批評或糾正。我的建議是,試著畫出界線。要認知自己、伴侶及孩子這個小核心,才是最重要的,設立界線的意義,在於把親疏遠近的重要性拉出來。如果是不同世代一起住,更需要有界線,讓大家在緊密相處中可以保有呼吸的空間。住在一起的確會面臨較多的狀況,因為直接面對叨念、建議或抱怨的機率可能會更頻繁。此時,試著找出一點自己的空間是必要的,同時也要認清自己無法改變長輩幾十年的個性或特質。如果還是覺得情緒大受影響,不要一個人苦惱,出門找朋友聊聊或是尋求專業協助,都是可以嘗試的選項。無論如何,都不要因為與長輩溝通困難,耗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或夫妻關係,真的很不值得。如果實在無法認同長輩的做法,不妨試著聚焦在自己與伴侶、孩子的互動上。覺得合理的就去做,覺得太不合理的聽聽就好。如果覺得不舒坦,可以跟伴侶溝通,看看是否有可能讓他跟長輩反映,或是調整自己的心態。以上述個案為例,可以自我開解:畢竟婆婆偶爾才來,且孩子一天天長大,很快就會有自己的想法,不見得願意跟阿嬤睡。如果是公婆的狀況,可以請先生負責溝通,如果是岳父母,就由太太主導溝通,因為「外人」總是容易說錯話,一不小心,可能讓對方心裡有了疙瘩,留下心結反而讓互動變得更複雜。當然,我也看過無法跟自己父母溝通的人,把責任都推給另一半。這個時候一定要留意另一半承受壓力的程度,如果連應對自己的爸媽都受不了,就盡量做自己做得到、願意做的部分就好。至少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確定的是夫妻的認知相近,彼此也能認同對方的感受,兩人的感情反而比較不容易受長輩干涉影響。跟公婆溝通前,建議夫妻先討論好希望溝通的目標,達成共識後,再以「這是我們兩個一致的想法」來進行溝通。很多時候,雙方一開始的意圖可能是好的,只是做法不見得讓彼此感覺舒服。在跟長輩溝通時,可以試著先去看到對方好的意圖,並表達出來:「我知道您是好意想給我們建議......」當對方知道我們看見了他們的用意,接下來即便意見不同,也可能比較不會陷入互不相讓或互相攻擊的對立場面。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爸媽自在,寶寶好帶:從懷孕起到 3 歲前,打造家庭幸福感》, 早安財經出版作者:孫明儀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嬰幼兒心理和情緒的發展,不是從出生才開始,而是在懷孕的那一刻,就已經展開。記得:在三歲以前,陪伴過程中的親子互動,就是寶寶最好的全腦開發,寶寶的心智發展會因為你的愛與互動,有了豐富的刺激。具備豐富專業的孫明儀老師,將陪伴身為爸媽的你,一起觀察寶寶的天生氣質,嘗試不同的安撫形式,慢慢累積經驗了解寶寶。而你也能夠建立起當爸媽的信心,以及當爸媽的直覺,最終,你會驕傲而自豪的說:我了解我的孩子!你不僅是陪伴寶寶,同時也將是「重新發現」這個世界的一次機會。作者孫明儀老師是台灣學有專精的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也曾經當過五年全職媽媽。最大的願望是幫助更多家庭,擁有健康而互動良好的親子關係。目前也正參與及推動數項計畫,致力協助台灣嬰幼兒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發展。《愛上當爸媽這件事》是她引領讀者進入嬰幼兒心理的第一本入門書。「不需要坐擁金山銀山,每個家庭都一樣可以帶出情緒平穩、個性樂觀、挫折容忍度高,對學習有熱誠、有責任感、有創造力,並擁有同理能力的孩子。」孫明儀說:「重視寶寶心理健康,才是真正贏在起跑點。」 | daily-weekly |
愛死MIRROR與憎死MIRROR:流行文化的社會脈絡 | 文:李展鵬從沒意圖搶票去看 Mirror 演唱會,我應該可以利申不是鏡粉了。用非鏡粉的身份,我想分享一些看法。上星期有澳門朋友陪同是鏡粉的老婆與兒子去香港看演唱會。在此之前,他對 Mirror 非常陌生,勉強認得出姜濤及教主。他知道我有關注 Mirror, 回來後問我:「乜原來佢地人氣下滑咩?咁究竟之前係紅到咩地步?」他在演唱會 (不是 Miro 場) 一方面看到粉絲的瘋狂與熱情,同時也被鏡仔的演出打動,並在老婆介紹下開始認得半數成員:「嗰個 Ian 啲歌原來自己寫,幾好聽喎;跳舞就好多個都 OK, 特別係個隊長 (佢仲未記得佢叫 Lokman)。呢隊野其實唔差,有人唱得、有人跳得、有人識彈琴、有人識作曲,唔係得個樣。但聽老婆講依家好多 haters, 點解?」經他一問,我稍稍梳理了一下 —— 到底發生過什麼事?的確,Mirror 的崛起是時勢造英雄。移民潮下、疫情中,經濟差,社會氣氛低迷;當香港人去不了旅行,困在香港可能連入商場或戲院都成問題 (沒打針的人), 極度鬱悶之際,Mirror 的偶像魅力與年輕氣息,瞬間成了很多人的情緒出口。再加上,對於不滿大台的很多人來說,Viu 能捧出萬人迷偶像,意義亦大,可說是給了形象欠佳的大台一記耳光。從一開始,Mirror 走紅就不全然是因為他們的能力、魅力與作品 —— 雖然必須強調,他們的確是有流行的歌、受歡迎的電視劇與賣座的電影,有兩位成員甚至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而不是無故走紅。我也敢說,起碼有半數鏡仔的實力與魅力,是勝過過去十多年來 TVB 勁歌金曲的一些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的得主 (諸如林先生、周先生或菊小姐)。Mirror 受歡迎背後,牽涉很多人對社會現狀、對媒體結構的不滿情緒。這也正正是後來反鏡力量冒起的原因 —— 有些人對社會上的不滿情緒嗤之以鼻,有些人仍然擁護 TVB, 也有些人在懷舊情緒中總是用過往巨星去跟 Mirror 作比較。另有一種人,也同樣有著不滿情緒,但就對於其他人把這情緒轉化去追星很反感。還有一點在這裡沒有時間好好談的,是在 2000 年後 (也就是香港流行文化走下坡之後) 香港人某種對本土流行文化的 self-hatred—— 即是習慣性去貶低新近的港片、廣東歌及新星,總是覺得香港出品不如別人。Mirror 無論是被捧或被罵,背後都關乎集體情緒與社會氛圍;當兩極的情緒及言論在已經夠紛亂的社交媒體交鋒,就成了無日無之的爭拗與謾罵。這種情況下,社會把對年輕人的不同態度的投射在 Mirror 身上。有人很支持很愛惜他們,內藏的情緒是:他們令人看到香港的希望;有人仿佛想把他們置於死地,暗地裡是對新一代的否定與鄙視。Mirror 經歷的一切,是當下年輕人境況的某種縮影。這一切,都叫 Mirror 太沉重。「香港人開心不開心都投射在流行文化中。」學者吳俊雄曾經這樣說。這簡單的一句話,道破了 Mirror 現象的複雜性。我們看到的、感受的、談論的 Mirror, 從來都不只是十二鏡仔 —— 雖然我們大多數時候並沒察覺到這一點。Mirror 這次演唱會反應很好。我雖不在現場,但在網上看到片段也受觸動。我本來想呼籲社會對他們公平一點,看看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唱歌、創作、跳舞、演戲,甚至做導演。他們仍有進步空間,但絕非一無可取。然而,我又太過了解流行文化工業根本從來就脫離不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脈絡,什麼人紅,什麼人不紅,什麼作品受歡迎,本來就有很多跟他 / 它們的能力 / 品質無關的因素 —— 包括社會的大局面,與人心的最微小處。但無論如何,願多些人多聽多看。對 Mirror 如是,對世界如是。(本文獲授權轉載,作者原 Facebook 帖文可看此。) | daily-weekly |
遠東SOGO突破疫情重圍成長力道強勁,遠傳科技顧問助攻上雲,APP成數位變革最佳引擎 | 看準近來國內疫情逐漸趨緩,一年一度的週年慶又熱鬧開打,百貨龍頭遠東 SOGO 去年與遠傳團隊合作,大規模地將系統搬遷上雲並開發新一代的 App, 大幅減少民眾持發票兌換禮品的排隊時間,創下超標業績 113 億元,較前年同期成長 6%, 今年也看好在購物體驗優化加上五倍券加持下,將持續有亮眼的表現。發票綁定 App 兌獎省時省力,提袋率增加 15% 以往百貨週年慶時,消費者持發票兌獎,是由人工計算符合哪些滿額贈、滿額抽、指定櫃位再折等促銷優惠,往往造成贈獎處大排長龍。新的贈獎功能上線後,發票綁定 App 直接兌獎,消費者持 QR code「嗶」一下,兌換獎項立即顯示,百貨人員作業更迅速,消費者也大幅縮短 75% 以上的排隊時間,不僅讓消費者有更多時間享受逛街購物的樂趣,有效使得提袋率提升 15%, 也減少百貨人力需求。為確保遠東 SOGO 週年慶活動順利,遠傳專業雲端顧問團隊提前 2 個月進行壓力測試、系統調校與資料庫優化,並於週年慶期間專人進駐遠東 SOGO 戰情室,隨時進行系統監測、障礙排除,讓贈獎系統、POS 系統、官網都能順暢運作,順利克服流量暴增的挑戰。專業團隊助雲端部署,克服週年慶流量暴增挑戰百貨週年慶檔期的流量是平時的 10 倍,而雲端解決方案具有系統佈署彈性靈敏、運算效能強大、資安防護週延等優勢,充分可因應這種短期而大量的需求。遠傳是全台第一家取得 AWS 代管服務供應商專業認證 (Managed Service Partner, MSP) 的電信業者,同時也提供 CMS (Cloud Management Services) 的專業雲端顧問及管理服務,在遠傳協助下,遠東 SOGO 大規模採用 AWS 雲端服務,成為後續導入各項數位科技的關鍵。此外,過去每個分店的 POS 系統都是將銷售資料儲存於所在地伺服器,再分批上傳總公司,現在則改為即時上雲,更有利資料整合與營業數據收集,讓各分店方便相互支援、轉移庫存。以人潮洶湧的週年慶為例,就能即時掌握來店禮庫存數量,有效提升資源運用率。導入電動車快充站,客戶體驗全方位提升隨著電動車強勢崛起,各家百貨及量販業者也紛紛投入裝設充電樁,不僅減碳環保,也吸引電動車主前來消費。遠傳採用自家研發的雲端充電管理平台,為遠東 SOGO 台北店復興館及天母店在週年慶之前完成共 8 座直流快充站的架設,手機 QR Code 掃描隨掃隨充,並整合便利支付、遠傳 7x24 客服專線、監管及障礙報修等服務,週年慶期間更提供充電免額外付費,就是要讓電動車主很有感。在撐過第二季的疫情影響後,近期實體店面的人潮開始回溫,為了迎戰週年慶,遠東 SOGO 利用疫情期間斥資 2 億進行忠孝店的改裝,有效帶動業績成長,也與集團夥伴遠傳攜手善用數位科技提供消費者更便利、順暢的購物體驗,在五倍券助攻下,可望再創業績高峰。※關於遠傳企業服務遠傳從自身數位轉型的實戰經驗出發,將內部 IT 資源服務化,以顧問模式協助企業客戶找到 IT 升級轉型最合適的切入點,並由遠傳專業雲端團隊提供量身訂製的公有 / 私有 / 混合雲服務,以及整合 5G 與「大人物 (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創新應用的產業解決方案,致力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最佳夥伴。免費諮詢:
了解更多 IT 架構升級服務:
本文章內容由「遠傳」提供。 | daily-weekly |
【影評】《雙眼之間》:西班牙名導對於生死的討論、對於「電影—生命」的總結 | 文:拉特飯大學時影展期間看的西班牙電影經典《蜂巢的幽靈》導演維多艾瑞斯 (Víctor Erice), 創作不多,品質精良,已名列西班牙大師候選之班。而《雙眼之間》是至今已 83 歲的高齡睽違 31 年的作品,也同時是去 (2023) 年法國電影筆記年終排行榜第二名。影片一開始呈現過往年代的底片質感,是後來已變成作家的主角 Miguel, 過去曾經擔任導演執導的第二部片 (電影中的電影), 但在劇情上,說是未曾公開上映的電影片段,一部分原因是因為 Miguel 好友同時是演員 Julio, 在拍戲最後期間疑似自殺,比較精確來說應該是失蹤了。《雙眼之間》播著過去 Miguel 執導作品的片段,說要找尋一位國王的中西混血女兒,並由 Julio 飾演的角色負責尋找。如此熟悉,不就是往往利用親情記憶,或者不同形式的年代錯置,《雙眼之間》像是阿莫多瓦式的套層結構,從歷史檔案,再回到現在時態銳利明亮的數位影像,卻又步調緩慢,有點像是平淡版本的阿莫多瓦,帶有某種解謎情節。Miguel 對於消失好友的懸念,同時帶出他們過往記憶的回溯。卻又因為錄製電視節目,被遠在鄉下的精神病院人員告知,發現 Julio 並沒有死去,而是像是失智症一樣,對過去記憶完全消失。在劇情之外,同時也對於年事已高的維多艾瑞斯在電影中,藉由 Miguel 不斷招喚記憶的懷舊情感存疑 —— 是否為導演個人意圖?但另一方面,Julio 女兒對於父親消失早已釋懷,傾向維持現狀。於是電影大半在些許懷舊的過往情感中拉鋸,最後也沒有執著透露過多情感。雖說對於沒有情感的老人,姑且是一種實踐問題,並非概念問題。意思是這令人想起家中父母依然健在,卻因為退休有時候太無聊反而想東想西。面對此情此景時常提醒自己對於人的生命意義,與家人的情感羈絆這一件事情的思考,但想想有時候也是要遇到才會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另一方面 Julio 成為「空殼的人」正好是「活化石」: 身體還停留在逝去歷史陰影下的相反,像是沒有記憶的「新人」表現未知的感知狀態,於是電影中 Julio 與女兒見面的反應,演員的演繹則是相當成功的呈現某種「完全陌生的情感」; 同時 Julio 雖然記憶消失,但身體的肌肉記憶殘存,與 Miguel 學習過去擔任海軍技能的繩結看一次就學會,並且平時維持著手作精神持續勞動。電影最後回歸維多艾瑞斯擅長的影像本體,如《蜂巢的幽靈》中《科學怪人》電影戶外放映;或《光之夢》如法國畫家塞尚 (Paul Cézanne) 對於臨摹自然的繪畫性,與電影捕捉光影之間如何看待時間的影像形式跨越。《雙眼之間》則是回到最純粹的黑暗與明亮 —— 放映機光線的明暗像是導演對於「電影 - 生命」的總結。好比蔡明亮的《不散》,《雙眼之間》最後播放 Miguel 作品的結尾試圖的招喚 Julio 記憶,但完全失憶的 Julio 卻不像《不散》的石雋看著過往年輕的身影惆悵 (如同《不散》拍攝場景成為破舊廢墟的福和大戲院)。《雙眼之間》雖用聲音歌曲招喚殘存記憶,包含精神病院人員給 Julio 取的新的名字 Gardel 也是源自於一首記憶中的歌曲,卻也在電影裡電影的結尾,因為找到女兒卻死去的國王,臨終前哼唱的內容,像是作為《雙眼之間》(英文片名:Close Your Eyes 閉上雙眼) 的結語。意思大概是人類必須投向世間紅塵,在情感的藍色大海中泅泳,而《雙眼之間》藉由 Julio 像是死去,又「重生」卻又失憶,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界,揭示著「凝視」, 光明的、電影性,又如同被光照耀「顯現」, 同時被情感枷鎖牽制的在世者 (如:Miguel、Julio 女兒與國王的女兒), 同時對比於電影片名:「閉上雙眼」的一片黑暗,如電影結束,或者了無牽掛的死亡彼岸。《雙眼之間》像是看似電影性的懷舊與過往記憶的追尋中,實則在光線的明滅,是生與死之間的對話,一如電影中的剪接師曾說過的一句話:「無需恐懼,也不存希望。」備註紀錄片《我的 AI 家人》裏頭的失智老人,失去的記憶,失去家庭的羈絆。老人跟家人無言以對,但看到嬰兒外型 AI 機器人卻感到親切,像是「素樸」地回到人跟人原始的關聯性。那種在人類眼中看來一個即將完全喪失家人記憶的老人又像是回到小孩那樣的天真。「終於可以讓失智的媽媽笑了!」, 在家人眼中卻看得有一些辛酸。那種沒有情感的情感,如同與家人在看電視,家人邊問起自己的工作,聊著關於未來的種種,自己眼睛則是漠然地看著電視裡的體育頻道在打排球,就算是比賽結束了也沒有任何的時間感受。(引用筆者) 關於「活化石」概念與案例請考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雙眼之間》- 無需恐懼,也不存希望 | daily-weekly |
2024春節追劇Netflix熱播影集:華語輕喜劇《愛愛內含光》、強檔韓劇《低谷醫生》,還有三部編輯推薦經典之作不能錯過 | 2024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年假擔心出門到處都是人擠人,宅在家追劇也是不錯的選擇。編輯特此精心挑選了一系列 Netflix 影集,包括近期熱播的作品,以及即將在年節期間開播的影集。在這段長假中,請盡情享受沉浸在影集世界中的愉快時光。《愛愛內含光》2 月 2 日上架 Netflix 推出的華語輕喜劇《愛愛內含光》由榮獲美國獨立製片人影展最佳女導演殊榮的黃婕妤執導,卡司陣容堅強,包括詹子萱、柯震東、林哲熹、巫建和、夏于喬、馬志翔、苗可麗、洪都拉斯等實力派演員,共同攜手打造充滿激情與溫情的華語輕喜劇。《愛愛內含光》劇情挑戰了台灣社會家庭對性與愛議題的沉默文化,透過劇中呈現各年齡層家庭成員的愛情故事,描繪了不同階段、不同形式的戀情可能面臨的兩性議題。《愛愛內含光》劇情圍繞邱家兄弟姐妹成長於媽媽傳統價值觀的框架下,深入探討現實生活中家庭所面臨的各種議題,同時展現了柯震東因家庭因素對愛情觀的影響。《我的好朋友黑漆漆》2 月 2 日上架這部 Netflix 原創動畫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歐里昂」(Orion) 的男孩,乍看之下和一般小學生沒有太大區別:害羞、靦腆,舉止低調,而且心中也有偷偷暗戀的對象。然而,在外表看似風平浪靜的同時,他的青春期焦慮卻是越發洶湧,充滿了許多的恐懼,例如害怕蜜蜂、動物、海洋,甚至害怕手機電波,還擔心可能被下水道跑出的小丑追趕,或者不慎墜落懸崖。而在他所害怕的事物中,最畏懼的事情,卻是夜晚。有形有體的「黑暗」(Dark) 突然出現,帶領他展開一段高潮迭起的精彩旅程,證明夜晚其實並不可怕。隨著這對奇妙旅伴的互動越來越深,歐里昂必須學會坦然面對未知,擺脫恐懼的束縛,並迎向生活的樂趣。这是一個充滿啟發和成長的故事,將黑暗轉化為探險的契機。《真愛挑日子:迷你影集》2 月 8 日上架這部影集改編自大衛・尼克斯 (David Nicholls) 全球暢銷的原著小說,以艾瑪・摩利和達斯特・麥修為主角,故事始於 1988 年 7 月 15 日,當晚是他們大學畢業的日子,也是他們第一次聊天。從這一天開始,故事每年都回到這個平凡的日子,記錄著兩人在人生旅途上的所在和歷程。《真愛挑日子:迷你影集》每一集都以不同年份為背景,呈現艾瑪和達斯特的成長與轉變。故事透過每年的同一天,觀察兩位主角的分分合合,歡笑與淚水交織,串聯起一段長達數十年的愛情故事。其實《真愛挑日子》曾於 2011 年被改編成電影,雖然當時觀眾對該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現在透過影集呈現,或許能夠呈現更多層次的故事細節。開春之際,想要來點浪漫氛圍的觀眾,不妨親自體驗一番,探索電影和影集的不同之處。《殺人者的難堪》2 月 9 日上架《殺人者的難堪》講述一名平凡大學生「李唐」在夜班便利店與一名刁鑽客人發生口角,意外揮起錘子殺死對方。自責感與恐懼籠罩之下,他發現所殺之人竟是連環殺人魔,而後誤殺其他罪犯,皆屬「死有餘辜」。李唐逐漸察覺自身擁有「辨別惡人」的超能力,決定成為「黑色英雄」, 但也成為「連環殺人犯」。而這也引起一名擁有靈敏直覺的刑警「張楠感」注意,開始追查他的多起殺人案。有趣的是,韓文「楠感」二字音同「難堪」, 因此,這位「難堪刑警」最後會如何處置李唐,成為本片矚目焦點。本作找來崔宇植和孫錫久兩大實力派演員同框飆戲,兩人會如何展現「不瘋活,不成魔」的樣子,也讓人相當期待。《愛情常勝軍》2 月 14 日上架這部影集敘述了一位居住在紐約,名為小梅的體育記者,多年來,她與好友亞當及其他夥伴攜手合作,以巧妙手段吸引男性,成功地度過了許多充滿激情的夜晚。然而,這群朋友有著一套嚴格的基本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遊戲結束後就結束,絕不交往。意外的是,當小梅遇到最新的目標時,她卻陷入了情感的迷局,不小心愛上了迷人的戰地記者尼克。這使她開始反思自己在情場上的遊戲。工作、娛樂、友誼和愛情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小梅必須學會放下所有花招,真誠地踏入一段感情。這不影集藉由情感掙扎和成長敘事,帶領觀眾深入思考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失戀治療所》2 月 14 日上架在每天協助客戶走出悲傷的過程中,瑪麗亞面對著客戶們被拋棄、被欺騙的故事,而她的工作就是幫助這些人重新振作。不過一位記者對這樣的失戀治療起了懷疑,打算揭露這間「失戀公司」, 讓大眾知道創辦人僅是個虛有其表的騙子。然而,為了完成報導,這名記者不得不親身體驗這種治療,卻在此過程中發生了令人意外的轉變。這位記者在努力追查的同時,逐漸失去了對愛的理解能力,最終卻開始向迷人的治療師敞開心扉。於是,一場類似貓捉老鼠的心理遊戲即將展開。《京城怪物》全劇已上架集結歷史、奇幻、動作冒險等元素的《京城怪物》故事發生在 1945 年的春天,講述了兩位熱血青年,分別是「張泰尚」和「尹采玉」, 在京城的甕城醫院出現的神秘怪物面前,展開了一場生死交戰的故事。由朴敘俊飾演的「張泰尚」是京城當鋪「金鈺堂」的少爺,擁有京城大小消息的來源。某天,他受到日本軍官的威脅,必須在櫻花飄落之前找到失蹤的愛人,否則將失去一切。為了達成任務,張泰尚尋求專門追蹤失蹤人口的專家 —— 由韓韶禧飾演的「尹采玉」協助。兩人聯手潛入了軍官愛人最後被發現的地點,卻發現那裡藏著更危險的秘密和陰謀。透過《京城怪物》絕妙的視覺呈現,以及緊湊的故事劇情引人入勝,也讓人相當好奇兩位主角在故事中將如何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孫家兄弟》全劇已上架集結楊紫瓊、錢裕揚、寇世勳、李松璞等人主演的 Netflix 原創影集《孫家兄弟》, 故事聚焦在台北的孫氏黑幫「玉龍幫」老大的長子「查爾斯」身上。他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名冷酷殺手,成年後也相當適應幫派生活。然而,當孫氏黑幫與一個新崛起的派系爭奪統治地位,正面交鋒之際,查爾斯的父親卻被不明神秘的人士槍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查爾斯被迫前往洛杉磯,保護早已斷絕往來的母親「艾琳」以及素未謀面且在狀況外的弟弟布魯斯。除了保護家人,查爾斯還必須面對長年與母親分離所帶來的傷痛,以及複雜的黑幫角力。所有這一切使他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這樣的情勢下,查爾斯是否能找到兄弟情誼和家庭對他真正的意義與家人被殺害的謎團?觀眾將跟著一眾黃金卡司,探索黑幫家庭中,所面臨的複雜情感與挑戰。《低谷醫生》1 月 27 日開播,每週 2 集這部近期熱播的話題韓劇是由《金秘書為何那樣》的編劇白先又與《舉重妖精金福珠》的導演吳賢鍾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的最新作品,劇情環繞著曾經是學生時期競爭對手的麻醉科醫師「南荷娜」, 和整形外科醫師「余正宇」, 在生活低谷時意外重逢的故事。南荷娜因工作壓力患上憂鬱症,余正宇則因醫療糾紛失去前途。在絕望的時刻,兩人成為彼此唯一的支持,究竟他們是否能夠攜手共同走出低谷呢?該劇找來朴信惠和朴炯植兩大人氣演員搭擋演出,兩位在劇中展現出高度的默契,再加上柔美的畫面和貼近生活、充滿共鳴的劇情,使該劇自開播以來收視率節節攀升。編輯推薦經典之作除了即將上映以及近期上映的作品外,我們也特別整理了一些在 Netflix 上可以找到的經典之作,包含了溫馨療癒、搞笑有趣,以及獲得金獎認證的作品。在年節期間,不妨趁機一次性補齊這些精彩的經典影集。搞笑荒謬 ——《荒唐分局》不想在春節期間耗費太多腦力追劇,《荒唐分局》或許是你的好選擇。劇如其名,這部自 2013 年開播以來一直深受觀眾喜愛的情境喜劇,劇情發生在紐約布魯克林 99 分局,充滿了一連串又荒謬又搞笑的故事。該作一共有 8 季,由於劇情實在太荒謬,也創造了許多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名場面」。每一集的播放時間約為 30 分鐘,非常適合想要輕鬆追劇的觀眾。暖心療癒 ——《我的大叔》2023 年底,韓國影帝李善均不幸離世,讓人不免想起他的代表作《我的大叔》曾經療癒過許多人。該劇以 40 歲男人和 20 歲女人共同扛起沉重生活負擔為出發點,故事延伸至他們的家人和朋友,描述彼此互相觀察並治癒對方的過程。《我的大叔》因為劇情極具現實感,IU 和李善均深刻演繹了生活中種種無奈和無助的情感,引起觀眾極大共鳴。這部戲因其深刻的描繪出生而為人的無奈,也被譽作「年度最喪」韓劇。如果你還沒有欣賞過這部經典之作,不妨趁著連假期間,感受這個感人又療癒的故事。金獎得主 ——《怒嗆人生》2023 年上半年,由 A24 和 Netflix 聯手打造的人氣原創影集《怒嗆人生》是一部具有奇幻色彩的現實主義影集。故事起源於男女主角因一次「路怒」事件意外相遇,進而衍伸出一系列精采的故事。儘管兩人表面上似乎只是在發洩對對方的怒氣,實際上卻反映了雙方生活中各種不如意的狀況。《怒嗆人生》以奇幻和現實相互交織的手法,生動描繪了現代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壓抑。儘管這部影集因包含大量的髒話而受到一些批評,但這些言語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難以宣洩的複雜情緒。該作不僅獲得了爛番茄指數 98 的極高評價,男女主角史蒂芬・連和黃艾莉也榮獲 2024 年金球獎迷你影集最佳男女主角獎,同時,《怒嗆人生》還榮獲 2024 年金球獎最佳迷你影集獎。這部傑出的作品可說是 2023 年必看佳作!在年假期間,不妨花點時間欣賞一番。 | daily-weekly |
《金融投機史》:日本雖是父系社會,最有權勢的私人投機者卻是「泡沫女帝」尾上縫 | 文:愛德華。錢思樂 (Edward Chancellor) 第 9 章 神風資本主義 ——1980 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投機者之網日本經濟系統有時被描述為網路資本主義 (network capitalism), 核心是由政治人物、官僚與企業組成的「鐵三角」。至於泡沫經濟則創造了它的另一套網路,其中包含投機者群體、黑道組織、銀行、股票經紀人與政治人物,這些人為了追求投資利益而集結。由於大部分股票都被企業與銀行長期交叉持股,操縱股價與壟斷股票就變得相對容易了。東京證券交易所一份報告主張,1987 年 4 月到 1989 年 3 月,十間上市公司當中就有一間的股票被壟斷。綠色郵件 —— 買入一間公司的股票,然後要求公司高價回購股票的手法 —— 變得越來越普遍了。根據當時的傳聞,美國黑幫老大艾爾。卡彭 (Al Capone) 認定股市是一場騙局,因此不願意加入市場,但 1980 年代的日本極道黑社會就沒那麼講究了。這段時期,日本第二大犯罪集團稻川會的首腦人物是石井進,他是個身材高大、相貌不凡而舉止優雅的男人,以理智的作風聞名 —— 在這方面,他和言行粗獷、愛好鮮豔細條紋西裝與大型美國汽車的其他日本幫派分子大不相同。石井先前因非法賭博而吃了六年牢飯,不久前才剛出獄,這時他希望自己的幫派能減少對傳統黑道收入來源的依賴程度,這就包括販毒、經營妓院、保護費與柏青哥等收入來源。市場泡沫正好為石井提供了轉型的良機。1985 年年初,石井成立了北祥產業 (Hokusho Sangyo) 不動產公司,公司的貸款與貸款保證 (loan guarantee) 都來自一間大型貨車運輸公司,該公司總裁則和強大的派系領袖 —— 日本政治界「黑道老大」金丸信 —— 有往來。取得必備的經費與政治保護後,石井展開了野心勃勃的投機行動,將大約 1700 億日圓輸入股市。他組建了高額投資組合,投資對象包括東京瓦斯、日本製鋼所、野村證券等各行各業的股票。1987 年,石井的投資工具已經賺得超過 120 億日圓,收益比前一年高出 50 倍。他在每平方公尺要價 1,500 萬日圓的土地上興建新總部,並花費約 100 億日圓購買雷諾瓦 (Renoir)、夏卡爾 (Chagall)、莫內 (Monet) 等名家的畫作。1989 年春季,石井試圖壟斷大型鐵路與旅宿業東急公司的股票。為達成目的,他向四大證券公司的其中兩家取得資金,抵押東急股票向日興與野村證券貸款 360 億日圓 (2 億 7,000 萬美元)。東急公司其實也是野村證券的客戶,但野村似乎不以為意。1989 年 4 月到 11 月,石井買下 2900 萬股的東急股票,其中三分之二是由野村與日興證券提供,餘下則是由一名韓國商人提供。韓國商人洪昌勇的背景並不簡單,他和日本最大黑道團體山口組有來往,後來還成了伊藤萬事件的中心人物。在石井操作股票的這段時期,東急股價直接翻了一倍。1980 年代晚期,一批「企業匪徒」—— 又稱「經濟極道」—— 興起了,石井就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人物。在人人極力避免公開衝突、盡量保住面子的日本社會,極道運用他們的威嚇力擠進了泡沫經濟的各個領域,除了多次參與股市壟斷與綠色郵件行動以外,他們還向金融機構大量借貸 (尤其是大型銀行的非銀行附屬機構或相關機構), 並對其他投機者放高利貸。另外,幫派分子也積極參與不動產市場,這些「土地鯊魚」(jiageya) 用燃燒彈威脅小地主,逼他們售出手裡的不動產。有時候,這場遊戲玩得太過火,情況會變得十分惡劣:1985 年夏季,一群投機生技產業失利的匪徒向野村證券一間分公司的經理尋仇,將那名經理毆打致死。三年後,知名投機者與綠色郵件操作者 —— 寰宇證券 (Cosmo Securities) 總裁的遺體被人發現,原來極道成員謀害他之後,灌了水泥埋藏他的遺體。而在極道圈子之外,存在約 40 個強大的投機者群體,它們持有約 200 間企業的股票。據傳聞,數名專業投機者各掌控了價值超過 50 億美元的持股,其中最著名且最有權有勢的人物是小谷光浩,他是白手起家的旅宿業與高爾夫球場業者,同時也是光進投機者團體的首腦人物。到 1980 年代尾聲,小谷進行了炒作、壟斷與綠色郵件等一系列大膽的股市操作。他和另一名大投機者 —— 誠備投機團體的領袖加藤暠聯手,將政治人物、企業董事、極道成員與銀行經理都引誘到他的投機大網之中。小谷的手法是用股市小道消息換取恩惠。舉例來說,在炒作車樂美縫紉機公司 (Janome Sewing Machine) 的股票前,他先對稻村利幸 —— 當時執政的自由民主黨領袖人物與環境省前任首長 —— 提供了內線消息。他對三井信託 (Mitsui Trust) 員工與客戶透露了相同的消息,換取 150 億日圓的銀行貸款。在突襲空中測量公司國際航業時,他先是借款讓國際航業的四名董事買入公司股票,四人於是成了他這場突襲行動的助力。為了換取一億日圓貸款,小谷為大商人竹井博友提供內線消息 —— 竹井不僅是地產企業集團的首腦人物,還是大報社《讀賣新聞》的前任社長。前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一名助理也參與了那筆交易。小谷接著將目標轉向住友銀行一名分行經理,讓這名經理說服銀行客戶為小谷提供超過 200 億日圓的貸款,供他完成交易。這些非正式貸方得到了相當高的利率,分行經理也拿到一大筆佣金。成功控制住國際航業時,小谷已經累積了大量債務。他決定操縱旅遊業公司藤田觀光的股票,試圖解決自己的財政問題。為了操縱藤田觀光的股票,他向車樂美縫紉機公司提出了貸款 300 億日圓的要求。小谷雖是公司董事之一,車樂美的總裁卻不願意放貸 —— 這時,總裁得知小谷僱了兩個殺手,目的是確保車樂美確實放貸。此外,小谷也威脅要將自己持有的車樂美股票賣給幫派分子。總裁在不久後屈服了,車樂美公司不但放貸給小谷,還為小谷承擔了 1870 億日圓負債。為了彰顯自己的絕對權威,小谷在車樂美董事會會議室裡下單購入藤田觀光的股票,並派遣公司高層經理替他跑腿與進行股市操作。接著,小谷透過多間證券經紀商下單買入與賣出藤田觀光股票,拉高其股價。1990 年 4 月底,藤田觀光的股價從 3700 日圓飆漲到了 5200 日圓。這回,小谷同樣聯繫了受害公司的一名員工,從員工那裡取得內線消息。此外,他還獲得了兩間建設公司的支持,其中一間公司簽了合約,在股價到達高峰時購股。日本這些傳統網路能被輕易轉作他用,用來從事種種投機活動,小谷就是利用傳統網路謀求私利的佼佼者。泡沫女帝尾上縫投機狂熱往往會侵蝕既有結構的基礎,日本雖是父系社會,最有權勢的私人投機者卻是一名女性。尾上縫出生於 1930 年,家境貧寒的她起初在大阪娛樂區當服務生,後來成了建設公司經理的情婦,在情夫的幫助下於 1960 年代中期買下了兩間餐廳。接下來二十年,尾上夫人一直低調地經營餐廳。後來在 1987 年某個春日,她走進日本興業銀行在大阪的一間分行辦公室,一口氣買下價值超過 10 億日圓的興銀貼現債券 (discount bond), 接著又貸款將近 3 兆日圓,價值大約是她名下餐廳的 1,500 倍。她將這筆錢投入股市,很快就成為多家藍籌公司最大的個別股東,這些企業包括日本興業銀行與第一勸業銀行。此外,她也買入住友銀行、大和銀行與 NTT 的大量股份。她將這些持股拿去向銀行抵押貸款,借得更多資金,再將這些錢投入市場買更多股份。銀行與證券商都爭先恐後想和這位「泡沫女帝」做生意。據傳聞,尾上夫人出身部落民 (burakumin, 指日本封建時期的賤民階級), 且有黑道上的人脈,但還是有不少大金融家光顧她經營的餐廳,日本興業銀行的總裁就是其中之一,而山一證券甚至派一名員工常駐她的餐廳。尾上夫人自然而然開始對其他人頤指氣使,除了習慣性地提及一些大人物的名號之外,她還將高層銀行經理當僕役使喚,以及在深夜致電低層職員,要求他們立即和她見面。被稱為「大阪黑暗女士」的尾上夫人信奉密教,這是一支少為人知的佛教團體。她每周在餐廳通宵舉辦降神儀式,召喚神靈來助長她的投機事業,和她合作的證券經紀商都必須參與降神儀式,否則她就不再和他們做生意。黎明時,尾上夫人會對證券經紀人揭露她從神靈那裡得知的企業名稱。在令人迷醉的泡沫時期,人們大都接受了這類行為,而據稱坐擁 5,000 億日圓財富的尾上夫人則誇耀道:「只要你有錢,就沒有所謂的不可能。」新的鍍金時代隨著日本人背棄戰後的節儉生活,泡沫經濟推動了消費者支出的大幅成長。在資產價格上升 (這導致了經濟學者所謂的「財富效應」〔wealth effect〕) 與日圓強勢的情況下,日本人開始瘋狂採購進口奢侈品。政府將所得稅下調,提升了個人消費力;而在低利率條件下,人們積極抵押房屋借貸。這段時期的信用卡流通卡數增加了近三倍,人均消費者負債也成長到了和美國相當的等級。為了和勤苦工作、節制消費的前人做對比,泡沫經濟消費者被稱為「新人類」。隨著美食潮降臨東京,新人類不再食用傳統料理,改而光顧供應鵝肝醬與美國龍蝦 (實際上是炸蝦) 的新「法式」餐廳。女性新人類和 1920 年代美國的飛來波女郎一樣,偏好短裙與較性感的服裝,追逐「身體意識」的流行。這些新人類愛喝莫斯科騾子調酒,鄙視無格調的上班族,晚間習慣在夜店玩樂,而且經常使用藥物,特別是古柯鹼與 MDMA。東京一名來自英格蘭的股票經紀人哀嘆道,只要日本人繼續在銀座夜店裡喝一杯 300 美元的威士忌調味水,他們就不會發覺自己持有的股票估價過高了。日本最富有地主之兄 —— 堤清二名下的西武季節百貨公司集團,成了新人類眼中的麥加聖地。早在泡沫成形前,堤就預料到國人的品味會發生變化;他自創了「美味生活」(oishii seikatsu) 一詞,向大眾推銷進口奢侈品。1984 年秋季,西武集團在高檔的銀座購物區新開了一間百貨公司,販售聖羅蘭 (Yves Saint Laurent)、愛馬仕 (Hermès)、費雷 (Gianfranco Ferre) 等名牌的時裝。這間百貨公司最大的噱頭是,消費者可以到八樓購買股票、貴金屬與不動產。不久之後,其他百貨公司也紛紛跟進了。堤另外在銀座一號開了一間新飯店,飯店極其華麗與鋪張,就連強盜男爵見了也會自愧弗如。它定價最高的套房據稱是模仿法國女演員凱撒琳。丹尼芙 (Catherine Deneuve) 的臥房,房內擺設包括有罩蓋的床鋪與銀狐皮毯。貴賓入住時可以挑選枕頭內芯,七種內芯選項甚至包括人造珍珠。飯店主廚來自東京最高級的法國餐廳之一,飯店的地窖則備有最名貴的法國葡萄酒。藝術市場的泡沫 1980 年代的藝術界,受大拍賣行越來越強勢的行為左右。蘇富比拍賣行在 1983 年換了新的管理者之後,更是大力刺激消費者對美術的需求,頻頻對潛在顧客寄送蘇富比出版的雜誌,並且舉辦豪華派對、推動大型拍賣活動。蘇富比對買家放貸 (這是所謂的「藝術品抵押貸款」〔Art Equity Loan〕)、對賣家保證一定金額的售價,有時還會自己買下畫作、加入蘇富比的存貨收藏。此外,蘇富比拍賣行也竭力強調藝術品的潛在投資價值,並自行出版「藝術市場索引」(Art Market Index), 紀錄不同收藏領域的價格變動。根據藝術評論者羅伯特。休斯 (Robert Hughes) 的說法,業者在 1980 年代創造了人們對於藝術品投資性質的信心,而這成了「20 世紀後半最主要的文化製品」。實際上,投資藝術品這件事並不新奇。在 19 世紀尾聲,美國鋼鐵業大亨與藝術收藏家亨利。克雷。弗里克 (Henry Clay Frick) 滿意地評述道:「即使在被人擁有時,一些畫作的價格也漲得極快,比經營最佳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證券快上百倍,甚至千倍。」但畫作和股票不完全相同,畫本身並沒有理論價值,它們不會產生現金流、沒有股息或本益比,收藏家在購買畫作時無從判斷這是審慎投資還是衝動投機。一旦某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會上敲定了價格,它就成了未來所有估值的基準。就如休斯所說:「藝術品的價格取決於真實或人造的稀缺狀態,以及純粹且非理性的欲望,而這世上沒有比欲望更容易受操縱的事物了。」1980 年代,野心勃勃的西方拍賣業者用各種手段推銷藝術品,日本投機者又憑著泡沫經濟的利潤大肆消費,兩者合併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奢侈的藝術市場。廣場協議過後日幣升值,這時日本收藏家才成為全球藝術市場上的優勢力量。1986 年,日本舶來藝術品的美元價值翻了四倍,而在 1987 年,進口藝術品買賣的消息登上了新聞頭版。那年春季,日本保險公司安田火災海上保險花費將近 4,000 萬美元買下梵谷的《向日葵》(Sunflowers), 這幾乎是史上最高畫作售價的三倍。數月後全球股市雖然大跌,卻提升了藝術市場上的需求 —— 這是因為日本投資者對國際股市懷有疑慮,想改投資藝術品。股災過後那一周,全世界最貴的鑽石與最貴的印刷書 (艾絲黛兒。多尼〔Estelle Doheny〕的《古騰堡聖經》〔The Gutenberg Bible〕) 都在拍賣會上售出,前者賣 640 萬美元,後者賣 590 萬美元,兩件商品的買家都是日本人。藝術市場急速升溫,1988 年 10 月到 1990 年 1 月這十五個月被描述為「藝術界最轟動的時期」。這段時期運往日本的多件戰利品當中,包括畢卡索藍色時期 (Blue Period) 的未完成作品《琵耶蕊的婚禮》(Les Noces de Pierrette)—— 它被出手闊綽的不動產商人鶴卷智德花 5140 萬美元買下 (鶴卷給藝術品商人的小費動輒一萬美元)。1989 年 12 月,蘇富比發表了「百萬美元名單」(Million-Dollar List), 根據這份名單,過去一個月有將近 60 件作品分別以超過 500 萬美元的高價出售,還有另外 300 幅畫各以超過 10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藝術界將這個現象稱為「億萬美元狂熱」(billion-dollar binge)。幾個月後,紙製造業商人齋藤了英出價 8250 萬美元買下梵谷的《嘉舍醫師的畫像》(Portrait of Dr.Gachet), 也另外出價 7800 美元買下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Au Moulin de la Gallette), 齋藤甚至只花 160 萬美元買下雷諾瓦的一尊雕像,說是「放我家後院的」。根據估算,和十五年前相比,到 1980 年代末尾,法國印象派畫作的價格已經漲了超過 20 倍。而在同一時期,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甚至還沒翻倍呢。亨利。弗里克對於藝術品投資潛力的觀察,似乎正確無誤。日本藝術品收藏家的品味相當單純,他們收藏的畫作必須傳達出財富與獨特性的印象,而且還得是一眼就能認出的名作。新人類購買凡賽斯 (Versace)、亞曼尼 (Armani) 等「泡沫名牌」產品的同時,日本藝術投機者們則忠實地收藏他們那幾個「品牌」畫家的作品,這些大多是法國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畫家的畫作。人稱「響尾蛇」的放貸者森下安道耗費了 3 億多日圓購買 19 世紀晚期的法國畫作,當別人問起他這麼做的理由時,森下答道:「印象派畫作和現代裝潢比較搭。」在投機者品味簡單、看重作品標誌性的情況下,市場上對於鑑賞力的需求降低了,任何人都能夠加入藝術市場,而投機狂熱也沒有被稀釋,特定藝術家的作品變得越來越昂貴。從汽車商人轉型成為藝廊經營者的澤田正彥曾對某藝術雜誌誇耀道,他一手「控制著雷諾瓦的價格」。金融公司讓人以抵押藝術品的方式借貸,貸款金額高達藝術品價格的一半。不動產公司馬路可 (Maruko) 甚至讓人購買畫作的股票 —— 舉例而言,亞美迪歐。莫迪利亞尼 (Amedeo Modigliani) 的《猶太女人》(La Juive) 估價是 1200 萬美元,馬路可公司將它拆成單價 10 萬美元的股份發售。此外,馬路可公司也設立了 50 億日圓的基金,專門購買畢卡索、夏卡爾、雷諾瓦等名家的作品。馬路可發言人表示,基金成員都是公司原有的客戶,不是獨立產權公寓投機者,就是不動產投機者,而這些人「在決定是否買入一件藝術品的股份時,不太在意藝術家的身分。他們要的不是畫,而是資本利得」。也有人抵押畫作,貸款購買股票與不動產。這成了財術的一個分支,和泡沫時代其他金融工具相當。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金融投機史:綜觀三百年九大投機狂潮,從泡沫中洞悉人性的貪婪與恐懼【25 周年長銷典藏版】》, 今周刊出版作者:愛德華。錢思樂 (Edward Chancellor) 譯者:朱崇旻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我可以計算天體的運行,卻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 —— 牛頓爵士,17 世紀超越時代的全才科學家本書記載了橫跨三個世紀、九次投機狂熱風潮,以史家角度帶領我們從社會脈絡中,看透投機的面貌。 投機能讓某些人一夕致富,也能令某些人傾家蕩產。 錢思樂用引人入勝的金融史故事,講述人類千古以來的幻夢和愚昧。 從 1630 年代荷蘭鬱金香狂熱;1720 年代法國密西西比公司及英國南海泡沫引爆;1840 年代英國鐵路狂熱現象;1929 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到 1980 年代日本泡沫經濟...... 當眾人追逐的一切利益化為泡影,人性是否能夠頓悟清醒,引以為戒?每個投機時代,人們都幻想自己見證了資本主義新時代的黎明,全球走過 2000 年網路科技泡沫,如今虛擬貨幣、NFT 的誕生,從牛市步入熊市;而中國房地產泡沫敲響了警鐘;AI 概念股正掀起狂潮,何時又是飆漲的盡頭?借鏡這部金融投機大歷史,別迷失於下一波浪潮中...... | daily-weekly |
MV導演、影像玩家吳仲倫的創作秘訣:靈感從生活來,具現化則靠ASUS ProArt Station PD5 桌上型電腦 | 吳仲倫導演他是一位視覺美學的操控師,曾擔綱金馬獎 54、金鐘獎 51 片頭影片製作,也是文青女神陳綺貞等人的演唱會指定攝影師,更是吳青峰、A-Lin、戴佩妮等知名歌手的指定合作對象,除了 MV 導演及攝影師身分外,唱片封套及海報設計師、以至演唱會 Teaser 導演等任務也展現他的多元化身分。在吳仲倫的獨到視角與精準操刀下,充滿詩意的光影美學遂與音樂人激盪出變化萬千的色彩,激起與人共鳴的靈魂樂章。令人驚豔的是,每一項專案都是一場龐大的構思,吳仲倫不只熟練的掌握各種媒材,風格也能在細膩真摯與古怪抽象中恣意變換,他是如何將腦中想像落實為一件件扣人心弦的作品?這天我們走入吳仲倫的工作室,一探他的創作祕訣與工具。作品不只是色、光、空間形式,也反映內在的自己法國藝術家羅丹的這一番話,正好也是吳仲倫導演的心境寫照。「我的作品的呈現多半是反映當下所想,或是感興趣的東西。」對吳仲倫而言,創意藏在生活中,觀照生活便能發掘有趣的可能性,激發靈感。他以先前製作的「金馬 54」開場影片為例,當時吳仲倫與其他兩位導演方序中、王宗欣便是以「瀑布」為意象,讓流線而柔軟的瀑布動畫穿梭在台灣經典電影的場景中,具現化過去的回憶,重新展示於現代,表現「傳遞」與「傳承」的意象。回顧過去幾個自己也引以為傲的作品,吳仲倫坦言:「其實每次都面對到不同的難題,像是視覺技術的應用、整合不同藝術家的風格等。」要克服不同影像專案的挑戰,吳仲倫對作品的堅持絕不止步於靈感迸發而已,從製作到最終輸出等環節,一概不能鬆懈。在他的工作室,我們可以清楚見到作為影像創作者的執念,也同樣反應在設備的要求上。質感藏在細節中,吳仲倫導演的最佳創作夥伴:ASUS ProArt Station PD5 桌上型電腦「學生時代什麼樣的電腦都用過。但工作之後,設備會直接影響到工作的效率與專業度,完全不能馬虎。」由於對設備的高度要求,吳仲倫導演一直都願意花費成本投資工作用的器材。談到影像工作者的工作夥伴,吳仲倫侃侃而談近期體驗「ASUS ProArt Station PD5 桌上型電腦」的心得,除了最高搭載第 11 代 Intel® CoreTM i9 處理器,顯示卡則可選擇 NVIDIA® GeForce RTXTM 3070 或 NVIDIA RTXTM A2000 顯示卡,這樣高規格無可挑剔外,PD5 的四大優點受他格外青睞。#01: 外型設計:質感主機,低奢品味「第一眼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外觀。」吳仲倫說。ProArt Station PD5 桌上型電腦不同於市面上的高效能桌機,外觀霧黑的設計低調且具有質感,能輕易融入辦公及居家環境,展現使用者的選物品味。另外,常用的連接埠設置於主機的正上方,除了維持外觀上的美觀一致,更便於使用者操作。「像是在拍攝的過程,我可以很輕鬆的直接讀取記憶卡,省去找讀卡機的麻煩。」吳仲倫說。蘊含匠心巧思的 PD5, 在機身中融入內嵌把手設計,使用者輕鬆移動不費力。電源鍵上的防誤觸滑蓋貼心設計,更是讓創作者在使用連接埠時無須擔心誤觸而遺失檔案,盡情揮灑創意。#02: 軟硬體整合:友善創作者,盡情奔馳想像身為影像創作者,除了構思靈感、主導專案方向之外,每天仍有許多待辦事項,必須搶時間完成。因此,「效率」對吳仲倫來說是必備的條件之一。有別於一般電腦,PD5 內建專為創作者設計的軟體「ProArt Creator Hub」, 具備簡潔易懂的使用者介面,能從單一入口監控軟硬體運作狀態、制定個人化等功能,加速工作流程。其他像是切換效能模式、螢幕色彩校準工具,或者是自訂 ASUS Lumiwiz LED 指示燈的燈光效果和顏色等,都能夠一次解決。「像我這樣對於電腦不太熟悉的人,ProArt Creator Hub 這個入口平台,能替工作上帶來不少幫助。」像是進行動畫渲染時,需要較長的算圖時間,ProArt Creator Hub 提供完成時自動傳送 Teams 通知的功能,讓吳仲倫在等待的同時,也能繼續進行其他工作。即使在離開辦公環境的情況下,也能確實掌握進度,不浪費任何的時間。#03:ISV 認證:創作者必備軟體,全面支援順暢無阻對於創作者而言,PD5 還有一項非常誘人的優勢,即是擁有 ISV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 獨立軟體供應商) 認證,確保吳仲倫導演在工作期間使用 Photoshop 與 After Effects 等 Adobe 軟體時流暢運作無虞。「PD5 有這些為創作者著想的貼心功能,對我們來說真的幫助很大。」以創作者的觀點出發,從硬體效能到生產力軟體都提供最全面支援,稱 PD5 為數一數二的佼佼者,當之無愧。#04: 超大儲存空間:獨家硬碟托盤設計,免工具輕鬆升級吳仲倫導演接著補充:「在剪輯階段,電腦非常需要長時間維持在高效能運轉上。」為了預防機體過熱,PD5 採用獨立氣室的智慧冷卻系統,確保機台維持穩定效能。此外,記憶體的部分亦是不遑多讓,PD5 最高可達 128G 記憶體、2TB SSD+4TB HDD 組合,能確保影像編輯行雲流水、順暢不卡頓。免除資料存取時還要仰賴外接硬碟的麻煩,PD5 獨家的免工具擴充設計,能依照創作者需求任意擴充,免工具自行升級,方便又快速。用影像說更多好故事,ProArt Station PD5 陪伴創作者天馬行空想法完美展現執行過許多知名專案,累積大量的影像創作經驗,令人不禁好奇吳仲倫導演是否有想嘗試的新創作模式?吳仲倫答道:「現在有太多新的東西出現,像是結合 VR、AR 的技術,或是長篇幅的作品,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PD5 強大的效能搭配上 VR-ready, 讓創作者現在就能以支援的裝置,直接在電腦上進行流暢的 VR 影像體驗。內在那一份藝術家的渴望持續翻騰中,吳仲倫仍想挑戰過去鮮少接觸的作品類型,追尋各種「跨領域、更多樣、更有趣」的可能性。創作之路艱難,但熱情未滅。吳仲倫說,他會秉持一貫的態度創作下去,直到他覺得「真正夠了」的那天。此時此刻,有了 ASUS ProArt Station PD5 桌上型電腦為創作者提供的強大應援,創作者如虎添翼,將以最自信的姿態,迎接未來各種新奇有趣的挑戰。了解更多 ASUS ProArt Station PD5 (PD500TC) | daily-weekly |
Netflix影集《完全救贖》:從悲傷的母親到流淚的聖母瑪利亞,他的崩潰是從走出同學家開始 | 在羅馬的一場派對結束後,年輕人在病床上醒來,他看著四周詭異的陌生男人:一位說自己是處女,另一位重複說著「聖母瑪利亞,救救我」的男人。年輕男人正在困惑中,而此時觀眾們已明白主角身處在精神病院中。看似正常的人為什麼會在這裡?主角丹尼艾爾逐漸回想起前一晚的記憶,一陣焦慮和憤怒的情緒漩渦,一場激烈的暴力爆發,已對他和家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醫生告知他被判定在精神病院接受一週的非自願治療,他疑惑地想找父母問清楚,而原來是他父母同意,他再度陷入不解中。《完全救贖》是 2022 年 10 月在 Netflix 上播出改編自義大利同名小說的影集。我通常決定是否看完一部影集會在一至兩幕中,引發好奇則會看螢幕右下角的每一集摘要。《完全救贖》共有七集,從第一集的〈星期日〉到第七集的〈星期六〉, 我聯想到這七天是受到《聖經》中「神創造天下萬物」的啟發,由於喜歡探討宗教文化的影集,加上本身對於義大利文學的偏好,我在一個週末就將《完全救贖》看完。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以直白的方式敘述我對這部作品的感想,我認為或許在精神病院中遇到的各種角色 —— 情感障礙的同性戀、受到創傷而變成植物人的男孩、失去語言能力的男人、可能有暴力傾向的壯碩男和一位有著「過去」的和藹小學老師 —— 並不是特別有創意的設計,但令我感動的部分是主角在精神病院中與那些在現實社會中被認定為「不正常」的人之間的對話,他們被歸類為邊緣人物對彼此卻有著關懷與愛。住院醫師與主角談話,問到:「你是不是剛好會畫畫?」, 主角回答自己會寫詩,但是高中後就不再寫了,醫師鼓勵他重拾筆寫詩,他回憶起自己小學時經常裝病要媽媽接他回家,說是為了看到媽媽⋯⋯觀眾可從很多細節中看出主角重視感情與與家人的關係。但他因一時不明原因的情緒失控而破壞了。主角回憶起自己和一群朋友要跳水,在跳下去的那刻反悔了,他不懂為什麼人們總要在最開心的時候做這種瘋狂的事?這樣說來,那些沒被判定要在精神病院中「非志願治療」的多數人們,才是正常的嗎?隨著劇情發展,觀眾們開始了解主角住院那天稍早發生的事。他到中學同學家中工作,同學是以前班上最聰明的學生,但在大學畢業後不久發生車禍而退化成小孩的智商,像個巨嬰般穿著兒童的衣服要和主角踢球。主角很沮喪,無法對同學的母親說出安慰的話,認為這世界並沒有公義也沒意義。櫃買中心以打造永續交易所為使命為了邁向淨零轉型,櫃買中心在 2022 年依據 ISO14064-1:2018 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希冀透過國際標準掌握櫃買中心自身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此外,為提高盤查資訊與報告之可信度,特別安排由第三方機構執行確信作業,以積極落實低碳目標。 櫃買中心並於 2022 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 作為統籌推動永續發展之任務型組織。該委員會將依據溫室氣體盤查結果,設定永續目標及推動策略,並追蹤實際執行情形。未來將視碳排放量占比、盤查數據品質等因素,逐步增加範疇三之盤查及確信類別。將環保融入各經營層面櫃買中心以打造綠色交易所永續經營為使命,並將環保融入各層面的經營政策,舉凡降低紙類耗用、行政流程 e 化、辦公處所設備選擇環保材質、推廣節能等,將各項內部資源管理朝提升綠化效能目標邁進;此外,在用電管理方面,採取責任分區並定期追蹤管理,櫃買中心目前已完成採購「太陽能光電合約」, 同時使用節能燈具、減少熱能以降低電力消耗,並定期清洗保養空調設備,以提高運轉效率。如此不僅能落實節能,也能提供員工更優良的工作環境。食衣住行育樂 實踐永續新生活為了將永續意識融入生活,櫃買中心從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帶領同仁實踐永續新生活。「食」- 每月固定在蔬食日供應蔬食、低碳餐盒供同仁享用,辦理各項餐會亦提高在地食材及蔬食料理之比例。「衣」- 櫃買中心與長期捐助之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辦理「舊愛尋新歡 - 二手衣回收」活動,鼓勵同仁將欲汰換之舊衣物捐出,以嘉惠弱勢族群,做公益之同時亦落實循環經濟。「住」- 持續向同仁宣導節電相關措施,例如落實午休適度關燈 (得保留必要光源) 等,並為帶動同仁具體落實節能減碳及環境永續之風氣,辦理「節電獎勵活動」。「行」- 鼓勵同仁上班時間於不同樓層移動時,以走樓梯取代搭電梯。公務車的調派則以共乘為原則,並透過定期維修保養及檢驗,維持效能並節省用油。「育」- 設計「永續低碳」系列之通識課程,並預計辦理二手書籍之捐贈活動及帶領同仁走出辦公室之環境教育活動。「樂」-2022 年及 2023 年分別舉辦親子活動,赴基隆潮境公園及桃園石門水庫撫育造林,並將持續認養植樹造林地,以實際行動守護地球。響應 SDGs 櫃買中心投身公益此外,櫃買中心亦積極透過公益行動響應 SDGs, 除前述植樹及環境資源復育外,亦贊助有機稻米之栽種、資助太陽能發電設施之建置並將躉售綠電之收益捐贈社福團體、資助齊柏林基金會拍攝「看見台灣 III」紀錄片,期能喚起大眾關注環境議題,同時辦理捐助偏鄉學童教育計畫、兩廳院之「藝術零距離 - 雙離島深化教育專案」與公共電視之「藝術教育推廣計畫 - 藝術很有事」等,更連續 11 年不間斷地支持 1919 食物銀行,亦大力支持育成社福基金會興建符合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之生態、節能、減廢、健康四大指標的「綠建庇護園區」, 為身心障礙者營造一個兼具優質軟硬體設施的友善就業環境,持續發揮影響力。櫃買中心即將於今年 10 月底成立滿 30 週年,所謂 30 而立,櫃買中心更將持續響應 SDGs, 規劃辦理更多元化之永續活動,並鼓勵同仁只要持之以恆,縱使是微小的行動,也可為地球、為永續發展貢獻心力,同時在各項內部資源管理上,持續優化並與時俱進,朝向永續交易所目標大步邁進。本文章內容由「櫃買中心」提供。 | daily-weekly |
2024安太歲懶人包:哪些生肖需要消災解厄?流程、方法、價格等民俗一次詳解 | 文:Zero 圈圈新年帶來新希望,同時也要祈求未來一年能夠平安順利。其中「安太歲」與民間習俗有關,在民俗上如果生肖與當年輪值的太歲相沖,就需要透過祭拜太歲以消災解厄。2024 年需要安太歲生肖包括龍、狗、兔、牛,而除了在家裡自行安太歲之外,也可以前往廟宇由廟方代辦,或者是透過線上安太歲的方式完成。到底安太歲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安太歲?安太歲該怎麼做,什麼時候要安太歲呢?本篇將依序解答。安太歲是什麼?2024 安太歲日期、時間古早時期透過觀測星辰紀年,而「太歲」是一顆虛擬的星,和木星的運行軌道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在時間演變之下,「太歲」被賦予了信仰的涵義,成為天上眾神,且相傳太歲星君每年會依照天干地支依序輪值,因此共有 60 位太歲,輪值者就是當年的守護神,掌管人間當年的吉凶禍福。在民間信仰中,當太歲輪值到某個生肖的位置時,該生肖會因為冒犯到太歲而容易招惹厄運纏身,也就是「犯太歲」的意思。俗話說「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 這是因為太歲雖然是當年的守護神,但是因為太歲非常尊貴的緣故,在禮俗上應該要避開以免禍事纏身,或者是要特別祭拜以安奉太歲,也就是俗稱的「安太歲」。至於安太歲的日期時間並沒有一定的說法,這是因為每個地區對於「年」的初始定義不同,也不確定生肖年是從何開始。有說法認為農曆年始於立春,或者是應於農曆 12 月 24 日「送神」後開始,亦有說法認為農曆正月初一才算是真正的新年。不過一般來說,安太歲的時間以農曆春節期間為多,因此可以選擇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十五進行,也就是國曆 2024 年 2 月 10 日至 2 月 24 日。2024 安太歲:生肖:龍、狗、兔、牛。日期: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國曆 2 月 10 日至 2 月 24 日之間。2024 安太歲生肖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安太歲有幾個不同的類型,例如今年為龍年,因此生肖龍為「值太歲」也就是「正沖」, 在民俗上認為值太歲會容易心神不寧,諸事不順,生活也容易出現各種變動。而在正沖之外還有「對沖」, 也就是「沖太歲」, 意指當年度生肖的往前第六個順位或往後第六順位的生肖,因此 2024 年對沖的生肖為狗,在民俗上認為沖太歲容易與人發生爭執,可能會發生例如搬家、換工作、轉職等狀況。另外,2024 年還有 2 個偏沖的生肖,分別為牛與兔。依據民俗計算,2024 年生肖屬兔者為「害太歲」,「害」也就是陷害、侵害的意思,容易遭人陷害背叛,需特別注意人際關係。最後則是生肖屬牛者 2024 年為「破太歲」, 容易發生破敗、破財、破損等事情,需注意是否漏財,也需加強與親朋好友之間的聯繫。2024 安太歲生肖:龍:正沖,值太歲,易心神不寧,諸事不順。狗:對沖,沖太歲,象徵衝突,生活也容易有搬家、搬遷等變動。兔:偏沖,害太歲,陷害與侵害,容易遭人陷害背叛,需特別注意人際關係。牛:偏沖,破太歲,容易發生破財、破損的情況,需加強修補感情聯繫。安太歲流程、方法、線上安太歲價格介紹早期安太歲需要在家裡進行,流程為向家中的太歲星君稟告犯太歲的事情,並且張貼太歲符,或者是需要在家中安設太歲神位,虔心供奉太歲星君一整年的時間。如今安太歲大多選擇由廟宇代為進行,多數廟宇也會提供安太歲服務,只需要前往廟方服務處填寫資料辦理即可,在申辦完成後廟方將統一進行安太歲儀式。在前往廟宇辦理安太歲時,需於服務處填寫安太歲表單,所需資料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等,安太歲的費用將依照廟宇而有所不同,大約落在 200 元至 1000 元之間。另外,如今也有線上安太歲的服務,例如 ibon 售票系統、遠傳電信祈福點燈等,信眾只需要線上填寫表單並且完成匯款即可,輕鬆就能夠完成安太歲手續,求得一年的心安。2024 安太歲流程:前往廟宇服務處,取得安太歲申請單。依照指示填寫個人姓名、出生年月日等相關資料。繳交安太歲相關費用。由廟方統一進行安太歲儀式。若時間允許,可於初一十五前往廟宇祭拜。2024 線上安太歲:本文經 Cool3C 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安太歲是什麼?2024 哪些生肖需要安太歲?安太歲時間、流程、線上安太歲懶人包 | daily-weekly |
對抗憂鬱症,運動是否和藥物具有同樣的效果? | 撰文:陳瑀葳美國紐約的伊莉莎白於 2014 年的情人節,自願進入雪城一家精神療養院接受憂鬱症治療。伊莉莎白已經對抗憂鬱症一年多了,在罹患憂鬱症這段期間,她對曾經熱愛的電影、書籍、音樂皆失去了興趣。當時就讀於雪城大學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她,越來越常蹺課,不僅逃避去學校,也拒絕接受朋友的關心。在心情最黑暗的時刻,伊莉莎白發覺自己被各種無法抵擋、令人恐懼的妄想圍繞,她必須想辦法制止那些傷害自己、甚至自殺的想法。然而,雪城這家精神療養院的治療並沒有幫助到伊莉莎白,醫生開給她的強效抗憂鬱藥物也沒能發揮預期療效。數個月後,伊莉莎白決定到另一家強調全面性療法的醫院接受治療。這裡的醫師不僅採用傳統諮商和藥物治療,也鼓勵病人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散步、手工藝等,伊莉莎白的心理治療師更強烈建議她運動。因此,伊莉莎白每星期有 3~5 天會到健身房報到,在跑步機上快走或慢跑、重量訓練或是參加倫巴舞 (Zumba) 課程。「運動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現年 33 歲,搬到羅德島成為科普作家的伊莉莎白說:「我的心情真的好轉許多!運動讓我感受到身體與心智間的美好連結,不論是在跑步機上慢跑或是練習舉重,這些運動都讓我檢視自我並告訴自己:『看!我有這些能力和耐力,我有這些正面特質。』」開始規律運動後,伊莉莎白成功控制了憂鬱症病情,再也沒有嚴重復發。直到今天,伊莉莎白仍然認為,參加倫巴舞課程和騎自行車是幫助她對抗憂鬱症的重要方法。我們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規律運動能大幅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也能明顯延長壽命。相較之下,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較少受到注意。對大部份人來說,運動僅是一種維持良好身材或減輕壓力的活動,較少人深入思考:對抗心理疾病,運動是否和藥物或諮商等療法具有同樣效果?許多研究運動與心理健康的專家,都肯定運動在治療心理疾病,特別是憂鬱症上扮演重要角色,杜克大學臨床心理學家布魯門塔 (James Blumenthal) 便說:「大部份的研究證據顯示,對某些病人而言,從事規律運動與藥物治療同樣能減輕憂鬱症症狀,甚至可能比藥物更有效。」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精神科醫師崔維帝 (Madhukar Trivedi) 也指出:「我們已得到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運動是治療憂鬱症的有效方法;我們探討對抗憂鬱症的有效運動劑量,研究在傳統憂鬱症療法之外加上運動的效果,也探究運動如何改變特定生理指標、以此紓緩憂鬱症狀。這些研究一致指出,運動能帶來強而有力並十分有意義的正面效果。」尋求另類療法治療心理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報告,全球大約有 3 億 5,000 萬人罹患重鬱症 (major depression), 重鬱症是造成患者身心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鬱症患者長期處於心情低落的狀態,對從前喜歡的活動不再感興趣,往往也伴隨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或感覺人生毫無價值的症狀。然而積極尋求治療的病患並不多,其中對藥物和心理諮商等傳統療法有顯著反應的病患也僅有 1/3。除此之外,抗憂鬱藥物往往價格不便宜,並帶來各種嚴重副作用,這些因素讓許多重鬱症患者開始嘗試另類療法,希望透過較便宜、安全且自然的方式來發揮效用。根據 2001 年一項針對約 2,000 名美國病患的研究發現,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曾採取瑜珈、針灸或草藥等另類療法試圖減輕憂鬱症狀。大約 30 年前開始,心理學家和臨床醫師便開始探討運動是否能有效治療憂鬱症,布魯門塔便是這類研究的先驅。1980 年代,當布魯門塔與同事研究運動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時,無意間發覺運動似乎能改善病患的心情,並減輕憂鬱症狀。這個發現促使他們進一步研究運動對情緒的影響:1999 年以 156 名年長的憂鬱症病患為受試者,追蹤病人連續四個月服用抗憂鬱藥物、規律運動或同時服用藥物與運動的心理健康變化。布魯門塔和同事發現,所有病患皆有顯著進步,但規律運動的受試者復發率較低。2009 年進行的後續研究,他們讓 200 名憂鬱症病患分別接受四種不同療法:在專業指導下規律運動、在家自行運動、藥物治療以及僅接受安慰劑的對照組。結果顯示,那些由專家指導運動的病患具有高達 45% 的緩解率 (remission rate), 效果與藥物治療極為相似。而在家自行運動組的受試者緩解率為 40%, 也比對照組的表現優良許多。2015 年瑞典科學家所進行的研究再度證實運動的效果:研究人員把 946 名罹患輕度或中度憂鬱症的患者分配至三種實驗組:一組一週三天從事有氧運動、瑜珈或重量訓練;一組在網路上接受行為認知療法;第三組接受傳統諮商及藥物治療。12 週之後,所有患者都有顯著進步,但運動組的受試者表現最好。至今已有眾多研究證實運動是減緩憂鬱症的有效方法。2013 年由考科藍合作組織 (Cochrane, 一家公信力極高的非營利實證醫學研究機構) 所做的文獻回顧顯示:運動與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等傳統憂鬱症療法相比,緩解憂鬱症的效果不相上下。2016 年一項後設分析研究,更是呼應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檢視 25 篇實驗方法最嚴謹的期刊論文,證實運動是對抗憂鬱症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專業指導下規律進行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更有極為正面的療效。本文獲《科學人雜誌》、《科學人粉絲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daily-weekly |
【活動快報】和未來大人物SALU林子竣,一起挑戰「把夢想當飯吃」 | 受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面臨各項危機,是被時代淘汰或漂亮轉身全憑本事。而社會對創業、就業環境的變化各有見解,為期半年的「把夢想當飯吃」挑戰賽,期望喚回大眾對微型創業、追求理想工作的渴望。「把夢想當飯吃」挑戰賽,化夢想為現實!挑戰賽發起人是 YouTube 頻道「SALU」創辦人 — 林子竣和微亮計畫創辦人 — 許恆愷 Jacob。擅長用影像說故事的子竣,心繫弱勢和社會背光處。因為拍攝題材不從眾,在整合創作、公益、創業這條路,累積社群 24 萬人次追蹤。Jacob 走過自身迷惘,更能感同身受地協助迷惘族群。釐清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將心中的渴望化為行動,重新找回眼神中的光。有過迷惘和心酸,充滿故事的創業過程。兩人決定發揮自身影響力,以「夢想能當飯吃前,我先吃麵」為發想,合辦「把夢想當飯吃」挑戰賽,協助人們直面夢想的可行性。看是要「找夢幻工作」努力加入嚮往的團隊,或是「創業」自己建立團隊,挑戰賽預計會分成兩個類別,招募共九組隊伍參與影片錄製,製作成 YouTube 實境秀。沒有劇本、沒有演出,只有參賽者最真實的心路歷程。打開人生新視野,培養跨領域整合力透過主辦單位媒合資源、提供更多曝光管道,參賽者只要專注於自我實現,為團隊與他人帶來價值。挑戰賽也加入知名社群「工作生活家」的合作,以先進的數位產品和軟體為後盾,提升工作效率,並串聯有潛力的參賽者與創投、知名企業建立連結。本次挑戰賽邀請了 3 位導師,職場談判專家《職場神獸養成記》作者白慧蘭、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林大涵、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協助參賽者調整生活節奏、培養挫折應變力。每次實體聚會,將過程中遇到的阻礙、風險拋出。透過大家的共同討論,規畫出更縝密的實踐方法。也開啟與導師群、不同產業的參賽者合作、交流的可能性。追夢路上你我相伴,尚未抵達終點前,還有一群人在堅持不懈。報名挑戰賽,成為一員或關注,陪伴見證他們的成長:2/20 活動報名截止,開始線上面試 2/28 公布入選名單 3/06 挑戰賽開始,每隔兩個月進行一次導生聚,搭配線上追蹤及對談 9/04 挑戰賽結束、回顧賽程前往報名 >> | daily-weekly |
總價值一千萬獎項!「挖貝提案者大賽」提供完整顧問與行銷資源,目標助40組提案團隊圓夢 | 群眾集資產業在台灣邁向第 10 年,產業又有新變革!由台灣最大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成立的「挖貝 WaBay」群眾集資平台於 1 月 14 日正式宣布,舉辦第一屆「挖貝提案者大賽」, 不僅祭出總價值高達一千萬的豐厚獎項,更運用貝殼放大過往協助無數破千萬集資專案的強大專業優勢,提供最多 40 組獲選提案團隊完整顧問與行銷資源,力求讓好提案能在台灣遍地開花。徵件對象包含原創產品、社會參與、文化內容等各類型提案,並於即日起至 3 月 31 日開放報名,首獎可獲得挖貝 WaBay 提供價值 300 萬元的專案推廣、行銷、顧問資源,而且只要入選決賽便可擁有價值 10 萬元的行銷資源挹注!歡迎所有符合資格的提案團隊報名參賽。從根本改善產業,提供完整顧問資源、提升群眾集資原創動能「挖貝 WaBay」群眾集資平台於 2021 年 4 月正式成立,由於看見群眾集資原創性日益降低,以及層出不窮的爭議事件,漸漸讓大眾對產業失去信心,因此挖貝秉持群眾集資「信任」與「責任」原則,鼓勵「原創」和「社會倡議」類型專案,致力和提案團隊與贊助者共創良好的集資環境,希望重建群眾集資產業最美好的的初始信念,成為原創、文化及社會參與團隊最青睞的平台。適逢整體群眾集資產業在台灣邁向第 10 年里程碑,也是挖貝平台在成立將滿一週年之際,特別舉辦「挖貝提案者大賽」, 以史上最豐厚、總價值高達一千萬的獎項,鼓勵全台與挖貝一樣懷抱著美好理想的團隊,將心中的原創提案實現成真,讓社會產生正向改變,並帶動群眾集資產業正向發展。總獎項價值千萬!首獎獨得 300 萬、入選決賽即獲 10 萬行銷資源「挖貝提案者大賽」共分為三個組別,包含「原創產品」(具備全新概念的生活原創設計品、3C 科技、活動等)、「社會參與」(具有社會公益價值,例如:社會議題倡議、空間再造、教育、在地等)、「文化內容」(影視娛樂、藝文出版、遊戲等), 期望凸顯提案團隊本身的原創性以及對社會文化的關注與理念實踐,初賽不限報名組數,最多取 40 組入選決賽。在獎項的部分,為了鼓勵更多團隊藉由群眾集資實現理想,「挖貝提案者大賽」跳脫一般平台僅能提供基礎上架指導的限制,透過母公司「貝殼放大」成立以來奠基的紮實群眾集資執行專業,期望在過程中讓提案團隊獲得完整的專業支持,對群眾集資產業具備正確理念;本次祭出總價值一千萬的豐厚獎項,除了專案推廣費用挹注之外,更包含一對一顧問諮詢、對外宣傳資源、海外平台上架評估與輔導等實際支持;「首獎」可獨得價值 300 萬獎項、「優勝」每組兩名 50 萬獎項、「入選決賽」最多取 40 組各獲得價值 10 萬獎項。敬請提案團隊把握機會報名參賽,挖貝提案者大賽報名資訊詳見:https://backme.tw/ref/XcxOl/▶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3 月 31 日 ▶初賽結果公告:2022 年 4 月 20 日 ▶報名資格 ☉設籍台灣 ☉具備完全行為能力之自然人或合法登記之法人、團體,未成年提案人則須提供法定代理人同意書 ☉報名期間內繳交提案資訊▶提案組別 ☉原創產品組:生活原創產品 (設計、餐飲、美妝保養、服飾)、3C 科技 (3C、科技)、活動 (活動、運動、旅行) 等提案 ☉社會參與組:社會、空間再造、教育、在地等提案 ☉文化內容組:影視娛樂 (表演、音樂、影視動畫)、藝文出版 (印刷出版、攝影、插畫漫畫、藝術)、遊戲 (桌遊、紙牌、電動、遊戲設計) 等提案▶獎項福利 (總價值一千萬) ☉「首獎」: 一名,獎項總價值 300 萬專案推廣費 100 萬行銷、顧問資源 200 萬☉「優勝」: 每組兩名,每名獎項總價值 50 萬專案推廣費 15 萬行銷、顧問資源 35 萬☉「入選決賽」: 最多取 40 名,每名獎項總價值 10 萬行銷、顧問資源 10 萬▶線上報名連結:https://backme.tw/ref/XcxOl/ 本文章內容由「貝殼放大」提供。 | daily-weekly |
如何增進青年對家鄉的認同感?三組地方創生見習生,年輕學子在屏東找答案 | 文:林囿任 (屏東縣政府青年事務諮詢委員) 在台灣,都市與鄉鎮的差距越來越明顯,多數人創業、就業選擇多為都市,商機也就漸從原本的地域,遷移至更多競爭市場的都會區。而在我國的產業與經濟的發展就無活水般的流動,逐漸影響區域發展嚴重失衡,甚至造成國家社會人 口、經濟、社會等多面向的問題產生。「地方創生」是一個近年高度關注的政策概念,其旨在促進地方社區的經濟、 文化和社會發展,並強調地方資源的最大化和社區共榮參與的重要性,以實現可持續的地方特色發展。該政策強調地方特色的保護和地域性的活化,以創造更具吸引力和宜居的地區。在實踐中,地方創生包括多元的策略,例如促進創新性、 提升設施、公部門與私部門合作、鼓勵企業投資,以及加強社區參與。總而言之,地方創生核心應結合空間與產業,在不同地域尋找不同且合適的定位,而「屏東地方創生見習行動計畫」旨在促進屏東縣青年創新與發展的政策措施。關於「屏東地方創生見習行動計畫」該計畫以提供暑期見習機會和創生支持為核心,鼓勵就學或在地青年與地方產業連結,激發在地創業或推動地方文化、特色之精神,並藉由外地求學或生活之青年,利用自身在外縣市所見和想法,發想帶動地方的地方創生。此計畫以提供在學青年暑期實習工讀機會,幫助青年與家鄉增進連結之工作經驗,並與專業人士切磋合作,培養未來地方創生想法之啟發。此計畫不僅提供振興地方產業,更提供地域營造的地方創生見習計畫。藉由年輕人的創意使地方社區活化,而透過暑期工讀的時間,提供多元工作並藉由社區現有創生團隊帶領,相互激盪出更多火花與能量。而社區、聚落、部落、偏鄉都能因為注入青年之力量,有潛力的發展自己的特色,與利於未來人才培養和接續。筆者認為,社區的地方創生與經濟型地方創生有差異,其本意即為對於所在 地之連結,並且透過與社區共榮、增進社區或地域認同感,進而發展該地特色,其可以是文化體驗、環境營造,而不是單單產品的發展。又此種地方社區的活化 (社會型地域性活化) 注重對於所在地的連結,該如何培育並吸引青年回鄉,為一 大關鍵,倘若期盼社區的地方創生永續發展,必定將找到其吸引性的生活概念。而此計畫分為三組別見習不同的地方創生,以下加以分析:屏味禮讚組該組透過文創商品或特色伴手禮的方式,結合學習和當地特色,進行行銷,以此為基礎創造實際的成果。此類型較相似於經濟型之地域性活化,以其產品方式重新讓地 區有知名度,透過經濟驅使地方振興。筆者認為,透過經濟產值的帶動或影 響,讓更多具相同地域特色產品聚集,進而有成為產業聚落之可能,吸引相 關企業投資,並對於地方發展注入活水。地方見習組透過與帶領之社區、團體相互激盪,開發讓青年或更多外地朋 友有興趣的活動,例如以小旅行方式,或是發展地方特色活動,讓社區或團體能夠活絡,也因為青年加入有更新穎想法,並讓青年更了解家鄉。此種類行為上段所述之社會型態地方創生,透過對於地方認同感,讓更多人願意一起為地方共榮。地域新生組讓原有的場域或品牌再次活絡,透過青年與團體的激盪,展現地方精神的前提下,讓家鄉有更多能見度。綜上所述,「屏東地方創生見習行動計畫」雖只為一個短期的暑期計畫,卻可以藉由青年對家鄉認識,並了解地方創生之重要,讓未來願意選擇回到地方從事地方創生,增加所在地的認同,並認知其與社區共榮的重要性。或許並不像多數都會地區,有完整的產業聚落或就業環境,但用此種地方創生的方式,也能夠找尋到鄉鎮能永續並活絡的目標和動力。而此種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合作協力就甚為重要,利用政府政策與資金,加上地方上的專業和創意,共創整合的目標。筆者認為,地方創生與大專青年的連結不該僅止於單單一個暑假的認識,現今大學端重視推動永續目標 (SDGs), 將專業所學與學區所在地之地方結合,以服務、回饋社會為核心,讓大專青年亦有與社會連結並提供幫助的機會。地方創生可利用與當地大專院校的合作,透過其學校的技術和學生的想法、 政府公部門的協調與政策、私部門地方的熟悉與認同,三方共同為地方創生努力。而大學端不僅學校行政政策,學生社團亦能扮演重要關鍵,透過帶領 進入社區交流、推廣當地特色文物、構想地方產業體驗活動等等,皆可扮演 地方創生合作的重要關鍵角色。期盼未來,透過校園的 SDGs、企業的 ESG, 和地方創生的努力,朝永續家園目標邁進。 | daily-weekly |
SCDA+JAYA 台灣唯一傳奇聯名 全球首例 亞灣「定潮」磅礡落成 | 「唯有頂尖的團隊,才能帶來嶄新視野,實現無人可及的未來。」是國城建設在美學之旅中的頓悟,同時體現「定潮」蘊含的深厚理念。從來沒有人能想像,高雄亞灣特區街廓上矗立著紐約房地產重量級玩家 ——SCDA 的當代建築藝術。甚至還有專門設計六星級頂級酒店的安縵傳奇大師 ——JAYA, 全球首開先例接受台灣高雄一幢商業住宅案的委託,進而成為雙強傳奇一生中唯一的豪宅作品。然而,最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國城建設以高雄房價為基礎,集結超乎想像的傳奇團隊;樹立台灣當代豪宅標竿的決心,在亞灣「定潮」展露無遺。每坪 560 萬「The Marq」亞洲豪宅之最 出自 SCDA 之手不論在多繁華的街景中,SCDA 的作品永遠獨樹一格。新加坡排名前 8 座豪宅,就有 3 座出自 SCDA 之手。與愛馬仕聯手打造的「The Marq」, 更創下 1 坪 560 萬的天價。成立至今獲獎無數,囊括世界殊榮,作品屢創市場價格新高,台北豪宅作品更開價 1 坪超過 200 萬。然而,獲利取向的商業住宅案,不可能為了外觀犧牲大規模空間,使戶數遽減,拉低銷售額。國城建設為了鑄造「定潮」的殊勝地位,堅持 SCDA 續航新加坡的空中花園系列豪宅,將建築鏤空兩座五層樓的空間,在高雄亞灣親筆寫下 SCDA 的當代美學語彙。JAYA 造就安縵傳奇 「定潮」提取絕倫精萃富春山居、法雲安縵、CAPELLA 酒店⋯⋯等知名傑作,每件都是空間藝術的精萃,JAYA 憑藉設計才能及文化深蘊,成為安縵集團御用設計師。以樸實醇厚的禪境,獲得全球富人青睞,締造安縵美學高峰。為確保每件作品都有足夠的時間琢磨、醞釀,JAYA 只接受 6 星級酒店委託,因此每年案量不超過 4 件,鉅額的費用及長時間設計,也使全球商業地產商卻步。國城建設不畏艱難,傾力邀請 JAYA 來到高雄亞灣,在過去作品中展現對美感的懇切追求,促成傳奇合作,帶回安縵的文化高度,奠定「定潮」的文化與靈魂,締造絕無僅有的豪宅奇蹟。國家政策領銜 同心打造千億亞洲新灣區!呼應「大南方大發展」政策,臺灣近年高科技產業向南部邁進,帶動就業人潮活化區域。最著名包括「南部科技 S 廊帶」, 台積電宣布進駐高雄後,拼上最後也是最核心的一塊拼圖,正式形成首屈一指的高科技產業聚落。S 廊帶更結合 5G、AI 技術,從製造到應用,高雄一手包辦,未來城市的夢想都向「亞洲新灣區」匯聚。政府、企業挹注能量不遺餘力,借鏡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的成功經驗,超過千億的建設預算逐一到位;各路建商也積極搶進亞灣稀缺的住宅用地,卡位高雄最有前景的港灣計畫。「定潮」身為傳奇豪宅的亞灣地標,您當然應該親身前來參觀,因為錯過這次,我們不保證還有下次!本文章內容由「國城定潮」提供。 | daily-weekly |
春節聚餐約會首選:推薦四款讓人廢寢忘食的日本「吃墩」桌遊 | 文:Kuan 去年年底,我們從日本桌遊展 Game Market 帶回數十款桌遊,正在努力消化它們。玩日本桌遊時,總是能感受到與歐美遊戲不同、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例如說,日本桌遊很擅長在既有的機制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它變成一款獨特的作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遊戲,都是建構在「吃墩」(Trick Taking) 這個機制上。吃墩是什麼呢?有玩過橋牌的玩家一定不陌生,在遊戲中,每個人會輪流從手中打一張牌,比較大小之後,由出牌最大的玩家收下卡片、疊成一堆並放在自己面前,稱為「一墩」, 這是最基本的吃墩流程。通常,吃墩遊戲會要求玩家預測自己能吃到的墩數,玩家在看完自己的手牌後,謹慎的思考出牌策略,並宣告自己的吃墩數,遊戲開始時,也會盡力阻止對手達成目標,來取得勝利。經典的吃墩桌遊包括《神機妙算》, 或是在 2020 年拿下桌遊玩家大獎的《星際探險隊》, 因為一場遊戲時間很短、過程刺激、策略變化有趣,這類吃墩遊戲成癮性很高,常常讓人一玩就花上好幾個小時,無法離手。接下來,我們會介紹四款我們最近喜歡的吃墩遊戲,它們都來自日本,雖然基底都是吃墩這個機制,但設計師的魔法讓每款遊戲都有自己的遊戲風格,即使連續玩十幾款吃墩遊戲,也不會感到膩。LunarLunar 是一款組隊吃墩遊戲,你和對家一組、吃墩數量合併計算,但吃墩的數量並不是越多越高分,而是要控制在一定的區間內,例如:0 到 3 墩的分數最高、9-12 墩會是零分。有趣的是,分數計算是零和的,當一個隊伍拿到最高分,另一個隊伍必定獲得零分,為了保持在高分的區間內,就得適時「煞車」。但是,這款遊戲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把卡片的「花色」和「數字」拆開,變成兩種卡片。每張卡片都只會代表某一種顏色或是數字,如果你該輪打出花色,那隊友就只能出數字,反之亦然,就像和隊友打出一記組合拳,這兩張卡片會組合起來,和另一隊的組合比大小,決定哪個隊伍吃下這墩。你必須倚靠遊戲初期的換牌,或是打牌過程中判斷隊友有沒有缺色,來決定你出牌的策略,同時,這也非常考驗你跟隊友的「心靈同步」, 如果一開始換牌換得好,那就贏在起跑點上了。從機制上來說,Lunar 有許多規則參考了合約橋牌,打牌的思路卻完全不同,這並不是那種可以一個人開秀的遊戲,如果隊友沒有接到你的 call, 一切都是枉然,我很喜歡這種密切的合作機制 (雖然我常常是雷人的那個), 結束之後一起覆盤也很有趣。過程中隨時處於命懸一線的刺激感會讓人上癮,喜歡吃墩遊戲的玩家務必嘗試。Salty 依舊是一款吃墩遊戲,但這個主題跟美術,我可以再多吃一碗飯!在遊戲一開始,玩家面前會擺上六道菜,這些菜雖然已經料理完成,但卻少了最重要的步驟 —— 調味。玩家會各自選擇一道料理,料理上的盤子數量,代表這道料理需要經過多少次調味,而且,調味料的種類越豐富,分數就會越高。(GordonRamsay 看到這裡,肯定要吐了) 那該怎麼幫我們的料理調味呢?不同花色的卡片,代表不同的調味料,分別是番茄醬、美乃滋、醬油和鹽巴,你用哪種花色贏得這一墩,就可以從供應區拿取對應的調味料,放到你的料理上,遊戲結束時,如果你吃到的墩數和料理卡的要求相同,就可以獲得高分。但遊戲當然不只有這樣而已,這款 Salty 比大小的方式非常特別,它並不是當純比「誰的數字大」, 而是「誰的數字更接近供應區裡的鹽巴數量」。例如:供應區的鹽巴還剩下三個,那 3 這個數字就會是最大的數字,依序是 3.5、2.5、4、2⋯⋯沒錯,這遊戲的卡片數字是有小數點的⋯⋯(救命⋯⋯) 因此,每個玩家都會拿到一張表格,告訴你鹽巴數量跟卡片強度的對應關係,讓絕對值算很慢的玩家也能享受這遊戲 (吧), 但每輪還是會有人問:「所以現在誰最大?」遊戲過程中,鹽巴的數量一定會不斷減少,可以說數字小的卡片只要捏久一點,強度就會越高,這種動態調整強度的機制是非常新鮮的,不過,思考量也隨之變多了。每次打牌前都需要想很久的我,萬分猶豫後還是把半碗飯撥回電鍋裡,推薦給已經吃膩普通吃墩遊戲的玩家,我相信這款更需要長期規劃的吃墩會滿足你的胃。Trick Dumpling トリックダンプリング昨晚要找四人小遊戲時,發現很難在櫃子裡找到除了吃墩以外的選項,我的人生為什麼會走到這步呢⋯⋯。Trick Dumpling 的外盒看起來就像一籠蒸餃,在打開前,絕對不會想到裡面居然放滿了骰子和卡片,而它的機制也圍繞在「蒸餃餐廳」的主題上,即使遊戲性不是頂尖,也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款有秘密身份的吃墩遊戲,身份會決定玩家的獲勝條件。例如一般的「餐廳打工仔」, 目標是要吃到剛剛好三墩,不能多也不能少;「老闆的外甥」地位不同,工作不能太操勞,所以只能吃零墩;最後是「隔壁餐廳的間諜」, 他的任務是阻止其他人達成目標,越多人失敗,他的分數就越高。(就是皮老闆啦) 打牌的過程也挺有趣,卡片的數字與花色,代表餃子的數量和口味,一個蒸籠只能裝 10 顆餃子,所以當場上同一個花色的數字加起來超過 10, 數字最大的卡片會立刻出局,不參與計算,相當殘忍。但是!如果你讓某個口味的數字總和剛好等於 10, 就完成了一個「Perfect 蒸籠」, 無論你打出來的卡片大小,你都有機會直接吃下這一墩,而且可以馬上播中華一番的 BGM。Trick Dumpling 會被我歸類在比較 Party 的吃墩遊戲,遊戲的氣氛很輕鬆,尤其是達成 Perfect 的時刻,大家會很 High, 也很容易融入餃子店打工仔的設定裡,是很成功的主題設計。但是作為一個吃墩遊戲,操作的空間有限,很多時候是靠 Perfect! 或是意外的吃墩來獲得勝利,不是很好掌握遊戲的策略。秘密身份的設計也是有點可惜,如果不同身份能做出更多區別,可能會更加有趣,目前三種身份的存在感有點低,雖然有類似《神機妙算:極限版》裡面搗蛋鬼的角色,但在這遊戲裡,卻感受不到他的威脅。但是作為一個吃墩遊戲,操作的空間有限,很多時候是靠 Perfect! 或是意外的吃墩來獲得勝利,不是很好掌握遊戲的策略。秘密身份的設計也是有點可惜,如果不同身份能做出更多區別,可能會更加有趣,目前三種身份的存在感有點低,雖然有類似《神機妙算:極限版》裡面搗蛋鬼的角色,但在這遊戲裡,卻感受不到他的威脅。Trick of Fixer 由 (和平公會) 設計,在去年的新銳桌遊展,他們展出的《天使與惡魔》也是大熱門的吃墩遊戲,完售速度之快,讓我完全沒有機會見它一眼,還好後來有跟到嘴嘴的團購。這家出版社的特色,應該就是那超純手工的紙盒吧,一打開就會看到盒子上的銅色訂書針,雖然我身邊有人讚賞也有人吐嘈。美術和《天使與惡魔》一樣由 @mamimamimi 繪製,他在新作畫了很多看起來心機很深、很不好惹的動物們,相當可愛!TrickofFixer 的規則,改編自傳統的橋牌遊戲「拿破崙」, 和合約橋牌一樣都是二對二的分組對抗吃墩。但是,在拿破崙的規則裡,你會到遊戲中期才知道誰是你的隊友,它是一個隱藏身份的吃墩遊戲!實際上,我們在遊戲一開始會做競標,承諾自己在遊戲裡能夠吃到幾張人頭 (也就是 A,10,J,Q,K), 出價最高的人將成為「國王」, 國王接著會喊一張牌,擁有那張牌的人,就是國王的隊友,我們暫且把這個人稱為「大臣」好了。大臣是唯一在遊戲一開始就看清局勢的人,他要默默地幫國王完成他的目標,而與國王對立的另外兩人,則是要阻止國王獲得夠多的人頭牌。以上是拿破崙的特色,而在 Trick of Fixer 裡,國王變得更厲害了,成為國王的人,還能夠決定那場遊戲的特殊環境,例如讓某個數字變成王牌、或叫大家傳一張牌。特殊環境會讓國王的手牌變得更強勢,也更容易完成吃人頭的目標,但要小心,你改變的環境會延續到下一場遊戲,可能會變成未來的絆腳石。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玩到拿破崙的橋牌規則,一切都很新鮮有趣,Trick of Fixer 很大一部份是奠基在這個規則上,但做了一些修改,例如原本稍嫌複雜的算分規則,讓遊戲變得更順暢、更好入口。跟我們之前介紹的那些腦洞大開的吃墩遊戲比起來,Trick of Fixer 的遊戲機制並不獨特,甚至可以說只是玩轉了拿破崙的規則,但成癮性極強,玩起來舒服。推薦任何喜歡吃墩遊戲的人,如果你錯過拿破崙,或之前玩不懂拿破崙的話,都可以用它來體驗拿破崙的美好。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桌遊推薦】四款讓人廢寢忘食的日本桌遊 | daily-weekly |
港人北上中國玩樂潮,農曆新年不減 | (中央社) 香港人北上中國大陸吃喝玩樂成熱潮,農曆新年 (春節) 也不例外。究竟中國大陸有什麼吸引力?過年會到東莞的阿兒說,與香港相比,在中國大陸吃飯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價錢則便宜一半;Iris 則認為,「深圳比香港還先進,連司機也比較禮貌」。港人阿兒的手機內有數張深圳地鐵不同路線圖的截圖,她會在曾去過的地鐵站名旁打勾,目前已去了 10 多個。她的目標是探訪過所有深圳地鐵站,因為幾乎每個地鐵站附近都有大型商場,商場內餐廳林立,又有大型超市,她經常買到提不動才停止。阿兒迷上到中國大陸玩,是大半年前開始。她說,疫情後想去周圍逛逛,香港地少人多沒新意,加上有往返當地的新口岸啟用,便走遠些到中國大陸看看。「怎料一玩便上癮」, 她說,過去大半年幾乎每逢週日都到深圳,吃盡美食及購物。阿兒說,深圳餐廳種類非常多,如牛肉火鍋、川菜、雞煲、串燒等。她最喜歡椰子雞鍋,先喝椰子雞湯,然後再加湯做火鍋。一個雙人份椰子雞鍋有半隻雞、菜、肉丸及麵,只需人民幣約 150 元 (下同), 單點一碟肥牛只需約 40 元,「在香港,這個價錢一定吃不到」。她說,中國大陸餐廳座位寬敞,店員相對有禮貌,沒有限時,有賓至如歸的感受。相形之下,香港「可能店員不夠吧,服務不太好」, 很多時段還限時。阿兒說,深圳超市的產品普遍較香港的便宜,而且很多是香港沒有的,如「鴨屎香檸檬茶」。她在香港也吃中國大陸水果及菜,但是去深圳買總是更新鮮。每次她都興奮地發掘新產品。每週出境到深圳,不累嗎?阿兒說,去深圳只需一個多小時,口岸過關快,她試過連續兩天當日來回。阿兒說,今年春節大年初三至年初五,她會帶媽媽到東莞與廣州玩,去商場吃飯,到公園走走,「內地 (中國大陸) 的公園很大,走數小時也走不完,空氣好很舒服」。被問到什麼時候才回流香港消費,阿兒說,平日在香港也會跟朋友吃飯,但覺得不太划算。「香港需要多些新鮮感,但香港地少、租金貴、成本高,很難做到」。如果深圳玩膩了怎麼辦?阿兒說,「會去廣州,廣州玩膩了就坐高鐵去遠一點」。Iris 一家有 6 個大人兩個小孩,過去一年去深圳旅遊最少 4 至 5 次,每次都玩好幾天。她說,疫情後,深圳的消閒娛樂飲食進步了很多,到東南亞旅遊又很貴,所以多去深圳玩。Iris 說,在深圳一個商場可以玩一整天,家人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如剪頭髮、做美容護理、夾娃娃、玩競技遊戲、按摩、看電影或唱 KTV,「疫情後,香港很多 KTV 倒閉了,還有版權問題,很多歌都沒有」。Iris 說,在深圳,8 人到 KTV 唱 3、4 個小時只需 500 至 600 元,消費金額是香港約 1/4, 音響好,房間大,歌曲選擇較多較新。她說,「現在深圳比香港還先進,用電子支付十分方便,連用微信小程式叫車也較香港有效率,3 分鐘內一定有車,不用像在香港等了又等,司機也較有禮貌」。春節初二至初五,Iris 一家又要去深圳玩,參加酒店的派對,每人只需 200 多元。港人蜂擁至大陸消費,香港市況變得凋零,現在要找地方吃頓宵夜都不容易,很多餐廳倒閉或提早關門。Iris 說,這是供需問題,她也聽聞港府舉辦的「夜繽紛」很熱鬧,只是自己平日要照顧小孩,沒機會看看。2019 年「反送中」運動後,部分香港人對中國大陸完全改觀,有些以前會去當地玩的,現在不去了。不過阿兒及 Iris 說,她們不理政治,只想開心生活。 | daily-weekly |
實踐ESG不能單打獨鬥!解密「夥伴成功學」新世代營運典範心法 | 實踐 ESG 儼然成為全球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顯學,如何追求 EPS (每股獲利) 之餘,還能落實對環境友善、強化公司治理、以及社會責任,是新世代所有企業都要面臨的轉型難題。然而,要實踐 ESG 不能只有口號,許多企業現在最棘手的困境,一來是找不到實際方法落實 ESG, 難以讓供應鏈夥伴、投資方共襄盛舉;二來是認為投入 ESG 初期可能會增加顯性成本,但是財報不一定會馬上反應績效。為了讓市場消費者及供應鏈上下游相信「玩真的」,Audi 運用一套「夥伴成功學」策略,多年來培育台灣新創,讓創新能量持續挹注汽車產業;同時台灣奧迪也在實踐 ESG, 尋找對環境友善、改善都市交通,擁有前瞻特色的移動方案。超前部署「夥伴成功學」,Audi 靠這招「幫夥伴贏自己也獲益」所謂夥伴成功學概念,是從「客戶成功學」延伸而來。過去幾年越來越多 SaaS 行業的公司,透過訂閱服務幫助 B2B 客戶在商業上獲得成功,讓客戶在持續成長獲利的過程,自身也因此獲得營收增加的動力。至於 Audi 台灣奧迪如何展現「夥伴成功學」價值?2017 年開始舉辦的「奧迪創新獎」(Audi Innovation Award), 致力與新創企業鏈結,邀請新創展現創意,進而將創新概念發展到實際的方案。這種「以大帶小」模式,可視為夥伴成功學的精髓。也就是打造舞台,幫助更多產業的潛在夥伴成功,在這個過程中,Audi 也能藉扶植新創團隊相互獲得益處。Audi 之所以要做這件看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台灣奧迪數位事業處長陳永漢解釋:2021 年奧迪創新獎,超過 400 家新創報名,最後 14 家進入決選賽程,顯見競爭之激烈。仔細盤點 Audi 口中的造舞台,確實不是一件輕鬆任務。因為除了競賽形式,要對夥伴負責,Audi 更投入許多不為人知的心力,像是舉辦工作坊,讓新創團隊深度交流;邀請創業導師,幫助新創團隊優化商業模式;甚至與產官研聯手,例如 TTA 台灣科技新創基地邀請校友參加本次競賽遴選,以及攜手玉山國際加速器 (Mosaic Venture Lab) 合作,未來將引進市場各種資源,讓台灣的新創有機會踏上國際舞台。打造未來移動方案展間,ESG 不只是概念更要商轉落地至於文章一開頭提到,如何落實 ESG? 可觀察到 Audi 以奧迪創新獎為根基,灌溉 ESG 元素,今年競賽主題特別設定要涵蓋「永續發展、AI、AR/VR」三項元素,邀請各組新創團隊針對「未來行動式展間」, 集思廣益激盪出新穎的移動解決方案。而且,這項方案必須立基於臺灣的交通基礎建設條件,鼓勵各組新創發揮自身所長,一起討論發想出彼此技術的交集點。這對新創團隊無疑是一個極高挑戰的競賽,獲得金獎團隊之一 GranDen 團隊表示,「每個團隊都是不同專業組成,要從不同領域落實永續議題確實不容易;不過在競賽過程,我們發現更能聚焦市場需求,明確呈現想傳遞的訊息,因此我們各自提出不同的解方。」金獎另一團隊 XRSPACE 則回應,「身為新創的成員,Audi 打造一個讓我們接觸到其他新創產業的機會,競賽中我們互相交流,也發現每個産業角度看得觀點不同,因此在多方想法刺激之下,共創出過去從沒有想過的可行方案。」從 Audi 的夥伴成功學典範,給予市場一個嶄新的作法 —— 落實 ESG, 不一定只能靠自己閉門造車,要淨零碳排、建構綠色供應鏈,跨產業合作的創意能量,更勝過單一企業的單打獨鬥。看到今年永續與 AI、AR/VR 科技有更深度整合,Audi Innovation Award 評審之一 HERE Technologies 北亞區資深經理江青菁表示,「臺灣新創能藉由 Audi 落實他們的創新,而且將淨零碳排的永續元素納入解決方案,對 Audi 未來在研發、服務等面向,等於是超前部署 ESG。」隨著更多新創、供應鏈夥伴與 Audi 一起加入節能減碳的行列,推出可商轉的具體方案,勢必能實踐 ESG, 邀請更多夥伴攜手保衛地球! | daily-weekly |
金字塔頂端的極致保養,頂級珍稀「蔘鹿雙補」一次到位! | 來到坐擁成就豐收的富足階段,許多人期待以頂級保養品、保健食品悉心呵護這份尊榮。然而坊間產品成千上萬,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找到最珍貴、最獨特、品管安心且能夠達到全方位滋補的保健食品?埋首工作的現代人普遍睡眠不足,平日虛累累提不起勁,上了年紀後關鍵環節又容易卡卡不順,需要全方位打造好體力及靈活力。營養師方慈聲指出,若想終止「晚上充電充不飽,白天工作續航力不足」的惡性循環,除了要檢視平日營養攝取的飲食「顏色」豐富度、掌握營養素、植化素是否攝取足夠外,還要盡量多吃新鮮蔬果、全穀根莖類主食、避免脂肪過多的肉類 (例如五花肉、豬蹄膀、豬大腸、牛腩、油炸肉品);「蛋白質則可以選擇豆腐、豆乾等黃豆類製品,以及魚肉、海鮮 (去除內臟、少吃蝦膏蟹卵)、雞肉、瘦豬肉、牛肉、雞蛋等。」方慈聲營養師進一步提到,各種不同族群例如忙碌上班族、更年期、銀髮族各有不同需求,相同的是皆可透過保健食品進行營養補充。「鹿茸成分多元,胺基酸占總成分一半以上,同時含有多種磷脂化合物以及礦物質鈣、磷、鎂等,幫助補充能量與活力、調養好眠,對於女性氣色紅潤及調節生理機能都有正向幫助,非常適合工作壓力大的虛累累上班族、冰棒女孩及銀髮族等。」談到增強體力,扶原中醫診所院長郭大維中醫師表示,許多人想找同時能夠達到「補氣補力」及讓「關鍵環節靈活不卡卡」的方法。郭醫師建議除了大家熟知的黃耆、甘草、枸杞等,「高麗蔘充分吸收泥土裡的養分,含有礦物質維生素,對補充精氣神更有幫助。」尤其是 6 年根高麗蔘中的地蔘僅佔全高麗蔘年產量 2%, 十分珍稀!其表皮與內肉緊緻結實,品質屬於上乘等級,內含 30 多種人蔘皂苷,能調節生理機能、滋補強身,是補氣的關鍵。「還有對男女老少都有幫助的鹿茸,可以提升保護力、補氣、溫和不上火。」郭大維補充到,由於鹿茸尖端照射到最多陽光,因此對於補氣、促進新陳代謝很有幫助。此外,營養師方慈聲也提醒,有些消費者可能疑惑採收鹿茸是否會產生動保疑慮?「事實上,雄鹿的鹿角如果生長過盛,反而會促使鹿隻互相攻擊進而受傷甚至死亡,因此定期修剪鹿茸反而能使雄鹿更為長壽,這部分倒是可以放心,且正官庄天鹿系列採用的紐西蘭鹿茸,全程遵守人道採茸的標準原則,不存有鹿隻動保疑慮。」全球市佔第一的人蔘品牌正官庄天鹿系列是「蔘鹿雙補」專家,旗下頂級保健食品「天鹿系列」以極品 6 年根高麗蔘結合新黑金「紐西蘭鹿茸」, 打造出「天鹿御方精華飲」頂級保養配方,非常適合想擁有尊爵不凡養生之道的族群。「天鹿系列」皆含紐西蘭 SAT (Super A Traditional) 特 A 級鹿茸臘片,是紐西蘭鹿茸分類中最具價值的部位。紐西蘭鹿業局駐台灣代表 Mr. Seamus 強調,紐西蘭鹿隻成長於純淨無汙染的天然放牧環境散養,且飼養過程不使用人工添加飼料、不施打抗生素、生長激素等,而紐西蘭鹿茸的採收也有規定,僅採於生長 55 至 60 天營養成分較高、重量與長度最精華的時期。而由全球鹿茸出口最大國紐西蘭聯手全球第一人蔘品牌正官庄,打造出來的「天鹿御方精華飲」, 嚴選鹿茸尖端約 2-2.5% 的極珍貴臘片、及年產量僅 2% 的頂級 6 年根高麗蔘 - 地蔘,再結合能幫助關鍵環節靈活的足量葡萄糖胺和靈芝子實體,也添加了紅棗、枸杞、黃耆等溫和補氣助攻,每一口都是極盡珍貴的奢華御方!這樣完美的配方同時擁有韓國與紐西蘭雙國家級品質把關,搭配可溯源的品管,經過正官庄獨家 8 階段 (註) 嚴格挑選、反覆多項檢驗查核,品質絕對安心也放心!正官庄「天鹿系列」於 2020 年在韓國上市後,創下 14 億台幣熱銷成績,全球累計銷量更突破 55 億新台幣,颳起業界的蔘鹿雙補旋風!農曆新年送禮旺季即將到來,許多人絞盡腦汁想送出最尊榮體面的好禮,以表送禮人的敬重心意,但也不希望珍貴大禮送出去後被束之高閣。以營養補充品來說,方便食用便是一個決定性關鍵!正官庄「天鹿御方精華飲」採即撕即飲的輕巧包裝,不僅方便攜帶也適合長輩隨時隨身輕鬆補充,讓晚輩們不再需要勞心叮嚀。歲末之際,想讓所愛之人於即將到來的福虎年擁有全方位精氣神與靈活行動力,頂極尊貴的正官庄「天鹿御方精華飲」就是金字塔頂端極致保養的首選! | daily-weekly |
【共讀亞太文化】了解東南亞,先從關懷腳下的土地開始 | 作者:杜晉軒 (馬來西亞作家、媒體人) 感謝台亞基金會的邀請,讓我談談自身了解東南亞的經驗,以及推薦相關的書籍。這題目相當宏大,而我也只能粗略地分享自己的淺見。我先從自己的經歷切入好了,我 2010 年從馬來西亞來台留學,僑居台灣至今已長達 12 年,而新南向政策則是從 2016 年開始。就我的觀察而言,其實在 2016 年之前的一兩年,由於台灣與東南亞的往來日趨密切,新住民、新二代 (當時還沒這些名詞概念) 已是台灣社會難以忽視的族群。東南亞議題也同樣地在民間發酵,新南向政策反倒是臨門一腳,促使台灣社會更進一步關注東南亞。2016 年正是我來台第 6 年,在台灣的旅程正好走了一半,以這一年作為分水嶺的話,最明顯的感受是,當新南向政策推行後,台灣社會出現了一股聲音,有點自我批評似地告訴自己:「不好意思,我們太不了解東南亞了。」說實在的,雖然我是東南亞人,但難道生活在大馬的人民,對於周邊東協鄰國的了解也很多嗎?其實倒未必,也許很多大馬華人對泰國、印尼人的刻板印象、歧視更根深蒂固。在我所受的教育裡,沒有人告訴過我:「大馬人一定要了解台灣」, 所以我也不會要求台灣朋友:「台灣人就一定要了解東南亞」。那麼,了解東南亞難道就不重要了嗎?當然重要,但要有正確的心態,我覺得正確的方式是,如果你連自己腳下的土地都不關懷,怎麼會有心去了解其他國家?我在台灣的大學與研究所學習時間是 2010 至 2016 年,期間正好是大馬在野勢力的崛起、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雖然我離開了養育我 18 年的祖國,但我仍在台灣關心它。譬如「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在 2007 至 2016 年間舉行了五次的大型遊行,許多在台的大馬僑民也在自由廣場集會,共同響應祖國的社會運動;2013 年全國大選,許多旅居海外的大馬人也積極返鄉投票,我也正是其中一員。我對母國民主、人權進程的追求,連帶使我關心台灣。我也有幸在就學期間,碰上台灣反媒體壟斷運動、太陽花學運。然而,我在 2015 年意識到,自己對台灣的認識還是不夠。2015 年 9 月,我參觀綠島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時,才得知戒嚴時期,曾有三位大馬僑生學長身陷白色恐怖冤獄,這讓我非常震驚,因為台灣「僑教」告訴我們的,是充滿黨國敘述的「華僑是革命之母」, 我們完全不知道過去台灣與東南亞之間有這麼一段人權黑歷史。這股震驚,促使我去了解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讓我不再以為「二二八」就只是個連假,最終讓我得以完成了《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東南亞白色恐怖受難者》這本拙作,不僅僅是紀錄受難者們的故事,更是彌補自己對台灣歷史無知的補償。除了推薦《血統的原罪》, 我也要推薦鍾淑敏老師的《日治時期在南洋的臺灣人》。這本書雖厚重,但作為一本學術著作並不難讀,當中的故事也相當有趣,台灣是一個匯聚各地移民的國家,鍾淑敏老師因為關注台灣人的移動和離散,進而關注在南洋,也就是東南亞這塊區域裡發生過的台灣人故事。簡而言之,要如何認識東南亞這問題,我相信在這時代不用我多說,網路上搜尋資料、買書等途徑唾手可得,最重要的依然是建立自己對腳下土地的關懷,這種基於普世價值的關懷,自然會帶你延伸到關注周邊國家發生了什麼事。例如,若你是捍衛新聞自由的人,那你最終可能會關心柬埔寨、菲律賓、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新聞自由倒退的事情。如上所述,雖然我的工作也是東南亞新聞編輯,但我從小到大在馬來西亞的生活經歷,卻不曾讓我對其他東南亞國家有更多認識,反而是到了台灣之後,基於對民主、人權、言論自由的價值觀的確立,才使我有動力進一步了解這些鄰國正發生的事。東南亞元素早已在台灣生根,如果我們以同心圓的視角,先發掘台灣自身的故事,也許就能找到自身與東南亞的連結;另一方面,無論是關心東南亞,或是中美大國政治,都必須先有自身的觀點與立場,唯有先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那才懂得到底想從東南亞得到什麼,或是能給予東南亞什麼。本文章內容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提供。 | daily-weekly |
香港曾經有過的眼界:當梅艷芳走進博物館 | 文:吳子瑜最近,沙田文化博物館以梅艷芳為題舉辦專題展覽──「絕代芳華・梅艷芳」。博物館從來都是一個地方的自我表述,同時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誕生、經歷以及成長,如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常設展覽,便紀錄了香港如何從荒蕪之地,變成今天的國際大都會。另一邊廂,是次文化博物館為梅艷芳設立展覽,就是從流行文化的角度,反映八十到九十年代香港人的生活特色和品味。那天一踏進文化博物館,本來感覺莊嚴的大長樓梯,已粉飾成粉紫色的展覽台。台上豎立梅姐的造型燈箱及耳熟能詳的歌詞走馬燈,左邊是《夢伴》, 右邊是《愛將》, 設計一層一層的延伸上去,手機拍下來讓人感覺溫暖。上到展區,內裏滿是梅姐多年來的歌衫、唱碟封面、電影海報、電影片段、劇照等的展品,有梅姐當年唱《妖女》時的異國舞孃裝,又有梅姐唱《烈燄紅唇》時的鉚釘馬甲,全都是梅姐穿過在身上的真品,看得入神時,腦海也不其然響起一首首梅姐的金曲。然後,在另一個電影區域,就整理了梅姐多年來的電影作品,還有一個大螢幕播放梅姐的電影片段合輯,當中梅姐的角色一時是香港三十年代的如花,一時是越戰時期的周英杰,一時是戰國時代的齊宣王,時空錯亂,既莊且諧,又能演古裝,又能演男裝,又可以是時代女性,而且全部角色都是活在身不由己的大環境之下。在梅姐身上,看到的是那個年代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廣闊眼界,不但可以毫無包袱地,借鑑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衣著特色、歌聲音韻,而且有充足的信心表演自己,不受俗套規限,不用處處自我審查。猶記得在展覽中,收錄了不少劉培基和梅姐的珍貴錄音,有段梅姐說到自己的唱腔,也是揉合了日本、歐美、香港其他歌手的唱法,讓自己能夠獨當一面。近幾年,香港社會積極探討香港特色,尤其是香港的流行文化。當大家都盲目地追求本地色彩時,今天的梅艷芳展覽,或者可以重提大家,一些香港曾經有過的眼界,和一些早已擁有的前車之鑑。 | daily-weekly |
人氣漫畫改編電影《去唱卡拉OK吧!》:國中生和黑幫的超友誼,有點淡淡的BL味 | 文:陸坡 (LUPO) 黑道大哥逼我唱,國中生和黑幫的超友誼台灣人的室內娛樂有很多,除了可以獨樂、眾樂的電玩遊戲外,桌上遊戲跟傳統牌局與麻將桌,都是除了休閒之外也能動腦怡情的有趣活動,而其中最能展現出特色與增加個人魅力的,就以唱歌為主。台灣不管是男女老少,對於唱歌這件事情都有相當的愛好,有對於原住民唱歌好聽的刻板印象,當然也有不少人是不擅此事,作為聽眾。但有最困擾的還是「唱很爛卻不自知」, 那如果碰上了黑道、角頭或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那該不該說實話?改編人氣漫畫《去唱卡拉 OK 吧!》, 是部關於黑道與歌唱的搞笑男子力作品。故事以即將經歷變聲期的國中合唱團社長岡聰實,在一次合唱比賽被意外進入會場的黑道份子成田狂兒逮到,邀請他去唱 KTV。沒想到狂兒醉心於岡聰實的美聲,要他教自己唱歌,以便逃過黑幫大哥舉行的殘酷卡拉 OK 大賽,平行世界的兩人意外有了交集。《去唱卡拉 OK 吧!》是什麼電影亞洲人喜歡唱歌,但多半不只是公開表演,而是跟三五好友一起在 KTV 包廂歡唱流行且喜歡的歌曲。無論在韓國、台灣,或是日本,這種喜好在亞洲算是非常普遍的。台灣最早的連鎖 KTV 是 1989 年台北的錢櫃,成為年輕人光顧、消費的場所之一,後續有好樂迪、星聚點、享溫馨等連鎖 KTV 加入其中,也開發了台灣獨有的點歌系統,其點唱發展不亞於 KTV 的起始國日本。但是,也因為許多人都可以享受唱歌的樂趣,卡拉 OK 變成不只學生、家庭的聚會場地,而是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士都可以消費,且因為提供多樣的酒品,也常常成為酒後鬧事、發生意外的場合。也常有傳出黑道或流氓會在此出沒的傳聞,但如果只是單純享受歡唱或聚會的樂趣,也許大家都不該破壞其他人享受這樣飆歌的時光,但即便在安全上有些狀況,但唱卡拉 OK 這種事依舊是許多人的娛樂首選。既然唱卡拉 OK 那麼盛行,那也就缺少不了與其有關的創作,改編漫畫家和山やま同名漫畫作品《去唱卡拉 OK 吧!》就是其一,故事背景也在文章第一段簡述了。《去唱卡拉 OK 吧!》分析與延伸卡拉 OK 其實早在 1971 年日本經濟起飛的年代就被發明了,發明人井上大佑是以早期日本關西地方,伴唱娛樂場所作為發想,發明了不需要現場演奏,也可以在電視螢幕同步播放節拍和歌詞提示的機器。而日本原名「カラオケ」正有「無人樂團」的意思,但礙於早期各種音樂版權和機器專利權等商業問題,直到 80 年代才真正的開始在日本流行,在 80 年代末迅速佔據東南亞市場,成為受歡迎的休閒娛樂之一。有意思的是,日本早期的卡拉 OK 形式是有點類似現在庭園式 KTV, 在半公開的場合,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大家一起輪唱歌曲。但卡拉 OK 普及於台灣之後,台灣將流行的 MTV 小電影包廂與日式卡拉 OK 作結合,讓半公開式的輪唱,變成包廂式,也開始從算歌計費、變成包廂式計費,這種唱歌娛樂的方式,也就是我們現在相當熟悉的「KTV (卡拉 OK 包廂)」, 而這種方式也回流到日本市場,成為現在式卡拉 OK 消費方式主流。漫畫家和山やま,很擅長描繪男子之間的情感故事,如這次黑道男子拜託合唱團學生教唱歌的《去唱卡拉 OK 吧!》; 女校男老師們的日常與閒聊的《女校之星》; 傳聞說了話就會被詛咒的男孩,和唯一知道真相的同班男同學的《為你著迷》等。這樣男子日常故事,徘徊在曖昧與友誼之間,隨時有在靠近一點點就跟你牽手的可能性,同常還融合了搞笑與吐槽元素,整體上和山やま創作的是一種淡淡的男子情感,沒有明說的感情羈絆,有時候比直接了當的感情更加吸引人。和山やま早期發表《去唱卡拉 OK 吧!》是在同人展售會,以同人誌的形式販售,之後才在漫畫雜誌上連載全新版本的卡拉 OK。也在 2020 年時推出《去唱卡拉 OK 吧!》的後續《去家庭餐廳吧!》, 繪製已經是大學生的岡聰實和黑道成田狂兒兩人的後續故事,該漫畫也獲得了「2024 年漫畫大賞」續極的有趣程度是可以肯定的。《去唱卡拉 OK 吧!》值得一看嗎電影改編上對漫畫一些小部分做了修改,但並沒有脫離原作太多,有點像是補足漫畫裡沒有的 —— 成田狂兒跟岡聰實兩人相處的細節,以及漫畫先少提到岡聰實的校園生活,這點還是滿不錯的地方。當時會覺得,真人演會不會把主角演得過於成熟,但實際上劇組有找到相對應的演員飾演角色,也讓真實的合唱團成員參與演出,反而是黑道方面較為普普,但畢竟是搞笑喜劇,故刻板的日式黑道形象,反而更有不錯的效果。電影中有個有趣的地方,因為兩個角色在卡拉 OK 包廂練習時,樂團 X Japen《紅》出現超多次,就連後續因為故事需要也是不斷出現,搞得整部電影變得像是 X Japen 的廣告宣傳片,但對於故事並不衝突,反而有種加深漫畫裡的醍醐味。我認為電影版讓成田狂兒跟岡聰實相遇和互動,變得更符合結局所試圖給人的感覺,岡聰實的不成熟少年反應、跟狂兒的社會人邪氣反差,我覺得透過影視表現,變得更加生活化,讓人可以想像得到的日常縮影。雖然《去唱卡拉 OK 吧!》的確有「腐」的成分,原作者也接受對於「淡淡的 BL 味」這點,在於《去唱卡拉 OK 吧!》最初發表於作者自己的同人誌上。讓我想到,過去 BL 不管是二創還是原創的同人故事,除了情色妄想外,寫個青澀、青春少年故事,也是 80、90 年代一種醍醐味,例如阿部美幸《微憂青春日記》、山崎貴子《青春男孩》等作品,雖是淡淡的情愫,但故事的安排很容易引人入勝,讓讀者有想像空間的兩人關係,這也是很多同人二創的原點。所以,在對於《去唱卡拉 OK 吧!》是 BL 還是不是 BL 這點探討,我覺得並不影響觀影者對電影的想像。你可以覺得兩人感情很腐很有愛、也可以是一種純粹的大人跟少年的友誼。雖然連演員和原作,都有吐槽真實世界中跟黑道獨自前往隱密的地方實在太過於危險,但這樣彼此不越界的情感想像,應該就是讀者喜歡《去唱卡拉 OK 吧!》之中有趣、曖昧不明,那種虛實之間模糊了黑白的地方吧。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去唱卡拉 OK 吧!》青春中的「紅」 | daily-weekly |
《溫蒂姐職埸靈數密碼》:如何排出生命靈數九宮格?不同連線組合分別主導什麼呢? | 文:溫蒂姐 (Wendy Sister) 如何解讀生命靈數?生命靈數雖然是一個介於 1 至 9 之間的數字,但絕不是把人僅僅分成九種類型。根據統計數據,生命靈數為奇數 (即 1、3、5、7、9) 者,個性外顯、熱情、活潑,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主張;而生命靈數為偶數 (即 2、4、6、8) 者,則通常內斂、敏感,較不直接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想法,願意順應大局。細算起來,生命靈數的排列組合可能超過六萬種以上。這是因為即使兩個人都是 2 號人,但由於生命靈數九宮格中數字的出現次數、連線與空缺的情況不同,會產生天差地遠的結果和特質。一個完整的生命靈數一對一分析程式,通常通過以下五個層次的數字和資訊,對每個獨一無二的人進行交叉比對和分析。第一層分析:生命靈數的計算方式是將出生日期中的所有數字相加,直到獲得一個單數,從而得知你是生命靈數幾號人,而這只是第一層的大分類。第二層分析:透過每個人出生日期中的數字,以及數字重複出現的次數,進行第二層的分析。第三層分析:觀察是否有特殊意義的連線數字,能進一步瞭解一個人在情感、職場、藝術創造力和貴人運上的差異性。第四層分析:關注十二星座對應數字的特質。第五層分析:考慮生命靈數中 1 ~ 9 號中沒有的數字之間的差異性,提供精確且詳細的分析。通過上述五層分析來探究每個人性格上的獨特性,進而從中找到改善的方向和建議。如何排出生命靈數九宮格?例如:出生日期為西元 1986 年 12 月 29 日 1+9+8+6+1+2+2+9=38 3+8=11 1+1=2 得到最後總數為 2, 即 2 號人。 (如果加總到最後是 10, 那你就是 1 號人,以此類推) 在九宮格上圈起出生年、月、日中的各個數字,以及加總總數中出現過的數字,出現一次就圈一次,出現兩次就畫上兩個圈,依此類推。例如:出生日期為西元 1986 年 12 月 29 日,請按照下列步驟圈起數字。 1 把出生日期出現的數字圈起:1 兩個圈、2 兩個圈、6 一個圈、8 一個圈、9 兩個圈。 2 出生日期加總後為 38, 請圈起 3 和 8 各一次。 3 3+8 為 11, 請在 1 處畫兩個圈。 4 1+1 為 2, 請在 2 處畫一個圈。例如:承前例,個案為摩羯座,對應數字是 1, 請在數字 1 再圈一次。全部畫完如下圖所示。看看九宮格中有哪些連線組合,而這些連線分別主導什麼呢?主導執行力 / 務實線 主導心智力 / 感情線 主導創意力 / 智慧線 主導藝術接受力 主導組織規畫力 主導貴人與財務管理力 / 權力線 主導好人緣運 主導堅持力 / 事業線 主導精簡和優化的能力 / 靈巧線 主導勤勞力 主導關係維持力 / 和平線 主導誠懇力 承前例,該個案有 123 連線、369 連線、62 連線及 68 連線 (該個案之生命靈數九宮格圖詳見下頁)。123 和 369 連線讓此個案對於新奇且創意十足的人事物十分感興趣,會願意花時間進行研究、分析其特色和未來的發展性,一旦認同且理解其中的設計理念,並且確認身邊朋友也有此需求時,便會主動分享給對方。這正好展現了 62 這條連線的能量特質,只將好的、對方有需要的產品跟他人分享,一旦分享或推薦給他人後,也會負起解說和協助的責任,這也是 68 這條連線的能量特質:看重個人誠信與聲譽。不同的連線組合代表著個性特質、天賦優勢和不足之處,同時預示著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透過這些連線組合能幫助我們提前做好準備,減少困惑和障礙,並增加成功的機會。如果沒有上述十二條連線,請也不用擔心,因為你們天生具備的數字能量依舊能帶領你們完成任務和挑戰,只是你們會比他人花費較多的時間收集資料,並且需要反覆嘗試,就能找到最佳的執行計畫。生命靈數的核心宗旨是經由瞭解與生具備的數字能量組合來開啟和善用自身的天賦密碼,激發稟賦長才,同時彌補所欠缺的部分,使得我們在生活中和職場中取得更好的成就。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溫蒂姐職埸靈數密碼:善用關鍵生日數,解鎖升遷密道,為自己打造職場最強運》, 商周出版作者:溫蒂姐 (Wendy Sister)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生命靈數╳生日數╳生月數╳年分數╳缺數 透視超過 6 萬種靈數組合 職場生存,從來不容易。擬定正確攻略,先從知己知彼開始。 透過瞭解生命靈數,可以幫助自己在成長道路上做更適切、更精準的規畫。生命靈數蘊含了一個人性格特質和天賦使命,除了提供大家對自我和他人更多元面向的理解外,也能讓你更瞭解自己的優勢、人生挑戰和今生的靈魂功課目標。生命靈數九宮格裡沒有出現的數字,代表一個人天生缺乏的特質。瞭解缺數所造成的影響,進而掌握平衡或補上缺失能量的祕訣,讓生命靈數發揮更積極的助益。形塑啟蒙期從嬰幼兒時期橫跨至成年初期,由生月數便可窺得其中的奧祕,藉以瞭解自己在此一階段的潛力與特點,進而探索個人興趣與未來方向,為人生奠定好基礎。每個生日數都代表著特定的性格特質和能量,反映了個體的優點、挑戰和潛在發展方向。瞭解自己的生日數,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瞭解自己在產出壯年期的特點和潛力。常言道:「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透過年分數的啟示,將能提前瞭解你對退休生活的期待,進而在壯年期設立目標,為了將來的美好而努力。透過出生日期瞭解個體的隱性特質和真實渴望,除了有助發現自我潛能,還能找到最適合的職場領域,讓你迅速竄升為公司紅人,成就感滿分!藉由生日數的能量,將幫助職場新鮮人瞭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不僅能避凶,更能全面提升戰鬥力,助你快速成長、夢想達標!俗話說:「好的主管帶你上天堂,壞的主管讓你進病房。」其實主管或合作夥伴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成敗的關鍵往往是彼此能否合拍。參透職場前輩和主管的生日數,幫助你找到優質合作的契機,打開職場晉升之門。 | daily-weekly |
《最高的聆聽》:在「主動聆聽」中,每個回應都應該反映說話者曾說過的話 | 文:派翠克。金 (Patrick King) 練習主動聆聽的技巧在主動聆聽這個技巧中,包括了一些你幾乎可以立刻開始使用的基本回應及詢問,全部都是設計來確保說話者能夠感受到你理解他們的情緒。畢竟,如果只在你腦海裡發生,卻沒有辦法傳達給對方,這還算什麼聆聽呢?主動聆聽的第一步,首先當然是能夠理解對方所說的話。如果對方說話時所使用的語言跟我們平常慣用的一樣,那麼這個過程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但還有其他潛在的阻礙 —— 例如,這個人使用了很多我們不熟悉的術語或俚語,或者我們跟對方之間有世代、社會地位或文化等差異,而我們又對相關的知識知之不詳。最重要的是,你只需要確保能夠理解說話者的感受,那麼你就可以確知他們目前的需求跟渴望。如果不明白對方所說的話,我們的絕佳回應會是「可以請你用五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方式,解釋給我聽嗎?」一個五歲小孩已經知道夠多的字彙來對話,只不過需要另一方用他們已知的字彙,以及非常具有耐心又沉穩的方式,向他們描述相對複雜的情況。特別是如果你認為對方害怕自己會顯得高人一等或居高臨下,那麼請求對方用彷彿你比自己的實際年齡還要年輕許多的方式來描述的話,會讓他們感到自在一些。其他用來請求對方幫助你理解的語句包括:「發生了什麼事?」「說說你的故事。」「是什麼意思呢?」「多跟我說一些。」「你可以把這個部分說清楚一點嗎?」不只是記住你聽見的事情,廣納資訊,指的是聽明白說話者想表達的事情,我們才能給予適當的回應。你想要明白整個故事,遠超過基本事實跟事件。目標是盡可能讓自己站在說話者的立場上,而當然,提出問題是必要的。聆聽某人說話時,我們往往只保留那些更能打動我們的細節,或者用我們自己慣用的方式去留下相關資訊。但那只是我們個人的觀感,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聆聽者,這麼做並不怎麼管用。舉例來說,如果某人提到他們去了一場約會,我們可能會記得關於該事件的一些實際細節 (他們去了哪間餐廳、他們看了哪部電影、他們穿了怎麼樣的服裝)。或者我們可能會記得一些關於那場約會的整體性描述 (對方具有什麼樣的個性、那場約會「是什麼樣的感覺」、跟過去的其他次約會有什麼不同)。在對話中,我們通常會找機會說點什麼,發表一些「淺見」。這麼做很正常,但對主動聆聽卻無益。為了適當地廣納另一方所說的話,我們得把自我意識放在一旁,把注意力牢牢地放在對方的字句上。為了確保你能夠廣納所需的相關資訊,你可以這麼問:「那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我想確認一下,後來發生了什麼事?」「等等,她是怎麼做到的?」「那對故事帶來什麼影響?」「那讓你有什麼感受?」「你當時有什麼反應?」主動聆聽需要你努力用自己的理解去構築出一個適當的反應 —— 否則說話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在跟一堵牆對話。我已經提過很多次了,聆聽絕對不是被動的!有效的回應能夠表達出我們關心對話另一方所說出口的話。你已經在聆聽、理解跟廣納資訊了;良好的回應能夠證明你明白說話者說的每一件事,也留意到了他們的非言語訊息。想像一下,你正在跟某人說話,而你不確定對方是否聽得懂你說的話。他們完全沒有表達出理解的跡象 —— 你會覺得他們是在聆聽嗎?這就是為什麼回應是必要的。一如廣納資訊,回應的重點在於抽離我們的自我跟想法。你試圖在不帶偏見的情況下,了解對方的感受跟意見:說話者甲: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參加晚餐派對。回應者乙:聽起來也太瘋狂了吧!那個奇怪的人從蛋糕裡面跳出來的時候,你有沒有很慌張?說話者甲:與其說是慌張,不如說是失望。我原本預期禁酒會的成員能搬出些更成熟的驚喜才對。回應者乙:一定很考驗你的耐性吧。對不對?說話者甲:一點點嘍。但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證明了,我必須開始限縮一些娛樂預算了。在主動聆聽中,每個回應都應該反映說話者曾說過的話。這些回應應該呈現出你對另一方的想法與感受的濃厚興趣。相較於表達自身的意見跟觀點,主動聆聽式的優良回應,能夠幫助對話雙方進入一趟自我發現之旅。在說出良好回應時,請試著回應另一方的想法跟感受。想要做到這一點,你可以透過用自己的方式,來重述他們所說過的話。回應對方時,要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提出任何與他們當前的狀況毫無關係的建言或想法,可能只會讓對方不快或分心。在你盡可能地充分理解對方傳達的所有資訊之前,不要提供反駁或矛盾的意見。但就算已經充分理解了,你也要盡量別說重話。在主動聆聽中,一些積極回應的例子可能類似:「我對你的故事很感興趣。」「這種情況聽起來很像○○。」「我明白你為什麼會有那種感受。」「我的感覺是,你覺得有些事情必須改變 —— 你想要改變什麼?」「你對這種情況感到○○嗎?」主動聆聽的整體目標,是充分掌握對方的觀點或生命經驗,並讓你以有意義的方式吸收這些資訊,進而促使你獲得新的知識跟理解。為了實現理解、廣納、回應等目標,你可以採用下述幾種技巧:用自己的話來重述對方的觀點,是促進自身理解的一種絕妙方式。重點在於,不要跟鸚鵡學舌一樣,只是把對方說的話原封不動又說一遍,而是要展現出你已經捕捉到了他們話語中的精髓。要讓對方知道你不單聽見了他們的話,想法也跟他們一樣。如果你說的話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他們有很大的機率會糾正你。對方:那個情況讓我既困惑又害怕。你:在那當下,你一定覺得很危險 —— 一定很難知道該怎麼做。另一種重述的方式,就是根據情緒而非事件或故事來做出回應。反映情緒,能夠讓說話者的故事進入更深的層面,能夠藉此證明你十分了解。清楚地說出或詢問他們當時經歷了怎麼樣的情緒。對方:到最後,我爸說,他一直都知道我進不了那所大學。你:太可怕了。聽起來是很殘忍的否認。試著將說話者的故事細節,用口語的方式總結成簡明扼要的形式,以展現出你對故事全貌的掌握。這跟重述很像,但你要進行範圍更大的概述。你也可以利用這個方式,來測試自己的理解程度。對方可能已經提出了許多的觀點跟想法,而你有可能已經忘記了主要的情緒、行為或目的。你:所以麵包師弄錯了你的訂單,晚餐燒焦了,他們派了催眠師而不是小丑過來。老天,如果那是我孩子的生日派對,我肯定氣炸了!在通常的情況下,說話者會沉醉於訴說實際細節跟相關行為。你要盡可能地敏銳,試著辨識出他們還沒有辦法明確說出口的情緒。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困難,因為你只需要陳述某種正面或負面的情緒,可是一旦你準確地道出某人的情緒,他們就會以為你有超能力。他們:最後,老闆因為忽視了我的工作而道歉,並且保證從現在開始會更加留意。你:哇,我猜想你一定鬆了一口氣,也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獲得了肯定 —— 更別說還有些驕傲了。不要聽起來像個富侵略性的審訊人員,試著問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藉此讓你能更理解說話者,也賦予談話更深一層的意義。多數人都喜歡別人問他們有條有理又不太自以為是的問題。探問時,你可以嘗試猜測人們的感受、反應跟渴望。這種類型的探問表示你十分投入,想跟他們一起找出結論,並且跟隨他們的思緒前行。你不僅人跟他們在一起,還沉浸在他們的情緒中。你:超市裡的那個女人訓斥你的孩子時,你有什麼樣的感受?你本來是打算怎麼回應?在通常情況下,對話出現空檔時,適當的沉默要比沒意義的廢話要來得有意義。沉默能讓參與對話的每一個人,擁有一小段冷靜跟思索的時間。沉默還可以幫助緩解因激烈言語或闖進了死胡同的對話而造成的緊繃情緒。他們: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決定跳傘不是我要的,尤其我不想把這件事當成一份工作。你:(沉默) 沒有人喜歡自己低人一等,而在對話中,這樣的態度會讓說話者想要中止進一步的討論。他們:最糟糕的是,他不記得要把馬桶座放下去。說教的你:你一開始就不應該讓他進你的浴室。提出多嘴建言的你:你應該在浴室門口設置阻礙,除非他同意你的條件才能使用。隨口安慰的你:別擔心啦!明天又會是充滿無限可能的美好一天。為了表現出對另一方的關懷,針對他們的人生經驗,你不能只是問是非題,而是要提出一些能讓對方詳述的問題。這些問題會顯示出你已經準備好要知道更多,以及除了特定情況的資訊及事實之外,你還有興趣想了解更多。他們:所以呢,在花了兩百美金以後,我決定我們或許該多練練路邊停車。 你:這件事情讓你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學習計畫嗎?你打算去哪裡學?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期許?主動聆聽需要極大的耐心跟練習,就連熟悉此道的人都覺得這件事情很不容易。但主動聆聽有其好處:能創造出真心理解的氛圍、加速資訊流動,並讓所有成員之間彼此尊重。儘管要按部就班,但我們想要透過主動聆聽做到的是,習慣性地去意識到他人的情緒,同時抑制自己的情緒。其最終形式為同理回饋。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最高的聆聽:建立真心連結、溝通,以及關係的 5 堂課》, 大田出版作者:派翠克。金 (Patrick King) 譯者:朱浩一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在心靈深處,聆聽與被聆聽,證實了我們的感受,也證實了我們的存在。 聆聽就像一面鏡子,任何人都能透過聆聽力改變自己。有一種溝通的症狀叫做「對話自戀症」。 這種症狀指的是當你與他人對話時,不斷只想自己要說的話,要問的問題,完全沒有聽對方在說什麼,等到對方終於停止說話時,你自顧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想要問的問題 —— 因為你沒有在「聽」。 日積月累「沒有在聽」的結果會變成 —— 你變得缺乏同理心,越來越孤單。 你無法與人深入對話。 你無法真正認識自己。 生而為人,我們天性就是想受人重視,我們想被理解、被接納。聆聽能力就像一面鏡子,是讓我們可以確認自我價值的工具 —— 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是如何需要被他人看見跟認可?甚至我們是如何需要他人來幫助我們定義自我及自身經歷,都可以透過聆聽力。《最高的聆聽》, 是一本講述關係溝通的書,在每一段關係中必須兼具付出與給予 —— 你是否拿得太多而又給得太少呢?《最高的聆聽》作者派翠克。金從是一位對話溝通教練,他用五堂課建立聆聽能力的自信。你屬於哪一種聆聽風格?你如何架構聆聽框架?你如何同理聆聽?你如何聽出弦外之音,在聆聽的層級上,一旦你真心聆聽其他人的世界觀,你會發現這也是一本「我和他人」「我和自己」的心靈對話之書。【編輯導讀】聽見一整個世界最高的聆聽是什麼?生來即有兩隻耳朵與一張嘴的我們,難道不是天生的聆聽者嗎?為什麼學會「最高層級的聆聽」, 不只可以幫助我們對他人更瞭解,還可以讓別人對我們充滿好感?閱讀《最高的聆聽》, 將是讓你的聆聽力,從零開始重新架構的過程。翻開第一章,作者即以「心理諮商師與個案」的對話作為開篇範例,正當你對諮商師的專業判斷、見微知著佩服不已時,作者卻迅速指出「這名個案在最初兩分鐘,就已經決定不會再回來治療了」。如果連最專業的聆聽者都會犯下低層級的聆聽錯誤,我們該如何避免在對話的過程中,將對方愈推愈遠、讓關係愈聊愈淡?這就是國際溝通專家派翠克。金 (Patrick King) 要教給你的聆聽藝術,不只有聆聽時你該注意的教戰守則,更是從頭開始教你「如何對他人產生好奇心」。一旦來到最高層級的「同理聆聽」, 發自真心地關注他人,整個世界都將成為你探索的樂園,每個人都是一本讀來津津有味的書籍,可以是輕薄短小的漫畫;也可以是宏偉豐富的史詩。真正的聆聽,並不是面帶微笑地等待對方閉嘴,輪到自己發言;更不是迫不急待地為對方總結,提出解決辦法;也不會是將籠統萬用的安慰,套用到所有情境上敷衍。而是透過聆聽,讓彼此的距離更靠近,締造真正的雙贏,建立真心的連結。 | daily-weekly |
營收成長逾41%,飛宏科技攜手殼牌布局全球充電樁市場 | 飛宏科技 2021 年 12 月營收逾 12.4 億,較去年同期成長 41%, 不只營收表現亮眼,充電樁產品持續拓展客源。全球第二大化石燃料業者殼牌 (Shell), 於 2021 年 12 月下旬正式宣佈與飛宏科技簽約合作,成為殼牌全球充電設備採購供應商,同時開始將充電樁交貨至全球各地。殼牌目前積極將旗下加油站轉型充電站,第一個 Shell Recharge 充電站於香港正式開幕,該站裝設了兩台 120kW 的直流快速充電設備,能為香港大部份的電動車於 40 至 55 分鐘內由 10% 充電至 80%, 新款的電動車則最快能在 25 分鐘內完成充電。身為殼牌充電樁主要供應商之一,飛宏科技 360KW 的快充技術更成為市場關注熱議焦點。全球充電樁需求看俏,飛宏積極拓展歐美市場隨著殼牌宣佈將大規模拓展英國電動車充電電網,於英國加油站轉型為充電複合站,更將充電樁觸角遍及全球。飛宏科技針對此發展表示,歐洲石油大廠紛紛跨足公共充電站營運,截至 2020 年止,公共充電樁快充佔 13%, 總數已超過 28.6 萬,仍持續增加中。飛宏科技在電源供應器設計開發已擁有 50 年的歷史,目前 7 成業務來自歐美市場。飛宏科技說明,飛宏是亞洲第一個做到 360kW 且擁有兼容標準及客製優勢的急速充電樁,可為美國經濟帶來多樣性,並將整合綠色製造,擴展碳中和經營策略。聯手殼牌,全球建樁腳步加快面對電動車充電日益擴大的需求與市場,飛宏科技也導入雲端與數據多項解決方案拓展歐美據點,進軍電動車充電樁的全球化市場。針對與殼牌的合作及布局全球充電樁市場,飛宏科技表示,將依據殼牌集團在全球建樁及綠能轉型的需求來量身打造,聯手攻下電動車充電樁及能源市場。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 | daily-weekly |
《天才達利展》逾百件真跡首度來台,窺探超現實主義大師的瘋狂世界只到4/13 | 談到二十世紀的超現實主義大師,擅長描繪夢境、潛意識、既顛且狂的藝術家,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會想起那位翹著兩撇鬍子、把時鐘軟化掛在樹上的西班牙畫家 ——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í)。這位具有非凡天才與奔馳想像力的畫家,自從 1989 年逝世後,大多數作品皆收藏於西班牙達利基金會 (Fundació Gala-Salvador Dalí)。今年疫情緩解後,在時藝多媒體長達兩年的接洽與籌備下,台灣的觀眾終於能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展廳欣賞大師真跡,與天才達利來一場跨時空的交匯共鳴。走進《天才達利展》前,我們也與本次主要策展單位總監王華瑋打聽了幾個展覽亮點,做好行前準備再出發,相信展覽體驗會更棒。如果已經看過的讀者,不妨也依照總監的建議,再去參觀第二次,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新發現。121 件畫作真跡首次來台,極少面世的作品難得曝光原本預計 2021 年 6 月開幕的《天才達利展》, 因為國內突發疫情延宕許久,直到 2022 年元旦才正式拉開展覽序幕。主要策展單位總監王華瑋表示,疫情期間舉辦藝術展覽實屬難能可貴,且本次大師作品來台,總計多達 121 件真跡畫作,內容也與 2012 年多以大型雕塑作品為主的《瘋狂達利─超現實主義大師特展》不同。另外,這次的展出內容中,有幾件作品更是不曾離開過西班牙達利基金會。「為了讓台灣觀眾能看到珍稀、少巡迴曝光的達利作品,我們為畫作特別訂製木箱空運來台,像是《尋找四度空間》這幅畫就是其中一例。」王華瑋說。《天才達利展》必看五大亮點,逛展不能錯過 120 件作品,要仔細看完一遍至少要預留 2 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時間緊迫,或想要搶先看重點畫作,以下是幾個絕對不能錯過的重點看頭。距今 700 年前,偉大的義大利詩人但丁,在毫無藏書參考的情況下,於 1302 年開始落筆創作,寫下《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三大長詩,合稱《神曲》。接著時間快轉到 1950 年代,義大利政府為紀念詩人冥誕,便委託達利為史詩《神曲》創作插圖;最後,達利花了兩年的時間繪製出 100 幅插畫,結合藝術家的自我剖析與投射,賦予經典全新的藝術詮釋,也被譽為藝術界的一個新里程碑。本次《天才達利展》完整展出 100 幅《神曲》插畫真跡。欣賞的過程,彷彿跟著但丁走過地獄、煉獄、天堂,同時也跟著達利的創作者視角,以宛如上帝的全知視角,歷經重重考驗,終得救贖。1945 年時,達利曾與迪士尼合作一支短片。當時,達利繪製了 135 張故事畫板和 22 幅畫作,迪士尼也製作了 17 秒的測試片;不到後來因為二戰、迪士尼財務危機等因素,這項計畫宣告中止。直到 2000 年,迪士尼內部發現了達利手稿和這項中斷的計畫,遂找來《大力士》、《泰山》的導演 Dominique Monféry, 結合現代的動畫技術與特效,完成了這部名為《命運》的動畫短片作品。《命運》片長六分鐘,融合強烈的達利風格與迪士尼的動畫手法,問世後即獲得 2013 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這部作品,在本次《天才達利展》也能一睹完整版。喜愛科學,又擅於營造狂想夢境的達利,不少作品是利用「視覺錯覺」的原理,做出令人驚奇的觀賞效果。這次的展覽中,除了展出達利相關題材的作品,策展團隊也提供 AR 互動體驗,為作品帶來更加新奇有趣的觀賞體驗。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展場設計」也是一場展覽的重點之一。本次展覽的空間設計,營造出「走進達利世界」的感覺,像是夢境一般,處處反映藝術家的創作內涵。同時,展場有不少地方使用鏡面反射的設計,意寓觀展者反射自我、審視內心的意向。因此,參觀《天才達利展》時不妨也留意畫作以外的空隙與空間,感受策展團隊所詮釋的,達利的瘋狂世界。如果想要找一幅經典作品駐足良久,可以參考本次策展人王華瑋的私心推薦之作:這兩個行前功課,能讓你拉近與畫家達利的距離若想要更深刻認識風格強烈、魅力十足的藝術家達利,不妨在參觀前閱讀一下導覽手冊,了解薩爾瓦多・達利的精彩生平,以及所謂的「超現實主義」。《天才達利展》匯集達利從早期到晚期的代表性作品,能完整一覽達利的作品全貌,包含他曾為戲劇、芭蕾舞劇的宣傳創作,以及他對科學領域展現高度興趣的創作。最後,務必戴上語音導覽,走進《天才達利展》, 一步一步踏上藝術家達利的生命軌跡。「瘋癲・夢境・神曲 - 天才達利展」展期:2022.1.1~2022.4.13 (10:00-18:00) 地點:中正紀念堂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 號一樓 2、3 展廳) | daily-weekly |
三星Galaxy S22發表會前資訊完全匯整:從外型設計、硬體規格到主打特色一次搶先揭露! | 對於許多熱愛科技的朋友來說,2022 年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波的產品更迭潮即將到來,光是年初的 CES 2022 美國消費電子大展,就已經成為各類科技品牌搶先發佈今年新品的戰場,不過對於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型手機來說,真正的開戰時刻才正要開始。像是受到大家關注的三星新一代 Galaxy S 新旗艦,也在日前正式發表了今年度 Galaxy Unpacked 發表會的預告,將在 2 月 9 日 (台灣時間 23:00) 正式「揭密」今年新機的真貌!不過依照過去的慣例,早在幾個月前,三星新一代的 Galaxy S22 系列新機,就已經有許多「馬路消息」在網路上流傳,差不多也能拼湊出手機的整體輪廓。雖說還要等到過完農曆春節才能看到這款新機正式發表,編輯還是提前整理好外媒曝光的相關資訊,搶先了解全新的 Galaxy S22 系列會有哪些重點特色。三星官方的展前預告片這麼短,裡頭藏了哪些玄機?今年三星仍舊依循過往的慣例,在發表會前先放出了幾則預告片,來吊吊大家的胃口,順便也為新機發表會暖場一下,讓網路上多一些討論話題,而今年的預告片也十分「短小精悍」, 而且乍看之下讓人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影片中的一些影像代表什麼意義?不過事實上這些內容都是有跡可循的,就讓編輯來為大家深度解析... 從影片中一閃而逝的兩支手機「剪影」來看不難發現到,左邊機身邊角較圓弧,右邊機身邊角較偏直角,可以明顯看出分別是過去 Galaxy S 系列與 Galaxy Note 的外型設計對比,而兩個剪影最終合而為一,也暗示了先前流傳此次新機的頂級系列「Galaxy S22 Ultra」即為過去 Galaxy Note 系列「繼承者」的定位。官方釋出的 Teaser 影片可以看到空中飄浮了大量工具,最終合而為一成為 S Pen 的樣貌,暗示今年 Galaxy S22 系列也有 S Pen 功能!根據先前外媒的報導爆料,不同於去年 Galaxy S21 Ultra、Galaxy Z Fold3 是採用「外置式」的 S Pen 支援方式,今年的 Galaxy S22 Ultra 將可能直接採用過去 Galaxy Note 系列內建式的設計,延續在生產力、創作力方面的優勢。外媒曝光訊息提前揭露三星 Galaxy S22 五大重點特色!一直以來,三星的 Galaxy S 系列就是受到全球關注的重要機種,早在半年前就陸續在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超前部署」的馬路消息,不過隨著發表日的逼近,更多外媒的提前爆料可信度也愈來愈高,下面編輯也為大家整理出 Galaxy S22 系列到底有哪些被外媒提前曝光的重點特色吧!今年 Galaxy S22 系列的馬路消息中,最大的爆點莫過於「S Pen」這個過去 Galaxy Note 系列最大的特色將正式成為「標準配備」, 相較於先前 Galaxy S21 Ultra 與 Galaxy Z Fold3 對於 S Pen 的支援屬於外置式配件,Galaxy S22 Ultra 可能會比照過去 Note 系列內建有筆槽,讓 S Pen 能有一個「家」。不過除了僅僅將 S Pen 直接整合至手機中,根據國外媒體 XEETECARE 的爆料,Galaxy S22 Ultra 內建的 S Pen 甚至可能會有新的升級 - 輸入延遲將降至 2.8 ms 的水準,相較於過去 Galaxy Note20 系列的 9 ms, 延遲僅 1/3 左右,這也讓使用者在螢幕上書寫繪畫時,能體驗到更高的流暢度。根據過去三星 Galaxy S 系列的慣例,不同國家發售的機型可能會採用不同品牌的處理器,而過去幾年大致可區分為高通的 Snapdragon 與三星自家的 Exynos 系列,而今年預料也會是這樣如此,而且和去年相同的是,無論是高通或是三星的處理器,都將會是三星的 4nm 製程打造。而比較可能導入台灣市場的高通版本,應該會是去年底已解禁的 Snapdragon 8 Gen 1, 同樣採用一個超大核、三個大核與四個小核的八核心組成,目前根據外媒 SamMobile 的報導指出,知名的跨平台效能基準測試應用 GeekBench 的線上資料庫中,已經有疑似三星 Galaxy S22 Ultra 的跑分成績出現,整體效能也比前一世代的 Snapdragon 888 有所提升,至於在功耗方面的表現,可能要等實機正式發表後才會見真章了。一直以來,「螢幕」的規格就是三星旗艦機種的最大優勢之一,而三星廣泛使用在 Galaxy S、Galaxy Z 系列上的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也曾被全球權威螢幕評測媒體 DisplayMate 選為全球最佳的手機顯示器,而今年的 Galaxy S22 系列是否將在螢幕規格方面有所突破,也成為值得關注的焦點。根據外媒 SamMobile 的報導指出,網路上已經有疑似從三星開發實驗室流出的測試資料,推估三星今年新機中的 Galaxy S22 + 與 Galaxy S22 Ultra 都將配置亮度更高的新一代 AMOLED 螢幕,在自動模式下峰值亮度將可達到 1,750 nits 的水準,相較於去年的 Galaxy S21 + 的 1,300 nits 與 Galaxy S21 Ultra 的 1,500 nits 要高出許多,進一步提升手機在戶外陽光直射的情況下的可辨識度。此外,預估今年新款的 Galaxy S22 系列螢幕也同樣擁有 100% DCI-P3 色域呈現的標準,更能完美呈現 HDR 內容。作為三星的旗艦機系列,相機拍攝能力自然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而今年 Galaxy S22 系列的相機會有哪些升級,也是相當令人期待的重點之一。根據外媒 GSMArena 引述來自韓國媒體的報導指出,今年三星的 Galaxy S22 Ultra 將會維持去年 Galaxy S21 Ultra 的四鏡頭配置,包括 1.08 億像素的主鏡頭,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1000 萬像素的 3x 與 10x 望遠鏡頭各一組,不過比較特別的是 1.08 億像素的主鏡頭將會搭載名為「Super Clear Lens (超清晰鏡頭)」的技術,可以降低光線射入鏡頭時的眩光與反射問題,聽起來蠻像是相機鏡頭表層的鍍膜技術。早在去年 11 月左右,網路上就有疑似 Galaxy S22 系列的手機外觀設計資訊流出,而且除了像是保護貼這類的產品推測 Galaxy S22 三款新機的螢幕尺寸,甚至也有疑似 Galaxy S22 Ultra 真機的照片流出,而外媒 FrontPageTech 獨家揭露的內容提前爆料 Galaxy S22 Ultra 將會有類似於過去 Galaxy Note 系列的外觀風格。此外,外媒公開的照片組也以看到手機清晰的背蓋設計,相較於過去兩年三星廣泛使用的「矩陣型」相機,新設計直接把模組區塊拿掉,採用了挖孔式的相機佈局,視覺上與去年發售的旗艦機 Galaxy A32 十分類似,而且看起來各個相機凸起的程度相較於過去更為平緩一些。另外在顏色方面,根據外媒 Techradar 的報導指出,除了最基本的黑、白兩色會是全系列皆有的「標準款」之外,Galaxy S22 將會有玫瑰金、粉金兩種新色,另外 Galaxy S22 與 Galaxy S22 + 都將會有消光風格的綠色款。至於最高階的 Galaxy S22 Ultra 除了黑白基本色之外,還將會有新款的酒紅色與墨綠色。不只是規格升級,Galaxy Note 系列實質整併也將帶動舊有用戶回歸?去年三星宣佈將終止 Galaxy Note 這個經典系列的新機推出,讓許多忠實用戶感到心碎,而媒體也推測或許是與全球缺晶片、以及 Galaxy Note 系列的銷售不如預期相關,但從三星官方將許多研發與行銷預算大量投入可摺疊螢幕機種,也能看出或許兼具大螢幕與攜帶性的 Galaxy Z 系列對於三星的市場佈局更為重要。此外,2021 年在 Galaxy S21 Ultra 與 Galaxy Z Fold3 陸續支援 S Pen 的功能也獲得消費者的好評,或許也讓三星發現到與其讓 S Pen「綁」在單一的 Galaxy Note 系列,或許讓這項功能成為三星生態系的一環,會更佳有利,同時也讓三星維持一年「雙旗艦」的策略:直立型的 Galaxy S 系列與可摺疊螢幕的 Galaxy Z 系列,更易於配置研發與行銷資源,日後的升級維護成本也能降低。當然,目前傳出即將發表的 Galaxy S22 系列中的頂級款 Galaxy S22 Ultra 將直接成為「新一代的 Galaxy Note」, 或許也是三星在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畢竟 Galaxy Note 系列在全球也擁有數千萬的用戶,對於三星來說自然也是需要積極拉攏的一群人,而 Galaxy Note 藉由 Galaxy S22 Ultra 之名「重生」, 相信也能帶動原有 Galaxy Note 系列用戶的「回歸」。然而真正答案還是要等到 2/9 Galaxy Unpacked 揭曉,現在預先註冊,就有機會抽中 QLED 電視 + SoundBar 組合!手刀註冊👉 https://www.samsung.com/tw/unpacked/ | daily-weekly |
美斯香港友賽未落場,主辦方Tatler Asia宣布門票退款一半 | 阿根廷球王美斯 (Lionel Messi) 日前在香港舉行的一場比賽中沒有上陣,事件引來各方不滿,主辦這場比賽的公司決定向入場人士退回門票一半款項。香港當局今天 (9 日) 公布,過去幾天,政府不斷與主辦方 Tatler Asia 商討尋求處理事件的可行方案,對方決定向透過官方管道購票入場觀看比賽的香港及外地球迷退款,金額是門票售價的一半。此外,香港媒體引述外電報導,美斯所屬球隊美國邁阿密國際隊 (Inter Miami CF) 已就美斯沒有在港上陣比賽一事道歉,並指理解球迷對美斯缺陣感到失望。對於 Tatler Asia 的退款決定,港府表示歡迎,認為這是負責任的做法,顯示其積極承擔的態度。但港府表示,社會各界對事件仍存在不少疑問,希望球隊最終能向香港市民和來港觀賽球迷作合理解釋。美斯上週隨所屬球隊來港,4 日與香港隊進行友誼賽,這場比賽吸引近 4 萬名香港、中國大陸及海外球迷進場,他們都預期美斯將會下場。但比賽當晚,美斯沒有上陣,結果惹來各方批評和不滿。美斯曾表示身體不適,但他與球隊離港後即轉赴日本參賽,更令人不相信他的健康有問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昨天 (8 日) 發表社評,聲稱此事背後「有政治動機」, 令事件發酵至國際政治層面。據公布,港府向主辦單位資助了港幣 1600 萬元,雙方簽定的協議規定,美斯至少要參加半場比賽。事發後,Tatler Asia 已主動放棄收取政府的贊助費。去年初,香港取消所有疫情限制後,港府不斷舉辦本土或國際大型盛事,以振興經濟及激勵民心,想讓香港走出困局,而贊助這場體育盛事,也具有這方面的目的。這場比賽的門票由最便宜的 800 港元至 4880 港元不等,全場爆滿。【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日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 daily-weekly |
耿一偉《哲學小分隊》:從九鬼周造《「粹」的構造》,發想台灣美學的陰性構造 | 文:耿一偉台灣美學的陰性構造上課的時候,我發給同學九鬼周造《「粹」的構造》的部分內容。九鬼周造曾親炙胡賽爾與海德格,是日本 20 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粹」的構造》試圖找出日本美學的特質,以「粹」這個字出發,分析其文化內涵,最後應用到對日本藝術的說明。他認為粹這個概念有三個特色,分別是媚態、氣魄與達觀。如果要簡要形容,可以說是一種武士道結合浪人的男性情調。但是我的目的不只是介紹這位日本哲學家的美學觀,而是想讓同學借鑑他的方法,探索類似某種可以含括台灣特色的美學範疇。為了能夠確認他們是否了解「粹」的意涵,我先問他們,在我們的文化語境裡,是否有類似「粹」的概念。討論的結果,「漂泊」這個詞,可能最接近九鬼周造對「粹」的描述。九鬼周造有趣的地方,在於他不直接從藝術或美的相關概念出發,而是從日常生活的用語中,找出一個文化中特有,且尚未被學術語言所規訓的概念,挖掘這個概念的可能性,並藉助分析後所產生的看待世界的新眼光,重新掌握文化中各種藝術現象。他說:「圖案與粹的表現有著密切的關係......, 首先必須表現某些『媚態』的二元性,另外,其二元性要求做為『氣魄』、『達觀』的客觀化表現出一定的特質。幾何學的圖案中,平行線最適合表現二元性......, 做為圖案,條紋被視為粹絕非偶然。在《昔昔物語》中,普通女子身穿金銀線繡製的窄袖便服,而藝妓則穿條紋衣服。」然後,我把同學分組,請他們在三分鐘內,討論出一個可以用來形容台灣特有感受的日常用語,就像九鬼周造找出「粹」這個字來代表日本特有的自我表達。我之所以會把討論時間限制得很短,是希望能刺激他們多用直覺,突破理性框架對想像力的限制。結果非常有趣,有一組提出「水」這個字。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這個用語往往也用來代表美。但是「水」這個字,如同另一組提出的「拚」一樣,都不是單純的名詞。比如在看球賽時,當球員快踢進球時,我們會說:「水歐,水歐,水歐⋯⋯, 水啦。」這時候如果結合身體動作的話,會發現「水」最適合搭配的,是握著拳頭,由下往上略微揮拳。這個動作的比法,其實跟在說「拚」時的動作很像。換言之,「水」跟「拚」之間有一種身體上的感受連結,而且都有一種拋棄思想限制,用身體、用意志行事的任性快意。另外有一組提出「母親」這個概念,這讓我想到在 1990 年初,本土意識開始盛行時,有一首歌叫《母親的名叫台灣》, 非常受到歡迎。這顯示了我們偏愛以母親的女性形象來形容台灣,而不是 fatherland。如果考慮到「水」本身有一種陰柔的特質在裡頭,加上「母親」的聯想。至少我們可以說,埋藏在當代年輕人的潛意識中,我們比較是屬於陰性感受。既然是陰性,我們偏好的線條勢必不是平行線,而是曲線,至於顏色的話,是所謂的俗豔,是一種女性對繽紛色彩的喜愛,勢必也強過像包浩斯這種現代主義強調極簡的抽象表現。課堂很快進入尾聲,我順著同學的討論做最後回應,思索以最近受到大眾關注的《甘露水》, 是否能濃縮整個討論呢?《甘露水》是黃土水 1921 年完成的裸體少女雕塑,許多人會聯想到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但是我們留意一下,有一件事是很特別的,這位少女的雙腳是如曲線般交叉站立,而不是像《維納斯的誕生》的熟女是平行併攏。考慮到《甘露水》打開伸直的雙手、交叉的雙腳與微微向上傾的身體姿態,少女根本就是以舞者的樣貌站在舞台上,她自己就是獻給這個世界的甘露水,因為這尊雕像表現了一種青春任性的自然美。黃水土在《甘露水》入選帝展隔年於《東洋》雜誌提到:「台灣是充滿了天賜之美的地上樂土。」很明顯,《甘露水》就是象徵台灣。 | daily-weekly |
全球晶片產業都仰賴它——半導體設備大廠ASML虎年禮盒,訴說一個晶片的誕生 | 很多人買手機、電子產品時都會研究其晶片的效能和表現,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多年來有一家荷蘭公司默默地開發半導體生產的技術,讓我們身邊電子產品效能不斷提升,如今也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商。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晶片需求強勁,掌握先進晶圓代工技術的台積電成為炙手可熱的企業,甚至成為「護國神山」。不過,無論是台積電、三星、或是英特爾,要爭奪晶片霸主地位的關鍵,其實在於這間來自荷蘭的晶片製造設備領導廠商 ——ASML (艾司摩爾)。以往我們開箱的高效能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其中最先進的晶片,都是源自於 ASML 的技術。多年來,ASML 致力於開發半導體生產的技術,集合人類最頂尖的智慧結晶,整合全球供應鏈的資源。ASML 在全球 16 個國家、60 個城市設有辦公室,員工超過 30,000 人,包括台灣員工 3,600 人。所以,究竟 ASML 掌握什麼樣神奇的技術,讓世界各國半導體大廠都仰賴他們的設備?從 ASML 公開驅動半導體經濟最重要的「兩道光」, 以及獨家限定的新年禮盒中可以略知一二。用改變世界的「兩道光」讓科技越貼近人性想像沒有晶片的一天,你的生活有多大的改變?少了手機與電腦可以辦公、沒有汽車通勤、連休息時最愛用的遊戲機也消失了。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已與晶片密不可分,而 ASML 這次向大家介紹先進晶片生產必備的「EUV 極紫外光」和「DUV 深紫外光」微影設備,解析原來習以為常的電子產品效能,是背後這麼精密且複雜的技術生產出來的!基本上,ASML 的微影設備系統,是利用光學原理將光束射在晶圓上,藉此刻出精細的電路圖。目前,ASML 的 DUV (深紫外光) 微影系統是當前半導體產業用於量產晶片的主力。為了幫助晶片製造商量產各種節點和技術製程,ASML 又分別提供「浸潤式」和「乾式」微影解決方案,展現優異的生產力,以及成像和微影疊對效能,幫助量產最先進的邏輯和記憶體晶片。 不斷技術迭代、突破晶片生產的極限,ASML 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採用 EUV (極紫外光) 的微影設備製造商。EUV 是目前全球半導體大廠極力爭取的微影技術,它的成功不僅延續了摩爾定律,更讓積體電路的進步不會在 2018 年量產的 7 奈米世代停滯現在 EUV 微影技術已應用於 7 及 5 奈米世代的量產,接下來 3 奈米世代也將於 2022 下半年投入量產,帶領積體電路製造繼續向前邁進。開箱 ASML 新年禮盒:完整訴說晶片誕生的故事與秘密 ASML 今年度特別製作新年禮盒,內容物包含:一副「ASML 撲克牌」, 不只可用作年假期間與親朋好友打牌交流,牌卡上附有 ASML 的相關簡介,還能讓人遊戲期間順便補充知識,跟上半導體產業趨勢。另外,還有一盒荷式煎餅,稱作「荷蘭晶圓餅」, 象徵 ASML 是一間荷蘭公司,並且諧音「晶圓」的產業概念。除此之外,也附贈一副 ASML 限量口罩,以及專屬新年賀卡與 AR 卡片,掃描 QR Code 即可運用 AR 揭開 ASML 的核心技術奧秘。ASML 撲克牌訴說一個晶片的誕生,從微影設備系統開始 ASML 新年禮盒中的撲克牌,其實非常值得收藏。牌卡上可一窺晶片誕生的來龍去脈,了解到 ASML 技術之於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性,及其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其實製造晶片最重要的技術,仰賴於高度精密的微影設備,也就是如何在矽晶片上投印出精細的電路圖,而 ASML 的微影設備系統,正是完成此艱鉅任務的佼佼者。ASML 荷蘭金 (晶) 圓餅,隱藏著人才培育的秘密 ASML 新年禮盒中的荷蘭煎餅,其實也有隱藏彩蛋。除了荷蘭、晶圓的概念,每一塊煎餅都隱含著一項 ASML 對於人才的看法。而 ASML 針對未來領袖提出的「3C 」人才特質,其實就藏在荷蘭煎餅的貼紙上!其中四個祝福語更藏有玄機,你看出來了嗎?ASML 重視人才國際化及員工發展,除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外,更提供全球工作輪調機會及全方位職能培訓,強調「以人為本」、「開放尊重」的管理制度。ASML 打破一般人對半導體產業的刻板印象,強調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給予員工高度的自由與尊重。 ASML 時常邀請員工針對一個問題進行換位思考、進行辯論。強調當自己要挑戰別人時,必須學會問對的問題、思考對的方向,才有辦法提出質疑。除了思考,ASML 更鼓勵員工勇於表達,希望透過彼此之間的開放交流,持續成長進步。 在高科技領域,許多事情都是共同互助的結果,必須跟供應鏈或客戶一起研發、製作,整體而言是一個合作過程。在 ASML, 期許方法永遠比問題多。因此,無論遇到什麼困難,ASML 總持續關注員工的成長,給予指導和培訓,提升員工的實力。 全球 ASML 員工分別來自 120 個不同國家,在 ASML 台灣,就有 25 個不同國籍的人才。ASML 利用「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為關鍵,鼓勵員工尊重彼此的個人價值,確保每個人都足夠理解公司的決策,並希望員工能有跨國、跨領域、跨文化傾聽他人聲音的能力。事實上,疫情不減 ASML 的成長態勢。2021 年,ASML 全球員工數突破 30,000 位、台灣辦公室也高達 3,600 人、橫跨 25 個多元國籍。2022 年,ASML 預計在台灣大舉招募 1,000 位人才,有志之士歡迎參考官網資訊。ASML 期間限定禮盒將看似生澀的半導體技術化繁為簡,以清楚易懂、趣味橫生的方式,幫助認識 ASML 這間企業的核心技術與文化。現在只要去 ASML 追光耀新年活動網頁認識微影設備,即可參加抽獎,獲得限量新年禮盒。 | daily-weekly |
Samsung Galaxy S22 旗艦系列:全面提升效能、全方位攝錄能力、首度內建 S Pen 隨時記錄生活 | 近期發表的 Samsung Galaxy S22 旗艦系列,採用全新的處理器與設計,外型美觀並擁有著強悍的效能。S 系列中的 Galaxy S22 Ultra 首度搭載內崁式 S Pen, 讓這台旗艦機有著強大效能,使用手機的體驗更為流暢,也能隨時寫下靈感。當然,表現向來很優秀的相機功能,在 Samsung Galaxy S22 旗艦系列再次提升,不只錄影上擁有電影級跟焦錄影,連在暗處也能錄下精彩的時刻。現在,就跟著編輯一起來看看這款全新進化的 Galaxy 旗艦機吧!全新進化,極致效能此次全新的 Samsung Galaxy S22 旗艦系列,在外型上皆採用流線的設計:正反面皆是 2022 康寧 Gorilla Victus 玻璃,並採用鋁合金的外框,用兩種材質打造出堅固並簡潔好看的外型。Galaxy S22 與 Galaxy S22 Plus 在外型一致,四周採用比較圓潤的導角;而 Galaxy S22 Ultra 四周則方正些,頗有延續過去 Galaxy Note 系列的外觀。Galaxy S22 旗艦系列手機皆有四色可選,三款型號皆有黑色、白色與綠色。而在特殊色上 Galaxy S22 與 Galaxy S22 Plus 有雪霧粉、Galaxy S22 Ultra 則是相當特殊的夜暮紅,略帶霧面的質感,更增添個人特色。而 Galaxy S22 旗艦系列首次採用的 4nm 晶片製程,讓整體效能更上一層樓,無論是影音或遊戲的體驗都非常好,在電力的效能上也相當優秀,面對多工的處理更是遊刃有餘。根據編輯親自測試,Galaxy S22 旗艦系列在電力上的設計都能滿足一整天的使用 (Galaxy S22:3700mAh、Galaxy S22 Plus:4500mAh、Galaxy S22 Ultra:5000mAh),Samsung 也為 Galaxy S22 Plus 與 Galaxy S22 Ultra 搭載了 45W 的超快速充電,能更快速地在短時間補充足夠電力。全系列的 Galaxy S22 都搭載了全新的 Android 12, 在安全性上也更加提升,擁有更好的隱私防護。當有 APP 使用麥克風或攝影鏡頭時,在手機的角落皆會即時顯示提示。而 Samsung 也打造了「安全資料夾」功能,能讓我們把 App 丟入資料夾,開啟時需要另外進行安全驗證。也能把圖像、影片等較為個人的資料存放在這個安全資料夾內,讓手機的隱私獲得更好的保障。隨身記下靈感繆思:S 系列首次搭載 S Pen 在 Galaxy S22 Ultra 上,則是首次在 S 系列手機搭載內置 S Pen。使用上跟過去 Galaxy Note 系列一樣,將筆按壓取出,手機就會自動跳出相對應的筆記選項供選擇,馬上就能寫下一瞬的靈感。收納上也跟手機完美結合為一體,完全密合地嵌入機身內。若已習慣使用 S Pen 寫下記事、隨手繪圖,那麼內建 S Pen 的 Galaxy S22 Ultra 可說是首選,除了擁有強大的效能之外,還能讓手機搖身一變成數位筆記本與繪圖本。手機界單眼:集優秀畫質與高倍變焦於一身過去 Samsung Galaxy S 系列的拍照品質已經相當讓人印象深刻,這次在 Galaxy S22 全系列上也同樣有著優異的表現。以下編輯以 Galaxy S22 Ultra 來進行實測:Galaxy S22 Ultra 擁有四顆鏡頭,分別為:一億八百萬畫素的廣角主鏡頭、一千兩百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一千萬畫素的 3X 遠距鏡頭與一千萬畫素的 10X 遠距鏡頭。Galaxy S22 Ultra 一億八百萬畫素的廣角主鏡頭,同時保有優秀成像與細節。在一億八百萬畫素的模式下,此次也有「細節小幫手」, 開啟後,能有更優質的細節度及銳利成像,非常適合呈現細節更多的畫面:像是壯麗風景、物品的細節等等。而在遠距的表現上,Galaxy S22 Ultra 支援到了 100X 變焦,能拍到更遠的地方。Galaxy S22 Ultra 的主鏡頭在解像力、階調表現的都非常優秀,在順光逆光與高對比的環境都能拍出理想的照片,在顏色上討人喜歡,快門反應亦很快速。而在遠距的表現上,Galaxy S22 Ultra 支援到了 100X 變焦,透過演算,能讓 10X 的潛望式望遠鏡頭拍到更遠的地方。這次 Galaxy S22 Ultra 本身在超望遠 100X 的演算法更上一層,清晰度也更好,取景時畫面也有著子母畫面,便於構圖。在人像模式中,Galaxy S22 Ultra 對於人物邊際的判別比以往更好,拍攝後的處理速度也更快。且拍攝後也能重新選擇散景模糊程度與攝影棚燈光。使用人像模式拍攝,也能在高反差的地方把人像拍得更好。這次在 Galaxy S22 旗艦系列比較特殊的是,人像模式除辨識出人臉之外,也能偵測出寵物的臉孔,同樣跟拍攝人物有一樣的散景與燈光效果。低光照片影片再進化,分享更精彩除了在主鏡頭有著更進化的畫質表現以外,Galaxy S22 Ultra 本身在昏暗場景的照片與影片都更加進化,尤其是人像照片,運用了強悍的演算解放了手機在夜裡拍攝人像的能力。我們實際上在夜裡測試了人物攝影,相機會自動為昏暗的人臉進行補光、並維持理想的細節,同時演算出好看的散景效果,比起過往的手機,可說是有相當大的躍進。而 Galaxy S22 Ultra 的錄影功能也非常令人激賞。這次 Galaxy S22 Ultra 支援電影級跟焦,按下錄影後,手機便會自動偵測臉部並隨著人物的移動持續對焦,編輯實測效果非常地準確。這個功能也支援畫面中的多人物與多目標追蹤。Galaxy S22 Ultra 支援超明亮夜幕攝影,透過強力的演算能力,有效減低了錄影時的雜訊,有著非常好的穩定度。我們錄製了兩段夜晚的錄影片段,可以看出畫面在夜晚步行手持拍攝,除了整體畫面乾淨好看以外,對主體的掌握也非常好,就算是手持拍攝也有非常穩定的表現。Galaxy S22 Ultra 在錄影也支援了「導演模式」, 錄製時我們可以隨時切換鏡頭,並同時看到三顆鏡頭的畫面,在運鏡的變化、角度的切換上都能更得心應手與靈活。在優秀的照片與影片之下,若你想快速分享到社群網路,Galaxy S22 Ultra 也提供了「一鍵拍錄 2.0」的功能。透過基礎 15 秒的拍攝,手機將會自動生成帶有音效的影片與濾鏡照片,馬上就能分享到各大社群平台。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 - 全方位旗艦手機一直以來,Samsung Galaxy 系列都為我們帶來許多驚喜,從外觀的設計工藝、操作上的流暢體驗、拍照的畫質與便利。如今 Samsung Galaxy S22 旗艦系列依舊承襲了這些優點,不僅擁有強大性能,又兼具設計工藝,維持拍照品質的同時,又再次強化的低光源與動態錄影。在使用體驗細節上,像是電影級跟焦、夜幕攝影、超流暢錄影等等在影片的強化,也讓 Galaxy S22 系列成為全方位的攝錄影手機。而 Galaxy S22 旗艦系列強悍的效能,也讓這些功能使用起來毫無罣礙,搭配起平時流暢的使用,也造就這個手機系列的強大。Galaxy S22 Ultra 不僅擁有絕佳性能,更首次內建搭配 S Pen, 在強悍的規格底下,也讓使用者可以更自在創作,造就這個時代裡最理想的數位生活樣貌。最後,編輯整理了一些 Samsung Galaxy S22 Ultra 的實拍照片,供大家參考。 | daily-weekly |
【小說】《自由》選摘:共產主義並不像敵人宣傳的那樣壞,而是有史以來頭一回讓人完全自由 | 文:蕾雅・烏琵 (Lea Ypi) 歷史盡頭在我擁抱史達林之前,我早幾個月就見過他的肖像走過首都街頭,慶祝五一勞動節。每年都有這場遊行。電視轉播會提前開始,南斯拉夫電視台也沒有體育節目可看,表示我不必和爸爸搶奪電視螢幕的使用權,可以看完遊行再看布偶戲,然後看一部兒童電影,再穿著新衣出門散步,買冰淇淋,最後找城裡唯一的攝影師拍張照。他通常就站在文化宮附近的溫泉邊。一九九〇年五月一日是我們最後一次慶祝勞動節,也是最開心的一次。也可能因為是最後一次,所以才那麼開心。客觀來說,那不可能是最開心的一次。為了購買日常用品而排的隊伍愈來愈長,店裡貨架感覺愈來愈空。但我並不介意。我之前對食物很挑剔,但我現在長大了,不再埋怨只有廉價的羊乳酪,沒有更好吃的黃乳酪,也不再嫌惡舊果醬,吵著吃蜂蜜。「道德第一,食物其次,」奶奶開心說道,我也學會了這樣的態度。一九九〇年五月五日,科圖諾 (Toto Cutugno) 在扎格雷布以一首〈團結,一九九二 (Insieme: 1992)〉拿下了歐洲歌唱大賽冠軍。憑著《在家說外語》教會我的東西,我聽得懂歌詞,因此也隨著副歌旋律在腦中哼唱:我們愈來愈自由 / 一切不再孤單,不再是夢 / 我們愈來愈團結 / 把手給我,讓我帶你一起飛 / 一起...... 團結,團結歐洲。兩年後我才發現,我一直以為這首歌是在讚揚社會主義理想為全歐洲帶來自由與團結,結果是在講馬斯垂克條約,而且自由市場很快就因為這個條約變得更牢不可破。與此同時,歐洲仍然被各種「流氓」把持,暗中破壞公共秩序。那年稍早,波蘭退出華沙公約組織,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共產黨投票放棄一黨專政,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宣布自蘇聯獨立,蘇聯部隊進入巴庫鎮壓亞塞拜然人示威遊行。我無意間聽見爸媽在談東德「自由」選舉,便開口問我爸爸:「不自由的選舉能選什麼?」他似乎不喜歡這個問題,只想改變話題。「曼德拉獲釋了,」他說:「妳是不是很開心?」來我家的訪客加倍了,甚至連狄雷克蒂沒有轉播足球賽或音樂祭時也會來。爸爸媽媽開始早早叫我上床睡覺。隔著客廳裡的煙霧瀰漫,隨手捲菸的客人個個都成了幻影。我發現爸媽低聲歡迎訪客時,語氣裡雖然帶著驚訝,但沒有受威脅的感覺。所有人都面帶微笑,拍拍我肩膀,問我在學校過得如何,班上有沒有誰比我出色,我有沒有繼續用成績讓黨以我為傲。我總是點點頭,跟他們分享我的好表現。那時我剛成為先鋒隊員,比同學早了一年。我之前被選中代表學校在二戰英雄陵墓前獻上花圈,現在又負責宣讀忠黨誓詞,朝會時站在全校師生面前,嚴肅高呼:「恩維爾的先鋒隊員們!準備好為黨奮戰了嗎?」「隨時都可以!」先鋒隊員齊聲大喊。爸爸媽媽為我的表現感到驕傲,還帶我去海邊度假作為獎勵。那年夏天我去參加先鋒營,在那裡待了兩週。每天早上七點起床鐘響,儘管早餐的麵包捲吃起來像橡膠,但餐廳裡分麵包捲的女士們都很親切,甚至很溫柔。早上其他時間,我們會在海邊度過,曬太陽、游泳和踢足球。午餐時間,我們會排隊領飯、優格和葡萄,吃完就回房午休或假裝午睡。下課鐘是傍晚五點。下午我們會打乒乓球或下棋,然後分成不同的學習小隊:數學、自然科學、音樂、美術和作文。晚餐是蔬菜湯,我們總是囫圇吞完,趕著到外頭去搶露天電影的位子。晚上我們會聊到很晚,結交新朋友,年紀最大、最勇敢的先鋒隊員會談戀愛。白天我們都在比賽,比誰最會理床鋪,誰吃飯最快,誰游最遠,誰知道最多首都,誰讀過最多本小說,誰會解三次方程式,誰會最多樂器。老師費盡心血一整年,教我們社會主義團結一心的大道理,那兩週完全被我們拋在腦後。營隊開始沒幾天,上頭就不再勸阻我們競爭,而是按年齡設定規範。賽跑、模擬奧林匹克運動會、詩歌比賽都由上頭統籌,後來更成為營隊生活的基本,只有反動的小資產階級分子才會拒絕參加。兩週結束後,孩子們回到家,身上至少都有一枚紅星、一面小旗子、一張獎狀或獎牌,就算沒有個人獎,也有團體獎。我每種獎勵都有拿到。我在營隊度過的那兩週,是先鋒營最後一次開辦。我拚了命才拿到的先鋒紅領巾,很快也從我天天圍去上學的寶貝,變成我家拿來擦書架灰塵的抹布。紅星、獎牌、獎狀和「先鋒隊員」的頭銜,不久也將變成博物館裡的文物、來自上個時代的回憶,變成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經歷過的過去。那趟海邊度假是我家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家人旅行。從此國家不再發放度假券。那年五月一日是工人階級最後一次上街慶祝自由與民主。一九九〇年十二月十二日,我的國家正式宣告改為多黨制,並將舉行自由選舉。當時距離羅馬尼亞總統西奧塞古處決時高唱〈國際歌〉還不到一年。波灣戰爭剛剛開始,而不久前才統一的柏林,已經能在紀念品店買到柏林圍牆的碎片。那一年多即使發生了這些事件,我的國家仍然不受影響,就算有也只有一點點。米那娃之梟飛起來了,而且一如往常似乎忘了我們。但這回她記得了,折了回來。社會主義為何會走到盡頭?幾個月前,諾拉老師還在倫理課上向我們解釋,社會主義並不完美,它的到來和共產主義不同。社會主義是獨裁,她說,是無產階級專政。但這和主宰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專政不一樣,顯然更優越。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由工人掌管,而非資本;法律是為工人的利益服務,而非只想追求利潤的人。但她坦言社會主義也有問題。階級鬥爭尚未結束,我們還有許多外敵,像是蘇聯,對方早就放棄了共產主義的理想,變成霸道的帝國主義國家,只會派坦克碾壓小國。我們也有不少內賊。那些曾經有錢、如今失去所有特權與資產的人,不斷密謀推翻工人統治,因此必須被懲罰。不過,無產階級終究會獲勝。諾拉老師說,只要人民在人道的制度裡長大,小孩接受正確思想的薰陶,他們就會被感化。階級敵人會愈來愈少,階級鬥爭會減弱,而後停止。這時,共產主義才會真的開始。而這也是共產主義優於社會主義的原因:它不必用法律懲戒人,而是徹底讓人獲得解放。共產主義並不像我們敵人所宣傳的會壓迫個體,而是自有人類以來,頭一回讓人完全自由。相關書摘 ▶【小說】《自由》選摘:媽媽說自己是反對黨員,而且在反對黨成立當天就加入了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自由:在歷史盡頭長大成人》, 時報文化出版作者:蕾雅・烏琵 (Lea Ypi) 譯者:賴盈滿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蕾雅・烏琵在地球上最孤立的國家長大。那裡,共產主義理想正式取代了宗教。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後的史達林主義根據地,幾乎無法造訪,幾乎無法離開。那是個排隊和匱乏之地,充滿了政治處決和祕密警察。但對烏琵來說,那裡就是家。那裡人人平等,鄰居互相幫忙,孩子未來都應該立志建立更美好的世界。那裡有團結與希望。然而,一九九〇年十二月,柏林圍牆倒塌一年以後,一切都變了。烏琵的出色文筆,讓她譜出一則生動熱鬧又成熟的故事,用思想深刻、新穎又有活力的眼光直視社會動盪,關照個人與政治的關係,思索有關自由的深刻問題:自由是什麼?為誰而存在?需要什麼條件?我們當中誰真正自由?烏琵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機智,探索進步的極限與過去的重負,闡明了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以及被歷史洪流阻擋的人們的希望與恐懼。 | daily-weekly |
《丹妮婊姐麻口不辣心人際說話術》:如果你遇到一個不停打斷你說話,不讓你把話說完的人,你會怎麼跟他說? | 文:丹妮婊姐對方是個超愛插話的人,該怎麼應對?有些人很愛插話,而且插話之後不會把話題帶回原本你們正在聊的話題,如果這種現象一直一直發生,而且非常嚴重的話,的確會讓人覺得很不被尊重對吧?我把這種人分成兩個類型。第一類型:下不了演講台型我生命當中有採訪過一個滿有名的知識份子,他就是標準的第一類型的人。整場訪問,我身為一個主持人沒有一句話能完整講完,講到一半就被他打斷,每、一、句都被打斷,用李小龍方式「啊噠~」劈斷我的話,然後霹哩啪拉一直演講。他雖然坐著,但我真的覺得他站在賈伯斯的舞台上 (再配合李小龍動作)。而且他講著講著就會完全偏離主題,同時不給我任何接話的空檔,我完全無法見縫插針哈哈哈哈哈哈。他真的應該去學自由潛水,想必憋氣能憋超久,會變成自由潛水界的神人之類,我真的沒見過可以如此講話不用換氣的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碰到這種場合呢,因為畢竟是工作,或是你位份比對方低,那就讓他發揮,但其實不論是不是工作或位份,只要確認一個大前提 —— 這人對你來說完全不重要的話,就讓他自由發揮吧!就當積陰德,所以不需要什麼說話技巧。而且遇到這種人的重點是要放在 —— 如何脫身?!哈哈哈哈哈哈,才不是什麼說話技巧應對咧,因為根本沒必要,或是沒機會應對!天啊,遇到這種人我內心都會大喊:「好想要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還是哪個朋友現在發生車禍打給我求救都好啊!」(哈哈哈哈但人完全沒事的那種小擦撞就好) 不過那次我最後的應對方式是因為錄影時間有限,因此就是用一個很官方、有禮貌的理由成功脫身。第二類型:還有得救,你也想救他的人另一種愛插話的人,如果這人對你來說是有點重要性的,譬如你們工作上必須合作,或他是你朋友等諸如此類,就必須轉換心態了:「一定要把這事情解決。」我再強調一次,這狀況是建立在,一定要把他愛打斷人說話的狀況解決。但這裡要先討論這一類愛插話的人,我也遇過,但跟愛演講那種類型不同,愛演講的那種是完全不在乎別人,全世界他眼裡只有自己。但這一類型,他可能是問你問題,結果你回答到一半,他因為別的事情而打斷你的話,但說完自己要說的之後,也沒有要回到原本的話題;或是你們正在一個對話當中,但他因故打斷⋯⋯總之就是,和剛剛前面講的那種全天下都要聽我說話的不同啦,硬要簡單扼要的解釋,就是⋯⋯病的比較輕的哈哈哈哈哈哈哈。遇到這一類型的人,你如果真的想改正他愛打斷人說話的毛病,首先,我要請你很認真地觀察對方,有沒有一種叫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的心理疾病?因為我曾經遇過一個人,他一開始很正常,但後來因為他真的不停打斷我的話,也是用李小龍折斷木板的方式打斷,我當時正在寫這本書,剛好在思考這題,所以我想說,那就直接問本尊哈哈哈哈哈哈。所以我問打斷人大王本尊:「欸,如果你遇到一個不停打斷你說話,不讓你把話說完的人,你會怎麼跟他說?」沒想到這人真的很認真地回答我,但,這真的是一招很錯誤的招數,因為全天下個性機車的人從不覺得自己機車,小氣的人從不覺得自己小氣 (我真的曾經遇過一個小氣大王,跟我抱怨他朋友很小氣,真的很像在聽瑪丹娜在抱怨別的明星耍大牌)。這是地球真的毀了 1000 次都不會變的事情,所以愛打斷人說話的人,當然也不會覺得我在暗示他打斷我說話哈哈哈哈哈哈!後來我改變策略,用比較委婉的態度,但意思很直接地跟對方說:「欸,其實如果你對我說的話沒有興趣的話,你可以不用問我問題,因為我不覺得你有興趣聽。」喔,結果其實還是一樣⋯⋯他不覺得他有問題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當然,直接開門見山跟對方說:「你老是打斷我講話,這樣很沒禮貌,可以讓我把話講完嗎?」其實這也沒不行,但很容易聽起來像指責,指責對方的成功率就是會比較低,畢竟我又不是軍中的班長還是上司,對方也不是我下屬。因此,既然目的是要達成「對方能好好跟你講話而不再打斷你」, 那就是要取巧。善用「悲情的開門見山法」當時我很悲情地跟對方說:「我覺得你完全沈浸在你自己的世界,根本沒有想要好好聽我講話,你不停打斷我的對話,讓我覺得,不管現在坐在這裡的人是誰,對你來說都沒有差。因為邏輯上來說,如果你真的在乎對方,就會好好聽對方講話不是嗎?也就是說你根本不在乎我,這讓我非常受傷。」(如果能搭配流下兩滴眼淚更棒,當時我剛好因為別的事情心情非常不好,就真的很入戲地哭了一回,但其實這件事情本身真的是沒什麼好哭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講得非常直接,真的是把門打開,整座阿爾卑斯山都看見了,但我配合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悲情。從惡狠狠的指責,我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受傷的受害者,這有一個天大的優點:可以避免戰火。因為我不只看起來很無害,還很可憐啊哈哈哈。電影《超級戰艦》裡面的外星人抵達地球的時候,那些外星人一直用機器分析眼前的人類到底有沒有威脅性,有一個正在打棒球的小孩,那外星球體已經站在那小孩面前考慮要不要殺他了,但小孩就是完全沒展現出威脅性,那外星球體分析完覺得無聊就滾了。我的目的是要對方給我徹底改進!給老娘注意聽我說話!要我拿喜餅盒的蓋子敲你頭嗎?雖然這是我心底的真實聲音,但我沒有要真的挑起戰火的意思。總之,對方聽我悲情的說完真的嚇到了,並且很深刻、很誠懇地跟我道歉,從此以後,他就再也沒有打斷我講話了,我們終於可以進行正常且健康的溝通。正常來說,都這麼強烈反應了,對方如果是一個正常人,他就會改善。但如果都把話講成這樣還沒有改善,那就表示對方不是一個正常的人,你就讓他忠於自我,當一個討人厭的李小龍吧!但也有可能對方真的患有「注意力過動不足症」⋯⋯這是真的一個精神上的疾病 (因為我遇過太多精神患者,導致我變成一個精神疾病小專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給我白袍,我要上《健康 2.0》)。至於要怎樣勸對方去就醫,就不在這篇的討論範圍了。不要緊的人就讓他發揮吧自己還能趁機休息不用浪費口水如果朋友非常愛插話請多注意他的精神狀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記得打悲情牌的開門見山招數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丹妮婊姐麻口不辣心人際說話術:回話帶點鋒芒,有個人風格又不戳人底線的說話藝術 (暢銷慶功粉辣封面版)》, 春光出版作者:丹妮婊姐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書店暢銷排行榜作家 —— 丹妮婊姐,教你如何用幽默化解說話困境,成為人見人愛的人際高手!(自封為) 亞洲歐普拉、女版劉在石,丹妮婊姐能用犀利卻幽默的言語,化解許多離奇事件與突發狀況,包括各種你一定遇過的人際關係的說話困境,她將指點迷津、突破盲腸,讓溝通無往不利!說錯話不會死,但瞬凍氣氛和尷尬場面會讓你想一頭撞死。 懂得人際說話術不一定能帶你上天堂,但學會它,肯定是你生死關頭的保命符!【1 級辣度】為什麼越聊氣氛越冷場?先想想看是否遇到了「假性問題」? 做錯了這件事,當然越聊越冷場。【2 級辣度】遇到說話超級臭屁又自大的人,要怎麼應對?做善事的機會到了,就使用「送佛送上西說話法」, 當作積陰德囉!【3 級辣度】碰到強迫推銷的情況要怎麼應對才能脫身?先判斷情況,再根據情況採用「誠實運動說話法」, 戰勝拒絕別人的恐懼。【4 級辣度】被朋友用人情壓力凹幫忙,超不爽但要怎麼好好拒絕?既然是朋友,先試著表明不舒服的感受,但如果不幸碰到超白目之人,那就用「無能奧運冠軍法」來讓他碰釘子吧,保證之後再也不敢來煩你!【5 級辣度】懷疑另一半偷吃,要怎麼探問?在這個偷吃 Buffet 的時代,這題真的常被問,我實際用過「丟帳本說話法」來成功幫朋友套出另一半的自白,但請小心使用! | daily-weekly |
九部口碑超高「短集數」韓劇陪你過新年:《酒鬼都市女人們》《單戀原聲帶》《Yonder》,歡樂催淚一次到位 | 文:JC 酒依絲過年假期想多追幾部劇,無奈韓劇一部動輒 16、20 集,又要依照喜好挑片,實在難以看得又多又快。幸好短集數的小品韓劇在近幾年悄悄崛起,恰恰好配飯的片長、拿捏有度的劇情節奏,加上精煉的集數,一天追一部太容易,想追兩三部也沒問題,完全滿足效率派追劇族的口味與需求。本文為各位統整了 9 部高口碑的「短集數韓劇」, 囊括歡樂、療癒、催淚、刺激等不同的劇情風格,趕緊收藏起來,趁著春節假期一口氣完食吧!《單戀原聲帶》第一季集數:四集《單戀原聲帶 #1》為 Disney + 推出的原創劇集,由朴炯植、韓韶禧主演,劇情講述一對認識已久的青梅竹馬,男主角韓宣宇 (朴炯植飾) 一直暗戀著女主角李恩秀 (韓韶禧飾), 可為了不破壞深厚的友情,遲遲沒有向前跨出一步。在戀愛主題上遇到瓶頸的作詞人恩秀決定暫時寄宿宣宇家,汲取他過往暗戀與戀愛的經驗,在同一屋簷下微妙的情感也慢慢蔓延。該劇故事線簡單,畫面唯美而充滿詩意,雖然只有短短四集,但便讓觀眾經歷了暗戀的悸動與煎熬,令人回味無窮。《請發送粉絲信》集數:四集《請發送粉絲信》由崔秀英、尹博、申妍宇主演,劇情講述獨自照顧著白血病女兒方侑娜 (申妍宇飾) 的單親爸爸方正錫 (尹博飾), 為了在女兒辛苦的療程中給予打氣,假扮成女兒最愛的偶像回信給女兒,不料卻讓頂流女明星韓江熙 (崔秀英飾) 演藝生涯遇到危機。劇情中包含青梅竹馬再續前緣的愛情故事、封閉的內心如何衝過低潮的過程,也帶出了明星所承受的無止盡的惡評與身為真正的粉絲一心想守護偶像的心,充滿了溫馨與正能量,實際有追星經驗的朋友必能收獲更多感動!《死之詠贊》集數:六集催淚預警,觀看《死之詠贊》請先將衛生紙準備好!由李鍾碩、申惠善主演的《死之詠贊》改編自朝鮮最早一批海外留學生的真實故事,劇情講述愛國劇作家金祐鎮 (李鍾碩飾) 與聲樂家尹心悳 (申惠善飾) 兩位留日的高材生,因為合作公演節目而相識,並且因彼此的專業而互有好感。無奈金祐鎮出身於被禮教束縛的家庭,早奉父親之命娶親,兩人愛情無果。直到多年後,兩人在被現實壓迫得喘不過氣的時分再度重逢,相約私奔,最後雙雙墜海殉情。整部劇從一開頭就諭示著悲劇的發生,全程讓人感受到時代的壓迫與愛不可得的無奈,追完直接哭光一整包衛生紙!《Yonder》集數:六集而另一部挑戰淚腺的《Yonder》則是科幻架空世界為背景,探討運用科技讓陰陽兩隔的至親重逢的空間「Yonder」, 衍伸出的生命、情感與時間議題。該劇由兩大實力派演員申河均、韓志旼主演,劇情講述病危的妻子利煦 (韓志旼飾) 選擇以安樂死走完最後一程,傷心欲絕的丈夫宰賢 (申河均飾) 捨不得愛妻的離去,終日提不起勁。一日,他卻收到了妻子的影像信,邀請他到以妻子記憶構成的虛擬世界「Yonder」一起生活,究竟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兩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嗎?《產後調理院》集數:八集為人母親究竟是喜是憂?當女人成為了「孩子的媽」還能是「自己」嗎?由嚴志媛、朴河宣、張慧珍等人主演的《產後調理院》以一群高齡產婦的故事為主軸,講述生產後在產後調理院坐月子的女人們所發生的災難喜劇故事。本劇主角吳賢珍 (嚴志媛飾) 從公司最年輕的常務,一夕間成了最高齡的孕婦,卻仍堅持上班到生產前,還為了生小孩差點賠掉自己的性命,道盡了女性生育的辛酸血淚。吳賢珍有了小孩以後,彷若失去自己的慨歎,相信更是讓無數母親深感共鳴!《朴河京旅行記》集數:八集忙碌的職場生活讓人好想神隱!若現實生活不允許,那便先看劇治癒一下心靈。《朴河京旅行記》由李奈映主演,劇情講述擔任高中韓國語文老師的朴河京 (李奈映飾) 有著沉重的職場壓力,若只遵循著一成不變的步伐前行好像不是辦法,她決定暫時「消失」一下,利用周末的時間為自己充電。在旅程中,她參訪幽靜的寺廟、獨坐觀雨、享受美味的麵包與美食等,逐漸放慢腳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也從中得到了心靈的平靜與治癒。《Move to Heaven: 我是遺物整理師》《Move to Heaven: 我是遺物整理師》由李帝勳、陳俊翔主演,劇情講述一名有前科的拳擊手曹尚久 (李帝勳飾) 出獄以後,成為了患有亞斯伯格症姪子韓可魯 (陳俊翔飾) 的監護人,兩人合力經營「Move to Heaven」遺物整理公司,透過整理亡者的物品,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領悟出生命的另一番深意。該劇也藉著不同亡者的故事探討社會中真實的議題,例如:恐怖情人迫害、獨居老人安養問題、年輕人生活困厄的處境等等,劇情發人深省也賺人熱淚。《D.P: 逃兵追緝令》《D.P: 逃兵追緝令》由丁海寅、具教煥、金成均、孫錫久主演,劇情講述韓國軍營霸凌事件頻仍,導致有許多服役中的小兵鋌而走險,逃離軍營。為了讓逃兵通通歸隊,軍中成立「逃兵追捕組」(D.P) 展開追捕任務,過程中也發生了許多混亂而充滿黑暗的故事。由性格一板一眼的安俊浩 (丁海寅飾) 與仗義又機靈的韓浩烈 (具教煥飾) 所組成的緝兵小隊,兩人默契十足,在追逃兵的過程中也偶有令人哭笑不得的突發之舉,絕對是本劇的必看亮點。《酒鬼都市女人們》最後要介紹的《酒鬼都市女人們》, 每集只有短短 20 至 30 分鐘,劇情笑中帶淚,又能引起廣大上班族的共鳴,絕對是短集數韓劇中必看的配飯神劇,千萬不可錯過。該劇由李先彬、韓善伙、鄭恩地、崔始源主演,劇情講述以喝酒作為人生信念的 3 名 30 歲女子 — 安昭熙 (李先彬飾)、韓智妍 (韓善伙飾) 與姜芝久 (鄭恩地飾), 下班之後一定會相聚在小酒館喝個爛醉。酒席間聊爛工作、爛男人,偶爾也一邊相親一邊拼酒,在酒酣耳熱間彷彿壓力隨著酒瓶被撬開的瞬間一一消失,而三人的友情也越來越緊密!本文經《歐搜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年假一天追一部!9 部口碑好評的「短集數韓劇」推薦:《酒鬼都市女人們》、《Yonder》歡樂、催淚通通有! | daily-weekly |
「我可以為你擋死」的潘美辰,寫出並唱出天下痴情種的代言歌 | 文:王景新因為愛,所以情歌傳唱永不休止;也因為愛難以量化,有情人自然且行且珍惜之外,不斷沿途探勘且試著描摹愛的深度,鐫刻情生意動的痕跡,成為永恆的命題。2003 年,年屆 34 的潘美辰,一曲直白孤勇卻也不能比〈我可以為你擋死〉再更強烈決絕,又烈愛傷痕的抒情搖滾震撼樂壇,天下痴情種終於再有一首全新代言歌;而此前沉寂長達五年的創作歌手潘美辰,終於再度重回主流的鎂光燈下,強勢回歸。「其實我真正的性格就是〈我可以為你擋死〉, 極度劇烈、極度搖滾。非常喜歡這首歌,因為最能代表我。」回顧如此強烈將愛進行到底的〈我可以為你擋死〉, 潘美辰說,寫這首是以鋼琴彈奏,一如以往,是紀錄當時感覺下即興彈奏出的旋律。旋律架構有了雛形,「再憑感覺哼出詞句,然後碰撞出最符合當下感受與旋律契合的文字。」就算睽違樂壇多年,她仍一本創作初心,並不預設創作技巧與方向,一切順從當下的感覺所激盪出的火花。歌名與副歌不避諱、不修飾直接以「死」字入歌,難道不擔心市場接受度?潘美辰坦言,創作的當下不會管這麼多,「唱什麼是什麼,寫什麼是什麼,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我也不會去顧慮太多。」因為沒有預設沒有框框、沒有顧忌,才叫創作。潘美辰也自認寫歌從不跟隨時下流行,只跟隨自由創作最真誠的呈現,「例如歌名〈我可以為你擋死〉這句話有誰真敢這樣說?我敢。當真的愛到刻骨銘心、蕩氣回腸,就會不顧一切豁出去,我想懂的人會懂。」〈我可以為你擋死〉更是潘美辰一次跨國合作代表,「與 Keith Stuart 聊音樂時,提到共同喜愛的音樂人,嘗試與國際音樂人共同合作。」因此編曲來自美國、混音由德國操盤,無論編曲或混音有別以往的搖滾力道,「也代表我以高強度搖滾曲風呼應與表現炙熱情感,有著桀驁不羈的偏愛。」從甫出道的〈我曾用愛心愛著你〉, 一路唱進〈我可以為你擋死〉, 潘美辰音樂風格鮮明而激越的程度,有增無減。潘美辰自剖,愛情可檢視一個人對生命與人生是否仍保有熱愛,「尤其身為創作者與藝人,更要永遠保有不滅的激情與熱情。」強調如果少了激情與熱情就無法寫出或唱出有生命力的歌,更無法對舞台與人生保有熊熊熱愛。事實上,華語歌壇不乏刻骨銘心,乃至撕心裂肺的情歌,但其後泰半選擇轉型,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堅持歌者本色的只有潘美辰。「我其實很開心唱了三十多年,那把對情感對音樂的生命之火依然沸騰著。」時至今日,回聽這首二十多年前的歌,也罕有歌者能撐起〈我可以為你擋死〉這般濃烈情感的重情歌。潘美辰也侃侃而談自己的另一面,「我的另一面是溫暖、深情、有正能量的,例如〈我想有個家〉、〈我曾用心愛著你〉, 但真正的我是轟烈的、吶喊的,唱到聲嘶力竭的,用生命去寫、去唱。」難道未曾想過改走當代顯學「文青風」?「我也不是不能嘗試文青風,當有一天走到那頻率、那片天空,或許我老了,不一定突然就來個文青風,誰能預想到呢?但現在的我還真不適合。」與潘美辰同期歌者不是早已退隱,就是久久露面一次舉辦懷舊演唱會,潘美辰依舊不隨俗,仍願意為喜歡聽她唱歌的人,繼續無所畏懼地活躍舞台,再唱一首「潘美的歌」。歌曲介紹歌名:〈我可以為你擋死〉作曲:潘美辰作詞:潘美辰演唱人:潘美辰編曲:Keith Stuart 製作:Keith Stuart 收錄專輯:我可以為你擋死新歌加精選出版時間:2003 出版公司:新力本文經《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我可以為你擋死 - 直面性命的熱烈狂愛之歌 | daily-weekly |
【小說】《異常》選摘:中共肯定早就有名單了,他們無時無刻都知道每個中國人在哪裡 | 文:埃爾韋・勒・泰利耶 (Hervé Le Tellier) 幾位總統總統興致勃勃地在橢圓形辦公室踱步,他的眼睛盯著照映在厚厚白色地毯上的陽光。在溫斯頓。邱吉爾半身像冷冷的注視下,他逆時針繞了一圈辦公室,壁爐上畫框中的華盛頓只稍微比前者更專注一點。在總統的座位前,他們四人坐在扶手椅上等待:特別顧問,美國國務卿,科學顧問,以及阿德里安,被堅毅桌 上頭的雄偉老鷹吸引著。阿德里安穿著乾淨散發香氣的白襯衫,那是禮賓司長在他抵達時遞給他的。「我們會藉此機會快速洗乾淨您的衣服,米勒教授。」「我不想打給那個法國人。」總統邊賭氣邊走回來坐下。「我們扣留著六十七位法國國民,而且這是法國航空的航班。您必須打給他,總統先......」特別顧問說。「不要,我不要。我要先打給近平。我們有幾個中國人?」「二十幾位,總統先生。不過在這之後要馬上打給法國總統。」「好吧,再看看。珍妮佛,幫我打給那個中國人。米路教授,幾分鐘後就讓您與近平聊,好嗎?」總統轉向阿德里安。米勒,隱約讓總統想到《阿甘正傳》的演員。他的名字是什麼?但阿德里安有種更青春的感覺。阿德里安沒有回應。連續幾晚沒睡影響了他,他有點茫然地想著,天吶,天吶,我與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我要和中國國家主席談話,而且我穿著白色襯衫。「米路教授,我在和您說話......」湯姆。漢克斯,對啦,就是他。他讓我想到湯姆。漢克斯。總統心想。「好的,總統先生。」阿德里安認知到總統在叫他。「我是米勒,總統先生。」「我說了,您去與近平談,您去向他解釋。」「米勒教授需要回應所有的問題嗎?」特別顧問詢問。總統揚起眉毛,看向國務卿尋求答案。國務卿點點頭:「請告訴他所有您知道的事,教授。反正,我們知道的也不多。」「總統先生,我把您轉給中國國家主席。」一個女性的聲音說。一萬一千公里外,在中南海的西樓大院會議室內,一隻手拿起話筒。「習主席您好。我很抱歉,這麼晚來電。」總統說。「我還沒睡,親愛的總統先生。」「那就好,那就好。我打給您是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們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情況。整個世界都面臨著。這就是為什麼您是我第一個聯絡的人。我正與我的科學顧問在一起。他們將隨時提供協助。就是呢,兩天前,一架法國航空的飛機降落在我國領土。那是一架三個月前早已降落的飛機。」「啊?一架飛機降落好幾次很常見啊。」主席忍著笑意。「尤其是固定航班......」「現在的情況更複雜。我請我的一位科學顧問與您談談,普林斯頓大學的阿德里安。米路教授。」阿德里安起身,拿起總統遞給他的話筒,結結巴巴地說:「我是阿德里安。米勒教授,主席先生......」他試著同時清晰、簡短和詳盡地說明一切。電話另一頭,則是完全無法理解。「飛機降落了兩次?」主席問道,又重複:「兩次?」談話持續,阿德里安回覆積雨雲、旅客 DNA 測試、拘留情況的問題...... 報告現有情況後,他談到了不同的假設,試著解釋無法解釋的事。面對主席的訝異,他經常得重新說明。經過漫長的十五分鐘後,主席要求被拘留在麥奎爾基地的中國國民名單。「他們肯定早就有名單了。」旁邊的科學顧問低聲喃喃自語。「他們無時無刻都知道每個中國人在哪裡,所以,當然,那些在三月踏上巴黎往紐約班機的......」「我們會讓特殊部門處理目前檯面上的問題。代我問候總統,並告訴他,我會在一小時後回電給他。」主席總結道。中國的那位男人掛上電話,阿德里安遵循他的指示,並回到座位上。美國總統一動也不動,就像嚇傻了一樣。數學家觀察著這位不成熟的人,他內心感到更加絕望。將每個人晦暗的那一面相加,很難得到聚集而成的光明。「他們一定正準備逮捕『重複的』國民。」國務卿說出了內心話。「總統先生,我們聯絡了馬克宏總統。他將在一分鐘後上線。」特別顧問說道。「我不擅長和法國人打交道,尤其是這傢伙。哎,好吧。珍妮佛,把這個自以為是的小混蛋轉給我。」電話震動,總統喝了一杯水,接起電話,勉強笑了笑。「我親愛的艾曼紐,能與您談話我真開心。我希望您一切安好,您可愛的妻子也是。我打給您是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萬一千公里外,習近平凝視著夜幕平靜降臨在新紫禁城的湖面上。湖岸邊種了上百株供觀賞沉思的銀杏。這種遠古的樹一直都使他著迷。幾百萬年前就有的植物類型,甚至比恐龍還早,而且將比人類活得更久。這是植物版的「勿忘你終有一死」(Memento mori)。然後,他回到會議室桌前坐下。一片寂靜的會議室中有十幾個人,當中有穿著軍服與便服的。他們聽了阿德里安的解釋,一邊做了少少的筆記。這是最黑的「黑天鵝」, 那些不可能之事,有著無限的後果。主席辦公室的螢幕,顯示著部署全球的全新遙感衛星 30-06 所拍攝的畫面。畫質極好。法航波音的編號清晰可見,飛機和機庫間長長的隊伍也一覽無遺,還可以持續觀察如芭蕾舞般來來往往的直升機。每位乘客的面容清楚展現在畫面中:過去兩天內,中國國家安全部搜集了有關他們所有的資訊,效率不比美國國家安全局來得差。「很好,之前我們北京往深圳的班機,一月降落的飛機又在四月出現。他們也遇到一樣糟糕的情況。」習近平總結道。「他們在東岸的基地監禁兩百四十三個人...... 我們的空中巴士有多少人?」「三百二十二人,習主席。大部分的人都還在惠陽空軍基地。」一位將軍說。「我們應該向美方提及有這個航班嗎?」一位穿便服的女士問道。「不要現在提。或是永遠別提。他們沒有要求遣返機上十五位美國人中任何一位。所以並沒有人失蹤。」「所以,他們也推論...... 這個模擬世界的假設是最可信的......」一位四星軍人說。「沒錯......」主席打斷道。這十四億一千五百一十五萬兩千六百八十九位程式的主席。阿德里安離開白宮時,禮賓司長在走廊攔下了他,遞給他一個有著美國國旗的黑色布袋。「您的衣服在裡面,米勒教授。我們洗乾淨了,然後擅自...... 縫補了。我還必須搜尋費波那契,才知道您的『我♡○、一與費波那契』是什麼意思。冒昧地說,這實在很有趣。當然,您請留著身上的襯衫。裡面還有一件印有白宮標誌的連帽衫。總統堅持要親自為您在上面簽名。」阿德里安還沒來得及回話,禮賓司長就面無表情地補充:「別擔心,教授。我們給了他一支水性筆,洗一次就會掉了。」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異常【龔固爾獎之作、《紐約時報》年度最佳驚悚小說】》, 木馬文化出版作者:埃爾韋・勒・泰利耶 (Hervé Le Tellier) 譯者:陳詠薇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法航 006 班機,從巴黎飛往紐約,途中遭遇十年難得一見的危急亂流。然而,這架飛機降落後,卻像進入一個迥然不同的時空。機上的人們,早在 3 個月前就「搭乘同一班飛機落地」。如今在 6 月下機的他們究竟是什麼?是複製人?抑或某種大型實驗對人類群體開的極惡玩笑?他們被關進隱密的大型建築,在真相查明之前,無法與外界聯繫。美國出動了各界菁英,欲釐清這場已經不單是國安危機的「全人類恐慌事件」。++ 第二架飛機著陸後 ++ 一個孩子,變成擁有兩個母親。 曾自殺的作家,如今「死而復生」。 孤獨的演藝少年,能與一模一樣的自己組團嗎?罹患重病的機長,是否可以用另一個垂死的自己當作實驗?痛苦,如浮沫般撈不完。存在,是為了什麼。 「第二個你」, 會是一切的解答嗎? | daily-weekly |
《沖繩:最新・最前線・旅遊全攻略》:如何安排「跳島一日遊」——久米島、宮古島、石垣島、竹富島、西表島 | 文:朝日新聞出版離開沖繩本島的跳島一日遊離島的氣氛有別於沖繩本島,時間流逝緩慢。期待與未經修飾的大自然及親切的人們相遇。飛機是最快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從沖繩本島的那霸機場有航班飛往久米島、宮古島和石垣島。沒有機場的竹富島、西表島,通常是從石垣島轉搭渡船前往。沖繩離島各島都有獨特的文化和習慣,語言也不同。例如,「歡迎光臨」在本島念做「Mensore」、宮古島為「Nmyachi」、石垣島則是「Oritori」。在無人海逍遙放鬆 久米島 (Kumejima) 從沖繩本島約 30 分鐘位於那霸以西約 100km, 周圍岩礁環繞的美麗島嶼。琉球王朝時代是和中國進行海上貿易的要衝,相當繁榮,保有完整的歷史遺跡和風景名勝。浮在島嶼東邊的無人島沙灘終端之濱,是一望無際的藍白絕景。面積 59.53km2 人口 約 8000 人飛機 那霸機場~久米島機場約 30 分鐘渡船 泊港 (沖繩本島)~ 兼城港 (久米島) 約 3∼4 小時 Mifuga 岩 終端之濱亞熱帶叢林密布的祕境 西表島 (Iriomotejima) 僅次於沖繩本島為縣內第 2 大島。茂密的叢林占全島面積 9 成以上,西表山貓等多種稀有動植物棲息於此處。標準玩法是坐遊船或參加自然導覽團,欣賞毫無修飾的自然之美。面積 289.3km2 人口 約 2400 人渡船 石垣港離島碼頭 (石垣島)~ 到上原港 40 ∼ 45 分鐘 /~ 到大原港 (西表島) 35∼40 分鐘仲間川 西表山貓自然資源充沛的療癒之島 宮古島 (Miyakojima) 從沖繩本島約 50 分鐘由 8 座小島組成的宮古群島主島。島上地勢平緩沒有山丘也沒有河流,珊瑚礁海的水質透明純淨。除了走訪斷崖連綿的東平安名崎、以橋樑相連的池間島等風景名勝外,還可以到島上市中心平良市區享受美食與購物樂趣。面積 204km2 人口 約 5 萬 5000 人飛機 那霸機場~宮古機場約 50 分鐘砂山海灘 伊良部大橋八重山文化的中心 石垣島 (Ishigakijima) 從沖繩本島約 1 小時靠近北迴歸線的八重山群島主島。島上的美麗自然景觀是最大亮點,以被選為日本百大景點的絕景川平灣為首,還有可看到珊瑚群的白保海岸、雄偉的石垣島鐘乳石洞等。石垣市區也有多家餐飲店和伴手禮店,可享逛街樂趣。面積 222.63km2 人口 約 4 萬 8000 人飛機 那霸機場~石垣機場約 1 小時川平灣 石垣島鐘乳石洞遇見昔日沖繩小島 竹富島 (Taketomijima) 從石垣島約 10 分鐘石垣島以西約 6km, 周長約 9km 的小島。島中心有珊瑚石牆環繞的紅瓦屋頂房舍林立,可以看到沖繩的傳統村落風貌。以小島南側為中心的整片純白沙灘美麗無比。面積 5.42km2 人口 約 350 人渡船 石垣港離島碼頭 (石垣島)~ 竹富東港 (竹富島) 搭快船約 10 分鐘紅瓦村落 九重葛也可以從日本本島直接前往離島。從羽田、關西機場有班機飛往宮古島,從羽田、中部、關西、福岡機場 (季節航班) 則有飛往石垣島的班機。度過慵懶的島時間 竹富島竹富島還保有沖繩原始風貌的傳統村落。島上一隅也有高級度假飯店,可以度過寧靜的假期。在竹富島必做的五件事歷史悠久被指定為國家街景保存地區的村落,和保有自然原貌的美麗海灘值得一遊。搭乘饒富情趣的牛車觀光也很有趣。在自家生活的住宿體驗 共有 48 棟模擬島上傳統屋舍且附庭院的獨棟客房。所有房間都朝南,打造出海風輕拂,充滿隱私感的空間。八重山郡竹富町竹富 ☎:0570-073-066 (虹夕諾雅綜合訂位專線) 交 從竹富港約 2km。有專車接送。回到令人懷念的沖繩 村內的紅瓦房屋間隔珊瑚石牆排列得井然有序。走在南國花卉妝點的白沙小路上參觀。推薦體驗行程 搭水牛車繞行紅瓦村莊一圈。享受在牛車上搖晃的慵懶散步樂趣。竹富町竹富 441☎:0980-85-2998 營 9:30∼16:30 交 從竹富港搭免費接駁巴士約 5 分鐘位於島嶼西側,以美麗白沙傲視八重山群島的海灘。雖然沒有救生員,但設有淋浴間和洗手間,很多人在此開心戲水。竹富町竹富☎:0980-82-5445 營 自由參觀費 免費交 從竹富港約 3km 停 無位於島的西側、Kondoi 海灘南方的寧靜海灘。以其星形的沙粒聞名。竹富町竹富☎:0980-82-5445 (竹富町觀光協會) 營 自由參觀交 從竹富港約 2.5km 突出於西海岸的長棧橋,是知名的賞夕陽勝地。島民也會在涼爽的傍晚時分前來。竹富町竹富☎:0980-82-5445 (竹富町觀光協會) 營 自由散步交 從竹富港約 2km 竹富島上有以星沙聞名的皆治海灘等美麗海灘散布其間,但請留意有多處地點因潮流湍急不適合游泳。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沖繩:最新・最前線・旅遊全攻略【疫後最新修訂版】》, 奇光出版作者:朝日新聞出版 譯者:郭欣惠、高詹燦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107 must dos @ Okinawa: 必遊景點、必嘗美食、必賞藝術、必買好物、必懂知識、必去名店,最經典美學、最新潮時尚,私房獨家,在地視角,一本搞定,絕不漏勾!沖繩本島 + 周邊離島:如那霸・首里、南部、中部、西海岸度假區、美麗海水族館周邊、山原、竹富島・宮古島・石垣島等跳島一日遊,美景祕境盡覽無遺!體驗有別於日本的沖繩獨有特色:暢遊度假村海灘,挑戰水上活動、潛水 & 浮潛,跳島旅遊,奇岩鐘乳石紅樹林探險,入住古民宅,世界遺產巡禮,深入沖繩的自然生態、琉球王國歷史、長壽飲食文化和傳統工藝起源等。上千張精美照片、插圖、漫畫、藝術畫作、方位圖、圖例圖表,用豐富的視覺呈現導覽沖繩!書前別冊詳附沖繩全圖、11 幅分區地圖,以及沖繩方言指南、年度活動行事曆、知名美食指南、文化導覽、觀光景點自駕速查表等沖繩便利帳,方便隨身攜帶參考。景點標示和店家資訊,完整詳盡,方便參考查索!出入境、交通、飲食、住宿、購物、購票、通訊、表演、匯兌、退稅、行前準備、景點╱餐廳╱店家╱市集營業時刻等參考資料,一應俱全,清楚翔實,資料最新最正確!用智慧型手機看影片,一窺沖繩生活!從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Google Play」或「App Store」搜尋「朝日 connect」。下載免費 APP, 隨選隨看沖繩的豐富面貌。沖繩,位於日本最西南方的縣,由沖繩群島、先島群島、大東群島及諸多小離島組成,政經文化中心是那霸。沖繩在古代原是獨立國家琉球王國,向中國及日本朝貢,後又因二戰受美軍統治影響,不論在歷史文化語言風俗飲食上,都有著很不同於日本本土的獨特風情。而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和亞熱帶氣候,更讓沖繩發展成享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海島旅遊勝地。近年來,沖繩更成為國人海外旅遊和親子旅遊的首選,甚至有了「同樣的預算,去懇丁不如去沖繩」的論點!沖繩的生活步調慵懶閒適,除了觀光外,還能滿足美食和購物需求!徜徉於蔚藍海洋下,抬頭望向天空盡是晴朗快意。沖繩周圍是清澈碧海,島上綠意盎然,歡迎旅人來此投入大自然懷抱,提振精神!人氣觀光景點美麗海水族館和世界遺產首里城等必去景點不勝枚舉!水族館有一條世界最大飼養鯨鯊!靜靜凝視鯨鯊緩緩游過,令人彷彿置身海洋。當地美食種類豐富,有沖繩麵、沖繩炒什錦和泡盛等!享受古民宅風情和海景也是特色之一。重視歷史文化的沖繩,擁有多項傳統工藝品,尤以手藝精湛高雅的優質織品、時尚風格的創意器皿和布製品最受歡迎。各地發展出獨特的織品文化,如首里織或芭蕉布等,都很適合當伴手禮!沖繩還能怎麼玩?本書為旅人量身打造最棒也最難忘的沖繩之旅!介紹在沖繩必做的 107 件事,從經典地區到私房景點,從飲食到購物,從觀賞表演到挑選住宿,提出多樣能在沖繩盡情遊玩的美好方案。特別精選介紹在沖繩必做的 107 件事和各地區的玩法,可以從「必做的事」或目前所在地點迅速翻頁查詢。從經典度假方式到無可取代的享樂方法,一定讓你找到專屬自己的沖繩風格旅行提案! | daily-weekly |
【共讀亞太文化】台灣太平洋教育不嫌晚 | 作者:林浩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若問台灣一般民眾對太平洋島嶼的印象,以下幾點一定會出現:國高中地理課本中教的「美拉尼西亞:黑島」、「密克羅尼西亞;小島」、「玻里尼西亞;多島」三大分區;作為觀光景點的夏威夷;有神秘人頭石像的復活節島;最後,或許也會有「太平洋島民是從台灣遷徙過來的」這樣的認知。對一個陌生的文化地理區域有些刻板印象是常有之事,但無論從史前、歷史、或當代來看,或是在外交、藝術、學術教育的場域,我們與太平洋的關係其實比想像中還要接近與深刻,而當我們對這樣親近區域的認識還停留在扁平的想像,會忽略其中蘊含的豐沛能量,甚至造成實質的傷害。我認識一位在台灣的吉里巴斯女孩,是我在美國唸博士班時,做吉里巴斯研究的同學的親戚。如同許多太平洋島民的多方移動經驗,她曾在索羅門群島、紐西蘭長住過,然後來到台灣讀大學。多年前我跟她在台北車站第一次碰面,關心一下她在台灣的狀況,那時候她畢業不久在找工作,我問她在這裡生活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回應:「種族歧視」。2019 年 9 月吉里巴斯與台灣斷交,我在相關新聞的網路留言區中再次看到了她的回答所揭露的事實。我在太平洋的斐濟群島進行關於環境生態與地方發展的研究,與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事實上,我所認識的第一位島民就是一位來台灣學中文的斐濟警官。因此,我對於斐濟人乃至於整個太平洋島民的行事作風、言行舉止再熟悉不過。他們的幽默、創意、韌性、溫暖,都是我永難忘懷的點滴,而這些都不是經過再仔細編纂的地理課本能呈現的面向。我也清楚知道,在台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我一樣有這樣的經驗來超越刻板印象甚至種族歧視的成見。我能做的,就是藉由在清華大學人社學士班開設的「大洋洲社會與文化」課程,設法將這些細膩的太平洋人性轉譯成課堂上能教授的知識。在課程設計上,我避免讓太平洋島民陷入被凍結的「本質傳統」與異化的「化外之民」窠臼中,而有什麼比讓學生直接面對面與太平洋島民朋友接觸還有效呢?我曾透過關係,邀到幾位在台灣唸書的吐瓦魯學生,請他們在課堂上分享其舞蹈文化。除此之外,我還加入了音樂、運動、電影、文學、流行文化等學生更有共鳴的主題,同時也強調每一個議題與台灣 —— 特別是和原住民的連結,探索在政治的參與、藝術的交流、社區的互動等方面所累積的許多實際案例。這點可以說是在台灣教太平洋最特殊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學生認識太平洋最有力的出發點。我在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時候,便是受惠於童元昭老師開設的「大洋洲民族誌」, 奠定我對太平洋群島的興趣。如今在台灣教太平洋相關課程跟以往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就是可使用的中文教學讀物多太多了。最近原住民委員會「南島文化選集翻譯計畫」已翻譯出多本學術經典作品,包括由我與郭佩宜、黃郁茜合力翻譯的《以海為身,以洋為度:浩鷗法選輯》, 收錄知名太平洋島民學者艾培立・浩鷗法的學術、散文、故事、詩詞創作,充分展現了太平洋永不妥協的創造力和面對西方現代性的批判力。另外還有一本《了不起的圖帕伊亞》, 講述 18 世紀大溪地航海家圖帕伊亞的故事,以及他如何主動登上庫克船長的奮進號,在其太平洋的探險航程中扮演不為人知的重要角色。台灣其實也有一群優秀且跨領域的太平洋區域研究者不斷在進行學術或通俗文章的寫作。這個系譜最早可追溯到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人類學家吳燕和,以及之後的童元昭 (大溪地)、郭佩宜 (索羅門群島)、邱斯嘉 (太平洋考古), 到現在包括我在內的好幾位中、新生代學者。我們這一輩多受惠於教育部的「世界南島 (台灣地區以外) 學術研究、交流暨人才培育專案」補助,得以前往太平洋島嶼進行田野調查。我認為對台灣學生在太平洋島嶼區域進行研究交流的經費補助,特別具有原住民身份的人才,絕對是往後發展台灣太平洋教育最大的關鍵。本文章內容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提供。 | daily-weekly |
【共讀亞太文化】「能不能告訴我膠林裡的故事?」——在台灣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 作者:邱彩韻 (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我對於家鄉馬來西亞的認識,始於來臺就學。2005 年我所抵達的臺南,學校尚未設立國際事務處,校園內的外籍留學生數量也沒有現在多,師長與同學普遍溫和友善,懷抱好奇之心,因自身口音和體貌的差異,我常有需要一遍遍地解釋自己。從「你為何會說中文?」到「能不能告訴我膠林裡的故事?」, 這些歷史課本大敘述以外的提問,我回答不出來,但還好這份困惑與遺憾,在爾後的閱讀和研究當中得到安撫。中文系的課程設置並無太多東南亞元素,師長遞來一本《許雲樵來往書信集》, 成了我的東南亞研究啟蒙之書。許雲樵 (1905-1981) 是新馬重要的南洋研究奠基者,舉凡史地考辯、宗教民俗、文獻輯註、醫藥知識、聲韻訓詁、社會經濟、外文譯述乃至詩詞文創作,皆有專研。作為早年的學者,許氏許多著述早已絕版,也因後人在史料與文獻保存整理上的缺失與散漫,二十幾部專書和四百餘篇論文,皆凌散淹沒。《許雲樵來往書信集》於遺棄的紙箋堆中拾遺補闕,這些始於 1931 年,止於 1981 年,超過 300 封的中文書信和 100 多封英文函件,其中以學人之間的魚雁往返最多,內容涉及知識的討教切磋,以及書籍的交換乃至生活上的噓寒問暖,字裡行間映照出一代知識份子珍貴的時代縮影。為撰寫論文,我查詢了臺灣各大圖書館的許雲樵藏書。許氏或許不被臺灣學界所熟悉,卻因生前擁有贈書的喜好,不少學術機構如臺大、師大、清華、成大、中山大學皆藏有部分許氏殘存的書籍、學報,如臺大圖書館有一冊許氏所著《南洋史》上卷,扉頁寫有「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惠存 —— 許雲樵謹贈」; 另有一冊《馬來紀年》的中文譯註本,扉頁蓋有許氏時任南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贈書的英文膠印。再如成大圖書館,收藏了部分許氏所編的重要刊物:《南洋學報》第 1 卷第 1 期 - 第 21 卷第 2 期 (1940 年 - 1979 年)、《東南亞研究》第 2、4、7 卷 (1966 年 - 1971 年)。當我們仍在思考如何於台灣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締造知識的連結與文化的交織,許氏在他資源匱乏的年代,就以一己之力拓展學術網絡。被譽為「東南亞研究泰斗」的許雲樵,畢生投入學術研究,著述等身,然而晚景凄凉,藏書四散著作湮滅。2004 年,馬來西亞漢學家鄭良樹教授召集了以他為首的「許雲樵全集編輯委員會」, 搜集整理許氏著作,力圖以出版保存經典。《許雲樵全集》共有 8 卷 23 冊,涵蓋東南亞史地 (5 冊)、東南亞華僑與華人 (2 冊)、史料與史學 (3 冊)、音韻語言研究 (2 冊)、專題研究 (1 冊)、史地掌故 (1 冊)、藝文雜著 (5 冊)、外文譯述 (4 冊)。新馬華文源流的學術傳統,歷史不算悠遠,鮮有大部頭的研究著作,全集耗時十餘載,終於在 2021 年 5 月 30 日宣告完成,過程自編纂到經費的籌措,無一不是艱辛的挑戰。從書信集至全集,兩者各自獨立,又互有關係,細緻與寬廣皆有之。在尋找自我認同的路上,這些許氏留給後人的史料,對我而言是一次本土學分的補修。故在此推薦給所有留台生與東南亞研究的學者。本文章內容由「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提供。 | daily-weekly |
【心理測驗】你適合哪種類型對象?無論他/她是哪一種性格,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都能治得服服貼貼! | 日前韓國模擬戀愛實境秀《單身即地獄》大受歡迎,參加者必須透過不同的配對環節與考驗,幸運配對成功才能與心儀的對象前往天堂島,享受高級料理與約會行程。試想某天當你也置身地獄島,可以配對到哪種類型的對象呢?回答以下幾道心理測驗,來了解適合自己的對象是什麼樣的性格吧!要特別提醒的是,讀完題目後請依照直覺做出選擇,為了方便分析測驗結果,請把選擇的答案牢記在心,準備好就開始做答囉。不用飛到韓國地獄島,也能配對到理想對象 A. 烏漆嘛黑的森林 B. 夕陽西下的海邊 C. 熱鬧的野外營地 A. 保持社交距離、彼此以眼神交會 B. 苦練吉他為他 / 她獻唱動人情歌 C. 大展廚藝親手為他 / 她準備大餐 A. 夜幕下觀賞滿天星星 B. 圍坐營火旁喝酒聊天 C. 牽著手沿著沙灘散步 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兼具旗艦級性能與神級拍照功能,陪你 / 妳搞定各種性格特質你 / 妳對未知事物相當著迷與嚮往;眼神交會亦是如此,不需透過言語交流,就能感受到相同頻率,認定他 / 她就是天選之人。總結一句話,你 / 妳適合神秘機伶的 AB 型人格。無論是在漆黑的森林與另一半相遇、或是在夜幕下看星星,在這有點昏暗卻又令人怦然心動的氛圍下,都能透過 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把約會紀錄下來。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皆擁有電影級跟焦錄影實力、且支援多目標對焦,兩人在沙灘上追逐的動態畫面,鏡頭始終自動居中對焦,彈指之間就能拍攝媲美電影的大作。此外,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搭載高畫素感光元件、加上採用超清晰鏡頭玻璃,具備強大的夜拍能力,就算身處在低光源環境,也能拍攝清晰真實的夜間照片或影像,畢竟美好的事物總在夜晚發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不難看出你 / 妳是重感情的人,相較於流於形式的浮誇大禮,你更希望與對方誠摯交心。總結一句話,你 / 妳適合情感豐沛、觀察入微的 B 型人格。共同感受當下的美好,就是你與另一半最 Match 的地方,透過 Samsung Galaxy S22 Ultra 旗艦級的強大性能與深厚的高科技底蘊,搭載 1 億 800 萬畫素相機,並支援高達 100 倍的變焦,媲美專業單眼的拍攝實力,賦予影像更多的溫度。Galaxy S22 Ultra 採用四主鏡頭、S22 Plus 與 S22 皆為三主鏡頭配置,當按下快門瞬間,彷彿有好幾台專業攝影機同時運作,隨手就能捕捉清晰明亮的畫質,無論是壯闊的日落美景、或是在豔陽下擺 Pose 拍網美照,盡情把與他 / 她互動的每一刻紀錄下來,正所謂瞬間即是永恆。你所選擇的對象將會充份展現出他 / 她理性務實的一面,雖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愈是細微、愈能流露出真實的情感,是多麼的彌足珍貴。總結一句話,你 / 妳適合理性務實、低調內斂的 A 型人格。你 / 妳心目中的理想類型,總是給人曖曖內含光的印象,卻有藏也藏不住的過人才華。就像是 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首度搭載 Galaxy 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 4nm 高效處理器,搭配內建智慧電池,不僅會自動適應使用手機的方式,更提供超過一天的續航力,展現出強大無比的性能,可以同時處理繁複的多工作業,就算是開地圖導航、上網預約餐廳,或是發布整天的影片記錄,也能從容不迫一件件搞定,永遠都是那麼值得信賴。你 / 妳對另一半的個性與想法,不受傳統框架所束縛、對任何事物都保持好奇心,例如心血來潮,來場說走就走的秘境探險,有時又化身浪漫達人,為他 / 她精心安排驚喜大禮。總結一句話,你 / 妳適合樂觀、活潑的 O 型人格。你 / 妳對任何新鮮事都躍躍欲試,就算是再細微的小事,都可能激發腦中的點子,適合用 Samsung Galaxy S22 Ultra, 無時無刻把靈感紀錄下來。Samsung Galaxy S22 Ultra 搭載內嵌式 S Pen, 筆觸延遲從過去的 9 毫秒縮短到 2.8 毫秒,提供宛如真筆的順暢書寫體驗,且擁有更豐富應用的筆記功能,支援多達 88 種語言筆跡轉文字功能,無論書寫或塗鴉都難不倒它,與他 / 她相處的每一天都充滿驚喜,那就用 S Pen 記錄下來吧!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 與心愛的他 / 她都 match 做完以上心理測驗,相信能幫助你 / 妳更瞭解適合的對象類型,無論他 / 她屬於哪一種個性,功能強大的 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都與他 / 她超 match, 就讓 Samsung Galaxy S22 系列一起陪你見證幸福吧!了解更多:https://pse.is/4266n8 | daily-weekly |
驚喜製造創辦人林業軒的驚喜配件,全新智慧運動錶GARMIN EPIX「無懼無畏,打造Epic品味」 | 2016 年,一場從沒人想過的《無光晚餐》體驗活動在網路社群引起討論,後來有不少實際參與者分享在黑暗中用餐、翻新五感體驗的過程,令觀望者躍躍欲試,也好奇籌劃這場《無光晚餐》的幕後團隊「驚喜製造」(Surprise Lab.) 究竟為何方神聖。接下來幾年,驚喜製造陸續推出了《一人餐桌》、《微醺大飯店》、《明日俱樂部》、《BADASS ONLY 惹事工具箱》等活動,讓愈來愈多人感受「體驗」的多元可能性,也逐漸認識「驚喜製造」這樣的體驗製造商,並期待每一次的新企劃誕生。而催生出這些趣味體驗的驚喜製造者之一,是 1988 年生的新世代城市人,林業軒。2015 年底,好友陳心龍從倫敦唸書回來,想搞一些好玩的計畫,熱愛冒險與創作的林業軒,便跟著一頭栽進創作沈浸式體驗的花花世界,從此以製造驚喜為志業。驚喜製造 | 打造沈浸式體驗的極致 Epic 驚喜製造的創業故事,或許可以說是起於一份赤子玩心。但要保持新鮮感、不斷創造有趣的沈浸式體驗,甚至吸引消費者買單,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從《無光晚餐》到《微醺大飯店》, 驚喜製造每每推出活動都可獲得巨大迴響,面對嶄新且猶有疫情挑戰的 2022, 林業軒又會如何率領團隊製造驚喜?他透露,驚喜製造其實正在發展實體活動以外的線上文化娛樂展演,甚至策劃加入 OTT 市場,為的就是讓更多人不受時地限制、感受驚喜製造的魅力體驗。談到驚喜製造的創作靈感從何而來?林業軒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我們公司對面有一條小巷,狹窄的巷內有一間腳踏車店,偶爾有鄰居來這裡修腳踏車。我發現老闆總是不趕時間地慢慢修車,客人也靜靜地看,或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那樣寧靜的畫面,我體驗到『陪伴』。」林業軒想說的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景象,如電影長鏡頭般刻在他心裡,其實都是日後驚喜製造舒展天馬行空的養分。隨著驚喜製造不斷壯大,林業軒的身份與任務也漸漸改變。早期他是驚喜製造的創意領導人,率領團隊打造與現實市場契合的體驗服務;近年則把重心放在幕後的策略管理,專注於控管資源、尋求外部合作、運營團隊等。不變的是,他都在學習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尋求最大共識。對此,林業軒摸索了幾年,儘管逐漸熟悉了商業操作模式,但他也明白創新本身無定論,唯有不斷體驗嚐鮮、保持熱情參與,才有足夠能量製造驚喜。這就像 Garmin 最新一代的 epix 智慧腕錶,融合 fēnix 旗艦系列的冒險 DNA, 再創極致巔峰。無懼無畏 | 我行我素始於彈性的時間管理身為一個「驚喜製造人」、一位創業家、一名父親,攤開林業軒的時間表,事業與生活之間的分隔線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他一直學習如何在各種身份之間轉換自如,同時保留「做自己」的時間。而腕上那支 Garmin 智慧錶,正是近期陪伴他走過每一分每一秒的事業戰友,也是親近的生活伴侶。「一天當中,早上十點前我是父親的角色,要安頓兩個孩子們上學。中午開始忙工作,按表操課。但我並不是一個愛加班或把時間排得密密麻麻的人,我喜歡行程之間保有彈性,盡可能保留時間獨處,沈澱心思去體驗生活。」因此,在行程與行程之間,林業軒總會看看錶,若是幸運地還有空擋,便會散步去吃他最喜愛的蛋餅當早餐,或是吃一碗豆花做下午茶。秉持如此的時間運用之道,Garmin epix 智慧錶不再只是提醒時間的好夥伴,也完美呼應了林業軒生活的各個面向,為創業家記錄健康,為每一次戶外冒險的時刻指引方向,更為平凡日常增添不凡的雋永品味。驚喜風格 | 與新世代城市人不謀而合的 Epic 品味 Garmin epix 是一支為新世代城市人量身定做的智慧手錶,既符合都會使用需求,也深度應援戶外休閒生活。不只能支援 40 種以上的運動模式,都會生活更是暢行無阻,搭載 Garmin Pay 行動支付服務,運用手錶直接感應就能付款,兼具信用卡支付功能與悠遊卡,實現結帳免找零、搭車免用卡的便利生活。當然,續航力表現也有卓越水準;GPS 運動模式下可持續記錄 30 小時,智慧手錶模式則有 16 天續航力。此外,以美軍軍規 MIL-STD-810 標準打造的 Garmin epix, 其 GPS 採用多頻定位技術,無論是在深山叢林或都市街道內,都大幅提升 GPS 的精準度與定位速度。更特別的是,過往 Garmin 戶外智慧手錶搭多採用按鍵設計,如今全新 Garmin epix 則是按鍵與觸控螢幕皆可,大大增加使用彈性與操作靈活度。種種高規追求與設計細節,對林業軒而言,Garmin epix 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驚喜來源。「最貼近我的功能是,Garmin epix 能即時顯示不同的身體指數,像是心率、壓力指數、睡眠品質等,透過智慧錶的記錄與提醒,我每天都能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更多驚喜發現。」林業軒接著笑說,「尤其,當手錶震動顯示『每日步數』達標時,那種小小的成就感就能令我很開心,也是增添一種日常驚喜。」此外,平日有健身習慣、假日喜歡戶外健行、近期又在學習駕駛動力小船的林業軒,對於 Garmin epix 能即時反饋運動效率,或是提供穩定的 GPS 導航功能等,皆印象深刻。「沒想到一支智慧錶,可以成為如此安心又可靠的存在。」接著,林業軒又驚喜地分享他的觀察。追求穿搭品味,同時又嚮往自由隨行的林業軒,酷愛 Smart Casual 的簡約俐落,更喜歡能在工作與生活之間轉換自如的特性。而 Garmin epix 採用藍寶石玻璃鏡面、搭配鈦錶盤增加手錶耐用度與質感,以及簡約色系的錶帶,完美符合低奢時尚的設計,不只能支應各式生活場景,更是品味生活不可或缺的百搭單品。認識了林業軒,不禁覺得他本身就像一支全方位的智慧腕錶。平時像 GPS 一樣為「驚喜製造」指引公司方向,在分秒必爭的創業節奏裡前進;工作空檔的他,則不忘強健體魄,照顧自己的健康;同時,他還具有戶外冒險家的精神,喜歡在假日暫放城市人的身份,追求上山下海的刺激挑戰,登峰造極。「Wear epix. Be Epic」從驚喜製造家的故事與他所配戴的 Garmin epix, 見證品味型格,全由你定義。觀看更多 Garmin epix 全方位 GPS 智慧腕錶介紹 | daily-weekly |
《無條件愛人,有條件離開》:何必浪費時間跟一個有毒之人爭論?他們只想使你分心 | 文:蓋瑞。湯瑪斯 (Gary Thomas) 愛是說誠實話假如撒但是懶惰鬼。牠壞事做盡,擅長惡中之惡,假如牠有懶惰的傾向就太方便了,無奈牠不懶惰。一點懶惰的樣子也沒有。牠的手下顯然也不懶惰。誰肩負從上帝來的使命,誰就會被激進的反對者和亢奮的敵人包圍,被各種創意高招猛烈攻擊。有毒的人運用公然的進攻和消極的進攻,他們假裝是我們的朋友,若這招無效,就變成敵人威脅我們。他們做出一副保護我們的樣子,然後又試圖控制我們。他們聲東擊西,趁我們不備時捅一刀。要謹記,只要引你分心,他們就算贏了一局。如果最終無法擊垮你,最起碼也要拖延你的工作。基於馬太福音六章 33 節和提摩太後書二章 22 節,我們的工作要求以智慧、分辨力和決心保持高度專注。史上有一位曾經大勝無所不在的毒性攻擊者,就是尼希米,他在公元前五世紀蒙上帝呼召重建耶路撒冷城牆。尼希米敏捷俐落地應付反對他的有毒之人,為對付惡毒的敵人提供了一個有智慧又敏銳的屬靈模式。呼召容我為不熟悉背景的人解說一下,公元前 586 年猶大國王約雅敬背叛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結果是一場大災難。巴比倫軍隊將耶路撒冷城及其著名的聖殿夷為平地。不到五十年之後,巴比倫帝國毀在波斯王塞魯士手下,耶路撒冷城易主。公元前 536 年,塞魯士王准許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城並重建聖殿,於是一座較小、較新的聖殿於公元前 516 年完工並獻殿。重建一個「陽春版」的聖殿算是宗教意味濃厚的起手式,沒引起周圍民族的注意,也沒造成什麼摩擦。聖殿雖蓋起來了,但耶路撒冷城還是人煙稀少,充其量只是個小小的前哨站。以斯拉戮力改變這個局面,公元前 455 年,他率領一萬五千名男丁,帶著家人,落腳耶路撒冷城,讓城內再次人丁興旺。約一年後,亞達薛西王的酒政尼希米,向王請示並獲准請假返鄉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當年重建聖殿沒招來任何敵人,但此番重建城牆的決心卻讓尼希米遭遇猛烈的有毒攻擊。我們自然而然想問「為什麼」, 為什麼重建城牆 (相對於早六十年完工的聖殿) 如此重要?聖殿具有宗教意義,對於波斯人不是什麼威脅,但是,一道把耶路撒冷圍起來的城牆就有政治意義了;它不但是宗教宣言,也是公民宣言,這就是為什麼築城牆需要獲得王的允准,而尼希米確實拿到了亞達薛西王的詔令。這件事教我們一個功課:公民領袖做公眾之事,跟事奉者「先求神的國」是完全一樣的。如果你的努力背後有上帝支援,上帝是你的原動力,你所求的是討祂喜悅,那麼即使不是教會相關的事工,你仍然真的是先求祂的國。對於一些有毒的反對者而言,公民改革實際上會比宗教改革更具威脅性。只要你「只在教會四面牆內做事」, 他們都不在意,但如果你做的事像是上帝要影響社會的話,那你最好保持警覺。住手!和許多真正出於上帝的工作一樣,尼希米動工後立刻招來有毒人士強烈阻止,他們要求會面:「請你來,我們在阿挪平原的一個村莊相會。」(尼希米記六 2) 有毒的人說的話好像很合理,尼希米怎能拒不見面?畢竟,信徒不是蒙召接待他人嗎?見面聊聊,會有什麼錯呢?有使命感的人沒時間感情用事,尼希米看穿那些人,知道他們別有居心,所以拒絕會面,原因如下:「參巴拉和基善就打發人來見我,說:請你來,我們在阿挪平原的一個村莊相會。他們卻想害我。於是我差遣人去見他們,說:我現在辦理大工,不能下去。焉能停工下去見你們呢?他們這樣四次打發人來見我,我都如此回答他們。」(尼希米記六章 2 至 4 節) 尼希米辨識出這協商不懷好意,其實是叫他分心的有毒攻擊;他憑真理運用分辨力。沒意義的會面不值得他花時間,他沒有浪費精力陷入愚昧的爭吵,他的回覆是從功利主義 (又譯作效益主義) 的角度說的,意思就是:「我沒空被你們分心。」有毒的敵人不會善罷甘休的,沒大肆破壞,他們活著就沒勁。他們不自己去求國度而找到人生目的和焦點,而是把時間花在攻擊正在建造國度的人身上。如此處所見,他們不接受尼希米的拒絕,緊接著採取三項訴求,目的是讓尼希米疲於奔命。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告,我很慚愧地承認,不好意思拒絕是我的弱點。我可以拒絕某人一次,有時用很爛的藉口;在我狀況最好的時候我會拒絕兩次,但是到第三或四次時我就屈服了,出於虛假的內疚和驕傲,以及想要討人歡心。尼希米可不會!他忠於他的工作與呼召。尼希米一再拒絕後,參巴拉最後的回覆已明顯是威脅了:「參巴拉第五次 (煩不煩吶!) 打發僕人來見我,手裡拿著未封的信,信上寫著說:外邦人中有風聲,迦施慕也說,你和猶大人謀反,修造城牆,你要作他們的王;你又派先知在耶路撒冷指著你宣講,說在猶大有王。現在這話必傳與王知;所以請你來,與我們彼此商議。」(尼希米記六章 5 至 7 節) 首先,是「合理」要求會面,接著升高成威脅 — 已經有風聲喔!「如果你不照我們的意思做,風聲傳出去,會傳到王耳中的,到時你就吃不完兜著走!」說得好像尼希米在幹什麼壞事似的。當一個有毒的人不能如願以償時,他們下一步往往是把你的動機說得很邪惡,他們到處撒謊說你不願見面的理由,他們一定要你停止你手上做的事,跟他們打交道,不然就得付代價。他們會說動別人加入給你施壓,有毒的人很會這招,當他們無法一對一分散你的注意力時,就轉而招攬別人加入這場分心的戰爭。他們這是何苦呢?因為你就是他們的使命!你在先求上帝的國,他們在先求使你分心。我知道這沒什麼道理,但如果你想要搞清楚毒性攻擊是什麼道理,恐怕你自己會先抓狂!就是沒道理啊,因為他們是心胸狹窄的人。假如每個人都投身先求上帝的國,誰也不會有那個動機或時間投入攻擊他人的有毒戰爭了。艾雅就碰到這種頻頻叫她「分心」的同事關係,她的同事珍妮佛不時拿私人事務求教於她,身為基督徒,雖然不在公事範圍內,但艾雅還是盡力幫忙。可是不久她發現事情快要失控,不是她沒能力幫忙,而是珍妮佛的懇求已經妨礙到艾雅的工作。艾雅想抽身,珍妮佛卻不依不饒,得寸進尺地寄了一封電子郵件,洋洋灑灑、密密麻麻六大頁,還有一通十一分鐘長的留言。如果艾雅不立即回覆,大家就會看到這個悲傷的故事,指證當珍妮佛需要她時,她卻不肯幫忙,令珍妮佛多麼傷痛欲絕。不久,艾雅疲憊不堪,連分內工作都沒辦法完成。她無法專注於自己的職務,因為時間都花在迴避珍妮佛了。這裡有一個警告是:我們基督徒常會因自己和某人相處覺得疲倦而心懷愧疚,以為這樣很自私,但是,應付有毒之人的疲憊會使我們變得更軟弱而且更分心,無力實現上帝賦予的使命。艾雅最後終於做了健康的人做的事:立一些界線。她對珍妮佛說:「我不會再跟你有任何個人的談話,以後我跟你的溝通只限於工作。」任何健康的人都會認為這在職場上是合理的要求,然後願意配合。珍妮佛不是。幾天後,其他同事紛紛來對艾雅「關切」這件事,說這樣對珍妮佛不公平。「珍妮佛很受傷耶,她覺得被你拋棄,她不知道她做錯什麼事,你又不講。」艾雅簡直要瘋了,她需要牧師給她建議。「艾雅,他們怎麼知道妳不想和珍妮佛進行長時間的私人談話?是你告訴他們的嗎?」我問。「不是。」「他們偷聽到妳對珍妮佛這樣說嗎?」「不是。」「所以他們知道這件事的唯一管道,就是珍妮佛講八卦。」我們聽到的八卦多半是有毒的,我用八卦一詞是有意的,因為在我看來,珍妮佛聰明又狡猾,其實她完全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事。艾雅的決定很清楚又專業,但是這個結論並不是珍妮佛愛聽的,所以她像有毒的人會做的那樣,把一切說得含含糊糊,混淆視聽,在艾雅背後講八卦。艾雅需要了解珍妮佛依然是有毒的,她的目標仍是要控制艾雅的時間和注意力。她使出絕招 — 招攬別人來使艾雅覺得她沒有基督徒的見證,但這招仍是攻擊,所以艾雅需要反擊。「妳只要這樣說:『你們聽好,很明顯是珍妮佛這樣說,你們就這樣信,因為我沒有說過那些話。請問到底誰的行為才不像基督徒?聖經有要我們不稱心如意時就在背後說人閒話嗎?你們為什麼要聽八卦呢?』」接著我鼓勵她靠過去建立的名聲面對眼前的攻擊。「問他們:『以前我有惡意對待任何人嗎?你們有看過我冷漠無情嗎?』」有一個大坑你得當心,有些人會想要利用虛假的需要感來浪費你的時間,榨乾你的精力。若這招無效,他們也不會就此放棄。如果他們不能讓你心生同情,就設法使你產生防禦心理。他們會攻擊你,使你為自己辯護,這樣他們就抓住你的注意了,他們就是要繼續控制你的時間和精力。不管你是同情他們,或是生他們的氣,反正只要你注意他們,花時間跟他們互動,他們就得逞了。如同之前討論過的,這一切都與控制有關。有什麼意義嗎?沒有,但就是這麼荒謬,竟有人處心積慮要你從你的使命上分心,有毒的人會做這種事。我進入事奉初期不明白這點,我想要幫助每一個人。等後來領悟到某些情況遠超過我的能力,想要抽身時 (我並非受過專業訓練的諮商師或神學專家,我的智力和理解力也非常有限), 那些有毒人士就想:「我還是可以跟他維持關係,因為如果我攻擊他的話,他一定會做出回應。」那是一種惱人的病態關係,但是對他們來說,仍然是一種人際關係,而作為有毒的人,他們還蠻樂在其中的。切勿掉進這個陷阱。務必張大眼睛,看清楚參巴拉怎樣把事實扭曲,抨擊尼希米。有理性的人才不會相信尼希米是要自立為王所以做這些事情,但是有毒的人自己沒有使命,他們只會造假。尼希米做事的動機是愛心、信心和順服,有毒的人做事的動機是自私、怨恨和衝突。你跟他們互動是贏不了的,因為你們在完全不同的賽局裡,連遊戲規則都不一樣。所以,請仿效尼希米的作法:「我就差遣人去見他,說:你所說的這事,一概沒有,是你心裡揑造的。他們都要使我們懼怕,意思說,他們的手必軟弱,以致工作不能成就。上帝啊,求你堅固我的手。」(尼希米記六章 8 至 9 節) 有人使你從上帝的使命分心時,尋求上帝的庇護吧:「求祢堅固我的手。」你不必跟他們談也不必浪費時間在他們身上,你只要花加倍的時間禱告。在禱告中明白上帝的心意,得著鼓勵、安慰和肯定。何必浪費時間去安撫一個有毒的人呢 (像是你能阻止他們的怨恨似的)? 其實你應該花時間來到宇宙的上帝面前,領受慈愛與指教。面對有毒的攻擊有個最佳守備方式,就是約翰。克利馬庫斯所說的溫柔:「靈魂的一種恆久不變的狀態,無論是否有人說你好,也無論是否受到表揚或稱讚,都不受影響。」如同本章結尾將看到的,我們的目標是,完全以上帝的贊同為取向,無論有毒的攻擊或空洞的奉承,心靈都不為所動。我們有一位老闆,就是我們的天父,並且我們的焦點應該擺在討祂喜悅,希望有一日能聽見祂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馬太福音二十五 21) 為什麼我們不能作朋友?懇求動搖不了尼希米,威脅也無效,於是他的敵人就假裝是朋友,想要「保護」他:「我到了米希大別的孫子、第來雅的兒子示瑪雅家裡;那時,他閉門不出。他說:我們不如在上帝的殿裡會面,將殿門關鎖;因為他們要來殺你,就是夜裡來殺你。」(尼希米記六 10) 示瑪雅這個名字有濃厚的宗教意味,利未人、先知和祭司常取這個名字。從這節經文可見,示瑪雅是個先知,多比雅和參巴拉拿「宗教的遮蓋」欲使尼希米從上帝給他的呼召裡分心。之前他們警告說有政治上的風聲 (「我們會跟王報告喔」」, 但尼希米不吃他們那一套,於是現在他們想從宗教上掀起議論:「先知的話你總不會不聽吧......」若為了「保護」自己,尼希米得做什麼?他得先將使命擱置一旁!但這位屬神的人沒那麼蠢:「我說:像我這樣的人豈要逃跑呢?像我這樣的人豈能進入殿裡保全生命呢?我不進去!我看明上帝沒有差遣他,是他自己說這話攻擊我,是多比雅和參巴拉賄買了他。賄買他的緣故,是要叫我懼怕,依從他犯罪,他們好傳揚惡言毀謗我。」(尼希米記六章 11 至 13 節) 尼希米知道這些有毒的人很聰明,但是他也不會執著於他們,那就掉進另一個陷阱,他只是把他們交給上帝。他不毀謗、不說八卦、不施惡計,他單單禱告:「我的上帝啊,多比雅、參巴拉、女先知挪亞底,和其餘的先知要叫我懼怕,求你記念他們所行的這些事。」(尼希米記六 14)「上教會」的人可能和不上教會的人一樣有毒,像這裡的示瑪雅和挪亞底實在可悲。所幸尼希米能明辨他的工作不是發起反對他們的運動好讓他們下台,那也會是一種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禱告中把他們交給上帝,讓上帝接管,畢竟,從一開始他們就應該是代表上帝的人。完工尼希米的專注和決心,以及靈巧地應付有毒的攻擊,終於帶來驚人的全面勝利:「以祿月二十五日,城牆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尼希米記六 15) 尼希米能夠率眾在短短五十二天內修完耶路撒冷城牆,相當不尋常,令我們不由得想問,既然不到兩個月就能蓋好,為什麼早幾十年前不做呢?答案很簡單,在尼希米出現以前,沒有肩負使命、有智慧又能明辨的人,願意力抗不容興建城牆的有毒之人。有使命感的人若能保持專注,不容許有毒的人使他們分心,就能在驚人的短時間之內完成很多事。混淆有毒之人的最好辦法,就是無視他們,繼續完成你的工作,不要停止。你要忠心而熱心地事奉上帝,讓他們的計謀失敗,讓他們去跟魔鬼一起唉聲嘆氣吧。真實的見證注意看這裡發生一件屬靈的美事,尼希米不因有毒之人的請求而分心,不因他們的威脅而動搖,也不被虛假的友誼吸引,他對他們不屈從而是抗拒,反而服事到他們。這話怎麼說?最能叫有毒之人收斂的,莫過於讓他們看到屬神的僕人忠於呼召、完成上帝的工作。「我們一切仇敵、四圍的外邦人聽見了便懼怕,愁眉不展;因為見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們的上帝」(尼希米記六 16), 這太有啟發性了。向一個有毒之人做見證最好就是專注在你的職責上,拒絕分心,也不玩他們的遊戲;你禱告,不說閒話,然後把工作完成。找到上帝呼召你投資的忠心之人,完成你所知的緊迫任務,這樣他們就會看見上帝才是上帝,他們不是。他們太需要聽到這樣的信息了,這是你向他們做見證的最佳方式。如果有毒行為有效,他們就永遠不會捨棄有毒策略。對一個不公正地反對你的有毒之人,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確保自己不因他們而分心。你對他們做的見證就是緊盯著上帝的使命,倚靠上帝的能力完成祂的工作。有毒的反對手法是這樣的,當一個有毒的人指使你、使你分心時,他們是想要成為你的神 (小寫的 god, 容我重申,重點是他們要控制你)。他們希望你聽他們指使,一慫恿你就去做!「我會懇求你好心幫個忙,如果無效,我就威脅你,再無效,我就假裝是你的朋友哄騙你;我會爭取他人來支持我,包括公民的和宗教的權威人士,總之我決心要使你最終做我要你去做的事!」上帝的僕人回應:「我服事獨一真神,不是服事你。我照祂的意思做,不是照你的意思。我的動力來自祂的使命,不是你的攻擊。你不是我的神,我不會服事你,也不會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有毒的人需要學習這一課。垂死掙扎向尼希米學的最後一課是:有毒的人往往不肯承認失敗。尼希米的那些敵人就是這樣,尼希米書第六章最後告訴我們:「多比雅又常寄信來,要叫我懼怕。」(19 節) 城牆竣工後,多比雅還不放過尼希米,這裡又出現一個陷阱:如果有毒的人阻止不了你的使命,他們仍會使你分心,使你的使命難以維持。你的工作是繼續無視他們,繼續尋找忠信可靠的人,將你的時間投資在那些人身上。請聽尼希米如何面對持續的攻擊:「我就派我的弟兄哈拿尼和營樓的宰官哈拿尼雅管理耶路撒冷;因為哈拿尼雅是忠信的,又敬畏上帝過於眾人。」(尼希米記七 2) 尼希米找到了「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他把焦點放在那些人身上,我們也應該如此。何必浪費時間跟一個有毒之人爭論什麼呢,他們只想使你分心,使你不能和其他更敬畏上帝的人合作推展事工。最後的結果尼希米的忠心和處理有毒之人的技巧,使許多人將榮耀歸與上帝。以斯拉帶領全城居民敬拜上帝,如今他們終於有了堅固的城牆,請看尼希米怎麼形容那個場面:「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上帝;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尼希米記八 6) 用不著費心讓有毒的人高興或滿意 (反正是浪費時間,他們不能也不會被安撫的), 你活著是為協助忠心的人服事上帝、敬拜上帝。我們的工作是,為有心敬畏上帝的人開啟新的敬拜通道,而不是為了使有毒人士滿意我們的表現;讓我們活著是為了使忠信的人對上帝感到興奮。尼希米記的結尾很美,富有詩意,有一節經文甚至改變了我一生的焦點。尼希米先充分了解問題 (耶路撒冷無城牆保護,居民曝露在危險中), 接著接受解決問題的使命,然後學習不被有毒的反對人士挫敗而分心,將時間精力投資在忠信之人身上,完成使命,最後帶領整個民族進入敬拜的新季節裡。這時他用一句話將他內心真正的渴望表露無遺:「我的上帝啊,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尼希米記十三 31) 我們最能蒙上帝使用的時候,就是只在乎上帝記念我們並學著不去在乎有毒的人怎麼看或說我們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位上帝 (God)— 創造者上帝,若讓小「神們」(gods) 指示我們、慫恿我們,甚至使我們分心,都算是拜偶像。有些事會讓我快樂好幾天,例如上「愛家」(Focus on the Family) 接受訪問的節目播出、我的書在亞馬遜的銷量激增,又好比有人沒忘記你的存在,在推特或臉書上引述你又說了些好聽的話,這類的事會令大家都快樂。欸,並不是大家喔。有一位女士在臉書上到處找有誰說我的好話,然後就在下面留言說我這個人有多爛,我的書有多糟糕,我說的話不應該聽。她顯然以當酸民為一生的使命。在我最軟弱的時刻,我也會回應,用意是向原先貼文的人說明事情緣由,幫助他們了解這是怎麼回事。但是那位詆毀者又在下面留言,情況搞得更亂。最後我決定到此為止,就留言給那位有問題的女士:「我不想再跟你爭論。任何人都能看出你是怎樣對我,而我從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讓上帝作你我中間的裁判。」對此事,我清楚感受到上帝在告訴我,寧願花時間和精力為一篇部落格文或一本書寫一句有益的話 (投資在忠心的人身上), 也不要浪費十秒鐘去回應她的攻擊。她靠衝突餵養自己,不然她沒辦法活下去;我跟她衝突對誰都沒幫助。許多時候我聽從上帝的話,轉身前進,但有時我也會軟弱屈從,又讓自己捲進口水戰 (如果將來你看到我重蹈覆徹,請不要客氣地提醒我在這裡說過的話)。尼希米記十三章 31 節已經成了我在那些試探時候裡,隨身攜帶的經文:「我的上帝啊,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這才是最要緊的,不是她怎麼看我,不是社群媒體上的其他人怎麼看我。我們活著是為蒙上帝悅納和記念,活著是為了聽見創造你的主、生命的主和救主對你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馬太福音二十五 21) 讓我們學著聚焦使命、實現使命,抗拒分心的事,為了被獨一真神悅納記念而活。這意味著拒絕有毒的干擾。如何在有毒的人的干擾下,不分心地完成任務?尼希米的經驗提供一個很棒的例子。做宗教的工作或公民的工作都可以先求上帝的國。不管出於什麼理由,總之有毒的人就是以阻止或延誤他人使命為己任。假如貌似親切的懇求不能使我們分心,有毒的人可能轉而訴求威脅手段,或招聚其他人來質疑我們的動機。要抵抗有毒的干擾有兩個好方法,一個是與其回應有毒的攻擊,不如向上帝禱告;另一個是展現溫柔,這是一種無論他人稱讚或攻擊都動搖不了我的屬靈心態。有使命感的人若能保持專注不分心,他們能以驚人的效能完成事情。與其屈從有毒的人,不如專心完成我們的任務更能服事他們。屬靈的成就讓人看見上帝在動工,也提醒有毒的人,他們控制不了我們。與其設法讓有毒的人心滿意足,不如盡力去幫助忠心的人事奉上帝、敬拜上帝。抵禦有毒攻擊的最佳方式,就是為蒙上帝悅納記念而活。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無條件愛人,有條件離開:如何辨識並防禦有毒關係》, 格子外面出版作者:蓋瑞。湯瑪斯 (Gary Thomas) 譯者:劉如菁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是時候設好界線來強化防禦,專注在神所賜的重要呼召 不容許有毒的人繼續消耗你的喜樂、使命、影響力許多基督徒認為,離開任何人或是讓任何人離開,是我們的失敗和責任。 但其實,耶穌也曾轉身離去,或容許他人離開...... 很多次。在服事人的過程中,愛心、忍耐、犧牲、捨己,都是很重要的「進攻」, 但若只進攻卻完全不懂「防守」, 將使自己陷入不必要的軟弱,時間和喜樂被有毒的人榨乾,事奉的果效也大打折扣。我們被呼召來無條件愛人,但有些條件之下得選擇離開,好保護使命免遭有毒攻擊。《婚姻靈修學》、《愛的決定學》作者蓋瑞・湯瑪斯在這本書裡,帶我們從耶穌、保羅、尼希米的故事發掘實用的關係原則。你將學到:認識「有毒之人」和「難搞之人」之間的不同辨別「健康的辯論」和「惡意的攻擊」分辨何時該遠離有毒的情境接受被討厭的可能,心裡柔軟不留苦毒如果有毒的是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怎麼辦如何使自己心靈強壯起來,並投資在忠實可靠的人身上唯有學會向有毒模式 say NO, 我們才能向上帝量給我們的善工 say YES! | daily-weekly |
《我會紅!勇闖好萊塢》:我內心警報器大響!他坐得離我太近,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 文:蜜兒 Mier Liu19. ME TOO 第二天早上,阿俊帶著鬆餅和我約在日落大道的餐廳早餐。跟我有約的經紀人辦公室就在同一條街,而阿俊等會兒要跟那名愛馬仕店員約會。我趕在阿俊來餐廳以前提早到達,想為待會的會議做好準備。走進餐廳後,我懷疑自己進入最新一期《柯夢波丹》()。服務我這桌的女服務生不僅貌美,身材高挑,曬成古銅色的膚色,有如亞馬遜族女戰士般。其他服務生也都顏值驚人。男服務生的髮型和指甲精心打理,女服務生多數留著長髮,並紮成俐落的馬尾。他們身穿時髦的黑色制服,配合餐廳裡時尚氛圍。女服務生領我走到阿俊預約的庭院露天座位坐下。餐廳裝潢得溫馨舒適,超耐磨木地板,挑高天花板上掛著線條簡單的燈飾,鮮明的藍黃色餐桌椅符合現代風設計。我微笑地看著餐廳顧客帶著搖晃著尾巴的小狗進來,拍攝可愛的照片。整體來說,餐廳風格既時髦又對寵物很友善。我一坐下,服務生立刻過來遞上菜單。我點了杯飲料,拿出筆記練習等一下要跟經紀人談話的重點,等待著阿俊和鬆餅。二十分鐘後,阿俊來了!他戴著新買的 D&G 太陽眼鏡,鏡框上鑲滿水晶;但可能水晶鑲得太多,感覺似乎戴得有點辛苦。他抱著鬆餅朝我走來...... 就在這時,一個有點年紀的男人突然出現,在我對面坐下。「我喜歡你的眼睛。」他伸出舌頭舔著嘴唇,對我說道。我呆住了。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我反問:「蛤?」「我說,我喜歡你的眼睛。」他重複說了一遍後並開始喘息,好像很興奮。「我喜歡亞洲人的眼睛...... 好性感。」我本能地往後退,想盡量離這個怪老頭遠一點。「好喔,謝謝。」阿俊走到桌邊,盯著那個人看,他才起身離開。我大大喘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呼吸了!真是讓人太不舒服。「那傢伙是誰?」阿俊問我。「不知道,他直接朝我走來,說他喜歡亞洲人的眼睛。」「怪胎!種族歧視!」也難怪阿俊火大地朝著那男人的座位說。「不敢相信,真是莫名其妙。」我邊說邊收起筆記,專心跟阿俊聊天。「好了,不管他了。我要聽八卦,告訴我你跟帥哥尼克的事吧。」我笑了,像過聖誕節一樣開心。「他太完美了。我知道應該保持專業,可是我們演得好逼真。然後在派對上,他把手放在我膝蓋上......」「拜託一下,你找到機會親他了吧?」阿俊很想知道接下來的事,他咬著嘴唇。「沒有。你也知道,跟男生在一起,我沒辦法像你那麼主動......」「說到這,我的約會對象很火辣喔。這讓我好興奮。我們還買了情侶外套,我平常不做這種事的,你知道吧?」「那,你現在可以用員工價買愛馬仕了嗎?」我開玩笑地說。阿俊看著手錶,為了避免碰到眼鏡框上的水晶,還小心翼翼地拿起杯子喝水,但眼鏡還是從他鼻樑上滑了下來。「今天晚上就知道了。」「你幹麼不把眼鏡拿下來?」他大聲說道:「親愛的,你好大膽啊!我戴的不是太陽眼鏡,是 Dolce!」我再次看了要跟經紀人面談的筆記時,有個陌生號碼傳來簡訊給我。424-335-xxxx: 蜜兒,我是尼克。昨天晚上你怎麼了?我有點擔心。蜜兒:你好,不好意思。我身體不太舒服所以先回家了。你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424-335-xxxx: 通告單上面有寫啊。(大笑) 等你身體好了我們再約吧。蜜兒:好啊。我收起手機,不想在面談前分心。時間差不多了,我開始收拾東西。「我得走了。」我說,抱了阿俊一下。「好吧,不過你回去後要跟我說說電影明星男朋友的事,說得詳細點。」我轉身離開,給了他一記飛吻。我們今晚一定會來個姊妹會,交換一下感情生活進展。我提醒自己,面談結束後要記得買幾瓶酒回家。車子沒開多遠,就抵達經紀人辦公室所在的大樓。走廊上掛滿他的獎牌,還有他跟名人的合照。因為是星期六的關係而顯得空蕩冷清。我走到他的辦公室門口,門開著,他正坐在一張橡木辦公桌後面,翻閱文件和瀏覽電腦螢幕,一看到我,便抬起頭來,笑著招手叫我進去坐在沙發上。「你來了,太好了。」他很開心地說,站起來把門關上。門喀的一聲關了起來,我內心有點抖,但仍微笑著說:「謝謝你抽空跟我見面。」「別客氣。你喜歡哪一種音樂呢?」他問道。「音樂嗎?我想...... 節奏藍調吧。」我的微笑有點僵。現在是什麼情況?經紀人的時間很寶貴,通常都會單刀直入切入主題。難道因為今天是週末,所以可以比較輕鬆?只見他拿起手機,連接音樂播放器,按下播放鍵。他在我身邊坐了下來,「喜歡這首歌嗎?」「當然。」我緊張地回答。「要喝點什麼嗎?」他降低音量,看似輕鬆地說。「噢,不用了。我得開車。」我內心警報器大響!他坐得離我太近,我們的腿碰在一起。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可是我不願意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他伸出手指頭撫摸我的手臂,「跟我說說吧,你演戲多久了?」我的眼睛跟著他的手指頭移動。「嗯,大概五年了。搬來洛杉磯之前還進修了幾年邁斯納表演課程。」「那麼你如何規劃演藝生涯?」「我一直在參加試鏡,我想繼續嘗試,磨練表演技巧,一定會有點成績。」他發出短促而響亮的笑聲嘲笑我。我沒有抬頭,但我知道他靠得很近,呼出的熱氣吹在我脖子上。「一部電影有上百個演員,可是呢,主角卻只有一個!」他若無其事地說道。我身體挪移得更遠一點後說:「我知道,我願意努力試試看。」「好了,別說廢話了。我會實現你的夢想,但我想要你來作為回報。」他的語調從慵懶轉為急促。我還來不及回應,他猛然捧住我的臉,嘴唇強壓在我嘴上。那短暫的一秒讓我嚇呆得無法動彈。就在幾分鐘前,我走進他辦公室時,想的是拓展演藝生涯的新篇章,不是性騷擾啊!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推開他,跳了起來。還好我們之間隔著一張咖啡桌,不過我其實更想立刻奪門逃走,假裝這一切都沒發生。「你到底在幹什麼?」我邊尖叫邊往門口移動。他雙腳往咖啡桌上一蹺,滿不在乎地笑著說:「我在幫助你成為大明星啊,蜜兒。」「我不要。我不接受這種方式。」我激動地搖頭說道。我奪門而出,快步走回停車場,沿路不斷回頭張望,怕他會因為四下無人跑出來追我。我坐上車,加速駛離,發誓再也不要回到這個鬼地方。沿著日落大道行駛時,我委屈的淚水不斷噴湧而出。此時我看見路旁的巨型電影看板上是一部賣座大片的宣傳海報,執行製作正是剛才騷擾我的人。我腦海裡不斷重複剛才那幕,對自己的遭遇難以置信,於是猛踩油門,故意超速,希望眼不見為淨。我一直聽說演藝圈演多黑暗,現在算是親身經歷了。「主角只有一個!」他的聲音在我耳邊迴盪著。我用力緊抓方向盤,手指關節泛白,被侵犯的感覺揮之不去。我像個瘋婆子般一路狂飆,道路在兩旁飛逝而過。腎上腺素和怒火讓我的手抖個不停,時速超過一百英哩實在不妥,但是我只想離開現場,越快越好。那個男人可以任意毀掉我的演藝事業,畢竟他有人脈,有金流,大可封殺我所有演出機會,而我還是個菜鳥啊!我內心的恐懼感正在蔓延。不知道開了多久,可能有一輩子吧,才終於到家。我轉進車道停下,煞車聲尖厲地衝擊耳膜;有如剛跑完一場馬拉松般地感到呼吸困難,喘著氣地走進家門。我情緒很混亂,腦中一直想著剛才的事,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該打電話給誰。我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憤怒?是悲傷?還是恐懼?不知道自己是麻木還是堅強。我想哭,也氣自己;這種荒謬場面、這座城市,目標和夢想...... 全都讓我憤怒不已。為什麼他這種人還可以為所欲為?真不可思議。ME TOO 根本沒讓他學到教訓。在閃閃發光的好萊塢,在明亮的星光與紅毯上,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暗祕密;長久以來深植的剝削文化不能再被視而不見。海蒂曾在音樂錄影帶拍攝現場遇到一名國際流行樂巨星。他是音樂界巨擘,手握多項葛萊美獎 (Grammy Award), 擁有全球數十億粉絲。對海蒂來說,在他家中錄製一首歌曲無疑是個大機會。在好萊塢,藝人明星們在家中錄製音樂,這並不奇怪,更何況這位流行樂巨星還邀請了其他人,她也因此鬆懈警戒。到達這位巨星的豪宅後,不意外的,每個人都得交出手機並簽署保密協議,這是與名人打交道的標準模式;進入這個獨特世界的小小代價,就是身分和生活都得暫時被拋在門後。然而,進入錄音室後卻是噩夢的開始。海蒂發現錄音室只有她和巨星二人,她成為這位巨星試圖性侵的目標。門被保安鎖上,海蒂感到非常害怕和無助。但她很聰明,她說她需要去洗手間。在那裡,她找到了一扇小窗戶,她用了所有的力氣爬出窗戶,成功地逃走了。阿俊和我聽她講述那可怕的經歷後,告訴她應該報警。她報警了,但是正義的輪子轉動得慢且過程痛苦,從幾週變成幾個月,完全沒有任何進度。警方說他們嘗試去巨星的家,但他總是不在家。沒有證據,他們就不能搜查他的房子。這麼多人因施暴者的財富和影響力,在面對如此邪惡行為而選擇袖手旁觀與沉默,除了讓人震驚外,還顯示出更深層的問題,就是:財富和權力可以讓一些人逃脫法律的懲罰。事實就是,有些人用他們光鮮亮麗的表象來掩蓋那些陰暗的真相。阿俊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他曾接受一位男模的委託,希望能製作一本視覺回憶錄。這位男士想為自己、也為了傳世後代,打算以這本攝影紀實替自己年輕帥氣的面貌做個永恆的見證。這份甜蜜的心願感動了阿俊,他毫不猶豫地接下這份工作。抵達男模的住處時,阿俊受到熱忱歡迎,男模不僅殷勤招待他,還提供茶點,兩人之間的對話也很愉快,氣氛平靜融洽。男模生動地描述了自己對拍攝的想法,這與阿俊產生了深刻的共鳴。氣氛美好,一切似乎都在順利進行之中。然而,情況突然轉變。男模突然毫無預警地脫下衣物,赤裸地站在困惑的阿俊面前。甚至還毫無羞恥地脫下內衣。這露骨行徑打亂了阿俊的節奏,他感到手足無措。阿俊從未涉足過裸體攝影領域,他的不安顯而易見。情況繼續失控。男模朝向阿俊,想要赤裸裸的和阿俊進一步接觸。大膽的侵犯讓阿俊很困擾、驚恐,這完全超出他的專業範疇。阿俊本能地迅速抓起自己的包包,在包內尋找著因安全顧慮而隨身攜帶的胡椒噴霧罐,毫不猶豫地直接將噴霧噴向男模的眼睛,利用這暫時的混亂逃離了可怕的場景。他離開時腎上腺素充滿,感到終於解脫,但留下猶如一場噩夢的回憶。這工作不只是普通的攝影!這類超瞎的事情真的是見怪不怪了,真的不知道這些變態在想什麼鬼!阿俊早年擔任名攝影師助理時,有一次聽到一個超震撼的八卦。那時候有家超夯的時尚雜誌找了一位大師級的攝影師來拍奧斯卡影后的照片。結果那位影后當天居然遲到了四個小時,讓所有助理都在那邊猜來猜去、八卦個不停!據影后助理事後透露,之所以遲到是因為她去找一位在業界有影響力的電影大亨,這位大亨約她在一家飯店的房間見面。影后迫切表示,希望即將主演的電影能獲得大亨的財務支援,這傢伙竟然說只要她願意跟他上床,他就願意投錢!影后也是很拼啦,為了作品不得不答應這個超不要臉的要求!然而,就在她準備出賣自己靈魂的那一刻卻突然改變主意,這讓電影大亨極度憤怒,對她暴力相向,並強姦了她。由於傷得很嚴重,她只得前往醫院接受治療,這就是她遲到的原因。為了封口,這位變態噁心的電影大亨兌現他的承諾,全力支持該電影的資金需求,以確保她的沉默。數年後,電影完成上映,影后因其優秀的表演再次獲得奧斯卡獎的殊榮。這些故事點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即使在充滿夢想和奇蹟的好萊塢,也存在著黑暗和危險。提醒我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必須保持警惕,並勇於站出來保護自己。雖然如此,好萊塢倒不是全黑的,也有那裡人性的光芒 —— 在困境中找到力量,勇於逃脫那些試圖剝奪我們尊嚴和自由的人。海蒂和阿俊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讓我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我們仍能找到自己的光芒,給我們溫暖,並保護我們自己。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我會紅!勇闖好萊塢》, 印刻出版作者:蜜兒 Mier Liu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我下了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我不想只當那 92%。在好萊塢,能成為明星的只有 1%; 能拿到戲劇固定角色的有 7%, 剩下的 92%, 則是混不出個所以然,很不幸的,蜜兒就是那 92%。離鄉背井,就為了一圓夢想,從小熱愛表演,立志成為演員的她如願搬到好萊塢,投入五光十色的演藝路。 拍攝廣告、到處遞履歷、試鏡,空閒時還不忘上表演課。 打零工、被經紀人退貨只能算小 Case; 為了露臉不到兩分鐘的劇碼,要試鏡好幾次;生活中還得不時面對職場性騷擾、網路霸凌和各種歧視。 「我會紅」, 究竟能否實現?與蜜兒一同踏上好萊塢的探險之路!台灣女孩勇闖好萊塢影視圈,歡笑與淚水交織的心路歷程。 | daily-weekly |
5 分鐘一次讀懂!匯聚臺灣新創能量的亞洲矽谷 2.0 | 2016 年臺灣政府大力推動亞洲。矽谷推動方案 (以下稱為亞洲。矽谷 1.0), 以物聯網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上健全創新創業生態系為 2 大主軸方向,近年已展現亮眼成果。為持續擴大臺灣在全球先進科技版圖的影響力,自 2021 年開始,「亞洲。矽谷 2.0」計畫 (簡稱亞洲。矽谷 2.0) 接續展開,策定以「智慧物聯網加速產業進化」、「創新創業驅動產業未來」為 2 大主軸,並以擴大 AIoT 科技應用、精進新創發展環境、匯聚系統輸出能量等 3 大策略,打造臺灣成為亞洲數位創新的關鍵力量。從 Start-up 到 Scale-up 、Speed-up, 加速臺灣新創起飛根據 2018 年及 2019 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臺灣的新創能量連續 2 年在「創新能力」中排名亞太第 1、全球第 4, 僅次於德國、美國、瑞士,被視為「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臺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於 2021 年 7 月開板,臺灣新創在國際上逐漸獲得市場注目,近年已有新創成功出場,如 2021 年 Appier 日本上市、91APP 掛牌上櫃等新創獨角獸在國際嶄露頭角。國發會提出「亞洲。矽谷 2.0」, 透過精準對接媒合及建立新創資訊平台,戮力扶植更多臺灣新創品牌在國際競技場展露頭角,自 2019 年 12 月發表「國家新創品牌 Startup Island TAIWAN」,2021 年 10 月,更進一步推選具產業變革能力及高度發展潛力的指標性新創,選出包括 CoolBitX、Gogoro、Greenvines、iKala、KDAN MOBILE、KKday、Pinkoi、17LIVE、91APP 等 9 家 NEXT BIG 新創明日之星 (如圖一), 透過結合指標型新創拓展國際市場等精進作法,2018 至 2021 年期間更協助新創參加美國 CES 累積取得 21 億元訂單,亞洲・矽谷 2.0 將協助新創及物聯網產業促成更多業務合作機會,大步邁向國際。 | daily-weekly |
持續更新近20年的經營模擬遊戲《矮人要塞》終於登陸Steam,玩起來到底是什麼感覺? | 文:勤嬉軒《矮人要塞》, 一款自 2006 年起持續更新的經營模擬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引導一群矮人建立自己的要塞,在全然隨機生成的奇幻世界裡想辦法生存下去,也可以開啟冒險模式,扮演一名浪跡天涯的矮人,探索未知世界的每個角落。《矮人要塞》以高度複雜以及隨機生成的有趣內容而聞名,每次開啟一局新遊戲,遊戲就會隨機生成一個新的世界,有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生態,同時依照玩家設定的歷史長度,遊戲也會生成不同的種族和文明,且隨著時間流逝,文明間也會彼此互動,可能是互相爭戰,也可能是合作交流,總而言之,每一場新遊戲,都是一部新的傳奇 (敬請見證卡卡姆。矮人們的妖精王。不朽的猛擊)。而就在 2022 年底,這款傳奇遊戲終於登陸 Steam (2006 年釋出、持續研發的《《矮人要塞》 Dwarf Fortress》宣布將於 12 月登陸 Steam 平台), 究竟這款神奇的遊戲玩起來是什麼感覺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簡單心得。終於有圖了!起初《矮人要塞》就是一款免費遊戲,它的開發者亞當斯兄弟是只靠玩家斗內來過生活的,但後來需要醫藥費,所以才決定上架 Steam, 變成收費遊戲。(Dwarf Fortress Is Coming To Steam Because Its Developer Needs Healthcare) 而筆者其實在它上架 Steam 前,就曾有接觸過這款遊戲。猶記得那還是學生的時候,某天無聊想說要找一款經營類型的遊戲來玩,在網路上找相關的討論,就發現了這個特別的名字:Dwarf Fortress, 看見很多人對其盛讚有佳,又發現竟然是免費的!對窮大學生來說,免費大過一切啊,於是就立刻下載安裝。進到遊戲,準備生成一個新世界,我把世界大小和歷史全都開到最大,然後迫不及待按下開始。............ 嗯...... 果然是巨大世界啊,眼看進度條緩慢前行,我就決定先去吃個午餐。吃完回來,喔,太棒了,沒看到進度條,看來是完成了,我興奮地坐到桌前,但仔細一看,嗯?螢幕上顯示的是東一塊西一塊的色塊,如果再細看,會發現是由好像是字的符號組成的,雖然整體輪廓看起來確實是海和一片大陸沒錯,但是...... 好吧,總之再往下看看,都到這一步了。於是我依照指示選了一個地點當開局,遊戲開始跑,然後畫面跳出來 —— 哇...... 這是什麼東西啊?就像剛剛的大地圖一樣,畫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符號,我研究了半天,還是不太懂哪個是環境裡的東西,哪個是我的矮人,瞎摸了一段時間,最後我的冒險還沒開始就結束了。不過,如今的 Steam 版不必再因簡陋的文字畫面而對這款遊戲卻步,現在全都有一目瞭然的圖像了,矮人是矮人,樹是樹,水是水,雞是雞,全都一望即知,不必再看著符號抓頭,個人覺得這是 Steam 版第一眼最大的優點,對於新手玩家來說是很大的幫助。更加直觀的操作剛說到當年玩官網版,我第一場遊戲就摸不著頭腦,除了滿螢幕的符號外,另外一個就是遊戲的操作,起先我一直用滑鼠四處點,但發現都沒反應,原本還以為是我遊戲當掉了,點了好一會,我這才意識到:這遊戲得用鍵盤玩啊!原來畫面上很多的英字就是在提示你有那些按鍵可操作,但對於我這個開始使用電腦的時候就是一直在使用滑鼠的世代而言,鍵盤移動和叫選單真的是很不習慣,這也是我會那麼快棄坑的理由之一,但現在 Steam 也解決這個問題了,遊戲完全可以使用滑鼠點擊來遊玩,讓操作更加簡單明瞭。龐大複雜的遊戲內容到了 Steam 上,遊戲雖然有了新的畫面和操作,但其遊戲內容可沒有絲毫減省。(指要塞模式的部分,目前尚未有冒險模式) 個人認為 Steam 版《矮人要塞》算是極端易學難精的情況,以前的官網版並沒有新手教學,而現在的 Steam 版則有基本的引導,筆者照著引導和內建的簡易說明,很快就建好一個簡陋的要塞,並且讓矮人成功生存過一個冬天。筆者發現,如果只是以「讓矮人活著」為目標,其實並不難達成,遊戲內食物與酒的生產其實意外的非常快速且大量,餓死反而不是在《矮人要塞》裡最需要擔心的事。(但其實這之中還是有些魔鬼的細節,建議參考這篇攻略:【心得】《矮人要塞》入門心得,如何建立一個可持續運作的要塞) 飽暖的問題好解決,所以在《矮人要塞》裡,有趣的部分就是在淫慾這些事情上了。在我度過冬天後,我開始想著要建設我的防衛力量,因為雖然沒遇過,但我想這遊戲應該也會有入侵攻擊的事件,所以我開始盤算如何生產武器防具,說到武器,當然得用金屬製吧,所以我就從要塞往下開挖,打算尋找可以冶煉的金屬礦物。豈知,我選的開局點是個充滿地下水的地方,我往下一挖,發現四處都開始滲水淹水,我家地下室很快變得像滯洪池。下一層基本上全都是水,矮人們沒法繼續下挖,這時候我想到我在建造選單內好像看到有可以抽水的機關,我試著點擊然後選取要蓋的位置,這時遊戲跳出提示我無法建造,得先有三樣道具才可以,但我在選單和說明找來找去,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取得這三個東西,所以只好去看《矮人要塞》的 wiki, 搞了半天總算把幫浦做出來,只可惜抽水的效果不如我預期,或者該說我要塞下方的地下水含量真的超出我想像,總而言之抽水還是沒辦法讓我往下開挖,所以最後只好找個離要塞遠一點的地方挖挖看。這算是筆者的一個簡單嘗試,各位可以發現遊戲中有許多值得挖掘的要素,除筆者使用的這個幫浦外,遊戲中也還有諸如水車、風車、控制桿之類的動力機關可以使用,想必有創意的玩家應該可以製作出許多奇妙的設施。目前筆者還沒做出金屬的武器防具,倒是發現攻略說黑曜石做的武器也不錯,但雖然挖到了黑曜石,卻還是不知道怎麼做出黑曜石匕首。啊,真的是很複雜啊。然而,本作還是有些不盡理想之處對於玩過諸如 Rimworld 等模擬經營的沙盒遊戲的玩家來說,《矮人要塞》在某些細部上可能會令人感覺不甚方便,例如筆者認為《矮人要塞》的通知警告系統就頗需改進,玩過 Rimworld 的玩家就知道,在 Rimworld 中,一旦有事件發生,遊戲都會配合音效彈出通知提醒玩家,如果是更緊急的事件,可能還會有彈跳的動畫以便讓玩家更快注意到,然而,在《矮人要塞》內,所有的通知都是最高品質,靜悄悄。筆者起先遊玩的時候,一直關注畫面中央也就是地圖主要部分的動靜,直到有一點紅色進到視野左邊,我才驚覺我的左側有一整排的通知,而那點紅色則是一個比其他通知更大的「Alert」, 當時我心想完了出大事了,點開紅色通知一看,我原本心想是不是要被攻擊了,沒想到內容是告訴我有一個矮人死了,這下我真的有點無言,通知無聲無息,我難以注意到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把危險更早點告訴我,人都死透了才大叫,這樣不是為時已晚嗎?另外,遊戲的物品數量資訊也有點難掌握,在主畫面中只有一個籠統項目的概略數量,是的,數量並不絕對精確,而且你其實還得指派一個矮人幫你盤點,否則你連概略數都沒有。如果想知道各種細項,就得再點進 stocks 去看,但這遊戲的道具種類又超多,如果要捲動翻找也是麻煩,如果要用搜尋,也得打字...... 總而言之,如果是對庫存掌握有點強迫症的人,可能就會有點辛苦,因為遊戲內資訊並不是那麼簡單清晰。結語在找攻略的過程中,有看到 PTT 的鄉民將此作評為是一項藝術品 (事實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確實展出過《矮人要塞》), 即使放到 Steam 上販售,《矮人要塞》依舊是那款由亞當斯兄弟憑藉全然的熱情所開發出來的獨立遊戲,我覺得可以這麼說,開發者二人在製作時想的,並不是讓我們玩家好玩,而是他們自己覺得好玩,這跟如今的商業作顯然有著不一樣的設計目標與思路,這個遊戲好不好玩、玩不玩得下去,有部分就取決於你對不對得到開發者的電波,以及能不能忍受一些操作上的不便。個人認為喜愛模擬經營類的玩家還是滿值得開一局來體驗看看這個遊戲,感受一下它的不同之處,但說到在一個周六夜晚,如果真要讓我選的話,我可能還是會點開 Rimworld 吧,畢竟這遊戲真的是很難啊。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電玩】矮人要塞》Dwarf Fortress: 遊戲界的一項傳奇,玩起來到底什麼感覺? | daily-weekly |
《月薪族的閱讀致富計畫》:有錢人讀書的核心理由之一是,閱讀可以同時進行思考和學習 | 文:宋淑憙懂得如何閱讀,才能學習根據谷歌的調查,這十年來取得卓越成果的職員中,相較於主修電腦工程或具有相關知識的人才,那些具備合作意識、創意和溝通能力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谷歌在招募新職員時曾錄取了近八成主修人文領域的人才,當時的副總裁梅麗莎・安・梅爾 (Marissa Ann Mayer) 強調「開發易於使用者利用的技術,懂得觀察並理解人心和懂技術一樣重要。」據說美國企業不傾向錄用企管研究所 MBA 與經營學系出身的人。《華爾街日報》指出,儘管經營學系相當熱門,占美國大學生的選系比例近兩成,但企業更傾向於尋找具備創意的人才,對該科系的學生興趣缺缺。這些企業抱怨經營學系的畢業生過於注重積累金融會計方面的具體知識,卻缺乏人文素養。美國企業認為這些畢業生在課堂上雖然強調具體知識的累積,但卻鮮少透過寫作或討論課培養批判性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這也意味著,這兩項能力是左右企業生存與否的重要條件。《富比士》雜誌曾刊登報導支持這項說法,指出在美國成功的新創 CEO 中,有三成以上主修人文學系。主修人文學系的人之所以優勢突出,是因為創業需要直接面對不確定的狀況並靈活思考,而在大數據時代,更需要具備人文洞察力。習得快速學習能力的方法根據美國大學聯合協會的資料,約有百分之九十三的雇主認為,相較於主修特定科系,擁有批判性思考、明確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這也解釋了為何企業偏好人文學系的原因。以下是支持這論點的實際研究結果。聖荷西州立大學經營學系的教授藍道爾・斯特羅斯 (Randall Stross) 追蹤了史丹佛大學人文學系學生與矽谷成功案例,並找出了成功的祕訣。研究結果顯示,在資訊過量的時代,人文學系的畢業生能夠以優秀的邏輯推理能力,並在各種利害關係人之間展現卓越的溝通能力,因而獲得卓越的成就。人文學讓他們具備了「快速學習」、「歸納龐大資料的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力,並藉此在矽谷取得成功。斯特羅斯教授強調,人文學科的閱讀,比學科知識本身更加重要,因為它能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透過瘋狂閱讀和寫作,學生能夠培養快速學習的能力,這也是主修人文學的學生取得成功的祕訣。他指出,這種能力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獲得了證明,同時也是為未來做好準備的最實用方法。矽谷的富人們都主修什麼科系呢?在矽谷誕生的許多富有人士多半是主修人文學系或擁有高度人文素養的人。其中,有「商用臉書」之稱的領英 (LinkedIn) 創辦人里德・ 霍夫曼 (Reid Hoffman) 取得哲學碩士學位;YouTube 執行長蘇珊・沃西基 (Susan Wojcicki) 主修歷史與文學;通訊服務企業 Slack 的創辦人斯圖爾特・巴特菲爾德 (Stewart Butterfield) 主修哲學;世界最大的共享住宿平臺 Airbnb 的創辦人布萊恩・ 切斯基 (Brian Chesky) 則主修美術。就連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在大學時也主修英文。根據對美國 IT 企業創辦人主修科系的哈佛與杜克大學研究小組的調查,工程和電腦技術佔了 37%, 數學佔了 2%, 而其他主修科系包括經營、會計、保健、藝術、人文等多元領域。儘管主修科系各異,但矽谷富豪們普遍擁有高度的人文素養。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就曾表示:「若能和古希臘哲學家蘇德拉底共度一天,我願意把蘋果的所有技術都給他。」賈伯斯強調,人文學可以讓人擁有更高層次的能力和更開闊的視野。四年期內只需閱讀的大學聖若望大學在美國金融圈以培養金融機關 CEO 和分析師聞名,而這所學校也以「只閱讀的大學」而聞名。該校校長帕納約迪斯・卡內洛斯 (Panayiotis Kanelos) 如此表示:「成功的標準雖然因人而異,但也不能光仰賴知識獲得教育,而是要去做未來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事情。為此,必須先擁有對人類和自然的高度理解能力,而為了獲得這份能力,我們需要人文素養教育。」儘管這所學校有眾多畢業生進入紐約金融界,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所著重於投資或經營技巧的學校,但實際上在四年的學習中,學校會要求學生們學習閱讀一百本人文經典並進行討論。一年級讀古希臘時代、二年級讀羅馬與中世紀、三年級讀十七到十八世紀,四年級讀從十九世紀到最新上市的書,並進行討論和寫作訓練。《框架:投資新視野 (暫譯)》(Latticework: The New Investing) 一書收錄了任職於華爾街的該校畢業生訪談。畢業生分享在學校獲得的收穫,包括「學習成為更好的思考者 (thinker), 擁有更寬廣的世界觀」, 以及「尋找問題的根源,並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此一過程的重要性。閱讀的力量,就是致富的力量即使是難以每天抽出一小時或半小時閱讀的有錢人,也會挑選閱讀人文經典,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學以及藝術領域的書籍。那麼,要如何透過這些內容來邁向致富之路呢?美國教育學家雷伊・波丁斯 (Leigh Bortins) 指出,閱讀人文經典的人文學閱讀方法是一種讓人能全面學習的技巧。在中世紀,人文學被分為三個學科,它訓練人們如何熟悉某個領域中特定使用的基本詞彙和概念 (文法), 以事實為基礎比較各種想法並做出判斷 (邏輯學), 以及用適當的語言和文字向他人說明自己的想法和知識的能力 (修辭學)。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要好好學習人文學。綜合了雷伊・波丁斯的定義,人文學是一個從閱讀開始,將閱讀內容整理並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表現的整個過程,是為了深入學習某個事物的行為。因此,聖若望大學的學生閱讀人文經典,不僅僅是閱讀文學、歷史、哲學和藝術,更是將理解的內容以一篇有說服力的文章呈現並傳遞,進而成為有能力的思考者。就算是在人工智慧當道的時代,富人們也會為了理解並洞察人工智慧而閱讀人文經典。可以說閱讀人文經典的力量,就等於致富的力量。閱讀紙本書的驚人力量宋吉永是一位深入挖掘網路世界中人們內心情感的礦工,他比其他人更早洞察到他們的內心所追求的,並能製作出有價值的情報,因此人們經常向他詢問他是如何「預見未來」的。他分享道:「多閱讀能擴大你的思考範圍,讓變革因此而生。如果你想看見未來,多閱讀和思考訓練非常重要。」雖然他以挖掘網路世界為業,但他閱讀時偏好紙本書,而非手上拿著數位鋤頭。儘管紙本書無法進行搜尋或調整字型大小,但他依然對紙本書情有獨鍾。值得一提的是,有錢人們也傾向閱讀紙本書。儘管市場上提供有聲書、影片和數位內容的消費正在迅速增加,有錢人們依然堅持閱讀實體書籍。圖片或影片中沒有的文本功能「一定要讀紙本書嗎?電子書或有聲書呢?YouTube 呢?」這是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大家或許認為不論是紙本書還是電子書,文字或影片,只要閱讀完並將其吸收成自己的知識就好,為什麼要區分它們呢?「重要的是內容」這樣的觀點也有其合理之處。首先,為什麼一定要是文字呢?文字製作的內容並不親切,每一個單字或句子都需要仔細思考和理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閱讀文字的原因。通過閱讀文本,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圖像化、推論和想像等各種心智活動。閱讀文字量龐大的書籍可以培養出更高層次的思考能力。相較之下,強調視覺和聽覺的影片觀看並不需要動腦,只需看和聽即可,無法訓練這種高層次的思考力。有錢人讀書的核心理由之一是,閱讀可以同時進行思考和學習,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錢人偏好紙本書的原因吧。紙本書在深度閱讀方面無可比擬目前,我們習慣由左至右閱讀整個句子,但在網頁上進行數位閱讀時,通常以顯眼的單字為主進行跳躍閱讀。觀察人們使用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瀏覽網頁的眼球動態,研究顯示雖然第一行會全讀,但接下來就只讀半行,最後一頁甚至只會從左邊垂直掃到最下面。這樣的閱讀軌跡形狀類似英文字母 F, 也被稱為「F 型瀏覽模式」。在這種瀏覽習慣下,人們難以有效理解內容,再加上瀏覽網頁時常有阻礙閱讀的超連結,相較於閱讀純文本,理解力明顯下降。那麼,人們應該如何在網頁上進行閱讀呢?研究結果指出,很多人實際上並不閱讀。如果你想效仿有錢人一樣透過閱讀致富,建議你選擇紙本書。不要只看網路新聞、懶人包、整理過的影片或有聲書,嘗試用紙本書閱讀。使用電腦或智慧型裝置閱讀可能會使你難以專注,心緒不集中。即使閱讀相同的內容,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也往往不及閱讀紙本書的效果。閱讀能力退化 = 思考能力退化儘管動畫界大師宮崎駿導演的專長在圖片及影像領域,他仍然堅持強調閱讀紙本書的重要性。宮崎駿導演主張,雖然現在可以將樂譜放在平板電腦上,立即顯示出內容,但這樣的閱讀方式並不能真正依靠自身的力量閱讀,這種方法是危險的。對於閱讀,他認為要確實閱讀,全然理解內容,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如果想要活用閱讀的力量,至少也要具備能夠輕鬆閱讀一本紙本書的能力。許多研究結果指出,閱讀網路新聞或小說等以內容為主的簡短文本會導致閱讀能力的退化,並對思考力產生不良影響。實際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曾進行一個實驗,在一小時內提供所有受試者相同主題的文本,將實驗對象分成閱讀十篇短文組與閱讀一篇長文組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閱讀短文組對主題的理解力不足,腦部疲勞度也相對較高。研究團隊得出的結論是,閱讀一篇長文並進行深度思考的能量消耗較低,並能提高對主題的理解力,同時也警告閱讀短文可能導致思考能力的嚴重退化。讀紙本書的人才具備的高級能力挪威斯塔萬格大學的安・曼根 (Ann Mangen) 教授進行了一項比較電子書和紙本書閱讀的研究,結論是閱讀電子書相較於紙本書更難專注於書本內容。曼根教授指出,在將小說內的事件按照時間序重新命題的答案方面,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她表示這可能是因為使用電子書閱讀器 (Kindle 等) 閱讀時的觸感等使用者經驗與閱讀紙本書的體驗不同。她針對挪威十年級的七十二位學生進行的實驗結果顯示,讀紙本參考書的學生,不管在理解度或考試成績方面都優於讀電子版教科書的學生,並強烈推薦閱讀紙本教科書。換個問題來看,是要聽?還是要看?還是要讀呢?如果想像有錢人一樣透過閱讀致富,那就選擇紙本書吧!有錢人通常希望閱讀更多,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閱讀越多才能讀得越快。這不是靠速讀或其他技巧可以培養的能力,所以有錢人才如此執著於紙本書。你也可以效法他們,多閱讀紙本書。當然,簡單閱讀時可以選擇看影片或讀電子書,開車時則可以聽有聲書。雖然有錢人也常聽有聲書,但那只是用來節省時間,而不是取代紙本書。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月薪族的閱讀致富計畫:普通人升級富一代的致富秘笈 —— 多讀 2 倍書,年薪翻 3 倍!》, 遠流出版作者:宋淑憙 譯者:黃千真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日本經濟新聞》調查顯示,會賺錢的人每個月的購書費相較其他人多出許多。美國經濟雜誌針對比爾蓋茲、巴菲特等富人階層,及一般上班族的閱讀量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有 88% 的富人階層,每天會閱讀 30 分鐘以上商業相關書籍。有 86% 的人是所謂的「閱讀家」。有 63% 的人在移動時間也會聽有聲書或看 YouTube。年薪未達 2.2 萬美元的人,只有 2% 有閱讀習慣。「為什麼我讀了很多書,卻沒有變有錢?」 —— 有策略的閱讀,才是「真閱讀」有錢人對於展示自己「一個月或一年讀幾本書」或「讀過這些書」的「消費性閱讀」沒有興趣,他們只用致富的策略閱讀,也就是「投資性閱讀」。光只有衝閱讀量遠遠不夠,還要將內容輸出到工作與生活中、證明其價值,才是策略性閱讀的充分條件。從輸入轉為輸出、從消費性閱讀轉變成投資性閱讀 養成富人腦的「READ」閱讀 4 階段 Routine 習慣閱讀 —— 用最小程度的努力持之以恆 Effective 效率閱讀 —— 習得能輕鬆閱讀並理解運用的閱讀能力 Authentic 真誠閱讀 —— 從假閱讀轉成真閱讀 Directionality 目標指向性閱讀 —— 適合自己訂定的目標閱讀所謂的「富人腦」就是做什麼事都能賺錢,也就是能把讀的每本書都變成財富的超能力。本書將為你詳細介紹像有錢人一樣讀書、養成富人腦的「月薪族閱讀致富計畫」。其中的具體策略包括:參加完讀書會,然後呢?把讀後感想內化的過程才是閱讀的重點,有錢人也深知這是自己才能辦到的事。 若想做到有方向性且刻意、有意識地執行計畫並產出有意義的成果,就不能把閱讀當成活動,而是得將它日常化。 如同事情分輕重緩急,成功的有錢人會把時間、能量和金錢花在有用且重要的書,而不是花在那些可讀可不讀的書。 比爾・蓋茲每週會讀一本書。每天讀 50 頁、一週讀 5 天就是 250 頁,這也是大部分書籍的平均頁數。每天讀 50 頁的書是最適合養成規律的份量。根據訂定的主題閱讀 製作致富願望清單 掌握閱讀黃金時段...... 等等。投資方法百百種,但唯有閱讀,是世界上無數有錢人都認同的成功之道。本書將告訴你如何自由使用「閱讀」這項武器,幫助你實現你想要的財富與成功。 | daily-weekly |
HCD中華健康生技認證協會正式成立,超強代言人卡司曝光 | 經歷長時間縝密的規劃,中華健康生技認證協會 (HCD) 日前宣布正式成立,並邀請蔡易錚醫師、林友祺醫師、陳峙嘉中醫師、高敏敏營養師、王郁菁營養師及 Dr.Ivan6 博士擔任代言人為協會站台。HCD 為全台首家專精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產業認證機構,以國內少見的高規格條件為產業把關,未來將積極推動產官學研多方合作,展現促進國內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生技產業健全的決心。秉持公正、誠信、專業三大原則,HCD 在「產品原料、配方研發、安全檢驗、公平交易、環境監督與認知建立」等面向上,為製造端、品牌端與消費者建立具系統化、標準化審核機制。HCD 協會依據生技產品認證規範及品質管理標準發行「HCD 健康生技認證標章」, 並依產品規格區分為「金標」及「銀標」。同時,為加強保健食品與保養品基礎認知,以及透過專業小組訪廠達環境安全目標,亦開設「HCD 健康生技管理師認證」及「HCD 安全環境品質管理認證」, 從根本層層遞進垂直化管理。協會理事長蔣坤城指出,為鞏固現今國內保健食品與保養品市場,打造更完整的產品認證標章審核機制勢在必行。與此同時,現今市場存在為爭取訂單和壓低製作成本而產生以次充好、內容物不足量情況,導致消費者購買到品質不佳的產品。因此,除了將公平交易列為審核標準之外,協會同時建立產品安心平台,消費者透過掃描商品上 QR Code 即可查閱檢驗報告,一方面將資訊公開透明化,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消費者選擇安心商品的便利性。透過訂立各式機制維持產品穩健、環境安全、公平交易等面向,協會也藉由積極與產官學研合作,舉辦教育訓練或學術研討會等座談活動,增加第三方研究機構合作、強化台灣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競爭力,並偕同政府機構和各領域專家研擬計畫,致力將標章理念與國際接軌、拓展全球市場,提高台灣經貿發展趨勢。本文章內容由「中華健康生技認證協會」提供。 | daily-weekly |
【INSIDE 趨勢論壇#1】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你知道這裡面的商機有多大嗎? | INSIDE 邀請等不同單位的業界專業人士暢談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及最新技術、以及在台灣的整體商機,更從「三電」(電機、電池、充電樁)、以及軟體跟材料零組件等上下游供應鏈中的產業發展優勢切入,加上由淺入深的案例分享跟講者間的精彩對談,只要 2 小時就能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龐大商機、掌握投資趨勢!活動名稱:【INSIDE 趨勢論壇 #1 電動車】台灣新護國神山 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活動日期:2022.4.14 (星期四) 活動時間:13:45-16:35 (13:20 開放入場報到) 活動地點:台北文創大樓 6 樓 多功能廳 (A 廳)
活動形式:可選擇線下論壇見面互動、亦可購買線上直播票。活動報名:
現在報名就享限時 8 折優惠還可獲得 INSIDE3 月最新付費專刊驚喜折扣!更安排 Q&A 及自由交流時間,藉此創造與會嘉賓間更多合作和深度參與的機會。想深入了解電動車產業商機,掌握潛在投資機會的投資人。想了解汽車產業發展與落地應用,藉此找到突破口的中小企業主。喜愛關注科技趨勢、但對電動車產業了解還不夠深入,但亟欲滿足自我求知欲的參與者。(主辦單位保留變更議程之權利,實際議程以主辦單位當日公告為主。) 活動報名:【現在報名就享 8 折優惠還可獲得 INSIDE 3 月最新付費專刊驚喜折扣】更多 INSIDE 趨勢論壇最新消息,更多 | daily-weekly |
【INSIDE 趨勢論壇#1】三大世代之爭,將造就電動車成為台灣新護國神山 | 文:Chris 根據國際能源署 (IEA) 新報告,2021 年一整年全球插電式汽車銷量為約 660 萬輛,是 2020 年 300 萬輛的兩倍之多、是 2019 年 220 萬輛的三倍。雖說還只佔全球新車市場約 9% 份額,但從諸多車廠、政府都積極投入電動化的程度來看,在這個時間點包括消費者、投資人或是車廠本身,似乎已沒有人會質疑電動車是汽車工業的現在進行式,反而會讓更多人在意是否有新技術迭代演進,讓接下來出現的新車續航力夠不夠高、自動輔助系統夠不夠智慧、好用。作為一份伴隨科技、網路創業一起成長十年之餘的媒體,INSIDE 主張過去十年是智慧型手機所開啟的行動網路業熱潮,而接下來以電動車為首的智慧交通浪潮不只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嶄新的駕駛與持有體驗,在產業面來看更會打造出未來十年的商業新紅利。若仔細拆解,可以發現這長達十年的商業紅利出自三個競爭:1997 年 12 月的京都議定書開啟了世界重視氣體排放的重要里程碑,日後歐盟更是遵循京都議定書的目標走在世界前沿,在減碳大旗下迅速發展電動車。電動車是否能成為未來載具能源主流,表面上是人類能不能從石化能源時代過渡出來,進入循環能源時代的重要表徵;但放在更現實的國際政治裡,電動車跟循環能源能幫助許多國家不再那麼依賴對外採購的石油、天然氣,進一步實現「能源自主」逐漸擺脫石化大國的影響。很多人形容未來電動車是「裝著電腦的四個輪子」, 但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特斯拉最新一次發表 2021 年度第四季 Autopilot 安全報告中,開啟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狀況下,每行駛 431 萬英里 (約 693 萬公里) 才會發生一次意外,是美國國家道路安全管理局 (NHTSA) 平均 78 萬公里的 8.9 倍,顯然比人類自己駕駛出錯的機率還低很多。未來電動車加上自動駕駛科技最終目標就是 Level 5: 解放駕駛雙手,連人都不需要坐在駕駛座上,車就能按照需求自由且安全的移動了。可以預見,到時汽車會有配置更多智慧裝置,讓乘客在車上就能做更多事情。但要實現這個目標,軟體面就必須仰賴更安全、更精準的自動駕駛 AI 來取代駕駛雙手,而在硬體面則更不用多做解釋,必須仰賴運算能力更強的半導體晶片,以及各式各樣的 AIoT 感應器裝在車上來實現這個理想。這個競爭對比上面好像比較模糊,但更為嚴峻。一台純電動車的零件數大約在 1 萬 - 1.5 萬之間,是燃油車 3 萬件的 2 分之一至 3 分之一。在工業 4.0 自動化幫助下,電動車整車設計複雜度大幅降低,生產流程比燃油汽車簡單許多,也讓上述晶片與軟體扮演的角色更加吃重。這讓汽車工業原本「垂直分工」的面貌,變得更「水平分工」的半導體業越來越接近。傳統要開發一台汽車,流程相對來說就比較垂直、獨立,雖說很多車廠都會共用技術,引擎、變速箱的業態彼此間就是一個技術山頭。不過在電動車時代,「三電」電池、電機、電控讓新的業態出現了,許多電動車新創 (或甚至是傳統車廠) 在這個時代可以不必從頭打造生產線,就能跟 ODM 外廠合作降低投資負擔,直接享有零組件規模化的好處,自己專注在車體與軟體設計上。行文到這,相信心細的讀者不難發現:上述競爭趨勢裡,台灣都佔據了非常好的產業利基,很明顯能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台灣現在處於能源轉型的拐彎處,逐漸告別核電後,有望以新型態的電網實現能源自主;台灣是當今全球半導體重要製造樞紐,電動車的運算基礎 - 晶片,自然是台灣切入電動車產業最好的利基點。最後「新舊之爭」換言之,就是要以串連生態系的開放平台預計改變汽車製造規則。2022 INSIDE 趨勢論壇 #1 電動車 台灣新護國神山面對這三個競爭趨勢,INSIDE 舉辦了【台灣新護國神山 軟硬通吃的電動車產業】線上 + 線下論壇,讓產業、政策菁英向大家分享電動車上下游的產業商機,幫助零組件供應商、系統整合業者、到營運策略佈局者,找到這波產業洪流中的路線,讓你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產業發展趨勢,帶你掌握最「IN」的電動車產業商機。在邁向接下來這十年的路上,歡迎你與 INSIDE 一起觀察科技與商業的趨勢與力量。只要 2 小時就輕鬆掌握電動車市場龐大商機!現場座位有限,限時 8 折優惠趁現在:【現在報名還可獲得 INSIDE 3 月最新付費專刊驚喜折扣】更多 INSIDE 趨勢論壇最新消息,更多
本文經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 daily-weekly |
【小說】《靈首村》選摘:沒想到,我們要交代在這裡了......你想會不會有人幫我們收屍? | 文:千年雨二、霧隱謎蹤蕭世耘一行人背負著沉重的裝備,加緊腳步,自海拔三千公尺處一路下切至二千五百公尺,身旁的林相由原本的冷杉黑森林逐漸轉為鐵杉林。雖然海拔降低,林間瀰漫的霧氣卻越發濃重,時方下午三點,卻已大霧彌天、不辨路徑。為防止眾人在濃霧中走散、徒增危險,蕭世耘決定提早紮營休息,凌晨再繼續趕路。大家蹲在一起吃簡易晚餐時,氣氛就如四周籠罩的寒霧一般凝重,誰也無心開口閒聊,連向來開朗健談的呂明徹都異常沉默。草草吃完飯,便各自回帳篷。蕭世耘雖十分掛慮阿傑的安危,但終究不敵體力透支的疲憊,很快就沉沉睡去。入夜後,鐵杉林中風勢增強,聲若驚濤,卻也吵不醒酣睡的人們。原以為一夜安穩無事,不料蕭世耘凌晨兩點起身整裝時,竟發現姜嘉俊也不見了,帳篷的狀況和阿傑消失當下一模一樣。「人呢?真是見鬼了!」看著徒留登山裝備的單人帳篷,呂明徹一臉驚愕。「這他媽的到底什麼情況?為什麼連嘉俊也......」一旁的小周因莫名的恐懼而戰慄,聲音微微顫抖:「我們會不會也跟阿傑他們一樣,突然就消失了?」沒有人能夠回答。他的話語隨風散落在夜霧中,為其他人帶來一陣寒意。兩位隊友接連失蹤,身為隊長的蕭世耘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瀕臨崩潰,但也只能勉強自己保持冷靜,聯合其餘兩人在附近拚命搜索。從凌晨兩點多找到日正當中,結果仍是一無所獲。三人頹然癱倒在草叢裡,累得彷彿連一根手指頭都動不了。望著烈日下遼闊無垠的箭竹海,深切感受到人類在大自然之前的渺小和無助。喘息了一會兒,呂明徹單手撐地,勉強坐起,徵詢蕭世耘:「繼續找嗎?」「我水都喝完了,快渴死了!」小周抱著滴水不剩的水壺哀嘆道。「你們大概也都沒水了吧!繼續找的話,人還沒找到,我們可能就先遇難了。」蕭世耘拿出自己的備用水壺遞給小周,裡面的水也所剩不多。「先下山求救,沿路尋找水源。」他下了這個沉痛的決定。雖然不願意放生失蹤的隊友,但他知道再這樣耗下去,誰也無法得救;儘早設法求援,才有一線生機。三人商量已定,立刻返回鐵杉林營地收拾裝備,從箭竹遍佈的稜線下切。蕭世耘走在前方負責開路,小周居中,身材最高、體力最好的呂明徹一如往常殿後,三人彼此間隔數公尺,魚貫前進。雖是相對平緩的寬稜,但沒有明顯路徑,僅能從茂密異常、高過人頭的箭竹林中硬切過去,腳下松蘿倒木四橫,十分艱辛難行。走了一段時間,忽聞天際雷聲隱隱,原本豔陽高照的天氣陡然遽變,日光在風起雲湧間轉瞬黯淡,自地面冒起的白霧逐漸瀰漫四周,霑衣如雨。蕭世耘心知即將下起雷陣雨,連忙加快腳步。好不容易切到一個植被較為稀疏的地方,他停下腳步喘氣歇息,同時卸下背包、穿上雨衣,等候走在後方的兩個人。沒過多久,眼前的箭竹海一陣騷動,只見呂明徹從中鑽了出來。「怎麼會是你先到?小周呢?」蕭世耘詫異地看著他。按照三人行進的順序,排行第二的人應該是小周。「小周?我一直以為他走在我前面啊!啊人呢?」呂明徹四望不見小周人影,也是一臉驚訝。「會不會是你走太快,不小心超車小周了?」呂明徹斷然搖頭,「怎麼可能!這種密密麻麻的箭竹林,你超車給我看!而且我是一路跟著你留下的記號走過來的!」負責在前方開路的蕭世耘,為了替後方的隊友標示正確的路徑,防止走散,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拗折身側的箭竹做記號,讓他們可以循線跟上。「除了我標示的記號之外,還有看到什麼不尋常的東西嗎?」呂明徹認真的思索了起來,「好像...... 沒有吧?其實我也沒印象。我看天色越來越暗,快要下大雷雨了,心裡只想趕快走出箭竹海......」蕭世耘不再多說,連忙扛起重裝備回頭找人。他認為小周必定是走錯路了,因霧氣太濃、能見度不佳而偏離路線;但他循著原路來回穿梭尋找,除了他和呂明徹踩踏出來的這條路徑之外,兩側箭竹叢並沒有其他鑽行痕跡。「箭竹林密不透風,如果小周自己走到別的地方去,總要撥開這些長得像牆壁一樣的箭竹叢才走得過去吧,難道他用飛的,還是......」呂明徹一語未完,轟然而下的暴雨掩沒了他的聲音。下午五點多,太陽落到遠山的另一側,陰影隨著蒼茫的霧氣逐漸爬滿整座山谷。昏暗夜色中,兩條人影戴著頭燈在長滿高山鬼芒的陡坡上奔竄,步伐倉皇凌亂。他們沿著破碎的陡稜下切,卻發現稜線末端已然崩毀,形成一片巨大而險峻的崩壁,無法繼續前進。蕭世耘見到眼前的路況,如同洩氣的皮球一樣,癱坐在崩壁上緣的斜坡。「為什麼又是大崩壁啊......」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下切遇阻,他乏力地閉上眼,欲哭無淚。呂明徹雙掌用力抹了抹髒污的臉,稍稍拭掉臉頰那些芒草利葉切割出來的血痕,卻抹不去滿面的疲憊和無奈。「看來今天還是下不了山,先找地方紮營吧!」數天前,他們在箭竹海搜尋失蹤的小周時,驟然下起傾盆大雨,二人只得暫時在附近的森林紮營避雨,隔日雨停後再找路下山。好不容易下切到海拔 2000 公尺處,雖然手機依舊沒有訊號,但從離線地圖可以看到河谷對岸有一條舊林道,就是他們預計回程要接上的那條。二人大喜過望,連忙順著稜線陡下。然而即便方位正確無誤、有 GPX 路線可以依循,距離山下林道的直線距離也看似不遠了,卻怎麼下切都不對,不是切到大崩壁,就是切到無法橫渡的湍急溪流。一再嘗試下切、一再退回原地,就這樣被困了四天。想到失蹤的三名夥伴正等待救援,身為隊長的蕭世耘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只能發了瘋似的找尋下山的路。「走吧!先找個安全的地點紮營!」呂明徹伸手將癱軟的蕭世耘硬拽起來。他的體力也將近透支,不過比飽受精神及肉體雙層折磨的蕭世耘略好一些。由於附近都是陡坡地形,除了遍地芒草及低矮灌木,沒有任何遮蔽物,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營地;直到月亮高高升起,才好不容易發現一片相對平坦的雜樹林。「就這吧!今晚不冷,睡天幕就好,懶得搭帳篷了。」呂明徹說著,也不等對方回應,率先往前走。當他靠近樹林邊緣時,注意力瞬間被樹枝上掛著的布條吸引。那些布條看起來是白色,字體是黑色,白底黑字相當分明,在月光的照耀下,似乎看到上面寫著自己的名字 ——「呂明徹」三字。他乍見之下驚駭異常,連忙快步上前。仔細一看,卻是一些原本應該是彩色,而今已褪色泛白的舊布條,其上字跡漫漶難辨,可能是以前路過此地的登山團隊綁在樹上的。那他剛才看到的是什麼?錯覺嗎?呂明徹驚疑不定地轉頭看向默默跟在他身後的蕭世耘,只見對方的臉色極為難看,面如死灰,雙眼直直盯著樹枝上的布條。「你也看到了?」呂明徹低聲問道。蕭世耘點點頭。「你看到什麼?」「布條上...... 有我的名字。」蕭世耘說。呂明徹倒抽一口氣,二話不說,攥著對方往另一個方向拔腿狂奔。如同驚弓之鳥的兩人,在驚悸恐懼中度過一夜,隔天依舊四處尋找下山的途徑。誰也沒有提起昨夜在樹林見到的怪事。雖然心裡非常疑懼不安,但再多的討論也無濟於事,如今他們面臨的是更現實、更殘酷的困境 —— 缺水缺糧。身上所有糧食都已經吃完,如果再找不到水源或下山的路,他們兩個就要等人來收屍了。不過,若真死在這種與世隔絕的山區,或許連救難隊都找不到他們的遺體吧!「不知道小周他們三個現在在哪裡?有沒有生命危險?會不會自己回到營地,卻發現我們不在?他們的糧食還夠支撐嗎?」蕭世耘停下腳步,望著山頂的方向,一臉泫然欲泣。在荒山奔竄數日,他早已累得不成人形,但比起肉體的折磨,強烈的內疚感更令他痛苦 —— 三名隊友下落不明,他身為隊長,難辭其咎。雖然那三名隊友是後來才加入社團,談不上有多深厚的交情,但他覺得於情於理,自己都有義務要把他們帶下山。「先擔心我們自己啦!」呂明徹沒好氣地說。他在六小時前喝掉水壺裡的最後一滴水,現在口乾舌燥,嘴唇嚴重龜裂滲血,乾渴的喉嚨也如同烈焰焚燒一樣。離線地圖路徑嚴重飄移,失去參照功能,他們已經無法分辨自己如今置身何處,只能漫無目的地四處亂走,冀望能發現水源。頂著炎炎烈日,他們昏頭脹腦地走到懸崖邊。此處地面向下凹陷兩公尺左右,形成一個極為平整的長方形區塊,像個足球場那麼大,面積目測約有三、四千平方公尺,黃褐色礫石和雜草叢中裸露大量的灰白石板,長度一至兩公尺不等。幾乎要被曬暈的兩人,感覺兩條腿好像已經不是自己的,踏著虛浮凌亂、不受控制的腳步漫行其間。地面散落一些半腐的瀝青紙和破爛塑膠帆布,還有幾個沾滿泥土的汽水寶特瓶,顯然在很久以前,曾有人類在此活動。他們滿懷期待地撿起那些寶特瓶,可惜裡面都是空的。至此彷彿用盡了最後一絲氣力,兩人虛脫地癱倒在地,紫外線強烈的陽光直接照射在他們身上。「我們這樣好像擺在路邊曝曬的蘿蔔乾。」仰面朝天、動彈不得的呂明徹突然有感而發。蕭世耘聞言,不禁失笑。「還有心情說笑...... 真服了你......」「你還笑得出來,也很厲害啊...... 哈哈...... 哈哈......」呂明徹乾笑了幾聲,卻有種想哭的衝動。「沒想到,我們要交代在這裡了...... 你想...... 會不會有人幫我們收屍?」「會吧...... 親人...... 總會...... 來找我們......」癱在石板上的蕭世耘低垂著頭,說話聲音越來越低。身下那塊半埋在土裡的石板很硬,讓他覺得很不舒服,但已經沒有力氣挪動了。「看...... 那邊有一隻狼...... 正盯著我們。」呂明徹瞇起眼睛,看向不遠處的小山丘。「別胡說了...... 這裡哪來的狼?」蕭世耘頭也不抬地說。「我知道了...... 是胡狼吧。聽說胡狼專吃墓地的屍體,牠一定在等我們斷氣......」「台灣沒有那種東西......」「對了...... 不是胡狼...... 是卡斯比亞。地獄使者...... 來接我們了......」呂明徹右掌無力地蓋住自己的臉,聲息微弱。「...... 你要說的是...... 阿努比斯吧......」留下這些胡言亂語之後,兩人逐漸失去意識,陷入昏迷。一桶冰涼徹骨的冷水猛然兜頭潑下,水中摻雜的碎冰塊無情地砸在呂明徹臉上,讓他當即痛得清醒過來。受到同樣待遇的蕭世耘也被冰水潑醒,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只見一個綁著馬尾的年輕女子正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們,微微撅起的嘴唇明顯透露出不高興的神情。看到兩人眼睛張開之後,女子長長地吁了一口氣,「還好還沒死,你們兩個要是死在這裡,我們會很困擾的。」「妳、妳是......」蕭世耘想問對方是誰,卻發現自己的喉嚨因長時間乾渴,粗嘎得發不出聲音。女子丟給他一瓶礦泉水,也丟了一瓶給呂明徹,「喝水!你們中暑了。」蕭呂二人立刻灌完手中的礦泉水,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雖然身體依舊乏力,但感覺舒暢多了。「看你們的樣子,是迷路的登山客吧?你們要好好感謝塔塔,如果不是牠跑回村子裡通知我,你們兩個就死定了!」女子一邊撫摸坐在她身旁的狗,一邊說道。那是一隻體型格外巨大的德國狼犬,坐著還有半個人那麼高,狗頭比人頭還大。呂明徹看著那隻大狗,心裡恍然大悟:他昏迷前看到站在附近小山坡上的,原來就是牠,他還以為是一隻狼呢!「這裡有村子?」蕭世耘十分驚訝,沒想到這種荒山窮谷、無人之境竟然會有村落。既然有村子,就可以向外界求救了!他心中瞬間燃起希望,精神大振。正想向女子求助,只見對方彎身撿起倒在地上的兩個水桶,以不容反駁的語氣對他們說:「這裡有夠熱,我都快熱死了,你們兩個跟我來!」說完逕自轉身就走。名為「塔塔」的德國狼犬亦步亦趨地跟隨在她身側。蕭呂二人見狀,顧不得身體疲弱,連忙拖著自己的背包,拚命追上。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靈首村》, 奇幻基地出版作者:千年雨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濃霧未開、天色未明,隱身在巨木闇影中的高山部落看似黑洞一般,彷彿通往冥界的詭祕入口 —— 五人大學生的登山小隊,為尋傳說中湮沒百年的清代營盤越嶺古道,意外來到一座未曾載於地圖的高山湖泊紮營,湖畔聽到不明詭譎人聲的隔天起隊員逐一離奇消失。最後僅剩社長蕭世耘和隊員呂明徹,兩人急忙下撤,向外界求援,卻屢遇詭譎怪事,慌不擇路逃竄,受困山區昏迷瀕死,所幸被高山部落靈首村年輕女子衛綾月及其豢養的狼犬所救。當他們行經村外的史前時代墓葬遺址,月光映照著地面裸露的灰白色石棺清晰可見,一縷一縷氤氳白煙自那些石板冉冉冒出...... 衛綾月告知社長蕭世耘,相傳這與世隔絕的大山之中,存在一道靈門,狀如黑洞,會吸取生人靈肉 —— 整個靈首村頓時籠罩在恐怖的陰影之下...... | daily-weekly |
台灣獸醫在非洲:獵豹好奇心重,每週都有「蛇毒噴眼睛」,更與狒狒、鬣狗打架成傷 | (中央社) 抱著瀕臨絕種的小獵豹合照,台灣獸醫陳弈凱遠赴非洲索馬利蘭,擔任獵豹保育基金會志工;他透露,最常治療的獵豹受傷情況之一,竟是「遭毒蛇噴眼睛」, 因為獵豹就像大貓,看到蛇會忍不住逗弄。全球獵豹族群僅剩約 7500 隻,包含棲息於索馬利蘭的 90 多隻獵豹,估計有 300 到 500 隻成年獵豹棲居於非洲之角。國合會 2022 年底與國際知名「獵豹保育基金會」 (Cheetah Conservation Fund) 簽署志工派遣協定,讓台灣青年有機會加入保育獵豹行列。今年 1 月甫結束計畫返台的陳弈凱受訪表示,他的專長是野生動物、特殊寵物治療,在台灣不可能見到瀕臨絕種的獵豹,因此聽到學長提及此一機會,決定在去年 7 月前往索馬利蘭,參加為期半年的獸醫工作計畫。陳弈凱說,該園區共育有 90 幾隻獵豹,國際性 NGO (非政府組織) 的流動率很高,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員來來去去,中途有 1 個多月只有他 1 位獸醫師;那段期間獨挑大樑相當忙碌,但也讓他快速累積工作經驗。非洲不肖份子走私獵豹,要到中東國家當寵物談到園區獵豹來源,陳弈凱解釋,非洲當地許多不肖份子,為獲得暴利,從衣索比亞邊界將獵豹走私到中東國家當寵物,園區獵豹都是查緝走私救援回來,多為年齡僅幾個月的幼小獵豹,除需隔離檢疫,還要輪夜班餵奶,儘管照顧起來很吃力,「但身為獸醫,能一次遇到這麼多瀕臨絕種獵豹,真是一生難得的機會」。陳弈凱也很珍惜與各國獸醫共事的可貴經驗,他笑稱「大家常得為了治療方式吵架」, 曾有 5 位專科醫生一起討論,各有各的想法,過程必須不斷溝通、互相學習;短短半年,他與美、法、印度等國獸醫合作,對各國迥異的工作文化有了第一手體驗。陳弈凱說,當地最大挑戰是醫療資源缺乏,很多檢查要在當地醫院進行,有時很難正確診斷,或有很多模糊地帶,讓團隊難以確定該做何種治療。在台灣從未見過獵豹的陳弈凱坦言,一開始接觸會怕、沒有自信,但他運氣很好,抵達時遇到 1 位在美國執業的台灣裔女獸醫,傳授許多經驗給他。他也提醒有志參加者,非洲生活與台灣大不同,去之前要做好心理準備。陳弈凱說,索馬利蘭是他第 1 個去的非洲國家,有大開眼界的感覺,例如當地完全沒有柏油路,交通發展落後;他住的園區離市區 1 小時車程,沒有台灣多樣化的休閒娛樂活動,所幸自己喜歡野生動物,常去野外拍照,「但很多人住久了,可能會覺得滿無聊的」。獵豹好奇心重,逗弄眼鏡蛇成傷不過每次治療成功案例,都讓陳弈凱成就感滿滿。他回憶,獵豹 JANET 在 2 年前摔斷腿骨折,首度手術失敗後住院,第 2 次骨折手術仍失敗,此時 JANET 已住院 2 年,大家討論 JANET 是要做第 3 次骨折手術、抑或截肢。陳弈凱說,獵豹是極需要群居的動物,JANET 因手術已住院 2 年未與群體互動,讓大家相當擔心,最後他與隊友替 JANET 做的截肢手術很成功,術後兩週 JANET 就出院,在農舍內跑來跑去,還能爬樹,讓他感到相當欣慰。談到園區內常見的獵豹醫療需求,陳弈凱說明,園區獵豹先前都曾被傳染貓的冠狀病毒,這種病毒會終身感染,在壓力下會發生傳染性腹膜炎;此外,獵豹也會因外傷骨折或吃到異物。陳弈凱說,平均每週都會看到的例子,是獵豹好奇心太重,看到眼鏡蛇會去逗弄,導致被「眼鏡蛇毒」噴到眼睛腫起來;另外,因園區是半野生環境,有時候會有狒狒、鬣狗 (Hyena) 跑進園區跟獵豹打架,獵豹雖然常能打贏並吃掉獵物,但也會因此受傷。陳弈凱表示,瀕臨絕種的獵豹因為棲地減少,導致演化出現基因庫窄化的瓶頸效應,就像近親繁殖,容易有遺傳疾病,免疫系統較差,獵豹變得更嬌貴容易生病,因此更需要人類投入心力保育。 | daily-weekly |
站穩全球前五大加密貨幣量化交易公司!Kronos 憑什麼開出千萬年薪搶人才? | 更驚人的是,這個薪資是由成立僅 4 年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Kronos (麒點科技) 所開出,他們專注在加密貨幣的高頻量化交易 (Quantitative Trading), 在短短幾年間,就躋身全球前 5 大的加密貨幣量交易團隊,創下 2021 年每日平均交易額 50 億美元、單日最高交易額 230 億美元的紀錄。到底什麼是量化交易?Kronos 又是如何做到世界級的成績?去除情緒性買賣,用邏輯、演算法、模型來應戰交易市場簡單來說,量化交易就是利用數據與演算法做為交易的核心。交易者必須收集海量的數據,利用獨特的演算法整理,並用統計模型與機器學習將其整合,最終提煉出一個價格或規律。只要預測的價格準確,就能應用很多不同的交易策略,可以是價差買賣、狙擊報錯價格的買賣方,或是短暫持有等待時機。不過,在台灣量化交易並不是顯學。雖然台灣證交所統計 2021 年台股開戶數超過 1,200 萬人大關,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在 104 人力銀行上關於量化交易的職缺卻僅有 21 個 (截至今年 3 月 8 日)。對於美國或其他先進的資本市場來說,自電腦發明以來,量化交易一直是交易者重要的工具。根據 JPMorgan 全球量化交易與衍生性金融產品研究總監 Marko Kolanovic 的說法,量化與被動交易占交易總 量的 60%,2000 年以來呈現倍數成長。這對擁有量化交易經驗 16 年、Kronos 的創辦人 Mark Pimentel 而言非常有感。過去,他曾替對沖基金、華爾街,在全球交易市場包含美國、歐洲、新加坡與日本等操盤,甚至在金融海嘯時期,和團隊賺進超過 20 億美元,這些種種都代表了他豐沛的經驗。但在 2017 年接觸到加密貨幣後,Mark 發現了全新的機會,並在 2018 年於台灣成立 Kronos, 把量化交易與加密貨幣市場結合起來,嘗試在「幣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台灣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相對友善,過去在對沖基金跟台灣人工作的經驗,讓我很驚艷。這幾年招募下來,台灣工程師展現出來的能力也很強。」Mark 說。這也是為什麼 Kronos 在全球各地設有辦公室,台灣仍是總部。立足台灣,不代表不能面向世界。Kronos 的競爭對手始終是中國、美國,以及全球各地最頂尖的交易者,要在其中脫穎而出,除了擁有豐富量化交易的團隊之外,在技術上也不能因為是新創就打了折扣。舉例來說,「量化交易發展至今,就連買賣的速度都要講究,除了機器要算的快,我們在全球主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雲端機房內都架了機台,就是為了在最近的距離、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交易。」Kronos 的基礎架構團隊主管 Roy 說。Kronos 團隊分為數據工程團隊、量化交易研究團隊、基礎架構團隊、預測模型研究團隊,讓團隊能夠專心於最擅長的領域,並開出千萬年薪聘請領域內的佼佼者,希望能延攬到最好的人才。人、創意、創新才是重點,連創辦人都只能給「建議」「未來 Kronos 的目標,就是成為領域內最強、最好、最創新的玩家。」Mark 說,要達成目標,當然對人才與技術有很高的要求,但是 Kronos 也知道,台灣量化交易並不盛行,所以他們相當願意培養團隊,希望能讓更多台灣人知道結合了工程、數據與研究導向的量化交易產業。MIT 畢業的技術長 Hank 就強調:「我們希望這個產業在台灣能夠茁壯,讓台灣的技術人才知道有這個國際舞台可以發揮。」在招募上 Hank 也提到,對於技術、數學能力、金融交易有興趣的確是前提,但他更希望進到 Kronos 的夥 伴能有「創意」, 其他方面團隊都會傾囊相授,「我們每天都在跟最頂尖的團隊競爭,有創意,才能在交易跟模型上有所突破。」一直以來台灣都是許多跨國企業的研發中心,台灣人才的技術能力已無庸置疑,而且台灣人才很願意接納 多元文化,激盪出創意與創新。我們每天都在跟最頂尖的團隊競爭,有創意,才能在交易跟模型上有所突破。有創意與創新思維的人才,面對挑戰也更有獨立解決與思考的渴望。「很多時候我們給的都只是『建議』, 讓夥伴用自己的想法來解決問題。」Mark 說。獨立並不代表單兵作戰,而是 Kronos 給予全面支持的態度,鼓勵激發更多跳脫框架的思維,「所有人都可以給出建議,讓每一個想法經過淬煉,是很動態、保有新創精神的一件事情,但絕對非常享受。」 | daily-weekly |
MarTech Asia 2022年度論壇重磅登場:聚焦三大行銷科技關鍵基石、迎接智慧零售新時代 | 隨著 2022 年到來,全球疫情走入新常態,在 AI 技術飛躍性的進步及疫情催化下,種種巨變早已重塑全球消費市場,從 Cookieless 議題出發,讓大家更關注如何兼顧隱私又達成商業營運目標,以及 MarTech 產業發展、Metaverse 元宇宙的未來想像、更多運用數據驅動優化消費者體驗、全通路行銷等趨勢主題,如何運用數據與 MarTech 工具進行數位轉型已成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awoo 阿物科技作為台灣 SEO 領導品牌、智慧電商領域的 MarTech 行銷科技產業的領頭羊,長期致力打破數位知識高牆,普及專業知識。第三屆 MarTech Asia 2022 年度論壇,主題《MarTech 三大關鍵基石 迎接智慧零售新時代》將在 4 月 13 日 (三) 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盛大舉辦,同時提供線上直播。活動將聚焦 MarTech 三大基石:數位轉型落地應用 X 即至科技 the next tech X 超個人化顧客體驗,透過具體的商業戰略、數據分析至實際案例,一同探討如何借力行銷科技重構企業基因,承上啟下打造全通路行銷自動化迴圈,創造嶄新的個人化顧客體驗,從流量到留心,完美掌握駕馭市場的新商業趨勢!精彩講師陣容包含 IDC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總經理江芳韻、全球管顧業龍頭 BCG 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馮博堅、台灣 MarTech 領先品牌 awoo 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林思吾、全球最大互聯網公司 Google 雲端技術副總吳貴融、專注大數據解決方案的矽谷新創 Bloomreach 產品總監王禹誠、致力於建構數位廣告生態系的 Yahoo 資深總監方士銘、有數位開店軍火商之稱的 91APP 產品長李昆謀、全球知名內容廣告平台 Taboola Senior Director 廖勝富等超過 10 位企業領袖及產業專家,同台分享全球趨勢及世界脈動,一起迎接科技零售新時代!活動日期 _2022 / 4 / 13 (三) 活動時間 _09:30 – 17:00 (09:00 開放來賓報到) 活動地點 _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 國際會議廳 / 線上直播購票資訊 _
awoo Intelligence 阿物科技成立於 2015 年,以 AI 驅動的 MarTech 台灣新創,結合人工智慧與行銷智慧,首創以產品為中心,深度了解消費者意圖的預測模型,推出台灣第一個全通路 AI 行銷自動化平台。提供超過 20 個功能與服務的 SaaS 模式,涵蓋流量獲取、轉換優化、再行銷、會員留存與數據加值應用,致力於協助零售與電商打造全通路無縫接軌個人化用戶體驗。阿物科技擁有 16,000 名企業用戶,擁有 30 位專職人工智慧團隊成員的 AI Lab, 持續優化 awoo AI 協助企業客戶達成商業目標。目前於東京、嘉義與台北皆設有營運據點,如需更多資訊,請至阿物科技官網:https://awoo.ai/ 本文章內容由「阿物科技」提供。 | daily-weekly |
輔大廣告系第25屆畢展推出「無經驗小物」,畢展主題歌曲《空白履歷》非聽不可! | 輔大廣告系第 25 屆畢展將在 3 月 25 日至 3 月 27 日於松山文創園區 1 號倉庫舉辦畢業展覽,呼應今年的主題『無經驗 可』, 畢籌組的同學也設計了「好適盒」來包裝文宣品,「好適盒」是由兩個單詞的諧音所組成:「好事」與「適合」, 希望業界人士在輔大廣告應屆畢業生中找到適合的人才,好事也跟著發生!「好適盒」外包裝以保鮮盒的呈現吸引目光,而內容物包含:口罩、原子筆、便利貼、環保杯套等畢展主題相關的「無經驗小物」, 並將其作創意命名,像是將口罩命名為勇敢說出口罩,並搭配文案「有點半生不熟,但勇敢說出口,就不怕被封口!」藉由小物說明輔大廣告應屆畢業生能提供業界人士所缺少的特質,進而吸引業界人士前往觀賞畢展。除了將文宣品寄送給業界人士,畢籌組的同學同時也將其做創意包裝,將商品擬人化為菜鳥的形象,由菜鳥在職場中的表現,透過短秒數的廣告影片,展現各項商品所代表的輔大廣告系 25 屆同學的特質。最後壓軸登場的更有以《空白履歷》為命名的畢展主題歌曲,《空白履歷》的歌曲描述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們,在找工作時經常因為履歷上的空白,而被限制於無經驗的刻板框架內,但輔大廣告系的應屆畢業生藉著歌曲與畢業展主題「無經驗 可」結合,傳遞「正是無經驗的我們,才是你們最需要的人才,也因為我們不受限制、沒有框架,並擁有勇敢嘗試各種事物的經歷,無經驗的人不會永遠一等」、「但我的創意無限」正是歌詞想傳遞給大眾的訊息。歌曲連結:https://youtu.be/BDKadMbDj7o 這群「無經驗 可」的輔大應屆畢業生將在 3 月 25 日起,一連 3 天於松山文創園區 1 號倉庫舉辦畢業展覽,歡迎免費入場參觀!本文章內容由「輔大廣告系」提供。 | daily-weekly |
【專訪】為什麼不可以色色?SWAG執行長Sam大聲說:「我要做出台灣成人界典範」 | 去年 (2021) 四月,SWAG 遭遇了「抄台」危機暫時下架,後來執行長 Sam Liu 全力與法務單位配合,重新整頓平台規範後成功重振旗鼓,再操大業。這次的抄台教訓,讓 Sam 意識到 SWAG 對外溝通的必要性,因此,受執行長 Sam 之邀,我們走進 SWAG 辦公室與他聊聊。SWAG 辦公室位在某座台北市商業大樓裡,管理有素、明亮舒適是第一印象。到了辦公室門口,必須先脫鞋才能踩進講究整潔的地毯,接著看見的是大片陽光從窗外灑進,通透了整個辦公空間,專注於工作的青年男女們不是在電腦前堅守崗位,就是與三倆同仁聚在一起輕聲討論,一切就像是某個平凡無奇的新創基地。等等,我們沒有走錯吧?這裡真的是「全台最大成人交友及原創成人內容平台 ——SWAG」嗎?「外界真的對 SWAG 有太多刻板印象了。但是你看我們的辦公室和同事就知道,我們像是幹壞事的人嗎?」回應訪客內心的疑惑,SWAG 執行長 Sam 也發自內心的感嘆著。不過,在為 SWAG 抱屈以前,我們還是先來搞懂 SWAG 是如何發跡的吧。新世代的成人平台誕生,在 SWAG 裡盡情色色 SWAG 成立於 2016 年夏天,是以「一對一私訊」為名的直播聊天平台,由於檯面下的情慾流動暗潮洶湧,當時即有了些「成人」的意味。2017 年,SWAG 轉手由現任的執行長 Sam Liu 經營,直接以「成人交友平台及原創成人影片」為號召,不只為廣大的在地老司機提供接地氣的情色想像,更瞄準全球芸芸眾生的欲求,朝向成為亞洲最大成人社交平台的目標邁進。至於平台如何演變成成人產業呢?Sam 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原先是前母公司「17LIVE」的一名工程師,當時 SWAG 還是 17LIVE 旗下的副牌,專做網紅直播,經營粉絲經濟。隨著 17LIVE 力拼上市,公司正在考慮是否有必要繼續經營 SWAG 這個產品時,因緣際會下,Sam 接下了在「三個月內 SWAG 業績成長三倍」的考驗。若無法達標,就收一收不做算了;若成功,就繼續做下去。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企圖心,Sam 給 Creator (創作者) 們祭出了競爭排行版的挑戰,兩週後奪得榜首者便能獲得新台幣五十萬獎金。「而一切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讓我發現台灣需要一個真正的成人產業。」Sam 說,由於排行榜競賽吸引了很多 Creator 在平台上爭奇鬥豔,致使原先平穩的流量在競賽期間暴增,不只達標成長三倍,還持續暴漲不停。後來發現,比賽愈接近尾聲,Creator 的表演尺度愈大,粉絲也愈興奮地狂撒幣。當那一條尺度界線突破了,SWAG 晉升為成人內容創作平台的雛形也完成了。最高標準的情色管理,SWAG 要成為台灣成人產業的模範生因為一場排行榜競賽,讓 SWAG 正式步入水深之處,Sam 也從一名產品 PM 變身為 SWAG 執行長。年紀輕輕、與團隊輕易打成一片的 Sam, 談到企業願景時,仍能展現出高度的抱負與事業野心。他的夢想、或說 SWAG 的願景有二:「面向台灣,要建立一個成人產業的典範。面向全球市場,要成為亞洲最大的華語成人內容創作平台。」不過,在台灣經營成人內容平台並非易事,誠如 Sam 所說:「性是人類本有的原生慾望,但操作不當就會淪為一種傷害手段。」因此以情色、成人內容為特色的 SWAG 平台,幾乎可以說是背負著原罪,在滿足用戶的情慾想像時,又挑動著社會大眾的敏感神經,小心翼翼不要掀起道德非議。「我能保證,現在的 SWAG 完全適法。」Sam 強調,為了遵守法律規範,SWAG 可以說是做得滴水不漏,盡力朝向「成人界模範生」的目標邁進。具體措施包括:官方專業審核團隊針對 Creator 的上傳內容,進行人工審查兩次,杜絕任何涉及或影射性交易、性虐待、暴力等主題;經過信用卡驗證或人工審核年齡,才能觀看預告及敏感性內容,及支援其他付款方式,避免未成年兒少造訪觀看。另外,SWAG 也與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合作,定期檢視平台機制。Sam 清楚解釋每一項措施,並一起與相關單位討論如何強化機制。「當制度面做到盡善盡美,工作人員就不必去擔心公司營運,我們也不必留給外界抓漏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外界可以對成人產業『去妖魔化』, 我們只是想好好的提供成人娛樂,不是在招搖撞騙。」SWAG 目標成為華語世界最大成人影音平台 SWAG 的第二個夢想,是成為亞洲最大的華語成人內容創作平台。「不同文化,會產出不一樣的內容效果。」Sam 表示,SWAG 是數位科技時代催生出的成人娛樂平台,藉由直播、聊天、成人影音等服務滿足強烈的原始慾望。若要在「情色」(Erotica) 與「色情」(Pornography) 間擺盪自如,不能只靠低俗裸露的肉慾橫生,更需要在地化、有表演性質的感官挑逗,才足以充分誘發情慾。然而,要完成這項大業挑戰重重。從平台運營進階到原創內容,SWAG 勢必要承擔更龐大的壓力。觀察業界,Sam 指出在台灣製作成人內容,主要會面臨四大挑戰。首先最大的考驗是,華語 AV 的消費者沒有付費習慣,老司機們喜歡上免費的車,因此需要企業先投入大量資本教育市場。其次,是內容製作的過程處處是地雷,例如只要場景設定在野外,在台灣就會有涉及公然猥褻罪的可能。其三,產業尚未發展成熟,演員專業度 (體力 + 演技) 仍有進步空間。最後,則是社會認同度的問題,「如果普遍風氣對於成人產業的態度是打壓、抗拒,就難有人才投入這個產業,更不用提進步了。」「我只是想要高潮,有這麼難嗎?」SWAG 平台歷經種種風波與挑戰,面臨外界質疑與批判聲浪,Sam 的策略一向都不是迴避與閃躲,而是期待能共同商議出可行策略。但儘管平台做到嚴格把關,仍會受到衛道之士的反對或冷語。訪談中,Sam 吐露了一句肺腑之言,令人印象深刻:Sam 這番話,不只為渴求情慾宣洩的平台用戶抱屈,更為盡心提供性內容服務的業者感到心疼。其實,Sam 的初衷很簡單,「『性』應該是一個自然、健康、甚至有創造力的存在,性產業工作者也值得被尊敬、平等的看待。」SWAG 讓 Creator 能盡情展現自我魅力、又能獲取相應合理收入,也提供閱聽大眾一個適度宣洩性能量、為日常充電的地方。既然如此,我們憑什麼自以為是地向 SWAG 投擲判斷的石頭?又為何不能持開放的態度去包容情色、享受情慾呢? | daily-weekly |
輸在數據,或贏在數據?AWS免費線上研討會為企業制定必勝數據戰略 | 數位轉型是一段不斷學習與創新的過程。身為雲端服務龍頭,AWS 從過去到現在從未停止創新,且為了幫助企業客戶在數據為王的時代,能有效利用數據資料獲得深入洞察、搶得市場先機,AWS 將於 2022 年 5 月 25 日下午 2:00~5:00 舉行線上研討會 AWS For Data Web Day, 以「數據與分析」為本次活動主旨,幫助企業制定現代化數據戰略。2022 年的關鍵任務:制定現代化數據戰略在討論元宇宙拓荒、搶佔新興科技商機以前,企業是否已經紮穩腳步,建置完善的數據資料庫,建構業務創新的重要基礎?在邁向新時代的關鍵 2022 年,此刻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制定現代化的數據戰略,幫助企業持續數位轉型。對此,AWS For Data Web Day 線上研討會內容,將包含 Amazon DynamoDB 的十年創新之旅,帶領參與者進行新功能重點探討,並且同步深入了解 AWS 現代化企業數據遷移實戰、現代化數據平台大戰略、數據創新與加速分析應用等。除了詳細解說數據對您企業帶來的影響之外,也邀請到 AWS 實際企業客戶分享成功案例,加速了解如何運用數據與分析進行產業數位轉型。如何透過 AWS 獲得成功?重量級客戶親自揭密 AWS For Data Web Day 線上研討會本次邀請了重量級來賓,成功企業包含全方位寵物管家 萬達寵物、大數據智能資料稽核與保護的專家 – Datiphy 以及企業數據資產整合專家 – eForce, 以上三間知名企業,將親自講授他們是如何透過 AWS 獲得成功,並且在數位轉型上取得領先的地位。本場研討會,在深入了解該如何提升數據分析的效能的同時,又能兼具成本效益高與安全性;適合對於如何靈活應用大數據、對數據分析有興趣、想要建構數據與分析基本功的所有受眾,例如:公司技術部門決策人、業務決策人、IT 主管及希望深入認識數據分析的任何人士。與會期間參與問答,還有機會抽中百元外送平台美食券。在 AWS For Data Web Day 中探討雲端數據資料庫的優勢與做法,包括:AWS For Data Web Day 報名須知日期:2022 年 5 月 25 日 (星期三) 時間:2:00 PM~5:00 PM 形式:線上研討會建議在活動前免費註冊 AWS 帳號,新註冊戶可兌換精美好禮三合一數據線。若為首次參加線上研討會者,GoToWebinar 會自動偵測電腦配置,可在加入時自動安裝;若是使用手機登入此活動,則需安裝 GoToWebinar 手機應用程式。 | daily-weekly |
【SurveyCake企業版】金融、科技業必備!如何確保問卷資訊安全? | SurveyCake 重視您的問卷資料與隱私安全 針對資安問題,我們提供一系列專業的解決方案專屬私有雲或自有主機:自己的資料,自己掌握透過 SurveyCake 蒐集來的問卷資料儲存在最先進的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供應商 — AWS 的雲端主機 (公有雲)。AWS 嚴格把關雲端安全,其服務對象包含全球 190 國的無數企業,如 Unilever、Spotify、Airbnb、MediaTek、Expedia 等知名企業。AWS 更連續 7 年在 Gartner 的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 魔力像限中被評為領導者。倘若你對問卷資安還有進一步的要求,或受到法規限制而必須將主機落地台灣,SurveyCake 可以為你建立專屬 AWS 主機 (私有雲), 或直接將你蒐集到的問卷資料存放在你的電腦主機中。如此一來就能控管資料流向,讓機密資料不易外洩。隨需隨取的雲端主機規格:無限用量、無限流量更棒的是,SurveyCake 還能根據你的需求自動調整主機規格。當你需要進行大型活動調查時,為數眾多的填答者可能瞬間帶來龐大流量,造成後台或其他問卷當機而無法使用;亦或是平常問卷調查需求較平常低,不需要花這麼多錢在主機規格上,該怎麼辦呢?為了解決上述問題,SurveyCake 可以透過 AWS Autoscaling 達到全自動化,依據你當下的環境自動增減你所需要的主機規格。例如,偵測問卷流量變多時,主機會自動變大;流量變少時,主機就自動變小。盡情享受自動調節、無痛省錢的好處,同時讓你的問卷、後台操作更順暢!SSL 傳輸加密:資訊安全再升級所有 SurveyCake 問卷皆經由 SSL 傳輸加密,你會看到問卷的 URL 是 https:// 開頭,代表你回收到的資料會透過安全的 SSL 加密連線傳送。藉由加密保護送出表單資料,避免被惡意程式中途攔截,造成機密資料外洩。SSL 傳輸加密,讓表單資料安全再升級。定期弱點掃描與滲透測試:追求最高標準的安全性為了讓你持續在最安全的環境下享受服務,SurveyCake 系統會定期進行弱點掃描及滲透測試。藉由自動化掃描軟體進行弱點掃描檢視既有漏洞,再依據客戶的環境,由資安專家依照專業經驗及各類駭客軟體、技術,從不同弱點模擬駭客攻擊,進一步加強 SurveyCake 本身的資安防禦,避免惡意程式連線偷取資料。我們致力讓你持續享受最高標準的資訊安全服務。多種主機部屬方案:為你量身打造的資安服務 SurveyCake 主要使用的雲端服務為 AWS, 同時也支援 Microsoft Azure 或 Google Cloud Platform 等主機環境,甚至能依據客戶的環境需求,直接將問卷資料佈署在企業的自有主機。我們提供更彈性化的主機部屬方案,致力保護你的問卷安全與隱私。SurveyCake 的企業客戶來自全球許多頂尖企業,並獲得如金融、保險、科技等非常重視資安領域的客戶信賴。以上針對問卷安全再升級的方案,皆包含在 SurveyCake 企業版。想要達成最完整的問卷資安需求,了解更多如何透過 SurveyCake 加強貴公司的競爭優勢,歡迎隨時與我們的銷售代表聯繫。企業版免費體驗中,歡迎洽談!SurveyCake 線上表單可以為你節省超過 90% 問卷預算,讓您用省下的錢為產品及服務做更全面的開發及優化。若您對我們的企業專屬方案有興趣,我們提供企業專屬免費體驗,無負擔幫您安裝到好!我們也非常願意親自拜訪,瞭解貴單位的需求和想法,歡迎與我們聯繫!本文經 SurveyCake 官方部落格授權刊登,原文。如有任何問題或合作意願,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是一個台灣開發的企業級雲端問卷服務,我們希望連結所有與問卷有關的接觸點。歡迎我們的 Blog 掌握最豐富的,也歡迎附上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
企業級的雲端問卷服務 SurveyCake 無限流量 x 終身免費!即可馬上使用,若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來信至 support@surveycake.com | daily-weekly |
一圖看懂 禾聯R32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柔道男神楊勇緯熱力推薦 | 疫情時代,好好呼吸是最重要的事。禾聯推出全新 R32 變頻一級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 不只採用對地球環保傷害更少、效能更高的 R32 新環保冷媒,還是一台能免除病毒威脅的冷氣,強調健康、安心、節能,為消費者打造「全新健康居家型態」。本次一圖看懂聚焦禾聯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的 4 大強項,挑戰今年夏季最健康涼爽的空調提案。強項 1: 芬多殺菌 2.0 疫情時代宅在家,居家防護不能掉以輕心,隨著氣候轉暖、溫度漸熱,高溫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此時良好的空調才能確保室內享有舒適的呼吸品質。禾聯 R32 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 可選配搭載廣受好評的「芬多殺菌 2.0」功能,有效抑制空氣中的細菌滋生,經 SGS 測試除菌,濾除懸浮微粒 PM2.5 的效果皆大於 99.9%, 確保用戶在室內享有舒適又安全的呼吸品質。強項 2: 霜效潔淨保持空調機身內部清潔,是享有乾淨空氣的關鍵。對此,禾聯 R32 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有非常貼心的設計,導入「霜效潔淨」配備,讓室內機具有自動清潔蒸發器功能,透過冷凝技術將鰭片雜質凝結,再於升溫過程中藉由溶解的凝結水流帶走髒污,最後用 55 度高溫烘乾水氣,同時防霉抑菌。想要省時省力、減少人工清潔頻率,就不能不選擇一台霜效潔淨的自體清潔空調。強項 3: 沼氣防護一般室內機蒸發器型管路通路暴露在水氣之中,且因排水問題易發生沼氣侵蝕銅管,若未特別塗裝塗料,容易造成鏽蝕問題影響空調品質與機體壽命。因此禾聯空調因應特殊環境研發了「沼氣防護」, 透過高耐腐蝕性沼氣防護塗裝,即可有效降低沼氣對銅管的侵蝕,延長蒸發器的防護力及持久力。強項 4: 全域循環吹冷氣最怕頭頂直吹,或是有的人喊冷、有的人喊熱。因此,針對冷熱空氣對流,禾聯 R32 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可進行「上下、左右、直吹」風向變化的 5D 氣流功能,並具備同級產品中規格更好的 7 段可調風速設計,確保空調效果佈及室內每個角落,打造全區域的高舒適度,確保居家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更均勻適溫的空氣。總的來說,禾聯 R32 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在特殊功能、環保效能等層面上都表現不俗,值得消費者入手。且禾聯空調作為台灣本土家品牌,無論是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銷售或服務,均堅守創新自主,以不斷超越能效標準為目標,採用對地球環保傷害更少、效能更高的 R32 新環保冷媒,同時也創下國產品牌開發最多的 R32 變頻機種的紀錄,是值得消費者肯定與鼓勵的本土品牌。呼應這份專注和堅持,本次新品代言也找來同樣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柔道男神」楊勇緯,以台灣精神出發,以「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柔道宗旨製造,與消費者一起好好呼吸,也對地球盡一份心力。今年春夏,就讓禾聯 R32 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打造美好呼吸時光。 | daily-weekly |
2022電商全球化跨境趨勢,衝破疫情都擋不住的購物浪潮 | 疫情催化下,全球消費者使用社群、線上購物的時間倍增,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 eMarketer 統計,全球網路零售業銷售總額自 2020 年以來屢創新高,2022 年預估將突破 5 兆美元,且全球有超過 50% 的網購者採用跨境的方式購買商品,吸引境內電商或是傳統品牌紛紛欲投入跨境電商的行列。過去台灣產業長期靠實體展覽會拓展銷售通路,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展覽會改成線上形式,商家也開始接觸跨境電商,但對於中小型商家或是傳統產業來說,要跨足跨境電商的門檻相當高,例如:物流、供應鏈、陌生的異國消費文化及快速變換的行銷手法等都非一蹴可幾,因此需要有規模及專業的電商平台協助提供解決方案,目前提供跨境服務的平台不勝枚舉,然而除了協助境內商家擴展境外市場外,能獲得境外品牌信賴、將單一跨境拓展為雙向交流的跨境電商服務,無論是對消費者或產業界而言,都是品牌力的一大展現,也是許多大型電商平台紛紛挑戰的里程碑。國際電商巨擘亞馬遜、阿里巴巴如何經營雙向跨境生態圈?綜觀國際級的電商巨擘,除了自身經營電商平台外,也提供跨境 B2C、C2C 經營的服務,其中亞馬遜即是最好的代表,亞馬遜除了是全球最大的電商零售平台之外,更是全球最大的跨境服務電商平台之一。亞馬遜運用本身的流量優勢以及長期建立的消費者信賴感吸引商家,更提供物流服務 (Fulfillment by Amazon,FBA) 及亞馬遜 Prime 訂閱服務,包含客服管理、財稅與合規、物流、行銷廣告、電商教育等。FBA 協助跨境電商在各國的物流管理,提供全球各地的倉儲及物流中心,倉儲、揀貨、配送及售後服務等項目,包含出貨、退貨、客服一手包辦,商家能將商品寄到亞馬遜的倉儲,且由亞馬遜全權負責物流過程中的所有問題。Prime 訂閱服務累積了超過 2 億的會員,利用快速到貨等加值服務培植消費者忠誠度,相對也提供跨境商家潛在的消費者資源,服務市場超越 185 個國家。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也不斷拓展國際市場,在 2010 年便啟動海外平台「全球速賣通」提供跨境服務,媒合供應商及商家,服務廠商包含行銷服務、設計、客服、企業輔導、數據分析、產品檢測、財稅等面向都有,讓新手賣家可以迅速上手,在物流方面,旗下負責物流業務的菜鳥網路,甚至還有專屬機隊「菜鳥號」協助跨境物流的運送,此外官方也會選定優良的服務廠商,給予認證和推薦,提供健全的生態圈。以上述國際電商巨擘提供雙向跨境服務來看,成為規模跨境電商需要有的優勢,必須有品牌信賴且流量大的交易平台、一手包辦的物流倉儲服務,以及跨境電商經驗帶來的行銷資源。台灣電商推動雙向跨境,跟上世界腳步提供完整跨境服務台灣目前的跨境服務電商平台有很多,但以規模和提供的服務內容來看,PChome 本身就具有以上提及的跨境電商服務條件,PChome 從 PChome SEA 開始,成為台灣第一家提供跨境電商服務的電商平台,後來也推出比比昂跨境電商代購代買服務,了解境內外市場,帶台灣商家走向國際,也協助消費者安心購買境外商品,近來更逐漸拓展雙向跨境,完整跨境服務。PChome SEA 是首間帶著台灣品牌前進東南亞的台灣電商平台,所提供的服務十分完整,包含在地行銷、國際物流、金流皆一應俱全。其中以行銷服務更具特色,PChome SEA 提供的在地行銷包含語言翻譯、當地網紅堆廣、社群推播、結合當地電商購物節促購等,精準掌握當地消費者需求,協助台灣品牌與廠商拓展東南亞市場,並提供輕鬆的跨境電商體驗。除了協助台灣商家將產品銷售到東南亞,也因為對於市場的洞悉和多年來經營東南亞市場累積商家對 PChome 的品牌信任,今年三月更開設了 PChome Thai, 引進上百個泰國品牌,讓台灣消費者可以使用中文介面跨境購買泰國商品。跨境電商是許多平台躍躍欲試的領域,聯手強勁的國際夥伴打造健全的雙向跨境物流服務,有效度地將國內的商品輸出到其他國家,建立雙方互惠互信的良善合作模式,未來對於賣家及消費者都具有極大化的利基點,藉此才能實質性的扶植更多產業,幫助更多商家走出國家大門,成功接軌全球跨境的趨勢腳步。本文章內容由「爆米花數位」提供。 | daily-weekly |
國道上午4起車禍,初四下午11處路段易壅塞,蘇花路廊北上恐塞到初五凌晨 | (中央社) 今天是大年初四,高公局統計中午 12 時前,國道全線交通量為 50.7 萬車公里,且發生 4 起車禍;預估下午仍有 11 處路段會出現壅塞情形。高公局發出的新聞稿指出,截至上午 12 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為 50.7 萬車公里,預估今天交通量為 133 百萬車公里,仍在預期流量的範圍內。上午國道壅塞路段主要為國 1 南向湖口服務區至新竹;國 1 北向南屯至台中系統、永康至安定、楠梓至路竹;國 3 南向中和至樹林、鶯歌系統至大溪;國 3 北向大山至西濱、水上系統至竹崎;國 5 南向南港系統至石碇;國 5 北向宜蘭至坪林,其餘路段行車大致正常。另外今天上午國道也發生 4 起車禍,分別為國 1 北向 257.6 公里處發生 3 輛小客車追撞事故,占用中線及內線車道;國 3 北向 194.8 公里處發生 4 輛小客車追撞事故,占用內線車道;國 3 北向 290.5 公里發生小客車追撞事故,占用中線及內線車道;國 3 北向 249 公里處發生 2 輛小客車追撞事故,占用中線車道,4 起車禍均造成後方車流回堵。高公局也研判,下午重點壅塞路段為國 1 北向西螺 - 埔鹽系統、南屯 - 后里、苗栗 - 湖口;國 3 北向竹山 - 中興、草屯 - 霧峰、大山 - 香山、關西 - 大溪;國 5 北向宜蘭 - 坪林;國 4 西向潭子系統 - 豐勢;國 6 西向舊正 - 霧峰系統;國 10 仁武 - 左營端等路段。高公局建議用路人透過高速公路 1968 網站及 App, 並於行駛途中收聽警廣掌握即時路況資訊,另建議南向民眾多利用下午時段行駛國道、北向民眾多利用上午時段行駛,以避開壅塞節省寶貴時間。蘇花路廊北上車流湧現,預估塞到初五凌晨今天是大年初四、春節連續假期第 6 天,宜蘭花蓮地區天氣晴朗,公路局指出,蘇花路廊早上 10 時開始北上有車多現象,以收假北返旅次為主,壅塞時段預計持續至明天凌晨 2 時。公路局發布的新聞稿指出,昨天為春節連續假期第 5 天,蘇花路廊宜蘭往花蓮南向承接了 1 萬 2433 輛的日運量,花蓮往宜蘭北向則有 1 萬 7436 輛,昨天上午 10 時起出現北返車潮,尖峰時段交通量約在每小時 1000 輛左右,至今天凌晨 1 時逐漸恢復順暢。今天截至上午 10 時,蘇花路廊南下宜蘭往花蓮方向累積車流量為 2734 輛,北上花蓮往宜蘭方向為 6585 輛;另在旅行時間方面,蘇澳至崇德經蘇花改路段南下旅行時間約 77 分,崇德至蘇澳北上經蘇花改旅行時間約 90 分。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表示,預估今天蘇花路廊北上車流量還有約 1 萬 5000 輛,早上 10 時起北上有車多現象,以收假北返旅次為主,車多壅塞時段預計持續至明天凌晨 2 時,依據過往疏運狀況研判,在南澳至東澳、南澳市區、蘇花改觀音谷風隧道、中仁隧道、和平及崇德等北上路段可能產生車多情形。公路局也提到,崇德路段於今年春節期間首度試辦「大客車優先道開放高乘載車輛通行」(管制點於台 9 線 168.3 公里)。高乘載車輛是指 3 人以上小客車、計程車、公務車、緊急車輛與大客車,可行駛內側大客車優先道,非高乘載車輛則行駛外側一般車道,預定今、明 (初四、初五) 2 天從上午 10 時至晚間 8 時視北上車流狀況實施,並依現場車流調整機動管制。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也提醒用路人,行車前請詳加確認車況再上路,進入蘇花改隧道前記得打開大燈與警廣 FM101.3 頻道,注意沿線電子看板 (CMS) 及車道管制燈號 (LCS) 訊息。另外也可多利用公路局「幸福公路」App 以掌握即時路況訊息,此外,公路局也強調連假期間南來北往時切勿疲勞駕駛,如感到精神不濟建議在適當處所稍作休息或替換駕駛。 | daily-weekly |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為什麼「鬆弛感」能火呢?因為它意味著每個人都在背負自己的重擔 | 文:李尚龍第 55 封信:生活需不需要鬆弛感?李尚龍回信:Scold, 你好。前段時間有個詞很火,叫「鬆弛感」。所謂鬆弛感,就是你可以不去追求別人對你的評價,不去追求和別人過分的比較。你只去追求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想做的事情,想實現的夢想,想成就的自己。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鬆弛感」能火呢?其實這個詞是一個隱喻,它意味著每個人都在背負自己的重擔。而這個時代裡,沒有人可以逃離永無止境的重壓。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尼采的《悲劇的誕生》, 它是一次一次的循環,一遍一遍的折磨。這意味著另外一件事,就是「鬆弛感」是一種大多數人都缺失的東西。這個世界給每個人的壓力太大了。尤其是當你到了大城市,巨大的壓力如影隨形。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可能是壓力給你的生理時鐘。但我並不是否定壓力的必要性,因為人有了壓力才會有動力。小時候讀《約翰・克利斯多夫》, 裡面有個情節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在小說的結尾處,有一個叫克利斯多夫的聖人,同時他也是個巨人。這個人不僅力大無窮,而且能力很強,他不停地把人從河的這邊渡到那邊。可是有一天他看到一個很小很小的小孩,他幫小孩渡河。他把小孩背在身上,但是當他背著孩子走到河中央的時候,突然電閃雷鳴,河水氾濫,差點把他淹死。好在最後他還是成功上了岸。上來之後克利斯多夫說:「我以為我會因你而死呢。你這麼小,就這麼重,就好像整個世界壓在我的肩上。我在這裡生活,我幫助那麼多人過河,我還沒有看過你這麼小又這麼重的人呢。」就在那一瞬間,這個孩子消失了。然後一轉眼,光輝熠熠的一個神,也就是耶穌,出現在了克利斯多夫的面前。這個神說:「克利斯多夫啊,你剛才扛的可不是小孩子,你扛的是我。你在過河的時候背負的就是全世界。」小時候我一直弄不清楚這句話到底在說什麼,可是人到中年,尤其是到了三十歲之後,感覺自己背上的壓力愈來愈重,尤其是當我開始有了自己的責任感的時候。我突然明白,其實每個人都是克利斯多夫,無論你是否力大無窮,你是否能力十足,你都要背負自己的「上帝」, 每個人也都沒有喘息的機會。可是,為什麼有時候你會覺得背著「上帝」並不累呢?因為有些「上帝」是你心安理得背負的,它可能是你的愛情、你的家庭、你的事業,你的文學、你的理想,你曾經熱愛的一切,甚至是一個更好的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了這些壓力,你的渡河才有了意義。因為你背上了自己的上帝,你才有可能活成聖賢。所以,我想告訴你,我並不反對壓力。但是在這個時代,你發現你背著的不僅是那個孩子,還有好多你意想不到的石塊。這些石塊不知道哪裡來,但就是奇重無比。後來我們分析才發現,這些石塊都是後天壓在你身上的,它來自外在的評判以及和別人的比較。比方說別人買了學區房,我也要加班加點弄一棟;比方說別人一個月賺了一萬元,我也要一個月賺一萬元;比方說別人的公司上市了,我的公司雖然小,但也得定個 IPO 的理想吧。因為懼怕別人的負面評價,害怕社會把你比下去,害怕跟別人比較輸了,所以你開始不停地往自己背上加石塊,結果就是生活的壓力愈來愈重,直到壓垮你自己。為什麼很多人最後過不了那條河?因為當石頭愈來愈重時,你根本沒辦法走到你理想中的彼岸。或者,你走著走著,發現河的對面根本不是你想要的彼岸。我在過去一年深陷這樣的危機,我有很多想法,可是做著做著就背離了初衷,我還讓自己愈來愈累。我的手機從來不離手,訊息從來都是秒回。我想我都這麼努力了,但是我還是做不到最好,感覺這世界沒了我就是轉不起來。所以前些時間我去了一趟西安,下午的時候我竟然想睡一覺。我已經好久沒有午休了,那是我第一次難得進行了一次午休。我關掉手機,睡了快一個小時。那一個小時睡得天昏地暗,然後我從夢中突然驚醒,趕緊去找我的手機,我發現手機裡並沒有什麼人給我發訊息。天沒有塌下來,也什麼都沒有發生,我還是我,世界還是那個世界。我打開窗戶,外面下著淅淅瀝瀝小雨。窗外陰雨濛濛,我抬頭一看,天上全是雲彩。路上的行人慢慢地行走著,我突然意識到,人本來就應該活成這樣。原來沒有高樓大厦,沒有手機、電燈的時候,人們的生活就是如此。什麼時候我們把自己變得如此焦慮呢?我經常鼓勵我的朋友無論多忙,都要給自己放空一段時間。換個城市,換群身邊的人,換一個安靜的地方,哪怕只有幾天,關掉手機,不和外界聯繫。是的,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也無法從不得不承擔的巨壓中擺脫。但是,透過這種短暫的放鬆可以讓我們得到片刻喘息,讓我們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還有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可以放棄的。有時候這種巨壓只有透過短暫的逃離才能看得更清楚。就像你看書一樣,如果你貼得太近,可能看不太清楚。可是你稍微放遠一點,一切都清晰可見。所以,適時放空自己吧。它能幫你逃離你以為的壓力,你以為的恐懼。你會發現,有些問題不是問題,而是你自己放大了問題。相關書摘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 身旁的朋友喜歡開玩笑,我該怎麼委婉並準確地表達底限?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請遠離消耗你的人》, 時報出版作者:李尚龍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錯的人,互相消耗生命;對的人,互相滋養人生。 96 則真摯問答,百萬暢銷作家回歸初心之作 這個世界千變萬化,我們的人生也不是一成不變,當你愈怕什麼,就愈來什麼;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也是成長的必修課,接受真實的自己,讓自己更強大,才能吸引到更好的人。 人生在世,讓自己快樂的唯一方式就是要有界限感,你與身邊人關係的好壞,決定了你過怎樣的人生,所以,人生順利避雷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消耗你的人。 從軍校休學後改行當英文老師,進而成為暢銷作家、走上創業之路,李尚龍認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二○二○年,他在網路上開闢了「乾一杯!龍哥」的人生相談專欄,以書信解答一百個有關職場、生活、社交、學習、愛情、家庭...... 的難題,用最溫暖真實的回應方式,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幫助讀者走出心理困境。 | daily-weekly |
林心如x麥卡倫|歷經時間淬鍊的醇厚女力,致敬「創時者」非凡時刻 | 威士忌是人類歷史的淬鍊,是凝結時代意義的藝術,更是新時代的創作者與時俱進的非凡工藝。麥卡倫 The Reach 81 年以最頂級的工藝,將 81 年的故事凝結成頂級珍稀佳釀,記錄歷史中的非凡時刻,體現近 200 年來品牌核心的不懈精神。The Reach 81 年是麥卡倫迄今為止年份最高的威士忌,僅取自單一雪莉橡木桶。它的存在訴說著麥卡倫自 1824 年創立以來,跨越時間、空間與知識,並賦予獨一無二的歷史意義,憑創時者之姿堅持卓越、悉心精釀的最佳證明,同時也向在艱鉅逆境中努力重啟麥卡倫釀酒事業的前人,以及今日繼續堅持品牌精神的釀酒團隊致敬。麥卡倫首席女力代表,Kirsteen Campbell 打造屬於自己的優雅力量女性的獨立自主一直是社會中不斷討論的議題,領導麥卡倫威士忌釀酒團隊的核心人物 —— 當家釀酒大師 Kirsteen Campbell 就是女力最佳典範。她在這個崗位上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知識和手藝,從入桶熟成到裝瓶,嚴格把關威士忌釀造工序中各個關鍵環節,而這一次麥卡倫推出高達 81 年的珍稀單一麥芽威士忌 The Reach, 這支麥卡倫迄今為止最陳年的威士忌,可以說是致敬在面對巨大逆境中,持續在各個時代堅守麥卡倫精神的經典代表,這也是 Kirsteen 的經典之作。從角色淬鍊出專屬自己優雅的溫柔與堅毅從演員跨足到製作人的林心如也是一位懂生活的品味者,「我一直覺得好的威士忌是一個女人,它可以是很狂野、嗆辣的風格,但當你接觸它、用你自身的溫暖去融合它風味的時刻,它會創造出一種優雅的力量,讓你得以親近。」問起林心如對「好酒」的擬人化觀點,她給了一個很有「詩意」的答案。而談起女性覺醒,林心如笑說自己是還蠻「做自己」的人,林心如展現了屬於獨立女性的獨特姿態。她從不同的領域擷取生命經驗,讓自我不斷地成長,但這個「自我」對林心如來說其實是種認知,也有點像是一種期待,期待讓自身生命得以「圓滿」:「因為當你能圓滿自己的生命之後,你才有能力去滿足他人、圓滿他人的生命意義。」笑說自己不是一個會把自己所有感受撇在一旁、以他人為優先的人,林心如期待把自己做到最好,也要對自己好,「因為我覺得如果無法對自己好的話,就根本沒有能力再去對別人好了。」從自我圓滿到他我圓滿,林心如的「做自己」, 其實還蠻有哲學觀點的。而真正的好酒就像人生需要不斷的淬鍊,The Reach 用珍貴的窖藏雪莉桶,經過 81 年的靜謐陳釀,細述 1940 年代的動盪局勢以及接下來八十多個年頭的歷史遺緒,更集結各領域翹楚,不僅只在威士忌風味上的醇厚馥郁,手工玻璃瓶、盛裝酒瓶的精緻木櫃,到影片拍攝的攝影師、配樂都是橫跨時代的大師共同協作而成,闡述著珍貴的時光與持久不懈的精神。乘載 81 年歷史的三個力量、創作無與倫比珍稀佳釀麥卡倫 The Reach 81 年盛裝在一個精緻優雅的人工口吹熱鑄玻璃瓶中,並由雕塑家 Saskia Robinson 打造的三隻銅鑄的手托持著,這三隻手分別來自於描繪麥卡倫遺緒歷史的人物,一隻手代表 1940 年的酒廠工人,在 80 年前的艱辛時代開始孕育並造就了這珍稀佳釀;一隻代表前董事長 Allan Shiach, 其祖父是 The Reach 於 1940 年填裝入桶時的酒廠負責人;第三隻手則象徵現今麥卡倫的釀酒大師 Kirsteen Campbell, 她在選桶過程中以自身的專業,拍板決定公開與世界分享這款珍稀威士忌。三隻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手指指尖,精準地在玻璃相應的凹陷處與酒瓶交會,乘載著極具份量和威望的麥卡倫 The Reach 81 年。自栩風格品飲者,讓林心如戒不掉的微醺時刻談起自己的品酩日常,林心如笑說自己真的是「威士忌掛」的,過去就很愛享受一個人生活的林心如,在孩子出生後更期待享受一個人「獨佔所有空間」的時刻。只留一盞小燈,然後點一個蠟燭,打開麥卡倫經典雪莉桶 12 年威士忌,在酒杯內倒一點點出來,小酌時分就是自己的放鬆時刻,「我覺得品酩基本上是為了體驗那個感覺,我們有品飲習慣的人,常常是戒不掉那個喜歡那個微醺、放鬆、舒適的感覺,就一點點而已,慢慢小酌,就很開心而舒適。」林心如笑說,她是風格品飲者,高雅的氣質與恬靜的笑容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手上拿著酒杯,聞著、嗅著,那種閒適優雅,是專屬於自已的非凡享受。麥卡倫堅持 100% 雪莉桶熟成,經典值得一再品味自 1824 創始以來,麥卡倫傳承六大標柱與自家雪莉桶供應鏈的,作為頂級單一麥芽威士忌的代名詞,在威士忌鑑賞家和消費者心中有著無可撼動的首席地位,如同麥卡倫 200 多年堅守釀酒工藝並不斷創新,成就醇厚深奧的「麥卡倫經典雪莉桶 12 年」, 百分之百西班牙紅橡木雪莉桶陳年醞釀,釀就香氣濃厚馥郁,口感柔順圓潤,讓麥卡倫有著無可撼動的首席地位。本文章內容由「麥卡倫」提供。 | daily-weekly |
《納瓦爾寶典》:你在「欲望跑步機」投入一個又一個的工作,困難的是掌握停下來的時機 | 文:艾瑞克・喬根森 (Eric Jorgenson) 不快樂來自不滿足,慎選你的欲望一般人最常見錯誤,就是相信自己會因為外在情況改變而變快樂。例如我買了一部新車,車送來之前,我每天晚上都在汽車論壇上查看有關這部車的資訊。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目標本身就很傻。其實這部車沒什麼大不了的,對我的人生也不會帶來太大的改變,甚至不會有任何改變。我也知道等車一送到,我就不會那麼在乎它了。我對欲望上癮,執迷於「外在事物能帶給我快樂和喜悅」的想法,但這完全是種錯覺。從自身以外去尋找任何東西,基本上都是一種錯覺。這並不是要你不要追求外在的東西。你當然應該去追求,畢竟你是生物,就是會去做一些事。你小範圍地逆轉了熵,所以你才會在這裡。你就是得做些事,而不是躺在沙灘上冥想一整天。你應該自我實現,做你注定該做的事。但以為自己能改變外在世界並因此得到平靜、快樂和永遠的幸福,基本上是許多人都有的錯覺,包括我自己。我們一再告訴自己:「等我得到那樣東西,我就會快樂。」但這樣的欲望就像無底洞,你永遠不滿足。這只是你我每天都會有的錯覺。以為外在世界有些東西能讓人感到滿足、永遠快樂,許多人都有這種錯覺,而且根深柢固。欲望是痛苦的源頭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明白這點:欲望是你跟自己訂下的契約,在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之前,你不會快樂。我們一天到晚渴望得到這個或那個,卻又納悶自己為什麼不快樂。為了避免陷入欲望的無底洞,我總是隨時提醒自己,要慎選我的欲望。我盡可能避免自己在任何時候有一個以上的欲望,限定欲望額度,同時坦然接受這個欲望本身就是造成我痛苦的核心。我清楚意識到因為選擇了哪些事情,導致自己不快樂。欲望是你跟自己訂下的契約,在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之前,你不會快樂。隨著年齡增長,我漸漸學到一件事:與其努力去做你並非百分之百想做的事,不如把你真正想做的事做到最好,這才是更重要的。年輕又健康的時候,你能做更多的事。但在做更多事的同時,你有了更多欲望。你沒有意識到這會漸漸地讓你變得不快樂。年輕時,你有時間、有健康,但沒有錢;到了中年,你有錢、有健康,卻沒有時間;老年之後,你有錢、有時間,卻沒有了健康。但其實這三者缺一不可,你需要健康、時間和金錢,你要學會三者兼顧。人往往在賺了足夠的錢之後,才發覺自己失去了時間和健康。外在成功無法帶來真正的快樂快樂是對自己擁有的感到滿足,而成功則是來自於不滿足。人有兩段人生,第二段人生開始於當你發現自己只能活一次。你開始你的第二段人生了嗎?這是個很深奧的問題。過了一定年齡的人,大多有這種感覺或體悟。人只活一次,不想留下遺憾。他們以某種方式經歷了生命,但走到人生某個階段之後,卻又不得不做一些較大的改變。我曾經耗費許多時間心力去奮力追求某些物質和社會的成就。但當我擁有這些成就時,我發現在我周遭那些達到類似成就,或持續追求更高成就的人,似乎並沒有那麼快樂。就像踏上一部「欲望跑步機」, 必須一直往前跑才會有新的快樂,但也永遠沒有心滿意足的時候,不管得到什麼,很快就會覺得索然無味,然後又回到原點。我發現快樂是內在的。這個發現促使我走上另一條道路,更加努力修練內在自我,並且明白真正的成功來自內在,跟外在環境沒有多大關係。但是,人還是會去關注外在的事,這是人的天性。要走下享樂跑步機或把它關掉,並不容易。但到頭來,你的生命經驗會把你帶回內在的道路。走下欲望跑步機當你愈來愈擅長玩一種遊戲,你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早已過了玩那種遊戲的年紀,卻還不肯停下來,尤其是那些報酬豐厚的遊戲。生存和複製成功的動力,讓你繼續留在「欲望跑步機」, 投入一個又一個的工作。困難的是,掌握停下來的時機。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哪些人可以稱為成功人士?大多數人認為,在遊戲中取得勝利就是成功的人,不管他們玩什麼遊戲。如果是體育界,你想到的會是頂尖運動員;如果在商業界,你想到的或許是特斯拉 (Tesla)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幾年前,我會說是賈伯斯,因為他打造出改變人類生活的創新產品。我也認為網景 (Netscape) 創辦人馬克。安德森 (Mark Andreessen) 很成功,但不是因為他最近化身為創投家,而是因為他創立網景之後所做的了不起的事。中本聰也很成功,因為他打造了比特幣,這種不可思議的科技發明造成的影響會延續數十年。馬斯克則改變大家對現代科技和創業家精神的既有觀點。這些開創者和商業家都很成功。但真正的贏家或許是能夠完全退出遊戲的人,他們不再投入遊戲,甚至超越了遊戲。他們的內在力量強大,懂得自制和自我察覺,不需要依賴外在的任何人事物來壯大自己。我認識幾個這樣的奇人。曾經拿過四次世界舉重冠軍,紀錄維持十七年之久的傑西。格雷戈雷克 (Jerzy Gregorek) 就是其中一個。我認為他很成功,因為他不會讓外在人事物影響他。他心靈平靜,身體健康,與其他人相比,不管他賺得比較多或比較少,都影響不了他的內心狀態。從歷史上來看,我認為佛陀、有「二十世紀最卓越的性靈導師」之稱的克里希那穆提 (Krishnamurti) 都很成功,因為他們完全退出了遊戲,對他們來說,輸贏已不再重要。當你內心平靜,每件事都能讓你感到快樂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 (BlaisePascal) 有句名言說:「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源於沒辦法一個人靜坐在房間裡。」如果你能靜坐三十分鐘並感到快樂,你就成功了。那是一種很強大的境界,但很少人能達到。我認為快樂由平靜而生。如果你內外都平靜,快樂終究會到來。但要得到平靜很難。諷刺的是,大多數人都藉由戰爭 (衝突) 來獲得和平 (平靜)。創業某方面來看,就像上戰場,跟室友爭執誰要洗碗,也是一場戰鬥。你奮力爭鬥,為的是之後能得到安全感和平靜。現實中,平靜不是一種保證,而是一直在流動、變化。你想要學會的是一套隨著生命流動、並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欣然接受生命的核心能力。你幾乎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只要你想要擁有它的意念夠強烈,遠勝於其他東西。對我來說,我最想要的是平靜。平靜是靜態的快樂,快樂是動態的平靜。你隨時都能把平靜轉換成快樂。但大多時候你想要的仍然是平靜。當你感到平靜,你做的每件事都會很快樂。現今,我們認為得到平靜的方式,是解決你所有的外在問題。但是,外在問題是無止境的。得到內在平靜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再把問題當作是問題。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天下雜誌出版作者:艾瑞克・喬根森 (Eric Jorgenson) 譯者:謝佩妏
結帳時輸入 TNL83, 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致富不是靠運氣,幸福也不是從天而降。 累積財富和幸福生活,是你可以學習的技能。 —— 矽谷傳奇創投家暨連續創業家 納瓦爾這世界充滿機會,而且從不點名,但就像陽光不可能照進每個角落,你必須自己站上有利的位置。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槓桿,我可以移動地球!」 納瓦爾告訴你:「找到人生支點和能力槓桿,可以撼動你的整個未來!」 許多人想方設法學投資,渴望早日獲得財富自由之後,才有條件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熱情與夢想;其實,只要一個想法和心念的改變,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你一樣可以擁有快意且富裕的人生!你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這就足以改變世界。「在這本書裡遇見的每一頁,都有可能啟動想法與心念的重大改變,從此翻轉你的未來。」 你是否也想知道,別人最需要你的什麼能力?這樣的能力真的可以讓生活無虞嗎?你是否也曾挫折,花時間學習理財不對嗎?想要變有錢的想法被批評很投機?你是否在日夜追逐裡憂慮,什麼時候才會成功?又或者已經擁有外界肯定的成績了,內心卻常感孤獨悲慘?矽谷傳奇創投家暨連續創業家納瓦爾,不僅僅是一位世界級的經營者,更以個人獨特的生命哲學,掌握了一套快樂致富的原則,並且從不吝惜對外分享:生命中所有回報,無論是財富、關係或知識,都來自複利。透過活出真實的自己來退出競爭。用頭腦賺錢,而不是用時間賺錢。只要在優秀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並做到卓越,經濟回報就會指數增加。財富、健康、快樂是人生三大事。我們把財富排第一,快樂排最後,但它們的重要性卻剛好相反過來。納瓦爾對創造財富和學習讓自己快樂的智慧洞察,深深影響了新世代的年青創業家和知識工作者。你也可以這本書做你的支點,撬動你邁向快樂富有人生的靈感與自由! | daily-weekly |
17歲籃球員德國街頭遭人拔刀刺死,基輔籃球協會:只因他是烏克蘭人 | (中央社) 德國警方 12 日表示,一名 17 歲烏克蘭籃球員在德國一座公車站與人發生爭執後遭刺傷,送醫後不治身亡。這起案件在烏克蘭引起公憤。《法新社》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 10 日晚間,地點在德國西部城市奧柏豪森 (Oberhausen)。死者是效力於烏克蘭青年國家隊及德國職籃杜塞道夫巨人隊 (ART Giants Duesseldorf) 的葉爾馬科夫 (Volodymyr Yermakov)。德國警方表示,當時葉爾馬科夫與一名烏克蘭隊友在奧柏豪森一輛市區公車上與另 2 名青少年發生「口頭」爭執,口角原因仍在調查中。警方指出,兩方人馬下車後爭執升溫,並演變為「肢體衝突」。「根據初步調查,有人拔出刀子。」葉爾馬科夫和他的 18 歲同胞在緊接而來的打鬥中受傷,傷者還包括一名 14 歲敘利亞男孩和一名 13 歲黎巴嫩裔德國女孩。根據警方說法,葉爾馬科夫和同胞受到「危及生命傷勢」,4 名傷者都被送醫治療,但葉爾馬科夫到院後「不久即在急救過程中死亡」。警方指出,一名 15 歲土耳其和德國雙重國籍少年遭到逮捕,他被控犯下殺人罪。另名 14 歲希臘裔德國男孩因疑似涉案也遭到拘留,但因初步罪嫌不足而獲釋。烏克蘭外交部今天要求德國對這起事件「儘快進行」調查,並「將罪犯繩之以法」。基輔籃球協會 (Kyiv Basketball Federation) 則表示:「這些年輕籃球員當街遭到持刀攻擊,只因為他們是烏克蘭人。」杜塞道夫巨人隊在臉書發文說,葉爾馬科夫遇害事件「令人費解」。根據球隊說法,他是為了逃離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全面侵略戰爭,於去年移居杜塞道夫。 | daily-weekly |
香港風水師移居台灣,學懂本土風俗 | (中央社) 香港移民來台的風水命理師鄧志中,新一年除了為親友看流年運勢,也有給台灣朋友一些家居風水意見,從而了解本土風俗。他說,2024 年台灣的地運不錯,可以放膽去做;而他與太太希望拿到台灣身分證,放膽在台灣發展。52 歲的鄧志中與 49 歲的太太王麗明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工作時認識,當時鄧志中是資訊科技工程師,看風水算命是興趣,婚後才轉行做風水命理師,也有較多時間照顧兒子。王麗明筆名卓男,是香港電影文化工作者,曾任第 58 屆金馬獎評審,差不多 20 年來都為香港電影金像獎製作特刊。兩人與現年 8 歲的兒子樸言,2021 年移民台灣。作為風水命理師,鄧志中常被親戚朋友要求指點迷津,現在也有給台灣朋友一些家居風水意見,從中學習到台灣人在這方面的習慣。他說,例如台灣人不喜歡在床邊或臥室放植物,認為植物陰氣重,這跟他所學的風水學說不同。他認為需在臥室放植物,會建議放其他「屬木」的東西代替,如綠色地毯。後來,他知道台灣有一種可用來代替泥土的無土海綿,可以栽種植物又不怕滋生昆蟲,令朋友更放心。鄧志中覺得台灣人普遍比香港人更相信風水命理,甚至鬼神之說。新一年,台灣朋友也請他給予家居風水意見,希望順順利利。鄧志中現在仍繼續為香港客人透過視訊看風水,從客人提供的家居平面圖等資料,制定風水布局。他說,近年移民成為香港客人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如應移民到什麼國家,居住在什麼地區等。因為經濟不好,有些客人生意受影響,也會問問如何利用風水改善生意。香港一些風水命理師很喜歡在農曆新年,算算香港新一年的運勢。記者問鄧志中,台灣未來一年運勢如何?他說,單從地運來說,由 2024 年立春至 2044 年立春,全世界踏入行「九運」,「九運」最有利北面有水南面有山的地方。他說,台北符合行「九運」的條件,地運會不錯,也令整個台灣的地運都不錯,「台灣可以放膽去做,放膽去試。」至於香港的地運如何?鄧志中說,「香港北面沒有水,只有維多利亞港有小小海水,所以... 大家就知道了。」他寄語香港人在困難的時候,以平和的心態堅持下去,「之前 20 年見到的美景,在未來 20 年未必會這麼多,暫時要辛苦些。年輕人要寄望再下一個 20 年,即 2044 年至 2064 年才有新景象,現在是建設的時間。」鄧志中笑說,家中很多事情,如在台灣買房子、裝修,甚至移民,他都以風水命理計算過。王麗明還記得,剛移民來台灣時,很多事情不適應,「旅行時像拍拖很甜蜜,移民就像結婚,要面對很多現實問題。」以她的工作範疇為例,即使有經驗也不易找到工作。她直言,台灣人難免會覺得香港人來搶飯碗,所以香港人應想想如何貢獻自己的力量,令整個電影市場更大,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崗位。王麗明說,例如香港人外語方面有優勢,工作方式較靈活,可以幫助引進外語電影。她曾經跟台灣發行商探討過,每個週末放映未能在香港上映的電影,讓香港人來旅遊時也可看到,也令更多台灣人有機會欣賞這些電影。不過,王麗明及鄧志中因為還沒拿到台灣身分證,目前不能在台灣正式工作。王麗明是義務或象徵式收取車馬費,參與台灣的評審、講座或寫影評。新一年,兩人希望可以拿到台灣身分證,放膽在台灣發展。 | daily-weekly |
當元宇宙實踐時——科技巨擘如何執行下一步?AWS x Arm x Qualcomm 4/28免費線上論壇 |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是在 1992 年發行的小說《潰雪》中首次出現;直到 2021 年底,這個科幻名詞一系之間成為科技界最熱議的話題,因為它好像有了實現的可能。元宇宙的概念雖然清晰,討論聲量也大,但坦白說,目前卻未見可立即落地應用的機會。因此,如何在元宇宙熱潮裡找到企業的決勝施力點,是當前更實際的課題。回顧過去,在每一次科技突破時,總是由科技巨擘開拓先河,因此雲端服務供應商龍頭 AWS 聯合 Arm、Qualcomm 三家科技巨擘舉辦「元宇宙論壇」, 希望藉由分享科技巨擘的下一步,讓更多人能找到元宇宙應用與實踐的方向。☞立即免費報名元宇宙線上論壇 2022 年,人人必聽的「元宇宙論壇」為什麼要參加這場論壇?許多關於元宇宙的討論,目前僅限於名詞的想像與可能創造的規模,但對於如何實踐、怎麼進行?一直以來都沒有清晰的論述或實務經驗分享。因此,4 月 28 日即將舉行的元宇宙論壇中,將結合基礎架構大廠 Arm、全球領先的無線技術創新者 Qualcomm 以及雲端領導品牌 AWS, 由三間大型跨國企業的總經理與總裁,為我們剖析元宇宙的基礎知識,並從中獲得實質應用機會。本場論壇活動中,除了能快速理解元宇宙基本概要,還能聆聽元宇宙生態系領導者的策略與洞察,以及實際應用案例的分享,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落地機會。這場論壇不只是當代最需要的元宇宙通識課,更是個人與企業掌握趨勢、搶進決勝點的必修學程。值得一提的還有,本場線上論壇可以免費報名參加,取得第一手獨家珍貴的分享內容。☞立即免費報名元宇宙線上論壇 AWS x Arm x Qualcomm 元宇宙論壇,集結重磅講者一次看在一線的資深專業經理洞察與落地案例分享後,本場論壇將由 INSIDE 科技主編李柏鋒訪問三間大企業領導者,為參與者探索業界最關注的問題,也包含對未來趨勢的預測。精彩且實用的議程如下:立即免費報名 AWS x Arm x Qualcomm 元宇宙論壇☞立即免費報名元宇宙線上論壇時間:2022 年 4 月 28 日 (四) 13:30-16:30 地點:線上參加,完成報名後將收到專屬連結 注意事項:請點選報名連結,填寫資料後即可完成報名 | daily-weekly |
《藍瓶咖啡解密》:許多自己在家練習沖煮咖啡的人,都會從「倒蒸奶」這個步驟開始出錯 | 文:詹姆斯。費曼 (James Freeman)、凱特琳。費曼 (Caitlin Freeman)、泰拉。達根 (Tara Duggan) 藍瓶的義式濃縮咖啡藍瓶為單品與配方義式濃縮咖啡分別設下了目標。相較於傳統義式濃縮咖啡,這兩個目標比較接近當代美國濃縮咖啡領航員大衛。舒默的風格。舒默是西雅圖知名咖啡品牌維瓦奇義式咖啡的共同創辦人。1988 年,他在西雅圖的人行道上推著咖啡攤車起家,後來創辦公司,以風味甜美、萃取精準的超濃濃縮咖啡芮斯崔朵 (ristretto) 著稱,並將拿鐵拉花藝術引介至美國。芮斯崔朵又稱精萃濃縮咖啡 (restricted espresso), 相較於傳統濃縮咖啡以 7 公克咖啡粉萃取出 30 毫升的咖啡液,芮斯崔朵更為濃烈;水粉比落在 1:1∼1:1.5。多年來,舒默始終著迷於測量與控制濃縮咖啡的變因,他的研究徹底改變了美國人對咖啡的看法。現在追求完美的咖啡業者,總熱衷於測量變數、做筆記,其實我們都應該感謝舒默的引領。藍瓶門市通常供應四種配方豆濃縮咖啡;每種都是為特定分店和咖啡機量身打造。一般來說,我們希望製作出濃醇、香甜、帶有焦糖味且風味繁複的濃縮咖啡,帶有一絲微妙的明亮感,但又不會導致尖銳,且也不至於過度柔和;口味必須討喜、平易近人、扎實,如奶油一般絲滑。對於每一個配方豆品項,我們都抱持著獨一無二的核心理念,並持續透過微調咖啡豆配方、烘豆手法和製作方式實踐。例如,海斯谷門市的濃縮咖啡,必須有橘子皮裹上巧克力的風味。因此在烘焙過程中,海斯谷的濃縮咖啡豆從不會進入第二爆,不過,配方裡的另外兩種豆子則會烘至接近第二爆。由於是深焙,我們會在烘焙後 3∼6 天後拿出來使用;較為淺焙者則需要擺上一週。藍瓶習慣以雙份濾杯和無底濾杯把手強調咖啡的厚度,沖泡溫度大約落在 92°C∼93.6°C, 以店內 PID 溫控的 La Marzocco 義式機製作。根據不同的機型、季節、咖啡師的直覺、天氣和烘焙時間,通常裝填 18.5∼21 公克的咖啡粉。30 毫升的濃縮咖啡,通常進行長達 34 秒的萃取,做成雙份芮斯崔朵。最終的成品往往都能達成我們對這個品項的理念,而這是全體生豆採購員、烘豆師、培訓師、店長、咖啡師以及客人間共同合作的成果。製作單品濃縮咖啡時,我們傾向不將個人喜好加諸於咖啡,而是更忠實地呈現出咖啡的原始特色。現代的幫浦式濃縮咖啡機在萃取濃縮咖啡的過程中,能夠非常平均地分配沖煮壓力。若將壓力值繪製成一張圖,你會看到沖煮壓力快速上升至 9 巴,接著在 30 秒的萃取過程中持續維持穩定,並在幫浦關閉時,立刻快速降壓。另一方面,拉桿式濃縮咖啡機 (即拉霸機) 的壓力分布儘管較不準確,但就算沖煮壓力緩慢上升至 9 巴,再不疾不徐地下降,竟然能讓單品濃縮咖啡產生一些討喜的變化,這就是為什麼藍瓶通常喜歡使用拉桿式機器製作單品濃縮咖啡。我們發現,與現代幫浦式濃縮咖啡機的線性壓力曲線相反,呈鐘形壓力曲線時,萃取出的濃縮咖啡更加香甜、圓滑。而且,復古的拉桿式咖啡機簡直是史上最酷的東西,這些令人讚嘆的機器可追溯到 1950 年代,維修完成後竟然還能繼續沖咖啡,真是太美妙了。一般來說,藍瓶在萃取單品濃縮咖啡時,咖啡粉會放得比較少,萃取速度也比較快,流經沖泡頭的熱水較多,大約 40 毫升,藉此帶出我們在杯測時較喜愛的風味特質。製作過上百杯咖啡之後,因為這無數小時的練習,你的基本功已變得更扎實,也就會有能力帶出咖啡中的某些優點。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改變咖啡粉的劑量、沖煮溫度、萃取時間和萃取量,藉此創造出獨特的風味。無論是配方豆咖啡或單品咖啡,每種咖啡都有各自的特質,勤練技巧之後,你就能收放自如地製作出自己喜愛的咖啡。蒸奶教學如同製作濃縮咖啡一樣,蒸煮牛奶也需要一些練習。請購買 3 加侖 (約 11 公升) 在地生產、經過均質化 (homogenize) 與巴氏殺菌 (pasteurize) 的全脂鮮奶 (不建議使用以超高溫瞬間殺菌〔ultra-pasteurize〕處理的牛奶)。鮮奶買回家後要立刻放冰箱,因為冰牛奶比常溫牛奶更容易蒸煮。接下來就該關掉你的手機,展開長時間的練習了。開工前記得不要吃太多東西,因為你可能必須喝下一大堆牛奶。好的蒸奶壺應該是直筒狀,以不鏽鋼製成,杯身帶有手把,以及明顯尖出來的杯嘴,容量不要超過所需牛奶的兩倍。例如,假設你要做一杯 355 毫升的拿鐵,那就使用 590 毫升的蒸奶壺;製作 180 毫升的卡布奇諾,請使用 355 毫升的蒸奶壺。首先,將牛奶倒入鋼杯中,大約倒至杯嘴底下 1.3 公分的位置。為了訓練出穩定的操作技巧,每次都要倒至這個水位。打開再關上蒸氣閥放出熱水,這就是所謂的排空 (purging)。每次蒸煮牛奶之前和之後,都必須執行這個步驟。蒸煮完後,還要用濕布擦拭蒸氣噴嘴,這樣下次才不會有燒焦的牛奶漬。試想,當你走進一間咖啡館,看到蒸氣噴嘴上卡著乾掉的牛奶垢,那真是令人退避三舍。彷彿這間店在告訴你:「我當然可以關注各項細節,而且我也做得到,但我偏不做。」所以,請務必勤加擦拭蒸氣噴嘴。蒸煮牛奶時,最重要的就是讓牛奶高速旋轉。先用一手握住蒸奶壺的手把,用手指觸摸杯身來確認溫度。將蒸氣噴嘴頭浸入冷牛奶中,大約 6 公釐深即可。另一手開啟蒸氣閥,噴嘴頭必須一直浸在牛奶中,杯底與工作檯面保持平行。讓蒸氣推動牛奶形成漩渦。看到了嗎?牛奶開始旋轉了!微小的氣泡被注入牛奶漩渦中,理想情況下,氣泡應該細小得看不見。比起簡單加熱過的牛奶,蒸煮合宜的牛奶帶有氣泡,會更加美味香甜。用手指觸摸一下蒸奶壺,摸起來稍微有點燙 (大約 62°C) 的時候,就關掉蒸氣閥。記得執行前面說過的排空步驟,並擦拭蒸氣噴嘴!沒錯,就是這麼簡單。牛奶在杯子裡旋轉得越快越好,目的是打出濃稠、香甜、帶有光澤又精緻的蒸奶:像巧克力布丁一樣發亮,倒出來時彷彿厚重的白色油漆;味道香甜,不會燙口,入口彷彿能感受到春雨過後,乳牛出去吃草的氣息。但上述成果是需要練習的。如果氣泡太大,就表示蒸氣噴嘴浸得不夠深。如果沒有漩渦,或者最終成品缺乏光澤,就表示噴嘴浸得太深了。所以,請努力練習蒸一百杯牛奶吧。如果聞起來像煮過頭的卡士達醬,那就是溫度太高;下次蒸煮前,先用冷水沖洗蒸奶壺。等到打出一杯看起來有光澤的奶泡時,倒一點到濃縮咖啡的小杯子裡,喝一小口,牛奶應該要有美妙的香甜口感與濃厚的質地。練習好幾加侖的牛奶之後,就可以準備將蒸奶倒入濃縮咖啡了。但在這之前,切勿貪快。倒蒸奶的基本功許多自己在家練習沖煮咖啡的人,都會從倒蒸奶這個步驟開始出錯。他們在最喜歡的咖啡館裡,看到咖啡師以拉花製作出愛心、鬱金香和玫瑰花的形狀,自己卻無法辦到,就會感到很洩氣。偏偏他們還想讓來家裡喝咖啡的好友們印象深刻,於是把每一次倒蒸奶都當成考試。在這樣的執著下,拉花藝術反而成為了障礙,使人們無法享受美味和精心製作的咖啡。別忘了,你花 2000-3000 美元購入咖啡器具,是為了讓自己開心,而不是垂頭喪氣。所以,請大家有耐心點。先專心練習做出精準萃取的濃縮咖啡、蒸煮出絲滑、香甜、美味的蒸奶就好,掌握如何讓牛奶在鋼杯中高速旋轉的手法,經常品嘗自己蒸出來的牛奶。把拉花留給專業的藝術家,先設法讓美味達標即可。如果牛奶表面上有較大的泡沫,或顯得質地粗糙,就把鋼杯放在工作檯上,輕輕敲擊幾下。我還記得以前在小農市集輪班完後,近視鏡片上總有許多細小的牛奶漬,就是敲打蒸奶壺時沾到的。接著,搖動一下杯子裡的牛奶,能使表面更光滑,就像品嘗上等波爾多紅酒前稍微搖一搖那樣。準備將蒸奶倒入濃縮咖啡時,鋼杯的杯嘴要盡量靠近濃縮咖啡表面。請用你比較靈活的那隻手來拿蒸奶壺,並把咖啡杯面想像成時鐘:若你是右撇子,就從 3 點鐘方向開始倒入牛奶;左撇子則從 9 點鐘方向。注入蒸奶的速度要快,否則蒸奶壺上層密度較低的泡沫會先流出來,使得蒸奶與咖啡無法完美混合。右撇子的人,請直接橫向快速通過杯子中心,來到 9 點鐘方向;若你是左撇子,則倒往 3 點鐘方向移動。再次強調:倒蒸奶的速度要快,如此一來,蒸奶便會穿過克立瑪表層,來到它的下方,從底下把克立瑪往上推。從起始位置倒往杯子中心點時,此時請僅僅使用手腕的力量,而不是手臂 (大家可以想像成你傲慢地以柔軟的羔羊皮手套搧了討厭鬼一巴掌)。如果牛奶的份量正確,蒸奶手法也做得確實,當你倒至接近杯子的另一側時,蒸奶會剛好用完。你可能會看到克立瑪浮現出一個形狀 —— 如果真的有,那恭喜你;若沒有也沒關係,先設法讓美味達標即可,勤加練習,總有一天會倒出漂亮的圖案。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藍瓶咖啡解密:從烘豆、萃取到品飲,引領全球第三波咖啡風潮的明星品牌;開業 22 週年紀念版》, 方言文化出版作者:詹姆斯。費曼 (James Freeman)、凱特琳。費曼 (Caitlin Freeman)、泰拉。達根 (Tara Duggan) 譯者:劉佳澐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為何藍瓶堅持只賣烘焙完成 48 小時內的咖啡豆?藍瓶手沖咖啡的水粉比例是多少?使用多高水溫沖泡?單簧管樂手出身的藍瓶創辦人,竟是個不折不扣的「日本控」? 藍瓶門市限定販售的餐搭甜點輕食,在家就做得出來?邁入千禧年後,咖啡界最傳奇的品牌當推「藍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 它不但是全世界第三波咖啡風潮 (The third wave of coffee) 中最閃亮的明星,極簡精緻的風格,更令它享有「咖啡界 Apple」的美譽,廣受全球文青追捧。藍瓶咖啡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其精緻的手沖、醇香的濃縮咖啡,以及各式專業的沖製方式。店內販售的飲品只有六種品項,沒有大中小杯之分、沒有調味;創業當年更領先全加州,首度引進搭載 PID 溫控的 La Marzocco 義式機,所有的咖啡都是現點、現磨、現場製作,濃醇而精準,每杯含牛奶的品項都有手工拉花;所有的濾泡式咖啡皆使用自家手沖架 —— 這樣的營運方式現在相當普遍,但在當時極不尋常。2024 年是藍瓶咖啡開業 22 週年,自 2017 年起有了大股東雀巢當靠山之後,藍瓶至今全球據點已突破百間。光是美國境內就涵蓋加州、波士頓、紐約、華盛頓;海外則於 2015 年插旗東京的清澄白河,後續陸續於京都、神戶、橫濱展店;2019 年進軍首爾;2020 年挺進香港;2022 年於上海開設首間分店。 所謂「藍瓶帝國」儼然成形!藍瓶咖啡草創於 2002 年,最初只是創辦人詹姆斯。費曼 基於興趣而在家以烤箱烘豆,逐漸累積心得。 與此同時,單簧管月手出身的他,亦感到自己在音樂路上停滯不前;儘管加入線上音樂服務公司,卻在網路泡沫化的衝擊下遭到解雇。至此,詹姆斯重拾咖啡志趣。剛開始,他只想賣自家烘焙的咖啡豆,先是在加州奧克蘭 (Oakland) 租了一個小盆栽棚,並買來專業機具認真烘豆;意外地在寄售商品的小農市集上,遇到後來成為妻子的凱特琳 (Caitlin)。當時凱特琳還在米耶特 (Miette) 甜點店工作,詹姆斯負責協助製作搭餐飲品。 由於點單需求大,他乾脆直接頂下一台小小的咖啡攤車,除了以各種不同的萃取技術、烘焙程度和配方調製義式咖啡之外,他更堅持以木製立架現場手沖咖啡,且一次只沖一杯!顧客們即便全看傻了眼,卻又甘願乖乖在攤車前排隊等候。隨著市集攤車的生意日漸穩定,詹姆斯興起了開店的念頭。 終於在 2005 年,於舊金山海斯谷 (Hayes Valley) 一棟舊房子的車庫裡,開設藍瓶咖啡的第一個營業據點 —— 儘管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咖啡亭 (kiosk)。 2008 年,藍瓶咖啡的第一間門市在舊金山鑄幣局廣場 (Mint Plaza) 開張;並於後續的一年之內快速展店、攻占美國東西岸,最終紅遍全球。就這樣,全美國,乃至全世界最知名的自家烘焙品牌於焉誕生。本書是藍瓶咖啡創辦人詹姆斯。費曼至今唯一著作。全書首先以「從莊園到咖啡杯」的新世界破題,探索全球各地採購生豆的來龍去脈,並說明多種常用咖啡豆的選購要點。在這之後,詹姆斯也在書中逐一拆解居家烘豆的步驟;就像他剛起步時那樣,使用的一般家用廚房工具即可完成。 本書亦介紹了居家杯測的技巧,不僅能用這種方法鍛鍊味覺,更可與三五好友分享自己精心烘焙的咖啡。而在品飲方面,除了藍瓶最廣為人知的手沖咖啡之外,詹姆斯更帶領讀者,以法式濾壓、法蘭絨濾泡、虹吸壺等 多種能萃取出絕佳風味的手法,親自沖出一杯完美咖啡。全書後半更收錄藍瓶甜點主廚凱特琳。費曼的 31 篇創新食譜,多款藍瓶咖啡店鋪限定販售的餐搭甜點輕食,在家就做得出來!2017 年 9 月,全世界最大的食品及飲品公司雀巢,(據傳) 以 5 億美元天價,收購藍瓶咖啡六成股份。 難能可貴的是,即便納入雀巢旗下,藍瓶仍維持獨立運作,非但不賣雀巢產品,對自家商品的堅持與咖啡風味並未改變。正如當年詹姆斯承諾過的: 「藍瓶的每杯咖啡,都是我們從頭開始,用心為客人親手製作的。」第三波咖啡浪潮領導品牌 —— 藍瓶咖啡獨家解密!徹底翻轉你對咖啡的觀點,以及品飲咖啡的方式。文青咖啡王。藍瓶咖啡,風靡全球祕密大公開!藍瓶創辦人詹姆斯。費曼唯一著作。選豆 × 烘焙 × 品飲 × 餐搭,一次看懂藍瓶咖啡的店鋪經營與品牌哲學。收錄上百張質感絕佳的現場照片,完整展示咖啡從新鮮摘採到化身美味飲品的旅程。 | daily-weekly |
在泡沫經濟時期的背景下開發,90年代日本跑車再次掀起全球熱潮 | 文:廣島健太郎日本車的黃金時代上世紀 8、90 年代生產的日本跑車,現今正受到全球追捧,尤其受到美國的收藏愛好者群體的關注。其中原因在於俗稱「進口車 25 年車齡規定」的美國法律。簡單來說,「即使是不符合聯邦汽車安全標準的進口車,只要車齡超過 25 年,則不受本法律限制」, 換言之,在原本要求配置左駕型的美國,也可以進口右駕型的汽車並完成登記。90 年代,日本誕生了多款跑車。造成這個現象的本質原因在於,1985 年美國為改善貿易赤字問題與日本簽訂了《廣場協定》, 催生出了日本的「泡沫經濟」。由此日圓兌美元匯率一路攀升,加上日本銀行實施低利率政策,讓眾多企業享受到了日圓升值的好處。日本經濟蓬勃發展,並在 1991 年達到頂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日本各家汽車廠商以雄厚的資金為後盾,開發了極具魅力的跑車。90 年代更是迎來了「黃金時代」。當時的日本跑車,擁有不輸於保時捷等歐洲高級跑車的優良性能,且價格較低,因而受到歡迎,現在愛好者們都在等待車齡 25 年的到來。另一方面,針對汽車排氣的法規日益嚴格,實現碳中和的舉措也在快速推行,發動機和性能都讓人血脈賁張的市銷跑車已經瀕臨絕跡。正因為如此,90 年代的名車受到追捧也可謂是在情理之中。日產掀起的跑車熱潮掀起跑車熱潮的先鋒是推進了「901 運動」的日產。所謂 901 運動,是一個目標,即「在 20 世紀 90 年代前確立世界頂尖的造車技術」。在稍早的 1988 年,日產推出了作為「約會神車」鼻祖而受到無數年輕人喜愛的 Silvia, 又給豪華轎車 CIMA 裝配上高功率發動機,其加速性能足以令跑車相形見絀。次年 (1989 年), 日產推出了首次達到自主設定的 280 馬力極限的車型 Fairlady Z, 並且後來長期沿用的這個功率上限標準。將之前為拿下「全日本房車錦標賽 (JTC)」A 組各級別冠軍而研發的 Skyline GT-R 投入市場,這是時隔 16 年重新啟用「R」(Racing) 作為車系等級名稱。特別是 Skyline GT-R, 還受到了其他國家的高度關注。由於當時是日本市場專用車型,所以其真身一直很神秘,但雜誌等媒體傳遞出的碎片化資訊讓全世界都知曉了它的優良表現。在關注度尤其高的美國,它甚至還有了一個「哥吉拉 (GODZILLA)」的昵稱。後來到了 2014 年,以美國為主的海外收藏愛好者們紛紛出手購入符合 25 年車齡規定的 Skyline GT-R。在日本的二手車市場上,該車型價格飆升,雖說頂峰已過,但至今仍一直維持在高位水準。有了這樣的基礎,在進入 90 年代後,除日產以外的其他汽車廠商也開始認真著手跑車的研發和銷售。豐田 SUPRA、馬自達 RX-7、本田 NSX / 喜美 / Integra、三菱 Lancer Evolution/GTO/FTO、速霸陸 Impreza 等名車相繼問世,而且時至今日依然得到無數粉絲的追捧。泡沫經濟破滅後的 90 年代,人們將大幅衰退的經濟形勢稱作「失去的 10 年」; 但就國內新車市場而言,稱其為「奇蹟的 10 年」則是再恰當不過了。那個時代的國產跑車陣容種類豐富齊全,達到了空前絕後的程度。雄厚的研發資金,加上各大廠商的切磋交流,90 年代的跑車積極採用當時的最新技術,在品質上極致追求細節,鮮明地反映了日本人特有的細膩和審美意識。即使歷經歲月洗禮,依然風采依舊,莫如說,它們更具有現在汽車望塵莫及的突出個性。《GT 賽車》與《玩命關頭》的影響另一方面,真實駕駛模擬遊戲《GT 賽車 (Gran Turismo)》與電影《玩命關頭》(均為多部構成的系列作品) 在美國大紅大紫,點燃了日本跑車的火爆人氣。1997 年首次推出的《GT 賽車》, 是一款迄今累計銷量達到 9000 萬套以上的熱銷遊戲。遊戲中登場的車輛忠實還原了真實賽車,還收錄了實際存在的環形賽道和普通道路作為遊戲賽道。儘管無法實際駕乘,但在遊戲中可以獲得無限接近於真實狀態的類比體驗,激發了日本跑車的人氣。另外,電影《玩命關頭》於 2001 年完成了第一部的拍攝製作。這個動作系列電影以違法街頭飆車為劇情主線,贏得了無數粉絲,不久前剛剛上映了第 10 部作品。片中出現了許多以日本跑車為原型的訂製車或改裝車。第 1 集中,主角布萊恩的愛車是炫酷的橙色 SUPRA, 第 2 集裡則是銀色的 Skyline GT-R 和金色的 Lancer Evolution。布萊恩的搭檔多明尼克在第 1 集中駕駛的是 RX-7。《玩命關頭》的影響力巨大,後來在美國催生了一個名為「JDM」的訂製車領域。JDM 是 Japanese domestic market 的縮寫,本意是「日本國內市場」, 而現在實際上已被用來統稱一類汽車,這些車以喜美或 Integra 為主的緊湊型日本跑車為基礎,施加獨特的訂製或改裝處理,用美式思維去表現日系車的風格。另一個動向為了進一步提升這種跑車性能而進行的改裝行為,也是日本在全球引以為傲的一種文化。它起源於 70 年代興盛的小型房車改裝 (Minor Touring) 錦標賽,由 1300cc 以下市銷車型參賽,後來車迷們有樣學樣,開始了追求功率輸出和速度的改裝。1995 年頒佈了《道路車輛運輸法》, 並放寬了對汽車零件的管制,這成為一個重大轉捩點。此前屬於違法的改裝行為基本上完全實現了合法化,為更多用戶創造了自由訂製或改裝車輛的環境。而主角自然是 90 年代的跑車。考慮到 25 年車齡規定即將適用,現在應該關注的是 1998 年到 1999 年生產的跑車。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二手車價格已達到數千萬日圓的 R34 款 Skyline GT-R。另外,豐田 ALTEZZA 屬於在日本也較為稀少的後驅 (FR) 轎跑,而本田 S2000 是裝配了高轉速高功率發動機的後驅兩座敞篷跑車,這兩款車無疑也將受到高度關注。本文經《nippon.com 繁體字》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90 年代日本跑車之魅力與今後的人氣車型 | daily-weekly |
《獨行的距離》:我獨自生活——旅居台北的日子 | 東南亞之行結束後,餘下的半年,我去了台北,嘗試在另一個城市展開旅居生活,也是人生初嚐獨立生活的滋味。過往旅行或實習的移動經驗裏,我很少在同一個城市逗留超過兩個月的時間,一直很想體驗在另一個城市建立另一種生活的模式。這個念頭,驅使我停下旅行的步伐,以半年的時間,在一座城裏停留下來。在此之前,我從未去過台灣,對於島嶼的事物,沒有什麼概念,也沒有太多的印象。除了曾經盛極一時的偶像劇、喜愛的歌手與樂隊,還有香港那些不太正宗的台式料理外,我對於台灣,好像隔着一層朦朦朧朧的面紗,有一種莫名的想像。選擇到台灣旅居,主要是地理位置與語言文化相近,也因物價相對較低,可以負擔生活的開支。基於這些因素,二〇一四年的初春,我來到了距離香港大約一個半小時機程的島嶼,抱持滿滿的期待,展開在異地的生活。由於台灣的物價水平不高,即使身處在台北這個繁華的都市,要尋找小小的容身之地沒有想像中困難。在網絡上的租屋平台千挑萬選之後,我終於在新北市板橋區尋到一個六坪 (約二百呎) 的小單位,成為日後半年的居所。英國著名作家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曾經在《自己的房間》寫過,「每個女人都應有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房間,在這裏她可以自由地沉思、冥想與創作」。作為寫字的人,我切實地明白擁有一個獨立且不被打擾的空間的重要性。從小到大,我一直跟家人同住,直至大學時期搬進宿舍。「土地問題」大概是困擾眾多港人的一道緊箍咒,付不起高昂的租金,自然令人打消自住的念頭。渴望嘗試獨立生活的我,能在這次旅程時實踐。我在小小的房間裏,開展了我在當地短短半年的旅居生活。從居住的小社區開始,慢慢摸熟台北這座城市,再去其他不同縣市遊走及探索。探索陌生的城市,與在地港人交流前往台灣之前,《香港電台》的《鏗鏘集》拍攝了「移民台灣」的專題,也有其他媒體開始探討港人移民台灣的情況。在那樣的時空之下,港人移民台灣成了一股討論的熱潮。機緣巧合下,我與台灣一間出版社合作,展開了一個訪談計劃,探討一眾在台灣居住的港人,移居他方展開新生活的決定與模樣。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我發現主流媒體的探討多聚焦在「追夢」與「夢碎」的兩個維度當中,然而移民生活複雜而多元。我希望以一本書的篇幅,立體地呈現那些交織在香港與台灣之間的故事,一個在「寶島」與「鬼島」的想像以外,不同人眼中的台灣。跟出版社編輯反覆商量採訪的對象後,我開始接觸移民的港人群體。在採訪過程中,我遇到了來台灣開咖啡店、開青年旅舍、開小食檔、開茶餐廳的人,也遇到因婚姻而留在台灣的人,還有留學生、演員、漫畫家、自由工作者、學者等等。這班人當中有「水土不服」的,也有已然融入當地的,香港人在台灣生活的故事,每個都獨一無二,呈現出移居外地生活的豐富及多樣性。在訪問與寫作的過程,透過港人在地的生活經驗,讓我較為仔細地理解兩地的文化差異。無論是飲食、生活空間、待人接物,以至於更為深遠的歷史進程發展的迴異,那些種種的差異,使香港成為了香港,台灣成為了台灣。縱使這幾年被視為命運相連的兩地,走過的道路卻是截然不同。一直以來,我相信唯有透過與在地社會的交流,才能更深刻地認識一個陌生的地方。作為短居的過客,台灣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鮮、想去探索的。然而,縱然文化如何相近,移民至另一處地方過活,始終是另一回事。與移台港人聊天的過程中,如何融入社會,如何適應當地文化,甚至破除「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浪漫想像,都是真實的考驗。接近十年之後,書中的受訪者有些仍然留在台灣,有些已經離開台灣。對我來說,開始這樣一個龐大的寫作計劃,其實也不容易。當時的我沒有太多深度寫作的經驗,要從每篇訪問中挖掘一定的深度與長度,也感受到一定的壓力。雖然我在旅居的期間完成全部訪問,但寫作的部分在離開台灣之後仍然繼續,經過不斷來回的修改及商討,最終這個計劃在超過一年以後才能順利完成。那時,我才明白別人說寫作的痛苦與孤獨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後來,讀到村上春樹談跑步與寫作的紀律與習慣,日復一日地專心寫作與跑步,每一天凌晨四點起床,寫作五、六小時,午後就去跑步及游泳,然後讀書聽音樂,直到晚上九點入睡。到了很久之後,我才明白寫作與紀律之間的連繫。寫作沒有捷徑,沒有一步登天,而是透過不斷重複的書寫與練習,慢慢累積,才能抵達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與當地社會的連結在旅居的這段日子,在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咖啡店、夜市、偶像劇、獨立音樂、書店這些「小確幸」以外,我認識了不少的台灣朋友,也開始對於台灣社會以至民主化的經驗,起了濃厚的興趣。經歷年復年的洗禮之後,縱然今天的代議民主仍然千瘡百孔,但從威權時代走過來,全民共同學習及參與民主制度的漫漫長路,都足以構成台灣民主今天的底氣。逗留台灣期間,我遇上反服貿,學生及民眾持續佔領立法院共二十四天,最終在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釋出「善意」的前提下,佔領者和平撤出立法院,已簽訂的《服貿協議》沒有生效。後來,也遇上了反核四的運動。作為旅居當地的外來者,我一直留意新聞報導,很想一探在地社會運動的面貌,以及台灣人民反對核能的意志及決心。環境運動在香港一直不是主流的關注焦點,但台灣的環境運動及抗爭,已經走了頗長的一段路。台灣政府早在一九八〇年代提出在新北貢寮興建核四計畫,民間一直對此存有巨大爭議。一九八六年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事故,讓民眾對於核能的安全有更多質疑,台灣社會的反核運動,也是從核四的爭議展開。我曾經走訪沿海地帶的貢寮,核四發電廠就建在海灘的不遠之處,是目光所及之地。由於核電廠距離民居很近,貢寮一帶居民反核聲勢強大,不難見到附近店舖都掛上一張印有「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旗幟。隨着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開始禁食,民間展開了一連串相關的反核行動。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是在凱達格蘭大道的集會遊行,以及佔領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一帶,最終以警民衝突、防暴警察出動水炮車驅趕示威者而落幕。同一日,馬英九在社交媒體上公佈,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隨後的日子,台灣社會慢慢平靜下來,我走訪了更多不同的地方。島嶼雖小,但值得發掘及認識的地方卻太多。當我愈認識台灣的過去與現狀,就愈羨慕台灣人對於這座島嶼的熱愛。雖然他們常戲稱這裏是「鬼島」, 但那種對於家園之愛,似是自然而然地留在骨子裏。那段日子,我也到了台中、台南、高雄、墾丁等地旅遊。這半年成為我人生中一段很重要的回憶,我首次獨自一人生活,體驗在另一個地方過活的滋味,容許我盡情探索,盡情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回到香港之後,我常常懷念那個小房間,那裏有着我一段成長的印記。相關書摘 ▶《獨行的距離》: 尋找合適生活的節奏,獨居女子的日常本文摘錄自《獨行的距離 —— 記錄者的觀察手記》, 突破出版社出版 (購書連結) 書籍介紹作者:李雨夢內容簡介「這是一個旅行者的故事,也是一個記者的成長故事,一路走來是不斷相遇與別離的過程。」這是一個旅人的故事。旅人說自己不安於份,總是在「本地」與「異地」之間來回往返。她在途上觀察平常百姓的生活、見證社會大事,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也藉着採訪,與當地人交流,聽着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寫下了一般遊記不會記下的見聞。她在大學期間休學一年,背著背包從越南一路往西,去了柬埔寨、泰國、緬甸、新加坡、印尼,住過當地人的沙發,見證反世貿的現場,看過其他國家的選舉;在馬來西亞的獨立媒體實習,又旅居台灣,寫書,採訪,嘗試另一種的遊歷方式。畢業以後,她乘坐西伯利亞鐵路,橫跨歐亞兩洲,在旅途中打工換宿,拜訪記者卡普欽斯基故居,也在匈牙利邊境,見證歐洲難民潮;又趁著緬甸大選,走訪仰光與實兌,了解女性與少數民族的困難。後來,她回到香港,成為了一個全職記者,見證城市的發展。直至疫情期間,她辭去工作,趕在歲數限制前,前往英國工作假期。她在小店打工,也繼續採訪,思考生活的可能。旅人說,因着對世界的好奇,一直往外闖盪,但走過很多地方以後,只有一處地方,能被稱為「家之所在」。她期望旅程結束,回到香港,繼續努力。作者簡介李雨夢曾在主流媒體任職五年,跑過港聞,也做過專題記者,現為自由工作者。距離人生第一次獨遊,至今已有十三年,一直探尋及思考世界的模樣,喜歡聽故事,關注國際議題,也細察在地的種種。 | daily-weekly |
《大湧》捲起的姿態:希望高雄因為我而不同——專訪淺堤樂團 | 人和城市有許多複雜且幽微的牽纏。創作的時候,淺堤也不會只用炎熱的氣候或是濃厚人情味,去化約這個城市,而是誠懇地分享生活點滴。敘述高雄,對淺堤來說不只是做一首歌,而是千思萬緒的描繪,然後梳理、詰問每個生命階段,細緻的,深情的、溫柔的對整個世界提問。《婚禮之途》像是部公路電影,聽眾隨著旅程探索淺堤的內心世界《婚禮之途》是淺堤對生命旅程的問題意識,用作品去將這個疑惑完整提問。即將 30 歲的團員參加婚禮,在歡慶的場合中,他們發現過去緊抓不放的執著倏地被輕輕放下,高昂的歡快與豐沛的愉悅沒有問過任何人意願,充斥在整個空間。團員被婚禮特有的氛圍包覆,感到溫馨快樂,但也同時感受著生活周遭轉變過快的困惑與迷惘。問題意識就是這樣來的,這個瞬間映照出淺堤現在的狀態。過去的淺堤想幹嘛就幹嘛,但 30 歲的力量不可忽視。「我開始感受到必須承擔別人,承擔一些社會責任。」紅茶說。雖然壓力很大,但淺堤並不抗拒這個階段。依玲說:「我可以感受到有時候自己真的很想像個孩子般,立刻就在地上打滾哭鬧,但我卻依然像個成熟大人般挺立著。我確實感到辛苦,但我也為我自己勇敢站著的舉措而驕傲。」輕快的語意藏不住的是深厚的眷戀。過去的淺堤總是這麼認真用力的活著,要跟這樣的自己道別,心裡或多或少落寞的吧。可白駒過隙的外在世界迅速變化,催著他們趕緊成為社會期待的樣貌。「我其實是一個會提早規畫自己生涯的人,所以我心裡是有點急的,但有時候你知道急也不能讓你多做些什麼。」就與 30 歲即將來臨的焦慮共處吧,堂軒是這麼做的。住在高雄並不是一個選項,而是我的日常原生家庭是許多人精神的牢籠,方博在 2 年 3 個月前脫離了囚禁到台北生活。這是一個務實又衝動的決定,台北的薪資足夠生活但不足以承擔風險。「我無法保險,一個意外就得回鄉投靠親人,但此刻的我是下定決心不管這些的。」在台北全力衝刺音樂事業的方博,穩當地朝成為成熟運作樂團邁進著,問他怎樣算是一個成熟樂團,他說:「回到高雄經營。」留在高雄的紅茶和依玲,時不時也會被問及是否要前往台北,然而這個問題不過是一個短暫飄過的情緒。因為生活所需的一切,像是朋友、空間都在高雄,所以不會有離開這個選項。 唯一不同的是,過去高雄總是有人能接住依玲細膩的情緒,但隨著 30 歲的到來,身邊的人各自有了事業和家庭,依玲開始發現要自己獨立處理思緒的情況慢慢增加。但那也不會成為離開高雄的動機。因為這些都是生活的一塊,比起離開,依玲更想去感受和體察。依玲的慧黠,紅茶的颯爽,方博的務實和堂軒的 Chill。和淺堤對談的過程中,像是從四個象限去解構高雄到底是甚麼樣的一個城市。那些鮮少出現的高雄樣貌,在淺堤的陳述中鮮活了起來。高雄的單薄,或許來自於他是個太美好的城市「許多人說高雄沒有這個,沒有那個。其實可能是因為我們高雄每個人家都很大,下班回家就好了。不像台北人都會去外面喝咖啡吃消夜。所以那個消費型態就很穩固,產業就會很多元。」目前人住台北的堂軒說。紅茶則是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高雄似乎有著別的縣市沒有的團結力。」想要證明自己,強調要走出自己的路,確實在高雄樂團有較多相關的討論和聲音。紅茶進一步分析:「這可能跟我們是第二大都市有關。」難道想要高雄音樂產業穩健,是要把家裡變小,路變窄,讓大家出門嗎?當然不是。深愛高雄的淺堤,仍然在持續觀察這個城市,尋找著各種可能。面對高雄可以怎麼前進的提問,依玲溫柔卻堅毅的回答道:「希望高雄因為我而不同,我也還在尋找方法。我不想走台北那套,但眼前還沒有其他屬於高雄的方式,所以我也還在找尋,一個改變高雄跟我的方式。」關於淺堤樂團來自高雄,2016 年正式成團的淺堤。歌曲多取材於對社會的細膩觀察與自我對話,使用華語與台語書寫,氣質獨特詩意。二度入圍金音創作獎最佳搖滾獎項,第二張完整專輯《婚禮之途》2021 年已全面發行。如果把高雄的海熬成一碗湯,是《湯與海》。如果把高雄整個空間壓成一張專輯,那可能是《不完整個村莊》。但在四位團員都即將邁向 30 歲的此刻,淺堤把眼光調回自己身上。作為一個來自高雄的樂團,淺堤的自我揭露,讓高雄在地樣貌,又再解鎖一頁新的篇章。本文由「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審閱。 | daily-weekly |
台積電、三星與英特爾都是他的客戶!超業總裁余定陸的成功正向心法:Do the best, and let it go. | 攤開半導體設備公司應用材料的經營團隊名單,超過八成都是洋面孔,少數幾位亞洲高階主管,也都有國際名校學歷。可以想見,身為台灣人若沒喝過洋墨水,要站上國際企業金字塔頂端並不容易。美商應用材料集團副總裁暨台灣區總裁余定陸是一個異數。掛著外商總裁頭銜,大多數人會聯想到中英夾雜的「晶晶體」, 或是濃厚的 ABC 腔調,余定陸卻沒有想像中的菁英濾鏡,而且平易近人。他畢業自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研究所,統管應材最大、最重要的客戶,包含三星、台積電與英特爾,掌管台灣、日本、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銷售業務,且他接掌半導體業務服務群跨區總經理時,正逢金融海嘯危機,能夠挺過來並存活至今,顯見能力過人。余定陸為何能從一群老外中出線,帶領跨國團隊,當外國人的老闆?《Cheers》歸納出余定陸成功的 3 個習慣。習慣一:樂於分享余定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研發工程師,發現穿著無塵衣在實驗室面對機器並非興趣所在,一年後就選擇加入應材擔任銷售工程師。「剛開始對半導體設備一無所知」為了了解自家產品,他白天跟客戶博感情,晚上到交大上半導體學分班,惡補產業知識,也不在意幫客戶做功課,因為將自己定位為「為客戶解決問題」的業務,他以分享的心態與客戶交流,累積自己的信任存摺,成為客戶的夥伴。約三年後,余定陸升任主管,也靠樂於分享的習慣,在管理上做到帶人又帶心。余定陸認為,分享是雙向交流,尤其在管理無法面對面的跨國團隊時,透過定期舉辦分享會,可以建立熟悉感與信任。余定陸有感於自己一開始當業務時,沒有明確的學習軌跡,大多時候都要摸著石頭過河,因此不希望下屬重複自己以前的歷程,故樂於系統化的整理自己的經驗,且從不藏私,希望讓下屬快速成長,就是有感於分享能發揮 1+1 大於 2 的成效。習慣二:閱讀理工背景的余定陸有個反差的興趣,他鍾愛閱讀歷史書籍,出差一定會隨身攜帶讀物,隨性翻閱,不追求完讀率,因此買了許多書籤,此習慣已經維持超過 20 年,余定陸表示,閱讀的樂趣與和人分享交流相通,都能帶來思想上的刺激。余定陸跟記者分享自己的書單,包含科普書《慾望分子多巴胺》、歷史書《拜占庭帝國》、散文 《人生風景》等,不僅領域多元,文字也由不同文化背景養成,廣泛閱讀的訓練,對於管理跨國團隊、打破不同國籍客戶隔閡很有幫助。對日本客戶談豐臣秀吉、對中國客戶談司馬懿,職涯越往上走,工作內容大多要與人交談、建立或維護關係,說故事的能力是關鍵,每一本書,都是余定陸說故事的素材,同時學習書中架構故事的方法,累積出只屬於自己的劇本。習慣三:正向思考在頂尖菁英聚集,高度競爭的外商公司,設定目標得常把別人的天花板當地板,追求極致,余定陸如何在追求高標時保有豁達的心?余定陸特別強調後句的重要性,設定超高目標的好處是即使沒有達成,中間付出的努力也會讓你走的比自己想像的還遠,因此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要有捲土重來的毅力,或是接受「自己沒這個命」的豁達。高復原力,讓他敢於挑戰極困難的任務。例如余定陸曾主動舉手,自請站上應材全球業務大會分享,那個位子,在他之前沒有一個亞洲人站上去過。別人害怕受傷而不敢爭取的機會,余定陸卻能以嘗試也無妨的心態,跨出堅定的步伐。「其實一答應老闆我就開始後悔,覺得自己又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何苦為自己找麻煩!」但這樣的念頭轉瞬即逝,因為正向思考對余定陸來說是大腦內建的導航路線。他回憶還是菜鳥業務時,有次沒拿到大單,開車上班的路上心情低落,但沒多久,正好看見陽光射進車窗,余定陸轉念又可以滿血復活。「不管我覺得開心與否,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永遠都會有新的一天。」余定陸繼續開往公司,開始新的戰鬥,他常告訴自己:「那就重新再來一次吧。」本文經 Cheers 快樂工作人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搞定台積電、三星!超業總裁的成功正向心法:Do the best, and let it go. | daily-weekly |
《獨行的距離》:尋找合適生活的節奏,獨居女子的日常 | 三十歲這年,我又有機會獨自生活。初抵倫敦,在還沒有穩定收入、沒有當地工作證明、沒有銀行戶口的時候,若透過房屋仲介租屋,過程會比較麻煩,大部分情況下甚至需預付半年至一年的租金。託賴社交平台上的發達,網絡群組裏有不少人出租單位,我就在那裏找到第一個落腳的地方。那是在東倫敦的一幢獨立屋,除了來自越南的屋主一家,還有兩個同樣來自香港的室友。我們各有自己的房間,廚房與廁所則是共用的,有些共同的空間需要輪流清潔及打掃。住了半年,我意識自己不再是十八、廿二歲的階段,極度需要個人空間。於是,我在小店找到工作,有了當地的入息證明之後,開始在租屋網站,尋找一些公寓單位。聽過不少人在英國找房仲租房的負面經驗,我想我是幸運的,最終找到一間在北倫敦的 Studio。屋內設備齊全,地理位置方便,租金也是預算之內。而且,與我聯絡的中介小姐很有耐性與責任心,整個找房子的過程尚算順利。獨立自主的開始,我再次一個人住拿到鎖匙之後,我很快搬進新屋,在往後的一年半,再一次一個人生活。台北旅居之後,我回到香港繼續與家人共住,心裏卻渴望總有一日要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閱讀其他人的一人生活的經驗,如插畫家高木直子的《一個人住第 5 年》、《一個人住第 9 年》、《一個人的每一天》等作品,都讓我幻想獨住的可能。如果要說,為什麼一直嚮往一個人的生活,我想最吸引之處是,正正是體現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當所有的日常事務自行處理,因而得到相應的自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簡單如家裏如何佈置、購買哪個牌子的用品、安排每日的作息時間、隨時招待朋友到家裏作客...... 搬到新居之後,擺在我眼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添置各種必要的生活用品及傢具。由於不是長期定居,為了省錢,我開始在網上發掘有用的二手物品。社交媒體上有多個運作成熟的二手買賣群組,不少留學生在離開英國之前,都會出售不需要或帶不走的物品。我第一件買回來的二手物品,是一個只需兩磅 (約港幣二十元) 的電飯煲,後來我也買過二手的晾衫架、落地燈、摺檯、洗衣籃、風筒,也免費拿到一盞書檯燈。除了在網上尋寶之外,我也在朋友離開英國時接收一些物品,如單車、食飯檯、投影機、收納用品、衣架、小盆栽...... 除了帶着滿滿的感激之情,我為着能善用資源而開心。過去與家人同住時,我就如飯來張口的港孩。在英國,外出吃飯太貴,我開始認真學習煮食。短短半年內,我煮飯的次數已經超過了多年的總和,每次都有一點一點的進步,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甚至在生病的時候簡單煮上一碗粥。建立一種合適的生活節奏有別於外向者透過社交活動為自己「充電」, 作為一名內向者,我只有獨處的時候,才能夠真正休息。在這小小的蝸居裏,我工作、寫作、閱讀、煲劇、看電影、看漫畫、聽歌、煮飯、吃飯、做瑜珈、做伸展運動、做家務、喝酒、泡茶、沖咖啡、招待朋友...... 這樣就足以為我帶來滿滿的力量了。我身處的小社區幾乎一應俱全,生活上各種所需都能在附近找到。我漸漸建立了一種生活節奏,偶爾會去咖啡店吃早餐、在超級市場或雜貨店買食材及生活用品,閒時也會在公園散步、去戲院看電影、上瑜珈課。作為首都城市,倫敦有點大,我跟朋友也會戲稱到市中心聚會是「出城」。我偶爾在市中心參加聚會、跟朋友見面、吃飯喝酒喝咖啡...... 這些在異地生活的每一個片刻,日復日地構成了生命中一段平實而深刻的記憶。我想,所謂過日子,不過是這樣而已,卻彌足珍貴。與旅行不同,這種旅居的方式,讓我有稍長的時間認識一個國家及城市的輪廓,在當地建立生活圈子,慢慢摸索不同的新事物,認識另一種文化。這樣的生活型態,在這個世代已經非常普遍了。無論是留學、實習、工作、旅行等,很多人都擁有在另一個地方生活的體驗。我喜歡旅行,也喜歡這種旅居的狀態。台灣是我初次旅居的地方,但逗留的日子只有半年,像是剛剛適應不久之後,就差不多該回家,而當年只有二十多歲的我,一直向外邊跑,希望見證各種的事情,倒沒有太着重生活。這次旅居的時間較長,容許我慢慢探尋自己喜歡的生活模式,而且已經三十歲了,除了心態上與二十多歲時不同,確實多了一些責任,對生活也多了一重的思考。年輕的時候,我只道盡情見識這個世界,現在明白生活更多是平凡瑣碎的日子,能把日子過好,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相關書摘 ▶《獨行的距離》: 我獨自生活 —— 旅居台北的日子本文摘錄自《獨行的距離 —— 記錄者的觀察手記》, 出版 (購書連結) 書籍介紹作者:李雨夢內容簡介「這是一個旅行者的故事,也是一個記者的成長故事,一路走來是不斷相遇與別離的過程。」這是一個旅人的故事。旅人說自己不安於份,總是在「本地」與「異地」之間來回往返。她在途上觀察平常百姓的生活、見證社會大事,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也藉着採訪,與當地人交流,聽着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寫下了一般遊記不會記下的見聞。她在大學期間休學一年,背著背包從越南一路往西,去了柬埔寨、泰國、緬甸、新加坡、印尼,住過當地人的沙發,見證反世貿的現場,看過其他國家的選舉;在馬來西亞的獨立媒體實習,又旅居台灣,寫書,採訪,嘗試另一種的遊歷方式。畢業以後,她乘坐西伯利亞鐵路,橫跨歐亞兩洲,在旅途中打工換宿,拜訪記者卡普欽斯基故居,也在匈牙利邊境,見證歐洲難民潮;又趁著緬甸大選,走訪仰光與實兌,了解女性與少數民族的困難。後來,她回到香港,成為了一個全職記者,見證城市的發展。直至疫情期間,她辭去工作,趕在歲數限制前,前往英國工作假期。她在小店打工,也繼續採訪,思考生活的可能。旅人說,因着對世界的好奇,一直往外闖盪,但走過很多地方以後,只有一處地方,能被稱為「家之所在」。她期望旅程結束,回到香港,繼續努力。作者簡介李雨夢曾在主流媒體任職五年,跑過港聞,也做過專題記者,現為自由工作者。距離人生第一次獨遊,至今已有十三年,一直探尋及思考世界的模樣,喜歡聽故事,關注國際議題,也細察在地的種種。 | daily-weekly |
營建成本攀升建商減緩推案,符合剛性需求好房成為買客首選 | 近期全球各種原物料價格攀升,以國內營建業來說,建材成本價格持續攀升,且缺工嚴重,使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居高不下,也讓不少建商惜售減少推案量。房市專家表示,在新案銳減之下,反而銷售中的好房價值浮現,像是位於「新北知識產業園區」的新建案新潤「莫內花園」, 就以區域的產業前景與交通便利性等優勢,吸引自住買客出籠尋找好的產品,成為這波剛性需求效應下,逆勢浮上檯面的「好房」。房市專家指出,放眼一般不動產的價值取決於「地段」與「建商」, 只要兩者兼具就具備抗跌性。而新潤「莫內花園」就位於雙捷運交匯的機捷 A3 站,不僅受惠於機場捷運的交通串聯,也具備環狀線的便利性,且該地點串連國道,距離台北市區不到十五分鐘車程,是名副其實的「捷運宅」。除了交通機能完善、串聯雙北交通網絡、往返國門桃園機場外,捷運 A3 站的「新北知識產業園區」, 也被視為大台北地區的下一個內科,加上近年隨國際情勢動盪,大批台商回流投資,商用不動產需求激增,「新北知識產業園區」成企業的總部首選,該區也成為建商競逐獵地推案新寵。值得一提的是,由宏匯集團標下的「新北國際創新園區」BOT 案,就位在機捷 A3 站以及新潤「莫內花園」周邊,而該 BOT 案所興建的商辦大樓「宏匯 iTower」, 預計今年將正式營運。新北市經發局表示,iTower 目前已有家具、餐飲、電腦、電子與動畫等公司進駐,各企業仍續進駐,預期將創造 5000 工作機會。新北知識產業園區前景可期外,新潤「莫內花園」又出自上市品牌建商新潤建設之手,因此推出後受到自住客追捧,最後精華戶吸引剛性買盤注目。由新潤建設規劃興建的「莫內花園」, 是知識產業園區首發住宅大案。新潤建設將獨步業界的「心建築。新建築」五大建築升級導入,包括全台首創超淨化抗菌社區、社區整體營造、廚浴機能收納、延長保固雲端售服,從居家防疫、Ruenn café 專屬餐飲、保固客服等面面俱到,相同預算中,CP 值遠勝同級個案,產品優勢盡現。現場銷售指出,新潤「莫內花園」目前成交客層以首購、首換最多,其中不少來自北市、新板、中永和的購屋客,主要看中「莫內花園」的前瞻性,成為購屋族最後出手的關鍵。新潤「莫內花園」推出後廣受好評,目前全案進入最後精華戶別銷售皆段,主打 37 坪 3 房含車位產品,滿足小家庭剛性居住需求,因此推出後吸引許多科技新貴、小家庭前往置產購屋,且自備 99 萬元起即可交屋,是目前機捷 A3 站周邊的指標熱銷建案。詳細資訊:本文由「莫內花園」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審閱。 | daily-weekly |
佛洛姆《存在的藝術》導讀:在「大作偽」時代尋覓革命品格的靈魂 | 文:蘇俊濠 (哈理斯 Harris, 諮商心理師)【導讀】聽吧,具備革命品格的靈魂!——21 世紀還需要或配得佛洛姆嗎?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洛姆 (Erich Fromm) 給世人留下「藝術三部曲」: 成書最早且備受傳頌的《愛的藝術》(1956); 於一九八〇年去世前未能完筆,主要探討精神分析技術的《聆聽的藝術》(1994); 以及從《擁有還是存在?》(1976) 中撤下一大部分卻無法等到他親自修訂,最終由助手芬克 (Rainer Funk) 編輯出版的《存在的藝術》(1993)。要懂得愛,人必須全心聆聽彼此作為人的存在,此存在指向肉血之軀裡的靈魂 (#seele#)。有一種關於靈魂何時才與肉身結合的神學爭論,即人何時才成為真實意義上的人。是受精的當下?還是出生的瞬間?某位神祕主義者說過,靈魂不是給定的,人需要拚命追尋它,方能成為真人。多年來我一直沉思,這「靈魂」及其「追尋」之道是指什麼?佛洛姆在《存在的藝術》以經驗繪製一套「邁向存在的步驟」—— 引導人追尋靈魂 —— 的方針,讀者或許疑惑他怎麼一開章便毫不留情地對當時社會的諸多現象,好比自戀、公關、官僚、猥褻、商業化、虛榮自欺等,作出批判!彷彿平日就多產的佛洛姆在年邁之際,變得更迫切要為世人宣講救贖之道。如果邁向存在的步驟是去執行某種貫穿創造性自我覺察的精神價值,我認為用佛洛姆所說的「革命品格」(revolutionary character) 最為適切。在「大作偽」時代尋覓革命品格的靈魂「革命」一詞,指向人的心理無法與社會或政治分割,兩者是互相構成的,人的改變難以完全獨立於所處的環境。對社會作出批判,目的是為改變人的心靈結構。這種追求存在樣態之全方位解放的革命,佛洛姆定義為激進的人本主義或革命的人本主義。至於革命的「品格」, 意謂此人是的說是,非的說非,他以批判的情緒來思考、感受、回應,因為其人性 (humanity) 是統一的 (human-unity)。但他絕非某類什麼都挑剔一番的批評家,佛洛姆說的,是一種對現實的洞察、對價值的品味,一種與墮落的世道唱反調的先知情懷,即註定隨時被主流、商人與政治正確視為異端之覺醒與鑑賞態度,堅守真誠的格調。如此,我們便會理解為何追尋靈魂、邁向存在之道所要掃除的障礙,得從「大作偽」(great shams) 談起!「大作偽」是一種人們迷醉於權力和名望,把自己商品化,成為虛有其表、名不副實的次貨或假貨,卻被金飾包裝之資本市場氣候。在網路資訊零秒差的世代,我們看見世界各地都泛起一波被影像催眠的「自戀瘋潮」。那些以怪誕、無聊、低俗、荒唐作展演的人們,無疑在個人層面沉溺於暴露癖 (exhibitionism) 的幼兒式滿足,但別以為這是在影音平臺興起後才獨有的現象,事實是,人們在社會層面亦潛意識地奴役於利益掛帥的資本結構的主人,交易規則是性、攻擊、愚蠢、犯法等的流量密碼,獎賞則是金錢、凝視、自爽、全能且理想的自戀自畫像。與此同時,佛洛姆亦批判對「大作偽」無批判的追捧者,他們把欲望投射到理想的他者身上,後者則收割自戀的養分來演出,兩造的互相買單保證了主奴階級結構的複製。值得警醒的是,即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也往往是無法鑑別真偽的常客,沒有能力看破一些紅人、博士或專家在本質上仍是缺乏人性經驗,只會把知識拼拼貼貼的贗品。只需配上一點誇飾的才情,或是屬於帥哥美女一掛,他們便自捧或被捧為偶像名家。臉皮夠厚的人之浮誇或賣弄可憐,尚能騙過內行人,那試問外行人又怎麼會分辨呢?難怪佛洛姆在書中批判了他那年代的心靈解放運動,有時候靜坐、瑜伽、正念只是讓人感受良好,卻無法帶來實質改變的商業行為,那些老師下課後亦不過是位焦慮的商人罷了。為此,大作偽的一端是「舢舨充炮舨」的包裝與行銷,另一端則是「魚目當珍珠」之鑑賞能力與品味的麻木。佛洛姆書中寫道「自覺和有意的作偽固然有害,但對社會更具危害性的,是當事人自己深信不疑的贗品」, 這不就是今天人人都是自己老闆的網紅與自媒體的網路世界的寫照嗎?換言之,具革命品格者是有能力作自我批判的,他時刻反思自己的真是否當真。反之,人若失去此能力,為獲取流量與關注而急於作偽,他便真的無比自信與成功 —— 在無知與自戀方面。對「為什麼不」及「不勞可獲」的不服從革命品格也被佛洛姆視為能夠「不服從」(disobedience) 的美德。試問今天誰在主流、權威、政治正確面前,敢於說「不」呢?當我們說「不服從」時,就代表我們「服從」另一個原則、價值、良心、人性。這就是《瑪竇福音》所說:「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6:24)。要是堅持清醒地追尋靈魂,人便不可能玩世不恭地隨意行事,這教人值得思考佛洛姆對「性自由」的批判理由。性自由赦免了性欲的罪與罰,讓人以接納而非拒斥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身體,喚回女性的主體性,修復性少數的創傷。然而,隨之而來的性解放或性氾濫,即人們誤以為自己活於如何使用身體純屬自家事務的自由中 (如透過網路展示自己的性器的自豪,想約砲就約,更刺激的還可以換伴或群交), 卻不知不覺被自戀和商業化的自我所奴役,將自身的「物化」再加以「性化」, 並用一句「為什麼不?」(Why not?) 合理化所有行徑。試想像,佛洛姆正邀請活在享樂至上時代的我們,在解下褲頭前先自問:「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呢?是什麼在驅使我行動?是動物般的快感與揮霍?是透過不斷『擁有』來滿足的自戀?還是逃避真實的情感?」精神分析思維的獨到且常被詬病之處,在於它並不只看事情的好處,同時也謹慎於它可能的危害。佛洛姆指出性解放只達到「隨興」(感官) 而非「意志」(思考) 的自由,若不對「為什麼不?」提出反問,那服從性解放的人們便向社會傳遞一套肉慾主義。等到年華老去,人們只找到情感不忠的伴侶、性與愛的斷裂、被鮮肉鄙視的老肉般的自己...... 他們成為自我加害的受害者,即使無奈,這就是事奉「為什麼不?」下的社會共業。另一種邁向存在的共業障礙,是「不勞可獲」的妄念。人類潛意識深處有一股嬰兒全能感的惰性,因為他曾服從於不用勞動、無需思考就能獲得照顧的自戀。為此,佛洛姆若還在世,相信他除了會驚嘆今天 AI (人工智慧) 所帶來的助益,亦必提防於這般幼兒式自戀所挾持的惡果:人們將放棄作為人的尊嚴,即那種血、肉、汗水的人性與付出,卻透過 AI 來為無止境的貪婪套上面具,加劇大作偽時代的虛幻與瘋狂,更遑論 AI 技術的利益背後,藏匿著隨時反噬人類文化與心智的「無汗病毒」。人本主義精神分析之所以不斷分析社會結構和政治意識,在於人往往不知道心底服從了什麼,又使生物驅力的運作被改頭換面。心理學的目標應該是去消除人類在大作偽下建構的錯覺與誤識,由此,「要邁向存在的藝術,最重要的步驟,是學習能夠提升覺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一切方法」, 以獲得人類邁向存在 (human-#being#) 的真正知識,而這修習之路的成敗,無關智力、教育程度或年紀,卻取決於求真、鑑識、不服從、愛生命的品格。身處「愛 - 聆聽 - 存在」的迴圈:你想如何存在?「現代人是孤獨的、恐懼的,缺乏愛的能力。他想要親近鄰人,但他與鄰人的關係實在太無關且疏遠,而無法親近」, 為逃離孤獨,人們把快感、利益、知識,當作愛的替代品。就像《小王子》裡收集各種書籍的地理學家,他以為自己擁有天與地,卻從未投身世界去探險。然而,那流淌於佛洛姆血液裡的猶太、基督和晚年涉獵匪淺的東方宗教精神,即使理論的核心置於追求真理、超越與提煉層面,但不也註定了他把聖與俗、善與惡作簡化的二分,把世俗之人評為還未覺醒的弱者,還滲透出先知情懷不可免的控制欲?按哈佛大學教授弗里德曼 (Lawrence Friedman) 的觀點,佛洛姆作為一位反抗者,其性情和行為的變化都可用「激情 (輕率)、憂鬱 (自戀)、邊緣 (古怪)」來理解,那麼「革命品格」者在大眾眼裡呈現的樣貌,是否映照的是佛洛姆自我修復後的創傷遺跡?作為臨床工作者,我擔憂若把社會學的濾鏡開太大,而輕忽原生家庭、個人體質與成長經歷之間的互動式影響,再有力的社政分析也會顯出疲態。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們之生命困苦,總有著個人化的複雜構成與脈絡。對我而言,佛洛姆的社會式精神分析是「有耳的,聽罷!」(瑪竇,11:15) 的先知式呼喚,讓準備好孤獨地走進荒野、具革命品格的勇士,去追尋靈魂。顯然,《存在的藝術》是帶有宗教理想的普世宣道,叫無法深愛 (《愛的藝術》) 又未能透過精神分析 (《聆聽的藝術》) 得到革新的人:不能再逃避!砍掉重練吧!同一個迴圈的另一方向是,當世人早已排拒或延後追尋靈魂,或在服從社會結構的潛意識時跌倒,便在受苦時轉向精神分析。而不論治療是有效,失敗,或剛好此生沒有緣分走進諮商室,追尋靈魂的道路仍會落在人世間最尋常的愛與情的修習之中 (專注、紀律、耐心、無上關注)。佛洛姆的理念也許在今日不太能討好社會主流和年輕世代,我僅盼望這次追尋能幫助讀者在難以撼動結構的城市裡,藉著思考「我想如何存在?」而找到醒悟與轉化的契機,並仍舊值得平凡的幸福。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八日於台北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存在的藝術:藉由創造性自我覺察,實踐生活的藝術,達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木馬文化出版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Erich Fromm) 譯者:梁永安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在 1974 年到 1976 年間,佛洛姆撰寫了《擁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實際出版時有一部分內容未隨之刊行,本書便是來自這些未收錄的內容。佛洛姆認為「存在的藝術」指的是「基於真實自我意識的生活方式」, 可說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必須藉由誠實的自我分析方能實現。在《存在的藝術》中,他以自身的經驗與理解,具體闡述學習「存在的藝術」所需採取的「邁向存在的步驟」。本書前半部討論當代社會的高度消費性,使得人們容易將「擁有」視為滿足需求的唯一指標;後半部則簡述如何藉由覺察和自我分析來實踐「生活的藝術」, 從而達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保持覺察並練習專注,可說是學習「存在的藝術」的關鍵步驟。佛洛姆強調的「覺察」, 是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可以對自己的身體或心靈狀態進行自我觀察。唯有透過覺察,我們才能獲得對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被非理性權威和偶像所左右。佛洛姆認為,權力和名聲固然具有催眠般的魅力,但比起物質上的虛假,更可怕的是人類在追求幸福、內在成長和快樂時所遭遇的虛假。他提醒我們不要輕信那些宣稱可以快速改變個人性格或成就自我實現的課程。相反地,我們應該勇於面對孤獨和痛苦,並將自己的所有能量投入到追求真正目標的道路上。雖然本書篇幅不多,還曾是另一本書的未刊行手稿,但佛洛姆字字珠璣,對於現代人對自我滿足的種種弊病觀察皆一針見血,從心理、哲學、社會等面向分析,並融合自我分析,兼具理論與實踐,在半世紀後讀來仍十分受用,毫無過時之感。 | daily-weekly |
《麥肯錫 X BCG 創造價值的問題解決力》:麥肯錫的「主旋律」vs. 波士頓顧問的「解謎之旅」 | 文:名和高司麥肯錫的「主旋律」在本書一開始提到的解決問題的七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最初的兩個步驟,即定義問題和結構化。事實上,最後的兩個步驟也同等重要。也就是將分析中發現的資訊加以整合 (synthesize), 並提出建議 (recommendation)。如果沒有進行這兩個步驟,僅僅做完分析就結束,那麼客戶到最後也不會知道該怎麼做。最初的兩個步驟大約占問題解決的五〇%, 中間的三個步驟占二〇%, 最後的兩個步驟占四〇%(總共超過了一〇〇%)。也有其他知名顧問認為,最後的兩個步驟占五〇%(全部加起來共一二〇%)。無論如何都顯示,一旦最後的整合無效,那麼至今為止的努力都會變成夢幻泡影。我在麥肯錫所做的其中一項訓練是「電梯閒聊」。如果你和公司的高層主管在電梯裡偶遇,直到電梯下降以前的幾秒鐘,你能向對方傳達出多少根本性的觀點?這個訓練是為了讓你在短短數十秒之內,簡潔的向對方傳達出恰到好處的正確資訊。此時不是為事實進行歸納 (summary) 的時候,而應該整合事實後,簡單扼要表達出其中的意涵 (synthesis), 以及未來該怎麼做 (recommend)。插個題外話,除了電梯閒聊,還有一種是廁所閒聊,雖然不如前者那麼有名,而且只限男性使用。也就是說,你是否能善用偶然站在主管隔壁的機會?利用這三十秒左右的時間說些什麼?這與電梯閒聊一樣,考驗你能不能用簡單的一句話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同樣是必須磨練的技巧。因此在麥肯錫做報告時,通常會先說結論,藉此訓練員工不要闡述太多不重要的細節,以免報告太過冗長。換句話說,麥肯錫在一開始就打出王牌,用歌曲形容就像是「主旋律」, 將最好聽的主旋律提前放在開頭部分,歌曲一開始就發出一輪強力猛攻,將對手擊退。麥肯錫提供的答案常常會出乎對方的意料之外,在他們腦中留下震撼性的結論。具體做法如圖 26 所示。首先,從每個分析區塊導引出「So What?」(「所以會如何?」) 的問題。 接著,檢視根本性課題是什麼,思考是否有符合這個課題的答案。 然後從聽眾的角度出發,進而判斷「是否有新的發現?」 經過這些流程後,便逐漸形成結論 (governing thought)。這個結論 (governing thought) 便是歌曲的「開頭」主旋律。 當中的內容通常是由「What?」「Why?」「How?」這三個問題構成。 若僅僅提問「What?」似乎顯得有些唐突,所以勢必追加問一句「Why?」 而為了導向具體的行動,「How?」同樣也不可或缺。然而單單這麼做雖然具備了連貫的邏輯,卻顯得太過平凡。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主旋律」。進一步而言,這三個問題的組成方式,也會導致衝擊力有所變化。如果「What?」提問相對之下較為普通,我們就必須提出三個「How?」以描述具體的做法。相反,如果「What?」提出了出人意表的內容,我們就必須明確列舉出三個「Why?」的原因。然而誠如前文所述,由 What、Why、How 所組成的邏輯固然通暢,但整體故事脈絡卻顯得過於符合常識。像這樣的內容,大家應該早就都想到了吧?最大的問題,或許在於我們知道卻做不到,或者不願意做到?因此正如我在前文中所提及的,我們要在 What、Why 之後,再加上「Why Not Yet?」的提問。「為什麼還做不到?」—— 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從前面介紹過的顧問術語來形容,這就是「鎖喉點」。 如果能夠明確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後續的 How 也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常規觀點,而是能進一步導引出解除鎖喉點的關鍵性策略。此時的「主旋律」, 便是針對「Why Not Yet?」的回答,也就是深入挖掘鎖喉點的本質。顧問提出的建議中若缺少「主旋律」, 就無法帶來具有衝擊力的新發現,也很難發揮作用。波士頓顧問公司的解謎之旅誠如以上所述,麥肯錫的顧問會在一開始即展現具有衝擊力的結論,而波士頓顧問則恰恰相反。圖 27 便呈現出兩者的差異。波士頓顧問往往會把結論擺在最後,而且直到最後都不主動說出答案。他們會順著對方的思路進行分析,使客戶在諮詢的過程中看見答案。由於客戶在顧問說出口前便有所領悟,所以往往會以為是自己找出解決方案,因此將提案付諸實行時,一點都沒有「被逼迫的感覺」。當客戶表示:「我明白了!波士頓顧問,這就是答案!」這便形同顧問的勝利。儘管整個思考過程都是由波士頓顧問主導,他們也會故作驚訝的回答:「哦!原來如此!」眞是好演技呀!完全不同於一擊就讓對手吃癟,還志得意滿的麥肯錫顧問。波士頓顧問的手法,與「豐田生產方式」(TPS)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豐田汽車的主管絕對不能主動透露答案,只能讓現場員工進行澈底的觀察及思考,等待他們自行提出解決方案,如此一來才能將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植於工作現場當中。TPS 眞正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有能力思考的工作現場,煩惱的威力即「惱力」, 其實正與「能力」彼此相連。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人性格急躁,希望先聽結論,也有人不喜歡聽冗長的解釋。在這樣的情況下,麥肯錫的風格更符合他們的需求。但有時麥肯錫的做法也可能會引起某些人的反感。一開始追求的衝擊效果帶來了負面成效,為此激怒了對方,使對方不願意聽後續的 Why 和 How。實際上,我年輕時也曾經惹怒某大企業的美國分公司社長。當時由於擅於使用網路的新興企業抬頭,我在進行簡報時,便很快向對方表示:「貴公司確實被擊垮了。」那位分公司社長隨即很不高興的當場離席,之後再也沒有回來了 (當然那是一位日本人,假如是美國人,我想會比較願意先聽到令他震撼的結論)。像這樣的客戶,波士頓顧問的方式想必能令對方心甘情願的接受建議;而麥肯錫的方式則經常會激怒這種類型的人。一旦開頭主旋律中的主旋律過於強烈,就會造成「高風險、高報酬」的狀態。楠木建所著的暢銷書《策略就像一本故事書:為什麼策略會議都沒有人在報告策略?》中便淸楚說明,波士頓顧問的方法更具有故事性,聽起來更有趣,使人不自覺的按照對方的建議行事。這兩者的差異,就好比一開始先找出犯人和犯案手法,之後再深入拷問的神探可倫坡,或者是跟著觀眾一同解開謎團的大偵探白羅。 你更喜歡當可倫坡還是白羅呢?麥肯錫的問題解決十守則這裡就以麥肯錫的問題解決十守則作為基礎,將前文中說明過的基本技巧做個統整。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設定課題,這個階段很重要的一點是,當事人所認為的問題經常都不是根本問題。如果當事人意識到問題所在,早已經著手解決了。 當事人為何會陷入這種窘境?為何不選擇其他的可能性?請暫時往後退一步,看看整體藍圖後再重新思考。這麼一來,往往會發現人們口中的問題,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 即使如大數據分析般大量蒐集資料進行分析,也不會找到眞正的答案。我們的首要之務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當事實與假設不符合時,便重新建立假設。反覆進行這樣的過程,才能逐漸接近問題的本質。 請抱著不遺漏、不重複的態度對問題進行結構化。當我們綜觀整體狀況後,除了顯而易見的重點之外,更要確認是否有漏網之魚,這一點至關重要。換句話說,問題往往會隱藏在我們未曾察覺的角落,這也意味著在 MECE 原則中,不遺漏比不重複更為關鍵。 我們應尋找鎖喉點,也就是被勒住的咽喉點。 試著盡可能將問題簡化為公式,找出變數與定數後再加以公式化。 解決問題與自然科學不同,可以有好幾種正確答案。這就好比登山時,走不同的路線一樣可以攻頂。你以為能快速攻頂的路線,可能反而具有相當的危險性。無論如何,答案可能有很多種,因此不要僅侷限於單一思維方式,這便是重點所在。 建立假設後能一舉成功的情況極為罕見。一般來說,我們要反覆經過推翻與重建的過程,當中可能會經歷自我否定、擴展視野,進而改變思維等等。 反覆進行守則八時,確實有可能在剎那間如獲天啓般,心中自然湧現出答案,這表示我稍微移動目光,就能看見之前因為過於執著而看不淸的眞相。請珍惜這樣的時刻。然而等待這一瞬間的造訪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其中之一是需要深入且持續的思考,否則便不會有答案湧現的剎那,馬上就想轉換心情的人是不行的,必須更竭盡全力才能獲得這寶貴的瞬間。曾有一段時間,麥肯錫公司裡流行「黎明方案」的說法 —— 經過一夜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後,終於在黎明時分找出了解決方案。不過,天剛破曉時腦袋通常不太淸楚,可能會以為自己找到答案,結果卻是錯覺 (笑)。不管如何,若考慮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今應該不會再流行這種方法。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儘管有些人會宣稱:「本公司沒有問題」、「本部門沒有問題」, 但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因為沒有課題便意味著沒有改進的空間。反之,課題滿滿就代表仍有許多成長的餘地,每一個問題都是促進下次成長的機會。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麥肯錫 X BCG 創造價值的問題解決力:職場人士必學的 15 大技術,建立無可取代的專業能力》, 商周出版作者:名和高司 譯者:游念玲、童唯綺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本書以一流企業的豐富實例,並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考框架,如 PEST 分析法、SWOT 分析法、3C 分析法、五力分析法、價值鏈分析法、安索夫成長矩陣、BCG 矩陣等,帶領你從框架中找出問題,再以創造力與聯想力,打破框架,找出問題的本質,進而產生出創造價值的解決技能。 一開始公司提出的問題,往往不是問題的核心,因此我在針對問題提出假說後,會不斷驗證、修正假說、修正分析用的框架,不斷往未曾有人想像過的「禁區」突破,找出盲點,才不至於落入框架的陷阱內,而是逐漸逼近問題的核心。 → 為什麼豐田汽車有勇氣啟動「安燈系統」讓生產線停止?為什麼谷歌會慶祝失敗?→ | daily-weekly |
1972年安地斯空難:第一夜彷彿永夜,而救援並未抵達 | 第一夜彷彿永夜一般。我被惡夢驚醒。看了看四周:機身上結了一層霜,破洞附近的所有東西都結了冰。通往客艙前段的區域大半有遮蔽免於風雪侵襲。等了好久才出現早晨來臨的光亮,當第一道光線終於照在殘破的飛機上,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科切。因夏提到這時才看清我的臉:他驚訝地望著我,像見鬼似的。呻吟哀嘆的一夜寒冷讓我們幾小時內都變老了。機身殘存部分側躺在雪地上,有八個窗子朝向天空,五個壓在結冰的地上。飛機斜斜撞擊地面之前顯然就已解體。鬆脫的鋼纜和電線從天花板垂下來。我走到機外發現了駭人的景象,巨大圓形劇場般的開闊空間往東延伸 (阿根廷), 西方則是難以翻越的山脈,構成一道 U 形牆圍住我們。沒時間為我自己難過了。我開始跟古斯塔夫。澤比諾進行晨間巡視。有幾個人昨晚死了。有些人則像安立奎。普拉特羅保持穩定,也有些人像南多的妹妹蘇珊娜惡化了。我們擔心南多死了,但他仍持續昏迷。這個早上我們第一件任務是從機身中搬出遺體。跟前一晚相反,當時周圍的雪是柔軟的粉狀 (我們的朋友卡洛斯。瓦雷塔一步失足竟然深陷沒頂), 現在地面堅硬結凍。崎嶇的黑色岩石與幾塊飛機殘骸散落在地面。有些遺體僵硬了,我們三個必須用飛機座椅安全帶做成綁帶把他們拖出來。目標是穩住重傷者的狀態,直到救兵抵達。第二天,我們誤認為我們生還是個奇蹟,因為我們以為我們墜毀山區的地點比事實低得多,堅信馬上就有人前來救援。這讓我們在黑暗中充滿焦急的哭喊和呻吟,一夜歇斯底里之後不致陷入恐慌。駕駛艙內唯一倖存的副駕駛但丁。拉古拉拉死前說過,智利人知道我們經過了庫里科,位處在智利一側的丘陵地帶,他認為這將是我們獲救的關鍵。飛機的高度計只顯示七千呎 —─我們後來才知道這數據是錯的,是指針經過撞擊後故障導致的結果。馬切洛。裴瑞茲。戴。卡斯提洛把所有人聚集起來清點我們找得到的糧食和器材。但我們只找到很少量食物。這個雪地社會的禮俗開始發展。我們平均分配找到的糧食,搜索殘骸時沒有人為了找到的外套、上衣或褲子爭吵。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如果驚慌,我們就死定了。因為位處高海拔,大家動作都很遲緩。無論誰感覺疼痛或難過,都絕口不提。我們告訴自己,最糟的已經過去。我們必須為了重傷者保持正面積極,給他們希望。他們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拒絕讓他們失望或放棄他們。馬切洛和他的小組把我們找到的空行李箱排成一個大十字形,讓救援者能從高空看見。我們用腳在雪地上刮出 SOS 文字。但是出乎我們意料,沒人來救,粉碎了我們的期待。入夜後,我們回到機身裡等待另一個辛苦的夜晚,我們在破洞處用行李箱堆成一道牆,希望今晚能好過一點。隔天早上,我們清楚聽到頭上高空有噴射機飛過。然後幾乎立刻有架螺旋槳飛機跟著,比第一架更高。我們都發誓看到第一架飛機傾斜機翼,是看見我們的明顯訊號 —─表示我們應該快點準備好,盼望的救援終於上路了。我們很確定。一小時後,我們聽到遠方一架小型雙引擎飛機的嗡嗡聲,我們都相信它也是救援的一部分 —─飛機在掃描下方的地表,把殘骸位置、碎片分布區和我們這些生還者構成的移動小點的座標傳回基地。我們跳躍喊叫哭泣,因為我們被發現了 —─我們得救了。我們在那狂喜的短暫時刻的主要考量是要如何向那些死者家屬說明事情經過。我們完全不知道,不久之後我們有些人也會變成死者。出乎預料,雖然那些飛機清楚地向我們發出訊號,當天救援並未抵達。沒有其他帶來希望的跡象,也沒有空投糧食或保暖衣物。於是一連串沒有答案的問題開始了:為什麼?我們到底在哪裡?他們什麼時候會來?我們哪裡做錯了?我們再次向自己說謊,爭取時間,輕易讓自己失望免得我們瘋掉。我們告訴自己,這種救援並不容易;他們需要直升機,也可能他們已經帶著騾子徒步出發了;我們在最平緩的東北方山上看到他們出現只是遲早問題。黃昏來臨時,我們心情沉重地回到飛機裡。又一個可怕的夜晚等著我們。第三天,我們又聽到飛機低鳴聲,但令我們驚訝的是,它不在頭頂上。搜索轉移到另一個區域去了。我們發現有架商業客機經過上空,來自沒有我們仍繼續運作的世界 —─我們不再是世界的一部分。我開始祈禱有神靈把我的請求帶到天上的飛機,然後他們會奇蹟似的派救援下來。直到今天,每當我飛越山區,仍會感受到那股情緒,請求上帝保佑底下照顧羊群時睡在山洞裡的牧人。我們不知道為何耽擱這麼久,但仍堅信救兵已經上路了。離我們那麼遠的那些飛機還會搜尋什麼?或許是飛機的其他殘骸?墜落現場?天曉得機尾段跑到哪裡去了?我們仍然無人聞問。一天天過去,殘破的客艙逐漸不再像原本有目標和命運的飛機殘骸。它現在成了險惡深山中的悲慘避難所。機身和擠在裡面的我們這群人不再屬於這個世界。我們二十七個人 —─很快就會剩十九人...... 然後十六人 —─現在成為陌生人,來自另一個次元的生物。我們在焦急的前幾天無法想像我們的庇護所很快就會變成墳墓。書籍介紹《我要活下去:安地斯山空難如何啟發我拯救生命的天職》, 奇光出版。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作者:羅貝托。卡尼薩醫師、帕布羅。維爾奇 譯者:李建興 1972 年 10 月 13 日,載著老基督徒橄欖球隊和許多親友的一架烏拉圭空軍飛機墜毀在安地斯山脈。那段死亡邊緣的艱苦經歷促使了生還者羅貝托。卡尼薩成為世界頂尖的小兒心臟科醫師,本書是他回首那段糾心傷痛過往的動人回憶錄。當時念醫學院二年級的橄欖球員羅貝托。卡尼薩在死傷慘重的失事現場照顧受傷隊友,明白世上沒有更幸運的人了:他還活著 —— 為此,他應該永懷感激。當挨餓的眾人為求生存而極度掙扎時,卡尼薩扮演關鍵角色守護著生還的同伴們,最終和一位夥伴徒步越過凶險的山區去求救。沒人想像得到發生在那種極端條件下的事故會有生還者。卡尼薩在生死之間的非凡經歷成為他後半生的觸媒。空難讓卡尼薩對自己、對人性和對生命有不同的認識和體悟,為了感念並延續死去友人的生命,他積極行醫,尤其是幫助那些被家人、醫生和醫療體系放棄的生命。這個關於希望與決心、團結與機智的振奮人心故事,有他對空難的回憶、對生命的尊重和感激,還有一位醫生不放棄任何希望、為生命找尋出路的愛與精神,也對翻拍成電影《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 的知名故事提供了清晰的新體察。卡尼薩也獨特又迷人地穿插描述他診斷胎兒與新生兒身上複雜先天心臟疾病的醫師工作,以及在安地斯山上如何被迫作出改變人生的困難決定。卡尼薩以優雅人道的筆觸督促我們自問:當所有機率都對你不利,你會怎麼辦? | daily-weekly |
把水送進最遙遠的地方——台灣世界展望會#WASH計畫 |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 (WMO), 過去半世紀以來,天災暴增 5 倍,而旱災是奪取人類性命的最大元兇,超過 90% 罹難者在發展中國家。而缺水的困境離台灣也不遙遠,2021 年台灣曾面臨 56 年來最嚴重乾旱,導致各地區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水、歇業。事實上,台灣是全球第 18 名缺水國,地勢留不住水,只有 20% 為可用水資源;又因人口稠密造成用水需求大,每人平均用水量 290 升 (台北排名全球第二高用水量)。儘管如此,台灣還是相對幸運許多,當我們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用水時,遠在非洲偏鄉的婦女及兒童連最基本的飲用水都要擔心,平均每天要走 6 公里取水,許多兒童為了取水長途跋涉,忍受路途艱辛與人身安全風險之虞,也大大犧牲了上學時間。為了取水,孩子們的受教育權卻被剝奪。氣候變遷是全球課題,將水資源有效保留並建構良好衛生環境,更是你我的責任。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其中一項,是在 2030 年前為全球人口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及衛生設備。不過,前提是有足夠的人類願意響應這項永續行動,否則根據聯合國估計,到了 2050 年,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屆時恐怕會有高達 57 億的人口,每年至少有一個月必須面臨嚴重缺水。因此,關鍵評論網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推出數位敘事專題報導,期能呼籲讀者共同響應水資源議題、捐款支持救援行動。面對缺水,全球人類應有同舟共濟的思維,儘速伸出援手、付出改變行動,當世界上其他角落的同伴擁有良好的生活,受惠的將是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立即進入數位敘事報導▶ | daily-weekly |
阿岡本《例外狀態》導讀:為何「例外狀態」並未成為我國憲法學界反思非常體制的重要概念?箇中緣由耐人尋味 | 文:薛熙平、林淑芬導讀 (前略) 3. 例外狀態的當代部署本書的寫作與出版正值九一一事件後的「反恐戰爭」高峰,也就是美國作為冷戰終結後全球唯一超級強權的單邊與例外主義行動的全盛時期。在二○○一年九月遭受恐怖攻擊後,小布希政府基於總統的憲法緊急權及國會火速通過的《愛國者法》大幅擴張政府權力,並採取許多違反基本人權的非常措施。接著更進一步透過十月的阿富汗戰爭和二○○三年的伊拉克戰爭不斷展延例外狀態的期限。對此阿岡本在書中雖有簡要提及,但並未充分闡述。以下我們將從他的觀點出發,並參考其他的理論資源進行延伸討論。首先,阿岡本在本書一開始就點出了例外狀態與所謂「世界內戰」的當代發展之間的關連性,但並未詳述。對此《帝國》(Empire, 2000) 一書的作者奈格利 (Antonio Negri) 與哈德 (Michael Hardt) 則從不同的理論背景出發,在其續集《諸眾》(Multitude, 2004) 的一開頭便探討了這個主題。延續在《帝國》中所提出的全球性「帝國主權」的概念,他們進一步指出,相對於主權國家「之間」的現代戰爭,當代的新型戰爭乃是在帝國的「單一主權領土」上的「全球內戰」(Hardt & Negri, 2004: 3-4)。這個新誕生的帝國主權穿越了民族國家的疆界,以全球為平面建立起了新的權力體制。他們認為,雖然阿岡本將這個概念的起源追溯到同於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鄂蘭的《論革命》(On Revolution) 與施密特的《遊擊隊理論》(Theorie des Partisanen), 然而在當時的冷戰結構中,由於一個全球性的單一主權尚未形成,因此頂多只能稱之為「世界」而非「全球」內戰 (ibid., 359)。奈格利與哈德認為我們可以結合兩種例外的概念嘗試理解這個新現象:第一種是德國式的,也就是暫時懸置憲法以挽救憲法的例外狀態;第二種則是美國式的,也就是所謂的美國例外主義。後者又具有兩種不同的意涵:傳統的意義是指美國作為歐洲主權政治逐漸衰落的「例外」, 是偉大共和傳統的唯一繼承者;新興的意義則是美國作為國際法的「例外」, 得以拒絕加入環保、人權、武器管制、國際刑事法庭等的國際條約與協定。即便美國時常以其第一種例外主義作為第二種的正當化理由,但兩者顯然是相互衝突的,因為共和主義的核心精神就是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 (ibid., 7-10)。而這幾種例外概念的結合,正好呼應了阿岡本在本書最後對於當前局勢的診斷:「事實上,例外狀態如今已然達到其全球性之前所未有的擴散。法律的規範面可以被一種治理暴力在對外忽視國際法、對內創造出永久例外狀態的情況下,絲毫不受制裁地抹銷和抵觸。即便如此,它卻宣稱自己仍然在適用法律。」戰爭 / 內戰與例外狀態的結合,除了在空間上突破了民族國家的疆界外,在內容上也逐漸從軍事蔓延到其他領域。阿岡本在本書中以美國一九三○年代的新政為例,指出例外狀態如何透過戰爭的隱喻而對經濟事務產生巨大的影響。奈格利與哈德則進一步延續傅柯「社會內戰」的概念指出,從美國一九六○年代的反貧窮戰爭、八○年代的反毒品戰爭,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反恐戰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的修辭與部署如何對於社會整體產生動員與控制的效果。同時,戰略的思維也從被動的消極防衛轉向主動的積極預防,也就是安全體制的建立 (Hardt & Negri, 2004: 13, 20)。對此阿岡本也曾在〈論安全與恐怖〉一文中沿用傅柯的「安全」概念指出,安全強調的並非禁閉與壓制,而是在開放的場域中進行介入和引導 (Agamben, 2001)。安全因此並不排除戰爭,而是在戰爭之中進行控制與管理。在「反恐戰爭」中,透過將每一個人都當作可能的恐怖分子,原先針對特定事件的緊急 - 例外措施,於是逐漸轉變成為邊境管制與社會控制的一般準則。關於反恐戰爭、全球內戰與例外狀態之間關連性的具體事例,阿岡本曾援引朱迪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的說法指出,依據小布希總統二○○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的軍事命令而對涉嫌參與恐怖活動的非美國公民所進行的「無限期拘留」(indefinite detention), 使得位於古巴關達納摩灣 (Guantánamo Bay) 的美軍監獄成為了當代的集中營,而被拘留者則成為完全被排除於日內瓦公約的戰俘規定和美國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之外的「裸命」。相對於阿岡本所強調的主權決斷,巴特勒則在文章中以更加傅柯式的觀點指出,主權乃是在治理性將法律當作工具的策略性部署中才得以復活。因此,相對於君王或總統作為唯一的主權者,在當代的安全部署中,所有相關的軍事 - 行政官員都成了新的「小主權者」(或如阿岡本所說的「主權警察」〔Agamben, 2000: 103-107〕), 分享著某種不受法律拘束和法院監督,得以單方面決定被拘留者「待遇」的廣泛裁量權。不僅如此,由於「恐怖分子」被塑造為殺人狂的非人形象,因此將其拘留的法外措施也就被視為反恐戰爭的延續,而形成同樣非人處遇的虐囚環境 (Butler, 2004: 53-56, 78)。阿岡本與巴特勒因此都認為被拘留者高度不確定的危脆狀態,正來自於且持續取決於主權決斷的生命政治效應。最後,如果阿岡本的分析傾向於將例外狀態呈現為戰爭的負面形象,那麼王愛華 (Aihwa Ong) 在《作為例外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 as Exception, 2006) 中,則試圖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例外的治理策略如何為亞洲國家創造出經濟發展的契機。她指出,儘管美國的新自由主義被視為一種逐漸與無法狀態和軍事行動結合的基進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各國的政府仍然能以例外的手法選擇性地引用,並生產出新的空間規劃、公民身分與主體性。因此新自由主義在亞洲並非一般原則,反而是以「新自由主義作為例外」和「例外於新自由主義」這兩種模式靈活地交替運用。前者如中國的經濟特區:透過將新自由主義例外地限定適用於特定區域,使得只有特定的人口才能進入這種依據個人的自我選擇、管理與負責的原則進行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中。後者則如東南亞移工:作為特定人口被排除於自由移動與聘僱的勞動自由市場外,並且無法享有一般公民的權利保障。而這兩種例外之間並非毫無關連:事實上,前者相當程度地依賴後者,並且引發倫理上的危機。值得強調的是,這兩種例外模式同時進一步將公民權利與公民身分脫鉤,重新按照市場導向的個人競爭力進行劃分。因此,不同於阿岡本所側重的例外的排除作用,王愛華認為「吸納」的作用也必須同時被考慮,才能更完整地理解新自由主義在亞洲的運作 (Ong, 2006: 1-5)。4. 台灣:持續性的例外狀態 / 國家 (“state” of exception) 雖然我國主要的法律制度大多是透過日本的轉譯而移植自德國,然而,源自德國公法學的「例外狀態」(Ausnahmezustand) 一詞,卻似乎並沒有成為我國法學界的專業術語。相對於此,我國憲法明文規定的是「戒嚴」與「緊急命令」, 以及透過修憲程序所制定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相關的討論也因此多半使用「國家緊急權」、「非常時期法制」等概念。然而,若如阿岡本所言,「術語乃思想真正的詩意時刻」, 因此其選擇「絕不可能是中性的」, 那麼為何「例外狀態」並未成為我國憲法學界反思非常體制的重要概念,箇中緣由便頗耐人尋味。在台灣關於阿岡本的討論中,就我們所知,最早出自於蘇哲安的〈沒有「世界」以後的主權欲望:永久性的非常狀態與生物政治〉(2001)。在這篇文章中,蘇哲安從歐洲主權國家 vs. 非歐洲殖民地的認識架構中,初步勾勒出了後者作為永久性非常狀態對於前者的構成作用。其後,在 “Taiwan Incorporated: A Survey of Biopolitics in the Sovereign Police’s Pacific Theater of Operations”(台灣納編:在主權警察的太平洋戰區中的生命政治考察,2004) 中,蘇哲安更完整地從例外狀態的角度提出對於台灣戰後處境的歷史分析與理論反省。他指出我們必須注意到在西方主權國家基於《西發里亞條約》相互承認確立之時,另一場將非西方領域視為無主權的開放空間加以爭奪的殖民戰爭也同步展開。而如果意識到整個非西方的去殖民運動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才全面展開,那麼非西方漫長的主權懸置狀態 (例外狀態) 對於西方國家主權的增補作用,或許較西方主權國家之間的敵友區分更為重要 (Solomon, 2004: 231-235)。從這個角度反思近代中國的被殖民經驗,蘇哲安認為我們不應將中國的現代主權建構視為傳統中華帝國政權的延續,而必須從列強在租界的治外法權 (extraterritoriality) 加以考察 (Solomon, 2004: 236-237)。若從台灣的被殖民經驗來看,則早在清帝國將台灣正式納入版圖前,荷蘭與西班牙就以台灣原住民部落並未形成國家為由,將台灣視為「無主地」(terra nullius) 而加以「先占」並主張其主權。在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清朝統治後,甲午戰敗後的清廷又在《馬關條約》中將台灣的「主權」割讓給日本,使得台灣再次淪為現代主權國家的殖民地。日治前期台灣的最高首長 (台灣總督) 皆由武官擔任,集軍政與民政權力於一身,並得以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律令」而擁有廣泛的立法權 (王泰升,2001:146-150)。這些異於「帝國內地」的統治權力實與例外狀態中的緊急權力異曲同工。換言之,阿岡本對於例外狀態的分析基本上仍將目光聚焦在西方內部,而未能看到其殖民史中對於非西方的例外統治。或許正是因為廣大的非西方自始便被視為無主權的法外之地,因此根本不需要透過宣告例外狀態來懸置法律的適用,便可直接進入種族主義的生命政治治理。二戰結束後,接收台灣的國民政府與日本殖民初期相若,行政長官陳儀同樣兼任警備總司令,並於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期間在台灣各地宣告戒嚴進行鎮壓。隨後爆發的國共內戰與韓戰,則將台灣捲入了由內戰 / 冷戰的新結構所部署的持續性例外狀態中。隨著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從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日到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台灣經歷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狀態。蘇哲安指出,台灣的戒嚴必須和由美國所宣告的台灣「主權未定」結合起來理解:由美國一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排除了蘇聯與中國的參與 (兩個在二戰中與日本實戰的同盟國成員), 並且技術性地僅規定「日本放棄對台灣的一切權利」, 而未明定台灣的主權歸屬。這個條約確立了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成為唯一真正的主權者,程度不等地懸置了其他國家的主權:從台灣主權未定、取消日本的戰爭權、到犯罪化中國 (Solomon, 2004: 237-239)。到了七○年代末期,隨著美國對「中國」主權承認的轉變,「中華民國」失去了國際承認,而美國則透過《台灣關係法》延續並建構新的例外狀態。蘇哲安指出,這部法律所暴露出的真正政治祕辛在於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乃是透過美國的國內法加以規範,彷彿台灣的政治地位就相當於美國的一州。而在美國的支持下,作為「民主自由復興基地」的台灣得以在長期戒嚴中扼殺自由與民主,在黨國體制與國語政策下實施省籍區分,在政治鎮壓下發展經濟 (ibid., 239-244)。另一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二○○五年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 則是更加明白地以國內法宣示其對台灣的主權,並得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八條)。至此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日、美、中三國的主權政治如何持續地將台灣規範於例外狀態之中。對此,顏厥安在二○○五年三月的一場關於反分裂法的座談會中,也透過施密特關於「空間」的國際法思想指出這兩部法律之間的關連性,以及中國將台灣國內法化的「定位」動作 (顏厥安,2005:73-74)。在〈從反共義士到大陸偷渡客:台灣作為例外狀態 / 國家〉一文中,我們則試圖探討台灣的例外狀態從戒嚴到解嚴所經歷的時間和空間意涵的轉變 (Lin & Schive, 2005)。在時間上,四十多年的動員戡亂時期無疑已將例外狀態常態化。這個現象清楚地表現於以下事實:除了一九四八年的戒嚴令之外,歷任總統僅依臨時條款發布了四次的緊急處分,卻以動員戡亂之名頒布了一百五十種在不同程度上違反憲法、侵害人權的特別法令 (李鴻禧,1995:37,58-64)。而在終止動員戡亂後,雖然這些法令大多已廢止或修正,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已經轉變為「正常國家」; 毋寧是在正常化的過程中,既有的例外措施轉而以更細緻的方式持續作為國家安全的治理基底。最明顯的例子是就在解嚴的同時制定《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 而在終止戡亂後僅刪除「動員戡亂」, 其他內容維持不變。此外,在戒嚴時期設立的國家安全會議與國安局也進一步在廢止臨時條款後的憲法增修條文中獲得了明確的法源依據。在空間上,除了整個台灣被「地區化」為美中主權宣稱下的例外空間,台灣本身也在內部持續複製著「營中之營」。戒嚴時期警備總部轄下的綠島監獄即是名符其實的勞改營,對動輒被冠以「通匪」罪名的政治犯進行思想改造。解嚴之後,監獄成為了人權紀念公園,但「營」卻從未消失。同樣沒有律師、不得上訴,「大陸人民處理中心」(靖廬) 儼然成為台灣民主時代的新「營」。從「共匪」(內戰敵人) 到作為「通匪者」的政治犯,從「反共義士」到「大陸偷渡客」(非法移民), 這些轉變在在顯示出例外狀態如何構成國家常態治理的基礎,支撐起台灣在不同時期作為「例外國家」的主權與安全欲望 (Lin & Schive, 2005: 5-7)。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例外狀態 (重譯本)》, 春山出版作者:喬吉歐。阿岡本 (Giorgio Agamben) 譯者:薛熙平
結帳時輸入,可享全站 83 折優惠 (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阿岡本是當代最具原創性與批判力的歐陸哲學家之一,他對於主權、例外狀態、生命政治、裸命、營、生活形式等概念的重新詮釋,已經成為今日人文社會科學所共享的理論資源。在本書中,他對於「例外狀態」進行了揉合歷史與哲學的系譜考察:從古羅馬的「懸法」、獨裁與權威,中世紀的失序慶典,一直到法國大革命後的圍城狀態、戒嚴法、緊急權力與「憲政獨裁」。在思想層面,則是經由重構施密特與班雅明的「隱密」論戰,提出主權性的「虛構例外狀態」和解放性的「真實例外狀態」之間的關鍵區辨。作者認為,西方政治自古以來就是透過例外狀態的概念 - 制度裝置,設法保持法律與暴力、以及法律與生命之間的隱蔽連結,甚至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將暴力與生命本身設定為法的起源 —— 獨立戰爭與革命制憲、反恐與防疫「戰爭」等皆為鮮明例證。而對長期處於武力威脅、國際孤立與內部分裂的台灣而言,例外狀態的歷史與「例外國家」(”state” of exception) 的處境之間的關連性更值得我們再三省思。本書出版於二○○三年,正值反恐戰爭熾熱之際;二十年後,全球則剛度過一場漫長的世紀之疫 / 役,再度使得「例外狀態」成為熱門關鍵字。這個譯本由原譯者根據義大利文原版重新翻譯,並加上一篇新的譯序,以及修訂過的合著長篇導讀。 | daily-weekly |